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量电阻》教案

《测量电阻》教案

《测量电阻》教案
《测量电阻》教案

《测量电阻》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知道利用伏安法测电阻,能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探究电路,并能正确地进行测量和读数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会测量电阻及减小误差的方法,学习分析实验数据的方法(计算法和图象法处理数据)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学习的方法,感受科学的魅力,初步获得成就感。

[教学设计思想]

(一)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初中物理电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本节的核心是通过欧姆定律导出电阻的计算公式,并据此时行电阻的测量,也就是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在中学物理电学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高中物理中还有较多延伸,它也是间接测量法的典型,因此教学中有必要把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落实到位。同时,学生在欧姆定律实验的基础上已具备了一定的实验动手能力,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测量过程,有助开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与积极性。

(二)教学设计与学法指导

1、以修理收音机作为内容的引入,创设探究情景,提出问题:怎样测量电阻?

2、本课的重点是: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探究过程。通过知识复习引导学生逐步进行实验的

设计:实验原理、器材、电路图的设计、数据记录表格的设计、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的探究与解决。同时教给学生用图象分析处理的方法。

3、本课的难点是:进行实验获取数据。在学生分组实验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

如何分析故障的原因并找到解决的办法是学生很难做到的。因此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应加强巡视,协助学生解决问题,这也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所在。

4、最后通过实验小结提出故障问题并总结故障种类,还可提出新的探究问题:比如为什么

测量值总是偏小?可留下悬念给学生下来再讨论分析。

5、测小灯泡的电阻部分可视时间进行探究(可改为演示实验并作分析与总结)若时间不

够,可把问题抛给学生下来作进一步的思考?

[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引入

引入:复习欧姆定律;修理收音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何知道一个电阻的阻值?……

新课教学:

一、伏安法测电阻

1、提出问题:如何短处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

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

1)明确原理:由R=U/I可知只要知道了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待测电阻的电

流,就可以用这个公式算出来。

2)完成电路设计(第一稿):用电压表测电压,用电流表测电流(实物投影)

3)误差较大,怎么办?——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怎么实现多次测量?

a)改变电源电压

b)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

4)完善电路图并实物展示

5)完成实验数据记录的表格设计并实物展示

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2)动手实验,老师加强巡视并协助排除故障

3)把实验获得的数据填在表格中并计算。

5、得出实验结论:重点分析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直接计算法和图象法)

6、交流与评价:(1)故障例举与分析(2)告诉学生测量电阻的实际值,由此引发新的思考,为什么测量值总是偏小?

二、测小灯光电阻的实验:提出一系列的问题留待学生思考?若时间不允许做实验可投影出下面的图进行引导分析。

四、趁热打铁:课堂练习(视具体时间而定)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流程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