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材料分析题部分)

一、下面是有关马歇尔计划的材料

材料1

美国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这是合乎逻辑的。否则就不可能有稳定的政治与有保障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或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冒险和混乱。我们的政策的目的应该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由于各种危机的发展,我们决不能把这种援助放在零星付给的基础上。美国政府将来给予的任何援助应该是根治疾病的药品,而不应该是暂时止痛的镇痛剂。任何愿意协助完成恢复工作的政府都将得到美国政府的充分合作。任何图谋阻挠别国复兴的政府,都不能指望得到我们的援助。此外,任何为了政治或其它目的而企图延长人类痛苦的政府、政党或集团,都将遭到美国政府的反对。

——摘自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1947 年 6 月 5 日 )

材料 2

一项帮助东欧的无形的 ( 新 ) 马歇尔计划 ( 价值高达 1000 亿美元,甚至更多 ) 正在形成。在美国的马歇尔计划 (640 亿美元 ) 启动了被战争搞得疲惫不堪的西欧之后 40 多年,一个同样雄心勃勃的但是结构不同的计划正在制定,以促进东欧的变革。新援助战略的明确内涵是大量资金注入东欧,使其成为恢复混合经济的样板,以重新启动苏联国内的改革进程。

受援国家将包括东欧的所有前苏联卫星国加上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正在为每个国家制定分别的一揽子计划,但在任何情况下资金流量都取决于是否同意进行一整套的经济改革,这种改革旨在促进从失调的控制经济转变到资本主义。

——摘自美国《世界箴言》 (1991 年 4 月刊 )

材料 3

马歇尔计划很可能是美国有史以来采取的最成功的外交主动行动。它推动了欧洲的重建,并导致了一个横跨北大西洋的繁荣的安全组织的诞生。

正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欧洲那样,今天的前苏联帝国几乎筋疲力尽。 40 年代末,华盛顿的推动使法国和德国走上了合作的道路。今天,西方的推动或许也会促使波兰、乌克兰和俄罗斯消除敌意。

同情心和商业利益将在 1992 年促使西方向前苏联提供援助。我们希望民主战胜独裁,希望核武器不落入危险人物之手。但是我们目前不像 1947 年那样感觉到明显的安全威胁。由于现在的动力不如斯大林在世时那样大,因此西方盟国今天大概不会像美国当年为欧洲复兴而拿出那么多钱。

——摘自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1992 年 2 月 25 日 )

请回答:

(1)马歇尔声称,欧洲复兴计划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和任何主义”的。请结合材料 1 中的有关文字对此加以简要评析。

(2)参照材料 1 和 2 ,比较马歇尔计划与“新马歇尔计划”所反映的美国战略意图的异同。

(3)材料 3 与 2 表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西方国家对“新马歇尔计划”的调门明显下降。试指出产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

二、以下是有关联合国的材料:

材料 1

五十五年前,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之际,联合国应运而生。半个多世纪以来,依靠广大会员国的支持,联合国为缓解地区冲突,消除旧殖民主义,促进世界和平、合作与发展,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工作。联合国作为世界上最有代表性、最具权威的主权国家间的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展望新世纪,联合国肩负的任务更加艰巨。联合国的积极作用只能加强而不能削弱,联合国的权威必须维护而不能损害。

我们坚持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继续发挥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在处理国际事务、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积极作用,确保全体会员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在处理国际事务中,都不应对联合国采取需要时则利用之、不需要时则抛弃之的态度。

——摘自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 2000 年 9 月 6 日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 2

联合国创始人之一、美国总统罗斯福曾于 1945 年旧金山制宪会议前夕说,即将成立的联合国将是一个永久性的和平机构,“它应该从此宣告单方面行动、排他性联盟、势力范围、力量均衡以及尝试了若干世纪而从未成功过的所有其他权宜之计的结束”。

不幸的是,在联合国问世半个多世纪以来,罗斯福所不愿看到的“排他性联盟”、“势力范围”乃至赤裸裸将联合国甩在一边的“单方面行动”屡有发生。在一个多样化的世界中,构筑单极世界格局的强权政治时常左右着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事务的发展。人类在跨入新千年之计,这个世界的现状是既不公平,也不太平。人们一方面首肯联合国存在的必要,另一方面又痛感联合国与他们期望之间的差距。世界几乎已把冷战时期遗留的和冷战后发生的全部最棘手的问题都交给联合国,而其中的许多都是年深日久、屡治不愈的痼疾。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曾忧心如焚地说,“联合国面临纷至沓来的要求,决不能变成盛名之累,发生有负众望的危机”。

——摘自 2000 年 9 月 7 日《人民日报》文章《新千年的呼唤》

材料 3

尽管理论家们竭力想证实圆圈是方的,但毫无疑问,北约的轰炸进一步破坏了脆弱的国际法框架的残存部分。在最终导致北约作出决定的讨论中,美国将这一点表露无遗。除了英国 ( 到目前为止,它只与戈尔巴乔夫时代之前的乌克兰一样,是个亦步亦趋的角色 ) 之外,北约成员国都对美国的政策心存疑虑。国务院官员解释说,美国坚持“它的立场,认为北约应该能够独立于联合国之外行事”。美国拒绝允许在最后的北约声明中出现“授权这个令人头疼的词”,不愿将任何权威拱手让于《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它允许使用“认可”这个词。在里根时代,美国开始公然与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对抗。最高当局以令人不快但又不可否认的明确态度解释说,国际法院、联合国和其他机构已经毫无意义,因为它们已经不再像战后初期那样听命于美国。

在克林顿执政期间,对世界秩序的违抗已经走向极端,甚至连鹰派政策分析家都感到忧虑。

——摘自(英)《新政治家》周刊 1999 年4月9日文章《评美国不要听其言而要观其行》

请回答:

(1) 结合材料 1 — 3 ,说明联合国的作用。

(2) 结合材料 1 — 3 ,说明影响联合国发挥作用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3) 材料 1 说:“展望新世纪,联合国肩负的任务更艰巨”。结合材料 1 — 3 予以分析。

三、下面是有关美国对苏政策的材料

材料1

我们必须时刻记住这些被奴役的人民的解放问题。不过,解放并不就是解放战争。解放可以用战争以外的

方法达到。因此,仅仅地就限制俄国的政策本身就是一个不高明的政策,而且它还是一个必然失败的政策,因

为一个单纯防御的政策绝对敌不过一个侵略政策。如果我们惟一的政策是原地不动,我们将被击败。只有不断

保持着解放的希望,只有利用一切的机会,我们才能终止这个笼罩着全世界的可怖的威胁,但是这一切是可以

而且是必须以这样的方法完成的,这种方法将不致引起世界大战,它必须是而且可能是和平的方法。那些不相

信精神的力量、宣传的力量能产生效果的人,就是太无知了。

——(杜勒斯在国会考虑任命他为国务卿时的证词)摘自美国新闻处1953年1月23日华盛顿电

材料2

缓和超级大国的紧张局势有助于扩大交往,而我们同东方交往越多,我们就能使它受西方典范力量更大的

冲击,甚至共产党的杰出人物也难以抗拒。

——摘自尼克松《1999:不战而胜》

材料3

美国以及整个世界正为苏联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而欣喜若狂,这一切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已经发生的事情有几个积极的方面。

首先,苏联人民大踏步地摆脱了黑暗的过去,踏上通向民主的征途无人知道这条道路多么坎坷,多么漫长。

其次,随着权力的即将下放,苏联越来越小,越来越不具有威胁性。它的外交政策将可能远不是扩张主义的政策。

再次,由于国内问题,它将有必要削减军费。虽然苏联将保留可怕的核力量,但它投放军事力量的能力却将大为削弱。

最后,它的经济政策已经失败,再也不能吸引第三世界倾向于社会主义的领导人。

——摘自 1991年9月 5日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材料4

总而言之,美国现在的目标远不仅仅是遏制苏联的扩张主义。我们所谋求的是苏联重新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员。当着苏联本身顺应要它在国际上以负责态度行事这一强烈要求,朝着较开放和民主化的方向前进的时候,我们将使自己的步调与他们的步调一致。说到底,我们的目标是欢迎苏联回到世界秩序中来。

西方的政策应当鼓励苏联朝着一个开放社会的方向演进。这项任务将是对我们的力量的考验。它将需要我们拿出耐心,它将要求对未来有一种眼界开阔的幢憬。

但是,要实现这一憧憬,就要求苏联采取积极的步骤,其中包括:第一,减少苏联的军事力量。第二,遵守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快结束时承担的保证支持东欧和中欧各国自决的义务。第三,同西方合作,采取积极的、切实可行的而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步骤,争取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全世界的地区争端。第四,实现持久的政治多元化,尊重人权。

——摘自布什1989年5月 13日在德克萨斯农业和机械大学的讲话

材料5

布什总统赞成苏联部分地加入西方经济体系。他对戈尔巴乔夫及其改革的政治上的祝福不亚于教皇的祝福。

我们关心的是东欧不可避免地要摆脱苏联的控制。苏联帝国正在从其中心土崩瓦解。戈尔巴乔夫在台上一日,这种崩溃就继续一日。因此,我们最关心的就是帮助戈尔巴乔夫继续留在台上。他所做的倒退比杜勒斯能

够梦想的还要大。

保全戈尔巴乔夫不管我们能做到什么程度,都是为了自由世界的最高利益。

——摘自 1989年12月8日美国(华盛顿邮报)

请回答:

(1)结合材料,说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实行的是什么战略,其战略目标是什么?手段是什么?

(2)结合材料,说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

(3)简要说明如何防范西方的和平演变?

四、下面是关于日本对外关系的几个材料。

材料 1

在和约和本条约生效之日,由日本授予并由美利坚合众国接受在日本国内及周围驻扎美国陆、海、空军之权利。

( 美国驻军 ) 镇压由于一个或几个外国之煽动和干涉在日本引起的大规模暴动和骚乱。未经美利坚合众国事先同意,日本不得将任何基地给予任何第三国,亦不得将基地上或与基地有关之任何权利、权力或权限,或陆、海、空军驻防、演习或边境之权利给予任何第三国。

——摘自《日美安全保障条约》

材料 2

“在内政方面,为运用以往经济成长的成果,谋求国土的划时代的利益,解决公害、住宅、土地问题等,要断然推行基于长期展望的对策,实现国民的福利;在外交方面,要加紧实现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邦交正常化,要在动荡的世界形势中强有力地推进和平外交。”

——摘自田中首相在首次内阁会议上的讲话“美国顾不上日本了。日本也要提高自主性,这是必要的。”

——摘自日本外相大平正芳的谈话美国舆论普遍认为:“日中关系正常化将削弱美国在远东的影响……在外交、军事和经济方面与美国紧紧连在一起的日本现在将开展它自己的独立外交。”

——摘自 1972 年 9 月 28 日共同社华盛顿电讯

材料 3

“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增加日本不仅作为经济大国的分量,而且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

——摘自 1983 年 7 月 30 日中曾根首相在群马县的讲话“现在要求我们站在两千年传统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特点,在文化上和政治上为世界做出贡献。……只停留在经济国际化,而不在文化、政治方面为世界作贡献,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国际国家。”

——摘自 1983 年 9 月 9 日中曾根首相在国会的演说

必须以美、日、欧三极为主导来形成世界新秩序。

——摘自日本首相海部俊树 1993 年 1 月给美国总统布什的信1988 年世界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20 万亿美元,其中美欧各占 5 万亿,日本 3 万亿。三者合计占据了世界经济的 2/3 。这一 5:5:3 的格局恰好与战前相似,它象征着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比例。也就是说,日本再次成为5:5:3 的一员,处在了参与构筑和维持国际秩序的地位。由于美国独立支撑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时代已经结束,美、日、欧协调的体制就成为掌握今后世界和平与繁荣的关键,建立秩序的责任,也就必须由美、日、欧三极共同负担。为此,日本应尽快将战后以来中小国家式的被动外交转变为积极进取的大国外交,为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自日本外务省次官宫栗山尚一:《动荡的 90 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进展》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 1 ,指出战后初期日本的国际地位和对外政策如何。

(2) 根据材料2 ,说明 70 年代初日本对外政策上有何重要特点。

(3) 结合材料3和材料3 与 2 的比较,说明 80 年代以来,日本对外战略的变化,试分析产生

这一变化的原因。

五、下面是有关反对恐怖主义的材料

材料一

“9.11”恐怖袭击事件受到了各国人民的共同谴责。这一事件的发生再次表明,恐怖主义严重威胁着世界的

和平与稳定,是国际社会的一大公害。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定不移地谴责和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国际社会应加强对话与磋商,开展合作,共同打击国际恐怖活动。

——摘自江泽民在德国外交政策协会的演讲:《共同创造一个和平繁荣的新世纪》

材料二

“9.11”事件以后,美国布什总统公开向全世界宣称,在这场反恐战争中,世界各国要么站在美国一边,成为国际反恐联盟的一员,要么站在恐怖分子一边,成为国际恐怖主义一分子,没有中间道路可走。在反恐高压下,美国取得了反恐斗争的主导权,它不仅得以放手在阿富汗大打出手,而且还使得世界第一次在“美国拍了桌子之后,全都鸦雀无声”,第一次出现了不分敌国友国,也不分东西南北,不是帮美国打恐,就是噤若寒蝉不吭声,一切都是美国说了算,它说谁是恐怖主义,谁就是恐怖主义,它说谁不是恐怖主义,谁就不是……在基本收拾了阿富汗塔利班和本·拉登的基地组织后,美国又将伊拉克、伊朗和朝鲜圈进“邪恶轴心”,并威胁要对这三国动手,但美国至今也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这三国与恐怖主义有瓜葛。

——摘自《世界知识》2002年第9期文章

材料三

朱邦造表示:我们认为反对恐怖主义是需要国际合作的。而且多年以来,联合国和安理会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的,它们通过了一系列的决议,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公约,形成了指导反恐国际合作的重要的原则。国际社会也都普遍认为,联合国和安理会应当继续发挥领导作用,中国一直就此同许多国家进行磋商,并且已经在安理会提出了我们的有关立场、文件。我们愿意积极地参与安理会有关讨论。中方愿意在安理会讨论任何有助于打击恐怖主义的建议。

—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朱邦造2001年9月27日就反恐怖APEC会议答记者问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说明国际恐怖主义为什么会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大公害?

(2)结合材料二说明美国反恐行动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中国政府在反恐问题的原则立场和政策及与美国反恐政策的区别

[参考答案]

一、【答案要点】

(1) 马歇尔一方面称其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和任何主义的”,另一方面又说其“政策的目的应该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和“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实质是巩固西欧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遏制”共产主义。同时他还强调“任何图谋阻挠别国复兴的政府”,“任何为了政治或其它目的而企图延长人类痛苦的政府、政党或集团”“不能指望得到”援助或都将遭到反对。可见,马歇尔计划有明显的反苏反共色彩。

(2)1947 年的马歇尔计划是为了巩固西欧,“遏制”苏联; 90 年代的“新马歇尔计划”是为了促进东欧、苏联进行所谓的“改革”,演变成资本主义。两者都是反对共产主义的。

(3)1991 年 12 月苏联解体,西方推行“新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基本达到。

二、【答案要点】

(1) 联合国自成立 57 年来,作为世界上最有代表性、最具权威的主权国家间的国际组织,为缓解地区冲突,消除旧殖民主义,促进世界和平、合作与发展,做出许多有益的工作,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在联合国问世半个世纪里,罗斯福不愿看到的“排他性联盟”、“势力范围”乃至赤裸裸地将联合国甩在一边的“单方面行动”屡有发生,《联合国宪章》时常遭到践踏,联合国所发挥的作用与其应有的作用尚有较大差距。

(2) 影响联合国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来自于美国推行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构筑单极世界格局的强权政治时常左右着包括联合国未来作用在内的国际事务的发展。

(3) 在新世纪,一方面联合国作用的发挥仍然受制于美国等国推行的强权政治的影响;另一方面,世界各国对联合国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大,希望联合国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在处理国际事务、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在解决冷战时期遗留的和冷战后发生的全部最棘手问题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答案要点】

(1)美国从50年代开始就对苏联东欧实行和平演变战略。其目标是瓦解社会主义阵营,改变苏联东欧等

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维护美国在世界上的霸权统治地位;其手法是用宣传、接触、交流的机会,对

苏联东欧国家实行和平渗透,特别是借苏联东欧出现动荡之时,采取诱压结合的手段加紧实施这一战略。

(2)苏联东欧演变的过程中。美国不失时机地调整政策,以“超越遏制”手段代替简单的“遏制”,步

步紧逼,一方面拉拢诱惑,一方面施加压力,进一步促使演变步骤加快,最终实现了其战略目标。美国等西方

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得逞在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

(3)必须对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始终保持警惕。必须在改革与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吸收世界一切文明成果,同时抵御一切危害国家利益、危害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健康的糟粕。

四、【答案要点】

(1)1951 年 9 月,通过《旧金山对日和约》、《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签订,日本在法律上取得独立地位,与签约国结束了战争状态。但是依据上述条约的有关规定,美军得以改头换面的形式继续驻扎在日本,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控制日本。日本实际上仍然处于半占领状态,没有完整的独立与主权。日本在对外政策上奉行对美一边倒的方针,追随美国,充当附庸。

(2) 70 年代初,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长,在国际事务中不再甘心于充当美国附庸的角色,在对外政策上作出重要调整。在维系日美同盟关系的前提下,积极推行“自主多边外交”,从而迈出从追随美国到独立自主外交的步伐。

(3) 进入 80 年代以后,日本迅速地成长为世界经济、金融和科技大国,在外交上把谋求政治大国作为对外战略的主要目标,使日本由经济大国发展为“得到国际公认的能起领导作用的国家”,为“以日本为中心的太平洋时代”铺平道路。日本立足亚太,建立以日本为主导的亚洲经济圈;坚持以日美同盟为基轴,借助美国以扩大日本在国际舞台的份量;加强日、美、欧三边关系,建立以日、美、欧为主导的“世界新秩序”;加强日中友好关系,改善同俄罗斯的关系,增加走向政治大国的筹码;积极参与联合国和其他国际活动,争取在国际上有更多的发言权,争取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加强军事力量,重视日本军事人员素质和军事装备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五、【答案要点】

(1)恐怖主义的漫延和膨胀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背景。它与和平与发展问题长期未能得到解决,尤其是与冷战结束后南北差距的拉大、民族宗教矛盾日益尖锐密切相关,恐慌主义为实现自己的政治企图,置国际准则于不顾,滥杀无辜,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的一大公害。

(2)“9·11事件”之后,美国打着反对恐怖主义、维护本国安全的旗号,采取所谓“先发制人”的政策,大搞以美划线,在反恐中以美国划线,借口反恐干涉别国内政,甚至单方面决定以武力干涉打击别的主权国家,强行按美国模式和价值观推翻别国政权,改造别的国家,将其势力范围扩张到有显著战略意义而它以前又无法控制的地区,表明美国企图借反恐搞称霸,实现自己控制全世界,充当世界霸主的目的。

(3)中国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国际恐怖主义。主张维护人类和平与安全是反恐的核心。反恐是为了消除对人类和平与安全的威胁,不能借反恐趁机搞称霸。

要建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为反恐斗争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要推动世界各国的普遍发展与共同繁荣,标本兼治,最终铲除恐怖主义滋生的根源。要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沟通与融合,倡导相互尊重,和睦共处,求同存异,兼容并蓄。

中国在反恐问题上的上述原则立场与美国的反恐政策无论是在总体目标、斗争手段与方式上都有着本质区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