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高中跳高运动员背越式跳高中摆动腿的训练手段研究

浅析高中跳高运动员背越式跳高中摆动腿的训练手段研究

浅析高中跳高运动员背越式跳高中摆动腿的训练手段研究
浅析高中跳高运动员背越式跳高中摆动腿的训练手段研究

浅析高中跳高运动员背越式跳高中摆动腿的训练手段研究

摘要:跳高是高中田径运动比赛中项目之一,但是背越式跳高由于高中场地、器材、教师等原因,并未得到良好的开展,本文尝试通过阐释背越式跳高中摆动腿的作用及训练手段,从而达到提高高中运动员背越式跳高的水平。

关键词:背越式跳高摆动脚技术素质训练技术训练

背越式跳高中的起跳是背越式跳高技术的关键环节,但是起跳的好坏往往是支撑腿蹬地动作与摆动腿的摆动动作合理配合的结果。在背越式跳高的起跳过程中,摆动腿适时、快速、有力的摆腿动作,将是提高起跳效果的保证。

1 背越式跳高中摆动腿的作用

减少背越式跳高起跳时的踏跳时间,摆动腿的适时、快速、有力的摆动可缩短起跳腿蹬伸时间,从而为快速起跳创造有利条件。促进人体更加积极向上腾空,增加垂直速度。背越式跳高中摆动腿的摆动有利于保持人体空中平衡,从而促进人体达到最高点时过杆。

2 高中背越式跳高的摆动腿的训练手段的研究

高中田径运动员背越式跳高运动员的训练手段可以分为素质训练与技术性的训练两个部分。

背越式跳高技巧

背越式跳高技巧 背越式跳高的完整阶段 1、助跑阶段 是指从起动开始,经过一段距离的跑动(全程助跑一般跑8~12步),最后踏上起 跳点的这一技术阶段。一般包括起动方式、助跑路线、助跑距离和节奏等几方面。 2、起跳阶段 是指起跳脚踏上起跳点,在摆动腿的配合下,经过着地、缓冲、蹬伸和蹬离地面 跳起的这一阶段。起跳阶段的技术是跳高的关键技术。 3、过杆与落地阶段 是指起跳腾空后,身体各部分利用合理技术动作越过横杆,并安全地落在海绵包 上的技术阶段。 背越式跳高如何助跑? 一、技术特点 背越式跳高助跑的主要特点是弧线助跑,助跑线一般为“J”其优点是: 1、助跑的预备段是一条直线或曲率很小的线曲,因此全球便于加速和发挥速度。 2、向弧线过渡时比较平缓自然,可以避免停顿或减速。 3、弧线曲率由大变小,使身体逐步加大内频。 4、最后一步与横杆约成20度至30度角,以保证人体在腾空后,有一个适宜的相对于横杆的垂直位移距离。 二、助跑技术 助跑的任务是获得必要的水平速度,并为提高起跳效果和顺利地越过横杆创造条件。背越式跳高一般采用8至12步助跑,分直线助跑段与弧线助跑段。 1、直线助跑技术 近似于短路途中跑技术,跑进时身体重心高而平稳上体适当前倾,后蹬充分有力,前摆积极抬腿,两臂协调配合大幅度摆动。

2、弧线助跑技术 身体逐步内倾,加大外侧腿臂的摆动幅度,保持头、躯干成一直线向内倾。助跑 的整个过程应有明显的加速性和较强的节奏感,尤其是最后几步逐渐加快,到最后一 步最快。 背越式跳高技巧有哪些? 1、背越式跳高的助跑和起跳要结合好,在起跳的时候注意人体的重心向上顶,不要过早的倒杆(向杆冲),然后是空中的动作,刚学习背越式跳高需要跳2000次左右才能动作定型。 2、提高自己的弹跳力,可以练习杠铃和助跑起跳摸高。 3、空中动作,可以通过下腰和原地过杆练习。 4、自然弹跳力训练的方法有各种行进间跳跃,跨步跳、单足跳20—30m,计时、四步助跑五级跳。专项弹跳力训练有带助跑4—5步的跳跃,计时30—60m,跳跃及 各种跳深、跳栏架、跳台阶、综合跳等。 5、一般力量素质的训练方法有助木举腿、高抬腿走、实心球练习等。专项力量的训练方法有负重弓箭走、负重蹬台阶4cm,负重半蹲起、及利用其他器械练后群肌、 小肌群力量。 6、协调性训练有各种体操技巧练习,各种绕栏、跨栏跑,各种球类运动等均能提高运动员的灵敏和协调能力。 7、一般速度训练可以30—6m反复跑、100—150m,反复跑、30—60m追逐跑。专项速度训练有弧线跑30m计时,全程助跑计时,后四步助跑计时,下坡跑接弧线跑20m,下坡跑度弧线跑20m,快速摆臂摆腿的模仿练习,快速起跳练习。 8、助跑步数为8—12步,前段跑直线,后段跑弧线,用离横杆较远的腿起跳。 9、起跳离地后,保持伸展姿势向上腾起,并在摆动腿及其同侧手臂的带动下,加速身体围绕纵轴旋转,使身体背对横杆。 10、当头、肩越过横杆后,及时仰头、倒肩、展体,挺胞,并稍后收双腿,形成 杆上背弓姿势,同时身体重心尽量靠近横杆,以充分利用腾空高度。 11、当身体重心移过横杆后,应加速向上甩腿越过横杆。过杆后以背部落垫。 12、注意好跑线,要有节奏的先4不慢,后不加快,在转弯时要加速,左脚靠近 垫子,右腿一甩带动整个人转过来,一定要往上跳,不要急着往后倒。

背越式跳高课后练习及答案

跳高习题作业 一、是非题:(本题共10个小题,判断每小题的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填“+”号,错误的在括号内填“-”号。) 1、1968年,苏联运动员首先采用背越式跳高技术,获得本届奥运会金牌。() 2、1970年,我国选手倪志钦采用俯卧式跳高技术,以2.29米的成绩打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 3、背越式跳高在技术方面,主要是根据个人特点,不断完善各个技术环节,形成个人技术风格。() 4、跳高身体腾空之后,任何自身动作都可以改变身体重心的运动轨迹。() 5、跳高运动员起跳时身体重心腾起的高度取决于腾起初速度和腾起角。() 6、跳高运动员起跳时腾起初速度由水平速度的快慢决定。() 7、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可以自然降低身体重心,可以减小支撑点的压力,增加 起跳效果。() 8、背越式跳高的技术特点是快速助跑、快速起跳、快速过杆。() 9、跳高起跳离地瞬间身体重心高度取决于身高、体重和起跳离地瞬间的身体姿 势。()10、跳高起跳时要尽量降低身体,增加起跳时的工作距离。() 二、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把所选项前字母填在括号内。) 1、跳高首次在英国被列入田径比赛,是在() A 1860年。 B 1864年。 C 1867年。 2、男、女跳高被列为现代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分别是第届和第届。 () A 1、5 B 1、9 C 2、5 3、1957年,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以1.77米的成绩打破女子世界跳高纪录。()

A 郑凤荣 B 郑达真 C 金玲 4、背越式跳高直线段助跑,是为了便于() A 提高身体重心。 B 调整助跑节奏。 C 加速和发挥速度。 5、背越式跳高的腾起角度一般为() A 45—50度。 B 50—55度。 C 55—60度。 6、跳高起跳离地瞬间身体重心高度,取决于身高、和起跳离地瞬间的身体姿势。() A 体重 B 腿长 C 踝关节蹬伸力量 7、跳高起跳中的摆动腿动作与的用力是紧密配合的。() A 起跳腿 B 摆臂 C 摆腿 8、跳高起跳中的制动力是不可避免的,但过大的制动力会导致与能量的大量的消耗,影响起跳效果。() A 垂直速度 B 水平速度 C 加速度 9、跳高过杆的全过程,应使躯干和肢体尽可能靠近的运动轨迹。() A 横杆 B 身体运动 C 身体重心 10、跳高助跑的任务是获得必要的,为起跳创造有利条件。() A 水平速度 B 垂直速度 C 加速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 1、年,美国运动员首先采用背越式跳高技术,获得第届奥运会金牌。 2、1983年至1984年,我国优秀跳高运动员 3次打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 3、男子世界跳高纪录为米,由创造;女子世界跳高纪录为米,由创造。 4、跳高的完整技术过程可分为、、、四个技术阶段。 5、人体重心腾起的高度主要取决于和。 6、背越式跳高的助跑,前段为,后段为。 7、跳高助跑的主要任务是获得必要的,为创造有利条件。 8、跳高起跳的摆臂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背越式跳高的技术力学分析

背越式跳高的技术力学分析 背越式跳高是目前最流行的跳高技术,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必修内容,同其他跳高技术相比具有动作比较自然,能充分利用助跑的速度,等优点。我认为,在背越式跳高的技术教学与训练中,要研究分析跳高的力学特点,要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重点、难点,有效提高教学与训练的水平。下面就背越式跳高的力学特点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助跑 跳高是一项按一定规则,以克服高度障碍为目的的运动项目。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决定抛射体飞行高度的两个物理量:一是这个抛射体的初速度,二是抛射体同水平面的夹角。在抛射体同水平面夹角一定的情况下,决定抛射体飞行高度的关键环节取决于抛射体的初速度。 我们知道,人体在腾空后,其实质就是一个抛射体,因此,若想提高人体腾空的初速度,首先必须具有足够的水平速度,而这一水平速度是通过助跑获得的。因此,正确的助跑是跳高的基础,一次成功的试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正确的快速助跑。 背越式跳高的助跑分为直线段与弧线段。 直线段的助跑一般跑四到五步,助跑时要保持高重心,且重心尽量保持平稳,大腿积极前摆。 弧线段一般跑三到五步,一般采用“j”字形弧线,即在弧线段的曲率逐渐加大。但是对于初学者我认为采用圆弧形比较适宜,因为这种助跑路线的动作比较自然,初学者易于掌握。 助跑的最后一步是助跑与起跳的关键,助跑的水平速度通过起跳动作转化为垂直速度。起跳技术的优劣与这一步动作质量密切相关,是助跑过程当中最关键的一步。 助跑的最后一步的距离对起跳的效果影响较大,距离一定要适宜,不能太大也不能太远。因为最后一步是与起跳相结合的,助跑的方向是向前的,而起跳的方向是向上的,如果最后一步的助跑距离过大,使身体重心的位置与支撑点的位置过远,在身体离地的刹那,身体总重心的位置来不及移动到支撑点的正上方而形成制动,从而影响起跳效果。反过来,最后一步的距离也不能太小,太小则造成起跳时间过短,使起跳腿来不及充分蹬伸,起跳不充分,形成跳不起来的现象,从而影响起跳效果。 根据以上分析,助跑最后一步的距离一定要适宜,起跳脚着地后,摆动腿积极向前、向上摆动,此时身体重心的位置迅速前移,在人体腾空的刹那,身体总重心的位置应位于起跳脚的正上方。此时,地面对于人体的支撑反作用力恰好通过身体的重心,起跳的效果最佳。我个人体会和通过实践检验,最后一步的距离比倒数第二步少20-30公分。 助跑最后一步,起跳脚距离横杆的垂直面的距离要适宜。一般水平越高,起跳点距离横杆垂直面的距离越远。初学者的这一距离约为半米。如距离横杆过远,则造成人体腾空后的最高点在杆前,过杆时不是人体的最高点,影响过杆效果和跳高的成绩。反之,如距离横杆过近,人体为了越过横杆,必须向内侧起跳,从而形成制动,造成‘进’不去,杆的现象。 助跑最后一步的摆腿方向同横杆的垂直面有一定的夹角技术要求起跳脚的脚尖指向远

背越式跳高的优点

背越式跳高的优点 一、采用弧线助跑对背越式跳高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采用弧线助跑最后为克服离心力,身体内倾使身体重心自然下降,加大了工作距离,最 重要的是相对提高了支撑能力。 2.从内倾状态进入起跳腿着地支撑,所形成的线运动制动和弧线助跑的惯性作用,能使身 体自然竖直,这样可以把起跳的偏心推力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有利于提高垂直起跳效果。 3.弧线助跑时,运动员身体逐渐转向侧对横杆,最后从内倾姿势进入起跳,形成肩轴和髋 轴的反向扭转,不但充分伸展屈髋肌群,使摆动腿的摆动更加有力,而且有利于人体围绕纵轴旋转。这样,腾空后,能使身体自然地转向背对横杆。 二、重心从横杆下钻过 当运动员背越过杆时,是背对横杆。头和肩膀越过横杆时,迅速下降到横杆的下面,保持较低的重心,然后才迅速的把腿踢过横杆。这样可以保持重心始终在横杆一下。也就是说,背越式跳高运动员的重心实际是从横杆下面钻过的,因此可以大幅度提高运动员的跳高成绩。 三、起跳时骨盆转动特点对起跳后的积极作用 背越式跳高起跳时骨盆是以支撑腿的髋关节为轴,在盆带肌收缩作用下协同摆动腿的自然快速摆动而做向前上方转动,这种转动必然产生绕人体纵轴转动的力矩,实现在人体腾空后身体的自然转向背对横竿。这种摆动腿的自然快速摆动,既保证摆动腿的摆动速度力量的发挥和摆动幅度的增大,又保证起跳腿的合理蹬伸。如果起跳时刻意采用摆动腿向异侧肩方向摆动,虽然能获得相对较大的绕身体纵轴转动的动力矩,但是,这样的摆腿动作必然影响摆动效果和起跳腿的蹬伸幅度(教学实践称:“压髋”起跳),相对增长起跳时间,限制起跳能力的充分发挥。因而背越式跳高起跳动作都符合人适应自然的合理生物学和力学特点,没有以动作形式为依据而 形成的刻意或“随想”的技术动作。 四、背越式跳高“双动力”起跳技术 背越式跳高是起跳是从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垂直支撑开始到起跳腿蹬离地面结束,经历了两次支撑、两次摆动、和一次短暂腾空的“两步”中完成的;是两条腿共同参与获得起跳垂直速度和腾起垂直速度的“双动力”起跳。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支撑蹬伸、摆动是起跳的第一动力源;起跳腿的支撑蹬伸和摆动是起跳的第二动力源。 五、背越式跳高采用先直线助跑,然后自然转为快节奏的弧线助跑,在起跳时通过摆动腿的快 速合理的曲腿摆动,促进起跳腿的缓冲与蹬伸动作的迅速完成,使人体呈“垂直”起跳和实现腾空与身体展体的自然转向背对横竿后,继续完成过竿的快速收腹举腿动作。背越式跳高的每个环 节动作都符合人类适应自然和人体的本能动作,特点是各个环节的动作速度能自然加快,起跳 时肌肉收缩的阻力负荷为相对减小。

背越式跳高课教学设计

精心整理 背越式跳高课教案设计 一、指导思想 在全面贯彻体育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按水平五的目标要求,以背越式跳高单元教学为课例进行教学。本单元共六次课,本次课为背越式跳高单元教学第一次课。 二、教学理念 依据《体育与健康》及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 位和情感体验;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线,教师合理把握教学的自由度,给学生较大的学、练空间,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发自内心地感受主动参与运动的快乐和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多种教学 方法的整合,把健康的理念和思想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关注个体差异,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 松、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交流情感、体验快乐的课堂。 三、教材分析 跳高技术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体育与健康》高中年级教材中的选修教材,属于田径运动的跳跃类教材。由于跳高技术难度较大,所以本学期将安排6个课时进行教学,该课次为单元计划第一次课。跳高是由:助跑、起跳、过杆和落海绵包四个技术环节组成,以过竿姿势分为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和背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结合是教学的重点,过竿动作是教学的难点。 四、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的年龄为16、17岁左右,该年龄段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旺盛的青春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学生作为个体,又具有其独立性,要具有较强的耐受挫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想象力、模仿力和创造能的舞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比赛和小组动作展示,体现现代人追求成功,尝试冒险、挑战,靠努力和奋斗赢得胜利,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心理倾向。也可使学生心里积聚的压力得到宣泄,心情愉悦,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和挫折。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过竿动作 教学难点:助跑与起跳结合 六.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学生能积极参加体育课的学习并充分利用场地器材进行身体练习 2、运动技能:学生会运用一种跳高动作越过横竿,并在此上技术上有发展。 3、身体健康:发展学生跳跃能力、身体灵敏性和协调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4、心理健康:通过跳高练习,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竞争力和调节情绪的能力,战胜自我,体验成功的乐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5、社会适应: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树立勇于战胜困难和挫折的信心,小组跳绳动作的展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探究创编能力。 七、教学法和教学手段 教法:教师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完整和分解法、游戏竞赛法、提问作答法、保护与帮助法、表扬鼓励法、分组练习法,小组讨论法等方法来达到传授跳高的基础知识、技术和技能的目的。 学法: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采用观察法、表象训练法、模仿练习法、重复练习法、自我评价法和小组评价法。 教学手段:老师提出问题,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后出示各种跳高动作图片让学生欣赏和学习,其目的让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使学生有直观的理解。关注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教学,让学生自主选

体育课教学反思案例篇一

体育课教学反思案例 篇一:体育课教学反思案例 案例背景:当前,在体育教学中,许多教师从趣味性、多样性、实效性出,安排了一些新颖的教学内容。加强了课堂气氛的活跃性,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更为提高。但在教学大纲占有一定比例的队列队形的练习,在实施中却有被“挤掉”的现象,造成学生的队列队形练习素质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学的质量,根据这一现象,谈一下队列队形在广播操中运用的效果,以引起体育教师的重视:在队列队形的练习中,学生根据教师的“口令”做规定的动作,并使自己的行动和集体协调一致。这就要求学生具有集体的组织观念和较强的纪律性。严格要求的队列队形练习,能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的精神。在广播体操、体育课集合时做到快、静、齐,精神焕发。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加强,课堂纪律明显好转,为学校的教育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队列队形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使儿童、青少年从小养成正确的站立、行走等姿势,使他们的肌肉和骨骼得以正常协调地发育,使全身的肌肉协同、对抗而完美地收缩和放松,保持一定的紧张度,减少中小学学生中出现的驼背,鸡胸等脊椎,胸廓结构变形等问题,形成良好的身体姿势。 广播操的教学无论从教来讲还是从学来说都是一项枯燥乏味的工作。所以,圆满完成广播操教学的前提就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准备部分在这部分里我主要采用激发兴趣导入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课堂升温,具体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分级进行趣味游戏,并以此达到热身的目的。因为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比较“稚嫩”、孩子气还很重,适当采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基本部分因为广播操有硬性的教学要求,注定了其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书面要求进行教学,所以除了尽量使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外,仍然采用传统的完整示范—分解示范、讲解教学—完整教学的模式,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分的强调“教”,而是“教”与“学”并重。在动作传授完以后,让同学之间分组练习、讨论,互相纠错,以此培养学生自评、互评的能力,并让动作完成好的学生进行示范领做,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己的能力。因为我们的学生在上课之前都已经分组,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相互攀比的心理,让他们分组比赛,看哪组同学做的规范,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我全程指导及时发现错误动作,在错误动作未成型之前就把它纠正过来。 3、结束部分结束部分比较简单,只是一些课堂的常规,让学生总结点评一下这节课的收获,表扬做得好的学生,鼓励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学生,让其在课后加强练习。

背越式跳高说课稿

背越式跳高说课稿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以改善、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突破口,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和帮助,通过引导、体验、挑战、探究、互相评价互相帮助等学习方式,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本课强调学生在学练技术原理和锻炼实践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参与体育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 背越式跳高是我校田径教学模块中的必修内容。背越式跳高主要由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技术组成。本次课是本单元8次课中的第4次课,主要学习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它也是掌握背越式跳高技术的重点部分。 三.学情分析 通过前3次课的学习,高一女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背弓和弧线助跑的粗略技术,但由于身体素质等各方面的原因,还存在背弓不足,助跑步点不准,起跳不充分,甚至个别女生还存在恐惧心理等情况。 四.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自信的优良品质,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 2.通过主要教材和分层练习,使每个学生在自身程度上分别能跳过相应水平的横竿高度 3.通过主要教材和游戏部分的练习,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增强上下肢协调配合的能力及灵敏性。 五.教学重难点:助跑与起跳结合技术 六.教学流程: 1.准备部分: 通过曲线跑,圆圈跑等使学生身体慢慢进入练习状态。随后分成四组进行助跑摸高、原地倒肩挺髋练习、原地起跳倒肩挺髋等专项准备活动为基本部分作好铺垫。共10分钟。 2.基本部分: A.教师完整示范助跑结合起跳过杆技术,提问学生教师顺利过杆有哪些因素? B.学生分组进行模仿练习,助跑5步以上过橡皮筋练习。每人练习5次。小组互相探究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不断进行总结。 C.集体讨论顺利过杆技术的要领:弧线助跑以及身体重心的控制;恰当的起跳位置;倒数第二步摆动腿落地时积极的“滚动”和起跳腿的迈步放脚动作的顺利衔接;起跳时肌肉的离心-向心收缩的转换过程; D.根据对正确技术动作的理解分组进行练习,每人练习5次。 E.分组分层练习: 在集体练习时结合同学间的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客观地分析自身的弱点和优点进行分组。 A组主要以不能正确做出背弓动作的同学为主,主要练习原地倒肩挺髋动作和跳起、上步倒肩挺髋练习,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B组主要以起跳不充分、起跳时屈髋等现象采用助跑摸高和助跑跳上海绵垫的练习手段C组主要以助跑节奏、步点和其他相结合技术的小细节问题为主,以反复进行助跑结合起跳技术跳过横竿为主要练习手段。 D组的同学已经基本掌握该项技术,要求用更长的助跑弧线和更合理的助跑节奏更高的高度来进行练习,不断挑战自我。 每位同学在该层次练习后进行自我检阅,要求分别能跳过 90cm、1米、1。1米和1。2米的高度。教师要肯定学生进步的同时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充分的

跨越式跳高课教学反思

跨越式跳高课教学反思 体育组—刘亚鹏跳高在体育教学中特别对小学体育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也有一定地挑战性,跨越式跳高相对俯卧式、背越式跳高比较简单易学,通俗易懂;适合初学者特别是小学生采用地一种起跳方式。通过体验练习、讲解示范、纠正练习、分组练习、巩固提高练习,很好地灌输了跨越式跳高的教育教学;注重差异、分组教学、因材施教等多种教学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同参与、同进步、同健康、同快乐”!因此,也给本人积累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当然教学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下面列举教学活动当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以便下次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1、每次课前,必须布置好上课所需场地、器材、人员。不然,等上课了才去布置就影响了正常教学时间,也大大减少了训练时间。 2、上课时,必须让每位学生充分活动开,然后检查好教学时所用的垫子是否安全,也可安排责任心较强的学生负责,在体验练习时,尽量让学生借助助跳板充分体会起跳腾空、过杆摆腿以及落地的感觉,培养个人自信心。

3、随着课时得的推进,练习增多,难度的加大,铺好垫子尤为重要,学生每次练习跨越后都要整理好垫子,才能让下一位学生起跳,否则容易造成下落时触地或落到两垫子并排的中间地板,造成学生腿伤。 4、在练习跨越式跳高时,必须遵守纪律,听从指挥;要求跨杆顺序由低向高循序升高,每人顺利跨过同一高度时,方可往上升高,升高时不能超之过急。 5、多数学生在初步自由体验练习时都比较积极、乐观,但随着练习的增强,课时的推进,动作的规范,难度的提高,有些学生开始怯场或信心不足,热度开始下降,弹跳力较好的学生或部分自信的学生对上升高度嫌太慢,总想步步高升或一步到位,以博得老师和同学的赞许;而对于弹跳较差较弱的男女生来说,每次增高都是举步维艰,压力不小,甚至怕被人取笑,产生恐惧、逃避心里;此时教师必须加以引导,减少压力,不然结果将适得其反,事倍功半。 6、基于以上原因,在授课时,我采用分组教学法,分成能力大小的三个级别组进行练习,较弱的初级学习组、较好的中级加强组、突出的高级提高组,初级组跳过杆的同学可以到到中级加强组练习,也可以继续留下来练习,跳不好的中级可转到初级学习组练习,以此类推,并强化学生地助跑、起跳、摆腿过杆、落地动作的连贯性与重要性;这样一抓,大大增强

背越式跳高单元教学计划

背越式跳高单元教学计划 设计说明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以改善、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教学中给学生较大的学、练空间,

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发自内心地感受主动参与运动的快乐和获得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切实提高学生的欣赏、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从而为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明确跳高的技术原理,基本掌握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发展学生在腾空中控制动作的能力;培养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发展学生弹跳、速度、力量、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掌握发展体能的方法,提高自练、自控、自评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忍不拔的精神。 三、学情分析:高一年级学生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旺盛的青春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所以,在教学中学生需要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想象力、模仿力和创造能的舞台,通过比赛和小组动作展示,体现人追求成功,尝试挑战,靠努力和奋斗赢得胜利,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心理倾向。也可使学生心里积聚的压力得到宣泄,心情愉悦,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和挫折。背越式跳高是高中田径模块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发展学生灵敏、协调、柔韧、力量等体能的有效手段,而且对促进学生自信、果断、百折不挠等良好的心理意志品质的养成具有积极的作用。我校高一年级学生城市学生占三分之二,农村占三分之一,层次不齐。并且它的技术要求高,所以,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大多数同学在后倒时会存在恐惧心理。 四、教学重、难点:1、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及起跳后对腾空动作的控制能力;2、发展跳跃能力;3、跳高比赛规则;4、自练、自控、自评能力和耐挫能力。 五、学时分配:共6学时,其中四个学时里安排了素质练习(时间约占全课的三分之一)。 六、教学组织形式:分组教学(按层次、性别) 七、教学方法:教师主要采用多媒体演示、讲解示范法、完整和分解法、游戏竞赛法、提问 作答法、表扬鼓励法、分组练习法,小组讨论法。学生主要采用采用观察法、表象训练法、模仿练习法、重复练习法、自我评价法和小组评价法。 八、考核办法及标准 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如下表: 表(2)

背越式跳高教案

《背越式跳高》教案 湘潭县第六中学彭根 一.课的主题 背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技术练习 二.指导思想 依据《体育与健康》及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情感体验;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合理把握教学的自由度,给学生较大的学、练空间,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发自内心地感受主动参与运动的快乐和获得成功的喜悦,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交流情感、体验快乐的课堂。 三.教学理念 从素质教育出发,根据高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主,重在培养学生正确动作姿态的学习,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整合,把健康的理念和思想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积极地参与和体验中初步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同时学会倾听、交流、沟通、信任和合作,逐步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和终身体育理念。 四. 设计思路 为了更好地突出解决教学的重点,分散教学难点,在完整动作演示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了助跑与起跳技术环节,便于学生加深印象,使学生易于接受,并能形成较为深刻的动作记忆,为了能启发学生,促进其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完整的助跑起跳技术动作进行了分解动作的示范和解说,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动作重、难点和细节的理解,使学生从动作整体上形成连贯的动作概念。 教材教法分析了教材的重、难点,一是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观看多媒体课件和挂图;二是便于学生能抓住关键,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师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技术的基本练习方法。 2.以跆拳道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并发展其身体协调能力。 3.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快乐,体验成功。 六.学生学习目标 1.全班大部分学生能掌握助跑起跳技术的练习方法。 2.以跆拳道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并发展其身体协调能力。 3.逐步学会自我练习,学会互相帮助。 七.教学流程 热身——徒手操——起跳技术教学——助跑起跳技术教学——跆拳道教学——太极放松整理操——小结——收还器材

2021年初中体育课的教学反思

初中体育课的教学反思 引导语:初中体育考试开展完体育课活动后,要怎样写一篇教学反思呢?接下来是为你带来收集的文章,欢迎阅读! 课改向我们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中要树立新的理念,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每个班都有肥胖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遗传因素导致缺乏运动细胞的学生较多,在技能要求比较高的项目练习时,常受到同学嘲笑,因而这些学生虽喜欢上体育课但又怕遭到同学的嘲笑,久而久之,便疏远了体育活动,成了体育课上受冷落的旁观者,特别是体育课改的今天,此类问题更加突出。那么如何使这些同学象其他学生一样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并获得乐趣,是我们每个体育教师的职责和追求目标,也是课改的今天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教学实践,我感悟到只要教师努力去关爱这些特殊学生,这个目标是一定能够实现的。现在可能所有班级中都有一位或是多位同学人特胖,有的不但胖个子又高,跑起步来挺费力的(200米都跑不完),别说跟随队伍跑步了。 所以这样的学生在分组练习时经常受到小组同学的批评及责骂,甚至遭到嘲笑。我所教的初一年级就有这样一位同学,不太爱和同学们一块活动,做练习时总是往后溜,摸底测验成绩也比较差。课后我找到他,问他 ___上课不积极活动?开始他不说,在我的启发

下,他才说:“其实我很喜欢体育活动的,可我长得这么胖,做起动作来很吃力,又不好看,同学们会笑话我,所以就不想动了”。根据他的想法,我诱导说:“不管谁在新动作时,都不可能做得很好,再说对于你,重要的是参与、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练习的次数多了,动作也就好看了。 老师相信你,你一定会战胜自我,找到体育活动的乐趣。”在后来的活动中我仔细寻找该生的闪光点。不久在练习耐久跑时他总是坚持到底,不管和其他同学有多大的差异,始终坚持到底。久而久之,在他的自信、坚强下完成了和其他一样的练习内容。在体育课上,我及时表扬了他,并要求其他同学多向他学习。同学们也报之以热烈的掌声,纷纷向他询问起来。老师的表扬,同学的鼓励给这位同学装上了自信、坚强的翅膀。自此以来的体育课他上课很投入,与同学合作的也很愉快,体育成绩也有了相应的提高。在上课时每个人一定要克服内心的自卑心理,融入到 ___的大家庭之中,不懂不会的'主动请教,反复练习,同时常于同学合作、交流。总之,“在课堂上只要主动参与、积极练习,就一定能获得快乐,获得成功”。 学校教育 ___给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而现行体育教学很少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特点,体育课练习密度普遍偏低,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也很难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体育教

背跃式跳高单元教学计划及教学设计

田径背跃式跳高单元教学设计

田径背跃式跳高课时教学计划 第一次课 年级:九年级水平目标:水平四 教学内容:背越式跳高的过杆和落地技术。 一、指导思想: 通过教师展示结合展板使学生了解正确的动作过程,明确动作环节,循序渐进的通过多种练习方法建立背向过皮筋的空间感觉,为完整的背越式跳高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对跳高项目中的跨越式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对背越式跳高不太了解,学习过程中会感觉很难掌握技术动作,因此本次课要从基础学习,循序渐进,做好保护与帮助工作。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背越式跳高完整的动作过程。 2.70%的学生能完成原地背向过皮筋。 3.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精神。 四、教学要求及重难点: 教学要求:积极的参与学习,循序渐进体验背向动作过程。 重点:重点:挺髋展体。 难点:收腹举退肩背落垫 五、教学方法: 活动中:1.通过展板对学生进行直观的讲解。 2.教师讲解示范背越式跳高的动作过程,学生观察模仿练习。 3.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分组练习,体会背越式跳高的背向通过橡皮筋的感觉。 4、练习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六、教学流程: 准备部分:教师介绍本次课内容,并引领学生进行变速跑和专项准备活动。 基本部分:体验尝试不同方法的过杆动作,教师示范背越式跳高动作过程,结合展板明确动作,从原地体验到空间体验,互帮互助,互相观察,明确动作要点,在游戏中增强团队协作,素质练习提高体能。 结束部分:通过敲打,呼吸调整放松。

教案

第二次课 年级:九年级水平目标:水平四 教学内容:背越式跳高的起跳技术。 一、指导思想: 在学习过杆和落地后,继续学习起跳技术,从原地开始体会支撑摆动用力顺序,循序渐进变为迈步起跳体会腾空感觉,在两人配合过程中建立互助互学,互相帮助的学习氛围。 二、学情分析 在上节课的初次接触背越式跳高后,学生在心里和肢体上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技能掌控,由于动作较难学生产生了一些畏惧心理,但是一部分同学感受到了乐趣。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的三个环节。 2.70%的学生能助跑最后一步用脚跟先触地并向前快速滚动转为全脚掌。 3.能与他人合作完成体育活动任务,表现出较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四、教学要求及重难点: 要求:认真听从老师的指挥练习,学会观察,努力克服困难。 重点:起跳腿前迈起跳,蹬摆协调有力。 难点:起跳后摆腿成背对横杆姿势。 五、教学方法: 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逐一观察,指出问题。 2.利用展板和器材逐步学习起跳动作要领。 3.学生互助,优秀示范。 4.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组长负责,相互指导纠正,教师巡视指导。 六、教学流程: 1.准备部分:慢跑后的徒手操进行热身活动关节。 2.基本部分: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后教师示范讲解,学生按照练习方法逐一练习,教师及时进行点评,挑选出优秀的进行示范,在共同讨论中深入学习,

《背越式跳高》教学设计

《背越式跳高》教学设计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课标分析 从素质教育出发,根据高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主,重在培养学生正确动作姿态的学习,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整合,把健康的理念和思想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积极地参与和体验中初步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同时学会倾听、交流、沟通、信任和合作,逐步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和终身体育理念(二)教材分析 依据《体育与健康》及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情感体验;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合理把握教学的自由度,给学生较大的学、练空间,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发自内心地感受主动参与运动的快乐和获得成功的喜悦,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交流情感、体验快乐的课堂。 (三)学生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1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18人。大多数学生素质不是太好。(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情景教学,让学生理解背越式跳高的动作含义,使他们在练习中体验助跑起跳动作要领并培养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 2.技能目标: ①通过情景教学,使全班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正确的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及

其练习方法。 ②通过教学,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及身体的协调性,培养助跑的节奏感。 ③3.情感目标:通过自编游戏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热爱运动,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1、起跳技术2、弧线助跑起跳技术 (五)教学策略 讲解与示范 (六)教学用具:跳高架 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一.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检查人数及服装。 二.师生问好,安排见习生。 三.教师宣布本次课的内容、目标、注意事项,导入教学。 组织:全班学生成四列横队,密集队行集合。 图一 教法: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教师宣布本课内容、目标、注意事项。 要求:快、静、齐;思想集中,精神抖擞,师生立正,声音响亮,全体着运动服装、运动鞋。见习生随堂见习,并参加力所能及的练习。 准备部分: 一.热身: 慢跑400m

体育选择题

1、(D)对促进体育学习具有指向和强化的作用。 A.技能指导B.坚持实践C.不断哟化D.兴趣 2、人体获得和利用食物的综合过程称为(D) A.吸收B.营养C.消化D.物质代谢 3、(A)是人们对于体育的现象、事实及其规律的认识,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A.体育知识B.体育实践C.体育教学D.运动技能 4、决定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是(C) A.助跑速度B.空中走步式C.腾起初速度和角度D.踏板的准确性 5、现代优秀跳高运动员大多采用(D) A.剪式B.跨越式C.俯卧式D.背越式 6.排球比赛中,对后排队员的限制有(C) A.传球B.垫球C.拦网D.扣球 7.发展体能的原则是(D) A.全面性和适量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健康性原则D.以上都是 8.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于动作比较简单,学生直接模仿的动作可采用(D) 背面示范A.正面示范B.侧面示范C.镜面示范D.背面示范 9.我国身高为166Cm以下的男女理想体重计算公式为:体重(kg)=身高(Cm)一(A) A.100 B.105 C.120 D.115 10.正常成年人身上骨的总数为(B)块 A.212 B。206 C.209 D.207 11.发展速度素质的方法是(C) A.牵拉动作的练习B.长时间距离的练习C.最快的动作练习D.复杂化的练习、12.按(D)分类,可分为田径运动、球类运动等。 A.身体素质B.人体结构C.人体基本活动技能D.运动项目技术结构 13.测定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方法主要有生理测定法,自我感觉法和(C) A.评比法B.观察法C.调查法D.访问法 14.影响人体发展的主要因素是(C) A.遗传、学习条件和体育B.遗传、工作条件和体育C.遗传、环境和体育D.遗传、营养和体育 15.标准田径场内突沿围长为(A) A.400米B.398米C.396米D.394米 16.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是(C) A.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B.与训练竞赛相结合C.脑务与体力相结合D.形式灵活 17.足球场球门的高度应是(B)米 A.2.42米B.2.44米C.2.40米D.2.35米 18.运动后,如问隔时间过长,机体工作能力降低到原来水平,称为(D)阶段 A.超量恢复阶段B.工作阶段C.相对恢复阶段D.复原阶段 19.身体或身体某部分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称为(B) A.练习频率B.练习轨迹C.练习速度D.身体姿势. 20.(D)是指为了保证体育课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率,所采取的保证措施与手段。A.体育教学手段B.体育教学原则C.体育教学方法D.体育教学组织 21.三级跳远技术中的第二跳,又叫做(C )

学习背越式跳高的一点心得

背越式跳高 一.背越式跳高动作要领。 (1).助跑技术特点:开始是直线跑,后沿曲线跑,身体重心向内倾斜,全过程步频持续增加。助跑过程尽量成“J”字型。起跑时提高重心,尽量放松。步幅均匀平稳,不断加速。助跑的最后两步用脚跟着地。 注意要点:起跳点要一致,助跑途中保持直体,最后两步要眼忘横杆以上。 (2).起跳技术动作:运动员努力获得最大垂直速度,做出必要的转体过杆动作。摆动腿膝部上提,在起跳结束时,身体几乎垂直,身体离开地面时,保持起跳姿势。起跳的目的是在瞬间内爆发出最大的弹跳力,脚跟先着地,并迅速的向前脚掌滚动,起跳脚与弧线处在同一曲线上,或指向跳高架的远端,降低重心。 注意要点:起跳脚与弧线处在同一曲线上,起跳向上跳,身体垂直,不要冲杆。起跳时倒肩不能过早。背对横杆。

(3).过杆技术特点:腾空过杆阶段,运动员身体升高到横杆高度,背部成弓形,双腿和头部下沉,在横杆上提升臀部。身体过杆后,双臂舒展向上,这样双脚便会依照平衡原理自然提起,并顺利过杆。 注意要点:倒身过早或过猛会导致位置的偏移使收腿动作变得困难,过杆后注意头脚的位置,注意沉肩。

(4).落地技术特点:过杆后,头向胸收紧,同时收腹举腿,肩和背部落入海绵垫。 注意要点:肩和背部先落地。 二.初学时我技术动作的错误。 (1).助跑时弧线不明显,起跳点不一致不稳定。 (2).起跳阶段起跳脚没有与弧线处在同一曲线上,脚垂直横杆,起跳时没有向上,垂直速度不够,有冲杆动作。转体不够。有时倒肩过早。导致落地位置不正确。 (3).过杆时两脚没有挂膝,比较放松,乱晃,被弓不明显,没有沉肩动作。

三.通过练习改掉不好的地方。 (1).导致初学时错误1的原因:步幅不均匀(或大或小),弧线组跑概念不清楚,起跳点与横杆的距离掌握不好。通过以下练习改正:A:固定起跳点,并且给没一步助跑点做好标记,反复踩点练习。有利于起跳前两步加快步频。 B:数次助跑带跨越起跳练习,来训练步幅的均匀性。 C:在横杆前花一个大小适中的圆,此圆必须经过起跳点,和助跑路线。沿圆快速跑,来加强助跑中弧线概念。 D:在跑道上练习跳过助跑步或沿弧线进行50米跑,来跳高助跑速度和调节步频。 (2):导致错误2的原因:起跳时不提膝,转体不够,起跳腿力量不足,导致不能获的向上起跳的力,起跳脚力量不足导致自己想利用助跑带来的初速度过杆。通过以下练习训练起跳技术动作: A:提膝训练:连续做提膝练习,可采用一步起跳(以左脚为例),左脚用力蹬地起跳,右脚向上提起落下,下地是左脚向前迈出一步,协调的进行第2次,连续10次为一组。每次训练前做6组。 B:以一墙为面,沿弧线助跑至墙面前起跳转身提膝。要求:起跳后身体背向墙面,身体直上直下,在哪起跳落地还得在原地。注意提膝转跨。训练前完成10次练习。 C:在横杆上悬吊一物体(根据每个队员的自身身体素质调整高度,最好是队员起跳后手刚能接触到的地方)。队员沿弧线助跑,起跳,转身,提膝。手要接触到悬挂物。要求:起跳后身体直上直下,背对横

初中体育教师教学反思

初中体育教师教学反思 学校体育中应大力推广游戏法教学,尤其是义务教育中,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形 成时期,在体质锻炼的黄金时期,用多种有效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育教学环境 作为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初中体育教师教学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本学期,我承担了初一新生的体育教学任务。因此,广播体操的教学就成了这学期的 首要教学内容,广播体操无论从教来讲还是从学来说都是一项枯燥乏味的工作。所以,圆满完成广播体操教学的前提就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面仅以我的一节体育课的教学过程来说明我是如何进行广播体操教学。 1、准备部分 在这部分里我主要采用激发兴趣导入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我的课堂升温,具体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分级进行趣味游戏,并以此达到热身的目的。因为初中一年级的学 生是比较“稚嫩”、孩子气还很重,适当采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 2、基本部分 因为广播体操有硬性的教学要求,注定了其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书面要求进行教学,所以除了尽量使用幽默的语言外,我依然采用了传统的完整示范—分解示范、讲解教学—完整教学的模式,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过分的强调“教”,而是“教”与“学”并重。在动作传授完以后,我让同学之间分组练习、讨论,每组5-6人,学、练、教、互相纠错,以此培养学生自评、互评的能力,并让动作完成好的学生进行示范领做,以此来激发学生 的学习动力和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己的能力。因为我们的学生在上课之前都已经分组,在 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学生相互攀比的心理,让他们分组比赛,看哪组同学做的规范,在学 生的练习过程中,我全程指导及时发现错误动作,在错误动作未成型之前就把它纠正过来。 3、结束部分 结束部分,一是课堂的常规,二是让学生总结点评一下本节课的收获,表扬做得好的 学生,鼓励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学生,让其在课后加强练习,三是收还器材。 课后反思: 通过课的教学,我发现在管理学生方面不能达到完美的要求。广播体操的教学内容基 本完成,教学效果比较理想,但是在难度较大的教学教程中,总是有个别的学生调皮捣蛋,在处理问题学生的时候,我基本都采用了微笑处理,效果不是理想。这方面有待进一步改

跳高训练计划安排

跳高年度训练计划安排 跳高基础训练阶段(11~2月)训练计划 训练时间:6次/周,课时,1.5—2小时 星期一速度与专门练习 (1)准备活动:慢跑1000米,在肋木上进行肌肉拉伸练习。 (2)跑的专门练习:小步行进跑、高抬腿跑、加速跑各30米×3次。 (3)弯道(半径15米左右)加速跑60米×8~10次。

(4)跳高专门练习:上1~2步摆腿。要求屈膝折叠小腿,上摆踏上1米高的跳箱。双臂配合上摆20次×3~4组。 (5)球类活动40分钟。 星期二专项技术 (1)准备活动:球类活动20分钟。肌肉拉伸练习。 (2)专门练习:行进间踢腿练习左右各10次×10;行进间踢腿(向前、向侧、前绕环、向后)。 (3)站立式起跑30米×6次 (4)垫上技巧练习:前后滚翻,侧手翻,肩肘倒立和头手倒立等40分钟。 (5)跳绳练习:双脚单摇向前、后各100次,单脚交换100次,双摇跳100次。 (6)专门练习:海绵包前原地背越式跳高模仿练习10次,垫上挺髋30次×5;垫上仰卧挺身跳起10×3。 (7)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技术练习。 (8)放松大步跑200米+150米+100米。 (9)放松跑与走步交替2000米。 星期三身体训练 (1)准备活动:慢跑1000米,柔韧性练习10分钟。 (2)壶铃蹲跳及持壶铃上甩各10次×4~6组。 (3)跳低栏架5个×8~10。 (4)立定三级跳10组,左、右单足跳各10次×30米。 (5)单足球接跨跳100米×3。 (6)垫上腰腹肌力量练习4组×24。 (7)垫上伸展各大肌肉群,放松性游戏20分钟。 星期四小力量练习 (1)准备活动:球类活动20分钟,肌肉拉伸练习10分钟。 (2)快蹲10次×6组(负重量为体重的70%-80%)。 (3)半蹲10次×6组(负重量为体重的一倍)。 (4)跳栏架10个×10组。 (5)慢跑2000米,放松活动。 星期五技术训练 (1)准备活动:慢跑1000米左右,各种徒手操和伸展运动,加速跑60米×4 组。 (2)4步助跑跳高。改进起跳过杆技术15次,8步助跑跳高15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