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医学基础

第二章 医学基础

第二章  医学基础
第二章  医学基础

第二章医学基础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化学性消化。

A.氨基酸变成蛋白质

B.麦芽糖变成葡萄糖

C.脂肪变成甘油

D.淀粉变成麦芽糖

2.下列()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有帮助。

A.胆汁

B.胃液

C.维生素C

D.淀粉酶

3.唾液的作用不包括()。

A.唾液蛋白酶可分解蛋白质粉使之变成氨基酸

B.唾液有清洁和保护口腔的作用

C.湿润口腔和溶解食物,以便吞咽

D.唾液对胃肠机能有调节作用

4.胃排空的顺序()。

A.糖>蛋白质>脂肪食物

B.糖>脂肪>蛋白质食物

C.脂肪>蛋白质>糖食物

D.糖>脂肪>蛋白质食物

5.胃液的主要成分是()。

A.碱性液体

B.绿色液体

C.黄色液体

D.无色、酸性液体

6.胰液的主要成分是()。

A.碳酸氢盐

B.胰淀粉酶

C.盐酸

D.胰脂肪酶

7.蛋白质的消化部位在()。

A.食道

B.口腔

C.小肠

D.大肠

8.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过程正确的是()。

A.在口腔可以发生化学性消化

B.在回肠可以发生化学性消化

C.大肠内可以发生化学性消化

D.在胃内可以发生化学性消化

9.下列( )对脂肪的化学性消化作用有帮助。

A.盐酸

B.胆汁

C.胃蛋白酶

D.淀粉酶

10.盐酸进入小肠后,可以引起促胰液素的释放,但不影响()的释放。

A.胰液

B.胆汁

C.小肠液的分泌

D.胃液

11.胃酸的作用()。

A.乳化脂肪

B.分解脂肪

C.分解蛋白质

D.分解淀粉

12.十二指肠吸收的成分不包括()。

A.单糖

B.氨基酸

C.二价铁离子

D.维生素B12

13.胰液不能消化()。

A.脂肪

B.淀粉

C.双糖

D.蛋白质

14.胆汁的作用不是()。

A.促进胰液分泌

B.促进脂溶性Vit的吸收

B.分解蛋白质 D.促进脂肪的吸收

15.()可以直接吸收。

A.蛋白质

B.脂肪

C.氨基酸

D.淀粉

16.()不可以被直接吸收。

A.蛋白质

B.氨基酸

C.果糖

D.甘油

17.()不容易被吸收。

A.骨骼中的钙

B.果糖

C.甘油

D.氨基酸

18.大肠可以合成()。

A.维生素B族

B.维生素E

C.维生素C

D.维生素A.

19.消化腺的组成不包括()。

A.颌下腺

B.腮腺

C.舌下腺

D.肾上腺

20.下列()不属于化学性消化。

A.淀粉变成麦芽糖

B.脂肪变成甘油

C.麦芽糖变成葡糖糖

D.盐酸促进胰腺分泌

21.下列()对淀粉的消化有帮助。

A.唾液淀粉酶

B.胃蛋白酶

C.胆汁

D.胃淀粉酶

22.对()没有化学性消化作用的成分是胰液。

A.脂肪

B.蛋白质

C.双糖

D.淀粉

23.唾液的作用不包括()。

A.可以分解部分碳水化合物

B.唾液蛋白酶可分解蛋白质粉使之变成氨基酸

C.唾液可以清洁和保护口腔的作用

D.唾液对胃肠机能有调节作用

24.胃排空的顺序()。

A.脂肪>蛋白质>糖

B.糖>脂肪>蛋白质

C.稀、流体>稠、固体;颗粒小>大块

D.稠、固体>稀、流体;颗粒小>大块

25.胃液的主要成分不包括()。

A.盐酸

B.胃淀粉酶

C.蛋白酶

D.水分

26.胰液的主要成分不包括()。

A.碱性液体

B.胰脂肪酶

C.糜蛋白酶原

D.无色、酸性液体

27.()的消化部位在胃和小肠。

A.蛋白质

B.淀粉

C.脂肪

D.纤维素

28.对蛋白质的消化有帮助的成分包括()。

A.胰脂肪酶

B.糜蛋白酶

C.肠蛋白酶

D.唾液蛋白酶

29.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过程正确的是()。

A.在口腔可以发生化学性消化

B.在胃内可以发生化学性消化

C.食道内可以发生化学性消化

D.在回肠可以发生化学性消化

30.下列()对脂肪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A.盐酸

B.唾液脂肪酶

C.胰脂肪酶

D.胃脂肪酶

31.盐酸的作用不包括()。

A.杀菌

B.促分泌

C.激活

D.分解脂肪

32.盐酸的作用不包括()。

A.杀菌

B.激活

C.促分泌

D.分解淀粉

33.十二指肠吸收的成分不包括()。

A.钠离子

B.脂肪酸

C.维生素B12

D.葡糖糖

34.碳水化合物不能被()消化。

A.胃液

B.唾液

C.小肠液

D.胰液

35.脂肪能被()消化。

A.唾液

B.胰液

C.小肠液

D.胃液

36.胆汁的作用不包括()。

A.促进葡糖糖的吸收

B.激活胰脂肪酶

C.促进脂溶性Vit的吸收

D.乳化脂肪胆汁的作用

37.()可以合成维生素B。

A.大肠

B.胃

C.十二指肠

D.回肠

38.大肠可以合成()。

A.蛋白质

B.维生素D

C.维生素B

D.胆固醇

39.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有帮助的是()。

A.胃淀粉酶

B.胃蛋白酶

C.胆汁

D.唾液

40.通过消化液中各种酶作用,将食物中的大分子营养物质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

程叫做()。

A.机械性消化

B.化学性消化

C.生物性消化

D.以上都不对

41.消化腺的组成不包括()。

A.甲状腺

B.腮腺

C.舌下腺

D.颌下腺

42.空气中氧浓度降到哪个值则人体出现缺氧状态()。

A.21%

B.20%

C.19%

D.16%

43.空气中氧浓度降到6%时,人体可出现()。

A.心跳加快

B.呕吐

C.眩晕

D.死亡

44.消化管的组成不包括()。

A.食管

B.口腔、胃

C.胰腺

D.小肠、大肠

45.消化腺的组成不包括()。

A.肝

B.小肠、大肠

C.胰腺

D.小肠、大肠

二判断题

1.蛋白质的消化率是指蛋白被消化酶分解的程度。()

2.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肾脏两部分组成。()

3.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是指蛋白质经消化吸收后,均可被机体储留及利用。()

4.人体缺氧首先表现在运动系统出现乏力。()

5.氧气、蛋白质、水是人体生命活动三大要素。()

6.蛋白质的消化率是指蛋白质被消化酶分解后被吸收的程度。()

7.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是指蛋白质经消化吸收后进入机体内可以储存和被利用的部分。()

8.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9.化学消化是指通过消化液中各种酶的作用,将食物中的大分子营养物质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10.蛋白质在胃内变成氨基酸和多肽的过程叫做化学消化。()

11.淀粉在口腔中被变成麦芽糖的过程叫做化学消化。()

12.唾液对蛋白质有消化作用。()

13.唾液的作用包括湿润口腔和溶解食物,以便吞咽;唾液淀粉酶可分解淀粉,使之变成麦芽糖。唾液有清洁和保护口腔的作用,唾液对胃肠机能有调节作用。()

14.在胃内混合食物全部排空的时间为4~6小时。()

15.胃液为酸性PH0.9~1.5液体。()

16.胰液的主要成分包括碳酸氢盐,胰淀粉酶,糜蛋白酶,胰脂肪酶,水分。()

17.胰液的主要成分包括盐酸,胰淀粉酶,糜蛋白酶,胰脂肪酶,水分。()

18.蛋白质的消化部位在胃和小肠。()

19.在小肠脂肪被分解成小分子的甘油、甘油一酯、脂肪酸。()

20.脂肪在胆汁的作用下被乳化成脂肪微粒,在胰脂肪酶的作用下变成可以吸收的甘油三酯、脂肪酸等。()

21.胃酸的作用包括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因而对维持胃和小肠内无菌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22.氨基酸吸收的主要部位在胃。()

23.脂肪酸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小肠。()

24.胰液当中有四种消化酶。()

25.胆汁进入小肠后,可以引起胰液和盐酸的分泌。()

26.脂肪吸收的形式是甘油、甘油一酯、脂肪酸。()

27.碳水化合物以半乳糖、葡萄糖和果糖的形式吸收。()

28.血红蛋白铁容易被吸收。()

29.必需脂肪酸的最好食物来源是动物油。()

30.通过消化液中各种酶作用,将食物中的大分子营养物质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机械性消化。()

31.淀粉在大肠变成葡萄糖的过程叫做化学消化。()

32.胃液中具有消化蛋白质的胃蛋白酶。( )

33.唾液对蛋白质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

34.胃排空是指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35.胰液的主要成分包括碳酸氢盐,胰淀粉酶,糜蛋白酶,胰麦芽糖酶,水分。()

36.胰液的主要成分包括两种蛋白酶原。()

37.蛋白质的消化部位在胃和口腔。()

38.在小肠麦芽糖能够变成葡萄糖。()

39.在小肠淀粉能够变成葡萄糖。( )

40.脂肪在胆汁的作用下被乳化成脂肪微粒,在胰脂肪酶的作用下变成可以吸收的甘油一酯、脂肪酸等。()

41.盐酸能够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

42.盐酸进入小肠后,可以引起促胰液素的释放,从而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

43.葡萄糖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小肠。()

44.胰液当中有三种消化酶。()

45.胆汁的作用包括乳化脂肪胆汁的作用、促进脂肪的吸收、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激活胰脂肪酶的作用。()

46.胃蠕动的作用是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便于胃液消化。()

47.脂类的主要消化场所是胃。()

48.蛋白质小肠内的消化主要依赖于胰腺分泌的各种蛋白酶。()

49.钙的摄入量与吸收量成正比。()

50.脂类和碳水化合物的适量摄入有利于铁的吸收。()

第二章康复医疗服务项目

秦都区中医医院 康复医疗服务项目 康复治疗技术物理疗法,简称为理疗。主要是研究各种物理因素,是康复医学常用方法五大支柱之一。很好地掌握物理疗法的应用,可以说在目前也就能很好地了康复治疗,物理疗法的应用的物理因子,通过对病损部位,神经反射和体液作用的方式。疗法是应用自然界,人工制造的各种物理因子作用来治疗,预防疾病的一门学科,在康复中占要地位二,种类,分八大类: 1.物理疗法. 2.电疗法. 3.光疗法. 4.超声波疗法. 5. 磁疗法. 6.水疗法. 7.石蜡疗法. 8.冷疗法。 康复治疗是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对病.残者身心健康与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也是病、伤、残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康复治疗用药物疗法.手术疗法.等临床综合治疗.康复治疗前首先对病、伤、残进行康复评定。制定综合康复治疗方案,对病、伤、残情况变化进行小结,调整方案,到治疗结束为止。康复治疗[包括: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心理疗法、康复护理、文体疗法、职前训练、社会服务、本章着重介绍。 物理疗法.第一节物理疗法应用物理因子治疗病.伤.残.的方法称物理疗法物理疗法分二大类:1.力,电,光,声,磁,热,冷.等人工物理进行治疗,简称为理疗. 2.空气,日气候,海水,矿泉水,泥,沙等自然因素进行治疗..无创伤.痛苦.很舒适.无不良反应,无副作用,对病伤残功能障碍有较好的疗效,操作简便.第二

节电疗法应用电来治疗疾病方法称电疗法电流频率计量单位表示为:赫(赫芝Hz),千赫(KHz),兆赫(MHz).吉赫(GHz)按千进位换算:1GHz=1000MHz.1MHz=1000KHz.1KHz=1000Hz,电流法分为三大类: 1.低频电疗.0-1000Hz低频电流.分为直流电疗法,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感应电疗法,电兴奋疗法,电睡眠疗间动电疗法,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超刺激电疗法,痉挛肌电刺激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直角脉冲脊髓通电疗功能性电刺激疗法等。 2.中频电疗1KHz---100KHz.中频电流.分为等幅正弦中频电疗.调制中频电疗干扰电疗.音乐电疗.波动电疗等. 3.高频电疗100KHz---300GHz.高频电疗,分为:达松伐电疗法、中波、短波、超短波、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等,重点掌握。物理特性. 治疗作用.临床应用.适应证.禁忌症.介绍常用的电疗.[--]直流电疗法.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与电化学疗法.1.概述.直流电.方向不变的电流.利用其作用于人体治疗[称为直流电疗(galvanization)]用人体导机体组织内不同电荷氏离子分将药物离子导入治疗疾病,称直流电药物离法.(iontophoresis) 用直流电引起各种物理化学反应肿瘤称电化学疗法(electrochemotherapy)2.治疗作用(1) 直流电的治疗作用:1)细胞膜电位改变解释:阳极下电位上升,阴极下电位下降,兴奋性增高,作用于N节或反射段引起组织器官的变化.2)细胞膜通透性改变解释:蛋白质阳极下移(电泳)蛋白质密度增高,细

急救医学基础(按章)农医专业

急救医学基础试题测(按章) 一章p4 A1型题 1.急救医学的目的是E A.抢救患者生命 B.提高抢救成功率 C.促进患者的康复 D.减少伤残 率和提高生活质量E.以上都是 2.急救学研究的内容是E A.院外急救 B.急诊科抢救 C.危重症监护 D.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以上都是 3.能使伤患者在最短时间获得救治的保证是A A.急救服务体系的有效运行 B.有无线电通信 C. ICU D.两素质医护人员E.有装备良好的救护车 4.下列不属于急诊医学的研究范围的是C A.危重病医学 B.灾害医学C.流行病学 D.复苏医学 E.急诊医疗体系 5.下列不属于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组成的是E A.院前急救 B.重症加强病房 C.急诊科 D.手术室E.航空救援

中心 6.在我国,急诊医学在哪一年盂式被确立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C A. 1970年 B. 1980年 C.1987年 D. 1998年 E. 1999年 二章p15 A1型题 1.院前急救的首要任务是C A.急救知识的普及B-特殊任务时救护值班 C.平时对呼救患者的院前急救D.通信网络中心的枢纽任务 E.灾害或战争时对遇难者的院前急救 2.现场伤员急救的颜色标记不包括B A.红色B.橙色C.黄色 D.绿色 E.黑色 3.院前急救处理患者时最可靠的顺序是D A.躯干到四肢 B.哪里出血先釙理哪卑 C.从前面到后面 D.头到脚E.个人习惯 4.受伤后患者最佳急救时间为A A.1小时内 B.6小时内 C. 12小时内 D. 24小时内 E. 48小时内

5.气道内异物梗阻的常见原因E A.进食时说笑B.吃大块食物时速度太快C.老年人咳嗽反射动作迟缓、吞咽功能差 D.儿童口中含物说话、哭笑或打闹E.以上都是6.成人心肺复苏时开放气道最常用方法是A A.仰头举颏法 B.双手推举下颌法 C.托颏法五,环状软骨压迫法E.头部平举法 A2型题 7.患者,女,27岁,遭遇车祸。急救医生检查时发现该患者出现窒息,腹部内脏脱出,股骨开放性骨折,血压60/40mmHg,脉搏细弱。首先应处理的是C A.紧急送往医院B.先抢救休克C.先抢救窒息D.先抢救股骨开放性骨折E.先抢救腹部内脏脫出 8.患者,男,18岁,打群架时被刀砍中腹股沟处,鲜血喷涌而出,如你在现场应E A.尽快将伤员送至医院手术止血 B.补液输血 C.抬高患侧下肢 D.找带状物作止血带使用E.加压止血 A3/A4型题(9 - 11题共用题千)

医学基础知识生理学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跨膜物质的转运功能 细胞膜主要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细胞膜分子的排列结构:“液态镶嵌模型”细胞膜是以液态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第二节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 扩散:溶液中的所有物质粒子都处于不断的热运动中,将两种不同浓度含有同种物质的溶液放在一起,溶液中的粒子有高浓度向低浓度的方向转移,这种现象称为扩散。被动转运:顺浓度差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的转运方式称为被动转运。分为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两种。 单纯扩散:在生物体中,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中的脂溶性分子顺浓度差跨膜转运的方式。如O2、CO2和类固醇等物质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转运。 易化扩散:体内有些物质虽不溶于脂质或在脂质中的溶解度很下,不能直接跨膜转运,但它们在细胞膜结构中的特殊蛋白质协助下,也能从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 动扩散,这种转运方式称为易化扩散。如细胞外液中葡萄糖进入胞内,Na+、K+、 Ca2+ 结构特异性高;2)饱和现象;3)竞争性抑制。 门控通道:通道的开放(激活)或关闭(失活)是通过“闸门”来调控的,故通道又称门控通道。 分类: 1化学门控通道:由化学物质引起闸门开关。 2电压门控通道:由膜两侧电位差变化引起闸门开关。 3机械门控通道:由机械刺激引起闸门开关。 主动转运:细胞膜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某些物质分子或离子浓度差或逆电位差进行的转运过程,称为主动转运。主动转运消耗的能量几乎都是由ATP水解提供。 生物泵:实际是细胞膜上的一种具有酶活性的特殊蛋白,它能分解ATP使之释放能量,把物质从低浓度一侧“泵”到高浓度一侧。例如钠—钾泵和钙泵。 钠—钾泵(简称钠泵)生理意义:○1造成细胞内高K+ ○2将Na+逐之细胞外,调节细胞内外水电解质平衡以保持细胞正常体积○3逆浓度差和电位差进行转运,建立一种势 能贮备。 继发主动转运:在主动转运中,由于钠泵的作用形成的势能贮备也为某些非离子物质进行跨膜转运提供了能量,因而这种类型的转运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或协同转运。 分类:1)正向协同转运(或同向转运)和负向转运(逆向转运);2)同向转运:被转运的物质分子与Na+转移方向相同;3)逆向转运:被转运的物质分子与Na+转移方 向相反。 胞纳:细胞外的大分子物质或某些物质团块(如细菌、病毒、异物等)进入细胞的过程。分为:1)吞噬:进入的物质是固体;2)胞饮:进入的物质是液体。 胞吐:是指物质由细胞排出的过程。主要见细胞的分泌活动,如神经末梢释放递质,内分泌腺分泌激素等,外分泌腺分泌酶原颗粒和粘液也属于胞吐。 第二节细胞跨膜信号传导功能 细胞跨膜传导是指细胞外因子通过与相应的特异性受体(膜受体或核受体)结合,引发膜、胞浆、核的一些列变化,从而改变细胞功能的过程。

健康管理师第2章《临床医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健康管理师第2章《临床医学基础知识》 第1节《概述》理论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目后人括号内,错选或未选均无分) 1.现代医学,根据其研究内容、服务对象和服务方式,分为(D) B预防医学 C临床医学 D 以上都是 2.循征医学的定义,是指应用最多的有关信息(最佳的证据),通过谨慎,明确和明智的确认和评估,做出(A )的实践活动. A医学决策 B临床治疗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C 健康干预 D 医学观察 3.我国正式成为一个临床医学专科的是( C )A家庭医学 B临床医学 C 全科医学 D 预防医学 二、多项选择(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属于临床医学主要特征的有:(ABCD ) A临床医学启动医学研究 B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成果 C临床工作具有探索性 D临床医学研究和服务的对象是人 2.以下选项属于临床医学发展趋势的有( ACD )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A微观深入与宏观发展 B 医学研究启动 C 学科体系分化与综合 D医学与高科技的结合日益密切。 3.临床医学的分科分类包括:( ABC ) A 按治疗手段建立的学科 B 按人体的系统或解剖部位建立的学科 C按治疗对象和诊断手段建立的学科 D按治疗症状建立的学科 4.循征医学的核心内容包括( ABCD ) A医生对患者建议 B实施任何诊断 C治疗 D预防保健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三、判断(对的打V,错的打X) 1.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直接面对患者实施诊断和治疗的一组基础学科、如诊断,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都属于临床医学.( X ) 2.循征医学的代表性成果是大量“临床指南”的制订和实施.(V) 3.医学发展史上,对疾病的认识通常是从临床上先总结出的这些疾病的表现规律,然后才进行医学研究。(V)第2节《现代医学主要诊断方法和技术》理论习题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目后人括号内,错选或未选均无分) 1.视诊的概念是:( A ) A是医师用眼睛来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 B通过观察病情变化来检查结果来分析病情的方法.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康复医学基础课后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康复医学基础课后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P12 A1型题 1、康复措施不包括 A、医疗康复B、教育康复 C、职业康复 D、社会康复 E宗教康复 2、康复得对象最主要就是指 A、急症患者 B病情稳定者 C、病愈后得患者D功能障碍者 E、慢性病患者 3、康复得最终目标不包括 A 疾病痊愈出院 B、功能恢复 C、提高生活质量 D、 重获就业 E、回归家庭与社会 4、现代医学体系中,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得关系就是 A?并列得B、前者高于后者 C、康复医学就是临床医学得延续 D、两者互不相关 E、以上都不正确 5、康复治疗得主要手段包括 A、理疗、体疗、针灸、按摩、作业治疗 B、理疗、体疗、作业治疗、矫形、康复护理 C、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康复工程 D、医疗康复、教育康复、心理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 E、理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特殊教育 6、发展中国家致残得最主要原因就是 A?疾病 B营养不良C、遗传因素 D、交通事故 E、物理化学因素 7、 <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更重视对下列哪一方面对个体残疾得影响 A?疾病B、生物因素 C、心理因素 D、康复措施E环境因素 第二章康复功能评定 A1型题 1:肘关节伸直时肱二头肌得收缩为 A、向心性收缩 B、等长收缩 C、等速收缩D、离心性收缩 E、既不就是等张收缩也不就是等长收缩 2、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活动得肌力就是 A、 1级 B、 2级 C、 3级 D、 4级 E、 5级 3、肩关节内收受检肌群为 A、三角肌 B、斜方肌中部 C、肱二头肌 D、肱桡肌 E、肱肌 4、常用握力计评定得肌力就是屈指肌哪种收缩时得肌力 A、向心性收缩 B、等长收缩 C、等速收缩 D、离心性收缩 E、等张收缩 5、言语就是指 A.口语交流B、口头符号C、书面符号 D、体态语 E、手势语 6、言语障碍主要包括 A、失语症 B、构音障碍 C、言语失用症 D、以上都就是 E、以上都不就是

《急救医学基础》解析

急救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课程总学时:30 适用专业及层次:农村医学中专开课时间:第4 期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急救医学是一门跨专业的以创伤、严重感染、复苏、灾害医学、中毒以及内科危重病诊治和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二级学科。急救医疗水平的高低不仅反映一个国家、地区、城市卫生机构的组织管理水平,而且也是医院、救护机构医护人员的救治水平和素质的具体体现。近年来随着我国工农业迅速发展, 交通及工伤等事故、各类严重感染、心脑血管疾病等危重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因此需要我们医护人员不断做好急诊急救医疗工作,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致残率和病死率。 本课程总学时为32 学时,其中理论16 学时,实践16学时。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急救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2.掌握院前急救,急救问题的紧急评估与处理 3.熟悉各急症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分类。 4.掌握各急症的临床表现,识别及处理,特别是早期识别及处理、转院前处理、转院途中处理。 5.熟悉急危重症病人的监护内容 6、掌握常用急救药物 (二)技能教学目标 1.应用急救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对常见急症的临床特点作出解释。 2.运用急救医学的理论与技术,初步学会对常见急症的识别及处理,特别是早期识别及处理、转院前处理、转院途中处理。 3.初步学会使用常用急救药物。 4、学会急救常用技术 (三)素质教学目标

1.具有以刻苦勤奋、严谨求实的态度学习本课程,在实践中表现出对患者尊重、关心、爱护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2.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第一的概念,充分认识急诊病人危、急、重的特征,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勤学善思的学习习惯、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全面较强的适应能力。 3.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地思考、研究和解决问题。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一)绪论 1.了解急救医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2.了解急诊与急救医学的范畴。 3.熟悉急诊与急救医学的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急救医疗体系 1.熟悉急救医疗体系的基本组成形式。 2.了解我国急救医疗体系的现状。 (三)院前急救 1.概述 (1)了解院前急救的重要性。 (2)熟悉院前急救的任务和特点。 (3 )熟悉院前急救伤员的分类。 (4)掌握院前急救的原则。 (5)熟悉院前急救的组织与实施。 2.院前急救管理 (1)了解如何建立急救网络。 (2)熟悉急救管理制度。 (3)了解急救设备的管理方法。 (四)急救问题的紧急评估与处理 1.熟悉急救问题的紧急评估方法。 2.掌握急救处理的原则。

健康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习题带答案 第二章临床医学基础知识

第二章临床医学基础知识 练习(一) 单选题 1.下列哪项不是药物选择的原则() 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选择用药 B.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选择药物 C.根据患者的消费能力选择药物 D.根据药物的性价比选择药物 2.体格检查是指() A.问诊、视诊、触诊、叩诊、听诊 B.问诊、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实验室检查 C.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实验室检查 D.视诊、触诊、叩诊、听诊 3.肾功能检测一般不包括下列哪项() A.尿量和尿蛋白测定 B.血清肌酥测定 C.血尿素氮测定 D.肾小管重吸收、酸化等功能 4.尿常规检测一般不包括下列哪项() A.尿量、比重、酸碱度等 B.尿钾、尿纳等微量元素 C.尿蛋白、尿糖、尿耐体等 D.尿胆原、尿胆红素等 5.目前呼吸系统、骨关节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的首选影像学方法是() A.CT B.X线成像 C.MRI D.超声成像 6.了解患者症状的最基本方法是() A.视诊、触诊、叩诊、听诊 B.问诊 C.实验室检查 D.医学影像检查 7.目前健康管理师的职业特点不包括()。 A.健康信息提供者 B.健康促进推动者 C.知识技能型劳动者

D.国家正规学历教育 8.检验诊断特异性是指() A.某检验项目确认无某种疾病的能力 B.某检验项目对某种疾病具有鉴别、确认的能力 C.患者中获得假阳性的百分数 D.患者中获得假阴性的百分数 9.下列哪项不属于血液学检验的目的() A.血液和造血组织的原发性血液病 B.血液中的微量元素 C.非造血细胞疾病所致的血液学变化的检查 D.抗凝和纤溶功能的检验 10.了解患者体征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A.视诊、触诊、叩诊、听诊 B.问诊 C.实验室检查 D.医学影像检查 11.近年来血常规检测不包括下列哪项() A.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 B.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计数 C.血小板均值和形态检测 D.网织红细胞检测 12.通过实验室检测下列哪项可以确定诊断() A.肝功能测定诊断肝病 B.肾功能测定诊断肾病 C.骨髓检查诊断白血病 D.肿瘤标志物测定诊断肿瘤 多选题 1.临床医学的学科的分类方式有()。 A.按治疗手段分 B.按诊断手段分 C.按治疗对象分 D.按病因分 E.按病种分 2.肝功能试验一般包括() A.肝炎病毒测定 B.血清谷氨酸丙嗣酸转移酶测定 C.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比值测定

《急救医学基础》

《急救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课程总学时:30 适用专业及层次:农村医学中专开课时间:第4期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急救医学是一门跨专业的以创伤、严重感染、复苏、灾害医学、中毒以及内科危重病诊治和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二级学科。急救医疗水平的高低不仅反映一个国家、地区、城市卫生机构的组织管理水平,而且也是医院、救护机构医护人员的救治水平和素质的具体体现。近年来随着我国工农业迅速发展,交通及工伤等事故、各类严重感染、心脑血管疾病等危重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因此需要我们医护人员不断做好急诊急救医疗工作,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致残率和病死率。 本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其中理论16学时,实践16学时。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 掌握急救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2. 掌握院前急救,急救问题的紧急评估与处理 3.熟悉各急症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分类。 4.掌握各急症的临床表现,识别及处理,特别是早期识别及处理、转院前处理、转院途中处理。 5. 熟悉急危重症病人的监护内容 6、掌握常用急救药物 (二)技能教学目标 1.应用急救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对常见急症的临床特点作出解释。 2.运用急救医学的理论与技术,初步学会对常见急症的识别及处理,特别是早期识别及处理、转院前处理、转院途中处理。 3. 初步学会使用常用急救药物。 4、学会急救常用技术 (三)素质教学目标

1. 具有以刻苦勤奋、严谨求实的态度学习本课程,在实践中表现出对患者尊重、关心、爱护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2.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第一的概念,充分认识急诊病人危、急、重的特征,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勤学善思的学习习惯、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全面较强的适应能力。 3.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地思考、研究和解决问题。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一)绪论 1.了解急救医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2.了解急诊与急救医学的范畴。 3.熟悉急诊与急救医学的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急救医疗体系 1.熟悉急救医疗体系的基本组成形式。 2.了解我国急救医疗体系的现状。 (三)院前急救 1. 概述 (1)了解院前急救的重要性。 (2)熟悉院前急救的任务和特点。 (3)熟悉院前急救伤员的分类。 (4)掌握院前急救的原则。 (5)熟悉院前急救的组织与实施。 2.院前急救管理 (1)了解如何建立急救网络。 (2)熟悉急救管理制度。 (3)了解急救设备的管理方法。 (四)急救问题的紧急评估与处理 1.熟悉急救问题的紧急评估方法。 2.掌握急救处理的原则。

急诊医学试题库完整

急诊理论考核题库(200题) A型选择题,它由一个叙述主体和五个备选答案组成,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恰当的,其余四个答案为干扰答案。 1.一般在服毒后几小时内洗胃最有效A.48 小时内B.24 小时内C.12 小时内D.8 小时内E.4-6 小时内 2.下列哪一种临床类型不是毒蕈中毒的类型 A.胃肠炎型B.神经型 C.精神异常型D.溶血型E.肾坏死型 3.抢救巴比妥类中毒所致呼吸衰竭的首要措施是A. 呼吸兴奋剂的应用B.洗胃 C.保持呼吸道通畅,人工辅助呼吸D.激素的应用E.利尿药物的应用 4.重度哮喘时,除吸氧外尚应采取下列哪些措施A.尽可能找出过敏源,去除诱因或进行抗原脱敏疗法B.采用拟交感神经药,抗生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C.积极应用免疫抑制剂,色甘酸二钠,必要时用菌苗疗法 D.改善通气,支气管解痉,控制感染,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应用糖皮激素E.大剂量广谱抗生素及抗原脱敏疗法5.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动脉血气变化为A.Pa02下降,PaC0 2升高B.Pa02正常,PaC02升高 C.Pa02下降,PaC02正常或下降D.Pa02升高,PaC02降低或正常E.Pa02正常,PaC02降低 6.支气管哮喘与心源性哮喘一时难以鉴别时,可采用下列哪种药物A.呋塞米 B.吗啡或度冷丁C.氨茶碱 D.西地兰或毒毛旋花子甙K E.肾上腺素 7.对重度哮喘伴心动过速的患者,下列哪项治疗措施是错误的A.吸氧 B.氨茶碱静注C.地塞米松静注D.心得安静注E.抗生素 8.重度哮喘患者,经静滴氨茶碱及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10小时后病情仍不缓解,伴大汗,双肺呼吸音极低,心率131次/分,该病人下一步治疗用药应选择A.色甘酸二钠抗过敏治疗B.气雾剂吸入 C.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充分的补液D.选择广谱抗生素E.西地兰静注 9.患者20岁,阵发性呼气性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持续5小时,静注氨茶碱无效。查体:满肺哮鸣音,有肺气肿征,心率130次/分,律齐,无杂音,血压14.6/9.31kPa,紧急处理可用 A.西地兰静脉推注B.呋塞米静脉推注C.吗啡皮下注射 D.氢化可的松或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E.大剂量青霉素静脉滴注 10.肺结核小量咯血(痰中带血丝)的处理是A.可待因0.03g B.10%葡萄糖酸钙10mL C.安静休息,消除紧张情绪D.6-氨基己酸4-6g E.脑垂体后叶素5-l0U 11.肺结核大咯血时,应采取的体位是A.患侧卧位B. 健侧卧位C.坐位D.俯卧位E.仰卧位 12.患者女性,24岁。大量胸水,呼吸困难,穿刺抽液时突然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应给予哪项处理A.氨茶碱+葡萄糖静脉滴注B.西地兰0.4mg 缓慢静脉推注C.平卧,0.1%肾上腺素0.5mL 皮下注射D.立即快速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E.静脉快速滴注升压药物 13.突然发作的吸气性呼吸困难,临床上最常见于A.自发性气胸B.支气管哮喘C.心源性哮喘 D.气管内异物或梗阻E.阻塞性肺气肿

第二章 医学基础

第二章医学基础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化学性消化。 A.氨基酸变成蛋白质 B.麦芽糖变成葡萄糖 C.脂肪变成甘油 D.淀粉变成麦芽糖 2.下列()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有帮助。 A.胆汁 B.胃液 C.维生素C D.淀粉酶 3.唾液的作用不包括()。 A.唾液蛋白酶可分解蛋白质粉使之变成氨基酸 B.唾液有清洁和保护口腔的作用 C.湿润口腔和溶解食物,以便吞咽 D.唾液对胃肠机能有调节作用 4.胃排空的顺序()。 A.糖>蛋白质>脂肪食物 B.糖>脂肪>蛋白质食物 C.脂肪>蛋白质>糖食物 D.糖>脂肪>蛋白质食物 5.胃液的主要成分是()。 A.碱性液体 B.绿色液体 C.黄色液体 D.无色、酸性液体 6.胰液的主要成分是()。 A.碳酸氢盐 B.胰淀粉酶 C.盐酸 D.胰脂肪酶 7.蛋白质的消化部位在()。 A.食道 B.口腔 C.小肠 D.大肠 8.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过程正确的是()。 A.在口腔可以发生化学性消化 B.在回肠可以发生化学性消化 C.大肠内可以发生化学性消化 D.在胃内可以发生化学性消化 9.下列( )对脂肪的化学性消化作用有帮助。 A.盐酸 B.胆汁 C.胃蛋白酶 D.淀粉酶 10.盐酸进入小肠后,可以引起促胰液素的释放,但不影响()的释放。 A.胰液 B.胆汁 C.小肠液的分泌 D.胃液 11.胃酸的作用()。 A.乳化脂肪 B.分解脂肪 C.分解蛋白质 D.分解淀粉 12.十二指肠吸收的成分不包括()。 A.单糖 B.氨基酸 C.二价铁离子 D.维生素B12 13.胰液不能消化()。 A.脂肪 B.淀粉 C.双糖 D.蛋白质 14.胆汁的作用不是()。 A.促进胰液分泌 B.促进脂溶性Vit的吸收 B.分解蛋白质 D.促进脂肪的吸收 15.()可以直接吸收。 A.蛋白质 B.脂肪 C.氨基酸 D.淀粉 16.()不可以被直接吸收。 A.蛋白质 B.氨基酸 C.果糖 D.甘油

第二章临床医学基础知识练习含答案

第二章临床医学基础知识练习 单选题 1 .下列哪项不是药物选择的原则( ) A .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选择用药 B .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选择药物 C .根据患者的消费能力选择药物 D .根据药物的性价比选择药物 2 .体格检查是指( ) A .问诊、视诊、触诊、叩诊、听诊 B .问诊、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实验室检查 C 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实验室检查 D .视诊、触诊、叩诊、听诊 3 .肾功能检测一般不包括下列哪项( ) A ,尿量和尿蛋白测定 B .血清肌醉测定 C .血尿素氮测定 D .肾小管重吸收、酸化等功能 4 .尿常规检测一般不包括下列哪项( ) A .尿量、比重、酸碱度等 B .尿钾、尿纳等微量元素 C .尿蛋白、尿糖、尿酣体等 D .尿胆原、尿胆红素等 5 .目前呼吸系统、骨关节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的首选影像学方法是( ) A . CT B . X 线成像 C . M 斑 D .超声成像 6 .了解患者症状的最基本方法是( ) A .视诊、触诊、叩诊、听诊 B .问诊 C .实验室检查 D .医学影像检查 7 .目前健康管理师的职业特点不包括()。 A .健康信息提供者 B .健康促进推动者 C .知识技能型劳动者 D ,国家正规学历教育 8 .检验诊断特异性是指( ) A ‘某检验项目确认无某种疾病的能力 B .某检验项目对某种疾病具有鉴别、确认的能力 C .患者中获得假阳性的百分数 D .患者中获得假阴性的百分数 9 .下列哪项不属于血液学检验的目的( ) A .血液和造血组织的原发性血液病 B .血液中的微量元素 C .非造血细胞疾病所致的血液学变化的检查 D .抗凝和纤溶功能的检验 10 .了解患者体征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 A .视诊、触诊、叩诊、听诊 B .问诊 C .实验室检查 D .医学影像检查 11 .近年来血常规检测不包括下列哪项( ) A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 B .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计数 C 血小板均值和形态检测 D .网织红细胞检测 12 .通过实验室检测下列哪项可以确定诊断 ( ) A .肝功能测定诊断肝病 B 。肾功能测定诊断肾病 C 骨髓检查诊断白血病 D .肿瘤标志物测定诊断肿瘤 多选题 1 .临床医学的学科的分类方式有()。 A .按治疗手段分 B .按诊断手段分 C 按治疗对象分 D .按病因分 E .按病种分 2 ,肝功能试验一般包括( ) A ,肝炎病毒测定 B .血清谷氨酸丙嗣酸转移酶测定 C 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比值测定 D .血清总胆红素测定 E 血清总蛋白测定 3 .现代医学的主要诊断方法包括( ) A .问诊和采集病史 B .体格检查 C .实验室检 D .医学影像检查 E 其他临床辅助检查 4 ,下列属于数字化影像的是()。 A CT 检查 B .荧光摄影 CM 刃 D . DSA E . CR

急救医学教学大纲

《急救医学Ⅰ》本科课程质量标准 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Emergency MedicineⅠ 总学时:32学时(理论授课:30学时;临床见习课:2学时) 学分:2.5学分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含法语、全科)、麻醉学专业 课程考核: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70%。 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30%。其中包括见习考核、大课考 勤、学习态度和平时表现(10%)和自学内容上网络课程 阶段考核/期中考核(20%)。 《急救医学Ⅰ》属于二级学科,是临床医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该学科综合性强,涉及面广,与临床各学科关系密切。本课程的任务,是在学生学习临床相关学科课程之后,通过《急诊医学Ⅰ》的教学,使学生学到急救医学的基本理论,熟悉临床实践所需的常用急救技术,培养学生独立处理急症的能力,为学生从事急诊和其他各学科临床工作奠定基础。所以,该课程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一)授予学生急救医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灵活缜密的临床诊疗思路: 1. 掌握各种临床危象的临床表现和急救处理:院前现场急救和心肺复苏,各专科系统急症,如心血管系统急症、呼吸系统急症、中枢神经系统急症、消化系统急症、内分泌系统急症、急性中毒和创伤,包括多发伤

和复合伤的急诊诊断和治疗。 2. 掌握病情危重程度的临床评估,各常用意识评分系统,危重症常用监测手段及治疗原则。 3. 在熟练掌握内科、外科、妇产科急重症的诊断、治疗的基础之上,熟悉多器官功能不全的诊断及治疗、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常见急症的临床症状和鉴别诊断。 (二)掌握各种急救医学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过硬的临床动手能力: 1. 掌握院前急救基本技能:初步处理、止血、评估、搬运、制动、转运。 2. 掌握心脑肺复苏基本技能:徒手心肺复苏、除颤、药物复苏种类和剂量。 3. 掌握气道开放、静脉开放基本操作技术及呼吸机的基本使用。 4. 掌握常用急诊操作技术:洗胃、导尿、胸穿、腹穿、心包穿刺、颈托的使用。 (三)掌握各类急症的抢救流程与治疗原则,为学生从事急诊和其他各学科临床工作奠定基础。加强本科学生的“三基”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急救医学Ⅰ》总学时为34学时,其中理论授课32学时, 见习课2学时。教学内容以现代医学所需要的急救医学基础为主,力求反映现代医学技术所涉及的急救医学临床思路及基本技能,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开

最新急诊医学名词解释总结

1急诊:突然发生的急性疾病以及意外伤害。 2急诊医学:在急救医学的基础上,危重病医学,复苏医学,灾害学,急性中毒学,创伤学,急诊医学管理学等逐步发展,共同组成了现代急诊医学。 3院前急救:事发现场的第一目击者实行的初步急救,实施急救的地点可以是家庭,公共场所,社区,野外等,施救者可以使院前急救专业人员,院前急救辅助人员,全科医生,公民或者公民本人。 4反应时间:接到患者呼救信息至急救力量到达现场所需要的时间,为国际上用以衡量急救系统质量的重要指标,按照国际化惯例,失去的反应时间不超过8分钟,郊区的反应时间不超过15~30分钟。 5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急诊医学将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室,重症监护病房三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6专科型ICU:专科建设的衍生和发展,是英语专科建设医院或者专业特色十分明显的学科。收治某一专业分为内的危重患者。 综合性ICU:跨学科,面向全院的监护病房,其任务是收治多科为重患者,适应绝大多数医院。 7院内获得性感染:入院前无感染,入院后48~72小时后发生的感染,常见获得性肺炎,血源性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外科感染等等。 8心肺脑复苏术:心跳呼吸骤停后,是自主心脏和自主呼吸得以恢复并积极保护脑功能的急救技术。 9生存链:用来描述VF所致SCA患者复苏时间重要性的一个四环接链。包括:早期识别和启动急救医疗系统,或者联系当地急救反应系统,呼叫120。早期由目击者进行CPR,早期进行电击除颤,早期由医务工作者进行复苏后的高级生命支持。 10黄金时间:发生伤病后的前四分钟。 11休克:是集体遭受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有效循环血量显著下降,不能维持机体脏器与组织的正常灌注,继而发生全身微循环功能障碍的一种危急重症。12心源性休克:狭义上是指心脏泵血功能衰竭引起的休克综合症,见于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等,广义上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泵功能极度衰减退,心室充盈或者射血障碍,导致心排血量锐减,多重要脏器和周围组织灌注不足而发生的一系列代谢与功能障碍综合症。 精神源性休克:即神经原性休克或者中枢循环衰竭,是指由于强烈的神经刺激如创伤,剧烈疼痛等,引起某些血管活性物质如缓激肽,5——羟色胺等释放增加,或者脑损伤缺血,深度麻醉,脊髓高位麻醉或者脊髓损伤交感神经传出通路被阻断,最终导致周围血管扩张,大量血瘀滞于扩张的血管中,有效循环血量突然减少而引起的休克。 13 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指机体在经受严重损害如严重疾病,外伤,手术,感染等之后,同时或者序贯性发生两个或者以上急性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功能衰竭的综合征。 14 SIRS(全身性炎性反应综合征):当机体经受打击后,发生全身性自我破坏性炎性反应过程。 15 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由于肺外或者肺内的严重疾病引起肺毛细血管炎症性损伤,通透性增加,继发以急性高通透性肺水肿和进行性缺氧为临床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是急性呼吸衰竭常见类型,也是急性肺损伤(ALI)的病情发展结局。

第二章 临床医学基础

二、临床医学基础 1、临床医学的学科分类:1)按治疗手段建立的学科,内外科;2)治疗对象,妇儿3)人体系统或解剖,口腔眼等;4)病种,结核肿瘤;5)诊断手段,病理检验。 2、临床医学的主要特征:1)临床医学研究和服务的对象是人;2)临床医学具有探索性;3)临床医学启动医学研究;4)临床医学检验医学成果。 3、循证医学 1)循证医学概念:应用最多的有关信息,通过谨慎、明确和明智的确认和评估,做出医学决策的实践活动。 2)循证医学核心内容:医生对患者建议或实施任何、治疗或预防保健措施,都要尽可能基于可靠的证据,证明这种措施确实对患者有益,并且尽可能有较好的成本-效益比。 4、问诊和病史采集的主要内容 1)患者的一般情况2)主诉: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和体征3)现病史4)既往史5)个人史和家族史,女性还有月经史和生育史。 5、体检检查的基本方法 视诊、触诊、扣诊、听诊 6、临床实验室检查的主要内容 1)血液学检验2)体液与排泄物的检验3)生化学检验4)免疫学检验5)病原学检验 7、疾病的X线图像改变 1)大小改变2)位置改变3)形态改变4)轮廓改变5)密度改变6)功能改变 8、CT检查的优缺点 优点:密度分辨率优于X线,能良好地显示人体内各部位的器官结构,除发现形态改变外,还能检查组织的密度变化,扩大了影像学的检查范围。 缺点:是有射线的检查方法,较难发现器官组织结构的功能变化,个别部位如颅底部骨伪影可影响后颅凹脑组织检查;因成像野的限制,不宜检查四肢小关节,难以显示空腔器官的粘膜变化;强化扫描时有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存在。 9、超声检查的主要用途 1)检测实质性脏器的大小、形态及物理特性。2)检测某些囊性器官的形态、走向及功能状态3)检测心脏、大血管和外周血管的结构、功能及备注动力学状态4)检测脏器内各种点位病变的物理特性5)检测积液的存在与否及量的多少6)产科可确定妊娠,判断胎位、胎儿数量;确定胎龄,评价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发现胎儿畸形;评定胎儿生理功能;超声引导下治疗7)超声引导下穿刺做针吸细胞学或组织活检或治疗10、MRI图像 优点:无射线损害;通过梯度场和射频场的更换可完成矢状、冠状、横切、斜切等多轴成像;图像不受人体正常组织的干扰(无伪影);强化扫描用钆造影剂,无不良反应。缺点:检查时间长;有恐怕感;小关节小部位成像不普及;费用高。 11、心电图检查临床应用 心脏疾病的诊断、各种危重患者的抢救、手术麻醉、药物作用和电解质紊乱的监测、航天、登山运动的心电监测。 12、内镜检查的临床应用 直接观察到脏器内腔病变,确定其部位、范围,并可进行照相、活检及进行某些治疗,最常用的是消化道和支气管的检查。

《急救医学基础》教学提纲

《急救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课程总学时:30 适用专业及层次:农村医学中专开课时间:第4期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急救医学是一门跨专业的以创伤、严重感染、复苏、灾害医学、中毒以及内科危重病诊治和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二级学科。急救医疗水平的高低不仅反映一个国家、地区、城市卫生机构的组织管理水平,而且也是医院、救护机构医护人员的救治水平和素质的具体体现。近年来随着我国工农业迅速发展,交通及工伤等事故、各类严重感染、心脑血管疾病等危重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因此需要我们医护人员不断做好急诊急救医疗工作,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致残率和病死率。 本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其中理论16学时,实践16学时。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 掌握急救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2. 掌握院前急救,急救问题的紧急评估与处理 3.熟悉各急症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分类。 4.掌握各急症的临床表现,识别及处理,特别是早期识别及处理、转院前处理、转院途中处理。 5. 熟悉急危重症病人的监护内容 6、掌握常用急救药物 (二)技能教学目标 1. 应用急救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对常见急症的临床特点作出解释。 2. 运用急救医学的理论与技术,初步学会对常见急症的识别及处理,特别是早期识别及处理、转院前处理、转院途中处理。 3. 初步学会使用常用急救药物。 4、学会急救常用技术 (三)素质教学目标

1. 具有以刻苦勤奋、严谨求实的态度学习本课程,在实践中表现出对患者尊重、关心、爱护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2.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第一的概念,充分认识急诊病人危、急、重的特征,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勤学善思的学习习惯、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全面较强的适应能力。 3. 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地思考、研究和解决问题。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一)绪论 1.了解急救医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2.了解急诊与急救医学的范畴。 3.熟悉急诊与急救医学的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急救医疗体系 1.熟悉急救医疗体系的基本组成形式。 2.了解我国急救医疗体系的现状。 (三)院前急救 1. 概述 (1)了解院前急救的重要性。 (2)熟悉院前急救的任务和特点。 (3)熟悉院前急救伤员的分类。 (4)掌握院前急救的原则。 (5)熟悉院前急救的组织与实施。 2. 院前急救管理 (1)了解如何建立急救网络。 (2)熟悉急救管理制度。 (3)了解急救设备的管理方法。 (四)急救问题的紧急评估与处理 1.熟悉急救问题的紧急评估方法。 2.掌握急救处理的原则。

三基试题及答案急诊医学基础.docx

三基试题及答案‐急诊医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心肺复苏术4.低钾血症7.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2.休克5.氮平衡8.肠内营养( EN) 3.低渗性缺水6.肠外营养( PN)9.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 二、单项选择题 1.心肺复苏术中 PLS是:() A.基础生命支持B.进一步生命支持C.长程生命支持D.高级生命支持 2. 2000 年国际复苏指南中闭胸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 A. 15∶ 3B. 15∶ 2C. 13∶ 2D. 13∶3 3.脑复苏亚低温治疗:() A.体温下降至 32~ 33℃左右C.体温下降至 34~ 35℃左右 B.体温下降至 33~ 34℃左右D.体温下降至 35~ 36℃左右 4.心搏、呼吸骤停救治的首选药物:() 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异丙肾上腺素D.阿托品 5.休克治疗中 7.5%的氯化钠溶液配6%~ 12%右旋糖酐‐70作为休克的早期治疗高晶一高胶复苏。小剂量是: () A. 2ml / kg B. 4ml / kg C. 6ml / kg D. 8ml/ kg 6.纠正休克的扩血管药物是:() A.多巴胺B.多巴酚丁胺C.山莨菪碱D.肾上腺素 7.纠正休克的缩血管药物是:() A.间羟胺B.山莨菪碱C.酚妥拉明D.阿托品 8.纳洛酮在复苏中的作用是:() A.激动中枢和外周的阿片类受体 B.激活内源性阿片肽对心血管的抑制 C.兴奋中枢和外周的交感‐肾上腺髓质及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D.激活溶酶体膜 9.对发热的患者,一般可按体温每升高1℃,从皮肤丧失低渗体液约:() A. 2~ 3ml/ kg B. 3~ 5ml / kg C. 4~ 6ml/ kg D. 5~7ml /kg 10.中度出汗的患者,丧失体液约:() A. 300~ 8000ml B. 500~ 8000ml C. 500~ 1000ml D. 800~1200ml 1

急诊医学 重点 总结

急诊重点总结 绪论 急诊医学emergency medicine:是一门临床医学专业,贯穿在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危重病监护过程中的心肺复苏、现场急救、创伤急救、急性中毒、急危重症、儿科急诊、火灾救援的理论和技能都包含在起科学范畴中。 主要任务:对不可预测的急危重病、创伤,以及患者自己认为患有的疾病,进行初步评估诊断、急诊处理、治疗和预防,或对人为及环境伤害给与迅速的内、外及精神心理救助。 EMSS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是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危重病监护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院前急救的技术指标: (1)院前急救时间:急救反应时间(从接到求救电话到派出救护车抵达伤病现场的平均时间。国际目标为5-10分钟),现场抢救 时间,转运效果。 (2)院前急救效果 (3)院前急救需求 医院急诊hospital emergency:是EMSS种最重要而又最复杂的中心环节。 急诊分诊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分为5类: (1)急需心肺复苏或生命垂危患者(fatal patient):要立即抢救

(2)有致命危险的危重患者(critical patient):5-10分钟内(3)暂无生命危险的急症患者(acute patient):30分钟内(4)普通急诊患者(emergency patient):30分-1小时 (5)非急诊患者(non-emergency patient) 要严密监护的危重患者: (1)心肺复苏后生命指征不稳定,需要持续循环、呼吸支持(2)病情垂危已不能搬动、转运 (3)只需要短时间监护救治即可治愈,无需再住院治疗(4)其他专科难以收入院的危重患者 医院急诊、急救工作的特点: (1)变化急骤、时间性强。 (2)随机性大、可控性小 (3)病谱广泛、多科交叉 (4)抢救工作难度高、涉及面广 (5)急危重病人的诊治风险大、社会责任重 急诊“救人治病”的原则 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 脓毒症感染的主要部位:肺部 最常见的致病菌:G-菌 SIRS(全身性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症)诊断标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