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必修4 第十四单元 第38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2020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必修4 第十四单元 第38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第38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最新考纲] 1.辩证的否定观:辩证否定;形而上学的否定观。2.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的社会作用。

[试判断]

1.辩证的否定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分析:错误。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状态。()

分析:错误。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3.“扬弃”就是抛弃。()

分析:错误。“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不是完全抛弃。

4.事物经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向自身的回归。()

分析:错误。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通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发展。

5.辩证否定的思维方法就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分析:错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就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6.创新就是要敢于否定权威,破除一切传统思想观念。()

分析:错误。创新要正确对待权威,不迷信权威,但不是全盘否定权威。创新要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但不是破除一切传统思想观念。

7.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创新思维的源泉。()

分析:错误。丰富的专业知识有助于创新思维,但创新思维的源泉是社会实践。

8.只要创新就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分析:错误。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必须创新,但创新不一定都能推动事物的发展。创新能否推动事物的发展还要看创新是否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9.只有理论创新才能推动社会发展。()

分析:错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制度创新是保障,科技创新是动力,文化创新是智力支持。

10.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分析:错误。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核心考点一辩证的否定观

1.辩证否定观

(1)含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特点: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3)实质: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2.形而上学否定观

(1)观点:否定就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排拒或毁灭,是借助于外力作用实现的事物的变化。

(2)特点:或者简单地肯定一切,或者简单地否定一切。

3.正确区分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

提醒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肯定一切是错误的,因为它抹杀了新旧事物之间的界限,从根本上否定了事物的发展。否定一切也是错误的,因为它割裂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实际上也否定了事物的发展。肯定一切、否定一切都是形而上学的表现。

考向1辩证否定的含义

典例

1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意义重大。“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你从问题开始,必将以肯定结束。”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这句话表明()

A.应当扬弃旧事物中的合理因素

B.应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C.应在否定一切中推动事物的发展

D.应在肯定一切中推动事物的发展

答案 B

解析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包括发扬和抛弃两个方面,故A、C、D都错误。

考向2辩证否定的特点

典例

2在保留周围平房原建筑面貌的基础上,内嵌现代木质结构,将古色古香和现代气息相结合……在旧城改造中,某地通过构建“房中房”和公共空间,在老旧四合院中为居民提供符合现代生活标准的居住条件,同时也实现了对老建筑的保护。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③要树立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④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D

解析在保留周围平房原建筑面貌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造,体现了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③④符合题意;①②与题意不符。

考向3辩证否定的实质

典例

3苏州素以“苏工”“苏作”闻名。从缂丝、苏绣、苏扇、宁锦到苏裱,从玉雕、砖雕、核雕到明式家具,苏工在技法上源远流长,传承浓厚。如今,以苏乡、玉雕等为代表的苏工在设计手法上不断求变,为传统苏工注入了新活力。这表明()

A.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B.创新的过程必定也是“扬弃”的过程

C.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

答案 B

解析苏工在技法上源远流长,传承浓厚,如今在设计手法上不断求变,为传统苏工注入了新活力,这表明创新的过程必定也是“扬弃”的过程,B当选;A错误;C、D不符合题意。

考向4区分辩证的否定和形而上学的否定

典例4漫画《打破》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从外打破是对鸡蛋的辩证否定

②从内打破是鸡蛋的自我否定和发展

③打破鸡蛋是新事物产生的根本途径

④生命的诞生需要不失时机实现质的飞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C

解析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②正确。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质的变化,④正确。①错误,从外打破是形而上学的否定。③错误,辩证否定是新事物产生的根本途径。

1.除夕夜看央视春晚已成为中国人过年的新民俗。在数字时代,春晚突破了电视平台的局限,更多利用移动媒体、短视频等方式来提升传播效果,在传播主流价值的同时,兼顾更加分众化、个性化的审美需求。春晚文化在数字时代的重生体现了()

①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突破规律创新文艺呈现形式

③通过辩证否定实现自我发展

④与时俱进从观众的需求出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B

解析春晚文化借助移动媒体、短视频等方式得到重生,体现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①正确。春晚突破电视平台的局限,在传播主流价值的同时,兼顾更加分众化、个性化的审美需求,实现了继承与发展的统一,坚持了辩证否定观,③正确。②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④从观众需求出发,违背了物质的客观性,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

2.在现代信息社会中,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从第一代模拟移动电话,只能进行语音通信;到第二代手机有稳定的通话质量,增加了短信功能;再到第三代、第四代手机,增加视频电话、网络应用,手机智能化的特点越来越明显。手机功能的变化说明()

①事物的发展就是新事物根本否定旧事物

②新事物的发展是对原有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

③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

④事物的发展来自于外部因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 C

解析事物的发展是新事物辩证否定旧事物,①错误。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因此发展是事物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④错误。

核心考点二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

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2.创新

(1)创新的内容

创新包括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创新。其中,实践创新是基础,理论创新是指导,制度创新是保障,科技创新是动力,文化创新是智力支持。它们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2)创新的哲学依据

(3)创新的社会作用

考向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典例

1如何利用秸秆一直是个难题。不让农民烧吧,秸秆怎么处理?让他们烧吧,会造成大气污染。某地通过购买草绳编织机,免费发放给农户,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还使秸秆得到了有效利用,极大减少了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问题。这启示我们()

①解决社会管理难题要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够实现相互转化

③要敢于打破常规,寻找新思路、开拓新境界

④解决复杂问题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C

解析解决问题首先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①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重点论的要求,④与材料不符;秸秆由“废”变“宝”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也启示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②③符合题意。

考向2树立创新意识

典例

2某饭店老板请来许多一流的建筑师和工程师,探讨如何扩建狭小老旧的电梯。他们一致认为:饭店必须停业半年才能扩建好电梯。饭店一位清洁工说:“要是我,就会直接在屋外装上电梯。”根据清洁工的建议,新电梯很快安装好了。这是建筑史上第一次把电梯安装在室外。这一案例表明()

①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创新思维的源泉

②丰富的实践经验必然促进思维创新

③正确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首要环节

④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 D

解析①说法错误,创新思维的源泉是社会实践;②说法过于绝对,丰富的实践经验不一定就能促进思维创新。清洁工的建议是正确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表现,③正确;建筑史上第一次

把电梯安装在室外,是一种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④正确。

考向3创新的社会作用

典例

3(2016·全国甲卷)某市打造北斗卫星导航功能型平台,初步建成智能公交应用、高精度位置服务等六大应用系统和产业技术创新基地等,部署完成了78275台套北斗终端,产品商业性开发应用取得显著成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在应用中得到进一步完善。这表明()

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科技创新价值的重要体现

②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

③科技创新以思想观念的创新为先导

④科技创新总是通过吸收、改造传统技术而实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A

解析打造北斗卫星导航功能型平台,建成应用系统和产业技术创新基地,部署完成78275台套北斗终端,产品商业性开发应用取得显著成效,这是通过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的体现,①当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应用中得到进一步完善,表明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②当选,答案为A。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先导,③错误;科技创新需要正确对待传统技术,但并非“总是通过吸收、改造传统技术而实现”,④错误。

如何从不同角度理解创新的作用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角度);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政治角度);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文化角度);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社会角度);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民族、国家、政党角度)。

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国家要靠改革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这是因为()

①系统要素的有序性决定事物的发展

②辩证法要求我们以批判的革命精神对待世界

③创新有利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④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调整科技创新发展规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 C

解析系统要素的有序性可以促进事物发展,但不能决定事物的发展,①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调整,④错误。创新体制机制体现了辩证法的本质要求,②③符合题意。

2.纵观世界历史,真正强大的国家,无一不是制度文明的集大成者。接近70年的社会主义实践,前半程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进行了改革;后半程就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表明()

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②任何时期人民群众都是创造和发展历史的主体

③创新促进了社会制度的变革,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答案 C

解析接近70年的社会主义实践,我国不断推进制度变革与创新,体现了通过辩证的否定,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①符合题意;“真正强大的国家,无一不是制度文明的集大成者”,说明创新促进了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民族进步,③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实践

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没有涉及人民群众的作用,②与题意不符;材料也没有体现社会基本矛盾运动,④观点不符合题意。

主观题热考点——树立创新意识

典例

(2017·全国Ⅱ)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胸怀科技报国的梦想,奋战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取得了世界一流成果,被称为创新中国的科技领航者。潘建伟率领科研团队在十多年的时间内使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从跟随者变成世界的领跑者;王晓东对乙肝病毒的新发现,为未来相关药物研发打开新大门;赖远明带领科研团队成功破解青藏铁路修建中冻土如何“保冷”这一被称为“无法攻克的世界性难题”;鲁先平历经14年创新创业成功研制中国首个用于治疗淋巴癌的原创化学药“西达本胺”,在这一领域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和部分领跑……他们的创新实践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鲁先平将原创新药的研发形容为“走钢丝”。潘建伟说,科学研究一定不能惧怕失败。王晓东将“不只是填补国内空白,而是获取人类知识的创新”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做事挑剔、追求完美的赖远明用“要想成功,就必须坚持”概括

他的创新经验。

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科技领航者实现科技创新的主要原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