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基础》教案(全套)

《机械基础》教案(全套)

《机械基础》教案(全套)
《机械基础》教案(全套)

使两物体直接接触而又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联接,称为运动副。 根据运动副中两构接触形式不同,运动副可分为低副和高副。 1.低副:低副是指两构件之间作面接触的运动副。按两构件的相对运动情况,可分为: (1)转动副:两构件在接触处只允许作相对转动。由滑块与导槽组成的运动副。 (2)移动副:两构件在接触处只允许作相对移动。由滑块与导槽组成的运动副。

3)螺旋副:两构件在接触处只允许作—定关系的转动和移动的复合运动。丝杠与螺母组成的运动副。

2.高副:高副是两构件之间作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 二、自由度

—个作空间运动的构件具有六个独立的运动,即沿X 、Y 、Z 轴的移动和绕 X 、

Y 、Z 轴的转动,构件的这种独立的运动称为构件的自由度。

一个作平面运动的自由构件,可以产生三个独立运动,即沿X 、Y 、Z 轴的移

动及绕A 点(极点)的转动,所以具有三个自由度。 当两个作平面运动的构件组成运动副之后,由于受到约束,相应的自由度也随之减少。

沿一轴方向的移动和在平面内两个转动自由度,保留了沿另—轴方向移动的自由度。高副则只约束了沿接触处公法线方向移动的自由度,保留了绕接触处的转动和沿接触处共切线方向移动的两个自由度。

所以在平面机构中,每个低副引入两个约束,使构件失去两个自由度。 每个高副引入一个约束,使构件失去一个自由度。 三、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

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目的

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目的在于:撇开与机构运动无关的外部形态,把握机构运动性质的内在联系,揭示机构的运动规律和特性。

机构的相对运动只与运动副的数目、类型、相对位置及某些尺寸有关,而与构件的横截面尺寸、组成构件的零件数目、运动副的具体结构无关。

用线条表示构件,用简单符号表示运动副的类型,按一定比例确定运动副的相对位置及与运动有关的尺寸,这种简明表示机构各构件运动关系的图形称机构运动简图。

只表示机构的结构及运动情况,不严格按比例绘制的简图称为机构示意图。

一. 四杆机构的组成

铰链四杆机构是由转动副联结起来封闭系统。 其中被固定的杆4被称为机架

不直接与机架相连的杆2称之为连杆 与机架相连的杆1和杆3称之为连架

凡是能作整周回转的连架杆称之为曲柄,只能在小于360°的 范围内作往复摆动的连架杆称之为摇杆。 二. 链四杆机构的类型

铰链四杆机构根据其两个连架杆的运动形式不同,可以分为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三种基本形式。 1)曲柄摇杆机构

若铰链四杆机构中的两个连架杆,一个是曲柄而另一个是摇杆,则该机构称为曲柄摇杆机构。

用来调整雷达天线俯仰角度的曲柄摇杆机构。

汽车前窗的刮雨器。当主动曲柄AB 回转时,从动摇杆作往复摆动,利用摇杆的延长部分实现刮雨动作。

2 ) 双曲柄机构

如果铰链四杆机构中的两个连架杆都能作360°整周回转,则这种机构称为双曲

柄机构。

在双曲柄机构中,若两个曲柄的长度相等,机架与连架杆的长度相等(,这种双曲柄机构称为平行双曲柄机构。

蒸汽机车轮联动机构,是平行双曲柄机构的应用实例。平行双曲柄机构在双曲柄和机架共线时,可能由于某些偶然因素的影响而使两个曲柄反

向回转。机车车轮联动机构采用三个曲柄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

其反转。

3)双摇杆机构

铰链四杆机构的两个连架杆都在小于360°的角度内

作摆动,这种机构称为双摇杆机构。

三、曲柄存在的条件

由上述以知,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能作整周回转的连架杆称为曲柄。而曲柄是否存在。则取决于机构中各杆的长度关系,即要使连架杆能作整周转动而成为曲柄,各杆长度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这就是所谓的曲柄存在的条件。

可将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概括为:

1.连架杆与机架中必有一个是最短杆;

2.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必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上述两条件必须同时满足,否则机构中无曲柄存在。根据曲柄条件,还可作如下推论:

(1)若铰链四杆机构中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必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则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a.以最短杆的相邻杆作机架时,为曲柄摇杆机构;

b.以最短杆为机架时,为双曲柄机构;

c.以最短杆的相对杆为机架时,为双摇杆机构。

(2)若铰链四杆机构中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则不论以哪一杆为机架,均为双摇杆机构。

四、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

1.曲柄滑块机构

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如果以一个移动副代

替摇杆和机架间的转动副,则形成的机构称为

曲柄滑块机构。

它能把回转运动转换为往复直线运动,或

作相反的转变。

2.导杆机构

a

曲柄摇杆机构 b 导杆机构 c 摆动滑块机构 d 固定滑块机构

一、急回特性和行程速比系数

自左极限位置C1D摆至右极位置C2D,设所需时间为 t1,C点的明朗瞪为 V1;而当曲柄AB再继续转过φ2时,摇杆CD自C2D摆回至C1D,设所需的时间为 t2,C点的平均速度为 V2。由于φ1>φ2,所以 t1>t2 ,V2>Vl。由此说明:曲柄AB虽作等速转动,而摇杆CD空回行程的平均速度却大于工作行程的平均速度,这种性质称为机构的急回特性。

摇杆CD的两个极限位置间的夹角ψ称为摇秆的最大摆角,主动曲柄在摇杆处于两个极限位置时所夹的锐角θ称为极位夹角。

在某些机械中(如牛头刨床、插床或惯性筛等),常利用机械的急回特性来缩短空回行程的时间,以提高生产率。

行程速比系数K:从动件空回行程平均速度V2与从动件工作行程平均速度V1的比值。K值的大小反映了机构的急回特性,K值愈大,回程速度愈快。

K=V2/V1

=(C2C1/t2) / (C1C2/t1)

=(180°十θ)/ (180°一θ)

由上式可知,K与θ有关,当θ=0时,K=1,说明该机构无急回特性;当θ>0时,K>l,则机构具有急回特性。

以摇杆作为主动件的曲柄摇杆机构。在从动曲柄与

连杆共线的两个位置时,出现了机构的传动角γ=

0,压力角α=90°的情况。此时连杆对从动曲柄

的作用力恰好通过其回转中心不能推动曲柄转动,

机构的这种位置称为死点。机构在死点位置时由于

偶然外力的影响,也可能使曲柄转向不定。

死点对于转动机构是不利的,常利用惯性来通过死

点,也可采用机构错排的方法避开死点。

但死点也有可利用的一面,当工件被夹紧后,BCD成一直线,机构处于死点位置,

即使工件的反力很大,夹具也不会自动松脱。

1、组成

凸轮机构是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三个部分所组成。

2、运动规律

凸轮机构可以将主动件凸轮的等速连续转动变换为从动件的往复直线运动或绕某定点的摆动,并依靠凸轮轮廓曲线准确地实现所要求的运动规律。

3、特点

优点是:只要正确地设计凸轮轮廓曲线,就可以使从动件实现任意给定的运动规律,且结构简单、紧凑、工作可靠。

缺点是:凸轮与从动件之间为点或线接触,不易润滑,容易磨损。

因此,凸轮机构多用于传力不大的控制机构和调节机构

二、凸轮机构的分类

1、按凸轮的形状分

(l)盘形凸轮

也叫平板凸轮。这种凸轮是一个径向尺寸变化的盘形构件,当凸轮l绕固定轴转动时,可使从动件在垂直于凸轮轴的平面内运动

(2)移动凸轮

当盘形凸轮的径向尺寸变得无穷大时,其转轴也将在无穷远处,这时凸轮将作直线移动。通常称这种凸轮为移动凸轮。

(3)圆柱凸轮

凸轮为一圆柱体,它可以看成是由移动凸轮卷曲而成的。曲线轮廓可以开在圆

柱体的端面也可以在圆柱面上开出曲线凹槽。

2、按从动件的形式分

(l)尖顶从动件

结构最简单,而且尖顶能与较复杂形状的凸轮轮廓相接触,从而能实现较复杂的运动,但因尖顶极易磨损,故只适用于轻载、低速的凸轮机构和仪表中。

(2)滚子从动件

在从动件的一端装有一个可自由转动的滚子。由于滚子与凸轮轮廓之间为滚动摩擦,故磨损较小,改善了工作条件。因此,可用来传递较大的动力,应用也最广泛。

(3)平底从动件

从动件一端做成平底(即平面),在凸轮轮廓与从动件底面之间易于形成油膜,故润滑条件较好、磨损小。当不计摩擦时,凸轮对从动件的作用力始终与平底垂直,传力性能较好,传动效率较高,所以常用于高速凸轮机构中。但由于从动件为一平底,故不适用于带有内凹轮廓的凸轮机构。

一、基本概念

1、基圆:以凸轮轮廓最小半径 r b 所作的圆

2、推程:从动件经过轮廓AB 段,从动件被推到最高位置

3、推程角:角δ0,这个行程称为,δ2称为

4、回程:经过轮廓CD 段,从动件由最高位置回到最低位置;

5、回程角:角δ2

6、远停程角:角δ1

7、近停程角:角δ3

二、凸轮与从动件的关系

凸轮的轮廓机构取决于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取决于工作要求。 三、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1.等速运动规律

当凸轮作等角速度旋转时,从动件上升或下降的速度为一常数,这种运动规律称为等速运动规律。

(1) 位移曲线(S —δ曲线)

若从动件在整个升程中的总位移为 h ,凸轮上对应的升程角为δ0,那么由运动学可知,在等速运动中,从动件的位移S 与时间t 的关系为: S =v ·t 凸轮转角δ与时间t 的关系为: δ=ω·t

则从动件的位移S 与凸轮转角δ之间的关系为:

v 和ω都是常数,所以位移和转角成正比关系。因此,从动件作等速运动的位移曲线是一条向上的斜直线。

从动件在回程时的位移曲线则与下图相反,是一条向下的斜直线。 (2)等速运动凸轮机构的工作特点

由于从动件在推程和回程中的速度不变,加速度为零,故运动平稳;但在运动开始和终止时;从动件的速度从零突然增大到v 或由v 突然减为零,此时,理论上的加速度为无穷大,从动件将产生很大的惯性力,使凸轮机构受到很大冲击,这种冲击称刚性冲击。随着凸轮的不断转动,从动件对凸轮机构将产生连续的周期性冲击,引起强烈振动,对凸轮机构的工作十分不利。因此,这种凸轮机构一般只适用于低速转动和从动件质量不大的场合。 2.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当凸轮作等角速度旋转时,从动件在升程(或回程)的前半程作等加速运动,后半程作等减速运动。这种运动规律称为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1)位移曲线(S —δ曲线)

由运动学可知,当物体作初速度为零的等

加速度直线运动时,物体的位移方程:

在凸轮机构中,凸轮按等角速度ω旋转,凸轮转角δ与时间t 之间的关系为 t=δ/ω

则从动件的位移S 与凸轮转角δ之间的关系为:

δ

ω

?=v s 221at s =2

2

2δω

a s

=

式中a和ω都是常数,所以位移s和转角δ成二次函数的关系,所以,从动件作等加速等减速运动的位移曲线是抛物线。因此,从动件在推程和回程中的位移曲线是由两段曲率方向相反的抛物线连成。

(2)等加速等减速运动凸轮机构的工作特点

从动件按等加速等减速规律运动时,速度由零逐渐增至最大,而后又逐步减小趋近零,这样就避免了刚性冲击,改善了凸轮机构的工作平稳性。因此,这种凸轮机构适合在中、低速条件下工作。

反转法:在整个机构上加上一个反转的角速度,机构中的各件的相对运动不变,凸轮不动,从动件一方面绕圆心作–ω,另一方面在自己的导路中按预定的规律运动。

尖顶的轨迹就是凸轮的轮廓。

二、作图

1、尖顶对心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

(1)、选取适当比例尺作位移线图和基圆

(2)、作位移线图和基圆取分点保持等分角度一致

(3)、沿导路方向量取各点的位移量

(4)、光滑连接各点,形成轮廓曲线

2、滚子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 (1)、同前 (2)、在已画出的理论轮廓曲线上选一系列点为圆心,以滚子半径为半径作若干个滚

子圆,此圆族的内包络线即为所求的凸轮轮廓曲线。它是实际与滚子接触的凸轮轮廓,所以称为凸轮的实际轮廓。

利用螺纹零件将回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从而传递运动或动力的装置,称为螺旋传动。

一、螺纹的形成

二、螺纹的类型

1、线数分

在圆柱体上沿一条螺旋线切制的螺纹,称为单线螺纹。

也可沿二条、三条螺旋线分别切制出双

线螺纹和三线螺纹。

单线螺纹主要用于联接,多线螺纹主要用于传动。

2、按螺旋线绕行方向

按螺旋线绕行方向的不同,又有右旋螺纹和左旋螺纹之分。

通常采用右旋螺纹,左旋螺纹仅用于有特殊要求的场合。

3、位置分

螺纹有外螺纹和内螺纹之分。在圆柱体外表面上形成的螺纹,称为外螺纹,在圆孔的表面上形成的螺纹,称为内螺纹。

普通螺纹又有粗牙和细牙两种。公称直径相同时,细牙螺纹的螺距小,升角小,自锁性好,螺杆强度较高,适用于受冲击、振动和变载荷的联接以及薄壁零件的联接。细牙螺纹比粗牙螺纹的耐磨性差,不宜经常拆卸,故生产实践中广泛使用粗牙螺纹。

三、螺纹的主要参数

螺纹的主要参数:

(1)大径(d、D)——螺纹的最大直径。对外螺纹是牙顶圆柱直径(d),对内螺纹是牙底圆柱直径(D)。标准规定大径为螺纹的公称直径。

(2)小径(d

1、D

1

)——螺纹的最小直径。对外螺纹是牙底圆柱直径(d

1

),对内螺纹

是牙顶圆柱直径(D

1

)。

(3)中径(d

2、D

2

)——处于大径和小径之间的一个假想圆柱直径,该圆柱的母线位

于牙型上凸起(牙)和沟槽(牙间)宽度相等处。此假想圆柱称为中径圆柱。

(4)螺距(P)——在中径线上,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

(5)导程(S)——同一螺旋线上,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之间的轴向距离。对单线螺纹,S=P;对于线数为n的多线螺纹,S=np。

(6)牙形角(α)——在轴向截面内螺纹牙形两侧边的夹角。

(7)升角(λ)——在中径圆柱上螺旋线的切线与垂直于螺纹轴线的平面间的夹角。

四、螺纹代号与标记

1.普通螺纹

螺纹的标记由螺纹代号、螺纹公差代号和螺纹旋合长度代号组成。

例 M24×1.5左—5g6g—L

其中M24——代表公称直径为24mm的螺纹

1.5——表示螺纹的螺距为1.5mm

左——代表螺纹为左旋螺纹

5g——螺纹中径公差代号

6g——螺纹顶径公差代号

L——代表螺纹旋合长度

注:(1)粗牙普通螺纹不标螺距

(2)中径与顶径公差代号相同只须标一个。

(3)右旋螺纹旋向不标

(4)中等旋合长度时可不标代号。短旋合长度时标S,长旋合长度时标L,

特殊时也可标出旋合长度数值,

2.管螺纹

非螺纹密封用的管螺纹由螺纹特征代号(G)、尺寸代号和公差等级代号(A、 B)组成。

例:G 1 1/2A表示公称直径为1 1/2英寸公差等级为A级外螺纹。

G1 1/2表示公称直径为1 1/2 英寸的内螺纹

注:(1)内螺纹不标公差等级代号。

(2)左旋螺纹可附加代号LH。例G1 1/2—LH。

(3)管螺纹的公称直径指管子的内径。

螺纹联接件有螺栓、双头螺柱、螺钉、紧定螺钉、螺母、垫圈、防松零件等,它们多为标准件,其结构、尺寸在国家标准中都有规定。它们的公称尺寸均为螺纹大径d,设计时应根据标准选用。

1.螺栓(bolt)

螺栓的一部分为制有螺纹的螺杆,另一部分为螺栓头。螺栓头部形状很多,如六角头、方头、圆柱头和 T形头等,应用最多的是六角头。

2.双头螺栓(double end stud)

3

4.紧定螺钉(set screw)

5.螺母(nut)

6.垫片(washer)

二、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

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有螺栓联接、双头螺柱联接、螺钉联接、紧定螺钉联接。

1.螺栓联接

螺栓联接是将螺栓穿过被联接件的孔,然后拧紧螺母,将被联接件联接起来。螺栓联接分为普通螺栓联接和配合螺栓联接。前者螺栓杆与孔壁之间留有间隙,后者螺栓杆与孔壁之间没有间隙,常采用基孔制过渡配合。

螺栓联接无须在被联接件上切制螺纹孔,所以结构简单,装拆方便,应用广泛。这种联接通用于被联接件不太厚并能从被联接件两边进行装配的场合。

2.双头螺柱联接

双头螺柱联接是将双头螺柱的一端旋紧在被联接件之一的螺纹孔中,另一端则穿过其余被联接件的通孔,然后拧紧螺母,将被联接件联接起来。这种联接通用于被联接件之一太厚,不能采用螺栓联接或希望联接结构较紧凑,且需经常装拆的场合。

3.螺钉联接

螺钉联接是将螺钉穿过一被联接件的通孔,然后旋入另一被联接件的螺纹孔中。这种联接不用螺母,有光整的外露表面。它适用于被联接件之一太厚且不经常装拆的场合。

4.紧定螺钉联接

紧定螺钉联接是将紧定螺钉旋入被联接件之一的螺纹孔中,并以其末端顶住另一被联接件的表面或顶入相应的凹坑中,以固定两个零件的相互位置。这种联接多用于轴与轴上零件的联接,并可传递不大的载荷。

螺纹传动是用内、外螺纹组成的螺旋副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传动装置。螺旋传动主要用来把主动件的回转运动转变为从动件的直线往复运动。

螺纹传动特点:结构简单,传动连续、平稳、承载能力大、传动精度高。但在传动中磨损较大效率低。

二、普通螺旋传动

1.普通螺旋传动:指由螺杆和螺母组成的简单螺旋副。

2.运动方向的判定

螺杆、螺母的运动方向可根据左右手螺旋法则来判定:

左旋螺杆(螺母)伸左手,右旋螺杆(螺母)伸右手。半握拳,四指顺着螺杆(或螺母)的旋转方向,大母指的指向,即为螺杆(螺母)的移动方向。

若当螺杆(螺母)原地旋转,螺母(螺杆)移动时,螺母(螺杆)移动方向与大拇指指向相反。 3.移动距离

L=n ·S (mm /min) 三、其它螺旋传动 1.差动螺旋传动

差动螺旋传动是指活动螺母与螺杆产生差动的螺旋传动机

机械基础说课试讲模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第十一组15号选手,本科所读的专业是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从小,我就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以帮助孩子们答疑解惑,扫除求学道路上的障碍。我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以期待着将来可以走上这三尺讲台,完成自己的理想,帮助更多孩子实现他们的理想。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阐述我此次参加机械类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所具备的优势: 一、我大学所学的本科专业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通过对机械类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系统学习,为我教授学生学习机械方面的知识时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大学毕业后,我在XXXXX工作两年,这两年里我从事的工作内容是XXXX。这两年的工作经验为我以后教授学生时提供了可靠的实践经验,它使我的课堂内容更加充实,传授的知识更加接近实际。 三、通过对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等内容的系统学习,我对教师又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如果我今天可以通过此次面试,那么我将以实际行动将为人师表敬业奉献的精神践行贯彻到底。今天,我所要讲的内容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基础-齿轮,下面开始我的说课环节。

说课 我说课和试讲的内容是《齿轮传动的特点、分类和应用》,我将通过教材分析、教学方法、等几方面来开展我的说课和试讲。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机械基础》第7章第1节,本节课的内容属于齿轮基础知识的范围,是为以后学习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做 知识准备的。根据《课程标准》我确定了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齿轮的分类,知道齿轮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图片展示使同学们认识齿轮的种类和传动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实例教学法,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积极而严谨的工作作风、独立思考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齿轮的特点和分类 教学难点:齿轮的特点。 二、教法: 针对职高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较差,对理论学习缺乏兴趣,但善于观察、喜欢动手的特点,尤其是当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时,他们会产生很浓厚的兴趣。故本节课是以学生为本,贯穿演示实验法和实例教学法,在生活实例与课本理论知识之间找到契合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三、学法: 为使所学知识能较好的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对本节课的知识将分别采用读图发现法、归纳总结法等。

【优质】轴机械基础电子教案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2学时) 第8章支承零部件 8.1 轴 [课程名称] 轴 [教材版本] 栾学钢主编。机械基础(多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栾学钢主编。机械基础(少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轴的结构、分类、常用材料。 2、理解轴上零件的轴向和周向固定方法,熟悉轴的结构工艺性。 二、能力目标 1、能够合理选择轴的材料。 2、能够正确分析轴上结构设计的目的。 三、素质目标 1、了解轴的功用和轴的常用材料。 2、能结合实际分析轴上各结构的功用。 四、教学要求 1、熟悉传动轴、心轴和转轴的区别,及轴的常用材料。 2、了解轴上零件的轴向和周向固定方法,及结构工艺性。 [教学重点] 1、直轴的分类、功用和轴的常用材料。 2、轴的结构要求及轴向和周向固定方法。 [难点分析] 轴上零件的固定方法,特别是结构工艺性。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物教具演示、互动法、归纳法

[学生分析] 1、学生的实际知识较少,对于轴上零件的固定方法不易理解,尤其是 结构工艺性更难懂,教学时应当配以课件或加工实况、实物,或生产安装的教学录像帮助学生理解轴的结构。 [教学资源] 1、机械基础网络课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吴联兴主编。机械基础练习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课件、教具、实物。 [教学安排] 教学步骤:讲授与教具或实物演示交叉进行,配以课件或加工实况录像,穿 插互动、提问与设问,最后小结。2学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0分钟) 机械零件是组成及其的最基本单元,生产中必须按图纸的工艺要求生产出 每一个合格零件,然后再组装成构件和机器。因此必须熟悉常用零件的功用、结构特点和加工工艺,才能生产出适应机器使用要求的零件。常用零件分为通用零件和专用零件。专用零件指某些机器上特有的零件,如直升飞机上的螺旋桨,轮船上的螺旋桨,内燃机上的曲轴等。通用零件是指在各种设备上都共同具有的零件,如螺钉、螺帽、轴承、齿轮等。本课程只讲通用零件的结构、特点。通用零 件有部分是标准件,即可以在市场上买到的,不必要自己组织生产;而有一部分必须自己生产,但他们具有统一的标准和规格。 教师可演示实物,如有可能播放生产录像,了解零件的生产过程。强调学 习本章内容要注意贴近实际,联系生产。 二、新课(75分钟) 1、轴的功用与分类特点 轴是机器中最重要的零件之一,主要起支承轴上零件并传递运动和转矩的作用。这里注意运动和转矩的区别。 轴的分类主要分清传动轴、心轴和转轴,一般的轴多为转轴,可举学生能见到的例来说明。如书上所举的例子,或如下:

机械基础教学设计

机械基础课教学设计 课题: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 科目:机械基础 设计人:郝相忠 佳木斯市职业技术学校

一、分析学习内容 今天所讲的内容属于中等职业学校教材《汽车机械基础》中第四篇第第十八章的第3节。整个第十八章讲的是平面连杆机构,它作为常用机构中应用最广的一类为学习其他机构提供了分析方法,也是学生今后使用、改造各类机械的理论基础。而该章的第3节“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及应用”一共分两课时,上一节已经讲过了铰链四杆机构和曲柄滑块机构,本节课重点讲解两大问题:急回特性与死点位置。这一部分内容含概的知识点多,理论性较强,是前两节内容的深化和提升,又是后面学习铰链四杆机构演化的基础和铺垫,并对生产实践起着重要指导意义。所以这部分内容是第十八章乃至整本书的重点。 二、分析学生特征 要想讲好一堂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只有对授课对象也就是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掌握,才能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曲柄摇杆机构的组成,以及曲柄或摇杆为主动件的运动关系,而且也有一定的力学知识,所以学生已经具备了探究本节内容的理论基础,但是缺乏实践经验和对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基于学生的这些特点结合教材内容,首先要营造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结合授课内容多给出几组实例,把理论性较强的课本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并把各科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三、确定学习目标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急回特性和死点位置产生的条件; (2)明确急回特性和死点位置在实践中的应用; (3)掌握行程速比系数和极位夹角的概念。 能力目标:利用本节所学知识点加以拓展,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思维的积极性,以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自信心。 2、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为急回特性和死点的产生条件,产生条件对于指导实践生产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在

机械基础铰链四杆机构说课稿

平面铰链四杆机构 我说课的题目是:平面铰链四杆机构,平面铰链四杆机构是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它是《机械基础》课程中的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平面铰链四杆是本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提供基础理论,所以在授课中要准确地把握它在各学科中承上启下的纽带作。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这门课程的重点之一,现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以及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首先来看教学分析,它共有4个部分: 一、教学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今天所讲的内容属于第四版《机械基础》中第七章的第3节。 整个第七章讲的是平面连杆机构,它作为常用机构中应用最广的一类为学习其他机构提供了分析方法,也是学生今后使用、改造各类机械的理论基础。 而该章的第3节“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一共阐述了三大问题:急回特性、死点位置和曲柄存在的条件。本次说课中只对急回特性和死点位置两个问题进行讲解,这一部分内容含概的知识点多,理论性较强,是前两节内容的深化和提升,又是后面学习铰链四杆机构演化的基础和铺垫,并对生产实践起着重要指导意义。所以这部分内容是第七章乃至整本书的重点。 2、学情分析 要想讲好一堂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只有对授课对象也就是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掌握,才能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曲柄摇杆机构的组成,以及曲柄或摇杆为主动件的运动关系,而且也有一定的力学知识,所以学生已经具备了探究本节内容的理论基础,但是缺乏实践经验和对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并且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又正处于叛逆心理较重的青春期。基于学生的这些特点结合教材内容,首先要营造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设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授课内容多给出几组实例,把理论性较强的课本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并把各科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机械基础课程教案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机械基础 使用教材(编者、出版社):毛松发清华大学出版社授课班级:13能源管理与节能技术1班

课时授课计划 一、〔授课时间〕:2014 年 3 月3日,累计授课课时0 节。 二、〔章节课题〕: 模块一机械零件项目一机械与机器 三、〔教学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1.懂得什么是机械,初步了解三次工业革命, 知道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意义; 2. 明确什么是机器,掌握机器基本组成部分及 附加组成部分。明确什么是机械零件。 技能目标:能识别机器和机器的组成。 四、〔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机器和机器的组成。 五、〔教学方法〕: 结合典型机器和机器的组成等实物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对机械设备有整体的认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辅助教学 七、〔教学内容组织〕: 【板书】一、《机械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高考的必考课目。

二.学习内容: 机械零件、机械常用机构、机械传动装置、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等。三.课程作用 1.学习后续有关课程的基础; 2.生产、生活中分析解决问题的好帮手。 (如家中自来水管破裂,热水器网管破裂,液化气没了你应该自己动手更换;小轿车轮胎坏了你就要会使用千斤顶、板手自己动手更换,懂得螺纹的知识。) 四.课程特点与学习要求 特点:联系生产密切,应用性知识多。 要求: 预习听好课(记笔记)复习 理论联系实际 【板书】第一章机械零件 第一节机械与机器 【讲解】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着各种机械(如自行车、汽车和数控车床等),以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工作效率,或借助机械代替人进行工作。【板书】一、机械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机构:用来传递与变换运动和力的可动装置。如自行车、缝纫机、千斤顶等。 机器:根据某种使用要求而设计的执行机械运动,可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和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完整版

汽车用材料概述 一、概述 汽车是由上万个零部件组装而成,而这些零部件又是由几百个品种、上千个规格的材料加工制成的,可以说材料是汽车的基础。 用于生产汽车的材料种类很多:有钢铁、有色金属、塑料、橡胶、玻璃、陶瓷等,据统计, 近几年生产的一辆普通轿车,其主要材料的重量构成比大致为:钢铁65%~70%、有色金属10%~15%、非金属材料20%左右。 各种新型材料,如轻金属材料、复合材料、高技术合成材料等越来越多的用于现代汽车 二、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的性能 黑色金属材料 有色金属材料 三、金属材料的性能 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 四、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 指金属材料在各种物理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和抵抗各种化学介质侵蚀的能力 密度:单位体积的质量 导热性:传导热量的能力 导电性:传导电流的能力 热膨胀性:受热时体积增大的能力 熔点:由固态变为液态时的温度 磁性:金属材料能导磁的性能称为磁性 抗腐蚀性:金属在常温下抵御同周围介质发生化学反应而遭破坏的能力 抗氧化性:金属在高温下抵抗氧化作用的能力 五、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是指金属材料在各种载荷(外力)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抵抗能力 机械性能指标: 强度 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 常用强度指标是屈服强度、抗拉强度 塑性 金属材料产生塑性变形而不被破坏的最大能力 常用塑性值的指标是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硬度 金属材料在抵抗比它更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即抵抗局部塑性变形的能力 常用硬度试验方法有布氏硬度和洛氏硬度 冲击韧性 金属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冲击韧性 疲劳强度 金属材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产生疲劳裂纹,并导致断裂称为疲劳断裂 在无数次(钢铁约为106~107)重复交变载荷作用下不产生断裂的最大应力称为疲劳强度 疲劳强度值通过疲劳试验测定 当金属材料的应力循环次数达到107次时,零件仍不断裂,此时的最大应力可作为疲劳强度。某些高强度钢,应力循环次数达到108次时的最大应力作为它们的疲劳强度 六、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 铸造性能:铸造性能是指液态金属的流动性、冷却凝固过程中收缩偏析的大小(金属凝固后其化学成分和组织的不均匀性),以及对气体的排除和吸收等性能 压力加工性能:压力加工性能是指金属在冷、热状态下,进行压力加工时,产生变形而不发生破坏的能力 塑性越大,变形抗力越小,压力加工性能越好 焊接性能:焊接性能是指两块金属材料在局部加热到熔融状态下,能够牢固地焊合在一起的性能 焊接性好,易于用一般方法和工艺施焊,焊时不易形成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焊处强度能与原材料相近 切削加工性能:切削加工性能是指金属材料被切削加工的难易程度 热处理性能:热处理性能是指金属材料适应各种热处理工艺的能力

机械基础说课稿

“轴系零部件”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轴的结构分析”,这是《机械基础》课程中的一部分内容。《机械基础》这门课是机械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在各学科中起着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它为本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提供了基础理论,对生产实践也有着指导作用。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这门课程的重点之一,学生掌握好了这节内容,将对利于他们的专业课的学习及今后工作中的技术创新。为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在教学准备过程中准备了相关教具、挂图及相应的多媒体课件等,把枯燥的授课内容以形式活泼、互动性好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对这节课分别进行阐述。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教材采用的是北京大学出版社钟丽萍老师主编的《机械基础》一书。第九章讲的是应用最广的一类零部件——轴系零部件,该章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分析零部件的方法,也是学生今后使用各类机械及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轴的结构分析””是《机械基础》这门课中的第九章第二节的内容。该节主要阐述了三方面内容:轴上零件的固定、轴的结构及轴的结构工艺性。 2、教材内容的处理 所用教材的内容优点是知识覆盖面广,但系统及重点内容深度相对较浅。不利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在本节教材中,虽然把各种轴上零件的固定方式都分别进行了介绍,但对轴的实际应用结构介绍的过少。因此,在授课中增加了介绍减速器的结构和轴的装配结构练习。 ◆教学对象分析 要想讲好一堂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只有对授课对象也就是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掌握,才能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该课授课对象是机械专业高级工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构件的受力分析、机械工程材料基础、齿轮传动、联接等相关知识。所以学生已经具备了探究本节内容的理论基础,但是缺乏实践经验和对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基于学生的这些特点结合教材内容,首先要营造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设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授课内容多给出实例,把理论性较强的课本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并把各科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轴的结构; 理解:轴的结构工艺性要求; 掌握:轴的结构安排和轴上零件的轴向与周向固定。 1

最新机械专业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号考生。×年×月我从××××大学硕士毕业,所学专业为×××。毕业后至今,我在××××××任教,任教学科为《矿山机械维修与安装》。接下来我开始说课。 我说课的题目是:《机械检修的一般工艺过程》。下面我从教材、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6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机械检修的一般工艺过程》是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矿山机械维修与安装》专业课教材中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该节系统讲解了机械设备从接受检修开始到检修任务完成的具体步骤及一系列详细的作业。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机械零件的修理方法》,这为过渡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接下来学生还要学习轴类零件、轴承等的修理与装配知识。因此,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学好以后课题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我根据新《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目标,结合本课题,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掌握机械设备检修工艺所包含的主要步骤;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针对明确的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机械设备检修工艺所包含的主要步骤,以及每一步骤中所需做的详细作业;难点:如何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 三、说教学方法 基于本课题的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我主要采用演示法、讲授法和集体讨论法,充分体现了多种方法相结合。 首先,采用多媒体演示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检修过程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然后,运用讲授法对机械检修工艺中的重难点知识进行精讲,抓住关键点用点拨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采用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机械基础教案(职高)电子教案

章节 名称 TOPIC 1平面机构运动副和运动简图 授课 形式 讲授 课 时 1 班 级 中专0101 教学 目的 掌握常用的运动副类型 教学 重点 低副和高副 教学 难点 辅助 手段 课外 作业 课后 体会 一、运动副 使两物体直接接触而又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联接,称为运动副。 根据运动副中两构接触形式不同,运动副可分为低副和高副。 1.低副:低副是指两构件之间作面接触的运动副。按两构件的相对运动情况,可分为: (1)转动副:两构件在接触处只允许作相对转动。由滑块与导槽组成的运动副。 (2)移动副:两构件在接触处只允许作相对移动。由滑块与导槽组成的运动副。 3)螺旋副:两构件在接触处只允许作—定关系的转动和移动的复合运动。丝杠与螺母组成的运动副。 2.高副:高副是两构件之间作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 二、自由度 —个作空间运动的构件具有六个独立的运动,即沿X、Y、Z轴的移动和绕X、Y、Z轴的转动,构件的这种独立的运动称为构件的自由度。 一个作平面运动的自由构件,可以产生三个独立运动,即沿X、Y、Z轴的移动及绕A点(极点)的转动,所以具有三个自由度。 (a)转动副(b) 移动副(c) 螺旋副 图6—1 (a)(b) (c) 图6—2

当两个作平面运动的构件组成运动副之后,由于受到约束,相应的自由度也随之减少。转动副约束了沿X、Y轴向移动的自由度,保留了—个转动的自由度。移动副约束了沿一轴方向的移动和在平面内两个转动自由度,保留了沿另—轴方向移动的自由度。高副则只约束了沿接触处公法线方向移动的自由度,保留了绕接触处的转动和沿接触处共切线方向移动的两个自由度。 所以在平面机构中,每个低副引入两个约束,使构件失去两个自由度。 每个高副引入一个约束,使构件失去一个自由度。 三、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 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目的 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目的在于:撇开与机构运动无关的外部形态,把握机构运动性质的内在联系,揭示机构的运动规律和特性。 机构的相对运动只与运动副的数目、类型、相对位置及某些尺寸有关,而与构件的横截面尺寸、组成构件的零件数目、运动副的具体结构无关。 用线条表示构件,用简单符号表示运动副的类型,按一定比例确定运动副的相对位置及与运动有关的尺寸,这种简明表示机构各构件运动关系的图形称机构运动简图。 只表示机构的结构及运动情况,不严格按比例绘制的简图称为机构示意图。

机械基础教案课程职高

[标签:标题] 篇一:中职类机电专业《机械基础》教案 附表八 江苏省职业学校 理论课程教师教案本 ( 2011— 2012学年第二学期) 专业名称机电技术应用课程名称机械基础授课教师学 校扬州生活科技学校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篇二:中职机械基础教案[1] 第1章机械工程材料基础 工程材料(常用):钢铁材料、有色金属材料(如铝、铜)及非金属材料(如塑料、橡胶等)。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力学性能。一、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和疲劳强度等。 1.强度和塑性 2.硬度: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 3.冲击韧性脆性材料、韧性材料 4.疲劳强度 二、金属材料的其他性能简介

1.物理性能:密度、熔点、导热性、导电性、热膨胀性和磁等。 2.化学性能:耐腐蚀性、抗氧化性 3.工艺性能:铸造性能、锻造性能、焊接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 热处理是通过加热、冷却的方法,以改变金属内部组织为手段,以改变金属的力学性能为目的的工艺方法,一、铁碳合金 铁碳合金就是以铁和碳为主要组成元素的合金,其中碳含量小于%的铁碳合金称为钢,碳含量大于%的铁碳合金称为白口铸铁。二、钢的热处理 钢的热处理是将钢件在固态范围内,采用适当方式进行加热、保温、冷却,以获得所需组织与性能的工艺, 钢的热处理可分为整体热处理和表面热处理, 整体热处理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表面热处理包括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三、热处理新技术: 1.激光热处理 2.真空热处理 3.形变热处理 金属材料是由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而组成的并具有金属特性的工程材料。包括黑色材料和有色材料两大类。 一、常用的钢铁材料 1.碳钢 碳钢按碳含量可分为低碳钢(ωc<%)、中碳钢(ωc=%~%)、高碳钢(ωc>%)。 2.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3.合金钢

轴机械基础电子教案

轴机械基础电子教案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2学时) 第8章支承零部件 8.1 轴 [课程名称] 轴 [教材版本] 栾学钢主编。机械基础(多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栾学钢主编。机械基础(少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轴的结构、分类、常用材料。 2、理解轴上零件的轴向和周向固定方法,熟悉轴的结构工艺性。 二、能力目标 1、能够合理选择轴的材料。 2、能够正确分析轴上结构设计的目的。 三、素质目标 1、了解轴的功用和轴的常用材料。 2、能结合实际分析轴上各结构的功用。 四、教学要求 1、熟悉传动轴、心轴和转轴的区别,及轴的常用材料。 2、了解轴上零件的轴向和周向固定方法,及结构工艺性。

[教学重点] 1、直轴的分类、功用和轴的常用材料。 2、轴的结构要求及轴向和周向固定方法。 [难点分析] 轴上零件的固定方法,特别是结构工艺性。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物教具演示、互动法、归纳法 [学生分析] 1、学生的实际知识较少,对于轴上零件的固定方法不易理解,尤其是结构工艺性更难懂,教学时应当配以课件或加工实况、实物,或生产安装的教学录像帮助学生理解轴的结构。 [教学资源] 1、机械基础网络课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吴联兴主编。机械基础练习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课件、教具、实物。 [教学安排] 教学步骤:讲授与教具或实物演示交叉进行,配以课件或加工实况录像,穿插互动、提问与设问,最后小结。2学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0分钟) 机械零件是组成及其的最基本单元,生产中必须按图纸的工艺要求生产出每一个合格零件,然后再组装成构件和机器。因此必须熟悉常用零件的功用、结构特点和加

机械基础《常见热处理》电子教案

项目二常见热处理 课题常见热处理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 掌握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的含义和不同点。 二、能力目标 1)能够掌握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的工艺区别及其对钢性能的影响。 2)理解钢的常见热处理工艺的应用。 三、素质目标 了解热处理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 四、教学要求 1)熟悉热处理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 2)熟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的含义及热处理工艺的区别和应用场合。 3)了解表面淬火的目的和常用方法。 【教学重点】 1)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的工艺区别及性能特点。 2)表面热处理的作用和常用方法。 【难点分析】 加热温度和保温冷却方式的变化为什么会对金属材料的性能产生大的影响?

【分析学生】 回火的工艺区别学生不好理解,需要将加热最高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三个方面来比较它们之间的不同。 【教学思路设计】 1)突出热处理的目的及回火的工艺区别。 2)表面淬火是提高材料表面硬度的主要方法,要记住常用的淬火方法。 【教学安排】 2学时(80分钟) 【教学过程】 一、钢的热处理 热处理是对金属材料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所需要的性能的工艺。钢经过热处理后,能有效地改善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延长使用寿命。如菜刀、斧子加热后速放入水中冷却可以提高刃口的硬度和耐磨性,使刃口变得锋利。 钢的热处理分为整体热处理和表面热处理两类。整体热处理可以分为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 1. 退火 将钢件加热到适当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工艺称为退火。例如,用45钢制造的齿轮加热到830 C左右,然后在炉中缓慢冷却,可消除锻造成形产生的内应力,细化晶粒,降低硬度,为切削加工创造条件。

《机械基础》教案(全套)

使两物体直接接触而又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联接,称为运动副。 根据运动副中两构接触形式不同,运动副可分为低副和高副。 1.低副:低副是指两构件之间作面接触的运动副。按两构件的相对运动情况,可分为: (1)转动副:两构件在接触处只允许作相对转动。由滑块与导槽组成的运动副。 (2)移动副:两构件在接触处只允许作相对移动。由滑块与导槽组成的运动副。 3)螺旋副:两构件在接触处只允许作—定关系的转动和移动的复合运动。丝杠与螺母组成的运动副。

2.高副:高副是两构件之间作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 二、自由度 —个作空间运动的构件具有六个独立的运动,即沿X 、Y 、Z 轴的移动和绕 X 、 Y 、Z 轴的转动,构件的这种独立的运动称为构件的自由度。 一个作平面运动的自由构件,可以产生三个独立运动,即沿X 、Y 、Z 轴的移 动及绕A 点(极点)的转动,所以具有三个自由度。 当两个作平面运动的构件组成运动副之后,由于受到约束,相应的自由度也随之减少。 沿一轴方向的移动和在平面内两个转动自由度,保留了沿另—轴方向移动的自由度。高副则只约束了沿接触处公法线方向移动的自由度,保留了绕接触处的转动和沿接触处共切线方向移动的两个自由度。 所以在平面机构中,每个低副引入两个约束,使构件失去两个自由度。 每个高副引入一个约束,使构件失去一个自由度。 三、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 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目的 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目的在于:撇开与机构运动无关的外部形态,把握机构运动性质的内在联系,揭示机构的运动规律和特性。 机构的相对运动只与运动副的数目、类型、相对位置及某些尺寸有关,而与构件的横截面尺寸、组成构件的零件数目、运动副的具体结构无关。 用线条表示构件,用简单符号表示运动副的类型,按一定比例确定运动副的相对位置及与运动有关的尺寸,这种简明表示机构各构件运动关系的图形称机构运动简图。 只表示机构的结构及运动情况,不严格按比例绘制的简图称为机构示意图。

机械基础绪论教案课程

JIANGSU TEACH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机械基础绪论教案 学院名称: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09机制3Z 姓名:缪润亭 学号: 09321323 关于蒸汽机的故事:1688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尼斯·帕潘,曾用一个圆筒和活塞制造出第一台简单的蒸汽机。但是,帕潘的发明没有实际运用到工业生产上。十年后,英国人托易斯·塞维利发明了蒸汽抽水机,主要用于矿井抽水。1705年,纽克曼经过长期研究,综合帕潘和塞维利发明的优点,创造了空气蒸汽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机械的组成及机器、机构、构件和零件; 2.了解机械分析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方法; 3.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和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掌握机械的基本组成; 2.掌握机器、机械、机构、零件等概念。 难点:机器与机构的区别。 教学手段与方式: 课堂讲授 教学内容: 绪论 第一节机械的组成 第二节机械分析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方法 第三节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和学习方法 绪论 第一节机械的组成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是机械。它是机器与机构的总称。 一、机器与机构 在现代的日常生活和工程实践中随处都可见到各种各样的机器。例如:洗衣机、缝纫机、内燃机、拖拉机、金属切削机床、起重机、包装机、复印机等。 机器——一种人为实物组合的具有确定机械运动的装置,它用来完成一定的工作过程,以代替或减轻人类的劳动。

机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构件通过活动联接形成的构件系统。 1.机器的分类( 按工作类型的不同分) 动力机器——实现能量转换;如:内燃机、电动机、蒸汽机、发电机、压气机等。 工作机器——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搬运物品;如:机床、织布机、汽车、飞机、起重机、输送机等。 信息机器——完成信息的传递和变换;如:复印机、打印机、绘图机、传真机、照相机等。 机器的种类繁多,它们的构造、用途和功能也各不相同。但具有相同的基本特征。实例1:单缸四冲程内燃机 实例2:小型压力机 2.机器与机构的共有特征 1)人为的实物(机件)组合体。 2)各个运动实物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代替或减轻人类劳动,完成有用功或实现能量的转换。凡具备上述1)、2)两个特征的实物组合体称为机构。 3.机器与机构的区别 机器能实现能量的转换或代替人的劳动去作有用的机械功,而机构则没有这种功能。 仅从结构和运动的观点看,机器与机构并无区别,它们都是构件的组合,各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因此,通常我们把机器与机构统称为机械。 机器的种类很多,但基本机构的种类不多,最常用的机构有: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传动机构,间歇运动机构。 二、机器的组成 1.按功能分析机器的组成 就功能来说,一般机器主要由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动力部分传动部分工作部分 控制部分 动力部分——是机器工作动力源。最常见的是电动机和内燃机。 工作部分——是机器特定功能的执行部分。比如:汽车的车轮、起重机的吊钩、机床的刀架、飞机的尾舵和机翼以及轮船的螺旋桨等。 传动部分——联接原动机和工作部分的中间部分。比如:汽车的变速箱、机床的主轴箱、起重机的减速器等。 控制部分——控制机器的启动、停止和正常协调动作。比如:汽车的方向盘和转向系统、排挡杆,刹车及其踏板,离合器踏板及油门等就组成了汽车的控制系统。 实例3:分析自动洗衣机的组成 2.按结构分析机器的组成 静联接动联接协调组合 零件构件机构机器 与动力源 静联接:被联接件的相对位置在工作时不能也不允许发生变化的联接。 动联接:被联接件的相对位置在工作时能够按需要变化的联接。 构件是组成机器的运动单元。 构件可以是单一的零件,也可以是由几个零件装配而成的刚性结构(如内燃机中的曲轴,连杆)。零件是组成机器的最基本单元(即制造单元)。通用零件——机器中普遍

机械基础说课稿

《机械基础》说课稿 安徽省黄山茶业学校鲍智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铰链四杆机构中曲柄存在的条件》,下面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小结和教学反思八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铰链四杆机构中曲柄存在的条件》属于劳动部职业技能培训教材《机械基础》中第五章的第1节。第1节铰链四杆机构一共阐述了三大问题: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和性质。下面我来着重说一说《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这一部分内容是第5章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 (2)利用掌握的条件对铰链四杆机构基本类型的判断。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和实践应用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分析判断和实践应用,来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铰链四杆机构三种基本形式的判别。 2、难点:铰链四杆机构中曲柄存在的条件。 四、学情分析 一涉及到机械,对许多学生来说,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难”、“厌”。难就难在于理解,厌就厌在于枯燥。再加上现阶段的中专学生文化基础较差,继而便是害怕、担心、烦恼。 五、教法和学法 根据学情分析,我把主要教学重点放在消除学生这种害怕、担心上,从培养兴趣着手。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用创新教学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得学生善于提问;再配合模型展示、多媒体演示等教学手段,使教学更直观、形象。 六、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1)什么叫平面连杆机构? (2)什么叫铰链四杆机构?它有哪些基本形式? (3)试联系实际举出一些关于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的实例。 2、引出新课 通过复习巩固了前面的内容,那么(1)铰链四杆机构的三种基本形式的区别在哪里? (2)铰链四杆机构是否存在曲柄与机构中各杆相对长度和以哪个杆为机架有关吗?让学生带着悬念进入新课学习。 3、讲授新课 (1)曲柄存在的条件【难点】 ①下面就以一个已知的曲柄摇杆机构为例,分析曲柄存在的条件。已知AB为曲柄,其长度是l1,BC为连杆,其长度是l2,CD为摇杆,其长度是l3,AD为机架,其长度是l4,曲柄能作整周转动,能顺利通过与机架AD共线的两个位置AB1和AB2。 ②利用模型演示,来进行详细分析。 ③利用电教演示并验证:自制课件(打开多媒体课件),展示铰链四杆机构的三种基本形式与四杆长度的关系。分析思考哪些情况有曲柄存在?在曲柄存在的情况下,哪一杆可能为曲柄? (2)铰链四杆机构三种基本形式的判别【重点】 ①利用模型演示和电教演示并验证

链传动机械基础电子教案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 7.2 链传动 【课程名称】 链传动 【教材版本】 栾学钢主编。机械基础(多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栾学钢主编。机械基础(少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链传动的组成、主要优缺点及传动的类型。 2.了解链传动的传动比、安装与维护。 二.能力目标 1.能比较链传动和皮带传动的主要优缺点及应用场合。 2.能够计算链传动的传动比、会进行链传动的安装与维护。 三、素质目标 1.了解链传动的特点及类型。 2.熟悉链传动的安装与维护。 四、教学要求 1.能分析比较出两种传动的特点及应用场合。 2.熟悉链传动的安装与维护。 3.【教学重点】 链传动的特点及应用。。 【难点分析】 链传动能否得到准确传动比?与带传动相比的优势在哪里?传动比还是不能得到瞬时准确。这部分内容比较难以理解。 【教学方法】 教具与实物演示或课件演示,讲授与学生动手课堂练习相结合。 【学生分析】 学生对于瞬时传动比的理解有困难,演示教具从宏观上看不出瞬时的变化,需要画图加以说明,但超过教材的要求,只好要求承认教师的结论。 【教学资源】 1.机械基础网络课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吴联兴主编。机械基础练习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实物、教具和课件。 【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带传动的内容,总结出带传动的优缺点。大家平时还能见到的另一种传动――自行车上用的链传动,能否比带传动在传动比方面更准确一些呢?由此引出本次课的新内容。 二.讲授新课 1.链传动

先演示实物或课件,使学生对链传动有感性认识。相比之下,由于有齿的关系,链条传动是齿的啮合与分开,从宏观上它应当是传动比准确,但实际上只是传动一周时的传动比不变;而在两齿之间的大部分区域,其传动比是微小变化的,所以只能说明是平均传动比准确。总结传动的优点突出能在高温,多尘等恶劣条件下工作,这是皮带传动所不可比拟的。主要缺点是冲击、噪声。 常用的链传动有套筒滚子链和齿形链,前者应用较广泛。 2。链传动的组成 链传动由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链条组成。常用的链传动有套筒滚子链和齿形链,前者应用较广泛。按用途可分成起重链、牵引链和传动链。 套筒滚子链的结构如图7-17所示,由5个零件组成。 3.链传动的特点 主要有平均传动比准确,能在高温、潮湿等条件下工作。但有噪音。 4.链传动的传动比 链传动的传动比等于为主动轮的转速与从动轮的转速之比,也等于从动轮的齿数与主动轮的齿数之比。 5.链传动的安装与维护 见教材图7-20、21、22 链传动的安装时,链条太松易掉链,会产生振动;太紧影响传动。 链条为标准件,其标记为链号及节数,如自行车链条为10号,节距可查标准为15.87毫米。 三.小结 1.链传动的优点是可得到准确的平均传动比,可以恶劣的条件下工作。其缺点是有冲击和噪声。 四.布置作业 【课后分析】

机械基础教案

机械基础教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机械基础》课教案 授课专业:机电专业授课时间:90分钟章节:第七章平面连杆机构 第三节: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 组织教学(2分钟): 1、学生按时进入课室,师生互相问候。

2、检查学生出勤、装束、精神状态情况。 3、宣布本次课题的内容及任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有关内容(6分钟): 1、铰链四杆机构有三种基本形式,即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 2、曲柄:与机架用转动副相连并能绕着该转动副作连续整周旋转运动的构件。 3、摇杆:与机架用转动副相连并能绕着该转动副作往复摆动的构件。 4、曲柄摇杆机构:一连架杆为曲柄、另一连架杆为摇杆的铰链四杆机构,其中曲柄作连续整周旋转运动,摇杆在一定范围内作往复摆动。 5、双曲柄机构:两连架杆都为曲柄的铰链四杆机构,其中两曲柄都作连续整周旋转运动。 6、双摇杆机构:两连架杆都为摇杆的铰链四杆机构,其中两摇杆都在一定范围内作往复摆动。 二、导入新课(4分钟): 通过曲柄摇杆机构的实物模型演示其两共线位置,设疑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曲柄的存在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设置悬念)。 三、讲授新课(33分钟): (一)曲柄存在的条件: 1、已知:AB=a,BC=b,CD=c,AD=d,如图7-3-1所示,进行详细分析。 2、第一次共线时: AC1D构成一个三角形,有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图7-3-1 曲柄摇杆机构 即: b-a+c>d a+d<b+c; b-a+d>c a+c<b+d. 3、第二次共线时:AC2D构成一个三角形,有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即:a+b<c+d. 4、考虑到两次共线正好四杆都重合成一直线,有: (1)a+d≤b+c; (2)a+c≤b+d; (3)a+b≤c+d. 5、分析思考以上三式得出结论: (1)a是最短杆; (2)b、c、d中有一杆为最长杆; (3)三式中必然有一式是: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机械基础教学设计

《定轴轮系转动方向的判断》教学设计 一、教材教学简析 《定轴轮系转动方向的判断》是李世维主编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发行的《机械基础》第七章第五节中的内容,也是四川省对口升学高考所要求的知识点。该书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思想,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初级专门人才需要的实际出发,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上这节课之前学生已学习了齿轮传动、蜗杆传动、锥齿轮传动以及轮系及其传动比的计算等内容。有了这些知识,对这堂课的学习将会有很大的铺垫作用。但对于较难知识点,仍需要借助实体模型或者动画图片来加深理解。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公式及方向的判断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及创新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步步为营”、“一步一个脚印”的态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求真务实的学习、工作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公式;内、外啮合齿轮转动方向的判断;锥齿轮啮合方向的判断;蜗轮蜗杆啮合方向的判断;以及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及方向的判断。 教学难点: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及方向的判断 可借助模型或教学动画图片分析轮系的转动方向,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 四、教学准备 学生复习齿轮传动(直齿内外圆柱齿轮、锥齿轮、蜗轮蜗杆)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公式等知识 教师准备相应的模型(内外圆柱齿轮、锥齿轮、蜗轮蜗杆)、课件及动画图片等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方法启发提问法、仿真演示法、观察法、讲授法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复习所学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铺垫) 1、我们学习了哪些传动方式? 2、齿轮传动的类型有哪些? 3、轮系的概念、分类、及传动比如何计算? 4、教材P-147 例题7-2中都有哪些类型的传动? 学生主体活动: 1、学生共同回答问题 2、学生独立回答问题 教师主体活动: 1、提出问题请同学回答 2、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总结,对问题回答正确的同学进行鼓励、对回答不 正确的同学提出要求。 (二)导入新课(由学过的知识出发,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由复习提问引出教材P-147 例题7-2中,我们通过轮系传动比的公式计算出了重物移动的速度,但是其运动的方向是怎么样的呢?是向上还是向下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分析例题7-2中,分别由哪些啮合传动构成呢?他们各自的旋转方向又是如何的呢? 学生主体活动: 1、学生独立思考问题 2、学生共同回答问题 教师主体活动: 1、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播放图片,并和学生一起分析 (三)新课讲授(展示实物、播放动画,激发学习兴趣;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播放几个动画图片,展示实体模型。并让学生思考:直齿内外啮合齿轮、锥齿轮、蜗轮蜗杆的旋转方向是怎么样的?

机械基础说课稿

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分类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分类,这是《机械基础》课程中的一部分内容,《机械基础》这门课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它为本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提供了基础理论,所以在授课中要准确地把握它在各学科中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以及对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这门课程的重点之一,现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以及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首先来看教学分析,它共有4个部分: 一、教学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今天所讲的内容属于第一版《机械基础》中第五章的第1节。 整个第五章讲的是齿轮传动,它作为常用机构中应用最广的一类为学习其他传动机构提供了分析方法,也是学生今后使用、改造各类机械的理论基础,更是机械基础重点的重中之重。 而该章的第1节“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分类”一共阐述了二大问题:齿轮传动的特点、齿轮传动的分类。本次说课中就对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分类这两个内容进行讲解,这一部分内容的基础性较强,是学习齿轮传动的基础,也是后面学习其他各种齿轮传动的的基础和铺垫,并对生产实践起着重要指导意义。所以这部分内容是第五章的基础。 2、学情分析 要想讲好一堂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只有对授课对象也就是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掌握,才能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机构自由度的计算主,以及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主动件与从动件的运动关系,而且也有一定的力学知识,所以学生已经具备了探究本节内容的理论基础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齿轮传动的特点; (2)明确齿轮传动的分类; (3)理解齿轮传动的基本要求。 能力目标:(是利用本节所学知识点加以拓展) 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思维的积极性 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4、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为齿轮传动的特点,以及齿轮传动的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为齿轮传动出现的主要缺点的原因,以及对产生原因的分析结果。 二、教法设计 到这里对于教材的分析就结束了,但教材只是教学的素材,是一种思路,我们必须利用这个素材和思路,想办法达到制定的教学目标,那么授课中教学方法的设计运用就尤其重要。在本节内容的讲授中,根据这一课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主要采用启发诱导,探索发现的教学方法,配合以模型感受、多媒体演示等教学手段,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性,使教学更直观、形象。 三、学法指导 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而教,这要求我们教师在授课中不仅要让学生听懂、学会,还要指导他们的学习方法,不能让学生离开老师这根拐棍就不会走路了,必须学会自主学习。在本节内容的讲授中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善于提问,形成主动探究和协作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教学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