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房颤示范管理组织路径-2018年度版

房颤示范管理组织路径-2018年度版

房颤示范管理组织路径-2018年度版
房颤示范管理组织路径-2018年度版

心房颤动规范管理路径

目录

一、心房颤动患者的筛查

二、心房颤动分诊、诊断及鉴别诊断

三、心房颤动风险评估

四、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

五、心房颤动的心率控制

六、心房颤动的节律控制

七、心房颤动的介入治疗

八、心房颤动的外科治疗

九、心房颤动栓塞、出血并发症的会诊及管理

十、心房颤动患者的随访

十一、心房颤动数据库的填报

附录:参考文献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临床路径

左心耳封堵术临床路径

一、心房颤动患者的筛查

心房颤动(AF)的筛查工作对于早期诊断、及时给予干预治疗、减少并发症具有重大意义。筛查开展的地点可以在医院门诊、社区医院、公园及广场等人流量集中的地方。筛查通常是免费进行,普通人群自愿参与,此属于机会性筛查。据统计分析,心血管病专科医院AF 筛查阳性率在8%~10%。目前筛查方法及工具多种多样:1、症状询问、脉搏触诊、自动血压测量等,此类方法虽简便易行,敏感性为87%~97%,但特异性仅70%~81%;2、单导联心电图,为目前进行AF筛查的首选工具,具有方便快捷、识别准确、图形可以保存并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等优点,其敏感性为94%~98%,特异性76%~95% [1, 2];3、多导联心电图,如医院常用的3导Holter、12导Holter等,结果准确可靠,但存在费用相对较高、耗时太长、无法进行广泛筛查等问题;4、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相结合的智能穿戴设备,可以由筛查对象自行购置,用于长期监测,其敏感性98.5%,特异性91.4% [3~6];5、植入设备,如植入式Holter、永久性起搏器、ICD、CRT等,此类设备可以提示心房高频事件,部分设备可以提供心腔内电图以助诊断,结果可靠,可以有长达数年的监测时间,但费用昂贵、为有创性诊疗、无法大面积筛查[7-9]。

图1 AF患者的筛查流程图

二、AF患者的分诊、诊断及鉴别诊断

1 AF患者的分诊流程

AF患者到达医院后,医护人员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进行分诊,既要保证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又要保证医疗资源不被浪费[10, 11]。

图2 AF患者的分诊流程图

2 症状性AF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AF的主要症状有心悸、胸闷等,在缺乏直接证据的情况下,需要鉴别有相同症状的其他疾患,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频发早搏、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图3 症状性AF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流程图

[12]

三、AF患者的风险评估

患者在确诊为AF后,需要进行相关风险评估。

1 栓塞风险评估。目前常用CHA2DS2-VASc评分来进行栓塞风险的评估。如果为0分,可以不进行抗凝治疗,但需要注意到的是,0分仅仅只是说明血栓风险低,但并不意味着绝对不会发生栓塞事件;1分(女性性别独立1分除外),可以接受口服抗凝药物治疗;≥2分则推荐抗凝治疗[13-15]。

2 出血风险的评估。目前主要采用HAS-BLED评分法,≤2分提示出血风险较低;≥3分提示出血风险较高,但出血风险高并不意味着必须停用抗凝治疗,而应该注意筛查并纠正增加出血风险的可逆因素,并在接受抗凝治疗后加强监测,比如监测INR并努力保证其在治疗窗的稳定性[13-15]。

3 其他综合评估。如进行瓣膜病评估,决定手术方式及使用何种口服抗凝药物治疗;进行肥胖评估,决定是否需要进行AF的上游治疗;进行肾功能评估,以决定采用何种抗凝药物治疗以及药物的剂量如何调整;进行呼吸疾病的评估,决定采用何种治疗方式,以及控制心室率的β受体阻滞剂是否能够使用等[12, 1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