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 游 保 险 案 例 分 析

旅 游 保 险 案 例 分 析

旅 游 保 险 案 例 分 析
旅 游 保 险 案 例 分 析

旅游保险案例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人青睐于境外旅行。可是在异国他乡,面对陌生的语言和生活环境,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个时候旅游保险就显得重要多了。

这里整理几个经典的旅游保险案例,一起来看看吧:

1、境外医疗运送和送返

2013年8月,32岁的程女士与家人一起前往韩国旅游,一向身体健康的她在游览过程中突然感到头痛、头晕,脚部麻痹。送医后,被诊断为脑中风,需要立即做手术。

程女士一行曾购买美亚保险,事发后AIG Travel根据程女士的要求为其垫付医疗费,并根据程女士身体状况和医疗需求,安排医疗团队陪同,并用担架形式乘坐民航机将其送回香港接受医疗救治。

值得一提的是,医疗过程中,需要运送头骨骨瓣回香港,而头骨骨瓣在运送途中需维持在摄氏零下70度,难度很大。为此,AIG Travel专门寻找了相应医疗容器,保证骨瓣安全运送到达。

2、现金被盗

高先生夫妇在前往巴黎旅游时,在戴高乐机场现金和信用卡不幸被盗,身无分文,加上语言不通、人生地不熟,无法继续旅行,于是只好向美亚保险求助。

为此,AIG Travel先是回拨至高先生他们所在酒店的电话,为其节省手机漫游费用;然后帮助他们搜寻酒店附近的全球汇款公司和外币兑换公司,让其家人从国内汇款并兑换为欧元作为应急之用。

AIG Travel还向高先生夫妇提供了驻巴黎大使馆的联络方式,同时提醒他们,需要在24小时内向巴黎当地警方详细说明事情发生经过并索取警察报告,以便回国后申请保险索赔。另外,因为当地警方说法语,高先生夫妇与其沟通有困难,AIG Travel还提供了电话紧急翻译服务。

最终,高先生夫妇得以继续旅行。

3、旅行延误

张女士在土耳其旅行,乘机返回国内的当天,由于通讯不畅,她到达航空公司柜台时,才发现该航班已延迟至第二天。

因为机场没有中文服务,所以她没有办法了解到航班延误的原因及航空公司是否会因航班延误而安排住宿,故而求助于美亚保险。

AIG Travel提供了电话翻译服务,协助张女士了解航班延误原因并要求航空公司提供相关证明文件以便回国申请理赔;另外,还代为搜寻其它航班作为选择,同时提供机场附近酒店资料,以备不时之需。

张女士于第二天顺利回国,并得到了飞机延误理赔。

境外旅行保险很多时候能够成为保障生命安全的最后一张底牌,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大家在出国前能认真了解一下境外保险,有备无患。

第一、二章试题旅游文化学 自考

第一章绪论 1、旅游文化学应以研究___________为核心,研究_______________的品位和功能。 2、旅游文化学是以___________为核心,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的实现,研究如何更好的满足___________的需求,研究旅游文化要素的组合和发展。 3、旅游文化学的学科体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文化的_____、________、_______及其相关因素的发展规律。 5、旅游自然客体是自然物,自然物是________的载体。 6、______是自然物通过人化过程为人们所感受、所认同的产物,是一种_______而非自然现象或自然物本身。 7、旅游文化要素的组合是指________的组合。 8、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使用价值的实现,是在旅游市场的________过程中实现的,也是在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的组合、_____、_____和管理中实现的。 9、旅游文化的主体要素指的是________,在旅游文化要素领域中居于主体地位;构成旅游文化的基础要素是指_______;_______是沟通旅游客体和旅游主体的媒体要素。 10、所有学科普遍采用的根本研究方法是_________。 11、研究者直接收集有关调查对象的系统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的方法是________。 12、针对研究对象的各种相关素材和现象,按其层次和范围进行比较、概括、分类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13、比较研究法可分为_________与____________两种类型。 14、针对研究对象进行纵向的研究,即通过历史比较发现研究对象在不同时期的演变过程,发现其类型和特点的变化,从而揭示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研究方法___________; 针对研究对象进行横向的比较研究,如对研究对象不同地点、不同民族的特点和类型进行比较研究的方法是___________.。 15、_________的使用,要有明确的目的和统一的方法,否则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16、实地调查的程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选题,确定调查方法属于实地调查的______________阶段;到现场去搜集资料,属于______________阶段;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逻辑推理,对调查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做出科学判断并写出调查报告属于______________阶段。 18、旅游文化学研究的内容应该是研究旅游文化学的理论体系和______________。 1、旅游文化的主体要素指的是(),在旅游文化要素领域中居于主体地位;构成旅游文化的基础要素是指();()是沟通旅游客体和旅游主体的媒体要素。 A、旅游主体文化 B、旅游文化 C、旅游介体文化 D、旅游客体文化 2、()指研究者直接收集有关调查对象的系统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的方法。 A、比较研究法 B、历史研究法 C、类型比较法 D、实地调查法 3、深入现场亲自观察,观察过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分析其内在的本质属于() A、调查准备阶段 B、调查实施阶段 C、调查总结阶段 D、选题阶段 4、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逻辑推理,处于实地调查的哪个阶段? A、调查准备阶段 B、调查实施阶段 C、调查总结阶段 D、选题阶段 5、确定调查目的、意义、指标、方法、调查表格属于调查准备阶段的() A、选题 B、制定调查计划 C、研究假设 D、探索性假设 6、查阅文献资料、了解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向有关人士咨询属于调查准备阶段的() A、选题 B、制定调查计划 C、研究假设 D、探索性假设 7、对研究对象进行纵向的比较研究属于()

旅游文化学考试重点 刘敦荣版

旅游文化学期末复习要点 绪论1·旅游文化学的概念 旅游文化学是以旅游主体为核心,研究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功能的实现,研究如何更好地满足旅游主体文化的需求,研究旅游文化要素的组合和发展。 2·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对象 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文化的组成、本质、使用价值及其相关因素的发展规律,具体来说就是: 研究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的使用价值及其相关因素的发展变化;研究旅游主体文化的需求及其相关因素发展变化的规律,研究旅游介体和旅游客体怎样去满足旅游主体的文化需求。 3·旅游文化组成的要素 旅游文化组成的必要因素有: 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 4·旅游文化学的研究方法 a、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的研究方法 b、从实际出发的特殊研究方法 c、实地调查法和比较研究法 5·旅游文化学研究的意义 a、促进旅游学科的理论研究和学术繁荣 b、促进旅游业的繁荣和发展 c、加深人们对旅游文化功能的认识

d、提供旅游开发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第二章: 文化 1·从xx或狭义的角度理解文化的概念 从xx来看: 文化是指社会人文事象,而且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有其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并随着社会及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从狭义来看: 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也是人类精神观念的载体,同时又可以给一定的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巨大影响。 2·文化的结构 a、文化的精神层面: 指文化的心理素质,即精神文化的或观念文化 b、文化的行为层面: 指文化的行为要素,即行为文化或行为方式 c、文化的物质层面: 指文化的物质要素,即物质文化或劳动物品 d、文化的制度层面: 指人类行为文化的规范要素,即制度文化 3·中华文化的特质与精神

旅游文化学重点知识大纲

旅游文化学重点知识大纲

第一章 绪论 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是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旅游文化是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魅力所在。 影响购买决策的因素 文化因素 社会因素 个人因素 心理因素 购买者 传统观念 社会流行 年龄 学习 民风民俗 参考群体 性别 感觉 民族性格 家庭角色 职业 动机 思考方式 地位 生活方式 信念 亚文化 阶层 自我观念 态度 购买决策过程(EBK 模式): 确认问题 搜集信息 判断选择 购买决策 购后评价 社会心理模式: 认识社会的动物,其需求和购买行为一般受到社会文化和亚文化的影响,并遵从所处的社会团体、阶层和家庭等特定的行为规范。 第一节、文化的界定 1999年《辞海》将“广义文化”为“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我们认为文化泛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语言文字、性格特征、社会心理、传统道德、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以及社会生产力水平等物质和精神要素以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表现。 狭义的文化则是指排除广义文化概念中的物质性的部分,将文化限定在人类精神活动创造及其结果层面。 第二节、旅游文化概述 一、 旅游的文化属性 旅游的文化学角度定义:旅游是一种以体验他乡异域文化风情,丰富阅历、满足精神享受为目的的而暂时离开居住地的特殊生活方式。 旅游的AIEST定义:旅游是指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住而引起的一种现象及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永久居住,亦不从事赚钱活动。 1)旅游主体文化属性 旅游实际上是一种为满足文化需求的活动,旅游活动对旅游主体而言,既是文化的消费过程又是文化的创造过程,另外,旅游者的进入及其所带来的异形文化或异质文化,对旅游地原有的文化信息系统会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2)旅游客体的文化属性 旅游产品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产品,无论是旅游地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还是其旅游服务,都应该具有浓厚的文化特色和内涵。 3)旅游介体的文化属性 旅游介体是指为旅游活动提供服务和从事旅游经营与管理的部门和企业。为满足旅游者文化需要,旅游业就必须为其提供文化产品,这决定旅游业具有经济性的同时,还必须具有文化特性。 二、旅游文化的概念: 旅游文化是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具有观赏和游览价值的物质财富和

0826《中国旅游文化》思考题参考答案

《中国旅游文化》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中国旅游文化概述 1、如何理解旅游文化的概念? 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之间相互碰撞、作用而产生的各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及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 2、旅游与文化的关系如何? (1)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旅游”与“文化”并蒂连生;(2)中国文化孕育了旅游;(3)中国旅游启动着中国文化的创造;(4)旅游与中国文化之间相互制约。 3、中国旅游文化可分为哪几类?有哪些特征? 中国旅游文化可分为:中国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建筑文化、旅游聚落文化、旅游景观与山水文化、旅游园林文化、旅游饮食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民间工艺文化、旅游文学艺术、旅游宗教文化等。 中国旅游文化的特征:(1)综合性,即形态的多样性和消费的广泛性;(2)传承性,即旅游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和演进性;(3)民族性,即旅游文化的民族特征;(4)地域性,即旅游文化具有的地方特色;(5)时代性,即旅游主体文化子系统具有时代性特点。 4、试述旅游文化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关系。 (1)旅游文化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基石。从旅游者角度看,旅游文化刺激旅游动机,丰富旅游活动,并且产生教育功能;从旅游业角度看,旅游文化具有强大的宣传作用,同时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旅游文化起指导作用。(2)中国旅游业发展对中国旅游文化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章中国旅游历史文化 1、以具体某一朝代为例,简述其主要文化内容。

2、“三皇”、“五帝”分别指的是什么? “三皇”主要是指:伏羲、神农、女娲;“五帝”主要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3、帝王的谥号是一些固定的字,大致可分为哪三类?并举例说明。 (1)褒扬类;(2)贬抑类;(3)同情类。举例略。 4、中国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有哪些特征? (1)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使其极具历史吸引力;(2)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地位,使其成为重要的旅游集散地;(3)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使其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 5、简述中国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 文化开发策略:(1)文化导向;(2)文化主题定位;(3)文化内容策划;(4)文化形象设计。 自然景观开发策略:(1)自然景观的科学内涵发掘;(2)自然景观的美学内涵发掘;(3)自然景观的附会文化资源。 人文景观旅游区开发策略:(1)民族性;(2)艺术性;(3)神秘性;(4)特殊性;(5)传统性 第三章中国旅游建筑文化 1、中国古代建筑大致可分为哪几种类型?最能代表古代建筑水平的是哪一种? 中国古代建筑大致可以分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中国古代陵墓建筑、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国古代宗教建筑以及中国古代军事、水利、桥梁建筑和中国古城镇、古民居。由于所采用的是当时最高级的建筑材料,利用的是最精湛的建筑技艺,故最能代表古代建筑水平的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 2、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布局遵循哪些原则? (1)严格的中轴对称;(2)左祖右社(左庙右社);(3)三朝五门;(4)中庭配置;(5)前朝后寝;(6)前宫后苑。 3、比较中国古代早期与晚期伊斯兰教建筑的区别。 (1)早期的清真寺在建筑上都保持了较多的外影响:高矗的光塔、葱头形尖拱券门和

旅游文化学重点复习题

旅游文化学重点复习题 主讲: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张建平副教授 第一章旅游文化概论 思考题 1.什么是文化?如何理解文化的要素和结构?文化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试析现代旅游的文化属性。 3.如何理解和把握旅游文化的本质? 4.为什么说旅游文化是文化求异和文化认同的统一? 5.如何理解旅游文化的大众普及性? 第二章旅游主体文化 思考题 1.试析旅游主体及其文化规定性。 2.为什么说文化是影响旅游者消费动机和行为的根本因素? 3.什么是旅游者的文化人格?为什么说旅游能够发挥对旅游者文化人格的塑造功能? 4.为什么说旅游从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文化活动? 5.什么是审美想象?审美想象在旅游审美中有什么作用? 6.旅游审美理解可以表现为哪些深浅程度不同的层次? 7.什么是旅游审美情感?旅游审美情感通常有哪些表现形式? 8.如何理解“悦心悦意”的旅游审美体验? 9.什么是“悦志悦神”?为什么说“悦志悦神”是高级而深刻的旅游审美体验? 10.为什么说旅游审美活动具有特殊的审美场值? 11.为什么说旅游审美活动具有循环效应? 12.旅游审美活动具有哪些巨大的社会反馈作用? 13.旅游者一般应具备哪些方面的旅游审美素质和能力? 14.为什么说旅游可以塑造旅游者的向善道德人格? 15.为什么说旅游可以塑造旅游者的求真文化人格? 16.什么是休闲文化?为什么说旅游休闲活动能够对旅游者的性情具有调适作用? 第三章旅游客体文化 思考题 1.什么是旅游景观文化的“形”?复原再现历史古迹类旅游景观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2.什么是旅游景观文化的“意”?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文化的“意”是如何体现的? 3.以中国古典园林和中国古代建筑景观为例证,试析旅游景观的背景文化。

旅游文化 课后习题

第一章: 1.在旅游工作中应如何对待我国丰富的历史遗产? 2.如何理解中华文明史的基本特征? 3.为什么说每一个汉字的后面都是一个灵魂? 4.为什么说在世界各国中,中国的是史学最发达? 5.举例说明我国古代图书事业的盛况? 6.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何现实意义? 7.试论述我国古代历法及干支,生肖知识并运用到旅游工作中。 8.为什么说中国曾是一块有无数发明和创造的乐土? 9.如何评价我们先辈的发明创造? 10 从张弿、班超、法显、玄奘、鉴真、郑和等人的事迹中,你获得哪些启迪? 11 姓与氏的原始含义及其意义。 12. 如何看待科举制? 第二章: 13 佛教是如何产生的? 14.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5.试评价佛教的基本教义。 16.佛教的供奉对象主要有哪些? 17.请简述几种佛教的主要节日。 18.参观当地的一家佛家寺院,了解该寺院建筑的基本布局和供奉对象。 19.请简述佛教传如中国后,在其传播发展过程中结合了中国文化的哪些特点。 20.根据生活实际和本章的所学知识谈谈佛教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21.佛教为什么尊奉老子为祖师爷? 22.小王看到电视剧中某个道士正在设坛做法、画符念咒,他一口断定该道士一定不是全真派的,你认为他的判断对吗?为什么? 23.道教的供奉对象主要有哪些? 24.道教对中国的自然科学、思想文化等曾经产生过什么样的影响? 25.道教的基本教义包含哪些内容? 26.列举道教的常见节日。 27.道教产生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28.简述道教产生、传播和发展的过程。 29.根据本章所学,并查阅资料,了解道教目前在国外的传播、发展情况。 30.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包含哪些主要内容? 31.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怎样一个曲折的过程? 32.基督教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哪三个主要派系? 33.请参加当地教堂的一次礼拜活动,谈谈你所参加的活动是基督教哪一个支派的活动,并向你班上的同学介绍礼拜的过程. 34. 基督教的主要节日有哪些? 35.基督教的七件圣事是什么? 36.哥特式教堂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37.比较基督教教堂和佛教寺院,从建筑的特点、体现的氛围谈谈基督教和佛教的共处和不同的之处。 38.为什么我国新疆地区的穆斯林在建造房产时要把大门朝西开。 39.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包含什么内容?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一章练习题有答案

第一章旅游概述练习题 第一节旅游的产生 一、填空题 1.旅游活动经历了一个从、、而日趋成熟的过程。 2.享乐旅行实质上就是具有现代和的古代旅游活动 3.就个体而论,旅游者的产生,是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和成熟的结果 4. 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5. 旅行孕育着旅游的因子 二、单项选择题 1.采猎生产活动的最大特征是()的迁移和集散 A定居性 B团体性 C季节性 D规律性 2.“迁徙”与“旅行”共同的外部特征是() A都是自然行为 B都是自由行为 C都是空间移动 D都具有非功利性 3、采猎生产活动受()的影响最直接 A社会生活 B自然环境 C经济条件 D人类意识 4.人类旅行观念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条件是( )的产生 A农业 B手工业 C商业 D旅游业 5、()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A农民 B手工业者 C牧民 D商人 6、人类有自觉目的意识的旅行萌芽于() A原始社会的初期 B原始社会的末期 C世界的文明古国 D原始社会的中期 三、多项选择题 1.早期人类远途迁徙的主要原因有() A气候的变化 B自然灾害 C采猎生产方式的流动性 D战争 2.具有现代意义的旅行和旅游活动首先在( )出现 A古中国 B美国 C英国 D古印度 四、判断题 1、()旅游是在人类产生的同时产生的 2、()商业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 一、填空题 1、萌芽产生发展 2、旅游意义本质特征 3、文化意识经济条件 4、享乐旅行 5、经商 二、单项选择题

1C 2C 3B 4C 5D 6B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 2AD 四、判断题 1错 2错 一、填空题 1、旅游是以“”为主,集、、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活动 2、游览是一种“边走边看”,即具有功能和相结合的活动形式 二、名词解释 旅游 三、单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旅游的有() A远古人狩猎迁徙 B乞丐沿途要饭 C帝王巡游 D阿波罗号飞船登月 2、旅游的前提是() A游览 B旅行 C为获得精神上的愉快感受 D具有包容性 3、旅游最主要的目的是() A游览 B旅行 C为获得精神上的愉快感受 D具有包容性 4、“会议旅游”也属于旅游,说明旅游概念具有() A异地性 B非功利性 C包容性 D广泛性 四、多项选择题 1、旅游的内容包括()等活动 A游览 B旅行 C娱乐、餐饮 D购物、住宿 2、旅游活动追求的精神上的愉快感受包括() A人身的自由感 B精神上的解放感 C特定需要的满足感 D人生的幸福感 3、旅行的目的广泛,包括() A就业 B商贸活动 C求学 D精神上的愉快感受 4、在一段完整的旅行时间内内,存在着或者发生着非功利性的游览观赏活动,从理论上说,同样可称为旅游,如() A会议旅游 B探亲旅游 C公务旅游 D商务旅游 五、判断正误 1、()旅游一经产生,便有了固定统一的定义 2、( )“商务旅游”属于旅游 3、()安徽民工到上海打工属于旅游

14《旅游文化学》考试大纲

《旅游文化学》考试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课,是学生毕业后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特别是从事导游工作和旅游规划工作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以考察各种旅游文化现象作为入门的向导,主要研究旅游文化的本质及其产生和发展的规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旅游活动发展的机理,认识旅游业发展的规律,了解旅游活动的社会影响,培养和提高学生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能力。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了解中国旅游历史文化的基本情况,了解旅游与历史的密切关系,学习与旅游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提高旅游层次,更有利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主义教育。 二、教案参考书 教材: 曹诗图、孙静:《旅游文化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年版。 参考书目: 谢春山:《旅游文化学》,高教出版社年版。 三、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旅游主体文化导论 教案内容(知识点) 第一节文化概述 文化概念,文化的结构和类型,文化的不同分类,文化的成因和基本特征,文化的基本功能。 第二节旅游与文化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 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旅游与文化二者的相互作用。 第三节旅游文化学的概念、特征与功能 旅游文化的概念,旅游文化的特征,旅游文化的功能 第四节旅游文化研究 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研究的意义,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考核要求 .了解文化的概念、结构、类型、成因、特征及功能。 .掌握旅游文化的概念、功能、旅游与文化的关系。 .掌握旅游文化的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介体的概念。 .理解并掌握旅游文化的特征,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文化、旅游文化 二、简答题 .什么是文化?并从要素和结构上予以说明。 .以迪士尼乐园为例,分析文化对旅游的作用。 .简述旅游与文化的关系。 .说明旅游文化的内涵。 .旅游文化具有哪些特点与功能。 .简述旅游文化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三、案例分析:“印象·刘三姐”。 第二章旅游主体的文化分析

旅游文化概述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旅游文化概述 一、文化与旅游文化释义 (一)文化得定义 1、西方得文化定义 法国:法国得《迈尔百科辞典》(1971):“文化最初指土地得开垦与植物得栽培,以后指对人类得身体、特别就是艺术与道德能力以及某些天赋得培养,也指人类社会在征服自然与自我发展中所创造得物质与思想财富”。 英国:《英国大百科全书》(1974):“文化就是总体得人类社会遗产,就是一种渊源于历史得生活结构得体系,这种体系往往为集团得成员所共有。它包括这一集团得语言、传统、习惯与制度,包括有激励作用得思想、信仰、价值以及它们在物质工具与制造物中得体现。” 2.我国得文化定义 “文化”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于《易经·贲卦》:“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指自然规律,“人文”指人伦社会规范。所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指文化出于自然而又能驾驭自然。近代之前,我国得“文化”含义一直指向宗法社会得文治教化与人伦规范,不具备现代意义得“文化”内涵。 本教材得文化定义: 文化:凡就是超越本能得、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与社会得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得人化”即就是文化。它包括显露在外得、人们可以直接感知得所谓“显在文化”与不表现在外得由知识、态度、价值观、心态等构成得“隐在文化”。 显在文化:西藏得布达拉宫 隐在文化:中庸观念 (二)文化得含义

1、文化就是人得创造物,而不就是自然物,就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就是自然 现象 举例:原始得山川草木不就是文化,但经过人类一定得加工、改造所建立起来得园林等旅游景点就就是一种文化。 2、文化不属于某一个人,它就是全社会人们共同拥有与享用得 举例:中东地区国家得女人无论做什么都习惯于蒙着面纱,印度女人则普遍都带着鼻环,这都就是文化。 3、文化就是人类智慧与劳动得创造,这种创造体现在人们社会实践活动得方式中,体现在人们所创造得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中 举例:中国得故宫、古埃及得金字塔就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得里程碑,就是人类文明史上得璀璨明珠,并不就是因为它们使用了什么高级得建筑材料,而就是因为,这些建筑体现了古代人们所具有得科学技术水平,表现了当时人们得审美标准。 (三)文化得构成体系 多数文化学家都认为,每一种文化本质上都包含三个层面,或者说每一种文化都由三个部分构成: 第一,物质文化 即文化得物质实体层面,它包括各种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以及其她各种物质产品等。 第二,行为文化 也叫文化得行为方式层面,它包括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生活制度以及各种社会制度与社会规范等 第三,精神文化 也可以称作心态文化或观念文化,这就是文化得精神观念层面,包括思维方式、思想观点、价值观念、审美情趣、道德操守、宗教信仰以及民族性格等。 文化得三个层面之间关系十分密切,其中精神文化居于核心地位,它就是文化发展得动因,起支配制约作用;行为文化就是精神文化在人们行为活动中得体现;物质文化就是精神文化通过人们得实践活动在物质产品上得体现,三者水乳交融,互相依存。

第一章 浙江旅游概述

第1章第一章浙江旅游概述 1.1 1.1 浙江来由及历史 浙江因钱塘江(又名浙江)而得名。它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的南翼,北接江苏、上海,西连安徽、江西,南邻福建、东濒东海。地理坐标南起北纬27°12′,北到北纬31°31′,西起东经118°01′,东至东经123°。陆地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海区面积22.27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6486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长1840公里。浙江素被称为“鱼米之乡,文物之邦,丝茶之府,旅游之地”。 1.2 1.2 浙江地形及气候特点 浙江地形的特点是“七山一水二分田”。山地、丘陵占70.4%;平原、盆地占23.2%;河流、湖泊占6.4%。大致可分为浙北平原(杭嘉湖平原和宁绍平原)、浙西丘陵、浙东丘陵、浙中金衢盆地、浙南山区、东部沿海平原和濒海岛屿。浙江地势南高北低,山地多呈东北西南走向,如下图所示。

浙江地形图 1.3 1.3 浙江旅游资源 浙江旅游资源丰富,国家旅游资源分类标准中的八大主类、三十一个亚类,浙江省都有分布。截止2005年底,全省共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一处;省级旅游度假区1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6处;省级风景名胜区37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6处;省级森林公园5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9处;世界地质公园1处;4A级旅游区(点)38处。浙江省旅游资源单体类型如下表所示。 浙江省旅游资源表

络。浙东风情之旅,途经绍兴、宁波、舟山等地,是一条文物古迹众多,陆路与海路融为一体的黄金旅游线。浙西名山名水之旅,沿钱塘江上溯至千岛湖,是一条融江、湖、山、洞为一体的神奇旅游线。浙南奇山奇水之旅,经金华、丽水至温州。浙北运河古踪之旅,经嘉兴或湖州而至江苏。此外,还有钱江观潮、农家乐、书法旅游、古文化旅游、畲乡风情、端午龙舟节等许多特色旅游项目。全省及国内旅游收入情况,以2004年为例,如下表所示。 第2章第二章浙江主要自然旅游资源 2.1 名山 1. 西湖群山 杭州地形的特点是兼有山岭、平原、溪泉洞石、江河湖海。西湖群山,起自天竺,终于天目,内峙外耸,大致构成马蹄形的三个骨架。外围以岩屑砂岩、石英砂岩为主,海拔300~400米,如虎跑山、天马山、五云山、天竺山、北高峰、老和山等,其中天竺山最高,海拔412米。中圈以石灰岩为主,如玉皇山、南高峰、飞来峰等,海拔200~300米。因石灰岩中的碳酸钙易被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溶蚀,形成岩溶,为洞穴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内圈海拔50~100米,也以石灰岩为主,如紫阳山、南屏山等。

2020智慧树,知到《旅游文化学》(山东联盟)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旅游文化学》(山东联盟)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旅游文化学》(山东联盟)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文与化配合使用,首见于( ) 答案: 《贲?彖传》 2、将中国旅游文化划分为齐鲁、三晋、关陇、吴越、荆楚、巴蜀和岭南旅游文化,这属于哪种划分方法?( ) 答案: 地域结构 3、条理义的文又用以表述自然现象的脉络,不包括( ) 答案: 人文 4、先秦时期旅游文化的载体中宗教类主要表现为:( )。 答案: 自然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 5、旅游文化的延续性具体表现为:( ) 答案: 旅游文化进程的延续性,旅游活动的延续性,旅游资源的延续性 6、旅游文化的特点包括:( )。 答案: 延续性,多样性,地域性,创造性 7、下面有关旅游审美表述正确的是:( )。 答案: 中国人的旅游审美集中于审美主体抒情的印象表现,中国人在审美心态上,不重视对自然的观察、思考、研究 8、民族文化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稳定的因素沉淀在一个民族

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价值中,即便生活的地域发生改变,也不会立刻改变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 答案: 对 9、宫廷御用瓷器黄釉的多少与使用者身份的高低没有关系。 答案: 错 10、直接套用文化的结构模式将旅游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种套用三层文化结构的分析方法缺乏对旅游文化本身的考虑。 答案: 对 第二章 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旅游主体的需求就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B.在旅游过程中也包含吃住行购娱等人类共有的生活现象,因此旅游与日常生活中的生存需要并无不同。 C.旅游主体的需求是人类自身的一种发展需求。 D.“务农旅游”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发展需要,而非生存需要。 答案: 在旅游过程中也包含吃住行购娱等人类共有的生活现象,因此旅游与日常生活中的生存需要并无不同。 2、朱光潜在《谈美》中举了一个很有名的例子:我们对于一颗古松的三种态度。这个例子反映了( )。 A.美并不是对任何人都一样的

第一章 旅游业发展概述

第一章旅游业发展概述 章节名称:旅游业发展概述 授课时数:一周 教学目的和任务:让学生了解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相关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介绍旅游活动及其分类,旅游活动的主体和客体;难点是对于旅游市场的把握。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 第一节旅游活动及其分类 一、旅游活动 首先,让学生介绍他的或者是他的亲朋好友的旅游经历,再来分析什么是旅游以及对旅游发展的认识。再通过对比介绍旅游的定义、性质、特点以及旅游活动基本要素和种类。 (一)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二)旅游的概念 人们为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注意旅游与旅行的区别。 (三)旅游活动体系 客源地(旅游输入地区)、交通运输部门、目的地(旅游输出地区)(四)旅游活动基本要素 游客、旅游吸引物(广义和狭义之分)、旅游服务及设施

二、旅游活动的种类 (一)按地理范围划分 1、国际旅游(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 2、国内旅游 注意:国民旅游包括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境内旅游包括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 (二)按旅游目的划分 1、休闲、娱乐、度假类 2、探亲访友类 3、商务、专业访问类 4、健康医疗类 5、宗教、朝拜类 6、其他 第二节旅游活动的主体和客体 首先,介绍旅游活动的主体包括哪些,然后分析什么是旅游资源(注意与旅游吸引物的区别),旅游资源的分类有哪些,中国旅游资源有何特色。 一、旅游活动的主体(游客) 注意区分旅行者、游客、旅游者和一日游游客 二、旅游活动的客体 (一)旅游资源及其功能 1、概念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本条件之一。对旅游资源的认识,

旅游文化学论文

旅游文化学期末考试 报告题目:中国茶文化 学院: 专业: 年级:11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3年12月3日

旅游文化学论文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3) 第一章形成与发展 (4) 1.1 茶文化 (4) 1.2 古代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4) 1.3 现代的发展 (5) 第二章中国朝代茶文化 (6) 2.1 三国以前茶文化 (6) 2.2 晋代茶文化 (6) 2.3 隋唐茶文化 (7) 2.4 宋代茶文化 (7) 2.5 明清茶文化 (8) 第三章茶在中国的分区 (9) 3.1 西南茶区 (9) 3.2 华南茶区 (9) 3.3江南茶区 (9) 3.4 江南茶区 (9) 第四章茶文化特性 (10) 4.1 历史性 (10) 4.2 时代性 (10) 4.3 民族性 (11) 4.4地区性 (11) 4.5 国际性 (11) 第五章茶文化功用 (12) 5.1 历史回顾 (12) 5.2 中华茶文化内涵、形式和社会功能 (13) 结束语 (15) 参考文献: (16) 第1 页

旅游文化学论文 Abstract Chinese is the hometown of tea, is the country with the tea and tea cultivation of tea, the world's first discovery. The origin of tea at least sixty thousand or seventy thousand years of history. In China tea was discovered and utilization, about four or five thousand years of history.. Chinese of tea with you, to the emperor, men of literature and writing, all classes of authors, down to the porter peddler, civilians, all with tea as well. People often say: "the daily expenses, daily necessities daily necessaries tea".Therefore tea has penetrated all strata of the people. Tea culture appearance, is i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If on the edge will be traced back to the Han Dynasty, has officially documented (Hans Wang Bao wrote"Tongyue"). The earliest like tea more scholars yashi.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 first mention Han Fu, Sima Xiangru and Yang Xiong,and all the early famous tea. Sima Xiangru was "" article ", Yang Xiong as"dialect ", from a medicinal, a perspective from the literature are talking about tea. The Jin Dynasty Zhang Zai wrote "on poetry": "by the ChengduLou Yang Zishe, want to see one Lu", "Fang tea crown six, overflow flavorsowing area nine". Chinese tea culture is of long standing. The following detail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ea culture. Key words: tea culture、develop 、Distribution area、Effect 第3 页

旅游文化第一章至第七章精选试题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文献中正式出现“文化”一词的时期是( D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 秦代以前D. 西汉以后 2.最早把文化作为专业术语使用的英国人泰勒,被尊称为( B ) A.历史学之父 B.人类学之父 C.社会学之父 D. 管理学之父 3.林顿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是一种社会性的遗产。”这属于( B ) A.描述性定义 B.历史性定义 C.规范性定义 D. 结构性定义 4.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认为,文化是人类环境的( D ) A.自然部分 B.社会部分 C. 物化部分 D.人造部分 5.文化最小、最基本的单位是( A ) A.文化特质 B.文化丛 C.文化模式 D.文化区 6.一定文化特质的集合,称为( B ) A.文化区B.文化丛 C.文化类型 D.文化模式 7.反映一个社会群体在整体上的文化状况或面貌的是( C ) A.文化特质 B.文化丛 C.文化模式 D.文化区

8.美国学者爱尔伍德在《文化进化论》一书中所列举的文化成因理论观点中,影响最广的是( A ) A.自然环境说 B.特殊本能说 C.心理偶然说 D. 传播交流说 9.文化最基本的形式和载体是人类的( A ) A.语言B.表情 C.思想D.行为 10.文化的基本特征,指的是文化的( A ) A.共性B.个性 C.民族性D.地域性 二、多项选择题 1.克鲁伯等人把1871至1951年出现的多种文化定义归纳成的类别有(ABCDE) A.描述性定义 B.历史性定义 C.规范性定义 D.心理性定义 E.结构性定义 2.应用研究中文化的具体分类包括(ABCDE) A.主文化 B.亚文化 C.雅文化 D.反文化 E.俗文化 3.文化的基本特征包括(ABCDE ) A.地域性 B.民族性 C.时代性 D.承袭性 E.变异性

旅游文化学——教学大纲

《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必修或选修)选修总学时: 36 学时其中讲授学时实验学时习题学时总学分: 3 开课学期: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先修课程:后续课程: 大纲执笔人:张圆刚参加人:大纲审核人: 编写时间: (一)、课程简介 旅游文化是人类文化在旅游中的普遍显现。对旅游文化进行分析,可从三个层面,即旅游的精神层面、旅游的制度层面、旅游文化的物质层面。“从旅游活动的全过程来看,旅游文化又包括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中介体(旅游制度和企业)、旅游客体(旅游对象)和旅游社会环境四环节的文化”。 (二)、本课程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旅游的精神层面、旅游的制度层面、旅游文化的物质层面,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意义和价值,为增加旅游文化知识打下基础。此本课程的教学力求突出可操作性,将重点介绍旅游在经济与文化的综合性产业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从事文化、策划工作打下基础。 (三)、本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本课程的任务是系统地讲授旅游的精神层面、旅游的制度层面、旅游文化的物质层面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使学生对旅游文化意义和价值、基础理论、项目创意、可行性分析等内容有一个较为全面认识和深入的了解。 (四)、学生学习本课程应掌握的方法与技能 侧重基本理论的理解,把握旅游文化意义和价值这个难点概念体系、基础理论、基本模式、主题定位、项目创意、可行性分析等内容进行重点掌握。(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应注意同企业文化、世界旅游地理以及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等课程分工合作,互相配合。 (六)、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目的要求 第一章绪论 1、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旅游文化”的概念的基本概念、旅游文化系统、结构及其特征,同时掌握国外旅游文化研究概述。 2、教学内容: 作为绪论,本章主要介绍旅游文化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以及国内外学术

2评周永振《旅游文化概论》

评周永振《旅游文化概论》 2013级旅游管理专升本2班学号:130340145 姓名:任冬梅也许是爱屋及乌吧,很喜欢朱老师的课程,随着旅游文化学课程的深入,我对旅游文化学的兴趣也日渐浓厚,课上不够尽兴,那就干脆埋在图书馆里,尽吮旅游文化的甘露!随手拈来这本《旅游文化概论》一口气读完后,整体感觉这本书相比较朱老师的《旅游文化学》来说其学术的广度和内容的丰富性略逊一筹。此书的整体思路可以用朱老师的《旅游文化学》 书中对旅游文化概念解释之一的“三体说”:把旅游文化视为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主体文化、旅游中介体文化相互作用的产物,来概括。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主体文化、旅游中介体文化也是贯穿于整本书的脉络。整本书的可以归结为四大部分包含七个章节。如上图(我对此书构架的分析) 第一章可自立为第一部分,是一贯的绪论部分,在此部分先从大概念“旅游”引起,接下来没有直揭旅游文化的含义,而是先从宏观角度先阐述了“文化”的相关内涵。最后根据旅游活动的本质是一种文化活动而文化又有旅游的功能,水到渠成地引出第三节的旅游文化的概念、特征、研究方法。此书作者虽认为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客体、中介体三者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成果,但在提到旅游文化概念时则认为旅游者处于旅游文化的中心位

置,解释说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显示出来的特殊的欣赏取向、审美情绪、心理状态及其文字、形象记载,这些构成了旅游文化的主要内容。这一概念明显侧重于朱老师课上讲的文化概念主体论的部分。 第二章旅游者文化为本书第二大部分,就旅游者主体文化进行了分析,在分析之前作者将旅游者的概念包括国内、国际旅游者的定义,以及旅游者形成的客观条件等基础概念罗列出来,这样层层深入才引出旅游者文化。对这部分,本书从两大方面展开:一、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旅游动机文化,指出旅游需求是旅游者出游的动力。旅游需求是旅游者出游的动力。而需要中的精神部分是只有社会文化水平在精神和物质方面提高到一定程度后,才能为人们创造出富裕生活、时间充裕和信息发达的旅游条件,旅游才真正以需要的形式在人们心理和精神上成为一种追求对象。指出旅游动机是研究旅游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旅游动机文化方面的考察也会对促进旅游起到助力作用;二、就消费文化、消费主义、符号消费展开了论述,认为旅游中的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综合的、复杂的文化现象。若是结合朱老师从旅游者文化身份、旅游者文化感知、客源地以及目的地旅游文化对旅游者的影响方面来进行的来说的话,此部分就比较完美了。 此书第三章旅游客体文化分析、第四章旅游物质文化和第五章旅游非物质文化可称之为第四部分,此部分从两个方面论述客体旅游文化。即物质文化:山水文化、生物文化、古建筑文化、古典园林文化;非物质文化:民俗文化、艺术文化、宗教文化、茶文化。此部分就是属于文化务实方面的知识。从这些旅游文化彰显出的历史沉淀、文化韵味和精神成果可以说是文化与文明标志和象征。这部分是旅游文化最具趣味性和知识性的内容,仿佛如景点讲解员般将旅游目的文化娓娓道来。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我非常认可作者所说:“非物质文化是一种活文化,它是依附于人、群体或特定旅游区间而存在的,它有非常重要的旅游价值”。作为兼职导游的我,深有体会这一论述,因为很多非物质文化是通过导游的嘴传达给游客的,这也是为什么旅游需要导游的一个原因。 随后的的第六章旅游管理文化和第七章的遗产解说体系,为本书第四个大主题部分:旅游中介体文化。这个部分的旅游组织本身文化和旅游企业本身文化说从中可以看出文化是一个旅游企业生存发展的灵魂。这点内容在我看来属于企业管理方面的内容。文化不仅对于旅游企业来说如此,对于所有企业同样重要。依我看来这部分论述没有突出旅游企业文化较一般企业文化的特色,我认为这一点是此本书的不足之处。对于遗产解说体系的论述,旨在说明解说实质是一种交流,它同样是一种文化现象,也需要一定技巧,在此也强调人工讲解随着科学进步仍无法取代也是因为解说需要交流互动而不是单向的灌输!在此作者也列举了一些

旅游文化课程学习大纲.doc

《旅游文化》教学大纲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旅游专业、酒店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为了让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掌握相关实践操作技能而开设的一门综合性素质课程。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旅游与文化的概念、文化的结构、类型、基本特征和功能;了解旅游文化的概念、特点和结构;充分认识旅游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旅游文化发展的历程和各阶段的特点;了解中国旅游文化传统及其价值;认识和掌握旅游主体文化、客体文化及中介体文化的概念内涵、主要特点等;认识和掌握宗教文化、建筑文化、园林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的概念、类型、特点、发展历史等有关内容;了解旅游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之间的关系;加深对中国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理解;了解和掌握河南旅游文化资源的特点及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思路等。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案例教学、影象资料欣赏等形式,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旅游文化现象、解决旅游文化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实地考察、项目竞赛和课程小论文写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和旅游企业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思路 以中国旅游文化为讲授主线,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揭示中国旅游资

源的民族性特点和文化传统优势;以旅游客体文化为讲授重点,同时也兼及旅游主体文化、中介体文化的重要内容;在系统介绍旅游文化基本理论知识以后,分别介绍宗教文化、建筑文化、园林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几种比较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客体文化。在课程后续建设中,将结合河南旅游文化实际,研究探讨发挥河南旅游文化资源大省的优势,逐步向旅游文化产业大省迈进的发展思路。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理论课教学内容与要点 第一章旅游文化概述 要点:了解旅游和文化的基本概念及二者关系,了解旅游文化的特征和结构。回顾旅游文化发展历程,了解中国旅游文化发展各时期的主要特点。通过对旅游活动实质、旅游发展历程以及与其他文化的关系的探讨,充分认识旅游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旅游主体文化 要点:了解旅游主体、旅游主体文化的基本概念及二者关系,了解旅游主体文化在旅游文化体系中的核心地位。重点了解不同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不同的文化角色、个性心理及审美倾向等。 第三章旅游客体文化 要点:认识旅游客体及旅游客体文化的研究对象,把握旅游客体的类别与旅游客体文化所包含的内容。认识和掌握自然美、人工美的构成及审美观照,掌握旅游客体的文化功能。重点了解和掌握中国旅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