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语文教案—— 书信和日记

四年级语文教案—— 书信和日记

四年级语文教案—— 书信和日记
四年级语文教案—— 书信和日记

---------------------------------------------------------------范文最新推荐------------------------------------------------------ 四年级语文教案——书信和日记

(书信)

书信历史悠久,是人们彼此沟通,交流情感的书面表达方式。书信也称为函,有着特定的格式。我们应该怎样写信呢?

首先条理要清楚。下笔前考虑好要写哪些内容,然后有条不紊地写下来,否则收信人会越读越糊涂。

其次语言要得体。收信人的身份、与你的关系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在写信时措辞用语应该有所区别,注意分寸。另外,书信是向人倾诉、与人交流的,千万别用写记叙文的方法去描写人物、事件,要始终保持与收信人在沟通、交流。

再次,格式要注意。按通行的习惯,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称呼在第一行顶格写。正文要另起一行,开头空两格来写。先写问候语,再讲述事情,信的结尾要写些

1 / 7

表示敬意或祝福的话语。最后在正文的右下角署名,写上日期。

请看一位同学写给母亲的一封信:

亲爱的妈妈:

您好!

今天是母亲节,我想给您一个意外的惊喜、一个永远的留念,不再象往年那样送您一支康乃馨表达我的祝福,而是把我的祝福写成文章,让它永远陪伴着您。

妈妈,今年我已经十一岁了,在这十一年里,您含辛茹苦地把我养大,我深深地感到您在这些年里在我身上倾注了多少母爱,吃尽了多少苦头,我也深深地理解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无私的这些话。妈妈,终有千言万语,也诉不尽我对您的感激之情,不管用什么方式也报答不了您对我的恩情。

还记得吗?2004年6月15日那天下午,天气很热,我想买冰淇淋吃,便偷偷地从您的包里拿了两元钱。妈妈,您知道后,不但没有打我,而且没有骂我,却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今天你拿走了妈妈的两元钱,‘明日’你就有可能拿走别人的两万元钱。

---------------------------------------------------------------范文最新推荐------------------------------------------------------ 是您让我懂得了物以善小而不为,物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这件事深深地教导了我。在此,我想说一声:对不起,妈妈,我一定记住您的教诲。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想对您说:妈妈,我一定好好学习,长大后好好照顾您,让您过上比现在更美好的日子。

祝您顺利、身体健康、平安快乐。

儿子:王康

2005年5月8日

瞧,这位同学就较好地达到了书信的写作要求,信的内容具体而且有条理,表达的语言也很得体,倾诉了自己对母亲的教育、养育的感激之情,并送上了自己最美好的祝福。信的格式也很正确。

(日记)

日记,就是一日的记录。也就是把一天中亲自经历的,或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

3 / 7

日记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凡是看到、听到、想到的,只要有意义都可以写;凡是自己说的、做的、玩的,只要有趣也同样可以记。可记人、写事、写景、状物,也可写心得体会或感想,还可以对周围生活中发生的事或现象加以评议。它可以是生活中的小事,也可以是国内外大事;可以是一篇结构完整的文章,也可以是片断,甚至写诗作画,摘抄妙语佳句、名人格言等等。总之样样都可以写,没有固定的内容。但值得注意的是:日记内容必须真实,不能有一点编造,否则将失去写日记的意义。

写日记能够为自己积累写作素材,提供写作机会,帮助提高写作水平。通过对看到的、听到的事情或者一些问题的思考,帮助自己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白自己该怎么做、怎么想,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所以写日记是提高我们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日记的格式,一般在第一行写清年、月、日、星期几,以及天气情况。从第二行起便是正文。日记可以拟标题,也可以不拟标题。

怎样才能写好日记?

1,要持之以恒。写日记,贵在坚持。

---------------------------------------------------------------范文最新推荐------------------------------------------------------ 2,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成为日记的内容。

同学们写日记,只要真实、细致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思记录下来,便是很好的了。但要记住,一天里发生的事情可能很多,只要抓住重要的、感受深的写就可以了,不必面面俱到。

3,用自己的语言写想说的话。写事件必须是亲自经历的,写感想必须是真情实感,不能做作,不能编造。语言要求朴实、自然、清楚、明白。如果真假混杂、语言夸饰,不仅对自己没有好处,还可能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混乱。

看看下面这位同学是怎样写日记的吧!

2005年5月30日星期一晴

今天,我和他--最铁的哥们儿刘澍阳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

下午两节课终于结束了,我和刘澍阳又凑到了一块儿,玩起了数码宝贝的游戏。我们不停地用包剪锤的方式来争夺游戏主动权,几轮过后,我占据了上风,我不免有些得意,一个劲地向他示威。这时,怕输的他开始耍赖了,他眼珠一转,仿佛计上心头。新一轮比赛开始

5 / 7

了,只见他使了个诈,待我出手之后,他才出手。我自然输了,心中不服,大叫:赖皮!你犯规,你犯规!可是他却挤眉弄眼地抵赖说:谁赖皮了?谁赖皮了?我气坏了:明明是你在我出手之后才出的,怎么没犯规?他呢,昂着头,丝毫不让步。我俩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我们就这样吵翻了。

晚上回到家,想到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我闷闷不乐。平时一回到家,我就会不停地向妈妈唠叨学校里发生的事,可是今天我一点也提不起精神来。妈妈发现了我的变化,轻声地问我原因。我觉得特别委屈,就把事情经过说给妈妈听,让妈妈评理。妈妈耐心地开导我说;朋友之间最重要的是宽容,在平时的相处中,要注意谦让。而在学习上,你们才应该互不相让,争当好学生。是啊,不过是一场游戏,为了芝麻大的事儿,伤害了朋友之间珍贵的友情,多不值啊!

夜里,我做了一个梦。我和刘澍阳又在一起快乐地游戏,开心地欢笑,我是多么舍不得失去他这位要好的朋友啊!

明天,我一定要主动找刘澍阳道歉,重归于好,做回原来的铁哥们儿!

---------------------------------------------------------------范文最新推荐------------------------------------------------------

7 / 7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搭石》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搭石》 ——教学案例与反思 十堰市房县军店小学龙翠云 【内容摘要】 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一定会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使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 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二是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关键词】自主研读用心感受交流互动 【案例背景】 课文语言质朴,以“美”为主线,朗读感悟文本,以“寻找美”统领全文,以“发现美”、“感悟美”贯穿课堂,以“寻找美”延伸课文。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情感因素,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品味由“搭石”引发的感人的场景;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并使学生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 【案例描述】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读准“间隔、懒惰、俗语、清波漾漾”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不起眼的事物中所蕴涵的美,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是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学准备】拍摄搭石图片,制作课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风景美 1、听写词语,检查纠正。 2、有感请地朗读背诵第三自然段。从这幅美丽的画卷中、从这首赞歌中你感受到了乡亲们怎样的美好情感呢?讨论交流。(板书: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希望。 3、小结出示句子: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的美好情感。 4、读后说说理解。、 让我们用心去发现,去体会搭石所联结的那些美好情感。 二、自主研读,体会心灵美 1、自由阅读课文,深入体会乡亲们的美好情感。 请大家读一读课文,看看哪些词语或者句子能让你体会到乡亲们的美好情感,把它们划出来,反复读读,把你体会到的美好情感用一两个词写在旁边,然后还可以和同桌交流交流。 2、交流互动、评议,有感情地朗读。 (1)第二自然段:感受乡亲们“助人无私”和家乡纯朴正直的乡风民风。相机出示:“上了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①这句话让你体会到了什么?特别是哪些词语让你有这样的体会?(无论、只要、一定、直到、才) ②是呀,乡亲们如此助人为乐,(板书:助人为乐)咱们一起来体会一下,上了点年纪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哦,你们就是急着赶路的人,急着去干什么呀? ③引读:你急着去集市买东西,走过这儿,发现有块搭石不平稳——(生接读)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一封信》教案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一封信》教案 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对比露西的前后两封信,想想你更喜欢哪封信呢? 学会语言的运用技巧。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凡事都往好处想,这样生活才能过得更美好。 重点: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规范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初步体会当说话人在话语后面时的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2、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1 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 1、师:孩子们写过信吗?在写信的时候,你们一般会告诉朋友或亲人一些什么事情?

2、揭示课题:一封信。 二、初读课文,识写生字。 1、根据自读提示,学生自读课文。师:这个故事就藏在课本的第35 页,读之前看看老师给大家的小提示。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我会认的字画上圆圈。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再读,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识记生字。封、削、锅、朝、叠、刮、胡、灯、修、肩、团、重、完、期、束、鲜 (1)带拼音认读生字。大家看,这里有这么多信封,只要孩子们能将上面的生字读正确,我们就能顺利地将信封打开。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借助拼音读一读吧! (2)去掉拼音认读生字。调皮的生字宝宝丢掉了它的帽子,你们还认识他们吗?给你的同桌读一读吧! (3)开火车读生字。 (4)交流识字方法。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他们吗?先跟你同桌交流交流! 老师也出几个字谜考考大家! (5)认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1《搭石》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21《搭石》教学设计 执教:萝岗区萝峰小学钟秀娟 一、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读中感悟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 .学习作者善于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场景中,体会到心灵之美。 2.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三、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情境图)同学们看——(潺潺流水声)这个小山村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轻音乐起)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每想起家乡,作者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板课题) 2.请学生们齐读课题,提自己想了解的问题。 (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想一想什么是搭石?用波浪线画出课文中的句子。 (2)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汇报,老师引导学生们抓住“脱鞋绾裤”这个词并从读中感受搭石的美。 3.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有一句写搭石很美的句子,找一找并用横线画出来。(三)深入体会,品味搭石 过渡:想不想一起去欣赏这道风景呢?就让我们跟随着刘章爷爷,跟随着家乡的人们一块去走走搭石吧。 1.学生默读2-4自然段,用横线划出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相关语句,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2.学生依顺序来交流汇报。 3.学生齐读,课件出示“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4.小组讨论从哪儿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呢? 教师用小组读、个别读、男女赛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抓住“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来体会画面的美。 5.理解“绰”是的三种意思,出示: 绰:A宽;不狭窄 B宽裕;富裕 C形容姿态柔美 想一想,“人影绰绰”的“绰”是什么意思?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搭石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搭石》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入境美读、想象心理、结合读写等形式,从一幅幅画面中 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体会人性美,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良好 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入境美读、想象心理、结合读写等形式,从一幅幅画面中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体会人性美,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良好习惯。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出示情境图)同学们,请看,这个小山村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轻音乐起)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画出一条小溪)但作者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画出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板书课题《搭石》。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当没有搭石时,人们出工,必须——脱鞋挽裤(学生说),收工,必须——脱鞋挽裤(学生说),赶集,必须——脱鞋挽裤(学生说),一句话,来来往往必须——脱鞋挽裤(学生说),但是搭石却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也给刘

章爷爷留下美好的印象,所以刘章爷爷才说: 搭石,构成家乡的一道风景。(出示课件) 这风景不仅景美,人美、情更美。今天我们就通过自学提示跟随刘章爷爷去寻找和欣赏这道风景。 二、展示自学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2——5段,想一想: 1、文章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美?请用横线画出来,多读几遍,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2、你是怎么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的? 3、你从哪些平凡的事物中感受到美? 学生朗读课文3分钟左右,进行汇报交流 三、汇报交流 (一)发现美、感受美 (1)感受摆搭石的美 师:谁来说说哪个地方让你感受到美? 学生汇报,出示句子: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师:这段话中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美?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无论、只要、一定、找来、再、直到这些词语中感受到美。 还有哪些词语让你觉得美? 发现、找来、踏这些词语中体会到美,体会到乡亲们那种为人着想、善良的美好品质。 展开想象。 师:大家想一想,当老人踩到不平稳的搭石时,他心里会怎么想? 老人不仅这么想,他还这么做:(学生齐说)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师:过渡语:多么善良的老人,那么他在挑选石头的时候,他又是怎么想的?(学

二年级上册一封信(教案)

2017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6课《一封信》1课时教学设计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演示第 5-8张幻灯 片)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2 )说一说这些生字偏旁是什么? “珠”的偏旁是“王” “圆”的偏旁是“口” “笔”的偏旁是“竹” “写”的偏旁是“” (3)指导生字的笔顺。 以“笔”为例指导。 2.学习组词。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 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A.教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 C.同桌互读。 露西空调泊纸圆珠笙 冷清电影肩膀 黠丝门 二、精读领悟 1.这篇课文主要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呢?(演 示第9张幻灯片) 这篇课文讲了(露西)要给(爸爸)写(一封 信),开始露西给爸爸报告家里的(坏消息),后 讲授新课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这位小朋友是怎 样给自己的爸爸写信的吧!(演示第 4张幻灯片) 一、初读感知 读课题《一封信》 让学生知道 学习的内容。 f m g x in j in xi e zh i 封 信 今 写 支 yu ① zh 口 b V 1 d m g di 圆 珠 笔 灯 电 让学生在轻 松的 状态中 识记生字。 让学生明白 课文讲述的 故事内容。

很冷清。” (3)同学们,读了这封信你们是什么样的感觉? (4)"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这句话爸爸看了会怎样呢? (5)在这封信里,还有哪句话表现出了爸爸不在的日子里,我们过得很不开心? 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从早到晚,家 里总是很冷清。 总是:一直是,无例外。 (6)用“总是”写句子。 ①老师总是面带微笑地迎接学生。 ②生活中总是有一些不开心的事,我们要笑着面对。 (7)同学们,你们觉得给远方的亲人写这样的一封信,好吗?你们会怎样做呢? 5.接下来我们看看露西又是怎样做的。露西写完这封信后寄出去了吗?(演示第19、20张幻灯 片)\ (1)为什么呢? (2)妈妈这时是怎样做的呢? (3)多音字对家人多了一份 担心。 这句话开门见山 地告诉爸爸她们 生活得不开心,只 是增加了爸爸的 烦恼和忧虑。\ 学生交流。 没有。 妈妈回来后,露西感 觉自己写的信不好, 把信揉了。 要求和露西一起 重新写一封信。 体会这封信 所表达的感情。 锻炼学生写 句子的能力。 让学生思考。 体会露西的 心情。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一封信》教案教学设计

《一封信》教案三 【教材分析】 《一封信》主要写露西要写信给出国半年的爸爸,先是诉说着自己的伤心:爸爸不能逗她玩、台灯坏了、家里的冷清等等,而当妈妈走近的时候,她又觉得自己“写得不好”,在妈妈的引导下,写下了一封阳光快乐的信:“我们过得挺好的……阳光下,小狗又蹦又跳……请告诉我们螺丝钉放在哪里……星期天要去看电影……我们天天想你……”最后还在信的结尾画了一大束鲜花,免去了爸爸对家庭的牵挂。表达了生活中要学会自立自强,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有一定的识字、阅读能力,加上这篇课文语言通俗易懂,学生理解起来不算太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读多悟,仔细体会文章表达的细腻的生活感受。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1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养成自立自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两封信表达的不同情感。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视频导入,引发想象 1.播放视频《一家人在一起》,指生说看了视频后的感受。 2.是啊,一家人在一起多高兴呢!但是,爸爸、妈妈也有工作忙,需要出差的时候。今天故事的小主人公露西就遇到了这种情况,她的爸爸出国,要半年才能回来,她很想爸爸,觉得过得不开心,很想给爸爸写封信,我们去看看她写了什么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现在,请同学们借助汉语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轻声朗读课文,标出每小节序号。 (2)把自己不认识的字、词圈出来,重点读两遍,读准字音。 (3)多读几遍课文,争取读通顺。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一封信教案

06.《一封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对比露西的前后两封信,想想你更喜欢哪封信呢?学会语言的运用技巧。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凡事都往好处想,这样生活才能过得更美好。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规范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初步体会当说话人在话语后面时的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2、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 1、师:孩子们写过信吗?在写信的时候,你们一般会告诉朋友或亲人一些什么事情? 2、揭示课题:一封信。 二、初读课文,识写生字。 1、根据自读提示,学生自读课文。 师:这个故事就藏在课本的第 35 页,读之前看看老师给大家的小提示。(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我会认的字画上圆圈。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再读,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识记生字。 封削锅朝叠刮胡灯 修肩团重完期束鲜 封(一封信)(密封) 削(削皮)(削苹果) 锅(下锅)(锅炉) 朝(朝向)(朝着) 叠(叠加)(重叠) 刮(刮风)(刮下) 胡(胡说)(胡人) 灯(点灯)(电灯) 修(修养)(修竹) 肩(肩上)(肩膀) 团(团员)(团圆) 重(重复)(重新) 完(完结)(说完) 期(期望)(星期)

束(一束花)(结束) 鲜(鲜花)(新鲜) (1)带拼音认读生字。 大家看,这里有这么多信封,只要孩子们能将上面的生字读正确,我们就能顺利地将信封打开。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借助拼音读一读吧! (2)去掉拼音认读生字。 调皮的生字宝宝丢掉了它的帽子,你们还认识他们吗?给你的同桌读一读吧!(3)开火车读生字。 (4)交流识字方法。 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他们吗?先跟你同桌交流交流!老师也出几个字谜考考大家! (5)认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请孩子们汇报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露西要给爸爸写一封信,开始露西给爸爸报告家里的坏消息,后来在妈妈的提醒下,他向爸爸报告了妈妈的好消息。 2、找一找,看看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露西给爸爸写第一封信? 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露西给爸爸写的第二封信? 3、自由读读露西两封信的内容,体会一下两封信给你带来的感觉。 四、写字指导。 1、观察要求写的生字,说说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全班交流,互相提醒。 3、观察“珠、圆、笔”,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5、学生描红、练写。 6、教师点评。 五、总结全文。 第 2 课时 一、听写词语,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对照批阅。 3、写字指导。 二、理解过程,品味语言 1、学习第一封信。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露西在信里告诉了爸爸哪些事?这些事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找出相关句子画下来! 2、汇报交流。 (1)重点句 1“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开门见山的告诉爸爸他们的生活不开心,这样的信,爸爸看到以后会怎样?只能徒增烦恼。 (2)重点句 2“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从这句话看出爸爸不在的日子,家里的生活过得很不好。特别是“总是”一词。 (3)学习用“总是”说一句话。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搭石》

《搭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品味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语言,感受作者从平凡事物中发现独特的美丽风景来表达热爱家乡的浓厚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中一行人走搭石画面内容 3.启发学生从学校平凡的一物一景中发现“美丽的风景”,尝试或用形象生动的或用质朴的语言写一写自己的发现之美。 【教学重难点】 目标1和3。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画面美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生:搭石。 师:这就是搭石。 出示: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就是搭石。 学生朗读。 师: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搭石就在小乡村,随处可见,极为普通。文中的搭石在无名小溪上,一年四季人们都在行走,而刘章爷爷对他极有情感,称她是—— 生:一道风景。 师:(板书平凡物风景)风景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字——

生:美。 学习小贴士(1)刘章爷爷写下了哪几个美好的画面呢? 第一个画面是村里的人在桥上摆搭石,第二个画面是下班上班的路上,大家一起走在搭石上。第三个画面是,走搭石的时候,互相谦让。最后一个画面是年轻人还背着老人走搭石。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摆走让背 师:这四个画面可以说每天都在上演,司空见惯的想象,刘章爷爷称之为风景。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刘章爷爷怎么写的,让读着也似乎看到了这一道道风景。 二、欣赏,语言表达美 (一)欣赏走搭石的画面的诗情语言 1.初步读出美的感觉 师:这四个画面中凭着我们直觉,哪一个画面的语言写得最美最美。 生:走搭石的画面。 师:大家都这么认为。请你们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把写得最美的地方画出来。 学生划句子。 师:读一读你们画的句子。 生:(读文)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chuò)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课件出示文字段落。 师:我们自由朗读,尽量把美感读出来。

最新整理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搭石》课文及练习题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搭石》课文及练习题 课文 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岸。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断。每年汛(xùn)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wǎn)裤。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qiǎn)责这里的人懒惰(duò)。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sú)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xié)调有序(xù)!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chuò)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fú)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

的情感。 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从乡亲没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2、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流程: 一、齐读课题,谈谈对搭石的了解。通过预习,你对搭石有哪些了解?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自读本段,你明白了什么?人们是怎样挑选、摆放搭石的?找出文中的词语理解体会。 “平整方正”是为了让人们……按照“两尺左右”的间隔均匀摆放是为了……从中感受乡亲们的善良、质朴。 三、提纲挈领学习2——4自然段 在这美丽的山村,搭石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睁大眼睛发现美、一起来欣赏美。 1、指名分段读二三四自然段,边听边想象,说说你都见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 2、生谈自己发现的美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6一封信教案

课题:6 一封信 【教学要求】 1.认识“削、锅”等1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朝、重、结”,会写“封、信”等10个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露西两封信的不同。 3.学习边读边圈画的方法,梳理出第二封信的内容,体会信中表达的亲情。【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理解词语,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比较两封信的内容有什么不同,说说喜欢哪一封,并说明理由。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露西两封信的不同。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一封信)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质疑:谁给谁写信?写了些什么? 3﹒导入:让我们看看是谁在写信,信的内容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课件出示2) (1)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请教老师同学。 (2)读顺句子,不唱读,不回读,注意语气和语调。 (3)把容易读错的字和句子多读几遍。【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对题目质疑,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4)看看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检查自读情况,疏通字词障碍。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3) fēnɡxìn jīn zhī yuán zhū bǐdēnɡ diàn yǐng 封信今支圆珠笔灯电影 自由练读;指名读,相机指导;再指名读;齐读。 开火车。按照小组快速念出老师出示的生字。让全体学生兴奋起来。 抢答。教师拿出哪个字,学生举手抢答。 ④教师随机纠正读音:“信、电、今、圆”前鼻音,“封、灯”是后鼻音,“支、珠”是翘舌音。 (2)认读本课新词:(课件出示4) 削.土豆锅.里朝.外刮胡 ..子修.台灯冷.清肩.膀一团.重.新 星期.结束 ..鲜.花 同桌互读。同桌读得有困难的地方帮助他纠正,读得好的 地方表扬他并向他学习。 “束”是平舌音,“朝、重”是翘舌音,“肩、团、鲜”是前鼻音,“冷”是后鼻音。 检查评价。谁能大胆、响亮地读给大家听?指生读。 (3)多音字:(课件出示5) cháo(朝向)chónɡ(重新) jié(结束)朝重结 zhāo(朝阳) zhònɡ(重量) jiē(结实)学以致用:(课件出示6、7) 选择正确的读音填空。 这棵向日葵总是朝()向太阳生长。 早晨,我们迎着朝()阳上学去。 我又重()新称了一下重()量。 ④电影结()束了,电影院里的观众还迟迟不愿离去。 ⑤他的身体长得很结()实。 (4)识记生字:【设计意图:多音字的教学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学会区分多音字的不同读音,把它们放在具体语境中,根据词意来区分,才算落实到位了。】

最新整理二年级语文一封信教案

最新整理二年级语文一封信教案 二年级语文一封信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对比露西的前后两封信,想想你更喜欢哪封信呢?学会语言的运用技巧。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懂得在困苦中寻找乐趣,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以免亲人担忧的道理。 2、懂得凡事都往好处想,这样生活才能过得更美好。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规范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初步体会当说话人在话语后面时的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2、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 1、师:孩子们写过信吗?在写信的时候,你们一般会告诉朋友或亲人一些什么事情? 2、揭示课题:一封信。 二、初读课文,识写生字。 1、根据自读提示,学生自读课文。 师:这个故事就藏在课本的第35页,读之前看看老师给大家的小提示。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我会认的字画上圆圈。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再读,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识记生字。 (1)带拼音认读生字。 大家看,这里有这么多信封,只要孩子们能将上面的生字读正确,我们就能顺利地将信封打开。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借助拼音读一读吧! (2)去掉拼音认读生字。 调皮的生字宝宝丢掉了它的帽子,你们还认识他们吗?给你的同桌读一读吧! (3)开火车读生字。 (4)交流识字方法。 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他们吗?先跟你同桌交流交流! 老师也出几个字谜考考大家! (5)认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请孩子们汇报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露西要给爸爸写一封信,开始露西给爸爸报告家里的坏消息,后来在妈妈的提醒下,他向爸爸报告了妈妈的好消息。) 2、找一找,看看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露西给爸爸写第一封信?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露西给爸爸写的第二封信? 3、自由读读露西两封信的内容,体会一下两封信给你带来的感觉。 四、写字指导。 1、观察要求写的生字,说说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全班交流,互相提醒。 3、观察“珠、圆、笔”,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5、学生描红、练写。 6、教师点评。 五、总结全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1《搭石》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信安镇第三小学金凤玲 设计理念: 本设计本着使阅读者披文入情,透过文字触摸到语言的深层内涵的阅读理念,引导学生透过文字想象画面,体会课文浓郁的生活气息,与作者情感交融,在自主阅读中收获感悟,挖掘语言文字的内涵,调动阅读的兴趣,体会表达方法。 学习目标: 1、以随文识字为主要方式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乡亲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感情。 学习难点: 理解为什么说“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感情。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搭石 1、有人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今天我将带着大家用自己智慧的眼睛去寻找一处美丽的景色。 2、出示课件,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 1、师从标题入手,问: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提出什么问题? 2、交流学习 出示课件:什么是搭石? 如果没有搭石,人们怎样过小溪? 3、师:请大家带着这两个问题,听老师朗读课文,寻找答案。 4、复习词语 谴责懒惰脱鞋挽裤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理所当然 5、同学们认真读课文,你们知道了什么是搭石吗?谁用课文的句子来回答。 (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进入秋天,天气变凉以后,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 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1)指名读并提问:家乡的人们为什么选择平整方正的石头,还按二尺左右的间隔摆放?一一初步感知家乡人们的淳朴、善良。 (2)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 教学生字“绾”:卷起来的意思。 (3)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一一生:脱鞋挽裤 人们收工就必须一一 人们赶集就必须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一封信教案 获奖教学设计

基础教育阶段实用文档 6.一封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对比露西的前后两封信,想想你更喜欢哪封信呢?学会语言的运用技巧。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4、懂得凡事都往好处想,这样生活才能过得更美好。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规范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初步体会当说话人在话语后面时的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2、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 1、师:孩子们写过信吗?在写信的时候,你们一般会告诉朋友或亲人一些什么事情? 2、揭示课题:一封信。 二、初读课文,识写生字。 1、根据自读提示,学生自读课文。 师:这个故事就藏在课本的第 35 页,读之前看看老师给大家的小提示。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我会认的字画上圆圈。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再读,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识记生字。 (1)带拼音认读生字。 大家看,这里有这么多信封,只要孩子们能将上面的生字读正确,我们就能顺利地将信封打开。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借助拼音读一读吧! (2)去掉拼音认读生字。 调皮的生字宝宝丢掉了它的帽子,你们还认识他们吗?给你的同桌读一读吧! (3)开火车读生字。 (4)交流识字方法。 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他们吗?先跟你同桌交流交流!老师也出几个字谜考考大家! (5)认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请孩子们汇报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露西要给爸爸写一封信,开始露西给爸爸报告家里的坏消息,后来在妈妈的提醒下,他向爸爸报告了妈妈的好消息。 2、找一找,看看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露西给爸爸写第一封信? 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露西给爸爸写的第二封信? 3、自由读读露西两封信的内容,体会一下两封信给你带来的感觉。 四、写字指导。 1、观察要求写的生字,说说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全班交流,互相提醒。 3、观察“珠、圆、笔”,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5、学生描红、练写。 6、教师点评。 五、总结全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对照批阅。 3、写字指导。 二、理解过程,品味语言 1、学习第一封信。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露西在信里告诉了爸爸哪些事?这些事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找出相关句子画下来! 2、汇报交流。 (1)重点句 1“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开门见山的告诉爸爸他们的生活不开心,这样的信,爸爸看到以后会怎样?只能徒增烦恼。 (2)重点句 2“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从这句话看出爸爸不在的日子,家里的生活过得很不好。特别是“总是”一词。 (3)学习用“总是”说一句话。 3、指导朗读。 (1)师引读。 (2)生领悟读。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一封信》教案三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一封信》教案三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1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露西在给爸爸的信里都写了什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露西懂得寻找生活中快乐美好的事物的乐观态度。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2.比较露西前后两封信的差别,体会露西心情的变化。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我手上有许多小朋友给爸爸妈妈写的信,你们想不想听一听?(教师读信) 2.你们觉得哪封信写得好?为什么?(学生自由举手回答) 3.接下来我们看看另一位小朋友露西是怎么给她的爸爸写信的。(板书课题:一 封信)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

2.同桌轮读,互相纠正错误。 三、再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齐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 (1)露西在给谁写信? (2)露西写了几次信?露西在信上分别写了什么?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露西的爸爸,要过才能回来,所以露西想给爸爸。 四、指导书写会写字1.观察这几个字的字形结构和笔画、笔顺。(出示生字课件) 2.重点指导易错字。 今:偏旁“人”一撇一捺要写得舒展。 圆:全包围结构,先外后里再封口。 灯:“火”先写两点,再写撇、捺。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 如果你有半年见不到爸爸,你的心情怎样?(学生答:非常想念)那么你会 怎么做?(学生自由回答)你们还记得露西吗,她给爸爸写了一封信。我们来看 看露西的信中都写了什么吧!21教育网

二、理解课文,品读感悟 1.出示第1、2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有谁来说说:露西为什么想要给爸爸写信? (3)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你从这段话中知道了什么? ①这段话一共有几个句子? ②露西回到家后做了什么? ③从第1、2句话中可以看出露西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勤劳,在家做力所能及 的事) 2.出示第3自然段。 (1)露西在给爸爸的信中写了什么?(不开心、冷清) (2)为什么露西说“家里总是很冷清”?理解“冷清”一词。(家里只有妈妈 和露西,没有人逗露西玩,露西觉得很孤单,很不开心) (3)你有过和露西一样的感受吗?说一说吧。 3.出示第4~6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 (2)思考:“可是我写得不好。”为什么露西会这么说?你觉得露西写得好不 好?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写? 4.出示第7~14自然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搭石》导学案

《搭石》导学案 教学目标: 1、学习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使他们充满着为他人奉献的热望。 2、理解重点词句,学习归纳段落大意,通过感情朗读训练深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及人物情感,并掌握读书方法。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并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这就是作者刘章爷爷的家乡,那里有连绵起伏的群山,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每每回忆起家乡,作者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1课《搭石》(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好读的词语或句子就多读几遍,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课文读通顺。 2、反馈字词: 谴责懒惰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溪水猛涨脱鞋绾 裤理所当然俩人 (1)理解“谴责”的意思。 (2)通过理解“脱鞋绾裤”的意思,理解搭石对于家乡人的重要性。 (3)理解“人影绰绰”中“绰”的意思。 3、指名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理清课文思路) (二)再读课文,深入体验:

1、再读第一段,你能不能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到底什么是搭石呢? 2、搭石在我们的眼里是那么平凡,但在作者的眼里却是那么美,他觉得,搭石——(引读)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3、那你觉得搭石这处风景美在哪儿呢?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找一找,画一画,想象着那是怎样的画面,批注你的感受,再读一读。 4、交流汇报: (1)第二段:“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①想象:这上了点年岁的人可能会怎么想? ②追问:你不是急着赶路吗? ③小结:原来家乡人心里想的是别人啊!(有感情的朗读) (2)第三段:“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①让我们也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吧! ②协调有序:我们合作读文,体会“协调有序”。 ③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同学们,刚才走搭石的时候,你都仿佛看到了什么? 这就是课文中所说的——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④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入到这么美妙的画卷中吗? 三、感悟课文,并拓展: 1、【多媒体出示】小诗《美》 请大家有感情的朗读,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背下来。 2、小练笔: 写写自己发现的平凡事物中的美。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一封信》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部编本二年级上册)

《一封信》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部编 本二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9个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露西两封信的不同。 3.理解课文内容,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理解词语,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一封信)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质疑:谁给谁写信?写了些什么? 3﹒导入:让我们看看是谁在写信,信的内容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1)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请教老师同学。 (2)读顺句子,不唱读,不回读,注意语气和语调。

(3)把容易读错的字和句子多读几遍。 (4)看看这篇短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检查自读情况,疏通字词障碍。 (1)出示生字: 自由练读;指名读,相机指导;再指名读;齐读。 开火车。按照小组快速念出老师出示的生字。让全体学生兴奋起来。 抢答。教师拿出哪个字,学生举手抢答。 (2)认读本课新词 同桌互读。同桌读有困难的地方帮助他纠正,读得好的地方表扬他并向他学习。 检查评价。谁能大胆、响亮地读给大家听?指生读。 3.读课文,把这些字词带入文中读一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 (1)露西第一次给爸爸写信提到了什么事? (爸爸不在我们不开心,家里的台灯坏了没法修,家里的冷清。) (2)在妈妈的帮助下,露西第二次给爸爸写信又写了什么事? (过得很好,小狗好,螺丝刀放哪里了,我们自己修台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部编)6 一封信 教案

6 一封信 【教学要求】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9个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露西两封信的不同。 3.理解课文内容,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理解词语,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9个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露西两封信的不同。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一封信)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质疑:谁给谁写信?写了些什么? 3﹒导入:让我们看看是谁在写信,信的内容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课件出示1) (1)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请教老师同学。 (2)读顺句子,不唱读,不回读,注意语气和语调。 (3)把容易读错的字和句子多读几遍。 (4)看看这篇短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检查自读情况,疏通字词障碍。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2) xìn jīn xiě yuán zhū bǐ dēnɡ jù diàn 信今写圆珠笔灯句电 自由练读;指名读,相机指导;再指名读;齐读。 开火车。按照小组快速念出老师出示的生字。让全体学生兴奋起来。 抢答。教师拿出哪个字,学生举手抢答。 ④教师随机纠正读音:“单”前鼻音,“招”翘舌音,不是平舌音。 (2)认读本课新词:(课件出示3) 一封刮胡子修灯重.新一束鲜花一团冷清一叠朝.外 同桌互读。同桌读有困难的地方帮助他纠正,读得好的地方表扬他并向他学习。 检查评价。谁能大胆、响亮地读给大家听?指生读。 (3)多音字。(课件出示4) chóng(重新) 朝 cháo(朝向)重 zhāo(朝阳)ònɡ(重量) 学以致用:(课件出示5) 选择正确的读音填空。 这棵向日葵总是朝()向太阳生长。 早晨,我们迎着朝()阳上学去。 我又重()新称了一下重()量。 3.读课文,把这些字词带入文中读一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 (1)露西第一次给爸爸写信提到了什么事? (爸爸不在我们不开心,家里的台灯坏了没法修,家里的冷清。) (2)在妈妈的帮助下,露西第二次给爸爸写信又写了什么事? (过得很好,小狗好,螺丝刀放哪里了,我们自己修台灯,下个星期去看电影) 提示:作者情感学生可自由总结,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用课文的语句,但必须符合文意。 三.指导写字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搭石》课文及练习题

课文 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岸。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断。每年汛(xùn)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wǎn)裤。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qiǎn)责这里的人懒惰(duò)。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sú)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xié)调有序(xù)!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chuò)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fú)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从乡亲没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2、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流程: 一、齐读课题,谈谈对搭石的了解。通过预习,你对搭石有哪些了解?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自读本段,你明白了什么?人们是怎样挑选、摆放搭石的?找出文中的词语理解体会。 “平整方正”是为了让人们……按照“两尺左右”的间隔均匀摆放是为了……从中感受乡亲们的善良、质朴。 三、提纲挈领学习2——4自然段 在这美丽的山村,搭石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睁大眼睛发现美、一起来欣赏美。 1、指名分段读二三四自然段,边听边想象,说说你都见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 2、生谈自己发现的美 ①老人及时调整搭石 ②一行人协调有序地过搭石 ③两人相遇,招手礼让;遇见老人,背负过溪。 3、欣赏第一幅:读段落想象,老人踩到不稳的搭石会怎样想,表情、动作会怎样?挑选合适的石头时,会怎样想怎样做?满意离去时,会是怎样的心理、表情、动作? 讨论后表演有感情地朗读。 4、欣赏第二幅:听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理解“紧走搭石慢过桥”,进一步感受乡亲们相亲相爱,生活默契,所以动作协调。配乐感情朗读,读中体会美好情感。 5、欣赏第三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拿起笔发现美、寻找美。然后各抒己见。重点体会“理所当然”感悟每一位乡亲都是这么做的,都具有无私奉献精神。 四、用朗读来理解最后的段落 在反复的朗读中,悟出无私的搭石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 同步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ānhónɡbàofāměnɡzhǎnɡkùzilǎnduò ( )( )( )( )( ) pínɡwěnsúyǔpínɡhénɡshùnxùfùxià ( )( )( )( )( ) 二、给汉字组词。 塔( )据( )沟( )唯( )搭( )居( )构( )堆( )稳( )张( )遣( )协( )隐( )涨( )遗( )胁( ) 三、为加点的字选择读音。 横:hènɡhénɡ1、把石头在小溪里横( )着摆上一排。2、他对这件事的态度蛮横( )不讲理。 间:jiànjiān3、按照二尺左右的间( )隔,摆上石头。4、他的房间( )号是301。 四、把互为反义的词语连起来。 勤劳凹凸赞扬笨重轻快懒惰平整谴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