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思考

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思考

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思考
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212390877.html,

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思考

作者:丁兴烁

来源:《中国市场》2013年第37期

[摘要]应用统计学培养的应该是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人。加强案例引导教学方法在应用统计学教学中应用,以实际需要组织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后作业;应用统计学必须采取多样的无纸化考试考核形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

[关键词]应用统计学;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C8-4;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7-0144-02

1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目的

应用统计学教学目的,实际上要解决的是“培养具有什么技能的人”的问题。一是“实用型”。即要求学生能够立即顶岗,能够立即在企业进行工作,其角色就是一个数据处理员或市场调查员。二是“发展型”。即要求一个毕业学生在取得一定的工作年限和工作经验后,具有负责更高层次数据搜集、处理和分析方案策划能力。其角色已不再是一个仅仅完成个人任务的数据调查处理员,而已转变成为完成更高层次的数据调查处理主管或经理。我们将应用统计学教学目的确定为:①初级目标:培养企业所需的数据调查处理方面的“实用型”初级人才;②高级目标:培养企业所需的数据处理方面的“发展型”高级人才。

2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方法和内容

21案例引导教学法在应用统计学教学中应用

传统的案例教学方法是由理论到案例的过程,讲解理论知识,举出案例,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案例内容,容易导致老师讲课单调、枯燥,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案例引导教学法是由案例到理论的过程。先提出案例,再讲解理论,进行案例分析。首先,老师设计好的应用统计学讲解的理论知识问题并提出,引起学生的思考;其次,老师给出精心准备的与所要讲解的应用统计学理论知识紧密相联的案例,供学生思考,不提醒,不分析,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下一步;再次,老师详细讲解理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得出准确结论;最后,老师组织对上述案例进行讨论、辨析。

22注重实际应用安排应用统计学教学内容

应用统计学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安排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实际需要,充分强调实际应用效果。应用统计学教学内容存在三个重点: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传统的应用统计学的教学是从理论体系角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统计分析是重点中的重点,占用比较多的教学时间,结果许多学生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一样也没有学会,实际应用效果不

《统计学基础(第2版)》教学大纲

《统计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金融保险、电子商务课程类型职业基础课学分数3 学时数48 第一部分总纲 一、课程性质、教学目的 1.课程性质 统计学基础是为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经济管理工作者和经济研究人员所必备的一门知识。它研究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去搜集、整理、分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数据,并通过统计所特有的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表明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和效益,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规律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作用,描述社会经济现象数量之间的联系关系和变动规律,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 2.教学目的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统计工作的基础理论、主要方法和基本技能;以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一般原理和原则为主,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从事各项经济工作、财会工作和管理工作奠定分析研究的基础。 3.前导课程与后续课程 该课程的开出一般在经济数学、经济学基础之后。

二、推荐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 宋粉鲜,陈世文.《统计学基础》,现代教育出版社,2012年1月。 2. 宋粉鲜,陈世文.《统计学基础——习题与实训》,现代教育出版社,2012年1月。 3. 栗方忠.《统计学原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4. 栗方忠.《统计学原理标准化题型习题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5. 马庆国.《管理统计》,科学出版社,2 002年8月。 6. 贾俊平.《统计学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7. Douglas A. Lind, William G. Marchal, Robert D. Ma son. Statistical Techniques in th Business and Economics(11 ed.).中信出版社,2002年。 8. Ron Larson, Betsy Farber. Elementary Statistics.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三、大纲执行说明 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两部分。

应用统计学教学大纲

应用统计学教学大纲 (2007-2008年第一学期) 1.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应 用 统 计 学+实践 课程编号: ST3102 课程性质: 本科生必修课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 总学时:32 总学分:2 2.任课教师 姓名:胡平 电话:82665098 电子邮件:helenhu@https://www.doczj.com/doc/2212390877.html, 办公地点:管理大楼607 办公时间:通过EMAIL或预约 课程网站: 3.课程简介 统计学是研究不确定性现象数量规律性的方法论科学,是对客观现象进行定量分析的重要工具。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侧重于统计方法的应用,目的在于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在经济和工商企业的管理等方面的一般统计分析方法,能够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实际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高级统计方法的学习和研究打基础。 4.学习目标及内容 课程学习总目标 性质:统计学是研究不确定性现象数量规律性的方法论科学,是对客观现象进行定量分析的重要工具。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侧重于统计方法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在经济和工商企业的管理等方面的一般统计分析方法,能够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实际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高级统计方法的学习和研究打基础。 任务:重点掌握应用统计学在经济和工商企业的管理等方面的初级统计分析方法;重点掌握SPSS统计分析软件包或Excel软件的基本操作。

各章学习目标及内容 (1) 第一章 课程介绍,导言 a)学习目标:学完本章后,学生要能够: i.了解统计学的发展 ii.理解学习的重要性 iii.解释在管理和社会经济中统计分析的实际意义 iv.描述课程的构成和重点 v.将前修课程的内容应用在本课程中 b)内容 i.第一节统计学的发展 ii.第二节 统计分析方法的步骤 iii.第三节 统计数据的分类和来源、调查方法、组织形式 iv.第四节 统计数据的基本描述 v.第五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2) 第二章统计学中的有关指标和抽样推断 a)学习目标:学完本章后,学生要能够: i.识记、理解和解释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统计指数 ii.了解常用的统计指数 iii.描述统计指数的一般编制步骤 iv.了解抽样推断的意义、特点和基本概念 v.掌握抽样误差的概念、计算 vi.了解抽样估计的优良标准、方法 vii.理解抽样方案设计的原则及确定样本量 b)内容 i.第一节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 z平均指标:位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数值平均数—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 z标志变异指标:全距、平均差、标准差 标志变异系数、偏度、标准化 ii.第二节统计指数 z概念、作用和分类 z综合指数——数量指标指数、质量指标指数 z指数因素分析——体系、因素分析法 z常见的统计指数 iii.第三节抽样推断 z概述——意义、特点、基本概念、 z抽样方法、组织形式 z抽样误差——概念、计算 z抽样估计——优良标准、方法 z抽样方案设计——原则及确定样本量

《统计学(第六版)》教学大纲

《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授课对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社会学专业、档案学专业、新闻学专业等 开课学期:第3、4、5、6学期 学分:4学分 主讲教师:……等 指定教材: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编著,《统计学》(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教学目的: 《统计学》是为我校非统计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总课时约54学时。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有关统计知识方面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教学应达到的总体目标是: 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各种统计方法,并理解各种统计方法中所包含的统计思想。 使学生掌握各种统计方法的不同特点、应用条件及适用场合。 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1章导论 课时:1周,共3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统计及其应用领域 一、什么是统计学 统计学的概念。描述统计。推断统计。 二、统计的应用领域 统计在共生管理中的应用。统计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统计的误用与正确使用。 三、历史上著名的统计学家 一些主要的统计学家。 第二节统计数据的类型 一、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 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 二、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 观测数据。实验数据。 三、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 第三节统计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总体和样本 总体。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样本。样本容量。 二、参数和统计量 参数。统计量。 三、变量 变量。变量的类型。 第2章数据的收集 课时:1周,共3课时

第一节数据来源 一、数据的间接来源 二手数据。 二、数据的直接来源 统计调查方式。数据的收集方法。 第二节调查设计 一、调查方案的结构 调查目的。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二、调查问卷设计 问卷的结构。提问项目设计。回答项目的设计。问题顺序的设计。第三节数据质量 一、数据的误差 抽样误差。非抽样误差。 二、数据的质量要求 第3章数据的图表展示 课时:1周,共3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数据的预处理 一、数据审核 原始数据的审核。二手数据的审核。 二、数据筛选 数据筛选的意义。用Excel进行数据筛选。 三、数据排序 数据排序的作用。用Excel进行数据排序。 第二节分类和顺序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一、分类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频数与频数分布。用Excel制作频数分布表。分类数据的图示方法。 二、顺序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累积频数与累积频率。顺序数据的图示方法。 第三节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一、数据分组 分组方法。 二、数值型数据的图示 直方图。茎叶图和箱线图。线图。雷达图。 第四节统计表 一、统计表的构成 二、统计表的设计 第4章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课时:1周,共3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集中趋势的度量

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总结

《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应用统计学》是高职高专院校经济类及管理类专业必修课的核心课程,是其它专业的选修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使学生掌握各种调查、各类数据的分析以及对未来前景预测的方法,本大纲将从实际应用入手,即在统计基础理论上重点阐述统计工作各阶段的实际操作方法,力求体现统计学的社会性与技术性相结合的特点。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灵活运用统计基本方法和技术进行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全面提高学生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 该课程的开出在经济学、经济数学基础、计算机基础课程之后。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不仅是为学习专业统计课程和计量经济课程奠定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的后继课程。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力求反映高职高专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方向,要求在教学工作中,紧密结合现实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吸取国内外统计科学研究新成果,不断提高本课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本着简洁而具体的原则,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扩展知识面,以培养学生敏锐的定量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第二部分教学过程建议 一、教学环节 本课的教学主要面授系统讲授《应用统计学》教材,建议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和解答疑难问题,特别是作业练习的讲评和模拟实践的指导(包括上机操作)。由于本课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因此学生必须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本课的成绩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即作业练习与实践考核

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统计学》 教 学 大 纲 郑州大学商学院

绪论 内容 绪论中所阐述的内容,是对课程全面的概括和归纳,学习好绪论中的有关概念和思想,对本课程学习的全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一)考核知识点 1、统计数据与统计学 2、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3、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二)考核要求 1、统计数据与统计学 (1)了解:统计学的概念。 (2)理解:统计数据与统计学、统计方法与数量规律性的关系。 2、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1)了解:统计学的三个源头。 (2)理解:统计学的发展原因。 3、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了解:统计学与数学的关系。 (2)理解: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一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内容 统计数据是我们利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那么,我们从哪里取得所需的统计数据呢?在取得统计数据之后,怎样才能使这些数据适合于我们分析的需要呢?本章所讲述的就是有关数据的搜集与整理方法,具体内容包括数据的计量与类型、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的方法等问题。

学习本章时,应在了解数据的计量尺度和类型的基础上,系统掌握统计调方案的内容,并能根据特定的调查内容设计具体的调查方案;掌握统计调查的具体方法以及不同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条件;重点掌握统计数据的整理及显示方法,能够运用所学习的方法将原始数据整理成适当的频数分布表,并能利用图形显示统计数据;掌握统计表的构成内容和设计方法。 (一)考核知识点 1、数据的计量尺度 (1)数据的计量尺度。 (2)数据的类型。 2、统计数据的搜集 (1)统计调查方案。 (2)统计调查方法。 (3)统计数据的间接来源。 3、统计数据的整理 (1)统计数据的审核。 (2)统计分组与频数分布。 (3)频数分布的图示和类型。 (4)统计表。 (二)考核要求 1、统计数据的计量与类型 (1)数据的计量尺度 ① 了解:四种数据计量尺度的含义。 ② 理解:四种数据计量尺度的区别和特征。 (2)数据的类型 ① 了解:数据两种类型的含义。 ② 理解:数据两种类型的区别和应用。 2、统计数据的搜集 (1)统计调查方案 ① 了解:统计调查方案的作用。 ② 理解:统计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 ③ 掌握: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变量、变量值的涵义。 (2)统计调查方法 ① 了解:统计报表、普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的涵义。

2018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2018《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总述

二、教学时数分配

三、单元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和内容设置 第一章数据与统计学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明确统计学的性质和特点,掌握数据的基本类型,正确地理解统计学中常用的基本术语,了解统计学的基本应用范围,从大的方面、从体系和主线上掌握这门课程的内容,这是学习《统计学》的起点。 本章的重点、难点: 重点:统计学的学科性质及其特征;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区分;统计 学的基本概念。 难点: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统计研究方法 内容设置: 1.1统计学的性质及其种类 1.2统计的应用领域 1.3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1.4 统计研究方法

第二章数据的采集、整理和显示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统计数据搜集与整理的基本方法,掌握各种方法的特性。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数据调查方式和方法,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科学的加工整理,为以后各章学习统计分析方法打下基础。 本章的重点、难点: 重点:统计调查方法;统计调查体系;统计分组;频数分布与变量数列 的编制;全距、组距与组数的关系 难点:统计分组;频数分布数列的编制方法与技巧 内容设置: 2.1数据的采集 2.2数据的整理 2.3频数分布 2.4数据的显示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描述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数据分布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的测度,重点掌握分组数据的均值和标准差及变异系数的计算,并能加以灵活运用,了解数据分布形状(即偏度与峰度)及其测度。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集中趋势的测度指标及其计算方法;离散趋势的测度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难点: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与应用场合;离散程度测度指标的计算方法与应用场合 内容设置: 3.1集中趋势的测度 3.2离散趋势的测度 3.3偏度和峰度的测度(自学) 3.4 相对位置的测度及异常值的检测 第四章时间序列分析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时间数列的定义、种类,掌握计算时间序列的水

《教育统计学-教学大纲》

《教育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教育统计学/Educational Statistics 课程编码:040000702总学时数/学分数:32/2 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0 课程所属部门:所有学院课程负责人: 制定日期:2014年5月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我校培养职教师资的基础课程,授课对象是所有修读职教师资培养课程专业的学生。 教育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由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所获得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科学推断,揭示教育现象所蕴涵的客观规律。 学习本课程须预先修完《教育学》、《心理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基础课程。同时,本课程也是进一步学习《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的重要基础。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教育研究中分析与处理数据的能力,是提升学生研究素养、能力与技能的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实践性。在师范专业知识体系中,本课程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知识与技能渗透在《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学法》等课程中,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据整理、分析、解释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初步掌握从数量方面研究教育现象特征、探讨教育规律、进行有关决策的方法;初步具备从事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在掌握数据处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时,重点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统计推断的方法,尤其是各种统计方法的应用条件和如何科学解释统计计算结

果;掌握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教育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科学管理及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课程规范要求 学生在修读本课程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规范和要求: 1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须严格遵守上课考勤制度,每次上课出勤率须在90%以上,并且每名学生缺课次数不得累计超过3次。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际案例讲解抽象的统计原理和方法,并注重讲练结合,通过解题操练和实践应用来加深理解、巩固强化,因此学生不仅要认真听讲,更要及时独立完成课堂练习,边学边练、及时强化,从而保障课堂学习效果。 3针对课程重点难点,学生须做必要的课前准备,进行充分预习,从而使课堂学习有明确的针对性、目的性,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并且要按时独立完成课后练习,及时复习学过的内容。 四、教材、参考书和阅读材料 (1)教材: 《教育统计学》,王孝玲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第四版)。 (2)参考书: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徐建平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张敏强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出版。《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绍志芳主编,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年出版。《教育与心理研究中数据分析方法》,潘玉进编著,科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教育统计学》,王景英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

统计学教学大纲

统计学教学大纲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统计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代码4140222 二、课程名称 1、中文名:统计学 2、英文名:Statistics 三、课程管理院(系)及教研室统计与统计学院统计系 四、关于本教学大纲的说明 1、适用专业(层次):大学本科 2、总学时与总学分:56学时,其中理论40学时,实验16学时 3、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统计学》课程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工商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通过的经济学类和工商管理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人类迈进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社会对各类信息的需求也日益增 加。无论是国民经济管理和公司、企业的经营及决策,还是科学研究都越来越依赖于数量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统计方法已经成为理、工、农、 医、人文、社会、管理、军事等所有学科领域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本门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1)为经济管理统计提供统计调查、资料整理汇总和统计分析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2)为进一步学习有关统计的专门知识,奠定理论和方法基础; (3)为学习其它经济、管理课程和从事经济研究工作提供数量分析的方法。 (4)学生能运用有关软件对理论教学环节中涉及到的部分方法进行实现,同时完成上机实验题目。 4、先行、后续课程: (1)、先行课程:高等数学、政治经济学 (2)、后续课程:第一类: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课,包括企业经 济统计、国民经济统计学、金融统计学 等。 第二类:是统计方法的深化提高课,包括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 析、统计方法专题等。 5、考核方式与成绩构成比例:

《应用统计学》教学大纲

《应用统计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应用统计是介绍基本统计理论和方法的课程。它利用描述方法和推断方法相结合的形式,系统地介绍统计指标的设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进行展示,并据此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预测和决策。因此,应用统计对管理类专业学生而言,开设目的主要是便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际分析能力的提高。 二、课程目标 应用统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我们分析社会经济问题的有效手段,因此,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有关统计知识方面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统计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教学应达到的总体目标是: 1、使学生了解统计在社会经济分析中的重要作用,掌握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的基本内容;使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知识,能够初步根据具体任务和条件从事社会经济问题的调查研究,结合自己的专业,在定性分析基础上做好定量分析,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各类问题的实证研究、科学决策和经济管理的需要。 2、使学生在掌握统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很容易地理解其他课程中的一些数量分析方法,并能独立地完成有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 3、能够熟练应用Excel进行统计计算和分析。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 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和教学现象的认知。 理解———是指对这门学科涉及到的概念、原理、策略与技术的说明和解释,能提示所涉及到的教学现象演变过程的特征、形成原因以及教学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掌握———是指运用已理解的教学概念和原理说明、解释、类推同类教学事件和现象。 学会———是指能模仿或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完成某些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操作任务,或能识别操作中的一般差错。 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

应用数学统计教学大纲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应用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大纲 (最新修改版) 课程名称:应用数理统计 英文名称: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课程编号: 11121002 开课单位:基础部数学教研室 撰写人:吕亚芹 开课学期: 2 总学时:32学时 学分:2学分 课程类别:学位课 考核类别:考试 考核方式:开卷或闭卷;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 预修课程:概率论,线性代数, 高等数学 适用专业:管理、工科(土木、城建、测绘等)类各专业 一、教学目标 近年来,数理统计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社会经济等领域的应用了日趋深广,让数据说话的实证分析已成趋势,使统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数理统计以概率论为基础,根据试验或观察得到的数据,来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的学科。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统计推断检验等方法并能够应用这些方法对研究对象的客观规律性作出种种合理的估计和判断。掌握总体参数的点估计和区间估计,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方法与技巧,理解方差分析及回归分析的原理,并能运用其方法和技巧进行统计推断。 二、教学要求

本课程属于数学基础课程,含有较多的数学推导和证明及很多统计思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理统计基本知识,着重培养学生用数理统计方法和统计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教学要求如下: 1.理解简单随机样本的含义;熟练掌握一些常见的统计量及其分布。 2.掌握参数的矩估计和最大似然估计方法;掌握评价估计量的好坏准则;掌握正态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方法。 3.了解显著性检验的基本思想;熟练掌握一个正态总体的参数的显著性检验方法;.掌握两个正态总体的参数的显著性检验方法。 4.了解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掌握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方法。 5.了解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掌握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基本方法。 6. 熟悉统计软件SPSS操作步骤,学会分析处理统计数据。 三、课程内容 课程的主要内容分为如下几部分: 1、总体、样本、简单随机样本;χ2-分布、t-分布、F-分布;统计量的定义及其分布。 2、估计量的求法:矩法、最大似然法;估计量的优良准则: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正态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学会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区间估计。 3、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概念;正态总体参数的显著性检验基本步骤。学会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假设检验。 4、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学会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回归分析。 5、单因素方差分析;两因素方差分析。学会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方差分析。 四、教学时间安排

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简介教(学)案

《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331050 课程名称:《统计学》 总学时数:54 实验或上机学时:12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微积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基础、会计学。 后续课程: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学、市场营销学等。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搜集数据,分析数据,以便得出正确认识结论的方法论科学。它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研究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去搜集、整理、分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数据,并通过统计所特有的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表明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和效益,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规律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作用,描述社会经济现象数量之间的联系关系和变动规律。本课程在非统计专业的本科教学中,一般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安排在第三学期开设。 2、教学目标及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统计学的基本原理,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在定性分析基础上做好定量分析。用统计学的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们专业的应用技能,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各类问题的实证研究、科学决策和经济管理的需要。同时,也为学习计量经济学、国际投资学、市场营销学等其他分支学科课程奠定基础。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共计8章: 第一章总论Introduction 第二章统计调查Statistical surveys 第三章统计整理 Statistical Date Arrangement 第四章统计指标分析 Statistical Indicator Analysis 第五章统计抽样Sampling 第六章统计相关与回归分析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第七章时间数列分析 Time series analysis 第八章统计指数Index numbers analysis 教学要求:考虑到财经类专业把本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开设,本课程的内容既包括统计方法,也包括必要的社会经济指标核算的基本知识。在各章的教学要求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统计的基本公式、计算方法及数量分析方法的内容按“了解、掌握和重点掌握及综合应用”三个层次要求。 4、教学重点、难点:请见各章节详述。 5、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调查实验、案例讨论及课外调查等。

研究生课程课程纲要-应用统计学

《应用统计学》课程纲要 Course Outline of Applied Statistics 一、课程概况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数学和统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科学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本课程主要讲授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特别侧重于统计方法在各种领域中的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正确地解释和使用常用的统计指标;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统计数据的能力;熟练运用SAS或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实际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回归分析、方差分析与试验设计、多元统计分析、非参数统计方法等。 This course i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for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students. The main task is to trai n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collect and analyze data, and establish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studying follow-up course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This course introduces basic theories and method of statistics mainly, especially lays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application in various fields of statistical methods. Through the studying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grasp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statistics, explain and use the commonly used statistics index correctly. improve the ability to collect and deal with statistics data; use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software-SAS or SPSS to carry on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the practical problem skillfully.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course includes the introduction, parameter estimate and hypothesis testing, regression analysis,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experimental designs, multivariate analysis, nonparametric statistics and so on.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

体育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 二、课程简介 《体育统计》是一门基础应用学科,以统计理论研究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体育管理,是现代体育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体育统计的基本原理,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阅读体育科技资料的能力,学会设计课题,掌握收集与分析统计资料的基本方法。 三、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体育统计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解并掌握体育统计的方法技术,着重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计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明确学习目的,调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好地完成本大纲所提出的任务,达到预期目的。②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体育统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通过32学时的教学,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目标。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为完整阶段教学,先基础理论,后实践操作教学,课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概率论思维、计算机操作基础,体育科学的相关理论知识,通过课程教师引导、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1、选用教材: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体育统计学》,人民体育出版社

2、推荐参考书:《体育统计》陈及治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

六、课程进度表 表理论教学进程表 表实验教学进程表

注:实验类型:演示/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 设计性实验: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综合性实验: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实验要求:必做、选做。 七、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合作教学法及实验教学法。 八、对学生学习的总体要求 1、学习本课程的方法、策略及教育资源的利用。 课堂理论学习,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 2、学生必须阅读与选读的课外教学材料 体育统计学及体育科学等基础理论。 3、学生完成本课程每周须耗费的时间。 课内教学2学时,课外阅读2学时。 4、学生的上课、实验、讨论、答疑、提交作业(论文)、单元测试、期末考试等方面的要求。 学生应完成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提交单元理论作业,实验教学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动手与协调能力,在教学与实验中有疑问可以在具体答疑时间咨询,期末进行专项理论内容的闭卷考试。 5、学生参与教学评价要求。 课程结束前1周内,按照学校统一安排,通过网上评教系统,回答调查问卷,实事求是地对本课程及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九、成绩评定方法及标准

国际贸易专业统计学教学大纲

《统计学》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40131003 课程英文名称:Statistics 课程总学时:48 讲课:40 实验:0 上机:8 适用专业: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1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作为一门收集、整理、分析、解释统计数据的方法论科学,统计在国家管理、企业预测与决策、市场营销调查、家庭投资决策,以及人类的一般认识活动和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将被日益广泛应用。概率论与其他数学方法的广泛应用,信息处理手段的自动化被称为“现代统计”的两大标志。从学科发展趋势看,统计学科学必将与信息科学紧密联系,理论统计与应用统计并重。作为国家教育部为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各专业指定了八门核心课程和为工商管理类指定了九门核心课程之一的统计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统计学的学科性质和作用; 2.熟知统计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掌握比较完整的统计理论和方法体系; 3.学会利用现代化手段搜集、整理、分析统计数据,使统计学的强大工具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从而为相关学科的学习提供有价值的基础性的贡献。 4.具备基本的统计思维能力和定量分析意识; 5.具备基本的运用统计理论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掌握统计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过程。 2.基本理论和方法:统计数据的概括性度量分析(集中趋势的度量、离散程度的度量偏态和峰态的度量);参数估计(基本原理、总体均值和比例的区间估计、样本量的确定);假设检验(基本原理、总体均值和比例的检验);相关与回归分析(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统计检验、利用方程进行估计和预测等);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时间序列的描述性分析、构成因素与预测程序、平稳序列的预测、趋势序列的预测、复合型序列的分解预测)平;统计指数(综合指数编制、加权平均指数、指数体系及因素分析、综合评价指数等)。 3.基本技能:原始及次级资料的收集方法、利用软件绘制统计图、编制频数分布表、基本的统计分析方法、会撰写统计分析报告。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要重点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解题思路的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习题课巩固基本概念,通过上机课掌握统计数据处理的软件操作方法。讲课要联系实际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3.计算机数据处理:要求学生会采用EXCEL软件绘制统计图、进行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相关与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

统计学教学大纲

集美大学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1.课程编号:4007903 2.课程中文名称:统计学课程英文名称:Statistics 3.课程总学时:48 ,其中:讲课:40 ,实验:0 ,上机实验:8,实习:0 ,课外:0 。 4.课程学分:3 5.课程类型:学科基础教育必修课 6.开课单位:财经学院投资学教研室 7.适用专业: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投资学、经济学专业 8.先修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宏微观经济学 9.课程负责人:章一华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课程说明:我国高等学校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之一,是高等学校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的共同必修课,也是我校财经学院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2.教学目的:①为达到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认识、进行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和学习其他有关各专业课程提供数量分析的方法。②提供社会经济统计指标和核算方法的基本知识。③为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计量经济课程打好基础。 3.教学要求: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社会经济统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以及数量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熟练掌握经济问题的统计数量分析的基本技能。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1.1 统计学的对象和性质 1.2 统计活动过程和统计研究专门方法 1.3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1.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课堂讲授,4学时 2.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本章是《统计学原理》一书的开篇,是全书的总纲。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在初步了解统计的产生与发展的简要过程中,理解统计的涵义、研究对象以及统计学的性质;明确统计的活动过程,据此把握住本课程的教学体系。充分理解统计研究的专门方法,明确这些都是统计方法论的基础内容;充分理解统计学有关基本概念。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与显示 2.1 统计调查的基本理论 2.2统计数据的整理(统计分布——对数理统计的回顾)

《统计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统计学基础》课程 教学大纲

《统计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课程内容: 1、统计与统计学 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3、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4、常用统计软件简介

基本要求: 1、认识统计学,掌握统计的含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掌握统计学的特点以及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指标体系和变量等基本概念 3、了解常用统计软件的使用方法 本章重点:统计的含义;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本章难点: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的区别与联系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调查与方案 课程内容: 1、数据的分类与计量 2、统计数据的调查 3、调查方案与问卷设计 基本要求: 1、了解并掌握统计数据的分类和计量 2、掌握并区分常见的统计调查方法 3、掌握调查方案的基本内容以及问卷设计的基本要领 本章重点:常见的统计调查方法;调查方案的基本内容以及问卷设计的基本要领 本章难点:统计调查方法的选择;问卷调查的设计 第三章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课程内容: 1、统计整理概述 2、统计分组 3、分配数列 4、统计整理的显示 基本要求: 1、明白统计整理的定义和程序 2、掌握统计分组的概念、要领和程序 3、掌握分配数列的编制 4、运用统计表或统计图显示出统计整理的资料 本章重点:统计整理的程序;统计分组的标志选择;分配数列的编制;统计整理的显示本章难点:统计分组的标志选择;统计整理的显示 第四章综合指标 课程内容: 1、总量指标 2、相对指标 3、平均指标 4、变异指标 基本要求: 1、掌握总量指标的概念及其分类 2、掌握并区分相对指标中的比较相对数、比例相对数、结构相对数和强度相对数

统计学教学大纲

《统计原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统计原理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的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统计原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应用统计核算的初步能力。使学生具有中高级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所必备的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起良好的科学道德观念,具有良好的实践技能和信息服务的本领,使其在毕业后能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㈠知识目标: 1、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2、掌握统计的基本指标和基本指标体系。 3、掌握统计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4、掌握统计工作的基本环节和流程。 ㈡能力目标: 1、能够熟练地进行统计记录和统计记录的检查。 2、了解统计的各种分类及其常用的统计编码。 3、能够进行统计汇总及指导统计汇总。 4、能够利用统计基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㈢思想教育目标: 1、初步具备辩证思维的能力。 2、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必学部分 1、概论 基本知识学习: 1.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了解统计学的含义。理解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掌握统计的特点和统计人员的基本素质。 1.2统计职能与统计组织 理解统计职能;了解统计组织。 1.3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理解总体与个体。掌握数量标志与品质标志。理解指标与指标体系。掌握实物量、价值量与劳动量。 基本技能练习: 1.1统计人员的基本素质讨论。 1.2统计基本概念训练。 2、统计调查 基本知识学习: 2.1统计调查概述 了解统计调查的概念。理解统计调查与统计记录的区别。了解统计调查的意义。 2.2统计调查设计 了解统计调查方案的结构。掌握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和编制方法。明确调查目的和任务。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确定调查项目。编制调查表。确定调查时间和地点。确定调查的方式和方法。调查的组织安排。 2.3 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 了解各种统计调查的适用范围。掌握抽样调查、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掌握统计报表制度的特点和具体的操作方法。 2.4抽样调查

本科统计学教学大纲新

XX学院 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XX 课程名称:统计学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 课程负责人: XX 制(修)订时间: XX年X月 专业负责人审核: 专业建设委员会审核: XX年XX月

《统计学》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XX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 适用学期:第五学期执笔人: XX 学时: 36 制(修)订时间: XX年XX月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统计学》课程是一门研究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论科学,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和数量性的特征。统计学是教育部规定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类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学院经济类、管理类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 (二)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数据资料的搜集加工、分析及预测方法,本课程将在详细讲解统计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重点阐述统计分析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力求体现统计学的数量性与客观性相结合的特点。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理解并识记统计学的有关基本概念和范畴;掌握并能运用统计基本方法和技术进行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一定的统计分析,使学生掌握并应用该工具为自己所学专业服务,以提高学生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统计学》课程以现代统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为基本结构,为提供统计信息、应用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决策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本课程是进一步学习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相关专业课程的必要前提。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统计的起源和发展 (2)理解统计的基本含义、类型 (3)理解统计调查方式和种类 (4)掌握统计分组的方法与技巧 (5)掌握总量指标、相对指标的计算 (6)掌握趋势测度的计算方法与应用场合 (7)理解抽样估计的基本理论 (8)理解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与模型 (二)能力目标 (1)能运用统计基本方法采集和处理调查数据的能力 (2)能运用统计技术进行查询、文献检索的能力 (3)能应用统计学理论解决相关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4)能利用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管理的能力 (5)能具备中小企业统计相关岗位的基本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学习能力(包括获取知识能力、创新能力) (2)具有良好交际能力(包括协调能力与沟通能力) (3)具有良好应用能力(包括实际操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以及应变能力)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

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统计学 教学大纲 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 二○○六年六月 使用说明 一、课程性质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论科学,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和数量性的特征。统计学是教育部规定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类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学院经济类、管理类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该课程以现代统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为基本结构,为提供统计信息、应用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决策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本课程是进一步学习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相关专业课程的必要前提。 二、教学目的 《统计学》是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的必修课、核心课之一。为了使学生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数据资料的搜集加工、分析及预测方法,本课程将在详细讲解统计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重点阐述统计分析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力求体现统计学的数量性与客观性相结合的特点。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理解并识记统计学的有关基本概念和范畴;掌握并能运用统计基本方法和技

术进行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一定的统计分析,使学生掌握并应用该工具为自己所学专业服务,以提高学生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明确理解统计这种认识工具的特点、内容和方法;要弄懂各种概念、范畴等基本知识;要求掌握并联系实际应用各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要善于联系当前社会经济实际和其他学科知识,具体落实各种概念、范畴和统计计算的方法。该课程计算方法很多,提高学生的计算分析能力,也是该门课程教学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教学内容与时数 五、教学方法 按照统计设计、资料搜集、统计描述、统计推断、分析应用的基本过程,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模拟实验法以及统计调查实践与上机实验等配合使用等多种教学方法,适当辅之小组讨论、问卷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