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讯写作基本知识

通讯写作基本知识

通讯写作基本知识
通讯写作基本知识

通讯写作基本知识

□翟河贵

目录

一、通讯的种类

二、通讯的基本特点

三、酝酿构思,提炼主题

四、写作方法

五、小故事

六、功夫在诗外

通讯,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报道价值的人和事的真实而详尽并且富有感染力的记叙,以迅速地反映客观现实生活。它是新闻媒体的基本体裁之一,也是读者、听众较喜闻乐见的新闻形式。

写作通讯,一般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拥有较为典型意义的人物和事件,用较娴熟的写作技巧,采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方法,写出形象丰满、内容生动、贴近生活、真实可信的作品。

一、通讯的种类

l、人物通讯。人物通讯是用生动、形象的手法、刻划和描绘所写人物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他们的思想风貌和工作、学习、生活事实以及所取得的成绩。如《县委书记的榜样一一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等。

2、事件通讯。事件通讯是指报道事件发生和发展过程的通讯。它既可以是反映现实生活发生的重大的、振奋人心的典型事件和突出事件;也可以是从某一新闻事件中裁取片断,予以细致与详细的描述,以揭示事件的深刻含义。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抢救里根总统记》等。

3、工作通讯。工作通讯是指反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的做法与成绩,总结实际工作巾的经验和教训,或者探讨有争议的急待解决的问题的报道。如我采写的《玉屏县信访工作九年无积案》(《人民信访》1992年第3期)。

4、小故事。小故事即篇幅较为短小而又有一定情节或事例的人物通讯与事件通讯。由于往往只写一件事或一个片断,形成容量小、篇幅短、情节单一的结构,故称小故事。如《深夜智擒女犯》等。

二,通讯的基本特点

通讯是介乎于消息与报告文学之间的一种新闻体裁,与二者具有较多共同点,但又有其区别。

第一,消息主要是写事情;通讯则偏重写人,尤其是人物通讯主要是揭示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境界。

第二,消息中的事情一般是概括性的,通讯则要求通过具体的人物或事件生动形象地反映现实生活,要求写得详尽细致一些。

第三,消息一般只写事件;通讯则往往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有相当丰富的材料。写比较多的人或事。

第四,在形式上消息比较简单明快,短小精悍,直截了当;而通讯则往往有更多的形象描写、细节穿插和作者的议论。

通讯的基本特点:第一,新闻性:迅速地、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第二,真实性:必须是真人真事不得虚构。第三,生动性:采用生动具体事例、合理安排场面和调度情节、烘托环境氛围。第四,形象性:将典型人物在特定环境活动,表现言行举止,升华人物性格和思想境界。

三、酝酿构思,提炼主题

采访结束,面对大量的原始素材,最迫切与当紧的是如何撷取其精华,如何加以使用的问题。这,实质上就是一个对全篇文章酝酿构思和提炼主题的问题。只有提炼出好主题,明确要表现什么,怎样表现,才可能使用好素材。主题就好象是一条线,有了这条线,才能将散乱的素材(好比是珠子)串起,形成一件全新的珠宝“工艺品”。

主题,可以在采访后形成,也可在采访前形成。

这里,我先谈谈主题在采访前形成。如我采写的《鲜花绽开牛屎上》(以下简称《鲜花》见《贵州工商》1997年2期和1997年2月13日《经济信息时报》)一文,就是先有主题,即主题先行。这主题就是:我们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年轻工商干部们,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用汗水、用诚挚、用爱心创造出优异的成绩。先确定主题,后找素材,并不是凭空杜撰,拿着一条线去找珠子串;而是已经耳闻或知道哪里有珠子,只不过尚未被人发现或拾取。所需要的是我们深入生活,去将那里散存或淹没的珠子发掘出来,洗去尘垢。而后,将发现与收集的珠子按自己的设计图案串好,成为一件崭新的“工艺品”。

现在,我再谈谈主题在采访后形成。这种情况在无目的采访中比较常见。当然,也有带着某种主题构思去采访,而采访后又由于素材因素而变换主题的。如我在九二年初。采访大龙复烤厂厂长舒远康。原拟主题是:他如何在改革大潮中采取何种方式与手段,克服哪些让人意想不到的困难,兴旺了复烤厂。但在采访中,他对自己的一切讳莫如深,避口不谈,只是一个劲微笑着介绍了一下厂里的基本情况,并将功劳全归为厂领导集体和工人,我的采访失败了。但是,我从厂里几年迅速增长的效益和他不计个人虚荣的谈吐中,看到了一个厂长不图名誉的风采。于是通讯《笑的风采》应运而生,在《贵州党风》和《铜烟报》上发表。

主题的提炼和确定,通常应考虑如下三个因素:

1、主题要有时代精神。要求文章反映现实社会的时代精神,紧扣时代脉博;与时代要求相距甚远的,不能被读者所关心的则不予考虑。《鲜花》一文,就是结合工商系统“工商形象建设年”这一时代主题,反映了朱家场工商所的年轻人,在市场经济的建设中如何搞好本职,为地方市场经济建设服务,树立新的工商形象。

2、主题要表现一定时期人们所关注的问题。要求文章应贴近生活,并是人们所关注的内容。《鲜花》中的事例,就是发生在我们工商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事,反映如何搞好自身建

设,如何服务市场建设等大家所关心的问题。

3、主题要符合典型本身的实际。要求文章内容的实在,不能虚构,更不得移花接木,人为拔高。如,大龙工商所每人给敬老院捐40元钱,送煤给敬老院;田坪工商所舒崇陆独身救火;车管所送车祸伤者到医院,并去三穗县通知伤者亲属等等事例,都非常典型,也是几朵鲜花,但是绝不能擅自移到朱家场的《鲜花》里去。

四、写作方法

写作方法是一门应用科学,也是一种技巧。娴熟的写作技巧,能使文章流金溢彩,引人如胜,对突出与提高文章的价值很有作用。当然,它虽非一日之功能,但多读、多看、多写,也会熟能生巧、驾驭自如。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l、拟制标题

文章的标题,就仿佛人的姓名;它在文章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消息写作中有句话叫“有了好的标题,文章就成功了一半”。这话在通讯写作不一定贴切,但也仍能强调其标题的重要。因为,不少标题又同时揭示了主题的内隐。新闻界一位前辈,有句很精采的话:“让人能够记得住的标题,就是好标题。”

标题,原则上应有三方面的要求:第一,鲜明。如《县委书记的榜样一一焦裕禄》(以下简称《焦裕禄》),见题就知文章内容要反映什么。第二,新颖。如《鲜花》,人们都知“鲜花插在牛屎上”的含义,但此变一个字,就达到反其意而用之的效果。第三,扣题。如《抢救里根总统记》(以下简称《总统》)直接揭示文章内容。这三方面的要求,其目的就是给人一个“一见钟情”的感觉,见到便不忍离去。有的文章内容很好,但标题不好,就容易在编辑那里被见题生厌或引不起注意,弃之一旁。如果我们的通讯员发表的稿件,只要达到60%以上数目的标题不被改动,那拟制标题就算及格了,或者说不错了。

①实题与虚题。标题有实题与虚题之分。实题是指标题是文章内容的实在浓缩,内容就是标题的展开。如《焦裕禄》、《总统》。虚题是指标题是内容的意境升华或比喻,内容不是标题的展开。如《鲜花》写的不是真实的鲜花开放在牛屎上,而是将人将成绩比喻成鲜花,牛屎暗示工作和生活环境。实题与虚题并无优劣之分,关键是看文章内容,需用什么样的形式表示更好一些。二者各有千秋。

②正题与副题。文章都有其标题,但通讯在很多时候既有正题,又有副题。正题,通常揭示文章主题。副题,是正题的补充,常划定某个范围或作某种揭示。如《总统》就只有正题,因为这里的正题已说得相当明白,勿需副题来画蛇添足。如《鲜花》发表在《经济信息时报》上,编辑就按惯例加了个副题“—一记朱家场工商所的年轻人们”。这就限定了范围并予以揭示,这篇通讯写的是朱家场工商所的年轻人,既不是写花,也不是写哪一个人。一般来说。现在中篇人物通讯,多有副题,短通讯即小故事,通常不用副题。

2、谋篇布局

谋篇布局,指的是一个文章结构问题。这通常在下笔之前先构思好,要用什么样的文章结构组织材料,表现内容、体现主题。好比一个建筑师,在一个工程施工前,必须先设计图纸,然后按图施工。不事先谋篇布局,何先何后、何重何轻,心中无数,便下笔千言,胡写一气,那准会失败。文章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

①顺序式。指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按事件的逻辑顺序依次写来。其特点是情节发展秩序清晰,因果连贯,有头有尾,使人一目了然。这种格式,初学者便于掌握,容易驾驭。缺点是容易平铺直叙,比较乏味。

②倒叙式。指先将事件结果告诉读者,从结果再去寻找起因和发展变化经过。其特点是先声夺人,造成读者不读不快的心理感受,以探究何以会如此的成因。缺点是让读者知道了

结局,如遇时间仓促,也就不关心至于是怎么产生的原因和过程了。

③并列式。指将多种事件、多个人物,彼此都相对重要地表现,都加以刻划和渲染,共同表现同一个主题,它以空间的形式齐头并进,时间的观念,在此相对削弱,其特点是给人一种气势庞大、恢宏壮观的空间感。从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反映事物的全过程。缺点是较难驾驭,如某几个哪怕就一个方面显得单薄,就会减轻整体份量,影响整体效果。

④花朵式。将文章最重要的部分或情节先告诉读者,而后据此需要全面铺开,形成以花蕊辐射花瓣的花朵式结构。其特点是将最扣人心弦的内容先写出,其势咄咄逼人,然后再按时空顺序或其他形式表现,以摆出一个强烈的悬念让人去探究。缺点是它在整个故事情节中往往是中间开花,再行立体衔接,呵成一体。如掌握不好,容易杂乱无序,如坠五里云雾。

3、体例格式

通讯作为一种新闻体裁,与消息、报告文学一样有自己的体例格式,但又不同于二者。通讯是一种在结构上较为灵活,形式较为多样,以什么形式表现主题好。就选用什么结构形式进行表述的散文式体例。

①格式。第一,标题。通常在文稿纸的上方空一行,在第二行的居中位置写标题。如有较长的引题,写在正题上方一行位置,前后都应空一格,以示醒目,以便与正文区别。如有副题,写在正题的下一行,在副题第一个字前,划一破折符号。第二,署名。在与标题空一行的居中位置或略靠后方,署上作者的姓名或笔名。第三,正文。与作者署名空一行后,按通常行文格式,直到将正文写完毕。

②段落层次。通讯篇幅较长,即使是小故事,通常也有多层意思需表述。为此,应做到段落清楚、层次分明。第一,段落章节。通讯如需反映几件较为独立的内容,以单独分列章节为宜,可为章节或大段拟制小标题。也可用“一、二、三……”等数字标出,小标题或章节数字通常独占一行的居中位置。在工作通讯中(不仅仅如此),如遇段落篇幅不长,又需划分明显,可在每段的开始前,划上“一一”破折号,以示醒目。第二,自然段。在段落章节中,如有多层意思需表述,根据行文需要,可另起自然段,也可在同一自然段中表述,但切忌重复和芜杂.

4、整体构架

作品的正文,通常由三部分即三大板块组成:开篇、主体、结尾。就如人有头、躯干、四肢,亦如动物的头、身、尾。三都分均很重要,缺一不可,但对其总体要求,有句行话归纳得非常形象:凤头、熊腰、豹尾。这就是说:作品有开头要象凤凰的头那般漂亮,引人如胜;作品的主体要象熊的身躯那般粗实强壮,让人感到丰满,血肉充盈:作品的结尾,要象豹子的尾那般灵巧有力,发人震撼、警醒或深思。

①开篇。也就是文章的开头,它对文章的成败有较大关系,有的文章有专门的章节或段落。如引子或序言之类,有的则没有。不管有无,但开头都必需精彩、引人。清人李渔说过:“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开头写得好,就能“逼”着读下去。如枯燥干巴、乏味,则难以吊读者的胃口,引起他们的兴趣。《鲜花》是这样开头的:“鲜花插在牛屎上,历来是一个贬意语,然而‘鲜花绽开牛屎上’,却是一方父老的口碑。”为何反其意而成为口碑呢?欲知详情如何,那就请看下文分解,达到以俗变新,诱人下看的目的。

②主体。这是文章的全部内容所在,背景、因果、经过、人和事、环境等,全在这里,这是文章全部价值的彰显之所,同样又是作者的匠心所在。可以说,文章的成功与否,系于主体。《鲜花》的四大部分“潇洒人生”、“服务上帝“、“拳拳爱心”和“造福一方”,都在主体部分。这四部分分别表现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表现他们的职业忠诚和服务市场经济的行为;表现他们对人民的一片赤诚和厚爱之心;表现他们汗水换来的山区经济的发展。通过四个方面刻画,使读者相信,这的的确确是一束鲜花,是值得人们口碑的。

③结尾。是文章的结束部分,也是呼应开篇、呵成一体的重笔之处。结尾,往往以议论或抒情作为结束语,以达到昭示、震撼、警醒、呼唤、反省、回味之目的。形式有恬淡或浓郁、轻盈或凝重、隽永或豪迈、飘逸或苍劲等等不一而足。结尾,有的文章有尾声等章节,但篇幅不长的通常无此必要。《鲜花》以“奋进吧,年轻人!愿牛屎上的鲜花绽开得更加绚丽夺目”作为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感情和厚望,与开篇呼应,浑然一体。

5、写作技巧

任何一种工作或一门艺术,都有其技巧,写作自不例外。通讯根据其形式表现的需要,也有一定的技巧。掌搌好基本技巧,对文章会增色不少。虽说技巧,它并无一定格式。

①在矛盾冲突中展开故事情节,增强感染力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社会在矛盾作用下前进。写通讯,就要将人物与事件在整个社会生活环境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表现出来。背景是什么,矛盾焦点在哪里,情节发展如何,都必须考虑,依据如此诸多因素,造成一种强烈的矛盾对比的环境氛围,掀起情节发展的波峰浪谷,张驰有度,轻重有节,提起一个又一个悬念。常言讲的“文章似山不喜平”就是这个道理。为突出矛盾、突出情节的起伏,就必须戒除平铺直叙,面面俱到,应对素材有所取舍,当繁则繁,当简则简,有的要浓墨重彩,有的只一笔带过,以轻衬重,以次托主。《鲜花》首先介绍了环境的跟苦,而这些文化素质都较高的年轻人们是一种什么心态呢?面对起伏不定的市场效益,他们又是怎样作为的呢?一个个悬念都在迭宕起伏的情节中,在矛盾的变化中消失了。这样,文章的感染力也就得到增强。

②利用典型事例烘托,增强说服力

典型事例,最具说服力。离开典型事例,就显苍白,也就没有通讯。典型是在特定的背景下,特定的环境中产生出来的特定典型人物与典型事例。较之普通不同的独有“个别”,是一篇作品产生的成因。只有写好了典型,文章才有说服力。《鲜花》在特定环境中,写了四件典型事例,并辅之以若干小事。“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通过典型事例,就由衷说服了读者。

③让人物充分活动,增强生命力

人物,是通讯的核心,没有人也同样不存在通讯。尤其是人物通讯。为此,必须调动一切因素,刻画好人物,肖像刻画、语言刻画、心理刻画、行为刻画,立体综合表现,尤其要把握好对主要人物的刻画,让其用音容笑貌、喜怒哀乐、行为举止表现出一个血肉丰满的活人来。《鲜花》在心理刻画方面。其中有这样一段:“四头牛价值13000元,牛贩要求必须由工商担保,而且要在五天内给钱。长沙人有身份证和介绍信,身份真实,诈是不会的,只是等他们回去再寄钱来,至少也要半月。江所长面对—边恳求的眼光,一边慷慨的配合……”他到底会怎么样?这个中风险如何?这诈与不诈怎样界定?这五天期限又如何实现?究竟应采用何种妙策?只有让人物充分地立体活动了,文章和主人公的生命力才能得以表现。

④使用描写、议论和抒情等手法,增强表现力

在通讯中,描写是大量的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景描写,这不赘述。议论和抒情,也显得非常重要,在关键时候加以运用,往往起到升华主题与主人公思想境界的作用。有人曾这样说:“议论之于文章,犹如翅膀之于鸟。鸟无翅膀不能凌空,文无议论,境界难以升华”。可见,议论在通讯中的重要,但切切不能多用甚至滥用议论。议论与抒情,可以是文中人物,也可以是作者。先讲文中人物议论。如《鲜花》“农科院一位同志握着两人的手感慨地说:小同志啊,我活了这么大,是你们让我真正当了一回上帝!”这抒情式的议论,就将“服务上帝的思想境界升华了。再讲作者议论。如《鲜花》“潇洒吗,凭你说”。短短六个字,就将年轻人乐于艰苦创造辉煌的潇洒人生,予以了充分肯定和热情赞美。

⑤关于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在文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有时起到了类似人身关节的作用。用得好,

会使文章增色;反之会使文章辞不达意,甚至相反。标点符号,在文学作品中显得非常重要,在通讯中也很重要,它不仅起标点段句的作用,还能起到调节文章节奏、变换句式、阅读韵律、强调感情的作用。也许有的人现在还不能理解,或许觉得荒唐,一旦你写多了,个中奥妙自会明白。如《鲜花》“场内两棵三人合抱的古樟树,神树。病牛进场,好了;萎牛进场,雄了。树不死,场就不散”。用了这些标点。文句变短了,口语化了。节奏感强、明快。但若变成:“场内两棵三人合抱的古樟树,仿佛神树一般,病牛进场变好了,萎牛进场变雄了。只要树不死,场就不会散”。这样,字多了,句子也变长了,也不口语化了,明快的节奏感也随之逝去。

五、小故事

小故事,实际上就是小通讯或特写。谓之小,因篇幅短,一般就是千字左右,仅为生活中的一个片断。谓之故事,就是它有人物有情节。小故事通常只讲一件事,不铺张,惜墨如金。因其短小,较易驾驭,不易跑题,很适合初学写作的人练笔,虽然它具有通讯的上述共性,但不必着意照本苛求,最主要的是如下三点:第一,写出引人入胜的故事;第二,写出多彩的情趣;第三,写出深刻的思想意义。下面,结合我采写的《深夜智擒女犯》(以下简称《女犯》,发表于1988年第12期《西南民兵》)一文,谈谈小故事写作。

1、写出引人入胜的故事

故事只有引人,才能使人入胜,才能读下去。因其短小,故开篇就宜提出悬念,吊起读者胃口。《女犯》开篇,就托出女犯的犯罪事实与狡诈,托出公安人员的对此重视,引起读者探明究竟的兴趣。紧接,故事就慢慢将悬念随情节的发展而解开放下,随着智谋的较量,正义战胜了邪恶。悬念放下了,故事也就此结束。小故事掀不起大波大澜,但只要微波细浪写得好,就能引人人胜。比如文中的杨部长如何设计,如何与女犯斗智等,就是着力表现的微波细浪。

2、写出多彩的情趣

情趣之于故事,犹如鲜花之于原野。情趣是一种美,是表现主人公的手段,是吸引读者的魅力。《女犯》的情趣,集中表现在杨部长等人进入女犯家中以后,那机智的设圈、机智的对话,反映出一方面是轻灵的对话,一方面是沉重的狐疑,谁战胜谁,就看谁智高一筹,对话中,杨部长的沉稳和机智,女犯的躁浮和空虚,一一跃然纸上。

3、写出深刻的思想意义

小故事的根本价值,在于它反映了何种社会现实意义。生动和情趣,都只是表现思想的手段。使人通过小故事以小见大,一叶知秋,从小事情悟出大道理。《女犯》的意义在于告诉人们:天网恢恢,疏雨不漏;打击犯罪,不只是警方等司法机关的事,只有大家参与,才能保持长治久安的社会环境。

总之,小故事的素材很多,关键是收集与积累,多练笔,时间长了,写好小故事并不难。关于素材,比如前面提到几个所里曾发生的事,《鲜花》中的几则事例,都可写成小故事,都很有社会价值。

附小故事:

深夜智擒女犯

“石明花,女,29岁,玉屏县亚鱼乡瓮袍村村民,先后将4名农村少女拐卖到福建省……”公安人员虽然对此案情背得滚瓜烂熟,但由于石明花行踪诡秘,却久逮未获。偶尔,当探明踪迹奔赴瓮袍,她却闻风而遁。好一只狡猾的狐狸。

8月1 2日,公安人员又获悉石明花从外地回到了寨中,为不坐失良机,便把擒获任务

交给了乡武装部长杨荣德三人。

夜漆黑,l 2里山路不觉走完。如何抓?杨部长陷入深思。直言挑明吧,她定会大叫冤枉,寻死觅活;再则,深更半夜,山路崎岖,又怎能轻易将地带走……看到山寨闪烁的灯光,杨部长心头一亮,“有了!”

三人径自来到石家。门外,他们清楚地听到了石明花的声音,推门而入,却不见石明花,只有家人在闲聊。猛然,杨部长听隔壁传出咳嗽声,便高声说:“是明花吗?出来吧,违反了政策,想躲也躲不了。”

一句话,把全家人吓得冷汗直冒。石明花慌忙从里屋冲出,“莫诬赖好人!”

“不会不会。”杨部长故作轻松地说,“明明有人反映,你又怀孕4个多月啦,天天躲,不肯引产。”石明花和家人听罢,都不禁长长嘘了口气。她看着常在村上搞计划生育的杨部长,放松了戒备,满腹委屈地愤愤然:“是哪个烂嘴巴的乱嚼?我娃崽才一岁多!我赌咒,哪个肚皮头有东西,就是偷汉子得来的。”

“好啦好啦,空口无凭,你怀没怀孕,跟我们到乡医院去捡查。”“去就去,明天打早。”杨部长作焦急状,“不不,明早你一躲。我去找鬼?今夜不去,就硬是心头有鬼!”石明花沉默。她瞅瞅家人,又不时斜瞥杨部长他们,反复思忖后,确信眼前三人是为计划生育而来,便故作爽快地说:“去就去。”

杨部长等3人,终于带着石明花上了山路。凌晨两点,当石明花看到公安人员明晃晃的手铐后,浑身一软,叹道:“没想到你们做得这么聪明,天衣无缝!”

(见1988年第12期《西南民兵》)

六、功夫在诗外

前面,介绍了通讯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写作方法,不知对大家是否有所启迪。写通讯,并非一日之功,古人云,“功夫在诗外”。谁初提笔,就能写出锦秀文章,那是天才,不经严冬寒,哪得梅花香。结合我多年的写作感受,想送大家九个“多”,望有人能接受。

l、笨鸟先飞,熟能生巧

“笨鸟先飞”是个比喻,非指大家,在座的都比我聪明,只是暂时尚未涉猎写作,从增强写作功力上说。可先练笔,多读、多思、多写。

①多读。这是提高写作能力最好方法,多读名家精品,必将受益非浅。千古流芳的名家精品,不是谁能吹出来的,只有多读,才能吮其精华,受益于身。多读,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西班牙大文豪塞万提斯。他年少时,酷爱读书,哪怕在街上捡到半张破报纸,也要反复一遍遍研读玩昧,长期的熏陶,后来终于使他写出了千古不朽名著《堂吉诃德》。

②多思。就是要仔细品味文章滋味,进行反复的欣赏、玩味。从结构到锻词炼旬,领悟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情趣。如朱自清的一个《背影》,让我两眼泪流,浑浑沌沌中,直见天下父亲用他山一般巍峨的身躯,在护佑着整个中华民族的下一代。

③多写。看十遍,不如写一遍;提高写作能力,最终还是靠写。有人常说,我想得到,就是写不出。原因就是练笔太少,读名家作品,赏析后就写,写读后感,从它的思想内容到结构布局,精采段落和妙句。只看不写,就会形成“欣赏高水平,写作无水平”。

2,留意生活,悉心积累。

写作的源泉,来自生活。再高的写作能力,没有生活素材,同样不能写出好作品。为此,必须贴近生活,积累生活。

①多看。鲁迅说过,要留心身边的人和事。只有看得多,观察得细致,大脑里才会留下深刻印象。看了,要留心,不留心也枉然。如前几天,我们在县党校考试出场,街上发生的县农行经警捉贼一事,其新闻价值很好,但不知有谁留心,不知谁反思过这背后所反映的深

刻的社会问题。

②多问。就是要主动深入生活,广泛调查了解我们生活圈之外的事,扩大视野,开阔思路,增加知识面,获悉我们自己不曾涉猎与不了解的社会知识。比如,一次我采访箫笛厂厂长张敬贤写了报告文学《箫笛之歌》,在《中国乡镇企业报》上发表后,送给他看。当时没有再了解什么的打算,以为已无什么可写,但出于礼节,又闲吹了一阵,了解到“牛角拐杖”行情后,又发了一篇消息,被《中国旅游报》采用。只要多问,总会有收获的。

③多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是一个善于积累的问题,身边不妨常带一个本子,遇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或什么民间妙语,可随时记上,到时总会有用的。再则,就是经常收集报上的资料,有什么好的文章或信息,可剪贴成册,这在今后,将会是一笔可观的财富。需知,书到用时方恨少。

3、百折不挠,矢志不渝

目标既定,切忌半途而废。《后汉书·列女传》记载,有个叫乐羊子的人,外出学艺,日久思家。妻见夫返,惊喜,忙下织机迎夫。问:学成乎?答:否。问:何归?答:思妻切。妻遂拂袖,回到织机旁,用剪刀将机上布匹全剪烂。夫惊问:何如此?妻答:夫半途而废,诚如此。夫愧不堪言。

①多磨。中国有句老话,叫“好事多磨”。写作品,—稿便中者寥若晨星。退稿是常有的事,许多大文豪,也是历经此苦的。如果有谁能坚持写作一年,仍被退稿或不采用,也不必泄气,第二年准能被采用,“宝剑锋从磨砺出”。

②多冲。不要怕失败,继续冲刺,“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头”。遇到失败就灰心丧气,终将前功尽弃,一事无成。只有继续冲刺,矢志不渝,方能成功。

③多乐。流尽千滴汗,换来五谷香。当你真正受尽爬格子的清淡寡欲之苦,而享受到作品发表那份甘甜后,那种说不出喜悦和乐趣,是任何语言也无法表达的。如不信,那请在座的诸位不妨试一试。

最后,愿在座的同仁都提起笔来,讴歌身边的英杰,讴歌我们工商的明天。

—一县工商局通讯报道骨干业务培训班

一九九七年四月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公文写作的要求 基本要求:合法、求实、合体、简明、严谨、准确、规范、完整、清晰、耐久。 (二)行文规则 二是经多次请示直接上级机关而问题长期未予解决;三是有上级机关交办并指定直接越级上报的具体事项;四是出现需要直接询问、答复或联系不涉及被越过的机关职权范围的具体事项;五是需要检举、控告直接上级机关等。 党的机关与行政机关相互行文规定:行政机关不能迳向党的组织发布指令性公文,一般也不得以行政机关名义迳向党的组织报告工作或请求指示或批准。 (三)写作的语言运用 公文语言的特点:庄重、准确、朴实、精练、严谨、规范。 公文中需用历史年号时,要先标出公历年份,再注历史年号并加圆括号,如1912年(民国元年)。 数量表示时,表示增加时用倍数或分数,表示减少时只能用分数。 二、公文处理的基本原则 (1)法制原则。指处理方法手段、程序手续、行为准则与方法规化、制度化。(2)实事求是原则;(3)全面及时原则;(4)时效原则;(5)集中统一原则;(6)党政分工原则;(7)保密原则; (8)简化原则。 二、收文处理的一般过程 (1)公文的收受与分流:签收。指履行规定的确认、清点、核对、检查、签注手续后,收到公文。登记形式有薄式、卡片式、联单式;外收文登记。由外收发人员在完成签收工作后,对收文情况做简要记载;启封。外收文登记完成后,统一交由内收发人员,统一启封或径送有关领导亲启;内收文登记。由内收发人员对收文情况做详细记载;分办。有关人员将公文分送有关领导、有关部门工作人员阅知办理;摘编。文件管理人员对部分准备投入办理过程的重要文件编写文摘、提要、综述、汇集有关数据资料。 (2)办理收文:拟办。由部门负责人或有关具体工作人员提出处置意见,供有关领导审核定夺。批办。机关领导者或部门负责人提出处置意见。承办。有关工作人员按意见具体处置公文所针对的事务和问题。注办。由承办人签注公文承办情况,以备忘待查。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第一节新闻概述 一、新闻定义 什么是新闻?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意识形态,就有不同的回答。 在美国,麦尔文·曼切尔著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引述了过去和现在新闻学家对新闻的一些解释。例如: 达纳在年至年主管过《纽约太阳报》,他说,新闻是“社会上大多数人感兴趣,而且在此以前从未对它注意过的那些事情。” 达纳的一个编辑提出了一个经典性的新闻概念:“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注:这是达纳年办《纽约太阳报》时,他属下的采访主任约翰·b·博加特对一个青年记者说的。) 另外一个新闻的典型概念是斯坦利·瓦利克尔提出来的。他是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纽约先驱论坛报》的采编主任。他说,新闻是建立在三个“w”的基础上:“妇女(women)、金钱(wampun)和坏事(wrongdoing)”。 其实,以上表述并非科学意义的下定义,但他们的观点却集中地代表了西方新闻学的基本立场,即一切反常的、有刺激性的、人们好奇的事才是新闻。这种观点当然有其深厚的人文背景及经济基础,虽然他们对新闻定义的认识已侧重在“读者兴趣”上,但其实质仍不能脱离“利润”的操纵。 在中国,“新闻”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新唐书》。《新唐书》记载:初唐神龙年间(公无年前后),有一个叫孙处玄的文人曾说过:“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孙处玄曾投书当时执政的大臣恒彦范,评论时政得失,未被采纳,他就挂冠而去,可见他是个很关心时事政治的人。这样的人对没有书刊传播新闻(当时印刷术尚未应用于书籍)表示不满,是理所当然的事。孙处玄这句议论竟被载入《新唐书》,说明尽管唐代还未完全具备传播新闻的条件,但人们已意识到需要报道这类新闻的传播工具。“新闻”一词在这里是指“最近消息”。 《现代汉语词典》释“新闻”为:①报纸或广播电台等报道的国内外消息:新闻广播/采访新闻。②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 《辞海》对新闻的解释是:①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真实,言简意明,以事实说话。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记者通信、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②指被人当作谈助的新奇事情。如《红楼梦》第一回:“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 1943年9月陆定一提出:“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1981年8月中宣部在京召开全国18大城某地的报纸工作座谈会,其会议纪要对新闻定义作了新的诠释: “新闻反映新发生的、重要的、有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具有迅速、明了、简短的特点,是一种最有效的宣传形式。” 定语修饰的限制显然是考虑了“读者兴趣”,同时也顾及到了“社会效果”,这些是对陆定一定义的有效补充,然而其偏颇也是显而易见的。综合上述种种看法,我们不妨把新闻定义小结为: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的传播。” 明确了新闻定义,我们再来区别广义的新闻与狭义的新闻。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狭义的新闻

通讯员培训的心得体会

通讯员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一:通讯员培训心得体会 10月15日至10月16日,我有幸参加了建设集团组织的通讯员培训班,我能为自己有机会参加本次专业的学习而高兴,特别珍惜此次培训机会。通过认真的学习,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而且也为我以后的通讯报道有很大的帮助。 在为期两天的授课学习中,我受益匪浅,了解了网络舆论对一个人、对一个企业的重大影响,知道了一些基本的摄影常识以及互联网媒体的相关知识,认真学了新闻稿件的写作技巧等等。 刘若松老师讲的 * 舆论管理,表面上好像对我们用处不大,但是通过老师讲解的一些案例,我能深刻的体会到 * 舆论对我们 * 之大。网络可以毁掉一个人、一个企业,也可以成就一个人、一个企业,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保护和维护自己、公司的权益,利用新媒体时代宣传、推广我们企业的文化、理念等,从而使我们的公司不断壮大、朝着既定目标不断前进。 通过学习刘晓斌老师的“新媒体、新未来、新挑战”,深刻的体会到现代电子信息时代更新之快,一个企业的兴衰之短暂。相比较而言我们这个行业还是比较幸运的,在面对当前这种煤炭市场不景气的现象,我们更要团结一致、创新思路,顺应经济体制的变革规律,执行集团的一些大局举措, 做好本职工作。在学习中我还认识到,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青年,我未能及时将互联网一些技术应用到工作中而感到羞愧,我决定

将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为我们的工作寻找创新、更实用的方法,使我们安全管理更上一层楼。 学习中,张童周主席为我们介绍了摄影的拍摄方法和技巧,并结合许多优秀作品,给我讲解了如何正确使用照相机,如何利用相机的一些功能拍摄出优秀的作品,通过本次学习,我基本掌握了摄影的基本知识和一些摄影技巧。 通过对鲁静老师的新闻采编基础知识的学习,在新闻写作里,重新认识了标题、导语、主题、结语等在文章中的是重要性。知道了一名合格的通讯员必须用心工作,学会捕捉新闻。把握新闻服务性,新鲜性,公开性,真实性等特征是写好新闻必备的条件。本次学习提升了我对生活的热爱,对文字有了新的看法与理解,文字的准确、清晰、新颖的表达不仅是新闻工作必须达到的,生活中也不可或缺。 本次培训收获颇丰,但我也认识到了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过去写稿每次都会存在很多问题,给一个事件不知道怎样下笔,通过此次学习,认识到了自己写作上的缺陷,在以后的写作工作中应该积极努力,多学多问多思考,认真改正存在的错误,使自己的写作有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更加努力才能不辜负领导对我的信任和培养。 篇二:通讯员培训心得体会 xx年8月8日,集团公司领导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把各子、分公司通讯员组织起来学习,就是为了让我们在学习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交流、沟通桥梁作用。通过培训,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依据2012年7月1日中办、国办颁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制定本单位的实施办法。 (一)公文基础知识 1. 公文种类:决议、决定、命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共15种。 2. 公文格式: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二)发文注意事项 1. 主送机关和正文中使用规范简称或者全称:国务院和北京市政府机构都有规范简称,参考首都之窗和国务院官网,包括单位排序。如:市委、市政府;市教委、市委教育工委。 事业单位没有规范简称,建议使用全称。公文中对同一单位的的称谓应当一致,避免前后不一。 2. 正文层次标识: 第一层“一、”“二、”“三、”……使用三号黑体字。 第二层用“(一)”“(二)”“(三)”……使用三号楷体字。

第三层用“1.”“2.”“3.”……使用三号仿宋字体。 第四层用“(1)”“(2)”“(3)”……使用三号仿宋字体。 公文中出现或者①或者a都是不规范的。公文统一使用A4白纸,行间距(固定值28) 3. 正确使用六角括号:发文字号中的年份使用六角括号标注,即:〔〕,使用四角括号是不对的,如“京教办[2012]1号”。六角括号在键盘上不能找到,应当打开word菜单栏,通过“插入——特殊符号——〔〕——确定”的路径找到。 4. 公文中的数字,除部分结构层次数和在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成文日期也是阿拉伯数字。 5. 请示等需要回复的公文要标注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请示、需要对方批复或者回复的意见、函等文种,在附注(成文日期之下主题词之上)部分标注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并使用圆括号括住。 例如:(联系人:×××;联系方式:××××) 6. 签发日期和印发日期:签发日期是主要负责人签字同意发文的日期;如果是联合发文,签发日期以最后一个签发单位负责人的签字日期为准。公文经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后方可印制。印发日期是公文实际印制的日期。因此,印发日期可能与签发日期同日,也可能在签发日期之后。但是,

网络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网络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导读:新闻定义 什么是新闻?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意识形态,就有不同的回答。 在美国,麦尔文曼切尔著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引述了过去和现在新闻学家对新闻的一些解释。例如: 达纳在1869年至1897年主管过《纽约太阳报》,他说,新闻是“社会上大多数人感兴趣,而且在此以前从未对它注意过的那些事情。” 达纳的一个编辑提出了一个经典性的新闻概念:“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注:这是达纳1882年办《纽约太阳报》时,他属下的采访主任约翰b博加特对一个青年记者说的。) 另外一个新闻的典型概念是斯坦利瓦利克尔提出来的。他是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纽约先驱论坛报》的采编主任。他说,新闻是建立在三个“w”的基础上:“妇女(women)、金钱(wampun)和坏事(wrongdoing)”。 其实,以上表述并非科学意义的下定义,但他们的观点却集中地代表了西方新闻学的基本立场,即一切反常的、有刺激性的、人们好奇的事才是新闻。这种观点当然有其深厚的人文背景及经济基础,虽然他们对新闻定义的认识已侧重在“读者兴趣”上,但其实质仍不能脱离“利润”的操纵。

在中国,“新闻”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新唐书》。《新唐书》记载:初唐神龙年间(公无705年前后),有一个叫孙处玄的文人曾说过:“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孙处玄曾投书当时执政的大臣恒彦范,评论时政得失,未被采纳,他就挂冠而去,可见他是个很关心时事政治的人。这样的人对没有书刊传播新闻(当时印刷术尚未应用于书籍) 表示不满,是理所当然的事。孙处玄这句议论竟被载入《新唐书》,说明尽管唐代还未完全具备传播新闻的条件,但人们已意识到需要报道这类新闻的传播工具。“新闻”一词在这里是指“最近消息”。 《现代汉语词典》释“新闻”为:①报纸或广播电台等报道的国内外消息:新闻广播/采访新闻。②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 《辞海》对新闻的解释是:①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真实,言简意明,以事实说话。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记者通信、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②指被人当作谈助的.新奇事情。如《红楼梦》第一回:“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 1943年9月陆定一提出:“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1981年8月中宣部在京召开全国18大城某地的报纸工作座谈会,其会议纪要对新闻定义作了新的诠释: “新闻反映新发生的、重要的、有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具有迅速、明了、简短的特点,是一种最有效的宣传形式。” 定语修饰的限制显然是考虑了“读者兴趣”,同时也顾及到了“社

写作基础知识之基本句式

写作基础知识之基本句式 导读:写作基础知识之基本句式 句子依据用途或语气可分为四大类即: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陈述句:说明一件事情,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 疑问句:提出一个问题,表示疑问语气的句子。 祈使句:要求或者希望中国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表示祈使语气的句子。 感叹句:表示感叹语气的句子。 一、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 陈述句指说明意见、叙述事实的句子。反问句是指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的句子。 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有两种情况: 1 肯定语气改成反问句如: 天才来自勤奋。改为:难道天才不是来自勤奋吗? 2 否定语气改成反问句 小孩掉进河里,我们不能见死不救。 小孩掉进河里,我们能见死不救吗? 注意点:陈述句改成反问句,要把句中表示肯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的词,句末的句号改成问号,并加上“吗”、“呢”等句末的句号要改成问号。

反问句改成陈述句也有两种情况: 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就要把“难道”和“不”等词删去,把句末的问号改成句号,并去掉“难道……吗”和“怎么……呢”语气助词。 练习: 1、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3、难道我们播下的种子不会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吗? 4、老师对我的教导,难道我会忘记吗? 二、肯定句和否定句的互换: 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也可以采用否定句式,例如,“人人都都遵守课堂纪律。”可以改写成“没有一个人不遵守课堂纪律。”改写后句子的肯定语气要比原来的句子更强。改写时要注意:双重否定是表示进一步的肯定,所以必须用上两个表示否定的词,也就是“否定+否定=肯定”。如果只用一个否定的词,句子意思就完全相反了例: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天下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注意: 练习: 1)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2)学好语文和输血,对青年人的成才才会起促进作用。 3)同学们都觉得书籍是我们的好老师。

做一名优秀学校新闻通讯员新闻写作技巧浅谈

做一名优秀学校新闻通讯员新闻写作技巧浅谈 www.hkfe.hk 香港经济网 一、一名优秀学校新闻通讯员应做好的储备 二、学校新闻通讯员如何发现新闻线索 三、新闻写作基本知识 1、新闻稿件的基本要素 2、消息写作 3、通讯写作 4、导语写作 四、如何写出角度新颖的新闻 一、一名优秀学校新闻通讯员应做好的储备 一、一名优秀学校新闻通讯员应做好的储备 1、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 什么叫新闻敏感或新闻触角呢?简言之,它就是新闻工作者识别新闻的敏锐能力。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事情,别人不能看出它是新闻,而你却一下就能识别它是新闻,这就是新闻敏感。没有一定的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很难写出一篇像样的新闻稿。 ν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就能够当事情还在“风起于清萍之末”时,就敏感地察觉到它,并预见它的去向,从而比较得心应手地写出一篇新闻稿。具有了一定的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不会感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会兴奋地发现“生活处处皆新闻了”。 一、一名优秀学校新闻通讯员应做好的储备 2、对学校工作既能“跳进”又能“跳出” ν 跳进:全面了解和熟悉学校各项工作和活动ν ν跳出:跳出自己学校的圈子,在一个新的高度和更大的范围去看待学校工作和活动 ν跳进是为了深入了解要采写的新闻内容,跳出是为了更准确的把握要采写新闻的主题和挖掘新闻的意义。 一、一名优秀学校新闻通讯员应做好的储备 3、锤炼新闻写作基本功 ν ν这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基础,因为我们的大多数通讯员都不是专业出身,所以要强调这一点。大家要掌握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基本的写作技巧,通过自学都可以掌握。 ν开始写稿的时候,可以先找一些类似的稿件模仿,熟悉了,就可以自如的去表现。 勤写勤练勤看,相信大家一定提高很快ν 二、学校通讯员如何发现新闻 1、国家当前教育热点在学校工作中的体现; 2、社会热点和学校活动的有机结合; 3、市教体局工作要点和宣传重点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不同种类的公文,有着不同的具体要求和写作方法,但是,不论哪一种类的公文,都必须做到以下同点: 一、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和上级机关的有关规定。 二、要符合客观实际,符合工作规律。 三、公文的撰写和修改必须及时、迅速,反对拖拉、积压。 四、词章必须准确、严密、鲜明、生动。 五、要符合保密制度的要求。 一、单项选择题 1.联合行文时,作者应是( 1 )。 A.同级机关 B.同一系统的机关 C.三个以上的机关 D.行政主管机关与业务指导机关 2.维护文件的高度严密性是指( 2 )。 A.公文的保密性 B.公文语言结构的严密 c.公文行文程序的严密 D.施行办法的严密 3.公文中的祈使句常常依靠( 2)。 A.语气词表述 B.惯用的句式表达 c.感叹词表达 D.无主句表达 4.为了维护政令一致,凡下行公文( 3 )。 A.都要向上级请示 B.都要和有关机关协商 c.内容涉及其他机关的职权范围时,行文前应与其协商一致 D.都与有关部门联合发文 5.供受文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文本,格式规范并具备各种生效标志的稿本称作( 3 )。 A.草稿 B.定稿 C.正本 D.副本 6.公文区别于其他信息记录的特点是( 4 )。 A.传播知识 B.具备查考价值 c.书面文字材料 D.具备法定的权威性

7.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的公文是( 3 )。 A.决议 B.会议记录 C.会议纪要 D.议案 8.当问题重大,确急需直接上级和更高层次的上级机关同时了解公文内容时,可采用( 3 )的方式。 A.越级行文 B.直接行文 C.多级行文 D,同时行文 9.公文要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一般不得( 3 )。 A.逐级行文 B.多级行文 c.越级行文 D.直接行文 10.公文的形成与发挥作用须依赖于( 2)。1 A.公文处理 B.收文处理 c.发文处理 D.办毕公文处理 11.由机关领导对发文稿批注核准发出的意见并签署姓名及日期的活动,是发文处理中的( 4 )。 A.会商 B.审核 C.注发 D.签发 12.调查报告的结构一般包括( 1 )。 A.标题、导语、正文、结语 B.标题、正文、落款 c.开头、导语、主体、结尾 D.标题、正文、结语 13.以强制力推行的用以规定各种行为规范的法规、规章属于( 1 )。 A.规范性文件 B.领导指导性文件 c.呈请性文件 D.证明性文件 14.内容重要并紧急需要打破常规优先传递处理的文件,叫作( 4 )。 A.平行 B.加急件 C.特急件 D,急件 15.决定必须由( 4)。 A.党政机关联合发文 B.会议讨论之后才能发文 c.政府部门制发 D.党、政府领导机关制发 16.通报情况使用( 3 )。 A.通知 B.通告 C.通报 D.情况报告 17.通报的表达方式侧重于( 1 )。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一)新闻写作基本理论 一、新闻的定义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二、新闻价值 无论是以报道为主的新闻文体(消息、通讯),还是以评论为主的新闻文体(新闻评论),所选择的对象都必须具有某种价值,应该值得报道或者值得评论,能满足受众的知情欲望或者明理欲望。 新闻报道的对象要有价值,主要是说要有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中的一个重要的核心概念。一般认为,事实(事件)的新闻价值与它所体现的重要性、显著性、时新性、接近性、趣味性等密切相关。事实(事件)越是具有重要性、显著性、时新性、接近性、趣味性(或某一方面特别突出,或诸多要素同时具备),就越是具有新闻价值。事实(事件)是否具有新闻价值,是记者进行新闻选择的重要依据。但在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具备新闻价值的事实(事件)都可以报道,还必须考虑它是否具备社会价值。所谓事实(事件)的社会价值,是指它被批露以后对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对人的自身发展总体有利的功用。因此,只有新闻价值与社会价值兼备的事实(事件),才具有报道的价值。

新闻评论的对象应当蕴含某种意义,具有议论价值。 三、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 1、真实性原则。 2、时效性原则。 四、新闻写作的规律和要求: 1、真实:准确而客观,感人而形象 2、简洁:简洁而生动,鲜明而深刻 3、时效:新鲜而富动态,快速而富有个性 五、新闻写作的语言: 1、准确简练。 2、浅显易懂。单位 (二)消息的写作 一、消息构成要素 “五W”和“一H” 新闻的“五W”和“一H”是消息写作所要具备的六要素。“五W”指的是英语中以“W”为开头的五个单词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一个H(how)”即何果。 二、消息的结构: 一篇消息大致有如下几部分组成:标题、消息头(一般分成“讯”和“电”两类)、导语(包括自成段落或几段联结的复

基础写作教程复习整理

基础写作复习资料 第一节:写作的定义: 文章的分类:文学类、杂交类、实用类、 写作的含义:写作是作者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受的一种心智活动 首先,对写作的性质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其次,应该确立作者的主体地位。 最后,还必须看到写作是以书面语为中介符号表情达意的。 第二节,写作的系统: 一、写作的主体; 写作是一个完整的动态过程;包括认识世界和表现世界两个阶段。 写作主体十分丰富,包括作者的思想、品质、修养、等基本的人格精神。也包括写作个体的心理特征、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先天与后天素质、同时还包括写作主体的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主观意识和实际能力。 二、写作客体; 写作客体即写作的对象和写作的题材,回答写什么的问题。 “只有人化了的自然,才能与人发生审美的关系,人的本质力量才能在它上面显现出来,成为人的审美对象。应从主体对象来说,美不美在于人的本质力量;但从客体方面来说,美不美在于对象是不是人化,是不是与人发生了关系。”作为写作对象的客体,生活是以三种形态存在的: (一)、生活的客观形态,(人事物景) (二)、生活的主观形态,(这是对象化了的作者自身,它是以人的心灵世界为主要的在写作对象,写人的思想和感情。) (三)、生活的文化形态,(精神产品) 三、写作载体;(超越了文章的范畴,但仍以文章为主要的存在方式。) 四、写作的受体;(为谁写) 五、写作系统的组合(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写作载体、写作受体) 第三节:写作的特性; 社会性:(写作对象、写作目的、写作效益的社会性) 个体性:写作是一种个体性的心智劳动,文章是作者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综合性: 实践性:(写作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本身就具有实践性) 第四节:写作的功能: 一、传播功能:(与写作目的相联系的直接功能) 二、记载功能:(实际上超越时间的传播功能) 三、实用功能:(在传播、记载的功能里,都包含着写作的实用性目的和管理性功能,“解决好实际问题”是实用写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四、宣泄功能:(宣泄感情) 五、审美功能:(写作活动其实是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一种审美过程。) 第五节:学习写作的要求和方法: 一、学习写作的要求: 1、要有明确目的性 2、要培养学习写作的兴趣 3、要有刻苦训练思想准备 4、要掌握现代写作技术 二、学习写作的方法 1、外功修炼与内功修炼相结合 2、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3、系统学习与系统训练相结合 第二章:写作的主体: 第一节:作者的智力: 一、观察力;观察力是从事研究和写作活动最基本的智力。 1、外部分析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2、内部分析器:(内脏器官的感觉,) 3、立体分析器:(第六感觉:肌肉感觉、键觉、骨节感觉、平衡感觉等) 怎样观察? 1、定向观察与随机观察 2、宏观观察(整体感知)与微观观察(细部进行)

通讯员新闻稿件写作规范

教工通讯员新闻稿件写作规范 一、新闻发布原则和要求 (一)新闻稿件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的“三贴近”原则,充分体现关注学校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关注师生。 (二)涉及学校的新闻要突出体现学校的形象,反映出学校发展水平和实力。 (三)原则上只发布以下新闻和信息:学校组织的重大活动;学校领导出席的各单位、部门的重要活动;学校综合部门举办的全校性活动;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的活动等。具体内容要求详见《华南师范大学校园网络新闻管理规定》。 (四)新闻来稿要突出时效性,重大活动随时报道,一般在3天内应发布,最迟不能超过5天。 (五)新闻稿件要突出新闻性,内容要真实、准确、客观,切忌含混、模糊、夸张,应尽量避免对该新闻事件进行主观判断和评价。构成新闻要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过程必须真实;新闻中引用的资料、史实、引语、数字,涉及的人物姓名及其职务、职称,以及有关单位部门的名称(一般要求全称)等均应准确无误。 (六)新闻稿件格式要规范,文字要严谨、简练、准确,语言要鲜明生动、通俗易懂,注重可读性和吸引力。 (七)一般新闻消息稿字数限定在600字左右,重要稿件一般在1000字左右。 (八)新闻稿件中涉及人物的职务、职称一般只在第一次提到时出现,涉及党政领导一般到校级领导,或者重要关联单位、部门主要

负责人。 (九)新闻稿件一般应配发相关图片,图片一般在1~3张,重要新闻稿件最多不超过6张。图片内容要紧扣新闻主题,突出主要人物和新闻事件的进程。图片要求清晰,色彩、亮度适中。上传的图片大小不能超过300KB,图片宽度以及插入的表格宽度要小于560像素。 (十)新闻稿件发出时要将与新闻事件相关的背景资料,作为附件一并发送。 (十一)新闻稿件应注明作者姓名(如用笔名另外说明)、所在单位和联系电话。 二、新闻内容规范 (一)新闻标题中的部门和单位名称可使用简称;新闻正文中的部门和单位名称一般应在第一次出现时使用全称,再次出现时可使用简称。 (二)“拟稿人”和“发布单位”部分的署名。“作者”应署上教工通讯员(或实际作者)的名字,“发布单位”应署上撰写者所在单位。如遇两个以上的情况,其间应使用顿号或逗号。 (三)“发布单位”部分的单位,一般应限于学校的二级单位。单位名称应使用全称,如“学生工作处”、“文学院”等。单位名称前一般不加“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师大”、“华师”等(群众团体如工会、团委、学生会前可加“校”)。单位名称后不加该单位所属部门、科室名称。 (四)除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外,校内新闻中涉及领导讲话的,应避免使用“重要讲话”、“指示”等字眼。

常用公文写作及公文写作要求

常用公文写作及公文写作要求 常用公文写作 1、通知 (1)特点:应用范围的广泛性;较强的时效性;告知性;写作内容的灵活性。 (2)通知的类别和协作要领 a.发布性通知:发布性通知用于发布规范性文件、下达计划和印发领导讲话等。标题有“发布”或“印发”字样。 b.指示性通知:指示性通知用于向下级机关做指示,部署工作等。 c.知照性通知:知照性通知用于一些不需直接执行或办理的事项。 d.转发性通知:转发性通知用于转发上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或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 2、通告 (1)特点:广泛性、规定性、专业性 (2)结构和写作要领 a.标题:使用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的标题。 b.正文:由通告原有、通告事项和结尾三部分构成。 c.落款日期。 3、报告 (1)报告特点:沟通性、陈述性、单向性

(2)类别:工作报告、情况报告、答复报告、呈送报告 4、请示 (1)特点:单一性、期复性、时效性 (2)请示结构: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和日期组成 5、批复 (1)批复特点:法定的权威性、执行性、行文的被动性 (2)批复的写作要求:针对性要强;观点要明确;表达要准确;批复应讲究实效,及时作出答复 6、通报 (1)特点:教育性;说理性;时效性 (2)类别:表彰性通报;批评性通报;情况通报 7、函 (1)特点:行文方向的多样性;使用的广泛性;写作的灵活简便性 (2)函的类别:商洽函;询问答复函;求批复函 8、纪要 (1)纪要特点:反映会议情况与传达贯彻会议的议定事项;具有约束执行效用 (2)纪要结构:标题、时间、正文、结尾 9、倡议书 结构:标题、正文、落款 10、调查报告

新闻写作基本知识复习题

新闻写作试题库(共287题)? ?一、填空题:(56题)? 1、狭义的新闻指(?消息?)。? 2、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述评及其所属品种)。? 3、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 4、(?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5、(言之无物)是写新闻的大忌。 6、新闻写作的原则是(?用事实说话)。? 7、新闻写作的要求是?(真、短、快、活、强)。? 8、新闻的快应以(?新闻的新鲜和真实的事实?)为前提。? 9、新闻报道要快的表现是一(?及时)?、二?(适时)?;? 10、新闻的思想性是指(一条新闻在思想上给读者教育、影响和启迪)。? 12、新闻写作要求强的(思想性强、政策性强、针对性强?)。 ?13、“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实义的作者是(陆定一)。? 14、新闻六要素是(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 ?15、新闻的要素说的是(构成新闻不可缺少的事实材料)。? 16、新闻背景从内容分为(人物、历史、地理、事件背景)。? 17、新闻背景从作用分为(对比性、说明性、注释性);? 18、背景材料可用于(新闻的导语、正文、结尾?)三个不同部分。???? 19?、新闻的主题应从?(新闻事实挖掘)?中来。? 20、提炼新闻主题应注意两点:一是(?一条新闻一个主题?);二是(?新闻主题一定要从新闻事实中挖掘、提炼出来)。? 21、选择最佳角度是表现(?新闻主题?)的好办法。?

22、几家新闻单位同时报道同一新闻应注意(错开角度)。? 23、新闻语言的特点是(具体形象、准确鲜明、简练生动、通俗易懂)。? 24、动态新闻(叙述?)为主.? 25通讯重于(叙述、描写?);? 26述评新闻兼有(新闻和评论)两种作用。? 27、新闻和消息的结构一般由(导语、正文、结尾和标题)组成。?28、新闻通常有金字塔(倒金字塔、倒正混合结构)三种结构形式。? 29、倒金字塔结构的特点是(把高潮或结局排在开头,把最不重要的材料排在后面)。? 30、金字塔结构的特点是(将事实的结果、最重要的材料安排到最后一段)。? 31、倒金字塔结构的开头部分称(导语)。? 32、倒、正混合结构的特点是(有一个好的新闻导语和有一个重要的新闻结尾)。? 33、新闻导语的“导”字有?(开始、启发、引导)三个涵义。?34、新闻正文是(导语之后的展开部分),对新闻事实作充分的具体的报道和说明?。? 35、简明新闻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新闻体裁?。? 36、消息一般分为(简明新闻、动态新闻、综合新闻、述评新闻)。? 37、综合新闻有两种,一是(横断面综合报道)?,二是(纵深度的综合报道)。? 38、通讯《中国的西北角》的作者是(范长江)。? 39、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是(魏巍)。? 40、通讯《西行漫记》的作者是(埃德加·斯诺特)。? 41、通讯《震撼世界的十天》的作者是(约翰·里德)。? 42、通讯写作的要求是事实的(典型性、思想性)和写作文采达到高度的合一?。? 43、综合新闻的特点是(既有全面情况概括),(又有典型事例)的说明?。?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最全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一、公文的定义和分类 (一)定义 公文,是公务活动中所形成和使用的文字材料,是方针、政策、法规、政令和信息、情况的表现者、运载者,是机关实施管理的基本手段和重要工具,发挥着上令下达、下情上报和信息沟通的重要作用。公文贯穿机关管理工作的始终。我们要向上级报告情况,需要写成文件;我们要向基层单位安排什么工作,提工作要求,需要写成公文印发下去,备查、备用,便于基层照章执行;我们要告知社会公众一个什么决定,也要印制成公文。因此,公文写作与我们每一个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息息相关,可以说,具备较强的公文写作能力,是每一个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当前,各级各部门都十分缺乏优秀的文秘工作人员,重视公文写作、加强公文写作,对于年轻人来说,具有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分类 1、按照制文机关的种类划分:党务机关公文、行政机关公文、司法机关公文、军事机关公文、企事业单位公文、社会团体公文。

2、按照行文方向划分:上行公文(向上级单位行文)、平行公文(向平级单位行文)、下行公文(向下级单位行文)。草拟公文前,必须弄清楚行文方向,才能确定文种、内容、措辞等。 3、按照保密程度划分:绝密公文、机密公文、秘密公文、内部材料、普通公文5种。我们在起草或者管理公文时,必须要按照该公文的秘密等级来处理,涉及秘密问题的,不能泄密。 4、按照紧急程度划分:特提公文、特急公文、加急公文、平急公文、普通公文5种。 5、按照使用范围划分: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决定、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等全是通用公文;司法类的公文、经济类的公文、任免类公文、议案、提案、建议等等,属专用公文。 6、按照规范性和颁发程序的规范程度、行政约束力的强弱划分:规范性公文和非规范性公文。 规范性公文有13种: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非规范性公文:除规范性公文以外的公文。常用的非规范性通用公文有调查报告、工作计划类、工作总结类、提案、

公文写作基本模式

常见公文写作格式与范文 公文格式(函、请示、报告、通知、规定的公文格式)之一 函的写作格式 一、函的概念 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或者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时所使用的公文。 函作为公文中惟一的一种平行文种,其适用的范围相当广泛。在行文方向上,不仅可以在平行机关之间行文,而且可以在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行文,其中包括上级机关或者下级机关行文。在适用的内容方面,它除了主要用于不相隶属机关相互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外,也可以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向上级机关询问具体事项,还可以用于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的询问或请求批准事项,以及上级机关催办下级机关有关事宜,如要求下级机关函报报表、材料、统计数字等。此外,函有时还可用于上级机关对某件原发文件作较小的补充或更正。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二、函的特点 (一)沟通性。函对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起着沟通作用,充分显示平行文种的功能,这是其他公文所不具备的特点。 (二)灵活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文关系灵活。函是平行公文,但是它除了平行行文外,还可以向上行文或向下行文,没有其他文种那样严格的特殊行文关系的限制。二是格式灵活,除了国家高级机关的主要函必须按照公文的格式、行文要求行文外,其他一般函,比较灵活自便,也可以按照公文的格式及行文要求办。可以有文头版,也可以没有文头版,不编发文字号,甚至可以不拟标题。 (三)单一性。函的主体内容应该具备单一性的特点,一份函只宜写一件事项。 三、函的分类。 (一)按性质分,可以分为公函和便函两种。公函用于机关单位正式的公务活动往来;便函则用于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处理。便函不属于正式公文,没有公文格式要求,甚至可以不要标题,不用发文字号,只需要在尾部署上机关单位名称、成文时间并加盖公章即可。 (二)按发文目的分。函可以分为发函和复函两种。发函即主动提出了公事事项所发出的函。复函则是为回复对方所发出的函。 (三)另外,从内容和用途上,还可以分为洽事宜函,通知事宜函,催办事宜函,邀请函、请示答复事宜函,转办函,催办函,报送材料函等等。 四、函的结构、内容和写法

新闻写作的基本知识及常用体裁

新闻写作基本知识及常用体裁 公司机关xx 一、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是新闻的基本属性,也是整个新闻报道的原则。真实性,最简单的定义是: 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 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要求,可以分为浅与深两个层面。浅层面重在要求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务必须真实准确。深层面重在要求新闻报道的整体概括与分析要符合客观实际。 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务必须真实准确指的是: 1、确有其事; 2、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准确无误(基本要素是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原因); 3、新闻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准确无误; 4、新闻所反映事实的环境、过程、细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必须真实; 5、新闻中涉及人物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等,必须是当事人所述。 新闻报道的整体概括与分析要符合客观实际指的是: 1、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要辩证统一; 2、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要有机结合; 3、新闻报道的多层次真实。 二、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

(一)用典型事实说话。“坡大不如场大,场大不如仓大”,意思是满坡的庄稼经过收割、打场后,其“精华”全浓缩在仓里。这句谚语很有哲理,它启示我们在大量的事实中,要经过层层集中,选取 新闻事实;在新闻事实中还要选取它的精华,即典型事实。在新闻写作时,要学会使用这些“精华”说话。 典型事实的特点: 1、必须是鲜活的读者未知的事实; 2、必须具有重要性而且是具体的事实; 3、接近性可以强化典型事实; 4、有的放矢也是选择典型事实的一个标准。 (二)学会用再现场景说话。所谓再现场景,就是把新闻事实的某些现场情景具体地描述出来,使新闻报道做到有神、有形,使读者仿佛亲临其境、亲眼所见,自然就加强可信性和说服力。 (三)用背景材料说话。新闻报道中的背景材料,常被称为“新闻背后的新闻”,最简单的定义是“用来说明新事实的旧事实”。要善于联想、善于对比、用不同的背景材料表现不同的观点以及综合立体地使用背景材料加大说话的深度和力度。 (四)借助直接引语说话。直接引语是指记者通过采访得来的被采访者的原话。它的作用体现在: 1、直接引语是新闻报道中不同身份、不同个性人物所说的话,不拘一格的引用它们,可以使报道具有现场感,富有变化和人情味,有助于克服新闻写作中容易出现的单调乏味与概念化。 2、直接引语一般都有出处,即消息的来源,有助于提高新闻的真实性,如果是重要人物或重要机构,还有助于提高新闻的权威性。

《基础写作》参考答案

第一章写作、写作学、写作课 一、问答题: 1.什么是写作? 一般来讲,写作就是运用语言文字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表达感情、阐明事理的活动。说通俗一点,写作就是写文章。写作时,作者借助语言文字把自己的见闻、感受、思想——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固定化、外物化、形式化,形成一种有物有序的东西——文章。 2.谈谈写作的社会性的表现。 (1)、写作因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产生,也可以说写作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在殷周以前,没有文字的洪荒时代,人们?口耳相传?、?声气相求?、?结绳明。 (2)、社会生活激发了作者的写作欲望。?人禀七情,应物斯感。?(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是说人有七情六欲,都是因外物的变化而感发。人在社会生活中因外物的感触,因遭逢际遇的困扰,心中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怀,才有强烈的写作欲望。如果没有社会生活,作者无感无会生活与写作活动,一个催生,一个反映,互为因果,两不分离。 (3)、社会生活为写作提供丰富的材料。写作材料取自于社会生活,又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没有社会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毛泽东早在1942年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指出:文艺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列宁也说:?我们的感觉、我们的不可能写出文章。 (4)、社会生活影响作者的写作思想。写作的主体都生活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社会生活、时代精神直接影响作者的写作思想。此时代此环境的作家在选材、立意、写作形式,运用的写作方法等方面与彼时代、彼环境的作家都不同。有人曾给老舍说,让他与山西的赵树理换一下,老舍说,那我就完了。 (5)、社会生活影响读者的品评意向,从而间接影响作者的写作。读者是写作的受体。他们的世界观、文章观、审美情趣、阅读倾向都受其所处的社会生活在这里,读者的意见是基于现阶段人们对文章与文学的不同观念并反馈给作者的,尽管作者作了解释,也说明他对读者的意见有所关注。 (6)、社会生活能帮助作者克服主观偏见。列夫〃托尔斯泰在开始写作《安娜〃卡列尼娜》时,曾把安娜构思成一个坏女人,但是在写作过程中,由于受到现实生活的启迪,他断然改变了最初的构想,把安娜描绘成一个正面的带有复杂性格的上层俄罗斯妇女形象,充分体现了生活(7)、社会生活可以启发作者获得写作技巧。柳青在《生活是创作的基础》一文中说:?技巧从哪里来的呢?一般地认为技巧从别人书里学来的,前人的书或者现代人的书。其实呢?其实,技巧主要地也是从研究生活来的。?(《创作例话》第200页,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年版)写作是在反映社会生活的写作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写作的规律与技巧也孕育在丰厚的社会生活之中。技巧的形成和创新主要来自对生活的研究。所谓?用笔不灵看燕舞,行文无序赏花开?即为一例。 二、名词解释 1、写作:写作就是运用语言文字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表达感情、阐明事理的活动。说通俗一点,写作就是写文章。 2、写作学:写作学是研究文章制作的基本规律及方法的科学。说简单一点,写作学就是研究如何制作文章的学问 三、判断题 1、从本质上讲,写作是一种社会性很强的实践活动。√ 2、社会生活可以启发作者获得写作技巧。√ 3、写作学是研究文章制作的基本规律及方法的科学。√ 4、写作课是高等院校汉语言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5、文章是一个流变的概念。√ 6、?用笔不灵看燕舞,行文无序赏花开?是说研究社会生活,可以获得写作技巧。√ 7、写作可分为采集、构思、表达三个阶段。√ 第二章写作的基本特点与规律 一、问答题 1、如何理解?物——意——文?转化律? 这个规律也称双重转化律。是说写作过程必须实行两重转化,即由物至意,再由意至文。 由物到意,这是第一重转化。这重转化就是客观外物经过作者的观察、了解,映入作者的大脑,又经过大脑的思考、分析、综合,注入作者的理解、 由意到文是第二重转化。这重转化是把第一重转化的结果经过再认识、再深化、再整理,使之更加深刻、完整、严密、精细,更有逻辑性、条理性,并 规律,任何作者写任何文章,都必须遵循这一规律。

公文怎么写: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及要求

公文怎么写: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及要求 在公文写作过程中,不仅要用词准确、更要简练严谨;因此公文写 作不需要太过华丽的辞藻,而是多采取平铺直叙的方式,公文写作中,惯用语有很多,可以酌情使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公文写作的语 言特点及要求,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办理公务活动中形成 的各种文书材料。公文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 政法规和规章,请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 经验的重要工具。公文在写作过程中具有独特的语言习惯,其主要特 点是在用词上要准确贴切,句式要简练严谨,文风要朴实庄重,有一 些固定的习惯用语。 一、用词准确贴切 用词准确贴切是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公文的写作如果选字用词 疏忽大意,一旦把关键词语用错,将会给工作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所以公文必须写得一清二楚,十分明确,让读的人不折不扣地了解你 要说的是什么。要想把词语用得准确贴切,必须在词义辨析上下工夫。因为汉语词汇相当丰富,词语运用也极为灵活,表述同一事情可用不 同的词语,使用同一词语也可表示不同的意思,这些特点都会给选用 词语带来很大的困难。选用最恰当的词语,是公文写作的一个基本能力。 言简意明,把事情表达得一清二楚,这也是对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但有时公文也要把话说得委婉灵活,表达意思留有余地,这就需 要适当地使用模糊词语。如:“原则上今年不安排发放地方企业债券”,“存在着一定差距”,“尽快将会议精神传达下去”,“采取 适当方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保护文物的政策、法令”,“分不同情

况,予以妥善处理”,其中“原则上”、“一定”、“尽快”、“适当”、“妥善”均属于模糊词语。在公文中,当需要做模糊的表达时,选用恰当的模糊性词语也属于用词准确贴切的范围。 二、语句简练严谨 简练是指用简洁的语言把意思表达明白;严谨是指词句紧凑,表达 意思确切缜密。简练严谨也是对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怎样才能做到 这一点呢?除了在造句时避免句子残缺不全、句式杂糅外,还须避免语 句重复啰嗦,避免句子冗长,避免句子关系不清和避免句子前后无序。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1.避免重复啰嗦 要使语言简洁,必须将可有可无的字、词、句去掉,力求做到词 无可删、句无可减,使公文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有其作用。如: 同时也发现有少数单位的领导对防火工作不够重视,存在着管理 十分混乱,制度也不够健全,并且存在违章操作等问题。 有些字、词,如“也”、“并且存在”删去后,并不影响句意。 2,避免句子冗长 句子有长有短,各有不同的表达效果。长句有表达意思周密的优点,但结构复杂,包含意思较多,不够简明;短句结构简单,句意单纯,让人一目了然。要使公文言简意明,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少用长句,多 用短句。老舍先生写文章很注意用短句,他说我自己写文章,总是希 望七八个字一句,或十个字一句,不要太长的句子。……当我写了一 个较长的句子,我就想法子把它分成几段,断开了就好念了,别人愿 意念下去;断开也好听了,别人也容易懂。”老舍先生为我们提供了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