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评课稿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评课稿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评课稿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评课稿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评课稿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评课稿

其实倪老师的这节课确切的说我是听了3次;从第一次的准备到第二次的改进再到这次课的形成;我们也一起讨论修改好多具体细节.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判断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形状;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如果就按目标设计教学;就会显得单调;学生也不会得到持续发展;也不符合“课标”精神.于是倪老师精心、巧妙设计;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整节课他讲学生分成4人一小组;分别坐在四个不同的位置;以活动课的形式将课堂教学升华、拓展;推向高潮.

下面我就来讲几点我的想法;有些不足之处或者不到位的见解望谅解.

一、以活动形式开展教学;实物展示;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建立抽象的方位知识、识图方法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光靠传授、讲解学生很难建立三维空间方位的概念和知识.倪老师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传授的方法.在课堂一开始;倪老师就安排各个学生的座位;不同于常规的教学模式;小朋友们很有兴趣;一个个热情高涨;老师顺势提上课的要求.倪老师将自己在家里的储蓄罐从各个不同角度拍了几张照片;让学生猜猜是什么物体;学生各抒己见;一步步接近实物;老师及时总结观察物体要全面.同时倪老师给每个小组分发了一只不同颜色的小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次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个学生开始仔细观察小象;这节有趣的数学课拉开了序幕.

二、教学环节生动有趣;步步紧扣.

分发小象完毕后;倪老师以一句“你愿意跟小象做朋友吗?”拉近了学生与小象的距离;也更加激发学生想要了解小象.“说说你在小象的什么位置”很自然的引出下一个知识点.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倪老师多次安排小组讨论汇报;小组各个学生交换位置观察等活动;这样学生得到的知识才是真实的、完整的、生动的、牢固的.学生对事物的观察才是全面的、有序的.

但整节课下来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板书的安排还可以再设计简洁明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量还不是很大;我们对板书的要求自然会更高.其次新课标中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淡化方位点;避免出现前、后、左、右;以免引起歧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