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律基础 第一章

法律基础 第一章

法律基础 第一章
法律基础 第一章

第一章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

第一节法的一般原理

重点:法的概念,法的起源,法的作用。

难点:法的概念,法的起源。

一、法的概念、特征及作用

" 法"是什么?千百年来,中外学者在这个问题上,展开了广泛的思考和研究,但从未形成一致的观点。这使得"法"这种社会现象,在人们的头脑中,显得更加扑朔迷离,错综复杂。

大多数西方学者认为,"法"有"自然法"和"实在法"(又称"人为法"、"制定法"、"人定法"、"人类法")之别;一些学者还认为,"神法"也是"法"的一种。因此,要解释"法"的概念,就要看人们是在什么语境中使用"法"这个词。

如果是在"自然法"的意义上谈论"法",则"法"是指一种人类的普遍理性,它是先验的、永恒的,是公平、正义的体现,是"实在法"的渊源,它的效力高于"实在法"。但少数学者如英国的功利主义法学派的代表人物边沁,历史法学派的代表人物梅因认为,"自然法"不过是人们头脑中的幻想,它是虚构的,现实社会中根本不存在。

而"实在法"意义上的"法",是指主权者的命令,是由国家主权者制定和颁布的法律,它反映了立法者的意志,具有强制性、拘束力,是规章、秩序的代名词。"神法"来自上帝的意志,它是先于人类产生,并且是永世长存的最高的"法",是判断人类行为是非善恶的最后标准。如《圣经》就是"神法"的具体体现。

中国古代的学者对"法"的认识,不存在"自然法"与"实在法"之别,但却有"圣人之法"或"先王之法"与"后王之法"的区别。"圣人之法"或"先王之法"是后人对古圣先贤的法律制度的总称,它被认为是最完美地体现天意和民意("顺乎天,应乎人")的法,它是后代君王效法的典范,是人们心目中的理想法。与"自然法"相比较,它不是先验的、虚构的,而是经验的、历史的;法的精神不是人类的普遍理性,而是和谐,即:使天地、万物、人类和谐统一。

至于宗教意义上的"神法",在中国古代学者那里,并未形成一个积极的论题;他们更关注对世俗法,也就是"实在法"或"制定法"的探讨。

首先从词源上看,英文的law 有规律、权利、正义的意思。汉字"法"的古体是"灋",这个字由三部分构成:氵,廌(音zh ì),去。《说文解字》廌部曰:"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廌、去。"这个"廌"是什么意思?《论衡·是应》曰:"觟豸者,一角之羊也,性知有罪。皋陶治狱,其罪疑者令羊触之,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这里的"觟豸(音xi è zh ì)"又叫"獬斛( 音xi è h ú )" ,与"廌"同义,都是指一种独角神兽,有说象羊,有说象鹿,相传中国最早的法官皋陶在裁断案件时曾借其神力识别罪与非罪。有罪则触之而去,是为祛除不法行为之意;无罪则不触。自汉以后,历代法官的冠服上都可见到獬斛的图案。

从词源上看,汉字"法"至少有三层意思:第一,"法"有神明裁判疑难案件之意,引而申之,人不是全能全知的,人制定的法也不是周遍万物、无所遗漏的,在人力所不及时,"制定法"要由神意来辅助;第二,"法"有祛除不法行为之意,引而申之,"制定法"具有拘束力,强制力;第三,"法"有公平之意,引而申之,"制定法"不可随心所欲制定,"制定法"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必须符合社会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而非某个人或者某些人的私利,公而无私才可谓"公平"。

从性质上看,"制定法"是指导人们行为的一种规范,是判断人的行为的是非曲直的标准和尺度。古代中国学者在这一点上,有十分形象的解释:

《管子·七法》曰:"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 尺寸"是测量物体长短的工具;"绳墨"是木匠画直线用的工具;"规矩"中的"规"是校正圆形的工具,"矩"是校正方形的工具;"衡石"中的"衡"是秤,是测量物体重量的

工具,"石"是重量单位;"斗斛"中的"斗"是口大底小的方形量器,也是容量单位,"斛"亦是容器,也作容量单位;"角"是一种容器,也是酒的计量单位。

这些测量物之长短、大小、曲直、轻重、多少的工具,是人类有效利用自然万物,改善生存环境,促进人类福利的必要手段。它们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第一,有公开、具体的标准。公开,是指这些标准是为人所共知的,而不是秘而不宣的;具体,是指这些标准是精确的,而不是隐晦难知的。

第二,这些标准是客观的、确定的。客观,是指它反映了物体的各种物理特征,而不是随心所欲、任意揣度的;确定,是指这些标准一旦成型,就具有稳定性,不可随意更改。

第三,人类利用这些标准,实现了对自然万物的有序控制和支配。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尺寸"、"绳墨"、"规矩"、"衡石"、"斗斛"、"角量"都具有公开、具体、客观、确定的标准,而这些标准都指向"有序"这个目标。这正是"规范"所具有的特点。《管子》把这些工具和标准称之为"法"。值得注意的是,现代西方国家都把天平视为法的公平、正义精神的象征,见图片资料(正义女神像)。中国法官的制服上同样有天平的图案。严格地讲,《管子》在这里所说的"法",是一种"技术规范"。它调整的是人与物的关系,而"制定法"所调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它是一种行为规范。"制定法"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首先,"制定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这里的"制定",是指国家通过组织专门的机构,按照严格的程序,创制法的活动;这里的"认可",是指主权者把在民众中久已形成的风俗、习惯(公序、良俗),通过一定的形式,改造成"制定法"的一种活动。说得形象一点,"制定"是新瓶装新酒的立法活动,"认可"是新瓶装旧酒的立法活动。

不管是哪一种立法活动,都是积极的、主动的,它把公众的意志或者个人的意志通过立法活动确定下来,以"制定法"的形式加以贯彻实施。在这一点上,"制定法"不同于同样作为行为规范的"道德规范"。"道德规范"是公众在共同生活中,通过内心体验、修身养性,自觉形成的一种"善"的标准。公众既是它的创造者(这种创造是一种内部行为),又是它的受众(规范的对象),任何人不能超越于"道德规范"之外;而"制定法"的创造是一种外部行为,公众只能是它的受众,即它的规范对象,"制定法"的创制主体国家,一般超越于"制定法"的规范之外,不受其约束(但国际法除外)。

另外,通过国家的"制定或认可","制定法"具有了明确、具体的内容,客观、稳定的形式;加之,创制完毕的"制定法",都要经主权者之手晓谕天下,这种公开性又使"制定法"易于贯彻遵行。而"道德规范"的内容不是客观的、刚性的,而是主观的、柔性的,它没有明确、具体的标准,操作起来是非常困难的。比如,道德要求我们有"仁爱"之心,究竟什么是"仁爱",可能一人一义,十人十义,对这两个字的理解是没有疆界的。通过这一点分析,我们又可看出,"制定法"具有统一性,完整性和权威性。

其次,"制定法"是确定人与人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行为规范。

前面我们说过,"制定法"作为一种"规范",是追求"有序"这个目标的,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制定法"就必须为独立的个体的人的各异的行为提供统一的标准。"制定法"对人的行为的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哪些行为是本人可以做的,或者可以要求他人为本人而做的?换句话说,一个人可以拥有哪些"权利"?"制定法"在这方面所做的规定,叫做授权性规范。当然,"权利"如何界定,取决于创制"制定法"的主体对各种利益的分配。总的来说,自古及今,"制定法"对"权利"的关注,无论在其内容上,还是在享有"权利"的主体范围上,都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中国目前的授权性规范主要体现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为代表的民事法律规范中。

第二,哪些行为是本人不可以做的?换句话说,一个人有哪些消极的"义务"?"制定法"在这方面所做的规定,叫做禁止性规范。这主要体现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为代表的刑事法律规范中。在民主社会出现之前,这部分内容是主权者关注的焦点。而且,禁止性规范的很多内容与道德规范是相吻合的。因为道德规范是以"义务"为本位的,比如,"不可杀人","不可盗窃","不可奸淫",这些道德戒律,分别构成了惩罚"杀人罪","盗窃罪","强奸罪"的道德基础。

第三,哪些行为是本人应该做的?换句话说,一个人有哪些积极的"义务"?"制定法"在这方面所做的规定,叫做义务性规范。这主要体现在行政法律规范中。如自古及今,各国都有发达的税法体系,它的内容是要求社会公众即纳税人,为了社会的公共利益或者某个人的私利如国王、君主的私欲,把个人的部分财物奉献出来,进行再分配。

无论是"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还是"义务性规范",都不是绝对地只规定"权利"或者"义务"。"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的一对概念,没有"权利",就无所谓"义务";没有"义务","权利"更无从谈起。在大多数情形下,"权利"和"义务"会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存在。"制定法"通过确定人的"权利"和"义务"使人们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使人们在实施具体的

行为时,为了本人和他人利益的考虑,会适当作出选择。因此,从这个角度讲,"制定法"对人的行为起到了明确的指引作用。通过了解"权利"和"义务"的内容,人们也易于预见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从这个角度讲,"制定法"对人的行为又起到了预测作用。

再次,"制定法"是依靠外部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不论是什么样的"规范",只要是"规范",如果违反它,都会招致不利的后果。而违反法律规范的不利后果,在所有规范中是最严重的。它可能影响一个人的名誉,使违法犯罪者在其生活的一定地域内,无法得到人们的认同;也可能会剥夺违法犯罪者的部分甚至全部财产,使其暂时或者永远丧失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它甚至会剥夺或者暂时剥夺违法犯罪者的人身自由,使违法犯罪者在一定时期内,甚至终身与社会公众相隔离,无法过一种正常的社会生活;最严重的时候,"制定法"还会剥夺犯罪者的生命,使其丧失生的资格。就象美国的人类学家霍贝尔所说:"法律有牙齿,必要时会咬人,尽管并不经常使用。……没有强制力的法,就象不燃烧的火,不发亮的光"。"制定法"对人的名誉、财产、自由、生命的影响,是通过"外部强制力"来实现的。也就是说,这种"强制力"是第三者对违法犯罪者的"他律",而非违法犯罪者本人的"自律"。具体来说,"外部强制力"体现为国家利用统治权力,通过组建严密的司法、行政、军事、宗教机构,使用军队、警察、法官、检察官、监狱等手段,对违法犯罪者的人身或者财产施加影响,达到惩诫违法犯罪者的目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制定法"对违法犯罪者具有一种强制作用,对于那些有违法犯罪企图的人,还有一种威慑作用。

但是,我们不能滥用"制定法"的强制力,不能把"制定法"的强制作用、威慑作用抬得过高。孔子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

孔子在这里谈的是"制定法"与"道德"这两种社会规范,在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方面所发挥的不同作用。由于"制定法"的作用机制是"外力",虽有"强制",但毕竟是"他律"。因此,一方面,违法犯罪者千方百计逃避"制定法"的惩罚,被抓到的人不是反省自己的违法犯罪行为,而是认为自己的运气不好;另一方面,大部分人之所以没有违法犯罪,不是因为他们意识到违法犯罪是耻辱的事,而是畏于"制定法"的强制和威慑,害怕自己的人身和财产遭受不利影响。因此,"制定法"的这种强制力不能解决违法犯罪的根本问题,它所能做的是"惩恶于已然"的"治标"工作。

而"道德"规范则相反,它的作用机制不是"外力"和"他律",而是人的"内省"和"自律",通过"道德"戒律的熏陶,使人认识到违法犯罪是很耻辱的事,并且时时检讨自己的行为,杜绝萌发违法犯罪的意图。它所能做的是"防患于未然"的"治本"工作。

当然,"道德"规范也有外部强制力,但这种强制力远没有"制定法"的强制力来得那么强烈。虽然,外部的社会舆论也会对违法犯罪者施加或强或弱的负面影响,但这种负面影响是不确知的,没有"制定法"的强制力那么鲜明、确定;加之,社会舆论本身是一个抽象的虚体,它的作用的实现,没有有形的社会机构或者组织加以保障。事实上,真正对违法犯罪者产生影响的是其自身的心灵和道德修养。心灵比较冷酷、寡廉鲜耻的人,不管社会舆论有多大,对其都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相反,心灵比较敏感、珍惜自己名誉的人,只要社会舆论对其产生一点不利影响,也会深刻自责,痛心反省自己的过失。由此看来,"道德"规范对人的影响是因人而异的,通俗地讲,是只约束"君子",不约束"小人"。

因此,要达到对"违法犯罪"行为既"治标",又"治本"的目的,必须既要发挥"制定法"的强制作用,又要重视"道德"的教化功能。而不能专门依赖"制定法"的强制力,忽视"道德"的教化作用[2] 。

最后,"制定法"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制定法"一经国家制定或者认可,就会在其权力范围内发生效力,就会对其权力范围内的人、行为、物产生普遍的约束力。这是"制定法"的权威性、统一性、完整性的体现。

当然,"制定法"的"约束力"的范围,取决于"制定法"的创制主体的权力的大小。如我国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范围内有效;浙江省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则在浙江省范围内有效;而杭州市政府制定的地方政府规章,只在杭州市范围内有效。

因此,在理解"制定法"的"普遍性"时,一定要与"制定法"的创制主体联系起来,"制定法"只在"制定法"的创制主体的权力范围内具有"普遍性"。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给"制定法"下一个定义:"制定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确认人与人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由外部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它具有指引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和威慑作用。它与道德规范无论在产生的方式和规范的内容上,还是在发挥作用的机制和范围上,都有很大的区别。但二者均是调控社会的必要手段。

二、法的起源、发展及本质

这里的"法"特指"制定法",或"实在法","人定法","人为法"。

法是从什么时候产生的?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离不开对法的创制主体的起源的思考。

关于法的创制主体,中外大多数学者认为,国家是法的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创造者。根据这个观点,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人类在缔造国家之前,是处于无法状态的?那么,当时的人们是靠什么来维持秩序的?或者国家产生之前的社会,是否存在秩序?

当代一些学者如美国的人类学家霍贝尔,在研究了与当代文明社会共存的几个原始部落如北极的爱斯基摩人,菲律宾北吕宋岛的伊富高人,北美平原印第安人的科曼奇、凯欧瓦和晒延部落,南太平洋特罗布里恩德群岛上的美拉尼西亚人,以及西非黄金海岸地区的阿散蒂人以后认为,没有国家的状态,不等于是无法的状态。原始社会是有法的社会,但它的法的具体表现形式,与国家产生以后的法是不一样的,原始社会的法无论是在制定还是在执行上,都特别重视仪式的作用,目的是使法的内容和权威,得到部落成员的普遍认同。虽然原始社会的法是不成文的,但不表明它没有载体,它的载体就是仪式。通过隆重、复杂的仪式的演绎,法就活生生地烙印在人们的头脑中。[2]

虽然,霍贝尔研究的是当代的原始社会,但他的观点对人们认识古代的原始社会中是否存在法的现象,是有参考价值的。

另一方面,二十世纪国际组织的大量出现,也使国家是法的唯一创造者这种观点受到了实质性的挑战。国际组织制定的国际条约、公约等的法律性质,虽然仍在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但是它的数量正呈现有增无减的趋势,大多数国家、地区或者国际组织等都自觉遵守其规范;即使是破坏国际法的国家、地区或者国际组织,也不会公开炫耀其破坏国际法的行径,总要千方百计寻找借口为自己辩护。由此可见,国际法的权威性是不容置疑的。

因此,国家是不是法的唯一创制者,在这一点上,还不能说学者们已经达成了一致的意见;但是,学者们对国家是法的主要创制者这个观点,没有任何异议。

关于国家的起源,西方学者中大致存在三种观点:第一种,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自然起源论。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天生具有和群的性情,孤立生活,享受不到幸福。因此,男女两性自然地结合在一起,组建家庭,这是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为了满足不断扩大的日常生活需要,若干家庭又联合形成村坊,村坊又逐步发展成城邦即国家。他说,城邦(国家)是自然演化的结果,人在本性上是一个政治动物。中世纪的神学家阿奎那,十六世纪法国的思想家博丹,在不同方面追随了亚里士多德的自然起源论。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国家起源说在某种程度上,也与亚里士多德相似。[3]

第二种,是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所倡导的社会契约论。这是目前在西方世界影响最大的一种观点,它直接导致了民主国家如美国的诞生。

社会契约论的代表人物众多,荷兰的格老秀斯、斯宾诺莎,英国的霍布斯、洛克,法国的卢梭等,都对该学说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其中,格老秀斯、洛克和卢梭的观点有近似性。他们都认为,在国家和法律出现之前,人类社会存在过一种"自然状态",在"自然状态"下,人们享有一种"自然权利",过着一种独立、自由、平等的生活。格老秀斯和洛克认为,人类在"自然状态"下虽然是自由的,但却充满着恐惧和不安全,时时面临他人的进攻和动物的侵袭。因此,理性告诉人们,应该把每个人的全部或者部分"自然权利",交给一个人人都同意的社会共同体来行使,让它来保卫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这个社会共同体就是国家,它的产生只能是协议或者契约。因为,人天生是自由、独立、平等的,要让一个人服从、受制于一个社会团体,必须征得其本人的同意。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与格氏和洛氏的有点不同,他认为"自然状态"是人类的"黄金时代"。后来,由于私有制的出现,把人们分为穷人和富人,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富人和穷人为了各自的利益,不断发生战争,富人为了避免财产的损失,说服穷人与其签定了契约,建立了国家,制定了法律。他说,国家不过是富人反对穷人的阴谋。他认为,真正合乎理性的国家,应该是按照自然法的要求,由完全平等的人们,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缔结社会契约的方式产生的。而国家制定法律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每个人的天赋权利-- 自由、生命和财产。由此看来,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既有理想的一面,又有现实的一面。他眼中的国家,既有应然的一面,又有实然的一面。[1]

斯宾诺莎和霍布斯也主张,在国家和法律出现之前,人类社会存在过一种"自然状态"。但与格老秀斯、洛克和卢梭不同,他们更多地是从人性恶论的角度来分析的。他们认为,"自然状态"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斯宾诺莎把它形容为大鱼吃小鱼的关系,霍布斯则称之为狼与狼的关系。他们认为人是自私自利的动物,但也是有理性的动物。趋利避害的本性使人们希望

摆脱战争状态,在理性的引导下,人们自愿放弃部分或者全部"自然权利",把它交给一个社会或者多人的集体。霍布斯说,这个多人的集体具有统一众人意志的唯一人格,这一人格是众人相互订立信约形成的。统一在这样一个人格中的一群人,就称为国家。成立国家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2]

第三种,是以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为代表的暴力论。伏尔泰否认国家是社会契约的产物。他认为,最早的社会单位是家庭,然后是由家庭联合成的不同的民族。民族之间爆发的战争,自然地使某些英武之人成为领袖。人们开始服从他,由此产生了君权。他说,谁有能力谁就统治;谁当上了主人的时候,谁就尽可能地统治。因此,他认为,国家是暴力的产物,而不是人们之间订立协议的结果。

英国功利主义法学派的创始人边沁,同样反对社会契约论的国家起源说。他说,社会契约论不过是立法者的幻想,事实上,是不存在的神话寓言。他说,国家成立之前的社会,就有服从与被服从、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人们的服从的习惯是国家产生的原因,也是国家的重要特征。人们服从国家的最大企图,是想保护自己的幸福和安全。国家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一种统治关系,国家是一个强制机关。[3]

中国古代的学者,在国家起源的问题上争议不大。他们没有提出家庭起源说、社会契约论,但都提出了"止乱"或者"止暴"、"止争"论。而各派对人类"乱"或者"暴"、"争"的原因的解释又有所不同。

墨家认为,在没有刑政之时,"一人一义,十人十义",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是不统一的;而人又各以自己的标准和见解,攻击他人的标准和见解,"天下之乱若禽兽然"。为此,有必要设立最高的政长天子和各级官吏来管理人民,制定统一的法度来"壹同天下之义。"也就是说,国家的作用是通过设立各级官长,发布命令,制定法律,统一人们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和行为准则,实现社会的秩序。这个用来"壹同天下之义"的标准就是具有博爱主义精神的"兼相爱,交相利"。[1] 儒家的荀子是从人性角度分析国家和法的起源的。首先他认为人性是恶的。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人为)也。"他所谓的"性恶",是指人的"饥而欲饱,寒而欲煖,劳而欲休"的本能,在这一点上,不管是尧舜,还是桀跖都是相同的;如果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激烈争夺,天下必然陷入暴乱和动荡。为此,圣人为了天下"治"的目的,立君上,明礼义,起法正,使人民归于"善"。其次,他认为人有和群的天性。他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反为人所用,原因就在于"人能群",群居是人类战胜个体软弱的唯一选择。但人性又是恶的,如何能使人群而不乱呢?荀子的解决办法是使人群而有"分",这个"分"既是职业的划分,如"农农、士士、工工、商商",又包括身份的划分,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而这些就是圣人通过立君上、制礼法来实现的。[2]

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是同时从人口论和人性论的角度来分析国家和法的起源的。他说,最早的人类社会是"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的"人民少而财有余"的"民不争"的和平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迅速增加。他举例说,一户有五个儿子的小家庭,可能发展到祖父不死,五子又有二十五孙的大家庭。不管人们怎样努力劳作,财富的增长还是跟不上人口的繁衍速度,最后造成了"人民众而货财寡"的局面;另一方面,人都是"挟自为心"的,比如"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甚至连父母对自己的亲生子女也是"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这样,面对"人民众而货财寡"的严峻现实,"人皆挟自为心"的本性,促使人们各自为了自己的生存,奋力争夺社会财富。天下之乱是用"倍赏累罚"都不足以避免的。因此,他认为,只有通过建立国家,制定严刑峻法,才能实现"禁暴"、"止乱"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与荀子不同,韩非子认为,人之性恶是无法通过后天教化来改变的,因此,他完全否定道德教化的作用,认为法是实现社会秩序的唯一手段,而且极力推崇重刑主义。[3]

通过以上对墨家的"壹同天下之义"论,儒家荀子的人性论和法家韩非子的人口论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和法的出现都是为了"止争"、"止乱"、"止暴"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的秩序。而"争"、"乱"、"暴"的制止,只有通过使用暴力才能实现。因此我们说,墨、儒、法家的国家和法的起源论的实质是暴力论。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研究国家和法的起源问题,必须从唯物主义历史观出发,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恩格斯结合人类学家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的研究成果和马克思对该书写的批语,写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这本书充分阐述了恩格斯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他说,"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劳动越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从而社会的财富越受限制,社会制度就越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然而,在以血族关系为基础的这种社会结构中,劳动生产率日益发展起来;与此同时,私有制和交换、财产差别、使用他人劳动力的可能性,从而阶级对立的基础等等新的社会成分,也日益发展起来;这些新的社会成

分在几个时代中竭力使旧的社会制度适应新的条件,直到两者的不相容性最后导致一个彻底的变革为止。以血族团体为基础的旧社会,由于新形成的各社会阶级的冲突而被炸毁;代之而起的是组成国家的新社会,而国家的基层单位已经不是血族团体,而是地区团体了。在这种社会中,家庭制度完全受所有制的支配,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从此自由开展起来,这种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构成了直到今日的全部成文史的内容。"恩格斯的这段话,高度概括了他的唯物史观的国家起源说,《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本书就是围绕这个大纲展开论述的。

恩格斯把"劳动的发展阶段"描述为从简单的男子作战、打猎、捕鱼等户外活动,妇女管家、制备衣食-- 做饭、纺织、缝纫等室内活动的两性自然分工,到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再发展到手工业和农业分离的第二次大分工,最后到创造了一个不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产品交换的阶级-- 商人的第三次大分工,这样一个过程。

在自然两性分工阶段,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自身的消费,由于生产力不发展,男子提供的户外劳动和妇女提供的室内劳动是占据同等地位的,没有孰优孰劣之分,男子是森林中的主人,妇女是家里的主人。生产在这个阶段本质上是共同的生产,消费也是在较大或较小的共产制共同体内部直接分配产品。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游牧民族已经有牲畜作为财产,这种财产,到了畜群具有相当规模的时候,就可以经常提供超出自身消费的若干余剩;这时,游牧民族从没有畜群的落后部落中分离出来,这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自从游牧民族分离出来以后,各个不同部落的成员之间进行交换以及它作为一种经常制度来发展和巩固的一切条件都具备了。起初是部落和部落之间通过各自的氏族酋长来进行交换;但是当畜群开始变为特殊财产的时候,个人交换便越来越占优势,终于成为交换的唯一形式。与此同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使财富增加并且使生产领域扩大的同时,又使吸收新的劳动力成为人们向往的事情了。战争提供了新的劳动力:俘虏变成了奴隶。在既定的总的历史条件下,必然地带来了奴隶制。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中,也就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裂,分裂为两个阶级:主人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

另一方面,随着畜群和其他新的财富的出现,便发生了对家庭的革命。谋取生活资料总是男子的事情,妇女的家务劳动现在同男子谋取生活资料的劳动比较起来已经相形见绌;男子的劳动就是一切,妇女的劳动是无足轻重的附属品。母权制被父权制颠覆了,个体家庭已经成为一种力量,并且以威胁的姿态起来与氏族对抗了。

铁器的使用使生产日益多样化,生产技术日益改进,于是发生了第二次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分离了。生产的不断增长以及随之而来的劳动生产率的不断增长,提高了人的劳动力的价值;在前一阶段上刚刚产生并且是零散现象的奴隶制,现在成为社会制度的一个根本的组成部分;随着生产分为农业和手工业这两大主要部门,便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除了自由民和奴隶的差别以外,又出现了富人和穷人的差别,-- 随着新的分工,社会又有了新的阶级划分。各个家庭之间的财产差别,炸毁了各地迄今一直保存着的旧的共产制家庭公社,个体家庭开始成为社会的经济单位了。

农业和手工业之间的分工,使单个生产者之间的交换提升为社会的生活必需,于是它创造了一个不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产品交换的阶级-- 商人。一个根本不参与生产,但完全夺取了生产的领导权,并在经济上使生产者服从自己的寄生阶级。这个阶级促进了贸易的扩大,货币和货币高利贷、土地所有权和抵押的产生,也导致了财富日益迅速地积聚和集中到一个人数很少的阶级手中,与此同时,大众日益贫困化,贫民的人数也日益增长。另一方面,由于居住地受商业活动、职业变换和土地所有权转让的影响而变动不定,氏族和部落到处都杂居在一起,氏族团体的成员再也不能集会来处理自己的共同事务了。

谋生条件的变革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使这个社会不仅不能调和这种对立,反而使自由民和奴隶,进行剥削的富人和被剥削的穷人的利益冲突日益尖锐化。一个这样的社会,只能或者存在于这些阶级相互间连续不断的公开斗争中,或者存在于第三种力量的统治下,这第三种力量似乎站在相互斗争着的各阶级之上,压制它们的公开的冲突,顶多容许阶级斗争在经济领域内以所谓合法形式决出结果来。这就是国家。国家与旧的氏族组织不同的地方在于,第一,它按地区而非血缘关系划分它的国民;第二,为了使居民服从,它设立了公共权力,构成这种权力的,不仅有武装的人,而且还有物质的附属物,如监狱和各种强制设施,这些东西都是以前的氏族社会所没有的。为了维持这种公共权力,又开征了捐税,这也是以前的氏族社会完全没有的。而掌握着公共权力和征税权的官吏就作为社会机关而凌驾于社会之上。他们作为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的代表,必须用特别的法律来取得尊敬,凭借这种法律,他们享有了特殊神圣和不可侵犯的地位。

所以,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曾经有过不需要国家、而且根本不知国家和国家权力为何物的社会。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必然使社会分裂为阶级时,国家就由于这种分裂而成为必要了。因此,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

由于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由于它同时又是在这些阶级的冲突中产生的,所以,它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国家在一切典型的时期毫无例外地都是统治阶级的国家,并且在一切场合在本质上都是镇压被压迫被剥削阶级的机器。因此,从根本上讲,恩格斯的国家起源说,也是暴力起源说。相应地,国家制定的法也是一个阶级统治、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法的本质是其阶级性。

恩格斯把国家的发展阶段概括为三个时期:古希腊罗马时代奴隶制国家的奴隶主镇压和剥削奴隶的时期,中世纪时代封建国家贵族镇压和剥削农奴和依附农的时期,近现代代议制国家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力的时期。这三个时期无一例外都是以追求财富-- 不是社会的财富,而是微不足道的单个的个人的财富,为唯一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目的。而这是建立在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的基础上的。

这三个阶段只是人类已经经历过的生存时间的一小部分。恩格斯认为,阶级不可避免地要消失,正如它们从前不可避免地产生一样。随着阶级的消失,国家也不可避免地要消失。他引用摩尔根的话说:"自从进入文明时代以来,财富的增长是如此巨大,它的形式是如此繁多,它的用途是如此广泛,为了所有者的利益而对它进行的管理又是如此巧妙,以至这种财富对人民说来已经变成了一种无法控制的力量。人类的智慧在自己的创造物面前感到迷惘而不知所措了。然而,总有一天,人类的理智一定会强健到能够支配财富,一定会规定国家对它所保护的财产的关系,以及所有者的权利的范围。社会的利益绝对地高于个人的利益,必须使这两者处于一种公正而和谐的关系之中。只要进步仍将是未来的规律,像它对于过去那样,那么单纯追求财富就不是人类的最终的命运了。……社会的瓦解,即将成为以财富为唯一的最终目的的那个历程的终结。……管理上的民主,社会中的博爱,权利的平等,普及的教育,将揭开社会的下一个更高的阶段,经验、理智和科学正在不断向这个阶段努力。"这正是我们社会主义中国正在追求的目标。

三、法与其他社会调控手段的关系

法律规范对人的行为所起的调控作用不是唯一的,因为人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有机体,不是无生无息的机器。人在行为时,除了要考虑法律规范的认同与否,还要考虑风俗习惯、道德风尚、宗教信仰、政治纲领、经济政策等外部因素;另外,个人的性格、品格、知识、情绪、欲望等内部因素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决定着人的行为取舍。这些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有时是单一地在起作用,有时是综合地在起作用。在诸多因素综合地起作用时,各种不同因素所起的作用的大小、强弱又不一样。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外部因素在调控人的行为时,与法律规范的关系。

1 .法与风俗习惯的关系

"风俗习惯"是指一定地域的人们,由于种族、民族、语言、宗教信仰、自然环境等原因,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所自发形成的、沿袭已久的惯常的行为模式。风俗习惯一般表现在人生的重大事件中,比如,出生、成年、结婚和丧葬仪式,也可能表现在某一民族、国家、某一地域的居民的各种节庆和纪念活动中,如我国的春节、端午节、元宵节,美国的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等。风俗习惯还可能表现在人的穿衣戴帽、待人接物等日常生活中。

风俗习惯由于其沿袭已久,受众广泛,因此,它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甚至是根深蒂固的。法对待风俗习惯不可等闲视之,应善于引导。比如,我国的春节,已成为国内外华人联络民族感情、求取民族认同感、加强民族凝聚力的纽带。象这样的善良风俗,由于其满足了人们的良好的感情愿望,就应该得到社会公共权力的认可。所以,法在这种情形下,不是与风俗习惯相对抗,而是顺民情,民意,为人们实现这种感情愿望创造条件。比如,规定春节为法定假日,让人们在此时能够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但是,不良的风俗习惯,有时又会严重影响法的实施。比如,现在我国各行各业的找关系、送礼之风,已经成为一种人人皆知、人人难奈的社会风尚,不送红包,担心医生不会尽心看病;不找关系,担心法官不会秉公断案,等等。这些行为不但败坏职业道德,而且淡化人们的法律意识,侵损法实施的社会基础。因此,法律在此时就不能对这种社会不正之风姑息纵容,听之任之,而应通过立法手段,给予制裁。

2 .法与道德风尚的关系

前文已述,法与道德规范在产生的原因、作用的机制、价值的定位、发挥效用的范围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但两者又有联系。良好的道德风尚有利于法律规范的贯彻执行,健全的法制对于良好的道德风尚的形成亦有促进作用;反之,法律规范不健全,则会诱发某些人的道德失范,而社会大面积的道德失范则极容易破坏法实施的社会根基。法与道德风尚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1 年10 月18 日发布)指出,目前,我国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这些现象正在严重地损害着我国的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要解决这些

治国家的要求,把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行依法治国的同时,实行以德治国。

3 .法与宗教信仰的关系

宗教信仰对人的行为的影响之大,是人所共知的。马克思说,宗教是麻醉人民的精神鸦片,西方哲学家中也有人把宗教比作牙痛时所服的麻醉剂。宗教的来世说,对普通大众的实际困苦有很大的慰济作用:它可以使人平和安静,努力向善;也可以使人痴迷疯狂,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历来统治者都把宗教作为一种实现政治目的的愚民工具。诚如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弗利所说,为君者不必信教,但不可不貌似信教。所以善于治国的人,会利用宗教对人们的精神、意识和行为的控制,作为法律的补助手段。

4 .法与政治纲领的关系

政治纲领是指国家、政党等为了国家、政党等的利益而规定的一定时期内的奋斗目标和基本方针政策。国家的政治纲领,反映了一国基本的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取向。通过舆论宣传,这些政治纲领就会深入人心,对人的行为、思维方式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政治纲领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上升为法律才能得到贯彻落实,由于是占主流地位的意识形态,法律的精神不能与政治纲领的宗旨相抵触。政治纲领是随时局而经常变化的,是灵活的,法律则较稳定,但也显得僵化;政治纲领一般是先于法律出现,是超前的,法律则较滞后。所以,政治纲领能对变动的社会生活起到一种补充作用;另一方面,政治纲领的贯彻实施也有赖于法律规范的强力支持。最鲜明地反映二者关系的是宪法的制定和修改。

三、法与其他社会调控手段的关系

法律规范对人的行为所起的调控作用不是唯一的,因为人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有机体,不是无生无息的机器。人在行为时,除了要考虑法律规范的认同与否,还要考虑风俗习惯、道德风尚、宗教信仰、政治纲领、经济政策等外部因素;另外,个人的性格、品格、知识、情绪、欲望等内部因素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决定着人的行为取舍。这些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有时是单一地在起作用,有时是综合地在起作用。在诸多因素综合地起作用时,各种不同因素所起的作用的大小、强弱又不一样。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外部因素在调控人的行为时,与法律规范的关系。

1 .法与风俗习惯的关系

" 风俗习惯" 是指一定地域的人们,由于种族、民族、语言、宗教信仰、自然环境等原因,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所自发形成的、沿袭已久的惯常的行为模式。风俗习惯一般表现在人生的重大事件中,比如,出生、成年、结婚和丧葬仪式,也可能表现在某一民族、国家、某一地域的居民的各种节庆和纪念活动中,如我国的春节、端午节、元宵节,美国的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等。风俗习惯还可能表现在人的穿衣戴帽、待人接物等日常生活中。

风俗习惯由于其沿袭已久,受众广泛,因此,它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甚至是根深蒂固的。法对待风俗习惯不可等闲视之,应善于引导。比如,我国的春节,已成为国内外华人联络民族感情、求取民族认同感、加强民族凝聚力的纽带。象这样的善良风俗,由于其满足了人们的良好的感情愿望,就应该得到社会公共权力的认可。所以,法在这种情形下,不是与风俗习惯相对抗,而是顺民情,民意,为人们实现这种感情愿望创造条件。比如,规定春节为法定假日,让人们在此时能够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但是,不良的风俗习惯,有时又会严重影响法的实施。比如,现在我国各行各业的找关系、送礼之风,已经成为一种人人皆知、人人难奈的社会风尚,不送红包,担心医生不会尽心看病;不找关系,担心法官不会秉公断案,等等。这些行为不但败坏职业道德,而且淡化人们的法律意识,侵损法实施的社会基础。因此,法律在此时就不能对这种社会不正之风姑息纵容,听之任之,而应通过立法手段,给予制裁。

2 .法与道德风尚的关系

前文已述,法与道德规范在产生的原因、作用的机制、价值的定位、发挥效用的范围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但两者又有联系。良好的道德风尚有利于法律规范的贯彻执行,健全的法制对于良好的道德风尚的形成亦有促进作用;反之,法律规范不健全,则会诱发某些人的道德失范,而社会大面积的道德失范则极容易破坏法实施的社会根基。法与道德风尚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1 年10 月18 日发布)指出,目前,我国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这些现象正在严重地损害着我国的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要解决这些

义法治国家的要求,把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行依法治国的同时,实行以德治国。

3 .法与宗教信仰的关系

宗教信仰对人的行为的影响之大,是人所共知的。马克思说,宗教是麻醉人民的精神鸦片,西方哲学家中也有人把宗教比作牙痛时所服的麻醉剂。宗教的来世说,对普通大众的实际困苦有很大的慰济作用:它可以使人平和安静,努力向善;也可以使人痴迷疯狂,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历来统治者都把宗教作为一种实现政治目的的愚民工具。诚如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弗利所说,为君者不必信教,但不可不貌似信教。所以善于治国的人,会利用宗教对人们的精神、意识和行为的控制,作为法律的补助手段。

4 .法与政治纲领的关系

政治纲领是指国家、政党等为了国家、政党等的利益而规定的一定时期内的奋斗目标和基本方针政策。国家的政治纲领,反映了一国基本的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取向。通过舆论宣传,这些政治纲领就会深入人心,对人的行为、思维方式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政治纲领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上升为法律才能得到贯彻落实,由于是占主流地位的意识形态,法律的精神不能与政治纲领的宗旨相抵触。政治纲领是随时局而经常变化的,是灵活的,法律则较稳定,但也显得僵化;政治纲领一般是先于法律出现,是超前的,法律则较滞后。所以,政治纲领能对变动的社会生活起到一种补充作用;另一方面,政治纲领的贯彻实施也有赖于法律规范的强力支持。最鲜明地反映二者关系的是宪法的制定和修改。

第二节国法的创制和实施

重点:我国法的创制主体;我国法的渊源;我国法的适用范围。

难点:我国法的基本精神;影响我国法的创制的因素;影响我国法的实施的因素。

一、我国法的基本精神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劳动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彻底打碎旧的剥削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基本政治纲领是必须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指导下,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我国的基本世界观是唯物主义的无神论;我国的基本政治信仰是共产主义理想。因此,我国法的基本精神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的一整套政治价值理念,不得违背四项基本原则;法的价值目标,必须与实现社会主义的各项建设事业的目标相一致。《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 3 条规定,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改革开放。这就决定了我国法的基本精神必须是国家本位的、社会本位的、人民本位的,而非个人本位的。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纯粹个人利益和个人自由是与我国法的基本精神相违背的。

二、我国法的创制

法的创制,是指国家机关根据职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或认可、修改、废除法的专门活动。

1 .影响我国法的创制的因素

首先,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人民代表是由人民通过直接(乡、民族乡、镇、自治镇、县、自治县、区、不设区的市的人大代表)或者间接(设区的市、自治州、省、自治区、直辖市、全国的人大代表)选举的方式产生的。我国选举法规定,凡年满十八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从这个规定可以看出,中国公民只要符合这两个条件,不论性别、宗教信仰、职业、教育程度、家庭背景、居住年限、财产状况等,都可以参加选举和被选举。我国公民的选举权是非常广泛的和普遍的。它可以保证社会的大多数都能通过选举的方式参政议政。而各级人大的主

要职能是立法,因此可以说,以这种选举的方式产生的人大所制定的法律,是能够代表最广泛的人民的利益的。

其次,是我国的立法者的素质。

我国的人大代表来自各行各业,比如,全国人大代表有 3000 人左右,都是社会各界的精英,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人民选举他们作全国人大代表,既是对他们的高度信任,又是他们的一种政治荣耀。因此,人大代表应当谨慎行使手中的这份权利。他们在投票表决的时候,应当把人民的利益牢记在心里。人大代表应当清楚地认识到,他的代表资格不但是一种政治荣耀,更是一种满载着人民的重托的政治责任。因此,我国的人大代表不但要做好本职工作,而且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本人的法律素养 [1] ;由于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所以,人大代表在接受现代法学知识熏陶的同时,还要注重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以历史的、哲学的、伦理的综合眼光,考察中国的国土人情,使手中的代表权真正落到实处,不负人民的重托。

最后,是我国的立法技术的水平。

所谓立法技术是指制定法律所使用的一整套法律概念、法律术语和逻辑推理的总称。由于我国建国以来有将近三十年的时间,法制建设一直是一块空白,面对社会生活有大量领域需要法律调整的不协调现状,邓小平同志不失时宜地提出, " 现在立法的工作量很大,人力很不够,因此法律条文开始可以粗一点,逐步完善 " , " 不要等待 ' 成套设备 ' 。总之,有比没有好,快搞比慢搞好 " 。 " 法制要在执行中间逐步完备起来,不能等 " 。 " 地方可以先搞,然后经过总结提高,制定全国通行的法律 " 。 [1]

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国自 1979 年拨乱反正以来,进入了大规模的法制建设时期。一批条文虽粗,但却满足了社会生活的迫切需要的法律、法规出台了,截止 2000 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时为止,我国已制定了 370 多件法律,800 多件行政法规, 7000 多件地方性法规, 1 万多件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它们对结束我国多年来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仍然不能满足我国目前社会生活急剧发展的迫切需要。尤其是我国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发展经济成为我国政治生活的头等大事。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生活的每一次变动,都增加了社会成员利益发生冲突的可能性:经济越发展,社会关系越复杂;社会财富越多,社会成员的利益冲突越激烈;相应地,对法的需求越迫切,法的数量越多。因此,目前我国立法机关面临的任务是,一方面要修订或者废除不合时宜的法律,另一方面要制定新法,解决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矛盾,新冲突。这时的工作就不是 " 可以粗一点 " 的问题,而要精益求精,认真吸取世界各国一切先进的科学文化成果,尤其是法制建设的经验和成果,结合中国的实际,制定科学的法律规范,从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 .我国法的创制主体

根据我国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国家机关有权创制法:

首先,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它的主要职能之一是从事立法活动。全国人大有权制定和修改民事、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的常设工作机构,它有权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有权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不得与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无论是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还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其他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其次,是国务院。国务院是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是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它的主要职能是从事行政管理活动。为什么把它列入法的创制主体的范围呢?首先,这是由世界形势造成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为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干预经济活动提供了契机。行政权力出现了膨胀和扩张的趋势。随着行政管理事务的增多,相应地行政法律、法规的需求也多了起来。但立法机关人员有限,经验不足,使得行政法律、法规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行政管理的效率要求。因此,立法机关逐渐把有关行政管理的立法权交由具体从事行政管理的行政机关来行使。这种行为在宪法上叫做委托立法。其次,我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入了大规模的法制建设时期。但由于建国三十来未进行过有效的立法工作,使得立法资源严重缺乏,在当时,很多法律、法规的制定只能依靠政府来起草或者制定 [1] 。这就是为什么把国务院列入我国法的创制主体的原因。国务院有权制定有关行政管理的行政法规。行政法规应当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行政法规不得与宪法、法律相抵触。

再次,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法最终的调整对象是生活在不同地域,有着不同风俗习惯的人们。因此,在不破坏法律的统一性、普遍性的同时,还要兼顾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做到因地立法,因时立法。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根据本行政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在本行政区内实施的地方性法规,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

院备案。地方性法规不得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

另外,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在本行政区内适用的地方性法规。所谓较大的市是指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较大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所在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施行。该地方性法规还应由所在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该地方性法规不得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

还有一点需要补充的是,立法法第 65 条规定,经济特区所在的省、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全国人大的授权决定,制定法规,在经济特区范围内实施。也就是说,经济特区享有特殊的立法权。

第四,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能够和睦相处,关键是得益于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内容是给予民族自治地方以很大的立法权。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有权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其中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并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最后,是国务院的各个部门,有权在本部门的权限内发布部门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较大的市政府,即省、自治区所在地的市政府,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政府,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政府,有权制定在本行政区内实施的,有关行政管理的地方政府规章。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报国务院备案,地方政府规章应当同时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备案,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应当同时报所在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和人民政府备案。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不得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同时,地方政府规章不得与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其中较大的市政府制定的地方政府规章还不得与所在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所在省、自治区政府制定的地方政府规章相抵触。

3 .我国法的渊源

所谓法的渊源是指法的具体表现形式。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我国法的渊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等等。另外还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制定的法律,中国政府签署、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国际条约,或者中国政府缔结的国际条约。这些法的渊源呈金字塔状排列:高居塔尖的是宪法,其次是 370 多部法律,然后是 800 多件行政法规, 7000 多件地方性法规, 1 万多件规章。它们的效力等级从上到下,逐层递减。在下面的不得与在上面的相抵触。关于这一点,前面已有说明。

4 .我国法的创制程序

法作为一种协调社会利益、控制社会冲突的手段,不可避免地带有强制力和威慑力,就象前面所分析的那样,法律有牙齿,必要时会咬人,尽管并不经常使用。鉴于法的这个特点,所以,在创制法时,应当非常谨慎,不能把影响人的名誉、财产、自由甚至生命的法当作儿戏一样草率制定。立法者在创制法时,应当充分考虑法所直接影响的利益群体的意见,倾听不同的心声,发扬民主,集思广益,才能创制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法。民主性,公开性和科学性是贯穿法的创制活动全过程的基本原则[1] 。我国的法的创制过程充分体现了这些基本原则。

第一步,提出法律议案。这是递交阶段。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有权提出法律议案的主体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的主席团;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一个代表团或者 30 人以上代表联名也可以提出法律议案。

第二步,审议法律草案。这是讨论阶段。我国全国人大制定法律一般分三步讨论:首先是代表团内的小组讨论,小组一般按职业划分;然后是代表团审议,代表团按行政区划分,包括 23 个省(含台湾省), 5 个自治区, 4 个直辖市, 2 个特别行政区,再加上军队的代表团,共有 35 个代表团;最后是全体大会审议,全体大会与会代表不得超过 3000 人 [1] 。

第三步,通过法律草案。这是表决阶段。普通法律草案,要求与会代表二分之一以上表决同意,即可通过;宪法草案或者宪法修正草案,要求与会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同意,才能通过。

最后,公布法律。这是生效阶段。公布的目的是使社会公众知晓法律的内容,清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以便选择合适的行为,而不致违法犯罪,遭受法律的制裁。这是法律发挥指引作用、预测作用的前提条件。没有公布的法律不发生效力。我国法律的公布是通过国家主席签发主席令的方式来实现的。立法法第 52 条规定,签署公布法律的主席令应载明该法律的制定机关、通过和施行日期。法律签署公布后,及时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公报和全国范围内发行的报纸上刊登。但是公布的法律并不一定马上发生效力,法律生效的时间要依法律条文的具体规定为准。

三、我国法的实施

法的实施,是指通过国家机关积极的、具体的执法、司法活动,依赖社会大众遵守法律的自我觉悟,来贯彻法的精神,实现法的社会功能的整个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国家机关对法的适用和社会公众对法的遵守。

法律制定出来以后必须付诸实施,才能发挥调控社会的作用。唐代著名的《唐六典》是世界上最完备的封建行政法典,但并未完全施行,一些内容被束之高阁,成了一纸空文。这并不是法所追求的社会目标。另一方面,如果有法不依,那么比无法可依还要可怕。无法可依的状况较易改变,立法就是了;有法不依的状况则要严重得多,它说明法的权威在受到亵渎。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从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入手。孟子说: "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1] 法的实施最终还是要靠人。在这一点上,荀子甚至说过 " 有治人,无治法 "[2] 。意思是,如果有良人,即使没有良法,也可以把国家治理好;相反,如果没有良人,即使有良法,也不可能把国家治理好。比如夏朝,禹法虽存,夏桀仍亡。无论是治理国家,还是法的制定和实施,关键都是人在起作用。

(一)影响我国法的实施的因素

首先,是法的质量。

在法律规范中,应当使用标准的法言法语,避免使用政治术语,文学描述。如 1979 年制定的刑法中有一个反革命罪,当时就有学者对此提出了异议; 1997 年对旧刑法进行修改时,以危害国家安全罪取代了反革命罪。法律规范中使用的法律概念和术语应该明确、易解,让人一看就懂,而非含义模糊,一词多义;否则操作起来会让人产生歧义。法律规范的内部逻辑推理应该严密,不能前后矛盾,相互冲突;否则实施起来会让人无所适从。如旧刑法规定,对于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一律不适用死刑;但可以适用死缓。新法把后面的但书删除了。法律规范的内容应当能够反映和符合社会大众的根本利益,不能悖逆人情,剥夺人的基本需要,否则法的权威会根本得不到人们的拥护和支持。

其次,是法的适用者的素质。

法最终要由人来实施,具体适用法的主体应该有很高的法律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1] 。如果法的适用者本人对法律的精神和内容都不熟悉,不了解,适用法律从何谈起呢?如果法的适用者本人都知法犯法,执法犯法,法的权威又从何谈起呢?法的适用者不管是机关,还是个人,都应该是法的权威的忠实维护者,都应该是法的公平、正义精神的最佳载体。他们的所作所为对社会大众的潜在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他们的不良行为会严重影响人们对法的信心,所谓 "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 。最后,是社会大众的法律意识。

我国有几千年的 " 礼治 " 传统, " 礼治 " 就是 " 德治 " , " 德治 " 的实质就是 " 人治 " 。由此造成了普通社会大众现代法制观念淡薄,权利意识不强。在基层,尤其是广大的农村,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仍然在起作用。另一方面,重人情的历史传统也使普通社会大众会有意、无意地忽视现代法的权威。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渠道提高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我国政府一直都在积极开展普法教育活动,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

( 2001-2005 )》中要求,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都要认真学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知识,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努力做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规划》把各级领导干部、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并且,从 2001 年开始,把每年的 12 月 4 日 [2] ,作为全国法制宣传日。另外,送法下乡,义务法律咨询,现场办案,法制节目的制作和播出,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进行法制教育和法制宣传的形式。

(二)我国法的适用

法的适用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国家授权的社会组织,根据各自法定的职权,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条件,具体运用法律管理社会事务、解决社会纠纷、化解社会冲突的一种活动。广义上的法律适用包括国家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和国家司法机关的司法活动;狭义上的法律适用仅指司法机关的司法活动。在这里我们仅就后者进行讲述。

1 .我国司法机关适用法的基本要求是:

正确、合法、及时。正确,是指司法机关对适用法律时所针对的法律事实的认定应当清楚,证据应当确凿,定性应当准确。否则就可能导致错捕、错判、错杀。合法,是指司法机关在办理案件时,应当根据法律规定的权限,按照法定的程序和内容来进行。否则就可能导致滥用职权,或者超越职权的违法行为。及时,是指司法机关办理案件时,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期限

来进行。否则就可能导致陈年积案,超期羁押,拖延办案,严重损害当事人的人身或财产权益 [3] 。

2 .我国司法机关适用法的基本原则是:

第一,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这条原则要求司法机关在办理案件时,必须根据确凿、充分的证据,调查清楚法律事实的真相,不得主观臆断;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必须依据法律规定的内容和程序,才能作出司法行为,不得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枉法裁判。

第二,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人人平等原则。这条原则要求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不同职业、身份、财产状况、性别、教育程度等的公民,应当一视同仁,不得区别对待;不得对某些具有较高身份的人,或者具有较高收入的人,或者具有较高学历的人,搞特权;在同等条件下,不得对这些社会群体的权利或者权力给予过多关注,而对他们的义务或者责任过分忽视。

第三,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司法机关是法的公平、正义精神的最后的庇护所;是平息社会纠纷,化解社会冲突的最终的裁判者;也是铲除社会不良行为,恢复社会秩序的最有效的社会监察部门。因此,为了使司法机关能够实现这些职能,必须给予它们以特殊的地位。宪法第 126 条规定: "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 第 131 条规定: " 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3 .我国法的适用范围

法的适用范围是指,法律制定出来以后,在何时,何地,对何人发生效力。

( 1 )我国法的时间效力

法的时间效力是指,法制定出来以后从何时开始生效,到何时停止生效,以及新法对过去发生的法律事实是否产生溯及力。

首先,关于法的生效时间。法的生效时间主要有两种:一是从新法公布之日起生效;二是从新法规定的时间开始生效。

其次,关于法的失效时间。法的失效时间主要有两种:一是从新法施行之日起,旧法自行失效;二是从新法规定的旧法废止的时间开始失效。

最后,关于法的溯及力。法的溯及力是指,新法对过去发生的法律事实,即对新法生效以前发生的法律事实是否有追溯以往的效力。以刑法为例,新刑法对生效以前的行为采取 " 从旧兼从轻 " 原则。即原则上,新刑法生效以前发生的行为,适用当时的旧刑法;同时兼顾从轻原则。也就是说,如果新刑法对其生效以前的行为的定罪量刑较轻的,甚至根本不认为该行为是犯罪的,那么,适用新刑法,这时新刑法对生效以前发生的行为就有溯及力。

( 2 )我国法的地域效力

法的地域效力是指,法制定出来以后,在什么空间范围内发生拘束力。前文已述,法有不同的效力等级,这取决于创制法的主体的权限。法的创制主体的权力越大,法的效力等级越高;法的创制主体的权力越小,法的效力等级越低。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为例,全国人大有权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制定和修改其他法律。它们制定的法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范围内发生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范围包括中国的领陆及其地下、领空、领水及其底土,还包括悬挂中国国旗的具有主权色彩的中国的航空器和船舶。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比如,按照国际惯例,在中国领陆上建立的外国驻华大使馆、领事馆等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地域,不适用中国法律;根据一国两制的原则,在香港和澳门,只适用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法和选举法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大部分法律都不适用;根据民族区域自治原则,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的部分甚至全部条文可能不适用。

( 3 )我国法的对人的效力

法的对人的效力,是指法制定出来以后,对哪些主体产生拘束力。这个问题要结合主体的国籍和法的地域效力来谈。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为例,大致说来,法律的对人的效力有以下几种情形:

对于中国公民,如果在中国领域内,则一律适用中国法律;如果在中国领域外,原则上也要适用中国的法律,但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按法律规定。所谓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刑法为例,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罪的,如果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则一律适用中国刑法;如果是普通犯罪主体,所犯罪行的最高法定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则可以不适用中国刑法。

对于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如果在中国领域内,原则上都适用中国的法律。但法律有特别规定的除外。所谓法律有特别规定,比如,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不适用中国法律;中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不适用外国人和无国籍人;中国婚姻法规定的夫妻双方的计划生育的义务,不适用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如果在中国领域外,原则上不适用中国的法

律,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依规定。所谓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刑法为例,如果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实施了针对中国政府、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或者个人的犯罪行为,所犯罪行的最低法定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而犯罪地法院也认为该行为是犯罪的,则可以适用中国刑法。

(三)我国法的遵守

法的遵守是指,一切社会大众的可能影响他人利益的行为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这里的一切社会大众包括: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

1 .遵守法的必要性诚如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所说,人天生要过社会生活,但他在社会里却可能把其他人忘掉;人天生追求有序的生活,讨厌无序、混乱的生活,但他并不永恒地遵守原始的自然律,受千百种情欲的支配,他连自己制定的人为律也并不老是遵守的;象这样一个智能的存在物,却时时不能免于无知和错误;独立行动是他的本性,他甚至还没有兽类会保存自己,因为兽类不象他那样滥用情欲。

因此,人必须结合在法的精神下,过理性的生活。要自觉遵守法律,任何可能影响他人利益的行为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接受法律的制约,并不意味着人的自由的丧失,相反,却是人的自由的最大限度的实现。

2 .违法的构成和后果

违法,是指社会主体所实施的违反法律规定,破坏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

那么,怎样来分辨违法与合法的界限呢?让我们来解析一下违法的构成要件:首先,社会主体有积极或者消极的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1] ;其次,该行为发生时,社会主体主观上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再次,该行为破坏了法律所保护的某种社会关系,也就是说,该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最后,违法的主体必须是达到了法定责任年龄和具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依法设立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即行为人必须具有法律上的行为能力。

由于法的强制性和拘束力,违法者都要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承担法律责任。所谓法律责任,是指因违法行为所产生的对行为人不利的法律后果。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法律责任分为: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违宪责任。

由于法的强制力来自外部,违法者的法律责任的承担是通过国家机关实施法律制裁来实现的。法律制裁可以是名誉性质的,如行政处罚中的警告,民事制裁中的赔礼道歉;也可以是财产性质的,如民事制裁中的赔偿损失;还可以是资格性质的,如行政处罚中的吊销营业执照,刑罚中的剥夺政治权利;甚至是人身性质的,如治安处罚中的治安拘留,刑罚中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第三节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的建立

重点:法律关系

难点: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

法律关系,是指经法律规范调整以后所形成的,具有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所谓社会主义法律关系,是指经社会主义法律规范调整后所形成的具有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

法律关系与一般社会关系的主要区别在于:介入法律关系的主体之间存在着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法律关系的核心内容是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法律关系的实质是权利、义务关系。比如,恋爱关系中的恋人之间不存在任何权利和义务,他们只是一般的社会关系;而婚姻关系中的夫妻之间则存在法定的互相继承的权利、相互扶养的义务,等等,他们之间就是法律关系。

当然,这些权利和义务的产生是由于法律规范的调整才出现的。比如说,在德国和美国,如果下雪以后,住户没有及时清扫门前的积雪而导致行人滑倒致伤的,行人有权控告住户,要求其承担由于未履行法定义务所导致的损害赔偿责任。行人的权利和住户的义务从何而来?这是由德、美两国的扫雪法规定的。但在中国,行人和住户之间就不存在这样的权利、义务关系,因为我国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法律。

这样我们发现,法律关系和一般社会关系是属于两个领域的。大部分社会关系经法律规范调整以后,都上升为法律关系;但是,也有法律管不到的地方。所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是不可能的。那些被法律遗忘的角落,那些法律无法或者暂时无法

触及的领域则靠其他社会手段来调控。

随着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逐渐完善和成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关系也逐步建立起来了,当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不断地上升为法律关系时,一个打破人情、主要由陌生人组成的市民社会也在不断形成,人们越来越依赖国家的公共权力来处理私人事务。

二、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法律关系由三部分构成:主体、客体和内容。

1 .法律关系的主体

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他可以是国家机关,也可以是社会团体,可以是企事业单位,也可以是其他社会组织,当然,还包括大量的个人。

不同的主体在享有权利时,还必须具备法定的资格;在承担义务时,还必须具备法定的责任能力。

比如,自然人由于受年龄和精神状态的影响,可能会有不同的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在承担法律责任时,法律规定,自然人必须具有正常的精神状态;根据责任的性质,法律规定了不同的年龄作为条件。比如,自然人的行政责任年龄是 14 周岁;民事责任年龄分别是 10 周岁、 18 周岁;刑事责任年龄分别是 14 周岁、 16 周岁。

再比如,国家机关在进行立法活动、行政管理、司法活动时,必须具有相应的法定职权;以法人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的主体必须具有法人资格;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在从事经营活动时,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2 .法律关系的客体

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权利、承担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也就是权利和义务所赖以产生的直接对应者。

在社会生活中,物是法律关系的最大量客体。比如,在买卖关系中,出卖人和买受人的相互权利和义务,都指向具体的物;在租赁关系中,出租人和承租人的相互权利和义务,都指向具体的动产和不动产。

行为也可以作为法律关系的客体。如,在客运关系中,乘客和承运人的相互权利和义务,都指向具体的客运行为;在劳务关系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都指向具体的劳务行为。

精神财富也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如,在出版合同中,出版商和作者的相互权利和义务,都指向作者智力活动所创造的成果——作品;在商标使用许可合同中,注册商标持有人和商标许可使用人的相互权利和义务,都指向以文字、图形,或者两者的结合所设计的商标。

在特殊条件下,法律所保护的各种合法权益,也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如,在侵权法律关系中,侵权的客体,是受害人的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在刑事法律关系中,犯罪客体,或者是被害人的人身权(如,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和财产权(如,盗窃罪、抢劫罪、诈骗罪),或者是社会大众的公共利益(如,爆炸罪、投毒罪、放火罪)等。但是,在文明社会中,人本身不可以象奴隶社会的奴隶那样,作为法律关系的客体。

3 .法律关系的内容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法律关系的主体所享有的具体权利和所履行的具体义务。法律关系的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必须是合法的,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所履行的义务必须是法律上真实存在的,才会发生法律后果。

三、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

经法律规范调整后,社会关系不会自动变成法律关系,还必须存在一些客观、主观的因素,才能促成法律关系的发生。这就是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是指法律规定的,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终止的一切主客观因素。它包括事件和行为。

事件,是指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终止的,一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因素。如,自然灾害、人的死亡、战争、突发事件等。保险法律关系、继承法律关系是最典型的由事件引起的法律关系。

一个事件可能引起一个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或者终止;也可能引起数个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或者终止。比如,人的死亡,既可以引起继承法律关系的发生,也可以引起婚姻法律关系的终止,甚至还可以引起债权债务关系的变更。并不是一切

客观事件都会引起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或者终止。只有法律规定的事件,才会引起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或者终止。

行为,是指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终止的一切主观因素。行为是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终止的最大量的法律事实。

根据行为的实施主体的不同,行为可以分为:国家机关的立法、行政和司法行为;民事主体的民事行为;犯罪主体的犯罪行为;等等。

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终止的行为,可以是合法行为,也可以是违法行为,还可以是犯罪行为。

一个行为可能引起一个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终止;也可能引起数个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或者终止。比如,伤害行为可能引起民法中债的关系的发生,也可能引起诉讼法中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发生。

一个法律关系可能由一个法律事实引起;也可能须由数个法律事实引起。比如,婚姻关系是由男女双方的登记行为产生的;而遗嘱继承关系的发生,则需要被继承人立遗嘱的行为和被继承人死亡的事件这两个法律事实。引起某一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终止的几个法律事实的总和,称为法律关系的事实构成。凡是要求事实构成的法律关系,如果没有事实构成,就不能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终止。

初级经济法基础2018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法律基础

一、单选题 1.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的特征的是()。 A、规范性 B、利导性 C、任意性 D、国家意志性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法的特征包含:国家意志性、国家强制性、明确公开性和普遍约束性(包 括可预测性)、规范性(包括概括性、利益导向性)。(P2、3) 2.张某与甲公司签订了一份价款为10万元的电脑买卖合同,双方约定甲公司于4月10日交货,张某于甲公司交货后的5日内付清全部价款。根据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律关 系主体的是()。 A、电脑 B、张某和甲公司 C、张某要求甲公司4月10日交货的权利 D、甲公司要求张某按时付清全部价款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参加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本题中法律关系的主体为张某和甲公司。(P4) 3.下列关于法的效力等级的排列中,正确的是()。 A、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B、宪法>法律>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 C、法律>宪法>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 D、法律>宪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法的效力等级为:(1)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同级和下级 地方政府规章;(2)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P10) 4.下列对法的分类中,属于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所作的分类的是()。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B、根本法和普通法

C、实体法和程序法 D、一般法和特别法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1)选项A:是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所作的分类;(2)选项C:是根据法的内容所作的分类;(3)选项D:是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所作的 分类。(P11、12) 4.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B、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 C、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 院裁决 D、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裁决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选项C: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 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 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 决。(P11) 5.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权利依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下列选项中,根据 享有权利能力主体范围不同进行分类的是()。 A、民事权利能力 B、政治权利能力 C、特殊权利能力 D、劳动权利能力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1)选项C:公民权利能力根据享有权利能力的主体范围不同,可以分为 一般权利能力和特殊权利能力;(2)选项ABD:公民权利能力按照法律部门的不同,可以分为民事权利能力、政治权利能力、行政权利能力、劳动权利能力、诉讼权利能力等。(P4)

法律基础 第一章

第一章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 第一节法的一般原理 重点:法的概念,法的起源,法的作用。 难点:法的概念,法的起源。 一、法的概念、特征及作用 " 法"是什么?千百年来,中外学者在这个问题上,展开了广泛的思考和研究,但从未形成一致的观点。这使得"法"这种社会现象,在人们的头脑中,显得更加扑朔迷离,错综复杂。 大多数西方学者认为,"法"有"自然法"和"实在法"(又称"人为法"、"制定法"、"人定法"、"人类法")之别;一些学者还认为,"神法"也是"法"的一种。因此,要解释"法"的概念,就要看人们是在什么语境中使用"法"这个词。 如果是在"自然法"的意义上谈论"法",则"法"是指一种人类的普遍理性,它是先验的、永恒的,是公平、正义的体现,是"实在法"的渊源,它的效力高于"实在法"。但少数学者如英国的功利主义法学派的代表人物边沁,历史法学派的代表人物梅因认为,"自然法"不过是人们头脑中的幻想,它是虚构的,现实社会中根本不存在。 而"实在法"意义上的"法",是指主权者的命令,是由国家主权者制定和颁布的法律,它反映了立法者的意志,具有强制性、拘束力,是规章、秩序的代名词。"神法"来自上帝的意志,它是先于人类产生,并且是永世长存的最高的"法",是判断人类行为是非善恶的最后标准。如《圣经》就是"神法"的具体体现。 中国古代的学者对"法"的认识,不存在"自然法"与"实在法"之别,但却有"圣人之法"或"先王之法"与"后王之法"的区别。"圣人之法"或"先王之法"是后人对古圣先贤的法律制度的总称,它被认为是最完美地体现天意和民意("顺乎天,应乎人")的法,它是后代君王效法的典范,是人们心目中的理想法。与"自然法"相比较,它不是先验的、虚构的,而是经验的、历史的;法的精神不是人类的普遍理性,而是和谐,即:使天地、万物、人类和谐统一。 至于宗教意义上的"神法",在中国古代学者那里,并未形成一个积极的论题;他们更关注对世俗法,也就是"实在法"或"制定法"的探讨。 首先从词源上看,英文的law 有规律、权利、正义的意思。汉字"法"的古体是"灋",这个字由三部分构成:氵,廌(音zh ì),去。《说文解字》廌部曰:"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廌、去。"这个"廌"是什么意思?《论衡·是应》曰:"觟豸者,一角之羊也,性知有罪。皋陶治狱,其罪疑者令羊触之,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这里的"觟豸(音xi è zh ì)"又叫"獬斛( 音xi è h ú )" ,与"廌"同义,都是指一种独角神兽,有说象羊,有说象鹿,相传中国最早的法官皋陶在裁断案件时曾借其神力识别罪与非罪。有罪则触之而去,是为祛除不法行为之意;无罪则不触。自汉以后,历代法官的冠服上都可见到獬斛的图案。 从词源上看,汉字"法"至少有三层意思:第一,"法"有神明裁判疑难案件之意,引而申之,人不是全能全知的,人制定的法也不是周遍万物、无所遗漏的,在人力所不及时,"制定法"要由神意来辅助;第二,"法"有祛除不法行为之意,引而申之,"制定法"具有拘束力,强制力;第三,"法"有公平之意,引而申之,"制定法"不可随心所欲制定,"制定法"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必须符合社会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而非某个人或者某些人的私利,公而无私才可谓"公平"。 从性质上看,"制定法"是指导人们行为的一种规范,是判断人的行为的是非曲直的标准和尺度。古代中国学者在这一点上,有十分形象的解释: 《管子·七法》曰:"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 尺寸"是测量物体长短的工具;"绳墨"是木匠画直线用的工具;"规矩"中的"规"是校正圆形的工具,"矩"是校正方形的工具;"衡石"中的"衡"是秤,是测量物体重量的

2018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教(学)案

第 2 次课 第一章第一节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和中国古代对人性的介绍及评价,引下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以及人生观的观点,启发学生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问题。 二、重点难点 人生观的主要容;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三、教学容与教学设计 【课程导入】: 讨论题:马加爵和洪战辉两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是什么使他们走向不同的人生轨道? 一、人生与人生观 (一)正确认识人的本质 讨论:人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 马克思: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解和把握: 第一、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 第二、人的本质是由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结成的社会关系形成和决定的。 第三、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诸多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 第四、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发展的。 第五、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的物质承担者,但不是人的本质属性。 案例[狼孩的故事] (二)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系 1.人生观的含义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意义和目的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人生观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的容。 2.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系:一方面,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正确的世界观,是正确的人生观的基础,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正确理解,需要建立在对世界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的人生观如果发生变化,往往会导致世界观发生变化。 (三)人生观的主要容 1.人生目的 (1)人生目的的涵 从字源看,甲骨文、小篆中,“目”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其本义是眼睛,作动词是“看”;“的”,箭靶的中心。目的二字合起来,其意思便是:瞄准靶子的中心,有的放矢。后来才被人们引申为行为主体预计达到

第一章 法律基础知识 练习题(答案)

《经济法》练习题第一章法律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A.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深圳经济特区注册会计师条例》 B.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D.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支付结算办法》 2.下列各项中,关于法律渊源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 B.地方性法规不得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 C.行政法规的效力次于宪法和法律 D.行政法规由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制定 3.下列各项中,不能成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A.保管行为 B.房屋 C.专利权 D.空气 4.甲与乙订立合同后,乙以甲有欺诈行为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撤销合同申请,人民法院依法撤销了该合同。下列有关被撤销合同的法律效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自合同订立时无效 B.自乙提出撤销请求时无效 C.自人民法院受理撤销请求时无效 D.自合同被人民法院撤销后无效 5.甲打算卖房,问乙是否愿买,乙一向迷信,就跟甲说:“如果明天早上7点你家屋顶上来了喜鹊,我就出10万块钱买你的房子。”甲同意。乙回家后非常后悔。第二天早上7点差几分时,恰有一群喜鹊停在甲家的屋顶上,乙拿起弹弓把喜鹊打跑了,至7点再无喜鹊飞来。关于甲乙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合同尚未成立 B.合同无效

C.乙有权拒绝履行该合同 D.乙应当履行该合同 6.根据法律行为的成立是否要求当事人采取法律或法规规定的特定形式来划分,可以将法律行为划分为( )。 A.单方的法律行为和多方的法律行为 B.诺成性的法律行为和实践性的法律行为 C.要式的法律行为和不要式的法律行为 D.主法律行为和从法律行为 7.下列各项中,属于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是()。 A.甲从乙处买回一件假冒名牌产品 B.甲趁乙急需用钱之时,以低于市场价30%的价格从乙处买走一辆汽车 C.9周岁的甲从文具店购买一支2元的笔 D.15周岁的中学生甲花20元钱从书店里买了一本书 8.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行为中,可以进行代理的是()。 A.遗嘱 B.婚姻登记 C.收养子女 D.签订买卖合同 9.甲公司业务经理乙长期在丙餐厅签单招待客户,餐费由公司按月结清。后乙因故辞职,月底餐厅前去结账时,甲公司认为,乙当月的几次用餐都是招待私人朋友,因而拒付乙所签单的餐费。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甲公司应当付款 B.甲公司应当付款,乙承担连带责任 C.甲公司有权拒绝付款 D.甲公司应当承担补充责任 10.下列行为中,属于滥用代理权的情况有( )。 A.没有代理权的代理 B.超越代理权 C.代理权终止后而为的代理

第一章 法学基础理论

第一章法学基础理论(法理学) 一、填空题 1.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途径。 2.法的主体部分是______________。 3.法的基本特征包括__________性、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性。 4.法以规定人们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为主要内容。 5.法是由______________保证实施的。 6.法的本质属性是___________性、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_性。 7.法是上升为_____________的统治阶级意志。 8.国家和法是随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出现而产生的。 9.原始社会调整人们行为规范的是____________。 10.法是______________不可调和的产物。 11.法产生以来已经经历了四种历史类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是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 13.资本主义法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历史传统不同,逐渐形成了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__________和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___________。 14.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在总结民主革命时期_____________经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15.我国社会主义法为人们在何种情况下作出行为提供了三种行为模式,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6.法律意识在结构上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大部分。 17.培养人们的法律意识必须强化人们的_______________。 18.狭义上的法律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基本方面。 1

第一章法律基础知识

第一章法律基础知识 第一节法律的一般理论 一、法律的特征 二、法律规范 三、法律渊源和法系 四、法律体系 五、法律关系 六、经济法与经济法体系 第二节法律行为制度 一、法律行为理论 二、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 三、无效民事行为 四、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五、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第三节代理制度 一、代理的基本理论 二、代理权 三、无权代理 四、表见代理

第四节诉讼时效制度 一、诉讼时效基本理论 二、诉讼时效的种类与起算 三、诉讼时效的中止 四、诉讼时效的中断 五、诉讼时效的延长 第五节民事诉讼与仲裁制度 一、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 二、仲裁的基本制度 第二章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法律制度第一节个人独资企业概述 一、个人独资企业法概述 二、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 三、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及事务管理 四、个人独资企业的权利和工商管理 五、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和清算 六、违反《个人独资企业法》的法律责任

第二节合伙企业法律制度 一、合伙企业法律制度概述 二、普通合伙企业 三、有限合伙企业 四、合伙企业解散和清算 第三章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 第一节外商投资企业法概述 一、外商投资企业的概念和特征 二、外商投资企业的种类 三、外商投资企业的权利和义务 四、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项目 五、外商投资企业的出资方式、比例及期限 六、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股权变更 七、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 八、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 九、外商投资企业合并与分立 第二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律制度 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特点

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设立 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协议、合同和章程 四、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 五、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组织机构 六、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经营管理 七、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出资额的转让 八、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期限、解散和清算 第三节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 一、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特点 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设立 三、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协议、合同和章程 四、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 五、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组织机构和经营管理 六、外商先行回收投资的规定 七、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期限、解散和清算 第四节外资企业法律制度 一、外资企业的特点 二、外资企业的设立 三、外资企业的注册资本和投资总额 四、外资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组织机构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 第一章知识点

1.【知识点】:法的本质与特征 1.法的本质:法是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体现 (1)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 (2)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3)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 2.法的特征 (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 (2)法是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国家强制性。 (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规范性。法是调解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具有能为一般人提供一个行为模式、标准的属性(概括性)。法的主要内容是由规定权利、义务的条文构成的,法律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分配利益,从而影响人们的动机和行为,进而影响社会关系,

实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要求,维持社会秩序(利益导向性,简称利导性)。 (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明确公开性和普遍约束性。法具有明确的内容,能使人们预知自己或者他人一定行为的法律后果(法的可预测性)。法具有普遍适用性,凡是在国家权力管辖和法律调整的范围、期限内,对所有社会成员及其活动都普遍适用。 2.【知识点】:法律关系

3.法律关系的内容 (1)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2)法律义务包括积极义务(纳税、服兵役)和消极义务(不得毁坏公共财物、不得侵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 4.法律关系的客体 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一般认为,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包括物、非物质财富和行为三大类。 (1)物 ①自然物:土地、森林 ②人造物:机器、建筑 ③货币和有价证券 【解释】物是物权法律关系的客体。 (2)非物质财富 ①知识产品:著作、发现、发明、设计 ②道德产品:荣誉称号、嘉奖表彰 【解释1】著作是著作权关系的客体。 【解释2】荣誉称号、嘉奖表彰是公民、法人“荣誉权”的客体。 (3)行为(行为结果) 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行为,是指法律关系的主体为达到一定目的所进行的作为(积极行为)或者不作为(消极行为),如生产经营行为、经济管理行为、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如保管合同中的保管行为)和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如建设工程合同中的承包人应按期完成办公楼的建设)。 3. 【知识点】:法律事实 1.法律事件 (1)自然现象(绝对事件):水灾、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或者生老病死、意外事故 (2)社会现象(相对事件):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 【解释】自然灾害可引起保险赔偿关系的发生;人的死亡可引起婚姻关系、劳动合同关系的消灭,继承关系的发生。 2.法律行为 (1)无论是合法行为,还是违法行为,二者均可引起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 (2)根据行为是否通过意思表示,法律行为分为表示行为(如订立合同)和非表示行为(如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 (3)单方法律行为,是指根据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法律行为(如甲订立遗嘱);多方法律行为,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为(如甲乙订立买卖合同、赠与合同)。

经济法基础第一章知识点

经济法基础 第一章总论 本章考情分析 在最近3年的考试中,本章的分值在10分左右,主要考核前三类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本章主要涉及法律的基础理论内容,部分考点比较抽象,需要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 本章考点导读 第一单元法律基础与法律责任 一、法的本质与特征(2008年单选题;2009年多选题;2014年多选题;2015年判断题) 1.法的本质 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1)统治阶级 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而且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2)国家意志 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 (3)“经济”决定“政治” 法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 2.法的特征

【例题1·多选题】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2009年) A.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B.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 C.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D.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 【答案】ABCD 【解析】(1)选项AB:属于法的本质;(2)选项CD:属于法的特征。 【例题2·多选题】根据我国法律制度的规定,法的特征包括()。(2014年) A.国家强制性 B.国家意志性 C.利导性 D.规范性 【答案】ABCD 【例题3·判断题】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2015年)【答案】√ 二、法的形式与分类(2007年单选题;2008年单选题;2011年单选题;2012年单选题;2013年判断题;2014年单选题、多选题;2015年单选题;2016年判断题)

90分《知识产权法律基础》第一章自测题

《知识产权法律基础》第一章自测题 (共10道题,共100分,不限时) 单选题 1. 下列国际公约中,TRIPS不要求全体成员必须遵守并执行的是(10分) A.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B. 〈〈保护文学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 C. 〈〈世界版权公约〉〉 D. 〈〈集成电路知识产权条约〉〉 2. 下列保护知识产权的基本原则中,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管辖的国际公约与TRIPS共同遵守的是(10分) A. 最惠待遇原则 B. 对权利合理限制原则 C. 透明度原则 D. 对行政终局决定的司法审查和复审原则 3. 下列措施中,TRIPS没有强化的是(10分) A. 知识产权的执法程序和保护措施 B. 协议的执行措施 C. 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 D. 知识产权的权利用尽原则 4. 狭义的知识产权贸易的主要形式是(10分) A. 进口知识产权产品 B. 销售知识产权产品 C. 知识产权许可和知识产权转让 D. 出口知识产权产品 5. 世界贸易组织(WTO)三大支柱是(10分) A. 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产品贸易 B. 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 C. 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 D. 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边境贸易 6. 我国内地第一部〈〈著作权法〉〉颁布于(10分) A. 1988年 B. 1989年 C. 1990年 D. 1991年 7. 世界第一部专利法诞生于(10分) A. 英格兰

B. 威尼斯共和国 C. 美国 D. 法国 8. 《巴黎公约》的基本原则不包括(10分) A. 强制许可原则 B. 自动保护原则 C. 宽限期原则 D. 临时保护原则 9. 根据《巴黎公约》的优先权原则,对于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优先权期是(10分) A. 12个月 B. 6个月 C. 18个月 D. 3个月 10. 广义的版权不包括(10分) A. 作者权 B. 表演者权 C. 广播者权 D. 外观设计权 注:90分

第一章 法律基础知识 单元测试

第一章法律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公司法》关于“有限责任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的规定属于()。 A.命令性规范 B.禁止性规范 C.委任性规范 D.准用性规范 2. 甲、乙双方签订一份建造1万平方米商品房的合同,由此形成的法律关系客体是()。 A.乙方承建的该1万平方米商品房 B.承建该商品房的工程劳务 C.甲乙双方 D.该合同中规定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3. 老张与自己的儿子小张约定:等到放寒假时,给小张买一台电脑。该约定属于附()的法律行为。 A.延缓期限 B.延缓条件 C.解除期限 D.解除条件 4. 甲、乙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双方约定3个月后即2009年5月1日合同生效,该约定属于()。 A.附生效期限的法律行为 B.附生效条件的法律行为 C.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D.无效的民事行为 5. 下列行为中,属于代理行为的是()。 A.公司董事长以公司的名义对外签约的行为 B.甲代替乙招待乙的朋友的行为 C.代人保管物品行为 D.保险公司兼职业务员的揽保行为 6. 下列不属于代理关系的是()。 A.被代理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代理权关系 B.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实施法律行为的关系 C.被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的承受代理行为法律后果的关系 D.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的承受代理行为法律后果的关系 7. 授权委托书授权不明的,关于责任承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被代理人应当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不承担责任 B.代理人应当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被代理人不承担责任 C.被代理人与代理人均不承担责任 D.被代理人应当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承担连带责任 8. 2010年1月1日,甲拒绝向乙支付到期租金,乙忙于事务一直未向甲主张权利。2010年6月20日,乙因出差遇险无法行使请求权的时间为20天。根据《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乙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是()。 A.自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月1日 B.自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月10日 C.自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月20日 D.自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月20日 9. 甲商场向乙公司购买一批货物,2011年5月1日双方在合同中约定,该批货物分三期交货,货款于每次验货时当场付清。其中,第一期交货时间为2011年5月10日,第二期交货时间为2011年6月15日,第三期交货时间为2011年7月10日。在交付第二期货物时,甲商场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拒绝收货,则乙公司对甲公司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起

第一章经济法律基础概述

第一章经济法律基础概述 导入案例: 2013 年2 月,甲科研单位与乙公司之间签订了买卖合同,约定 2013 年6 月1 日甲科研单位向乙公司转让并运送其专门为乙公司研发制造的一台仪器,乙公司在货到后即付款。 2013 年5 月10 日,甲科研单位所在地发生地震,甲科研单位办公楼倒塌,该台仪器被毁坏,不能按期履行合同。乙公司据此解除了双方的买卖合同。 请分析该案例中法律关系的主体是谁?客体是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法律关系建立的法律事实是什么?双方法律关系终止的法律事实是什么? 【参考答案】该案例中法律关系的主体是甲科研单位与乙公司;客体是甲科研单位专门为乙公司研发制造的仪器;主要内容是甲科研单位向乙公司转让并运送其专门为乙公司研发制造的一台仪器,乙公司在货到后即付款。法律关系建立的法律事实是签订合同的行为;地震这一事件导致双方签订的合同无法履行,是引起双方法律关系终止的法律事实。 课堂讨论 1-1 小王在学了法律课程后认为: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那是不是说统治阶级想制定什么样的法律就制定什么样的法律,被统治阶级在法律的制定上是无能 为力的呢?小李认为:法既然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那统治阶级犯了法,是否 就不用受到法律的制裁了?请分析小王、小李的观点是否正确。 【参考答案】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并不是说统治阶级的所有意志都能上升为法,统治阶级中任何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制定法,这一意志的内容归根结 底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的意志由统治阶级的根本利 益和整体利益所决定,其形成和调节必然受到被统治阶级的制约。所以,小王的 观点是不正确的。 法体现的是整个统治阶级的意志,但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的个人意志都能上升为法。这是因为,统治阶级的每个成员除有其共同利益外,还有各自的特殊 利益,要使法就统治阶级每个成员的特殊利益作出规定是不可能的,法反映的只 能是统治阶级的共同的、根本的利益,所以法对统治阶级的每个成员来说也是必 须遵守的,他们的违法行为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任何违法行为都是对统治阶级

第一章 学习法的知识 增强法律意识

篇章授课计划 教学课题: 第一章学习法的知识增强法律意识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讲授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使学生了解法的本质、法的特征、法的发展规 律,掌握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该章的基本概念 和相关内容,为今后部门法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法的本质、法的特征;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特征、职能和作用;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社会主义法 的实施。 教学难点:法的本质、法的特征;法律意识的养成。 时间分配:2学时

课时授课计划 教学课题: 第一章学习法的知识增强法律意识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讲授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使学生了解法的本质、法的特征、法的发展规 律,掌握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该章的基本概念 和相关内容,为今后部门法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及处理方法:法的本质、法的特征;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特征、职能和作用;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社会主义法 的实施。详讲并结合案例讲解 教学难点及处理方法:法的本质、法的特征;法律意识的养成。详讲并结合案例讲解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时间分配: 组织教学5分钟-引入新课7分钟-讲授新内容40分钟-案例分析 30分钟小结6分钟-布置作业2分钟

主要内容 组织教学: 复习旧课: 引入新课:学习经济法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对于我们正确行使法律权利,有效维护在生活中的正当利益,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板书课题: 第一章学习法的知识增强法律意 第一节什么是法 讲授新课内容: 一、法的起源 对什么是法的问题,不同阶级的思想家、法学家有各自的看法。剥削阶级的思想家、法学家从各自的阶级利益出发,曾经有过各式各样的评论,下过种种的定义。有的说“法是神的意志”;有的说“法是理性的表现”;有的说“法是主权者的命令”。这些见解都出自唯心史观,未能如实揭示法的起源问题。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考察人类历史,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来探讨法的形成和发展,指出法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存在的,而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现象。它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并将随着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1、在原始社会前中期,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低,人们过着以原始公有制为经济基础的生活。调整人们社会关系的共同规则表现为民族内部的道德、宗教、习惯和禁忌。 2、在原始社会末期,由于工具的改进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并引起了三次社会大分工,社会从次形成奴隶主与奴隶两大对抗阶级。由于他们之间的矛盾始终无法调和,奴隶主阶级要维护私有制和统治地位,必然要镇压奴隶的反抗,把奴隶的行为限制在奴隶主利益范围之内;同时要调整奴隶主与商人、手工业者、自耕农等自由民之间的关系,就一定要建立新的社会秩序,把阶级斗争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免对立双方同归于尽。这就要建立一套系统的暴力及其取代氏族组织,这就是国家。与此同时,还要根据奴隶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以国家的名义宣布一套新的行为规则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取代原始社会规范,这就是法。

第一章 法律基础知识

第一章法律基础知识 本章提示: 1.本章在考试中以客观题为主,所占比重在4分左右。本章内容与2009年的教材第一章比较基本未做调整。 2.重点内容:法律行为;诉讼时效;代理。 第一节法律的一般理论 知识点1:法律的特征 一、法律的特征 (一)法律的特征 1.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2.法律是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3.法律是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规范。 4.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规范。 法律的定义:指反映一定物质条件下的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制定和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赋予社会关系的主体相应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的总称。 (二)法律与道德 联系区别 (1)法律意识与道德观念具有同一属性而相互联系;(1)法律属于制度的范畴;而道德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 (2)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调整范围有所重叠而相互包容:一般来说,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也是道德所禁止和谴责的行为;凡是法律所要求和鼓励的行为,也是道德所培养和倡导的行为。(2)法律规范的内容主要是权利与义务,并且强调两者的平衡;道德强调对他人、对社会集体履行义务,承担责任。 (3)法律规范是由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而道德主要凭借社会舆论、人们的内心观念、宣传教育以及公共谴责等手段。 知识点2:法律规范 二、法律规范 (一)法律规范的含义 1.法律规范的含义 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反映国家意志的,具体规定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的行为准则。 2.法律规范的特点 (1)具体规定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 (2)规定普遍的行为模式,具有可重复适用性以及适用的普遍性; (3)可操作性较强,确定性程度较高。 (二)法律规范的种类 1.按规范的内容不同,法律规范可分为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 2.按法律规范对人们行为规定或限定的范围或者程度不同,法律规范可分为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 3.按照规范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规范分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一、单项选择题 1.理想是人类特有的一种()。 A.物质现象 B.精神现象 C.文化现象 D.经济现象 2.处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人们,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和把握的深度与广度不同,所形成的理想也必然不同。这体现了理想具有()。 A.阶级性 B.预见性 C.时代性 D.主观性 3.下列是几位同学关于理想认识的几段表述,其中正确的是()。 A.“理想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产物” B.“理想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有没有理想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C.“理想是人们在现实基础上对未来的设想,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D.“理想产生于现实,但不是对现状的模写,而是对现实的超越” 4.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可以把理想划分为许多类型。从理想的性质上划分,理想可分为()。 A.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 B.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C.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 D.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 5.下列有关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中,属于社会理想的是()。 A.“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谋一个合适的职位,干一番有益于人民的事业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6.“樱桃好吃树栽,不下功夫花不开。”理想是美好的,但美好的理想是不会自动实现的。把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根本途径是()。 A.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B.认真学习科学理论 C.大胆畅想美好未来 D.逐步确立坚定信念 7.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 A.理想等同于现实 B.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C.理想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D.理想是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 8.理想与实践的关系是()。 A.理想超越实践,理想与实践没有关系 B.理想来源于实践,等同于实践 C.人们的实践认识一旦上升为理想,就会成为永恒不变的指导实践的力量

2020年《经济法基础》笔记与真题第一章总论(一)法律基础

2020年《经济法基础》笔记与真题第一章总论(一)法律基础 第一章总论 2020年教材的主要变化 (1)对“法律关系的客体”进行了调整; (2)对“民事诉讼的适用范围”进行了调整。 本章基本结构框架 第一单元法律基础 考点01:法的本质与特征(★)(P1) 1.法的本质 (1)法是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体现,这是法的本质。 (2)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

(3)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4)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 2.法的特征 (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 (2)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国家强制性。 (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规范性。法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具有能为人们提供一个行为模式、标准的属性(概括性)。法律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分配利益,从而影响人们的动机和行为,进而影响社会关系,实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要求,维持社会秩序(利益导向性)。 (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明确公开性和普遍约束性。法具有明确的内容,能使人们预知自己或者他人一定行为的法律后果(可预测性)。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B.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 C.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行为规范 D.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 【答案】ABCD 【解析】(1)选项AB:属于法的本质;(2)选项CD:属于法的特征。 考点02:法律关系(★★★)(P3) 法律关系是指被法律规范所调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如合同关系),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构成。 1.法律关系的主体类型 (1)自然人 自然人既包括中国公民,也包括居住在中国境内或者在境内活动的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 (2)法人组织 ①法人组织分为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和特别法人。 ②营利法人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业法人等。 ③非营利法人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 ④特别法人包括机关法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等。

法律基础第一章

第一章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 目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着重掌握法律的本质和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相互关系等内容,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含义和法律体系的组成。 主要内容:一、法的历史发展和本质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特征 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规范和法律体系 四、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创制和实施 教学重点: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规范和法律体系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创制和实施 第一章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法的历史发展和本质 一、法的产生和发展 法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远存在的。法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是阶级社会才存在的特殊社会现象,其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法的本质在于它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 任何社会作为一个整体,都有一定的规则和秩序。如: 氏族习惯:原始社会行为规范 法律规范:阶级社会行为规范 道德规范:共产主义社会行为规范 (一)法的产生 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 原始社会的氏族习惯是法吗?

原始社会的社会调整方式是氏族习惯,法在原始社会并未产生 人类学最新研究成果直接证明了这一点 首先,凡是生产力发展仍然处于采集、狩猎以及简单养殖业阶段的社会,其社会调整也是最简单的。 其次,在只有简单的社会分工,不存在私有财产和阶级分化的社会,人们遵守规则主要是由于内在的自发性,出于习惯,而不是出于外部压力的结果。 再次,凡是氏族首领权力越小的社会,其社会关系越简单,存在法的可能性越小。 最后,在原始社会由于文化单一,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历来的习俗完全可以承担社会调整的功能,无需更复杂、高级的调整方式。 下面给大家看一道题: 马克思主义法学出现以前,人们普遍认为法是从来就有的,永恒存在的。在这种观念之下,下列哪些现象被认为是法() A.原始社会行为规范B.自然规律 C.人的理性、民族精神D.上帝的旨意 ABCD 2、法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远存在的。法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是阶级社会的特殊社会现象。法的产生和发展, 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3、法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 人类进入奴隶社会才开始有了法。 4、法产生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根源 1、经济根源:适应调整经济关系的需要 2、阶级根源:适应调整阶级关系的需要 3、社会根源:适应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需要 5、法产生的标志 国家的产生使正在形成的私有制获得社会普遍承认的形式,并得到国家强制力保证,使法这

第一章__法律基础理论

第一章法律基础理论 第一节法的基本概念 知识要点 一、法的概念与本质 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的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和社会条件发展目标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学说,应对法的本质进行多层次的阐释: 1.法是国家意志的表现:法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说明了法的初级本质。 2.法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意志的表现:法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意志的表现是法的二级本质。 3.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二、法的特征 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特征主要有: (一)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的两种方式。所谓制定,是指掌握政权的阶级,通过国家机关,按照一定的权限和程序,创制成文法。 所谓认可,是指掌握政权的阶级,根据其需要,由国家机关承认在社会上早已存在并起作用的某些行为规则为现行的法律规范,赋予法律效力。 (二)法以权利和义务为基本内容 法律规范在内容上与其他社会规范不同,它是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或职权和职责)来实现其调整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目的的。 所谓权利,是指法所确认和保障的人们可以从事某种行为的权能。所谓义务,是指法所规定的人们必须履行某种行为的责任。法律上权利和义务是由国家确认并予以保障的。 (三)法以程序性为重要标志 与只作实体规定,不作或者极少作程序规定的其他社会规范不同,法既作实体规定,又作程序规定,程序性是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标志之一。 (四)法以国家强制力为最后保障手段 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法,是通过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法借助暴力来保证实施,对违法者以强制的方法加以制裁,强迫其遵守。 法之所以需要由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实施,是因为:第一,法是掌握政权的阶级意志的体现,必然会遭到敌对阶级或敌对势力的反抗和破坏,这就必须依靠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一套暴力为后盾,保障法的实施。第二,法律是统治阶级整体意志的体现,统治阶级中内部的少数人也可能违反法律,违反统治阶级的整体根本利益,对他们的制裁也同样需要以国家强制力作后盾来保障。第三,法律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基本内容。为了使人们的法定权利得到充分实现,免遭非法剥夺和侵犯,为了使人们的法定义务得到确实履行,也必须有国家强制力加以保障。

第一章法律基础知识(2)

第二节法律行为制度 三、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相对无效的民事行为) 1.无效民事行为与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区别(P17) (1)法律效力不同 ①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在撤销前已经生效,在被撤销以前,其法律效果可以对抗除撤销权人以外的任何人。 ②无效民事行为则当然无效、自始无效、绝对无效。 (2)主张权利的主体不同 ①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撤销,应由撤销权人以撤销行为为之,人民法院不主动干预。 ②对无效民事行为,司法机关和仲裁机构可以主动干预,宣告其无效。但是,不论当事人是否主张,也不论是否经过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的确认,该民事行为当然无效。 (3)行为效果不同 ①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撤销权人对权利行使拥有选择权,当事人可以撤销其行为,也可通过承认的表示使撤销权消灭。如果撤销权人未在规定的期限内行使撤销权,或者仅仅要求变更民事行为的部分内容,并不要求将该行为撤销,则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仍然有效。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一经撤销,则视同无效民事行为,其效力溯及于行为的开始,即自行为开始时无效。 ②无效民事行为绝对无效,也不能通过当事人的行为进行补正。 (4)行使时间不同 ①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其撤销权的行使有时间限制。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行使,否则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②在无效民事行为中,则不存在时间的限制。 【案例】甲、乙公司于4月1日签订买卖合同,甲公司4月10日发现自己对合同内容有重大误解,4月20日甲公司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合同,4月30日人民法院依法撤销该合同:(1)该合同在4月30日被撤销前为有效合同;(2)该合同在4月30日被人民法院撤销后,视为无效合同,视为自4月1日起无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