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TiAl基合金的工艺-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关系

TiAl基合金的工艺-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关系

TiAl基合金的工艺-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关系
TiAl基合金的工艺-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关系

第王l卷第4期彭超群.等:TiAI基台金的工艺—显擞组织一力学性能关系

?531

700t

600

2500l

400

∽300

200100

—D

l生一E

,A

赢宅蒸攀瓣I

h,&C

冰嚣宅黼i蠢垂浆瓣。

Strain/%

图4Ti一47A1.1Cr-IV.2.5Nb两相锻造合金经不同热处理后的室温拉伸力学性能

Fig.4

Roomtemperaturetensilepropertiesof

two-phasegammaalloyinvarious

post—forging

conditions.TreatmentsA,BandCresuhinfLillylamellarmicrostructureswithdecreasing

grain

sizes.Dresultsinnearlylamellar

structure,

EandFproduceduplexstructures,andGyields

near—gamma

structure

Te自aperature/'C

田5不同组织的K5合金的强度和延性随温度的变化

Fig.S

Dependencedtensile

stress

and

ductifity

on

temperatureofK5alloy

withdifferentmicrostructures

TiA!基合金的抗氧化性及其改善

5.1

r.TLM合金的氧化

y-TiAl合金能否在800℃以上高温长时使用。

主要取决于其高温抗氧化性的好坏。因此,研究y—TiAI合金在高温下的氧化机理及保护措施具有重

要意义。

1.i理想的氧化膜

在y-TiAI合金的使用过程中,人们期望能在

材料表面形成连续的A1203氧化膜,因为该氧化膜

非常致密,且按抛物线规律以极低的速度增厚,在1200℃以上的温度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不幸的是,y合金在空气中氧化时,极易形成Ab03/Ti02混合氧化膜,而不是连续的Ak03氧化膜15“。A1203/Ti02混合氧化膜保护作用比A1203层差,且仅在750~800℃的温度下具有保护作用。这是因为Ti02的生长速度远远高于Abq。此外。Tiq可以充当高温下氧/氮进入合金基体的通道,从而使合金脆化并恶化力学性能,尤其是疲劳寿命。

5.1.2

Ti.AI—O相图

形成连续的仙03氧化膜的前提条件是,

A12q必须是氧化过程中最稳定的氧化物。但TiO通常和Abq同样稳定。跟理想溶液相比,Ti.~系中Al的活度呈现很大的负偏差。因此,对一定成分的合金,Ti和Al的活度决定TiO或Ab03谁是稳定的氧化物。若TiO比Ak03稳定,则形成以n为基的氧化物,且由于动力学因素的影响,这些氧化物层主要由Tjq而不是TiO组成(在氧化物层中也可能存在不连续的A12q颗粒)。

图6为Luthra(800℃)‘563和Rahmel等(700

℃,900℃。1

100℃)¨7】用热力学方法计算的Tj

A1.O局部相图。该图指出,在含舢含量少于50%

的台金中,TiO是稳定的,由此可以推出7合金不能形成连续的Ab03膜,因为Akq热力学上不是最稳定的。但最近的实验表明,即使Ti一舢合金的Al含量低到5%~25%,A1203仍比TiO稳定[5s-60]。图7就是根据文献[58~60]整理的Ti一舢.o局部实测相图。Li等b81和Becker等[6¨解释了图8的计算相图与图7的实测相图的差异.他们

提出氧在金属相中的溶解度,尤其是在a:和y中的溶解度对稳定A1203起关键作用,而这一点在进行热力学计算时恰恰被忽略了。Zheng等【621指出,成分大致为Ti.(25~35)A1.(15~20)o的一个或多个Ti:AI。o:新相的存在,也是造成计算相图与实

测相图差异的原因之一。最近的数据表明,舢q

的稳定性并不妨碍y合金形成连续的Ab03膜。5.1.3氮效应

在纯氧气气氛中,二元Ti—Al合金在1

000℃

的温度下可以形成连续的A丘03氧化膜;但在空气气氛中,1000℃下不能形成连续的Ak03氧化膜。在空气中若要形成连续的Ab03膜,则AI含量须

■U#

呻卯

TiAl基合金的工艺-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关系

作者:彭超群, 黄伯云, 贺跃辉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

刊名: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英文刊名:THE CHINESE JOURNAL OF NONFERROUS METALS

年,卷(期):2001,11(4)

被引用次数:31次

参考文献(97条)

1.Huang S C;Hall E L;Hall E L The effects of Cr additions to binary Ti-Al-base alloys[外文期刊] 1991

2.Huang S C;Hall E L Plastic deformation and fracture of binary TiAl-based alloys 1991

3.Kimm D I;Wolfenstine J;Wolfenstine J Effect of grain size on the creep behavior of fully transformed γ-TiAl 1994

4.Kim Y-W;Dimiduk D M Progres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gamma titanium aluminides 1991(08)

5.Yoshihara M;Suzuki T;Tanaka R;Yoshihara M,Suzuki T,Tanaka R Improvement of oxidation resistance

for TiAl by surface treatment under a low partial pressure oxygen atmosphere and Al diffusion coating 1991

6.徐东;朱宏;汤丽娟离子束增强沉积氮化硅膜及TiAl抗高温氧化性能的改善 1995(04)

7.Rossouw C J;Forwood C T;Gibson M A;et al. Rossouw C J, Forwood C T, Gibson M A,Statistical ALCHEMI: general formulation and method with application to Ti-Al ternary alloys 1996

8.KELKAR G P Phase equilibria in the Ti-Al-O system at 945 ℃ and analysis of Ti/Al2O3 reactions[外文期刊] 1995(3)

9.Zhang M-X;Hsieh K-C;DeKock J;Zhang M-X Hsieh K-C DeKock J Phase diagram of Ti-Al-O at 1 100 ℃1992

10.Rahmel A;Spencer P J Thermodynamic aspects of TiAl and TiSi2 oxidation:The Al-Ti-O and Si-Ti-O phase diagrams[外文期刊] 1991(1-2)

11.Kawabata T;Kanai T;Izumi O A theory of the positiv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yield stress in TiAl 1991

12.Morris M A Dislocation configurations in two phase TiAl Alloys-Ⅲ Mechanisms producing anomalous flow stress dependence on temperature 1994

13.Morinaga M;Saito J;Yukawa N Electronic effect on the ductility of alloyed TiAl compound[外文期刊] 1990

14.Kim Y-W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 forged gamma titanium aluminide alloy 1992(06)

15.HUANG Bai-yun;HE Yue-hui;KONG Gao n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improvement of TiAl by microstructure refining 1995(04)

16.Rossouw C J;Forwood C T;Gibson M A;et al. Rossouw C J, Forwood C T, Gibson M A,Zoneaxis convergent-beam electron diffraction and ALCHEMI analysis of Ti-Al alloys with ternary additions 1996

17.Li X L;Hillel R;Teyssandier F;Li X L,Hillel R,Teyssandier F Reactions and phase relations in the

Ti-Al-O system 1992

18.Inui H;OH M H;Yamaguchi M;Inui H,OH M H,Yamaguchi M Room-temperature tensile deformation of polysynthetically twinnedcrystals of TiAl 1992

19.Bartholomeusz M F;Wert J A Measurement of the compressive creep strain rates of the individual phases within a lamellar microstructure 1994

20.Bartholomeusz M F;Wert J A Modeling creep deformation of a two-phase TiAl/Ti3Al alloy with a lamellar microstructure 1994

21.Hayes R W;London B On the creep deformation of a cast near gamma TiAl alloy Ti-48Al-Nb 1992

22.Hayes R W;Mcquay P A;Mcquay P A A first report on the creep deformation and damage behavior of a fine grained fully transformed lamellar gamma TiAl alloy 1994

23.贺跃辉;黄伯云;陈小群热处理对TiAl基合金显微结构的影响 1997(01)

24.Mohandas E;Beaven P A;Beaven P A;Beaven P A Site occupation of Nb, V, Mn and Cr in γ-TiAl[外文期刊] 1991

25.Kim Y-W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 forged gamma titanium aluminide alloy 1992

26.Nagai H;Takahashi T;Oikawa H;Nagai H, Takahashi T, Oikawa H Effect of grain size on creep if Ti-53mol%Al intermetallics at 1 100 K 1990

27.Court S A;Lofvander J P A;Loretto M H;et al. Court S A, Lofvander J P A, Loretto M H,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and alloying on the mechanisms of plastic deformation of Ti3Al 1990

28.Prasad R P;Tangri K Yielding and work hardening behaviour of titanium aluminide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1991

29.Bartholomeusz M F;Yang Qibin;Wert J A Creep deformation of a two-phase TiAl/Ti3Al lamellar alloy and the individual TiAl and Ti3Al constituent phases 1993

30.彭超群;黄伯云;贺跃辉TiAl基合金蠕变研究进展 1997

31.Takahashi T;Nagai H;Oikawa H;Takahashi T Nagai H,Oikawa H Creep characteristics in Ti-50mol% Al single phase polycrystals 1989

32.Loiseau A;Lasalmonie A;Lasalmonie A Influence of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TiAl on its creep behaviour at high temperature 1984

33.Martin P L;Mendiratta M G;Lipsitt H A;Martin P L Mendiratta M G Lipsitt H A Creep deformation of TiAl and TiAl + W alloys 1983

34.黄伯云;曲选辉;贺跃辉TiAl基合金的渗碳处理[期刊论文]-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1994(04)

35.唐兆麟;王福会;吴维;唐兆麟 王福会 吴维 et al.微弧氧化处理对TiAl合金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1999(ZK)

36.XU D;Zhang Z;Liu X;Xu D,Zhang Z,Liu X Improvement of oxidation resistance of TiAl by ion-beam enhanced deposition coating 1994

https://www.doczj.com/doc/241843377.html,niguchi S;Shibata T;Toshio Y High temperature oxidation of TiAl improved by IBED Si3N4 costing 1993

38.Credic I;Latanovic M;Munz W D;Credic I,Latanovic M,Munz W D Plasma nitriding of Ti and TiAl

39.Xu J H;Freeman A J Effects of ternary additions on the twin energy and site preference in γ-TiAl 1994(09)

40.彭超群;黄伯云;贺跃辉合金化对TiAl基合金性能的影响及机理 1998(08)

41.关春红;王福会;唐兆麟溅射TiAlCr涂层对Ti-24Al-14Nb-3V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9(02)

42.唐兆麟;王福会;吴维;唐兆麟 王福会 吴维反应溅射AlO3膜对TiAl抗高温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1997(05)

43.唐兆麟;王福会;吴维;唐兆麟 王福会 吴维MCrAlY涂层对TiAl金属间化合物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 1997

44.唐兆麟;王福会;吴维;唐兆麟 王福会 吴维涂层对TiAl金属间化合物抗循环氧化性能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1998(01)

45.Shida Y;Anada H;Role of W Mo;Shida Y, Anada H. Role of W, Mo Nb and Si in oxidation of TiAl in

air at high temperature 1994(07)

46.Anada H;Shida Y Effect of Mo addition on the oxidation behavior of TiAl intermetallic compound 1995

47.Kim B G;Kim G M;Kim C J;Kim B G,Kim G M,Kim C J Oxidation behavior of TiAl-X intermetallics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1995

48.秦高梧;郝士明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 1995(02)

49.王福会;吴维 )金属间化合物的高温腐蚀与防护 1995(02)

50.Shida Y;Anada H Oxidation behavior of binary Ti-Al alloys in high temperature air enviroment 1993

51.Rakowski J M;Pettit F S;Meier G H The effect of nitrogen on the oxidation of γ-TiAl 1995

52.ZHENG N;Fischer W;Grbmeier H The significance of sub-surface depletion layer composition for the oxidation behaviour of γ-titanium aluminides 1995

53.Becker S;Rahmel A;Schorr M;Becker S,Rahmel A,Schorr M Mechanism of isothermal oxidation of the intermetallic TiAl and of TiAl alloys 1992(5-6)

54.Luthra K L Stability of protective oxide films on Tibase alloys 1991(5-6)

55.Shida Y;Anada H;Role of W Mn, Nb and Si on oxidation of TiAl in air at high temperature 1994

56.Chan K S;Kim Y-W Influence of microstructure on crack-tip micromechanics and fracture behaviors of a two-phase TiAl alloy 1992

57.Huang S C;Hall E L Plastic deformation and fracture of binary TiAl-base alloy 1991

58.Dogan B;Wagner B;Beaven P A Fracture behavior of Ti-48 5Al-1Mn alloy 1991

59.陈明伟;林栋梁;陈达层状组织对双相TiAl合金裂纹扩展的影响 1994(09)

60.张继;张志宏;邹敦叙;张继 张志宏 邹敦叙 et al.TiAl合金细小全层片组织断裂机理 1996(10)

61.周科朝;黄伯云;曲选辉;周科朝 黄伯云 曲选辉 et al.TiAl基金属间化合物的显微组织与断裂韧性[期刊论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1996(03)

62.刘文胜;黄伯云;贺跃辉TiAl基合金显微组织与断裂韧性关系的研究 1997(01)

63.刘文胜;黄伯云;贺跃辉TiAl基合金的断裂韧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1997(01)

64.HE Yue-hui;贺跃辉;黄伯云;QU Xuan-hui[曲选辉],et al.HE Yue-hui[ 贺跃辉],HUANG Bai-yun[黄伯云],QU Xuan-hui[曲选辉]TiAl基合金双态组织试样室温断裂的研究 1997(01)

1997(02)

66.Soboyejo W O;Schwartz D S;Sastry S M L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fracture behavior of gamma-based titanium aluminides: effects of annealing in the α + γ and α2 + γ phase fields 1992

67.Mercer C;Soboyejo W O Hall-Perch relationships in gamma titanium alumindes 1996

68.Hanamura T;Tanino M;Tanino M A new type of twinning in TiAl-2wt% Mn intermetallic compound

1989(08)

69.Kim Y-W Intermetallic alloys based on gamma titanium aluminides 1989(07)

70.Morris M A Dislocation configurations in two phase TiAl alloys- Ⅱ . Structure after compression 1993

71.Morris M A Dislocation configurations in two phase TiAl alloys- I Annealed and indented structures 1993

72.Gerrnberg B A;Antonova O V;Indenbaun V N Dislocation trans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iAl-ⅡThe structure of dislocation ensemble: experiment and theory 1991

73.Greenberg B A;Antonova O V;Indenbaum V N Dislocation transformations and the anomalies of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iAl- I Models of dislocation blocking 1991

74.Louchet F;Viguier B Modelling the flow stress anomaly in γ-TiAl-Ⅱ The local pinning-unzipping model: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consequences 1995

75.Viguier B;Hemker K J;J Bonneville J Modelling the flow stress anomaly in γ-TiAl-I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of deslocation mechanisms 1995

76.Kawabata T;Takezono Y;Kanai T Bend tests and fracture mechanism of TiAl single crystals at 293 ~1073 K 1988

77.Kawabata T;Izumi O Dislocation reactions and fracture mechanism in TiAl L10 type intermetallic compound 1987

78.Kawabata T;Izumi O Dislocation structures in TiAl single crystals deformed at 77 K 1987

79.Hug G;Loiseau A;Lasalmonie A Nature and dissociation of the dislocation in TiAl deformed at room temperature 1986

80.贺跃辉;黄伯云;陈小群Ti-Al基合金α+γ两相区退火的显微组织转变特征 1997(02)

81.贺跃辉;黄伯云;曲选辉TiAl基合金双温热处理原理及其相变特征的研究 1996(03)

82.RAO Qiu-hua;HE Yue-hui;HUANG Bai yun Stress analysis of canned hot forged specimen of TiAl intermetallic compound[外文期刊] 1997(02)

83.黄伯云;贺跃辉;曲选辉快速变形法细化TiAl晶粒[期刊论文]-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1996(02)

84.贺跃辉;孔高宁;黄伯云改善TiAl基合金显微组织新工艺的研究 1996(01)

85.贺跃辉;黄伯云;曲选辉等温锻造TiAl基合金显微组织缺陷 1995(01)

86.贺跃辉;周科朝;HUANG Bai yun热锻工艺对TiAl基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期刊论文]-热加工工艺

1995(05)

87.黄伯云;贺跃辉;曲选辉TiAl基合金热处理新工艺技术的研究 1995(05)

88.陈伶晖;黄伯云;曲选辉TiAl基合金的复合热机械处理[期刊论文]-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1996(01)

TiAl crystads grown by a floating zone method 1991

90.Huang S C Microstructures and property tradeoffs in wrought TiAl-base alloys 1992

91.Lombard C M;Nekkanti R M;Seetharaman V Microstructural development during thermal processing of gamma titanium aluminide 1992

92.Chu W Y;Thompson A W Effects of grain size on yield strength in TiAl 1991

93.DoiH;HashimotoK;KasaharaK Sitedetermination of third elements in TiAl compound by X-ray diffractometry 1990

94.Kogachi M;Karneyama A;Karneyama A Site preference determination in L12 ternary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Al3Ti-X 1993

95.Nandy T K;Banerjee D;Gogia A K Site substitution behaviour of TiAl intermetallic 1990

96.REN Yun-rong;CHEN Guo-liang;Oliver Ben F Determination of the lattice site location of Ga in TiAl 1991

97.Kim Y-W Ordered intermetallie alloys, part Ⅲ: gamma titanium aluminides 1994(07)

引证文献(31条)

1.乐献刚.周朝辉.马岳.宫声凯TiAl金属间化合物缺口断裂性能[期刊论文]-航空学报 2010(9)

2.苏美科.郑立静.张虎热处理对铸态TiAl基合金组织细化的影响[期刊论文]-材料热处理学报 2010(9)

3.陈华.门洪志.康凯机械合金化对TiAl基合金烧结组织的影响[期刊论文]-材料热处理学报 2010(6)

4.王凤.徐向俊.林均品.叶丰.王艳丽.王兴.陈国良铸造高铌TiAl合金的热变形能力研究[期刊论文]-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9(6)

5.岳云龙.赵娜.蒋小飞.李阳.吴海涛.文明Ti2AlC/TiAl复合材料经快速热处理后的抗氧化性[期刊论文]-材料热处理学报 2009(4)

6.陈华.薛涛放电等离子烧结的钛铝合金组织及氧化性能研究[期刊论文]-材料热处理学报 2008(1)

7.陈冬冬钛铝合金表面等离子渗铌组织结构和高温氧化性能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7

8.SI Jia-yong.HAN Peng-biao.CHANG Xia.ZHANG Ji Flow behavior of Ti-46.2Al-2.5V-1.0Cr-0.3Ni alloy in secondary hot deformation[期刊论文]-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2006(z3)

9.王天国机械合金化与热压烧结制备TiAl基合金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10.彭凌剑铸造高铌TiAl合金双态组织和力学性能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11.袁志攀含微量镍TiAl合金的热加工变形行为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12.马李.赫晓东.李垚.滕敏叠层材料界面性能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宇航材料工艺 2005(6)

13.杨义.徐锋.黄爱军.李阁平全片层BT18Y钛合金在α+β相区固溶时的显微组织演化[期刊论文]-金属学报

2005(7)

14.高建峰.徐向俊.林均品.王艳丽.宋西平.林志.陈国良.李树索.韩雅芳热变形高铌Ti-Al合金获取全片层组织的热处理工艺[期刊论文]-金属热处理 2005(6)

15.Jianfeng Gao.Xiangjun Xu.Junpin Lin.Xiping Song.Yanli Wang.Guoliang Chen Strain rate sensitivity of tensile properties in high Nb containing TiAl alloys[期刊论文]-北京科技大学学报(英文版) 2005(6)

16.杨慧敏TiAl-Nb合金等离子弧熔炼(PAM)过程质量变化及凝固组织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17.彭超群.贺跃辉.黄伯云.P.K.Liaw Effects of rapid heating cyclic heat treatment on microstructures

and compressi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iAl-based alloy[期刊论文]-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2004(3)

18.李玉龙.冯吉才.何鹏.闫久春TiAl/40Cr高频感应钎焊接头的界面组织及力学性能[期刊论文]-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4(8)

19.丁晓非.沈勇.谭毅.王富岗Ti-42.85Al-12.3Nb-2Cr合金相组成对高温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4(2)

20.丁晓非.谢忠东.牟晓晨.刁有明.王富岗热处理对TiAl基合金高温抗氧化性的影响[期刊论文]-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4(4)

21.徐丽华.徐向俊.林均品.王艳丽.宋西平.林志.陈国良.李树索.苏喜孔.韩雅芳包套锻造对高Nb-TiAl基合金组织的影响[期刊论文]-材料工程 2004(8)

22.彭超群.黄伯云TiAl基合金在快速加热循环热处理过程中的结构失稳[期刊论文]-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4(4)

23.丁晓非Ti-Al-Nb三元系中的合金组织对性能的影响[学位论文]博士 2004

24.丁晓非Ti-Al-Nb三元系中的合金组织对性能的影响[学位论文]博士 2004

25.丁晓非Ti-Al-Nb三元系中的合金组织对性能的影响[学位论文]博士 2004

26.丁晓非Ti-Al-Nb三元系中的合金组织对性能的影响[学位论文]博士 2004

27.彭超群.舒畅.黄伯云循环热处理过程中TiAl基合金细小全层片组织的形成[期刊论文]-有色金属 2003(1)

28.钱九红.祁学忠TiAl(γ)基钛合金的研究与应用[期刊论文]-稀有金属 2002(6)

29.彭超群.黄伯云.贺跃辉加热速度对TiAl基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1)

30.彭超群.黄伯云.贺跃辉热处理对TiAl基合金相变和显微组织的影响[期刊论文]-材料科学与工艺 2002(3)

31.PENG Chao-qun.HUANG Bai-yun.TANG Jian-cheng Formation of fine fully-lamellar microstructure of TiAl-based alloy in rapid heating cyclic heat treatment process[期刊论文]-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2001(5)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241843377.html,/Periodical_zgysjsxb200104001.aspx

铝合金 特性

纯铝的强度低,不宜用来制作承受载荷的结构零件。向铝中加入适量的硅、铜、镁、锰等合金元素,可制成强度较高的铝合金,若在经冷变形强化或热处理,可进一步提高强度。 根据铝合金的成分和生产工艺特点,通常分为形变与铸造铝合金两大类.工业上应用的主要有铝-锰,铝-镁,铝-镁-铜,铝-镁-硅-铜,铝-锌-镁-铜等合金.变形铝合金也叫熟铝合金,据其成分和性能特点又分为防锈铝,硬铝,超硬铝,锻铝和 特殊铝等五种. 铝合金是纯铝加入一些合金元素制成的,如铝—锰合金、铝—铜合金、铝—铜—镁系硬铝合金、铝—锌—镁—铜系超硬铝合金。铝合金比纯铝具有更好的物理力学性能:易加工、耐久性高、适用范围广、装饰效果好、花色丰富。铝合金分为防锈铝、硬铝、超硬铝等种类,各种类均有各自的使用范围,并有各自的代号,以供使用者选用。 铝合金基本常识 一、分类:展伸材料分非热处理合金及热处理合金 1.1 非热处理合金:纯铝—1000系,铝锰系合金—3000系,铝矽系合金—4000系,铝镁系合金—5000系。 1.2 热处理合金:铝铜镁系合金—2000系,铝镁矽系合金—6000系,铝锌镁系合金—7000系。 二、合金编号:我国目前通用的是美国铝业协会〈Aluminium Association〉的编号。兹举 例说明如下:1070-H14(纯铝)

2017-T4(热处理合金) 3004-H32(非热处理合金) 2.1第一位数:表示主要添加合金元素。 1:纯铝 2:主要添加合金元素为铜 3:主要添加合金元素为锰或锰与镁 4:主要添加合金元素为矽 5:主要添加合金元素为镁 6:主要添加合金元素为矽与镁 7:主要添加合金元素为锌与镁 8:不属於上列合金系的新合金 2.2第二位数:表示原合金中主要添加合金元素含量或杂质成分含量经修改的合金。 0:表原合金 1:表原合金经第一次修改 2:表原合金经第二次修改 2.3第三及四位数: 纯铝:表示原合金 合金:表示个别合金的代号 "-″:后面的Hn或Tn表示加工硬化的状态或热处理状态的鍊度符号-Hn :表示非热处理合金的鍊度符号 -Tn :表示热处理合金的鍊度符号 2 铝及铝合金的热处理 一、鍊度符号:若添加合金元素尚不足於完全符合要求,尚须藉冷加工、淬水、时效

铝合金的典型机械性能

铝合金的典型机械性能(Typic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铝合金牌号 及状态拉伸强度(25°C MPa)屈服强度(25°C MPa)硬度500kg力10mm球延伸率 1.6mm(1/16in)厚度 5052-H112 175 195 60 12 5083-H112 180 211 65 14 6061-T651 310 276 95 12 7050-T7451 510 455 135 10 7075-T651 572 503 150 11 2024-T351 470 325 120 20 铝合金的典型物理性能(Typical Physical Properties) 铝合金牌号及状态热膨胀系数 (20-100℃) μm/m?k熔点范围 (℃)电导率20℃(68℉) (%IACS) 电阻率20℃(68℉) Ωmm2/m 密度(20℃)(g/cm3) 2024-T351 23.2 500-635 30 0.058 2.82 5052-H112 23.8 607-650 35 0.050 2.72 5083-H112 23.4 570-640 29 0.059 2.72 6061-T651 23.6 580-650 43 0.040 2.73 7050-T7451 23.5 490-630 41 0.0415 2.82 7075-T651 23.6 475-635 33 0.0515 2.82 铝合金的化学成份(Chemical Composition Limit Of Aluminum ) 合金 牌号硅Si 铁Fe 铜Cu 锰Mn 镁Mg 铬Cr 锌Zn 钛Ti 其它铝 每个合计最小值 2024 23.2 0.5 3.8-4.9 0.3-0.9 1.2-1.8 0.1 0.25 0.15 0.05 0.15 余量5052 25 0.4 0.1 0.1 2.2-2.8 0.15-0.35 0.1 -- 0.05 0.15 余量5083 23.8 0.4 0.1 0.3-1.0 4.0-4.9 0.05-0.25 0.25 0.15 0.05 0.15 余量6061 23.6 0.7 0.15-0.4 0.15 0.8-1.2 0.04-0.35 0.25 0.15 0.05 0.15 余 量 7050 23.5 0.15 20.-2.6 0.1 1.9-2.6 0.04 5.7-6.7 0.06 0.05 0.15 余量7075 23.6 0.5 1.2-2.0 0.3 2.1-2.9 0.18-0.28 5.1-6.1 0.2 0.05 0.15 余 量 美铝典型应用领域 用途 2024 5052 5083 6061 7050 7075 农业 -- ● -- ● -- -- 航空器● -- -- ●●● 模具 -- ● -- ● -- ● 机械设备●● -- ●●● 五金零件 -- -- -- ● -- -- 建筑 -- ● -- ● -- --

结构用铝合金材料力学性能

附录A 结构用铝合金材料力学性能 常见结构用铝合金板、带材力学性能(标准值)可按表A-1采用,结构用铝合金棒、管、型材力学性能(标准值)可按表A-2采用。结构用铝合金板、带、棒、管、型材的化学成分可按表A-3采用。 表A-1 结构用铝合金板、带材力学性能标准值

注:1. 伸长率标准值中,A适用于厚度不大于12.5mm的板材,A适用于厚度大于12.5mm的板材。502. 表中焊接折减系数的数值适用于材料焊接后存放的环境温度大于10℃,存放时间大于3d(6XXX系列)或30d(7XXX系列)的情况。 3. 表中焊接折减系数的数值适用于厚度不超过15mm的MIG焊,以及3xxx系列、5xxx系列合金和8011A合金厚度不超

过6mm的TIG焊。对于6xxx系列和7xxx系列合金厚度不超过6mm的TIG焊,焊接折减系数的数值必须乘以0.8。当厚度超过上述规定,如无试验结果或国内外相关规范规定,3xxx系列、5xxx系列合金和8011A合金焊接折减系数的数值必须乘以0.9,6xxx系列和7xxx系列合金焊接折减系数的数值必须乘状态不需进行上述折减。O焊)。对于TIG(0.64焊)或MIG(0.8以. 表A-2 结构用铝合金棒、管、型材力学性能标准值

适用于厚度(或直的板(或棒)材,A注:1. 伸长率标准值中,A适用于厚度(或直径)不大于12.5mm50 12.5mm的板(或棒)材。径)大于系6XXX(2. 表中焊接折减系数的数值适用于材料焊接后存放的环境温度大于10℃,存放时间大于3d 系列)的情况。列)或30d(7XXX8011A系列合金和MIG焊,以及3xxx系列、5xxx3. 表中焊接折减系数的数值适用于厚度不超过15mm的焊接折减系数的7xxx系列合金厚度不超过6mmTIG焊,合金厚度不超过6mm的TIG焊。对于6xxx系列和系列合。当厚度超过上述规定,如无试验结果或国内外相关规范规定,3xxx系列、5xxx的数值必须乘以0.8系列合金焊接折减系数的数值必须乘0.9,6xxx系列和7xxx金和8011A合金焊接折减系数的数值必须乘以TIG焊)。对于O状态不需进行上述折减。以0.8(MIG焊)或0.64(

材料力学性能静拉伸试验报告

静拉伸试验 一、实验目的 1、测45#钢的屈服强度s σ、抗拉强度m R 、断后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 2、测定铝合金的屈服强度s σ、抗拉强度m R 、断后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 3、观察并分析两种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各种现象。 二、使用设备 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0.02mm 游标卡尺、试验分化器 三、试样 本试样采用经过机加工直径为10mm 左右的圆形截面比例试样,试样成分分别为铝合金和45#,各有数支。 四、实验原理 按照我国目前执行的国家 GB/T 228—2002标准—《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的规定,在室温1035℃℃的范围内进行试验。将试样安装在试验机的夹头当中,然后开动试验机,使试样受到缓慢增加的拉力(一般应变速率应≤0.1m/s ),直到拉断为止,并且利用试验机的自动绘图装置绘出材料的拉伸图。 试验机自动绘图装置绘出的拉伸变形L ?主要是整个试样,而不仅仅是标距部分的伸长,还包括机器的弹性变形和试样在夹头中的滑动等因素,由于试样开始受力时,头部在头内的滑动较大,故绘出的拉伸图最初一段是曲线。 塑性材料与脆性材料的区别: (1)塑性材料: 脆性材料是指断后伸长率5%δ≥的材料,其从开始承受拉力直至试样被拉断,变形都比较大。塑性材料在发生断裂时,会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也会出现屈服和颈缩等现象; (2)脆性材料: 脆性材料是指断后伸长率5%δ<的材料,其从开始承受拉力直至试样被拉断,变形都很小。并且,大多数脆性材料在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上都没有明显的直线段,几乎没有塑性变形,在断裂前不会出现明显的征兆,不会出现屈服和颈缩等现象,只有断裂时的应力值—强度极限。 脆性材料在承受拉力、变形记小时,就可以达到m F 而突然发生断裂,其抗拉强度也远远 小于45钢的抗拉强度。同样,由公式0m m R F S =即可得到其抗拉强度,而根据公式,10 l l l δ-=。 五、实验步骤 1、试样准备 用笔在试样间距0L (10cm )处标记一下。用游标尺测量出中间横截面的平均直径,并且测出试样在拉伸前的一个总长度L 。 2、试验机准备:

铝合金的牌号性能与应用

铝合金的牌号、状态和性能 1 铝及铝合金的分类 纯铝比较软,富有延展性,易于塑性成形。如果根据各种不同的用途,要求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改善材料的组织和其他各种性能,可以在纯铝中添加各种合金元素,生产出满足各种性能和用途的铝合金。 铝合金可加工成板、带、条、箔、管、棒、型、线、自由锻件和模锻件等加工材(变形铝合金),也可加工成铸件、压铸件等铸造材(铸造铝合金)。 纯铝—1×××系,如1000合金 非热处理型合金Al-Mn系合金—3×××系,如3003合金 Al-Si系合金—4×××系,如4043合金变形铝合金Al-Mg系合金—5×××系,如5083合金 Al-Cu系合金—2×××系,如2024合金 热处理型合金Al-Mg-Si系合金—6×××系,如6063合金铝及Al-Zn-Mg系合金—7×××系,如7075合金铝合金Al-其它元素—8×××系,如8089合金 纯铝系 非热处理型合金Al-Si系合金,如ZL102合金 Al-Mg系合金,如ZL103合金 铸造铝合金Al-Cu-Si系合金,如ZL107合金 Al-Cu-Mg-Si系合金,如ZL110合金 热处理型合金Al-Mg-Si系合金,如ZL104合金 Al-Mg-Zn系合金,如ZL305合金

2 变形铝合金分类、牌号和状态表示法 3. 1 变形铝合金的分类 变形铝合金的分类方法很多,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通常按以下三种方法进行分类。 ⑴按合金状态图及热处理特点分为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和不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两大类。不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如:纯铝、Al-Mn、Al-Mg、Al-Si系合金)和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如:Al-Mg-Si、Al-Cu、Al-Zn-Mg系合金)。 ⑵按合金性能和用途可分为:工业纯铝、光辉铝合金、切削铝合金、耐热铝合金、低强度铝合金、中强度铝合金、高强度铝合金(硬铝)、超高强度铝合金(超硬铝)、锻造铝合金及特殊铝合金等。 ⑶按合金中所含主要元素成分可分为:工业纯铝(1×××系),Al-Cu合金(2×××系),Al-Mn合金(3×××系),Al-Si合金(4×××系),AL-Mg合金(5×××系),Al-Mg-Si 合金(6×××系),Al-Zn-Mg合金(7×××系),Al-其它元素合金(8×××系)及备用合金组(9×××系)。 这三种分类方法各有特点,有时相互交叉,相互补充。在工业生产中,大多数国家按第三种方法,即按合金中所含主要元素成分的4位数码法分类。这种分类方法能较本质的反映合金的基本性能,也便于编码、记忆和计算机管理。我国目前也采用4位数码法分类。 3.3 中国变形铝合金状态代号及表示方法 根据GB/T16475–1996标准规定,基础状态代号用一个英文大写字母表示。细分状态代号采用基础状态代号后跟一位、两位或多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3.3.1基础状态代号 3.3.2 细分状态代号 HXX状态 H后面的第一位数字表示获得该状态的基本处理程序 H1 ——单纯加工硬化状态 适用于未经附加热处理,只经加工硬化即获得所需强度的状态。

材料力学性能考试答案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课后答案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第2版 第一章 单向静拉伸力学性能 1、 试述退火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的屈服现象在拉伸力-伸长曲线图上的区别?为什么? 2、 决定金属屈服强度的因素有哪些?【P12】 答:内在因素:金属本性及晶格类型、晶粒大小和亚结构、溶质元素、第二相。 外在因素:温度、应变速率和应力状态。 3、 试述韧性断裂与脆性断裂的区别。为什么脆性断裂最危险?【P21】 答:韧性断裂是金属材料断裂前产生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的断裂,这种断裂有一个缓慢的撕裂过程,在裂纹扩展过程中不断地消耗能量;而脆性断裂是突然发生的断裂,断裂前基本上不发生塑性变形,没有明显征兆,因而危害性很大。 4、 剪切断裂与解理断裂都是穿晶断裂,为什么断裂性质完全不同?【P23】 答:剪切断裂是在切应力作用下沿滑移面分离而造成的滑移面分离,一般是韧性断裂,而解理断裂是在正应力作用以极快的速率沿一定晶体学平面产生的穿晶断裂,解理断裂通常是脆性断裂。 5、 何谓拉伸断口三要素?影响宏观拉伸断口性态的因素有哪些? 答:宏观断口呈杯锥形,由纤维区、放射区和剪切唇三个区域组成,即所谓的断口特征三要素。上述断口三区域的形态、大小和相对位置,因试样形状、尺寸和金属材料的性能以及试验温度、加载速率和受力状态不同而变化。 6、 论述格雷菲斯裂纹理论分析问题的思路,推导格雷菲斯方程,并指出该理论的局限性。 【P32】 答: 212?? ? ??=a E s c πγσ,只适用于脆性固体,也就是只适用于那些裂纹尖端塑性变形可以忽略的情况。 第二章 金属在其他静载荷下的力学性能 一、解释下列名词: (1)应力状态软性系数—— 材料或工件所承受的最大切应力τmax 和最大正应力σmax 比值,即: () 32131max max 5.02σσσσσστα+--== 【新书P39 旧书P46】 (2)缺口效应—— 绝大多数机件的横截面都不是均匀而无变化的光滑体,往往存在截面的急剧变化,如键槽、油孔、轴肩、螺纹、退刀槽及焊缝等,这种截面变化的部分可视为“缺口”,由于缺口的存在,在载荷作用下缺口截面上的应力状态将发生变化,产生所谓的缺口效应。【P44 P53】 (3)缺口敏感度——缺口试样的抗拉强度σbn 的与等截面尺寸光滑试样的抗拉强度σb 的比值,称为缺口敏感度,即: 【P47 P55 】 (4)布氏硬度——用钢球或硬质合金球作为压头,采用单位面积所承受的试验力计算而得的硬度。【P49 P58】 (5)洛氏硬度——采用金刚石圆锥体或小淬火钢球作压头,以测量压痕深度所表示的硬度【P51 P60】。 (6)维氏硬度——以两相对面夹角为136。的金刚石四棱锥作压头,采用单位面积所承

铝合金国标

我国铝及铝合金标准目录 第一部分:基础标准 GB/T 3190-1996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 GB/T 3194-1998 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的尺寸允许偏差; GB/T 3199-1996 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GB/T 4436-1995 铝及铝合金管材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 GB/T 8005-1987 铝及铝合金术语; GB/T 8013-1987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的总规范; GB/T 8014-1987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的定义和有关测量厚度的规定; GB/T 8545-1987 铝及铝合金模锻件的尺寸偏差及加工余量; GB/T 11109-1989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术语; GB/T 13586-1992 铝及铝合金废料、废件分类和技术条件; GB/T 16474-1996 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 GB/T 16475-1996 变形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 YS/T 103-2004 铝生产能源消耗; YS/T 119.7-2004氧化铝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第七部分管道化溶出系统; YS/T 417.1-1999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其加工产品缺陷第1部分: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缺陷; YS/T 417.2-1999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其加工产品缺陷第2部分:变形铝及铝合金板、带缺陷; YS/T 417.3-1999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其加工产品缺陷第3部分:变形铝及铝合金箔缺陷; YS/T 417.4-1999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其加工产品缺陷第4部分:变形铝及铝合金铸轧带缺陷; YS/T 417.5-1999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其加工产品缺陷第5部分:管、棒、型、线缺陷; YS/T 421-2000 印刷用PS版铝板基; 1

材料力学性能课后习题答案

材料力学性能课后答案(整理版) 1、解释下列名词。 1弹性比功: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一般用金属开始塑性变形前单位体积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功表示。 2.滞弹性:金属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称为滞弹性,也就是应变落后于应力的现象。 3.循环韧性: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称为循环韧性。4.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 5.解理刻面:这种大致以晶粒大小为单位的解理面称为解理刻面。 6.塑性:金属材料断裂前发生不可逆永久(塑性)变形的能力。 韧性:指金属材料断裂前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 7.解理台阶:当解理裂纹与螺型位错相遇时,便形成一个高度为b的台阶。 8.河流花样:解理台阶沿裂纹前端滑动而相互汇合,同号台阶相互汇合长大,当汇合台阶高度足够大时,便成为河流花样。是解理台阶的一种标志。 9.解理面:是金属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当外加正应力达到一定数值后,以极快速率沿一定晶体学平面产生的穿晶断裂,因与大理石断裂类似,故称此种晶体学平面为解理面。 10.穿晶断裂:穿晶断裂的裂纹穿过晶内,可以是韧性断裂,也可以是脆性断裂。 沿晶断裂:裂纹沿晶界扩展,多数是脆性断裂。 11.韧脆转变:具有一定韧性的金属材料当低于某一温度点时,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方式由原来的韧性断裂变为脆性断裂,这种现象称为韧脆转变 12.弹性不完整性:理想的弹性体是不存在的,多数工程材料弹性变形时,可能出现加载线与卸载线不重合、应变滞后于应力变化等现象,称之为弹性不完整性。弹性不完整性现象包括包申格效应、弹性后效、弹性滞后和循环韧性等决定金属屈服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内在因素:金属本性及晶格类型、晶粒大小和亚结构、溶质元素、第二相。外在因素:温度、应变速率和应力状态。 2、试述韧性断裂与脆性断裂的区别。为什么脆性断裂最危险? 答:韧性断裂是金属材料断裂前产生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的断裂,这种断裂有一个缓慢的撕裂过程,在裂纹扩展过程中不断地消耗能量;而脆性断裂是突然发生的断裂,断裂前基本上不发生塑性变形,没有明显征兆,因而危害性很大。 3、剪切断裂与解理断裂都是穿晶断裂,为什么断裂性质完全不同? 答:剪切断裂是在切应力作用下沿滑移面分离而造成的滑移面分离,一般是韧性断裂,而解理断裂是在正应力作用以极快的速率沿一定晶体学平面产生的穿晶断裂,解理断裂通常是脆性断裂。 4、何谓拉伸断口三要素?影响宏观拉伸断口性态的因素有哪些? 答:宏观断口呈杯锥形,由纤维区、放射区和剪切唇三个区域组成,即所谓的断口特征三要素。上述断口三区域的形态、大小和相对位置,因试样形状、尺寸和金属材料的性能以及试验温度、加载速率和受力状态不同而变化。5、论述格雷菲斯裂纹理论分析问题的思路,推导格雷菲斯方程,并指出该理论 的局限性。

(完整word版)2219铝合金力学性能及生产加工工艺

2219铝合金具有比强度高,低温和高温力学性能好,断裂韧度高,抗应力腐蚀性能好等特点,适用于在高温315℃下工作的结构件、高强度焊接件,在航天和航空得到广泛的应用。2219铝合金属于可热处理强化形变形铝合金,在固溶时效处理之后,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得到很大提高。 一、化学成分 2219 铝合金管材的化学成分应符合 GB/T3190《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国标的规定,具体化学成分见表 1。 表 1 2219铝合金的化学成分 Cu Mn Si Zr Fe Mg Zn V Ti Al 5.8~ 6.80.2~0.4≤0.20.1~0.25≤0.3≤0.020.100.05~0.150.02~0.1Ba 二、2219铝合金的主要性能 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2219铝合金在20°C 时的体积电导率为44/%IACS(O态)、28/%IACS(T31、T37、T351 态)、30/%IACS(T62、T81、T87、T851 态);不同状态的 2219 铝合金在20 °C 时的电阻率为39/nΩ·m(O 态)、62/nΩ·m(T31、T37、T351 态)、57/nΩ·m(T62、T81、T87、T851 态);各种状态下的2219 铝合金在20 °C 时的电阻温度系数均为0.1/ nΩ·m·K-1。其中T3 表示经过热处理之后再冷加工处理,最后自然时效到基本稳定的状态,第二位数字表示经过热处理之后进行冷加工的变形量。T62 适用于退火态或者自由加态的材料,经过固溶热处理之后,进行人工时效的产品。T8 表示经过固溶热处理之后进行经冷加工,最后人工时效的状态,第二位数字代表冷加工时,对材料进行的变形量。此外,在上述所述热处理状态的代号后面添加“51”,表示产品进行了消除应力处理。 2219-O热处理状态下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以及弹性模量分别为175 MPa、75 MPa、18 %以及73 GPa;2219-T42 热处理状态下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以及弹性模量分别为360 MPa、185 MPa、20 %以及73 GPa;2219-T31和2219-T351热处理状态下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以及弹性模量分别为360 MPa、250 MPa、17 %以及73 GPa;2219-T37 热处理状态下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以及弹性模量分别为395 MPa、315 MPa、11%以及73 GPa;2219-T62 热处理状态下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以及弹性模量分别为415 MPa、290 MPa、10%以及73 GPa;2219-T81 和2219-T851 热处理状态下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以及弹性模量分别为455 MPa、350 MPa、10 %以及73 GPa;2219-T87 热处理状态下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以及弹性模量分别为475 MPa、395 MPa、10 %以及73 GPa。 三、加工工艺 a.铝合金型材生产包括熔铸、挤压和氧化三个过程。 1、熔铸是铝材生产的首道工序。主要过程为:(1)配料:根据需要生产的具体合金牌号,计算出各种合金成分的添加量,合理搭配各种原材料。(2)熔炼:将配好的原材料按工艺要求加入熔炼炉内熔化,并通过除气、除渣精炼手段将熔体内的杂渣、气体有效除去。(3)铸造:熔炼好的铝液在一定的铸造工艺条件下,通过深井铸造系统,冷却铸造成各种规格的圆铸棒。 2、挤压:挤压是型材成形的手段。先根据型材产品断面设计、制造出模具,利用挤压机将加热好的圆铸棒从模具中挤出成形。 3、氧化:挤压好的铝合金型材,其表面耐蚀性不强,须通过阳极氧化进行表面处理以增加铝材的抗蚀性、耐磨性及外表的美观度。其主要过程为:(1)表面预处理: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对型材表面进行清洗,裸露出纯净的基体,以利于获得完整、致密的人工氧化膜。还可以

材料力学性能 课后答案

第一章 1.解释下列名词①滞弹性:金属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称为滞弹性,也就是应变落后于应力的现象。②弹性比功: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一般用金属开始塑性变形前单位体积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功表示。③循环韧性: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称为循环韧性。④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⑤塑性:金属材料断裂前发生不可逆永久(塑性)变形的能力。⑥韧性:指金属材料断裂前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 脆性:指金属材料受力时没有发生塑性变形而直接断裂的能力 ⑦加工硬化:金属材料在再结晶温度以下塑性变形时 ,由于晶粒发生滑移 , 出现位错的缠结,使晶粒拉长、破碎和纤维化,使金属的强度和硬度升高,塑性和韧性降低的现象。⑧解理断裂:解理断裂是在正应力作用产生的一种穿晶断裂,即断裂面沿一定的晶面(即解理面)分离。 2.解释下列力学性能指标的意义弹性模量);(2)ζ p(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ζ e(弹性极限)、ζ s(屈服强度)、ζ(屈服强度);(3)ζ b(抗拉强度);(4)n(加工硬化指数); (5)δ (断后伸长率)、ψ (断面收缩率) 4.常用的标准试样有 5 倍和10倍,其延伸率分别用δ 5 和δ 10 表示,说明为什么δ 5>δ 10。答:对于韧性金属材料,它的塑性变形量大于均匀塑性变形量,所以对于它的式样的比例,尺寸越短,它的断后伸长率越大。 5.某汽车弹簧,在未装满时已变形到最大位置,卸载后可完全恢复到原来状态;另一汽车弹簧,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弹簧弓形越来越小,即产生了塑性变形,而且塑性变形量越来越大。试分析这两种故障的本质及改变措施。答:(1)未装满载时已变形到最大位置:弹簧弹性极限不够导致弹性比功小;(2)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弹簧弓形越来越小,即产生了塑性变形,这是构件材料的弹性比功不足引起的故障,可以通过热处理或合金化提高材料的弹性极限(或屈服极限),或者更换屈服强度更高的材料。 6.今有 45、40Cr、35CrMo 钢和灰铸铁几种材料,应选择哪种材料作为机床机身?为什么?答:应选择灰铸铁。因为灰铸铁循环韧性大,也是很好的消振

铝合金、低碳钢、铸铁三种材料力学性能的异同

三种材料力学性能的异同 姓名:学号:班号: 摘要: 通过静态拉伸实验测定三种金属和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并对比三种材料力学性能的异同。 关键词:低碳钢、铝合金、铸铁、力学性能,引伸计 引言:力学实验是材料、机械、力学相关课程的重要部分,无论是理论的产生、公式的验证、材料性能的测定等,都离不开实验。通过实验,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还可以熟悉和训练实验技能,培养严肃认真的精神和良好的科学习惯。因此力学实验是材料、力学、机械类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此次便是通过实验,分析、总结,归纳实验数据和结果,更深入了解和认识低碳钢、铝合金、铸铁的力学性能;为深入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初步掌握力、变形测试技术及数据处理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科研动手能力。 一、实验目的和内容 1、熟悉实验设备(试验机和引伸计等)测定金属材料的拉伸时力学性能参数, 如测定低碳钢的屈服极限,强度极限,延伸率和截面收缩率等指标; 2、观察实验中现象(如断口和颈缩现象),并比较金属材料在拉伸时的变形及破坏形式。 3、比较不同金属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特点。 二、实验名称 拉伸试验 三、实验设备 1. WDW-3050电子万能试验机(50mm引伸计) 2. 50分度游标卡尺 四、试件 d0 1、拉伸试验所采用的试件 试件采用三种材料:低碳钢、和铸铁。低碳钢 和铝合金属于塑性材料;铸铁属于脆性材料。试件 的外形如图所示。

1.测定屈服极限σs 、强度极限σb 可根据相应的载荷除以横截面原始面积而得到,即: 0s s A P = σ, 0b b A P =σ 2.测定断后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 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分别用下式进行计算: %100_001?= L L L δ, %100_0 10?=A A A ψ 其中: L 0—试件标距原长。 L 1—试件拉断后的标距长度,可将拉断后的试件对紧,然后测量。 A 0—试件横截面的原始面积。 A 1—试件拉断后颈缩处的最小横截面面积。 注:本实验的辅助器械是50mm 引伸计,用以测量应变。在铝合金及低碳钢的实验中采用了这种引伸计,而在铸铁的实验中,出于对引伸计的保护,并未加挂引伸计。 六、实验方法及步骤 1、 先用游标卡尺测量试件中间等直杆两端及中间这三个横截面处的直径:在每一横截面内沿互相垂直方向各测量一次并取平均值。用所测得的三个平均值中最小的值作为试件的初始直径d 0,并按d 0计算试件的初始横截面面积A 0。 再根据试件的初始直径d 0 计算试件的标距l 0,并用游标卡尺在试件中部等直杆段内量取试件标距l 0 。 2、先将试件悬空安装在试验机的下夹头内,再利用工作台移动上夹头到适当位置,然后用夹头将试件上下端夹紧。 3、调整好相机(DH 相机)位置和焦距。 4、打开实验软件,先点联机按钮,然后设置参数。点击试样录入按钮,输入试验编号及试样参数等。点击参数设置按钮,输入试验开始点、横梁速度及方向等。 5、选择试验编号和实验曲线,将负荷与位移清零。 6、点击“试验开始”按钮,开始式样,同时仔细观察试样在试验过程中的各种现象。 7、试件被拉断后取下试件,量取拉断后的标距和颈缩处的直径。 8、查看并保存数据。 9、实验结束后,点击“脱机”按钮,关闭实验软件。然后关闭试验机及计算机。

铝合金知识大全---分类_化学成分_性能

一铝的基本特性与应用范围 二铝及铝合金的分类 纯铝比较软,富有延展性,易于塑性成形。如果根据各种不同的用途,要求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改善材料的组织和其他各种性能,可以在纯铝中添加各种合金元素,生产出满足各种性能和用途的铝合金。 铝合金可加工成板、带、条、箔、管、棒、型、线、自由锻件和模锻件等加工材(变形铝合金),也可加工成铸件、压铸件等铸造材(铸造铝合金)。

纯铝— 1×××系,如1000合金 非热处理型合金 Al-Mn系合金— 3×××系,如3003合金 Al-Si系合金— 4×××系,如4043合金变形铝合金 Al-Mg系合金— 5×××系,如5083合金 Al-Cu系合金— 2×××系,如2024合金 Al-Mg-Si系合金— 6×××系,如6063合金铝及热处理型合金 Al-Zn-Mg系合金—7×××系,如7075合金铝合金 Al-其它元素— 8×××系,如8089合金 纯铝系 非热处理型合金 Al-Si系合金,如ZL102合金 Al-Mg系合金,如ZL103合金 铸造铝合金 Al-Cu-Si系合金,如ZL107合金 Al-Cu-Mg-Si系合金,如ZL110合金 热处理型合金 Al-Mg-Si系合金,如ZL104合金 Al-Mg-Zn系合金,如ZL305合金

3 变形铝合金分类、牌号和状态表示法 3. 1 变形铝合金的分类 变形铝合金的分类方法很多,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通常按以下三种方法进行分类。 ⑴按合金状态图及热处理特点分为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和不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两大类。不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如:纯铝、Al-Mn、Al-Mg、Al-Si系合金)和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如:Al-Mg-Si、Al-Cu、Al-Zn-Mg 系合金)。 ⑵按合金性能和用途可分为:工业纯铝、光辉铝合金、切削铝合金、耐热铝合金、低强度铝合金、中强度铝合金、高强度铝合金(硬铝)、超高强度铝合金(超硬铝)、锻造铝合金及特殊铝合金等。 ⑶按合金中所含主要元素成分可分为:工业纯铝(1×××系),Al-Cu合金(2×××系),Al-Mn合金(3×××系),Al-Si合金(4×××系),AL-Mg合金(5×××系),Al-Mg-Si合金(6×××系),Al-Zn-Mg 合金(7×××系),Al-其它元素合金(8×××系)及备用合金组(9×××系)。 这三种分类方法各有特点,有时相互交叉,相互补充。在工业生产中,大多数国家按第三种方法,即按合金中所含主要元素成分的4位数码法分类。这种分类方法能较本质的反映合金的基本性能,也便于编码、记忆和计算机管理。我国目前也采用4位数码法分类。 3. 2 中国变形铝合金的牌号表示法 根据GB/T16474 — 1996“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凡化学成分与变形铝及铝合金国际牌号注册协议组织(简称国际牌号注册组织)命名的合金相同的所有合金,其牌号直接采用国际四位数字体系牌号,未与国际四位数字体系牌号的变形铝合金接轨的,采用四位字符牌号(但试验铝合金在四位字符牌号前加X)命名,并按要求注册化学成分。 四位字符体系牌号的第一、三、四位为阿拉伯数字,第二位为英文大写字母(C、I、L、N、O、P、Q、Z字母除外)。牌号的第一位数字表示铝及铝合金的组别,如1×××系为工业纯铝,2×××为Al-Cu系合金,3×××为Al-Mn系合金,4×××为Al-Si系合金,5×××为Al-Mg系合金,6×××为Al-Mg-Si系合金,7×××为Al-Zn-Mg系合金,8×××为Al-其它元素合金,9×××为备用合金组。 除改型合金外,铝合金组别按主要合金元素来确定,主要合金元素指极限含量算术平均值为最大的合金元素。当有一个以上的合金元素极限含量算术平均值同为最大时,应按Cu、Mn、Si、Mg、Mg2Si、Zn、其它元素的顺序来确定合金组别。牌号的第二位字母表示原始纯铝或铝合金的改型情况,最后两位数字用以标识同一组中不同的铝合金或表示铝的纯度。 我国的变形铝及铝合金表示方法与国际上较通用的方法基本一致。 3.3 中国变形铝合金状态代号及表示方法 根据GB/T16475–1996标准规定,基础状态代号用一个英文大写字母表示。细分状态代号采用基础状态代号后跟一位、两位或多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3.3.1

铝合金的牌号、状态和性能

1铝的基本特性与应用范围 铝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为13,原子量为26.9815。 铝具有一系列比其他有色金属、钢铁、塑料和木材等更优良的特性,如密度小,仅为2.7 g / cm3,约为铜或钢的1/3;良好的耐蚀性和耐候性;良好的塑性和加工性能;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良好的耐低温性能,对光热电波的反射率高、表面性能好;无磁性;基本无毒;有吸音性;耐酸性好;抗核辐射性能好;弹性系数小;良好的力学性能;优良的铸造性能和焊接性能;良好的抗撞击性。此外,铝材的高温性能、成型性能、切削加工性、铆接性以及表面处理性能等也比较好。因此,铝材在航天、航海、航空、汽车、交通运输、桥梁、建筑、电子电气、能源动力、冶金化工、农业排灌、机械制造、包装防腐、电器家具、日用文体等各个领域都获得了十分广泛的应用,下表列出了铝的基本特性及主要应用领域。 铝的基本特性及主要应用领域

3 变形铝合金分类、牌号和状态表示法 3. 1变形铝合金的分类 变形铝合金的分类方法很多,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通常按以下三种方法进行分类。 ⑴按合金状态图及热处理特点分为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和不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两大类。不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如:纯铝、Al-Mn、Al-Mg、Al-Si系合金)和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如:Al-Mg-Si、Al-Cu、Al-Zn-Mg 系合金)。 ⑵按合金性能和用途可分为:工业纯铝、光辉铝合金、切削铝合金、耐热铝合金、低强度铝合金、中强度铝合金、高强度铝合金(硬铝)、超高强度铝合金(超硬铝)、锻造铝合金及特殊铝合金等。 ⑶按合金中所含主要元素成分可分为:工业纯铝(1×××系),Al-Cu合金(2×××系),Al-Mn合金(3×××系),Al-Si合金(4×××系),AL-Mg合金(5×××系),Al-Mg-Si合金(6×××系),Al-Zn-Mg合金(7×××系),Al-其它元素合金(8×××系)及备用合金组(9×××系)。 这三种分类方法各有特点,有时相互交叉,相互补充。在工业生产中,大多数国家按第三种方法,即按合金中所含主要元素成分的4位数码法分类。这种分类方法能较本质的反映合金的基本性能,也便于编码、记忆和计算机管理。我国目前也采用4位数码法分类。 3. 2中国变形铝合金的牌号表示法 根据GB/T16474 —1996“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凡化学成分与变形铝及铝合金国际牌号注册协议组织(简称国际牌号注册组织)命名的合金相同的所有合金,其牌号直接采用国际四位数字体系牌号,

铝合金压铸标准

铝合金压铸标准---中国标准GB/T 15115-94 1. 铝合金 GB/T 15115-94 压铸铝合金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表 2. 铝合金压铸件 GB/T 15114-94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铝合金压铸件的技术要求,质量保证,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和交货条件等. 本标准适用于铝合金压铸件. 2.引用标准

GB1182 形状和位置公差代号及其标准 GB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的检查) GB2829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GB6060.1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铸造表面 GB6060.4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抛光加工表面 GB6060.5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抛(喷)丸,喷砂加工表面 GB6414 铸件尺寸公差 GB/T11350 铸件机械加工余量 GB/T15115 压铸铝合金 3.技术要求 3.1化学成分 合金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15115的规定. 3.2力学性能 3.2.1当采用压铸试样检验时,其力学性能应符合GB/T15115的规定 3.2.2当采用压铸件本体试验时,其指定部位切取度样的力学性能不得低于单铸试样的75%,若有特殊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3.3压铸件尺寸 3.3.1压铸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应符合铸件图样的规定 3.3.2压铸件尺寸公差应按GB6414的规定执行,有特殊规定和要求时,须在图样上注明. 3.3.3压铸件有形位公差要求时,其标注方法按GB1182的规定. 3.3.4压铸件的尺寸公差不包括铸造斜度,其不加工表面:包容面以小端为基准,有特殊规定和要求时,须在图样上注明. 3.4压铸件需要机械加工时,其加工余量按GB/T11350的规定执行.若有特殊规定和要求时,其加工作量须在图样上注明. 3.5表面质量 3.5.1铸件表面粗糙度应符合GB6060.1的规定 3.5.2铸件不允许有裂纹,欠铸,疏松,气泡和任何穿透性缺陷.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各章习题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各章习题

————————————————————————————————作者:————————————————————————————————日期:

作业习题>>第一章材料单向静拉伸载荷下的力学性能 一、解释下列名词 滞弹性:在外加载荷作用下,应变落后于应力现象。 静力韧度:材料在静拉伸时单位体积材科从变形到断裂所消耗的功。 弹性极限:试样加载后再卸裁,以不出现残留的永久变形为标准,材料能够完全弹性恢复的最高应力。 比例极限:应力—应变曲线上符合线性关系的最高应力。 二、金属的弹性模量主要取决于什么?为什么说它是一个对结构不敏感的力学姓能? 答案:金属的弹性模量主要取决于金属键的本性和原子间的结合力,而材料的成分和组织对它的影响不大,所以说它是一个对组织不敏感的性能指标,这是弹性模量在性能上的主要特点。改变材料的成分和组织会对材料的强度(如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有显著影响,但对材料的刚度影响不大。 三、什么是包辛格效应,如何解释,它有什么实际意义? 答案:包辛格效应就是指原先经过变形,然后在反向加载时弹性极限或屈服强度降低的现象。特别是弹性极限在反向加载时几乎下降到零,这说明在反向加载时塑性变形立即开始了。 包辛格效应可以用位错理论解释。第一,在原先加载变形时,位错源在滑移面上产生的位错遇到障碍,塞积后便产生了背应力,这背应力反作用于位错源,当背应力(取决于塞积时产生的应力集中)足够大时,可使位错源停止开动。背应力是一种长程(晶粒或位错胞尺寸范围)内应力,是金属基体平均内应力的度量。因为预变形时位错运动的方向和背应力的方向相反,而当反向加载时位错运动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反了,和背应力方向一致,背应力帮助位错运动,塑性变形容易了,于是,经过预变形再反向加载,其屈服强度就降低了。这一般被认为是产生包辛格效应的主要原因。其次,在反向加载时,在滑移面上产生的位错与预变形的位错异号,要引起异号位错消毁,这也会引起材料的软化,屈服强度的降低。 实际意义:在工程应用上,首先是材料加工成型工艺需要考虑包辛格效应。其次,包辛格效应大的材料,内应力较大。另外包辛格效应和材料的疲劳强度也有密切关系,在高周疲劳中,包辛格效应小的疲劳寿命高,而包辛格效应大的,由于疲劳软化也较严重,对高周疲劳寿命不利。 作业习题>>第二章金属在其他静载荷下的力学性能 一、解释下列名词: (1)应力状态软性系数——材料最大且盈利与最大正赢利的比值,记为α。 (2)缺口效应——缺口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缺口截面上的应力状态发生的变化。 (3)缺口敏感度——金属材料的缺口敏感性指标,用缺口试样的抗拉强度与等截面尺寸光滑试样的抗拉强度的比值表示。 (4)布氏硬度——用钢球或硬质合金球作为压头,采用单位面积所承受的试验力计算而得的硬度。 (5)洛氏硬度——采用金刚石圆锥体或小淬火钢球作压头,以测量压痕深度所表示的硬度。 (6)维氏硬度——以两相对面夹角为136。的金刚石四棱锥作压头,采用单位面积所承受的试验力计算而得的硬度。 (7)努氏硬度——采用两个对面角不等的四棱锥金刚石压头,由试验力除以压痕投影面积得到的硬度。

变形铝合金的基本性能及分类

79变形铝合金的基本性能及分类(超全) 摘要:本课题研究了变形铝合金的基本性能及分类。变形铝合金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极广,对于了解变形铝合金十分必要。变形铝合金的基本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电学性能等等,由于篇幅有限,在这里我们只对一些典型、常用型号的铝合金进行了一些相关介绍。在变形铝合金的分类中我们提到了几种分类方法,主要介绍了国际四位数字体系分类,对比于其他分类方法,其具有容易记忆、便于管理等鲜明特点,也是国际上所共识的分类方法。于此同时我们还对常用变形铝合金进行了美、日、俄、法等国牌号对照。 目录 绪论............................................................. .............. .. (1) 第一章 1×××系铝合金................................................ . (2) 1.1 纯铝的一般特 性................ .....................................2. 1.2 纯铝的性能 (2)

1.2.1物理性能............................................................. . (2) 1.2.1 化学性能.......................................... .................. . (3) 1.2.3 力学性能............................................................. . (3) 1.3 纯铝的牌号及化学成分 (4) 第二章 2×××系铝合金...................................................... .. (4) 2.1 概述............................................................. ......... . (4) 2.2 2系铝合金的基本性 能 ......................................... (4) 2.2.1 物理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