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市镇中“高质量,轻负担”经验介绍

新市镇中“高质量,轻负担”经验介绍

新市镇中“高质量,轻负担”经验介绍
新市镇中“高质量,轻负担”经验介绍

树形象,强素质,创特色

——德清县新市镇中“高质量,轻负担”经验介绍

德清县新市镇初级中学创建于1999年,坐落在新市镇文昌路163号,占地65亩,是德清县规模最大的初级中学之一。学校现有教学班36个,在校初中生1708人,公办教职工119人,其中专任教师108人,中高级教师比例达到57.1%。办学至今,在各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镇中师生共同努力下,学校办学效果显著,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社会声誉,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自2002学年以来,我校学生在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中屡创佳绩,特别是在2006年德清县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 有95名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在458分以上,其中常悦同学以504分的高分名列全县第一。

学校先后被评为湖州市卫生先进单位,德清县文明单位,湖州市绿色学校,德清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单位,2006年学校顺利地通过湖州市一级初级中学的验收。

回顾学校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刻认识到学校只有坚持走“减负增效”之路,强化德育常规和教学常规建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充满活力,富有个性。

以下是我校就如何“减负增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经验总结,仅供商榷:

一、树形象,创特色,明确学校发展方向

新市镇中经过这几年的投资建设,已经颇具现代化气息,但从全县范围来看,我校仍然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初中,办学条件仍不完善,教学设施不齐全,师资水平不齐,与县属学校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加之近几年大量外来民工子弟的涌入,使本已紧缺的教育资源更加紧张。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面对社会对优质教育强烈要求,新市镇中责无旁贷拥有提升办学水平,提高办学效益的时代责任和社

会义务。

作为学校领导,未雨绸缪,认真制定学校的未来的三年发展规划,明确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发展方向。在2005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学校党支部提出了“树形象,强素质,创特色,办人民满意教育;重常规,练内功,做人民满意教师”的主题口号,并在学校三届二次教代会上通过。可以说,现在学校的工作思路明确,坚持“树形象,强素质,创特色,办人民满意教育;重常规,练内功,求质量,当人民满意教师”这一主题,以“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为目标,抓队伍,抓管理,抓设施,牢牢把握“德育是首位,教学是中心,效率是灵魂,质量是生命”的总体要求,强化德育常规、教学常规,坚持走“减负增效”之路,提高课堂效率,活跃第二课堂,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结合的办学教育网络,以新课程改革为抓手,树立科学发展观,力求办好充满活力、富有个性的农村初中教育。

二、强德育,重育人,营造良好校园环境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办学至今,我校一直把德育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与重视德育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学校为了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多形式、多渠道开展了许多活动,如“寸草当报三春晖”活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青少年法制教育活动、社区服务活动等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学生思想健康向上,校风正,学风良。

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建立了德育导师制,开展党员与学习困难学生“结对子”、“手拉手”活动,完善学校德育工作考核制度和班主任工作考核制度,充分发挥班级德育小组和护校队、党员、团员示范岗的作用,构建全员育人网络,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学校政教处为配合德育工作的需要,定期刊印《金钥匙》,宣传校内外先进经验,为教师开展德育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也为学校德育工作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学校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建立家访常效机制,定期举办家长会,成

立家长学校,定期开展活动,聘请校外法制辅导员,开展警校互建活动,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行为和不良行为的发生。

“学校无小事,安全是大事”。我校对安全工作极其重视,常抓不懈。为了加强安全教育,学校制定了《新市镇中学生十二不准》、《新市镇中安全措施十三条》等制度,成立学校安全领导小组,签定学校安全责任书,努力打造平安校园。这些措施得到了县教育局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我校在2004年和2005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县教育系统安全、收费和综合治理先进单位,2005年被评为德清县“平安校园”。

三、抓常规,练内功,加强教学常规建设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加强教师教学常规建设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校一直把抓好教师教学常规建设作为学校工作重点之一。由于历史原因,我校教师的教学常规建设一直比较薄弱,为此学校通过学校教代会制定了《新市镇中教学常规考核细则》、《新市镇中教研组备课组考核奖励办法》、《新市镇中班级教学质量评估办法》,真正将竞争机制引入教学工作之中。学校教务处进行不定期随堂听课活动,及时了解教师日常教学情况,及时进行教学反馈。在每学期期中和期末两次对进行教师教育常规检查(备课、作业批改、听课情况),并作为对教师进行教学考核主要依据之一。在新课程背景下,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学校建立和完善学科集体备课制度。采取定人员、定时间、定经费的三定措施,推动学校的校本教研向纵深发展。同时积极开展学校科研工作,积极走“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相长”的发展之路。几年以来,我校的教师的教学常规意识日益增强,教学常规执行情况大为改观,这也得到了县教育局和教研室的肯定。

四、强素质,创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坚持以新课程改革为抓手,严格按照国家教学计划,重

视各学科教学,按照国家复种计划开足开好音乐、体育、美术、劳技、信息技术和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的发展,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学校自己的特色。

目前,学校配有音乐、美术、劳技、信息技术的专用教室和专任教师。根据学生兴趣成立学校篮球队、田径队、舞蹈队、机器人兴趣小组等,定期组织开展活动,成效显著。2002年学校学生器乐群奏《牧野新歌》获浙江省中学生器乐比赛三等奖,学校舞蹈队节目《古镇瓷娃》获2005年市中小学生文艺调演二等奖,学校中学生田径队在2003-2006年度连续四年获德清县中小学田径运动队甲级队团体总分第一名,2005年学校定向运动队获湖州中小学生定向运动会一等奖,每年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大赛,四次被评为德清县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学校机器人兴趣小组在2004年湖州市第三届青少年机器人比赛中获得常规赛一等奖,在2005年代表湖州市参加浙江省第四届青少年机器人比赛中获得常规赛和足球赛两项一等奖。

与此同时,学校的教育质量也在稳步提高,学科合格率、优良率有较大进步,居全县中等水平,三年来有8人次获湖州市“飞英奖”,特别是德清县2004-2006年高考状元(赵明、李星野、姚瑶)均初中毕业于我校,我县高中阶段学校都乐于接收我校毕业生,认为我校学生素质发展全面,发展潜力大。

五、抓培训,推新人,力促青年教师成长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后备军,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为了学校今后长远发展,我校非常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为此学校专门制定《新市镇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努力打造“12357工程”即一年常规入门,二年业务达标,三年胜任循环教学,五年成为骨干教师,七年成为学科带头人,促进青年教师业务素质迅速提高。

为了力促青年教师,学校开展了“师徒结对”活动,积极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教学新苗、教坛新秀评比,组织5年

以内青年教师每年参加中考适应性训练,开展“同上一堂课”活动,并每年外派青年教师参加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使他们能够早日成才。在这种机制下,我校有一大批青年教师茁壮成长,为学校今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校吴银锋老师在市初中语文教师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姚霓老师在市历史与社会课优质课评比中获二等奖,吴啸敏、姜宪明等5位教师成为县教坛新秀,姚霓、肖春华等17名教师成为县教学新苗,还有一大批青年教师在市县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

六、建制度,抓管理,构建民主和谐校园

要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形成良好的三风(校风、学风、教风),离不开学校的制度建设。几年来,我校逐渐完善学校的教代会制度,充分发挥教职工的民主监督作用,每年定期召开学校教代会,修订与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学校真正走上依法治校的轨道上来。学校努力打造节约型校园,制定《新市镇中教师节能考核办法》和《新市镇中班级节能考核办法》,强化学校、班级内部管理,节约挖潜,提高师生勤俭节约意识,减少学校的能源和经费开支。

学校领导班子齐心协力,各部门工作职责明确,分工合理,各司其职,尽心尽力,坚持每周行政例会制度,共同决定学校事务,推行校务公开,使各项管理工作步入人性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轨道。学校领导班子在教师中有较高的声望,学校人际关系和谐,教师工作积极性高。

目前,我校教职员工正以全新的精神风貌,创新破难,锐意进取,为学校上等级,创示范而努力工作。

德清县新市镇初级中学

2006年10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