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试平台操作说明

测试平台操作说明

测试平台操作说明
测试平台操作说明

测试平台操作说明

一、概要

测试平台是用来测试模块的驯服及守时能力的一个系统,操作简单,可同时对10个模块进行测试,可实现自动测试、数据自动保存功能。如图1所示,测试平台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电源输入端:测试平台电源输入端,为测试平台提供工作电压,输入

10~12V直流稳压电压

2)主控模块:主控模块由两块单片机组成,用来控制测试平台的运行,处理测试系统的数据。

3)待测模块安装插座:测试平台有0~9共10个安装插座供待测模块安装,换言之,测试平台可同时测试10个待测模块。(插座是根据51*51的模块引脚尺寸所设计的,如果要测65*65的模块需要先把模块插入65转51的转接板上再插入测试平台上测试)

4)电源控制模块:此处共有10个稳压管,分别输出10个5V电压到10

个待测模块安装插座中,给每个待测模块进行单独供电,每个稳压管可通过其旁边的跳线帽来控制其输出电压的通断。

5)显示模块:显示部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输出信号源显示CH,以及待测模块锁定信号显示LOCK。两个部分均由10个LED组成,其序号与待测模块安装插座的序号相对应。

6)卫星接收模块:此处安装卫星接收模块,用来接收卫星信号,为测试系统提供基准1PPS信号。

7)串口:测试平台上有COM1和COM2两个串口。COM1输出的是卫星接收模块发送出来的卫星信息,用来监控卫星接收模块的工作是否正常;COM2

输出的是安装在测试平台上的待测模块的测试数据。

8)PPS_IN:此处为待测模块1PPS信号输入控制部分,以控制待测模块时处在驯服状态还是守时状态,共11个开关,其中0~9号10个开关是用来控制

0~9号待测模块1PPS信号输入的通断的。按下开关便给待测模块提供1PPS信号,使待测模块处于驯服状态;断开开关,断开提供给待测模块的1PPS信号,使模块处于守时状态。(为方便观察开关是否按下,按下开关时开关下的LED会点亮,以说明开关已按下)

9)信号输出端:信号输出端有3个端口,分别为PPS_IN,PPS_OUT和10M。其中PPS_IN输出的是接收模块输出的1PPS信号;PPS_OUT端口输出的是待测模块输出的1PPS信号;10M端口输出的是待测模块输出的10M信号

10)按键S1:按键S1的作用是切换输出信号源,即选择信号输出端输出哪个待测模块的信号。当前切换到的信号源序号会在显示部分的CH中显示出来。例:当前切换到3号待测模块,CH中的3号LED会亮起,此时PSS_OUT端口

和10M端口输出的便是3号待测模块所输出的1PPS和10M信号。

11)数据库存储:当测试平台打开,测试平台会自动把待测的数据分类存放到数据库中。当需要查看测试数据时,只需打开Navicat for mysql 平台打开数据库,即可查看相应的表数据。

DC 10V

图1 测试平台示意图

二、平台操作说明

2.1、模块安装与通电

测试平台上有10个测试底座(0~9)用于安装待测模块,每个测试底座由测试平台上的电源模块中的10个稳压管单独供电,每个稳压管旁的跳线帽可以控制稳压管输出的通断,在插入模块之前,需要先查看相应底座的电源是否已断开,即查看相应稳压管的跳线帽是否放置在断开处。若底座电源已断开,则把待测模块安装到底座当中,然后接上电源。

注:给模块上电时,要留意电源上的电流值,看电流是否过大或异常。若有异常,说明待测模块存在问题,需要先排除问题才可以上电测试,以防损坏待

测模块或影响已安装在测试平台上的其他模块。另外,因为模块在刚通电时电流会比较大,所以给多个模块进行上电时,不可一次给多个模块同时上电,而应先等上一个通电的模块的电流稳定下来后再给下一个模块进行通电,以防多个模块同时上电电流过大,超出供电电源的限制范围,以致测试平台或其他已安装在测试平台上正在测试的模块无法正常工作。

2.2、模块10M信号测试

测试仪器:示波器、频率计

测试指标:

波形:LVCMOS

输出电压:高值>2.4V;低值<0.5V

频率:10MHz

上升时间: <8ns

占空比:40%~60%,典型50%

测试方法:采用示波器直接测量

1)将测试平台右下角的10M输出端连接到示波器的输入通道。

2)按下示波器操作面板上的“Meas”键,在类型中选择“高值”、“低值”、“上升时间”、“占空比”等各项进行测量。

3)观察记录示波器输出波形,读取并记录高值输出电压、低值输出电压、上升时间、占空比、等读数。如下图:

4) 当测试平台装有多个模块,需要查看各个模块的10M信号的参数时,可

以通过测试平台上的S1按键进行切换。切换的结果会在CH框中显示出来(CH中的10个LED序号与模块安装底座序号相对应。例如:当前0号LED 亮,说明当前切换至安装在0号底座的模块信号,换言之,此时10M信号输出端口输出的是安装在0号底座上的模块所输出的10M信号)

5)通过示波器检查待测模块10M信号没问题后,把信号接入到频率计,利用频率计对待测模块输出的10M信号的精度进行检测

2.3、模块1PPS信号测试

测试仪器:示波器

测试指标:

波形:LVCOMS

输出电压:高值>2.4V;低值<0.5V

正脉冲宽度:200ms

测试方法:

1)将测试平台右下角的PPS_OUT输出端连接到示波器的输入通道。

2)按下示波器操作面板上的“Meas”键,在类型中选择“高值”、“低值”、“正脉冲宽度”等各项进行测量。

3)观察示波器输出波形,读取并记录高值输出电压、低值输出电压、正脉冲宽度等读数。如下图:

4) 当测试平台装有多个模块,需要查看各个模块的1PPS信号的参数时,可

以通过测试平台上的S1按键进行切换。切换的结果会在CH框中显示出来(CH中的10个LED序号与模块安装底座序号相对应。例如:当前0号LED 亮,说明当前切换至安装在0号底座的模块信号,换言之,此时1PPS信号输出端口输出的是安装在0号底座上的模块所输出的1PPS信号)

2.4、模块驯服、守时测试

待测模块的参数没问题后开始进行驯服与守时测试。通过测试模块下的10个开关,我们可以控制待测模块上的1PPS输入,开关按下(此时按键下方的LED 点亮以表示按键按下)表示把接收模块输出的1PPS输入到待测模块上使待测模块处于驯服状态;开关打开表示断开接入到待测模块上的1PPS信号,使待测模块处于守时状态。

待测模块刚上电测试时要先进行7天的驯服,然后断开待测模块的1PPS输入,进行1天的守时测试,守时测试完成后再接上1PPS输入进行2天驯服,之后再进行1天守时,如此重复进行2天驯服1天守时的测试

待测模块初次上电时,要留意其锁定情况,如果锁定时间过长(锁定时间因模块不同而不同,一般锁定时间最多在三四十分钟左右,当模块锁定时,显示模块上的LOCK中对应的LED会亮起,例:当1号模块信号锁定时,LOCK中的1号LED会亮起),可能是模块的参数设置出现问题,这时候需要把模块取出,并对参数进行重新设置,若重新设置参数后模块依旧长时间无法锁定,则可能是模块出现问题,需要对模块做进一步检测。

在模块的驯服与守时测试时,待测数据会通过测试平台自动存入数据库并保存。

基于智能数控系统的工业APP平台测试床介绍

工业互联网案例 基于智能数控系统的工业 APP 平台测试床介绍

引言/导读 沈机(上海)智能系统研发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称“沈机智能”),由沈阳机床集团于2015 年投资创建,致力于面向机床行业的运动控制技术及云制造技术的产品研发和技术储备。沈机智能前身为沈阳机床(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以下称“沈阳机床上海研究院”),历时7 年完成了i5 数控系统的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并推出自主品牌伺服驱动器(HSHA 系列产品)和智能工厂管理软件(WIS 系统软件)。 沈机智能在完成i5 运动控制核心技术的研发与i5 数控系统的产业化之后,进一步提出社会化的开发思路,将i5 运动控制核心技术进行模块化封装,以平台形式向数控行业产业链上下游的参与方(包括大中小型制造企业、装备供应商、个体开发者、创客等)开放,为数控技术在各个垂直领域的应用与推广打造通用的工业APP 开发、应用与分享的平台。该平台于2017 年11 月向全世界发布,即被业界所熟知i5OS 工业操作系统(简称为 “i5OS”)。 一、关键词 i5OS、运动控制、工业APP 平台、安全 二、发起公司和主要联系人联系方式 沈机(上海)智能系统研发设计有限公司 — 2 —

三、合作公司 智能云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四、测试床项目目标和概述 基于i5 智能数控系统的工业APP 平台测试床项目是围绕数控行业各个垂直领域对于智能化数控技术的需求而提出的云端协同解决方案。沈机智能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i5 智能数控系统,向数控行业的装备制造商、大中小型制造企业、个体开发者、创客等提供运动控制底层技术支撑,以开放的接口和APP 开发平台,为其提供工业APP 的开发、测试及应用环境,使其能够基于i5 运动控制核心技术,快速开发各自领域内的工业APP;同时,测试床项目为成熟的工业APP 提供软件托管服务和交易商城,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工业 APP 的交易、授权、应用与产权保护提供保障服务,促进工业APP 在行业内分享与复用。本测试床项目的目标是以i5 运动控制技术为基础,打造数控行业各个垂直领域通用 的工业APP 开发与应用平台,帮助行业知识与诀窍以工业APP 的形式沉淀,形成各个细分行业(如激光雕刻、激光打标、锂电池加工、机械手控制等等,见图1:i5OS 相关行业)丰富的工业APP 库,并提供可靠的工业APP 交易服务,使行业知识和诀窍可在其相关的行业领域得到快速复用。 图 1 i5OS 相关行业 — 3 —

网络教学平台的系统性能测试与分析

网络教学平台的系统性能测试与分析 现在世界范围内远程教育和网上大学正在蓬勃兴起,网上教育支撑系统也层出不穷。作业和考试是保证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授课、答疑等教学环节在网络教育技术的推动下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作业和考试依旧没有大的变化。实现无纸化网上考试是教学现代化的一个勇敢尝试。 作业与考试管理工具是“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网络教育关键技术及示范工程项目组下的一个课题,该课题是开发一个与课件联系紧密和基于WEB的多媒体作业管理工具和考试管理工具,将支持大规模的在线学习和考试。作业与考试系统将主要面对使用者不同的需求,力争在提高远程教育系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加快教学信息的反馈,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在我国现有和可预见未来网络条件下,作业与考试管理工具如何能够支持大规模密集并发访问的、在线多媒体考试与作业传输方案?这就需要通过性能测试技术来评估和优化,达到预期的性能指标。论文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包括性能测试目标主体的选择,软件性能测试的理论基础,目标主体的实际性能状况的分析与测试,对目标主体性能的优化和回归测试,软件测试管理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性。 在性能测试目标主体部分的选择方面,将现代软件测试技术和作业与考试管理工具对性能的高度要求结合起来,作为本文的研究重点;在软件性能测试的理论基础方面,详细说明了性能测试的概念、目的、分类、方法和步骤以及性能测试工具的选择,为以后网络教学平台的性能测试打好基础;在目标主题的性能需求分析和测试中,从目标主体的系统架构出发,选择交互性强的在线作业模块作为测试和优化系统整体运行环境的研究主体,设计出详细的性能测试用例,并搭建出合适的性能测试环境;在实际性能测试时,详细介绍了性能测试的每一个步骤,并对测试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出性能瓶颈,并对影响性能的因素做出假设,利用性能优化技术对目标主体的性能进行调整。在做适当调优后进行回归测试,从而达到提高系统性能的目的。为了更好的进行网络教学平台的性能测试工作,性能测试管理理论基础部分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测试模型的选。

变桨系统维护培训资料

变桨系统维护

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培训教材 变桨部分 1.变桨控制系统简介

变桨控制系统包括三个主要部件,驱动装置-电机,齿轮箱和变桨轴承。从额定功率起,通过控制系统将叶片以精细的变桨角度向顺桨方向转动,实现风机的功率控制。如果一个驱动器发生故障,另两个驱动器可以安全地使风机停机。 变桨控制系统是通过改变叶片迎角,实现功率变化来进行调节的。通过在叶片和轮毂之间安装的变桨驱动电机带动回转轴承转动从而改变叶片迎角,由此控制叶片的升力,以达到控制作用在风轮叶片上的扭矩和功率的目的。在90度迎角时是叶片的工作位置。在风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行时,叶片向小迎角方向变化而达到限制功率。一般变桨角度范围为0~86度。采用变桨矩调节,风机的启动性好、刹车机构简单,叶片顺桨后风轮转速可以逐渐下降、额定点以前的功率输出饱满、额定点以的输出功率平滑、风轮叶根承受的

动、静载荷小。变桨系统作为基本制动系统,可以在额定功率范围内对风机速度进行控制。 变桨控制系统有四个主要任务: 1. 通过调整叶片角把风机的电力速度控制在规定风速之上的一个恒定速度。 2. 当安全链被打开时,使用转子作为空气动力制动装置把叶子转回到羽状位置(安全运行)。 3. 调整叶片角以规定的最低风速从风中获得适当的电力。 4. 通过衰减风转交互作用引起的震动使风机上的机械载荷极小化。 2.变桨轴承

2.1安装位置 变桨轴承安装在轮毂上,通过外圈螺栓把紧。其内齿圈与变桨驱动装置啮合运动,并与叶片联接 2.2工作原理 当风向发生变化时,通过变桨驱动电机带动变桨轴承转动从而改变叶片对风向地迎角,使叶片保持最佳的迎风状态,由此控制叶片的升力,以达到控制作用在叶片上的扭矩和功率的目的。

在线考试系统建设方案

考试系统建设 方 案 书 XXXXXX有限公司

前言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日新月异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如何更合理、高效地将计算机网络信息的高效性应用到我们教育教学学习考试上,一直也是我们持续关注、研发的主题和目标。为了巩固和加强学习的成果,需要对广大学员进行考核。形势的发展和现实的需求迫切需要各职能单位上一套成熟、稳定、易用的网上考试系统软件。 必要性: 传统的纸质考试需要人员集中,专门安排考场,往来时间的损耗、考试组织费用等等,成本非常高。传统的纸质考试出卷、排版、印刷、交卷、批改、成绩登记、统计查询等工作比较繁琐,耗时耗力,远远跟不上网上在线考试的自动化、高效化。 在线考试系统是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应用最广泛的远程网络学习考试软件,它采用Web方式,同时适用于局域网和Internet,无需安装客户端,即可实现网上出题、考试并能够答卷保存、自动判分、成绩查询和分析等功能。该系统同时拥有最开放的题库管理系统和最灵活的组卷系统,提供资源的快速收集和高度共享。

第一章系统概述 1.1系统简介 XXX在线考试系统是针对各类院校而设计的新一代纯B/S架构的在线考试系统。它采用全Web架构的零安装和零维护方式,无需安装任何客户端软件,即可实现网上自测和模拟考试、作业练习、员工考核和测评、自动评分和阅卷、答卷和成绩管理、“班级模式”的管理和统一考试等功能。该系统还拥有独创的最灵活的试卷录入方式,既有采用独创的“所见即所得”技术的手工录入方式,又能够支持自动快速导入纯文本格式的试卷,同时还可以直接上传各种Word/Pdf文档型或图片型试卷并编辑答题卡以支持全自动评分和阅卷的在线考试。 1.2系统架构 XXX在线考试系统学生用户通过浏览器登录系统,参加考试、查看参考答案和查看考试成绩、成绩分析统计等;教师用户通过浏览

智能检测系统

1.智能检测装置:主要形式:智能传感器、智能仪器、虚拟仪器和智能检测系统; 2.非电量检测:温度检测(热电式传感器,光纤温度传感器,红外测温仪,微波测温仪)压力检测(应变式压力计,压电式压力计,电容式压力计,霍尔式压力计)流量检测(电磁流量计,超声波流量传感器,光纤漩涡流量传感器)物位检测(电容式液位传感器,超声波物位传感器,微波界位计)成分检测(红外线气体分析仪,半导体式气敏传感器) 3.流量检测:流量的定义为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某一截面的体积或质量,因此,流量分为体积流量和质量流量;分为:电磁流量计,超声波流量传感器,光纤漩涡流量传感器;流量检测包括:○1.电磁流量计:电磁流量计是以电磁感应原理为基础的。它能检测具有一定电导率的酸碱盐溶液,腐蚀性液体以及含有固体颗粒(泥浆,矿浆)的液体流量。○2.超声波流量传感器:超声波流量传感器是利用超声波在流体中传输时,在静止流体和流动流体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的特点,从而求得流体的流速和流量。○3.光纤漩涡流量传感器:光纤漩涡流量传感器是将一根多模光纤垂直的装入管道,当液体或气体流与其垂直的光纤时,光纤受到流体涡流的作用而振动,振动的频率域流速有关,测出该频率就可确定液体的流速。 4.智能仪器:就是一种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单元,兼有检测、判断和信息处理功能的智能化测量仪器;按实现方式划分,智能仪器有非集成智能仪器和集成智能仪器两种形式;构成:(1).硬件:传感器、主机电路、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人机接口电路、标准通信接口;(2).软件:监控程序、接口管理程序、数据处理程序;功能:具有逻辑判断、决策和统计处理功能;具有自诊断、自校正功能;具有自适应、自调整功能;具有组态功能;具有记忆、存储功能;具有数据通信功能;特点:高精度、多功能、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高分辨率、高信噪比、友好的人机对话能力、良好的网络通信能力、自适应性强、高性价比;发展趋势:多功能化、智能化、微型化、网络化; 5. 非集成智能仪器:也称为微机嵌入式智能仪器,即将传统的传感器、单片机或微型计算机、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标准数据通信接口、人机界面和外设接口等分离部件封装在一起,组合为一个整体而构成;特点:一般为专用或多功能产品,具有小型化、便携式、低功耗、易于密封、适应恶劣环境、低成本; 6.虚拟仪器:以通用的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为依托,增加必要的硬件设备,通过计算机软件使其具备各种仪器的功能;由信号采集与控制单元、数据分析与处理单元、数据表达与输出单元等三大部分组成。特点:增强了传统仪器的功能、软件就是仪器、自由定义仪器,仪器开放灵活、开发费用更低,技术更新更快; 7.虚拟仪器总线:VXI总线将传统的消息基仪器和寄存器基仪器统一在同一环境下,不仅为各个仪器模块提供了定时和同步的能力,而且还提供了开放的,标准化的高速处理器总线。使用户开发虚拟仪器更为灵活,效率更高,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性能。 8.现场总线:一种安装在制造和过程区域的现场设备/仪器与控制室内的自动控制装置/系统之间的一种串行、数字式、双向传输和多种分支结构的通信网络;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的综合与集成。含义表现在六个方面:(1)现场通信网络与信息传输的数字化(2)现场设备的智能化与互连(3)互操作性(4)分散功能块(5)通信线供电(6)开放式互连环境;现场控制总线的特点和优势:特点:(1)1对N结构减少传输电缆、节约硬件设备(2)可靠性高(3)可控性好(4)互换性好(5)互操作性好(6)分散控制(7)统一组态;优势:(1)增强了现场级信息集成能力(2)开放式、互操作性、互换性、可集成性(3)系统可靠性高、可维护性好(4)降低了系统及工程成本;现场总线通信协议一般由底层到上层可分为现场设备层、过程监控层和企业管理层三个层次。现场总线的网络拓扑结构主要有三种:(1)星状结构(2)树状结构(3)环状结构;现场总线的数据通信模式有三种:对等式、主从式、客户/服务器式。典型的现场总线:(1)CAN(控制局域网)(2)Lon Works(局域操作网)(3)Profibus(过程现场总线)(4)HART(5)FF(6)Ethernet(工业以太网)

性能测试测试方案

性能测试详细测试方案 、八、- 前言 平台XX项目系统已经成功发布,依据项目的规划,未来势必会出现业务系统中信息大量增长的态势。 随着业务系统在生产状态下日趋稳定、成熟,系统的性能问题也逐步成为了我们关注的焦点:每天大数据量的“冲击”,系统能稳定在什么样的性能水平,面临行业公司业务增加时,系统能否经受住“考验”,这些问题需要通过一个完整的性能测试来给出答案。 1第一章XXX系统性能测试概述 1.1 被测系统定义 XXX系统作为本次测试的被测系统(注:以下所有针对被测系统地描述均为针对XXX系统进行的),XXX系统是由平台开发的一款物流应用软件,后台应用了Oraclellg数据库, 该系统包括主要功能有:XXX 等。在该系统中都存在多用户操作,大数据量操作以及日报、周报、年报的统计,在本次测试中,将针对这些多用户操作,大数据量的查询、统计功能进行如预期性能、用户并发、大数据量、疲劳强度和负载等方面的性能测试,检查并评估在模拟环境中,系统对负载的承受能力,在不同的用户连接情况下,系统的吞吐能力和响应能力,以及在预计的数据容量中,系统能够容忍的最大用户数。1.1.1 功能简介 主要功能上面已提到,由于本文档主要专注于性能在这里功能不再作为重点讲述。 1.1.2 性能测试指标 本次测试是针对XXX系统进行的全面性能测试,主要需要获得如下的测试指标。 1、应用系统的负载能力:即系统所能容忍的最大用户数量,也就是在正常的响应时间中,系统能够支持的最多的客户端的数量。

2、应用系统的吞吐量:即在一次事务中网络内完成的数据量的总和,吞吐量指标反映的是服务器承受的压力。事务是用户某一步或几步操作的集合。 3、应用系统的吞吐率:即应用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数据量,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应用系统针对不同的负载压力,所能完成的数据量。 4、T PS每秒钟系统能够处理事务或交易的数量,它是衡量系统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 5、点击率:每秒钟用户向服务器提交的HTTP青求数。 5、系统的响应能力:即在各种负载压力情况下,系统的响应时间,也就是从客户端请求发起,到服务器端应答返回所需要的时间,包括网络传输时间和服务器处理时间。 6、应用系统的可靠性:即在连续工作时间状态下,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时间,即在连续工作时间段内没有出错信息。 1.2系统结构及流程 XXX系统在实际生产中的体系结构跟本次性能测试所采用的体系结构是一样的,交易流 程也完全一致的。不过,由于硬件条件的限制,本次性能测试的硬件平台跟实际生产环境略有不同。 1.2.1系统总体结构 描述本系统的总体结构,包括:硬件组织体系结构、网络组织体系结构、软件组织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的组织体系结构。 1.2.2功能模块 本次性能测试中各类操作都是由若干功能模块组成的,每个功能都根据其执行特点分成 了若干操作步骤,每个步骤就是一个功能点(即功能模块),本次性能测试主要涉及的功能 模块以及所属操作如下表

整体测试方案

文档编号:IE-CUSTOM-整体测试方案-V1.0 海关信息数据采集与数据应用平台 测试项目 整体测试方案

二零一六年九月

关于本文档 说明:类型-创建(C)、修改(U)、删除(D)、增加(A);

目录 第 1 章............................................................................................................................................ 概述1 1.1 .................................................................................................................................... 编写目的 1 1.2 .................................................................................................................................... 读者对象 1 1.3 .................................................................................................................................... 项目背景 1 第 2 章....................................................................................................................... 测试方案概述2 2.1 .................................................................................................................................... 测试目标 2 2.2 .................................................................................................................................... 测试范围 2 2.3 .................................................................................................................................... 参考资料 2 第 3 章.................................................................................................................................. 测试环境3 第 4 章.................................................................................................................................. 测试方案5 4.1 .................................................................................................................................... 测试依据 5 4.2 .................................................................................................................................... 功能测试 5

自动化测试平台解决方案V0

Smart Robot自动化测试解决方案

目录

1.面临的问题 1.1.智能移动设备的软件系统和硬件方案的复杂组合,导致APP 实现多机型兼容难度大,投入大。 1.2.敏捷开发、迭代开发,产品追求快速上线,导致回归测 试、可靠性测试等任务重,无法有效应对测试工作量波 峰。 1.3.A PP开发框架多、开发人员能力不足导致安全漏洞突出 1.4.软件硬件设计交叉影响,性能优化难度加大。 2.自动化测试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为解决移动应用开发商面临的以问题,结局方案设计如下。可全面解决移动应用开发面临的兼容性问题、安全性问题、测试工作量波峰、用户体验问题,并全程为移动应用的开发保驾护航。 整体解决方案 兼容性测试系统:智能源码扫描,即通过解析APK文件,将源码与问题特征库自动比对,查找兼容性问题,并自动生成测试报告。 SMART平台,实现被测设备管理+测试用例制作、管理、自动化执行、并生成测试报告。可实现APP的定制用例的多机自动化运行、适配性测试、功能及UI测试; 安全监控系统:监测系统文件变化、监测数据流量、耗电情况、监控非法用户行为等。

性能测试系统:通过专业的自动化测试设备(硬件工具),测量流畅度卡顿数据、量化响应时间指标,为研发人员提供毫秒级数据,助力改善用户体验。 3.解决方案的实现 3.1.兼容性测试系统 3.1.1.SMART 平台 SMART兼容性测试平台,提供自动化测试的解决方案,提供用例制作、管理、自动化运行、测试结果自动校验。无需人员干预即可实现各类APP自动化用例的运行,并自动生成测试报告。 3.1.1.1.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 a)自动化测试脚本开发 b)真机运行脚本 c)输出测试报告 3.1.1.2.测试框架 测试框架 通过手机usb接口实现对手机的控制,完成测试工具及app的下发,运行及测试结果的拉取和展示。测试工具采用lua脚本编写测试case,通过进程注入技术获取屏幕显示信息,结合Touch事件模拟,可以实现基于控件级别的复杂测试case,测试结果以Log、屏幕截图等形式输出。 3.1.1.3.SMART平台可实现的功能

应用监控平台测试方案

应用级监控平台测试方案 2015年5月

文档修订记录

目录 1、测试目的 (1) 2、测试背景 (1) 3、测试人员及联系方式 (1) 4、测试地点及场景 (2) 5、测试资源准备 (3)

1、测试目的 POC测试,即Proof of Concept,是业界流行的针对客户具体应用的验证性测试,根据用户对采用系统提出的性能要求和扩展需求的指标,在选用服务器上进行真实数据的运行,对承载用户数据量和运行时间进行实际测算,并根据用户未来业务扩展的需求加大数据量以验证系统和平台的承载能力和性能变化。 特别是在应用系统选型阶段,一些大型企业的业务流程比较复杂,并非单一的功能性演示就能覆盖现实的业务需求,这时候需要事先划定一个小范围的实验对象(但是业务逻辑的复杂性要有典型性,有代表性),通过小范围的项目导入与实施,从真实业务的实践到战略意图的实现,来验证系统方案是否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从而作出更客观更准确的判断。 考虑到应用级监控的重要性,特进行本次应用级监控产品POC测试。 2、测试背景 近年来,随着业务的丰富,关键业务系统在数量上和复杂度上都迅速提高。业务系统的变化促使IT运行维护团队需要面对越来越复杂的业务系统架构,而现有的以网络、主机等基础设施为核心的监控系统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对业务系统用户体验、可用性、性能方面的管理需求。IT运行维护模式必须需要寻找新的方向。 为保证业务的平稳运营,应对目前业务系统运行维护面临的挑战,运行维护团队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应用性能管理系统,能够在业务系统运行时同步评估用户体验,当业务系统出现异常时能及时感知,并快速分析故障位置。 基于业务的应用性能监控,根据业务的服务路径,监控业务在各环节的性能状态,当出现业务故障时能够快速明确故障环节,缩短业务故障恢复时间。 3、测试人员及联系方式

风力发电机变桨控制系统培训教材

变桨控制系统培训教材 1. 变桨控制系统概述 变桨轴承 限位开关装 图1 变桨系统 变桨控制系统包括三个主要部件,驱动装置-电机,齿轮箱和变 桨轴承。从额定功率起,通过控制系统将叶片以精细的变桨角度向顺

桨方向转动,实现风机的功率控制。如果一个驱动器发生故障,另两个驱动器可以安全地使风机停机。 变桨控制系统是通过改变叶片迎角,实现功率变化来进行调节的。通过在叶片和轮毂之间安装的变桨驱动电机带动回转轴承转动从而改变叶片迎角,由此控制叶片的升力,以达到控制作用在风轮叶片上的扭矩和功率的目的。在90度迎角时是叶片的工作位置。在风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行时,叶片向小迎角方向变化而达到限制功率。一般变桨角度范围为0~86度。采用变桨矩调节,风机的启动性好、刹车机构简单,叶片顺桨后风轮转速可以逐渐下降、额定点以前的功率输出饱满、额定点以的输出功率平滑、风轮叶根承受的动、静载荷小。变桨系统作为基本制动系统,可以在额定功率范围内对风机速度进行控制。 变桨控制系统有四个主要任务: 1.通过调整叶片角把风机的电力速度控制在规定风速之上的一 个恒定速度。 2.当安全链被打开时,使用转子作为空气动力制动装置把叶子转 回到羽状位置(安全运行)。 3.调整叶片角以规定的最低风速从风中获得适当的电力。 4.通过衰减风转交互作用引起的震动使风机上的机械载荷极小

化。 2.变桨轴承 变桨驱动装 变桨轴承 图2 变桨轴承和驱动装置 安装位置 变桨轴承安装在轮毂上,通过外圈螺栓把紧。其内齿圈与变桨驱 动装置啮合运动,并与叶片联接。 工作原理 当风向发生变化时,通过变桨驱动电机带动变桨轴承转动从而改

性能测试测试方案

性能测试详细测试方案 前言 平台XX项目系统已经成功发布,依据项目的规划,未来势必会出现业务系统中信息大量增长的态势。 随着业务系统在生产状态下日趋稳定、成熟,系统的性能问题也逐步成为了我们关注的焦点:每天大数据量的“冲击”,系统能稳定在什么样的性能水平,面临行业公司业务增加时,系统能否经受住“考验”,这些问题需要通过一个完整的性能测试来给出答案。 1第一章XXX系统性能测试概述 1.1被测系统定义 XXX系统作为本次测试的被测系统(注:以下所有针对被测系统地描述均为针对XXX系统进行的),XXX系统是由平台开发的一款物流应用软件,后台应用了Oracle11g数据库,该系统包括主要功能有:XXX等.在该系统中都存在多用户操作,大数据量操作以及日报、周报、年报的统计,在本次测试中,将针对这些多用户操作,大数据量的查询、统计功能进行如预期性能、用户并发、大数据量、疲劳强度和负载等方面的性能测试,检查并评估在模拟环境中,系统对负载的承受能力,在不同的用户连接情况下,系统的吞吐能力和响应能力,以及在预计的数据容量中,系统能够容忍的最大用户数。 1.1.1功能简介 主要功能上面已提到,由于本文档主要专注于性能在这里功能不再作为重点讲述. 1.1.2性能测试指标 本次测试是针对XXX系统进行的全面性能测试,主要需要获得如下的测试指标。

1、应用系统的负载能力:即系统所能容忍的最大用户数量,也就是在正常的响应时间中,系统能够支持的最多的客户端的数量。 2、应用系统的吞吐量:即在一次事务中网络内完成的数据量的总和,吞吐量指标反映的是服务器承受的压力.事务是用户某一步或几步操作的集合。 3、应用系统的吞吐率:即应用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数据量,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应用系统针对不同的负载压力,所能完成的数据量。 4、TPS:每秒钟系统能够处理事务或交易的数量,它是衡量系统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 5、点击率:每秒钟用户向服务器提交的HTTP请求数。 5、系统的响应能力:即在各种负载压力情况下,系统的响应时间,也就是从客户端请求发起,到服务器端应答返回所需要的时间,包括网络传输时间和服务器处理时间。 6、应用系统的可靠性:即在连续工作时间状态下,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时间,即在连续工作时间段内没有出错信息。 1.2系统结构及流程 XXX系统在实际生产中的体系结构跟本次性能测试所采用的体系结构是一样的,交易流程也完全一致的。不过,由于硬件条件的限制,本次性能测试的硬件平台跟实际生产环境略有不同. 1.2.1系统总体结构 描述本系统的总体结构,包括:硬件组织体系结构、网络组织体系结构、软件组织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的组织体系结构. 1.2.2功能模块 本次性能测试中各类操作都是由若干功能模块组成的,每个功能都根据其执行特点分成了若干操作步骤,每个步骤就是一个功能点(即功能模块),本次性能测试主要涉及的功能模块以及所属操作如下表

信息系统项目测试实施方案

信息系统项目测试实施方案

————————————————————————————————作者:————————————————————————————————日期:

信访局网上信访信息系统项目 系统测试方案 2015年7月 太原新汇科计算机有限公司 Taiyuan New Quick Com puter Co.,LTD 本文档及其所含信息为机密材料 并且由晋中市及所辖各县(市、区)信访局和太原新汇科计算机有限公司共同拥有。 文档中任何部分未经晋中市及所辖各县(市、区)信访局和太原新汇科计算机有限公司书面授权,不得泄露给第三方,也不得以任何手段、任何形式进行复制与传播

目录 1概述 (1) 1.1目标 (1) 1.2假设 (1) 1.3测试范围 (2) 1.4测试方法 (2) 1.5测试步骤 (3) 1.6测试进入准则 (3) 1.7测试结束准则 (4) 2测试地点、人员与环境 (4) 2.1测试的地点和人员 (4) 2.2测试环境 (4) 3组织结构 (5) 3.1组织结构 (5) 3.2职责范围 (5) 4计划任务与时间 (6) 4.1计划任务 (6) 4.2时间表 (7) 4.3安排 (8) 4.4测试更新安排 (13) 5人员的岗位职责 (14) 6缺陷管理 (16) 6.1缺陷管理流程 (16) 6.2缺陷的严重度和修改的优先级(此问题请见测试报告) (18) 7测试报告总结和分析 (20)

1概述 《山西省网上信访信息系统测试方案》(以下简称《测试方案》)是山西省网上信访信息系统编码、单元测试完成后,在进行系统测试之前,针对优化版的业务功能进行功能和集成测试的计划安排。 《测试方案》主要明确系统功能和集成测试的有关规定和原则,其目的是提供系统功能和集成测试所依据和遵循的原则、方法和组织结构。 1.1目标 用户测试阶段应达到并完成以下的主要目的与任务: 目的在于检查优化需求版系统功能能否满足实际业务要求,流程是否符合各级信访机构日常业务程序。 对系统的业务功能进行测试,以验证是否达到了用户设计的业务要求,保证产品能够满足客户的业务需求。(这里的业务需求指的是《山西省网上信访信息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山西省网上信访信息系统需求变更》、《山西省网上信访信息系统需求深化》、《山西省网上信访信息系统需求补充》) 对系统存在的业务及功能错误进行纠错,保证系统运行的正确性。 1.2假设 假设有足够容量的服务器资源。 假设有足够的测试工作站设备。 假设人员可以分班轮流,一个实际工作日能够测试多于一个的测试营业日。

XX系统性能测试报告

XXXX系统性能测试报告

1 项目背景 为了了解XXXX系统的性能,特此对该网站进行了压力测试2 编写目的 描述该网站在大数据量的环境下,系统的执行效率和稳定性3 参考文档 4 参与测试人员 5 测试说明 5.1 测试对象 XXXX系统

5.2 测试环境结构图 5.3 软硬件环境 XXXXX 6 测试流程 1、搭建模拟用户真实运行环境 2、安装HP-LoadRunner11.00(以下简称LR) 3、使用LR中VuGen录制并调试测试脚本 4、对录制的脚本进行参数化 5、使用LR中Controller创建场景并执行 6、使用LR中Analysis组件分析测试结果 7、整理并分析测试结果,写测试总结报告 7 测试方法 使用HP公司的性能测试软件LoadRunner11.00,对本系统业务进行脚本录制,测试回放,逐步加压和跟踪记录。测试过程中,由LoadRunner的管理平台调用各前台测试,发起 各种组合业务请求,并跟踪记录服务器端的运行情况和返回给客户端的运行结果。录制登陆业务模块,并模拟30、50、80、100 个虚拟用户并发登陆、添加和提交操作,进行多次连续测试,完成测试目标。 测试评估及数据统计 此次测试通过同一台客户机模拟多个并发用户在因特网环境进行,未考虑因特网的稳定 性的问题。此次测试用户操作流程相对简单,只录制了三个事务,即:用户登录、添加和信息提交,从测试的数据来分析,各项性能指标基本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但在测试过程中也发 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予以重视。 1 、模拟80 个用户并发操作时,出现1 个未通过的事务,具体原因需结合程序、网络和服务器综合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并非无可挑剔。 2 、用户登陆事务的平均响应时间与其他两个事务相比等待的时间要长,且波动也较大, 在网速变慢、用户数增加的外部条件下,有可能会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建议优化系统登录页面程序,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第六章 模糊控制系统

第六章模糊控制系统 教学内容 首先讲解用于控制的模糊集合和模糊逻辑的基本知识;然后讨论模糊逻辑控制器的类型、结构、设计和特性;最后举例说明FLC的应用。 教学重点 模糊控制的数学基础,模糊逻辑控制器的类型、结构、设计和特性。 教学难点 对定义的准确把握和理解,模糊逻辑控制器的类型、结构、设计和特性。 教学方法 通过对数学基础的牢固掌握,对模糊控制进行深入的理解,课堂教授为主。 教学要求 掌握用于控制的模糊集合和模糊逻辑的基本知识;模糊逻辑控制器的类型、结构、设计和特性 6.1 模糊控制基础 教学内容模糊集合、模糊逻辑定义及运算;模糊逻辑推理一般方法;模糊判决方法。 教学重点模糊集合、模糊逻辑定义及运算;模糊逻辑推理一般方法;模糊判决方法。 教学难点对抽象公式的理解、熟练运算;模糊逻辑推理一般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教授为主,课后作业巩固。 教学要求掌握模糊集合、模糊逻辑定义及运算;模糊逻辑推理一般方法;能够熟练使用模糊判决方法。 6.1.1 模糊集合、模糊逻辑及其运算 设为某些对象的集合,称为论域,可以是连续的或离散的;表示的元素,记作={}。 定义6.1模糊集合(fuzzy sets) 论域到[0,1]区间的任一映射,即: →[0,1],都确定的一个模糊子集;称为的隶属函数(membership function)或隶属度(grade of membership)。也就是说,表示属于模糊子集F的程度或等级。在论域中,可把模糊子集表示为元素与其隶属函数的序偶集合,记为: 若U为连续,则模糊集F可记作: 若U为离散,则模糊集F可记作:

定义6.2模糊支集、交叉点及模糊单点如果模糊集是论域U中所有满足的元素u构成的集合,则称该集合为模糊集F的支集。当u满足,则称此模糊集为模糊单点。 定义6.3模糊集的运算设A和B为论域U中的两个模糊集,其隶属函数分别为和,则对于所有,存在下列运算: (1) A与B的并(逻辑或) (2) A与B的交(逻辑与) (3) A的补(逻辑非) 定义6.4直积(笛卡儿乘积,代数积) 若分别为论域中的模糊集合,则这些集合的直积是乘积空间中一个模糊集合,其隶属函数为: 定义6.5模糊关系若U,V是两个非空模糊集合,则其直积U×V中的一个模糊子集R称为从U到V的模糊关系,可表示为: 定义6.6复合关系若R和S分别为U×V和V×W中的模糊关系,则R和S的复合是一个从U到W的模糊关系,记为: 定义6.7正态模糊集、凸模糊集和模糊数 定义6.8语言变量 定义6.9常规集合的许多运算特性对模糊集合也同样成立。设模糊集合A、B、C∈U,则其并、交和补运算满足下列基本规律: (1) 幂等律 (2) 交换律 (3) 结合律 (4) 分配律

网上银行系统性能测试案例

用户名称 密级: XX项目性能测试方案 (V1.0) 文档编号:项目名称: 编写:编写日期: 审核:审核日期:

目录 1.测试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测试活动 (4) 2.1.测试工具 (4) 2.2.测试类型 (4) 2.2.1.基准测试 (4) 2.2.2.并发数测试 (5) 2.2.3.稳定性测试 (5) 2.2.4.浪涌式测试 (5) 3.测试环境 (5) 3.1.软件环境 (5) 3.2.硬件环境 (5) 3.3.网络拓扑图 (6) 4.测试方案 (6) 4.1.模拟数据量分布 (6) 4.2.典型交易选取 (6) 4.3.并发方法 (7) 4.4.延时说明 (7) 4.5.执行速度 (7) 4.6.方案设置 (7) 4.6.1.基准测试 (7) 4.6.2.并发数测试 (8) 4.6.3.稳定性测试 (9) 4.6.4.浪涌式测试 (10)

1.概述 【此处简述性能测试的概述】如: 本次测试测试旨在检测XX项目系统性能。由于解决方案部未对该产品提出明确的性能指标,而且受到基地硬件环境所限,所以项目组只能在基地所能提供的硬件、软件基础上,对XX进行测试。 性能测试采用MI公司的LoadRunner7.8作为性能测试的工具,模拟用户进行基准测试、并发数测试、稳定性测试、浪涌式测试等四种类型的测试,并对主要测试指标参数进行分析。 2.测试手段和范围 2.1.测试工具 本次性能测试采用MI公司的LoadRunner作为性能测试的工具。LoadRunner主要提供3个性能测试组件:Virtual User Generator,Controller,Analysis -使用Virtual User Generator录制测试脚本; -用Controller进行管理,控制并发的模拟用户并发数,记录测试结果,包括缺陷报告和测试日志; -Analysis进行统计和分析测试结果。 2.2.测试范围 本次测试使用相同的测试用例(详细信息请参考4.2节),进行基准测试、并发数测试、稳定性测试、浪涌式测试等四种类型的测试。 2.2.1.基准测试 对建行TELLER平台改造项目系统测试业务模型中所涉及的××××、××××、××××业务进行基准测试。 基准测试可在系统无压力(测试环境独立于外界环境,服务器无额外服务运行,无额外监控进程运行,待测试系统无其他业务在运行)情况下,取得各项业务的系统平均响应时间作为分析衡量指标,用于初步诊断系统是否存在性能瓶颈。

模糊逻辑在控制领域的应用综述

模糊逻辑在控制领域的应用综述 摘要:本文介绍了模糊逻辑控制在工程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模糊控 制规则和参数优化问题、强耦合多变量问题和模糊控制稳态精度问题,另外介绍了在控制领域各方面的应用,比如:自适应模糊控制,模糊滑膜控制,基于Takagi-Sugeno(T-S)模型的控制,三维模糊控制。 关键字:模糊逻辑控制;问题;自适应模糊控制;模糊滑膜控制;基于Takagi-Sugeno(T-S)模型的控制;三维模糊控制 1引言 在现代工业控制领域,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出现了智能控制的新趋势,即以机器模拟人类思维模式,采用推理、演绎和归纳等手段,进行生产控制,这就是人工智能。模糊逻辑属于计算数学的范畴,包含有遗传算法,混沌理论及线性理论等内容,它综合了操作人员的实践经验,具有设计简单,易于应用、抗干扰能力强、反应速度快、便于控制和自适应能力强等优点。近年来,在过程控制、农业生产和军事科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1] 2模糊逻辑在应用中的问题 2.1模糊控制规则和参数优化问题 对于复杂的工业控制过程,专家经验知识匮乏且逻辑推理困难,导致模糊控制规则的获取比较困难,难以总结出比较完善的模糊规则,在控制对象的参数发生变化时,严重影响模糊控制系统的效果,在某种意义上模糊控制系统的控制品质和性能与模糊规则的优劣有直接关系,因此优化模糊控制规则就变得尤其重要。 2.2强耦合多变量问题 多变量控制系统是目前过程控制中常见的控制对象,其不同于单变量控制系统。多变量控制系统中控制对象、控制器、测量元件和执行元件均有可能含有多个输入或输出变量,其结构更为复杂。变量之间耦合强度较小时比较容易控制,可以以一种线性独立的系统方式进行控制。各变量之间耦合强度较大时,就不可以忽略耦合对系统控制效果的影响,其严重影响到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2] 2.3模糊控制稳态精度问题 随着工业过程被控对象的控制品质不断提升,对模糊控制稳态精度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由于模糊控制系统稳态精度低、存在余差的问题,高精度的模糊控制技术成为研究重点。模糊控制稳态精度的控制方法有很多,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增加不同类别的积分器来避免模糊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以达到提升稳态精度的目的。采用在模糊控制系统中增加前馈积分项的方法,在伺服控制系统中取得了理想的稳态精度;也有采用在模糊控制系统中增加动态积分项的方法,当模糊控制系统的误差在一定范围以内,通过增加动态积分项控制系统输出,从而提高了模糊控制系统的性能。[3] 3模糊逻辑在控制领域的应用

国家普通话水平智能测试系统

国家普通话水平智能测试系统 操作手册(简易版) 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一系统简介 (2) 1.系统构成 (2) 2.系统构架 (2) 二测试流程 (3) 1.业务总体流程介绍 (3) 2.基层测试站测试操作流程 (4) 2.1测试报名 (4) 2.2考前准备 (9) 2.3现场测试 (15) 2.4信息上传 (19) 三系统维护 (20) 四常见问题 (20) 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系统 操作手册

一系统简介 1.系统构成 科大讯飞提供的普通话测试系统不仅能够对考生的普通话进行智能评测,还能够对考试现场和测试流程以信息化的方式管理,实现了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测试、组织和管理的信息化,该系统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国家普通话水平智能测试系统 国家普通话水平智能测试系统(PSCP)是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家语委“十五”重点科研项目支持下研发完成。系统基于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可准确地对命题说话之外的所有测试题型实现自动评测,同时自动检测发音者存在的语音错误和缺陷;而且系统提供的测试管理功能,也能够帮助基层测试站组织测试,提高测试的效率。该系统部署在基层测试站,主要使用者为考生和基层测试站的管理人员。 ●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信息管理系统 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信息管理系统(PSCW)实现的是普通话水平测试全过程的计算机管理,为计算机辅助测试全面解决方案提供支撑平台。在该系统中,可以进行考生报名、测试员打分、成绩管理、数据管理等一系列操作。该系统部署在远程WEB服务器上,相关人员通过登录网页完成相应的操作,主要使用者为省级测试管理人员、基层测试站的管理人员和测试员。 2.系统构架 普通话测试系统解决方案的构架图如下:

APP测试方案

移动APP安全评估 1)范围 开发单位统筹建设的1款移动APP软件(包括APP内嵌的安卓版和IOS版应用)以及APP管理平台。 2)实施内容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和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越来越普及,人们逐渐习惯了使用应用客户端上网的方式,而智能终端的普及不仅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带来了移动应用APP的爆炸式增长。这些海量的APP可能会面临如下威胁: 图移动APP面临的威胁 随着智能终端的不断普及,国内智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5亿,作为第一大系统平台的Android上,各类apk应用数量也在飞速增长。在应用数量和APP应用种类丌断扩大的同时,Android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各类应用安全问题也丌断的涌现,例如安装包逆向反编译,恶意代码注入,应用盗版,界面劫持,短信劫持,丌仁开发者的知识版权也无法得到保证,而丏还会导致用户的信息泄露甚至经济损失。手机应用的安全需求,已经成为整个应用市场发展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虽然获知当前应用市场的安全现状,但由于手机应用安全的与业性,普通开发者和用户可能无法全面了解到apk中的安全风险和漏洞,难以对手机应用安全作出深入的评估分析,更加无法对其中的安全问题逐一解决,而与业的移劢应用安全工程师人才稀少幵丏成本较

高,无法满足应用开发的实际需求。 以Android APP为例,其安全问题不容乐观。从漏洞类别来看,Android APP漏洞中排在首位的是sql注入类漏洞,占比38.2%,其次是webview漏洞,占比35.4%,见图1.4。从漏洞风险级别来看,Android APP中高危漏洞占20.7%,低危漏洞占79.3%,其中高危漏洞主要集中在webview系列和https证书未校验上。SQL注入类漏洞占比38.2%,主要是代码中未过滤用户输入,攻击者可通过提交恶意SQL 查询语句达到其作恶目的。SQL注入虽大部分属于中低危漏洞,但仍可造成敏感数据、系统最高权限被窃取等问题。webview的一些高危漏洞,主要由代码中使用addJavascriptInterface等危险函数、使用不校验证书等因素导致。这些漏洞可远程执行代码,对用户远程安装恶意软件。Https相关的高危漏洞,主要由https使用ALLOW_ALL_HOSTNAME_VERIFIER等参数校验证书,没有对主机等信息进行校验导致,这些漏洞会引发攻击者轻易劫持https会话、嗅探用户密码和其他敏感信息等问题。 图Android APP漏洞类别占比图 Android app的漏洞类型很多,如SQL注入、webview系列漏洞、文件模式配置错误、HTTPS不校验证书、拒绝服务攻击等,造成漏洞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类: 1)APP开发者自身的问题 a) 编码不规范 很多公司对编码规范没有要求,或APP开发者没有按照编码规范来进行编码,容易导致敏感信息泄露,比如日志打印问题、在发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