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据法(修改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据法(修改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据法(修改稿)2008-08-18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据法(修改稿)

(统一证据法学者建议稿)

(江伟教授主持,陈界融博士主笔)

目录

第一编一般规定

第一章任务、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

第二编证据法则

第二章证据方法及调查法则

第一节通则

第二节当事人陈述证据及调查法则

第三节行为证人陈述证据及调查法则

第四节专家证人意见陈述证据及调查法则

第五节职务证据及调查法则

第六节文书证据及调查法则

第七节视听资料证据及调查法则

第八节物证及调查法则

第三章证据能力法则

第三编证明法则

第四章证明负担分配及承受法则

第一节证明负担分配法则

第二节事实不证自明法则

第三节举证妨碍法则

第四节司法认知法则

第五节自认法则

第六节推定法则

第五章证据评价法则

第六章证明度法则

第四编附则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八章其他规定

第一编一般规定

第一章任务、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

第一条为保证人民法院客观、公正、及时认定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实现司法公正,增强司法公信力,切实有效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促进社会

政治经济发展,提高整个国家和人民法治文化水平,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本法。

第二条人民法院认定案件事实时,必须在公诉机关、当事人向法庭提供

的证据,以及人民法院依职权收集的证据的基础上,根据法庭调查结果,斟酌

法庭辩论全旨,依自由心证认定案件事实。

第三条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应当将所有诉讼请求及作为请

求权基础的法律规定,在起诉书中列明,由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举证情况及

法律的具体规定,做出全部满足、部分满足、驳回诉讼请求的裁判。

公诉人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在递交起诉书时,应当将对犯罪嫌疑人、被

告人采取强制措施的程序合法性证据一并移送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审查后,认

为属于本院管辖的案件,应当开庭审理。

第四条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严格履行诉讼促

进义务和真实诉讼义务。对于自己认为真实的事项,不否认;对于自己认为不

真实的事项,不主张。

第五条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诉讼标的额超过五万元的,必

须委托代理人代为诉讼,但该当事人为法律工作者,或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法律规定必须有辩护人参加诉讼的刑事案件,被告人没有聘请辩护人的,人民

法院必须为其指定辩护人。

当事人对证人的询问权,可以由代理人或辩护人行使。对证据的调查收集权,

应当由律师行使。

第六条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应当连续审理,并在法庭辩论或重开法庭调

查或辩论结束后三个工作日内做出事实认定判决,并在诉讼法规定的期限内,

及时做出法律适用判决。

第七条本法所称证据,是指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信息的载体。本法所称

证据方法,包括当事人的陈述、行为证人陈述、专家证人的意见陈述、法律规

定的司法公务人员依职权所做的勘验报告和工作记录等职务证据、书证、视听

资料、物证。

第八条本法所称证据能力,是指能够反映案件客观存在情形、与待证事

实有关联的、以法律明文规定或不为法律所禁止的方式取得的、能够用以证明

案件事实的一种资格。

对证据能力的有无,由法律具体规定。

第九条本法所称证据力,是指有证据能力的证据,在多大程度上对案件

事实有证明作用。

对证据力的有无及大小,由法官根据证据本身的信用性,以及法庭调查和法庭

辩论情况,依自由心证决定,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条本法所称证明,是指公诉人、当事人提出证据,使人民法院就其

主张的事实,或提出的抗辩事由,能够产生较强的心证,相信该事实或事由确

实如此。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在诉讼上所主张的事实,通常必须证明。

在刑事诉讼中,所有案件事实,必须证明。

第十一条本法所称释明,是指当事人提出证据,使人民法院就其主张的

事实,或提出的抗辩事由,能够产生薄弱的心证,相信该事实或事由大概如此。为迅速简便决定诉讼中的一些事项,法律明文规定,对一些事项仅须释明即可。

第十二条本法所称阐明,是指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根据公诉人、当

事人的主张、举证、抗辩等具体情形,应当适时告知公诉人、当事人行为的具

体内容或不明之处,以促进诉讼的公正、有效进行。下列事项,人民法院应当

进行阐明:

(一)告知公诉人、当事人提出必要的证据;

(二)公诉人、当事人的主张或抗辩有不明了时,告知其叙述清楚或补充叙述

完备;

(三)公诉人、当事人的主张或抗辩不完全时,告知其补充完全。

前款规定,人民法院只能告知,不能强令其必须为之。对其告知内容,公诉人、当事人可以响应,也可以不予理会,但不能将人民法院阐明的而公诉人、当事

人未主张的事项,作为裁判的对象。

第十三条本法所称证明负担,是指当事人对其提出的立证事项,为使其得到人民法院裁判的支持,必须对其立证事项提出证据、进行辩论,以证明该立证事项真实成立的一种危险负担。

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如果发生立证事项真伪不明情形时,即有承担证明负担的当事人承受不利裁判的后果。在刑事诉讼中,承担证明负担的公诉机关或刑事自诉人,如果所提供的证据,以及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的证据,不能确实、充分地证明被告人犯罪,即有不能依其起诉请求裁判的危险负担。

第十四条人民法院应当依据公诉人、当事人双方质证的、有证据能力的证据,认定案件事实。没有证据能力的或者未经当事人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基础。

没有证据,不能认定案件事实的有无。

第二编证据法则

第二章证据方法及调查法则

第一节通则

第十五条证据调查,以人民法院在法庭内直接调查为原则,只有在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下,人民法院才可以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调查,或在法庭外进行必要的证据调查收集工作。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委托其他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由受托人民法院制作证据调查笔录,将调查笔录连同委托书一并交由委托的人民法院,该调查笔录视为发出委托的人民法院制作。

第十六条在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进行证据调查的对象,应当以当事人声明的证据为限,只有在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下,才可以依职权进行法庭外的证据调查。

第十七条人民法院为阐明或确定诉讼关系,可以依职权进行下列证据调查行为:

(一)命当事人或法定代理人亲自到场;

(二)通知公诉人、或命当事人提出有关证据,但当事人享有拒绝证言权的除外;

(三)决定对有关现场、法庭外的证据物进行勘验;

(四)决定对有关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或组织专家论证会;

(五)决定将当事人或第三人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证据物原件暂时留置于人民法

院。

收到人民法院上述决定后,有关当事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必须执行该裁定,否则,依蔑视法庭行为处罚。

第十八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需要在法庭外进行证据调查的,应当

通知双方当事人到场,当事人经合法通知而拒不到场的,不影响法庭外证据调

查的进行。但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调查除外。

第十九条在民事诉讼中,对于不属于人民法院职权调查证据的事项,人

民法院在未通知当事人到场的情况下,直接在法庭外进行证据调查,或者审理

本案的法官单独接受当事人一方提交证据的,当事人可以将该未经通知而直接

进行证据调查,或单独接受证据的事实,作为上诉的理由。

第二十条当事人为证明或释明自己所提出的事实主张,可以使用使人民

法院相信其主张为真实的一切证据,但依照本法规定的没有证据能力的证据除外。

第二十一条当事人在向人民法院提出事实主张或进行答辩的时候,应当

在法律规定的期限或人民法院依据法律的规定指定的期限内,提出相应的证据

方法主张。

当事人没有在法律规定或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证据方法主张,而在以后

的诉讼程序中,提出该证据方法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该证据方法的提出,或

提出该证据方法的当事人的主观情况,以及该证据方法的提出,对他方当事人

诉讼成本的增大情况,先行裁定提出证据方法的一方当事人承担他方一百元到

五千元的诉讼成本支出。

对前款规定的裁定,当事人不得提出上诉,但该证据方法的提出,是因为他方

当事人提出了新的事实主张或抗辩理由,或要求其提出的,或由于人民法院要

求提出的,不在此限。

第二十二条当事人委托的代理律师或辩护律师,因被调查人或单位拒绝

调查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调查令,但应当将不能的原因向人民法院释明。

人民法院认为,代理律师或辩护律师所做的不能的原因释明成立的,应当向律

师签发强制调查令,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律师调查。拒绝调查的,人民法

院可以依蔑视法庭行为处罚,情节严重的,以蔑视法庭罪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当事人在一审法庭审理结束前,没有主张或提出的证据方法,在以后的诉讼程序中提出该证据方法的,以拖延诉讼行为论处,人民法院应当

裁定,提出该证据方法的当事人,承担不超过本案诉讼费用一半的费用给对方

当事人,作为意外费用的损失补偿,具体数额,由人民法院决定,但不低于一

百元。

故意不及时提出的,同时可依蔑视法庭行为处罚。

第二十四条人民法院为使案件能够迅速有效的审理,或为解决案件中的

特殊的事实问题,认为必要时,可以变更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法庭调查的举证顺序。

对此项变更,当事人不得声明不服。上级人民法院也不得以变更不当为由,撤

销原审裁判。

第二十五条在诉讼中,当事人可以主张自己所提出的证据不可信,也可

以做出与该证据的证明对象相反的争辩、事实主张或证明。

人民法院不能以证据为其提出为由,禁止该方当事人做出前款规定的证据反驳

行为。

第二十六条人民法院在法庭辩论结束后,认为当事人对证据的辩论结果,显示出当事人还能够提供其他证据的,可以告知双方当事人在不超过一个月的

期限内,将有关证据提交法庭,必要时,也可以决定再行法庭调查程序,并进

行更进一步的法庭辩论。

当事人对法庭辩论中所引用的证据,不论其是否有拒绝证言权,都应当向法庭

提出。

第二十七条对于涉及当事人或者第三人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国家秘密、公开后可能导致他人难堪而有害公序良俗的可能性的证据,当事人不得查阅、摘抄、复制,但可以委托代理律师或辩护律师查阅并不得摘抄、复制该证据。人民法院应当在法庭调查中,告知当事人该证据的主要内容和来源。

对刑事案件中的举报人、线人等秘密证人的陈述,人民法院应当另案存档。在

法庭调查中,可以声明是秘密证人陈述,只告知当事人证据的主要内容,当事

人或辩护人不得要求查看。

第二十八条对前条规定的证据秘密,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辩护人不得将

人民法院告知的,或在诉讼中知悉的主要内容,在法庭外告知任何人,否则,

以蔑视法庭行为处罚,情节严重的,以蔑视法庭罪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在刑事审判中,除法律另有规定以外,所有证据必须向被告

人当庭出示,并听取被告人及辩护人对该证据的意见。

第三十条在刑事审判中,被告人有权要求除性犯罪被害人以外的其他当

事人、证人、鉴定人、专家证人以及被指控为共同犯罪人的其他被告人当面进

行法庭陈述,人民法院应当为被告人与之面对面的权利提供保障。但有依法享

有证据秘密的除外。

人民法院未依前款的规定,传唤被告人或辩护人所要求的人出庭陈述的,其在

法庭外的陈述,没有证据能力。

第三十一条刑事被告人依照前条的规定,要求人民法院强制对自己有利

的证人出庭作证时,不得侵犯该证人的拒绝证言权。

第三十二条在刑事审判中,被告人有权要求人民法院强制调查收集对自

己有利的一切证据,但有证据秘密的,不在此限。人民法院应当充分保障被告

人的强制取证权。

第三十三条本编第三章的相关规定,可以在所有诉讼中适用。

第二节当事人陈述证据及调查法则

第三十四条当事人应当就案件的诉讼关系,做事实上及法律上的陈述,

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当事人陈述,应当以言词陈述的方式进行,但引用文书中的有关字句的,可以

朗读该有关字句。

单位作为当事人的,由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经其授权的其他代理人代

为陈述。

第三十五条民事诉讼当事人对于案件事实应当做真实的、具体的、完整的、确定的陈述。

第三十六条当事人对于人民法院或公诉人、对方当事人关于案件事实、

证据的提问,有回答的义务,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在此限:

(一)与本案无关的;

(二)回答后有导致本人、配偶、本人或配偶的三代以内直系血亲受到刑事追

究的可能性的;

(三)回答后将使自己窘困难堪的;

(四)属于自己知悉的国家秘密、他人商业秘密、第三人隐私,未经国家有关

机关、他人、第三人同意的。

对前款所规定的情形,拒绝回答的当事人应当释明,释明不成立的,应当回答。

第三十七条没有前条规定的情形,有关当事人故意引用该条规定而拒绝

回答的,人民法院应当以蔑视司法行为处罚。

第三十八条在民事诉讼中,一方当事人没有正当理由,对他方当事人的

事实主张不予回答,或者没有本法规定的例外情形而拒绝他方当事人的提问,

或者对于人民法院的询问不做明确表示的,人民法院应当考虑拒绝的缘由,依

自由心证,判断是否适用准自认的规定,或者是否视为他方当事人的事实主张,已经获得证明。

第三十九条民事诉讼中,诉讼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本人的名义所为

的事实陈述,视同本人的陈述。但本人及时撤回的除外。

第四十条除刑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外的刑事案件当事人的陈述,适

用本章的上述有关规定。

第四十一条侦察机关、公诉机关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第一次明白承认

自己实施了某犯罪行为后二十四小时内,应当向人民法院提请录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认,并将提请录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认申请书同时送达被告人的

辩护律师或交由人民法院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

第四十二条人民法院收到侦察机关、检察机关录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自认申请书后二十四小时内,应当通知或指定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在三日后的两个工作日内开庭录取该自认。在此期间,侦察机关、检察

机关不得再度讯问自认人自认事项,讯问非自认事项的,应当有律师在场。

第四十三条人民法院开庭录取自认,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辩护律师、

公诉机关派员到庭,拒不到庭的,不影响该录取工作的进行。

第四十四条自认人、依法履行职务的检察员、辩护人应当在人民法院录

取的自认书上签名。人民法院依法录取的自认书,具有绝对证据力。

人民法院应当在录取工作结束后二十四小时内,将录取自认笔录复制件加盖人

民法院的印章,送达申请录取机关。

第四十五条自认人所自认的犯罪行为,属于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人

民法院应当不公开录取。

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案件、恐怖犯罪案件,不适用本法关于自认录取的规定。

第四十六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拒绝回答他人提问的权利。但有关身份、出生年月、民族、文化程度、宗教信仰、出生地、家庭所在地、以及家庭

成员等问题的回答,不在此限。

人民法院不能以被告人在法庭上拒绝回答提问的事实,推定被告人有罪、或加

重其处罚。

第三节行为证人陈述证据及调查法则

第四十七条除本法另有规定外,凡是对案件事实有亲身感受的、能够正

确表达意志的、与本案无利害关系的人,都有证人能力,都有义务出庭作证。

证人出庭作证,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利受国家法律保护。

第四十八条人民法院认为证人对待证事实没有亲身经历、不能正确表达

意志、或不能尊重其真实陈述义务时,可以拒绝听取其陈述,或将其陈述从记

录中删除。

第四十九条当事人向人民法院声明证人陈述证据,应当就该证人的证人

能力以及证人的姓名、住址、年龄、应询问的事项等,向人民法院释明。

第五十条证人当庭陈述作证,而不能用汉语陈述时,由人民法院为其提

供翻译;根据法律的规定,可以提供书面陈述的,由提交该证据的当事人提供

中文译本,连同原件一并提交法庭,由提出该证据方法的当事人宣读。所需费

用由提交该证据的当事人先行垫付,并由败诉当事人承担。

第五十一条证人作证,除本法另有规定外,应当以当庭陈述的方式为之。对于依照本法规定,可以不出庭作证的证人陈述,以朗读书面陈述、调查证人

笔录的方式进行证据调查。

第五十二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证人有拒绝作证的权利:

(一)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是该证人或其配偶三代以内的直系血亲的;

(二)证人所做陈述,有导致其本人或本条情形(一)规定的人受到刑事追究

可能性的;

(三)证人所做陈述,有导致其本人或本条情形(一)规定的人,产生公法上

没收财产后果的可能性的;

(四)证人所做陈述,可能涉及国家秘密,而尚未得到有关国家机关行政首长

许可的;

(五)本人与代理人、本人与辅助人间,基于诚实信用原则,或证人与其他人间,基于合同关系,而有保护他人商业秘密、个人秘密的义务,未得该他人许

可的;

(六)作证内容涉及证人与其心理医生间的心理咨询事项。

第五十三条证人虽有前条(一)(二)(三)项所规定的情形,但对下列事项,仍不得拒绝作证:

(一)对同居人或曾同居人的出生、死亡、婚姻、或其他身份上的事项;(二)因亲属关系所产生的财产上的事项;

(三)作为证人而知悉的法律行为的成立及其内容事项。

证人虽有前条(四)(五)规定情形,但在作证时其保密责任已经免除,不得再以前条规定的情形为由,拒绝作证。

第五十四条主张拒绝证言权的证人,必须对本法所规定的拒绝证言情形存在的事实,进行释明,人民法院也可以令其具结以代替释明,并将证人拒绝作证的情形,告知声明该证人的当事人。

没有前条规定的拒绝作证情形,故意以之为由拒绝作证或拖延作证的,以妨碍司法公正行为处罚。

第五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对证人拒绝证言权事由的释明是否成立,在审查有关证据后,做出拒绝证言权事由是否存在的裁定。对于此项裁定,当事人及证人都可以提出上诉。

对于拒绝证言权事由不存在的终审裁定,证人不得再以之为由,拒绝作证。

第五十六条证人出庭作证,由提出该证据方法的当事人负责通知到庭。人民法院也可以经当事人的申请或依职权,传唤任何证人到庭作证。

人民法院认为当事人所申请的出庭作证的证人,没有证人能力的,可以拒绝传唤该证人的申请。

第五十七条现役军人为证人的,人民法院应当将该证人姓名、性别、需要调查事项等通知该驻地部队首长,令其到庭。如果有碍于到庭的情形,该驻地部队首长应当将不能到庭的事由告知人民法院,并由该驻地部队首长或政治部门,根据人民法院所附的调查事项,制作询问笔录,将询问笔录转交通知的人民法院。

第五十八条监所在押人为证人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该监所,由人民法院法警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将该证人带至法庭。如果有碍于到庭的情形,当事人可以聘请律师,直接到监所进行询问,制作询问证人笔录,由该证人、律师共同签名。

第五十九条证人作证,人民法院应当为其支付交通费、住宿费、误工费等必要费用。该费用计入诉讼费,由提供该证人的当事人先行垫付,由败诉方

承担。

第六十条人民法院可以委托其他法院,传唤其司法管辖区内的证人到该

法院作证,提供所需的证言。受委托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做出委托的人民法院

的要求,制作录取证人陈述笔录。此种证人陈述笔录视为本院所为。

第六十一条证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出席法庭,由该证人亲笔书写、或以陈述笔录的形式作证,或者以法律规定的其他形式作证:

(一)年老体弱、病症缠身或者行动不便而无法出庭的;

(二)因意外事件无法出庭的;

(三)因作证时间为该证人或其配偶三代以内直系血亲婚丧日;

(四)因该证人或其配偶上下两代直系血亲间,发生意外事件,需要该证人亲

自料理的;

(五)正在接受学校教育的中小学生,作证将导致其缺席学校教育的;

(六)因出国,在法庭审理期间未能返回的;

(七)路途特别遥远,或交通不便,出庭可能成本过大的。

具有上述情形的,除本法另有规定外,也可以通过双向视听传输技术手段作证。

第六十二条证人没有前条规定的可以不出庭作证的情形,经人民法院合

法传唤,未在指定时间到场的,以蔑视法庭行为处罚。经两次合法传唤,仍不

在指定时间到场,情节严重的,以蔑视法庭罪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三条公诉人录取前条规定的证人陈述证据的,应当通知辩护人到场,没有辩护人的,通知其成年家属,经合法通知,拒不到场的,不影响该证

人陈述证据的录取工作,但应当给予必要的在途时间。

第六十四条证人有本法规定的可以不出庭作证情形之一的可能性的,提

出该证人陈述证据的代理律师或辩护人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要“录取证据陈述通

知书”和证人具结书。

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签发的录取证人陈述通知书,应当载明证人姓名、

住址、案由、原告和被告的名称等内容,并告知证人不如实陈述,可能受到的

法律处罚,以及录取证人陈述的律师姓名等,并注明对方当事人或公诉人有权

在场。

第六十六条申要录取证人陈述通知书的律师,应当将人民法院签发的录取证人陈述通知书副本送达证人。证人在作证陈述前,应当仔细阅读具结书内容,并在具结书上签名。公诉人、对方当事人或诉讼代理人拒绝签收的,不影响录取证人陈述的正常进行。

证人在结文上签名后,即由该律师询问证人,并将询问结果制成律师询问证人笔录,该笔录在以后的审判中,如果证人有不能出庭作证情形的,具有证据能力。

第六十七条将有生命危险的证人,由律师或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制作询问证人笔录,该询问笔录在以后的审判中具有证据能力。但该证人生还且其后的生活不影响作证能力的,不在此限。

第六十八条证人作证,人民法院应当以该证人所能了解的语言,告知其有就有关内容为全部真实陈述的义务,并且所做陈述,仅限于真实感知,不得陈述自己的意见。

第六十九条证人向人民法院明确表示,能够如实陈述后,除本法另有规定外,应当令证人宣誓或具结,誓词或结文如下:“我谨宣誓(具结),我向人民法院所做的陈述,全部真实,如有假话,定遭天罚。”

证人如有其他宗教信仰的,也可以选择适用该宗教所使用的誓词或结文,进行宣誓或具结。

第七十条聋哑人,可以书写、手势、符号等方式作证。人民法院可以聘请懂聋哑语的人传达其意思。费用由提供该证人的当事人先行垫付,由败诉方承担。

第七十一条下列证人作证,可以免除宣誓或具结的义务:

(一)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作证的;

(二)有拒绝证言权的证人,放弃拒绝证言权而作证的;

(三)聋哑人等残疾人作证的。

第七十二条人民法院应当充分保护当事人对证人的询问权。公诉人、当事人在询问证人时,未经他方当事人提出反对的,人民法院不得制止询问。

第七十三条人民法院依职权传唤的证人,由人民法院先行询问,询问完毕后,由原告或公诉人首先进行询问,然后再由被告询问。

由公诉人、当事人提供的证人,或经当事人申请而由人民法院传唤的证人,由公诉人、该当事人首先询问。

第七十四条公诉人、当事人询问证人,应当围绕证人陈述的证据能力、证据力进行询问,不得以侵害证人的合法权利,或有碍证人真实陈述的方式进行询问。

第七十五条对证人的主询问,可以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综合陈述的方式、或者先让证人综合陈述,然后再一问一答的方式、或者先一问一答,然后再综合陈述的方式。

对于证人的主询问方式,由主询问人自由决定。

第七十六条公诉人、当事人一方认为他方当事人在询问证人时,有暗示其所希望的回答、或有其他影响证人自主回答的情形,足以诱导、影响证人的自主回答时,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反对。人民法院认为反对的情形存在时,应当裁定停止或禁止如此询问,公诉人、该当事人不得再采用此种方式询问。人民法院认为公诉人、该当事人反对的情形不存在时,应当裁定反对无效,当事人可以继续发问。

第七十七条对证人主询问完毕后,即由他方当事人、公诉人对该证人进行反对询问。反对询问应当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

第七十八条公诉人、当事人在反对询问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他方当事人或公诉人可以提出反对:

(一)询问与本案无关的情况的;

(二)有污辱证人人格的言论或表现的;

(三)有恫吓、激怒而足以影响证人回答的自主性的;

(四)有使证人窘困难堪的发问的。

人民法院认为公诉人、该当事人反对的情形存在时,应当立即裁定停止或禁止其如此发问;人民法院认为公诉人、该当事人反对的情形不存在时,应当立即裁定反对无效,当事人或公诉人可以继续发问。

第七十九条公诉人、一方当事人在反对询问完毕后,有权对该证人进行再主询问。但再主询问,只能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除此之外,主询问的其他规定,也适用于再主询问。

第八十条公诉人、一方当事人在他方当事人再主询问完毕后,有权对该证人进行再反对询问。本法关于反对询问的规定,也适用于再反对询问。

第八十一条证人对于公诉人、当事人的询问,认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拒绝回答:

(一)已经回答过的;

(二)属于拒绝证言权范围内的事项的;

第八十二条公诉人、当事人对于证人的主询问、反对询问结束以后,人

民法院认为,该证人的陈述,不涉及本案争点事项,或属于不公平且无关联的

陈述,可以口头裁定当事人停止询问,并宣布该证人退庭。

第八十三条人民法院在公诉人、当事人交叉询问完毕后,可以就公诉人、当事人询问事项中,有不明白或矛盾之处,询问该证人。证人不得拒绝人民法

院除拒绝证言权范围以外的任何询问。

第八十四条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的费用,由国库列支。

第四节专家证人意见陈述证据及调查法则

第八十五条公诉人、当事人或人民法院为了诉讼的顺利进行,对于案件

中的专门性问题,可以聘请具有专门知识、技术、经验的专家证人,在诉讼中,以鉴定结论、专家意见书或其他方式作证。

第八十六条当专家证人与本案的当事人有亲属或其他利害关系的,或认

为自己不能胜任本专门性问题陈述的,可以申请回避,公诉机关、当事人或人

民法院可以另行聘请或指派。

第八十七条人民法院对于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应当聘

请有鉴定资格的专家,进行鉴定。

人民法院依职权进行鉴定的,鉴定费用由国库列支。

第八十八条鉴定人有权了解鉴定所需要的证据材料,必要时可以询问当

事人、证人或查看现场、查阅案件有关证据内容。

第八十九条做出鉴定的单位或个人应当提出书面鉴定意见,由鉴定人、

鉴定单位在鉴定书上签名、盖章。数人共同鉴定的,应当分别表明各鉴定人的

鉴定意见,由所有鉴定人签名。

第九十条民事诉讼当事人聘请鉴定人进行鉴定的,所需费用由聘请的当

事人先行垫付,由败诉方承担。公诉人所聘请的鉴定人的鉴定费用,由国库列支。刑事案件当事人聘请鉴定人进行鉴定的,所需费用由自己承担。

第九十一条民事诉讼当事人聘请鉴定人进行鉴定的,或者人民法院决定

鉴定的,所需鉴定资料为他方所占有,而该当事人拒绝提供的,当事人可以申

请人民法院责令提供,或者人民法院直接决定其提供。拒不提供的,以蔑视法

庭行为论处,并依本法关于举证妨碍的规定处理。

刑事案件当事人聘请鉴定人进行鉴定,所需鉴定资料为公诉机关、侦察机关所

占有,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有关机关提供。

第九十二条公诉人或当事人聘请、人民法院委托鉴定人进行鉴定,鉴定

人接受委托后,应当向审理该案的人民法院,或者接受委托的人民法院出具具

结书,结文与证人具结相同。

第九十三条公诉人或当事人对于鉴定人做出的鉴定结论有异议,申请重

新鉴定的,经释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的鉴定人进行

鉴定,协商不成的,由双方当事人各指定一名鉴定人,人民法院再依职权指定

一名鉴定人,进行共同鉴定,并在共同鉴定书中表明各自的鉴定意见:

(一)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不具备相关鉴定资格的;

(二)鉴定手段或仪器等违反科学常规的;

(三)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的;

(四)鉴定人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第九十四条鉴定人应当出庭宣读鉴定意见书,并接受公诉人、当事人、

人民法院的询问,数人共同鉴定的,可以选派一至二人出庭,接受法庭调查。

经人民法院合法传唤,或经公诉人、当事人通知,鉴定人没有到庭的,该鉴定

结论没有证据能力,但控辩双方或当事人双方同意的除外。

第九十五条公诉人或当事人可以聘请一至二名具有专门知识的专家证人

出席法庭,对案件中的鉴定结论等专门性问题进行说明或论证。该专家证人在

作证前,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专家证人作证具结书,结文与行为证人作证的结

文相同。

在民事诉讼中,专家证人所需费用,由聘请该专家证人的当事人一方先行垫付,由败诉方承担。在刑事诉讼中,公诉人聘请的,由国库列支,当事人聘请的,

由自己承担。

第九十六条专家证人可以使用意见或推论的方式,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

题进行分析、说明,并有义务说明其如此分析、推论的理由,也有义务接受公

诉人、当事人、其他专家证人的询问,但不能因为该专家意见或推论中,含有

应由人民法院审理决定的事实争点问题的结论性意见而对其提出异议。

第九十七条公诉人、当事人可以对专家证人进行交叉询问,也可以要求

该专家证人,就所做意见或推论中的任何事项,公开其所依据的事实或资料。

第九十八条人民法院可以就案件中的事实认定问题、法律适用问题,向三名以上在本专业方面有较高造诣的、无不良记录的专家进行咨询,并将咨询意见作为心证形成的原因。但该专家与案件的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经当事人释明,人民法院应当拒绝该专家咨询意见。

前款所称意见,包括该意见所依据的事实上的陈述。

第五节职务证据及调查法则

第九十九条下列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

(一)民事诉讼成立要件事项;

(二)民事案件约定管辖的合意文书事项;

(三)当事人民事行为能力、诉讼行为能力事项;

(四)无能力缴纳诉讼费用事项;

(五)涉及追加当事人事项;

(六)中止、终结诉讼事项;

(七)回避事项;

(八)证人拒绝证言权事项;

(九)法律规定的其他应调查事项。

第一百条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案件,适用非诉讼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人事诉讼民事案件,也应当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不受当事人调查收集证据范围的限制。

第一百零一条对于当事人没有能力自行收集证据,需要有律师帮助才能收集证据的,人民法院可以向当事人阐明应当聘请律师代为收集证据,或向人民法院申请指派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代为收集证据。

对当事人申请指派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代理诉讼的,人民法院审查认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可以指派有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代理诉讼。

当事人没有聘请律师代理诉讼,又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视为对获得律师帮助调查收集证据的诉讼权利的处分,人民法院不能代替律师调查收集证据。

第一百零二条人民法院依职权收集的证据,应当适时向公诉人、当事人开示,并将公诉人、当事人对该证据的质证意见记入笔录中。

人民法院向公诉人、当事人开示或出示自己依职权收集的证据的时候,应当阐明自己收集该证据的原因、方法、证据来源。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认为该证据的收集,不属于法院职权调查收集证据范围的,应当释明。释明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决定该证据不具有证据能力,不得在以后的诉讼中使用,并告知当事人另行收集。

第一百零三条人民法院在法庭调查结束以后,依职权收集的证据,应当

通知当事人到指定的地点查阅。当事人拒绝查阅的,不能因此而否认该证据的

证据能力。

第一百零四条公诉人、当事人为证明某一事项,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到法

庭外勘验物证或现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也可以拒绝当事人的勘

验申请,但应当说明理由:

(一)无助于发现事实真实的;

(二)依据案内其他证据即能证明而没有勘验必要的;

(三)勘验成本超过诉讼价值的;

(四)勘验行为或方法等有违公序良俗的;

(五)勘验行为有可能造成人为不公平的。

第一百零五条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或根据公诉人、当事人的申请,对

物证或现场进行勘验。

公诉人、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进行勘验的,应当在申请勘验文书中写明勘验对象、可能的证明事项,并释明。

第一百零六条人民法院依职权,或公诉人、当事人的申请,勘验物证或

现场的时候,可以聘请与本案的处理结果无利害关系的专家,到现场协助勘验。

第一百零七条人民法院在法庭外勘验物证或者现场时,应当至少有一名

法官亲临现场或物的所在地,指挥勘验,其勘验行为视为合议庭全体成员共同

为之。

第一百零八条人民法院进行勘验的时候,应当物或现场的所有者、管理者、占有者出示人民法院进行勘验的证明文书。物或现场的所有者、管理者、

占有者或其成年家属有权在场见证。

有关单位和个人根据人民法院的通知,有义务保护现场,协助勘验工作。

第一百零九条人民法院进行勘验,应当通知公诉人、当事人或其辩护人

到场。拒不到场的,不影响勘验的进行,但应当在勘验笔录中记明不到场的情形。

第一百一十条人民法院勘验物证或者现场,应当制作勘验笔录。勘验笔

录应当包括勘验的时间、地点、勘验人、在场人、勘验的经过、结果、持续的

时间,并辅以照片、图表,并由勘验人、当事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

对于绘制的现场图表应当记明绘制的时间、地点、方位、测绘人姓名、身份等

内容。

第一百一十一条人民法院决定勘验的,可以自行勘验,也可以委托现场

或物的所在地人民法院进行勘验。

第一百一十二条刑事侦察机关为查明犯罪事实,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而进行的勘验,或者行政机关根据行政法规的规定而进行的勘验,在以后的诉

讼中,公诉人、当事人不得以该勘验证据不是人民法院勘验的为由,否定该勘

验证据的证据能力。

第六节文书证据及调查法则

第一百一十三条凡是以文字、字母、数字、图形、或其相同或类似物组

成的,以手写、印刷、打字、复写等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反映或表达人们的

一定思维过程、结果,并能重复使用的记述,都可以作为文书证据,向人民法

院提出。

第一百一十四条人民法院调查文书证据,应当由提出该证据的一方当庭

宣读的方式进行,宣读完毕后将原件交他方查阅,并与复制件核对,法庭将核

对情况记入笔录。

如果该文书的内容或文字有伤风化、危害公共安全、煽动民族仇恨、毁损或贬

低他人名誉、不当公开他人隐私的可能性时,应当先交审判人员阅读,审判人

员认为有此类情形时,可以决定交付对方阅览,该方不明其意时,人民法院应

当告知其主要意思。如果审判人员认为没有此类情形时,可以要求提出该文书

证据的一方进行宣读。

第一百一十五条国家机关或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其职权、法律授

权的范围或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内,依一定程序制作并存档的工作文书,称为

公文书。除公文书以外的其他文书,称为私文书。

公诉人、当事人提供公文书证据,可以将公文书制作成复制件、摘录件,经核

对无误后,由提供人或单位签署“经核对,与原件相符”字样,签名或盖章后,加注提供日期。该复制件、摘录件与原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一百一十六条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对于证据交换、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法庭调解、以及其他诉讼程序,都应当制作法庭笔录,由进行此项行为的

法官、公诉人、当事人、证人等有关人员核对无误后签名或盖章。

第一百一十七条国家行政机关、犯罪侦察机关、公诉机关,在自己职权

范围内,处理行政案件、民事调解案件、刑事犯罪案件,依法调查收集的公文

书复制件、摘录件,只要其取证程序不违背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与民事案

件的待证事实具有关联性,人民法院在民事案件的审理中,无法再行收集到的,或收集成本过大的,该证据在民事案件的审理中,具有证据能力。

第一百一十八条对于人的健康情形的证明,只能依医疗机构出具的、由

实施诊断的医师签名或盖章的诊断证明书证明,必要时,可以传唤出具该诊断

证明的医师出庭作证,但法律另有规定的,不在此限。

第一百一十九条公诉人、辩护人、当事人摘录的有关单位制作的与案件

事实相关的文书的部分内容,应当注明该文书的出处、制作主体、摘录时间、

地点、摘录人等,加盖原制作单位或提供单位的印章,摘录内容应当保持原文

书内容的完整性,不得断章取义,对此摘录件,经提供单位的工作人员审核无

误后,在摘录件中注明“经审核,此摘录件摘录内容与原件被摘录部分内容相符”字样,并由该审核人、摘录人等,在该摘录件上签名或者盖章。摘录私文书,亦同。

第一百二十条当事人的代理律师向占有文书的国家机关或公务员调取所

占有的文书遭到拒绝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调查令,有关国家机关或公

务员必须接受调查,否则以蔑视法庭行为处罚,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一百二十一条公民个人,就其对案件某一事实或与案件事实有关联的

其他事实的亲身经历、或为其业务行为而书写的有关事项的书面记录,不论该

书面记录是在事发当时或稍后所为,都有证据能力。但记录人以证人身份在案

件中作证时,不得以此书面记录代替或补强其陈述。

第一百二十二条公诉人、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的用外国文字或国内少

数民族文字书写的文书,应当附有翻译人签名的汉语翻译本,并注明翻译人姓名、文化程度、身份等个人基本情况,必要时可以传翻译人到庭,接受询问。

询问专家证人的规定,适用于翻译人员。

第一百二十三条公诉人、当事人在诉讼中引用自己所持有的文书的,有

提出该文书的义务,拒不提出的,视为所引用的文书不存在。

第一百二十四条文书证据为对方当事人或第三人所占有,当事人向人民

法院申请责令对方当事人或者通知第三者提出该文书的,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

申请书。申请书应当包括如下内容:

(一)书证名称;

(二)书证的主要内容;

(三)书证所要证明的事项;

(四)书证为对方所占有的根据或理由。

向人民法院申请通知第三者提出文书证据的,应当对该第三者有提出该文书的

义务进行释明。

第一百二十五条人民法院认为当事人所递交的提出文书证据申请书理由

成立的,应当裁定对方当事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该书证。

对方当事人不承认自己占有该书证时,应当说明理由,理由不能成立的,必须

提交。拒不提交的,以蔑视法庭行为处罚,并根据举证妨碍行为处理。

第一百二十六条人民法院认为当事人所递交的向第三者提出文书证据申

请释明成立的,应当通知有证据提出义务的第三者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第三

者拒绝提交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申请人通过其他诉讼途径解决。

第一百二十七条提出文书证据的一方应当在法庭调查程序中,向法庭提

供该文书的原件和复制件或摘录件,经对方当庭核对无误后,在该复制件或摘

录件中签署“经核对,与原件相符”字样,并在该字样下一行签名或盖章,此

复制件、摘录件与原件具有同等证据力。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可以不以原

件提出:

(一)所有原件已经毁损或灭失,但毁损或灭失不是由提出该证据的一方恶意

所为的;

(二)依任何的司法程序或手段,都无法获得原件的;

(三)原件为对方控制时,用尽司法程序或手段,该方在证据调查程序结束前,仍拒绝提出的;

(四)原件已经为保存机关存档的;

(五)对方当事人对提出复制件或摘录件,在法庭调查结束前,不表示异议的;(六)民事案件当事人约定可以提出复制件的。

第一百二十八条私文书由提出该证据的当事人对其真实性提供证明,但

对方当事人对该文书没有异议的除外。在刑事审判中,人民法院应当对该文书

的真实性进行审查。

第一百二十九条人民法院调查文书的真实性,应当依据该文书制作主体

的情况、行文方式、行文时间、文书内容、文书内容与制作主体职权或业务范

围间的关系等方面,结合案件内的其他证据进行调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