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成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成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成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成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近年来,乡村旅游成为了旅游业的一个新亮点。这样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逐渐从新农村发展出来,带动了旅游业和乡村的发展与建设。本文从成都乡村旅游发展背景现状,讨论了成都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并提出的相应对策和新的方向。

[关键词]乡村旅游新农村成都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tourism ofChengdu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rural tourism has become a new bright spot of tourism. Such a new tourism model gradually from the new rural development,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ourism and rural. This articlefrom the status quo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background Chengdu,discusses the problems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engdu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new directions.

[keyword] rural tourism and new rural Chengdu

一、乡村旅游的概述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生产经营形态、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聚落等为主要吸引物,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健身、娱乐、餐饮和购物等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

<一)乡村旅游的起源

乡村旅游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西班牙。中国乡村旅游起步晚、发展快。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内一些都市区域的旅游市场开始导入乡村旅游模式,并很快形成超速发展的态势。中国的乡村旅游以乡村环境为基础,以自然感受为追求,以城市生活为实质,一开始便很好地顺应了世界乡村旅游的发展潮流。<二)乡村旅游发展特点

1.旅游资源的丰富性。乡村既有自然景观,又有人文景观,既有农业资源,又有文化资源。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2.旅游分布的地域性。乡村既有南北乡村之分,又有山地平原乡村之分,还有汉族和少数民族乡村之分。乡村旅游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3.旅游时间的季节性。乡村农业生产活动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夏、秋季节农业旅游火爆,冬、春季节旅游冷淡。乡村旅游具有很强的季节性。

4.旅客行为的参与性。乡村旅游不仅单一的观光旅游活动,而且还包括劳作、垂钓、划船、喂养、采摘、加工等参与性活动。乡村旅游具有很强的参与性。5.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我国农业生产源远流长,乡村劳作形式繁多,有刀耕火种、水车灌溉、渔鹰捕鱼、采药采茶、还有乡村民风民俗、传统节日、民间文艺等。这些都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

6.人与自然的和谐性。乡村景观是人类长期以来适应和改造自然而创造的和谐的自然和文化景观。既保持着原来自然风貌,又有浓厚的乡土风情,乡村这种“古、始、真、土”的乡土特点,使乡村旅游具有贴近自然、返璞归真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特点。

7.旅游经营的低风险性。由于乡村旅游是在原有农业生产条件和资源基础上,通过经营方式的调整,不破坏原有生产形态,而使其多功能化、生态化的过程。开发难度小,见效较快,风险较小。

<三)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1.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充分的利用乡村资源,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延长农村的产业链,增加旅游服务业,增加农民的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较好的经济基础。

2.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时农村与城市更好的互动和交流。把城市的经济建设,文化信息等传入乡村;把乡村的生态环保和休闲之风传到城市。不仅提高了乡村农民的素质,也接受了许多现代化生活知识。

3. 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保护乡村的生态环境。推动乡村村容的改变,比如设施设备的完善,整洁的卫生条件和合理规划的布局。形成乡村的独特面貌。体现乡村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 发展乡村旅游,使得农民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这样一来,不仅减少了国家队农村的扶持,使农民自食其力的在自家家乡发展经营旅游业,实现产业兴旺,生活宽裕的目标。

二、成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乡村旅游发展的代表地区以成都为例,成都是全国农家乐旅游的发源地,主要以农户为经营。早期的成都乡村旅游主要是以赏花采果、棋牌、喝茶聊天等。花费便宜,一般是<20元/人~~40元/人)一天。成都乡村旅游的人们更多的是与亲友一起打发周末时光,这种旅游,是深受市民喜欢的旅游方式。

1987年~~1991年是乡村旅游的萌芽阶段,1987年全国第一家“农家乐”诞生于成都市郫县友爱乡农科村的徐家大院,后来逐渐被推广,四川各地便开展了游览休闲的乡村旅游。例如:龙泉驿区兴农镇万亩观光果园和锦江区三圣花乡。

1991年~~2002年,成都乡村旅游开始了发展阶段,规模的不断扩大,无论是在城郊还是其他地区都有农家乐的出现。龙泉驿区、锦江区和都江堰等区域结合了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纷纷出现了大量的农家乐点。

2003年起进入了迅速的发展阶段,成都市政府根据近郊地区的乡村旅游提出了统筹城乡规划、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把乡村旅游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建设目标,各自走向了专业化和规模化。其中也有不少的乡村旅游做出了品牌效益,比较典型的是成都锦江区三圣乡“五朵金花”已经成为4A级农家乐并

且不断壮大。成都的农家乐仅在2006年就吸收了直接从业人员3.6万人,间接从业人员18万人,年收入超过10亿元。包括了农家园林、观光果园、花园客栈、养殖科普、农事体验等类型。迎合了城市居民回归乡村,探寻童年趣味的心理需求。乡村旅游也对成都农民致富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

三、成都乡村旅游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乡村旅游有利条件

1.自然条件的优越

成都市是有着“天府之国”的美誉,位于成都平原中部地区,农业发达,气候宜人,水系丰沛。从平原到丘陵再到高山,各种地貌俱佳,特别是山区,是避暑的好去处。加之名胜古迹较多,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相得益彰。

2.发展潜力较大

作为城市带动农村的成都,要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可协调发展,关键和重点就是在农村。2007年成都市居民可支配收入14849元,恩格尔系数为39.1%;农民纯收入5642元,恩格尔系数为46.7%。该市城镇人口有753万人,农村人口505万人。据此计算,2007年成都市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833亿元。成都本地区的旅游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大部分旅游消费要漏损到到周边地区,说明成都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巨大。

3.乡村旅游的历史沉淀传统

成都游赏之习是有着历史跟据的,“成都行乐之行,相沿成风”是宋人田况的话。成都游玩游赏的种类繁多。比如“岁时游乐”几乎每年每月每季都有全民性的游乐活动。二是唐宋时期成都独有的“遨头”、“遨床”游。所谓“遨头”是指带头游遨的成都太守,“遨床”是旅游用的小板凳,老百姓带着凳子游乐;三是土俗土风游乐。除了其他城市共有的一些土俗土风旅游外,成都还有3种特殊的土俗旅游:礼拜杜鹃鸟<杜鹃是蜀王杜宇梯血象征,蜀人见杜鹃鸟即认为是望帝之魂而要跪拜祭祀)、拜川主<即拜大禹、李冰和二郎神)和拜马头娘<养蚕之主,即嫘祖)。

<二)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尽管成都乡村旅游在全国的发展独树一帜,也起到了影响其他省市,树立了一个良好的乡村旅游基地示范作用。但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还是在发展过程中有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结构的单一性,产品形式重复

成都乡村旅游的形式大多雷同,呈现的是单纯的休闲观光型的旅游方式。旅游工程几乎都是赏花、采果、喝茶、棋牌为主。内容重复,差异性不突出。不能满足游客的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起初的话,游客不会产生腻味的感觉,但是单一性的旅游产品营销方式关系到长期的经营发展。

2.服务设施不完善,人员质量有待提高

成都农家乐的星级评定不一,设施设备的不完善,比如:解说系统、路标告示、金融体系、急救服务。这些不够规范化、系统化的设施只会给当地的旅游进展扣分。农户在经营农家乐时,往往是自家人提供服务,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服务的意识不够高。卫生条件、餐饮品种单一,接待服务质量低会影响为游客提供服务。

3.经营管理不当,营销渠道狭窄

经营的水平低,大多农户经营都是在一个档次上的,为了利益的需求,忽

视了长期的发展。硬件设施上缺乏安装配置,也缺乏接待质量的提升,无法形成完整的经济链体系,往往急功近利,就造成了竞争的激烈性出现。

4.旅游的客流时间分布不均

成都乡村旅游的旺季一般分布在春夏两季和黄金周。春季山花烂漫,正是赏花踏青的最佳时期,气候温暖,适宜游客在闲暇之余进行:夏季炎热,水果丰盛,也适宜游客避暑游玩。所以在避开黄金周和春夏两季,农家乐的接待就变少,客流的分布不均,对农户长期经营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成都市龙泉驿区龙泉山附近,许多的农家乐已经闭门歇户,毕竟一年只开一次的桃花,接待的游客也只是在春季。

四、市场需求的分析

游客在体验乡村旅游的同时一定会出现满足不了他们多样化,差异性的需求。如果一直都体验的是千篇一律的乡村游,那么就会使游客产生了疲劳之感。游客的需求就是乡村经营的目标,为了乡村旅游长期的发展考虑,必定会对市场做一个调查。显然,市场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农家乐的规模应该根据经营力度成正比

每家农家乐的规模是大小不一的,有的是小本经营,有的则是接待大型的婚宴活动等。根据农家乐的性质决定经营的投入。不能表里不一,好比接待大型的宴席,那么场地就应该是比较大的,有合理的停车位置和规范化的服务质量。市民是需要的是在此能够体验和规模成正比的服务。

2.餐饮推陈出新,消费价格合理

广大市民最大的需求就是消费价格合理,且能够吃到喝到生态绿色无害的食物,来了农家乐正好避开了城市的繁杂,体验乡村的生态环境,希望的也是品尝乡村美食。所以餐饮方面要多出新意,不能墨守成规。价格也需合理制定,才有更多的回头客。

3.服务质量要提高

游客来乡村旅游,大多是来自城市的居民,要求提高服务质量是毋庸置疑的。如果在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享受却是比较差的服务的话,那么不仅仅影响消费者的休闲心情,还影响到了经营的发展。

五、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合理的规划措施,建立产业链,扩展发展规模

1.制定良好的发展方案,

利用好“清明”、“五一”、“端午”、“中秋”这样的小假,做出富有特色的节庆活动优惠和特别的活动工程。

2.加大资金投入,合理规划其用地面积和配套设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不仅有着返朴归真的良好体验,同时,也该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比如娱乐设施,园林建筑等。

<二)设计富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增加竞争实力

1.产品差异化

发展旅游产品的特色是乡村竞争的关键。根据当地的旅游资源或文

化、民风民俗为特征,使得游客有不一样的体验。纪念品、吃住行都可以焕然一新。

2.增加自主型参与

在自主型这方面,成都市龙泉驿区百工堰公园有个工程就是“自助烧烤”游客可以以便宜的价格获得更多的参与乐趣。在这方面,成都其他乡村旅游该借鉴并且设计出不一样的自助工程。

<三)规范经营管理,健全景区管理机制

1.在经营管理方面就要做到分好各个部门的工作,保洁部、绿化部等各尽其责。推行问题管理、差距管理、精细化管理的模式。管理的水平要不断的提高,服务质量的提升。

2.制定农居管理制度,健全景区建设,确保游客在居住,游玩和参与某些活动时候安全,建立健全执法力度。

3.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重视人才的培养。通过多种途径对专业人员的培养,可以开展乡村旅游与高校合作,开展培训班。

<四)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提升旅游地形象

乡村旅游走过了萌芽发展阶段,竞争阶段,更走向了品牌的阶段。成都各地区的乡村旅游地区在网络上也有不小的名气。在全国乡村旅游有一定的地位。成都市的乡村品牌塑造走向了“古镇、民俗、田园”三位一体。

1.青城山后山休闲度假区

位于成都市西郊的都江堰青城山度假区打造了泰安古镇观光、自然生态风光、休闲度假、康体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

2.洛带客家古镇

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集客家文化、古镇建筑、餐饮购物、节庆活动为一体,加之新建的博客小镇,是一个历史文化和休闲度假相结合的好去处

3.三圣花乡

位于成都市锦江区,由花香农居、幸福梅林、荷塘月色、东篱菊园、江家菜地5朵金花组成。集生态观光、农事体验、餐饮娱乐为一体。

结论

(1)成都乡村旅游的发展空间很大,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成都现今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较少且慢,产品的结构也比较单一。在将来,成都乡村旅游应增加更多的娱乐康体健身的旅游产品。优化乡村旅游结构。

(2)成都的乡村旅游在一方面是起了模范带头作用,也比较适宜在西南地区至全国响应作用,为其他的省市起了借鉴的作用。

(3)本文在探讨成都乡村旅游的对策分析有不足和缺陷之处,将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成都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2007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08.

[2] 王健.论成都休闲产业的发展[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5(13>:6466.

[3] 成都市统计局.成都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R].2007.

[4] 谢磊,行为金融与散户的投资初探[J].改革与战略.2004(5>:67~69.

[5] 宋军,吴冲锋.证券市场中羊群行为的比较研究[J].统计研究.2001<11):23~27.

[6] 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局.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经典案例.2018

成都市三圣乡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与启示

成都市三圣乡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与启示 刘泽华冉文红陆凯丰玉军 近期,我们参加了市人大组织的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乡村旅游发展考察学习活动,受益非浅,感触很深。农家乐是发展乡村旅游业的亮点和典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榜样。 一、三圣乡乡村旅游业发展基本情况 该乡辖区面积平方公里,辖个行政村,总人口人,其中农业人口人,耕地面积亩,人均耕地面积亩。常年花卉种植面积亩,年产值多万元,蔬菜种植亩,年产值万元,年农民人均纯收元。今年月,该乡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和“国家级旅游景区”称号。 三圣乡曾是锦江区最穷的乡之一,连村里的路都是泥路。三圣乡红砂村有农民种花的习惯,年月,成都市在这个村举办了四川省首届花卉博览会,村里一下涌进来多万游客。受此启发,红砂村以花卉产业为载体打造乡村型开放公园,把上百家“农家乐”组合起来构建大型生态休闲空间。“农家乐”成为乡村生态旅游公园中的旅游服务点。周边村受此影响,也发挥各

自特色竞相发展。 年,乡政府因势利导,根据区域传统农民种花习俗,明确打造国家级风景旅游区“三圣花乡”目标,以花卉产业为载体,统一规划,大力发展新型都市观光、休闲农业。充分挖掘梅、菊、荷等花文化内涵,将全乡资源开发与特色文化旅游景区建设紧密结合,把全乡五个区分别建设成为各具特色的农业文化旅游观光区,五个区分别为“幸福梅林”、“东篱菊园”、“荷塘月色”、“江家菜地”和“花乡农居”,简称“三圣乡——五朵金花”。这“五朵金花”特色各异,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不同,营造出的文化氛围也有区别,但都拥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产、供、销一体化,观光,旅游、休闲、度假、购物、美食、消费一条龙。三圣乡鼓励多元投入,广泛引资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标准和经营水平,旅游业快速发展。“五朵金花”两年共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经济收入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年元增长到目前的元。 幸福梅林:总面积余亩,余亩梅花环抱亩水面。各色梅花万余株,多个品种,堪称中国四大梅花之首,主要品种有字梅、江梅、宫粉、玉碟、朱砂、垂枝梅、杏梅、樱李梅等。有农户余户,农居建筑风格充分借鉴了“川西民居”特点。景区内林木葱茏、竹树掩映,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调研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调研报告

编号:FS-DY-20735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调研报告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乡村旅游成为了一种大规模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的一项新亮点,它以非常快的速度,迅速在各国发展起来。我国乡村旅游业起步比较晚,大约是在20世纪50年代,是适应外事接待的需要,在山东省石家庄村率先开展了乡村旅游活动。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势头十分强烈,现代的乡村旅游首先在经济发达的省份和大城市展开。 乡村旅游的发展初期是属于自发型,主要是城市居民在双休日到附近的农村旅行,以一日游为主,旅游方式简单,主要为全家或者和好友一起出游,自主性强。乡村旅游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到现在进入了自觉阶段。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一)国际乡村旅游发展形式 1.休闲、观光、度假旅游。欧美发达国家的旅游者喜欢

到乡村度假,尤其是那些风景优美、远离喧嚣城市的农村甚至是比较偏僻的地方,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修养身心,体验另外一种生活方式。许多旅游者住在当地农民的家里,和他们一起生活,吃着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一起在农场里劳动。例如在美国西部的许多农场,都有为那些来自大城市的旅游者提供住宿休息的设施,这些旅游者还可以和农场主一起放牧、割草或者采集水果、农产品。在劳动中,他们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增加感性认识。 2.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这种模式下的乡村旅游主要是将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起来,使游人在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的同时还体味着几千年历史积累下来的民族文化。参与这种旅游的消费者群体的文化水平比较高,他们来到乡村主要是体验和欣赏传统的文化,而这些文化在工业文明的浪潮中早就被湮没。来到乡村的旅游者是要以发现的眼光去寻觅传统的文化和古老的习俗。比如乡村的民居、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流传着的乡村戏曲、武术、杂耍等。对于这些旅游者来讲,到乡村去旅游主要是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是获取高层次生活的需要。乡村旅游成为一种更高档次的旅游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外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亲近大自然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我国地域 辽阔,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我们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的发展。就国内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国内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做以预判,同时期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动国内乡村旅游积极稳步的发展。我国广大农村拥有较好的生态环境和特色农业,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市场,意义重大。 关键词:乡村旅游现状分析发展对策 一、乡村旅游背景及意义 所谓乡村旅游,是以农村地区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以促进农村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心理逐渐成熟趋向多元化,旅游过程更注重对相互文化的体验,农村和郊区相对于城市来说,天地光阔,自然风光秀美,空气清新,加之和城市相异的文化,对于生活在紧张、拥挤、繁杂、宣嚣、多污染的城市中的居民有巨大的吸引力。当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产生了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中的一项新事物,然而它却以极快的速度在各国发展起来。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农业资源丰富,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而且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是我国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有如下几点现实意义: 1、有利于加强城乡文化交流,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的观念 通过城市居民的参与活动,把先进的科技知识带到乡村,有利于科技推广;

成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

成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近年来,乡村旅游成为了旅游业的一个新亮点。这样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逐渐从新农村发展出来,带动了旅游业和乡村的发展与建设。本文从成都乡村旅游发展背景现状,讨论了成都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并提出的相应对策和新的方向。 [关键词]乡村旅游新农村成都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tourism of Chengdu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rural tourism has become a new bright spot of tourism. Such a new tourism model gradually from the new rural development,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ourism and rural. This article from the status quo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background Chengdu,discusses the problems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engdu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new directions. [keyword] rural tourism and new rural Chengdu 一、乡村旅游的概述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生产经营形态、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聚落等为主要吸引物,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健身、娱乐、餐饮和购物等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 (一)乡村旅游的起源 乡村旅游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西班牙。中国乡村旅游起步晚、发展快。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内一些都市区域的旅游市场开始导入乡村旅游模式,并很快形成超速发展的态势。中国的乡村旅游以乡村环境为基础,以自然感受为追求,以城市生活为实质,一开始便很好地顺应了世界乡村旅游的发展潮流。(二)乡村旅游发展特点 1.旅游资源的丰富性。乡村既有自然景观,又有人文景观,既有农业资源,又有文化资源。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文旅融合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210562884.html, 文旅融合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作者:张锐 来源:《商情》2020年第09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力量的不断发展,旅游作为新兴产业开始迅速蓬勃生长,很多人们习惯了城市快节奏的生活开始倾向于乡村的旅游生活,乡村旅游成为了振兴乡村的重要途径之一。越来越多的乡村旅游产业采用传统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的手段来吸引旅客,并对传统文化进行了传播和传承。本文从文旅融合的基本思想入手,分析文旅融合的实际意义以及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从旅游环境、活动、服务等方面给予一些思路。 【关键词】文旅融合 ;乡村旅游 ;发展研究 一、文旅融合的思想 (一)文旅融合的理论思想 文化是旅游的基础;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本身便是一种人们的文化活动,因此在旅游的过程中会产生和创造文化。在旅游活动中是不能脱离文化而生的,旅游传播文化、保护文化,让人们在旅游过程中了解当地文化、融入当地风俗、了解当地特色是至关重要的,文化和旅游是如影随形的共同发展。当前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越来越多国人的重视,但是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却缺少途径和方式,旅游活动便是传统文化传承的出处。旅游的原生性和本质都在强调与文化的紧密结合,,旅游不仅能够产生和创造文化还能成为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旅游的综合性很强正好适合广泛内涵的文化形式。 (二)文旅融合的实际思想 我国旅游业在近几年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同时也面临着升级和转型的重任,文旅融合是实现旅游业发展的实践做法。首先通过文旅融合的方式来增强旅游产品中文化的内涵和品质,丰富的内涵可以吸引很多游客的到来;其次丰富文化的差异性还可以造就旅游产品的多种多样,一方面为各地的旅游胜地创造出自己的特色,另一方面也增强加了旅游产品的种类,提供了更多的市场选择机会;最后文化和旅游融合的行为在提升了我国旅游业的整体实力发挥了促进的作用,促进旅游事业中的竞争和发展。 二、文旅融合的意义 (一)打造旅游特色,增强旅游吸引力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现状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现状息烽县办公室罗修军 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喧哗拥挤、竞争猛烈和节奏紧张的都市感到压抑和疲乏,追求返璞归真、回来自然的心理需求更加迫切。乡村的清新空气和自然风光,以及乡村文化的神韵和意境,对久居都市的居民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迎合了游客追求乡土化靠近感和“天人合一”完美境域的需求。乡村旅行是指在乡村地区人,以具有乡村性的乡村景观为旅行吸引物,面向多样化市场需求而开展的参与性强、文化内涵深厚、乡土趣味浓郁的复合型活动。乡村是有关于都市的一个相对地域,是进展的、变化的。因此,乡村旅行也应随之进展和变化。 一、乡村旅行进展现状 在“2006乡村旅行年”、“2007和谐城乡游”两个主题年的推动下,围绕“旅行活县”战略,息烽县乡村旅行得到进一步进展。目前,已有多处农家乐和乡村旅舍在了解市场需求、把握旅行进展趋势的前景下,立足现有资源特点,从休闲娱乐、度假、避暑等方面展开旅行接待活动。依靠旅行景区、森林资源、湖泊河流、经果林等资源,通过近几年的自我进展,乡村旅行呈分散进展状态,有红岩葡萄沟乡村旅行、刘二姐休闲山庄、青山湖度假村、奇志生态园、果馨园休闲山庄、蓬荜休闲渔庄、潮水河流域乡村旅行、底寨河流域乡村旅行等共20家,其中农

家乐15家,乡村旅舍5家。据统计,2006年接待游客91.07万人次,旅行收入4233.3万元;今年上半年,乡村旅行接待游客3.85万人次,同比增长42.6%,占全县接待游客总数的8.1%;收入216.3万元,同比增长65.7%,占全县旅行总收入的6.6%。同时,吸纳农民直截了当和间接就业从业的有160人,占全县旅行就业人数的15%。 二、存在咨询题 由于乡村旅行进展起步晚,资源等级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在进展中存在诸多咨询题亟待解决和加大治理。 (一)缺乏精品、没有龙头带动,全面进展乡村旅行的氛围尚未形成。表现在项目建设盲目,缺乏科学论证及合理规划。目前,在我县从事乡村旅行经营接待的多是个体经营者和荒山开发者,且多以副业形式进行,规模小、档次低。再加上农民的思维特点是有用理性,重仿照、缺乏创新,经营理念雷同化的倾向严峻,缺乏个性化色彩,导致游客消费方式出现快进快出的浅层旅行状态,回头率低。缺乏有序规划和龙头带动,导致经营治理的随意性和纷乱性,形不成规模经营和规模效应,使乡村旅行产品处于低质量、低收入的经营状态之中。 (二)定位模糊,进展方向不明确,产品开发粗放,经营者的认识不足。第一表现在乡村旅行提供的产品内容单一,缺乏特色,品位不高,大部分乡村旅行差不多成为“乡间麻将会所”的代名词。其次,乡村旅行进展走入了重设施建设、轻乡土文化环境营造的误区,片面地追求现代化,却忽视了一些原真性、自然性旅行资源的开发,使景区显现了大量“突兀”建

旅游开发与规划--l-成都市龙泉驿区乡村旅游

成都市龙泉驿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管窥 旅游业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朝阳产业。而其中的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也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途径,而且乡村旅游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本文的部分内容是我们专业我们小组的科技立项所研究的内容。“乡村旅游”的概念很早就出现在国外的研究学界,其英文为“rural routism”,还可以用agro-tourism和farm tourism等等来翻译,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国内外的不少专家学者都开始研究乡村旅游的问题,他们对乡村旅游的定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因此,到目前为止,对于乡村旅游的概念,目前在国内外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根据Gilb和Tung(1990)的定义:乡村旅游就是农户为旅游者提供食宿等条件,使其在农场、牧场等典型的乡村环境中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一种旅游。而我国的学者普遍认为乡村旅游是指以农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田园光、森林景观、农林生产经营活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风俗为吸引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领略农村乡野风光、体验农事生产劳作、了解风土俗和回归自然为旅游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虽然乡村旅游概念的认定不尽相但主要都是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其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物,二者缺一不可。而作为乡村旅游的开展,一方面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闲度假、回归大自然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加农民收入,使传统古老的第一产业与朝气蓬勃的第三产业得到了有机的结合。 乡村旅游,作为新的旅游休闲模式,引领着中国休闲旅游的新潮流。而说到成都的乡村旅游,就不能不提到这种旅游的“开山功臣”——农家乐。1987年,农家乐旅游形态首先出现在郫县友爱镇农科村徐家大院。穿竹林、走石径、过小桥、观花木盆景、吃农家饭菜,每人一天花费一二十元,就可休闲娱乐一天。人们把这种以农家庭院为载体的旅游形式叫“农家乐”。 乡村游和其他传统旅游方式不同,讲究的是亲身体验,接近自然。而且多数是自助短程游,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旅游方式和游玩内容。农家乐的游客通常是周末早上出城,到成都周边找到一处农舍,三五亲朋好友围坐在一起,边娱乐边聊天。时近中午,农舍主人利用当地的瓜果鱼肉弄出一桌热气腾腾的菜

苏州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与对策分析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标题:苏州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与对策分析 系别:工商管理系 专业:旅游管理 学号:0910304111 姓名:金晓萍 指导教师:孟英伟 2012年6月11日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苏州市乡村旅 游的发展状况与对策分析)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本人独立完成的。尽 本人所知,除了毕业设计(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毕 业设计(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作者签名:金晓萍 2012年06月 11 日 (学号):0910304111

摘要 近年来,乡村旅游作为一项新型的旅游产业,在不断地迅速发展,它打破了中国传统文化下自然经济和社会关系,满足旅游者不同层次的需求。但其作为旅游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使其走向更规范,可持续的道路,将直接影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速度。本文以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题,结合相关旅游产业的理论,以苏州市为例,对苏州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根据所研究的结果,提出了相关优化乡村旅游产业的策略,为苏州更好的发展乡村旅游做好铺垫。 关键词:苏州乡村旅游;发展状况;问题;对策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rural tourism as a new type of tourism industry is in developing rapidly. It has broke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social relations of competitive nature, and meet the needs of different levels. But a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ourism, how to make it to more standardized, sustainable way,will directly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direction and speed.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topic,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relevant theory of tourism industry. To Suzhou city as an example, the Suzhou rural tourism existing problems in research and analysis, an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puts forward relevant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rural tourism industry, for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Suzhou rural tourism blackboard. Keywords: Suzhou rural tourism;Development status;Question;Countermeasures

浅谈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策略

浅谈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策略 随着现代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放逸身心、感受自然野趣、体验农村生活、进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发展乡村旅游业已逐步被形成共识,也越来越受到旅游业界和学界的关注。但是由于乡村旅游起步发展较晚,因此乡村旅游作为旅游行业的新领域,本文就如何促使乡村旅游健康稳步发展,在获得更多经济效益的同时能够保证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不受损害,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以及发展状况进行讨论。最后,提出合理的发展策略。 1、乡村旅游的涵义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乡村风光和地方习俗等为旅游吸引物,以当地农民为市场经营主体,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利用城乡之间在自然景观、生活习俗和文化方面的差异为城市居民提供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等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为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自然、了解乡村风情民俗,对乡村进行考察、学习、研究体验提供了一个机会,它在促使时尚与原生态的结合的同时也使得农村财政收入有所增加,扩大了农村的就业机会,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2、发展状况及趋势 2.1发展状况 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以及游客需求的逐渐变化,乡村旅游也正在从初级的观光、游览向观光、考察、学习、休闲、参与、度假的综合方向发展,使得奔波于喧嚣的城市中的居民在“住农家屋,吃农家饭,赏农家景,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悠哉中流连忘返,进而选择成为乡村旅游的钟爱者。

根据中国目前旅游状及各大旅游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目前乡村旅游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点: (1)以乡村风情、民俗民风以及传统文化习俗为主题的乡村旅游。 (2)以农业风光以及田园景观为主的乡村旅游 (3)以农庄农场为主的包括体验教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 2.2发展趋势 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但由于给予高度重视,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工业化与城镇化在农村深入发展进而推进了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农业多产化形成了乡村旅游的核心同时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农村景区化使乡村风貌成为乡村旅游的基础。总的来说,乡村旅游在政府大力实施政府的主导型发展战略下为农村发展旅游经济提供了大力的支持下,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综合效益不断提高,从而大力带动了旅游地农民的积极性,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呈现大好趋势。 3、存在的问题 3.1基础设施不完善 在部分不发达地区,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欠缺,景区设施不够完善、景区内房屋及内部摆设简陋,食住卫生达不到游客的要求,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交通问题就是制约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2服务意识欠缺 旅游业是以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对服务标准要求很高的一个行业,而很多乡村旅游景点缺少正规的管理与规划,从业服务人员岗前缺少培训,服务水平不够端正,没有掌握基本的服务知识。

云南乡村旅游现状分析与总结

(1)乡村旅游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乡村旅游需求的日益升温,云南省乡村旅游迅速发展起来,全省已有昆明、楚雄、红河、临沧、大理、丽江、迪庆等l6州市1万多家农户开展了“农家乐”,绝大部分农户年收入超过万元,部分农户高达5至10万元。农家乐已成为云南新兴的旅游产品,得到了 国内外游客特别是省内城市居民的喜爱,乡村旅游已成为全省的旅游热点。 (2)乡村旅游产品特色鲜明。从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分析,全省形成五种典型的乡村旅游产品: 一是田野生态景观乡村,如罗平油菜花、元阳哈尼梯田、东川红土地、思茅茶山茶园等;二是人类学民族村寨,如泸枯湖摩梭人落水村、翁丁佤族原始村落、罗古箐普米大寨、基诺族山寨、千年白族诺邓村等;三是城郊休闲乡村,如官渡区福保文化村、西山区团结乡、红塔区大营街等;四是特色工艺乡村,如鹤庆新华银器村、孟定芒团造纸村等;五是历史文化名村,如 (3)乡村旅游发展形成多种模式。从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分析,全省已形成四种较为典型的发展 模式:一是资源导向型发展模式,如景区周边的石林五棵树彝族村、丽江纳西族黄山乡等;二是区位驱动型发展模式,如城市周边村庄、交通沿线村寨、口岸附近村寨等;三是产业带动型发展模式,如银器加工新华村、传统造纸芒团村等;四是企业再造型发展模式,如腾冲和顺乡、丽江束河镇、版纳橄榄坝等。 (4)乡村旅游兼融多种市场需求。云南省乡村旅游的最大特色就在于适合多种市场的需求,既 有满足于当地城市居民休闲的城郊农家乐式乡村旅游,又有满足于省外游客的田野生态景观乡村旅游,还有满足海外游客的人类学民族村寨,以及满足特殊兴趣爱好的特色工艺乡村旅游。这是六月乡村旅游区别国内其他省市(区)的一大亮点。 (5)乡村旅游形式不断丰富。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云南省已经形成多种形式的乡村旅 游,以近郊农家乐、农业生态园、乡村度假村、特色工艺村、人类学民族村、田野生态景观乡村点为代表,全省主要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已基本形成了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产业综合发展体系,从过去单一的观光游览和餐饮娱乐产品形式,向融观光度假、民俗文化、购物娱乐、绿色生态、文化科教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产品格局发展。 (6)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结合。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引导 和支持乡村旅游发展,通过乡村旅游规划、投入资金建设、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开发核心景区景点、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等,引导乡镇居民参与旅游接待服务,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西山区团结乡、玉龙县黄山乡、瑞丽市大等喊村、官渡区福保文化村等乡村旅游典型。 (7)形成社区参与利益共享机制。云南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已经建立起政 府、企业、村组和个人共同参与的规章制度和利益分配机制,本地居民通过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从而实现脱贫致富。多方参与开发和利益共享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二)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与潜力 1、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1)乡村旅游产品还处在初级水平。目前云南省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上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变

成都乡村旅游

摘要: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在越来越受到亲睐和推从的同时,也引起了政府、专家和学者们的注意,并且已有不少研究成果问世,本文通过对乡村旅游的定义、前景入手从而对成都市的乡村旅游现状进一步分析并提出几点意见。 关键字: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 一乡村旅游概念 乡村旅游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基础的旅游活动,即已具有乡村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为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文化旅游。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二成都市开发乡村旅游的前景 ㈠开发乡村旅游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要求,且另一方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成都市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市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更是成都市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㈡乡村旅游受到人们的喜爱 现在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每天过着千遍一律的生活,大家每天都是在钢筋水泥砌成的建筑物中穿梭,上班下班,上学放学,大家都想并且喜欢到乡下去欣赏田园风光,呼吸新鲜空气,品尝乡村特色美食,感受风土人情,比如成都市"五朵金花"就深受人们的喜爱。㈢开展乡村旅游的功能 ①经济功能。发展绿色农业,推销特色产品,提供特色服务,提高了农民收益,增加了就 业机会,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市经济发展。 ②社会功能。增进我市城市居民与农民的接触,拓展农民的人际关系,对缩小我市城乡差 距做出了突出贡献。 ③教育功能。提供了机会让我市城市居民认识农业,了解农业生产过程,体验农村生活, 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 ④医疗功能。乡村旅游有利解除情绪紧张,降低生活和工作压力,达到舒畅健身效果。 三成都乡村旅游的现状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综述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综述 1、国内乡村旅游发展 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乡村旅游随着国内旅游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兴起,90年代中后期得到较快的发展。1995年以后,双休日的实行,广大城市居民有了闲暇时间,,走到乡村,寻找回归大自然的乐趣,乡村旅游在全国持续升温。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发展乡村旅游,发展农村经济。1998年,国旅游局将旅游活动的主题定为“华夏城乡游”,全国兴起了乡村旅游热。1999年,国家旅游局将旅游主题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有力的推动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2006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了“中国乡村游”,号召到乡村去体验“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2007年推出了“中国城乡和谐游”,宣传魅力乡村,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而且我国是农业大国,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乡村旅游在我国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乡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受益。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关于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也逐步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笔者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检索引擎,检索1992-2009年中文期刊数据库当中关键词包含“乡村旅游”的文献,相关文章共有3415篇。从2006年“中国乡村旅游年”开始,研究乡村旅游的文献急剧增多,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 从研究的内容上看,我国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乡村旅游的内涵与概念研究、乡村旅游的开发规划、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的影响等。 早期,许多学者主要关注乡村旅游的概念和乡村旅游的意义、影响进行了探讨。邵琪伟(2007)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农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的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需求的旅游活动[26]。大多数学者们更倾向于从功能、产品表现形式等角度对乡村旅游进行界定。张文(2006)人将乡村旅游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总结为:增加收入与就业机会、带动周边经济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五大方面[27]。大多数学者也赞

4.成都、重庆乡村旅游成功案例解析与经验借鉴

成都、重庆乡村旅游成功案例解析与经验借鉴 一、成都“五朵金花” 基本情况。“五朵金花”是指依托成都市三圣街道所辖红砂、幸福、万福、驸马、江家堰、大安桥6个行政村建设成占地12平方公里,以“花香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命名的“五朵金花”为品牌的观光休闲农业区,现已成为国内外盛名的休闲旅游娱乐度假区,被评为“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4A级旅游区”、“全国5A级风景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称号。 主要经验。(1)坚持高起点规划。2000年,成都市政府提出用景点形式打造国家级品牌“农家乐”的总体方案,按照国家5A级风景区标准,突出蜀文化民居风格,建成成都市郊区靓丽风景线,形成“一村一品一业”产业特色。五朵金花是由锦江区党委、政府直接策划,并请名家规划,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结合起来。(2)坚持政府主导。“五朵金花”从建设到管理,始终体现政府的强势推动。在任何情况下,政府抓规划蓝图不动摇、抓国家级名牌的标准不降低。5年来,在旧村庄改造中,涉及拆迁等各种农民实际利益的问题,各级政府不回避矛盾,按照“宜拆即拆,宜建则建”和“穿靴戴帽”等办法改造了3000多户旧农居,把原来的6个行政村合并成5个景区,农民在新景区就地转

市民,统一缴纳“三金”,按照城市社区进行管理。(3)坚持连片开发经营。规模化经营,用连片联户开发,共同扩大发展的市场空间,破解农民单家独户闯市场的风险,在产业布局上,围绕共同做大做强“农家乐”这一主导产业,五个景区实现一区一景一业错位发展的格局,“春有花香农居、夏观荷塘月色、秋赏东篱菊园、冬游幸福梅林,江家菜地四季皆宜”,打造出了乡村酒店、休闲会所、艺术村相互借景的和谐休闲娱乐场所。(4)坚持把农民摆在创业的主体位置。从规划设计、建设发展到经营管理等重要环节,各级政府都坚持让农民受益,尊重农民意愿,利用农民传统产业优势,提升农民产业规模,在发展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乡村旅游模式研究及现状分析

乡村旅游模式研究及现状分析 背景 乡村旅游的出现,是中国居民旅游消费进入个性化的标志。从以前的知名景点旅游,名胜古迹旅游到城镇旅游、乡村旅游的火爆,反映出中国人旅游消费进入个性化、品质化的时代。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帮助农民脱贫、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乡一体化。大力提升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旅游升级发展,是形势所在,是时代所趋。 自从中国实行了5+2的工作休息制度后,城镇居民的短期短途旅游消费发展非常迅速,这就直接导致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以下一些数据能够说明现在乡村旅游的规模和前景: 我国城镇居民周末休闲节假期出游,70%以上选择周边乡村旅游点; 2014年,全国有“农家乐”超190万家,乡村旅游特色村10万个,接待游客12亿人次,约占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1/3 预计2020年全国形成15万个乡村旅游特色村,300万家农家乐,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超过20亿人次,受益农民5000万。 可以说,在未来的中国居民境内游市场上最有发展空间的细分市场就是乡村游,这个市场的开发现在也只是开始,远远没有达到成熟的阶段。 模式分析 乡村旅游的模式是建立在整合乡村自然资源、富余劳动力、基础设施开发的基础上,通过政府或企业的组织协调,经过专业开发设计和建设,形成的以乡村特色

为核心的旅游业态。 中国的乡村旅游从最初的瓜果采摘、远足垂钓等简单的模式,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固定模式的几种特色模式:现代农业型、乡村休闲度假型、乡村生活体验型。这几种模式在国内比较普及,也比较受城镇旅游者的欢迎。 乡村游的本质是以农村土地和合理流转和整合为基础,以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服务为载体,以政府化或者公司化运营的核心推动力的农村生产模式的创新。 从乡村农户和政府管理部门的角度,看乡村旅游的资源整合模式:

美丽中国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开题报告_图文

美丽中国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开题报告_图文学院: 旅游学院 课题名称: 美丽中国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以桂林市大圩镇为例 一、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课题名称;? 有关的研究方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情况分析;? 前人在本选题研究领域中的工作成果简述] (一)选题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就“努力促进农民创业就业”明确提出,“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非农就业空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发展乡村旅游是创新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路径和切入点。“美丽中国”这一概念首次被写入党代会报告,为建设美好乡村提供了新思路。 (二)研究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转变,大家逐渐将旅游和休闲纳入到生活方式之中。乡村旅游在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的同时,也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构筑和谐的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美丽中国”乡村旅游的提出为合理配置和规划旅游资源提供了依据,通过对乡村旅游资源合理有序的开发,实现旅游资源利用率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构建"美丽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对全面提升美好乡村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美丽中国"乡村旅游能盘活乡村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未来发展的方向,能提高人民幸福指数。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乡村旅游的产生有着十分深厚的时代背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经 济建设的逐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旅游意识在日益增强,对旅游形式的需求也变得日新月异。乡村旅游以其一种既满足旅游者休闲、求知和回归自然的需求,又以对环境、生态的保护为前提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国内最早进行乡村旅游实证研究的是卢云亭和刘军萍, 他们在《观光农业》一 书中系统地对乡村旅游的概念、产生动因、属性特征等方面作了理论探讨, 并对北京半壁山雁栖乡间情趣园等城郊农业地进行旅游规划。早期的乡村旅游研究很多介绍了乡村旅游的意义及背景,对意义的阐述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及农业观光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的需求;可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为农村农民增收创利,缓解就 业压力等;可以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如梁明珠(1999)总结了观光农园 的重要创新意义, 提出了观光农园对农业、农村、农民和都市人不同的意义。白琳(1999)以归县 为例分析了发展农村旅游对解决三峡库区农业人口的就业压力和重构社会、经济系统的特殊意义。李立华等(2002)、何景明等(2003)分别以西藏和四川少数民族自治区地方为例,分析了乡村旅游对边远贫困地区扶贫的积极意义。 乡村旅游在理论研究领域,目前个人所搜集到的资料显示有关乡村旅游研究的 文章、著作、会议资料等已近 200篇次,在众多的文献中, 以欧美地区的专家所著 为多, 其他部分涉及到澳大利亚、东南亚、非洲等地区。对于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 国外也有不少专家学者做过回顾, 主要体现于论文中的综述或是著作中的导言等, 如匈牙利学者Tamara Ràtz -LàszlPuczk?的 Rural Tourism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英国Peter Williams, Margaret Paridaen,Karim Dossa and Marcie Dumais 等。但由于各自的写作立足点不同, 因此综述的内容体系并不完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析

世界比较普遍的乡村旅游已经有50余年历史。中国的乡村旅游也已经有20余年历史,经历了从对资源的简单利用到综合利用再到深入挖掘的三个阶段;乡村旅游项目也实现了产业升级、休闲方式升级、景观升级、全时升级等的不断提升。 据统计,在城市居民小长假出游选择中,选择乡村旅游的占70%以上。不少县的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占当地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总收入的比例已达到和超过50%。据《光明日报》2012年7月26日报道,截至2011年底,我国农家乐数量超过150万家,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超过2万家,年接待游客超过6亿人次。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营业收入已超过1500亿元,带动1500万农民受益。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2010年国务院一号文件专门强调“要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2011全国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作会议提出,要把乡村旅游作为国内旅游的基础工程来抓,把乡村旅游作为发展国内旅游的主战场,摆上突出位置抓实抓好。 一、中国现阶段乡村旅游主要发展模式 从经营内容来看,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主要有以下七种模式。 (1)田园农业旅游模式:即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旅游吸引物,开发农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牧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活动,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主要类型有:田园农业游和田园观光游等。 (2)民俗风情旅游模式:即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主要类型有:农耕文化游、民俗文化游、乡土文化游和民族文化游等。 (3)农家乐旅游模式:即指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前来吃、住、玩、游、娱、购。主要类型有:农业观光农家乐、民俗文化农家乐、民居型农家乐、农事参与农家乐、食宿接待农家乐、休闲娱乐农家乐等。 (4)村落乡镇旅游模式:以古村镇宅院建筑和新农村格局为旅游吸引物,开发观光旅游。主要类型有:古民居和古宅院游、民族村寨游、古镇建筑游、新村风貌游等。 (5)休闲度假旅游模式: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气候、独特的地

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改完

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乡村地区经济的一大支柱,乡村旅游对带动山区、郊区发展,尤其是对 带动贫困地区脱贫发展来说,不可或缺。作为“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2016年是党和政 府脱贫攻坚的开局之年,所有贫困人口要在2020年实现全部脱贫,从而全面同步建成社会 主义小康社会,由此,乡村旅游的发展自然成为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迫在眉睫。所以,对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尤其是对贵州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与研究,这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和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十分有必要。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及发展状况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为依托,在乡村地区开展以乡村田园风光、乡村特有的居住环境、农业生产、乡村民俗文化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休闲度假活动,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乡村旅游,国外专家有不同的表述,比如,西班牙的乡村经济研究学者Gilbert andTung持有这样的观点:乡村旅游在农户提供的乡村环境中进行休闲活动的旅游方。而 来自世界经合组织的官方定义,则指出乡村经济是以乡村田园风光为中心和卖点的旅游形式。英国学者BramwellandLane对乡村旅游的定义则是:乡村旅游是基于农业的包括自然 旅游、生态旅游、探险、运动和健康等多层面的旅游形式。我国对乡村旅游的研究比较晚, 可搜索到的文献大都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通过查阅不同文献可以了解到,国内研究者 对乡村旅游的定义从基本内涵上来看是一致的,尽管其表述上略有不同,李立华和何景明对乡村旅游的定义是:乡村旅游是这样的一种旅游活动,其地点定位在乡村地区,其旅游吸引物是人文和自然客体要别具乡村性,乡村旅游包含的发生地为乡村地区和旅游吸引物是乡村性这两者缺一不可。 (二)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 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城市化进程都在不断的加快,乡村旅游在我国也开始步入飞速发展阶段。到了21世纪,乡村旅游则步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各地区先 后建设农家乐、观光园、休闲度假村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基地,旅游景点在不断的增加,功能在不断的拓宽,分布范围日益扩大,规模也与日俱增,乡村旅游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乡村旅游为乡村经济收入带来很大福利。根据国家旅游局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全国乡村 旅游人数达12亿人次,占总体旅游市场的1/3。全国乡村旅游收入达到3200亿元,接待景 点200万家以上。统计数据显示,“十二五”以来,全国有10%以上的人口脱贫是有发展乡 村旅游带动的,人数达到1000万以上。由此可见乡村旅游已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渠 道。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相互渗透,相互带动,在激励乡村产业转型的同时,把乡村文化的 传播、乡村生活风貌的宣传运转起来。极大地加快了乡村经济发展、优化了乡村的产业结构、改善了乡村的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研究论文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以白坪飞龙度假村为例 专业:城市规划 学生:指导老师: 摘要 近些年来,由于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闲时自由时间的加多,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了国内休闲旅游的新热点。如何在与之出现的产业单一,无法形成积极盈利等问题中寻找突破口,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是其中的关键。怎样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结合乡村旅游的市场需求,确定自身的乡村旅游的产业发展,是笔者想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在梳理研究了国内外有关乡村旅游等资料的前提下,以武胜县白坪飞龙度假村为例,分析了其现状、产业发展模式、发展策略等,为我国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Research on rural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 White Ping Resort Dragon Case Major: Urban Planning Student: Zeng Rui Supervisor: Guo Yanrong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economy and people free time and more spare time, rural tourism has become a new hot spot of domestic leisure tourism. How in the industry with a single, unable to form a positive earnings and other issues in the breach, the rural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is the key. How to adjus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make full use of their own advantages, combined with the rural tourism market demand, determine its rural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is the author wants to discuss and solve the problem. This article in combing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about the rural tourism, and other materials under the premise of Bai Ping dragon resort in wusheng county as an example, analyzes its present situation,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model, development strategy, etc.,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dustry in China. Key words:Rural Tourism Rural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Mod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