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年合肥市国民统计公报

2010年合肥市国民统计公报

2010年合肥市国民统计公报
2010年合肥市国民统计公报

合肥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合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合肥调查队

2011年3月18日

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抢抓发展机遇,奋力争先进位,整体经济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态势。总体呈现:规模迅速扩张、质量明显提升、动力显著增强、结构趋强趋优,在快速发展、跨越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了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2702.5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2.6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457.6亿元,增长22.3%;第三产业增加值1112.3亿元,增长12.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5.2:52.6:42.2调整为4.9:53.9:41.2。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1.5%,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表1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图1 2006-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及增幅

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5%,居住价格上涨6.1%。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7%。

2010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年末在岗职工65.18万人,比上年增加6.88万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1.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4万人;累计帮扶“零就业家庭”3849户,共5158人,基本消除城市“零就业”家庭。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3%,比上年下降0.62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8.26万公顷,比上年扩大1.5%;油料种植面积12.46万公顷,减少10.1%;棉花种植面积1.87万公顷,减少1.5%;蔬菜种植面积5.06万公顷,增长5.3%;瓜果种植面积1.87万公顷,增长15.8%。

粮食产量193.52万吨,比上年增长1.6%,连续七年增产。其中,稻谷产量149.81万吨,下降0.5%;小麦产量30.91万吨,增长11.8%。油料产量25.85万吨,下降18.5%;蔬菜产量109.25万吨,增长9.4%;瓜果产量42.14万吨,增长18.0%。

年末生猪存栏113.96万头,比上年增长2.0%;全年生猪出栏229.97万头,增长2.5%。主要肉类产量38.02万吨,增长3.3%,其中猪牛羊肉产量19.62万吨,增长3.3%。禽蛋产量13.61万吨,增长5.7%;牛奶产量9.20万吨,增长47.2%;水产品产量12.29万吨,增长9.0%。

表2 201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88.3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5%。农用拖拉机14.11万台,增长7.3%;农用运输车1.10万辆,减少0.9%;排灌动力机械2.69万台,减少0.4%。化肥施用量(折纯)19.70万吨,增长2.8%。农村用电量5.45亿千瓦时,增长

7.7%。有效灌溉面积244.95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规模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2091户,完成工业总产值3768.94亿元。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52.71亿元,比上年增长24.9%。其中,轻工业增长26.8%,重工业增长23.7%,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41:59调整为40.2:59.8。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659.39亿元,增长26.2%。大中型企业实现增加值700.10亿元,增长22.4%。

表3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图2 2006-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增幅

全市34个工业行业中生产实现增长的有33个。汽车、装备制造、家用电器、化工及橡胶轮胎、新材料、电子信息及软件、生物医药、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八大产业完成产值2728.74亿元,八大产业增加值762.06亿元,增长28.5%,创下2005年确立八大产业以来的最高增幅。其中,汽车、装备制造、家用电器三大产业分别增长35.4%、31.2%和29.7%。

表4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八大产业增加值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家用洗衣机、家用电冰箱、房间空调器分别增长29.1%、35.9%和65.9%,叉车、挖掘机增长66.7%和60.7%,汽车增长34.0%,发电量增长8.5%。

表5 2010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92.7,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3208.93亿元,同比增长39.4%;实

现利税273.10亿元,增长33.1%,其中利润165.46亿元,增长47.7%;亏损面为12.5%,比上年收窄1.6个百分点。

全市资质等级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施工企业701户,完成产值1369.69亿元,比上年增长29%。建筑企业人均劳动生产率22.73万元,增长18.4%。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160.70万平方米,增长25.1%,其中新开工面积5102.73万平方米,增长35.8%;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945.34万平方米,增长7.7%。建筑业从业人员53.54万人,增长1.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66.97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103.58亿元,增长11.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152.36亿元,下降6.6%;民间投资1811.03亿元,增长37.3%。市区投资2410.40亿元,增长23.2%;县域投资656.58亿元,增长28.3%。

图3 2006-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增幅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7.95亿元,比上年增长4.3%;第二产业投资1038.14亿元,增长34.6%;第三产业投资2000.88亿元,增长19.8%。工业投资1010.17亿元,增长34.3%,其中八大产业投资620.75亿元,增长54.9%。

全年房地产投资819.03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其中住宅投资561.36亿元,增长19.9%。商品房销售面积1004.91万平方米,下降22.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863.86万平方米,下降26.8%。商品房待售面积128.01万平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65.72万平方米,减少15.07万平方米。

全年新开工项目338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22个,比上年增加29个。竣工项目322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18个,增加60个。“1346”项目投资944.45亿元。“861”项目投资758.07亿元。全年完成市政基础设施投资311.72亿元,比上年增长

19.1%。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9.02亿元,比上年增长19.8%。按区域分,市区消费品零售额744.70亿元,增长19.6%;县域消费品零售额94.32亿元,增长21.3%。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768.21亿元,增长19.9%;住宿餐饮业零售额70.81亿元,增长17.6%。

图4 2006-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幅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零售额中,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81.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6.6%,汽车类增长34.9%,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32.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6.7%。全年新建万村千乡农村连锁店523家。备案家电下乡销售网点879个。举办各类会展153场。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全年进出口总额99.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4.9%。其中,出口56.26亿美元,增长26.5%;进口43.32亿美元,增长118.9%。从出口经营主体看,生产型企业、贸易型企业出口分别增长31.1%和14.4%。全年对外经济合作新签合同额14.3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9%;完成营业额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外派劳务人员8168人。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72户,实际利用外资14.3亿美元,增长10%。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0.96亿美元,增长27.8%。工业实际利用外资7.91亿美元,增长34.9%。新增3家境外世界

500强企业来我市投资。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694.2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4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5.6%和42.9%。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5亿美元,增长39.4%;国内旅游收入237亿元,增长43.2%。年末共有A级旅游景点(区)29处。

七、交通和邮电

全年旅客运输量2亿人,比上年增长19.3%。其中,公路1.8亿人,增长19.7%;铁路1588万人,增长15.0%;民航416万人,增长19.2%。全年货物运输量1.97亿吨,比上年增长31.8%。其中,公路1.74亿吨,增长27.3%;铁路150.80万吨,增长11.6%;民航3.34万吨,增长14.8%;水运2183.56万吨,增长86.7%。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39.32万辆,比上年增长29.7%,其中私人汽车25.05万辆,增长42.2%。民用轿车拥有量20.48万辆,增长37.9%,其中私人轿车16.51万辆,增长44.6%。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25.29亿元,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22.81亿元,邮政业务总量2.48亿元。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160.7万户,比上年增加11.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04.9万户,增加105.6万户;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计算机互联网接入用户数53.7万户,增加12.2万户。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

全年财政收入476.20亿元,比上年增长39.3%。地方财政收入259.43亿元,增长43.4%,其中税收收入221.43亿元,非税

收入38亿元,分别增长43.5%和43.1%。财政支出317.72亿元,增长29.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0.8亿元,增长30.1%;教育支出37.01亿元,增长23.2%;城乡社区服务支出102.56亿元,增长61.5%。

图5 2006-2010年财政收入及增幅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541.78亿元,比年初增长21.6%。其中,企业存款2180.87亿元,增长18.3%;储蓄存款1233.73亿元,增长19.6%。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214.08亿元,比年初增长20.7%。其中,短期贷款1028.29亿元,增长8.1%;中长期贷款3161.67亿元,增长28.8%。

2010年全市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筹资43.1亿元。其中,首次公开发行A股3只,筹资21.46亿元;3家上市公司实现再融资,融资规模21.65亿元。到2010年末,全市有上市公司22家。

全年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65.69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3.63亿元,增长45.4%;人身险保费收入42.06亿元,增长12.2%。各项赔款与给付支出16.45亿元,比上年下降16.5%。其中,财产险赔款与给付9.98亿元,下降

14.9%;人寿险赔款与给付6.47亿元,下降18.9%。

九、教育和科技

年末全市共有高等院校56所,其中普通高校44所,普通高校在校生37.26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学校)在校生13.93万人。普通高中77所,在校生10.95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11.72%。普通初中169所,在校生22.08万人,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120.75%。小学663所,在校生32.79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3.36%。各级各类成人学校毕业生 3.22万人。全市专任教师数6.62万人,比上年增长4.9%。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万人,普通中学1.96万人,小学1.69万人。全年义务教育经费机制改革惠及学生50.34万人,其中市区21.53万人,农村28.81万人。

表6 2010年全市各类教育发展情况

单位:万人

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6户,全市438户高新技术企业完成产值2021亿元。年末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0.9万人,比上年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407个,从事研发活动人员19354人,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办机构207个。全社会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64亿元,增长31.9%。全市产学研战略联盟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1家。全年受理专利申请14459件,授权专利4007件,分别比上年增长308.9%和73.9%。签订各类技术合同4096项,成交金额29.78亿元,比上年增长30%。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0个,文化馆9个,公共图书馆7个,博物馆2个,各级国家档案馆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4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0项。各类动漫企业81家,具有原创能力和代表作品的企业30多家。全市图书馆总藏量447.19万册(件),比上年增长5.6%,其中图书310.73万册,增长7.0%。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82.81万卷(件、册)。电影院10家,全年票房收入8073万元,比上年增长79.8%。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779个(含村卫生室、科研院校和计生服务站),其中医院、卫生院215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78个;卫生机构床位数2.54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2.49万张。

全市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92万人,其中执业医师9490人、注册护士12367人。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数5.02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93人。婴儿死亡率6.92‰,产妇住院分娩率99.96%,新农合参合率为100%。

全年在国际和国内的重大比赛中,我市运动健儿共获得4枚金牌、3枚银牌和5枚铜牌。在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上,获得2枚金牌、1枚银牌和3枚铜牌。成功承办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在比赛中获得6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和4个三等奖。全年举办百人以上群众体育活动19次。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户籍总人口494.95万人,比上年增加3.52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14.37万人,增长2.8%;非农业人口215.84万人,增长1.0%。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51元,增长11.0%;人均消费性支出14012元,增长10.4%,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17.4%,衣着支出增长21.4%,食品支出增长6.3%。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8%,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总建筑面积26.3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2平方米。

图6 2006-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幅

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118元,增长17.4%;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188元,增长12.8%,其中食品支出增长5.6%,交通通讯支出增长13.4%,居住支出增长17.4%。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8.6%,比上年下降3.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33.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44平方米。

图7 2006-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增幅

全年58.42万人次领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城市

低保金1.22亿元;43.05万人次享受农村低保,发放农村低保金1.11亿元。年末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89.68万人、65.32万人、121.88万人、67.51万人和60.92万人。城乡20.49万人次享受医疗救助,发放救助金5184.85万元。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3万人,覆盖率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参保人数54.5万人。五保集中供养能力达48%,发放五保供养资金5958.43万元。

年末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床位2.09万张,收养各类人员14565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中心(站)557个,其中乡镇、街道及县(市、区)级社区服务中心149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5.62亿元,筹集公益金6456.5万元。

十二、生态环保和安全生产

全年累计完成城市绿化投资5.97亿元,完成人工造林4.56万亩,新增城市园林绿地1.1万亩,城市绿地率达40.2%,人均公园绿地12.5平方米。“清洁家园、绿化乡村”启动行政村234个,成片造林4.56亩。

2010年末,全市共有市县(区)级环境监测站4个,已建成31个环境噪声达标区、23个烟尘控制区。全年有55天空气质量级别Ⅰ级(优),255天的空气质量级别Ⅱ级(良),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0天,优良率85%,基本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Ⅱ级标准。重点排污企业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96.26%,

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99.14%。水环境质量处于较好水平,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全年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127,比上年下降23.5%;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1.65,下降10.8%。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77起,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4.24,下降15.4%。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全市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按当年价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计算。

3、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重。

4、2010年最终人口数据将在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中公布。

《党建热点面对面》

《党建热点面对面》 1.迈向“百年大党”的组织和队伍——如何看待中组部发布的xx 年党内统计公报要论摘编 公开“秘密”资料,体现自信与开放壮大的队伍。健全的组织“小数字”带来的“大启示 延伸阅读:历次党的代表大会时间、地点、代表和党员人数 2.“赶考”一甲子启迪后来者——如何认识执政兴国60年来的党的建设要论摘编 执政以来党的建设的伟大历程执政以来党的建设的主要成果执政以来党的建设的宝贵经验 延伸阅读:改革开放到十七大我们党对党建经验的总结 3.观世情、察国情,看党情——怎样看待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要论摘编 党所处的历史方位不断变化世情、国情的新变化 党的自身建设面临的新考验 延伸闲读:“两个没有变”——观察国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四言八句三十二字——如何理解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总体目标要论摘编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 延伸阅读:新时期党的建设总体目标的历史演进 5.一根红线贯始终——为什么要把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作为

党的建设主线要论摘编 执政能力建设——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先进性建设——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建设理解把握贯彻“主线”,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延伸阅读:我党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主要经验 6.理论的旗帜实践的指南——如何认识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要论摘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xx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形势要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 着眼“六个结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延伸阅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xx思想的关系 7.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建设xx主义学习型政党为什么要求领导干部多读书要论摘编 领导干部要爱读书领导干部要读好书领导干部要善读书 延伸阅读:是否真读书年度要考核 8.轮训“县官”有深意——如何看待县委书记大培训要论摘编 高级别培训释放的“信号 县委书记轮训方式的“独特之处 提升能力和素养,造就党的执政骨干 延伸阅读:湖南再推用人新举措16名县委书记“原地提为副厅 9.有位须有为有为才有味——为什么要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要论摘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12年铁道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12年铁道统计公报 2012年,全国铁路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铁路工作的要求,以铁路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铁路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扎实推进安全风险管理,科学有序推进铁路建设,大力发展多元化经营,全面实施客货运输组织改革,铁路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运输生产 旅客运输。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8.93亿人,比上年增加0.86亿人、增长4.8%。其中,国家铁路18.79亿人,增长4.8%;非控股合资铁路0.09亿人,下降10.1%;地方铁路0.06亿人,增长10.3%。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完成9812.33亿人公里,比上年增加200.03亿人公里、增长2.1%。其中,国家铁路9783.99亿人公里,增长2.1%;非控股合资铁路21.46亿人公里,下降6.6%;地方铁路6.88亿人公里,增长3.8%。 货物运输。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含行包运量)完成39.04亿吨,比上年减少0.28亿吨、下降0.7%。其中,国家铁路32.36亿吨,下降1.8%;非控股合资铁路4.40亿吨,增长5.8%;地方铁路2.29亿吨,增长3.3%。全国铁路货运总周转量(含行包周转量)完成29187.09亿吨公里,比上年减少278.70亿吨公里、下降0.9%。其中,国家铁路27220.50亿吨公里,下降1.5%;非控股合资铁路1830.41亿吨公里,增长8.0%;地方铁路136.18亿吨公里,下降1.8%。 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38.92亿吨,比上年减少0.26亿吨、下降0.7%。其中,国家铁路32.23亿吨,下降1.8%;非控股合资铁路4.40亿吨,增长5.8%;地方铁路2.29亿吨,增长3.3%。全国铁路货物周转量完成28891.90亿吨公里,比上年减少238.39亿吨公里、下降0.8%。其中,国家铁路26925.53亿吨公里,下降1.4%;非控股合资铁路1830.19亿吨公里,增长8.0%;地方铁路136.18亿吨公里,下降1.8%。 全国铁路行包发送量完成1222万吨,比上年减少189万吨、下降13.4%。其中,国家铁路1214万吨,下降13.2%;非控股合资铁路8.30万吨,下降30.7%;地方铁路0.2万吨,下降13.6%。全国铁路行包周转量完成295.18亿吨公里,比上年减少40.31亿吨公里、下降12.0%。其中,国家铁路294.96亿吨公里,下降12.0%;非控股合资铁路0.21亿吨公里,下降30.5%;地方铁路0.01亿吨公里,下降47.4%。 重点运输。全国铁路煤炭运量完成22.62亿吨,比上年下降0.4%。冶炼物资运量完成8.58亿吨,下降1.4%。粮食运量完成1.04亿吨,增长5.0%。石油运量完成1.38亿吨,增长1.7%。化肥及农药运量完成0.93亿吨,增长7.3%。集装箱运量完成0.93亿吨,下降0.9%。全国铁路口岸共完成进出口货物运量0.54亿吨,增长8.7%。其中:满洲里、绥芬河、二连、阿拉山口四大口岸站共完成进出口货物运量0.53亿吨,增长9.1%。

2000年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0年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合肥"门户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205682337.html, 2005年08月08日 【字号:大中小】 2000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促进经济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以结构调整、扩大内需、科技创新为重点,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各项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经济建设取得可喜成就。全市整体经济呈现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各项改革继续深化,人民生活进一步提高,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综述 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全市经济总量在1996年跨上200亿的基础上再上新台阶,突破300亿。据初步统计,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3、2.0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6亿元,增长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5亿元,增长10.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4亿元,增长12.6%,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1.1:47.7:41.2,第三产业上升0.9个百分点,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各项改革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加大,资产重组进展顺利,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城区财政分税制改革顺利实施,社会保障体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体制、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开始实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继续深化,货币化分房全面启动。 2000年是”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世纪之交的重要一年。”九五”期间,我市人民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四大、十五大精神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开放开发,再造新合肥,建设现代化的大城市”的工作大局,面对国内需求不足、经济转型、体制转轨等多重压力,励精图治,发奋图强,使我市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健康的发展势头,各项改革推向纵深,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九五”计划提出的”人民生活达小康,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基本建成大城市框架”的三大任务基本完成。五年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3.5%,其中第一产业年均增长6.9%,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4.2%,其中工业年均增长14.3%。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4.8%。财政收入连续跨越20亿、30亿、40亿元大关,2000年全市实现财政收入比1995年增长1.3倍,年均增长18.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迅速,五年间累计完成投资488亿元,经过基建和技改,我市能源、交通、邮电和基础原材料工业得到加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供水、供电、煤气、邮政、电信、公交等公用事业有新的发展。消费品市场稳中有升,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快。”九五”期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6亿元,年均增长13.6%。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对外开放成效显著。2000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9.09亿美元,开发区在对

2015党内统计

2015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中共中央组织部 截至2015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8875.8万名,比上年净增96.5万名,增幅为1.1%。 中国共产党现有基层组织441.3万个,比上年增加5.4万个,增幅为1.2%。其中基层党委21.3万个,总支部27.6万个,支部392.4万个。 一、党员队伍情况 党员的性别、民族和学历。女党员2227.8万名,占党员总数的25.1%,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少数民族党员618.0万名,占党员总数的7.0%,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大专及以上学历党员3932.4万名,占党员总数的44.3%,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党员的年龄。30岁及以下党员1375.2万名,31至35岁党员879.2万名,36至40岁党员848.7万名,41至45岁党员932.7万名,46至50岁党员869.7万名,51至55岁党员827.6万名,56至60岁党员788.9万名,61至65岁党员767.2万名,66至70岁党员591.7万名,71岁及以上党员994.8万名。

党员的入党时间。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34.3万名,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前入党的579.3万名,“文革”期间入党的1070.3万名,粉碎“四人帮”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入党的253.8万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党的十六大前入党的3543.2万名,党的十六大后至党的十八大前入党的2679.5万名,党的十八大以来入党的715.4万名。 党员的职业。工人(工勤技能人员)724.4万名,农牧渔民2602.5万名,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1294.5万名,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人员911.4万名,党政机关工作人员748.5万名,学生203.4万名,其他职业人员733.0万名,离退休人员1658.1万名。 二、发展党员情况 2015年,各地各部门按照“发展党员总量调控”的要求,在保证发展党员质量的前提下,继续控制党员数量增长速度。全年共发展党员196.5万名,比上年减少9.2万名,降幅为4.5%。 发展党员的性别、民族、年龄和学历。发展女党员77.7万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39.6%,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发展少数民族党员17.6万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8.9%,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发展35岁及以下党员160.8万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81.8%,比上年降低0.5个百分点。发展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党员77.7万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39.6%,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2012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河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 2013年2月27日 2012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总体战略,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持续求进、务实发展,着力扩需求、创优势、破瓶颈、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持续、总体提升、总体协调、总体有效,保持了比较好的趋势、比较好的态势、比较好的气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省生产总值29810.14 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72.31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7020.20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9017.63亿元,增长9.2%。三次产业结构为12.7:57.1:30.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5%,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3.6%。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0%。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5.4%。 表1: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以上年为100

图1: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各月环比指数 年末从业人员6243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42.7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6.5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5万人。全省外出务工农民工2570万人。 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3282.75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40.57亿元,增长18.5%,其中:税收收入1469.54亿元,增长16.3%,税收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

收入的比重为72.0%。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006.00亿元,增长17.8%,其中:教育支出增长30.0%,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14.9%,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7.7%。全省108个县(市)中,有21个县(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10亿元,其中,有9个县(市)超15亿元。 二、农业 全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9985.15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3%,其中:小麦种植面积5340.00千公顷,增长0.3%;棉花种植面积256.67千公顷,下降35.3%;油料种植面积1573.63千公顷,下降0.3%;蔬菜种植面积1730.28千公顷,增长0.6%。 全年粮食产量5638.60万吨,比上年增长1.7%;棉花产量25.69万吨,下降32.8%;油料产量569.51万吨,增长7.0%;猪牛羊禽肉总产量659.9万吨,增长5.7%;禽蛋产量404.2万吨,增长3.5%;牛奶产量316.1万吨,增长3.1%。 表2:2012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合肥元一希尔顿酒店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合肥元一希尔顿酒店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合肥元一希尔顿酒店座落于合肥新火车站开发区中心,地处合肥 市内环地带,距市中心商业繁华地段仅3分钟车程。酒店邻近合肥最大的购物场所——元一时代广场。酒店拥有超大客房,3间标志性餐 厅,2个别具风格的酒吧,占地6000平方米的兰蕙轩水疗中心及绿萝轩桑拿中心;全市规模最大的宴服务;行政TM会厅,提供设备先进的希尔顿会议楼层、餐厅及所有公共区域均设有无线宽带网络接入,能满足宾客在商务、休闲、会议和娱乐等的各方面需求。平方米以上,格调高雅,视野41合肥元一希尔顿酒店客房均在部分客房有独立的办开阔,备有等离子纯平彩电及高速互联网接入。公和用餐区域。来宾礼遇包括每日报纸、浴袍、奉送矿泉水和免费使用兰蕙轩水疗中心的健身设施和游泳池。 外部环境分析模型宏观环境因素分析——pest 一政治因素(一))合肥市是安徽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金融和商贸中心,1(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城市,具有承东启西、在中部六省崛起中扮演着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同时,接连中原、管理有序的政策环境为合肥希省会的优势和竞争有序、重要的角色, 尔顿酒店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 (2)合肥市推行的产业政策和税收政策对于服务业的发展有着积极地推动作用,《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规定

对酒店餐饮企业实行税收奖励,为希尔顿酒店的发展提供了法律法规和政策上的支持。 (二)经济因素 (1)加入WTO 之后,合肥地区的经贸洽谈、展览、会议等商务活动交流愈加频繁,远距离的客人增多,境外高消费水平地公务、商务客人和旅游客人增多,加大了对酒店客房的需求量,刺激了酒店行业的发展。 (2)安徽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高,对旅游、餐饮、娱乐等更高层次的需求增加,促进了安徽旅游业及酒店餐饮业的发展。 (3)合肥商会经济带动了酒店业的发展,每年商会都有重大会议在省会合肥举办,而与会人员对价格并不敏感,他们追求的是高质量的服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以国际五星级为标准,旨在提供高档服务的希尔顿酒店的发展。 (4)人民币币值低估,世纪购买力大于汇换价格,人民币现行的汇率制度,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游客,促进了整个酒店业的发展。(三)技术因素 希尔顿酒店提供先进的“希尔顿会议”TM 服务,行政楼层、餐厅、所有的公共区域均有无限宽带网络接入。 (四)社会文化因素 (1)人口分布及流动性 合肥市户籍人口708万人(含巢湖市和庐江县),其中市区户籍

加强基层卫生院组织建设党课讲话

加强基层卫生院组织建设党课讲话 下面,针对党支部当前党建工作质量不高的问题,结合建立联系点的目标任务,我想围绕“学习贯彻《条例》,建强基层支部”这个题目,与大家进行交流。 交流第一个问题,正确认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不抓、一盘散沙。总书记指出,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是由党的中央组织、各级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构成的严密而完整的组织体系。 《2019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中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基层组织共468.1万个,街道、乡镇、社区等基层单位党组织覆盖率超过99%。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就是通过一个个基层党组织,一个个党支部,把一个个党员聚集起来,从而保证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作为党在基层的“神经末梢”,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执政大厦的根基。对上,承接着从中央和到各级的决策部署落实;对下,直接面对

广大群众、服务广大群众。只有把基层支部建好建强,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真正落地生根。基层支部出了问题,没有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就会堵塞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基层支部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从全区来看,基层支部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有的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不强,基本软弱涣散,组织安排的工作干不了,群众期盼的事办不成;有的党员党性意识淡化,组织纪律不强,发挥作用不明显;有的支部党内生活不规范,“三会一课”不经常、不严肃。这些问题不认真加以解决,必将影响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X党支部要对照这些问题,反思自查,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必须把从严管党治党贯彻落实到抓基层打基础工作中,贯彻落实到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中,贯彻落实到党内组织生活中,以基层党支部的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使我们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有战斗力。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确保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是人民群众认识了解党的窗口,是感受社情民意的前端触角,是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完成各项任务的保证。只有每个基层党组织都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

武汉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3-04 04:26:00来源: 长江日报(武汉)有0人参与 武汉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武汉调查队 201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省第十次党代会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努力稳中求进,突出工业倍增计划,不断扩大内需,积极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大力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就,实现了新跨越。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8003.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1.21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3869.56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3833.05亿元,增长10.0%。一、二、三产业比重3.8:48.3:47.9,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上升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1.0个百分点。 在全市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4019.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3%;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983.92亿元,增长11.5%。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49.8%,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年末企业数18.82万户,本年新登记3.02户。其中,私营企业数16.29万户,新登记2.86万户。个体工商户40.08万户,新登记8.14万户。 全年全口径财政收入2093.68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地方财政收入1397.74亿元,增长17.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28.58亿元,增长23.1%。其中,税收收入666.74亿元,增长21.7%;非税收入161.84亿元,增长28.9%。

北京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北京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2013-02-07 2012年,面对日趋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以及内部调整转型、自然灾害叠加等多重因素影响,全市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市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紧密围绕主题主线,坚持“稳中求进”,积极推进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一、综合 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801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0.3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4058.3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13592.4亿元,增长7.8%。 表1 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 图1 2007-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7091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3797美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0.8:23.1:76.1变化为0.8:22.8:76.4。 财政:全市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314.9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实现增值税和营业税314亿元和1152.7亿元,分别增长32.1%和7.6%;实现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752.5亿元和281.5亿元,分别增长10.1%和3.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含中央追加支出)3685.3亿元,增长13.6%。其中,用于文化体育与传媒、交通运输、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事务的支出分别增长61.7%、22.4%、20.9%、19.2%和18.9%。 图2 2007-2012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及增长速度 全市完成国税、地税税收(费)收入9220.3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地税税收(费)收入2865.2亿元,增长7.5%。 价格: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3%,涨幅比上年回落2.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6%,非食品价格上涨2%;消费品价格上涨2.7%,服务项目价格上涨4.2%。 表2 2011年、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关于发布和实施《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8〕2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和《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加强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管理,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国土资源部对2004年发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以下简称《控制指标》)发布,请认真贯彻实施。 一、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控制指标》与相关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不符合《控制指标》要求的工业项目,不予供地或对项目用地面积予以核减。对因生产安全等有特殊要求确需突破《控制指标》的,应当根据有关规定,结合项目实际进行充分论证,确属合理的,方可批准供地,并将项目用地的批准文件、土地使用合同等相关法律文书报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备案。

二、编制工业项目供地文件和签订用地合同时,必须明确约定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绿地率等土地利用控制性指标要求及相关违约责任。 三、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控制指标》实施情况的监督管理。要根据本地区实际,在符合《控制指标》要求的前提下,制定或调整本地区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并报部备案。要加强对工业用地利用状况的评价与分析,总结典型经验,加大宣传推广的工作力度,大力推进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四、部将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技术进步、节约集约用地要求和《控制指标》实施情况,适时修订《控制指标》。 本《控制指标》发布实施后,《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国土资发〔2004〕232号)停止执行。 二○○八年一月三十一日

农村组织建设与管理平时作业二docx

题目1 不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0.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选拔村党组织书记,只能从本村优秀现任村干部、优秀党员中选拔。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要注重从本村优秀现任村干部、农村致富能手、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优秀民营企业家、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务工人员、转业退伍军人等群体中选拔优秀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2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2017年1月8日,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公报中强调,检察机关还将配合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和换届选举机构维护好农村的换届选举工作秩序,积极有效地预防各类干扰、操纵和破坏换届选举的职务犯罪。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3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村民委员会,有上级组织,也有地区性的、全国性的统一组织。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村民委员会只存在于居住地区范围的基层村,它们没有上级组织,也没有地区性的、全国性的统一组织,它们从事的工作也都是居民居住范围内社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不涉及其他地区。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4 不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0.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根据2018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我国现有基层组织461.0万个,所有的行政村已建立党组织,覆盖率均超过100%。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根据2018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我国现有共产党员总数为9059.4万名,现有基层组织461.0万个,545189个行政村已建立党组织,覆盖率均超过99%。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5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所有的乡镇党委都是由党员大会或者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选择一项: 对 错

2012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12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13年9月) 2013-9-12 14:39:00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字号:[大中小]选择背景色: 2012年, 我国旅游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国内旅游市场继续较快发展,入境旅游市场基本持平,出境旅游市场继续快速增长。全国国内旅游人数29.57亿人次,收入22706.22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2.0%和17.6%;接待入境旅游1.32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00.2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2.2%和增长3.2%;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8318.2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4%;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59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了15.2%。 一、国内旅游 ——全国国内旅游人数29.57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2.0%。其中:城镇居民19.33亿人次,农村居民10.24亿人次。 ——全国国内旅游收入22706.2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7.6%。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17678.03 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5028.19亿元。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767.90元。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914.50元,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491.00元。 ——在春节、“十一”两个“黄金周”中,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01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119.00亿元。 二、入境旅游 ——入境旅游人数13240.5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2.2%。其中:外国人2719.16万人次,增长0.3%;香港同胞7871.30万人次,下降0.8%;澳门同胞2116.06万人次,下降10.7%;台湾同胞534.02万人次,增长1.5%。 ——入境过夜游客人数5772.4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0.3%。其中:外国人2194.87万人次,与上年持平;香港同胞2671.00万人次,下降0.8%;澳门同胞431.57万人次,增长0.9%;台湾同胞475.04万人次,增长6.9%。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00.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 三、入境旅游客源市场 1、外国市场 2012年,我国入境外国客源市场微幅增长。全年入境外国游客人数2719.1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0.3%。 ——亚洲市场依旧是主要客源市场,入境人数1664.88万人次,与上年基本持平,占入境外国游客人数的61.2%。其中:韩国为第一大入境客源国。 ——除美洲市场小幅下降,其他各大洲市场均保持不同程度的增长。具体情况是:欧洲市场入境人数592.16万人次,增长0.2%;美洲市场入境人数317.95万人次,下降0.7%;大洋洲市场入境人数91.49万人次,增长6.5%;非洲市场入境人数52.49万人次,增长7.4%。 ——2012年,外国入境过夜游客在我国境内平均停留时间为7.5天,比上年延长0.2天,增长2.7%;人均天花费为212.75美元, 比上年增长3.53美元,增长1.7%。

合肥市2009年科技统计公报

合肥市2009年科技统计公报 合肥市科技局合肥市统计局 二〇一〇年五月

一、科技综合发展情况 指标单位2008年2009年较上年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1664.84 2102.12 17.3 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亿元1057 1445.6 36.7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亿元317 440 38.8 #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19 21 上升两个百分点专利申请量件2838 3536 24.6 专利授权量件1307 2304 76.3 技术交易合同额亿元19.13 25.15 31.5 全社会R&D经费(预测)亿元34 46.4 36.5 地方财政科技拨款亿元 4.81 8.8 82.9 #市本级财政科技拨款亿元 3.76 6.78 80.3 科技企业孵化器个15 18 20 获得国家科技奖数项 6 8 33.3 在肥工作的两院院士人数人31 41 32.2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个 3 4 33.3 国家(重点)实验室个 3 4 33.3

二、高新技术产业 (一) 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和增加值(2001-2009) 单位:亿元 年份 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 值占全市GDP 比重 2001 176 44 12.1% 2002 223 56 13.6% 2003 282 72 15% 2004 380 47 16% 2005 488 128 15% 2006 631 168 15.6% 2007 820 236 17.7% 2008 1057 317 19% 2009 1445.6 440 21% 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2001 2002 2003 200420052006200720082009 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高新技术产业 增加值

2012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⑴ 贵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贵阳调查队 2013年3月29日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牢牢把握“两加一推”的主基调和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主战略,坚持走科学发展路,加快建生态文明市,抢抓国发2号文件及省委、省政府支持贵阳市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奋力争先,努力克服不利因素,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发展加速、质量提升、环境优化、民生改善、社会稳定、创新突破的良好局面,为率先在全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⑵1700.30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2.28亿元,增长8.5%;第二产业增加值717.32亿元,增长18.8%;第三产业增加值910.70亿元,增长14.1%。三次产业结构为4.2﹕42.2﹕53.6。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增幅比上年下降2.9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5.6%,增幅比上年下降7.6个百分点。2012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100.0。 表1: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二、农业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27.22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4%,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1.09万公顷,比上年下降5.1%;经济作物播种面积5.56万公顷,比上年增长8.6%,其中油菜籽播种面积3.98万公顷,比上年增长7.6%;烤烟播种面积1.2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9.0%;蔬菜播种面积9.76万公顷,比上年增长6.5%。 全年粮食产量44.50万吨,增产10.6%。其中夏粮产量8.22万吨,增产1.0%;秋粮产量36.28万吨,增产13.0%。 表2:2012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指标绝对数比上年增长 (%) 粮食作物产量44.50 10.6 按夏秋粮分 夏粮8.22 1.0 秋粮36.28 13.0 按类别分

合肥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合肥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 合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合肥调查队 2014年3月24日 "中国·合肥"门户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205682337.html, 2014年03月24日信息来源:合肥日 报 【字号:大中小】 201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着力稳增长、提效益、调结构、惠民生,经济社会保持了稳定健康较快发展的态势,为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2]4672.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7.21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2583.75亿元,增长12.9%;第三产业增加值1841.95亿元,增长10.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5:55.3:39.2调整为5.3:55.3:39.4,其中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上年的43.6%提高到43.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61555元(折合9939美元),比上年增加6373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8%。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4.2%。 年末从业人员504.4万人,比上年增加19.5万人。其中,第一产业102.4万人,减少4.1万人;第二产业175.3万人,增加10.8万人;第三产业226.7万人,增加12.8万人。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128万人,增加25万人。全年城镇实名制新增就业18.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8.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74.33万公顷,比上年下降0.9%。其中,粮食作物48.50万公顷,增长0.4%;棉花3.27万公顷,下降1.4%;蔬菜7.96万公顷,增长6.0%;瓜果2.39万公顷,增长4.9%;油料11.56万公顷,下降11.1%。 全年粮食总产量299.68万吨,比上年下降1.2%。其中,稻谷239.17万吨,下降1.7%;小麦45.33万吨,增长4.1%。棉花产量3.25万吨,下降3.5%。蔬菜产量181.21万吨,增长5.3%。瓜果产量58.93万吨,增长8.4%。油料产量32.13万吨,下降4.0%。

2012年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珠海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珠海调查队 2013年3月29日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大力实施"蓝色珠海、科学崛起"新方略,加强经济运行调节,把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化解经济下行压力,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开创了共建美丽珠海、共享美好生活的新局面。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03.81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84亿元,增长3.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3%;第二产业增加值796.28亿元,增长6.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0.5%;第三产业增加值668.70亿元,增长8.0%,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8.2%。三次产业的比例由2.6:54.4:43.0调整为2.6:52.9:44.5。现代服务业增加值374.47亿元,增长7.8%,占GDP 的24.9%。民营经济增加值482.16亿元,增长8.8%,占GDP的32.1%。 分区域看,香洲和金湾两个行政区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3.95亿元、371.27亿元,分别增长7.9%、10.0%;斗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8.59亿元,比上年下降2.5%。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8%。其中,食品、烟酒、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七类价格分别上涨4.8%、2.1%、2.3%、2.1%、3.1%、3.0%和2.3%;交通和通信的价格下降0.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6%。

2012年度全国星级饭店统计公报

2012年度全国星级饭店统计公报 截至2012年底,星级饭店统计管理系统中12807家星级饭店,有11912家经营情况数据通过省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审核,完成率为93.01%,比2011年提高2.57个百分点。 一、总体情况 在11912家星级饭店中,除停业的545家饭店外,有11367 家完成了2012年经营数据的填报,填报率为95.42%。 (一)基本情况 2012年全国星级饭店规模结构情况 (按星级分) 2012年全国星级饭店登记注册类型情况 (按星级分)单位:家

(二)财务经营状况 2012年全国星级饭店基本指标统计表 (按星级分) 2012年全国星级饭店主要指标统计表 (按星级分)

二、各地区情况 2012年全国星级饭店主要指标排名前十名统计表 三、全国50个重点旅游城市情况 截至2012年底,全国50个重点旅游城市共有5187家星级饭店,有4852家经营情况数据通过省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审核,完成率为93.54%,比2011年提高4.12个百分点。 在4852家星级饭店中,除停业的180家饭店外,有4672 家完成了2012年经营数据的填报,填报率为96.29%。 2012年重点旅游城市星级饭店规模结构

(按星级分) 2012年重点旅游城市星级饭店主要指标排名前十名统计表 四、比较分析 2012年全国星级饭店基本指标与去年同比情况表

(按星级分)单位:% 2012年全国星级饭店主要指标比较 (按星级分)单位:% 附件: 1. 2012年度全国各地星级饭店数量分布情况

2. 2012年度全国星级饭店基本情况表 3. 2012年全国各地星级饭店财务状况统计完成情况表 4. 2012年全国50个重点旅游城市星级饭店财务状况完 成情况表 5. 2012年度全国星级饭店财务状况汇总表 6. 2012年星级饭店经济指标汇总表(按地区) 7. 2012年星级饭店经济指标汇总表(按重点旅游城市) 8. 2012年度全国二至五星级饭店综合指标前100名饭店 排序表(按星级饭店) 2012年全国各地星级饭店数量分布情况 单位:家

2011年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合肥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合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合肥调查队 2012年4月1日 2011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合肥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紧紧围绕加快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不断深化改革,优化结构,提升效益,改善民生,全市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取得新的突破,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国函〔2011〕84号)精神,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新增庐江县和(县级)巢湖市,现辖四区五县(市),土地面积1143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60平方公里。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3636.6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8563元,按年均汇率折算为7519美元。全市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208.2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2002.2亿元,增长19.8%;第三产业增加值1426.2亿元,增长11.4%。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7:55.1:39.2,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2.9%,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指标绝对数比上年增长% 生产总值3636.6 15.4 第一产业208.2 3.5 第二产业2002.2 19.8 工业1560.4 22.4 建筑业441.7 10.8 第三产业1426.2 11.4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48.4 10.2 批发和零售业281.6 16.9 住宿和餐饮业48.9 11.3 金融业179.6 5.1 房地产业219.1 9.4 营业性服务业301.0 11.5 非营业性服务业247.6 13.0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7%。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2.9%,烟酒类、居住类价格均上涨5.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5.2%,衣着类价格上涨2.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1.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3%,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0.4%。

2012年全国电信业统计公报

2012年全国电信业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24日】【来源:运行监测协调局】【字体:大中小】 2012年,面对严峻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我国电信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持续围绕转型和创新两条主线,坚持“稳增长、调结构”的发展目标,着力建设网络基础设施,深入实施“宽带中国”工程,加快普及3G业务和应用,电信资费综合价格水平持续下降,市场结构逐步优化,有效推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全行业继续保持健康平稳运行。 一、总体情况 经初步核算,2012年全行业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2984.6亿元,同比增长11.1%;实现电信业务收入10762.9亿元,同比增长9.0%;完成电信固定资产投资3613.8亿元,同比增长8.5%。 2012年,电信综合价格水平同比下降1.9%。 图1. 2008-2012年电信综合价格水平下降情况 二、电信用户 2012年,全国电话用户净增11895.7万户,总数达到139030.8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11215.5万户,在电话用户总数中所占的比重达到80.0%。

表1. 2008-2012年电话用户到达数和净增数 图2. 2008-2012年移动电话用户所占比重 (一)移动电话用户 2012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净增12590.2万户,达到111215.5万户。其中,3G用户净增10438.0万户,年净增用户首次突破1亿户,达到23280.3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82.6部/百人,比上年末提高9.0部/百人。 图3. 2010-2012年移动电话用户各月净增比较

移动增值业务中,移动个性化回铃业务用户达到60838.4万户,渗透率达到54.7%;移动短信业务用户达到76481.5万户,渗透率达到68.8%;移动彩信业务用户达到20704.3万户,渗透率达到18.6%;手机报业务用户达到9592.5万户,渗透率达到8.6%。 图4. 2012年主要移动增值业务发展情况 (二)固定电话用户 2012年,全国固定电话用户减少694.5万户,达到27815.3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减少228.3万户,达到18893.4万户;农村电话用户减少466.2万户,达到8921.9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20.7部/百人,比上年末下降0.6部/百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