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

课程概述

本课程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新课标”修订的背景,其次说明了“新课标”修订的总原则及两项具体原则。第二部分全面对比了新、旧课标的不同,帮助教师全面认识“新课标”,从课程实施方面更深入地理解“新课标”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逻辑结构、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等内容。第三部分为教师在“新课标”引领下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开发利用教学资源、改进学生学习评价方式提供帮助,第三部分内容包括:思想品德课的特征及任务、教学设计的优化与实施、教学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教学评价的方式与操作。在此部分,围绕“新课标”的实施,介绍了思想品德课的三个特征及五项任务;结合“准、活、实”、教材的二次开发、整体结构等方面分析了教学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并结合案例对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新课标”中开发教学资源的要求,特别结合教师实际需要,重点介绍了“案例”这种教学资源的开发与选用策略;介绍了“新课标”中关于评价的精神,也特别结合教学需要,重点说明了“成长手册”评价方式。本课程内容凸显了学科特点,以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核心,具有实践性、可操作性等特点,案例典型、设计巧妙。相信可以帮助教师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提高教学设计能力,提升有效利用教学资源、灵活运用评价方式的能力,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

一.修订的背景及原则

(一)修订的背景

1.国内国际大形势变化为课标修订提供了大背景

(1)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结构不断变化,文化多样多元,中国社会每日每时发生着深刻变化。

(2)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突出,世界政治多极化不可阻挡,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与较量转向以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3)培养高素质的公民成为未来提高综合国力发展水平的关键。

2.思想道德教育的突出成效为课标修订奠定了基础

(1)坚持传统(战略重视、思想明确、队伍整齐、积极作为、注重实效);

(2)不断改革(贴近实际、丰富内容、改进方法、创新形式、理论研究);

(3)整合力量(拓宽视野、社会动员、延伸资源、项目运作、形成合力);

(4)确有成效(社会共识、社会道德整体水平随社会发展持续提高、社会个体道德的自觉性本质和能力的特征日渐突出)。

3.少年儿童发展的新特点为课标修订提出了问题

(1)发展日趋个性、多样,与社会之间的互动频繁、深入;

(2)思想活跃,价值多元,崇尚自我,反感束缚,但实际能力相对不足;

(3)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主动,但是单一,缺乏远大的理想信念支撑的扎实动力,心理较为脆弱;

(4)处于寄托家庭、社会期望值最大,最受社会瞩目的社会角色状态,生存压力大。

(二)修订的原则

1.总原则:

在大结构不变、有针对性地修改的前提下,努力完善课程标准、力求与时俱进。

2.原则一:完善课程标准原则

一方面,微调课标的框架结构、修正课标中个别表述或用词不当的地方,完善课程标准各部分内容;另一方面,理顺课程标准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注意兼顾品德形成的两个重要方面——满足社会需要和个体发展的需要。

3.原则二:与时俱进原则

在突出思想品德课程特点的前提下,课标修订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体现以人为本,合理增加科学发展观、核心价值观、公民教育三部分教育内容,注意培养生态文明意识,确立全球化视野强调情感发展对品德培养的重要性。

二.修订内容具体说明

1.前言

前言部分由两个段落构成,第一段话主要反映当前课程发展的时代背景和时代要求,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对人的公民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二段话侧重谈思想品德课程对于初中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意义。

2.课程性质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

其中改动比较大的有:

“思想性” 中增加了“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人文性”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用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实践性”中进一步明确指出“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

“综合性”中增加了重视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之间联系的维度。

3.课程基本理念

按本课程的核心、基础和教学观三个方面依次对原有基本理念作了调整。同时,对个别的表述也进行了修改。与此同时,指出本课程在一些具体方面的任务,如,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等。

(1)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本课程的核心:

任务——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

总体目标——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2)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基础——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着眼点);

内容——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基本架构);

目标——思想品德获得健康发展(以人的发展为本)。

(3)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

原则——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方法——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

4.课程设计思路

着重指出思想品德课程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系(与自我、与他人和集体,以及与国家和社会)为线索,综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内容,基础明确,有机整合,科学设计。

5.课程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

改变了过去四字形式的表述方式,改用目标导向更强的完整语句来表述。

归结为生命、环境、品质、创新、公民意识和爱国精神等六个主要价值;

把价值、态度与情感统一起来,如把对生命的正确认识与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连接起来作为统一的目标;

凸显现代社会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特征,吸纳了先进的社会价值,如自主自立、公共精神、公民意识、国际意识等。

(2)“能力”这一目标

将顺序调整为:4-1-2-5-3-6 ,依次为自我调适、爱护环境、交往沟通、媒介素养、价值判断和运用法律,把自我调试,自我控制放在首位;

特别明确以能力培养作为重要目标,如将法律素养明确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国家和社会的合法权益;

适应社会发展,提出一些新的要求,如适应信息化社会,提高媒介素养等。

(3)“知识”这一目标

以促进初中生正确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总体目标,帮助学生重点掌握身心发展、自我与他人集体、人与环境、法律、国情五个方面的知识;

强调相关知识与道德规范、与个体行为间的辩证关系;

增加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内容。

6.课程内容

将课程内容里诸表格版块前的目标删除了。原因在于为了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课标保持一致,同时也为了避免原目标条目与课程内容难以吻合的问题。

将第三部分“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的“集体”,前移到第二部分“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修改为“我与他人和集体”。理由是与原有此处的内容更加吻合。

(1)第一部分“成长中的我”的课程内容所涉及的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等四部分内容的修改均属于微调。相比较而言,第二部分“我与他人和集体”,第三部分“我与国家和社会”两部分的课程内容所涉及的内容做了一些较大的改动。

第一部分中,在“成长中的我”部分,1.2中提出“了解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与实验稿相比,提出应引导学生体会青春期的美好。

在“自尊自强”部分,将原先实验稿的2.1条拆分、放大为2.1、2.2、2.6.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体会生命的价值。显然,本次修订稿中生命价值教育得到很好的体现。

(2)第二部分中“交往与沟通”里的1.3,在探讨与父母沟通的问题时,与实验稿有所不同的是,本次修订不仅仅谈感恩、跨越代沟等问题,还注意到德育理论的新近话题——反年龄歧视论,强调与父母的有效沟通。特别是将“克服逆反心理”修改为“调适逆反心理”。

将“交往中的品德”改为“在集体中成长”。并将原先内容标准里的部分内容合并到“交往与沟通”中。部分内容挪至后面,部分内容保留。

增加和完善了2.1,“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主动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并发挥积极作用,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领会学校生活的幸福,体会团结的力量”。

着重修改了2.5,“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

感”,在原条文的基础上增加了“富有正义感”这一内容,意在让初中学生从自身成长的需要出发,从善待他人的角度去理解正义。

(3)第三部分在最后一轮的修改过程中,进行了幅度较大的修改。由原先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承担社会责任”、“法律与社会秩序”、“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四部分,改为“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认识国情爱我中华”、“法律与社会秩序”三部分。

第三部分中“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里增加1.2,“合理利用互联网等媒介,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关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环境变化——各种新媒介的普及,又试图将这种关注引向要求端正学生对社会的态度和行为上。

修订了1.3,补充“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其独特价值”这一内容要求,我们认为应当以适当的方式对初中学生进行适度的职业生涯教育。

“认识国情爱我中华”部分的修改意图

减负。2.5 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了解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知道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加强现实国情内容。2.4 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知道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要求。

2.6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和初步能力。

突出了全球意识。单列一条,4.8“认识树立全球观念的重要性,体会时代精神对年青一代的要求,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意识和愿望。

(4)各部分的“活动建议”部分做了较大的修改。新增的活动建议主要涉及正视学习压力、了解自然灾害、学习自护和自救、感受班级温暖、体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多样性、正确认识网络、学习志愿精神等多个方面的活动内容。

7.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

(1)此次修改力求达到以下要求:

①形成结构,注重内容的逻辑关系,从整体上对教师有指导作用;

②力求具体,不泛泛而谈,具有一定操作性;

③力求体现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和特点,力求体现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

(2)教学建议部分具体的思路是:

①第一条修改为“准确把握课程性质,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②第二条修改为“强调与生活实际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注意到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

③增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过程”条目

(3)评价部分具体修改

在结构上做了适当调整。在开始部分新增一段关于课程评价的重要性及其意义的指导语。目前由评价目标、评价方式和评价实施要求三部分组成。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评价建议部分的现实指向性和可操作性。

8.教材编写建议中,新增加一条建议。“应充分考虑和体现不同地区的特点。”

9.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部分重新进行整理和表达。

三.课标实施指导教学

(一).思想品德课的特征及任务

1.道德课程的突出特点

(1)目的不在于仅仅传授某一方面的知识,而在于价值观念的确立、态度的改变,以及道德信念和行为方式的形成。

(2)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对课程的实际效果而言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3)必须借助于多种形式和途径。

2.思想品德课的课堂设计和实施主要要完成五个任务:

(1)提高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是人们对现实社会中是非好坏善恶等道德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准则、规范的认识。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学生中的某些错误言行和不道德的行为往往出自于正确道德认识的缺失。所以,思想品德教师首先要具备的素养是“知己知彼”。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智力水平,具备心理学知识,能够判断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备好学生的基础上了解学情从而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使理论联系实际,选取符合学生认知要求的典型事例进行教学。

(2)发展道德思维能力

强迫与灌输或者说教都不能使学生对道德规范产生正确的认知,因此学生也不能形成正确的行为动机,也就难以升华到道德自律的层次。思想品德课在传授学生道德知识、提高学生道德认知的同时,必须注重发展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道德思维能力包括道德推理能力、道德判断能力、道德决策能力以及道德抉择能力。思想品德课发展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意味着借助理性的力量,使学生形成自己得到的理想和道德原则及道德规范,在社会实践中面对具体的到的情景能进行道德推理做出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实践道德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很强的选择判断的能力。不仅能够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困惑选取生活中典型案例,促使学生思考、选择、判断,而且教师还要发挥引领的作用,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做选择,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觉悟。

(3)陶冶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道德结构中的要素。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条件和重要因素。道德情感在思想品德课中具有激发鉴别选择和调控功能,能促使学生积极接受道德教育,也可阻碍道德认识。因此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要特别重视人的情感体验,学会创造情境引发学生情感体验,使学生动情,受到感染。现代教学中主要采用“以境育情、以理育情、以美育情”的方式。以情景激发情感;以体验培育情感;以事例强化情感;以理性提升情感。

(4)榜样示范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榜样示范的心理基础是道德思想和人格精神的现实化、情绪化,因而榜样示范不仅是重要的道德教育手段也是优化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设计所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

(5)强化道德实践,指导道德行为

与其他学科不同,思想品德课主要不是形成一种知识体系,而是要形成一种道德的信念以及与此相对应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道德行为是人们道德品质形成的最重要标志。一般地说,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从知开始,以行结束。所以思想品德课教师在优化课堂设计中还要具备重要的活动设计能力。

(二)教学设计的优化与实施

1.《新课标》下,教学设计优化要力求做到:

强化针对性,准

①教材内容掌握准:读准教材要做到“三读”:一要通读教材,从总体上了解主题教学的内容,把握单元、课、框内容之间的关系;二要精读教材,重在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三要熟读教材,对所要分析的内容准确而熟练的把握。

②课标内容对应准:课程标准比较宏观、比较笼统,主要采用的是“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的方式表述了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因此,建议大家把课程标准与课程标准解读结合起来,解读中对每一项内容标准涉及范围、对学生的程度要求都很明确。

③学生问题发现准:要摸准学生的疑惑点、兴奋点、生长点。要摸准教学起点,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现在学生的学习渠道拓宽了,他们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像,许多课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学生可能已经知道得清清楚楚了。所以必须把握教学的真实起点。

加强主动性,活

教学优化要坚持由灌输向教会学生正确的选择转变。在优化上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灵活、统筹设计:

①形式活:在优化教学上,教师可以选取多样的形式,根据不同内容,统筹安排。教师可以利用形式多样的、开放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教学,主动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讨论、质疑、竞赛、表演、自我教育、查阅资料、访问调查、学生讲课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如板书、挂图、投影、录音录像、多媒体等要适时应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思维活(有疑):可通过情感落差、道德两难等方式进行,这是优化教学,提高实效性的关键环节之一。

③方法活:教师要进行整体设计,教学方法要紧密围绕教学内容的特点,可综合、统筹运用讲授、探究、合作、体验、训练、活动等多种方法。

追求实效性,实

优化教学,最终要落实在学生认识的提高,行为的变化上。

2.二次开发教材:在实施课程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增删、调整和加工,合理利用和开发其他教学资源,以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学情景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即基于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的“课程重构”。

(三)教学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1.“新课标”关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开发、选择一切可用的课程资源,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

(2)尽量组合不同类型资源,将文本资源、音像资源、实物资源等结合起来,使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3)鼓励和指导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重视对学生自身资源的开发,使学生的参与过程和生活体验成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4)结合当地和学校实际情况,重视对本土资源尤其是农村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发挥本土资源的优势和独特价值。

(5)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服务于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效能,避免盲目性和形式主义。

2.思想品德学科教学资源开发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就是要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来选择教学资源。这是最基本的一点,却也是比较难做到的一点。因为,在实践中,想找到何教学目标完全契合的资源有时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很多老师都习惯于打“擦边球”,只要这段资源能和教学内容多少沾点边,就拿来用,反而使教学目的不明确,干扰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2)综合性原则:所谓综合性原则是指教师要尽量组合不同类型的资源,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3)实效性原则:所谓实效性原则是指要根据资源的不同特点,配合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资源的效能,避免盲目性和形式主义,

教师应当树立“善于观察、注重积累、灵活运用”的意识,养成“多读书、勤看报、善用网”的习惯。善于观察是指要具备思想品德教师的敏感性,对于看到的、听到的事情都不放过;注重积累是指随时随地遇到好的素材,都要用特定的形式积累下来,以备不时之需;灵活运用是指要善于对教学素材进行加工改造,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3.案例资源的使用与设计

(1)依托案例、重视用“案例”承载意义,是转变课程观、知识观和教材观的重要表现。但存在“案例不优”的问题:

一是案例不能有效地支持、服务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是案例不能有效地呈现并运用相关学科知识的核心概念和方法;

三是案例不能充当组织教学内容、贯穿深层逻辑的必要环节;

四是案例缺乏丰富的、现实的、可扩展的解释空间;

五是案例脱离学生的实际,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

例:《让我们选择坚强》教学环节

我的点评:

教学资源经典而具有教育性。老师选用并充分利用了5.12汶川地震中的许多故事引导学生感受、理解坚强。这个典型教学资源是老师们在教学中普遍利用的,但如何利用得巧而有效、如何利用得激发情感而引发深思这是老师们教学中的难题。

在本课利用这一教学资源时体现了三个特点:

一是资源利用有整体感;

二是资源呈现的独特性;

三是资源内容的有效性;

老师依据教学内容,以“生命中的灯——废墟中的歌声——襁褓中的孩子——坚强的父亲——灾难中民族”为主线对资源进行了充分的整合,有益补充和拓展了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环节特点:

一是教学内容的教学主线,即“感受坚强(坚强的意义)——理解坚强(坚强的表现)——需要坚强(坚强的行动)”;

二是教学资源的故事主线,即“生命中的灯——废墟中的歌声——襁褓中的孩子——坚强的父亲——灾难中民族”;

三是隐含于故事其中的道德教育主线,即“我要活下去——我要让他人活下去——我要让更多的人活下去”;

四是教与学活动的主线,即“在情境中理解(一组数据)——在感受中思考(一组故事)——在感悟中升华(一组选择)”。

四条主线相互交织,清晰而有层次地展开教学,对学生分析问题、理解观点、接受教育具有突出的作用。

针对性。案例要为教学内容服务,要与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紧密联系,相互印证,相得益彰。

时效性。案例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不能让学生感觉很陈旧。例如九年级教材中的有关时政材料、重要数据要及时更新,与时俱进。

教育性。案例要寓意深刻,引人深思。生活中的案例非常多,但是教育性很强的案例并不多,因此,必须精心挑选,选择那些言简意赅、寓意深刻的案例,以启迪学生的思维,打动学生的心灵。

精练性。案例的呈现要言简意赅,用最精练、最简洁的话语阐明道理,拨动心弦,引发思考,启迪感悟。

――真实,采用真实的事例,效果会较好。

――贴近。贴近学生生活的故事,甚至学生自己的故事。

――新颖。尽量选择他们没有听过的那些故事,这样才新颖有趣。

――灵活。遇到意外情况,应该随机应变。

(四)教学评价的方式与操作

1.“新课标”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考查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程度,提高教学质量,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使评价成为促进教师教学、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和提高的有效手段。

实施要求:评价客观公正,准确记录学生情况;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要重视学生、教师和家长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注意评价的导向性,不能用单一的知识性考试作为唯一方式。

“加强思想品德考试命题研究,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道德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考试对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在评价实施要求中,进一步指出“不能用单一的知识性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学习质量评价的唯一方式,警惕应试倾向的评价方式对本课程目标和理念的偏离。”

2.可使用的具体评价方式

考试:口试、辩论、情景测验;观察;调查;项目评价;谈话评价;同伴评价等。教师可结合实际情况,优化使用。

3.重点介绍成长手册的使用

(1)什么是成长记录袋

个人成长记录袋是指专门收集和记录学生的作品和参与活动的材料,收集教师、家长、同伴的评价及学生自我反思的相关材料,以展示学生在某一时期内的成长历程。“让每一位学生都留下成长进步的足迹,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得自信”是设置“个人成长袋“的宗旨。

(2)成长记录袋的内容和作用

成长记录袋首先应是什么形式,如何“包装”?说明“包装”的作用:增强形式感、庄重感,认真记录,长久保留,以利于进行长久的自我教育。

成长记录袋的主要内容

一方面,学生成长记录袋涉及的内容按学生学习空间应包括学生课内学习情况记录和课外学习情况记录两大类;

另一方面,学生成长记录袋也可以按照内容分为收获感悟、行为变化、活动成果、励志进取等方面,同时结合了他人评价。

收获感悟、行为变化、励志进取等内容的成长记录袋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提高了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省的能力;反映了学生某方面的进步,树立了学生的自信。

活动成果,行为变化内容的成长记录作用:随时记录成果注重了评价的过程性,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注重学生成长的全过程。

家长和教师评价,促进了多方位的沟通(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促进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发展;搭建了沟通平台,便于沟通交流。

总之,成长记录袋的作用有

①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

提高了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省的能力;

反映了学生某方面的进步,树立了学生的自信。

②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注重学生成长的全过程;

③促进了多方位的沟通(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促进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发展;

④便于保存和携带,有利于学生长效发展;

⑤有利于增强思想品德课的美誉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