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哲学】老子及其哲学思想

【哲学】老子及其哲学思想

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厉乡曲里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做过“周守藏室之史”,见闻广博。年龄比孔子大,据说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周礼。晚年过着隐居生活。老子的道家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道生万物的哲学体系。老子一生的思想精华都凝集于《道德经》,读老子其哲学,读老子其智慧,对我们人生具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顺其自然”,老子教会了我们如何看待事物。
“道法自然”,就是顺其自然,一切顺其自然,因为道就是顺其自然,顺其自然是一种是非常的智慧,叫“强扭的瓜不甜”,一切顺应大道,大道就是自然而然。
而我们却总是对事物的发展过于强求,但却往往适得其反。老子曰:“物壮则老”“物极必反”“物盛而衰”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看得清清楚楚,有美就有不美,有善就有不善,一个事物有这个一面,肯定有另一面,这两个面是相辅相成的,这两个面是可以转化的。所以美的东西经营的不好,就转变成丑的。善的东西经营得不好,就会变成恶的。
老子告诉我们,在改变事物的同时,一定要尊重其发展规律,找到事物的“自然之道”。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告诫我们事物的转化总是从质变到量变的过程。
事物的转化总有一个量变的过程,老子从“大生于小”的观点出发,阐述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说明“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的远大事情,都是从“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为开端的,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同时也告诫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万事起于忽微,量变引起质变!
“去奢,去甚,去泰”,老子教育我们人要追求快乐,而不是享乐。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意思是不要在心中兴起欲望的贪求,这个欲望不要让它兴起来,那天下会自己安定下来。我们想想,天下都能安定,我们一个小小的家庭那就更会安定下来。所以,“不欲以静,天下自定”,家庭也会自定。这是我们现代家庭一个值得重视的智慧。
“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这是什么呢?当你一种贪求的欲望慢慢地从心里滋长出来的话,你要想到“道”,你要想到道是真诚,道是质朴的,用道的真和朴来压住它,镇住它,你就成功了。这是多么好啊!那么什么叫“无名之朴”?拿个什么东西,这个道来压住它呢?老子跟你讲了一个理念,这个理念很简单,叫“知足

者,富也”。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这就是说要塞住欲念的孔穴,紧闭欲念的门径,终身都不会有烦恼之事。如果打开欲念的孔穴,就会增添纷繁复杂的烦恼,终生都不可救治。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教会我们做一个明智的人。
老子说了,知道别人,你是智慧。你了解别人,你是智慧;你知道自己,了解自己,这是高明,合起来就是明智。所谓的智,是自我之智;而明,则是心灵之明。“知人者”,知于外;“自知者,明于道”。智者,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内;明者,知己知人,内外皆明。智是显意识,形成于后天,来源于外部世界,是对表面现象的理解和认识,具有局限性和主观片面性;明,是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客观全面性。欲求真知灼见,必返求于道。只有自知之人,才是真正的觉悟者。
圣人孔子也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意思是说,能认识别人的叫做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做高明,能战胜别人的叫做有力,能克制自己的人才算刚强。
明古之理,可治今之事。老子的哲学与人生智慧,对今天的显示社会,仍然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