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2020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2020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2020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2020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二、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文学常识

1.《芦花荡》选自《孙犁文集》。作者孙犁,原名孙树勋,现代

小说家,散文家。小说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之一《荷花淀》,之

二《芦花荡》。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雨果文集》。作者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3.《亲爱的爸爸妈妈》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聂华苓,华裔旅

美女作家,作品有小说集《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散文集《三十年后》《梦谷集》等。

4.《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

树人,字豫才,伟大的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新文化运

动的奠基人之一,发表了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作

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无论是散文、诗歌、杂文、小说

还是文艺理论都有极大的成就,成就的是杂文,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文集》等,后都收在《鲁

迅全集》中。??

5.《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

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诗文集《踪迹》,代表作品有《背影》《欧游杂记》等,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6.《老王》选自《杨绛散文》。作者杨绛,原名杨季康,作家,

文学翻译家。翻译有《堂·吉诃德》《洗澡》?钱钟书,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古典文学研究家。作品《围城》

7.《信客》选自《秋雨散文》。作者余秋雨,浙江余姚人,作品

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后收在《秋雨散文》中,《信客》就出自《文化苦旅》。

8.《苏州园林》选自《百科知识》。作者叶圣陶,原名绍钧,字

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的作者、教育家、编辑家。代表作有长篇小

说《倪焕之》,中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稻草人》《古

代英雄的石像》等,后都收在《叶圣陶集》里。

9.《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

浔阳柴桑人,东晋诗人。代表作《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并序》、《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等。

10.《陋室铬》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

唐代诗人,哲学家。世称刘宾客。有《刘禹锡集》。?? 《爱莲说》选

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元公是周敦颐

的谥号。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11.《核舟记》选自清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作者魏学洢,

字子敬,明末嘉善人。明朝散文家。

12.《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著

作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

49篇。?? ?? 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

期鲁国人,的思想家、教育家。

13.《望岳》《春望》《石壕吏》选自《杜诗详注》。作者杜甫,

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

诗人,诗风沉郁顿挫。他的大量诗篇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尤其是他的“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春望》、《北征》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

的不朽篇章,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他的诗所以被后人称为“诗史”,他本人也被尊为“诗圣”。

14.《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人,北魏地理学家。撰《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

千多条大小河流及相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

古代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很多碑刻墨迹和渔歌,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15。《答谢中书书》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作者陶弘景,南朝梁代人,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人。有《陶隐居集》。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

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他的词首开豪放之

先河。散文创作成就也很高,是“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之一。

16.《观潮》选自《武林旧事》。作者周密,字公瑾,宋代湖州人。

17.《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人。出身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有

《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18. 《使至塞上》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作者王维,字摩诘,

因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人称王右丞。是盛唐极负盛名的诗人,画家。

19. 《渡荆门送别》选自《李太白全集》。作者李白,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仙”,其诗的艺术特色

是想像丰富,气势奔腾,风格豪放飘逸。

地理各模块知识点总结

地理各模块知识点总结 地理知识点总结了一篇又一篇,每次都是以不一样的视角去告诉学生,如果考试是这样考的,这样的知识点就必须要记住,今天也不例外,每块知识都是从不同角度来分析,这一定就是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 一、生态问题 1 水土流失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的措施: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 治理的意义: 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 荒漠化问题 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鼠害;蝗害。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治理措施: 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治理意义: 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 干旱缺水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地区:

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超详)

初中语文知识归纳总结(打印版) 语音课标要求; 1、了解《汉语拼音方案》; 2、识记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会标写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 3、识记3500个常用汉字。 知识回顾: 音节拼音规则: (一)书写字母要规范:1.一律用印刷体小写字母,不可掺杂手写体。2.要安在四线三格上书写字母的规定写字母。3.拼写人名、地名、国名及专有名词时,第一个字母应当大写,句子开头的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我看了不少鲁迅的作品。 (二)注意有些声母、韵母不能拼写在一起:声母b p m f 能和o 拼,不能和uo 拼。如:bō(波),不能拼成buō (三)注意拼音规则: 韵母"儿"写成"er",用作韵尾时写成"r"。如:儿童(ér tóng),花儿(huār) y、w的使用: 韵母表中i行的韵母,在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要用y 开头。(2)韵母表中u行的韵母,在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要用w开头。(3)韵母表中ü行的韵母,在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也要用y开头。加y后,ü的两点要省去。 使用y、w,主要是为了连写时明确音节的分界,y、w是起隔音作用的字母。如:把"大衣"二字连写成dai,就会以为是一个音节。用了y,写成 dayi,音节的分界就分明了。 省写:(1)韵母iou ,uei,uen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优),ui(威),un(温)。如:牛、归、论(2)ü和n、l 以外的声母相拼时都省去两点。 (四)注意标音位置:1.如果一个音节只有一个元音,声调符号应标在元音上。2.如果有两个元音,声调符号就按a,o,e,i,u,ü的顺序标记。3.i,u两个元音并列时,声调标在后面的元音上。如:tuī(推),qiú(球)4.调号恰巧标在i的上面,那么i上的小点要省去。5.轻声音节不标调。如:萝卜、桌子标调歌:见了a母莫放过,没有a母找o、e。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把点抹。 (五)注意使用隔音符号: a,o,e开头的音节连接爱其他音节后面时,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符号(')隔开。如:p í'ǎo(皮袄) 正确拼读字可使用下列方法: 1、语境定音法:分析语境,了解语意,从而推断读音; 2、词性定音法:有些词词性不同,读音也不同; 3、记忆积累法:对特殊的,少量的要强行记忆; 4、声旁类推法:据声旁推断读音。 附:容易读错的常用字(按音序排列) A 1.挨紧āi 2.挨饿受冻ái 3.白皑皑ái 4.狭隘ài 5.不谙水性ān 6.熬菜āo 7.煎熬áo 8.鏖战áo 9.拗断ǎo 10.拗口令ào B 1.纵横捭阖bǎi hé 2.稗官野史bài 3.扳平bān 4.同胞bāo 5. 炮羊肉bāo 6.剥皮bāo 7.薄纸báo 8.并行不悖bèi 9.蓓蕾bèi lěi 10.奔波bō11.投奔bèn 12.迸发bèng 13.包庇bì14.麻痹bì 15.奴颜婢膝bìxī16.刚愎自用bì17.复辟bì18.濒临bīn 19.针砭biān 20.屏气bǐng 21.摒弃 bǐng22.剥削bōxuē23.波涛bō24.菠菜bō25.停泊bó26.淡薄bó27.哺育bǔ C 1.粗糙cāo 2.嘈杂cáo 3.参差cēn cī 4.差错chā 5.偏差chā 6.差距chā 7.搽粉chá 8.猹chá 9.刹那chà10.差遣chāi 11.诌媚chǎn 12.忏悔chàn 13.羼水chàn 14.场院cháng 15.一场雨 cháng 16.赔偿cháng 17.偿佯cháng 18.绰起chāo 19.风驰电掣chè20.瞠目结舌chēng 21.乘机

最新外研版(新)八年级上册英语各模块知识点归纳总结

英语初二上册重点知识点讲解 Module 1 How to learn English 1.pair n. (相关的)两个人,一对,一双,一副 a pair of socks一双袜子 a pair of gloves一副手套two pairs of trousers两条裤子 e.g.A pair of teenage boys are watching a football game.两个青少年正在看足球赛。 2.correct (1)v. 改正,纠正 e.g.The teacher returned to her room to correct exercise books.老师回到房间去改练习本。 Correct the spelling.纠正拼写。 (2)adj.正确的;恰当的 e.g.correct pronunciation 正确发音 Do you have the correct time?你的表走得准吗? 3.advice (1)n.意思是“意见,建议”,为不可数名词,可用some,much,a piece of,pieces of等修饰,不能说an advice或many/a few advices。 (2)表示“有关……的建议”时,用介词on,接名词、代词或由疑问词引导的不定式。 advice on what to do next. 我们去征求一下他的意见下一步该怎么办。 e.g.Let’s ask for his 常见搭配: take/follow one’s advice接受某人的建议 ask for advice 征求意见 接受(拒绝)某人的建议 accept/refuse one’s advice offer advice to sb. 向某人提供建议 拓展: advise vt.建议 常见搭配:advise sb. to do sth.

《张衡传》知识点归纳整理

《张衡传》知识点归纳整理 1通假字 (1)员径八尺 (“员”通“圆”) (2)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禽”通“擒”)﹙3﹚傍行八道(“傍”通“旁”) (4)形似酒尊(“尊”通“樽”)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常从容淡静。 古:言行举止适度得体。今:不慌不忙,沉着镇定。(2)举孝廉不行。 古: 不去赴任。今:不可以。 (3)公车特征拜郎中。古: 特地征召。 今: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 (4)覆盖周密无际。 古:四周严密。 今:周到细致 ()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古:

今:相对的或并列的几个人或事物中的一部分。 (6)衡下车,治威严。 古: 官吏初到任。 今:从车上下来。 3词类活用 (1)妙尽璇玑之正。(正,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道理)(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与众不同) (3)又多豪右 (多,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多有) 4翻译下列句子并总结句式特点: (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状语后置) (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3)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省略句) (4)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被动句) 一词多义 因 ①因入京师,观太学(于是) ②蒙故业,因遗策(沿袭) ③因其势而利导之(顺着) 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通过、经由) ⑥衡乃拟班固《两都》《二京赋》,因以讽谏(凭借) ⑦因击沛公于坐,杀之。(趁机) 乃 ①精思傅会三年乃成。(才) ②遂乃研核阴阳(就)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④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 ⑤尔其勿忘乃父之志。(你的)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 ⑦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 ⑧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于是,就) 属zhǔ ①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连接) ②衡少善属文(连缀)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④举酒属客(劝人喝酒) 属shǔ ⑤名属教坊第一部(属于) ⑥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掌管) ⑦吾属今为之虏矣(辈) ⑧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初二语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记叙文 1.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人称: 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更加亲切)和第三人称(更加广泛)。 3.线索:①人线(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②物线(某一有特意义的物品)③情线(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④事线(中心事件)⑤时间线⑥地点线 4.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平叙)。 5.划分:按事件的发展过程、空间转换、内容变化、人物、场景变化、感情变化、表达方式的变换来划分。 6.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等或正面,侧面、细节)、议论、抒情、说明等。 7.语言的特点:形象,生动,具体。 8.表现手法:描写、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象征、比喻、以小见大、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卒章显志、托物言志等。 ?如何找线索? ①文章的标题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作用:文章内容井然有序地组合在一起,人物的思想性格,事情的来龙去脉。 ?记叙顺序? 1.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作用: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比如:回忆往事)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 ?人物的描写方法? 1、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十一章三角形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 的高. 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 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7.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8.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9.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10.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 角线. 11.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 12.平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用 多边形覆盖平面, 13.公式与性质: ⑴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⑵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n-·180° ⑶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2) ⑷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 n-条对角 ⑸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①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3)

线,把多边形分成(2)n -个三角形.②n 边形共有(3)2 n n -条对角线.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基本定义: ⑴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⑵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⑶对应顶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 ⑷对应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 ⑸对应角: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基本性质: ⑴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全确定,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 ⑵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⑴边边边(SSS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⑵边角边(SAS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⑶角边角(ASA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⑷角角边(AAS ):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⑸斜边、直角边(HL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全等. 4.角平分线: ⑴画法: ⑵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⑶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5.证明的基本方法: ⑴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 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

张衡传知识点总结

《张衡传》知识点总结 一、解释加点字并翻译句子 1、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2、观.()太学,遂通.()五经 ..(),贯.() 六艺 ..()。 3、而无骄尚 ..()淡静, ..()之情。常从容 4、举.()孝廉 ..()不行.(),连辟.() 公府 ..()不就.()。 5、时天下承.()平日久, 6、因.()以讽谏 ..(), ..()。精思 ..()傅会 7、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8、衡善.()机.()巧.(),尤.() 致思 ..()于天文阴阳历算。 9、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公车 ..()特.征.()拜郎中, 10、遂乃研核 ..()之..()阴阳,妙.()尽璇机 正.(), 11、衡不慕.()当世 ..(),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12、员.()径.()八尺,合盖 ..()隆.()起, 13、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14、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15、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16、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 ..(),伺.()者因此觉知。 17、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18、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19、后数日驿.()至, 20、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21、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 22、衡因.()上疏.()陈.()事。 23、帝引.()在帷幄 ..(),讽议 ..()左右。 24、尝问天下所疾恶 ..()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25、衡乃诡.()对.()而出。阉竖 ..()恐终为其患, 26、遂共谗.()之。 27、以为吉凶倚伏 ..()难明.()。 ..(),幽微 28、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29、时国王骄奢 ..(),不遵典宪 ..(); 30、又多豪右 ..(),共为.()不轨.()。 31、衡下车 ..(),整.()..(),治.()威严 法度,

(完整版)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归纳

1.汉语的发展顺序 汉语的演变过程: 字词短语单句复句多重复句 2.词性 实词分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一、名词意义及词例: 1、表示人或者具体事物、抽象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 表示人或具体事物:学生河流水果衣服 表示抽象事物:教育交通事物战争和平语法科学民主道德 表示时间:昨天晚上黎明秋天将来刚才 表示处所:郊区附近到处左近 表示方位:东西南北中里外上下前头后头东面西方上边下边以前 二、动词意义及词例: A.表示动作、行为。例如:走打说作保护分析赞成旅行 B.表示存现、发展变化。例如:有存在出现消失灭亡增加缩小扩大下降发展 C.表示心理活动。例如:爱恨想忘记觉得感到希望羡慕憧憬回忆情愿 D.表示使令,简称使令动词。例如:使叫让请派要求命令禁止推选委托任命允许 三.形容词意义及词例: A.表示事物的形状、颜色。例如:高大粗细圆长弯曲宽广鲜红雪白狭窄笔直 B.表示事物的性质。例如:好坏优秀恶劣诚实虚伪狡猾美丽高尚伟大朴素 C.表示事物的状态。例如:迅速敏捷匆忙平静悠闲混乱愉快轻松痛苦疲倦急噪 四.数词 数词的分类:基数词和序数词。 (1)基数词:表数目的多少,(一、二、三)十、百,千,万。(2)分数(二分之一) (3)概数(几、许多、三十上下)(4)倍数(五倍,五十倍) 数目的增加可以用倍数或分数来表示数目的减少只用分数表示 (5)序数词:表序数。如:第一、初五、老大。 五.量词表示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叫量词。 分类: ①物量词 A 个体量词:只个件间所座 B 集合量词:对双群伙帮副批 C 不定量词:点些 D 度量衡量词:寸亩斗克立方米人次 E 借用量词:杯盘碗桶瓶身手笔刀口屋子堆封卷捧张担铲 ②动量词 A 表示动作行为的量:次趟回遍下阵番遭顿 六.代词 A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我你您他她它我们你们您们他们她们它们咱们自己别人人家大家B 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 谁什么哪(问人或事物)哪儿那里(问处所)几多(问数量) 多多么(问程度)怎么怎样怎么样(问性质状态)什么怎样什么样(问方式行动) C 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 这那(指人或事物)这儿这里那儿那里(指处所)这会儿那会儿(指时间) 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 这些那些这么些那么些(指数量)每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某另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

八年级上册英语外研版各模块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上册英语外研版各模块知识点归纳总结

Module 1 How to learn English advice take/follow one’s advice接受某人的建议ask for advice 征求意见accept/refuse one’s advice接受(拒绝)某人的建议 offer advice to sb. 向某人提供建议 try to (1)try to do sth .努力做某事try doing sth.试着做某事 try/do one’s best to do sth. 尽某人的全力做某事 5.as…as possible/one can time at a time一次,每一次at one time曾经,一度 at times /from time to time 有时,偶尔on time 准时 all the time 总是,一直in time及时,迟早 ①It’s time for sb. to do sth./It’s (high) time sb. did sth. Suggest

(2)形容词比较级用法 ①表示两者进行比较时用形容词比较级,最明显的提示词是than,其结构为“A…+比较级+than+B”。 ②有表示程度的副词a little,a bit,a few,a lot,much,even,still,far,rather,any等修饰时,用形容词比较级。 ③比较级前面可以加上表示具体数量差别的结构,表示具体“大多少”,“小多少”,“长多少”,“短多少”等。 ④表示“两者之间最……一个(of the two)”时,常用“the+比较级”结构。 ⑤表示“越来越……”,用比较级重叠结构,即“比较级+and+比较级”,多音节词和部分双音节词时用“more and more+形容词原级”。 ⑥表示“越……就越……”时,用“the+比较级,the+比较级”结构。 Module 4 Planes, ships and trains 形容词最高比较级用法 ①表示三者或三者以上的人或物进行比较时,用最高级形式。形容词最高级前必须加定冠词the,句末常跟一个in/of短语来表示范围。(of表示同范围,in 表示不同范围)

(完整版)《张衡传》文言知识整理

《张衡传》文言知识整理 一、文言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员径八尺(员,通“圆”,圆周) 2.形似酒尊(尊,通“樽”,酒器) 3.一时收禽(禽,通“擒”,捉拿,擒拿) (二)古今异义 1.常从容淡静 (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2.举孝廉不行 (古义:不去(应荐)。今义:不可以。) 3.公车特征拜郎中 (古义:特地征召。今义:事物的特点、征象、标志等。) (古义:指官职名称;今义:中医医生) 4.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古义:篆,篆文。文,通“纹”,花纹。今义:汉字的一种书体,如大篆、小篆等。) 5.覆盖周密无际 (古义:四周严密。今义:周到细致。) 6.振声激扬 (古义:激越、传扬。此指清脆响亮。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

7.寻其方面 (古义:方向。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8.衡下车,治威严 (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从车上下来。) 9.上下肃然 (古义:整肃,老实收敛的样子。今义:十分恭敬的样子,如:肃然起敬。) 10.中有都柱 (古义:大,音dū。又如:军惊而坏都舍。今义:都市;或用作表范围的副词(音dōu)。) 11.不好交接俗人 (古义:结交;今义:移交和接替) (三)词类活用 1.时天下承平日久(名词作状语,当时。) 2.衡少善属文(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3.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4.妙尽璇机之正(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研究透了;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 5.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

(四)一词多义 1公 连辟公府不就(名词,指三公。公府,三公的官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名词,古代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之一。此指鲁庄公。) 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名词,对尊长或平辈人的尊称。) 便可白公姥(名词,称丈夫的父亲。) 邪曲之害公也(形容词作名词,公正无私的人。) 公车特征拜郎中(形容词,公家的。) 公然抱茅入竹去(副词,公开。) 公私之积,犹可哀痛(与私相对,属于国家的) 邪曲之害公也(公正、公正的人) 残贼公行(公然、公开地) 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秦穆公) 脚著谢公屐(对人的尊称) 2辟 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 唇吻翕辟(开,打开)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辟邪说(排除,驳斥) 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高中语文《张衡传》文言知识点

高中语文《张衡传》文言知识点 1.通假字 (1)员径八尺(“员”通“圆”) (2)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禽”通“擒”) ﹙3﹚傍行八道(“傍”通“旁”) (4)形似酒尊(“尊”通“樽”)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常从容淡静。古:言行举止适度得体。今: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2)举孝廉不行。古:不去赴任。今:不可以。 (3)公车特征拜郎中。古:特地征召。今: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 (4)覆盖周密无际。古:四周严密。今:周到细致 (5)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古:今:相对的或并列的几个人或事物中的一部分。 (6)衡下车,治威严。古:官吏初到任。今:从车上下来。 3.词类活用 (1)妙尽璇玑之正。(正,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道理) (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与众不同) (3)又多豪右(多,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多有)

4.翻译下列句子并总结句式特点: (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状语后置) (2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3)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省略句) (4)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被动句) 5.一词多义 因 ①因入京师,观太学(于是) ②蒙故业,因遗策(沿袭) ③因其势而利导之(顺着) 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 ⑥衡乃拟班固《两都》《二京赋》,因以讽谏(凭借) ⑦因击沛公于坐,杀之。(趁机) 乃 ①精思傅会三年乃成。(才) ②遂乃研核阴阳(就)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④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 ⑤尔其勿忘乃父之志。(你的)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 ⑦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 ⑧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于是,就)

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汇总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汇总 字词 第一单元 第1课 钳qián 撮cuō偏僻pì行辈háng 欺侮wǔ宽慰wèi 嘱咐zhǔfù怠慢dài 撺掇cu 洁jiǎo 不惮dàn 踱步duó归省xǐng 蕴藻yùn zǎo 吁气xū絮叨xùdao 弥散mí纠葛jiūgé 第2课 盏zhǎn 登时dēng 糜子méi 油馍mó脑畔pàn 眼眶kuàng 心窝wō窑洞yáo 喘气chuǎn 第3课 困倦juàn 骤雨zhòu 飞溅jiàn 蓦然mò捶打chuí烧灼zhuó 瞳仁tóng 恬静tián 聒噪guō 亢奋kàng 晦暗huì束缚fù 羁绊jībàn 闭塞sè战栗 lì 冗杂rǒng 严峻jùn 震撼hàn 磅礴páng bó辐射fú渺远miǎo 大彻大悟chè戛然而止jiá 第4课 焚身fén 幽悄qiǎo 点缀zhuì 溺炕nì神龛kān 彻夜chè

犬吠fèi 磷火lín 争讼sòng 领域yù斡旋wò静穆mù 思慕mù怅惘 chàng wǎng 铿锵kēng qiāng 褪色tuì 燎原liáo 熙熙然xī暖融融róng 马前卒zú 第二单元萌发méng 次第cì翩然piān 孕育yùn 农谚yàn 海棠táng 悬殊shū簌簌sù连翘qiáo 千载难逢zǎi 风雪载途zài 陨石yǔn 衰草连天shuāi 销声匿迹nì追溯sù 草长莺飞yīng 臀部tún 骨骼gé 漂移piāo 流逝shì褶皱zhězhòu 携带xié深渊yuān 岛屿yǔ 地壳qiào 携带xié覆盖fù 两栖qī衍射yǎn 彗星huì 潮汐xī劫难jié致密zhì 天衣无缝fèng 第7课雾霭ǎi 缄默jiān 迁徙xǐ 赌注dǔ沼泽zhǎo zé瞄准miáo 狩猎shòu 盘旋xuán 窥探kuī 喧嚷xuān rǎng 邀请yāo 凋零diāo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英语全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Unit 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 一、短语: 1.have conversation with sb. 同某人谈话 2.connect …with… 把…和…连接/联系起来 3.the secret to… ……的秘诀 4.be afraid of doing sth./to do sth. 害怕做某事 5.look up 查阅 6.repeat out loud 大声跟读 7.make mistakes in 在……方面犯错误8.get bored 感到厌烦 9.be stressed out 焦虑不安的10.pay attention to 注意;关注 11.depend on 取决于;依靠12.the ability to do sth. 做某事的能力 二、知识点: 1. by + doing:通过……方式(by是介词,后面要跟动名词,也就是动词的ing形式); 2. a lot:许多,常用于句末; 3. aloud, loud与loudly的用法,三个词都与“大声”或“响亮”有关。 ①aloud是副词,通常放在动词之后。 ①loud可作形容词或副词。用作副词时,常与speak, talk, laugh等动词连用,多用于比较级, 须放在动词之后。 ①loudly是副词,与loud同义,有时两者可替换使用,可位于动词之前或之后。 4. not …at all:一点也不,根本不,not经常可以和助动词结合在一起,at all 则放在句尾; 5. be / get excited about sth.:对…感到兴奋; 6. end up doing sth:终止/结束做某事;end up with sth.:以…结束; 7. first of all:首先(这个短语可用在作文中,使得文章有层次); 8. make mistakes:犯错make a mistake 犯一个错误; 9. laugh at sb.:笑话;取笑(某人)(常见短语) 10. take notes:做笔记/记录; 11. native speaker 说本国语的人; 12. make up:组成、构成; 13. deal with:处理、应付; 14. perhaps = maybe:也许; 15. go by:(时间)过去; 16.each other:彼此; 17.regard… as … :把…看作为…; 18.change… into…:将…变为…; 19. with the help of sb. = with one's help 在某人的帮助下(注意介词of和with,容易出题) 20. compare … to …:把…比作… compare with 拿…和…作比较; 21. instead:代替,用在句末,副词; instead of sth / doing sth:代替,而不是(这个地方考的较多的就是instead of doing sth,也就是说如果of后面跟动词时,要用动名词形式,也就是动词的ing形式) 22.Shall we/ I + do sth.? 我们/我…好吗? 23. too…to:太…而不能,常用的句型是too+形容词/副词+ to do sth.

初二重点语文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初二重点语文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归纳重点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提高语文成绩,在初二下册的语文课本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点呢?下面是由本人为大家整理的初二重点语文知识点归纳人教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初二重点语文知识点归纳人教版(一) 云南的歌会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迤yǐ西糯nuò米酬和hè 忌讳huì 即物起兴xìng 龙吟风哕huì 柞zuò木林 点拨:"和"是多音字,应结合语境正确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pì) 譬喻(xī)熹微(chún) 淳朴蹲(jù) 踞 3.解释下列词语。 (1)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2)生面别开:另外开展新的局面。 (3)即物起兴:开头先咏他物起兴抒情。起兴,指先言他物以触发联想,诱发文思。 (4)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 2.小时候常听老太婆口头语,"十年难逢金满斗",意思是盛会难逢,参加后才知道原来如此。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云南的歌会》选自《沈从文散文选》,原文标题是"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作者沈从文是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称谓)。 初二重点语文知识点归纳人教版(二) 吆喝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招徕lái 铁铉x uàn 囿饽yòu bō 饽钹bō 荸荠bí qí 秫秸shú jiē 2.解释下列词语。 (1)隔阂:彼此情意不通,思想有距离。 (2)随机应变: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 (3)合辙押韵:这里指押韵。 (4)油嘴滑舌:形容说话油滑。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所以也得变着法儿吸引顾客。 2.听过相声《卖布头》或《改行》的,都不免会佩服当年那些叫卖者的本事。得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随机应变。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萧乾,作家、记者、翻译家。《吆喝》选自《北京城杂忆》。 初二重点语文知识点归纳人教版(三) 诗五首

八年级上册英语外研版(新)各模块知识点归纳总结(完美)解析

英语八年级上册重点知识点汇总 Module 1 How to learn English 1.pair n. (相关的)两个人,一对,一双,一副 e.g.A pair of teenage boys are watching a football game. 两个青少年正在看足球赛。 2.correct (1)v. 改正,纠正 (2)adj.正确的;恰当的 3.advice (1)n.意思是“意见,建议”,为不可数名词,可用some,much,a piece of,pieces of等修饰,不能说an advice或many/a few advices。 (2)表示“有关……的建议”时,用介词on,接名词、代词或由疑问词引导的不定式。 e.g.Let’s ask for his advice on what to do next. 我们去征求一下他的意见下一步该怎么办。 常见搭配: take/follow one’s advice接受某人的建议 ask for advice 征求意见 accept/refuse one’s advice接受(拒绝)某人的建议 offer advice to sb. 向某人提供建议 拓展: advise vt.建议 常见搭配:advise sb. to do sth. advise that sb. (should) do sth. e.g.My teacher advises me to leave now. 老师建议我现在就离开。 We advise measures(should)be taken to stop pollution at once. 我们建议立即采取措施以阻止污染。 4.We should always speak English in class. 我们应该总是在课堂上说英语。 should是情态动词,意思是“应该”。通常用来表示现在或将来的责任或义务。 should/shouldn’t do sth. 5.Let’s try to speak English as much as possible. 让我们一起尽可能地说英语。 (1)

张衡传知识点归纳

张衡传知识点归纳 一.文学常识 一)作者与作品 1.范晔,南朝宋代史学家、文学家。字蔚宗,顺阳人。少勤奋好学,善写文章,精通音律。做过宣城太守。 2.《后汉书》,以《东观汉记》为基础编写而成的历史名着。“前四史”之一。 《后汉书》作者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人,历史学家。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后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汉书,成一家之作。累迁太子左卫将军,意志不满,与鲁国孔熙选谋逆,伏诛。初中课文《乐羊子妻》变节选自《后汉书》。 二). 文史专名 (1) 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2)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国志》。 三)关于官职任命、调动、贬谪等的词语。? 1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2行:去应荐。?? 3?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连辟公府不就”)? 4就:就职,任职。? 5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 6应:应职,接受官职。? 7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 8?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 9?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10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11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 12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 13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14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15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四)官职、年号、地名、学校及相关用语。?? 1.?官职? (1)孝廉: (2)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4)公车: (5)郎中:官名。?? (6)太史令 (7)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 (8)国王: (9)尚书: 二.通假字: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详解版)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 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第三部分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四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引号的四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 定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第四部分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声音中断、延续④表话题转换⑤表意思递进 第五部分 六种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 六种逻辑顺序:①总←→分②现象←→本质③原因←→ 结果④慨括←→具体⑤部分←→整体⑥主要←→次要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②搭配不当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④前后矛盾⑤语序不当⑥误用滥用虚词(介词)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第六部分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七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②转折复句③条件复句④递进复

张衡传重点字词

张衡传重点词句 古今异义词: 1.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交接:古:结交今:①连接②移交和接替 2.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孝廉:古: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今:孝,指孝悌者; 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在东 汉尤为求仕者必由之途后往往合为一科。亦指被推选的士人 3.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不行:古:不去应荐。今:不可以 4.公车特征拜郎中特征:古:特地征召;今:事物、事情的特点、标志 5.寻其方面方面:古:方向;今:相处或并列的几点之一 6.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国王:古:封建社会贵族的最高封爵。今:古代某些国家的统治者;现代某些君主制国家的元首。 7.衡下车,治威严。下车:古:官吏初到任;今:从车上走下来 8. 常从容淡静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9. 举孝廉不行古义:不去( 应荐) 。今义:不可以。 10.连辟公府不就古义:征召。今义:复辟。 11.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授给官职。今义:拜见。 12.其牙机巧制古义:发动机件的枢纽。今义:牙齿。 13.覆盖周密无际古义:四周严密。今义:周到细致。 14.振声激扬古义:激越、传扬。此指清脆响亮。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 15.寻其方面古义:方向。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16.衡下车,治威严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从车上下来。 17.中有都柱古义:大,音dū。又如:军惊而坏都舍。今义:都市;或用作表范围的 副词(音dōu) 通假字: 1.员径八尺:“员”通“圆” 2.傍行八道:“傍”通“旁” 3.收禽:逮捕。禽,通“擒”,捕捉。 4. 形似酒尊:“尊”通“樽”,杯,酒杯。 词类活用 1.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特) 2.时天下承平日久名词作状语,当时。 3.衡少善属文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4.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同上。 5.妙尽璇机之正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研究透了; 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 一词多义 观 ①观太学(观摩学习) ②大王见臣列观(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

高中语文必修4张衡传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4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三) 3. 张衡传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 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 ..(),贯六艺 ..()。虽. ()才高于世,而.()无骄尚 ..()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 ..()公府不就.()。时天 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 ..()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 征.()拜.()郎中,再迁 ..()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 ..(),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 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 ..(),乃.()知震之所在。验之 以.()事,合契 ..()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 ..()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 ..()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 幽微 ..()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 ..()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 ..();又多豪右 ..(),共为不 轨。衡下车 ..(),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视事 ..()三年,上书乞骸骨 ...(),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张衡传》文言知识整理 古今异义词 1.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交接:【古义】结交 【今义】①连接②移交和接替 2.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孝廉:【古义】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今义】孝,指孝悌者; 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在东汉尤为求仕者必由之途后往往合为一科。亦指被推选的士人 3.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不行:【古义】不去(应荐)。 【今义】不可以 4.公车特征拜郎中 特征:【古义】特地征召; 【今义】事物、事情的特点、标志 5.寻其方面 方面:【古义】方向; 【今义】相处或并列的几点之一 6.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 国王:【古义】封建社会贵族的最高封爵。 【今义】古代某些国家的统治者;现代某些君主制国家的元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