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摄影中ND中灰密度镜和GND渐变镜的运用
- 格式:pptx
- 大小:93.13 KB
- 文档页数:37
认识3种常用滤镜学摄影一段时候后就会开始接触到各种“滤镜”,但是作为新手对滤镜这个东西完全不了解。
现在市场上的滤镜种类有很多,对于初学的人来说该买什么样的滤镜,以及这些滤镜都是怎么用的需要尽快去弄懂。
今天就给大家讲讲滤镜方面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渐变滤镜(GND)渐变滤镜是拍摄大光比场景常用的滤镜,特别是拍摄日出/日落题材时,滤镜能有效的平衡地面和天空的光比。
①渐变滤镜渐变灰滤镜又分为“硬渐变”和“软渐变”两种。
所谓硬渐变就是灰度区域和透明区域有着很明显的区别,所以硬渐变很适合有明显地平线分界的风光题材。
所谓软渐变就是灰度区域到灰度区域过渡得很自然,没有明显的界限。
主要用于天空与地面过度部分不规则使用。
②反向灰渐变滤镜反向渐变灰滤镜属于硬边渐变,反向渐变灰滤镜和渐变灰滤镜的区别在于“渐变灰滤镜是越往上越黑,反向渐变灰滤镜是靠近中部最黑”。
反向渐变灰滤镜适合拍摄有明显界限的风光或者日出/日落前后半小时。
所以在风光摄影领域有这样的说法:拍山用软渐变(GND),拍海用反向渐变(RGND)。
二、偏振镜(CPL)偏振镜是我常用的滤镜之一,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它的功能。
偏振镜可以增强画面的对比度和蓝色饱和度,同时还能抵消画面中的炫光和反光。
比如:你在拍摄天空时使用偏振镜,那么拍出来的天空会更蓝,云层的对比也会更强烈。
偏振镜分为圆形和方形两种,我的是圆形的,因为圆形的是360°可调的,而方形则是90°可调的。
偏振镜的角度旋转越多,过滤掉纵波和横波的几率也越大。
我个人比较推荐圆形的偏振镜,除了前面说的旋转角度多,它的价格也比方形的偏振镜要便宜点。
大家在使用偏振镜时,要尽量让镜头和阳光的角度成90°夹角。
另外,在使用广角镜头拍摄时尽量不要使用偏振镜,因为广角镜头和偏振镜一起用会导致画面的亮度不均,容易出现暗角。
还有就是使用偏振镜大概会损失两档的进光量。
三、减光滤镜 (ND)减光镜就是减少光线进入镜头的滤镜,ND镜也分为圆形和方形,ND镜建议大家买方形,因为圆形的暗角大、偏色重。
中灰渐变镜在风光摄影中的使用技巧中灰渐变镜在风光摄影中的使用技巧| 数码与胶片摄影中最重要的滤镜之一就是中灰渐变滤镜。
它主要用来平顺刺眼或明暗反差强烈的光线——通过增加暗部细节和保持天空的色彩(否则就太亮或者完全变白了)。
注意这种滤镜不是每天都需要使用的,比如拍摄正常的室外风景也用的话,将会使天空变得难看。
中灰渐变滤镜只在一些极端情况下使用,比如拍摄日落。
正常的高反差情况不需要它。
第一张没用GND滤镜第二张使用了GND多少年来,中灰渐变滤镜一直是专业人士们的秘密武器。
它通常用来控制照片中局部过亮的光线。
因此,它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到了如今的数码时代,我也不会出门时不带一片中灰渐变镜和一片偏振镜。
相对于HDR而言,HDR的效果看上去是比较糟糕的,用中灰渐变镜吧,这种办法更简单,效果也更好,并且立马能在你相机里形成结果——事实上你可以通过旋转中灰渐变镜而在取景器中观察到不同的效果。
中灰渐变镜的上端有点灰色,下端是清晰的,有些人喜欢第一种平的、矩形的GND滤镜,因为他们喜欢将其上下移动,而我讨厌这样干,因为当我把它对齐时,光线往往改变了。
更糟糕的是,当你使用笨拙的组合系统时,会有大量的反光产生——我就碰到过这种情况。
我一般使用圆形的GND滤镜,就像使用偏振镜一样方便。
当然你不能像上面那种GND滤镜那样上下移动了,事实上你不需要那样做。
因为这种滤镜是平滑地从清晰过过渡到灰色,它们实际的垂直位置也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实际上通过旋转能很好的控制你想要的角度。
3、密度GND滤镜的清晰部分永远是清晰的,但是其灰色部分会有不同的暗度变化,即不同的密度。
这种密度通常用档位来表示,或者,用对数来表示,下表即是:对数指标档位使用范围0.3 1 比较弱的滤镜,极少可见0.6 2 任何使用滤镜的情况0.9 3 相当极端的情况1.2 4 极少1.5 5 罕见我使用二档(ND 0.6) 的GND滤镜,我好象也有三档的,但是我从来没用过。
11种常见滤镜的使用场景和效果11种常见滤镜的使用场景和效果如果你是才刚刚入坑的摄影新手,相信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滤镜产品产生过疑问,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11种常见滤镜的使用场景和效果,希望对大家有帮助!1. 11种常见滤镜的使用场景和效果:保护镜适用:所有题材,作用:防污、防刮花,同时起到一定防潮作用。
2. 11种常见滤镜的使用场景和效果:UV滤镜适用:所有题材,作用:UV镜又叫紫外线滤光镜,可有效过滤掉紫外线提高照片的清晰度,提供更真实、艳丽的画面,同时还能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3. 11种常见滤镜的使用场景和效果:偏振镜/PL镜适用:所有题材,作用:消除镜面反光,压暗天空、表现蓝天白云,同时降低快门速度。
市场有线偏、圆偏两种规格,前者已经很少用到。
4. 11种常见滤镜的使用场景和效果:ND中灰密度镜适用:风光摄影,作用:降低快门速度,防止过曝,适合在光照强烈的白天拍摄长曝光作品。
5.11种常见滤镜的使用场景和效果:硬边GND中灰渐变镜适用:风光摄影,作用:压低天空亮度,平衡天空与地面、海洋的曝光。
一般来说,硬边中灰渐变镜有比较明显的分隔线,适合拍摄地平线明显的题材。
6. 11种常见滤镜的使用场景和效果:软边GND中灰渐变镜适用:风光摄影,作用:软边中灰渐变镜比较好控制,明暗渐变线并不明显,适合拍摄山体那种过渡不是很平均、锐利的状况。
7. 11种常见滤镜的使用场景和效果:RGND反向中灰渐变镜适用:风光摄影,作用:区别与GND渐变中灰滤镜,反向渐变滤镜是越靠中间越黑,这样可以有效阻挡画面中央的高光物体,平衡上下与中间部分的曝光。
8.11种常见滤镜的使用场景和效果:彩色滤镜适用:所有题材,作用:更改画面颜色,不过由于数码照片强大的后期空间,这种滤镜已经不多见了。
9.11种常见滤镜的使用场景和效果:冷调、暖调滤镜适用:所有题材,作用:矫正色彩表现,或者通过更改白平衡达到改变照片氛围的作用。
10. 11种常见滤镜的使用场景和效果:近摄镜适用:微距摄影,作用:缩短镜头对焦距离,放大被拍摄物体。
单反相机4大常用滤镜:UV、CPL、ND、GND什么时候用效果最好?镜头滤镜是安装在相机镜头前的附件,摄影师使用各种镜头滤镜来改变进入镜头的光线或颜色。
不同的滤镜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其中许多效果在后期制作时,也是很难复制的。
本教程将介绍四种常用的镜头滤镜。
镜头滤镜的类型镜头滤镜有不同的形状,目前最常用的镜头滤镜是圆形滤镜。
它们直接安装在镜头前,它们有不同的尺寸,具体大小取决于镜头的口径。
最常见的圆形过滤器尺寸为77mm。
1、圆形滤镜:可以直接拧在镜头前的滤镜,如UV镜、偏振镜、ND滤镜等。
而且圆形滤镜的厚度对画面也是有相应影响的,越厚的滤镜会增加晕影,越薄的滤镜则会减少晕影。
2、方形滤镜:通常与镜头滤镜支架一起使用,镜头滤镜支架固定在镜头前部,将方形滤镜插入镜头滤镜支架上即可使用。
好处是可以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镜头,常用的尺寸是3×3和4×4的。
这种类型的滤镜广泛用于风景摄影。
3、矩形滤镜:使用方法和方形滤镜一样,与方形滤镜不同,它们有更大的上下移动空间。
最常用的尺寸是4×6的。
以上是我们常见的几种滤镜类型,下面将详细说明四种常用滤镜。
UV滤镜最常用的滤镜,没有之一,每个镜头都应该配备的镜头滤镜。
UV 滤镜是透明的,在胶片时代,它是为了减少紫外线对胶片的照射,但现在它主要是为了保护你的镜头,UV滤镜价格通常很便宜,就算是损坏了,也不会心疼。
有一些“强大”的UV滤镜可以有效地减少大气中的雾霾,并减少相片中的紫边。
PL偏振镜偏振镜也叫偏光镜,有两种:一种是CPL圆偏振镜,另一种是LPL线偏振镜。
LPL不用在单反相机中,因为它会导致测光错误;我们经常使用的还是CPL。
偏振镜的作用主要是减少到达相机镜头的偏振光。
这可以减少非金属表面的反射。
如果我们拍摄水的照片,使用偏振镜的效果非常好,因为它增强了水的细节。
在拍摄天空时,它可以增强天空的色彩,使其成为更深的蓝色,同时也增强了云的白色,提高对比度。
摄影师揭秘风光摄影中中性密度滤镜的使用技巧中性密度滤镜(ND滤镜)是风光摄影中常用的工具,可以帮助摄影师在特定场景中获得更好的曝光效果。
下面将介绍一些使用中性密度滤镜的技巧,帮助摄影师在风光摄影中拍摄出更具艺术感和平衡曝光的照片。
1. 选择合适的中性密度滤镜中性密度滤镜有不同的光透过率,摄影师需要根据拍摄场景和光线条件选择合适的滤镜。
一般来说,常用的中性密度滤镜有1档(ND2)、2档(ND4)、3档(ND8)和10档(ND100)等不同光透过率的选择。
较明亮的场景通常需要较高光透过率的滤镜,而较暗的场景则可以选择较低光透过率的滤镜。
2. 控制光线进入相机使用中性密度滤镜可以在摄影中控制光线进入相机的数量,从而调整曝光时间和光线亮度。
在拍摄风景照时,当景物前后光照差异较大时,使用中性密度滤镜可以平衡这种光照差异,避免高亮部分过曝或暗部细节丢失。
3. 创建长时间曝光效果中性密度滤镜还可以用于创建长时间曝光效果,例如在瀑布、海浪或云彩等场景中。
通过选择较高光透过率的滤镜,可以延长曝光时间,捕捉到流动的水或流动的云彩,从而产生柔和、模糊的效果,增加照片的艺术感和动感。
4. 注意使用中性密度滤镜的技巧使用中性密度滤镜时,摄影师需要注意一些技巧。
首先,滤镜应该正确安装在镜头前,以确保光线经过滤镜进入相机。
其次,使用滤镜时应使用三脚架或稳定支架,以避免相机晃动和模糊照片的问题。
此外,需要注意光线的改变,以根据场景调整滤镜的使用。
总结中性密度滤镜在风光摄影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能够帮助摄影师控制光线,创造特殊的曝光效果,并增加照片的艺术感。
摄影师在使用中性密度滤镜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滤镜、控制光线、创造长时间曝光效果,并注意使用技巧。
通过合理使用中性密度滤镜,摄影师能够拍摄出更具创意和吸引力的风光照片。
如何利用渐变灰滤镜来平衡风光作品的曝光
这是一张很丰富的相片!其中包含了蓝天、夕阳、丝绢流水,更有石头做前景,确实是一个很好的示范,现在便一起看看当中对新手非常有用的技巧吧!
(Photo by Bobby Bong)
相机Canon EOS 6D 镜头Canon EF 17-40mm L
焦距17mm 快门1/3 秒光圈f/13 ISO 100
一、利用渐变灰滤镜(GND)来平衡曝光
如果你喜欢拍风景,除了CPL外,你一定要有渐变灰洒镜(GND),GND可以平衡高和暗位,例如这幅相片,日出和天空会很光而地面很暗,若果直接拍摄会令地面偏暗或是天空过曝,但加上GND后可以同时把天空和地面的details也显露出来,效果会比较好。
二、找寻一个前景
对于摄影来说「前景」非常有用,不但可以平衡构图,也可以令画面丰富起来,免于平凡,因此建议各位同学在拍照时多找前景来作衬托。
三、慢快门拍流水
要拍出丝绢流水,慢快门加三脚架不可少,最好加上快门线,令相机更稳定,有关拍摄流水的技巧请看:拍出丝绢流水的技巧。
四、小光圈拍出光晕
看到太阳像星芒般的光晕吗?试试把光圈收小,你也可以拍到!。
减光(ND)滤镜只适合拍风景吗?还有另一种用法!滤镜是风光摄影中很常见的配件,对于很多风光摄影师来说滤镜是必不可少的,常用的滤镜有减光(ND)、偏振(CPL)、中灰渐变(GND)三种,除此之外还有星空镜、柔焦镜、抗光害滤镜等等。
但不是每个风光摄影师都使用滤镜,就我知道的有不少摄影师声称自己从来不用滤镜,认为滤镜会降低画质。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前期拍摄和后期处理来模拟滤镜的功能,尤其是ND和GND,前者可以通过堆栈来模拟,后者可以通过包围曝光蒙版合成来模拟,那么滤镜到底还值不值得买呢?对于那些不玩风光摄影的人来说,你是不是以为这些滤镜只适用于风光摄影?你有没有想过滤镜在其他拍摄题材中的应用?我在上面问了好几个问题,在这篇文章里我会一一做解答。
首先我们来说说减光(ND)镜是什么?这是一种灰镜,又叫中灰密度镜。
作用是减少摄入镜头的光线。
通过采用不同减光密度的镜片,降低进入镜头光线的亮度,从而延长曝光时间或加大光圈,获得更多的创意拍摄效果:在强烈的日光下,更浅的景深、更慢的快门速度、烈日海滩虚化背景的人像照片,闪光灯前盛开的花朵,流动在青苔间的水雾,飘动在古老街巷里的人影。
选择不同减光档数的滤镜,即刻凸显摄影的魅力所在。
在风光摄影中,ND滤镜多用于拍摄云彩和水面,譬如下面这张,我在大白天想拍出流动云彩和镜面般水面的效果,就只能用ND来解决。
这张对比图就告诉你了不用ND和用了ND的区别,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来回答第一个问题了:我们能通过后期处理来模拟长曝光吗?对这张照片来说,很难。
如何模拟长曝光?通过连续不断的拍摄多张照片进行堆栈,在这种光线好的情况下快门速度比较高,通过连拍往往得拍摄上百张甚至更多,才能模拟出长曝光的效果,所以想在大白天玩长曝光,最好还是用ND而不是选择堆栈。
介绍完ND滤镜,我们来说说ND的种类,一般来说按照档位来划分:减少3ev、减少6ev、减少10ev等等。
如果是拍风景的摄影师、摄影爱好者,多会选择-10ev或者-6ev的,因为可以大大增加曝光时间,-3ev的ND用的人太少,但我今天就要讲讲这款减光镜(B+W Type 103 ND镜)的妙用!这是我用的B+W的ND0.9,这个品牌有多好、知名度有多高相信各位摄影发烧友都知道,德国施耐德公司出品的B+W滤镜基本代表了最顶尖的水准。
拍出漂亮风景照必杀技中灰渐变镜使用攻略在拍摄了许多风景照后,除了广角镜头和相机,我发现还有一样配件永远在我相机背包中,那就是中灰渐变镜(GND)。
这块表面上平淡无奇的滤镜究竟有什么威力呢?看过这篇文章之后,希望各位同学也考虑入手一块,拍出更漂亮的风景照。
相关阅读:摄影师解密风光摄影中灰渐变镜的使用技巧风光摄影中ND中灰密度镜和GND渐变镜的运用中灰渐变镜可以让你的照片拥有科幻效果如果没有中灰渐变镜,保留天空层次后,前景的花就会变暗什么是中灰渐变镜(GND)?左:卡座(非必要)右:不同程度的中灰渐变镜使用了中灰渐变镜,天空和陆地的细节都可以保留下来中灰渐变镜是一块圆形或方形的胶片/玻璃,表面涂上由透明到灰色的渐变涂层,灰色的部份可以阻挡一部份的光线进入镜头,因此在同一时间,照片的不同部位有着不同的曝光值。
什么情况下用中灰渐变镜?通常在以下的情况下会用到中灰渐变镜:1、日出/日落2、沙滩/海岸3、在白天同时拍摄天空和地面的风景照4、要保留照片某些亮部细节的时候从这图可以看到,如果不用中灰渐变镜(上),保留天空细节后陆地会过暗,使用滤镜后(下),光差得以平衡,令影像细致多了!总的来说,如果你发现要拍摄的环境光差大,照片只能显示一部分细节(只看到暗部或亮部细节),这时你就要考虑使用中灰渐变镜了。
使用中灰渐变镜时的技巧使用中灰渐变镜加慢门可以拍出天空的云层和丝绢般的流水中灰渐变镜非常容易使用,只需把合适的滤镜放在镜头前,把亮部利用灰色的那端盖着即可。
越大的光差(如强烈太阳光)便需要越深的滤镜(如ND16),一般情况下ND4或8便足够了,否则照片拍出来会像HDR效果,或是半张照片变得太暗。
总之拍出来的照片要感觉自然,这样才能有效运用中灰渐变镜。
今天就把一块ND4和ND8的中灰渐变镜放进背包,下次拍摄时看看分别吧。
中灰渐变镜的使用方法我们来教你在拍摄风光的时候,如何发挥中灰渐变镜的作用。
如果你刚刚开始尝试风光摄影,一定有很多人建议你使用中灰渐变镜。
和相机、脚架一样,这种滤镜几乎是风光摄影师的标配。
中灰渐变镜,简称ND镜(误),它可以控制局部场景的进光量,达到平衡画面曝光的目的。
人眼的宽容度要比数码相机高很多,我们可以同时看到蓝天白云以及地面阴影处的细节,但是相机无法做到这一点,有了中灰渐变镜,可以让画面更接近于肉眼所见的效果。
很多专业摄影师都在使用这种滤镜,你知道中灰渐变镜的具体使用方法吗?想象一下,你可以同时看到天空中橙红色的火烧云,以及地面上的前景静物,但是当你举起相机,把这个壮丽的场景拍摄下来时,你就会发现天空一片苍白,或者是地面全都欠曝。
曝光差异以地平线为界限,你无法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曝光值。
这是因为相机无法记录反差很大的环境,而地面和天空的正确曝光值相差悬殊。
我们无法“提亮”大地的曝光值,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使用中灰渐变镜来减少天空部分的亮度,这样才能减小天空和地面之间的光比,记录下图片中每个区域的细节。
中灰渐变镜和我们经常提起的中灰密度镜有些类似,它们都能减少镜头进光量,后者用于整体压暗,降低快门速度。
而前者镜片上一半为中灰区域,另一半为透明,是用来压暗画面中局部高光部分的。
中灰渐变镜分为很多种,从渐变方式上可以分为硬过度和软过度。
硬过度的中灰和透明区域没有渐变,用来拍摄海景等天地分界线明显的场景。
我们常用的是中灰和透明区域为渐变的软过度中灰镜。
不同型号的中灰渐变镜拥有不同的压暗程度,最常见的就是ND2、ND4和ND8,它们分别可以降低1挡、2挡和3挡快门速度。
我们建议购买3片一套中灰渐变镜,多片滤镜的好处是你可以叠加使用它们。
中灰渐变镜有很多品牌,你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中灰渐变镜并不适用于所有风光照片,因为它不能选择天空和地面,如果地平线不平,或者有房屋、树木等高出地平线的物体,它们也会被压暗。
摄影技巧进阶指南运用滤镜创造特殊效果摄影技巧进阶指南:运用滤镜创造特殊效果摄影是一门充满创意和技术的艺术形式,而滤镜是提升照片效果和创造特殊效果的重要工具。
在本指南中,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滤镜来进一步提升你的摄影技巧,创造出令人惊叹的照片效果。
一、了解不同类型的滤镜在开始之前,先了解一些常见的滤镜类型是很重要的。
不同类型的滤镜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和氛围,因此选择适合主题和场景的滤镜至关重要。
1. 色彩滤镜:色彩滤镜可以增强或改变照片的色彩效果,如增加对比度、调整色温等。
例如,红色滤镜可以增加暖色调,蓝色滤镜则可以产生冷色调效果。
2. ND滤镜:中性密度(ND)滤镜可以降低照片的亮度,从而延长曝光时间。
这对于在明亮环境中拍摄长曝光照片或者使移动物体模糊的效果非常有用。
3. 渐变滤镜:渐变滤镜具有半透明效果,可以在图像的特定部分产生柔和的过渡效果。
它们常用于拍摄日出和日落时的天空,以平衡景物和天空之间的亮度差异。
二、运用滤镜创造特殊效果1. 使用Polarizing滤镜增强对比度:极光滤镜是一种常用的滤镜,可以减少反射并增强对比度。
它特别适用于户外拍摄,可以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反射光线,令照片更加细腻和饱满。
使用极光滤镜来拍摄大海、湖泊或其他有反射表面的景物可以获得出色的效果。
2. 创造长曝光效果:长曝光是一种流行的摄影技术,用于拍摄模糊和流动感的效果。
通过使用ND滤镜,可以延长曝光时间,捕捉到移动物体的轨迹,如流水、云彩等。
尝试不同曝光时间和ND滤镜强度,以获得理想的效果。
3. 在景物和天空之间平衡亮度:在拍摄风景照时,经常会面临景物和天空之间亮度差异的问题。
使用渐变滤镜,可以在拍摄时平衡景物和天空的亮度,使整个图像保持清晰和明亮。
4. 调整白平衡和色彩:色彩滤镜可以调整照片的色彩效果,创建一种特定的氛围或情感。
例如,使用暖色滤镜可以增加夕阳的温暖感,而使用冷色滤镜则可以增强冰冷的冬季氛围。
此外,还可以尝试通过叠加不同颜色的滤镜来创造出更复杂的色彩效果。
减光镜的使用技巧店铺给你介绍什么是减光镜以及风光摄影中减光镜的使用技巧。
一. 什么是ND减光镜?ND减光镜, 也有称滤光镜, 减光镜, ND镜, 灰度镜, 中灰镜, 中灰密度镜, 定义:“灰色纯透明的高级光学玻璃”。
看上去就是一片黑到几乎看不透的玻璃!ND是英文Neutral(中性) Density(密度)缩写。
GND渐变镜,减光镜,英文名称是Graduated(渐渐) Neutral Density Filters,也叫中密度灰镜,也叫渐变镜,是摄影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滤镜,用来改变进入镜头的光比,压暗部分画面,通常是一边为透明的,然后渐渐过渡到暗灰色 CPL: circular polarizer(偏振) filter(滤镜), 圆偏振镜二. 种类及基本技术指标:按外形分大体有两种, 园形的旋入式(图一)和长方形的插入式(图二)两种,由于采用插入式设计的渐变镜比较容易改变角度,可以通过上/下移位改变渐变的比例或左右转动调整入光角度, 因此一般多用于风光摄影。
从功能上分, ND镜一般有非渐变和渐变(又分为软渐变和硬渐变)…在规格上, 一般业界最常采用的规格是:ND2 => 减少1档曝光;ND4 => 减少2档曝光;ND8 => 减少3档爆光;另外还有ND400 => 减9级光强度, 也就是说进入相机的光相当于在不加这层镜片时亮度的1/500,适用于白天长时间曝光。
不同厂家使用的符号(字母)可能不同, 但技术指标(减光量的计算方式)大同小异. 有一个简单的公式可以很方便地算出加了ND减光镜后的曝光时间: 假设相机在没有添加ND镜时, 正常曝光的快门速度是T, 则加上ND镜后, 在同样的光线条件, 光圈大小和ISO设置下, 正常曝光的快门速度= T*x,这个x就是ND镜上面标注的那个数字,ND4的话x=4,ND8的话x=8. 因此, 一张原来1/30秒“正确”曝光时间的PP在加了一张ND400的减光镜后, 现在的“正确” 曝光时间就变成了13+秒; 1/15秒变成26秒了!品牌方面, 业界常见的有口碑的一线品牌主要有:HOYA (豪雅), B+W, LEE, Singh-Ray…. 也有不少人用“高坚”(COKIN),建议有意入手ND镜的朋友一定事先做好调查研究.三. 作用与应用:ND减光镜的基本作用就是减少进入镜头的光线量, 从而增加曝光时间. 在一些过度明亮, 即使用最快的快门和最小的光圈仍然会造成过度曝光的场景下, 如能适当使用ND减光镜便可以取得正常的曝光效果。
风光摄影如何使用滤镜减光镜(NeutralDensity,ND)用途:减少进入镜头的光量。
使用场合:在强光下拍摄瀑布及河流。
ND镜可以将投射在感光元件的光量平均地减少。
当你相机的设定(光圈、快门和ISO)已不能再进一步减低相机的进光量,或者你想在某一个设定下获取更慢的快门值或者更大的光圈值的话,ND镜就派上用场了。
ND镜主要是在慢快门的设定下使用,如:在阳光下拍摄如丝绸般的流水,使流水更富动感;让移动中的对象(如人和车)变得不明显,甚至在影像上消失;增加移动对象的动态等。
注意,一些质量较差的ND镜会令照片偏色,不同厂商对ND镜减光量的表达方式也不一,大家使用时应加以留意。
渐变镜(GraduatedNeutralDensity,GND)用途:控制光线的强度,控制光差。
使用场合:应对风光摄影中明暗差距太大的情况。
渐变镜可以将一张照片的亮度,由照片中某个位置开始(大多由上到下)逐渐减低,这种滤镜十分适合一些光差简单的风光照,例如日落照(近太阳的天空较亮,近地面的位置较暗)。
偏光镜(Polarizers)用途:过滤反射光线。
偏光镜对拍摄风景照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的主要用途是消除不同表面的反光,令蓝天更蓝、树木更绿;此外,它也可以减少水面及橱窗的倒影。
要理解偏光镜的原理,先要明白光线是以波形传播,正常的光波震动的方向并不限于单一平方向,而是不规则地从四方八面而来。
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就是经过反射,光波震动的方向就会变为单一方向。
使用偏光镜时有几点要留意:由于偏光镜只容许光线在单一震动方向通过,光线的强度因此随之减低。
意味着在同一光源下,使用了偏光镜的相机,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假设光圈不变)。
在手持相机拍摄的情况下,手震影响也会比较明显。
偏光镜若是用于超广角镜头上,也可能会发生光暗不均的情况。
暖色镜、冷色镜(Warming,Cooling)用途:改变照片白平衡。
使用场合:风光摄影、水底摄影、特殊灯光下的摄影。
风光摄影滤镜使用技巧风光摄影是一种以自然景色为主题的摄影类型,也是广大摄影爱好者喜欢的一种摄影风格。
使用滤镜可以帮助我们增强风光摄影的效果,让照片更加出色。
下面是一些风光摄影滤镜的使用技巧。
第一,极光滤镜。
极光滤镜是用来增加天空的颜色和对比度的。
在使用极光滤镜时,要将滤镜插到镜头前方,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滤镜的角度和位置,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使用极光滤镜拍摄细节丰富的云层或日落时的天空,可以让照片更加富有层次感和冲击力。
第二,中灰渐变滤镜。
中灰渐变滤镜是用来平衡亮度差异的。
在拍摄风光照片时,经常会遇到天空亮而地面暗的情况,使用中灰渐变滤镜可以减小亮度差异,让照片看起来更加平衡。
使用中灰渐变滤镜时,将滤镜插到镜头前方,调整滤镜的位置,使其位于亮度较高的天空和亮度较低的地面的分界线上。
第三,偏振滤镜。
偏振滤镜可以增加颜色饱和度和反射消除效果。
拍摄静态的风光照片时,使用偏振滤镜可以将天空的蓝色和云层的白色更加突出,使照片看起来更加清晰和饱满。
调整偏振滤镜的旋转角度,可以改变反射光线的方向,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第四,中灰非渐变滤镜。
中灰非渐变滤镜可以帮助我们控制曝光时间,使照片更加平衡。
在拍摄风光照片时,经常会遇到光照强烈的情况,使用中灰非渐变滤镜可以减少来自天空的强光,使照片的曝光更加均衡。
使用中灰非渐变滤镜时,将滤镜插到镜头前方,调整滤镜的位置和角度,使其滤光效果均匀扩散到整个画面。
总之,使用滤镜是提高风光摄影效果的一种技巧。
在使用滤镜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滤镜,并根据需要调整滤镜的位置和角度,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通过合理地使用滤镜,我们可以拍摄出更加出色的风光照片。
关于减光镜(ND)偏振镜(CPL)在自然风光中的运用上一篇文章里咱们重点聊了减光镜(以下称ND)在城市风光中的运用(参考链接),有的朋友就问我,城市风光已经说了,那自然风光呢?恰巧这段时间我人在冰岛,作为我最喜欢的风光圣地之一,在拍摄自然风光中有一些关于使用ND镜以及偏振镜(以下称CPL)的心得,分享给大家。
在冰岛使用B+W滤镜拍摄首先我想说一下我在冰岛的拍摄设备,机身我是携带了2台全画幅机身,一台高像素机身一台高感连拍机身,镜头方面大三元16-35 F2.8,24-70 F2.8,70-200 F2.8都带着,其实一般情况下为了减轻负重我是不带24-70的,不过考虑到这次全程自驾,也就不存在负重的问题。
我携带的B+W的减光镜(ND)滤镜方面,我携带的是德国施耐德公司的B+W的3片滤镜:ND64(B+W的ND106)、ND1000(B+W的ND110)、CPL(B+W的XSPro KSM MRC nano CPL)。
关于B+W滤镜的品质我不想多加复述,好的东西本身就无需多家介绍,B+W这个品牌本身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我携带的B+W的偏振镜(CPL)在我看来,风光摄影中ND的作用主要有几个:1、在某个著名景点拍摄,想拍一张只有自己的照片,无奈人太多,用ND镜可以过滤掉,或者人太多,可以让人变得很模糊,拍出车如流水马游龙的感觉,当然这个功能在上篇文章中咱们就已经说了。
2、让水流变得更加平静,如丝绸般顺滑。
3、让水面变得更加有冲击力。
CPL的作用就相对简单:减少非金属平面的反光,如想拍摄一个清澈见底的水面无奈水面有反光,此时就可以用CPL来减少反光,当然CPL还有一些比较小众的作用,这个咱们暂且不表,放在文章里说。
例子1:1/60S F11 ISO100这是冰岛非常有名的一个景点,普通人拍摄时可能就如上图所示,但是其实在我看来,这么拍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太平淡,以及左下方由于瀑布冲击产生的泡沫让瀑布显得很脏,打破了整张照片的美感。
慢门摄影ND中灰密度镜和GND渐变镜的运用
慢门摄影 ND中灰密度镜和GND渐变镜的运用
作者:夫子Slay编辑:颜夜
水景慢门使用率最高的滤镜包括利用偏振镜CPL、中灰渐变镜GND、中密度減光镜ND、反向渐变近RGND进行拍摄。
CPL的使用很简单,就是通过旋转滤镜让天空更蓝,消除反光,让水面更清澈透底。
本期夫子Slay详解大家接触较少的中灰密度镜ND跟渐变镜GND 的运用。
目录:
一、中灰密度镜,简称ND
二、ND使用的基本原理
三、采用向右曝光模式
四、没有ND中灰密度镜怎么办?
五、GND渐变镜
六、GND渐变镜的使用方法。
《心得·叁》GND 中灰漸變鏡在風光攝影中的使用GND Fillter 學名:Graduated Neutral Density Filter 漸變中灰密度減光鏡, 俗稱 漸變鏡,漸變灰鏡等等,作用就是控制風光攝影中的大光比問題,在前期解決亮部過爆,暗部欠爆的問題,給攝影師得到一個合適的曝光。
Reserve GND Filter 學名:Reserve Graduated Neutral Density Filter 反向漸變中灰密度減光鏡,俗稱 反向漸變鏡,常用於日出,日落的場景。
這裡我只是想分享一下自己在風光特別是夕陽日落,日出攝影時候利用漸變鏡的一些心得,如果您對這些文字,無論是喜歡,同意,非議,均可以在 我的QQ技術討論群(204446640) 繼續討論,討論才是學習進步的最佳途徑。
下面的是之前寫的一些隨意文字,可以參考。
1.《心得·壹》慢门海景拍摄心得和后期处理 h ttp:///forum/2516253.html2.《心得·貳》ND 中密度減光鏡在風光攝影中的使用/forum/2645473.html3.詹姆斯摄影手记 之 南海普陀寺草垛海景/forum/2593389.html先分享幾張 利用灰鏡拍攝的海景作品:O'Sullivans Beach使用 0.6 RGND Hitech FilterCamera Canon EOS 5D Mark iiiExposure 0.5 secAperture f/16Lens EF 16-35 mm LFocal Length 16 mmISO Speed 100Port Willunga Sunrise使用 0.6 RGND Hitech Filter Camera Canon EOS 5D Mark III Exposure 1 secAperture f/22.0Focal Length16 mmISO Speed50Marino Rocks With FishmanLCW 82mm ND500 灰鏡Hitech 0.9 Hard 硬邊 GND 漸變鏡Camera Canon EOS 5D Mark IIIExposure30 SecAperture f/7.1Focal Length20 mmISO Speed100GND 漸變鏡的分類:GND 漸變鏡主要分為 HARD 硬邊, SOFT 軟邊2種,硬邊主要用于海景,軟邊試用于山景。
拍摄风光时运用超焦距技巧:使用ND镜平衡天地的曝光等作者:暂无来源:《摄影之友·影像视觉》 2011年第5期翻译:沛然编辑:林曦当你观看摄影大师的风光照片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些照片从前景到背景都是清晰锐利的,而你自己在实际拍摄时,即便使用f/22的光圈也无法得到这样的景深?如果你要获得最大限度的景深,仅仅缩小光圈是不够的,你需要懂得有关超焦距的知识。
这种摄影技术广泛应用于运用广泛拍摄风光和海景,甚至还包括影棚拍摄。
在讲述超焦距之前,我们先要看看光圈、焦距和对焦点是如何影响景深的。
控制景深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光圈,使用大光圈,比如f/4,就可以制造很浅的景深,而使用f/22这样的小光圈,照片中清晰的区域就会加大。
在拍摄风光时,常见的方法是把光圈设置在f/11到f/22之间,但是这样的小光圈还不能满足苛刻的风光摄影要求。
景深是焦点前后清晰的范围,这就意味着景深有前景深和后景深之分。
在光圈缩小时,前后景深都会增加。
如果你将焦距设置在无限远,比如拍摄远山,那么后景深无法增加,只有焦点前面的一段距离是清晰的,后景深则被“浪费”了。
通过手动控制对焦点,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对焦点前后清晰的范围。
换句话说,就是让前后景深都发挥它们的作用。
你可能会问,如果改变焦点,那么从取景器里就会发现远景都模糊了。
这时候我们要明白,为了方便对焦,镜头的光圈是全开的,在拍摄时才会收缩到你设定的数值,所以当你对焦时,看到的景象可能是f/4的景深,而实际拍摄时,使用的是f/22。
当你拿不定注意的时候,可以使用相机的景深预览功能查看实际景深。
超焦距的技术一般用在广角镜头上,但是这个方法理论上适用于所有镜头。
但是焦距越长,景深就越小,对超焦距点的设置精准度要求也越高。
如果运用不当,会适得其反。
要设置正确的超焦距有很多方法,不同焦距的镜头,其超焦距点的位置也不同,你可以通过网上的对照表格和一些公式进行计算。
在拍摄时,使用实时取景功能和景深预览来查看景深的实际状况,进行微调,选择最佳的焦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