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防科技工业计量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国防科技工业计量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国防科技工业计量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国防科技工业计量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国防科技工业计量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2000年2月29日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令第4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国防科技工业计量工作的监督管理,保证国防科技工业产品的量值准确一致,测量数据可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是指国防科技工业科研(含设计、试验等,下同)、生产、服务中实现产品量值准确一致、测量数据可靠的全部活动。

第三条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国防科工委)统一监督管理国防科技工业计量工作。国防科技工业计量在业务上接受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的指导。

第四条国防科技工业面向社会的科研、生产、服务中的计量活动接受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的监督;国防科技工业面向社会出具公正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计量认证。

第五条国防科技工业计量实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对军品科研、生产中特殊需要保留的非法定计量单位,由使用单位提出,经国防科工委批准,报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备案。

第六条国防科技工业计量坚持面向科研、面向生产、面向使用;坚持军用与民用相结合、计量与测试相结合、服务与监督相结合、内部与外部相结合,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第二章计量管理机构

第七条国防科工委计量管理机构是国防科技工业计量监督管理的职能部门,其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律、法规,拟定国防科技工业计量工作方针、政策及规章;

(二)编制并组织实施国防科技工业计量工作规划、计划;

(三)组织建立与调整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技术机构;

(四)组织研究、建立与保持国防科技工业需要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校准装置和测试系统;组织国防最高计量标准以外的计量标准器具、校准装置、测试系统考核和计量人员考核;

(五)组织实施从事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检定、校准、测试的校准实验室和测试实验室认可;

(六)组织国防科技工业计量工作的监督检查;

(七)组织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的制定和贯彻实施;

(八)组织国防科技工业系统的国际计量技术合作与交流;

(九)指导有关部门(单位)开展国防科技工业计量工作。

第八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防科技工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其职能和国防科工委计量管理机构的授权,对本地区的国防科技工业计量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其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和国防科技工业计量工作的方针、政策及规章;

(二)监督检查和协调本地区的国防科技工业计量工作;

(三)负责本地区军工企业事业单位最高计量标准器具和计量人员的考核工作;

(四)承办国防科工委计量管理机构交办的其他计量工作。

第九条军工集团公司计量管理机构,依据本规定对本集团的计量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组织本集团计量业务技术活动,承办国防科工委计量管理机构交办的其他计量工作。

第十条军工企业事业单位(含委属各高校),依法对本单位的计量工作实施自主管理,保证产品的测量质量,接受国防科技工业计量管理机构的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其他承担国防科技工业产品科研、生产任务的部门(单位),应当按本规定的要求,对本部门(单位)的计量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三章计量技术机构

第十二条国防科工委批准设置的计量测试研究中心、专业计量站,接受国防科工委计量管理机构的监督检查。其职责是:(一)研究、建立国防科技工业需要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校准装置和测试系统,并保持其服务能力;

(二)承担国防科技工业的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工作,根据委托承担因计量器具准确度引起纠纷的仲裁检定;

(三)根据委托承担国防科技工业计量人员、计量标准器具、校准装置和测试系统的技术考核;

(四)跟踪国内外计量测试新技术,研究新的测量理论与方法;

(五)研究产品科研、生产、使用中的关键计量测试技术,专用测试设备及其校准手段和方法;

(六)承担型号试验中使用的计量器具和专用测试设备的计量检查与保障工作;

(七)承办国防科工委计量管理机构交办的其他任务。

第十三条国防科工委批准设置的区域校准实验室,在业务上接受计量测试研究中心、专业计量站的指导。其职责是:(一)研究、建立计量标准器具、校准装置和测试系统,并保持其服务能力;

(二)承担军工企业事业单位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和其委托的工作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与校准工作,承担产品质量保证中的测试任务;

(三)根据委托承担企业事业单位的计量人员、计量标准器具、校准装置和测试系统的技术考核。

第十四条军工企业事业单位,根据所承担科研、生产和服务任务设置的计量技术机构,在业务上接受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测试研究中心、专业计量站和区域校准实验室的指导。其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防科技工业计量工作的方针、政策及规章,提高设计、工艺及管理人员的计量意识;

(二)负责本单位强制检定和其他检定、校准、测试工作;

(三)确保在用计量器具及专用测试设备的量值准确和测量数据可靠。

第十五条国防科工委根据国防科技工业布局和任务的需要,对批准设置的计量技术机构,实行动态管理。

第四章计量标准器具

第十六条国防最高计量标准器具,须经国防科工委计量管理机构审查,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组织考核合格后使用。

第十七条国防科技工业的区域校准实验室建立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国防科技工业的计量测试研究中心、专业计量站和区域校准实验室建立的校准装置、测试系统,由国防科工委计量管理机构组织考核合格后使用,并向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军工企业事业单位建立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由国防科工委计量管理机构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防科技工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考核合格后使用,并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量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九条国防科技工业用于量值传递的有证标准物质,作为计量标准器具按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第五章计量检定与校准

第二十条国防科技工业建立的计量标准器具、校准装置、测试系统,以及用于产品性能评定、定型鉴定和保证安全的工作计量器具,必须按规定实行计量检定。其他用于产品科研、生产、服务的工作计量器具和专用测试设备,应按规定实行校准。经检定或经校准不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不得使用。

第二十一条计量检定按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和计量检定规程进行。国家未制定计量检定系统表和计量检定规程的,按照国防科工委制定的国防科技工业计量器具等级图和计量检定规程进行。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不能满足国防科技工业的特殊使用要求的,计量检定按照国防科工委制定的计量检定规程进行。

国防科工委制定的国防科技工业计量器具等级图和计量检定规程报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二条计量器具的校准按照校准技术规范进行。校准技术规范可由国防科工委、有关部门、军工集团公司或军工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制定,经组织技术评审后发布实施。

第二十三条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技术机构的计量检定、校准人员,必须经国防科工委计量管理机构或其授权的机构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第六章计量保证

第二十四条武器装备重点型号设置的型号计量师系统(或型号计量工作系统),负责重点型号的计量保证工作。其职责是:

(一)提出型号研制过程中总体或分系统对计量测试工作的要求;

(二)根据型号总体或分系统的技术指标,提出计量测试的技术指标要求;

(三)提出型号总体或分系统研制过程中需要研制的计量标准器具、校准装置和专用测试设备的研究课题,并组织落实承担单位及有关保障条件;

(四)组织协调型号总体或分系统研制过程中的计量保障工作。

第二十五条型号研制单位的计量机构,根据型号计量师提出的计量测试技术指标,制定可行性论证方案,并组织实施。

型号试验单位的计量机构,根据型号计量师提出的计量测试工作要求,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十六条型号设计定型前,研制单位的计量机构应对定型组织批准的专用测试设备的计量控制状况和计量技术文件(包括计量检定规程、校准技术规范)的有效性进行审查。

第二十七条型号试验时,计量工作应列入型号的试验大纲或试验计划;计量器具和专用测试设备进入试验基地(靶场),必须进行计量检查。

第二十八条生产单位必须按照产品的技术指标和工艺规范的要求,配备满足生产要求的计量器具和检测手段。

第二十九条生产单位向使用单位交付型号产品时,按合同向使用单位交付的专用测试设备及其技术资料,应符合相应的计量规定。

第三十条产品的质量评定、成果鉴定,必须经产品的研制和生产单位和计量机构进行计量审查,并对其测量方法的正确性和测量数据的可靠性签署意见。

第三十一条产品的设计定型和生产定型,凡涉及产品技术指标量值的准确度及可信性,必须经技术能力满足要求的计量机构签署意见。

第三十二条用于产品设计定型、生产定型、质量评定和成果鉴定的计量器具和专用测试设备,必须经过检定或校准,并在检定或校准证书注明的有效期内使用。

第三十三条军工企业事业单位引进技术和仪器设备时,应同时引进必要的计量保证手段和技术资料;有关计量机构应当对引进技术和仪器设备的计量保证条件进行审查。

第三十四条军工企业事业单位承担的重点工程项目,应参照武器装备型号计量师制度,设置工程项目计量师,确保测量数据准确,质量可靠。

第三十五条军工企业事业单位在型号和重点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时,相应的计量机构应对其技术指标的计量保证手段进行审查;当不具备计量保证手段时,负责可行性论证的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证。

第七章计量监督

第三十六条国防科工委计量管理机构组织建立国防科技工业计量工作监督机制,对国防科技工业科研、生产、服务全过程的计量工作,按领域、分层次实施监督。

第三十七条国防科工委计量管理机构统一组织建立国防科技工业计量监督员队伍,依法对国防科技工业计量工作实施监督。其主要任务是:

(一)监督检查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二)监督检查国防科技工业计量和测试人员资格的有效性;

(三)监督检查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标准器具、校准装置和测试系统的考核情况及测量设备的控制状况;

(四)监督检查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技术机构和测试实验室的能力保持状况和资格的有效性。

第三十八条承担国防科技工业计量监督任务的人员,必须经国防科工委计量管理机构考核合格,取得资格。

第三十九条国防科技工业计量工作的监督检查情况,依据监督检查的对象和内容,由国防科工委计量管理机构或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防科技工业行政主管部门发布通报。

第四十条违反本规定的,由国防科工委计量管理机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八章附则

第四十一条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开展计量检定、校准,计量人员和计量标准考核,校准实验室和测试实验室认可工作,参照有关规定收取费用。

第四十二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防科技工业行政主管部门、军工集团公司,其他承担国防科技工业科研、生产任务的部门,可以根据本规定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并报国防科工委备案。

第四十三条本规定由国防科工委负责解释。

第四十四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陕西省三级国防计量技术机构设置

陕西省三级国防计量技术机构设置 行政许可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陕西省三级国防计量技术机构设置(简称机构设置,下同)行政许可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防计量监督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12〕52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机构设置实施行政许可制度,行政许可对象为陕西地区承担军工产品科研、生产、服务任务的企事业单位的计量技术机构。 第三条机构设置行政许可,应当根据承担军工产品科研、生产、服务任务的企事业单位计量保障发展需要,遵循统筹兼顾、严格管理、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陕西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简称陕西省国防科工办,下同)依法负责机构设置行政许可工作。 第二章申请与受理 第五条申请三级国防计量技术机构设置的单位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有法人资格;

(二)具有相应的保密证书及管理制度,遵守国家和国防军工计量法律、法规; (三)具有企事业单位最高计量标准器具及服务对象; (四)具有与所申请计量检定能力相适应的组织机构、人员、设备和设施。 第六条申请单位应填写《陕西省三级国防计量技术机构许可(复查)申请书》一式二份,并附电子文本,同时提交以下相关证明文件及材料: (一)申请单位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 (二)申请单位保密资格证书复印件; (三)申请单位环保合格证明复印件; (四)通过陕西省国防科工办考核合格的企事业单位最高计量标准器具证书或国防科技工业计量主管部门考核合格的计量标准器具证书复印件。 第七条申请单位应按要求提交申请材料,陕西省国防科工办收到材料后,向申请单位出具《陕西省三级国防计量技术机构设置行政许可申请材料接收凭证》。 第八条陕西省国防科工办受理人在接收申请材料后,五日内对申请资料的完整性和规范性进行形式审查,并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申请材料可以当场更正错误的,允许申请单位当场更正; (二)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规定的,应一次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及要求; (三)申请材料完整、规范的,或申请单位按照要求提交全部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全文【最新】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全文【最新】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2000年1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6号公布2014年2月12日国务 院第39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保障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医疗器械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活动及其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医疗器械有关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医疗器械有关的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配合国务院有关部门,贯彻实施国家医疗器械产业规划和政策。 第四条国家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 第一类是风险程度低,实行常规管理可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第二类是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第三类是具有较高风险,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评价医疗器械风险程度,应当考虑医疗器械的预期目的、结构特征、使用方法等因素。 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医疗器械的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并根据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情况,及时对医疗器械的风险变化进行分析、评价,对分类目录进行调整。制定、调整分类目录,应当充分听取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以及使用单位、行业组织的意见,并参考国际医疗器械分类。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五条医疗器械的研制应当遵循安全、有效和节约的原则。国家鼓励医疗器械的研究与创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医疗器械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动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 第六条医疗器械产品应当符合医疗器械强制性国家标准;尚无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应当符合医疗器械强制性行业标准。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目录由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计生主管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重复使用可以保证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不列入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目录。对因设计、生产工艺、消毒灭菌技术等改进后重复使用可以保证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应当调整出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目录。 第七条医疗器械行业组织应当加强行业自律,推进诚信体系建设,督促企业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引导企业诚实守信。 第二章医疗器械产品注册与备案 第八条第一类医疗器械实行产品备案管理,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实行产品注册管理。 第九条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和申请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应当提交下列资料: (一)产品风险分析资料; (二)产品技术要求; (三)产品检验报告; (四)临床评价资料; (五)产品说明书及标签样稿; (六)与产品研制、生产有关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七)证明产品安全、有效所需的其他资料。 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备案人应当对所提交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条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由备案人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备案资料。其中,产品检验报告可以是备案人的自检报告;临床评价资

国防科技工业计量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国防科技工业计量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2000年2月29日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令第4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国防科技工业计量工作的监督管理,保证国防科技工业产品的量值准确一致,测量数据可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是指国防科技工业科研(含设计、试验等,下同)、生产、服务中实现产品量值准确一致、测量数据可靠的全部活动。 第三条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国防科工委)统一监督管理国防科技工业计量工作。国防科技工业计量在业务上接受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的指导。 第四条国防科技工业面向社会的科研、生产、服务中的计量活动接受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的监督;国防科技工业面向社会出具公正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计量认证。 第五条国防科技工业计量实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对军品科研、生产中特殊需要保留的非法定计量单位,由使用单位提出,经国防科工委批准,报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备案。 第六条国防科技工业计量坚持面向科研、面向生产、面向使用;坚持军用与民用相结合、计量与测试相结合、服务与监督相结合、内部与外部相结合,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第二章计量管理机构 第七条国防科工委计量管理机构是国防科技工业计量监督管理的职能部门,其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律、法规,拟定国防科技工业计量工作方针、政策及规章; (二)编制并组织实施国防科技工业计量工作规划、计划; (三)组织建立与调整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技术机构; (四)组织研究、建立与保持国防科技工业需要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校准装置和测试系统;组织国防最高计量标准以外的计量标准器具、校准装置、测试系统考核和计量人员考核; (五)组织实施从事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检定、校准、测试的校准实验室和测试实验室认可; (六)组织国防科技工业计量工作的监督检查; (七)组织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的制定和贯彻实施; (八)组织国防科技工业系统的国际计量技术合作与交流; (九)指导有关部门(单位)开展国防科技工业计量工作。 第八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防科技工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其职能和国防科工委计量管理机构的授权,对本地区的国防科技工业计量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其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和国防科技工业计量工作的方针、政策及规章; (二)监督检查和协调本地区的国防科技工业计量工作; (三)负责本地区军工企业事业单位最高计量标准器具和计量人员的考核工作; (四)承办国防科工委计量管理机构交办的其他计量工作。 第九条军工集团公司计量管理机构,依据本规定对本集团的计量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组织本集团计量业务技术活动,承办国防科工委计量管理机构交办的其他计量工作。 第十条军工企业事业单位(含委属各高校),依法对本单位的计量工作实施自主管理,保证产品的测量质量,接受国防科技工业计量管理机构的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其他承担国防科技工业产品科研、生产任务的部门(单位),应当按本规定的要求,对本部门(单位)的计量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三章计量技术机构 第十二条国防科工委批准设置的计量测试研究中心、专业计量站,接受国防科工委计量管理机构的监督检查。其职责是:(一)研究、建立国防科技工业需要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校准装置和测试系统,并保持其服务能力; (二)承担国防科技工业的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工作,根据委托承担因计量器具准确度引起纠纷的仲裁检定; (三)根据委托承担国防科技工业计量人员、计量标准器具、校准装置和测试系统的技术考核; (四)跟踪国内外计量测试新技术,研究新的测量理论与方法; (五)研究产品科研、生产、使用中的关键计量测试技术,专用测试设备及其校准手段和方法;

火电热工及计量监督标准规程目录(2016)

火电热工及计量监督标准规程目录(2016) 1.JJG(电力)02 -1996 电子皮带秤实物检测装置检定规程 2.JJG 49-2013 弹簧管式精密压力表及真空表检定规程替代JJG 49-1999 3.JJG 52-2013 弹簧管式一般压力表、压力真空表和真空表检定规程替代JJG 52-1999 4.JJG 59-2007 活塞式压力计检定规程 5.JJG 75-1995 标准铂铑10- 铂热电偶检定规程 6.JJG 105-2000 转速表检定 7.JJG 123-2004 直流电位差计检定规程 8.JJG 128-2003 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 9.JJG 129-2011 一等标准活塞式压力计检定规程替代JJG 129-1990 10.JJG 130-20011 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检定规程替代JJG 130-2004 11.JJG 131-2004 电接点玻璃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 12.JJG 134-2003 磁电式速度传感器检定规程 13.JJG 159-2008 双活塞式压力真空计检定规程替代JJG 159-1994 14.JJG 160-2007 标准铂电阻温度计检定规程替代JJG 160-1992 15.JJG 161-1994 一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 16.JJG 164-2000 液体流量标准装置检定规程 17.JJG 186-1997 动圈式温度指示、指示位式调节仪表检定规程 18.JJG 195-2002 皮带秤检定规程 19.JJG 190-1997 电动式振动试验台检定规程 20.JJG 205-2005 机械式温湿度计检定规程 21.JJG 226-2001 双金属温度计检定规程替代JJG 226-1989 22.JJG 229-2010 工业铂、铜热电阻检定规程替代JJG 229-1987 23.JJG 233-2008 压电加速度计检定规程 24.JJG 234-1990 动态称重轨道衡检定规程 25.JJG 239-1994 二、三等标准活塞式压力真空计 26.JJG 257-2007 转子流量计检定规程 27.JJG 310-2002 《压力式温度计检定规程》

计量管理制度

计量管理制度 总则 1、为了加强项目部计量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有利于施工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保证施工质量,维护我分公司的利益,特制定计量管理制度。 2、检测设备(计量器具)投入使用前应进行外观和正常性检查。重点是观察有否影响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和寿命的缺陷。如有锈蚀铁、裂缝、变形、划痕、撞伤等。如有油垢,必须进行清洗。对于有运动部件的检测设备(计量器具),应进行正常性的检查。如做相互作用检查,零位校对,各部作用检查等,需通电的做通电试验。以上两相如发现问题不得使用。对重要检测设备(计量器具)要进行主要精度指标校验。对已超过合格证有效期的检测设备(计量器具)、必须按周期检定要求进行检定后方可投入使用。在使用中发现有故障的测检设备(计量器具),都需进行修理。修理后要按规程要求进行检定。 3、检测设备(计量器具)使用前必须进行使用前检定。检定合格进行领用登记, 由领取人签字后方能交付使用。 4、现场使用的检测设备(计量器具)都应通过计量人员同意,使用人必须进行登记。检测设备(计量器具)使用完毕,必须立即归还并让计量人员当面作核对性检定。收发检定设备(计量器具)一定要有详细记录,交接手续清楚, 责任明确。 5、现场使用的检测设备(计量器具)运输中必须做好防震措施。在现场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坚决杜绝五种恶性事故的发生(烧坏、摔坏、震坏、压坏、拆坏)。领出使用的检测设备(计量器具)必须是经过周检后的, 不合格和超

过周检的检测设备(计量器具)一律不准使用。检测设备(计量器具)使用者必须了解其技术性能和操作规程方可使用。计量管理人员的职责 1、负责编制、修改计量管理制度;负责监督、管理各项计量管理制度的执行。 2、负责整理、保存受检检测设备的原始鉴定纪录,并负责对其进行标识。 3、计量人员进入现场,对关键施工过程使用的检测设备(计量器具)进重点抽查。可根据需要进行部分项目受检,或按规程全检。 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的修理 1、要求的检测设备(计量器具),应送公司计量检定室或其指定的部门进行修理。没有计量检测部门委托或授权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拆卸、修理检测设备(计量器具)。否则按计量法和有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2、修复的检测设备(计量器具), 必须进行修后检定。并将修理情况记入档案中。 3、检测设备(计量器具)入库前必须进行入库检定, 方可办理入库手续。入库手续应包括:原始资料存档、登记、建卡、编号等。 4、若经检定单位检定不合格或资料、附件、备件不齐, 影响使用和管理的检测设备(计量器具), 应按有关规定和合同办理。必要时可通过法律手续解决。 5、入库手续办理, 应有专兼职计量人员参加,对检测设备(计量器具)进行登帐造卡、编号。 6、检测设备(计量器具)必须入库后才能领出, 流入使用。否则将产生检测设备(计量器具)使用不可靠, 档案资料不全,帐、卡、物不符等不利使用、维护、管理的现象。 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的流通 1、检测设备(计量器具)出库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使用前检定。检定合格进行领用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2017修订)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2017修订) 【法规类别】医疗器械药品药材进出口 【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80号 【法宝提示】国务院关于在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暂停实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暂时调整实施有关行政法规规定的决定 【发布部门】国务院 【发布日期】2017.05.04 【实施日期】2017.05.0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行政法规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2000年1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6号公布2014年2月12日国务院第39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根据2017年5月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 例〉的决定》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保障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医疗器械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活动及其监

督管理,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医疗器械有关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医疗器械有关的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配合国务院有关部门,贯彻实施国家医疗器械产业规划和政策。 第四条国家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 第一类是风险程度低,实行常规管理可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第二类是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第三类是具有较高风险,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评价医疗器械风险程度,应当考虑医疗器械的预期目的、结构特征、使用方法等因素。 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医疗器械的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并根据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情况,及时对医疗器械的风险变化进行分析、评价,对分类目录进行调整。制定、调整分类目录,应当充分听取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以及使用单位、行业组织的意见,并参考国际医疗器械分类实践。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五条医疗器械的研制应当遵循安全、有效和节约的原则。国家鼓励医疗器械的研究与创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医疗器械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动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

国防计量技术机构

国防计量技术机构 认可申请书 法人单位名称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盖章)专业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表日期:_______________ 年________ 月________ 日

河南省国防计量考评办公室制 填表说明 1.封面“法人单位名称”:填写申请国防计量技术机构认可的注册法人名称。 2.封面“专业范围”:填写本单位计量技术机构已建的企事业单位最高计量标准所涉及的计量专业(十大计量专业)、分专业或参数。 3.“单位地址”:填写申请单位所在地地址。 4.“现有机构名称及认可证书号”:填写冠以法人单位名称的计量技术机构名 称及在法人单位批准设立的文件号。 5.“机构地址”:填写计量技术机构所在地的具体地址。 6.“溯源性情况”:在相应的□内划“V”并填写项目数。 7.“内部量值传递单位数”:填写计量技术机构向法人单位内部其他单位开展量值传递的单位数。 8.“计量技术机构认证、认可情况”:在相应的□内划“V”并填写相关信息。 9.“计量技术机构近三年获奖情况”:填写近三年计量科研成果获奖情况以及与计量有关的其他奖励情况。主要填写计量科研成果名称、级别(国家、省、部、地市)、奖励类别(发明奖、科学进步奖等),获奖时间等。与计量有关的受奖集体和个人的荣誉奖名称、级别(国家、省、部、地市)、奖励类别,获奖时间等。 10.“法人单位意见”:填写法人单位对国防计量技术机构在组织机构、人员、 设备和设施等方面提供保障,遵守国家和国防有关计量的法律、法规和规定,保守国防科技工业秘密,以及申请材料真实性等方面的意见。

山东省加强计量监督管理工作的规定(2017年最新版)

遇到消费维权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www.doczj.com/doc/217527329.html, 山东省加强计量监督管理工作的规定(2017年最新版) 发布部门: 山东省政府 发布文号: 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7号 第一条为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工作,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关联法规: 第二条凡在本省境内建立计量标准器具,进行计量检定,制造、修理、销售、使用计量器具,实施计量监督,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县级以上(含县级,下同)人民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计量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本部门、本系统的计量工作。 企业、事业单位负责管理本单位的计量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需要依法设置计量监督员,负责指定区域、场所的计量监督工作。计量监督员由所在地人民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考核任命。 县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可聘请部分义务计量检查员,负责农贸市场、集市的计量监督管理,协助计量监督员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要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方便生产的原则,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经上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 市辖区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由市人民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第六条各种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应有专人保管、维护和使用。中断检定工作须经主管的人民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设置的计量检定机构,是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是非营利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履行国家规定的职责,为计量监督提供技术保证,并承办有关计量监督工作。 第八条省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建立部门计量标准器具,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以外,其最高计量标准器具应经省人民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确属特殊需要并考核合格后,方可在本部门内开展计量检定。 第九条企业、事业单位建立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应由其主管部门的同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 第十条计量检定人员应按有关规定经考核合格并取得计量检定员证后方可从事计量检定工作,出具计量检定证书。

计量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保证DH公司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确保计量器具、检测设备准确、可靠运行正常,计量管理工作全面受控。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 DH公司计量管理工作 3.引用文件 3.1.B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程序》 3.2.B7.6.3《实验室管理程序》 4.管理内容与要求 4.1.组织机构 DH公司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由品质部负责计量管理工作,建立计量室,由计量室具体实施计量器具检定、维修、送检及管理工作。各车间主任负责本车间计量工作,车间设兼职计量管理员。 4.2.职责 4.2.1.品质部 4.2.1.1.品质部是计量管理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 4.2.1.2.品质部部长在经理领导下,负责全公司的计量管理工作。 4.2.1.3.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结合本公司实际组织制定和完善各项计量管理规定。 4.2.1.4.组织实施工厂计量检测体系的审核,对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负责。4.2.1.5.负责场内计量纠纷的仲裁。有权对计量工作人员进行检查、考核、并做出奖励决定报经理批准执行。 4.2.2.计量室 4.2.2.1.根据产品和公司对计量工作的需求,建立长度计量标准,经考核合格后实施长度量值传递。 4.2.2.2.组织实施计量检定、校准工作,按时完成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校准、测量、测试。 4.2.2.3.组织贯彻落实计量法律,法规和计量检定、校准规程,对违反规程和计量法规的操作者提出处罚意见。 4.2.2.4.负责执行最新版本的计量检定规程。编制国家尚未开展量值传递的计量检测设备的校准规程。 4.2.2.5.建立健全公司计量器具台帐,编制在用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实施周期检定。保证在用器具周期受检率达到98%。 4.2.2.6.应保证在用器具准确可靠,每月对在用器具进行抽检,抽检数量为在用器具数量(不包括当月进行周期检定的器具)的5%。抽检合格率应达98%。 4.2.3.计量检定员 4.2.3.1.计量检测设备的周期检定、校准工作,严格执行检定规程,按规定填写检定记录、校准记录,正确出具检定证件和相应的标记。

《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522号 《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已经2008年4月23日国务院第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 二○○八年四月二十三日 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证券公司的监督管理,规范证券公司的行为,防范证券公司的风险,保护客户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证券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证券公司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审慎经营,履行对客户的诚信义务。 第三条证券公司的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得滥用权利,占用证券公司或者客户的资产,损害证券公司或者客户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国家鼓励证券公司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依法开展经营方式创新、业务或者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和激励约束机制创新。 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证券公司的创新活动规范、有序进行。 第五条证券公司按照国家规定,可以发行、交易、销售证券类金融产品。

第六条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履行对证券公司的监督管理职责。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派出机构在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授权范围内,履行对证券公司的监督管理职责。 第七条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其他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建立证券公司监督管理的信息共享机制。 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证券公司的有关情况通报机制。 第二章设立与变更 第八条设立证券公司,应当具备《公司法》、《证券法》和本条例规定的条件,并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第九条证券公司的股东应当用货币或者证券公司经营必需的非货币财产出资。证券公司股东的非货币财产出资总额不得超过证券公司注册资本的30%。 证券公司股东的出资,应当经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验资并出具证明;出资中的非货币财产,应当经具有证券相关业务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评估。 在证券公司经营过程中,证券公司的债权人将其债权转为证券公司股权的,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限制。 第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成为持有证券公司5%以上股权的股东、实际控制人: (一)因故意犯罪被判处刑罚,刑罚执行完毕未逾3年; (二)净资产低于实收资本的50%,或者或有负债达到净资产的50%; (三)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四)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认定的其他情形。 证券公司的其他股东应当符合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相关要求。 第十一条证券公司应当有3名以上在证券业担任高级管理人员满2年的高级管理人员。

国防军工行业常见第三方计量检测项目及标准

军工行业常见第三方计量检测项目及标准 广电计量杜亚俊 军工 (1) 电磁兼容试验 (1) 测试标准 (1) 军工飞机供电特性试验 (2) 军用设备与分系统电磁兼容试验 (2) 系统级电磁兼容试验 (3) 环境与可靠性试验 (4) 环境试验 (4) 可靠性试验与分析 (4) 力学环境类试验技术 (5) 气候环境类试验技术 (5) 综合环境试验 (5) 整车试验 (6) 仪器计量校准 (6) 长度、力学类 (7) 电学类 (8) 热工、理化类 (9)

军工 我们的国防军工计量检测技术拥有五十年军工服务经验,传承军工技术,全国建有广州、长沙、武汉、无锡、天津、西安、北京,沈阳、成都、深圳10大军用实验室检测基地,辐射全国主要军工产业聚集地,同时配置国内外先进精密仪器9000多台/套,拥有各类技术人才1400多人,军工资质和测试项目齐全、试验设备先进、技术团队稳健,形成较强的军民融合型计量检测技术服务能力,能为各兵种装备部门、国防军工企业及科研院所从产品技术研发、设计、定型、样品生产到量产质控,提供计量校准、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电磁兼容与安全测试、信息安全检测、技术培训与咨询等一站式的技术解决方案。 电磁兼容试验 建有军标检测军用系统级1 0米法电磁兼容暗室1间、3米半电波暗室和军用专用电波暗室各1间,屏蔽室8间,具备了除R S 1 0 5外所有军标设备与分系统检测项目以及航空机载D O - 1 6 0 E / F / G除雷击外的所有电磁兼容和电源测试项目,可开展G J B 1 5 1 A / 1 5 2 A 1 8项试验、G J B 1 5 1 B 2 0项试验,军标系统级G J B 1 3 8 9 A 1 0项试验、G J B 1 9 2 8 6 5项试验,同时满足GJB181A飞机供电特性、GJB322A军用计算机通用规范、GJB3947A军用电子测试设备通用规范等电磁兼容试验要求。可开展军用产品、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航空电子产品、通信产品设备级电磁兼容检测及系统电磁兼容检测。 测试标准 GJB 151A GJB 152A GJB 151B GJB 181A GJB 322A GJB 3947A GJB 1389A MIL-STD -461D/E/F MIL-STD-704E/F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 第75号(2005)《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2005)《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保护消费者和生产者、销售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并参照国际通行规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定量包装商品,以及对定量包装商品实施计量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定量包装商品是指以销售为目的,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体积、长度、面积、计数标注等标识内容的预包装商品。 第三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全国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定量包装商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加强计量管理,配备与其生产定量包装商品相适应的计量检测设备,保证生产、销售的定量包装商品符合本办法的规定。 第五条定量包装商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在其商品包装的显著位置正确、清晰地标注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 净含量的标注由“净含量”(中文)、数字和法定计量单位(或者用中文表示的计数单位)三个部分组成。法定计量单位的选择应当符合本办法附表1的规定。

以长度、面积、计数单位标注净含量的定量包装商品,可以免于标注“净含量”三个中文字,只标注数字和法定计量单位(或者用中文表示的计数单位)。 第六条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标注字符的最小高度应当符合本办法附表2的规定。 第七条同一包装内含有多件同种定量包装商品的,应当标注单件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和总件数,或者标注总净含量。 同一包装内含有多件不同种定量包装商品的,应当标注各种不同种定量包装商品的单件净含量和各种不同种定量包装商品的件数,或者分别标注各种不同种定量包装商品的总净含量。 第八条单件定量包装商品的实际含量应当准确反映其标注净含量,标注净含量与实际含量之差不得大于本办法附表3规定的允许短缺量。 第九条批量定量包装商品的平均实际含量应当大于或者等于其标注净含量。 用抽样的方法评定一个检验批的定量包装商品,应当按照本办法附表4中的规定进行抽样检验和计算。样本中单件定量包装商品的标注净含量与其实际含量之差大于允许短缺量的件数以及样本的平均实际含量应当符合本办法附表4的规定。 第十条强制性国家标准、强制性行业标准对定量包装商品的允许短缺量以及法定计量单位的选择已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没有规定的按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一条对因水份变化等因素引起净含量变化较大的定量包装商品,生产者应当采取措施保证在规定条件下商品净含量的准确。 第十二条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对生产、销售的定量包装商品进行计量监督检查。

计量监督管理规章制度(质量体系文件)

目录 第一章总则----------------------------------------------------------------------------------------------- 3 第二章职责和权限------------------------------------------------------------------------------------- 3 第三章计量标准装置---------------------------------------------------------------------------------- 3 第四章测量设备的购置------------------------------------------------------------------------------- 4 第五章测量设备的验收------------------------------------------------------------------------------- 4 第六章测量设备的领用---------------------------------------------------------------------------------- 5 第七章测量设备的分类---------------------------------------------------------------------------------- 5 第八章测量设备的召回---------------------------------------------------------------------------------- 6 第九章测量设备的周期检定(校准)--------------------------------------------------------------- 6 第十章计量器具周期检定的控制---------------------------------------------------------------------7 第十一章测量设备的状态标识---------------------------------------------------------------------------8 第十二章测量设备的调拨----------------------------------------------------------------------------------9 第十三章测量设备的降级、限用、封存、停用、延期、禁用、报废-----------------------9 第十四章不合格测量设备的管理-----------------------------------------------------------------------10 第十五章测量设备的使用保管和维护----------------------------------------------------------------11 第十六章计量检测档案管理----------------------------------------------------------------------------- 12 第十七章计量检测原始记录、证书的填写---------------------------------------------------------13 第十八掌计量检测设备的环境控制-------------------------------------------------------------------14 第十九章计量保证与计量监督-------------------------------------------------------------------------- 15 第二十章计量安全保密规定----------------------------------------------------------------------------- 16 第二十一章计量事故及处理-------------------------------------------------------------------------------- 17 第二十二章计量印章的管理---------------------------------------------------------------------------------17 第二十三章附则------------------------------------------------------------------------------------------------- 18

国防初级计量师考试大纲-基础知识

国防初级计量师考试大纲-基础知识 一、概述 国防初级计量师计量基础知识的考试内容包括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计量专业实务与案例分析两部分,内容涉及计量法律法规、计量通用知识、量值传递与溯源、计量质量保证、职业健康安全等方面。计量基础知识考试大纲是编写、审定和后续扩展维护计量基础知识试题的依据,也是取证备考复习和计量基础知识培训的依据。 二、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 1.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 1.1计量法、计量法实施细则 1.1.1应掌握的知识要点 《计量法》的适用范围:我国计量监督管理体制及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能:计量标准器具使用的条件:要求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对使用实行计量标准及工作计量器具的单位和个人的要求:违法行为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1.1.2应熟悉的知识要点 计量立法的目的和宗旨:计量器具新产品型式评价的规定:处理因计量器具准确度所引起的纠纷的依据:对违法受到行政处罚不服时进行起诉的规定 1.1.3应了解的知识要点 《计量法》的效力范围:有关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建立计量标准器具的要求:对进口计量器具销售的规定:设置专职计量监督人员和设立专门计量技术机构的要求: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要求 1.2计量法规和部门规章 1.2.1应掌握的知识要点 《国防计量监督管理条例》(54号令)和《国防科技工业计量监督管理暂行规定》(4号令)实施的主体及适用范围:国防最高计量标准、区域最高计量标准及企事业单位最高计量标准、计量标准器具使用条件:要求强制监督的规章范围:对计量检定及校准的要求:违法行为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计量违法行为处罚细则:计量标准器具、专用测试设备、专用标准物质三个管理办法制定的目的、适用范围和监督管理机构:计量检定人员的内涵、条件和职责;国防科技工业计量监督的对象;计量监督机构: 1.2.2应熟悉的知识要点 国防计量立法的目的和宗旨: 《国防计量监督管理条例》(54号令)、《国防科技工业计量监督管理暂行规定》(4号令)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计量条例》的适用范围:计量标准器具考核:使用和溯源的管理要求:专用标准物质的级别与定值方式:专用测试设备的校准管理要求:计量检定人员考核管理规定:计量检定人员考核的内容:计量监督的方式: 1.2.3应了解的知识要点 各级计量标准器具和地方各级政府建立计量标准器具的要求:对引进技术和计量器具的规定:对设置批准计量技术机构的要求:国防计量保证、产品质量可靠性的要求:计量标准器具更换、撤销(暂停)和恢复的管理要求:专用标准物质定级鉴定的管理要求:计量检定人员奖励和处理的规定: 1.3行政许可法 1.3.1应了解的知识要点 《行政许可法》的立法宗旨和适用范围:行政许可概念和基本原则:行政许可的申请、受理和审查:

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公司治理结构 第三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第四章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第五章关联交易和重大担保 第六章发行证券、收购、重大资产重组、合并及分立 第七章信息披露 第八章监督管理 第九章法律责任 第十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上市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上市公司质量不断提高,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推动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和其他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上市公司及相关各方在证券市场的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的规定,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第三条上市公司应当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制度,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以及经理层之间权责分明、各司其职、有效制衡、科学决策、协调运作的法人治理结构。 第四条上市公司股东、实际控制人应当依法行使权利,诚实守信,不得滥用股东权利、实际控制权损害上市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上市公司及相关各方必须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的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保证所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第六条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忠实、勤勉地履行职责,保护公司资产的安全,维护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 第七条中国证监会依法对上市公司及相关各方在证券市场的活动实行监督管理。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承担处置本地区上市公司风险的责任,建立和健全上市公司风险处置应急机制。 第八条证券交易所依法对上市公司及相关各方在证券市场的活动实行自律管理。 上市公司成立自律组织,依法进行自律管理。 第二章公司治理结构 第九条上市公司必须依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是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公司和股东、股东和股东之间权利义务的具有约束力的文件。 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具有约束力,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公司章程提出相关权利主张。 第十条中国证监会依法对上市公司章程必备条款做出具体规定,规范上市公司章程的制定和修改。 第十一条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应当认真履行法定职责,严格遵守表决事项和表决程序的有关规定,维护公司和股东的合法权益。 第十二条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应当以现场会议形式召开。上市公司可以提供网络或者其他方式方便股东行使股东权利。

国防计量监督管理条例

国防计量监督管理条例 【颁布单位】国务院/中央军委 【颁布日期】1990年04月05日 【实施日期】1990年04月05日 【文号全称】中央军事委员会令第54号 【文号】54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国防计量工作的监督管理,保证军工产品(含航天产品,下同)的量值准确一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国防科技工业系统的军工产品研制、试验、生产使用部门和单位(以下简称军工产品研制、试验、生产、使用部门的单位)必须执行本条例。 第三条国防计量是指军工产品研制、试验、生产、使用全过程中的计量工作。国防计量工作是国家计量工作的组成部分,在业务上接受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的指导。 第四条国防计量实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对军工产品特殊需要保留的非法定计量单位,由主管部门提供,经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国防科工委)批准,报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备案。 第二章计量机构 第五条国防科工委计量管理机构,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国防计量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其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制定国防计量工作方针、政策及规章制度; 二、编制与组织实施国防计量规划、计划; 三、负责国防计量考核认可工作,组织建立、调整国防计量管理与量值传递系统; 四、组织与检查国防计量工作; 五、组织研讨国内外国防计量新技术发展动态。 第六条军工产品研制、试验、生产、使用部门计量管理机构,对本部门(行业)的国防计量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其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和国防计量工作方针、政策及规章制度,制定本部门(行业)计量工作规章制度; 二、编制与组织实施本部门(行业)国防计量规划、计划; 三、根据国防科工委计量管理机构授权,负责本部门(行业)国防计量考核认可工作报

计量监督管理制度(质量体系文件)

计量监督管理制度 目录 第一章总则----------------------------------------------------------------------------------------------- 3 第二章职责和权限------------------------------------------------------------------------------------- 3 第三章计量标准装置---------------------------------------------------------------------------------- 3 第四章测量设备的购置------------------------------------------------------------------------------- 4 第五章测量设备的验收------------------------------------------------------------------------------- 4 第六章测量设备的领用---------------------------------------------------------------------------------- 5第七章测量设备的分类---------------------------------------------------------------------------------- 5第八章测量设备的召回---------------------------------------------------------------------------------- 6第九章测量设备的周期检定(校准)--------------------------------------------------------------- 6第十章计量器具周期检定的控制--------------------------------------------------------------------- 7第十一章测量设备的状态标识--------------------------------------------------------------------------- 8第十二章测量设备的调拨---------------------------------------------------------------------------------- 9第十三章测量设备的降级、限用、封存、停用、延期、禁用、报废----------------------- 9第十四章不合格测量设备的管理----------------------------------------------------------------------- 10第十五章测量设备的使用保管和维护---------------------------------------------------------------- 11第十六章计量检测档案管理----------------------------------------------------------------------------- 12第十七章计量检测原始记录、证书的填写--------------------------------------------------------- 13第十八掌计量检测设备的环境控制------------------------------------------------------------------- 14第十九章计量保证与计量监督-------------------------------------------------------------------------- 15第二十章计量安全保密规定----------------------------------------------------------------------------- 16第二十一章计量事故及处理-------------------------------------------------------------------------------- 17第二十二章计量印章的管理--------------------------------------------------------------------------------- 17第二十三章附则------------------------------------------------------------------------------------------------- 1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