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知识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知识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知识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论

本章目的在于使读者对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知识能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本章重点介绍了有关数据库结构和数据库系统组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以及常见的三种类型的数据库系统的特点。重点介绍关系数据库的有关知识。

1.1 数据管理技术发展史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对信息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地增加。数据作为表达信息的一种量化符号,正在成为人们处理信息时重要的操作对象。所谓数据处理就是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存储、分类、排序、检索、维护、加工、统计和传输等一系列工作全部过程的概述。数据处理的目的就是使我们能够从浩瀚的信息数据海洋中,提取出有用的数据信息,作为我们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决策依据。数据管理则是指对数据的组织、编码、分类、存储、检索和维护,它是数据处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心。数据处理工作由来以久,早在1880年美国进行人口普查统计时,就已采用穿孔卡片来存储人口普查数据,并采用机械设备来完成对这些普查数据所进行的处理工作。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以及其后其硬件、软件的迅速发展,加之数据库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为数据管理进入一个革命性阶段提供有力的支持。根据数据和应用程序相互依赖关系、数据共享以及数据的操作方式,数据管理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阶段,即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管理阶段和数据库管理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发生于六十年代以前,由于当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发展才刚刚起步,数据管理中全部工作,都必须要由应用程序员自己设计程序完成去完成。由于需要与计算机硬件以及各外部存储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直接打交道,程序员们常常需要编制大量重复的数据管理基本程序。数据的逻辑组织与它的物理组织基本上是相同的,因此当数据的逻辑组织、物理组织或存储设备发生变化时,进行数据管理工作的许多应用程序就必须要进行重新编制。这样就给数据管理的维护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并且由于一组数据常常只对应于一种应用程序,因此很难实现多个不同应用程序间的数据资源共享。存在着大量重复数据,信息资源浪费严重。

【2】文件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发生于六十年代,由于当时计算机硬件的发展,以及系统软件尤其是文件系统的出现和发展,人们开始利用文件系统来帮助完成数据管理工作,具体讲就是:数据以多种组织结构(如顺序文件组织、索引文件文件组织和直接存取文件组织等)的文件形式保存在外部存储设备上,用户通过文件系统而无需直接与外部设备打交道,以此来完成数据的修改、插入、删除、检索等管理操作;使用这种管理方式,不仅减轻进行数据管理的应用程序工作量,更重要地是,当数据的物理组织或存储设备发生变化时,数据的逻辑组织可以不受任何影响,从而保证了基于数据逻辑组织所编制的应用程序也可以不受硬件设备变化的影响。这样就使得程序和数据之间具有了一定的相互独立性。

但由于数据文件的逻辑结构完全是根据应用程序的具体要求而设计,它的管理与维护完全是由应用程序本身来完成,因此数据文件的逻辑结构与应用程序密切相关,当数据的逻辑结构需要修改时,应用程序也就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修改;同样当应用程序需要进行变动时,常常又会要求数据的逻辑结构进行相应的变动。在这种情况下,数据管理中的维护工作量也是较大的。更主要的是由于采用文件的形式来进行数据管理工作,常常需要将一个完整的、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人为地分割成若干相互独立的文件,以便通过基于文件系统的编程来实现来对它们的管理操作。这样做同样会导致数据的过多冗余和增加数据维护工作的复杂性。例如人事部门、教务部门和医务部门对学生数据信息的管理,这三个部门中

有许多数据是相同的,如姓名、年龄、性别等,由于是各部门均是根据自己的要求,建立各自的数据文件和应用程序,这样不仅造成了大量的相同数据重复存储,而且在修改时,常常需要同时修改三个文件中的数据项,如修改学生年龄,此外若需要增加一个描述学生的数据项,如通讯地址,那么所有的应用程序就必须都要进行相应的修改。除此之外,采用文件系统来帮助进行数据管理工作,在数据的安全和保密等方面,也难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

【3】数据库管理阶段

1在不断改进和完善文件系统的过程中,从六十年代后期开始,人们逐步研究和发展了以数据的统一管理和数据共享为主要特征的数据库系统。即在数据在统一控制之下,为尽可能多的应用和用户服务,数据库中的数据组织结构与数据库的应用程序相互间有较大的相对独立性等。与以往前数据管理方法和技术相比,利用数据库系统来进行数据管理工作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

(1)从整体角度组织数据

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最大差别就在于前者在描述数据时,不仅仅是对数据本身进行描述,而且对数据之间的相互联系也进行了描述。因此在组织数据时是从一个相对较高的整体角度进行的,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个别的数据管理应用场合。如前面提到的人事部门、教务部门和医务部门对学生数据的管理工作,在利用数据库系统来进行管理时,若从整体考虑,其数据的组织结构如图1.1所示。

学生信息数据公用部分

人事部门学生数据专用部分教务部门学生数据专用部分医务部门学生数据专用部分

图1.1 学生信息数据组织结构

采用这种数据组织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了文件系统的数据组织中所存在的数据冗余以及数据一致性维护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它可以使人们从更高的全局角度出发,合理地组织数据,从而有利于更大范围内的数据资源的共享,提高信息的使用效率。

(2)数据可为多个应用服务

正因为数据库中的数据是从整体角度进行组织的,因此,数据库中所存储的数据往往就不仅局限于只为一二个应用提供服务,而是在更大范围内为仅可能多的应用提供服务,如图1.1所示的一个数据库中所存储的数据,就至少可以为三个部门的应用提供服务。而实际上如图1.1所示的数据组织结构仅仅只是一个学校数据管理数据库中的一小部分。与此同时由于数据库系统是以多级(层)组织模式对数据进行组织的,各级(层)模式之间的映射是由数据库系统自己完成的,这就使得数据与程序之间可以具有较高的物理和逻辑相对独立性。正是这一点,给数据库中的数据为多个应用提供服务奠定了基础。事实上数据库的规模越大,所能够提供的应用服务就可以越多,也就越能体现出数据库在数据管理中的优势。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随着数据库中数据规模的扩大,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制作和维护的工作也在迅速增加。

(3)有一个数据库系统的管理软件

任何数据库系统都包含一个管理软件,即数据库系统的管理软件,通常又称为数据库管理系统,它负责统一管理数据库系统中所有数据资源,是数据库系统与用户应用之间的接口,通过它,用户可以不必要了解过多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库本身许多专业知识,更不用去了解数据库系统是如何完成数据管理工作的具体细节,如文件如何打开、关闭、读、写等等,就可以通过编写一些较为简单数据库应用程序,很方便地完成在较高级别逻辑组织基础上的数据管理工作。除此之外,数据库管理系统还负责完成在对数据库进行并发访问时,保证数据一

致性的并发控制工作;保证数据安全性的访问控制工作;以及在数据库系统出现故障时,提供保证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的恢复机制等诸多数据库系统本身的各种管理控制工作。因此这里也可以看出,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的强弱及其各项性能指标的好坏,是衡量数据库系统质量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利用数据库系统进行数据管理工作,不仅可以保证数据的物理组织结构和存储设备与数据库应用程序之间保持相互独立性;同时也可以保证数据的逻辑组织结构与数据库应用程序之间保持最大可能的相互独立性,即当数据的逻辑组织结构发生变化时,数据库应用程序的变动被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由此可大大地减少数据库应用程序的开发与维护的工作量。

在数据库管理阶段,根据数据库系统本身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的特点及所采用的相应数据库系统技术,可以认为数据库管理到目前为止已发展经历了三代,即层次网状模型代、关系模型代和面向对象模型代。

(1)层次网状模型代:流行于六十至七十年代,在这一代中的数据库系统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均是层次模型或网状模型。世界上第一个数据库系统是于1964年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开发成功的IDS(Integrated Data Store),它就是基于网状模型的数据库系统。IBM公司于六十年代末推出了第一个商品化的层次数据库系统IMS(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tem),它们的出现与应用为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关系模型代:流行于七十至八十年代,在这一代中的数据库系统所支持的数据的数据模型均是关系模型。以关系(表)形式组织数据。1970年Codd提出了关系数据模型,由于其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抽象级别较高,且简单清晰,便于理解应用。到了七十年代末,出现了不少关系数据库系统,其中具有代表性应首推IBM公司推出的SQL/DS和DB2两个商品化关系数据库系统。进行八十年代以后,关系数据库系统已成为数据库系统发展的主流,几乎所有新推出的数据库系

统产品都是关系型的,它们中不仅有用于大型机和小型机数据库产品,而且有可用于微机的数据库产品。市场上开始出现关系数据库的系列产品,这其中发行量较大且在我国用得较多的有Oracle、Sybase、Sysbase、Informix、FoxPro等。随着微机和计算机网络的广泛普及和应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在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得到很大发展。其理论和技术日趋成熟。目前几乎所有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均是关系型的,而且几乎所有主要关系数据库系统均已被扩充为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3)面向对象代:开始九十年代,在这一代中的数据库系统支持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它是数据库技术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相结合的产物。作为新一代数据库系统,现在已有了一些商品化系统。但其具体应用尚不多。

1.2 数据库系统

本节主要介绍有关数据库结构和数据库系统组织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概念,使读者对数据库系统的内涵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

1.2.1 数据库系统概念

由于数据库系统是一个由许多基本概念、技术方法和其应用对象所组成的复杂的有机整体。很难用一两句话将其描述清楚。但为了使读者对它有一个总体的了解,首先这里我们试着给出一个关于数据库系统的定义,即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库是一个已被规格化和结构化且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这些数据中不存在有害的或无意义的冗余;数据的组织与存储结构与使用这些数据的程序相互独立;数据库中的数据可同时为多个应用服务;数据库中的数据定义、输入、修改和检索等所有操作均是按一种公用的且可控的方式进行。根据这一数据库定义以及实际

应用的具体数据库系统的情况,我们可以认为一个数据库系统实际上是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它们是数据库、多种应用和数据库管理系统。这三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1.2所示。

(1)数据库:相互关联的且具有最小冗余的数据在其中按照一定物理组织结构存放,并且从用户和数据库管理系统角度来看,这些数据又是按一定逻辑结构组织的。这种物理组织结构和逻辑组织结构在最大程度上与用户所编制的应用程序相互独立。

(2)多种应用:数据库中的数据,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控制与管理之下,可以同时为多种不同内容的应用提供服务,即可以为多个不同目的用户服务,各用户所操作使用的数据可以是相互交叉的。用户的操作方式既可以按以数据输入/输出和数据维护为主的数据流量较大的批处理方式进行;也可以按以查询为主的数据流量较小的联机处理方式进行,必要时还可以通过编程来完成对数据库中数据的各种操作。

(3)数据库管理系统:它一方面负责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管理和维护;一方面为用户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提供一种公用的操作方法,接收用户的操作命令,帮助完成有关的对数据库的操作并保障数据库的安全。

根据对数据库的定义以及数据库系统基本组成及作用的描述,我们认为一个的数据库系统应该具有的以下五个基本特点:

【1】由于数据库系统是从整体角度考虑数据的组织,因此它必须有能力描述能够反映客观事物及其相互联系的复杂数据模型,使用它能够对数据本身及相互间的各种关系进行充分描述,这也是人们为什么要采用数据库系统来进行数据管理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数据库系统共提供了四种数据模型,它们是层次数据模型、网状数据模型、关系数据模型和对象数据模型,一种类型数据库系统通常只提供

上述其中一种数据模型描述方法,即只支持其中一种数据模型的数据逻辑组织结构。

用户1

用户2

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

....

用户n

图1.2 数据库系统组成

【2】数据库中数据的独立性。为了说明这一点,首先我们介绍两个概念,(1)数据在物理存储设备上的组织结构被称为数据的物理组织;(2)数据在用户或应用程序面前所表现出的组织结构被称为数据的逻辑组织;一种数据的逻辑组织,可以采用不同的物理组织来实现,物理组织的好坏影响着系统的性能和效率。在运行阶段中,由于性能的要求或存储设备的改变,从而引起数据物理组织的改变,这种改变称为数据的再组织。用户在编制应用程序时,则是根据数据的逻辑组织对数据进行操作的。因此数据物理组织的变化,不会影响数据的逻辑组织,因而也就不会影响已有的应用程序,这种情况就被称为数据的物理独立性;而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当数据的逻辑组织发生变化时,如数据模型中增加了新的记录类型,某一记录类型中增加了新的数据项等,原有应用程序的执行不受影响或影响最小。数据的独立性,包括物理和逻辑的独立性,都是由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维护的。

【3】数据共享,由于数据库是从整体的角度对数据进行组织的,并在保证数据一致性的情形之下,使数据库中的数据为尽可能多的用户提供应用服务。这些用户所使用的数据可以是交叉的,即数据可以共享。如果数据不能共享,数据库中

则必然会出现大量的冗余数据,这样不仅造成存储空间的浪费,更主要的是由此可能带来数据不一致的隐患。

【4】数据库系统的安全可靠与完整,一个数据库系统的可靠性体现在它的软件系统运行故障率很小以及在数据库系统由于各种意外而出现故障时,数据库中的数据的损失最小;安全性是指数据库系统对其所存储的数据的保护能力,能够有效地防止数据有意无意地泄露或篡改,控制数据的授权访问等。而数据库系统的完整性则是指在多用户操作数据情况下,数据能够保持一致性。这些特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1〉安全性控制

安全性控制主要指的是数据库的保密性。并不是每个用户都能够存取数据库中所有数据的,负责人和全体工作人员允许掌握的数据范围显然是有区别的,数据库系统把各用户存取数据的权利分成若干等级,如教学人员作为一个用户可以登录学生的成绩,而学生作为一个用户则仅可以查阅成绩而无法对它进行修改或删除。通过对各个用户授于不同的使用权限,以确保数据库免遭损害和被非法使用,通常是通过采用口令密码以及数据库中数据访问授权等方法对使用者操作数据的合法权进行检验,以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安全性的保护控制。

〈2〉完整性控制

所谓完整性包括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正确的数据不一定是有效的。如若用两位阿拉伯数字来表示月份,在输入14来代表月份时显然是无效的。数据库系统应提供尽可能多的检验措施,以确保数据库中的数据满足用户所要求的各种约束要求。

〈3〉并发控制

在多用户操作使用数据库系统的情况下,不同用户并行地操作数据库就可能引起对数据库的干扰,从而使得数据库中的数据发生不一致的问题。如当甲用户

从数据库中预定了仅剩的一张机票之后,若在数据库尚来不及将剩余的机票数改为零时,乙用户又请求订票时怎么办?显然对这种并发的操作要采取某种控制措施,最常用的方法是封锁技术,以排除和避免这种错误的发生,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操作能够正确完成执行。

〈4〉故障的发现与恢复

由于数据库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很难保证不产生故障、出现意义或受到破坏,而且往往这些情况的发生的时间都是随机的,如断电、用户误操作等,而重建一个数据库往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代价,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因此数据库系统应提供应急保护设施,一旦系统的软硬件发生故障或用户误操作导致系统异常时,系统应能够以尽量小的代价,尽快地恢复数据库的内容和系统的正常运行。【5】良好的人机接口与性能,任何数据库系统最终都是要和用户打交道,系统所具有的各种功能最终都需要由用户来进行操作使用。简单易学、操作简便和用户界面友好是任何一个数据库系统所必须的。此外系统的响应速度,单位时间内数据的吞吐量也是衡量数据库性能重要指标。

1.2.2 数据库结构

在上一小节,我们介绍了数据库系统所涉及的三个基本成分以及数据库系统所应具有的五个特点,在这一小节中,我们将略为详尽地介绍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组成之一,数据库的有关知识。在数据库技术中,为了提高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采用了分级(层)方法,将数据库中数据的组织结构划分成多个级(层)。根据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所提出的报告,数据库的数据组织结构可以分为三个相互关联的层次,它们分别是概念层数据模式、用户层数据模式和物理层数据模式。

数据库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

数据库基础知识试题 部门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分,共30分) 1.DELETE语句用来删除表中的数据,一次可以删除( )。D A .一行 B.多行 C.一行和多行 D.多行 2.数据库文件中主数据文件扩展名和次数据库文件扩展名分别为( )。C A. .mdf .ldf B. .ldf .mdf C. .mdf .ndf D. .ndf .mdf 3.视图是从一个或多个表中或视图中导出的()。A A 表 B 查询 C 报表 D 数据 4.下列运算符中表示任意字符的是( )。B A. * B. % C. LIKE 5.()是SQL Server中最重要的管理工具。A A.企业管理器 B.查询分析器 C.服务管理器 D.事件探察器 6.()不是用来查询、添加、修改和删除数据库中数据的语句。D A、SELECT B、INSERT C、UPDATE D、DROP 7.在oracle中下列哪个表名是不允许的()。D A、abc$ B、abc C、abc_ D、_abc 8.使用SQL命令将教师表teacher中工资salary字段的值增加500,应该使用的命令 是()。D A、Replace salary with salary+500 B、Update teacher salary with salary+500 C、Update set salary with salary+500 D、Update teacher set salary=salary+500 9.表的两种相关约束是()。C

数据库系统基础教程(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Database Systems: The Complete Book Solutions for Chapter 2 Solutions for Section 2.1 Exercise 2.1.1 The E/R Diagram. Exercise 2.1.8(a) The E/R Diagram Kobvxybz Solutions for Section 2.2 Exercise 2.2.1 The Addresses entity set is nothing but a single address, so we would prefer to make address an attribute of Customers. Were the bank to record several addresses for a customer, then it might make sense to have an Addresses entity set and make Lives-at a many-many relationship. The Acct-Sets entity set is useless. Each customer has a unique account set containing his or her accounts. However, relating customers directly to their accounts in a many-many relationship conveys the same information and eliminates the account-set concept altogether. Solutions for Section 2.3 Exercise 2.3.1(a) Keys ssNo and number are appropriate for Customers and Accounts, respectively. Also, we think it does not make sense for an account to be related to zero customers, so we should round the edge connecting Owns to Customers. It does not seem inappropriate to have a customer with 0 accounts;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论 本章目的在于使读者对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知识能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本章重点介绍了有关数据库结构和数据库系统组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以及常见的三种类型的数据库系统的特点。重点介绍关系数据库的有关知识。 1.1 数据管理技术发展史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对信息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地增加。数据作为表达信息的一种量化符号,正在成为人们处理信息时重要的操作对象。所谓数据处理就是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存储、分类、排序、检索、维护、加工、统计和传输等一系列工作全部过程的概述。数据处理的目的就是使我们能够从浩瀚的信息数据海洋中,提取出有用的数据信息,作为我们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决策依据。数据管理则是指对数据的组织、编码、分类、存储、检索和维护,它是数据处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心。数据处理工作由来以久,早在1880年美国进行人口普查统计时,就已采用穿孔卡片来存储人口普查数据,并采用机械设备来完成对这些普查数据所进行的处理工作。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以及其后其硬件、软件的迅速发展,加之数据库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为数据管理进入一个革命性阶段提供有力的支持。根据数据和应用程序相互依赖关系、数据共享以及数据的操作方式,数据管理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阶段,即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管理阶段和数据库管理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发生于六十年代以前,由于当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发展才刚刚起步,数据管理中全部工作,都必须要由应用程序员自己设计程序完成去完成。由于需要与计算机硬件以及各外部存储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直接打交道,程序员们常常需要编制大量重复的数据管理基本程序。数据的逻辑组织与它的物理组织基本上是相同的,因此当数据的逻辑组织、物理组织或存储设备发生变化时,进行数据管理工作的许多应用程序就必须要进行重新编制。这样就给数据管理的维护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并且由于一组数据常常只对应于一种应用程序,因此很难实现多个不同应用程序间的数据资源共享。存在着大量重复数据,信息资源浪费严重。 【2】文件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发生于六十年代,由于当时计算机硬件的发展,以及系统软件尤其是文件系统的出现和发展,人们开始利用文件系统来帮助完成数据管理工作,具体讲就是:数据以多种组织结构(如顺序文件组织、索引文件文件组织和直接存取文件组织等)的文件形式保存在外部存储设备上,用户通过文件系统而无需直接与外部设备打交道,以此来完成数据的修改、插入、删除、检索等管理操作;使用这种管理方式,不仅减轻进行数据管理的应用程序工作量,更重要地是,当数据的物理组织或存储设备发生变化时,数据的逻辑组织可以不受任何影响,从而保证了基于数据逻辑组织所编制的应用程序也可以不受硬件设备变化的影响。这样就使得程序和数据之间具有了一定的相互独立性。 但由于数据文件的逻辑结构完全是根据应用程序的具体要求而设计,它的管理与维护完全是由应用程序本身来完成,因此数据文件的逻辑结构与应用程序密切相关,当数据的逻辑结构需要修改时,应用程序也就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修改;同样当应用程序需要进行变动时,常常又会要求数据的逻辑结构进行相应的变动。在这种情况下,数据管理中的维护工作量也是较大的。更主要的是由于采用文件的形式来进行数据管理工作,常常需要将一个完整的、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人为地分割成若干相互独立的文件,以便通过基于文件系统的编程来实现来对它们的管理操作。这样做同样会导致数据的过多冗余和增加数据维护工作的复杂性。例如人事部门、教务部门和医务部门对学生数据信息的管理,这三个部门中

数据库系统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重点知识)

数据库系统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重点知识)

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2 试题十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 题目要 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是( )、数据独立、减少数据冗余、避免数据不一致 和加强了数据保护。 A .数据共享 B .数据存储 C .数据应用 D .数据保密 2. 数据库系统中,物理数据独立性是指( )。 A .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 B .应用程序与DBMS 的相互独立 C .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的物理模式是相互独立的 D .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 3. 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描述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征 的是( )。 A .外模式 B .内模式 C .存储模式 D .模式 4. E-R 模型用于数据库设计的哪个阶段( )? A .需求分析 B .概念结构设计 C .逻辑结构设计 D .物理结构设计 5. 现有关系表:学生(宿舍编号,宿舍地址,学号,姓名,性别,专 业,出生日期)的主码是( )。 (考 生 答 题 不 得 超 过 此 线)

A.宿舍编号 B.学号 C.宿舍地址,姓名 D.宿舍编号,学号 6.自然连接是构成新关系的有效方法。一般情况下,当对关系R和S使用自然连接时,要求R和S含有一个或多个共有的()。 A.元组 B.行 C.记录D.属性 7.下列关系运算中,()运算不属于专门的关系运算。 A.选择B.连接 C.广义笛卡尔积D.投影 8. SQL语言具有()的功能。 A.关系规范化、数据操纵、数据控制 B.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 C.数据定义、关系规范化、数据控制 D.数据定义、关系规范化、数据操纵 9.如果在一个关系中,存在某个属性(或属性组),虽然不是该关系的主码或只是主码的一部分,但却是另一个关系的主码时,称该属性(或属性组)为这个关系的() A.候选码 B.主码 C. 外码 D. 连接码 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3

南京理工大学《数据库系统基础教程》试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60(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在答题纸上涂黑) 1.一个事务中的一组更新操作是一个整体,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不执行。这是事务的:A.原子性B.一致性 C.隔离性 D.持久性 2.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描述一个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A.外模式 B.模式 C.存储模式D.模式 3.关于联系的多重性,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 A.一个多对多的联系中允许多对一的情形。 B.一个多对多的联系中允许一对一的情形。 C.一个多对一的联系中允许一对一的情形。 D.一个多对一的联系中允许多对多的情形。 4.考虑学校里的"学生"和"课程"之间的联系,该联系的多重性应该是: A. 一对一 B. 多对一 C. 一对多 D. 多对多 5.下面哪种约束要求一组属性在同一实体集任意两个不同实体上的取值不同。 A. 键(key)约束。 B. 单值约束。 C. 参照完整性。 D. 域(domain)约束 6.关系模型要求各元组的每个分量的值必须是原子性的。对原子性,下面哪种解释不正确:A.每个属性都没有部结构。 B.每个属性都不可再分解。 C.各属性值应属于某种基本数据类型。 D.属性值不允许为NULL。 7.对于一个关系的属性(列)集合和元组(行)集合,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 A.改变属性的排列次序不影响该关系。 B.改变元组的排列次序不影响该关系。 C.改变元组的排列次序会改变该关系。 D.关系的模式包括其名称及其属性集合。 8.若R是实体集R1与R2间的一个多对多联系,将其转换为关系R',哪种说法不正确:A.R'属性应包括R1与R2的所有属性。 B.R'属性应包括R1与R2的键属性。 C.R1与R2的键属性共同构成R'的键。 D.R'的属性应包括R自身定义的属性。 9.关于函数依赖的判断,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 A.若任意两元组在属性A上一致,在B上也一致,则有A → B成立。 B.若任意两元组在属性A上一致,在B上不一致,则A → B不成立。 C.若任意两元组在属性A上不可能一致,则不管在B上是否一致,有A → B成立。

数据库系统概论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数据库(DB):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娇小的冗余度、交稿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间的数据管理系统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途: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事物管理和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其他功能。 数据库系统(DBS):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目的:存储信息并支持用户检索和更新所需的信息。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概念模型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 码,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 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实体型,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必然具有的共同的特征和性质。 实体集,同一类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联系 两个实体型之间的联系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多对多联系 关系模型关系,元组,属性,码,域,分量,关系模型 关系数据模型的操纵与完整性约束关系数据模型的操作主要包括查询,插入,删除和更新数据。这些操作必须满足关系完整性约束条件。关系的完整性约束条件包括三大类: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模式:(逻辑模式)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

数据库系统基本知识讲解

三、数据库的概念与用途 数据库的概念 什么是数据库呢当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这一概念时就有不同的定义(当然是描述性的)。例如,称数据库是一个“记录保存系统”(该定义强调了数据库是若干记录的集合)。又如称数据库是“人们为解决特定的任务,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相关的数据的集合”(该定义侧重于数据的组织)。更有甚者称数据库是“一个数据仓库”。当然,这种说法虽然形象,但并不严谨。严格地说,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在经济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常常需要把某些相关的数据放进这样“仓库”,并根据管理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企业或事业单位的人事部门常常要把本单位职工的基本情况(职工号、姓名、年龄、性别、籍贯、工资、简历等)存放在表中,这张表就可以看成是一个数据库。有了这个“数据仓库”我们就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查询某职工的基本情况,也可以查询工资在某个范围内的职工人数等等。这些工作如果都能在计算机上自动进行,那我们的人事管理就可以达到极高的水平。此外,在财务管理、仓库管理、生产管理中也需要建立众多的这种“数据库”,使其可以利用计算机实现财务、仓库、生产的自动化管理。 给数据库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数据库是存储在一起的

相关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是结构化的,无有害的或不必要的冗余,并为多种应用服务;数据的存储独立于使用它的程序;对数据库插入新数据,修改和检索原有数据均能按一种公用的和可控制的方式进行。当某个系统中存在结构上完全分开的若干个数据库时,则该系统包含一个“数据库集合”。 数据库的优点 人事基本档案 使用数据库可以带来许多好处:如减少了数据的冗余度,从而大大地节省了数据的存储空间;实现数据资源的充分共享等

数据库系统基础教程(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2

Database Systems: The Complete Book Solutions for Chapter 2 Solutions for Section 2.1 Exercise 2.1.1 The E/R Diagram. Exercise 2.1.8(a) The E/R Diagram Kobvxybz Solutions for Section 2.2 Exercise 2.2.1 The Addresses entity set is nothing but a single address, so we would prefer to make address an attribute of Customers. Were the bank to record several addresses for a customer, then it might make sense to have an Addresses entity set and make Lives-at a many-many relationship. The Acct-Sets entity set is useless. Each customer has a unique account set containing his or her accounts. However, relating customers directly to their accounts in a many-many relationship conveys the same information and eliminates the account-set concept altogether. Solutions for Section 2.3 Exercise 2.3.1(a) Keys ssNo and number are appropriate for Customers and Accounts, respectively. Also, we think it does not make sense for an account to be related to zero customers, so we should round the edge connecting Owns to Customers. It does not seem inappropriate to have a customer with 0 accounts;

数据库系统基本知识讲解

数据库系统基本知识讲解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三、数据库的概念与用途 数据库的概念 什么是数据库呢当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这一概念时就有不同的定义(当然是描述性的)。例如,称数据库是一个“记录保存系统”(该定义强调了数据库是若干记录的集合)。又如称数据库是“人们为解决特定的任务,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相关的数据的集合”(该定义侧重于数据的组织)。更有甚者称数据库是“一个数据仓库”。当然,这种说法虽然形象,但并不严谨。严格地说,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在经济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常常需要把某些相关的数据放进这样“仓库”,并根据管理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企业或事业单位的人事部门常常要把本单位职工的基本情况(职工号、姓名、年龄、性别、籍贯、工资、简历等)存放在表中,这张表就可以看成是一个数据库。有了这个“数据仓库”我们就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查询某职工的基本情况,也可以查询工资在某个范围内的职工人数等等。这些工作如果都能在计算机上自动进行,那我们的人事管理就可以达到极高的水平。此外,在财务管理、仓库管理、生产管理中也需要建立众多的这种“数据库”,使其可以利用计算机实现财务、仓库、生产的自动化管理。

给数据库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数据库是存储在一起的相关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是结构化的,无有害的或不必要的冗余,并为多种应用服务;数据的存储独立于使用它的程序;对数据库插入新数据,修改和检索原有数据均能按一种公用的和可控制的方式进行。当某个系统中存在结构上完全分开的若干个数据库时,则该系统包含一个“数据库集合”。 数据库的优点 人事基本档案 使用数据库可以带来许多好处:如减少了数据的冗余度,从而大大地节省了数据的存储空间;实现数据资源的充分共享等等。此外,数据库技术还为用户提供了非常简便的使用手段使用户易于编写有关数据库应用程序。特别是近年来推出的微型计算机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dBASELL,操作直观,使用灵活,编程方便,环境适应广泛(一般的十六位机,如

数据库系统基础教程课后答案第五章

Exercise 5.1.1 As a set: Average = 2.37 As a bag: Average = 2.48 Exercise 5.1.2 As a set:

Average = 218 As a bag: Average = 215 Exercise 5.1.3a As a set:

As a bag: Exercise 5.1.3b πbore(Ships Classes) Exercise 5.1.4a For bags: On the left-hand side: Given bags R and S where a tuple t appears n and m times respectively, the union of bags R and S will have tuple t appear n + m times. The further union of bag T with the tuple t appearing o times will have tuple t appear n + m + o times in the final result. On the right-hand side: Given bags S and T where a tuple t appears m and o times respectively, the union of bags R and S will have tuple t appear m + o times. The further union of bag R with the tuple t appearing n times will have tuple t appear m + o + n times in the final result. For sets: This is a similar case when dealing with bags except the tuple t can only appear at most once in each set. The tuple t only appears in the result if all the sets have the tuple t. Otherwise, the tuple t will not appear in the result. Since we cannot have duplicates, the result only has at most one copy of the tuple t. Exercise 5.1.4b For bags: On the left-hand side:

数据库基础知识答案版

数据库基础知识 (A)1.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DBS包括DB和DBMS B)DBMS包括DB和DBS C)DB包括DBS和DBMS D)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C)2.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是()。 A)DB包含DBS和DBMS B)DBMS包含DB和DBS C)DBS包含DB和DBMS D)没有任何关系 (B)3.DBMS的含义是:()。 A)数据库系统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数据库管理员 D)数据库(A)4.英文缩写DBMS代表含义是()。 A)数据库管理系统 B)数据库定义语言 C)Visual FoxPro D)数据库操作语言(A)5.数据库系统中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核心软件是()。 A)DBMS B)DB C)OS D)DBS (C)6.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A)数据库 B)操作系统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文件 (B)7.VFP支持的数据模型是()。 A)层次数据模型 B)关系数据模型 C)网状数据模型 D)树状数据模型(A)8.Visual FoxPro 支持的数据模型是()。 A)关系数据库模型 B)网状数据库模型 C)线性数据库模型 D)层次数据库模型(D)9.用数据二维表来表示实体及实体之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 A)实体–联系模型 B)层次模型 C)网状模型 D)关系模型 (C)10.Visual FoxPro 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所谓关系是指()。 A)各条记录中的数据彼此有一定的关系 B)一个数据库文件与另一个数据库文件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C)数据模型符合满足一定条件的二维表格式 D)数据库中各个字段之间彼此有一定的关系 (C)11.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关系是指()。 A)各条记录中的数据彼此有一定的关系 B)一个数据库文件与另一个数据库文件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第一章 数据库系统基础知识 答案

第 一 章 数 据 库 系 统 基 础 知 识一、选择题 秋: .根据关系模型的有关理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二维表中的每一列均有唯一的字段名 .二维表中不允许出现完全相同的两行 .二维表中行的顺序,列的顺序可以任意交换 .二维表中行的顺序,列的顺序不可以任意交换

年(春) . 是一个。 . 数据库系统 . 数据库管理系统 . 数据库 . 数据库管理员 . 实体模型反映实体及实体之间的关系,是人们的头脑对现实世界中客观事物及其 相互联系的认识,而是实体模型的数据化,是观念世界的实体模型在数据世界中的 反映,是对对现实世界的抽象。 . 数据模型 . 物理模型 . 逻辑模型 . 概念模型 年(春) . 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最主要区别是 A.数据库系统复杂,而文件系统简单 B.文件系统只能管理程序文件,而数据库系统能够管理各种类型的文件 C.文件系统管理的数据量较小,而数据库系统可以管理庞大的数据量 D.文件系统不能解决数据冗余和数据独立性问题,而数据库系统可以解决 . 关系模型的基本结构是。 .树形结构.无向图.二维表.有向图 秋: . 目前数据库管理系统()有许多不同的产品。在下列产品中,不属于()公司开发的是. . . . 年春 . 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关系型数据库中的每一个关系都是一个二维表 .在关系模型中,运算的对象和运算的结果都是二维表 .二维表中不允许出现任何数据冗余 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产品 .关键字是关系模型中的重要概念。当一个二维表(表)的主关键字被包含到另一个二维表(表)中时,它就称为表的。 .主关键字 .候选关键字.外部关键字 .超关键字 . 在关系模型中,关系运算分为传统集合的关系运算和专门的关系运算。在下列关系运算中,不属于专门的关系运算(即属于传统集合的关系运算)的是。 .投影 .联接 .选择 .合并 年(秋) .下列不属于关系代数运算的是。 . 查询. 投影 . 选择 . 联接 .实体是信息世界的术语,与之对应的数据库术语是。 . 文件.数据库. 记录. 字段 年春: .关系模型中,超关键字。 . 可由多个任意属性组成 . 能由一个属性组成,其值能唯一标识该关系模式中任何一个元组 . 可由一个或多个属性组成,其值能唯一标识该关系模式中任何一个元组

数据库基础知识点

1. 数据库的作用 持久化:永久得保存数据。 数据挖掘:通过以有信息,发掘出有价值的信息。 冗余:数据的重复出现,(插入,删除,修改)带来一些异常。查询时可以提高查询的效率。 2. 创建数据库,创建表,确定表中字段的类型 数据文件:.mdf(main data file主要数据文件) .ldf(log data file 日志数据文件) 数据完整性:保证数据库的数据是客观真实的,没有错误的。 数据库登录: 方式一:window身份验证,如果你具有登录操作系统的权限,你就可以登录登录数据库。 方式二:sql server身份验证,能够登录操作系统,还需要知道登录名和密码。 用户名sa 数据库管理者,他是数据库的最大权限拥有者 常用数据类型: 整型:bigint int smallint tinyint 货币:money smallmoney 时间:datetime smalldatetime 位:bit (0,1) 字符串:char varchar text(一个字符表示8位) Nchar nvarchar ntext(一个字符表示16位) 差异:1. 字符串类型需要加长度。Char(4) text,ntext不需要加长度 2. char varchar的区别 Char是固定长度的,char(8) 存储了’abc’会在’abc’之前加5个空格 Varchar 是可变长的varchar(20) 存储了’abc’,长度就是3 3. 如何分离附加数据库 4. 对数据库的增删改查(操作的是表中的数据) T_sql:sql+sql server对标准的加强 Sql当中不区分大小写。 增(insert):insert into表名values(字段1的值,字段2的值……) insert into表名(字段1,字段2)values(字段1的值,字段2的值……)—插入部分数据,其他的字段可以不插入,是因为允许为空

数据库基本知识(自己整理,初学者可以看一下,基于MySql)

数据库

1常见数据库 1.1MySql : 甲骨文 1.2Oracle: 甲骨文 1.3SQL Server: 微软 1.4Sybase: 赛尔斯 1.5DB2:IBM 2MySql基础知识 2.1关系结构数据模型数据库 2.2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2.2.1DDL(Data Definition Language):数据定义语言,用来定义数据库对象:库、表、列等 操作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IF NOT EXISTS]mydb1 USE mydb1 DROP DATABASE [IF NOT EXISTS] mydb1

ALTER DATABASE mydb1 CHARACTER SET utf8 操作表 插入表 CREATE TABLE stu( sid CHAR(6), sname VARCHAR(20), age INT, gender VARCHAR(10) ); 更改表 AL TER TABLE t_user ADD (student varcher(20)) AL TER TABLE t_user MODIFY gender CHAR(20) AL TER TABLE t_user CHANGE gender VARCHER(20) AL TER TABLE t_user REMANE genderTO genders AL TER TABLE t_user DROP gender 删除表 DROP TABLE t_user 2.2.2DM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数据操作语言,用来定义数据库记录(数据) 插入数据 INSERT INTO t_user VALUES() INSERT INTO 表名VALUES(值1,值2,…)

数据库复习基本知识

数据库复习基本知识 1、数据库的4个基本概念: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数据库(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概括的讲,数据库数据具有永久存储、有组织和可共享三个基本特点)、数据管理系统(DBMS)和数据库系统(DBS) 2、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库系统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化,这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这一,也是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且易扩充(数据共享可以大大减少数据冗余,节约存储空间,数据共享还能够避免数据之间的不相容性与不一致性)、数据的独立性高(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必须具备的4各控制功能1、数据的安全性保护2、数据的完整性检查 3、并发控制 4、数据库恢复) 3、数据库的定义: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大量、共享的数据集合。它可以提供各种用户共享,具有最小冗余度和较高的数据独立性。数据库管理系统在数据库建立、运用和维护时对数据库进行统一控制,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并在多用户同时使用数据库时进行并发控制,在发生故障后对数据库进行恢复。 4、两大数据模型:1、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2、数据模型(包括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逻辑模型主要用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数据模型应满足三方面的要求:1、能比较真实的模拟现实世界2、容易为人所理解3、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 < 5、概念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从现实世界到概念模型的转换是由数据库设计人员完成的。 6、数据模型:它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是用来描述数据、组织数据和对数据进行操作的。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包括逻辑模型(主要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等。它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和物理模型(对数据最底层的抽象,它描述数据在系统内部的表示方式和存取方方法是面向计算机系统的)从概念模型到逻辑模型的转换可以有数据可设计人员完成,也可以用数据可设计工具协助设计人员完成;从逻辑模型到物理模型的转换主要由数据库管理系统完成。 7、数据模型的组成三要素:1.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描述数据库的组成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联系,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相对来说属稳定不变的)2.数据操作(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的值允许执行的操作及有关操作规则,主要有查询和更新两大类操作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3.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是一组完整性规则在关系模型中,任何关系必须满足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两个条件) /

数据库系统基础教程课后答案

Solutions Chapter 4

4.1.1 4.1.2 a) b)

In c we assume that a phone and address can only belong to a single customer (1-m relationship represented by arrow into customer).

In d we assume that an address can only belong to one customer and a phone can exist at only one address. If the multiplicity of above relationships were m-to-n, the entity set becomes weak and the key ssNo of customers will be needed as part of the composite key of the entity set. In c&d, we convert attributes phones and addresses to entity sets. Since entity sets often become relations in relational design, we must consider more efficient alternatives. Instead of querying multiple tables where key values are duplicated, we can also modify attributes: (i) Phones attribute can be converted into HomePhone, OfficePhone and CellPhone. (ii) A multivalued attribute such as alias can be kept as an attribute where a single column can be used in relational design i.e. concatenate all values. SQL allows a query "like '%Junius%'" to search the multiple values in a column alias.

数据库课后答案 第一章(数据库基础知识)

数据库课后答案第一章(数据库基础知识)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基础教程》第一章参考答案 --责任人:崔朝霞 一、名词解释 关系数据库系统: 对应于一个关系模型的所有关系的集合称为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就是管理关系数据库,并将数据组织为相关的行和列的系统。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有两种:一种是物理上分布的,但逻辑上却是集中的。这种分布式数据库只适宜用途比较单一的、不大的单位或部门。另一种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在物理上和逻辑上都是分布的,也就是所谓联邦式分布数据库系统。由于组成联邦的各个子数据库系统是相对“自治”的,这种系统可以容纳多种不同用途的、差异较大的数据库,比较适宜于大范围内数据库的集成。多媒体数据库:能够管理数值、文字、表格、图形、图像、声音等多媒体的数据库称为多媒体数据库。 逻辑数据:逻辑数据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是对客

三、1.√2.√3.√4.× 四、1. 数据库最初是在大公司或大机构中用作大规模事务处理的基础。后来随着个人计算机的普及,数据库技术被移植到PC机(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上,供单用户个人数据库应用。接着,由于PC机在工作组内连成网,数据库技术就移植到工作组级。现在,数据库正在Internet和内联网中广泛使用。 2. 数据库系统是一个实际可运行的存储、维护和应用系统提供数据的软件系统,是存储介质、处理对象和管理系统的集合体。它通常由软件、数据库和数据管理员组成。其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各种宿主语言、实用程序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数据的插入、修改和检索均要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管理员负责创建、监控和维护整个数据库,使数据能被任何有权使用的人有效使用。数据库管理员一般是由业务水平较高、资历较深的人员担任。 数据库系统的个体含义是指一个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和用它建立起来的数据库;它的学科含义是指研究、开发、建立、维护和应用数据库系统所涉及的理论、方法、技术所构成的学科。在这一含义下,数据库系统是软件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常称为数据库领域。 数据库研究跨越于计算机应用、系统软件和理论三个领域,其中应用促进新系统的研制开发,新系统带来新的理论研究,而理论研究又对前两个领域起着指导作用。数据库系统的出现是计算机应用的一个里程牌,它使得计算机应用从以科学计算为主转向以数据处理为主,并从而使计算机得以在各行各业乃至家庭普遍使用。在它之前的文件系统虽然也能处理持久数据,但是文件系统不提供对任意部分数据的快速访问,而这对数据量不断增大的应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实现对任意部分数据的快速访问,就要研究许多优化技术。这些优化技术往往很复杂,是普通用户难以实现的,所以就由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完成,而提供给用户的是简单易用的数据库语言。由于对数据库的操作都由数据库管理系统完成,所以数据库就可以独立于具体的应用程序而存在,从而数据库又可以为多个用户所共享。因此,数据的独立性和共享性是数据库系统的重要特征。数据共享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为数据库系统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数据库系统的出现使得普通用户能够方便地将日常数据存入计算机并在需要的时候快速访问它们,从而使计算机走出科研机构进入各行各业、进入家庭。 3. Access、Sybase、SQL server、ORACLE、Foxpro等。 4.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信息需求的不断增强、信息资源的作用日益显现,是推动数据库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从

数据库系统概论基本知识点

数据库系统概论基本知识点(一) 第一章 1、什么是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 2、数据库模式的三个层次?(P31~33) 模式——也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视图 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他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数据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相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它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内部的表示方式。 3、什么是逻辑独立性,物理独立性?P10 逻辑独立性: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即数据的逻辑结构变了,用户程序可以不变。 物理独立性: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第二章 1、数据库的操作有哪两种类型? 常用的关系操作包括查询(Query)操作和插入(Insert)、删除(Delete)、修改(Update)操作两大部分 2、关系运算的基本概念(P52) 任何一种运算都是将一定的运算符作用于一定的运算对象上,得到预期的运算结果。所以运算对象、运算符、运算结果是运算的三大要素。 第三章 1、SQL语言的特点:(P79) ①综合统一、②高度非过程化、③面向集合的操作方式、 ④以同一种语法结构提供多种使用方式、⑤语言简洁,易学易用 2、WHERE子句与HA VING子句的区别(P100) WHERE子句与HA VING短语的区别在于作用对象不同。WHERE子句作用于基本表或视图,从中选择满足条件的元组。HA VING短语作用于组,从中选择满足条件的组。 3、SQL:增删改,查询(P83~88,P91~115,P115~117) ⑴定义基本表:CREATE TABLE 表名(列名1 数据类型[列级完整性约束条件] [,列名2 数据类型[列级完整性约束条件]] [,表级完整性约束条件]); ⑵删除表:DROP TABLE 表名; ⑶修改基本表:ALTER TABLE <表名> [ADD<新列名><数据类型>[完整性约束]] [DROP<完整性约束名>] [ALTER COLUMN <列名> <完整性约束>]; ⑷数据查询:SELECT [ALL|DIATINC]<目标列表达式>[ , <目标列表达式>]… FROM<表名或视图名>[ , <表名或视图名>]… [WHERE<条件表达式>[IN(其他表的条件表达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