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公司战略转型及其绩效研究

X公司战略转型及其绩效研究

X公司战略转型及其绩效研究
X公司战略转型及其绩效研究

X公司战略转型及其绩效研究

2012年底,中央提出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之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要求厉行勤俭反对浪费,严厉遏制“三公消费”。同时,为响应政府号召,我国商务部和餐饮行业协会提出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行业公约,推动餐饮行业向大众化方向发展。中高端餐饮行业作为公务、商务接待的主要消费地,在国家此次政策影响下遭遇了行业发展的“寒冬”,业绩大幅下滑,整个行业面临转型。

X公司有“A股民营餐饮企业第一股”之称,曾经不仅是餐饮行业的龙头企业,而且是中高端餐饮企业的典型代表。自2009年上市后,X公司发展迅猛。但是随着2012年底中央八项规定及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X公司遭遇公司发展的“滑铁卢”。公务、商务接待锐减,作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的高端酒楼业务业绩大幅萎缩,亏损严重。

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同时扭转亏损局面,X公司自2013年起开始频繁的战略转型。在餐饮业态,由中高端餐饮向大众化餐饮转型。此外,跨界转型进入与餐饮毫不相关的环保、文化、新媒体和大数据领域。但是转型后,X公司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试图打造的环保、文化、大数据三大新主业,除环保业务有少量营业收入贡献外,其他两项新业务从未为公司创收,最终这三大新业务被悉数剥离。

餐饮业态中,原有的酒楼、快餐、食品加工业务因亏损被剥离,目前仅剩团膳业务。为了对X公司战略转型绩效进行研究,本文构建了适合餐饮企业的战略转型绩效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不仅引入了主要的财务指标以评价财务绩效,而且引入了非财务指标对战略转型的非财务绩效进行评价,两者结合可以综合反映X 公司战略转型的效果。运用该评价体系,本文对X公司战略转型前后的绩效变化进行纵向对比分析,且运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对其战略转型的效果进行同行业横向对比评价。

研究结果表明,X公司战略转型之后的财务绩效方面,盈利能力、盈利质量、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均出现明显下降。非财务绩效方面,战略目标未能实现,产品和服务质量保持稳定,研究开发能力下降,未来长期发展存在不确定性。与同行业其他上市公司相比,X公司多项指标处于行业最差水平,转型绩效评

级为差(E)。因此,综合来看,X公司历时3年的战略转型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X公司“自上而下”推行战略转型的过程中,原高层管理团队发生大规模离职,新领域的专业人才未能及时引进和维持;二是“禁奢令”下餐饮行业市场行情不景气;三是不具备跨界转型进入的新领域所必需的资源能力。因此建议X 公司和其他餐饮企业:保证转型所需中坚力量;餐饮业态转型应循序渐进;跨界转型首选餐饮相关领域。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首先,在借鉴国内外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引入非财务指标,基于财务与非财务的视角构建适合餐饮企业的战略转型绩效评价体系,系统考察战略转型的财务绩效与非财务绩效;其次,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对企业战略转型动因、路径、效果进行阐述,全面呈现企业战略转型的全过程;再次,学术界对餐饮企业的研究相对匮乏,尤其在中央出台八项规定的政策背景下,为餐饮企业如何进行战略转型建言献策具有显著的时效性;最后,以往研究认为行业处于衰退期是企业跨界转型进入新领域的最好时期,本文研究发现,跨界转型进入非相关产业对组织绩效具有负面影响,对于中高端餐饮企业来说,战略转型应首先选择餐饮相关产业。

最新企业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研究论文

最新企业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现代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在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和措施上的改进也在不断取得新的成果。本文对某企业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进行简要的探讨和分析,针对问题的症结提出一些建议,试图找到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研究对策 一、某企业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领导重视程度不一 各单位的领导尤其是行政领导既是绩效考评管理政策的设计师,又是绩效考评管理体系的运营者,离开行政的支持和推动,再合适的绩效考评管理制度最终也往往流于形式。通过一些了解和调研,可以得出一个大概的归纳:生产经营管理单位的领导更重视绩效考评管理,而职能部门则相对较弱。 2.基层管理者的理解不一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些基层的管理人员仍然习惯过去经济责任制考核的管理模式,关注绩效结果考核,不关注业绩指标与绩效改进,不关注绩效过程的管理。二是部分单位认为绩效考评管理是人力资源部的事,对基层单位来说仅仅是一个需要应付的工作,没有把绩效考评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方法和工具。 3.考评指标的设定标准不一 制约绩效考评体系良性运作的原因和问题主要在于其是否具体可操作性。以某企业为例,员工绩效考评内容中包含了劳动纪律、工作质量、工作及服务态度、工作效率、执行力等五个方面,看上去很全面,但是由于没有工作负荷和工作量的量化标准,可能将出现“出勤不出力”的现象。再如某企业在关于“沟通理解能力”的评判标准上简单地设立为表达能力出色、一般、有限和困难等四个标准。没有量化指标,打分拉不开差距,考核平均化。 二、某企业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解决途径及对策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有效的绩效评价考核最重要、最核心的环节就是绩效指标的设计。这也是目前我们在绩效评价管理中最薄弱之处。 1.绩效指标设计中的几个误区和解决方法 绩效指标的设计或者说是绩效指标的分解和制订,是一项既具体又有难度的工作。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岗位绩效指标并进行客观评价,需要各级管理者掌握制定岗位指标的相关技术,采取正确的沟通方式,才能达到改进绩效的目的,发挥绩效指标的杠杆作用。在绩效管理工作以及绩效调研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几个误区:误区一:KPI指标简单传递。一些单位在绩效指标分解的过程中,对指标内容与各岗位工作没有进行详细分析,存在着将部门指标简单传递给个人、机械分解指标的现象。误区二:不同岗位指标难度差异大。企业不同岗位之间工作难度、责任、风险必然存在差异,如果在指标设计上不存在难度系数的差异,那么不能反映出员工的工作努力程度和真实工作业绩。误区三:指标缺乏衡量标准。绩效指标的设计必须遵循的“SMART”原则,是指目标必须是具体的,是可衡量的。有的单位的绩效管理办法中很多词语或指标是很模糊的,例如“及时”、“按要求”等,难以达到有效管理的目的。如何克服以上误区,提高绩效指标的有效性呢?有以下几个方法可以采用:方法一:利用“鱼骨图”的因果分析法进行指标分解。为避免指标的简单传递、机械分解,我们可以运用六西格玛管理中的“因果分析”方法进行绩效指标分解。方法二:采用“层级法”来管理绩效考核指标。管理者可根据不同岗位指标完成的难易程度将指标分成不同的级别,通过对不同难度的绩效指标得分加以权重的调节,使不同岗位员工的得分趋于平衡。但首先管理者必须认真根据岗位的职责、在岗者的能力素质和可能达到的业绩水平来区分指标的难易程度。方法三:用“四分”法规范绩效指标。对于绩效指标的模糊化、标准性差的问题,我们可以从时效、成本、数量、质量四个方面衡量绩效,即在什么时间、用多少成本资源、完成多少数量、达到何种质量标准,简称“四分法”。

KR公司绩效考核体系分析与设计(初稿)

2013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论文 (设计) 课题名称:KR公司绩效考核体系分析与设计学生姓名:丁月霞 指导教师:沈伟晔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2 年 8 月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 (设计)

摘要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源之间的竞争,人力资源是企业实现生产经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而绩效考核是对员工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工作情况进行评价的过程,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实施绩效考核,关注绩效改进是企业不断自我提升和达成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 本文以KR公司为研究对象,先是分析了KR公司先行的绩效考核体系,介绍了公司概况﹑组织架构与人员情况,详细阐述了公司先行的绩效考核体系,并通过一些典型事例的描述,揭示了KR公司现行的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行调整﹑改进。将公司的目标和价值观融合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并促使公司文化不管更新和发展。通过考核不断提升公司管理水平,使公司保持灵活适应能力和竞争优势。 关键词:绩效考核体系;人力资源;调整﹑改进

目录 一、引言 (1) 1、绩效考核体系分析与设计的意义 (1) 2、国内外绩效考核研究现状 (1) 二、KR公司简介 (2) 1、公司简介 (2) 2、公司的人力资源状况 (3) 3、公司的组织架构设置 (3) 4﹑公司发展策略对绩效考核管理提出的要求 (4) 三、目前KR公司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5) 1、公司内部状况动态报告 (5) 2、绩效考核能力调查问卷及分析 (7) 3、公司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8) 四、KR公司绩效考核体系设计 (9) 1﹑组织架构调整,人事改革 (9) 2﹑进行工作分析,明确岗位职责 (9) 3﹑公司目标及目标的分解 (10) 4﹑关键岗位绩效指标的设计 (11) 5﹑绩效考核制度的设计 (12) 五﹑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如何设计绩效评估系统(精)

在 19— 20世纪的工业时代,企业如要获得竞争优势,只要大量投入有形资产,如:土地、劳动、厂房、设备便可达成企业目标。但是,在 20世纪末,信息时代的出现,无形资产已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明显地, 企业为了创造价值, 已从管理有形资产策略转换到以知识管理为主的策略模式, 主要原因在于企业运用无形资产的能力比投资及管理有形资产更具决定性。 自从平衡计分卡出现之后, 许多硕士论文和实务研究都直接套用原作者所创造出来的四个构面, 这促使我反思一个问题, 难道这四个构面放诸四海皆准吗?不同的行业, 难道没有产业之间的差异吗?而且原作中的第四个构面———“ 学习成长” 在实务应用上一直困难重重, 最主要理由有二:一是无形的资产本来就是非常难以衡量的, 员工经过学习之后是否产生成长, 不是短期或容易衡量的; 其二就是这个构面包括两大类, 分别是人员激励等人力资源的能力以及信息系统的能力, 这两种能力是具有显著差异的, 不能也不应该混为一谈, 否则怎么“ 平衡” 且又“ 具体” 衡量呢? 而当今企业流行的运用平衡计分卡 (BSC,在于将组织整体的资源及行动聚焦在策略上, 促进策略的具体行动化, 进而发挥企业的整体力量。唯有拟定出明确及具体的愿景及策略,透过 BSC 制度,将焦点集中、资源集中,并确实地贯彻执行力,才能够创造聚焦的优势,进而使组织保持竞争优势。 然而平衡计分卡的四个构面是否足够?连原创者都不能保证够用, 他们也认为必须视产业特性予以调整, 而且也有金融服务业的例证说明, 平衡计分卡可能有六个构面, 而且构面的名称也与平衡计分卡原型不全然相同。然而, 如何调整?或者说, 如何设计出适合组织特性的平衡计分卡?这需要管理者从根本去建立,而非整体复制。

集团公司绩效考核体系 全套方案

山东****有限公司 某公司绩效考核方案 (2016版) 之渔咨询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一部分绩效制度篇 第一章绩效管理制度 第一节总?则 第一条为了更好地实现山东某公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公司)战略发展目标,进一步提升公司规范化管理水平,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以工作绩效提升与工作激励为主要目的,通过建立以目标管理与岗位职责履行为导向的关键绩效考核(KPI)评估体系,对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绩效进行过程控制推动与结果综合评定。 第三条实施原则 客观公平性——绩效考核指标以目标分解、计划实施、过程控制等客观性、可量化的考核为主,月度考核不设主观评价,年度考核主观评价比重控制在15%以内。 简单实用性——以实际工作需要与关键性指标考核为基本出发点,同时保证考核指标与标准简单实用,易于执行。 落地执行性——所有考核指标均以工作目标的达成、职责的履行为基础,有较强的可执行性与落地性。 第四条绩效考核以过程控制与目标导向为主要目的,考核结果应用于工作绩效改进、工作激励、薪酬管理、职务调整与年终评定等方面。 第五条本制度适用于某公司智能/某公司除总经理以外的所有部门与岗位。第六条本制度2016版本有效期两年,两年后需根据公司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版本修正,确保相关制度能够适应公司管理的发展。 第二节绩效考核方式 第七条根据公司管理特点与岗位情况,实行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目标管理”为主线,以“关键绩效指标考核”为内容的绩效管理体系。 第八条以“岗位职责”为基础——绩效考核体系以各岗位的岗位职责为基础,通过明确各个岗位的岗位职责,从岗位职责的履行中提炼绩效考核指标,

企业绩效考核有效性研究

企业绩效考核有效性研究 摘要:绩效考核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性直接影响着企业目 标的实现。本文对绩效考核的涵义、内容、原则、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 提高企业绩效考核有效性的建议。 关键词:绩效考核有效性 一、绩效考核的概述 1.绩效考核的涵义 绩效考核的含义简单地说,指用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测量员工在职务上 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而具体地说,绩效考核是完成战略性目标的一种结构化方法,是衡量组织成员是否完成目标的手段。这一过程句括由战略目标驱动并与业 务流程相联系的对组织、部门和个体的绩效考核。 2.绩效考核的内容 绩效考核的内容包括业绩考核、能力考核、态度考核等诸多方面。 表1绩效考核的内容 资料来源:本表根据绩效考核的内容整理而得 3.绩效考核的原则 ①公开与开放原则:一个良好的绩效考核制度只有建立在公开、开放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被各级管理者与员工认同,才有可能得以顺利实施。公开与开放式 的绩效考核制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必须确保在公开、公正、公平的 基础上,这样才能取得全体员工的认同,才能使绩效考核制度得以推行;另一方 面是其评价标准必须十分明确,这样才有利于上下级直接对话,才有利于合理有 效地进行绩效考核工作。 ②定期化与制度化原则:绩效考核不是单方面考核,它对员工工作能力、工 作结果和工作态度等多方面的评价,同时还兼有对员工未来行为表现预测的作用。 ③反馈与修改原则:绩效考核的反馈与修改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 在绩效考核结束后,各级管理者应该及时将考核结果以及指出被考核者不足之处,以便被考核者得知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第二,各级管理者在与被考核者沟通时,除了告知其考核结果之外,还应该认真听取一下被考核者的意见,并及时采纳被 考核者的合理意见,以便日后更好地实施绩效考核工作。 ④可靠性与正确性原则:可靠性又被称为信度,指的是某项测量结果的一致 性与稳定性。绩效考核的可靠性指的是不同的评价人员对同一个人的评价结果应 该时一致的。 ⑤可行性与实用性原则:在制定绩效考核方案的时候,应该从绩效考核的目 标和要求出发,科学合理地进行设计,以确保方案的可行性与实用性。其中,可 行性分析包括限制因素分析、潜在问题分析,以及目标与效益分析;而实用性分 析则要求绩效考核的考评工具和方法适合不同绩效考核的目的和要求,以及绩效 考核的考评方案适合企业不同部门与不同岗位上人员的素质特点和要求。 二、影响绩效考核有效性的因素 (1)绩效考核定位问题 绩效考核定位的本质即绩效考核需要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的什么问题,要达到 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在实际运作中,一些企业绩效考核定位不清楚,要解决什么 问题不明确,甚至有些企业因为其他企业考核迫使自身不得不考核,领导让实施

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研究

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研究 摘要:企业管理工作人员作为企业组成的一部分,维持着企业的运转。生产人员、销售人员等,其工作基本以脑力为主,工作量的伸缩性很大,很难用指标衡量,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工作量、工作积极性问题。虽然很多企业已经加入绩效考核来管理企业人员,但是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关键词: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考核目的 1 绩效考核的含义与基本流程 绩效考核是为了实现生产经营的目的,采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承担生产运营任务和结果的管理人员、各级员工完成具体任务的工作实绩,由此带来的效果做出判断的过程。 1.1 考核的真正目的 改善工作业绩和提升员工能力,自下而上地达成公司的生产经营目标,就是根据每个岗位的具体要求、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对于具体从事这个岗位的人员,从工作完成情况上进行评估,比方说:销售人员的绩效主要是考核他们的销售业绩。 1.2 为什么要进行绩效考核 有这样四点理由:①没有考核就没有管理,任何事没有考核、检查和监督就没有管理,就是会形成做好做坏一个样,做和

不做一个样,因为我们不是大锅饭的时代了,因为公司的发展要规范,大家想想,我们的每一项工作如是没有检查,没有考核,或是说安排了没有人过问是不是就会流于形式,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员工原意做领导检查的事,②为了对过去的工作业绩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发现问题并且改进,通过了考核,看到问题的所在,提高水平,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提供工作人员的晋升依据;③为了对员工有一个公平的评价,员工或是管理人员、工程师工作一段时间后,对其工作任务的完成和工作表现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对人员技术有一个公平的评价,口说无凭,是不是用这样的评价来做出一个公平的结论,通过事实来说明能力和你的业绩是不是更有说服力。通过以上几点说明一定要要进行绩效考核。 2 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是一项重要综合工作,一般由企业的办公室、人事、纪检等部门共同对考核进行监督和检查,日常工作由人力资源部门承担,负责考核的具体实施。 2.1 没有具体的指标 对管理人员没有进行具体的考核指标,多是一些无用的内容,只是进行语言上的描述,没有进行考核量化,导致部门对其考核时只是对其音响进行打分,走过场。 2.2 绩效考核怎么做好 要想做好考核绩效,必须将考核放在完整的管理过程里。一

某企业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研究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212842424.html, 某企业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研究及对策 作者:魏娜 来源:《人力资源管理》2016年第07期 摘要:随着现代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在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和措施上的改进也在不断取得新的成果。本文对某企业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进行简要的探讨和分析,针对问题的症结提出一些建议,试图找到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研究对策 一、某企业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领导重视程度不一 各单位的领导尤其是行政领导既是绩效考评管理政策的设计师,又是绩效考评管理体系的运营者,离开行政的支持和推动,再合适的绩效考评管理制度最终也往往流于形式。通过一些了解和调研,可以得出一个大概的归纳:生产经营管理单位的领导更重视绩效考评管理,而职能部门则相对较弱。 2.基层管理者的理解不一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些基层的管理人员仍然习惯过去经济责任制考核的管理模式,关注绩效结果考核,不关注业绩指标与绩效改进,不关注绩效过程的管理。二是部分单位认为绩效考评管理是人力资源部的事,对基层单位来说仅仅是一个需要应付的工作,没有把绩效考评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方法和工具。 3.考评指标的设定标准不一 制约绩效考评体系良性运作的原因和问题主要在于其是否具体可操作性。以某企业为例,员工绩效考评内容中包含了劳动纪律、工作质量、工作及服务态度、工作效率、执行力等五个方面,看上去很全面,但是由于没有工作负荷和工作量的量化标准,可能将出现“出勤不出力”的现象。再如某企业在关于“沟通理解能力”的评判标准上简单地设立为表达能力出色、一般、有限和困难等四个标准。没有量化指标,打分拉不开差距,考核平均化。 二、某企业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解决途径及对策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有效的绩效评价考核最重要、最核心的环节就是绩效指标的设计。这也是目前我们在绩效评价管理中最薄弱之处。 1.绩效指标设计中的几个误区和解决方法

xx公司绩效考核体系论文

本页为著作的封面,下载以后可以删除本页!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XX公司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研究

摘要:管理人员是企业核心的人力资源,本文根据各种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与要求,寻求建立一套综合立体、分层分类的管理人员绩效考评体系,无疑对企业提升业绩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管理人员绩效体系研究 XX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是从事丰田汽车的销售、售后维修、零件供应,信息反馈于一体的4S店。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在不到5年时间,该公司业绩迅速增长现已发展为拥有3家子公司的汽车车销售服务集团,目前注册资金3.6亿元,该公司现有人员368人,其中管理人员58人。 一、现状分析 由于该公司是典型的销售型企业,故公司对销售部门与售后部门采用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指标,而对管理人员则采用月考核与年终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在月度考核中,主要考评每个部门的管理人员以署名方式评出一位公司合作之星,得票高者取胜,公司在月度总结改善会上对优秀员工人予以表扬,并颁发200元以内的物质奖励。 年终考核主要是对其德育品行、能力及工作表现来对其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由人力资源部采集整理保密存档,并不反馈给被考核人,考核结果作为放年终奖金高低的主要依据。 二、公司现行绩效考核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由于该企业为销售型行业,故公司一贯将销售部门视为主要地位,其他部门视为次要配合部门。随着汽车行业高速发展,企业在短时间迅速扩张,公司的管理水平严重滞后,且公司决策过于看重业绩,对管理理念定位不清,仅把绩效考核定位为一种确定利益分配的依据

和工具,没有认识到绩效考核的真正目的是通过对员工及组织实际绩效的考核,在动态的沟通中实现员工绩效的提升和公司管理的改善,促进员工职业生涯的发展,组织绩效的改善,并为公司提供人事决策的有效依据。 1、考核定位不准确 绩效考核的定位直接影响绩效考核的方方面面,是绩效考核的灵魂,绩效考核的主要目的是是通过改善员工的工作绩效水平从而提高组织整体效率和效益,但在实际运作中,XX公司对管理人员考核主要作用是作为年终奖金发放忽略了考核的真正目的和作用。 2、管理制度不完善,考核指标不清晰 由于管理人员的工作成果不像销售员与维修工的工作成果可完全量化,故公司对其管理只停留在员工手册上的规定的品行与公司制度管理上面,没有清晰完善的绩效管理制度和明确的考核指标,对员工的行为是无法起到引导作用。 3、考核流程方法有待改进 由于考评无明确指标完全由同事互评印象分,考核结果也主要只作为年终奖发放的依据,员工只能按照自己的印象对被考评者实行考评,缺乏必要的客观事实支撑,由于考评者人为因素及容易受到考评者个人偏好不同所带来的评价误差不可避免,故考评结果不能真正体现被考评者的能力与成绩以致考核信度与效度都缺乏科学性和公平性。 4、缺乏对考评细节的把握

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的文献综述

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企业绩效评价是管理者完成其利润目标和战略的工具,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如何进行企业绩效评价,各种绩效评价体系科学性如何则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以2001年至2006年期间发表在《会计研究》、《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四本核心期刊上有关“企业绩效评价”的文献为样本,统计分析了我国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的现状,评述有关观点,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值得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企业绩效;统计分析;评价;文献综述 Abstract: The assessment of company’s performance is a tool for managers to accomplish the company’s goal of profit-making and strategy. Appropriate assessment of a company’s operating performance has become fundamental part of modern company management. T herefore, how to assess a company’s achievements and to what extent different kinds of assessment system are scientific form the critical research areas. Previous literatures published on four core periodicals from 2001 to 2006 ----Study on Accounting, World of Management, Comments on Management by Nankai University and Economic Theory and Management-----have been taken as samples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the study on company’s achievements in our country i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some relevant ideas are discussed and potential problems and further study directions are pointed out as well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Enterprise performance; Statistical analysis; Assessment; Literature Review 企业绩效评价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体系来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一直都是理论界和实务界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较流行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主要来自西方创造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平衡计分卡、经济增加值等工具。但其实,立足于我国的企业实践,也有许多值得借鉴挖掘的方法。本文以2001年至2006年期间发表在《会计研究》、《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

集团的公司绩效考核体系(全套方案设计)(1)

公司绩效考核方案

目录 第一部分绩效制度篇………………………………………………………… - 2 - 第一章绩效管理制度…………………………………………………- 2 - 第二章薪酬福利制度………………………………………………………- 2-第三章业绩提成方案……………………………………………………- 2 - 第四章工作会议与工作汇报制度………………………………………- 2- 第二部分绩效实施方案篇……………………………………………………- 8 - 第一章绩效考核实施前准备工作……………………………………- 0 - 第二章绩效考核实施流程步骤………………………………………- 0 - 第三章绩效考核相关时间节点…………………………………………- 11- 第四章绩效分值与系数设定…………………………………………- 12-第五章绩效面谈与绩效申诉 (12) 第六章绩效相关培训宣讲……………………………………………- 12- 第三部分绩效应用篇………………………………………………………- 14 - 第一章绩效工资标准与发放……………………………………………- 14 - 第二章岗位评价与岗位薪酬调整…………………………….……. - 14 - 第三章绩效提升与改进计划…………………………………………. - 15 - 第四章员工晋升与职业发展通道…………………..………. - 16 - 第四部分表单篇……………………………………………………………- 16 - 表一:年度目标管理卡……………………………………………….. - 16 - 表二:工作周报表…………………………………………………………- 16 -

中小企业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小企业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在我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加上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企业里的绩效考核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所认识和理解。竞争是如今社会的显著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进一步完善,“适者生存,弱肉强食”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残酷写照。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企业得以发展的宝贵资源,企业想在同行中间站稳脚跟并不断前进,其中关键就是人才,如何留住人才,关键在于企业绩效考核。因此如何有效的开发和科学合理地进行企业绩效考核是企业走向成功的关键。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由于其财力、物力有限,不可能与大企业比资金、比实力。绩效考核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不容忽视。如何改善企业绩效考核现状,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绩效成为中小企业最棘手的问题的之一。 本文从目前企业绩效考核现状入手,分析了影响绩效考核方法发挥作用的问题及原因,探索了适合当前企业情况,并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绩效与考核;问题和对策 第1章绪论 选题背景与动机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职能之一,是企业以既定标准为依据,对其人员在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行为表现和工作结果,进行收集、分析、评价和反馈的过程。绩效考核是企业内部管理活动。 绩效考核作为一种有效的企业管理手段,在评价、激励员工,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和提高企业市场地位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绩效考核正被国内外各类企业越来越多地运用,成为企业进行有效管理的途径。但由于考核机制、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考核时间僵化、各级人员参与度不够 考核结果落实不够等问题的出现,使绩效考核的效果大打折扣。本文就企业绩效考核过程中存在的较突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适合我国企业考核绩效考核的对策。 ? 本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文分为四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分别如下: 第一章,导论。本章主要阐述选题背景与动机,在此基础上给出本文的结构安排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企业绩效考核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这一章中,首先介绍了绩效考核的概念、然后分析了绩效考核的产生和发展,最后通过对绩效考核存在问题的

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企业财务绩效评价 体系研究

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摘要:企业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团体,它的绩效考核是股东、债权人、管理者、员工、顾客和供应商、政府等多个利益相关者所关注的焦点。因此相关者非常关注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由于现在企业中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使得企业内部的信息不对称,在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中财务绩效考核显得无比的重要。由于财务绩效考核具有数据以收集和综合性的特点,而且财务效益是一个企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因此财务绩效考核是企业绩效考核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企业;财务绩效;体系 Abstract:As a profit-making organization, its operating performance is the focus of the shareholders, creditors, managers, employees, customers and suppliers, government and other stakeholders. Therefore,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should reflect the company's major stakeholders concerns. Due to the asymmetry and separation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ownership in the modern enterprise, financial evaluation index has a large proportion in th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It is comprehensive and easy to collect data and other features, will inevitably becom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lso, the financial benefit is the basis for enterpris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lso is the basic motive of

XX公司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研究

XX公司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研究 【内容摘要】: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是要有良好的效益,员工发展的关键是要有突出的业绩,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是绩效管理。XX公司实施新的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足。本文通过对该公司绩效考核实施情况的调查,在分析了其问题以及原因的基础上,对改进该公司的绩效考核提出若干建议:提高对绩效考核的认识;加大绩效工资比重,健全考核奖惩制度;完善考核指标,提高指标可操作性;完善管理机制,加强沟通、监督与反馈;营造支持考核的组织文化氛围。 【关键词】公司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改进 【Abstract】Good benefit is the key to enterprise development,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to employee development, a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s the core issue to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Zhejiang Wanma Group Special Electron Cable Co., Ltd has made certain achievements since it implemented new performance assessment for managers, as well as some drawbacks. Based on the survey related to implementation situation of the company and the analysis of its problems and reason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the company, including enhancing the cognition of performance assessment, increasing the proportion of merit pay and perfecting institutions of examination, rewards and punishment, improving appraisal indicators and raising the operability of indicators, perfecting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reinforcing communication, supervision and feedback, construct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atmosphere of supporting assessment, etc. 【Key words】Company Managers Performance Assessment Improving 一、XX公司及其生产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概况 (一)X X公司的基本情况

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绩效考核体系

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绩效考核体系 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绩效考核基本以收入和利润为导向,且对各个子公司的考核指标基本相同,没有按企业性质的不同加以“ 量身定做” ,同时 NH 集团对子公司的经营者没有单独进行绩效考核,而是根据子公司各自的经营业绩对其管理团队进行绩效考核。这样的考核办法带来了一系列的后果,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在完不成利润的情况下,片面追求收入达标,很多子公司以牺牲利润为代价保收入,而总资产报酬率等由于所占比例小,有些子公司根本就未予考虑。 2. 原有考核体系以团队为考核对象,未能给予经营者与其责权相匹配的个人收益挂钩,缺乏对子公司经营者的有效激励。 3. 对子公司经营者的考核尚停留在绩效考核层面,没有上升到系统的绩效管理高度,绩效考核的结果仅仅用于薪酬发放,不重视对人才的评价、培训与成长等。 4. 集团公司对收入与利润指标的制定缺乏强有力的市场调研依据,基本根据上年度的业绩情况确定,因此子公司管理团队常常根据本公司的需要进行指标调整,或虚报或隐瞒。 5. 集团公司过分注重单个子公司的即时效益,忽视子公司与集团的持续协同成长,同时子公司也不将集团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利益分配上与集团之间讨价还价。 二、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经营者绩效管理的出发点与定位 绩效管理是提升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手段,其根本目的在于建立企业长期的竞争优势。根据 NH 集团对子公司经营者考核出现的问题,以及绩效管理的目的要求, NH 集团重新审视并将对子公司经营者的绩效管理定位于以下几方面:1. 服务于集团战略。根据企业集团的整体发展战略确定子公司的战略定位,以此作为对子公司经营者开展绩效管理的依据。 2. 实现“ 三赢” 。( 1 )通过给子公司经营者提供有关绩效的导向与反馈,改进子公司经营者的绩效,提升其职业化管理水平,促进子公司经营者成长;( 2 )调动子公司及其经营者的积极性,让子公司真正冲到市场一线,培养开拓市场,不断创新的意识,增强子公司的竞争力,达到子公司自我发展的目的;( 3 )推动子公司的目标实现,并对集团做出最大的贡献,培养集团公司的核心能力,实现整个集团利益最大化。 3. 增强企业集团的凝聚力。绩效管理不仅要使子公司具备独立经营能力,减少对集团公司的依赖,也要让子公司的经营与整个集团的利益相一致,考核指标之间必须协调与制衡,避免子公司与集团公司之间的相互“ 算计” 以及子公司损害集团利益的现象。同时,绩效管理的制定与贯彻本身也应促进集团管理者与子公司经营者之间的沟通,从而使子公司与集团公司达到利益协调,增强集团企业的凝聚力。 三、基于平衡计分卡( BSC )的指标体系设计 绩效管理的关键和难点首先取决于关键业绩指标( KPI )的选取。关键业绩指标必须在准确掌握集团与子公司战略目标、企业具体管理中的关键与薄弱环节的情况下,进行认真地分析与界定,并设计标准和权重。确立合理的指标体系需考虑以下几方面: 1. 考核指标应兼顾企业业绩指标与个人指标。企业业绩是子公司经营者绩效最直接也是最终的反映。经营者绩效评价的实质是以经营期间内企业真实价值的变

我国企业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绩效考核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合理用人、公正分配、调动员工积极性、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对我国企业目前在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绩效考核是企业对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业绩(工作的数量、质量和社会效益等)、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含品德)进行评价,并用评价结果来判断员工与其岗位的要求是否相称。其目的是:确认员工的工作成就,改进员工的工作方式,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经营效益。它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力资源管理操作系统五大构成体系之一。绩效考核可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环节提供确切的基础信息,其结果可以为生产、供应、销售、财务等其他职能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可以说,没有考核就没有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一、企业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一)考核的目的不明确,不知道为什么要考核企业考核者和被考核者都未能充分地了解绩效考核,认为它只是一种管理手段,本身并非是管理的目的,有时甚至是为了考核而考核。考核的原则混乱、自相矛盾,在考核内容、项目设定及权重等方面表现出无相关性和随意性,仅仅体现长官意志,使绩效考核体系缺乏严肃性,也使政策的连续性遭到了破坏。(二)考核方式简单,考核标准不科学,影响了考核效果在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实践中,大多数企业仅仅采用上级对下属进行考核的形式,考核者作为员工的直接上司,其和员工的私人友情或冲突、个人的偏好等非客观因素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绩效考核的结果。单一的人员考核往往由于考核者缺乏足够的时间和机会了解员工的行为,同时考核者本身也缺乏足够的动力和能力做出细致的评估,导致考核信息的欠缺而难以给出令人信服的考核意见,使考核结果不客观,甚至会导致上下级关系趋于紧张。目前,多数企业的绩效考核标准过于模糊,表现为标准欠缺,难以量化,极易引致不全面、非客观公正的判断,考核结果很难使被考核者信服。(三)考核结果无反馈考核结果无反馈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考核者主观上和客观上不愿将考核结果及其对考核结果的解释反馈给被考核者,考核行为成为一种暗箱操作,被考核者无从知道考核者对自己哪些方面感到满意,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往往是考核者担心反馈会引起下属的不满,在将来的工作中采取不合作或敌对的工作态度。也有可能是绩效考核结果本身无令人信服的事实依托,仅凭长官意志得出结论,如进行反馈势必会引起巨大争议。另一种绩效考核无反馈形式是指考核者无意识或无能力将考核结果反馈给被考核者。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往往是由于考核者本人未能真正了解绩效考核的意义与目的,加上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民主的企业文化,使得考核者没有进行反馈绩效考核结果的能力和勇气。(四)对考核者缺乏监督机制不受监督的权力注定有被滥用的倾向。由于员工不参与评估过程,不了解考核结果,公司上层也不对考核结果进行审核,一切都由部门领导说了算,容易造成部门领导全凭主观印象和个人好恶来对下属进行考核。而且,因为考核投诉渠道不畅通,员工受到不公正的评价时无处诉冤,会导致部门领导在考核中随意滥用权力。(五)暗箱操作,考核过程形式化许多企业已经制定和实施了比较完备的绩效考核规章,但是在实际考核过程中却不能够得到落实。比如,一些企业平时根本没有考核,或平时考核不严格而仅仅在年终时由部门领导组成考核小组对部门成员进行考核,并且考核过程不公开。这样一来,员工会认为绩效考核只是一种形式而已,产生“平时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领导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的消极情绪,也没有人真正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认真分析,没有真正利用绩效考核过程和考核结果来帮助员工在绩效、行为、能力和责任等方面得到切实提高。二、提高绩效考核效果的对策(一)明确绩效考核的目的及原则绩效考核的主要目的应包括:了解工作绩效,考核目标体系的可实施性,为知人、选人、聘人、用人、评人、育人、留人、激励人提供依据;完善组织工作,为职位变迁提供依据;为分配体系的落实提供依据;为进行人力资源规划、财务预算和经营提供信息;为组织变革和发展的决策提供依据,同时监督检查组织变革和发展的进程

公司绩效考核跟踪分析报告

××××公司绩效管理体系试运行情况跟踪分析报告 ××××公司绩效考核项目组 (2015年×月)

(一)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 按照××××电力建设公司全面实施绩效考核的总体安排,2015年五月份公司建立了绩效考核推进组织,明确了责任和目标,召开了动员会并且开展了多层面的培训和调研,为全面实施绩效考核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为了建立一套适合于××公司并且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体系,首先进行了系统调研,全面了解了××公司基本情况、管理现状、生产和经营实际以及企业管理者对实施绩效考核的基本需求,对照GB/T19004《追求组织的持续成功中组织成熟度模型》,对××公司组织能力和流程成熟度进行评估,为全面实行绩效考核,不断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和整体业绩,建立××公司基于流程成熟度模型,构建新型绩效考核体系做好了基础性工作。 ××××电建公司基于流程成熟度模型构建新型绩 效考核体系,考核体系由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绩效考核 指标架构和绩效考核评价改进机制构成。其中:绩效考 核管理办法包括绩效考核管理流程、绩效考核各阶段管 理要求和各部门职责分工以及相关表单;绩效考核指标 体系包括指标关系图和指标库,指标关系图依据流程体 系建立,指标库在原先同业对标以及考核指标基础上, 依据流程和现有业绩指标建立指标初始库,并根据考核 体系成熟度,逐步完善调整;借鉴流程成熟度理论,建 立××电建绩效考核成熟度评估和持续改进机制。 七月份公司新型绩效考核体系进入试运行阶段,重新明确了各部门职责核定了岗位,并按照确定的奖惩标准进行了考核。

(二)试运行阶段的跟踪调查 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绩效考核实施效果和员工对于实施绩效考核的意见反馈,项目组采用调研访谈的形式,对项目运行情况进行跟踪,深入一线倾听大家的心声,为进一步优化体系做好了准备。 调研访谈是全面跟踪公司推行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试运行阶段状况的基本途径,对于下一阶段进一步调整绩效考核办法和KPI的设定,以及纠正执行中的偏差有着重要的意义。从10月14日到10月21日,项目组按照《调研计划》分别对公司领导、职能部门、项目部和基层班长及员工进行了走访调研,特别是通过和公司主要领导以及基层一线员工座谈进一步了解了公司深入贯彻××供电公司领导的要求,以全面提升公司管理水平为目标,以服务××发展和加快电网建设为己任,坚持安全发展、确保生产稳定,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同时跟踪访谈,也了解了公司领导对于持续改进和不断发展的深刻思考,以及进一步优化绩效管理方法,深化绩效管理的期望和要求。 调研访谈同时也是宣传和培训的过程。在调研访谈中通过对《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的讲解和讨论进一步加深了公司各层面对制度的理解,为依据办法进一步开展绩效评价工作铺平了道路。 试运行阶段的调研访谈同时也了解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修订制度,调整KPI,改善管理中的环节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1、调查访谈目的 (1)通过跟踪企业实施绩效考核的过程,全面了解《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和变电项目部、输电项目部《实施细则》的落实情况,和部门及岗位职责(岗位说明书)与实际工作的匹配度,运用跟踪调研访谈和数据的搜集整理等措施查找问题,进一步优化实施方案,提升管理绩效,有的放矢的开展咨询工作。 (2)通过系统调研和全面跟踪,进一步了解企业各级组织和员工对于绩效考核模式和基本流程的了解程度,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培训,促进员工深入了解绩效模式,提升整体绩效水平。

如何合理设计绩效考核体系

合理设计绩效考核体系 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可以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和积极性。但是,不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会给企业带来诸多不便和损失。 【问题类型】绩效考核体系 【企业类型】跨国公司 【案例详情】 韩国某企业集团是世界上著名的跨国公司,在世界66个国家拥有233000名员 工和340多个办事机构,其业务包括电子、机械、航空、通讯、商业、化学、金 融和汽车等领域。该公司在中国各地投资兴建了几十家生产和销售公司。由于各 个公司投产的时间都不长,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还不完善,因此在业绩考核中采 用设计和实施相对比较简单的强制分布评价方法对员工进行业绩考核。各个公司 的生产员工和管理人员都是每个月进行一次业绩考核,考核的结果对员工的奖金分配和日后的晋升都有重要的影响。但是这家公司的最高管理层很快就发现这种业绩考核方法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又无法确定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于是他们请北京的一家管理咨询公司对企业的员工业绩考核系统进行诊断和改进。 咨询公司的调查人员在实验性调查中发现该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各个分公司都要求在员工业绩考核中将员工划分为A、B、C、D和E5个等级,其中A代表最高水平,而E代表最低水平,按照公司方面的规定,每次业绩考核中要保证员工总体的4%-5%得到A等评价,20%的员工得到B等评价,4%-5%得到D或E等评价,余下的大多数员工得到C等评价。员工业绩考核的依据是工作态度占30%, 业绩占40%-50%,遵守法纪和其他方面的权重是20%-30%。被 调查的员工们认为在业绩评价过程中存在着的轮流坐庄的现 象,并受员工与负责评价工作主管的人际关系的影响,结果使 评价过程与员工的工作业绩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因此对他们来 说,业绩考核虽然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不太强烈。而且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