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multisim中英文对照表

multisim中英文对照表

multisim中英文对照表
multisim中英文对照表

菜单部分菜单中英文对照表

一、File〈文件〉

New-----------------------〈新建〉

Reset---------------------〈重置〉

Open----------------------〈打开〉

Save-----------------------〈保存〉

Save As-------------------〈保存为〉

Save selected----------〈保存选择〉

XRef Objects -----------〈外部引用物体〉

XRef Scenes -----------〈外部引用场景〉

Merge --------------------〈合并〉

Merge Animation--------〈合并动画动作〉

Replace------------------〈替换〉

Import---------------------〈输入〉

Export---------------------〈输出〉

Export Selected----------〈选择输出〉

Archive--------------------〈存档〉

Summary Info-----------〈摘要信息〉

File Properties----------〈文件属性〉

View Image File--------〈显示图像文件〉

History--------------------〈历史〉

Exit----------------------〈退出〉

二、Edit〈菜单〉

Undo or Redo----------〈取消/重做〉

Hold and fetch---------〈保留/引用〉

Delete----------------〈删除〉

Clone--------------------〈克隆〉

Select All-----------------〈全部选择〉

Select None-------------〈空出选择〉

Select Invert-------------〈反向选择〉

Select By-----------------〈参考选择〉

Color--------------------〈颜色选择〉

Name---------------------〈名字选择〉

Rectangular Region-----〈矩形选择〉

Circular Region--------〈圆形选择〉

Fabce Region----------〈连点选择〉

Lasso Region----------〈套索选择〉

Region:-------------------〈区域选择〉

Window-----------------〈包含〉

Crossing-----------------〈相交〉

Named Selection Sets〈命名选择集〉

Object Properties--------〈物体属性〉

三、Tools〈工具〉

Transform Type-In------〈键盘输入变换〉

Display Floater-----------〈视窗显示浮动对话框〉

Selection Floater--------〈选择器浮动对话框〉

Light Lister----------------〈灯光列表〉

Mirror-----------------------〈镜像物体〉

Array------------------------〈阵列〉

Align-----------------------〈对齐〉

Snapshot------------------〈快照〉

Spacing Tool-------------〈间距分布工具〉

Normal Align-------------〈法线对齐〉

Align Camera------------〈相机对齐〉

Align to View--------------〈视窗对齐〉

Place Highlight-----------〈放置高光〉

Isolate Selection---------〈隔离选择〉

Rename Objects----------〈物体更名〉

四、Group〈群组〉

Group-----------------------〈群组〉

Ungroup-------------------〈撤消群组〉

Open-----------------------〈开放组〉

Close-----------------------〈关闭组〉

Attach-----------------------〈配属〉

Detach---------------------〈分离〉

Explode--------------------〈分散组〉

五、Views〈查看〉

Undo View Change/Redo View change〈取消/重做视窗变化〉Save Active View/Restore Active View〈保存/还原当前视窗〉

Viewport Configuration--------------〈视窗配置〉

Grids----------------------------------〈栅格〉

Show Home Grid------------------〈显示栅格命令〉Activate Home Grid---------------〈活跃原始栅格命令〉Activate Grid Object---------------〈活跃栅格物体命令〉Activate Grid to View--------------〈栅格及视窗对齐命令〉Viewport Background------------〈视窗背景〉

Update Background Image-----〈更新背景〉

Reset Background Transform〈重置背景变换〉

Show Transform Gizmo---------〈显示变换坐标系〉Show Ghosting--------------------〈显示重橡〉

Show Key Times------------------〈显示时间键〉

Shade Selected-------------------〈选择亮显〉

Show Dependencies------------〈显示关联物体〉

Match Camera to View----------〈相机与视窗匹配〉

Add Default Lights To Scene-〈增加场景缺省灯光〉Redraw All Views----------------〈重画所有视窗〉Activate All Maps------------------〈显示所有贴图〉Deactivate All Maps--------------〈关闭显示所有贴图〉Update During Spinner Drag --〈微调时实时显示〉Adaptive Degradation Toggle---〈绑定适应消隐〉Expert Mode----------------------〈专家模式〉

六、Create〈创建〉

Standard Primitives--------------〈标准图元〉

Box------------------------------------〈立方体〉

Cone---------------------------------〈圆锥体〉

Sphere-------------------------------〈球体〉

GeoSphere-------------------------〈三角面片球体〉Cylinder-----------------------------〈圆柱体〉

Tube---------------------------------〈管状体〉

Torus--------------------------------〈圆环体〉

Pyramid-----------------------------〈角锥体〉

Plane--------------------------------〈平面〉

Teapot-------------------------------〈茶壶〉

Extended Primitives-------------〈扩展图元〉

Hedra--------------------------------〈多面体〉

Torus Knot-------------------------〈环面纽结体〉

Chamfer Box----------------------〈斜切立方体〉

Chamfer Cylinder----------------〈斜切圆柱体〉

Oil Tank----------------------------〈桶状体〉

Capsule----------------------------〈角囊体〉

Spindle-----------------------------〈纺锤体〉

L-Extrusion------------------------〈L形体按钮〉

Gengon-----------------------------〈导角棱柱〉

C-Extrusion-----------------------〈C形体按钮〉RingWave-------------------------〈环状波〉

Hose--------------------------------〈软管体〉

Prism-------------------------------〈三棱柱〉

Shapes----------------------------〈形状〉

Line---------------------------------〈线条〉

Text----------------------------------〈文字〉

Arc-----------------------------------〈弧〉

Circle-------------------------------〈圆〉

Donut-------------------------------〈圆环〉

Ellipse------------------------------〈椭圆〉

Helix--------------------------------〈螺旋线〉

NGon-------------------------------〈多边形〉

Rectangle-------------------------〈矩形〉

Section-----------------------------〈截面〉

Star---------------------------------〈星型〉

Lights------------------------------〈灯光〉

Target Spotlight-----------------〈目标聚光灯〉

Free Spotlight--------------------〈自由聚光灯〉

Target Directional Light-------〈目标平行光〉Directional Light----------------〈平行光〉

Omni Light-----------------------〈泛光灯〉

Skylight----------------------------〈天光〉

Target Point Light--------------〈目标指向点光源〉

Free Point Light----------------〈自由点光源〉

Target Area Light--------------〈指向面光源〉

IES Sky---------------------------〈IES天光〉

IES Sun--------------------------〈IES阳光〉

SuNLIGHT System and Daylight〈太阳光及日光系统〉Camera--------------------------〈相机〉

Free Camera-------------------〈自由相机〉

Target Camera----------------〈目标相机〉

Particles-------------------------〈粒子系统〉

Blizzard--------------------------〈暴风雪系统〉

PArray----------------------------〈粒子阵列系统〉PCloud---------------------------〈粒子云系统〉

Snow------------------------------〈雪花系统〉

Spray-----------------------------〈喷溅系统〉

Super Spray--------------------〈超级喷射系统〉

词汇中英文对照

Absolute Mode Transform Type-in绝对坐标方式变换输入

Absolute/Relative Snap Toggle Mode绝对/相对捕捉开关模式

ACIS Options ACIS选项

Activate活动;激活

Activate All Maps激活所有贴图

Activate Grid激活栅格;激活网格

Activate Grid Object激活网格对象;激活网格物体

Activate Home Grid激活主栅格;激活主网格

ActiveShade实时渲染视图;着色;自动着色

ActiveShade(Scanline)着色(扫描线)

ActiveShade Floater自动着色面板;交互渲染浮动窗口ActiveShade Viewport自动着色视图

Adaptive适配;自动适配;自适应

Adaptive Cubic立方适配

Adaptive Degradation自动降级

Adaptive Degradation Toggle降级显示开关

Adaptive Linear线性适配

Adaptive Path自适应路径

Adaptive Path Steps适配路径步幅;路径步幅自动适配

Adaptive Perspective Grid Toggle适配透视网格开关

Add as Proxy加为替身

Add Cross Section增加交叉选择

Adopt the File's Unit Scale采用文件单位尺度

Advanced Surface Approx高级表面近似;高级表面精度控制Advanced Surface Approximation高级表面近似;高级表面精度控制Adv. Lighting高级照明

Affect Diffuse Toggle影响漫反射开关

Affect Neighbors影响相邻

Affect Region影响区域

Affect Region Modifier影响区域编辑器;影响区域修改器

Affect Specular Toggle影响镜面反射开关

AI Export输出Adobe Illustrator(*.AI)文件

AI Import输入Adobe Illustrator(*.AI)文件

Align对齐

Align Camera对齐摄像机

Align Grid to View对齐网格到视图

Align Normals对齐法线

Align Orientation对齐方向

Align Position对齐位置(相对当前坐标系)

Align Selection对齐选择

Align to Cursor对齐到指针

Allow Dual Plane Support允许双面支持

All Class ID全部类别

All Commands所有命令

All Edge Midpoints全部边界中点;所有边界中心

All Face Centers全部三角面中心;所有面中心

All Faces所有面

All Keys全部关键帧

All Tangents全部切线

All Transform Keys全部变换关键帧

Along Edges沿边缘

Along Vertex Normals沿顶点法线

Along Visible Edges沿可见的边

Alphabetical按字母顺序

Always总是

Ambient阴影色;环境反射光

Ambient Only只是环境光;阴影区

Ambient Only Toggle只是环境光标记

American Elm美国榆树

Amount数量

Amplitude振幅;幅度

Analyze World分析世界

Anchor锚

Angle角度;角度值

Angle Snap Toggle角度捕捉开关

Animate动画

Animated动画

Animated Camera/Light Settings摄像机/灯光动画设置Animated Mesh动画网格

Animated Object动画物体

Animated Objects运动物体;动画物体;动画对象Animated Tracks动画轨迹

Animated Tracks Only仅动画轨迹

Animation动画

Animation Mode Toggle动画模式开关

Animation Offset动画偏移

Animation Offset Keying动画偏移关键帧

Animation Tools动画工具

Appearance Preferences外观选项

Apply Atmospherics指定大气

Apply-Ease Curve指定减缓曲线

Apply Inverse Kinematics指定反向运动

Apply Mapping指定贴图坐标

Apply-Multiplier Curve指定增强曲线

Apply To指定到;应用到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FanE『翻译中国』

http;//https://www.doczj.com/doc/2115147177.html,

Apply to All Duplicates指定到全部复本

Arc弧;圆弧

Arc Rotate弧形旋转;旋转视图;圆形旋转

Arc Rotate Selected弧形旋转于所有物体;圆形旋转选择物;选择对象的中心旋转视图

Arc Rotate SubObject弧形旋转于次物体;选择次对象的中心旋转视图

Arc Shape

Arc Subdivision弧细分;圆弧细分

Archive文件归档

Area区域

Array阵列

Array Dimensions阵列尺寸;阵列维数

Array Transformation阵列变换

ASCII Export输出ASCII文件

Aspect Ratio纵横比

Asset Browser资源浏览器

Assign指定

Assign Controller分配控制器

Assign Float Controller分配浮动控制器

Assign Position Controller赋予控制器

Assign Random Colors随机指定颜色

Assigned Controllers指定控制器

At All Vertices在所有的顶点上

At Distinct Points在特殊的点上

At Face Centers 在面的中心

At Point在点上

Atmosphere氛围;大气层;大气,空气;环境

Atmospheres氛围

Attach连接;结合;附加

Attach Modifier结合修改器

Attach Multiple多项结合控制;多重连接

Attach To连接到

Attach To RigidBody Modifier连接到刚性体编辑器

Attachment连接;附件

Attachment Constraint连接约束

Attenuation衰减

AudioClip音频剪切板

AudioFloat浮动音频

Audio Position Controller音频位置控制器AudioPosition音频位置

Audio Rotation Controller音频旋转控制器AudioRotation音频旋转

Audio Scale Controller音频缩放控制器AudioScale音频缩放;声音缩放

Auto自动

Auto Align Curve Starts自动对齐曲线起始节点Auto Arrange自动排列

Auto Arrange Graph Nodes自动排列节点

Auto Expand自动扩展

Auto Expand Base Objects自动扩展基本物体

Auto Expand Children自动扩展子级

Auto Expand Materials自动扩展材质

Auto Expand Modifiers自动扩展修改器

Auto Expand Selected Only自动扩展仅选择的Auto Expand Transforms自动扩展变换

Auto Expand XYZ Components自动扩展坐标组成Auto Key自动关键帧

Auto-Rename Merged Material自动重命名合并材质Auto Scroll自动滚屏

Auto Select自动选择

Auto Select Animated自动选择动画

Auto Select Position自动选择位置

Auto Select Rotation自动选择旋转

Auto Select Scale自动选择缩放

Auto Select XYZ Components自动选择坐标组成Auto-Smooth自动光滑

AutoGrid自动网格;自动栅格

AutoKey Mode Toggle自动关键帧模式开关Automatic自动

Automatic Coarseness自动粗糙

Automatic Intensity Calculation自动亮度计算Automatic Reinitialization自动重新载入

Automatic Reparam.自动重新参数化

Automatic Reparamerization自动重新参数化Automatic Update自动更新

Axis轴;轴向;坐标轴

Axis Constraints轴向约束

Axis Scaling轴向比率

Back后视图

Back Length后面长度

Back Segs后面片段数

Back View背视图

Back Width后面宽度

Backface Cull背面忽略显示;背面除去;背景拣出

Backface Cull Toggle背景拣出开关

Background背景

Background Display Toggle背景显示开关

Background Image背景图像

Background Lock Toggle背景锁定开关

Background Texture Size背景纹理尺寸;背景纹理大小

Backgrounds背景

Backside ID内表面材质号

Backup Time One Unit每单位备份时间

Banking倾斜

Banyan榕树

Banyan tree榕树

Base基本;基部;基点;基本色;基色

Base/Apex基点/顶点

Base Color基准颜色;基本颜色

Base Colors基准颜色

Base Curve基本曲线

Base Elev基准海拔;基本海拔

Base Objects导入基于对象的参数,例如半径、高度和线段的数目;基本物体Base Scale基本比率

Base Surface基本表面;基础表面

Base To Pivot中心点在底部

Bevel Profile轮廓倒角

Bevel Profile Modifier轮廓倒角编辑器;轮廓倒角修改器

Bezier贝塞尔曲线

Bezier Color贝塞尔颜色

Bezier-Corner拐角贝兹点

Bezier Float贝塞尔浮动

Bezier Lines贝塞尔曲线

Bezier or Euler Controller贝塞尔或离合控制器

Bezier Position贝塞尔位置

Bezier Position Controller贝塞尔位置控制器

Bezier Scale贝塞尔比例;贝兹缩放

Bezier Scale Controller贝塞尔缩放控制器

Bezier-Smooth光滑贝兹点

Billboard广告牌

Biped步迹;两足

Birth诞生;生产

Birth Rate再生速度

Blast爆炸

Blend混合;混合材质;混合度;融合;颜色混合;调配Blend Curve融合曲线

Blend Surface融合曲面

Blend to Color Above融合到颜色上层;与上面的颜色混合Blizzard暴风雪

Blizzard Particle System暴风雪粒子系统

Blowup渲染指定区域(必须保持当前视图的长宽比);区域放大Blue Spruce蓝色云杉

Blur模糊

Body主体;身体;壶身

Body Horizontal身体水平

Body Rotation身体旋转

Body Vertical身体垂直

Bomb爆炸

Bomb Space Warp爆炸空间变形

Bone骨骼

Bone Object骨骼物体;骨骼对象

Bone Objects骨骼物体;骨骼对象

Bone Options骨骼选项

Bone Tools骨骼工具

Bones骨骼

Bones/Biped骨骼/步迹

Bones IK Chain骨骼IK链

Bones Objects骨骼物体

Boolean布尔运算

Boolean Compound Object布尔合成物体

Boolean Controller布尔运算控制器

Both二者;全部

Bottom底;底部;底部绑定物;底视图

Bottom View底视图

Bounce弹力;反弹;反弹力

Bound to Object Pivots绑定到物体轴心

Bounding Box边界盒

Box方体

Box Emitter立方体发射器

Box Gizmo方体线框

Box Gizmo(Atmospheres)方体线框(氛围)

Box Mode Selected被选择的物体模式

Box Mode Selected Toggle被选择的物体模式开关Box Selected按选择对象的边界盒渲染;物体长宽比BoxGizmo立方体框;方体线框

Break Both行列打断

Break Col列打断

Break Row行打断

Bridge过渡

Bright亮度

Brightness亮度

Bring Selection In加入选择;加入选择集

Bubble膨胀;改变截面曲线的形状;气泡;浮起Bubble Motion泡沫运动;气泡运动

Bubbles气泡;泡沫;改变截面曲线的形状;膨胀Build Only At Render Time仅在渲染时建立

By Material Within Layer按层中的材质

元件部分

Multisim元件库分类介绍

电子仿真软件“Mumsim8.3.30特殊版”的元件库中把元件分门别类地分成13个类别,每个类别中又有许多种具体的元器件,为便于读者在创建仿真电路时寻找元器件,现将电子仿真软件“Mumsim8.3.30特殊版”元件库和元器件的中文译意整理如下,供读者参考。

电子仿真软件Mumsim8.3.30特殊版的元件工具条如图1所示。

图1

1.点击“放置信号源”按钮,弹出对话框中的“系列”栏如图2所示。

图2

(1). 选中“电源(POWER_SOURCES)”,其“元件”栏下内容如图3所示:

图3

(2). 选中“信号电压源(SIGNAL_VOLTAGE_SOURCES)”,其“元件”栏下内容如图4所示:

图4

(3). 选中“信号电流源(SIGNAL_CURRENT_SOURCES)”,其“元件”栏下内容如图5所示:

图5

(4). 选中“控制函数块(CONTROL_FUNCTION_BLOCKS)”,其“元件”栏下内容如图6所示:

图6

(5). 选中“电压控源(CONTROLLED_VOLTAGE_SOURCES)”,其“元件”栏下内容如图7所示:

图7

(6). 选中“电流控源(CONTROLLED_CURRENT_SOURCES)”,其“元件”栏下内容如图8所示:

图8

2. 点击“放置模拟元件”按钮,弹出对话框中“系列”栏如图9 所示。

图9

(1). 选中“模拟虚拟元件(ANALOG_VIRTUAL)”,其“元件”栏中仅有虚拟比较器、三端虚拟运放和五端虚拟运放3个品种可供调用。

(2). 选中“运算放大器(OPAMP)”。其“元件”栏中包括了国外许多公司

提供的多达4243种各种规格运放可供调用。

(3). 选中“诺顿运算放大器(OPAMP_NORTON)”,其“元件”栏中有16种规格诺顿运放可供调用。

(4). 选中“比较器(COMPARATOR)”,其“元件”栏中有341种规格比较器可供调用。

(5). 选中“宽带运放(WIDEBAND_AMPS)”其“元件”栏中有144种规格宽带运放可供调用,宽带运放典型值达100MHz,主要用于视频放大电路。

(6). 选中“特殊功能运放(SPECIAL_FUNCTION)”,其“元件”栏中有165种规格特殊功能运放可供调用,主要包括测试运放、视频运放、乘法器/除法器、前置放大器和有源滤波器等。

3.点击“放置基础元件”按钮,弹出对话框中“系列”栏如图10所示。

图10

(1). 选中“基本虚拟元件库(BASIC_VIRTUAL)”,其“元件”栏中如图11所示。

图11

(2). 选中“额定虚拟元件(RATED_VIRTUAL)”,其“元件”栏中如图12所示。

图12

(3). 选中“三维虚拟元件(3D_VIRTUAL)”,其“元件”栏中如图13所示。

图13

(4). 选中“电阻(RESISTOR)”,其“元件”栏中有从“1.0Ω到22MΩ”全系列电阻可供调用。

(5). 选中“贴片电阻(RESISTOR_SMT)”,其“元件”栏中有从“0.05Ω到20.00MΩ”系列电阻可供调用。

(6). 选中“排阻(RPACK)”,其“元件”栏中共有7种排阻可供调用。

(7). 选中“电位器(POTENTIOMETER)”,其“元件”栏中共有18种阻值电位器可供调用。

(8). 选中“电容器(CAPACITOR)”,其“元件”栏中有从“1.0pF到10μF”系列电容可供调用。

(9). 选中“电解电容器(CAP_ELECTROLIT)”,其“元件”栏中有从“0. 1μF 到10F”系列电解电容器可供调用。

(10). 选中“贴片电容(CAPACITOR_SMT)”,其“元件”栏中有从“0.5pF到33nF”系列电容可供调用。

(11). 选中“贴片电解电容(CAP_ ELECTROLIT_SMT)”,其“元件”栏中有17种贴片电解电容可供调用。

(12). 选中“可变电容器(VARIABLE_CAPACITOR)”,其“元件”栏中仅有30pF、100pF和350pF三种可变电容器可供调用。

(13). 选中“电感(INDUCTOR)”,其“元件”栏中有从“1.0μH到9.1H”全系列电感可供调用。

(14). 选中“贴片电感(INDUCTOR_SMT)”,其“元件”栏中有23种贴片电感可供调用。

(15). 选中“可变电感器(VARIABLE_ INDUCTOR)”,其“元件”栏中仅有三种

可变电感器可供调用。

(16). 选中“开关(SWITCH)”,其“元件”栏中如图14所示。

图14

(17). 选中“变压器(TRANSFORMER)”,其“元件”栏中共有20种规格变压器可供调用。

(18). 选中“非线性变压器(NON_LINEAR_TRANSFORMER)”,其“元件”栏中共有10种规格非线性变压器可供调用。

(19). 选中“负载阻抗(Z_LOAD)”,其“元件”栏中共有10种规格负载阻抗可供调用。

(20). 选中“继电器(RELAY)”,其“元件”栏中共有96种各种规格直流继电器可供调用。

(21). 选中“连接器(CONNECTORS)”,其“元件”栏中共有130种各种规格连接器可供调用。

(22). 选中“双列直插式插座(SOCKETS)”,其“元件”栏中共有12种各种规格插座可供调用。

4. 点击“放置三极管”按钮,弹出对话框的“系列”栏如图15所示。

图15

(1). 选中“虚拟晶体管(TRANSISTORS_VIRTUAL)”,其“元件”栏中共有16种规格虚拟晶体管可供调用,其中包括NPN型、PNP型晶体管;JFET和MOSFET 等。

(2). 选中“双极型NPN型晶体管(BJT_NPN)”,其“元件”栏中共有658种规格晶体管可供调用。

(3). 选中“双极型PNP型晶体管(BJT_PNP)”,其“元件”栏中共有409种规格晶体管可供调用。

(4). 选中“达林顿NPN型晶体管(DARLINGTON_NPN)”,其“元件”栏中有46种规格达林顿管可供调用。

(5). 选中“达林顿PNP型晶体管(DARLINGTON_PNP)”,其“元件”栏中有13种规格达林顿管可供调用。

(6). 选中“集成达林顿管阵列(DARLINGTON_ARRAY)”,其“元件”栏中有8种规格集成达林顿管可供调用。

(7). 选中“带阻NPN型晶体管(BJT_NRES)”,其“元件”栏中有71种规格带阻NPN型晶体管可供调用。

(8). 选中“带阻PNP型晶体管(BJT_PRES)”,其“元件”栏中有29种规格带阻PNP型晶体管可供调用。

(9). 选中“晶体管阵列(BJT_ARRAY)”,其“元件”栏中有10种规格晶体管阵列可供调用。

(10). 选中“绝缘栅双极型三极管(IGBT)”,其“元件”栏中有98种规格绝缘栅双极型三极管可供调用。

(11). 选中“MOS门控开关(IGBT)”,其“元件”栏中有98种规格MOS门

电子元件符号大全

表示符号:RT 表示符号:RT 表示符号:RZ,VAR 表示符号:RT 光敏电阻CDS 电容(有极性电容) 表示符号: 电容(有极性电容) 表示符号:C 可调电容 表示符号:C 电容(无极性电容)表示符号:C 四端光电光电耦合器 表示符号:IC,N 六端光电光电耦合器 表示符号:IC,N 单向可控硅(晶闸管) 双向可控硅(晶闸管) 双向可控硅(晶闸管) 晶振石英晶体振荡器表示符号:X 晶振石英晶体振荡器表示符号:X 石英晶体滤波器 表示符号:X 双列集成电路 表示符号:IC或U 单列集成电路 表示符号:IC或U AND gate 非门

发热器件(电加热) FH照明灯(发光器件) EL空气调节器EV 电加热器加热元件EE感应线圈,电抗器L 励磁线圈LF消弧线圈LA滤波电容器LL 电阻器,变阻器R电位器RP 热敏电阻RT光敏电阻RL压敏电阻RPS接地电阻RG 放电电阻RD启动变阻器RS 频敏变阻器RF限流电阻器RC 光电池,热电传感器B压力变换器BP温度变换器BT速度变换器BV 时间测量传感器BT1、BK液位测量传感器BL温度测量传感器BH、BM 电子元件符号及字母表示电流表 PA 电压表 PV 有功电度表 PJ 无功电度表 PJR 频率表 PF 相位表 PPA 最大需量表(负荷监控仪) PM 功率因数表 PPF 有功功率表 PW 无功功率表 PR 无功电流表 PAR 声信号 HA 光信号 HS 指示灯 HL 红色灯 HR 绿色灯 HG 黄色灯 HY 蓝色灯 HB 白色灯 HW 连接片 XB 插头 XP 插座 XS 端子板 XT 电线,电缆,母线 W 直流母线 WB 插接式(馈电)母线 WIB 电力分支线 WP 照明分支线 WL 应急照明分支线 WE 电力干线 WPM 照明干线 WLM

电器元件符号大全

电器元件符号大全 序号元件名称新符号旧符号 1 继电器K J 2 电流继电器KA LJ 3 负序电流继电器KAN FLJ 4 零序电流继电器KAZ LLJ 5 电压继电器KV YJ 6 正序电压继电器KVP ZYJ 7 负序电压继电器KVN FYJ 8 零序电压继电器KVZ LYJ 9 时间继电器KT SJ 10 功率继电器KP GJ 11 差动继电器KD CJ 12 信号继电器KS XJ 13 信号冲击继电器KAI XMJ 14 继电器KC ZJ 15 热继电器KR RJ 16 阻抗继电器KI ZKJ 17 温度继电器KTP WJ 18 瓦斯继电器KG WSJ 19 合闸继电器KCR或KON HJ 20 跳闸继电器KTR TJ 21 合闸继电器KCP HWJ 22 跳闸继电器KTP TWJ 23 电源监视继电器KVS JJ 24 压力监视继电器KVP YJJ 25 电压继电器KVM YZJ 26 事故信号继电器KCA SXJ 27 继电保护跳闸出口继电器KOU BCJ 28 手动合闸继电器KCRM SHJ 29 手动跳闸继电器KTPM STJ 30 加速继电器KAC或KCL JSJ 31 复归继电器KPE FJ 32 闭锁继电器KLA或KCB BSJ 33 同期检查继电器KSY TJJ 34 自动准同期装置ASA ZZQ 35 自动重合闸装置ARE ZCJ 36 自动励磁调节装置A VR或AA VR ZTL 37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AA TS或RSAD BZT 38 按扭SB AN 39 合闸按扭SBC HA 40 跳闸按扭SBT TA 41 复归按扭SBre或SBR FA 42 试验按扭SBte Y A

各种常用电子元件符号及其名称【全】

各种常用电子元件符号 二极管变容二极管 表示符号:D 表示符号:D 双向触发二极管稳压二极管 表示符号:D 表示符号:ZD,D 稳压二极管桥式整流二极管表示符号:ZD,D 表示符号:D

肖特基二极管隧道二极管 隧道二极管光敏二极管或光电接收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双色发光二极管 表示符号:LED 表示符号:LED 光敏三极管或光电接收三极管单结晶体管(双基极二极管)表示符号:Q,VT 表示符号:Q,VT

复合三极管NPN型三极管 表示符号:Q,VT 表示符号:Q,VT PNP型三极管PNP型三极管 表示符号:Q,VT 表示符号:Q,VT NPN型三极管带阻尼二极管NPN型三极管表示符号:Q,VT 表示符号:Q,VT 带阻尼二极管及电阻NPN型三极管 表示符号:Q,VT 表示符号:Q,VT

带阻尼二极管IGBT 场效应管 表示符号:Q,VT 电子元器件符号图形 接面型场效应管P-JFET 接面型场效应管N-JFET 场效应管增强型P-MOS 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 场效应管耗尽型P-MOS 场效应管耗尽型N-MOS

电阻电阻器或固定电阻表示符号:R 电阻电阻器或固定电阻表示符号:R 电位器可调电阻 表示符号:VR,RP,W 表示符号:VR,RP,W 电位器可调电阻 表示符号:VR,RP,W 表示符号:VR,RP,W 三脚消磁电阻二脚消磁电阻 表示符号:RT 表示符号:RT 压敏电阻表示符号:RZ,VAR 热敏电阻表示符号:RT

光敏电阻电容(有极性电容)CDS 表示符号: 电容(有极性电容)可调电容 表示符号:C 表示符号:C 电容(无极性电容)四端光电光电耦合器 表示符号:C 表示符号:IC,N 六端光电光电耦合器 表示符号:IC,N 电子元器件符号图形

电气元器件符号大全.

文字符 仪表P 电流表 PA 电压表 PV 有功电度表 PJ 无功电度表 PJR 频率表 PF 相位表 PPA 最大需量表(负荷监控仪) PM 功率因数表 PPF 有功功率表 PW 无功功率表 PR 无功电流表PAR 信号灯H 声信号 HA 光信号 HS 指示灯 HL 红色灯 HR 绿色灯 HG 黄色灯 HY 蓝色灯 HB 白色灯 HW 连接X 连接片 XB 插头 XP 插座 XS 端子板 XT 母线W 电线,电缆,母线 W 直流母线 WB 插接式(馈电)母线 WIB 电力分支线 WP 照明分支线 WL 应急照明分支线 WE 电力干线 WPM 照明干线 WLM 应急照明干线 WEM 滑触线 WT 合闸小母线 WCL 控制小母线 WC 信号小母线 WS 闪光小母线 WF 事故音响小母线 WFS 预告音响小母线 WPS 电压小母线 WV 事故照明小母线 WELM 熔断F 避雷器 F 熔断器 FU 快速熔断器 FTF 跌落式熔断器 FF 限压保护器件 FV 电容C 电容器 C 电力电容器 CE 接触开关S 正转按钮 SBF 反转按钮 SBR 停止按钮 SBS 紧急按钮 SBE 试验按钮 SBT 复位按钮 SR 限位开关 SQ 接近开关 SQP 手动控制开关 SH 时间控制开关 SK 液位控制开关 SL 湿度控制开关 SM 压力控制开关 SP 速度控制开关 SS 温度控制开关,辅助开关 ST 电压表切换开关 SV 电流表切换开关 SA 整流U 整流器 U 可控硅整流器 UR 控制电路有电源的整流器 VC 变频器 UF 变流器 UC 逆变器 UI 电机M 电动机 M 异步电动机 MA 同步电动机 MS 直流电动机 MD 绕线转子感应电动机MW鼠笼型电动机 MC 执行器Y 电动阀 YM 电磁阀 YV 防火阀 YF 排烟阀 YS 电磁锁 YL 跳闸线圈 YT 合闸线圈 YC 气动执行器 YPA,YA 电动执行器 YE 电阻R 电阻器,变阻器 R 电位器 RP 热敏电阻 RT 光敏电阻 RL 压敏电阻 RPS 接地电阻 RG 放电电阻 RD 启动变阻器 RS 频敏变阻器 RF 限流电阻器 RC 电感L 感应线圈,电抗器 L 励磁线圈 LF 消弧线圈 LA 滤波电容器 LL 电热E

最新模拟电子电路multisim仿真(很全 很好)资料

仿真 1.1.1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 按图7.1-1搭建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选择电路菜单电路图选项(Circuit/Schematic Option )中的显示/隐藏(Show/Hide)按钮,设置并显示元件的标号与数值等 。 1.静态工作点分析 选择分析菜单中的直流工作点分析选项(Analysis/DC Operating Point)(当然,也可以使用仪器库中的数字多用表直接测量)分析结果表明晶体管Q1工作在放大状态。 2.动态分析 用仪器库的函数发生器为电路提供正弦输入信号Vi(幅值为5mV,频率为10kH),用示波器观察到输入,输出波形。由波形图可观察到电路的输入,输出电压信号反相位关系。再一种直接测量电压放大倍数的简便方法是用仪器库中的数字多用表直接测得。 3.参数扫描分析 在图7.1-1所示的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中,偏置电阻R1的阻值大小直接决定了静态电流IC的大小,保持输入信号不变,改变R1的阻值,可以观察到输出电压波形的失真情况。选择分析菜单中的参数扫描选项(Analysis/Parameter Sweep Analysis),在参数扫描设置对话框中将扫描元件设为R1,参数为电阻,扫描起始值为100K,终值为900K,扫描方式为线性,步长增量为400K,输出节点5,扫描用于暂态分析。 4.频率响应分析 选择分析菜单中的交流频率分析项(Analysis/AC Frequency Analysis)在交流频率分析参数设置对话框中设定:扫描起始频率为1Hz,终止频率为1GHz,扫描形式为十进制,纵向刻度为线性,节点5做输出节点。 由图分析可得:当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输入信号电压VI为幅值5mV的变频电压时,电路输出中频电压幅值约为0.5V,中频电压放大倍数约为-100倍,下限频率(X1)为14.22Hz,上限频率(X2)为25.12MHz,放大器的通频带约为25.12MHz。 由理论分析可得,上述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由晶体管的输入电阻rbe限定,输出电阻由集电极电阻R3限定。 1.1.2共集电极基本放大电路(射极输出器)

实验八multisim电路仿真

电子线路设计软件课程设计报告 实验内容:实验八multisim电路仿真 一、验目的 1、进一步熟悉multisim的操作和使用方法 2、掌握multisim做电路仿真的方法 3、能对multisim仿真出的结果做分析 二、仿真分析方法介绍 Multisim10为仿真电路提供了两种分析方法,即利用虚拟仪表观测电路的某项参数和利用Multisim10 提供的十几种分析工具,进行分析。常用的分析工具有:直流工作点分析、交流分析、瞬态分析、傅立叶分析、失真分析、噪声分析和直流扫描分析。利用这些分析工具,可以了解电路的基本状况、测量和分析电路的各种响应,且比用实际仪器测量的分析精度高、测量范围宽。下面将详细介绍常用基本分析方法的作用、分析过程的建立、分析对话框的使用以及测试结果的分析等内容 1、直流工作点分析 直流工作点分析也称静态工作点分析,电路的直流分析是在电路中电容开路、电感短路时,计算电路的直流工作点,即在恒定激励条件下求电路的稳态值。在电路工作时,无论是大信号还是小信号,都必须给半导体器件以正确的偏置,以便使其工作在所需的区域,这就是直流分析要解决的问题。了解电路的直流工作点,才能进一步分析电路在交流信号作用下电路能否正常工作。求解电路的直流工作点在电路分析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执行菜单命令Simulate/Analyses,在列出的可操作分析类型中选择DC Operating Point,则出现直流工作点分析对话框,如图所示。直流工作点分析对话框包括3页。

Output 页用于选定需要分析的节点。 左边Variables in circuit 栏内列出电路中各节点电压变量和流过电源的电流变量。右边Selected variables for 栏用于存放需要分析的节点。 具体做法是先在左边Variables in circuit 栏内中选中需要分析的变量(可以通过鼠标拖拉进行全选),再点击Plot during simulation 按钮,相应变量则会出现在Selected variables for 栏中。如果Selected variables for 栏中的某个变量不需要分析,则先选中它,然后点击Remove按钮,该变量将会回到左边Variables in circuit 栏中。Analysis Options页 点击Analysis Options按钮进入Analysis Options页,其中排列了与该分析有关的其它分析选项设置,通常应该采用默认的 Summary页

Multisim数字电路仿真快速上手教程

Multisim快速上手教程 每一次数电实验都要疯了有木有!!!全是线!!!全是线!!!还都长得要命!!!完全没地方收拾啊!!!现在数电实验还要求做开放实验,还要求最好先仿真!!!从来没听说过仿真是个什么玩意儿的怎么破!!! 以下内容为本人使用仿真软件的一些心路历程,可供参考。 所谓仿真,以我的理解,就是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结合相应的电路原理(姑且理解为KVL+KCL)来对电路各时刻的状态求解然后输出的过程。相较于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仿真轻松许多,因为基本上都转化为逻辑关系的组合了。有人用minecraft来做数字电路,都到了做出8bitCPU的水平(https://www.doczj.com/doc/2115147177.html,/v_show/id_XMjgwNzU5MDUy.html、https://www.doczj.com/doc/2115147177.html,/v_show/id_XNjEwNTExODI4.html)。这个很神奇。 以下进入正文 首先,下载Multisim安装程序。具体链接就不再这里给出了(毕竟是和$蟹$版的软件),可以到BT站里搜索,有一个Multisim 12是我发的,里面有详细的安装说明,照着弄就没问题了。 好,现在已经安装上Multisim 12了。 然后运行,在Circuit Design Suite12.0里,有一个multisim,单击运行。 进去之后就是这样的。 那一大块白的地方就是可以放置元件的地方。 现在来以一个简单的数字逻辑电路为例:

菜单栏下一排是这些东西,划线的是数字电路仿真主要用得上的元件。 来个7400吧 点击TTL那个图标(就是圈里左边那个)。出来这样一个东西: 红圈里输入7400就出来了,也可以一个一个看,注意右边“函数”栏目下写的“QUAD 2-INPUT NAND”即是“四个双输入与非门”的意思。 点击确认,放置元件。 A、B、C、D在这里指一块7400里的四个双输入与非门,点击即可放置。 看起来很和谐,那就做个RS触发器吧。 这里输出用的是一种虚拟器件PROBE,在Indicators组,图标就是个数码管的那个。功能相当于实验箱上那些LED,也是高电平就点亮。元件旋转方向的方法是选中元件然后按Ctrl+R(otate)。还可以选中元件后点击右键,选择“水平翻转”等。

电子元件符号大全

二极管 表示符号:D 变容二极管 表示符号:D 双向触发二极管 表示符号:D 稳压二极管 表示符号:ZD,D 稳压二极管 表示符号:ZD,D 隧道二极管 隧道二极管光敏二极管或光电接收二极 管 发光二极管 表示符号:LED 双色发光二极管 表示符号:LED

光敏三极管或光电接收三极管表示符号:Q,VT 单结晶体管(双基极二极管) 表示符号:Q,VT 复合三极管 表示符号:Q,VT NPN型三极管 表示符号:Q,VT PNP型三极管表示符号:Q,VT PNP型三极管 表示符号:Q,VT NPN型三极管 表示符号:Q,VT 带阻尼二极管NPN型三极管 表示符号:Q,VT 带阻尼二极管及电阻NPN型 三极管 表示符号:Q,VT IGBT 场效应管 表示符号:Q,VT 带阻尼二极管IGBT 场效应 管 表示符号:Q,VT

接面型场效应管P-JFET 接面型场效应管N-JFET 场效应管增强型P-MOS 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 场效应管耗尽型P-MOS 场效应管耗尽型N-MOS 电阻电阻器或固定电阻表 示符号:R 电阻电阻器或固定电阻表 示符号:R 电位器 表示符号:VR,RP,W 可调电阻 表示符号:VR,RP,W 电位器 表示符号:VR,RP,W 可调电阻 表示符号:VR,RP,W 三脚消磁电阻表示符号:RT 二脚消磁电阻 表示符号:RT 压敏电阻 表示符号:RZ,VAR 热敏电阻 表示符号:RT

光敏电阻CDS 电容(有极性电容) 表示符号: 电容(有极性电容) 表示符号:C 可调电容 表示符号:C 电容(无极性电容)表示符号:C 四端光电光电耦合器 表示符号:IC,N 六端光电光电耦合器 表示符号:IC,N 单向可控硅(晶闸管) 双向可控硅(晶闸管) 双向可控硅(晶闸管) 晶振石英晶体振荡器 表示符号:X

multisim 电路仿真 课程设计

4.1 仿真设计 1、用网孔法和节点法求解电路。 如图4.1-1所示电路: 3Ω (a)用网孔电流法计算电压u的理论值。 (b)利用multisim进行电路仿真,用虚拟仪表验证计算结果。(c)用节点电位法计算电流i的理论值。 (d)用虚拟仪表验证计算结果。 解: 电路图: (a) i1=2 解得 i1=2 5i2-31-i3=2 i2=1 i3=-3 i3=-3 u=2 v (b)如图所示: (c)列出方程 4/3 U1- U2=2 解得 U1=3 v U2=2 v 2A1Ω _ + 1Ω 2V - 3A 图4.1-1 i

2U 1- U 2=2 i=1 A 结果:计算结果与电路仿真结果一致。 结论分析:理论值与仿真软件的结果一致。 2、叠加定理和齐次定理的验证。 如图4.1-2所示电路: (a)使用叠加定理求解电压u 的理论值; (b)利用multisim 进行电路仿真,验证叠加定理。 (c)如果电路中的电压源扩大为原来的3倍,电流源扩大为原来的2倍,使用齐次定理,计算此时的电压u ; (d)利用multisim 对(c )进行电路仿真,验证齐次定理。 电路图: (a ) I 1=2 7 I 2-2 I 1- I 3=0 3 I 3- I 2-2 I 4=0 解得 U 1=7(V ) I 4=-3 U 1 U 1=2(I 1- I 2) 如图所示电压源单独作用时根据网孔法列方程得: 3 I 1-2 I 2- I 3= 4 I 2=-3 U 2 7 I 3 - I 1=0 解得 U 2=9(V ) U 2=4-2 I 3 所以 U= U 1+ U 2=16(V ) (b )如图所示。 2Ω 1Ω 2Ω 4Ω 2A 3u + 4V - + u - 图4.1-2

常用电气元件文字符号表

常用电气元件文字符号表 发电机的缩写符号是什么?电压小母线的符号又是什么,通过下表即可了解,感谢开关114提供。

各种配电箱的符号 civilcn高压开关柜AH高压计量柜AM高压配电柜AA高压电容柜AJ低压电力配电箱柜AP低压照明配电箱柜AL应急电力配电箱柜APE应急照明配电箱柜ALE低压负荷开关箱柜AF低压电容补偿柜ACC或ACP直流配电箱柜AD 操作信号箱柜AS控制屏台箱柜AC继电保护箱柜AR计量箱柜AW励磁箱柜AE低压漏电断路器箱柜ARC双电源自动切换箱柜AT多种电源配电箱柜AM 刀开关箱柜AK电源插座箱AX建筑自动化控制器箱ABC火灾报警控制器箱AFC设备监控器箱ABC住户配线箱ADD信号放大器箱ATF分配器箱AVP 接线端子箱AXT这个定义很不错。 矿用铠装控制电缆; MKVV22,MKVV322*0.5,3*0.75,4*4,------37*1.5mm铠装控制电缆;KVV22,KVV32,KVVR222*0.5,3*0.75,4*4,------37*1.5mm铠装屏蔽控制电缆 KVVP-22,RVVP-22,KVVRP-22,KVVP2-22,KVVRP2-222*0.5,3*0.75,4* 4,------37*1.5mm铠装阻燃控制电 缆;ZR-KVV22,ZR-KVV32,ZR-KVVR222*0.5,3*0.75,4*4,------37*1.5 mm铠装阻燃屏蔽控制电 缆;ZR-KVVP22,ZR-KVVRP22,ZR-KVVP2-22,ZR-KVVRP2-222*0.5,3*0. 75,4*4,------37*1.5mm铠装通信电 缆;HYA22,HYA23,HYA53,HYV22,HYV23 5对,10对------2400 对,0.4-0.5-0.6-0.7-0.8-0.9线径铠装充油通信电 缆;HYAT22,HYAT23,NYAT53 5对,10对------800对 0.4-0.5-0.6-0.7-0.8-0.9线径铠装阻燃通信电 缆;ZR-HYA22,ZR-HYA23,ZR-HYA53,WDZ-HYA23,WDZ-HYA535对,10对------2400对,0.4-0.5-0.6-0.7-0.8-0.9线径矿用铠装阻燃通信电 缆;MHYA22,MHYV22,MHYA32,MHYV325对,10对------200 对,0.5-0.6-0.7-0.8-0.9-1.0线径铠装计算机电缆; DJYVP22,ZR-DJYVP22,DJYVRP22,DJYPV22,ZR-DJYPV22DJYPVR22DJ

Multisim电路仿真

Multisim电路仿真 示例1.直流电路分析 步骤一:文件保存 打开Multisim 软件,自动产生一个名为Design1的新文件。 打开菜单File>>Save as…,将文件另存为“CS01”(自动加后缀) 步骤二:放置元件 打开菜单Place>>Component… 1.选择Sources(电源)Group (组),选择POWER_SOURCES(功率源)Family(小组),在元件栏中用鼠标双击DC_POWER,将直流电源放置到电路工作区。 说明:所有元件按Database -> Group -> Family 分类存放

2.继续放置元件: Sources Group –>POWER_SOURCES Family->ROUND(接地点 Basic Group->RESISTOR Family(选择5个电阻) 3.设定元件参数。采用下面两种方式之一 1)在放置元件时(在一系列标准值中)选择; 2)在工作区,鼠标右键点击元件,在Properties (属性)子菜单中设定。 步骤三.根据电路图连线 用鼠标拖动元件到合适位置,如果有必要,鼠标右键点击元件,可对 其翻转(Flip)或旋转(Rotate)。连线时先用鼠移至一个元件的接线端, 鼠标符号变成叉形,然后拖动到另一结点,点击右键确认连线。 若需显示全部节点编号,在菜单 Option>>Sheet Properties>>Sheet visibility 的Net names 选板中选中show all。

步骤四.电路仿真 选择菜单Simulate>>Analyses>>DC operating point…(直流工作点分析) 在DC operating point analysis窗口中,选择需要分析的变量(节点电压、元件电流或功率等)。

电子元件符号大全资料

电子元器件符号 电气符号大全 电路图符号大全 导电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称为电阻,用符号R表示,单位为欧姆、千欧、兆欧,分别用?、K?、M?表示。 一、电阻的型号命名方法: 国产电阻器的型号由四部分组成(不适用敏感电阻)第一部分:主称,用字母表示,表示产品的名字。如R表示电阻,W表示电位器。第二部分:材料,用字母表示,表示电阻体用什么材料组成,T-碳膜、H-合成碳膜、S-有机实心、N-无机实心、J-金属膜、Y-氮化膜、C-沉积膜、I-玻璃釉膜、X-线绕。第三部分:分类,一般用数字表示,个别类型用字母表示,表示产品属于什么类型。1-普通、2-普通、3-超高频、4-高阻、5-高温、6-精密、7-精密、8-高压、9-特殊、G-高功率、T-可调。第四部分:序号,用数字表示,表示同类产品中不同品种,以区分产品的外型尺寸和性能指标等例如:R T 1 1 型普通碳膜电阻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2)——电容 电容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隔直,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电路等方面。用C表示电容,电容单位有法拉(F)、微法拉(uF)、皮法拉(pF),1F=10^6uF=10^12pF 电容器的型号命名方法国产电容器的型号一般由四部分组成(不适用于压敏、可变、真空电容器)。依次分别代表名称、材料、分类和序号。第一部分:名称,用字母表示,电容器用C。第二部分:材料,用字母表示。第三部分:分类,一般用数字表示,个别用字母表示。第四部分:序号,用数字表示。用字母表示产品的材料:A-钽电解、B-聚苯乙烯等非极性薄膜、C-高频陶瓷、D-铝电解、E-其它材料电解、G-合金电解、H-复合介质、I-玻璃釉、J-金属化纸、L-涤纶等极性有机薄膜、N-铌电解、O-玻璃膜、Q-漆膜、T-低频陶瓷、V-云母纸、Y-云母、Z-纸介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3)——电感线圈 电感线圈是由导线一圈*一圈地绕在绝缘管上,导线彼此互相绝缘,而绝缘管可以是空心的,也可以包含铁芯或磁粉芯,简称电感。用L表示,单位有亨利(H)、毫亨利(mH)、微亨利(uH),1H=10^3mH=10^6uH。 电感的分类按电感形式分类:固定电感、可变电感。按导磁体性质分类:空芯线圈、铁氧体线圈、铁芯线圈、铜芯线圈。按工作性质分类:天线线圈、振荡线圈、扼流线圈、陷波线圈、偏转线圈。按绕线结构分类:单层线圈、多层线圈、蜂房式线圈。 电感线圈的主要特性参数1、电感量L 电感量L表示线圈本身固有特性,与电流大小无关。除专门的电感线圈(色码电感)外,电感量一般不专门标注在线圈上,而以特定的名称标注。2、感抗XL 电感线圈对交流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称感抗XL,单位是欧姆。它与电感量L和交流电频率f的关系为XL=2πfL 3、品质因素Q 品质因素Q是表示线圈质量的一个物理量,Q为感抗XL与其等效的电阻的比值,即:Q=XL/R 线圈的Q值愈高,回路的损耗愈小。线圈的Q值与导线的直流电阻,骨架的介质损耗,屏蔽罩或铁芯引起的损耗,高频趋肤效应的影响等因素有关。线圈的Q值通常为几十到几百。4、分布电容线圈的匝与匝间、线圈与屏蔽罩间、线圈与底版间存在的电容被称为分布电容。分布电容的存在使线圈的Q值减小,稳定性变差,因而线圈的分布电容越小越好。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4)——半导体器件 中国半导体器件型号命名方法半导体器件型号由五部分(场效应器件、半导体特殊器件、复合管、PIN型管、激光器件的型号命名只有第三、四、五部分)组成。五个部分意义如下:第一部分:用数字表示半导体器件有效电极数目。2-二极管、3-三极管第二部分: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半导体器件的材料和极性。表示二极管时:A-N型锗材料、B-P型锗材料、C-N型硅材料、D-P型硅材料。表示三极管时:A-PNP型锗材料、B-NPN型锗材料、C-PNP型硅材料、D-NPN型硅材料。第三部分: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半导体器件的内型。P-普通管、V-微波管、W-稳压管、C-参量管、Z-整流管、L-整流堆、S-隧道管、N-阻尼管、U-光电器件、K-开关管、X-低频小功率管(F<3MHz,Pc<1W)、G-高频小功率管(f>3MHz,Pc<1W)、D-低频大功率管(f<3MHz,Pc>1W)、A-高频大功率管(f>3MHz,Pc>1W)、T-半导体晶闸管(可控整流器)、Y-体效应器件、B-雪崩管、J-阶跃恢复管、CS-

电子元件符号及字母表示

电子元件符号及字母表示 电流表 PA 电压表 PV 有功电度表 PJ 无功电度表 PJR 频率表 PF 相位表 PPA 最大需量表(负荷监控仪) PM 功率因数表 PPF 有功功率表 PW 无功功率表 PR 无功电流表 PAR 声信号 HA 光信号 HS 指示灯 HL 红色灯 HR 绿色灯 HG 黄色灯 HY 蓝色灯 HB 白色灯 HW 连接片 XB 插头 XP 插座 XS 端子板 XT 电线,电缆,母线 W 直流母线 WB 插接式(馈电)母线 WIB 电力分支线 WP 照明分支线 WL 应急照明分支线 WE 电力干线 WPM 照明干线 WLM 应急照明干线 WEM 滑触线 WT 合闸小母线 WCL 控制小母线 WC 信号小母线 WS 闪光小母线 WF 事故音响小母线 WFS 预告音响小母线 WPS 电压小母线 WV 事故照明小母线 WELM

避雷器 F 熔断器 FU 快速熔断器 FTF 跌落式熔断器 FF 限压保护器件 FV 电容器 C 电力电容器 CE 正转按钮 SBF 反转按钮 SBR 停止按钮 SBS 紧急按钮 SBE 试验按钮 SBT 复位按钮 SR 限位开关 SQ 接近开关 SQP 手动控制开关 SH 时间控制开关 SK 液位控制开关 SL 湿度控制开关 SM 压力控制开关 SP 速度控制开关 SS 温度控制开关,辅助开关 ST 电压表切换开关 SV 电流表切换开关 SA 整流器 U 可控硅整流器 UR 控制电路有电源的整流器 VC 变频器 UF 变流器 UC 逆变器 UI 电动机 M 异步电动机 MA 同步电动机 MS 直流电动机 MD 绕线转子感应电动机 MW 鼠笼型电动机 MC 电动阀 YM 电磁阀 YV 防火阀 YF 排烟阀 YS 电磁锁 YL 跳闸线圈 YT 合闸线圈 YC 气动执行器 YPA,YA 电动执行器YE 发热器件(电加热) FH 照明灯(发光器件) EL 空气调节器 EV 电加热器加热元件 EE 感应线圈,电抗器 L 励磁线圈 LF 消弧线圈 LA 滤波电容器 LL

基于Multisim的电路仿真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信号放大器的设计》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2013年12月10日至12日

1.实验目的 (1)掌握分立或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2)掌握低频小信号放大电路和功放电路的设计方法。 (4)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市场素质,工艺素质,自主学习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团队精神。 (5)通过实验总结回顾所学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理论和基础实验,掌握低频小信号放大电路 和功放电路的设计方法 2.实验任务和要求 2.1实验任务 1)已知条件: 信号放大电路由“输入电路”、“差分放大电路”、“两级负反馈放大电路”、“功率放大器”、“扬声器”几部分构成。 图2-1 信号放大器的系统框图 2)性能指标: a)输入信号直接利用RC 正弦波振荡电路产生。 b) 前置放大器: 输入信号:Uid ≤ 10 mV 输入阻抗:Ri ≥ 100 k c) 功率放大器: 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Pomax ≥1W 负载阻抗:RL= 8; 电源电压:+ 5 V ,+ 12V ,- 12V d) 输出功率连续可调 直流输出电压 ≤ 50 mV 信号产生 差分放大 共射级放大 功率放大 负反馈 输出信号

静态电源电流≤100 mA 2.2实验要求 1)选取单元电路及元件 根据设计要求和已知条件,确定信号产生电路、前置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的方案, 计算和选取单元电路的原件参数。 2)前置放大电路的组装与调试测量前置放大电路的差模电压增益AU、共模电压增益AUc、共模抑制比KCMR、带宽BW、输入电压Ri等各项技术指标,并与设计要求值进行比较。 3)有源带通滤波器电路的组装与调试 测量有缘带通滤波器电路的差模电压增益AUd、带通BW,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 4)功率放大电路的组装与调试 功率放大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Po,max、电源供给功率PDC、输出效率η、直流输 出电压、静态电源电流等技术指标。 5)整体电路的联调 6)应用Multisim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分析。 2.3选用元器件 电容电阻若干、双踪示波器1个、信号发生器一个、交流毫伏表1个、数字万用表等仪器、晶体三极管 2N3906 1个,2N2222A 5个,2N2222 2个,2N3904 2个,1N3064 1个。 3、实验内容 1、总电路图 (一)实验总体电路图

Multisim仿真混沌电路

Multisim仿真—混沌电路 1104620125

Multisim仿真—混沌电路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非线性电阻电路伏安特性,以及其非线性电阻特征的测量方法; 2、使用示波器观察混沌电路的混沌现象,通过实验感性地认识混沌现象,理解非线性科学中“混沌”一词的含义;; 3、研究混沌电路敏感参数对混沌现象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1、蔡氏电路 本实验采用的电路图如图9-16 所示,即蔡氏电路。蔡氏电路是由美国贝克莱大 学的蔡少棠教授设计的能产生混沌行为的最简单的一种自制电路。R 是非线性电 阻元件,这是该电路中唯一的非线性元件,是一个有源负阻元件。电容C2 与电 感L 组成一个损耗很小的振荡回路。可变电阻1/G 和电容C1 构成移相电路。最 简单的非线性元件R 可以看作由三个分段线性的元件组成。由于加在此元件上的 电压增加时,故称为非线性负阻元件。 三、实验内容 为了实现有源非线性负阻元件实,可以使以下电路,采用两个运算放大器(1 个双运放TL082)和六个配置电阻来实现,其电路如图1,这主要是一个正反馈电路,能输出电流以维持振荡器不断震荡,而非线性负阻元件能使振荡周期产生分岔和混沌等一系列非线性现象。 1、实验电路如下图,电路参数:1、电容:100nf 一个,10nf 一个; 2、线性电阻6 个:

200Ω二个,22kΩ二个,2.2kΩ一个,3.3kΩ一个;3、电感:18mH 一个;4、运算放大器:五端运放TL083 二个;5、可变电阻:可变电阻一个;6、稳压电源:9V 的VCC 二个,-9V 的VEE 二个; 图1 选好元器件进行连接,然后对每个元器件进行参数设置,完成之后就可以对 蔡氏电路进行仿真了。双击示波器,可以看到示波器的控制面板和显示界面,在 控制面板上可以通过相关按键对显示波形进行调节。 下面是搭建完电路的截图: 2、将电压表并联进电路,电流表串联进电路可以直接测出加在非线性负阻的电压、电流, U/V I/mA U/V I/mA 12 0.1579 -1 -0.76917 11 2.138 -2 -1.44352 10 4.601 -3 -1.84752

各种电子元件符号大全

各种电子元件符号 普通的二极管 表示符号:D 变容二极管 表示符号:D 双向触发二极管 表示符号:D 稳压二极管 表示符号:ZD,D 稳压二极管注:单向型 TVS瞬态电压抑制二极 管也是这个符号表示符 号:ZD,D 桥式整流二极管 表示符号:D 肖特基二极管隧道二极管 隧道二极管 光敏二极管或光电接 收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 表示符号:LED 双色发光二极管 表示符号:LED 光敏三极管或光电接收 三极管 表示符号:Q,VT 单结晶体管(双基极二 极管) 表示符号:Q,VT 复合三极管 表示符号:Q,VT NPN型三极管 表示符号:Q,VT PNP型三极管 表示符号:Q,VT PNP型三极管 表示符号:Q,VT NPN型三极管 表示符号:Q,VT 带阻尼二极管NPN型 三极管 表示符号:Q,VT

带阻 尼二极管及电阻 NPN型三极管 表示符号:Q,VT IGBT 场效应管 表示符号:Q,VT 带阻尼二极管IGBT 场 效应管 表示符号:Q,VT 双向型 TVS瞬态电压 抑制二极管 接面型场效应管 P-JFET 接面型场效应管 N-JFET 场效应管增强型 P-MOS 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 场效应管耗尽型 P-MOS 场效应管耗尽型 N-MOS 电阻电阻器或固定电 阻表示符号:R 电阻电阻器或固定电阻 表示符号:R 电位器 表示符号:VR,RP,W 可调电阻或微调电阻 表示符号:VR,RP,W 可调电阻或微调电阻 表示符号:VR,RP,W 电位器 表示符号:VR,RP,W 三脚消磁电阻 表示符号:RT 二脚消磁电阻 表示符号:RT 压敏电阻 表示符号:RZ,VAR 热敏电阻 表示符号:RT

multisim电路仿真图

一.直流叠加定理仿真 图1.1 图1.2 图1.3 结果分析:从上面仿真结果可以看出,V1和I1共同作用时R3两端的电压为36.666V;V1和I1单独工作时R3两端的电压分别为3.333V和33.333V,这两个数值之和等于前者,符合叠加定理。 二.戴维南定理仿真 戴维南定理是指一个具有直流源的线性电路,不管它如何复杂,都可以用一个电压源UTH与电阻RTH串联的简单电路来代替,就它们的性能而言,两者

是相同的。 图2.1 如上图2.1电路所示,可以看出在XMM1和XMM2的两个万用表的面板上显示出电流和电压值为:IRL=16.667mA,URL=3.333V。 图2.2 如上图2.2所示电路中断开负载R4,用电压档测量原来R4两端的电压,记该电压为UTH,从万用表的面板上显示出来的电压为UTH=6V。

图2.3 在图2.2所测量的基础之上,将直流电源V1用导线替换掉,测量R4两端的的电阻,将其记为RTH,测量结果为RTH=160Ω。 图2.4

在R4和RTH之间串联一个万用表,在R4上并接一个万用表,这时可以读出XMM1和XMM2上读数分别为:IRL1=16.667mA,URL1=3.333V。 结果分析:从图2.1的测试结果和图2.4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两组的数据基本一样,从而验证了戴维南定理。 三.动态电路的仿真 1、一阶动态电路: 图3.1 2、二阶动态电路分析: 图3.2 2、二阶动态电路: 图3.3

一阶动态电路中V2随时间的变化可以看出,在0~500ms之间随时间的增大而非线性增大,大于500ms后趋于稳定。 图3.4 当R1电位器阻值分别为500Ω,2000Ω,4700Ω时,输出瞬态波形的变化如上图所示。 四.交流波形叠加仿真 图4.1

电路分析multisim仿真实验二

电路分析Multisim仿真实验二 验证欧姆定律 1.实验要求与目的 (1)学习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 (2)验证欧姆定律。 2. 元器件选取 (1)电源:Place Source→POWER_SOURCES→DC_POWER,选取直流电源,设置电源电压为12V。 (2)接地:Place Source→POWER_SOURCES→GROUND,选取电路中的接地。(3)电阻:Place Basic→RESISTOR,选取R1=10Ω,R2=20Ω。 (4)数字万用表:从虚拟仪器工具栏调取XMM1。 (5)电流表:Place Indicators→AMMETER,选取电流表并设置为直流档。 3. 仿真实验电路 图1 数字万用表测量电阻阻值的仿真实验电路及数字万用表面板

图2 欧姆定律仿真电路及数字万用表面板 4.实验原理 欧姆定律叙述为:线性电阻两端的电压与流过的电流成正比,比例常数就是这个电阻元件的电阻值。欧姆定律确定了线性电阻两端的电压与流过电阻的电流之间的关系。其数学表达式为U=RI,式中,R为电阻的阻值(单位为Ω);I为流过电阻的电流(单位为A);U为电阻两端的电压(单位为V)。 欧姆定律也可以表示为I=U/R,这个关系式说明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阻值成反比,因此电阻阻值越大则流过的电流就越小。 如果把流过电阻的电流当成电阻两端电压的函数,画出U(I)特性曲线,便可确定电阻是线性的还是非线性的。如果画出的特性曲线是一条直线,则电阻式线性的;否则就是非线性的。 5.仿真分析 (1)测量电阻阻值的仿真分析 ①搭建图1所示的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阻阻值的仿真实验电路,数字万用表按图设置。 ②单击仿真开关,激活电路,记录数字万用表显示的读数。 ③将两次测量的读数与所选电阻的标称值进行比较,验证仿真结果。 (2)欧姆定律电路的仿真分析 ①搭建图2所示的欧姆定律仿真电路。 ②单击仿真开关,激活电路,数字万用表和电流表均出现读数,记录电阻R1两

Multisim数电仿真 555电路应用

实验3.12 555电路应用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555电路的工作原理。 2. 学会分析555电路所构成的几种应用电路工作原理。 3.掌握555电路的具体应用。 二、实验准备: 555电路是一种常见的集模拟与数字功能于一体的集成电路。只要适当配接少量的元件,即可构成时基振荡、单稳触发等脉冲产生和变换的电路,其内部原理图如图3.12.1所示,其中(1)脚接地,(2)脚触发输入,(3)脚输出,(4)脚复位,(5)脚控制电压,(6)脚阈值输入,(7)脚放电端,(8)脚电源。 图3.12.1 555集成电路功能如表3.12.1所示。 表3.12.1:

注:1.(5)脚通过小电容接地。 2.*栏对CMOS 555电路略有不同。 图3.12.2是555振荡电路,从理论上我们可以得出: 振荡周期: C R R T ?+=)2(7.021...........................…….....3.12.1 高电平宽度: C R R t W ?+=)(7.021 ..........................…….....3.12.2 占空比: q = 2 12 12R R R R ++............................................…......3.12.3 图3.12.3为555单稳触发电路,我们可以得出(3)脚输出高电平宽度为: RC t W 1.1=............................................................3.12.4 三、计算机仿真实验内容: 1. 时基振荡发生器: (1). 单击电子仿真软件Multisim7基本界面左侧左列真实元件工具条

电子元件符号、作用、单位大全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1)——电阻 导电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称为电阻,用符号R表示,单位为欧姆、千欧、兆欧,分别用Ω、KΩ、MΩ表示。一、电阻的型号命名方法: 国产电阻器的型号由四部分组成(不适用敏感电阻)第一部分:主称,用字母表示,表示产品的名字。如R表示电阻,W表示电位器。第二部分:材料,用字母表示,表示电阻体用什么材料组成,T-碳膜、H-合成碳膜、S-有机实心、N-无机实心、J-金属膜、Y-氮化膜、C-沉积膜、I-玻璃釉膜、X-线绕。第三部分:分类,一般用数字表示,个别类型用字母表示,表示产品属于什么类型。1-普通、2-普通、3-超高频、4-高阻、5-高温、6-精密、7-精密、8-高压、9-特殊、G-高功率、T-可调。第四部分:序号,用数字表示,表示同类产品中不同品种,以区分产品的外型尺寸和性能指标等例如:R T 1 1 型普通碳膜电阻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2)——电容 电容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隔直,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电路等方面。用C表示电容,电容单位有法拉(F)、微法拉(uF)、皮法拉(pF),1F=10^6uF=10^12pF 电容器的型号命名方法国产电容器的型号一般由四部分组成(不适用于压敏、可变、真空电容器)。依次分别代表名称、材料、分类和序号。第一部分:名称,用字母表示,电容器用C。第二部分:材料,用字母表示。第三部分:分类,一般用数字表示,个别用字母表示。第四部分:序号,用数字表示。用字母表示产品的材料:A-钽电解、B-聚苯乙烯等非极性薄膜、C-高频陶瓷、D-铝电解、E-其它材料电解、G-合金电解、H-复合介质、I-玻璃釉、J-金属化纸、L-涤纶等极性有机薄膜、N-铌电解、O-玻璃膜、Q-漆膜、T-低频陶瓷、V-云母纸、Y-云母、Z-纸介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3)——电感线圈 电感线圈是由导线一圈*一圈地绕在绝缘管上,导线彼此互相绝缘,而绝缘管可以是空心的,也可以包含铁芯或磁粉芯,简称电感。用L表示,单位有亨利(H)、毫亨利(mH)、微亨利(uH),1H=10^3mH=10^6uH。 电感的分类按电感形式分类:固定电感、可变电感。按导磁体性质分类:空芯线圈、铁氧体线圈、铁芯线圈、铜芯线圈。按工作性质分类:天线线圈、振荡线圈、扼流线圈、陷波线圈、偏转线圈。按绕线结构分类:单层线圈、多层线圈、蜂房式线圈。 电感线圈的主要特性参数1、电感量L 电感量L表示线圈本身固有特性,与电流大小无关。除专门的电感线圈(色码电感)外,电感量一般不专门标注在线圈上,而以特定的名称标注。2、感抗XL 电感线圈对交流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称感抗XL,单位是欧姆。它与电感量L和交流电频率f的关系为XL=2πfL 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