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亚-澳大利西亚

东亚-澳大利西亚

东亚-澳大利西亚
东亚-澳大利西亚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

※※※※※※※※※ ※参评优质课教案※ ※※※※※※※※※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4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梁园区谢集镇第二中学徐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其对日本的影响。能描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亚洲主要封建国家东亚日本,西亚阿拉伯国家在封建时代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描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学生运用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讨论以下问题: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往来相当密切? 那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在当时的阿拉伯地区会产生伊斯兰教?初步培养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日本学习与模仿中国文明进行的大化改新,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正是由于这场改革,日本才从野蛮落后的原始状态步入文明。善于学习与模仿他人是提高自身的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通过了解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学习他不畏困难的坚强意志和为阿拉伯民族统一与幸福而奋斗的远大抱负。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形成和扩张的过程中起到了一面旗帜的作用,统一的阿拉伯国家最终建立起来。 教学重点: 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 伊斯兰教的创立及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教学难点: 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正确认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教与学的方法: 教法:本课采用多媒体直观演示法、问题探究法、分组讨论法、讲授法等。 学法:学生要自主学习,要事先预习,要对学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充分运用多媒体的优势,促进学生使用地图学习历史获取有效信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地图、图片及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亚洲封建时代形势图》,引导学生看图,教师介绍日本自然与地理特点:它是个岛国,国土国土有限,资源匮乏。但日本人常有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请同学们先来读课文导读内容。 二、大化改新 出示导学问题:简述日本出现奴隶制国家的时间及统一的过程?找出并归纳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意义?学生结合问题,再次阅读课文。 在学生读课文后,教师结合媒体展示日本古代发展示意图,并讲解:公

九年级历史上册2.1亚洲封建国家教案中图版

第1课亚洲封建国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亚洲的主要封建国家如东亚的日本、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在封建 时代的特点。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正是由于这场改革,日本才从野蛮落后的原始状态步入文明。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形成和扩张的 过程中起到了一面旗帜的作用,统一的阿拉伯国家最终建立起来。 [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作用以及伊斯兰教的创立和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本课的难点一是教材对日本大化改新作了重点介绍,而为什么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 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可能是学生较难理解的。二是正确认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前些日子日本扣留中国渔船事件导入新课。向学生介绍日本的自然特点:它是个岛国,国土有限,资源匮乏。 二、讲授新课: .1、“大和统一日本”: (1)日本各岛在1世纪前后,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 (2)后来,奴隶制国家大和兴起。 (3)大和不断征服扩张,5世纪统一了日本。 2?“大化改新”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用问题“统一后的日本,还是奴隶制国家,日本是什么时候、怎样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呢?”导入这一内容。教学时可按下列四个步骤: (1)教师首先向学生简单介绍“大化改新”的背景:国内,各种矛盾尖锐,政局混乱;国际上,中国隋唐的制度非常先进。 (2 )学生看书了解“大化改新”的内容。 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经济方面: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3)教师总结“大化改新”的作用。 “大化改新”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隋唐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 的改革。它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形成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4 )学生谈谈自己对“大化改新”的看法。进行小组讨论:日本效仿中国改革取得了成功, 对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由教师小结:日本民族非常善于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拿来,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 在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在近代日本向西方学习,这些都使日本不断进步、强盛。 3?“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名日本国,意为“日出之处的国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回顾中国古代史有关内容,想一想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还可以增加一个问题:现在日本的生活中还保留了中

九年级历史教案历史教案-东亚的封建国家_0560文档

2020 九年级历史教案历史教案-东亚的封建国家_0560文档 EDUCATION WORD

九年级历史教案历史教案-东亚的封建国家 _0560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 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 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教学目标 了解和掌握新罗统一朝鲜半岛,朝鲜王国的建立,大和统一日本,大化改新,武士阶层的形成,幕府统治的建立。 通过学生对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结果和影响的学习,使学生对于日本大化改新有个比较全面的认识;通过对于朝鲜和日本历史的学习,体会中国古代文化对于朝鲜和日本的影响。 通过学生对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历史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中国古代文化对于朝鲜和日本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本节教材地位分析:本节教材简单讲述了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全过程,是与我国相临的

东亚国家的历史。学习他们的历史,了解我国周边的民族独立国家的情况,对于21世纪改革开放的中国很有益处。重点突破方案:①关于“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建议教师首先让学生看教材相关内容,然后给出表头,由学生填写下列内容: ②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和意义”,建议教师首先让学生看教材相关内容后,教师对于上述两点内容稍做补充,然后向学生提出如下几个问题: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有哪些?这些内容的出处何在?实施上述内容的用意何在?有什么影响?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本节教材地位分析:本节教材简单讲述了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全过程,是与我国相临的东亚国家的历史。学习他们的历史,了解我国周边的民族独立国家的情况,对于21世纪改革开放的中国很有益处。 重点突破方案:①关于“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建议教师首先让学生看教材相关内容,然后给出表头,由学生填写下列内容:社会制度开始时代代表性政权名称代表性政权特点原始社会自古以来奴隶社会公元前后高句丽、百济、新罗先后出现,三国鼎立封建社会676年新罗统一的封建王朝 ②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和意义”,建议教师首先让学生看教材相关内容后,教师对于上述两点内容稍做补充,然后向学生提出如下几个问题: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有哪些?这些内容的出处何在?实施上述内容的用意何在?有什么影响? 难点突破方案关于“日本大化改新和日本社会性质的变化”,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分2课时讲授,第1课时学习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第2课时学习澳大利亚的人文地理特征。自然地理特征包括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包括澳大利亚的人口、城市分布,澳大利亚的农业和工业以及它古老的动物。本节课教学设计以澳大利亚知识传授为依据,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能力,通过讨论,研究等主动积极的学习而获得的。这样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提高。●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1.在地图上能指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2.了解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等别称的由来。 3.运用地图,了解澳大利亚的主要矿产资源以及矿产地与工业、城镇分布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图,了解澳大利亚地形特征,以及地形与气候、人口分布的关系。 2.运用图片和资料,了解澳大利亚特有的野生动植物种类,并分析这些动植物唯独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原因。(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特点及经济特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人地关系协调”的思想教育。 2.通过认识澳大利亚宝贵而可爱的动物,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 1.澳大利亚发达的农牧业、工矿业。 2.澳大利亚人口分布与环境的关系。(二)教学难点 1.澳大利亚人口分布与环境的关系分析。 2.澳大利亚特有动物的古老性。● 教学方法师生互助式教学法、讨论分析法、演示法、讲述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视频。●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第1课时(课堂导入)教师 2008年奥运会将在哪里举行?2000年是在哪里举行的呢?奥运会五环标志悉尼歌剧院的袋鼠和图片对澳大利亚大家都不陌生,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的知识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国家。第七节澳大利亚一、大洋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大洋洲地图请说出:澳大利亚位于哪几个大洋之间领土由哪几部分组成?学生看图讨论分析归纳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是由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和周围一些小岛组成。填图学生在空白图中填注太平洋、印度洋、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讲述观察图,我们发现澳大利亚大陆上只有一个国家,这一点与其他大洲不同;也就是说,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提问继续观察图,澳大利亚大部分位于赤道哪一方属于哪个半球(南、北半球)的国家归纳大部分位于赤道以南,是南半球的国家、“澳大利亚”一词在拉丁文中就是“南方的土地”的含义,这一点在其国旗上也有体现。资料交流学生介绍澳大利亚一般情况。国旗各图案含义;澳大利亚全称;面积,介绍国土面积在世界的位次;人口总数,是大洋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密度,并与加拿大人口密度相比得出地广人稀的结论;首都;居民构成;官方语言。填图将首都填在空白图中。提问想一想,堪培拉的房屋哪一面朝阳那里的学校应该几月份放暑假为什么小结那里的房屋北面朝阳。学校2月份放暑假。因为堪培拉位于南半球。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了澳大利亚是大洋洲最大的国家,也是大洋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它大部分位于南半球,且独占一块大陆。读图从地形图上可以看出东部、西部和中部的地形有什么不同?讨论分组,全班分为三个部分:右三组代表高原、左二组代表东部分水岭、中三组代表中部大平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上讲台来指图讲解。提示学生讲解时从地形类型、海拔高度与独特之处各方面入手。显示依次闪烁各个地形区:大分水岭墨累河西部高原讲述第一组:东部山地南北走向,海拔8001000米,有全国最大的墨累河,它流印度洋。第二组:西部高原低矮,占全国一半的面积。第三组:中部大平原地势低平,有北艾尔湖和大自流盆地。显示北艾尔湖自流井自流井形成剖面图讲解东部雨水从地层渗透到中部盆地,并自行流出而成为自流井。因为不能用来灌溉,只能用来作为牲畜饮水,所以大自流盆地是澳大利亚主要农牧区。但自流井水盐度高,不宜用来灌溉农田,一般可作牲畜饮用。填图将找出的三种地形填在图中。提问通过分析、归纳澳大利亚地形分布有何特点小结两边高、中间低,且东西并列分布。地势起伏和缓。提问过渡观察图,在西部高原上有何地貌沙漠形成广阔的沙漠是与这里的气候分不开的。填图在图中画出穿过本区的一条重要纬线——南回归线。提问说出本区所处热量带热带、亚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中古时期的东亚和西亚教案(二) 华师大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中古时期的东亚和西亚教案 (二)华师大版 【基本知识】 大化改新、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阿拉伯帝国的兴衰 【重点知识】 伊斯兰教兴起和阿拉伯帝国形成的互动关系 【课堂记录】 一、东亚:日本大化改新(646年、孝德天皇) 日本因为其地理位置,受中国影响深远,大化改革前的日本,存在着两大矛盾,而其中主要是统治集团内部矛盾,而其大化改新又是效法中国的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恰恰又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日本同中国、朝鲜半岛距离最近,关系密切) 1、原因:①内因:统治阶级内讧根本 下层民众反抗因素 ②外因:受中国隋唐先进制度影响——催化因素 2、性质: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 3、作用:有利于日本经济发展 二、西亚:伊斯兰教的兴起和阿拉伯帝国的形成 阿拉伯社会内部外部环境决定了阿拉伯贵族需要强化统治机能,建立统一的国家,伊斯兰教的出现正是迎合了时代的需要,起到了统一思想的作用,所以伊斯兰教的兴起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阿拉伯国家初步形成的过程,同时伊斯兰教又随着帝国的扩张而广为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阿拉伯半岛的地理特征和重要位置——地处西亚、邻近北非和东南欧) [伊斯兰教的兴起] 1、背景:①内部环境:新旧社会交替 社会矛盾尖锐 ②外部环境:外族长期侵扰 社会秩序动荡 2、经过 (1)创始人:穆罕默德 (2)发源地:阿拉伯半岛麦加地区 (3)时间:7世纪 (4)经典:《古兰经》 3、作用 对阿拉伯半岛统一起促进作用 [阿拉伯帝国] 1、全盛:8世纪,横跨亚非欧三洲 2、影响:①伊斯兰教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②推动东西方的交流与沟通 3、灭亡:1258年亡于蒙古军 【课后习题】 中央行政机构设置图

第5课 中古时代的东亚和西亚

第5课中古时代的东亚和西亚 【学习目标】 1 大化改新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阿拉伯帝国,分析大化改新和伊斯兰教兴起的原因,归纳世界三大宗教产生的简况,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伊斯兰教的兴起与阿拉伯帝国的出现。难点:伊斯兰教的兴起与阿拉伯帝国的关系。【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东亚:日本大化改新 1从地图上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日本同中国、朝鲜半岛距离最近,关系密切 2、原因:①内因:统治阶级内讧根本 下层民众反抗因素 ②外因:受中国____先进制度影响——催化因素 3、时间___ 改革者____、性质: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 二、西亚:伊斯兰教的兴起和阿拉伯帝国的兴衰 了解阿拉伯半岛的地理特征和重要位置——(地处西亚、邻近北非和东南欧) [伊斯兰教的兴起] 1、背景:①内部环境:新旧社会交替 社会矛盾尖锐 ②外部环境:外族长期侵扰 社会秩序动荡 1、全盛:时间:____,横跨亚非欧三洲,首都____ 2说一说阿拉伯帝国在世界文化史上有什么意义? 影响:①伊斯兰教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②推动东西方的交流与沟通 3、灭亡:____年亡于蒙古军 (二)合作探究 1、日本的大化改新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2、伊斯兰教的创立与阿拉伯帝国的形成有何关系? 3、比较世界三大宗教

4、你知道与三大宗教有关的节日和习俗吗?当今世界各地时有发生与宗教有关的地区冲突,请你举出几个与宗教有关的宗教问题。 三、【课堂小结】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四、【达标检测】 (一)、1、日本大化改新开始于() A 公元前645年 B 公元前646年 C 公元645年 D 公元646年 2、日本大化改新效仿的是() A中国隋唐制度 B 希腊的民主制度C 罗马的元首制度D 中国明清制度 3、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 A释迦牟尼 B 耶稣 C 穆罕默德 D 乔达摩-悉达多 4阿拉伯人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的时间是() A7世纪初 B 7世纪中叶 C 8世纪初 D 8世纪中叶 5伊斯兰教在形成过程,与其他世界宗教不同的是() A成为统治人民的思想工具 B 促进了封建制度的形成 C 有助于国家和民族的统一D创造光辉灿烂的文化 6.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民族。公元7世纪,在学习中国隋唐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是() A.大化改新 B.查理?马特改革 C.明治维新 D.废除农奴制改革 7.日本大化改新的目的是 A.平定统治阶级的内讧B缓解社会危机,摆脱困境 C.效仿中国 D.镇压下层民众 (二)、完成下列填空 1、日本大化改新的时间是____年,当时中国处于_____时期,阿拉伯繁荣时期中国处于____朝代 2、标志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历史事件是___ 3、清真寺、星月旗与____宗教有关 (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宗教A在早期倡导众生平等,力图在宗教领域突破四大种姓间的严格界限,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有消极作用。 材料二早期的宗教B主张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倡导信徒间衣食互济,患难相恤,鼓吹正义必胜。 材料三宗教C信仰真主安拉为主要教义。 (1)、试指出A、B、C三种宗教的名称。 (2)、以上三种宗教中建立了政教合一国家的是哪一个?哪一个发展成为中古时期欧洲的主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教学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作用以及伊斯兰教的创立和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教学难点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伊斯兰教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阿 拉伯统一国家形成的历史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阅读24页“导入框”图文,设问: 1. 日本这场刺杀大贵族权臣的宫廷政变发生时,中国正处于什么朝代?(唐朝) 2. 发动这场政变的主要人物是哪两位?(皇子和中臣镰足)承上启下,教师讲授: 1. 教师演示课件,指岀:我国从汉朝开始便开辟了丝绸之路,中外商路四通八达,交往密切而友好。 到了唐朝更是空前繁荣,还出现了六次东渡到达日本的鉴真和尚。他在日本传播中国文化,对日本 的历史进步起了重大作用。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它 的自然特点:由许多岛屿组成,国土有限,资源匮乏。日本各岛在1世纪前后,开始岀 现奴隶制国家。后来,奴隶制国家大和兴起。大和不断征服扩张,5世纪统一了日本。 2. 教师设问:统一后的日本,还是奴隶制国家,日本是什么时候、怎样过渡到封建社会的 呢?(安排学生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继续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 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大化改新 1. 教师首先向学生简单介绍“大化改新”的背景:国际上,中国隋唐的制度非常先进;国内,各种矛 盾尖锐,政局混乱。(此时由学生根据导入框“宫廷政变”的小故事,自编一个历史短剧在课上表 演。) 2. 学生看书了解“大化改新”的内容,同时做作好标记。(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 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方面: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 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3. 教师运用课件总结“大化改新”的作用: 4. 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隋唐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进行了改革。 5. 它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形成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 发展。

第六章 南亚次大陆的封建国家

第六章南亚次大陆的封建国家 ·中古时期南亚次大陆分为本土封建王朝(4—10)和外来伊斯兰教封建王朝(从11世纪起)统治的两个时期。 △上古时期 (1)史前印度(公元前2300年以前) (2)印度河文明时期(公元前2300—公元前1500年) (3)吠陀时期(公元前1500—公元前500年) (4)摩揭陀帝国(约公元前545-公元前30) △中古时期 (1)笈多帝国(约公元320-约570) (2)普西亚布蒂王朝(约400-约647) (3)拉其普特时期(公元7世纪-12世纪) (4)伽色尼王朝(967-1185) (5)德里苏丹(1206-1526) (6)莫卧儿帝国(1526-1857) (7)英国统治时期(1857-1947) (8)印度共和国时期(1947-) 第一节封建制度的形成 一、笈多王朝和超日王国家 1、笈多王朝的建立 320年,旃陀罗笈多一世(月护王)即位,定都吠舍离,建立笈多王朝(320—540 年)。沙摩陀罗笈多(海护王)统治时期,定都华氏城。 旃陀罗笈多二世又称毗克罗摩阿迭多,即超日王,定都华氏城(今巴特那)。 2、笈多王朝的政治制度 笈多王朝实行中央集权制,最高统治者是大王,皇亲贵族和婆罗门高僧构成王室顾问和各部门重臣。全国划分为若干省,省下设县。 3、超日王时期经济的发展 中国求法僧人法显来到印度,著有《佛国记》(又名《法显传》)。 法显(约342 — 423 年),东晋名僧,俗姓龚,山西平阳郡武阳(今襄垣县)人。(1)农业 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铁制农具已普遍推广使用;施肥、轮作等农业技术也开始在生产中应用。种植的谷物有小麦、大麦、水稻、黍类、豆类、芝麻等;种植的经济作物有棉花、大麻、甘蔗、亚麻、生姜等。此外,还饲养各种家畜。 (2)手工业 棉织业、丝织业、毛织业、武器制造、金属加工、珠宝首饰、采矿冶金等行业都很发达。造船业成就非凡。纺织业技艺精湛。 (3)商业 它与亚、非、欧诸国自古以来就有贸易往来。印度向东方可与东南亚和东亚诸国建立海上贸易联系;向西方可与东部非洲、阿拉伯半岛和波斯湾沿岸诸国建立贸易联系。 5世纪中叶起,嚈哒人(白匈奴)入侵,6世纪初,建立嚈哒帝国。528年,北印度各王公的联军打败了嚈哒人。567年,嚈哒帝国为突厥和伊朗所灭。570年,笈多王朝的统治结束。 二、戒日王朝的兴衰 1、诸王国分裂割据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及说课稿(公开课)

公开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说课稿 前河乡中心学校李全良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我准备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五个角度来简要阐述我对这节课内容的理解和处理。 一、说教材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第二单元第4课的内容,是在学习完古代世界文明开端后安排的,对于把握早期封建社会的特点,把握本章的总体阶段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观点评价历史人物、解析历史现象的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日本的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是日本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产生于西亚地区的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形成和扩张的过程中起到了一面旗帜的作用。了解和熟悉阿拉伯帝国和伊斯兰教的起源和由来,对于理解和认识当代国际政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说学情 我在农村乡镇中学任教,学生的阅读面小,视野不宽,认知水平相当有限,需要老师在授课时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初三学生刚接触世界史,对当时的国际形势认识有限。学生除了仍然要加强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实际情况,社会形势的发展

及推行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目标也应进行科学分析,弹性操作。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其对日本的影响。能描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亚洲的主要封建国家东亚的日本,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在封建时代的特点。 2.能力目标 通过对以下问题的讨论,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在当时的阿拉伯地区会产生伊斯兰教?初步培养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正是由于这场改革,日本才从野蛮落后的原始状态步入文明。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形成和扩张的过程中起到了一面旗帜的作用,统一的阿拉伯国家最终建立起来。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作用以及伊斯兰教的创立和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教学难点: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三、说教法: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Australia),是世界土地面积第六大的国家,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整个大陆的国家,也是大洋洲最大的国家。澳大利亚不仅国土辽阔,而且物产丰富。澳大利亚国境东南邻近新西兰,西北邻近印度尼西亚,北边靠近巴布亚新几内亚、西巴布亚和东帝汶。澳大利亚大陆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大陆,也是地球上最大的海岛及单一国家的大陆,总面积769.2万平方公里。 旅游景区 澳大利亚四面临海,沙漠和半沙漠却占全国面积的35%。在东部沿海有全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澳大利亚也是世界上养羊最多的国家,号称是“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走一趟澳洲,饱览醉人的大自然美景,感受澳洲人的活力和闲适,让您暂时摆脱喧嚣的尘世生 活,重拾清新自然的生活真谛![1] 艾尔斯岩 艾尔斯岩是位于北领地的爱丽斯泉市西南 470 多公里处的一块巨大岩石,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岩石。 大堡礁 大堡礁有四百种活的珊瑚,颜色从一般的蓝色、棕色到错综复杂、难以置信的粉红及紫海扇,简直是个五彩斑烂的神奇世界。[2] 维多利亚大洋路 大洋路上,最引人注目的便属坎贝尔港(Port Campbell)的石灰岩悬崖,这里也是很多游客钟爱的自然景致。 中部沙漠的波浪岩 澳大利亚的波浪岩并非一个独立的岩石,而是连接北边一百米的海顿石及状似河马张口的河马岩、骆驼岩等串连而成的风化岩石。 昆士兰热带雨林 这是1974年被认可并列入世界遗产自然保护区的景点之一,热带雨林位于昆士兰省的东北部。热带雨林被描述为”最古老的世界”。

蓝山国家公园 蓝山国家公园属坐落在新南威尔士州境内,在2000年被列入自然类世界遗产。蓝山全地区生长着庞大的原始丛林和亚热带雨林。

第5课 中古时代的东亚和西亚

第5课中古时代的东亚和西亚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大化改新、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阿拉伯帝国的兴衰 2.能力目标 培养把握内外因素综合分析历史事件起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大化改新为后人留下了改革求新的历史启示。 (2)历史史实说明统一与团结是国家昌盛、民族兴旺的必要条件。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伊斯兰教的兴起与阿拉伯帝国的出现 2. 难点 伊斯兰教兴起和阿拉伯帝国形成的互动关系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中国和印度是从上古时期起就闻名于世的亚洲文明古国。到了中古时代,东亚的日本和西亚的阿拉伯,在7世纪前后也开始兴起并愈渐繁荣。 一、东亚:日本大化改新(646年、孝德天皇) 日本因为其地理位置,受中国影响深远,大化改革前的日本,存在着两大矛盾,而其中主要是统治集团内部矛盾,而其大化改新又是效法中国的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恰恰又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日本同中国、朝鲜半岛距离最近,关系密切) 1、原因:①内因:统治阶级内讧根本 下层民众反抗因素 2、性质: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 3、作用:有利于日本社会经济发展。 强调:大化改新是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为封建社会的重要标志. 二、西亚:伊斯兰教的兴起和阿拉伯帝国的形成 阿拉伯社会内部外部环境决定了阿拉伯贵族需要强化统治机能,建立统一的国家,伊斯兰教的出现正是迎合了时代的需要,起到了统一思想的作用,所以伊斯兰教的兴起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阿拉伯国家初步形成的过程,同时伊斯兰教又随着帝国的扩张而广为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阿拉伯半岛的地理特征和重要位置——地处西亚、邻近北非和东南欧)[伊斯兰教的兴起] 1、背景:①内部环境:新旧社会交替 社会矛盾尖锐 ②外部环境:外族长期侵扰 社会秩序动荡 2、经过 (1)创始人:穆罕默德 (2)发源地:阿拉伯半岛麦加地区 (3)时间:7世纪 (4)经典:《古兰经》 3、作用 对阿拉伯半岛统一起促进作用 [阿拉伯帝国]

澳大利亚介绍

澳大利亚介绍 “澳洲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使用的俗语,指代澳大利亚出生的有着英国或爱尔兰血统的人。这个词最初用来描述能够度过艰难时期的随遇而安的人,在二战后被采用,用来区分那些来自西欧和南欧的“新”移民和本地生人。这个词作为代表这个国家的澳大利亚人的标签,仍然具有意义。在社会的某些领域,“澳洲人”被认为在一个官方致力于民族和种族包容的国家里是欧洲中心主义且不合时宜的。 介绍 识别。“澳洲人”这个名字于1817年被新南威尔士殖民地的英国总督正式通过并推广。这个称谓于1814年被提出,起源于拉丁语terra australis incognita(“未知的南方陆地”),该词语在欧洲殖民统治前被地图制作者使用数世纪。 自成为英国殖民地之后,澳大利亚与世界上许多地方来的移民以及土著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峡岛民人口一起发展出了复杂的民族文化。基于地理区域的不同,州和领地之间强烈的社会和历史独特感并没有发展成为主要的亚文化差异。 这个国家在其大部分历史中一直注重把不同的文化群体同化以占主导地位的英式澳大利亚传统;然而,在70年代初,多元文化的多元化政策开始展露头角。1988年,两百周年活动正式晋升为“国家的庆祝活动”。澳大利亚曾对这个理念做出承诺,即澳大利亚是生活在一个相对年轻的社会的不同人们的集合体。然而,国家内部的分歧,通过种族,民族,社会阶层以及性别间的社会差异,不断表现在公共生活中。 位置和地理。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的岛屿大陆,位于南极洲和亚洲之间。它西邻印度洋,东邻帝汶岛,阿拉弗拉海和珊瑚海,北邻太平洋,南邻塔斯曼海与南大洋。大部分陆地地势平缓,干燥。澳大利亚大陆的面积为297万平方英里(7690000平方公里)。 虽然环境变化对澳大利亚土著的传统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单环境变化在移民文化中并不是那么强的因素。最显著的生活方式的差异主要是由气候变化影响。 澳大利亚分为六个州(西澳大利亚州,南澳大利亚州,维多利亚州,塔斯马尼亚州,新南威尔士州和昆士兰州)和两个领地(北领地和首领地),其首府城市分别为珀斯,阿德莱德,墨尔本,霍巴特,悉尼,布里斯班,达尔文和堪培拉。大多数人口居住在沿海城市地区。首都堪培拉位于澳大利亚首领地(ACT)。首领地创立于1909年,堪培拉是由美国景观设计师于1912年设计的。英联邦议会在1927由墨尔本搬至堪培拉。堪培拉拥有超过30万人口,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内陆城市。 人口。根据1986年的人口普查,澳大利亚总人口刚刚超过1550万。到1992年,人口已上升至1750万人,在1996年达到1830万。在2000年,这一数字预计将达到1900万。1997年,430万(23%)的居民出生在海外。大约2%的人口是土著或托雷斯海峡岛民,这些人是欧洲殖民前这块大陆的原住民的后裔。这些人比其他人有着更高的出生率,但是也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较低的寿命。在1996年,自认为是原住民或托雷斯海峡岛民的人口是372000,大概与1788年时的人口相同; 这些人中许多人同时有原住民和非原住民的祖先。 语言归属。自从英国殖民以来澳大利亚的主导语言一直是英语,大多数人很少说多种语言。然而,多样的土著团体和许多移民继续使用英语以外的语言。 欧洲入侵之前,大约有250种土著语言,其中大部分可能有不同的方言。这些语言中有90种也许仍然在被使用,由土著儿童流利使用的大约有20种。土著语言使用的衰落是由于殖民化的影响。在一些土著团体中,特别是在北部地区,一些有特色的克里奥尔语方言是由英语与土著语言混合而成。 除了土著语言,大约十二个主要的部落语言,至少有五万人会在家说这些语言。这些语言,按照使用者数量排序,为意大利语,希腊语,汉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阿拉伯语,德语,越南语,西班牙语,波兰语,马其顿语,菲律宾语和马耳他语。墨尔本是最多语种的城

中亚和西亚

中亚和西亚 一、国家和居民 1.中亚 国家:哈、吉、塔、乌、土(五个斯坦) 居民:土著民族与俄罗斯族 2.西亚 国家:阿富汗、阿塞拜疆、两伊、土耳其、塞、叙、约、科、以、巴、沙等 居民:阿拉伯人为主 宗教:西亚是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发源地;以伊斯兰教为主;麦加是伊斯兰教的主要圣地;耶路撒冷是三个教的圣地。 二、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1.中亚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通道 现代“第二亚欧大陆桥”的中段,联系着东亚与西欧 深居内陆的地区 2.西亚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五海三州之地 连接着欧洲、亚洲和非洲 苏伊士运河连接地中海与红海,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 多交通和战略要地: 土耳其海峡:黑海出地中海的门户 曼德海峡:红海通往印度洋的咽喉 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的出口 三、自然条件 1.地形 中亚地形 以平原(图兰平原)、丘陵(哈萨克丘陵)为主,东部有帕米尔高原西亚地形 以高原为主(伊朗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阿拉伯高原)、中间有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 2.气候 气候类型 中亚的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西亚的气候: 阿拉伯半岛为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 气候干旱,是中亚和西亚的重要地理特征 3.河流 中亚和西亚内流区面积广大,西亚的阿拉伯半岛基本为无流区(原因:气候干旱,深居内陆) 湖泊多为咸水湖:如里海、咸海

中亚两大内流河: 锡尔河、阿姆河(均流入咸海) 西亚两大外流河: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均流入波斯湾) 四、经济 1.中亚的经济 中亚各国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煤炭、石油 哈萨克斯坦工业基础较好,阿拉木图为工业中心 中亚的农业为灌溉农业,主要农作物小麦、棉花 中亚是世界主要棉花产地之一,乌兹别克斯坦(白金之国)是世界主要产棉国 中亚畜牧业以养羊为主 2.西亚的经济 西亚经济最发达的为以色列,其次为土耳其 西亚石油在世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油田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周围地区(简称海湾地区) 石油主要出口至西欧、北美、日本 沙特—”沙漠石油王国”,石油储量世界第一,盖瓦尔油田为世界最大油田 西亚灌溉农业发达,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为主要灌溉农业区 椰枣为特产 畜牧业主要是养羊和骆驼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 地理 澳大利亚的面积为769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小的大陆,同时也是最小的洲。澳大利亚的最低点是南澳大利亚州艾尔湖的干涸河床,为海拔以下15米。墨累河——达令河是澳大利亚最长的河流,长3370公里。河流系统形成了墨累——达令盆地,面积约10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澳大利亚大陆总面积的14%。艾尔湖氏靠近大陆中心的一个辽阔的盐湖,面积超过9000平方公里,但经常呈干涸状态。由于澳大利亚特殊的地理环境,长期与大陆分离,使得澳大利亚成了有袋动物的圣地,例如袋鼠,树袋熊(考拉),鸭嘴兽等。 澳大利亚具有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特点,澳洲跨2个气候带,北部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澳洲南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澳洲内陆是荒芜人湮的沙漠,干旱少雨,气温高,温差大,为热带沙漠气候;相反在沿海地区,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呈明显的海洋性气候。 首都:堪培拉 Canberra,位于澳大利亚首都直辖区东北部,跨莫朗格洛河两岸。1908年被选为首都所在地。 季节 澳大利亚的季节与北半球相反,每年四季划分是: 春季9-11月夏季12-2月秋季3-5月冬季6-8月 简史 最早到达澳大利亚的欧洲人是荷兰人。十七世纪初,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指挥下,为了寻找黄金,一艘荷兰探险船来到了这里,发现了澳大利亚这块陆地。Australia的意思就是“南方大陆”。1768年,英国人库克船长率领一艘探险船启航出发,前往南太平洋。在库克船长率领的这批人中,有好几个后来对澳大利亚的历史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人。库克船长自己的作用则最大,被称为“澳大利亚之父”。他把澳大利亚描绘成了土肥草茂的地方,推翻了荷兰人的悲观论调。1787年,第一艘运送罪犯的船离开英国,驶向澳大利亚。第二年初,到达了澳大利亚。在今天的悉尼上岸,并给这个地方起了这个名字。从此,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十九世纪下半叶,各殖民地先后成立自治政府。1901年1月1日澳大利亚的六大殖民地的自治政府成立了澳大利亚联邦,成为英国的自治领地,至此,澳大利亚的白种人约为377万,土著人口为9.3万。 国家制度 澳大利亚政治体制是联邦制度,澳大利亚政体以自由民主的传统为基础。这个传统包含宗教信仰自由和言论及结社的自由。设立一个联邦议会、六个州议会、两个代表理事会(注:首都和北方领地不是州)。国家元首为英国女王和女王的代表澳大利亚总督,后者依据行政委员会的意见处理政务。名义上,内阁施政必须总督批准才有法律效力,但联邦政府总理和其内阁实际拥有大多数国家权利。联邦下议院有 150 个议席,每三年选举一次。上议院代表各州利益,具有立法审议权,任期六年(注:首都和北方领地的上议员任期是三年)。澳大利亚选举是义务投票制,公民年满十八足岁必须参与投票选举,原住民可以自由选择是否选民登记和投票。进入澳大利亚议会的有四大政党,它们是:澳大利亚工党、

九年级历史教案东亚的封建国家 - 初中三年级历史教案_076文档

2020 九年级历史教案东亚的封建国家- 初中三年级历史教案_076文档 EDUCATION WORD

九年级历史教案东亚的封建国家 - 初中三年级历 史教案_076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 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 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教学目标 了解和掌握新罗统一朝鲜半岛,朝鲜王国的建立,大和统一日本,大化改新,武士阶层的形成,幕府统治的建立。 通过学生对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结果和影响的学习,使学生对于日本大化改新有个比较全面的认识;通过对于朝鲜和日本历史的学习,体会中国古代文化对于朝鲜和日本的影响。 通过学生对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历史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中国古代文化对于朝鲜和日本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本节教材地位分析:本节教材简单讲述了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全过程,是与我国相临的

东亚国家的历史。学习他们的历史,了解我国周边的民族独立国家的情况,对于21世纪改革开放的中国很有益处。重点突破方案:①关于“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建议教师首先让学生看教材相关内容,然后给出表头,由学生填写下列内容: ②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和意义”,建议教师首先让学生看教材相关内容后,教师对于上述两点内容稍做补充,然后向学生提出如下几个问题: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有哪些?这些内容的出处何在?实施上述内容的用意何在?有什么影响?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本节教材地位分析:本节教材简单讲述了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全过程,是与我国相临的东亚国家的历史。学习他们的历史,了解我国周边的民族独立国家的情况,对于21世纪改革开放的中国很有益处。 重点突破方案:①关于“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建议教师首先让学生看教材相关内容,然后给出表头,由学生填写下列内容:社会制度开始时代代表性政权名称代表性政权特点原始社会自古以来奴隶社会公元前后高句丽、百济、新罗先后出现,三国鼎立封建社会676年新罗统一的封建王朝 ②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和意义”,建议教师首先让学生看教材相关内容后,教师对于上述两点内容稍做补充,然后向学生提出如下几个问题: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有哪些?这些内容的出处何在?实施上述内容的用意何在?有什么影响? 难点突破方案关于“日本大化改新和日本社会性质的变化”,

九年级历史上册《中古时期的东亚和西亚》文字素材1 华东师大版

中古时期的东亚和西亚 主要内容 经济 在经济方面,废除部民制,建立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罢昔在天皇等所立子代之民,处处屯仓及别臣、连、伴造、国造、村首所有部曲之民,处处田庄。”废除了皇室的屯仓,贵族的田庄以及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在此基础上实行了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班田六年一班,即政府每隔6年,班给6岁以上的男子口分田2段,女子为男子的2/3,私奴婢为公民的1/3,公奴婢同公民数。受田人死后,口分田归公。班田农民担负租庸调。租,即实物地租,受田每段交纳租稻2束2把。庸,是力役及其代纳物,凡50户充仕丁1人,50户负担仕丁1人之粮,1户交纳庸布1丈2尺,庸米5斗。调,征收的地方特产,分为田调、户调、付调。田调按土地面积征收。田1町征收绢1丈、絁2丈、布4丈。户调按户征收,其数量为“1 户赀布1丈2尺”。付调随各乡土特产征收。 政治 在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天皇制封建国家。新政权建立不久,为树立了中央集权的指导思想,天皇在大槻树下召集群臣盟誓,“天覆地载,帝道唯一”。649年下诏,令国博士高向玄理与僧旻“置八省百官”,建立中央机构。地方设国、郡、里,分别由国司、郡司、里长治理。“八省百官”制和国郡里制均受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州县制的影响。两者虽在形式上有差异,但其性质都是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647年,制定七色十三阶冠位。两年后又制定十九阶冠位。对于大夫以上的贵族赐予食封,以下的给予布帛,作为俸禄。 影响 大化革新解放了部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大化改新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评价 关于大化改新后的社会性质,史学界主张不一。日本学者大都认为改新后的律令社会是奴隶社会的继续。因为大化改新后阶级关系没有没生变化,公民的沉重徭役负担,其性质与部民的负担并无不同。中国学者除少数人赞成日本学者的观点者外,大多认为大化改新是确立封建制度的改革。 日本的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是参照隋唐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而制定的。性质基本一致,都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下的土地分配制度和租税制度。改新后国家对农民的关系是土地所有者对农民的剥削关系。国家占有生产资料——土地,并以租庸调的形式向公民征收国税和课以徭役,公民被束缚在口分田上,以臣属关系依附于国家。这种生产者对土地所有者的依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世界历史》九年级上P24——27,介绍了亚洲两个典型的封建国家日本和阿拉伯。 “大化改新”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隋唐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为 主要内容的改革。它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形成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阿拉伯地区是当今世界多极化政治格局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了解和熟悉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教的源起和由来,对理解当代国际政治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随着伊斯兰教的创立和传播,阿拉伯各部迅速统一,并且扩张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学情分析】 本课有些内容是学生知道的,课前可以指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探究。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参加课堂讨论,鼓励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和发表不同见解,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阅读资料、读课文、观看录像、识读图片等,使学生了解亚洲的主要封建国家如东亚的日本、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在封建时代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以下问题的讨论,如: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初步培养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综合 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正是由于这场改革,日本才从野蛮落后的原始状态步入文明。知道日本民族非常善于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拿来,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 【教学重点】 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作用以及伊斯兰教的创立和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