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地理《交通运输业》

八年级地理《交通运输业》

八年级地理《交通运输业》
八年级地理《交通运输业》

八年级地理科教学设计

一、学科:中学地理(粤教版)

二、课例名称:第四章第三节交通运输业

三、执教教师:沈凯凌

四、课型:活动性学习

五、年级:八年级(上册)

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及基本运输方式。

2.帮助学生了解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培养民族自豪感。

3.要求学生掌握我国铁路主要干线的分布,记住重要的铁路枢纽。

4.要求学生能读懂列车时刻表,为出行提供便利。

5.帮助学生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合理布局发展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6.帮助学生树立交通守法观念,提高安全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我国主要铁路线的名称及应用;我国主要的铁路枢纽。

教学难点: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列车时刻表的应用。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式、活动练习式。

教具:教材、地理填充图册。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略)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学完第三章,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进入第四章的学习(板书)。第四章里,我们将学习什么呢?让我们来一睹为快吧(指导学生查书)。我们今天学习第三节——交通运输业(板书)。

讲授新课:

1、提问:什么是交通运输业?生活中有哪些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

2、归纳与小结:

(1)交通运输业是指使用运输工具或人力、畜力将货物或旅客送达目的地,使其空间位置得到转移的经济活动。

(2)你们所说的汽车、轮船、飞机、火车分别是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另外还有一种特定的运输方式——管道运输。(参见教材

P90 图4.36)

3、承转:现代五种基本运输方式中,今天我们先来学习“铁路运输”(板书),请同学们翻到教材P81。

4、提问:在座的有谁坐过火车吗?等有人回应后,请她(他)谈谈所见所闻。

5、归纳与小结:……,实在没人,教师做现身说法。

6、材料:

(1)吴淞铁路是我国的第一条铁路。1866 年开始兴建,1876 年竣工。全长四十里,是英国资本家未经中国政府的许可而擅自修筑的。他们为了修建这条

铁路,用“建造马车道”的谎言骗过了清朝的地方官吏以后,便开始动工。先从

上海外国租界修到租界以外的宝山江湾,然后又得寸进尺地修到吴淞。这不仅

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是一种赤裸裸的侵略行径,而且还有其经济侵略和

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罪恶目的。后来清政府用28 万两白银将其赎回,全部被清政府赎回拆除了。

(2)京张铁路是我国第一条自力修建的铁路。1905 年开始,詹天佑以他

精湛的技术、崇高的责任感和顽强毅力,克服重重阻碍,终于在1909 年修建成

举世瞩目的真正意义上的我国第一条自力修建的铁路,揭开了中国铁路史上光

辉的一页,大大鼓舞了我国人民。

7、归纳与小结:自二十世纪初至今,我国铁路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A、里程及线路布局:已修建铁路9.1 万多千米,除澳门外,其它各省级行

政单位都有铁路运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青藏铁路与厦深铁路。

B、动力:淘汰了蒸汽,基本实现电气化与燃油化,时速大大提高。

(回忆《铁道游击队》里的火车,介绍武广新干线)

八年级地理《水资源》教案

第三节、水资源 教学目的 1.掌握我国水资源的时间、空间分布特点及其成因;掌握水资源的分布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掌握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途径。 2.在学习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培养学生使用图表资料分析水资源特点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地理分析能力。 3.使学生认识水资源的珍贵,培养他们树立珍惜水资源的思想观念,促进他们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2.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途径。 教学难点: 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案例法、谈话法等 教学用具 对媒体、板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1.什么叫水资源?(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水。就目前状况来看,主要指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水资源是可更新资源还是不可更新资源?为什么?(属可更新资源。因为水是可以不断循环和更新的。) 大家知道水资源对人类十分重要,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学习新课 第三节中国水资源 一、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板书] [读图练习]读“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图” (1)在外流区中,若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其南、北河流的径流量有何不同?(北少、南多) (2根据以上的分析,说明我国水资源在地区的分布方面有什么规律?(内少外多,北少南多) [教师归纳]通过分析我们了解到,我国北方地区河流数量少,径流量小,水资源总量少。南方河流径流量大,水资源丰富。 建国以来,我国华北地区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建设,粮食普遍增产,用水量也随之大增。再加上大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人们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猛增,所以造成我国北方地区,尤其华北地区严重缺水。 1.水资源的地区分布[板书] 地表径流地区分布不平衡。从全国看:东南有余,西北不足。在东部季风区内,秦岭淮河以南有余,北方不足。[板书]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测试题(附答案)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七章测试题 1.下列关于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重合 B.南方地区是指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 C.南方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D.南方地区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2.学习了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贝贝整理了一下笔记,其中,有一项有误,请你帮他找出来() A.南方地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B.南方地区被称为“红土地” C.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D.南方地区地形较为单一,以平原为主 3.下列地理特征不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A.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各种地形交错分布 B.除山地外,本区的年降水量大致在400毫米至800毫米之间 C.我国重要的热带作物基地和水稻产区分布于南方地区 D.“天府之国”和“鱼米之乡”分布于南方地区 4.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网密布,水田广布,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 A.大力建发电站 B.围湖造田 C.种植水稻、油菜、甜菜、棉花 D.发展水产业 5.下列适合茶树生长的土壤是() A.黑土 B.黄土 C.红壤 D.水稻土 6.关于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或三熟 B.小麦是本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C.河湖众多,是闻名全国的“鱼米之乡” D.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是本区重要的粮棉产区

7.“天府之国”和“鱼米之乡”分别指的是那两个地区() A.西藏、云南 B.成都、东北平原 C.成都、长江中下游平原 D.广西壮族自治区、华北平原 8.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开发带来的生态问题不包括() A.土地盐碱化,土地生产力下降 B.工矿企业发展和机动车数量增加导致酸雨频发 C.江河湖泊淤积严重加剧洪灾 D.长江水污染日益严重 9.下列有关长江三角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包括了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全部地区 B.位于长江中游地区 C.南京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D.杭州西湖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著名旅游景点 10.长江沿江地带四大城市群中,城镇最密集的是() A.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城市群 B.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 C.以南京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城市游 D.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11.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的行使主权,并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是() A.1999年12月1日 B.1997年7月1日 C.1999年12月20日 D.1997年12月20日 12.香港和澳门的人地关系是“人多地峡”,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为了弥补城市建设用地的严重不足,长期以来,香港和澳门一直在() A.向月球移民 B.居住在船上 C.拓展海外殖民地 D.填海造地 13.香港和大陆相比,其经济发展方面的优势是() A.丰富的资源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农业》 一、课标要求 1.位置与分布:在地图上指出南方地区的范围。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2.联系与差异: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3.用事例说明南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查阅中国四大区域地图,找出南方地区的范围。简单评价南方地区的位置。 2.分析地图及资料,掌握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内部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3.探究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理解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地图,查找南方地区的边界线,描述并评价南方地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运用地图和资料,确定南方地区的地形组成,分析内部差异与区域发展特点;运用气候统计图表归纳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通过景观图欣赏,感受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通过阅读物产分布图,了解自然条件对水田农业生产的影响。 3.列举实例,说明南方地区丰富的物产,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了解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要素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的基础上,树立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农作物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2.教学难点 南方地区不同地形区主要的地理差异。南方地区的气候与地形对农业的影响。 四、教学策略 以关于江南的话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开始本节课的学习;通过读图、析图,培养学生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分组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反馈教学效果。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案。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不同人眼中的南方地区 文人、画家笔下的南方: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知识点

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第七章南方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1、位置与范围: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临东海和南海。 2、地形: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部与西部的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3、气候:南方地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4、土壤:由于水热充足,这里植被常绿。在湿热的环境中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红土地”。四川盆地有紫色土。云贵高原被称为“喀斯特高原“ 5、河流:水量大、汛期长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 2、南方地区耕地多为水田,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3、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水田集中连片,山区水田零散分布在河谷和缓坡。 4、主要农作物 (1)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也种植小麦。 (2)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胶,以及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3)三种常见的食材:莲藕、椰子、竹笋。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 一、江海交汇之地 1.地理位置和范围 (1)位置: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范围: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温和湿润。 2.“鱼米之乡” 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3.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沿江沿海港口众多。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古都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1)古都城市:南京、杭州。 (2)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扬州等。 2、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重要的综合型工业城市。该城市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且随着浦东的开放开发,该作用进一步增强。 3、城市群不同城市间的“同城效应” (1)依据条件:交通的发展,主要指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2)生活方式: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工作和生活,就想是在同一座城市一样。 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八年级地理上册《水资源》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水资源》教案 李梅香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知道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了解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继续培养学生使用地图和相关图表、材料及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通过本节课对地图和图表的综合分析,引导学生用过去所学和教师提供的资料,自主探究和分组讨论等方式学习新知识,并使学生认知知识的连续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节约用水,有意识的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保护有限的水资源。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及解决措施;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教学难点:分析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造成影响及解决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对淡水资源危机的意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做节水、护水的模范。 三、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和我们日常生活较为密切,许多内容是我们身边发生的事。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效果,主要采用“角色扮演”和“讨论法”。通过“角色扮演”和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并通过活动设计,有意识地让学生亲自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四、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分组,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准备课堂讨论。 2.教师收集相关资料数据、图片,准备相关投影片。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背景音乐——高山流水。教师:听着这美妙的音乐,请闭上眼睛想象:青山削翠,流水潺潺,飞泉瀑布,水天一色,相映成趣,好不惬意,我们好像听到高山对流水说:高山仰止,流水不断;流水对高山讲:万流归宗,生命永恒!(学生听音乐跟随老师一起体会。) 2、讲授新课: 板书课题:第三节水资源一、时空分布不均: (1)水资源的概念和作用。(学生看书并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教师总结。)明确:水资源概念 广义:包括海水在内的地球水量总体。狭义:是指地球上的淡水资源。 作用:人的生命活动和动植物的生长都离不开水。水不仅维持地球一切生命,而且对一切经济问题都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意义。 (2)多媒体展示“中国主要河流径流量分布示意图”,让学生观察我国河流径流量的南北、东西差异,教师总结。 明确:我国水资源在空间上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另外我国水资源从时间分配上来看:夏秋多冬春少。 (3)思考: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先给学生展示资料,学生举例并讨论,教师总结。) 明确: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如:南、北方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差异明显,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我国将水和径流的季节、年季节

2019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知识点总结(新版)新人教版

第七章南方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位置与范围: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临东海和南海。 2、地形: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部与西部的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3、气候:南方地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3、土壤:在湿热的环境中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红土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土、四川盆地有紫色土。云贵高原的“喀斯特高原地貌” 4、河流:水量大、汛期长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 2、南方地区耕地多为水田,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3、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水田集中连片,山区水田零散分布在河谷和缓坡。 4主要农作物 (1)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也种植小麦。 (2)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胶,以及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3)三种常见的食材:莲藕、椰子、竹笋。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 一、江海交汇之地

1.地理位置和范围 (1)位置: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范围: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温和湿润。 2.“鱼米之乡” 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3.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内河航与便利(沿江沿海港口众多。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 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古都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1)古都城市:南京、杭州。 (2)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扬州等。 2、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重要的综合型工业城市。该城市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且随着浦东的开放开发,该作用进一步增强。 3、城市群不同城市间的“同城效应” (1)依据条件:交通的发展,主要指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2)生活方式: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工作和生活,就想是在同一座城市一样。 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1、区域全貌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测试卷第七章-2

第七章南方地区 一、选择题 1.南方是我国水田的集中分布区,这是由于当地() A. 干旱少雨 B. 湿热多雨 C. 平原广阔 D. 濒临海洋 2.下面所示四幅图中,反映南方地区气候特征的是( ) 3.为纪念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某中学举行了香港知识竞赛活动。下面关于香港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世界著名的博彩旅游中心 B. 世界著名的转口贸易中心 C. 亚洲的天然植物园 D. 我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4.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A. 地形平坦 B. 水源充足 C. 劳动力丰富 D. 紧邻港澳 5.下列关于台湾岛叙述错误的是() A. 森林茂密,有“天然植物园”的美誉 B. 自然资源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C. 盛产甘蔗,被誉为“东方甜岛” D. 粮食以小麦为主,被誉为“海上米仓” 6.与香港和澳门毗邻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A. 福建省 B. 海南省 C. 广东省 D. 广西壮族自治区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7.图中西侧山脉和东侧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东侧河流为() A. 淮河 B. 黄河 C. 长江 D. 珠江 8.下列数据,有可能为正常年份甲地1月份平均气温的是() A. 5℃ B. 8℃ C. -3℃ D. -16℃ 9.图中甲地区及其以北的耕地类型是() A. 旱地 B. 水田 C. 湿地 D. 林地 这里“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以全国2.2%的陆地面积、10.4%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2.1%的国内生

产总值、24.5%的财政收入、28.5%的进出口总额,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0.材料中所说区域指的是() A. 京津唐地区 B. 长江三角洲地区 C. 环渤海地区 D. 珠江三角洲洲地区 11.下列关于该区域的自然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①航运发达,水资源、渔业资源十分丰富②东临渤海和黄海 ③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贯通东西④拥有濒海、沿江双重区位优势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2.下列关于该区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被人们赞美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B. 被誉为“东方明珠” C. 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D. 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读“我国南、北方地区景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乙 13.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是() A. 太行山脉 B. 横断山脉 C. 大兴安岭 D. 秦岭—淮河 14.与北方相比,我国南方的人文特征表现在() A. 屋顶坡度小 B. 种植水稻、油菜 C. 农田多旱地 D. 经常使用马车 15.造成“南橘北枳”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不同 B. 耕作制度不同 C. 地形不同 D. 栽培技术不同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6.图中A为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岛,该岛位于() A. 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D. 南海 17.下列有关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岛上河流短急,水能丰富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水资源 教案

第三节水资源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和文字资料,使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征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知道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了解我国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 2.培养学生使用地图和相关图表、材料及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认识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节约用水,有意识地保护有限的水资源,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了解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 2.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难点 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途径。 三、教学策略 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日常生活较为密切,许多内容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教学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可以采用以下三种策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四、教学方法 1.读图分析法: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 2.问题探究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思维。 3.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信息搜集整理能力、合作学习能力。 五、教学准备 1.学生任务:调查家庭用水情况,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准备课堂讨论。 2.教师任务:收集相关资料数据、图片,准备相关投影片。 六、教学课时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视频:节水公益广告 提问:看来大家都非常喜欢这个视频,那么从这则视频中,我们了解到的水的利用价值有哪些呢?这些水资源都来自哪里? 板书课题:第三节水资源 一、时空分布不均 新授 1.水资源的概念和作用。(学生看书并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教师总结。) 明确:水资源概念。 广义:包括海水在内的地球水量总体。 狭义:是指地球上的淡水资源。 作用:人的生命活动和动植物的生长都离不开水。水不仅维持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而且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多媒体展示“中国主要河流径流量分布示意图”,学生观察我国河流径流量图,了解河流流量分布与水资源分布的关系,引导学生找出图中的红线,即水资源南北方界线。说明该界线大致以长江流域界线为界,由图可知,我国南方河流数量多,径流宽度大,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南丰北缺。 明确:我国水资源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南丰北缺。重点提出在空间分布上,西北地区、华北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强调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分布的不匹配性。 3.多媒体展示“北京年降水量的变化示意图”,引导学生从图中查出北京降水量最多与最少的年份,分析降水量与河流流量的关系,结合我国气候资料,得出我国水资源的年际变化特点。 4.思考: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先给学生展示活动式课文的三则资料,学生讨论、总结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影响,分析原因。教师总结。) 明确: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如:旱涝灾害等。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水资源知识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水资源知识点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最关键资源,可是如今,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体污染严重,水资源的保护和水污染的治理成为现代社会最关注的问题,整理了水资源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知识点 1.地球上的水,97%是海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我国水资源总量位于世界第六位,人均为世界水平的1/4。属于严重缺水国家之一。 3.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为每年的3月22日到28日。 4.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1)时间上——夏秋季多,冬春季少;解决季节分布不均的办法:兴建水库(长江上的三峡工程、黄河上的小浪底) 2)空间上——南丰北缺,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我国水土资源的配合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况。解决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缓解我国北方地区的严重缺水的南水北调工程等。 5.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人类对淡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

增,不少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水资源不足和用水紧张。 6.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课后练习及解析 1.从自然资源的利用状况上看,水资源属于()资源。 解析:从自然资源的利用状况上看,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它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而且资源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答案:可再生 2.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二是()。 解析:20世纪50年代以后,全球人口急剧增长,工业发展迅速。一方面,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以惊人的速度扩大;另一方面,日益严重的水污染蚕食大量可供消费的水资源。另外一个原因造成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就是浪费水资 源现象严重,公民节约意识还不强烈。 答案:水资源的浪费水资源的污染 3.我国水资源总量少于()、()、()、()、()、(),居世界第()位。 解析:我国水资源总储量约281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水资源》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水资源》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水资源》教案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等资料说出黄河基本概况及各河段的水文特征; 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黄河存在的问题及治理的措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黄河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理解黄河的综合利用和治理措施。 【教学难点】 黄河各河段的环境问题及黄河的治理措施。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导) 视频导入,展示黄河的景观,通过动态景观能生动地、真实准确地感受到黄河那种磅礴的气势,陶冶情操,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教师寻找切入点,自然导入新课。 一、认识黄河 (学)自主学习 学的意图:众所周知知学而不思则罔。学这个环节是一节课的基础环节,保证学生能够认真的看书、独立思考、深入思考,便于学生用脑思考、理解所学内容,为后面的论展做铺垫。 1:说出黄河的基本概况落实学习目标1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是这节课的基础知识。学生利用《黄河水系图》、《中国地形图》找出下列表格内容。板画无注记的黄河干支流图让学生填图。通过学生的读图、填图活动突

出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即从地图中获取知识,在地图中消化理解知识。 2:说出黄河的各河段的水文特征落实学习目标2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利用文字、景观图片提取信息的能力、形成语言文字的能力。 (论)(合作交流) 合作要求: 1.对议:自主学习1、2 2.组议:对议存在的疑惑 3.时间:约3分钟 (展)(展示汇报) 1. 小组选代表展示。 2. 其余同学准备质疑、补充、完善。 3. 时间:约5分钟 二、赞美黄河 意图:本课的重点虽然不在这里,但可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念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步骤: 1.要求学生读中国地形图,假如你是一个水电站建设专家,你应该把水电站建在黄河的哪些河段,才能充分发挥黄河的水能资源。各小组讨论,派代表上台交流,得出问题的答案后,教师再出示黄河流域水系图,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出黄河的主要水电站,印证学生的结论。https://www.doczj.com/doc/211382706.html, 2.进行完这个活动,此时同学们对母亲河的奉献、伟大有了初步的感受,为进一步加深印象,此时,多媒体显示三组景观图片,自然而然印象深刻。 三、忧患黄河 (学)自主学习黄河各河段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等差异很大。读我国分区略图, 完成下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地区和乙图地区是依据地形划分的 B.乙图大部分地区的农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 C.丙图地区的农业部门以畜牧业为主。 D.丁图地区是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2.下列语句描述乙地区的是() A.雪山连绵,牦牛成群 B.河湖密布,鱼米之乡 C.草原荒漠广布,绿洲瓜果香甜 D.林海雪原银装素裹,冰雕晶莹剔透 3.下列哪些是长江经济带主要优势()①交通 便捷 ②产业种类多,规模大③资源丰富④城市密 集,市场广阔⑤长江经济带将“一带”与“一 路”紧密融合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4.南方地区依托丰富的水能及有色金属资源,建立的工业基地是() A. 辽宁鞍山 -本溪钢铁工业基地 B.宜昌电力、湘中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C.新疆克拉玛依石油工业基地 D.青海察尔汗化学工业基地 5.“长三角经济圈”与“西三角经济圈”相比,二者发展经济都具备的有利条件是 () A. 水资源丰富 B. 矿产资源丰富 C. 国家的优惠政策 D. 发达便捷的交通 6.南北方农作物的熟制有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热量条件不同 B.年降水量不同 C.地形类型不同 D.土壤肥力不同读我国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题

7.该地区位于 A. 南部沿海地区 B. 长江中下游地区 C. 华北平原 D. 东北平原 8.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气温不断升高 B. 降水不断减少 C. 市场需求变化 D. 土壤肥力下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该地区以城市群为龙头带动了区域经济的起飞。回答30-31 题。 9.长江沿江地带拥有世界著名的城市群,其中的核心城市是 A. 武汉 B. 上海 C. 南京 D. 重庆 10.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城市群发育关系不密切的自然因素是 A. 气候温和湿润 B. 河网密集,水源充沛 C. 矿产资源丰富 D. 临江面海的地理位置 读“我国长江三角洲图”,回答: 11.下列景点不在图示区域的是() A. 杭州西湖 B. 颐和园 C. 浙江乌镇 D. 拙政园 12.图中的湖泊是 A. 太湖 B. 洞庭湖 C. 鄱阳湖 D. 洪泽湖 13.小明旅游回来.带回来一些照片.其中在上海拍摄的是()

八年级地理水资源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水资源教学设计 1 / 3 八年级地理 水资源教学设计 设计人 李雪红 课型 新授 课时总数 2 课题 第三章 第三节 水资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途径。 2.理解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读图分析,培养学生读图并归纳总结地理问题的能力。 2.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教育学生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倡导节约的资源观,培养资源保护意识。使学生能够从我做起,以实际行动,保护和节约有限的水资源。 教学重点 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存在问题。 教学难点 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 教学方法 谈话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租探究法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水资源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制作CAI (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读下面漫画,回答下列问题:(1)该漫画反映了______问题.(2)我国水资源分布的时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2、看到漫画的第一印象或感受是什么?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为什么还会出现严重的短缺问题? 〖讲解新课〗 板书:第三节水资源 一、时空分布不均 1、阅读书P75—P76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______和_______。 (2)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淡水资源分布 (1)全球淡水危机;(2)在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平衡; 小组讨论交流。 回答问题。 小组讨论交流。 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联系所学旧知学习新知,学生易于理解接受。

八年级地理教案:水资源

八年级地理教案:水资源 以下是查字典地理网为您推荐的水资源,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说出水资源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从地理事实中概括结论的能力。 2、使学生能够通过资料解释世界水资源的有限以及分布不均,了解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切实体会到世界水危机、中国水危机,同时培养学生从数据和图表中提取地理信息以及进一步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 3、使学生能够初步具有关心水资源的思想,能够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出主意,并自觉地从身边做起节约用水、防止污染,同时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以及创 新意识。 教学重点 1、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水危机的严重性,树立正确的水资源观。 2、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方法 小组学习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教学挂图 教学设计

[引入]: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来讨论有关水的问题,也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三节《水资源》。 [板书]:第三节水资源 [提问]:你在日常生活中都用水做过什么? (可请多位学生回答) [转折过渡]:同学们说的都是水资源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水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又如何呢? (可请多位学生回答) [启发提问]:以上我们看到了水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你能不能试着用一句话总结一下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学生可有多种答案,教师均应予以肯定) [转折过渡]:水对人类这么重要,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学生回答) [转折过渡]:这些参加循环的水我们人类目前都能直接利用吗?(图3.16) [总结]:人类目前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板书]一、水是宝贵的资源 [转折过渡]:以上我们学习了水资源对人类是如此的重要,可水资源又是极为有限的。那我们人类应该如何对待水资源呢? [提问1]:下面我请同学们看图3.17,请同学们思考人类是

初中八年级地理:水资源教案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水资源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Water resource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水资源 教案人教版地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说出水资源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从地理事实中概括结论的能力。 2、使学生能够通过资料解释世界水资源的有限以及分布不均,了解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切实体会到世界水危机、中国水危机,同时培养学生从数据和图表中提取地理信息以及进一步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 3、使学生能够初步具有关心水资源的思想,能够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出主意,并自觉地从身边做起节约用水、防止污染,同时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以及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1、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水危机的严重性,树立正确的水资源观。 2、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方法 小组学习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教学挂图 教学设计 [引入]: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来讨论有关水的问题,也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三节《水资源》。 [板书]:第三节水资源 [提问]:你在日常生活中都用水做过什么? (可请多位学生回答) [转折过渡]:同学们说的都是水资源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水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又如何呢? (可请多位学生回答) [启发提问]:以上我们看到了水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你能不能试着用一句话总结一下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学生可有多种答案,教师均应予以肯定) [转折过渡]:水对人类这么重要,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学生回答) [转折过渡]:这些参加循环的水我们人类目前都能直接利用吗?(图3.16) [总结]:人类目前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非常有限的。

八年级地理上册水资源教案人教版

水资源 授课时间:总计:22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特点(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及相应的工程措施。 教学难点:推测某一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时空分布不均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创设情境;今天家里停水了。学生谈感受。 2.教师展示两组数据资料:水对生命的重要性、水对生产和生活的 重要性。 3.教师展示生活中因缺水而发生的生活实例和不同年份南方发生的 洪涝灾害实例。 二、学习新课 1.水资源的概念 (1)教师提出话题:我们的生产、生活用水来自于哪里?学生自由 发言。教师点评。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基本结论是:直接来源 为河流、湖泊水;最终来自于大气降水。 (2)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思维整理。 2.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匀 (1)教师展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学生推测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 规律。学生会得出类似结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或者仅说出南丰北 缺也可以)。 教学复备 栏

(2)教师展示中国河流流量分布图和中国水资源供需状况图,验证学生的结论。 (3)教师展示中国南方与北方水、土、人口等配置的相关资料,引发学生讨论问题: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对我们的社会经济会有怎样的影响?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拨评价。学生能够说出南北供需矛盾即可,能够发现华北和西北缺水严重的更好。 3.水资源的季节分布不均匀 (1)教师展示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地的降水柱状图,学生推测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变化规律。运用前面的思维方式学生不难得出:夏秋多,冬春少。 (2)教师展示中国黄河、长江流量年变化曲线图,验证学生的结论。 (3)参照前面的研究方法,学生会提出: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布差异对我们的社会经济会有怎样的影响?教师可以提醒学生结合课前

【教育资料】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知识点集锦学习精品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知识点集锦学习可以这样来看,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查字典地理网编辑了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七章南方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1、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3、气候: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地区 中国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包括江苏省和上海市东南部、浙江省东北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三角洲顶点在镇江市、扬州市一线,北至小洋口。南临杭州湾。海拔多在10米以下,间有低丘(如惠山、天平山、虞山、狼山等)散布,海拔200~300米。长

江年均输沙量4~9亿吨,一般年份有28%的泥沙在长江中沉积,个别年份高达78%,三角洲不断向海延伸。 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1.“一国两制” (1)提出者: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2)含义:“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意义:“一国两制”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 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主要包括台湾岛,及其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小岛,面积共约3.6万平方千米,人口2200多万,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钓鱼岛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而不是日本领土,台湾省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领土。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台湾97%为汉族人,居民主要是广东、福建两个省移民的后代。

2018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主要知识点整理

2018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主要知识点 整理 2018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主要知识点整理 第七章认识国家日本概况: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及附近小岛组成,面积37.7万平方千米,人口1.27亿,首都东京,通用语言为日语,主要民族为大和民族;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占3/4)。日本多火山、地震,原因:日本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日本最高峰:富士山(海拔3776米,是一座活火山)。日本气候:海洋性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日本森林覆盖率高,有“绿色王国”之称。日本农业特点:耕地少、地块小,依靠科技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 日本工业特点:工业生产能力和国内生产总值均居世界前列,现代化程度高;矿产资源缺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能源进口国),经济对外依赖性大。 日本工业分布: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带”。 两大对外港口城市:神户、横滨。 日本最大贸易伙伴国:美国; 第二大贸易伙伴国:中国大陆。日本文化特点:传统与现代并存,东、西方文化兼容。日本本土文化如温泉沐

浴、春天赏樱等。美国概况:全称为美利坚合众国,面积937万平方千米,人口2.84亿(2002年),首都华盛顿,通用语言英语,绰号“山姆大叔”。位于北美大陆中部,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共有50个州。 40.美国文化特点:多元文化,美国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折射出其他民族文化的美丽之处。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有“人种博物馆”之称。现美国人口中白人约占82%,黑人约占13%。美国经济特点:经济发达表现: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在世界上均首位,科技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和军事大国。农业: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国,出口的粮食约占世界粮食贸易总量的 1/2,美国农业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工业: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是世界上最大、最集中的工业区。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南岸,形成了城市群集的制造业带。 42.美国城市:纽约:美国最大城市和海港,最大的综合性工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华尔街、自由女神像、联合国总部位于该市)。 芝加哥:美国第二大城市和最大钢铁工业基地。 华盛顿: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白宫、林肯纪念堂位于该市)。底特律:全国最大汽车工业中心,有“汽车城”之称。

新版人教地理八年级上册《水资源》教案

《水资源》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知道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了解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继续培养学生使用地图和相关图表、材料及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通过本节课对地图和图表的综合分析,引导学生用过去所学和教师提供的资料,自主探究和分组讨论等方式学习新知识,并使学生认知知识的连续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节约用水,有意识的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保护有限的水资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及解决措施;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教学难点:分析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造成影响及解决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对淡水资源危机的意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做节水、护水的模范。 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和我们日常生活较为密切,许多内容是我们身边发生的事。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效果,主要采用“角色扮演”和“讨论法”。通过“角色扮演”和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并通过活动设计,有意识地让学生亲自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分组,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准备课堂讨论。 2.教师收集相关资料数据、图片,准备相关投影片。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背景音乐——高山流水。教师:听着这美妙的音乐,请闭上眼睛想象:青山削翠,流水潺潺,飞泉瀑布,水天一色,相映成趣,好不惬意,我们好像听到高山对流水说:高山仰止,流水不断;流水对高山讲:万流归宗,生命永恒!(学生听音乐跟随老师一起体会。) 板书课题:第三节水资源 一、时空分布不均 新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南方地区》考试测试卷

第七章《南方地区》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台湾省的出口商品中大部分是() A.工业制成品 B.水产品 C.矿产品 D.木材 2.读图,造成台湾岛东西部城市密度差异最主要的自然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能源 D.河流 3.下列著名旅游景点位于沪昆高铁沿线的是() A.杭州西湖 B.长江三峡 C.桂林山水 D.安徽黄山

4.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是() A.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多沿江分布 B.以盆地和高原为主 C.以平原和盆地为主 D.平原、盆地、高原、丘陵交错分布 5.2017年7月1日为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某中学初二(1)班的黑板报新增设了一个“是真是假”栏目,如图,其中“真”的是() A. ①① B. ①① C. ①① D. ①① 6.南方地区有我国“鱼米之乡”的美称,是由于盛产() A.海洋水产和小麦 B.大米和面粉 C.稻米和淡水鱼 D.鱼和热带水果 7.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 A.轻工业基地 B.重工业基地 C.电子工业基地 D.综合性工业基地 8.有关香港、澳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密切 B.香港商业和服务业发达,有“购物者天堂”之称 C.近20年澳门的面积约扩大了9.3平方千米,是填海造陆的结果 D.香港旅游业落后 9.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是() A.湿润、半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B.湿润、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10.台湾的经济类型类似于下列哪个国家() A.巴西 B.俄罗斯 C.澳大利亚 D.日本 11.南方地区地跨我国地势的() A.三级阶梯 B.一、二级阶梯 C.二、三级阶梯 D.二级阶梯 12.香港人多地少,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解决香港土地不足的办法是()A.建设城市绿地 B.建设高层建筑 C.工业转移到祖国大陆 D.减少城市绿化用地 13.我国南方地区多水田,农作物一年二至三熟,其原因是南方地区()A.地形以平原为主 B.河流湖泊众多 C.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气温高,降水丰富 14.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地形剖面图,图中甲地最适宜的农业生产方式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