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暑假致学生家长一封信

暑假致学生家长一封信

暑假致学生家长一封信
暑假致学生家长一封信

学校

关于暑假假期安全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

您好!

炎炎夏日,暑假来临,感谢您及您的家人对学校工作的理解、支持与信任,值此暑假来临之际,我校温馨地向全校每位学生及家长提示暑假安全注意事项:

一、积极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

良好的家庭氛围是提高孩子内在素质的基础,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要

与孩子多交流沟通,与孩子交朋友,教育和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品行,支持孩子做一些力

所能及的家务,创造一个健康美丽、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二、指导孩子培养规律的作息习惯

家长应指导、协助孩子制定好假期作息表,尽量做到早睡早起,有条理地安排学习和娱乐;鼓

励孩子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公益和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孩子假期生活;为孩子选择布置活动性、实

践性、探究性作业,不盲目给孩子报校外培训班,减轻课外负担;家长应安排适量的家务劳动,培

养孩子劳动、节约习惯,提高劳动能力,养成坚毅性格,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三、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一)居家安全

家长应教育孩子不在飘窗或阳台上玩耍;不用湿手或湿布触碰家用电器;不给陌生人开门;不

往窗外抛物;不要让年龄过小的孩子独自留在家里;教会孩子遇到危险打报警电话;家中应适当地

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二)人身安全

孩子外出应由家长陪同,未经同意不得私自外出、走亲访友、外宿或远游,坚决禁止私自在外

留宿;要远离拥挤人群和事故现场,不到建筑工地、废弃厂棚、矿山、僻静地带、地窖、沼气池旁、轨道、高压线等危险区域玩耍;远离拥挤场所,避免拥挤踩踏;加强孩子防骗拒骗教育、防止诱拐、绑架等恶性事件发生。

(三)交通安全

安全出行,文明乘车。乘车、走路时主动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翻越隔离栏,主动安全

避让行驶车辆,不在公路、铁路上玩耍;自觉遵守公交车乘车规范,不在乘车座位“涂鸦”;行走

或骑车时不看手机、不听音乐;不在车辆盲区内玩耍打闹;乘车系好安全带,不坐副驾驶座;不乘

坐拖拉机、农用车、货运车、电瓶车三轮车等非客运车辆,不乘坐拼装车、报废车、“黑车”等非

法运营和车况差的车辆,不乘坐超载、超速车辆;中小学生不得驾驶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辆,12

岁以下儿童不能骑自行车上路,16岁以下孩子不准骑电瓶车上路。

(四)饮食卫生、传染病防控安全

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不吃野果、不吃自采野生蘑菇;不食用过期、变质、“三无”食品

和无证摊点食品;不吸烟、不喝酒,饮食宜清淡、少盐控油、加强锻炼、保持健康体魄;讲究个人

和环境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水洗手,警惕各类季节性传染病、流行病感染,有病及时就医。

(五)防溺水安全

家长一定要担起监管责任,教育孩子途经涉水区域要小心谨慎;严禁孩子到江河、水库、湖沟、渠、塘、堰、池、亲水平台、工地水塘等危险水域及周边玩耍、游泳和戏水;教育孩子不捡拾掉入

河道等水域的物品,不在河道边洗东西、摸螺蛳、钓鱼虾等;教育孩子不在河道、湖泊等无安全设施、救援人员的场所游泳,不在游泳池里嬉戏打闹,发现同伴溺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不盲目施救,严防溺水事故发生。

(六)防自然灾害安全

家长一定要做好地质灾害的预防和防治,和孩子一起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家处危房、河道、邻

崖等地带的中小学生、幼儿家庭,要有防范意识,积极做好如手电、衣物、生活用水等必备物资的

储备,熟悉逃生路线,确保发生突发情况能自救。

(七)用电、用火、用气安全

教育孩子安全用电、用火、用气,和孩子一在起学习安全用电、用火、用气常识,不玩火、鞭炮、烟花、易燃易爆等危险品,防止发生触电、火灾、爆炸和煤气中毒事件。家长应教会适龄孩子

规范使用燃气设备并注意开窗通风,发现火情,及时拨打119。

(八)森林防火安全

教育孩子不上山烧荒,不带火种上山。不玩火、不纵火、不私自邀约小伙伴野炊等,防止引发

森林草原火灾。

(九)娱乐安全

教育孩子文明上网,不长时间上网,慎交网友,不与网友见面,不浏览非法网站;不沉迷于网

络和电子游戏,不玩渲染暴力等不健康网络游戏,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不进网吧、酒吧、以及歌

舞娱乐场所等不适宜于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

(十)旅行安全

陪同孩子一起旅游,教育孩子文明旅游。选择正规、信誉好的旅行社旅游,并签订旅游合同、

购买相关保险;学习、掌握车辆、轮船、飞机突发意外的自我保护知识和处置常识;入住酒店时,

及时了解消防逃生通道,索取酒店联系卡;了解并尊重旅游地风俗、禁忌;不在设有危险标志处停留,不在禁拍处拍照、摄影;不去尚未开发、开放的景点旅游。

(十一)防毒禁毒

关注孩子生活,和孩子一起接受毒品相关法律法规和防毒禁毒教育,了解毒品危害;认识毒品

在生活中出现的形式,培养孩子识毒能力;培养孩子不结交贩毒、吸毒人员,不听信毒品能治病、

能解除烦恼痛苦带来欢乐的骗局;不去KTV、歌舞厅等易接触毒品的地方;在外饮食,食品不脱离

自己的视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对毒品的防范和抵御能力。

(十二)预防性侵

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身体底线,告诉孩子哪些部位是隐私部位,不能让他人随意看和碰触;帮

孩子建立危机意识,告诉孩子除父母监督下的医生看病外,不允许他人碰触自己的身体;告诉孩子

面对威胁、性骚扰、性侵害时,要沉着冷静,自我保护,寻机求救;告诉孩子防范方法:不独自一人,结伴而行,要了解环境,走安全路线,避开荒僻、陌生地方。晚上,要家长接送。衣着不过露,不过于打扮,切忌轻浮张扬。要注意周围动静,不和陌生人搭话,如有人盯梢或纠缠,应向人多处

靠近,必要时要呼叫;独自在家,要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门窗损坏,要及时修理。独自在家时

拒绝陌生人、服务维修人员进屋。晚上就寝前,注意关好门窗。发现有人想撬门砸窗闯进来或陌生

人入室,要果断开灯尖叫求救并准备可供搏斗的东西,作好反抗准备。受到性侵犯,要尽快报警,

切不可害羞、胆怯延误时间,丧失证据;女生外出,随时与家长联系,不在外夜宿。避免和男子会

面独处,不可服用陌生人给的饮料或食品。拒绝男士提供的色情影像和书刊图片。夜间上厕所,应

带上电筒,先仔细查看厕所。周末或节假日,不留宿集体宿舍。当犯罪分子来侵害时,都要保持冷静,做到临危不惧,遇事不乱。一面呼救,一面与犯罪分子作坚决斗争。

(十三)心理安全、珍爱生命、遵纪守法

对子女适当进行受挫、抗挫、耐挫等心理健康教育,要培养孩子多与父母、家人、朋友沟通、

交流。多与正直开朗、积极乐观的朋友交往。多宽容、多鼓励、多微笑。遇到问题尽力自己解决,

同时学会请他人帮助解决。遇到挫折不气馁,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学会感恩,管理情绪,开心过

好每一天。帮助孩子树立积极阳光、珍爱生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子女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设施,不破坏公共财物,遵纪守法、礼貌待人,做一个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的好

公民。

感谢您对我校工作的支持与合作,祝您阖家欢乐,身体健康!

2020年7月1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