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糠醛

糠醛

糠醛
糠醛

糠醛生产工艺简述

糠醛生产工艺简述 除 尘 粉 碎 提 升 酸 成品包装或打入成品罐 工艺流程 工艺说明: 从水解釡里排岀的醛汽温度在 170 C 左右,经初馏塔塔底换热后再经冷凝器冷凝形成原液(原液温度控制在 95C 以下,醛水共沸点 979C )。含醛7-10%的原液经初馏塔蒸馏,得到含醛约 90%的毛醛,毛醛再经过脱水 塔、精制塔得到 98.5%以上的合格产品。目前,从毛醛到精醛的回收率能达到 86.5%。醛汽中含有少量的醋酸 和甲醇。初馏塔塔顶要求 >90%,塔底要求<0.1%,液相进料时的浓度为 7-10%。 方案一、由全冷凝改成部分冷凝,减轻初馏塔负荷,节省蒸汽消耗 现行的冷凝方案是醛气经冷凝器全部冷凝为 95 C 以下的原液,原液再进入初馏塔进行蒸馏, 得到90%的毛 醛。因原液含醛低,水分较多,所以初馏塔的处理负荷高,正常生产时几乎 24小时不停。从整个流程上看,原 液经历了先冷凝后加热的过程,所以此方案的最初想法是通过控制醛汽温度,使部分含醛气体不形成原液而直 接冷凝成毛醛,以达到降低初馏塔负荷和减少蒸汽消耗的目的。 玉米芯 精制蒸馏塔-高沸物、 盐类等杂质

具体方法是从初馏塔换热出来的醛汽先经两个废热锅冷凝,控制醛汽的出口温度在 98 C(醛水共沸点97.9 C,在此温度下糠醛和水的共沸气体不会冷凝),使其大部分水在此冷凝下来,醛水共沸气体以不凝汽形 式从废锅排出,再进入另外的冷凝器冷凝直接形成毛醛。 改造前后的流程图如下所示:

改进前冷凝流程图 不凝汽排空

方案二、改变进料状况,节省蒸汽和循环水的消耗 目前的进料状况是液体进料,醛汽先经冷凝器冷凝成液体(温度< 95C,低于醛水共沸点97.9 C),蒸馏时 用蒸汽加热到醛水共沸点以上,达到提纯的目的。醛汽经历了先冷凝后加热的过程,其中存在能量浪费。正常生 产时, 蒸馏塔每天约耗蒸汽12 吨。如果该成气相进料就可以同时节省蒸汽和循环冷却水的用量, 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现用初馏塔的参数为:塔径:1000mm ;塔板数:25;塔板类型:浮阀塔;原液处理量:8.5T/h ;进料位置为第7 块塔板,水相回流为第 3 块塔板。

糠醛精制装置工艺原理

糠醛精制装置工艺原理 1. 工艺原理 1.1 抽提原理 润滑油溶剂精制是一个利用溶剂的选择性将润滑油原料中理想组分与非理想组分分离的过程。糠醛精制是用糠醛作为溶剂。糠醛是一种选择性较强而溶解能力较低的溶剂,对润滑油馏分中不同的烃类有不同的溶解度,多环短侧链的芳香烃和环烷烃、胶质、硫和氮的化合物等(非理想组分)在糠醛中的溶解度较大,少环长侧链的烃类(理想组分)在糠醛中的溶解度小,利用糠醛的这一性质,使润滑油原料,在抽提塔内与糠醛逆流接触,在低于油品临界温度条件下,分出重度不同的两相,然后利用重度差,使非理想组分由抽提塔底流出为抽出液,理想组分由抽提塔顶流出为精制液,分别蒸出溶剂后,即可得到抽出油和精制油。 1.2 溶剂回收原理 a) 通过蒸发汽提实现糠醛与油的分离 糠醛与油的分离是利用糠醛溶剂的沸点比油的沸点低来实现的。将精制液或抽出液加热后进入各自的蒸发塔,控制温度在糠醛溶剂沸点之上,使糠醛溶剂从塔顶蒸出,塔底分别流出精制油和抽出油。由于精制液中含醛量较少,约含全部溶剂的5%,在一个蒸发汽提塔中即可蒸出溶剂,而抽出液中含醛量较大,约含全部溶剂的95%,故需经三次蒸发后再补充一次蒸发汽提方可蒸出全部溶剂。 b) 通过干燥脱水实现糠醛与水的分离 糠醛与水的分离是利用糠醛与水的共沸物沸点低于相同压力条件下水的沸点来实现的。蒸发塔蒸出醛气中含少量水蒸汽,汽提塔蒸出的水醛气中含水蒸汽较多,经冷却后,均可视为糠醛水溶液引入干燥塔,蒸出大量含醛水蒸汽,从塔顶流出,干燥塔底可得到干糠醛为装置循环溶剂。干燥塔顶流出的含醛水蒸汽经冷却后进糠醛水溶液罐,分离成湿糠醛与含醛水溶液。湿糠醛引入干燥塔,进行循环干燥并蒸出含醛水蒸汽,而糠醛水溶液罐中的含醛水溶液引入脱水塔。脱水塔的主要控制指标是塔顶温度。塔顶温度应高于操作压力下共沸物的沸点,并且低于水的沸点。在此温度条件下由塔底脱出脱醛净水,由塔顶汽提出含醛汽,经冷却后为含醛水溶液进入糠醛水溶液罐构成循环系统,此即为水溶液回收系统的双塔回收溶剂过程。 1.3 影响糠醛精制的主要因素

玉米芯制糠醛

玉米芯制糠醛 糠醛是有机合成化学工业中的主要原料之一。它的用途很广,可制造橡胶、塑料、合成纤维、农药、医药、涂料、化学试剂和各种助剂等。另外,糠醛生产中的渣滓可作肥料,对改良盐碱地和提高土壤肥力具有良好作用。 生产糠醛的原料充足。这些原料主要是农副产品,如燕麦壳、玉米芯、棉籽皮、稻壳、花生壳、荞麦壳、玉米秆和麦秸等。其中以玉米芯的出醛率较高,理论出醛率为19%,可以充分利用玉米芯生产糠醛。 一、糠醛生产的工艺流程 二、玉米芯制糠醛的制作工艺 1.拌料:玉米芯比重小,体积大,收获具有季节性。玉米芯必须贮存在清洁干燥的堆,并符合防火要求,否则会发生自然和霉烂变质,使其中主要成分多缩戊糖含量降低。玉米芯的物理性能,如含水量,颗粒大小,渗透性等对糠醛的生产有很大的关系。水分过大的原料要进行干燥。拌料的将玉米芯从料堆场输送至斗式提升机,经螺旋输送机送至混酸机,然后将浓硫酸由浓碱库压至碱计量槽,计量后慢慢加入已放好温水的配槽中,配成6-8%的稀酸,再在混酸机中以固液比1:0.4与玉米芯进行均匀混合。

2.水解:拌料在水解锅内进行水解反应。这是制取糠醛的一道主要工序。玉米芯中的多缩戊糖以硫酸作为水解剂,经过水解成戍糖。再经过脱水环化生成糠醛。但以上两个反应在常温下不易进行,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采用高温高压的方法。一般在生产中采用的温度为145-230℃,蒸汽压力为49.03×104巴。水解出醛时间(反应时间)要6小时,前6小时,前3小时为串进时间,后3小时为串出时间。若蒸汽压力为98.06×104巴(10千克/厘米2)时,反应时间可缩短为1小时。 水解反应后生成的糠醛应该立刻用蒸汽把它吹出来,以免发生副反应。在水解过程中,蒸汽中的糠醛是不均衡的,因此在水解操作中要根据含醛量的变化而调节蒸汽。出醛量高时,汽门开大,出醛量少时,汽门开小。 3.蒸汽处理及冷凝:从水解锅排出的蒸汽(醛汽)中含有少量醋酸,进入蒸馏塔前要进行中和处理。中和处理是通过气相中和和管以针形阀控制纯碱液(氧化钙或氢氧化钠)来实现的。中和液通过汽液分离器后送醋酸工段回收,醛汽进入冷凝器冷凝。 4.蒸馏:蒸馏的目的是浓缩稀糠醛溶液,从而提高糠醛的浓度。稀糠醛溶液从蒸馏塔的中部进入,塔底用间接蒸汽加热。糠醛和水的共沸点较低,容易蒸发。稀糠醛溶液经过蒸发,蒸汽就从蒸馏塔泡罩的缝隙冒出,分成许多水汽泡进行上层塔板,而上层塔板上的多余液体就由溢流管回流至下一层。如此反复进行,经过多次蒸发而浓缩的馏分由塔顶引出。残液从塔底部排出。 塔上部引出的蒸汽进入冷凝器,冷凝后进入粗糠醛收集器,收集

糠醛生产工艺流程

糠醛生产工艺流程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一、糠醛生产的工艺流程 二、玉米芯制糠醛的制作工艺 1.拌料:玉米芯比重小,体积大,收获具有季节性。玉米芯必须贮存在清洁干燥的堆,并符合防火要求,否则会发生自然和霉烂变质,使其中主要成分多缩戊糖含量降低。玉米芯的物理性能,如含水量,颗粒大小,渗透性等对糠醛的生产有很大的关系。水分过大的原料要进行干燥。拌料的将玉米芯从料堆场输送至斗式提升机,经螺旋输送机送至混酸机,然后将浓硫酸由浓碱库压至碱计量槽,计量后慢慢加入已放好温水的配槽中,配成6-8%的稀酸,再在混酸机中以固液比1:与玉米芯进行均匀混合。 2.水解:拌料在水解锅内进行水解反应。这是制取糠醛的一道主要工序。玉米芯中的多缩戊糖以硫酸作为水解剂,经过水解成戍糖。再经过脱水环化生成糠醛。但以上两个反应在常温下不易进行,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采用高温高压的方法。一般在生产中采用的温度为145-230℃,蒸汽压力为×104巴。水解出醛时间(反应时间)要6小时,前6小时,前3小时为串进时间,后3小时为串出时间。若蒸汽压力为×104巴(10千克/厘米2)时,反应时间可缩短为1小时。 水解反应后生成的糠醛应该立刻用蒸汽把它吹出来,以免发生副反应。在水解过程中,蒸汽中的糠醛是不均衡的,因此在水解操作中要根据含醛量的变化而调节蒸汽。出醛量高时,汽门开大,出醛量少时,汽门开小。 3.蒸汽处理及冷凝:从水解锅排出的蒸汽(醛汽)中含有少量醋酸,进入蒸馏塔前要进行中和处理。中和处理是通过气相中和和管以针形阀控制纯碱液(氧化钙或氢氧化钠)来实现的。中和液通过汽液分离器后送醋酸工段回收,醛汽进入冷凝器冷凝。

糠醇生产工艺技术分析

糠醇生产工艺技术分析 糠醇的合成是由糠醛在催化剂作用下,在管式反应器内保持一定压力、利用自热维持一定的反应温度,氢气与糠醛液相充分接触后发生反应合成的。影响其生产工艺过程的主要因素由采用的催化剂类型的选择;反应温度、压力、气液比(氢醛比)等的控制;空速;反应器的高径比;精馏工艺的选择;糠醛的纯度及酸性等决定。 目前,糠醇的生产主要是利用糠醛催化加氢制,分为高压液相加氢和常压气相加氢。前者工艺流程短,投资少,见效陕,缺点是劳动强度大;后者工艺流程复杂,投资大,生产成本高,见效慢,尤其对催化剂的技术要求较高。目前,国内生产气相加氢制糠醇的催化剂技术还不够完善,需从国外进口,优点是装置用人少,安全性高。 国内大多数厂家均采用液相加氢法生产糠醇,本文结合共享集团于2005年10月份开始建设并已投产的7000t/a糠醇生产装置项目,作者经过对实际装置生产工艺运行控制和总结,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有关糠醇合成工艺技术及其技术改造。 1 生产工艺过程 将糠醛用泵打入糠醛高位槽,然后放人搅拌槽与定量的催化剂混合均匀,再通过计量泵以约8.0MPa的压力注入夹套管式反应器,进入反应器前与经过氢压机压缩至大于 8.0MPa的氢气共同预热后在反应器人口处混合,一般反应温度控制在210~230℃,得粗糠醇,经减压精馏即可得到产品糠醇。 2 糠醇合成机理 糠醛加氢合成糠醇主反应式如下: C4H3O(CHO)+H2=C4H3O(CH2OH)+Q 液相糠醛加氢反应类型属瞬间反应,反应为非均相反应,具有多相反应的特征。反应历程为,糠醛首先吸附在催化剂活性中心,被吸附分子的C-O羰基键由于活性中心的复杂分子轨道作用而被削弱,接着与溶解在糠醛中的氢发生反应。目前,实践研究表明,该羰基上发生的化学吸附在铜铬催化剂作用下,当温度、压力达到其活性温度才会发生。 3 糠醇合成技术 3.1 常压气相加氢制糠醇 以汽化的糠醛控制一定的空速与过量的氢气流混合后通过装有催化剂的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采用氧化物类催化剂,其反应温度控制在120℃左右,压力在1.1×105Pa左右,粗产物糠醇无色透明,糠醇含量可达到98%,单程转化率可得达到99%以上,产率一般可达到92%以上。气相加氢所采用的催化剂一般有两大类:氧化物催化剂和合金类催化剂。前者活性温度相对高于后者。 3.2 液相加氢制糠醇 一般采用夹套管式反应器,应用氧化物催化剂,反应温度可控制在200-220℃,压力为6.5~11MPa,糠醇含量可达到97%以上,单程转化率在98%以上。液相加氢所采用的催

糠醛生产工艺简述

糠醛生产工艺简述 工艺流程 玉米芯→ 稀硫酸→ →低沸物 →高沸物、盐类等杂质 工艺说明: 从水解釡里排出的醛汽温度在170℃左右,经初馏塔塔底换热后再经冷凝器冷凝形成原液(原液温度控制在95℃以下,醛水共沸点℃)。含醛7-10%的原液经初馏塔蒸馏,得到含醛约90%的毛醛,毛醛再经过脱水塔、精制塔得到%以上的合格产品。目前,从毛醛到精醛的回收率能达到%。醛汽中含有少量的醋酸和甲醇。初馏塔塔顶要求>90%,塔底要求<%,液相进料时的浓度为7-10%。 方案一、由全冷凝改成部分冷凝,减轻初馏塔负荷,节省蒸汽消耗 现行的冷凝方案是醛气经冷凝器全部冷凝为95℃以下的原液,原液再进入初馏塔进行蒸馏,得到90%的毛醛。因原液含醛低,水分较多,所以初馏塔的处理负荷高,正常生产时几乎24小时不停。从整个流程上看,原液经历了先冷凝后加热的过程,所以此方案的最初想法是通过控制醛汽温度,使部分含醛气体不形成原液而直接冷凝成毛醛,以达到降低初馏塔负荷和减少蒸汽消耗的目的。

具体方法是从初馏塔换热出来的醛汽先经两个废热锅冷凝,控制醛汽的出口温度在98℃(醛水共沸点℃,在此温度下糠醛和水的共沸气体不会冷凝),使其大部分水在此冷凝下来,醛水共沸气体以不凝汽形式从废锅排出,再进入另外的冷凝器冷凝直接形成毛醛。 改造前后的流程图如下所示:

改进前冷凝流程图 不凝汽排空

方案二、改变进料状况,节省蒸汽和循环水的消耗 目前的进料状况是液体进料,醛汽先经冷凝器冷凝成液体(温度≤95℃,低于醛水共沸点℃),蒸馏时用蒸汽加热到醛水共沸点以上,达到提纯的目的。醛汽经历了先冷凝后加热的过程,其中存在能量浪费。正常生产时,蒸馏塔每天约耗蒸汽12吨。如果该成气相进料就可以同时节省蒸汽和循环冷却水的用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现用初馏塔的参数为:塔径:1000mm;塔板数:25;塔板类型:浮阀塔;原液处理量:h;进料位置为第7块塔板,水相回流为第3块塔板。

糠醛生产工艺技术及展望

—150— 第23卷第4期2010年8月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Pu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Vol.23No.4 Aug.2010 商矛商收稿日期:2010-03-08作者简介:徐(1968-),男,河南范县人,濮阳职业技术学院石油化工与环境工程系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 副教授。 矛糠醛生产工艺技术及展望 徐1 ,肖传豪1,于英慧2 (1.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濮阳457000;2.河南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濮阳457000) 摘 要:以植物为原料,经酸性水解制糠醛是现行唯一的工业化生产方法。糠醛的原料非常广泛,且为可再生资源,有着很好的 发展前景。目前, 酸性水解生产糠醛工艺分一步法和两步法,我国糠醛生产厂家95%采用硫酸催化法,现以硫酸催化法为例介绍糠醛生产过程。发展两步法糠醛生产工艺,是糠醛工业的必然发展趋势。无论是一步法还是两步法,糠醛的收率最高只能达到70%左右, 一些技术问题需要研究和探索。关键词:糠醛;生产工艺;三废处理;技术展望中图分类号:O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61(2010)04-0150-03 糠醛又名呋喃甲醛,属于杂环的呋喃族醛类,常温下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且有苦杏仁味,工业品略显淡黄色。糠醛最早发现于1832年,于1922年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石化、食品添加剂、铸造等多个生产领域。 以植物为原料,经酸性水解制糠醛是目前唯一的工业化生产方法。糠醛的主要原料是玉米芯、棉籽壳、 甘蔗渣、糠麸皮或农作物秸秆等。其中以玉米芯的出醛率较高,理论出醛率为19%,可以充分利用玉米芯生产糠醛。脱粒后的玉米籽与玉米芯的质量比约为2:1,玉米芯作为糠醛的主要原料有着丰富的来源。目前, 具不完全统计,国内糠醛的生产总量约为30万吨/年,国内有300多个生产厂家,绝大部分都以玉米芯为原料,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吉林等玉米主产区。由于市场变化较大,受市场供给的影响,产量和价格波动较大,糠醛的价格在1300 5000元/吨浮动。 一、糠醛的性质 糠醛又名呋喃甲醛,属于杂环的呋喃族醛类,分子式为C 5H 4O 2,糠醛的结构式为,该结构看作是呋喃分子上引入醛基构成,这种独特的化学结构,可以通过氧化、氢化、氯化、消化及缩合等反应,生成很多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石化、食品添加剂、铸造等生产领域。糠醛在常温下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且有苦杏仁味,工业品略显淡黄色。糠醛的化学安 定性比较差,在空气、光线、温度的作用下易发生氧化,颜色逐渐变深,特别是在受热超过220?时发生分解生成胶质,并缩合成焦碳。糠醛在氧化时生成糠酸,而在有机酸存在下加速氧化。在有醋酸存在下,苯胺与糠醛作用生成鲜红色物质,此反应在生产中用来检验油品中是否含醛,糠醛冷却器是否含醛,糠醛冷却器是否漏损的依据。糠醛是许多有机化合物的良好溶剂,当温度不大于28?时,储存较为安全,属一级易燃品,储运时应尽量避免与盐酸接触,否则会发生燃烧事故。 二、玉米芯一步法制糠醛的生产工艺 糠醛的生产方法,根据水解和脱水两步反应是否在同一个水解锅内进行分为一步法和两步法。糠醛是由多缩戊聚糖在酸作用下水解生成戊糖,再由戊糖脱水环化而成。其中第一步水解反应速度很快,且戊糖收率很高,而第二步脱水环化反应速度较慢,同时还有副反应发生。为了提高收率,抑制生成的糠醛发生副反应,通常采用汽提、溶剂萃取等操作将生成的糠醛及时从体系中移出。近十几年,人们又开发了利用超临界CO 2萃取移出糠醛的新方法。到目前为止,工业中一般采用汽提的方法移出生成的糠醛,溶剂萃取的方法也有应用。 一步法因其设备投资少,操作简单,在糠醛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我国糠醛生产厂家95%采用硫酸催化法,少数采用盐酸催化法。现以硫酸催化法为 火火O -CHO

1至5万吨有机肥生产的工艺流程

1至5万吨有机肥生产的工艺流程加工有机肥原料如下: 1、农业废弃物:比如秸秆、豆粕、棉粕等。 2、畜禽粪便:比如鸡粪、牛羊马粪、兔粪; 3、工业废弃物:比如酒糟、醋糟、木薯渣、糖渣、糠醛渣等; 4、生活垃圾:比如餐厨垃圾等; 5、污泥; 有机肥原料发酵工艺: 机肥全套生产线产品是以鲜鸡粪、猪粪,秸秆,污泥等为主要原料制造成有机肥料,不含任何化学成份。那么该如何操作有机肥生产线生产肥料呢? 下面为大家介绍有机肥生产线 一、设施:地面堆放 二、设备:铁锹、粪钩、脸盆、称等。 三、操作方法 1、准备工作:将需处理的畜禽粪便(含水量在70%左右)称量分份;准备BM菌剂。 2、生产工艺 (1)将畜禽粪便和BM菌种按1:10000的重量比例进行混合,然后进行搅拌,搅拌2-3遍即可。 (2)搅拌好的发酵物水份应控制在55%-60%,达到手握成团,松手既散的效果即可。 (3)把搅拌好的发酵物堆放到平地上面,高度不小于1m,宽度不小于1.5m。长度不限。 (4)发酵24-48小时,温度可过到55℃以上,最高达70℃以上,三天可达到除臭效果。 (5)堆放发酵10—15天后达到无公害和国家有机肥标准,可作基肥和专用肥使用。 步骤一:拌匀发酵剂。 1~1.5吨干鸡粪(鲜鸡粪约2.5~3.5吨)加一公斤鸡粪发酵剂,每公斤的发酵剂平均加5~10公斤米糠或玉米、麸皮,搅拌均匀后撒入已准备好的物料中,效果最佳。 步骤二:调剂碳氮比。发酵肥料的碳氮比应保持在25~30:1,酸碱度调到6~8(ph)为宜,因鸡粪的碳氮比偏高,应在发酵时加入一些秸秆、稻草、蘑菇渣等一起发酵。 步骤三:调节鸡粪水分。发酵有机肥料的过程中,水分含量是否适宜非常重要的,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应保持在60~65%,判断方法:手紧抓一把物料,指缝见水印但不滴水,落地能散开为宜。 步骤四:鸡粪建堆。在做发酵堆时不能做的太小太矮,太小会影响发酵,高度一般在1.5米左右,宽度2米左右,长度在2~4米以上的堆发酵效果较好。 步骤五:拌匀通气。发酵助剂是耗氧性微生物,所以在发酵过程中应加大供氧措施,做到拌匀、勤翻、通气为宜,否则会因为厌氧发酵影响物料发酵效果。 步骤六: 发酵完成。一般在鸡粪堆积48小时后,温度会升至50~60℃,第三天可达65℃以上,在此高温下翻倒一次,一般情况下,在发酵过程中会出现2~3次65℃以上的高温,翻倒2~3次即可完成发酵,正常一周左右可发酵完成,使物料彻底脱臭、发酵腐熟,灭菌杀虫。鸡粪发酵有机肥技术鸡粪经鸡粪发酵剂发酵之后,肥效更好,使用更安全方便,还可提高化肥利用率等。不仅鸡粪可以发酵有机肥,各种动物粪便、秸秆、落叶垃圾、树皮、锯末等均可发酵有机肥,发酵方法基本一样。最后还要提醒大家,无论用什么物料发酵有机肥,都要把握好水分含量,否则会功亏一篑。 5万吨有机肥生产工艺: 1、生产工艺发酵池投放发酵物--均匀撒入菌剂--翻堆发酵--发酵12-15天--出池--分筛--粉碎--予混--(造粒)--烘干--冷却--筛分--包装--出售. 2、生产设备工艺流程 1)、槽式翻堆机采用槽式生物发酵,根据您的生产规模需建9米宽45米长发酵槽三条,将发酵物连续投入发酵池中,每天利用翻堆机向发酵槽另一端移位三米,同时能够起到水分调节和搅拌均匀目的,

糠醛工艺流程word版本

糠醛工艺流程

1工程分析 1.1项目生产工艺流程 1.1.1糠醛生产工艺流程 见图4.1-1。 图4.1-1 糠醛生产工艺流程图

流程简述: (1)清洗:购进的玉米芯、玉米秸秆通过选料后用仍难免混有泥沙等杂物,采用鼓式洗草机进行清洗,清洗用水来自木质素装置三效蒸发器的冷凝水L2-1,清洗过程中分离出S1-1灰尘杂质。 产污环节:洗草分离出S1-1灰尘杂质。 (2)粉碎:带水的原料进入用斗式提升机将准备好的玉米芯先经电磁除铁器、摇摆筛去除铁、石头等大颗粒,然后加入粉碎机粉碎成颗粒,粒径范围一般在15-20mm。由于洗草后的原料含水量较高故粉碎时不会产生粉尘。 产污环节:粉碎机、空压机和螺旋输送机噪声。 (3)水解:将粉碎好的玉米芯经输送机投入连续水解锅中,向釜内加入甲酸、水洗压榨后产生的水洗废水L1-1以及脱水塔底废酸滤液L1-2(含甲酸、乙酸)。然后压紧釜盖,关闭排空阀门。通过药液加热器和来自新建锅炉的间接蒸汽,使温度升到150~170摄氏度,压力升至0.6MPa。然后打开排醛阀门进行三釜串联操作。水解反应时间约6小时。 在此过程中,物料在水解锅内进行水解反应,玉米芯中的多缩戊糖以醋酸为催化剂,经过水解成戊糖。糠醛生产中是三个水解塔连续生产,当一个水解塔(称为A塔)需要泄压时,其它的塔(称为H塔)刚刚装塔需要加温、加压的,此时将A塔与H塔串联,使A塔内的压力和蒸汽转移至H塔中,这样经过适当的串联分压后,A塔温度为90摄氏度以下、常压下物料可以出塔,H塔可以加压。 主要反应方程式: H+ (C5H8O4)n + nH2O nC5H10O5 H+ C5H10O5 C5H42 + 3H2O (4)压榨、水洗压榨:水解完毕后,物料输送到双网挤浆机内进行压榨,经过压榨后的戊糖溶液去糠醛装置车间生产糠醛。

糠醛生产工艺简述

糠醛生产工艺简述

————————————————————————————————作者: ————————————————————————————————日期:

糠醛生产工艺简述 工艺流程 玉米芯→除尘 ↓ 粉碎 ↓ 提升 ↓ 稀硫酸→混酸 ↓ 蒸汽→ 水解 ↓ 二次蒸汽 醛汽 废热利用冷凝醛汽 ↓原液 蒸馏→塔底废水→废水闭路循环 ↓毛醛 稀纯碱溶液→ 补充中和?一次蒸汽 ↓ 脱水塔→低沸物 ↓ 精制蒸馏塔→高沸物、盐类等杂质 ↓ 成品包装或打入成品罐 工艺说明: 从水解釡里排出的醛汽温度在170℃左右,经初馏塔塔底换热后再经冷凝器冷凝形成原液(原液温度控制在95℃以下,醛水共沸点97.9℃)。含醛7-10%的原液经初馏塔蒸馏,得到含醛约90%的毛醛,毛醛再经过脱水塔、精制塔得到98.5%以上的合格产品。目前,从毛醛到精醛的回收率能达到86.5%。醛汽中含有少量的醋酸和甲醇。初馏塔塔顶要求>90%,塔底要求<0.1%,液相进料时的浓度为7-10%。 方案一、由全冷凝改成部分冷凝,减轻初馏塔负荷,节省蒸汽消耗

现行的冷凝方案是醛气经冷凝器全部冷凝为95℃以下的原液,原液再进入初馏塔进行蒸馏,得到90%的毛醛。因原液含醛低,水分较多,所以初馏塔的处理负荷高,正常生产时几乎24小时不停。从整个流程上看,原液经历了先冷凝后加热的过程,所以此方案的最初想法是通过控制醛汽温度,使部分含醛气体不形成原液而直接冷凝成毛醛,以达到降低初馏塔负荷和减少蒸汽消耗的目的。 具体方法是从初馏塔换热出来的醛汽先经两个废热锅冷凝,控制醛汽的出口温度在98℃(醛水共沸点97.9℃,在此温度下糠醛和水的共沸气体不会冷凝),使其大部分水在此冷凝下来,醛水共沸气体以不凝汽形式从废锅排出,再进入另外的冷凝器冷凝直接形成毛醛。 改造前后的流程图如下所示:

糠醛生产工艺的发展

糠醛生产工艺的发展 摘要:糠醛生产是对农作物玉米的深度利用,其成品适用范围广,且有效解决了玉米芯丢弃的浪费问题。随着生产工艺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投入,糠醛生产工艺在各方面均明显改善。本文基于这一背景,简单阐述了糠醛的概念,并从糠醛生产中催化剂以及生产各项工艺方面做出了分析。旨在详细化糠醛生产工艺的发展过程以及现阶段研究程度,为日后生产工艺的优化提供帮助。 关键词:糠醛生产催化剂糠醛渣 糠醛是一种化合有机物,其产生主要由于戊聚糖通过酸水解生成戊糖,之后再脱水环化得来。目前生产糠醛的原料主要为玉米芯等农作物,其化学性质活泼、衍生物较多,可广泛应用于医药、塑料或农业,同时利用了玉米芯这种农作物“废料”,对环保公益产生效用。糠醛是1821年被发现的物质,在不断深入研究下,目前这种能够利用农林肥料创造经济价值的化合物受到了人们的大力推崇。本文以糠醛生产工艺的发展为主线,现作出如下报告: 一、糠醛生产中催化剂的发展 (一)强酸催化剂 我国在糠醛生产中使用的催化剂多为强酸,这种催化方式易产生酸性气体造成大气污染,同时会对管道造成一定腐蚀性。另外,强酸法下糠醛制作产生的渣滓职能用作锅炉燃料而不能作为肥料,造成材料利用率下降,因此对催化剂的改良是工艺研究重点。 (二)醋酸催化剂 在强酸法之后,采用醋酸作为催化剂的方式逐渐流行,利用高压、高温环境让原材料分子中的酰基发生断裂形成糠醛。这种方式能够同时产生醋酸,相对于强酸作为催化剂而言,糠醛渣滓更容易被处理。 (三)无机盐催化剂 这类型催化剂指的是强酸弱碱盐、酸式盐等在催化过程中能够产生氢离子的催化剂。无机盐催化方式可有效提升糠醛生产率,且反应无需在高压下进行,生产条件相对温和。 (四)固体催化剂 固体催化剂的演变主要使用的是硅土(负载磺酸)或是氢型沸石。使用这种类型的催化剂在对自身分离方面效果更优,且不会有废酸产生,对环境的污染相对较小,在前景上更为广阔。

年产吨糠醛项目

年产10000吨糠醛项目建议书 1、糠醛市场情况 1.1、糠醛性质:糠醛又称呋喃甲醛(α—呋喃甲醛), 分子式:C5H4O2; 英文:furfural。结构式: HC——CH ‖‖ HC C ╲╱╲ O CHO 糠醛纯品是无色液体,具有杏仁样的特殊香味。工业品是褐色液体,在光、热、空气和无机酸的作用下颜色很快变为褐黑色。熔点-38.7℃,沸点161.7℃,相对密度1.1594(20/4℃)。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乙醇、乙醚、苯、丙酮等有机溶剂。易挥发,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和物。1.2、糠醛用途:糠醛能溶解很多有机溶剂,由于它有一个呋喃环和一个醛基,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通过氧化、氢化、缩合等反应制得大量衍生物,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为此糠醛的用途及使用领域非常广泛。 糠醛主要用于生产糠醇,即糠醛催化加氢制得糠醇,并进一步合成糠醇树脂(又称呋喃树脂);由糠醛制得的1,6-己二胺,是制取尼龙66的原料;由糠醛制得的呋喃经电解还原,还可制成丁二醛,后者为生产药物阿托品的原料;由糠醛制得的乙基麦芽酚,是一种安全无毒食品添加剂;糠醛用作溶剂,它可有选择性地从石油、植物油中萃取其中的不饱和组分,也可从润滑油和柴油中萃取其中的芳香组分;糠醛可代替甲醛与苯酚缩合,制造酚醛树脂;糠醛经氧化生成2-呋喃甲酸,呋喃甲酸用来合成抗生素;等用途。

1.3、糠醛市场分析:我国糠醛生产企业有300多家,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年总生产能力达60万多吨,总产量的75%国内销售、25%出口到欧美地区和亚洲地区。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研究,糠醛下游产品多达1600多种。并以能再生的农林作物为原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石油、煤等化石能源日趋紧张的今天,作为非化石原料,糠醛产业大力发展意义重大。所以糠醛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2、项目建设的重要性 2.1、充分利用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玉米副产品玉米芯生产出高附加值产品——糠醛,将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起较大的推动作用。 2.2、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循环经济(生物质再生)、低碳经济(非化石原料)、节能减排,符合“十三五”规划发展的项目,只要本地区有丰富的原料就可建设。 2.3、本项目建成后可安排社会富余人员和残疾人,能为政府解决一定困难。 3、生产设计方案 3.1、设计生产规模:近几年糠醛工艺技术多方面进行了改进创新,单套装置生产规模不断提高;结合玉米芯的收购成本范围,经综合核算单套装置年产10000吨糠醛是最佳的经济规模,具有成熟的工艺流程和工艺技术。 3.2、生产工艺流程:糠醛是呋喃环系最重要的衍生物,糠醛是由玉米芯中的半纤维素(即多缩戊糖)在酸催化作用下首先水解生成戊糖,然后戊糖再经酸催化脱水环化生成糠醛,再经冷凝、蒸馏而制得。反应式为:(C5H8O4)n + n H2O → nC5H10O5 → nC5H4O2 + 3nH2O 半纤维素戊糖糠醛

糠醛生产工艺流程

一、糠醛生产的工艺流程 二、玉米芯制糠醛的制作工艺 1.拌料:玉米芯比重小,体积大,收获具有季节性。玉米芯必须贮存在清洁干燥的堆,并符合防火要求,否则会发生自然和霉烂变质,使其中主要成分多缩戊糖含量降低。玉米芯的物理性能,如含水量,颗粒大小,渗透性等对糠醛的生产有很大的关系。水分过大的原料要进行干燥。拌料的将玉米芯从料堆场输送至斗式提升机,经螺旋输送机送至混酸机,然后将浓硫酸由浓碱库压至碱计量槽,计量后慢慢加入已放好温水的配槽中,配成6-8%的稀酸,再在混酸机中以固液比1:0.4与玉米芯进行均匀混合。 2.水解:拌料在水解锅内进行水解反应。这是制取糠醛的一道主要工序。玉米芯中的多缩戊糖以硫酸作为水解剂,经过水解成戍糖。再经过脱水环化生成糠醛。但以上两个反应在常温下不易进行,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采用高温高压的方法。一般在生产中采用的温度为145-230℃,蒸汽压力为49.03×104巴。水解出醛时间(反应时间)要6小时,前6小时,前3小时为串进时间,后3小时为串出时间。若蒸汽压力为98.06×104巴(10千克/厘米2)时,反应时间可缩短为1小时。 水解反应后生成的糠醛应该立刻用蒸汽把它吹出来,以免发生副反应。在水解过程中,蒸汽中的糠醛是不均衡的,因此在水解操作中要根据含醛量的变化而调节蒸汽。出醛量高时,汽门开大,出醛量少时,汽门开小。 3.蒸汽处理及冷凝:从水解锅排出的蒸汽(醛汽)中含有少量醋酸,进入蒸馏塔前要进行中和处理。中和处理是通过气相中和和管以针形阀控制纯碱液(氧化钙或氢氧化钠)来实现的。中和液通过汽液分离器后送醋酸工段回收,醛汽进入冷凝器冷凝。 4.蒸馏:蒸馏的目的是浓缩稀糠醛溶液,从而提高糠醛的浓度。稀糠醛溶液从蒸馏塔的中部进入,塔底用间接蒸汽加热。糠醛和水的共沸点较低,容易蒸发。稀糠醛溶液经过蒸发,蒸汽就从蒸馏塔泡罩的缝隙冒出,分成许多水汽泡进行上层塔板,而上层塔板上的多余液体就由溢流管回流至下一层。如此反复进行,经过多次蒸发而浓缩的馏分由塔顶引出。残液从塔底部排出。 塔上部引出的蒸汽进入冷凝器,冷凝后进入粗糠醛收集器,收集器里的产品分两层:下层为油状糠醛,浓度可达90%,即粗糠醛;上层为糠醛溶于水的饱和溶液,内含糠醛7-10%。在操作中要保持塔顶温度为94-97℃,塔底温度为98-102℃,馏出液温度要低于55℃。 5.中和:中和一般采用加碱中和法,将粗糠醛送入有搅拌的中和锅中,加入10%碳酸钠溶液,用量为粗糠醛的3%(折合固体纯碱0.3%)。放入后,搅拌10分钟,静置10分钟后进行精制处理。 6.精制:粗糠醛由于纯度不够高,含有高沸点,低沸点物质和水,容易使颜色变深,不适合某些用途,所以要进行精制。一般采用减压蒸馏法或水蒸汽蒸馏法进行精制。精制后的糠醛纯度要达到99%以上,含酸在0.02%以上。

糠醛厂岗位生产操作规程

一、接班时做好机械设备的三检查。 1、检查提升机运转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响声。 2、检查粉碎机空运转是否平稳,有无异常声音,两端轴承盒是否缺 油,基础螺栓、各部件螺栓是否松动。 3、检查各机械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待机状态。 二、开机程序: 1.听到水解岗位上料电铃声音,按照先后顺序开机,切勿倒置。 2.先开提升机,再开粉碎机。 3?待粉碎机启动空运转2分钟,正常后,再开上料皮带输送机。 三、投料生产: 1.投料量要均匀,不得忽大忽小,更不能断流,保证粉碎机电流50A 左右。 2.及时将皮带机上的石头、铁块等杂物捡出,不得进入机内。 3.定时检查料仓是否装满,料仓装满后及时停机,以免仓满造成粉碎机堵塞。 四、停机程序: 1.听到水解岗位停料电铃声音,按照先后顺序停机,切勿倒置。 2.先停上料皮带输送机,再停粉碎机,最后停提升机。 五、粉碎机发生故障,先按电铃通知水解楼上,再按停机程序停机。 六、定时对机械设备检查、加油,两小时检查一次。

一、准备工作 1.检查设备、管道、阀门是否完好,岗位卫生是否达标。 2.检查稀酸罐液位,询问上一班稀硫酸浓度。 3.检查浓硫酸计量罐液位,联系保管员准备压送浓硫酸。 4.检查浓硫酸储罐、中间罐、压送罐液位,打开中间罐至压送罐的 阀门,自流进入压送罐至液位2/3处,关闭阀门。 5.关闭压送罐的进酸阀和放空阀,打开风压阀和送酸阀,控制压送罐压力不超过0.35MPa将浓硫酸压送到楼顶的计量罐。注意计量罐液位,不要冒罐。最后关闭进气阀,打开排空阀。 二、稀酸配制 1.浓硫酸的用量应按原料的量计算,浓硫酸用量为原料量的2%-1.8% (一般为每锅消耗50-60公斤浓硫酸),锅锅计算,保持定量。 2.正常情况下,稀酸的浓度应保持在4-6%之间。 3.按工艺配方将一定量的水放入稀酸罐中,然后再将计量好的浓硫酸放 入,先放水后加酸,切勿倒置,以免浓硫酸飞溅伤人。 4.稀酸搅拌时间5-10分钟,液面静止后取样化验并调整到所需的稀 酸浓度。 5.稀酸的容量应为稀酸罐容积的2/3,不得过高,以免外溢伤人。 三、下酸 1.按响上料电铃,通知粉碎岗位上料。

糠醛生产工艺流程

糠醛生产工艺流程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

糠醛生产工艺流程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一、糠醛生产的工艺流程 二、玉米芯制糠醛的制作工艺 1.拌料:玉米芯比重小,体积大,收获具有季节性。玉米芯必须贮存在清洁干燥的堆,并符合防火要求,否则会发生自然和霉烂变质,使其中主要成分多缩戊糖含量降低。玉米芯的物理性能,如含水量,颗粒大小,渗透性等对糠醛的生产有很大的关系。水分过大的原料要进行干燥。拌料的将玉米芯从料堆场输送至斗式提升机,经螺旋输送机送至混酸机,然后将浓硫酸由浓碱库压至碱计量槽,计量后慢慢加入已放好温水的配槽中,配成6-8%的稀酸,再在混酸机中以固液比1:与玉米芯进行均匀混合。 2.水解:拌料在水解锅内进行水解反应。这是制取糠醛的一道主要工序。玉米芯中的多缩戊糖以硫酸作为水解剂,经过水解成戍糖。再经过脱水环化生成糠醛。但以上两个反应在常温下不易进行,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采用高温高压的方法。一般在生产中采用的温度为145-230℃,蒸汽压力为×104巴。水解出醛时间(反应时间)要6小时,前6小时,前3小时为串进时间,后3小时为串出时间。若蒸汽压力为×104巴(10千克/厘米2)时,反应时间可缩短为1小时。 水解反应后生成的糠醛应该立刻用蒸汽把它吹出来,以免发生副反应。在水解过程中,蒸汽中的糠醛是不均衡的,因此在水解操作中要根据含醛量的变化而调节蒸汽。出醛量高时,汽门开大,出醛量少时,汽门开小。

3.蒸汽处理及冷凝:从水解锅排出的蒸汽(醛汽)中含有少量醋酸,进入蒸馏塔前要进行中和处理。中和处理是通过气相中和和管以针形阀控制纯碱液(氧化钙或氢氧化钠)来实现的。中和液通过汽液分离器后送醋酸工段回收,醛汽进入冷凝器冷凝。 4.蒸馏:蒸馏的目的是浓缩稀糠醛溶液,从而提高糠醛的浓度。稀糠醛溶液从蒸馏塔的中部进入,塔底用间接蒸汽加热。糠醛和水的共沸点较低,容易蒸发。稀糠醛溶液经过蒸发,蒸汽就从蒸馏塔泡罩的缝隙冒出,分成许多水汽泡进行上层塔板,而上层塔板上的多余液体就由溢流管回流至下一层。如此反复进行,经过多次蒸发而浓缩的馏分由塔顶引出。残液从塔底部排出。 塔上部引出的蒸汽进入冷凝器,冷凝后进入粗糠醛收集器,收集器里的产品分两层:下层为油状糠醛,浓度可达90%,即粗糠醛;上层为糠醛溶于水的饱和溶液,内含糠醛7-10%。在操作中要保持塔顶温度为94-97℃,塔底温度为98-102℃,馏出液温度要低于55℃。 5.中和:中和一般采用加碱中和法,将粗糠醛送入有搅拌的中和锅中,加入10%碳酸钠溶液,用量为粗糠醛的3%(折合固体纯碱%)。放入后,搅拌10分钟,静置10分钟后进行精制处理。 6.精制:粗糠醛由于纯度不够高,含有高沸点,低沸点物质和水,容易使颜色变深,不适合某些用途,所以要进行精制。一般采用减压蒸馏法或水蒸汽蒸馏法进行精制。精制后的糠醛纯度要达到99%以上,含酸在%以上。

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

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 畜禽粪便集中处理场或有机肥生产企业将会采用专用车辆到各个养殖场定时回收畜禽粪便,以免对道路路面形成二次污染,将回收的畜禽粪便直接进入发酵区。经过一次发酵、二次陈化堆放。首先消除了畜禽粪便的臭味。在一次发酵时,应按比例加入秸秆,植物叶片,杂草粉末等植物茎杆叶。同时应加入发酵菌种,将其中的粗纤维进行分解,以便粉碎后的粒度要求符合造粒生产的粒度要求。将完成二次陈化堆放过程的发酵物料粉碎,进入混合搅拌系统,在混合搅拌前,根据配方,将N、P、K和其他一些微量元素均加入混合搅拌系统,开始搅拌,将混合后的物料输送如圆盘造粒系统,成粒经烘干机后进入冷却系统,将物料将至常温后开始筛分,符合要求的粒进入包膜机包裹涂膜后开始包装,不符合要求的粒经粉碎机粉碎后重新回到圆盘造粒系统,继续造粒。经过以上若干程序,畜禽粪便变成了有机肥的主要原料,进入销售市场直接销售。 有机肥加工生产工艺流程大致包括为:原料选配(鸡粪、秸秆、污泥、草炭等)→发酵处理→配料混合→造粒→冷却筛选→计量封口→成品入库。 有机肥最新标准:粉状或颗粒状(Φ3—Φ4毫米) 质量标准:参照有机肥料国家执行标准NY525—2011执行。 含水分≤30%,有机质≤45%,总养分(氮磷钾)≥5%, 酸碱度pH值为5.8-8.5 鸡粪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为:有机肥原料(动物粪便、生活垃圾、枯枝烂叶、沼渣、废弃菌种等)发酵后进入半湿物料粉碎机进行粉碎,然后加入氮磷钾等元素(纯氮、五氧化二磷、氯化钾、氯化铵等)使所含矿物元素达到所需标准,然后有搅拌机进行搅拌,再进入造粒机制颗粒,出来后烘干,通过筛分机筛分,合格产品进行包装,不合格的返回造粒机进行造粒。其中,原料的细度的合理搭配对于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至关重要。原料细度越高,粘性就越好,造粒后的颗粒表面光洁度也就越高。但是在生产过程中,超比例的高细度材料的使用,易出现因粘性过好造成颗粒过大,颗粒不规则等问题。 有机肥,以牲畜粪便、生活垃圾、植物秸秆为主要原料,这种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大致为:原料干燥→粉碎→发酵→调配(与化肥及其他有机-无机物质混合,使氮+磷+钾含量≥4%,有机质≥30%) 作物秸秆:农作物秸秆是重要的肥料品种之一,作物秸秆含有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N、P、K、Ca、s等。饼肥:菜籽饼、棉籽饼、豆饼、芝麻饼、蓖麻饼、茶籽饼等。泥肥:未经污染的河泥、塘泥、沟泥、港泥、湖泥等。 例如原材料为腐植酸或草炭,这种有机肥生产工艺里就没有发酵,可不必发酵,其余步骤同上。 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与有机肥生产线设备配置息息相关,一般有机肥生产线成套设备主要由发酵系统、干燥系统、除臭除尘系统、粉碎系统、配料系统、混合系统、造粒系统、筛分系统和成品包装系统组成。鸡粪有机肥生产线设备配置的建设规模一般为年产5000吨——10万吨。要综合考虑当地的资源、市场容量,市场覆盖情况。一投资规模及产品方案设计需要根据以下条件制订:原料资源特点,当地土壤条件,当地种植结构与主要作物品种,综合考虑当地的资源、市场容量,市场覆盖半径。一般,小型新建厂以年产一万吨(1.5-2.5吨/小时)、二万吨(2.5-3.5吨/小时)、三万吨(4.5-6吨/小时),中型工厂在年产3-5万吨,大型工厂在年产5-10万吨。投资规模及产品方案设计需要根据原料资源特点,当地土壤条件,当地种植结构与主要作物品种,工厂场地条件,生产的自动化程度等条件制定。

糠醛生产工艺简述

糠醛生产工艺简述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糠醛生产工艺简述 工艺流程 →低沸物 →高沸物、盐类等杂质 ↓ 工艺说明: 从水解釡里排出的醛汽温度在170℃左右,经初馏塔塔底换热后再经冷凝器冷凝形成原液(原液温度控制在95℃以下,醛水共沸点℃)。含醛7-10%的原液经初馏塔蒸馏,得到含醛约90%的毛醛,毛醛再经过脱水塔、精制塔得到%以上的合格产品。目前,从毛醛到精醛的回收率能达到%。醛汽中含有少量的醋酸和甲醇。初馏塔塔顶要求>90%,塔底要求<%,液相进料时的浓度为7-10%。 方案一、由全冷凝改成部分冷凝,减轻初馏塔负荷,节省蒸汽消耗 现行的冷凝方案是醛气经冷凝器全部冷凝为95℃以下的原液,原液再进入初馏塔进行蒸馏,得到90%的毛醛。因原液含醛低,水分较多,所以初馏塔的处理负荷高,正常生产时几乎24小时不停。从整个流程上看,原液经历了先冷凝后加热的过程,所以

此方案的最初想法是通过控制醛汽温度,使部分含醛气体不形成原液而直接冷凝成毛醛,以达到降低初馏塔负荷和减少蒸汽消耗的目的。 具体方法是从初馏塔换热出来的醛汽先经两个废热锅冷凝,控制醛汽的出口温度在98℃(醛水共沸点℃,在此温度下糠醛和水的共沸气体不会冷凝),使其大部分水在此冷凝下来,醛水共沸气体以不凝汽形式从废锅排出,再进入另外的冷凝器冷凝直接形成毛醛。 改造前后的流程图如下所示:

改进前冷凝流程图

方案二、改变进料状况,节省蒸汽和循环水的消耗 目前的进料状况是液体进料,醛汽先经冷凝器冷凝成液体(温度≤95℃,低于醛水共沸点℃),蒸馏时用蒸汽加热到醛水共沸点以上,达到提纯的目的。醛汽经历了先冷凝后加热的过程,其中存在能量浪费。正常生产时,蒸馏塔每天约耗蒸汽12吨。如果该成气相进料就可以同时节省蒸汽和循环冷却水的用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现用初馏塔的参数为:塔径:1000mm;塔板数:25;塔板类型:浮阀塔;原液处理量:h;进料位置为第7块塔板,水相回流为第3块塔板。

糠醛工艺流程

1工程分析 1.1项目生产工艺流程 1.1.1糠醛生产工艺流程 见图4.1-1。 图4.1-1 糠醛生产工艺流程图流程简述:

(1)清洗:购进的玉米芯、玉米秸秆通过选料后用仍难免混有泥沙等杂物,采用鼓式洗草机进行清洗,清洗用水来自木质素装置三效蒸发器的冷凝水L2-1,清洗过程中分离出S1-1灰尘杂质。 产污环节:洗草分离出S1-1灰尘杂质。 (2)粉碎:带水的原料进入用斗式提升机将准备好的玉米芯先经电磁除铁器、摇摆筛去除铁、石头等大颗粒,然后加入粉碎机粉碎成颗粒,粒径范围一般在15-20mm。由于洗草后的原料含水量较高故粉碎时不会产生粉尘。 产污环节:粉碎机、空压机和螺旋输送机噪声。 (3)水解:将粉碎好的玉米芯经输送机投入连续水解锅中,向釜内加入甲酸、水洗压榨后产生的水洗废水L1-1以及脱水塔底废酸滤液L1-2(含甲酸、乙酸)。然后压紧釜盖,关闭排空阀门。通过药液加热器和来自新建锅炉的间接蒸汽,使温度升到150~170摄氏度,压力升至0.6MPa。然后打开排醛阀门进行三釜串联操作。水解反应时间约6小时。 在此过程中,物料在水解锅内进行水解反应,玉米芯中的多缩戊糖以醋酸为催化剂,经过水解成戊糖。糠醛生产中是三个水解塔连续生产,当一个水解塔(称为A塔)需要泄压时,其它的塔(称为H塔)刚刚装塔需要加温、加压的,此时将A塔与H塔串联,使A塔内的压力和蒸汽转移至H塔中,这样经过适当的串联分压后,A塔温度为90摄氏度以下、常压下物料可以出塔,H塔可以加压。 主要反应方程式: H+ (C5H8O4)n + nH2O nC5H10O5 H+ C5H10O5C5H4O2 + 3H2O (4)压榨、水洗压榨:水解完毕后,物料输送到双网挤浆机内进行压榨,经过压榨后的戊糖溶液去糠醛装置车间生产糠醛。 压榨后的木质纤维素渣经水洗后(水洗用水使用糠醛生产初馏废水L1-3和新鲜水)去生产木质素,水洗废水L1-1返回水解工序作为补充水。 水解完毕釜内物料输送到压榨机内进行压榨,经过压榨后的Q1-1纤维素渣去生产木质素。水解得到的戊糖溶液去生产糠醛。 (5)反应精馏:水解、压榨后得到的戊糖溶液与糠醛生产后续工段中粗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