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课题

天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课题

天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课题
天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课题

天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课题指南

(2018年度课题)

1.“鲁班工坊”建设标准与示范模式研究

2.基于“中国制造2025”高职院校新工科专业与工程实训中心建设研究

3.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研究

4.高等职业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5.新时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关键指标与评价探究

6.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实证研究

7.“互联网+”视域下的专业群与产业群对接与互动研究

8.高职院校开展混合所有制成功案例分析研究

9.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有效服务教学科研方法与途径研究

10.基于职教集团高职院校推进现代学徒制的方法与评价研究

11.实施“混合式”教学的要素解析与绩效管理研究

12.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资源共享与数字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13.高职院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与方法研究

14.新形式下拓宽高职院校招生与就业渠道对策研究

15.高职院校开展国际化合作推进中国标准有效途径研究

16.基于大数据教学平台推进学生主体个性化学习研究

17.高职院校服务国家精准扶贫战略有效途径与实证研究

18.“立德树人”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融入与教学实施研究

19.天津高职院校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有效途径研究

20.国际现代化职业教育走向与对中国的启示研究

21.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与探索模式的研究

22.现代学徒制建设项目的研究与实践

23.职业技能大赛成果与教学过程衔接与固化的研究

24.社会第三方介入高职人才培养评价活动的实践研究

25.工程实践创新项目在天津高职院校的实践研究

企业科研项目管理办法

企业科研项目管理办法 一、总则 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水平,加强对企业科研项目的管理,使***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的科技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二、科研项目管理 (一)目的: 科研项目管理是指课题从立项论证、组织实施、结题验收等过程的全程管理。其目的是使企业科研项目实行制度化和科学化的管理,保证科研计划圆满完成,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提高竞争力。(二)科研项目种类 1、国家、省、市级立项项目; 2、横向委托与合作项目; 3、企业科研开发项目; 4、其他项目或课题。 (三)科研项目的立项 1.企业将定期或不定期地发布科研开发项目立项指南,确定重点支持的研究方向。 1.1 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由企业研发中心统一组织,项目的选题根据各类计划的要求,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由企业确定并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申报。研发中心代表企业对外申报项目。 1.2 横向委托与合作的项目,如果研究内容达到企业科研开发项目水平的,由项目承担单位要求,经企业批准,可以列为企业科研开发项目。 1.3 企业科研开发项目,是企业科研、开发项目的主体,根据项目的难易程度、市场前景、项目所处的研究阶段、对企业发展的意义等,将企业科研开发项目分为三个级别:企业科研项目、企业开发项目、企业工作或预研项目。 2.申报科研项目按以下程序进行: 2.1 申报项目应填写《***企业科研开发项目立项申请书》,报研发中心。立项申请书需写明:(1)项目名称;(2)立项目的;(3)项目的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4)简要的工艺流程图、设备原理图及相

关说明和关键技术介绍;(5)项目的考核指标;(6)项目进度计划及阶段目标;(7)项目经费预算:(8)主要参加人员等内容。 2.2 研发中心对提交的立项申请书进行形式审查。 2.3 企业主管总工程师对所有提交的立项申请书进行技术审查。 2.4 企业项目管理委员会在听取项目申报人对项目的介绍后,根据企业的发展对项目进行审查,形成意见,明确建议立项的项目、暂缓立项的项目以及不予立项的项目,报企业分管领导最终审查。 2.5 企业分管领导根据企业项目管理委员会审查意见,确定具体的立项项目、项目级别、保密事项、并确定科研经费,报企业总经理审定批准。 2.6 经批准立项的项目,由研发中心向各项目组下达《技术管理》通知,项目正式立项。 (四)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 3.1 为保证科研开发计划的严肃性,科研项目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项目负责人应按照项目内容和进度要求完成科研任务并及时做好结题工作。 3.2 项目的研究内容不得随意改变。如因特殊情况拟局部变更内容的,项目负责人应提出书面报告;未经批准而变更研究内容的,按未完成处理。 3.3 项目负责人一般不得随意更换。因特殊情况(如病休、调动、离职等)离开该项目研究工作半年以内者,要确定临时负责人并在研究开发中心备案。如时间超过半年或有其他原因需更换项目负责人的,须报企业研发中心批准,其中国家、省、市计划项目由研发中心报项目下达部门审批。如无合适人选更换则按中止项目办理,并按规定追回剩余经费。 3.4 研究计划执行过程中,项目负责人每年年末须编写项目年度工作总结,并提出下一年度的研究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报研发中心。 3.5 科研项目应按时完成。因故需要延长时间的,项目负责人应在结题期限前一个月提出并提交《科研项目延期申请报告》,报研发中心批准,其中国家、省、市计划项目由研发中心报主管部门批准。 3.6 因故须中止的科研项目,应按《国家计划项目合同》或《科研开发项目合同》明确的有关条款规定办理中止手续。 3.7 研发中心对企业的在研项目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抽查,及时掌握项目的进展情况。年末,对研究开发项目进行总结,并对各部门

日本的职业教育体系概况

日本学校职业教育体系概况 从日本社会整体来看,日本的职业教育由三大系统构成,即学校教育系统下的职业教育,公司企业系统下的职业教育以及社会保障系统下的职业教育。三者的功能和对象各有不同,学校教育系统下的职业教育,其主要目的是为将来走向社会的青少年提供就业前的职业技术教育;公司企业开展的职业教育,其主要目的是针对进入公司企业里的员工开展企业文化和实际技能培训;社会保障系统下的职业教育,其主要目的是为失业者和转换工作的人提供再就业的技能培训。三者的主要教育培训对象,简单地说就是未就业者、就业者、失业者。由于三者的对象不同、目的不同,因而其教育培训方法也不尽同。 本报告主要以日本学校教育系统下的职业教育为对象,简要概述其构成体系和特点,以及对我国学校职业教育可资借鉴的几点启示。 一、制度体系的构成 日本的职业教育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体系当中,从小学到研究生阶段分别承担着职业教育的不同功能,但就学校教育整体布局来说,中等后阶段的学校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主要承担者,也是日本学校教育呈现多样化格局的阶段。 1.义务教育阶段的职业教育 小学6年和初中3年是日本的义务教育阶段。就职业教育内容来说,主要是根据学生成长发育的阶段特征,重点进行劳动观、

职业观的培养以及今后能在社会上自立生活所需的基本素养的培育。 2.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 义务教育结束也就是初中毕业后,学生开始根据自己的志向进行分流,其中98%的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中阶段的学校继续学习,0.7%的初中毕业生就业。进入高中阶段学校继续学习的初中毕业生中,96.9%的学生考入一般意义上的高中,0.9%的学生考入高等专科学校,0.2%的学生考入专修学校学习。 高中分为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和综合高中。普通高中以学生报考大学等升学为主要目标,学生占日本高中生总数的72.3%。职业高中以学生毕业后就业为主要目标,主要分工业、农业、商业、水产、家庭、信息等专业学科,学生占日本高中生总数的23%。综合高中是兼顾升学与就业两个方面,使学生在学期间逐渐明确自己的未来方向。综合高中制度创建于1994年,因此综合高中(包括综合学科)的学生只占日本高中生的 4.7%,但从发展趋势看近些年学校数和学生人数在逐渐增加。 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62年,是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初期应日本企业界的强烈要求,为培养支撑日本工业发展的骨干技术人员而设立的5年一贯制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生。由于高等专科学校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还具有工作一线需要的实际操作能力,就业后能很快胜任企业的工作需要。因此,高等专科学校的毕业生深受日本企业的欢迎,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就业率。由于高等专科学校实行五年一贯制教育,学生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并且就业

高职院校科研课题的申报与立项 (1)

高职院校科研课题的申报与立项(转摘) 研究和思考问题以课题的形式出现,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古人是没有课题这一说的,他们读而思,思而有得,诉诸笔墨,遂成著述。古人的研究是自由的,研究的内容是自选的,完全凭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研究:研究的时间也是自由的,没有人给他们以特殊的规定。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有些研究项目只凭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必须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同时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经费支持才能完成,如美国的“阿波罗”计划。于是,课题这一科研形式就产生了。 可见,所谓课题就是一种对学术或研究项目的认可和资助形式。具体地说,它通过一定的评审程序,确定研究资金的分配,从而使最值得资助的研究项目有比较充裕的资金和时间等条件的支持,以保证研究能顺利的开展,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课题的来源与选题原则、方法 1、课题的来源 课题的来源有多种多样,一般可以从以下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1)从课题的来源渠道上,可以分为纵向课题、横向课题和自立课题。 纵向课题是指来自于国家、省市科技主管部门、科研机构、基金会和学术团体的研究项目。如国家863计划,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 横向课题是指受企事业单位委托开展的研究课题,或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同开展的研究课题。自立课题是指本单位为了发展的需要而立项的相关研究课题,如教师在科技、专业、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研究,经学校同意给予立项的课题。 (2)从课题的内容上,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基础研究项目。这是体现一个国家基础理论研究水平的项目,如数学、理论物理等方面的研究项目。 二是软科学研究项目。软科学研究是以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决策、组织和管理问题,促进经济、科技、社会的协调发展为目标,以辅助各级领导决策为根本目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供的方法和手段、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而进行的一种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性研究活动。它的研究范围包括:战略研究,规划研究,政策研究,管理研究,体制改革研究,科技法制研究,技术经济分析,重大项目可行性论证,以及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等。 三是应用研究项目。主要研究和解决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教育等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或者是同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 (3)从学科大类上,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如哲学、教育、经济、文学类的研究课题。 二是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如数学、物理、医学、天文学的研究课题。 三是工程技术及应用研究项目。如软件开发、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类课题。 (4)从资金资助的角度,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基金资助课题。资助的资金可以来自政府,企业和学校,也可来自各种基金会。根据课题的重要程度,资助的额度是不等的。有的上千万元,有的可能只有几千元。一般来说,社会科学的研究项目,由于实验、设备要求不高,资助的额度少一些;自然科学和技术应用研究的项目由于需要做实验,购置一定设备,因而相对资助的资金多一些。 另一类是自筹资金课题。这类课题只给予立项,但不给予资金支持。研究所需资金由课题承担者自行解决。如国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就有自筹资金课题,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大多是自筹资金课题。 对于课题经费,我们认为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课题经费可以改善研究人员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使课题研究有比较良好的物质条件:但另一方面,研究人员的研究方向必须按经费资助者的

科研项目管理制度(汇编)

***企业科研项目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水平,加强对企业科研项目的管理,使***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的科技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二、科研项目管理 (一)目的: 科研项目管理是指课题从立项论证、组织实施、结题验收等过程的全程管理。其目的是使企业科研项目实行制度化和科学化的管理,保证科研计划圆满完成,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提高竞争力。(二)科研项目种类 1、国家、省、市级立项项目; 2、横向委托与合作项目; 3、企业科研开发项目; 4、其他项目或课题。 (三)科研项目的立项 1.企业将定期或不定期地发布科研开发项目立项指南,确定重点支持的研究方向。 1.1 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由企业研发中心统一组织,项目的选题根据各类计划的要求,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由企业确定并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申报。研发中心代表企业对外申报项目。 1.2 横向委托与合作的项目,如果研究内容达到企业科研开发项目水平的,由项目承担单位要求,经企业批准,可以列为企业科研开发项目。 1.3 企业科研开发项目,是企业科研、开发项目的主体,根据项目的难易程度、市场前景、项目所处的研究阶段、对企业发展的意义等,将企业科研开发项目分为三个级别:企业科研项目、企业开发项目、企业工作或预研项目。 2.申报科研项目按以下程序进行: 2.1 申报项目应填写《***企业科研开发项目立项申请书》,报研发中心。立项申请书需写明:(1)项目名称;(2)立项目的;(3)项目的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4)简要的工艺流程图、设备原理图及

相关说明和关键技术介绍;(5)项目的考核指标;(6)项目进度计划及阶段目标;(7)项目经费预算:(8)主要参加人员等内容。 2.2 研发中心对提交的立项申请书进行形式审查。 2.3 企业主管总工程师对所有提交的立项申请书进行技术审查。 2.4 企业项目管理委员会在听取项目申报人对项目的介绍后,根据企业的发展对项目进行审查,形成意见,明确建议立项的项目、暂缓立项的项目以及不予立项的项目,报企业分管领导最终审查。 2.5 企业分管领导根据企业项目管理委员会审查意见,确定具体的立项项目、项目级别、保密事项、并确定科研经费,报企业总经理审定批准。 2.6 经批准立项的项目,由研发中心向各项目组下达《技术管理》通知,项目正式立项。 (四)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 3.1 为保证科研开发计划的严肃性,科研项目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项目负责人应按照项目内容和进度要求完成科研任务并及时做好结题工作。 3.2 项目的研究内容不得随意改变。如因特殊情况拟局部变更内容的,项目负责人应提出书面报告;未经批准而变更研究内容的,按未完成处理。 3.3 项目负责人一般不得随意更换。因特殊情况(如病休、调动、离职等)离开该项目研究工作半年以内者,要确定临时负责人并在研究开发中心备案。如时间超过半年或有其他原因需更换项目负责人的,须报企业研发中心批准,其中国家、省、市计划项目由研发中心报项目下达部门审批。如无合适人选更换则按中止项目办理,并按规定追回剩余经费。 3.4 研究计划执行过程中,项目负责人每年年末须编写项目年度工作总结,并提出下一年度的研究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报研发中心。 3.5 科研项目应按时完成。因故需要延长时间的,项目负责人应在结题期限前一个月提出并提交《科研项目延期申请报告》,报研发中心批准,其中国家、省、市计划项目由研发中心报主管部门批准。 3.6 因故须中止的科研项目,应按《国家计划项目合同》或《科研开发项目合同》明确的有关条款规定办理中止手续。 3.7 研发中心对企业的在研项目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抽查,及时

职业教育中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效研究-结题报告

篇一:《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提升研究》结题报告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提升”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内容摘要】 近年来,职业院校学生的数量逐年持续增加,就业竞争日趋激烈,而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不容乐观,社会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职业院校学生要想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需要迅速适应学校环境向社会领域的转变,需要在学校期间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因此,研究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现状与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研究概况 (一)问题的提出 有关职业院校学生“就业难”这个问题的探讨数不胜数,古人曾以“立业成家”作为人一生当中的两件大事,可以看到,职业的成败直接决定着人生的成败。在现代社会,职业的成功与否与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随着近年来职业院校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就业竞争日趋激烈,职业院校学生要想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需要迅速适应学校环境向职业领域的转变。这种转变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他们是否具备社会所认可的职业素养。同时需要认识到,这种素养的具备绝不是朝夕可获的,因此,职校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素养从意识层面包括秩序意识、合作意识和尊重意识,从能力方面包括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通过系统的研究,促进大家从“校园人”向“职业人”的转变。 (二)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以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和国家职业教育政策为指导,以现代社会对劳动者职业素养的要求为依据,以培养德技兼备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根据中职教育的实际和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整合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育形式,优化教育实践,完善教育评价等活动,探索提升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多种途径和方法,构建一套切实可行,又高效能的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课程体系与管理模式。(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课题研究思路 通过开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企业对人才素养的要求等的调查研究,充分认识提升劳动者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以培养德技兼备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结合本校实际和中职学生的发展需要,通过六项子课题分类研究,探索提升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途径和方法,以形成科学性与可操作性都较强的基于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中职育人模式。 2.课题研究原则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客观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创新性原则。 3.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调查,了解企业中人才素养的现状和对人才素养的期待,了解当前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和培养方式,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行动研究法。通过开展具体的活动,做到在行动中研究。 (3)个案研究法。以学校各专业为例,把研究点分解到相关班级、学生和相关企业。 (4)经验总结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或成功实例进行系统分析,使研究成果上升为系统、科学的经验和理论。 二、研究内容 (一)学生管理与德育工作模式研究 该模式侧重于通过德育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寓德育于各学科课堂教学之中,寓德育于规范的常规训练之中,寓德育于各项实践活动之中。通过课堂教学(职业指导、职业道德教育等)、常规训练(3q7s管理活动、道德实践周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志愿者活动等),培养学生的职业思想意识、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行为习惯。 (二)学生职业素养课程体系的构建,及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根据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落实必须开设的系列课程,如《人文素质系列模块》《职业生涯规划》《沟通与表达》《中职生应知应会知识》《礼仪与人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是专门培养社会各行业所需技能性人才的教育领域。其特点是在完成初高中基础教育内容的同时,培养出一批各行业所需的技术能手,也同时进一步为各高等院校输送高素质的专门人才打下基础。因此中国中职教育现今的功能是既承担着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职责,又肩负着练就出一批又一批各行业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之重任。结合自己这两年来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的经验及体会,对现阶段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一个初步的探索。 一、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今天的中等职业教育已面临严峻的挑战。90年代上职业中学是很荣耀的事,普通的初中学生望尘莫及,时过境迁,职业中学毕业生原有的特殊优势已不复存在。中等职业教育由热降冷,期间历经了社会经济、用人制度、学校就业分配制度等多方面的改革,改革的目的是要使职业教育学校面向市场办学,优胜劣汰,它给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动力,同时也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一)生源问题 在过去,家长送子女读职业学校是为了争取一个分配工作指标,让子女早日抱上个"铁饭碗",因此,历年来职业教育学校的生源十分充足。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后,原来的"铁饭碗"被打破,加上大学生毕业生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一些用人单位普通追求使用高学历人才的"拔高"政策,使得处于较低学历的中职生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而,职业教育学校的吸引力大大减弱。另外,社会力量办学的增多对职业教育冲击很大,这些原因都造成普通职业教育学校生源不足的问题。此外,是生源素质问题,今天的职业教育学校招收的都是普高的淘汰者,生源总体素质大大下降,这给学校组织教学和管理都增加了困难。 (二)当前职业中学学生思想状况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而从实际情况看,随着普通高校热的升温,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社会地位日见低下,中考后半段考分的学生进入了职业学校,学习上的差生、品德上的差生和行为上的差生成为现阶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构成的主要成份。职校生中的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也决定了他们的心理和思想状态的问题多发易发而且日益复杂,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根据调查统计,当前职业中学学生思想状况有以下几种类型: 进取型,这类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对职业中学有正确的认识,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自信心。因此他们处处表现出主动和上进。 满足型,这类学生觉得考入职中已达到自己的目的和要求,他们在初中成绩处在中等水平,德育量化一般为"良好"。因此,进入职业中学后,学习上可以应付,只要求顺利拿到毕业证。

上海××公司科研项目立项管理制度

上海××有限公司 科研项目立项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持续不断的创新改进”的公司经营理念,规范公司科研项目审批程序,加强科研项目的实施管理和评估,加速公司新技术的开发及推广应用,落实各级责任制,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增强核心竞争力,化解风险,提高经济效益。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指科研项目含义 (一)本制度所称项目主要是指由公司进行的技术开发、技术改造等的项目。 (二)技术改造项目包括技术更新、设备更新、技术引进等;技术开发项目包括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国产化和再开发、新品研制、技术攻关等。 (三)其他对产品、工艺、生产过程、生产方式等的革新活动。 (四)承接或接受上级委派的科研任务。 第三条科研项目管理是指课题从立项论证、组织实施、结题验收等过程的全程管理。其目的是使企业科研项目实行制度化和科学化的管理,鼓励公司员工开展科研活动,保证科研计划圆满完成,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提高竞争力。 第二章科研项目的立项管理 第四条管理流程 第五条管理内容 (一)《项目可行性研究任务书》的下达与提出 1、公司根据市场需求、技术需求、公司的指令性计划或上级机关的要求,研发部根据相关部门要求向相关业务单元下达《项目可行性研究任务书》。 2、公司业务单元或员工个人根据公司产品或者市场的需要提出对产品、设备、工艺、装备等进行改造和创新,填写《项目可行性研究任务书》,提交至研发部。 (二)可行性研究 业务单元根据需要组织科研团队,科研团队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任务书》要求,进行调研和可行性研究,编制《科研项目立项报告》。 (三)项目可行性评审 研发部门组织项目评审委员会依据《项目可行性研究任务书》和《科研项目立项报告》对该科研项目进行评审。项目评审委员会由相关专家、技术人员,立项申报部门负责人,研发部人员及相关领导等组成。研发部参加项目的可行性评审,并审查立项文档是否齐全、规范以及是否存在同其它项目的冲突。协助评审委员会编制《项目立项评审报告》。 (四)项目立项的批准 1.公司立项的项目 研发部门将《项目可行性研究任务书》、《科研项目立项报告》及《项目立项评审报告》送达公司总经理,总经理批准则立项。 2.各业务单元内部立项的项目 由各业务单元负责人批准立项。 (五)立项结束 公司批准立项的项目由研发部将立项文档归档;各业务单元内部立项的项目由各业务单元归档,研发部备案。 第三章过程管理

职业教育研究参考选题

(一)综合类课题选题 现代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 职业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问题的研究职业学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研究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研究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研究 职业学校国际合作办学研究 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 职业学校管理模式创新的研究与实践 五年制高职管理改革创新研究 职业学校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研究 职业教育服务“中国制造2025”研究 智慧校园建设研究 信息化背景下学习方式变革与学习绩效研究 职业学校学生数字化学习研究 职业学校教师培训研究 职业学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职业学校教师激励保障机制研究 微课教学研究与实践 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的实践研究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 产教融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职业学校办学效能提升研究 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研究 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应度研究 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研究 职业学校依法办学研究 (二)教学类课题选题 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中职、高职、本科课程与教学有效衔接的研究与实践职业学校学习型教师团队建设研究与实践 职业学校适应现代职教体系开展人才培养改革研究职业学校教学工作创新案例研究 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效能研究 职业学校学生学习能力指导研究 职业院校教材建设研究 信息化背景下学与教变革的实践研究 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 中职学业水平测试的研究与实践 中职学校学生技能抽测影响研究

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安全保障机制研究 职业技能提高与职业精神培养融合研究 校企合作开发职业学校课程的实践研究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案例研究 顶岗实习管理创新的实践研究 职业学校课堂生态调查研究 职业学校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职业学校第二课堂开展情况研究 职业教育实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 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研究 职业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研究(含案例研究)企业深度参与职业学校课程与教学过程研究 现代学徒制实践与研究 (三)德育类课题选题 互联网+背景下德育模式创新的实践研究 德育工作评价标准及评价机制研究 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研究 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职业学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前景展望

浅谈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 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经济的全球化进程进入了一个实质性的新阶段,虽然在教育服务方面我国只作了部分承诺,但教育系统同样要加速扩大开放的进程的趋势是必然的。它对职业教育既有直接的促进和冲击,也有通过经济领域产生的间接影响。面对国内外劳动力市场和教育市场的激烈竞争,今后中国的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在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本国经验的同时,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全面地、深层次地对自身进行改革和不断完善。改革的主要目标应该是使自己更强、更新、更活,因为竞争力的基础是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只有具备更强的实力,才能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和提供高水平的服务;面对世界各国教育力量的竞争,必须要有新的观念、新的课程体系和内容、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否则,不可能在竞争中取胜。鉴于市场的多样性和多变性,我国的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改革从计划体制中沿袭下来的旧的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学会深入地了解市场、灵活地适应市场、准确而果断地占领市场。只有这样,才能拥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本文从国家对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以及现代企业对中等职业人才的需求出发,对我国的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针对目前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对以后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一章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教育部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 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从2000年开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教育部在“2003——2007教育振兴活动计划”的文件中,提出实施“职业教育与培训创新工程”,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定职业教育转变办学模式。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职业教育在解决劳动力就业和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方面发挥出日益突出的作用。从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看,中国基本上拥有了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人才,但缺少一支庞大的能够理解现代科技知识并受过专门训练的技术操作人员队伍,这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教育部在2005年下发的教职成1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中,再次明确提出:“要充分认识到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中,出现了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协调现象。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相对于普通高中教育,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对缓慢,是整个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一些地方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把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片面理解为就是发展普通高中,在经费投入、资源配置等方面忽视乃至削弱中等职业教育。必须看到,在我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条件下,如果不加快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将影响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目标的实现,制约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和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要采取切实的政策措施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一)进一步提高和增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能力 鼓励和支持中等职业学校办出特色、提高质量,创建一批一流水平的中等职业学校。采取联合、连锁、集团化等办学模式,提高和增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能力。推动骨干示范性

职业中专教育科研课题管理规定范本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职业中专教育科研课题管 理规定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88386职业中专教育科研课题管理规定Regulations on the Manage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职业学校教育科研课题管理规定 为加强学校教育科研课题管理,提高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科学性和规范性,以及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质量和水平,制定本规定。(字体大小不一) 一、校外课题 1.鼓励教师积极承担或参与国家、省、市和区级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课题研究的立项、中期检查、结题和评审按相关部门规定进行。 2.教师申报区级以上教育科研课题,应在通过课题立项审批后将课题申报材料、立项证明等相关资料报行政部教科所备案(附件1)。未备案的课题学校不予资助和奖励。 3.对已备案课题,经课题主要负责人请示,学校可以根

据课题研究的需要,提供一定经费支助。 4.学校承担的区级以上教育科研课题,在结题后应将课题结题报告、研究成果等相关资料报行政部教科所备案。未备案的学校不予奖励。 二、校本课题 (一)课题立项 1.教科所根据学校实际,对校本课题进行规划,一般每年公布一次学校规划课题。 2.教师可申报个人立项,也可以申报集体立项。申报集体立项的课题组,可以吸收对课题研究起重要作用的校外人员参与。 3.立项申报者可随时向行政部教科所提交校本课题立项申报资料,学校学术委员会定期对申报的课题进行立项审核。立项审核时间一般在每年3月和10月。 4.校本课题立项申报者应填写《XX市ZZ职业技术学校校本课题申请书》(附件2)和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经主管教学教研领导会议审议通过的校本课题,由校长办公会议审定。

科研项目立项管理制度

科研项目立项管理制度 1 总则 1.1本着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的原则,规范与促进公司有关技术工作的运行与发展,充分发挥技术的核心作用,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2技术管理工作目标是通过技术创新,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和持续发展能力,强调市场意识、整体意识、效益意识和创新意识。 1.3企业技术中心是技术管理工作的主体和依托,是技术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和执行部门。 1.4技术工作的经费主要由公司提供,主要用于公司的技术进步,有条件时还可承担国家、行业、地方及其它企业的研究项目,开展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等活动以拓宽资金渠道,增强技术研发收入,提高技术研发水平。 2 技术工作范围 2.1公司技术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的制定及实施,技术研发、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技术成果鉴定、项目申报、技术成果奖励、企业知识产权、技术研发及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管理等工作。 2.2公司原、辅材料及产品检测,产品工艺技术程序文件的制定和修订,产品标准的宣贯工作。 2.3行业内国内外技术信息的收集和运用,技术交流的开展,与高等院校、研究院开展产学研结合。 2.4与本公司有关的行业和市场信息的收集与分析,行业产品技术的发展动态研究,为公司的产品开发、技术发展决策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

2.5创造良好的研发条件、工作环境和学术气氛,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做好科技人员的培训、“充电”和知识优化,为公司培养高质素的技术人才队伍。 2.6积极开展技术经营与服务,推动科技成果的移植、转化与产业化,由此产生的效益为技术研发提供资金支持,走依托企业、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道路。 3 基本职责划分 3.1技术研发工作 3.1.1技术研发分为创新技术研发(新品种、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工艺及技术的完善和优化(相对于原有工艺及技术)技术研发、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 3.1.2对于技术研发项目,实施程序如下: 3.1.2.1项目的收集和申报,各申报单位或个人按要求填报《研发和技改项目申报审批表》,并报企业技术中心。 3.1.2.2项目实施方案的立项;按申报审批表要求由相关主管部门进行审批,再由企业技术中心审批并出具项目的初步审批意见,核定项目参与人员、实施方案、相关研发费用等并报公司领导最终审批;如有必要,由企业技术中心组织专题会再报公司领导最终审批。 3.1.2.3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由项目负责人制定具体的阶段性研发内容和实施方案并报企业技术中心确定审核。 3.1.2.4项目的实施和跟踪管理;由项目负责人按照研发实施方案组织实施,企业技术中心负责指导、协调和管理工作,项目负责人应每月将项目进展情况报企业技术中心。 3.1.2.5项目的总结;在适当的时间,技术中心应组织项目的阶段性总结

中等职业教育近3—5年发展规划

中等职业教育近3—5年发 展规划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永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加快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打造职教强县,推进科教兴县,使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促进永昌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制定《永昌职中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XX—20XX年)》。 一、职教工作回顾 永昌职中自1985年建校以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风雨历程,走了一条白手起家、艰苦创业、走向辉煌的历程。学校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不断完善教学设施,调整专业设置,先后开

办家电维修、服装裁剪、民用建筑、电子实用技术、电算化会计、文秘打字、英语培训、幼儿教育、财务会计、计算机等10个专业,进行了玉雕加工、电算化会计、工人岗前教育和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操作学习四种培训,并相继建立了家电维修、服装裁剪、玉雕加工和食用菌培植四种产业,为永昌经济发展培养了3000多名技术人才,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大中专人才1000多名。其中幼儿教育专业两届毕业生全部被市、县、乡各学校幼儿园聘用,获得了用人单位的交口称赞。财会、计算机已成为稳定的、具有一定优势的拳手专业。还设有成人电大汉语言文学、财务与计算机、小学教育管理、英语等大专、本科层次专业,在金昌市职业学校中办学层次最全、规模最大、专业最齐。总体而言,我校职业教育一直走得是以升学为主的路子。 职业教育发展与当前形势及经济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没有完全得到落实,重普教轻职教的现象依然存在;二是职业教育办学步履艰难,生源严重不足,办学专业单一,办学仍以升学为目的,没形成特色办学;三是职高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四是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这

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政策扶持,给我市的中等职业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尽管如此,但由于受社会对职业教育不认可等方面的影响,我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问题还是不少,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最薄弱环节,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面临着数量和质量的双重短缺,职业教育最重要的办学模式----校企合作还没有制度化的突破,另外在招生、教学、就业和发展等方面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的得到妥善解决,将会制约着我市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影响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因 1、招生困难的原因 生源为学校的发展之本,但是招生却是中等职业教育的老大难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市教育主管部门和所有的中等职业学校都把招生工作放在学校所有工作的首要位置,被视为“一把手”工程,为什么仍然出现招生困难呢?我们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普通高中持续升温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几乎所有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只有读普通高中上大学才有出路。伴随着前几年普通高校的盲目扩招,我市普通高中尤其是省级重点高中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为中考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进入普通高中提供了条件,绝大部分有升学愿望的初中毕业生都进入到普通高中学习,导致职业高中招生十分困难,“普职比”受到影响。 (2)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不高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所招收的学生大多中考成绩在普通高中分数线以下(有的没有参加中考),成绩普遍较差,这些学生也大多对学习没有兴趣,自身还带有不少不良习惯,与普通高中相比,学生在遵守校纪校规和学习积极性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违纪违规事件时有发生,管理难度很大。家长担心将孩子送到职业学校不仅学不到应学的知识,而且还会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因此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不高。 (3)职业学校布局不合理 受教育产业化的影响,我市各类民办职业学校迅速成长,各级各类职业学校为了生源,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每到春秋两季招生时节,所有的职业学校发动全校教职工进行招生宣传,有的还发动部分学生回母校“招兵买马”。招生方式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由于竞争为数不多的生源,进一步导致公办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陷入困境。 (4)生源外流严重 与周边发达县市相比,我市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规模和条件仍然相对落后,因此每年我市都有相当一部分初中毕业生到外地就读省直职业中专和普通中专,造成有限的生源

科研课题项目管理经费(同名47386)

科研课题项目管理经费(同名47386)

项目经费是指项目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一般包括:人员费、设备费、能源材料费、试验外协费、技术引进费、差旅费、会议费、知识产权保护费、管理费和其他相关费用。 人员费,指直接参加项目研究开发人员支出的工资性费用。项目组成员所在单位有人员事业费拨款的,由其所在单位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标准从人员事业费中及时足额支付给项目组,并按规定在项目经费预算的相关科目中列示,不得在财政资助的项目经费中重复列支。 设备费,指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所必需的专用仪器、设备、样品、样机购置费及设备试制费。 能源材料费,指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所发生的原材料、燃料动力、低值易耗品等费用。 试验外协费,指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所发生的租赁费用、带料外加工费用及委托外单位或合作单位进行的试验、加工、测试等费用。 技术引进费,指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所发生的购买专有技术、技术成果等费用。 差旅费,指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所发生的调研、考察、现场试验等工作的交通、住宿等费用。 会议费,指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组织召开的与项目研究有关的专题技术、学术会议的费用。 知识产权保护费,指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为申请国内外知识产权保护所发生的费用。 管理费,指项目承担单位为组织管理项目而支出的各项费用。包括现有仪器设备和房屋使用费或折旧、直接管理人员费用和其他相关管理支出。管理费占项目经费总预算的比例原则不超过5%,特殊情况根据项目实施内容及承担单位的性质核定。 第三章项目经费预算 申报与核批 第八条项目申报单位按有关要求申报省科技计划项目寸,应当编制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预算。 第九条项目经费预算包括经费来源预算:和经费支出预算。经费来源预算包括用于同一项目的各种不同渠道的经费,经费支出预算包括与项目研究开发有关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项目经费预算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第十条项目申报单位科技主管部门应对项目申报单位申报的项目经 费预算进行审核,并签署书面审核意见。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专科教育的比较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2a357625.html,/research/system/policy/1358.shtml 搜索时间:2009年7月11日星期六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专科教育的比较 吕鑫祥 各类各级教育之间的区别,实质在于培养目标的差异,其他因素大都由此而派生。因而,本文着重进行有关教育的培养目标的探讨,然后进行相关因素的研究。 当前,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水平,已达到一定程度。我国社会的人才结构与世界发达国家已基本相同。我国教育类型和层次的构成也不可能离开世界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所以进行国际比较研究也是廓清本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1991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培养能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适应基层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生产工作等一线需要的,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 国家教委高教司颁布的教学文件《普通高等学校工程专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基本要求(试行)》中提出:“学生毕业后主要去工业、工程第一线,从事制造、施工、运行、维修、测试等方面的工艺、技术和管理工作和一般设计工作”。 《普通高等医药专科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和基本要求》等文件中提出: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县及县以下农村和厂矿等基层医药卫生工作,或医药院校,医学科研及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辅助工作”。“毕业生主要担任卫生医师、临床医师、检验师、护理师、技师、中医师等职”。 《全国高等农林专科教育座谈会纪要》等文件提出:农林专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又红又专的高级农林技术应用人才和管理人才”。在业务方面“获得助理农艺师或高级技术员的基本训练”。 财经类专科教育有关文件提出:“普通高校财经专科教育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从事财经管理工作的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分配主要面向基层,在各级财经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 上述国家教委颁布的文件以及国家教委高教司颁布的各类高专教育的教学文件所提及的高专培养目标内容是迄今为止,对高专培养目标最明确具体的阐述。 1987年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工大学、职工业余大学、管理干部学院应当利用自己同企业、行业关系紧密的有利条件,结合需要,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企业事业单位培养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

职业教育课题开题报告

山东省教学研究课题 开题报告 课题编号 课题类别综合 课题名称 课题负责人 负责人所在单位 填表日期二○一○年五月

一、课题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变革与经济的发展,教育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和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全面展开,而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却相对滞后,无论在教育观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职业教育中的文化基础课程合理定位的问题尤为突出。 在中等职业学校中,“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训练,文化课的课时比例应当压缩;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上已经是失败者,再不能用文化课去难为学生;在省、市一级取消主要文化基础课程统一考试后,谁来评价文化课程的教学质量;没有文化课程质量标准与考核要求,是否会出现新的取消文化课程的做法……。实际上,对文化基础课程合理定位问题的不同看法一直伴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1997年教育部提出的中等职业教育文化课教学要求,和统一教材、统一课时、统一考核的做法,是应对社会反映和高职需求的,一方面,它保证了文化基础知识教学的质量,也稳定了教学秩序;另一方面,随着生源总体水平的下滑,片面追求水平测试通过率,使文化课教学走入了应试的歧途。 针对于上述情况的出现,2000年3月,国家教育部职成教司《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改革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指

导和教学质量的监督检查。当前既要注意克服随意降低教学要求,忽视文化基础教育的倾向,又要防止盲目加大文化基础教育比重、削弱职业技能训练,片面追求对口升学的做法。”2004年,在《教育部关于在职业学校逐步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中专门对文化课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调整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目标,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根据职业学校学习者的实际文化程度和劳动就业的实际需要,按照有利于学习者发展的原则,在满足专业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各地和职业学校应对语文、数学、外语等文化基础课程实施不同的课程目标,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学分。积极开发面向不同专业的文化基础课程。在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组织中,要尊重学习者意愿,允许学习者根据学业进展情况对文化课程进行多次选择。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习者顺利完成所选定的课程目标。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机构应当加强对职业学校教学过程的科学管理,避免简单化地组织和安排文化基础课程的统一考试。” 二、课题研究目的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明职业教育中文化基础课程定位不合理的原因。 2、针对文化基础课程定位不合理的原因,运用现代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思想,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探讨适合职业教育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 3、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探索职业教育中文化基础课程合理的方法、途径、策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