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烛之武退秦师练习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烛之武退秦师练习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烛之武退秦师练习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烛之武退秦师练习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文学常识

《左传》是,有名或相传为春秋末年国史官所著。记载了,是篇优秀的 .

字音

1. 秦军氾南:氾

2. 佚之狐:佚

3. 夜缒而出:缒

4. 君之薄也:薄

5.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为

6. 共其乏困:共

7.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为

8. 夫晋:夫

9. 阙秦:阙

10. 秦伯说:‘说

11. 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杞逢

12.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

13. 失其所与,不知:知

重要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敢以烦执事

③越国以鄙远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⑥以乱易整

⑦阙秦以利晋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②夜缒而出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③失其所与,不知

④吾其还也

5、之

①公从之

②是寡人之过也

③行李之往来

④何厌之有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

⑥因人之力而敝之

词类活用

1 烛之武退秦师

2 晋军函陵

3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4 邻之厚,君之薄也

5 越国以鄙远

6 朝济而夕设版焉

7 与郑人盟

8 因人之力而敝之

9 共其乏困

10 阙秦以利晋

11 且贰于楚也

12 夜缒而出

13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14 君亦无所害

15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16 若不阙秦)

通假字

1. 无能为也已

2. 共其乏困

3. 秦伯说

4. 失其所与,不知

5. 夫晋,何厌之有

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古义今义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今义

古义今义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今义

④亦去之古义今义

⑤敢以烦执事古义今义

⑥共其乏困古义今义

省略句

1.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省略句

2.(烛之武)辞曰省略句

3.(烛之武)许之省略句

4. 敢以(之)烦执事省略句

5.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句

6.(晋)许君焦、瑕省略句

7.阙秦以利(于)晋省略句

判断句

1. 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2. 邻之厚,君之薄也判断句

3. 以乱易整,不武判断句

4.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5 失之所与,不知判断句

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1.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应为“以其于晋无礼,且于楚贰也”

2.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状语后置句。言于:对……说

3.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宾语前置

1.夫晋,何厌之有?即“有何厌”,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译文:晋国,哪会有满足的时候呢?

所字结构

1. 失其所与,不知所字结构(所字后接动词,相当于一个名词)

百度百科整理的

答案

文学常识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的事情,也是优秀的散文。

字音

1. 秦军氾南:氾,fàn;

2. 佚之狐:佚,yì;

3. 夜缒而出:缒,zhuì;

4. 君之薄也:薄,bó;

5.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为,wéi;

6. 共其乏困:共,gōng;

7.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为,wéi;

8. 夫晋:夫,fú(译为‘那,表示远指的指示代词’);

9.阙秦:quē;(也有标注jué,高中教材上标为que);

10.秦伯说:‘说’通‘悦’,yuè;

11. 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杞,qǐ,逢,páng;

12.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fú;

13. 失其所与,不知:知,zhì。

重要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拿,来,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⑥以乱易整(用)

⑦阙秦以利晋(用来)

2、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在那里)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词,指代“使者”)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5、之

①公从之(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是寡人之过也(的)

③行李之往来(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之)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⑥因人之力而敝之(结构助词“的”)

词类活用

1 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退却)

2 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军是驻扎的意思,同下文“秦军”)

3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动词使动用法,使 ..... 灭亡)

4 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厚,变雄厚;薄,变薄弱)

5 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指郑国)

6 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活用作状语朝,在早上;夕,在晚上)

7 与郑人盟(名词活用作动词,结盟)

8 因人之力而敝之(形容词做动词,损害)

9 共其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缺少的东西)

10 阙秦以利晋(使动用法.使 .... 获利)

11 且贰于楚也(数词活用做动词,从属二主)

12 夜缒而出(名词做状语;在夜晚)

13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名词作动词,使动用法,使...... 成为疆界)

14 君亦无所害(动词用作名词,害处)

15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动词用作名词,恩惠,好处)

16 若不阙秦(jué使动用法,使……减少)

通假字

1. 无能为也已(已,同“矣”,了)

2. 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3. 秦伯说(说,通“悦”,赞同,高兴)

4. 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5. 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知足,满足)

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泛指接待宴客的主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⑤敢以烦执事(执事,古义: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今义:掌管某项工作的人)

⑥共其乏困(乏困,古义:指缺乏的东西。今义:指精神或身体劳累)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创新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11-16编辑:互联网 沈巷中学韦晓静 [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与鉴赏”中明确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烛之武退秦师》是选自我国古代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左传》中的名篇,讲的是战国时,郑国大夫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时巧舌退秦师的故事。因此,在教学本课时,一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二要引导学生深入感受烛之武的人物形象,体会他那巧妙的语言艺术。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掌握文言句式--状语后置。(3)分析烛之武的艺术形象(义、智、勇)和他巧妙的语言艺术。 [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 一、趣味探讨,激发兴趣 谈到英雄的形象,我们一些同学的脑海中马上浮现了一些人,例如:乔峰,“英”气逼人,降龙十八掌更是武林独霸;杨过,有情有义,黯然销魂掌独步江湖;还有郭靖、虚竹等等。在我们看来,英雄务必要有健壮的体魄和盖世的武功,除强扶弱,义搏云天,而我们今天要去认识一位英雄,这位英雄说起来有点另类,他没有健壮的体魄,更没有盖世的武功,但他却在国家危难时刻,仅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伯退师百万,解救了国家,匹夫之勇可与其相比?要问这位英雄是谁,这节课我们就走进《烛之武退秦师》中寻找答案。 (板书:烛之武退秦师) 二、了解《左传》,体味经典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 《左传》大约成书于战国初,与《国语》成书时间差不多,二书在思想倾向上与基本一致,《左传》比《国语》有新的发展,民本思想更加鲜明。 《左传》中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不论其地位贵贱,职务高低,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时代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成员,有天子、诸侯、卿士、大夫,也有将相、武臣、学者,有说客、良医、商贾、娼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侠客等。各种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较详细的事迹记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检测及答案解析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检测及答案解析 一、语用小题夯基练 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失其所与,不知 B.秦伯说,与郑人盟 C.焉用亡郑以陪邻 D.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军:驻军 B.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 C.以乱易整易:交换 D.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恩惠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陪邻朝济而夕设版焉 B.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庞然大物 C.且贰于楚也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D.以其无礼于晋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子亦有不利焉 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A.且贰于楚也 B.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D.越国以鄙远 C.朝济而夕设版焉 6.对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封爵,侯、伯是其中爵位。 B.“吾不能早用子”中,“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C.“是寡人之过也”中,“寡人”是诸侯谦称,意为寡德之人。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战国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7.名句默写。 (1)《烛之武退秦师》开头点明秦、晋两国攻打郑国的原因是“ (2)在《烛之武退秦师》中,起初烛之武拒绝郑伯,不愿意去“退秦师”的原因是“ (3)《烛之武退秦师》最后阐明晋侯没有感情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的句子是“ 8.下面是一段关于《左传》作者的文字,请用三句话概括它三个方面的内容。 关于《左传》的作者,《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说是左丘明,唐代赵匡首先怀疑“左氏”左丘明,清代姚鼐进一步提出:“左氏之书,非出一人所成。”他还提出《左传》作者可能是吴起。还有人主张《左传》为刘歆所作,不过这些怀疑之说都没有充分根据。关于左丘明的记载最早见于《论语·公冶长》。清代朱彝尊认为左氏为复姓(《癸巳类稿·左丘明子孙姓氏论》)。至于其生卒行事,史皆不详。《孔子家语·观周篇》说:“孔子将修《春秋》,丘明为之传,共为表里。”未知所据。不过一般论者据《左传》所记事实,都认为作者的生活年代要比孔子晚。 (1)第一方面: (2)第二方面: (3)第三方面: 二、类文阅读拓展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 智伯率韩、魏二国伐赵。围晋阳,决晋水而灌之。城下缘木而处,县釜而炊。襄子谓张孟谈曰:“城中力已尽,粮食匮乏,大夫病,为之奈何?”张孟谈曰:“亡不能存,危不能安,无为贵智士。臣请试潜行,见韩、魏之君而约之。”乃见韩、魏之君,说之曰:“臣闻之,唇亡而齿寒。今智伯率二君而伐赵,赵将亡矣。赵亡则君为之次矣。及今而不图之,祸将及二君!”二君曰:“智伯之为人也,粗中而少亲,我谋而泄,事必败,为之奈何?”张孟谈曰:“言出君之口,入臣之耳,人孰知之者乎?且同情相成,同利相死。君其图之。”二君乃与张孟谈阴谋,与之期。张孟谈乃报襄子。至其日之夜,赵氏杀其守堤之吏,决水灌智伯。智伯军救水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年级: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 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古代记叙散文)第一课 注意点:《烛之武退秦师》是学生进入高中所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因此本文的学习在整个高中文言文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课文被安排在本单元的首篇,指导学生学好这篇文章,为以后文言文学习打好基础,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至关重要。 教学目标(三维):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左传》有关知识,积累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疏通文句、文意, 熟读成诵。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能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2)赏析烛之武这个人物形象,把握烛之武的性格特征和论辩艺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理解、把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归纳常见的文言句式;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3)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二)教学难点:烛之武的外交辞令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点拨法、问题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教具准备:春秋时期全图、郑宋卫地图、秦晋地图、秦晋围郑示意图;PPT课件 学法指导:资料搜集法、朗读法、讨论法和参照注解勾画圈点法,归纳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流程: 1.课前预习 (1)课前参看提示、注释,通读全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以及理解起来有困难的词句,以便在课堂上讨论。 (3)指导学生课前利用图书或网络等搜集有关《烛之武退秦师》的背景故事。让学生亲自查找资料,从而培养学生的收集筛选材料的能力和自读能力。 2.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首先精心设计导语,引用着名科学家钱学森的故事,1955年钱学森想回国,遇到了重重阻挠,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从而引出疑问: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让学生们带着求知的欲望尽快进入到课文的学习当中。 3.检查预习,进入学习状态 由于课前布置过预习作业,请同学介绍关于《左传》的知识。教师总结。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必修1练习册2.4烛之武退秦师

第二单元 4 烛之武退秦师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氾.南(Fàn) 函.陵(Hán) 夜缒.而出(zhuì) B .佚.之狐(Yì) 杞.子(Qǐ) 若不阙.秦(quē) C .逢.孙(Féng) 寡.人(guǎ) 共.其乏困(gōng ) D .戍.之(shù) 鄙.远(bì) 肆.其西封(sì) 2.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越国以鄙.远 鄙:以……为边邑 B. 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救助 C. 又欲肆.其西封 肆:扩张 D.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是:这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敢以.烦执事 ②以.乱易整 B. ?????①郑既.知亡矣 ②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C. ?????①且.焉置土石 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D. ?????①无能为.也已 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秦伯说,与郑人盟 B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C .朝济而夕设版焉 D .失其所与,不知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 .行李..之往来 C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6.下列加点的词都有活用现象的一组是( ) ①秦军.氾南 ②且贰.于楚也 ③既东封.郑 ④越国以鄙远. ⑤阙.秦以利晋 ⑥国危.矣 ⑦君亦无所害. ⑧以乱易.整

A .①③⑤⑦ B .②④⑥⑧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⑤⑥ 7.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其无礼于晋 B .是寡人之过也 C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D .夜缒而出 8.下列“之”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公从之. ②臣之. 壮也 ③是寡人之.过也 ④许之.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 ⑥行李之. 往来 ⑦君之.所知也 ⑧夫晋,何厌之. 有 ⑨将焉取之. ⑩唯君图之. A .①②④⑥/③⑤⑦/⑨⑩/⑧ B .①④⑨⑩/②⑤⑥⑦/③/⑧ C .①⑥/②④⑧⑨/③⑤⑦/⑩ D .①④⑥/②③⑤⑦/⑧⑨/⑩ 二、课文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 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 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 还也。”亦去之。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焉用亡郑以陪. 邻 陪:增加 B .共. 其乏困 共:供给 C .夫晋,何厌. 之有 厌:厌烦 D .因人之力而敝. 之 敝:损害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其无礼于.晋不求闻达于. 诸侯 B.?????焉用亡郑以.陪邻越国以. 鄙远 C.?????君知其.难也吾其. 还也 D.?????将焉.取之子亦有不利焉.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知识

《烛之武退秦师》 1.《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详细 的编年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做,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情。 《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写人简而精,人物形 象栩栩如生。因《左传》是解释《春秋》这部史书的,又和《春秋公羊传》《春秋谷 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 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了,语气词) 2.共其乏困(共,通“供”,音gōng,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4.秦伯说(说,通“悦”,音yuè,高兴)》 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音zhì,明智) (二)古今异义: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古义:从属二主;今义:“二”的大写) 2.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无能,古义:不能;今义:没有能力) 3.吾不能早用子(子:古义:指先生,古代对人的尊称。今义:指儿子) 4.是寡人之过也(是: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

5.敢以烦执事(执事,古义:对对方的敬称;今义:掌管某项事情(工作)的人) 6.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7.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8.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9.夫晋,何厌之有(厌,古义:满足;今义:讨厌) 10.又欲肆其西封(封:古义:使……成为疆界;今义:密封) 1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的尊称,多用于外交场合) 12.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三)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夜缒而出(表时间,在晚上)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表时间,在早上,在晚上) ③既东封郑,又令人欲肆其西封(表处所,在东边,在西边) 2.名词作动词 ①晋军函陵/ 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与郑人盟(名词作动词,结盟、订立同盟) 3.名词的使动与意动 ①既东封郑(封:边界。名作意动,把……当作边界) ②越国以鄙远(鄙:边邑。名词作意动,把……当作边邑 动词的活用

烛之武退秦师答案详解

1.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与《公羊传》《穀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它们被称为“春秋三传”。 B.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秦伯、郑伯皆是用爵称。 C.“寡人”即“寡德之人”,是古代帝王的谦称,类似的谦称还有陛下、孤。 D.大(dà)夫,古代官名。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世袭,有封地。后来大夫成为一般任官职者的称呼。 【答案】C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C 项,“类似的谦称还有陛下、孤”说法错误,“陛下”不是帝王的谦称,而是敬称。故选C。 2.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夜缒而.出朝济而.夕设版焉 B.以其无礼于.晋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吾其.还也 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答案】B 本题考查考生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能力。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本题要求选出“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A项,而:连词,表修饰/而:连词,表顺承。B项,两个“于”均为介词,对。C项,其:代词,其:那/其:语气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D项,焉:疑问代词,哪里/焉:语气词,可不译。故选B。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越国以鄙.远鄙:边邑,这里用作动词 B.晋军.函陵军:驻军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C.阙.秦以利晋阙:侵损、削减 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 D.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 何厌.之有厌:厌烦 【答案】D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文言文词语含义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所要理解的文言文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体语境进行。本题要求选出“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D项,“何厌之有”的意思是“:有什么能让他满足的呢”,所以“厌”,通“餍”,意思是“满足”。故选D。 【点睛】 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4.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寡人,古代讲究“以德治国”“以德配天”,是说上天只会把天下给有德的人,君主诸侯如果失德就会失去权位,所以君主诸侯就谦称自己为“寡人”。 B.爵位,春秋时的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虽有尊卑之分,但在待遇方面没有明显区别。主要是由诸侯国之间国力不同而定。 C.执事,常见义项是做事情,主持工作。还有一种是敬称。指管事的人,不直接称对方,而称执事,表示尊敬对方,可译为“您”。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

人教版新课标高一第一册第二单元第四课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掌握文章中出现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如宾语前置、重要虚词等)。 2、有初步的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深入品味人物语言,把握人物个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根据实际情况,全面地衡量利弊,及时地作出判断、果断地作出决策,来维护自己和集体最大的利益 【教学重点】 1、能理解和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的意义及用法。 2、能合作、讨论、探究烛之武形象的光辉意义。 【教学难点】 分析并学习烛之武的说服技巧。 【教学方法】 朗读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教师点拨法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能理解和掌握文中重要文言文基础知识(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的意义及用法)。 2、能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大家都读过或者看过《三国演义》吧?《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品,其中的“诸葛亮舌战群儒”(板书“舌战群儒”)一回更是精品中的精品。《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写诸葛亮只身随鲁肃过江,游说东吴群臣。时值刘备新败,退守夏口,曹操大军压境,东吴上下主张投降的风气日盛。在此情境下,诸葛亮以其超人的胆识同东吴群儒展开舌战,并以其滔滔辩才使对手一个个皆成了“口”下败将,

而且最终说服了孙权,使吴蜀联盟共抗曹操的局面得以形成。今天,我们也要认识一位与诸葛亮同样出色的辩论家——烛之武,课文《烛之武退秦师》将带领我们走进烛之武的世界。 二、相关文学常识梳理 《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出自——《左传》,现在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看注释一,导学 案以及《三维设计》上的相关知识。 好了,看到这里。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左传》的哪些知识? (学生发言,老师补充) 明确:关于《左传》: 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着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 作,又叫《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是为解说《春秋》而作(传——注释、解说),解说《春秋》的还有《公羊专》《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②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因此也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的有价值的文献; ③善于描写战争、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栩栩如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成就很高,我们来看两则后人的评价(ppt展示其评价)。 三、新课学习 掌握了《左传》的相关知识,下面我们就进入新课的学习。现在大家先齐读一遍课文。《烛之武退秦师》起—— 1、纠正字音: 读得很好,但有几个字的读音要注意一下。大家看黑板。(师生共同注音) 泛(fán);朝(zhāo);夫(fú)晋<句首发语词,无义>;鄙(bǐ)<独音> 微夫(fú)人<微,没有,表否定的假设或条件,如果没有;夫人,古今异义,古意:那个人;今义:尊称男子的配偶>; 文言文一定要多读,现在再来齐读第一段。 2、第一段——秦晋围郑 (1)概括段意 哪位同学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这一段的内容?(明确:秦晋围郑) (2)翻译重点字句 哪位同学来翻译一下?(生译) (3)文言知识讲授与梳理 很好,等一下,我有几个问题。

Word文字处理软件练习题及答案

Word文字处理软件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Word 2010文字编辑中,不能实现的功能是()。 A. 把文档的标题文字设置成不同的颜色 B. 把选定的英文单词翻译成相应的中文词 C. 打开一个低版本的文档 D. 把当前文档保存成一个低版本的文档 2、在Word中,打开文档是指()。 A. 为指定的文档创建一个空白文档窗口 B. 为指定的文档开辟一块硬盘空间 C. 把文档的内容从内存中读出并且显示出来 D. 将指定的文档从硬盘调入内存并且显示出来 3、在Word的文档编辑中,如果选定的文字块中含有几种不同字号的汉字,则在工具栏的“字号”下拉列 表中,显示出的字号是()。 A. 选定文字块中的第一个汉字的字号 B. 选定文字块中最后一个汉字的字号 C. 文字块中使用最多的字号 D. 空白 4、启动Word有多种方式,在下列给出的几种方式: (1)在桌面上双击Word快捷方式图标 (2)在“快速启动”栏中单击Word快捷方式图标 (3)在“开始”菜单的“所有程序”级联菜单中单击Word程序名 (4)通过“开始”菜单的“搜索程序和文件”找到Word应用程序后,单击该程序图标 正确的说法是() A. 只有(1)是正确的 B. 只有(2)、(3)是正确的 C. 只有(2)、(3)、(4)是正确的 D.(1),(2)、(3)、(4)都正确 5、在Word中,要把整个文档中的所有“电脑”一词修改成“计算机”一词,可能使用的功能是()。 A. 替换 B. 查找 C. 自动替换 D. 改写 6、Word的主要功能是()。 A. 文档的编译 B. 文档的编辑排版 C. 文档的输入输出 D. 文档的校对检查 7、在Word的“页面设置”对话框中,不能设置的选项为()。 A. 字体 B. 页边距 C. 纸张方向 D. 纸张大小 8、在Word 2010中,要在文档中加入页眉,页脚,应该使用()选项卡中的相关命令按钮。 A. “插入” B. “开始” C. “页面布局” D. “文件” 9、在Word中输入文本时,当输入满一行时会自动换到下一行,这样的换行是插入了一个()。 A. 硬回车符 B. 分页符 C. 分节符 D. 软回车符 10、在Word 2010中,在“字体”对话框的“高级”选项卡中不能实现的功能是() A.缩放 B. 间距 C. 位置 D. 字形 11、在Word中,能将剪贴板上的内容拷贝到“插入点”处的操作是() A. 单击“开始”选项卡中的“剪切”按钮 B. 单击“开始”选项卡中“复制”按钮 C. 单击“开始”选项卡中“替换”命令 D. 按Ctrl+V键 12、在Word 的“字体”对话框中,不能设置的字符格式是() A. 上标 B. 加下划线 C. 字符间距 D. 首行缩进 13、下面哪种方法可以选择一个矩形的文字块( )。 A. 按住Ctrl键,再按下鼠标左键,并拖动到矩形字块的右下角 B. 不能一次选定,只能分步来选 C. 按住Alt键,再按下鼠标左键,并拖动到矩形字块的右下角 D. 按住Shift键,再按下鼠标左键,并推动到进行字块的右下角 14、在Word主窗口中,要给一段选定的文本加上边框,应从()选项卡中选择“边框和底纹”命令。 A. “插入” B. “视图” C. “开始” D. “文件” 15、在编辑Word文档中,“Ctrl+A”表示( )。

烛之武退秦师

一烛之武退秦师 一、解释文中加点词语,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 )函陵,秦军氾南。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③夜缒.( )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 )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增 加)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之往 ...( ),行李 来,共.( )其乏困 ..( ),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渡河)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 )其西封,若不阙.( )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 ),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④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 ..( )之力不及此。因.( )人之力而敝.( )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以乱易.( )整,不武。吾其.( )还也。”亦去.( )之。 二、解释下列多义词。 1.鄙 ①越国以鄙.远 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蜀之鄙.有二僧 2.封 ①既东封.郑 ②又欲肆其西封.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3.与 ①秦伯说,与.郑人盟 ②失其所与.,不知 4.微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②则名微.而寡众 ③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5.焉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③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④永之人争奔走焉. 三、古代文化常识积累练习。 1.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爵位: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但被封爵者都有封地且可世袭。 B.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具体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指司马、司徒、司空。 C.寡人:即寡德之人,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秦始皇以后,皇帝一般都以“朕”自称。古代帝王的自谦词还有孤、不谷等。 D.子: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还有君、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 2.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B.大夫: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纪传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D.秦晋之好代表的是政治上的联姻,是国家之间的联合,但后来渐渐将男女之间的婚姻也称作“秦晋之好”。

(完整版)烛之武退秦师练习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文学常识 《左传》是,有名或相传为春秋末年国史官所著。记载了,是篇优秀的 . 字音 1. 秦军氾南:氾 2. 佚之狐:佚 3. 夜缒而出:缒 4. 君之薄也:薄 5.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为 6. 共其乏困:共 7.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为 8. 夫晋:夫 9. 阙秦:阙 10. 秦伯说:‘说 11. 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杞逢 12.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 13. 失其所与,不知:知 重要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敢以烦执事 ③越国以鄙远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⑥以乱易整 ⑦阙秦以利晋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②夜缒而出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③失其所与,不知 ④吾其还也 5、之 ①公从之 ②是寡人之过也 ③行李之往来 ④何厌之有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 ⑥因人之力而敝之 词类活用 1 烛之武退秦师 2 晋军函陵 3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4 邻之厚,君之薄也 5 越国以鄙远 6 朝济而夕设版焉 7 与郑人盟 8 因人之力而敝之 9 共其乏困 10 阙秦以利晋 11 且贰于楚也 12 夜缒而出 13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14 君亦无所害 15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16 若不阙秦) 通假字 1. 无能为也已 2. 共其乏困 3. 秦伯说 4. 失其所与,不知 5. 夫晋,何厌之有 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古义今义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今义

古义今义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今义 ④亦去之古义今义 ⑤敢以烦执事古义今义 ⑥共其乏困古义今义 省略句 1.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省略句 2.(烛之武)辞曰省略句 3.(烛之武)许之省略句 4. 敢以(之)烦执事省略句 5.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句 6.(晋)许君焦、瑕省略句 7.阙秦以利(于)晋省略句 判断句 1. 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2. 邻之厚,君之薄也判断句 3. 以乱易整,不武判断句 4.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5 失之所与,不知判断句 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1.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应为“以其于晋无礼,且于楚贰也” 2.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状语后置句。言于:对……说 3.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宾语前置 1.夫晋,何厌之有?即“有何厌”,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译文:晋国,哪会有满足的时候呢? 所字结构 1. 失其所与,不知所字结构(所字后接动词,相当于一个名词) 百度百科整理的

(新教材)2019-2020新课程同步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学案课后分层训练(四)烛之武退秦师(Word版含解析)

课后分层训练(四)烛之武退秦师 一、语用小题夯基练 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失其所与,不知B.秦伯说,与郑人盟 C.焉用亡郑以陪邻D.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解析:选C A项,“知”同“智”;B项,“说”同“悦”;D项,“已”同“矣”。 2.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军:驻军 B.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 C.以乱易.整易:交换 D.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恩惠 解析:选C易:替代。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陪邻朝济而夕设版焉. B.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庞然.大物 C.且.贰于楚也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D.以其无礼于.晋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解析:选D A项,焉:①疑问副词,何;②兼词,在那里。B项,然:①转折连词,可是;②词尾,……的样子。C项,且:①连词,并且;②连词,况且。D项,于:都是介词,当“对”讲。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行李 ..焉 ..之往来,共其乏困B.子亦有不利 C.微夫人 ... ..之力不及此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解析:选B B项,古今同义,不好。A项,古义,外交使者;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物品。C项,古义,那个人,指秦穆公;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D项,古义,在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A.且贰.于楚也B.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C.朝济而夕.设版焉D.越国以鄙远. 解析:选C A项,数词活用作动词,从属二主;B项,名词活用作动词,驻军;C项,与例句相同,均为名词作状语;D项,形容词用作名词。 6.对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烛之武退秦师》课堂实录完美版

《烛之武退秦师》课堂实录 刚刚开始上文言文,第一课要了解一下学生在初中的文言文基础。教法上还是要沿袭初中的为妙。 一、朗读正音,整体感知课文。 ①生字:函(hán)氾(fàn)佚(yì)缒(zhuì)阙(jué) 贰er (贰er这个字学生很容易写错)顺便让学生写出“12345678910”的大写字,检查结果,能完整写出的很少。 ②多音字:朝(zhao)(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 逢(páng)(人名逢孙)阙,jue 动词。名词读que(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二、指导朗读。 检查朗读情况,应特别注意停顿、语速、重音、语气等。 关于停顿。停顿一般有语法停顿和逻辑停顿。段落内部、句群之间的停顿要长些,段落之间又要稍长些。另有逻辑停顿,在没有标点符号处,为加强语气、阐明观点、表达感情,也应作停顿。 关于重音。句子中的某些词语需要重读,比如句子中作谓语的动词要重读。如“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中重读的词语为“军”; 关于语气、语调。疑问语气读升调,感叹语气读降调。 1、第一自然段诵读指导: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晋”“秦”之后要略作停顿。因为“军”在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当“驻扎”讲。 2、第二自然段诵读指导: “国危矣”要读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要读出伤感的基调。而郑伯之言一定要读得心平气和。 3、第三自然段:本段是全文的重点段落。(领读,齐读第三段) 4、第四自然段诵读指导: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微”后果作停顿,因“微”是连词,表假设,为“假如没有”之意,“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词,为“那”。“因人之力/而取蔽之”句“因人之力”后要略作停顿。 三、分析点评 题目:烛之武退秦师。 “师”作何解释? 凭一人之力能退秦师?难道烛之武武功盖世?或者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生答:略 师曰:凭三寸不烂之舌。可见,口才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当今时代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人说“口才,电脑,英语,驾驶”是当今青年必须掌握的四门技术。从某种程度上讲,如果说电脑就是数理化,那么能不能说口才就是语文呢?至少这2者有紧密的联系。 问1:秦国为什么要行军千里,与晋国合打郑国呢? {联系英国为什么与美国联合攻打伊拉克?(石油、战略要地)借口是什么?(生化武器、与基地组织有关)} 板书: 英美关系------秦晋之好

高中语文人教版《烛之武退秦师》全解

《烛之武退秦师》全解 一、《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译文 (2) 二、《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 (4) 三、《烛之武退秦师》课文题解 (8) 四、《烛之武退秦师》课文导读 (8) 五、《烛之武退秦师》结构 (10) 六、《烛之武退秦师》写作特点 (10) 七、《烛之武退秦师》人物分析 (10) 八、《烛之武退秦师》课文说明 (11) 九、《烛之武退秦师》疑难解析 (14) 十、《烛之武退秦师》重难点讲解 (16) 十一、《左传》 (18) 十二、《烛之武退秦师》背景材料 (18) 十三、《左传》名家点评 (19) 十四、《烛之武退秦师》解析 (20) 十五、烛之武形象简析 (21) 十六、《烛之武退秦师》辞令赏析 (24) 十七、《烛之武退秦师》中三国君主比较 (25) 十八、《烛之武退秦师》的结构美 (27) 十九、《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历史 (29) 二十、《烛之武退秦师》艺术感染力 (32) 二十一、晋文公:传奇的霸主 (33) 二十二、《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双赢” (37) 二十三、《烛之武退秦师》课后作业 (38) 二十四、《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成语 (47)

一、《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译文 晋侯、秦伯围郑①,以其无礼于晋②,且贰于楚也③。晋军函陵④,秦军氾南⑤。 佚之狐⑥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⑦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⑧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⑨。”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⑩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注释 ①晋侯:晋文公。秦伯:秦穆公。 ②以其无礼于晋:指晋文公为公子时在外逃亡,经过郑国,郑文公没有按礼节接待他。以,因为。 ③贰:有二心,郑自庄公以后,国势日趋衰落,它介于齐、晋、楚三大国之间,看谁势力强就依附谁,有时依附一边,又暗中讨好另一边。 ④晋军函陵:晋军驻扎在函陵。军,驻扎。郑地,在今河南新郑县北。 ⑤氾(fán)南:氾水的南面,郑地,在今河南中牟县南。 ⑥佚之狐:郑国大夫。 ⑦若:假如。 ⑧辞:推辞。 ⑨已:通“矣”。 ⑩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陪:增加 ?行李:出使的人。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尝,曾经;为,给予;赐,恩惠。 ?东封郑:在东边使郑成为它的边境。疆,疆界。

人教新课标必修1示范教案(烛之武退秦师 第2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微笑)上节课,我们疏通了课文的内容,积累了文言字词,理清了写作思路。我留给大家背诵的作业背了没有? 【多媒体课件打出《烛之武退秦师》“背诵”。】 生(齐声):背好了。 师:那么,下面就请全班同学来背诵全文。 【学生齐声背诵。】 师:好,看来大家对课文的内容都很熟悉了。但会不会有南郭先生在里边呢? 【学生笑。】 师:那么,现在请出一位同学来背诵一下第三自然段。 【学生背诵第三自然段。】 师(微笑):很好。看来我们的同学都不会去做南郭先生。让我们为他熟练的背诵鼓掌! 【学生鼓掌。】 师:我们通过学习知道,本文是记叙烛之武只身到秦营游说秦伯而退秦军,解郑国之危的故事。那么多的内容,然而本文的篇幅却很短小。那么,请同学们思考本文的叙事过程中,有什么特别的艺术手法值得我们借鉴?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 师:思考成熟后,可以起来谈谈你们的看法。 生:我觉得是“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文章详写的是烛之武的游说辞,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重点突出。 生:我觉得还有就是“巧设伏笔、首尾呼应”。 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又为后文秦、郑联盟的可能性埋下伏笔。 生:我觉得再有就是“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例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我们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力挽狂澜,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推辞,并“将了郑伯一军”,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深深自责以及对烛之武晓以大义,才使事情有了转机。这样波澜起伏的文字,读起来很过瘾。 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间的一场大战触之即发。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就是这样有张有弛、跌宕多姿的。 师:很好。看得出来,同学们经过上次记叙文作文的失败教训,这次对课文的记叙手法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详解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详解 《左传》 作家作品: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者《左氏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叙事详细,体系完整的编年史。因《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左传》,起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依照《春秋》体例,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背景资料: 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秦,晋两国围困郑国,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郑国,一是公元前637年,晋工资重耳逃亡路过郑国,郑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以其无礼于晋”。二是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郑国出兵相助楚国。“彼之三月,郑伯如楚致其师!”楚败,郑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与郑伯盟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第二方面:秦国,春秋无义战,各诸侯或联合相助,或攻伐征战,无一不是为了开拓疆土,秦晋围郑亦如此,秦晋都要争夺霸权,均需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的战争,要寻找得力伙伴,秦晋历史上一直交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 课文详解: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原因是郑国曾对晋国无礼,并且它在依附于晋国的同时,又依附于楚国。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郑国处于危难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拜见秦穆公,两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 公从之。 郑文公听从了他的建议。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推辞说:“我壮年的时候,尚且比不上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郑文公说:“我不能及早任用您,现在形势危急了才求您帮助,这是我的过错呀,但是如果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呀。” 许之。 烛之武答应了这件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人教语文必修一2.4《烛之武退秦师》学案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 一、实词 1.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________________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________________ (3)秦伯说.,与郑人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夫晋,何厌.之有: (4)失其所与,不知.:________________ 点拨(1)“已”同“矣”,了。(2)“共”通“供”,供给、供应。读ɡōnɡ。(3)“说”通“悦”,高兴。读yuè。(4)“知”通“智”,明智、聪明。读zhì。(5)“厌”通“餍”,满足。 2.古今异义 (1)微夫人 ..之力不及此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李 ..之往来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且贰.于楚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1)古义:那人;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2)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时所带的箱包、铺盖等。(3)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