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几何易错题合集201012

八年级几何易错题合集201012

八年级几何易错题合集201012
八年级几何易错题合集201012

八年级几何易错题合集201012 1. 一个多边形共有9条对角线,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____。A.5 B.6 C.7 D.8

2.已知等腰三角形ABC 中,AB=AC ,D 为BC 边上一点,连接AD ,若△ACD 和△ABD 都是等腰三角形,则∠C 的度数是( )。A 、36° B 、45° C 、36°或45° D 、36°或45°或72°

3.如图,在△ABC 中,AD ,BE 是两条中线,则S △EDC ∶S 四边形EDBA =

4. 若a 、b 、c 、为△ABC 的三边长,则()()()222b a c a c b c b a -----+--=

5. 如图8,∠A+∠B+∠C+∠D+∠E= 度。

6. 如图,已知点A (a ,b ),O 是原点,OA=OA1,OA ⊥OA1, 则点A1的坐标是( )。

7. 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角后形成的一个新的多边形的内角和为2520°,则原多边形有( )条边。

8. 已知:如图,△ABC 为锐角三角形,AB=AC ,CD ∥AB ,求作:线段BP ,使得点P 在直线

CD 上,且∠ABP=2

1∠BAC 。

9. 如图,Rt △ABC 中,∠ABC=90°,根据尺规作图的痕迹判断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A 、DB=DE

B 、AB=AE

C 、∠EDC=∠BAC

D 、∠DAC=∠C

10.右图为边长相等的6个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则∠1+∠2+∠3等于( )。

A 、60°

B 、90°

C 、100°

D 、135°

11.如图,已知∠AOB=60°,点P 在边OA 上,OP =12,点M 、N 在边

OB 上,PM=PN ,若MN=2,则OM=( )。

A 、3

B 、4

C 、5

D 、6

12.如图,在△ABC中,AB、AC的垂直平分线l1、l2相交于点O,

若∠BAC等于82°,则∠OBC=_____°

A、8°

B、9°

C、10°

D、11°

13.不等三角形的三条边a、b、c为整数,且(a-3)2+(b-2)2=0,那么第三边c长为()。

14.如图,AC平分∠DCB,CB=CD,DA的延长线交BC雨点E,若∠EAC=49°,则∠BAE 的度数为()。

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0,3),点B(9,0),且∠ACB=90°,CA=CB,则点C的坐标为_________。

16.如图,在△ABC中,∠ACB=60°,∠BAC=75°,AD⊥BC于D,BE⊥AC于E,AD与BE交于H,则∠CDH=_______。

最新初二物理难题易错题

初二物理期末复习错题整理 1.机械钟表的发条是利用了材料的_______ (17) 2.体积和质量都相同的铝球、铁球和铜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21) A.铝球可能是实心的,而铁球和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B.铝球一定是空心的,而铁球和铜球也是空心的 C.铜球是实心的,铁球和铝球也是实心的 D.铜球是空心的,而铝球和铁球是实心的 3.2011年6月9日晚,湖南洞庭湖区降雨量达到200mm,相当于1m2面积上降水() kg, 大雨覆盖了洞庭湖区1500km2的面积,持续一小时,最后全部汇入洞庭湖,洞庭湖的蓄水量增加()t。(24) 4.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 B.用鼻子嗅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表明分子在运动 C.磁铁能吸引大头针,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太阳是宇宙的中心(41) 5.如果列车速度增大,它受到的阻力____(>//

八年级(上)物理经典易错题集锦71例(带答案)Word版可打印

八年级上物理经典易错题71例(带答案)可打印 1、小明搬新居,在测量窗户玻璃的长度和测量窗帘的长度时应分别选用分度值是多少的刻度尺?()A.cm,dm B.mm,cm C.um,mm D.mm,m 2、测量一个人的脉搏时,1min跳动了75次,这个人的脉搏跳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是_____S. 3、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8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那么它在前1.75s时的速度大小是() A.12.5m/s B.2.5m/s C.0.4m/s D.1.25m/s 4、小李骑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5m/s,小陈骑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4m/s,这说明() A.上学时,小李骑车比小陈快 B.小李家到学校的距离比小陈家到学校的距离远 C.小李到学校所用的时间比小陈到学校所用的时间少 D.任何时候小李骑车的速度都比小陈快 5、物体在一条平直公路上运动,已知该物体在第1s内运动了2m,第2s内运动了4m,,第3s内运动了6m,第4s内运动了8m,以此类推,则物体在整个过程中() A .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后做变速直线运动; B .先做变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C .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 D .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6、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请借助如图中的短跑比赛来说明这两种方法: a图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图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三个做匀速运动的物体A、B、C,速度大小分别是:V A=180m/min,V B=12m/s,V C=3.6km/h,其中运动速度最快的是______,运动最慢的是______. 8、飞机沿直线,快慢不变地飞行了15min,通过的路程是270km,则它的飞行速度是______km/h,合______m/s. 9、在学校的橱窗里贴出了一个通知,如右图所示,小聪和小明积极的谈论这个问题: (1)降落伞下落得越慢,说明其运动速度越________ (2)要测量降落伞的下落速度,要测量物理量有_____、_____; (3)用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个用来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5)在这次比赛中也可以通过相同___________比较__________来判断降落伞下落的快慢. 6)如果要想在比赛中取胜,可以对降落伞进行改造,请你帮他们出谋划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小明家离学校600m远,他步行到学校要花10min,那么他步行的平均速度为() A.60 m/s B.6 m/s C.1 m/s D.1 m/min

最新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易错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最新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易错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木杆AB斜靠在墙壁上,当木杆的上端A沿墙壁NO竖直下滑时,木杆的底端B也随之沿着射线OM方向滑动.下列图中用虚线画出木杆中点P随之下落的路线,其中正确的是() A.B. C.D. 【答案】D 【解析】 解:如右图, 连接OP,由于OP是Rt△AOB斜边上的中线, 所以OP=1 2 AB,不管木杆如何滑动,它的长度不变,也就是OP是一个定值,点P就在以 O为圆心的圆弧上,那么中点P下落的路线是一段弧线. 故选D. 2.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其中∠C=∠DFE=90°,∠A=45°,∠E=60°,点F在CB的延长线上.若DE∥CF,则∠BDF等于() A.30°B.25°C.18°D.15°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45ABC ∠=?和30EDF ∠=?,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45EDB ABC ==?∠∠,再根据BDF EDB EDF =-∠∠∠,即可求出BDF ∠的度数. 【详解】 ∵∠C =90°,∠A =45° ∴18045ABC A C =?--=?∠∠∠ ∵//DE CF ∴45EDB ABC ==?∠∠ ∵∠DFE =90°,∠E =60° ∴18030EDF E DFE =?--=?∠∠∠ ∴15BDF EDB EDF =-=?∠∠∠ 故答案为:D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板的角度问题,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3.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是AB 上一点,2,3BE AE BE ==,P 是AC 上一动点,则PB PE +的最小值是( ) A .8 B .9 C .10 D .11 【答案】C 【解析】 【分析】 连接DE ,交AC 于P ,连接BP ,则此时PB+PE 的值最小,进而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即可. 【详解】 解:如图,连接DE ,交AC 于P ,连接BP ,则此时PB PE +的值最小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B D ∴、关于A C 对称 PB PD =∴ PB PE PD PE DE ∴+=+= 2,3BE AE BE ==Q

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20题及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20题 1.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牛.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 A、100牛 B、200牛 C、0牛 D、400牛 2.一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 ) A 一定是平衡力 B 一定不是平衡力 C 可能是平衡力 D 无法判断 3.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水平力减小为F/2时,物体A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此时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A.减小为原来的1/2 B.和原来一样 C.增大为原来的2倍 D.无法判断 4.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下:①甲图中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②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③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比较上述三种情况下物体A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不受力 B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且受力相同 C、甲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乙、丙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不同 D、甲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乙、丙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相同 5.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钢球的直径,测得的四次结果是 1.82cm,1.87cm,1.68cm,1.81cm,则小球的直径应取()A.1.83cm B.1.833cm C.1.76cm D.1.759cm 6.一个铜球在酒精灯上烧了一会,铜球的质量和密度将( ) A 不变、变大 B、不变、变小 C 不变、不变 D 变小、不变 7.有三个相同材料制成的圆柱体,高度相同,它们的质量比为m1:m2:m3=2:3:5,把 它们竖直放在水平面上,则水平受到的压强之比为( ) A. 2:3:5 B.5:3:2 C.1:1:1 D.15:10:6 8.如图,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 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 P乙,则() A . P甲 < P乙 B . P甲 = P乙 C . P甲 > P乙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9.如图,A、B两的容器中装有同一种液体,且液面a点的压强小于b点的压 强,当a、b之间的阀门打开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液体由A向B流动 B.液体由B向A流动 C.液体静止不动 D.液体来回流动 10.当光由空气射入水中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折射光线一定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 B.光线一定发生折射 C.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D.折射角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11.甲、乙两个冰块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0℃。甲冰块位于地面静止,乙冰块停止在10米高处,这两个冰块()。 A. 机械能一样大 B.甲的机械能大 C.内能一样大 D. 乙的内能大 12.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 水的沸点低于或高于100℃ B. 湿衣服放在温度低的地方比放在温度高的地方干得快 C. -5℃的冰块放在0℃的水中会溶化 D.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13.某同学们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作了如下的记录:当物体距u1=30厘米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像;当物距u2=20厘米,在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当物距u=10厘米,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由此可判断凸透镜的焦距是() A.大于20厘米 B.大于15厘米小于20厘米 C.小于10厘米 D.大于10厘米,小于15厘米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易错题难题整理(经典)

1.图中冰棍冒出的“白气”是怎么形成的?“白气”是向上飘还是向下飘?为什么? 夏天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棍液化形成小水滴,即“白气”,因为白气是小水滴,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所以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下运动的.故答案为:①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棍液化形成小水滴,即“白气”;②下;③白气是小水滴,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所以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下运动的 2.欣赏如图所示的漫画,回答后面的问题: (1)小朋友误认为冒烟的冰棒就像冒着“白气”的开水一样很烫,故不要“冒烟”的,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请解释冰棒为什么会“冒烟”。 (2)小明友要结霜的,冰柜中为什么会出现霜呢?请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答:物理问题:一个小孩说“冒烟”的热,不要,我要冷柜里结霜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从冷柜里拿出的冷冻品,例如冰糕,其温度很低,与其表面接触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微小水滴,呈现雾状,就是上面所说的“冒烟”的.因此,看来,“冒烟”的并不热,是一种物态变化——液化现象。 1,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棍,温度降低而液化成小水珠。 冰箱中水蒸气,在温度降得非常低的情况下直接凝华成霜 . 3.小明同学身高1.80m,家里装修时要在墙上安装一个竖直的平面镜,为了能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镜的最小长度应为( c ) A.30cmB.60cmC.90cmD.120cm

4.小张将一瓶矿泉水在冰箱中放较长时间后取出,一会儿发现瓶外壁出现小水 珠。用干毛巾擦净,等一会儿又出现小水珠。于是他与小吴一起对此现象进行研究,但观点不一致。小张认为这是矿泉水瓶内的水往外渗透后,附着在矿泉水瓶外壁上;而小吴则认为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矿泉水瓶外壁上。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他俩的结论是否正确。 答:解:1.室温下,取一瓶与研究对象相同的矿泉水,称量质量m 1 ; 2.将矿泉水拧紧瓶盖,放入冰箱较长时间,取出放在室内一段时间,待矿泉水 完全恢复至室温后,将矿泉水外壁完全擦干,称量质量m 2 ; 3.比较m 1、m 2 的大小,如果m 1 >m 2 ,则小张是正确的;如果m 1 =m 2 ,则小吴是正 确的. 5.如图所示的模型照相机,纸筒A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为了在A端看到清晰的像,要调整A、B间的距离,这时应把_______(选填“A ”或“B ”)端朝向明亮的室外,否则看不清楚。这时,半透明纸上的物体的像应是缩小的、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答:B;倒立;实 6.常用体温汁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所示,其中一面呈圆弧形.进行读数时,若分别沿A、B方向观察.其中沿______方向观察易于读数,这是应用了______ 原理. 答:A;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7.如图所示,女孩用一种可以隐身的斗篷遮住身体的下部,人站在女孩的前面,却看到了斗篷后面的景物,而被斗篷遮住的身体部分“消失”了.下面能正确解释这种现象的光路图是()

几何图形初步易错题汇编

几何图形初步易错题汇编 一、选择题 1.一把直尺和一块三角板ABC(含30°,60°角)的摆放位置如图,直尺一边与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交于点D、点E,另一边与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交于点F、点A,且∠CED=50°,那么∠BAF=() A.10°B.50°C.45°D.40°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先根据∠CED=50°,DE∥AF,即可得到∠CAF=50°,最后根据∠BAC=60°,即可得出∠BAF的大小. 【详解】 ∵DE∥AF,∠CED=50°, ∴∠CAF=∠CED=50°, ∵∠BAC=60°, ∴∠BAF=60°﹣50°=10°,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几何图形中角的和差关系,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如图是由四个正方体组合而成,当从正面看时,则得到的平面视图是() A.B. C.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根据图中正方体摆放的位置判定则可. 【详解】 解:从正面看,下面一行是横放3个正方体,上面一行最左边是一个正方体. 故选:D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三视图的识别,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三视图的识别方法. 3.将一副三角板如下图放置,使点A 落在DE 上,若BC DE P ,则AFC ∠的度数为( ) A .90° B .75° C .105° D .120°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30E BCE ==?∠∠,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解AFC ∠的度数. 【详解】 ∵//BC DE ∴30E BCE ==?∠∠ ∴453075AFC B BCE =+=?+?=?∠∠∠ 故答案为: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板的角度问题,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4.下列图形中,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利用正方体及其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 【详解】

九年级数学旋转几何综合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九年级数学旋转几何综合易错题(Word 版 含答案) 一、初三数学 旋转易错题压轴题(难) 1.已知如图1,在ABC 中,90ABC ∠=?,BC AB =,点D 在AC 上,DF AC ⊥交BC 于F ,点E 是AF 的中点. (1)写出线段ED 与线段EB 的关系并证明; (2)如图2,将CDF 绕点C 逆时针旋转( ) 090a α? <

∴∠DAB=45° ∴在四边形ABFD中,∠DFB=360°-90°-45°-90°=135° ∠DEB=∠DEF+∠FEB=180°-2∠EFD+180°-2∠EFB=360°-2(∠EFD+∠EFB) =360°-2×135°=90° ∴DE⊥EB (2)如下图,延长BE至点M处,使得ME=EB,连接MA、ME、MF、MD、FB、DB,延长MF交CB于点H ∵ME=EB,点E是AF的中点 ∴四边形MFBA是平行四边形 ∴MF∥AB,MF=AB ∴∠MHB=180°-∠ABC=90° ∵∠DCA=∠FCB=a ∴∠DCB=45°+a,∠CFH=90°-a ∵∠DCF=45°,∠CDF=90° ∴∠DFC=45°,△DC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FM=180°-∠DFC-∠CFH=45°+a ∴∠DCB=∠DFM ∵△ABC和△CDF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C=DF,BC=AB=MF ∴△DCB≌△DFM(SAS) ∴∠MDF=∠BDC,DB=DM ∴∠MDF+∠FDB=∠BDC+∠FDB=90° ∴△DM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点E是MB的中点 ∴DE=EB,DE⊥EB (3)当点F在AC上时,CF有最大值,图形如下:

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 100 有答案

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 100 例- 力和运动 1.在湖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的动力是() A.桨划水的推力 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C.人对船的推力 D.水对桨的推力 2.踢到空中的足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 A 受到脚的作用力和重力 B 受到重力的作用 C 只受到脚的作有力 D 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3.一辆汽车分别以 6 米/秒和 4 米/秒的速度运动时,它的惯性大小:() A.一样大; B.速度为 4 米/秒时大; C.速度为 6 米/秒时大; D.无法比较 4.站在匀速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5.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 200 牛.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 A、100 牛 B、200 牛 C、0 牛 D、400 牛 6.一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 ) A 一定是平衡力 B 一定不是平衡力 C 可能是平衡力 D 无法判断 7.体育课上,小明匀速爬杆小刚匀速爬绳。有关他们受到的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压力大,所以小明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B、因为绳子粗糙,所以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C、小明和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相等 D、若小明的体重大,则他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8.如图所示,物体 A 在水平力 F 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水平力减小为 F/2 时, 物体 A 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此时物体 A 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A.减小为原来的 1/2 B.和原来一样 C.增大为原来的 2 倍 D.无法判断 9.蹦极游戏是将一根有弹性的绳子一端系在身上,另一端固定在高处,从高处跳下,a 是弹性绳自然下垂的位置,C 点是游戏者所到达的最低点,游戏者从离开跳台到最低点的过程 中,物体速度是如何变化的?_______________ 10.A、B 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下:①甲图中两物体均处于静止 状态;②乙图中水平恒力 F 作用在 B 物体上,使 A、B 一起以 2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丙图中水平恒力 F 作用在 B 物体上,使 A、B 一起以 20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比较 上述三种情况下物体 A 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情况下,A 在水平方向都不受力 B 三种情况下,A 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且受力相同C、①中 A 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 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 力不同 D、①中 A 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 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 力相同 11.饮料厂生产的饮料装瓶后,要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用传送带传送。如图所示,一瓶饮料与 传送带一起水平向左匀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请在图中画出饮料瓶受力的示意图。 (图

新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易错题汇编及解析

新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易错题汇编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是某个几何体的展开图,该几何体是() A.三棱柱B.圆锥C.四棱柱D.圆柱【答案】A 【解析】 【分析】 侧面为三个长方形,底边为三角形,故原几何体为三棱柱. 【详解】 解:观察图形可知,这个几何体是三棱柱.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三棱柱的展开图,对三棱柱有充分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AB∥CD,EF平分∠GED,∠1=50°,则∠2=() A.50°B.60°C.65°D.70°【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平行线性质和角平分线定理即可求. 【详解】 ∵AB∥CD ∴∠GEC=∠1=50° ∵EF平分∠GED ∴∠2=∠GEF= 1 2 ∠GED= 1 2 (180°-∠GEC)=65°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行线性质和角平分线定理,解题关键是熟记角平分线定理. 3.下列图形经过折叠不能围成棱柱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三棱柱的展开图为3个矩形和2个三角形,故B 不能围成. 考点:棱柱的侧面展开图. 4.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其中∠C =∠DFE =90°,∠A =45°,∠E =60°,点F 在CB 的延长线上.若DE ∥CF ,则∠BDF 等于( ) A .30° B .25° C .18° D .15°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45ABC ∠=?和30EDF ∠=?,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45EDB ABC ==?∠∠,再根据BDF EDB EDF =-∠∠∠,即可求出BDF ∠的度数. 【详解】 ∵∠C =90°,∠A =45° ∴18045ABC A C =?--=?∠∠∠ ∵//DE CF ∴45EDB ABC ==?∠∠ ∵∠DFE =90°,∠E =60° ∴18030EDF E DFE =?--=?∠∠∠ ∴15BDF EDB EDF =-=?∠∠∠ 故答案为:D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板的角度问题,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5.如图,直线a ∥b ,点B 在直线b 上,且AB ⊥BC ,∠1=55°,那么∠2的度数是(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经典易错题84例(带答案)Word版可打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经典易错题84例 1.有两个并排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支长度相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当阳光斜照是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B: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C: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D: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 2.现在,轿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设想你是一位驾驶员,在夜间行车时不但需要前车灯有良好的照明,还要会合理判断灯光的照射情况,若前方出现弯道时,灯光照射路面的情况是: A:照射情况不变B:灯光由路中移到路侧 C:灯光离开路面D:照射距离变短 3.有些电工仪表的刻度盘上有一个弧形缺口,缺口下面有一平面镜,它的作用是: A:读数时使眼睛处于正确的位置B:增加刻度盘的亮度 C:检验仪表是否水平D:便于观察仪表的内部结构 4.小明和小华分别用相同的灶具和锅来煮鸡蛋,两人在锅中都加入同样多且足够的水还有同样多的鸡蛋,当锅中的水烧开后,小明仍用强火煮,而小华改用文火煮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知道鸡蛋煮熟,关于他们两人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的方法比小华的方法省燃料且省时间B:小明的方法比小华的省燃料但费时间C:小华的方法比小明的费燃料但省时间D:小华的方法比小明的省燃料且时间相近5.当一个物体从凸透镜外沿主光轴移到离凸透镜4倍焦距外,那么像: A:逐渐增大B:逐渐较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 6.在主光轴上有一点光源,在透镜的另外一侧有一光屏,点光源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光斑,现让光屏稍微靠经凸透镜,光斑的面积会减小,设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A:d一定小于f B:d一定大于2f C:d一定大于f,小于2f D:d可能大于2f,也可能小于f 7.如图所示,0 00为凸透镜的主光轴,将点光源放在A点上时,像在B点;将点光源放在B 点时像在C点,则不正确的是: A:凸透镜一定位于A点左侧B:凸透镜可能位于A、B之间 C:B点成像一定是虚像D:C点成像一定是虚像

最新八年级(上)物理经典易错题集锦57例(带答案)

八年级(上)物理经典易错题 1、如图1所示秒表的读数是_______________分s;;;;如图2所示秒表的读数是___________分. 2、下列过程中,经历的时间差不多为1秒的是() A.人的眼睛眨一下的时间 B.人呼吸一次的时间 C.人的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 D.人行走5米路程所需的时间 3、小明了解到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会有一些因素引起测量误差,其中刻度尺的温度变化也是引起误差的原因之一,他想通过实验研究刻度尺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1)小明找来两把完全相同,长为20cm的钢尺,一把放在冰箱充分冷冻,一把放在阳光下长时间曝晒,再将两把钢尺互相测量,结果发现两把钢尺的长度几乎没有差异,请写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重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物体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装置中AB 是粗细均匀的铜棒,COD 是可绕O 点转动的指针,实验时,A 端固定不动,指针C 端紧靠在铜棒B 端,当用酒精灯给AB 加热时,小明可以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金属棒受热时长度的变化.装置中指针设计成CO 段比OD 段短,这对实验现象起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3)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一辆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它在前一半时间的速度为v 1,后一半时间的速度为v 2则这辆小车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 . v 1 +v 2 2 B . v 1?v 2 v 1+v 2 C . 2v 1?v 2 v 1+v 2 D . v 1+v 2 v 1?v 2 5、墨墨测出了小车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做出了相应的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1)小车在AB 段处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状态. (2)小车在OA 段运动的速度 _____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C 段运动的速度. (3)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____km/h .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易错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易错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将三个同样的正方形的一个顶点重合放置,如果145∠=°,330∠=°时,那么2∠的度数是( ) A .15° B .25° C .30° D .45°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2=∠BOD+EOC-∠BOE ,利用正方形的角都是直角,即可求得∠BOD 和∠EOC 的度数从而求解. 【详解】 ∵∠BOD=90°-∠3=90°-30°=60°, ∠EOC=90°-∠1=90°-45°=45°, ∵∠2=∠BOD+∠EOC-∠BOE , ∴∠2=60°+45°-90°=15°. 故选:A . 【点睛】 此题考查余角和补角,正确理解∠2=∠BOD+EOC-∠BOE 这一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将如图所示的Rt △ACB 绕直角边AC 旋转一周,所得几何体的主视图(正视图)是( )

A.B.C. D. 【答案】D 【解析】 解:Rt△ACB绕直角边AC旋转一周,所得几何体是圆锥,主视图是等腰三角形. 故选D. 首先判断直角三角形ACB绕直角边AC旋转一周所得到的几何体是圆锥,再找出圆锥的主视图即可. 3.如图,直线a∥b,点B在直线b上,且AB⊥BC,∠1=55°,那么∠2的度数是() A.20°B.30°C.35°D.50°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垂线的性质可得∠ABC=90°,所以∠3=180°﹣90°﹣∠1=35°,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到∠2的度数. 【详解】 解: 由垂线的性质可得∠ABC=90°, 所以∠3=180°﹣90°﹣∠1=35°, 又∵a∥b, 所以∠2=∠3=35°. 故选C. 【点睛】

八年级几何易错题合集201012

八年级几何易错题合集201012 1. 一个多边形共有9条对角线,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____。A.5 B.6 C.7 D.8 2.已知等腰三角形ABC 中,AB=AC ,D 为BC 边上一点,连接AD ,若△ACD 和△ABD 都是等腰三角形,则∠C 的度数是( )。A 、36° B 、45° C 、36°或45° D 、36°或45°或72° 3.如图,在△ABC 中,AD ,BE 是两条中线,则S △EDC ∶S 四边形EDBA = 4. 若a 、b 、c 、为△ABC 的三边长,则()()()222b a c a c b c b a -----+--= 5. 如图8,∠A+∠B+∠C+∠D+∠E= 度。 6. 如图,已知点A (a ,b ),O 是原点,OA=OA1,OA ⊥OA1, 则点A1的坐标是( )。 7. 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角后形成的一个新的多边形的内角和为2520°,则原多边形有( )条边。 8. 已知:如图,△ABC 为锐角三角形,AB=AC ,CD ∥AB ,求作:线段BP ,使得点P 在直线 CD 上,且∠ABP=2 1∠BAC 。 9. 如图,Rt △ABC 中,∠ABC=90°,根据尺规作图的痕迹判断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A 、DB=DE B 、AB=AE C 、∠EDC=∠BAC D 、∠DAC=∠C 10.右图为边长相等的6个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则∠1+∠2+∠3等于( )。 A 、60° B 、90° C 、100° D 、135° 11.如图,已知∠AOB=60°,点P 在边OA 上,OP =12,点M 、N 在边 OB 上,PM=PN ,若MN=2,则OM=( )。 A 、3 B 、4 C 、5 D 、6

八年级物理(下册)易错题

八下物理易错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4分) 1、在湖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的动力是() A.桨划水的推力 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C.人对船的推力 D.水对桨的推力 2、踢到空中的足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不计空气阻力):( ) A受到脚的作用力和重力 B受到重力的作用C只受到脚的作有力 D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3、一辆汽车分别以6米/秒和4米/秒的速度运动时,它的惯性大小:() A.一样大; B.速度为4米/秒时大; C.速度为6米/秒时大; D.无法比较 4、站在匀速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 A.1个 B.2 个 C.3个 D.4个 5、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牛,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 A、100牛 B、200牛 C、0牛 D、400牛 6、某物体重0.3牛,把它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水重0.2牛,则它受到的浮力为: A.可能为0.25牛B可能为0.1牛 C.一定为0.3牛 D.一定为0.2牛 7、体育课上,小明匀速爬杆,小刚匀速爬绳。有关他们受到的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爬杆时小明手握杆的压力大,所以小明受到的摩擦力大 B、因为绳子粗糙,所以小刚受到的摩擦力大 C、小明和小刚受到的摩擦力相等 D、若小明的体重大,则他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8、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 水平力减小为F/2时,物体A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此时物体 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A.减小为原来的1/2 B.和原来一样 C.增大为原来的2倍D.无法判断 9、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下:①甲图中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②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③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比较上述三种情况下物体A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A、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不受力; B、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且受力相同 C、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不同 D、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相同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力越大,产生的压力越大; B.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越大; C.压强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反比; D.在压力相同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小。 11、有三个相同材料制成的圆柱体,高度相同,它们的质量比为m1:m2:m3=2:3:5,把它们竖直放在水

图形与几何易错题

几何与图形易错题 一、填空: 1.在一张长16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内画半径是4厘米的圆(不重叠),这样的圆最多能画()个。 2、圆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它的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倍,周长就扩大到原来的()倍。 3.(1)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积和高分别相等,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倍。 (2)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体积和底面积分别相等,圆锥的高是圆柱的()倍,圆柱的高是圆锥的()。 4、把一个圆柱体削成一个最大圆锥体,圆锥的体积与削去的体积之比是()。 5. 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5立方分米,高是3分米,底面积是( )平方分米。 6. 将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圆柱的底面半径是10厘米,圆柱的高是()厘米。 7、一个圆柱的体积是125.6立方厘米,底面直径是4厘米,它的侧面积是(),表面积是()。 8、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体积是113.04立方厘米,圆锥的高是()厘米。 9、一根圆柱形的木料长5米,把它锯成4段,表面积增加了12平方分米,这根木料的体积是()。如果锯成4段用了9分钟,那么把它锯成6段要用()分钟。 10.圆的半径由6厘米增加到9厘米,圆的面积增加了()平

方厘米。 11.一张周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纸,把它剪成一个最大的圆,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3的水,12.一个圆柱形水桶内底半径是8分米,高是5分米,装了 5 水的体积是()立方分米,如果把这些水倒入与它底面积相等的圆锥形容器中正合适,那么圆锥形容器高是()分米。二.判断: 1、一个圆柱体铅块熔铸成一个圆锥体,它的体积不变。() 2. 两个等底等高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圆心角越大,扇形就越大。() 4、圆的周长和半径成正比例关系。() 三、解决问题: 1. 把一块底面直径是4厘米,高是10厘米的圆柱形钢材锻造成底面半径是4厘米的圆锥形钢材,可以锻造多高? 2.一个圆柱形容器的底面半径是4分米,高6分米,里面盛满水,把水倒在棱长是8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内,水深是多少分米? 3.有一段钢可做一个底面直径8厘米,高9厘米的圆柱形零件。如果把它改制成高是12厘米的圆锥形零件,零件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10%,有一块冰体积55立方厘米,化成水后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初二物理力学易错题整理学习资料

1、如图左所示,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受到4N的拉力作用,另一端也受到4N的拉力作用,则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A.0 B.2N C.4N D.8N 2、下列数据中,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一个苹果的质量约2Kg B、一个初中生所受到的重力约是500 N C、小红上学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是20 m/s D、学生课桌的高度约200CM 3、下列关于重力说法正确的是() A、它表示m与G成正比、 B、它表示G与g成正比 C、它表示g与m成反比 D、它表示G与m成正比 4、下列关于重力说法正确的是() A、向空中抛起一直篮球‘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上的重力作用 B、车在下斜坡时,受到的重力方向垂直于坡面 C、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D地面附近的物体在没有其他物体的支持的时候,会落向地面,这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 5、放在竖直的磁性黑板上的小铁片,虽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但他不会掉下来,其主要原因是() A、他受到磁性黑板的吸引力 B、他受到磁性黑板的静摩擦力 C、他对黑板有吸引力 D、他受黑板的滑动摩擦力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B、在皮带转动中,给皮带的打蜡是为了减小摩擦 C、拧瓶盖时,用粗糙的布裹着瓶盖,是为了增大摩擦 D、物体质量越大,受到的摩擦也越大 7、下列各种摩擦现象中,有益摩擦是() A、机器上转动的部分轴与轴承的摩擦 B、自行车刹车时,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 C、人走路时,鞋底与地面间的摩擦 D、机器上的转动部分,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

8.一根绳子承受的最大拉力是130牛,每块砖的质量是2.5千克,用这根绳子一次最多能够吊起多少块砖?() A、4块 B、5块 C、6块 D、8块 9、同一直线上有两个力F1和F2,它们的合力为F,则:() A、如果F1≠F2,那么合力F的方向不可能跟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但可能跟较小的力的方向相同; B、如果F1=F2,那么合力F一定等于零; C、如果F1>F2,那么合力F=F1—F2;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0、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下列不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造成的交通事故所制定的交通规则是() A、某些地段要对机动车辆限速 B、车辆快速行驶时要保持车距 C、车辆靠右侧行驶 D、司机要系安全带 11、某人用力推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箱子没动,因为() A、推力小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 B、推力等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 C、箱子受到的重力大于推力 D、此时的摩擦力为静摩擦 12、同学们在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时,了解到物体运动时所受的空气阻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快慢有关,物体运动越快,受到的空气阻力越大。同学们认真观察了竖直向上抛出的篮球的运动情况,并讨论了篮球从抛出到落回地面的过程中的受力情况。下列正确的是() A、刚抛出时篮球受到的合力最大 B、落地前瞬间篮球受到的合力最小 C、整个运动过程中,篮球受到的合力一直在减小 D、整个运动过程中,篮球所受的合力一直在增大 13、自行车在我国是很普及的代步工具,从自行车的构造和使用上来看,它涉及了许多物理知识,对其认识错误的是() A、在路上行驶时自行车和地面的摩擦越小越好 B、坐垫呈马鞍状,它能够增大坐垫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以减小臀部所受的压力 C、在车外胎、把手塑料套、脚蹬上都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D、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轴承以减小摩擦 14、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图形与几何易错题

几何与图形易错题 一、填空: 1.在一张长16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内画半径就是4厘米的圆(不重叠),这样的圆最多能画( )个。 2、圆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它的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 )倍,周长就扩大到原来的( )倍。 3.(1)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的底面积与高分别相等,圆锥的体积就是圆柱的( ),圆柱的体积就是圆锥的( )倍。 (2)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的体积与底面积分别相等,圆锥的高就是圆柱的( )倍,圆柱的高就是圆锥的( )。 4、把一个圆柱体削成一个最大圆锥体,圆锥的体积与削去的体积之比就是( )。 5、一个圆锥的体积就是15立方分米,高就是3分米,底面积就是( )平方分米。 6. 将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圆柱的底面半径就是10厘米,圆柱的高就是( )厘米。 7、一个圆柱的体积就是125、6立方厘米,底面直径就是4厘米,它的侧面积就是( ),表面积就是( )。 8、圆锥的底面半径就是3厘米,体积就是113、04立方厘米,圆锥的高就是( )厘米。 9、一根圆柱形的木料长5米,把它锯成4段,表面积增加了12平方分米,这根木料的体积就是( )。如果锯成4段用了9分钟,那么把它锯成6段要用( )分钟。 10、圆的半径由6厘米增加到9厘米,圆的面积增加了( )

平方厘米。 11、一张周长就是8厘米的正方形纸,把它剪成一个最大的圆,它的面积就是( )平方厘米。 3的水, 12、一个圆柱形水桶内底半径就是8分米,高就是5分米,装了 5 水的体积就是( )立方分米,如果把这些水倒入与它底面积相等的圆锥形容器中正合适,那么圆锥形容器高就是( )分米。 二、判断: 1、一个圆柱体铅块熔铸成一个圆锥体,它的体积不变。( ) 2. 两个等底等高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3、圆心角越大,扇形就越大。 ( ) 4、圆的周长与半径成正比例关系。 ( ) 三、解决问题: 1、把一块底面直径就是4厘米,高就是10厘米的圆柱形钢材锻造成底面半径就是4厘米的圆锥形钢材,可以锻造多高? 2.一个圆柱形容器的底面半径就是4分米,高6分米,里面盛满水,把水倒在棱长就是8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内,水深就是多少分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