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重耐药菌判定标准

多重耐药菌判定标准

多重耐药菌判定标准
多重耐药菌判定标准

多重耐药菌判定标准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耐药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

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等)ESBLs检测阳性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

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肠杆菌属、乳酸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等)对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等)全部耐药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

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全部耐药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

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菌素(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等)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等)、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阿莫西林/他唑巴坦等)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等)五类抗菌药物中三类及三类以上全部耐药。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铜绿假单胞菌对抗假菌头孢菌素类(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等)、抗假单胞菌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等)五类抗菌药物全部耐药。

多重耐药菌致病、定植与污染的鉴别

患者微生物检验标本中分离出的多重耐药菌不一定都是真正的的病原菌,既可能是致病菌,也可能是定植菌或污染菌,正确鉴别致病菌、定植菌和污染菌,无论抗感染治疗,还是对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如为致病菌,既需要抗感染治疗,也需要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如为定植菌,不需要抗感染治疗,但必须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如为污染菌,则针对目标患者实施抗感染治疗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均无必要。

定植是指多重耐药菌存在于患者身体某一部位并能繁殖,并未导致感染,无相应症状和体征。定植菌与致病菌的鉴别有时是较为困难的,常需要结合标本的检验情况、细菌毒力、患者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反应等综合判断,其中临床表现和治疗反应尤为重要。而定植与感染的区别也是一个动态过程,需依据患者的临床变化和检验结果不断验证或修正前期的判断,如果没有支持致病菌或定植菌的依据,应考虑是否为污染菌,但应慎重,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从采样、送检、培养等多个环节进行综合考虑。

多重耐药菌感染疾病谱

多重耐药菌名称常见感染类型易感人群常见病房社区感染或医

院感染

MRSA皮肤软组织感

染免疫受限者、

静脉吸毒者、

糖尿病患者、

留置有导管者

ICU、烧伤、

移植、皮肤科

可导致社区和

医院感染

VRE 心内膜炎、败

血症、尿路感

染、伤口感染、

腹膜感染

免疫受限者、

留置有导管者

ICU、移植、

普外科

主要导致医院

感染

产ESBLs的肠

杆菌科细菌尿路感染、肺

炎、败血症、

腹腔感染

神经内科、普

外科、ICU、

呼吸、移植

可导致社区和

医院感染

鲍曼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

炎、败血症、

导管相关尿路

感染、伤口感

免疫受限者、

接受机械通气

ICU、呼吸、

移植、神经外

主要导致医院

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医院获得性肺

炎、导管相关

性血流感染、

伤口感染、术

后脑膜炎

肺结构性异常

者、免疫受限

者、接受机械

通气者、烧伤

患者

ICU、呼吸、

移植、烧伤、

血液科

主要导致医院

感染

艰难梭状芽孢杆

菌抗菌药物相关

性腹泻

使用广谱抗菌

药物者

ICU、呼吸、

移植、血液科

主要导致医院

感染

减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WHO推荐的措施

手卫生

接触隔离

减少设备使用

环境清洁

医院感染组合预防

呼吸机相关肺炎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主动筛查

鼻拭子MRSA

大便VRE

洗必泰洗浴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与管理

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隔离措施

耐甲氧西林/苯唑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万古霉素的

金黄色葡萄球菌

其他多重耐药菌

患者安置单间或同种病原同室隔

单间隔离单间或同种病原同室隔离

人员限制限制,减少人员出入严格限制,医护人员相

对固定,专人诊疗护理

限制,减少人员出入

手部卫生遵循WS/T313 严格遵循WS/T313 遵循WS/T313

眼、口、鼻防护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

等戴防护镜

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

管等戴防护镜

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

等戴防护镜

隔离衣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

离衣

应穿一次性隔离衣

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

仪器设备用后应清洁、消毒和/或

灭菌

专用,用后应清洗与灭

用后应清洁、消毒和/或灭

物体表面每天定期擦拭消毒,擦拭

用抹布用后消毒

每天定期擦拭消毒,抹

布专用,擦拭用抹布用

后消毒

每天定期擦拭消毒,擦拭

用抹布用后消毒

终末消毒床单位消毒终末消毒床单位消毒标本运送密闭容器运送密闭容器运送密闭容器运送

生活物品无特殊处理清洁、消毒后,方可带

无特殊处理

医疗废物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利

器放入利器盒

双层医疗废物袋,防渗

漏密闭容器运送,利器

放入利器盒

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利

器放入利器盒

解除隔离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

连续两次培养阴性

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

注:WS/T313为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多重耐药菌判定标准

多重耐药菌判定标准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 ,MDR)O ,主要 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耐药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 产超广谱B -内酰胺酶(ESBLS细菌: 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等)ESBLs检测阳性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 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肠杆菌 属、乳酸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等)对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等)全部耐药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 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全部耐药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 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菌素(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等)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等)、B -内酰胺类/ B -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阿莫西林/ 他唑巴坦等)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等)五类抗菌药物中三类及三类以上全部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铜绿假单胞菌对抗假菌头孢菌素类(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等)、抗假单胞菌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B-内酰胺类/ B-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等)、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等)五类抗菌药物全 部耐药。 多重耐药菌致病、定植与污染的鉴别

患者微生物检验标本中分离出的多重耐药菌不一定都是真正的的病原菌,既可能是致病菌,也可能是定植菌或污染菌,正确鉴别致病菌、定植菌和污染菌,无论抗感染治疗,还是对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如为致病菌,既需要抗感染治疗,也需要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如为定植菌,不需要抗感染治疗,但必须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如为污染菌,则针对目标患者实施抗感染治疗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均无必要。 定植是指多重耐药菌存在于患者身体某一部位并能繁殖,并未导致感染,无相应症状和体征。定植菌与致病菌的鉴别有时是较为困难的,常需要结合标本的检验情况、细菌毒力、患者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反应等综合判断,其中临床表现和治疗反应尤为重要。而定植与感染的区别也是一个动态过程,需依据患者的临床变化和检验结果不断验证或修正前期的判断,如果没有支持致病菌或定植菌的依据,应考虑是否为污染菌,但应慎重,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从采样、送检、培养等多个环节进行综合考虑。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一、多重耐药菌的预防首先是合理使用抗生素 目前临床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对多重耐药菌的流行起了一定的扩散作用,因此,在选择抗生素时应慎重,以免产生多重耐药菌菌株。 二、早期检出带菌者,临床科室发现感染病例,应及时送检标本,及早 明确病原学诊断,及州发现多重耐药菌,并做好消毒隔离与治疗等工作,以防止多重耐药菌传播与流行。 三、检验科细菌室检出多重耐药菌时,须及时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以便能及时指导临床开展预防控制工作;细菌室每季度负责对检出的多重耐药菌资料进行统计、汇总分析,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由医院感染管理科整理审核后,将结果公布,供临床参考。 四、各病区主管医师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或定植病例,须及时报告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医生,同时填写“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报告卡”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监控医生应在《医院感染管理手册》的相应栏目内进行登记。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当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院《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制度》规定的时限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五、各临床科室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时,应通知全科人员积极采取如下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措施: (一)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1.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医院《手卫生制度》和《手卫生实施规范》。 2.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当实施手卫生。3.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1.将患者隔离于单间,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檀患者可安置在同一病房。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病房。 2.病房和“患者~览表”须设黄色隔离标志,并在病历夹封面粘贴黄色隔离标签。 3.医务人员进入病室应戴口罩、帽子、穿工作服,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休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须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必须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并严格洗手或手消毒,妥善处置使用后隔离衣。 4.减少患者的病房转换和转运,如必须转运时,应尽量减少对其他患者和环境表面的污染。

多重耐药菌预防措施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一、多重耐药菌的预防首先是合理使用抗生素 目前临床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对多重耐药菌的流行起了一定的扩散作用,因此,在选择抗生素时应慎重,以免产生多重耐药菌菌株。 二、早期检出带菌者,临床科室发现感染病例,应及时送检标本,及早明确病原学诊断,及州发现多重耐药菌,并做好消毒隔离与治疗等工作,以防止多重耐药菌传播与流行。 三、检验科细菌室检出多重耐药菌时,须及时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以便能及时指导临床开展预防控制工作;细菌室每季度负责对检出的多重耐药菌资料进行统计、汇总分析,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由医院感染管理科整理审核后,将结果公布,供临床参考。 四、各病区主管医师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或定植病例,须及时报告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医生,同时填写“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报告卡”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监控医生应在《医院感染管理手册》的相应栏目内进行登记。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当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院《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制度》规定的时限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五、各临床科室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时,应通知全科人员积极采取如下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措施: (一)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1.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医院《手卫生制度》和《手卫生实施规范》。

2.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当实施手卫生。 3.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1.将患者隔离于单间,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檀患者可安置在同一病房。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病房。 2.病房和“患者~览表”须设黄色隔离标志,并在病历夹封面粘贴黄色隔离标签。 3.医务人员进入病室应戴口罩、帽子、穿工作服,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休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须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必须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并严格洗手或手消毒,妥善处置使用后隔离衣。 4.减少患者的病房转换和转运,如必须转运时,应尽量减少对其他患者和环境表面的污染。 5.减少不必要的人员出入病室和接触患者,严格限制探视人数,提醒进入者应注意预防隔离,在出病室前做好手卫生。 6.当患者感染治愈,且连续3个标本(每次间隔>24小时)培养均为阴性时,方可解除隔离。

多重耐药菌相关管理及知识

相关知识(精简版)发布时间:2019年3月22日序号:03 多重耐药菌相关管理及知识 一、综合概述: 1、多重耐药:是指对三类或三类以上的抗生素耐药,而不是指对一类抗生素中的三种药物耐药。 2、多重耐药菌菌株不断增加的原因:随着抗菌药物和介入性医疗操作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及抗菌药物的滥用等。 3、多重耐药菌的危害:已经成为医院感染重要的病原菌,易引起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 4、主要感染类型:由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呈现复杂性、难治性等特点,主要感染类型包括泌尿道感染、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 5、相关英文及中文拼音缩写的含义:MDR(多重耐药)、 MDRO(多重耐药菌)、 JCGL(接触隔离)。 6、隔离的种类: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 (1)护理书上讲的七种隔离法是以前的要求,现在执行卫生部2009年发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中规定的隔离种类是三种。 (2)是基于标准预防和疾病传播途径建立的:接触传播的隔离(接触隔离)、空气传播的隔离(空气隔离)、飞沫传播的隔离(飞沫隔离)。(3)护理书上讲的七种隔离法与《医院隔离技术规范》中规定的的三种隔离法,意义不完全一样。护理上基本是按疾病而分,隔离技术里是按传播途径分的。 二、监测菌株 1、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2、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3、PCR-AB(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 4、PDR-PA(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 5、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 三、临床科室处置措施: 1、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2、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应当对所有患者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措施,预防多重耐药菌传播。 (1)病房的安置: ①尽量选择单间隔离。 ②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③如达不到上述两个条件时,在一间病房内做区域隔离。 ④不宜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与留置各种管道、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2)相关标识: ①隔离房间应当有隔离标识。 ②进行床旁隔离时,在床旁挂接触隔离标识。 ③病历夹、病员一览表等处做相应标识。 (3)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使用注意事项: ①专用: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93115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1.加强手卫生。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2.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隔离房间应当有隔离标识。不宜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转诊之前应当通知接诊的科室,采取相应隔离措施。没有条件实施单间隔离时,应当进行床旁隔离; 3.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4.医务人员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应当使用手套,必要时使用隔离衣。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必须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应先诊疗护理其他病人,感染病人安排在最后进行。 5.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

6.加强诊疗环境卫生管理,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 7.合理应用抗生素。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基本原则,正确、合理地实施个体化抗菌药物给药方案,根据微生物检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严格执行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相关规定,避免因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细菌耐药的发生。

多重耐药菌培训知识考题及答案

多重耐药菌培训知识考 题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多重耐药菌培训知识考题科室: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 1、多重耐药菌是指对临床使用的或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 菌。 2、医院常见的多重耐药 有、、、、、等。 3、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再予实施措施, 隔离标识的颜色是:。 4、科室发现多重耐药菌的感染者或定植者,应进行安置,不能进行单间安置时,应将感染患者安置。 5、科室发现多重耐药菌时,应于填报“多重耐药菌监测报告卡”给院感办,若发生院内感染,须同时上报。 6、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应及时进行。 7、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应当,并进 行。 8、抗菌药物分级为、和。 9、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前应医院应,根据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10、医院应从、、、等多学科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

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二、多选题 1、早期发现MODR须加强检查、严密监测的高危人群包含:() A、外院转入者。 B、年老体弱、有严重基础疾病的免疫力低下患者。 C、接受侵入性检查治疗者。 D、住院时间长及近期使用广谱、高档抗菌药物治 疗的患者。 2、MODR感染病例报告正确的是:() A、散发病例,24小时内填MDRO感染病人个案管理记录表上报院感科。 B、3例或以上(感染病例在流行病学上如时间、空间和病人间有相关性),立即 电话通知院感科。 C、确定为医院感染者,医生必须24 小时内在信息系统填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 卡》。 D、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发现应及时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4、MODR医护人员的防控措施() A、严格执行手部卫生规范。 B、戴手套:当有可能接触到患者血液、体液、伤口分泌物、排泄物等体内物质 时应戴手套。 C、戴口罩、面罩、护目镜:患者飞沫可能喷溅到面部时。 D、穿隔离衣:为病人诊疗护理操作有可能污染工作服时。 5、预防和控制MODR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正确的是:() A、医院内感染病人使用抗菌药物前,要先留取标本送培养. B、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多重耐药菌的判断

1、葡萄球菌属M D R、X D R、P D R定义的标准 MDR:(1)只要是MRSA就可以定义为MDR。 (2)对上表中的16类中的3类或3类以上(每类中1个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 XDR: 对上表中的16类中的14类或14类以上(每类中1个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 PDR:对上述16类中的抗菌药物均不敏感。 注*:对苯唑西林或头孢西丁两者之一耐药可代表对所有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如:至2010年7月22日被认可的所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碳青酶烯类) 2、肠球菌属MDR、XDR、PDR定义的标准

XDR: 对上表中的10类中的8类或8类以上(每类中1个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 PDR:对上述10类中的抗菌药物均不敏感。 注*:屎肠球菌对碳青酶烯类天然耐药,粪肠球菌对链阳菌素类天然耐药,定义细菌耐药时要从上表中分别剔除。

XDR: 对上表中的除了其中≤2类的其他抗菌药物(每类中1个以上)不敏感(16类中的14类或14类以上(每类中1个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 PDR:对上述所有抗菌药物均不敏感。 注:若*中的某种病原体对某个或这个类别抗菌药物天然耐药,则这个或这类抗菌药物则需从列表中去除,定义这种细菌耐药时不能计算到当中去。 4 MDR XDR: 对上表中的8类中的6类或6类以上(每类中1个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

PDR:对上述8类中的抗菌药物均不敏感。 5 XDR: 对上表中的10类中的8类或8类以上(每类中1个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 PDR:对上述10类中的抗菌药物均不敏感。 关于XDR的思考与态度之我见

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措施

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医院应当提供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特别是在手术室、口腔科、检验科等重点部门,同时配备充足的洗手设施和手消毒凝胶。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凝胶进行手消毒。 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实施接触隔离措施。 1.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隔离房间应当有隔离标识。不宜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与留置各种管道、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没有条件实施单间隔离时,应当进行床旁隔离。 2.与患者直接接触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及时消毒。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3. 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时,应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诊疗护理操作后,要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并进行手卫生。 三、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尤其在实施侵入性操作时,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污染。 四、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 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特别要对重点部门物体表面物体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吸机等的面板或旋钮表面、听诊器、计算机键盘和鼠标、电话机、患者床栏杆和床头桌、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使用专用的抹布进行清洁和消毒,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即消毒。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或者疑似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在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按照医疗废物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管理。 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切实落实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正确、合理地实施个体化抗菌药物给药方案,根据临床微生物检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严格执行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相关规定,避免因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细菌耐药的发生。 六、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1、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工作:医疗机构应当重视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建设,积极开展常见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高危患者要进行监测。 2、提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加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能力建设,提高其对多重耐药菌检测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水平。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后,应当及时反馈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以及相关临床科室,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感染控制措施。临床微生物实验

多重耐药菌基础知识

多重耐药菌基础知识 1、多重耐药菌是如何定义的? 答:多重耐药菌(Multiple Drug Resistant Organism,MDRO)是指对三类或三类以上结构不同(作用机制不同)抗菌药物同时耐药(每类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细菌。 2、广泛耐药菌是如何定义的? 答:广泛耐药菌(Extensive Drug Resistant Organism,XDRO)指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几乎全部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仅对黏菌素和替加环素敏感,革兰阳性球菌仅对糖肽类和利奈唑胺敏感。 3、全耐药菌是如何定义的? 答:全耐药菌(Pan-Drug Resistant Organism ,PDRO)是指对目前所做的所有体外药敏试验药物全部耐药的细菌。 4、β-内酰胺类药物是否同时“一类”抗菌药物? 答: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均为单独一类。 5、如何定义为对一类药物耐药? 答:对一类抗菌药物中其中任何一种耐药定义为该类耐药。 6、多重耐药菌定义中的“耐药”是否包括天然耐药? 答:多重耐药菌定义中的“耐药”不包括天然耐药,仅指获得性耐药。 7、MDR、XDR、PDR三者是何种关系? 答:MDR包含XDR、PDR 。 8、临床常见多重耐药菌有哪些? 答: 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②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 ④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RE),包括产NDM-1和KPC的肠杆菌科细菌 ⑤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 ⑥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 ⑦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MDR-TB) ⑧艰难梭菌(CD)等 9、哪些多重耐药菌需要接触隔离? 答: 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②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③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RE),包括产NDM-1和KPC的肠杆菌科细菌

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总结讲课教案

于田县人民医院多重耐药菌培训效果 分析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降低发生我院医院感染的风险,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落实执行我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的各项措施,重点加强接触防护,手卫生规范,强调医务人员要认真做好多重耐药菌的隔离防护措施,从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一、科室隔离的实行情况及存在问题 1、由于本院床位紧张,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值患者无法实施单间隔离,只能采取床边接触隔离措施。 2、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诊疗。 3、对于非急诊专人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在每次使用后未能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4、感染者或携带者应隔离至连续2个标本(每次间隔大于24小时)培养均阴性,方可解除隔离。个别医生送检率未做到。 二、整改措施 1、为了减少多重耐药菌的发生,建立了健全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权限,严格掌握适应症。 2、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值患者的病房,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

时,应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 3、对全院医护人员定期进行消毒隔离、无菌技术及《医务人员手卫生基本原则》的相关知识培训。 4、对全院全体医生进行多重耐药感染的预防措施相关知识,掌握多重耐药菌感染和定制病例的监测与报告。 三、效果评价 1、临床科室提高了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的送检率。 2、医护人员对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消毒隔离意识有所增强。能够按照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及《医务人员手卫生基本原则》,佩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诊疗护理操作过程。 3、增加了对患者接触物品的消毒频率,对感染患者血液、体液污染能立即消毒。 4、能够及时向医院感染管理科上报多重耐药患者的感染报卡。 院感办 2012年12月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多重耐药菌株医院感染的诊断: 多重耐药菌株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B -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细菌。 二、预防与控制措施: (1、护士接到多重耐药菌的危急值报告后,立即通知医生开“接触隔离”医嘱,护士在床头放置“接触隔离”标识(蓝色)。 (2) 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3)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严格实施接触隔离措施,预防多重耐药菌传播。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隔离房间或床头应当有隔离标识(蓝色) (4)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 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 使用后擦拭消毒。 (5)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 (6)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污染,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 (7)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特别要做好ICU、呼吸科病房、神经科病房等重点部门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要使用专用的抹布等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听诊器、计算机键盘和鼠标、电话机、患者床栏杆

多重耐药相关知识概念

多重耐药菌检测与结果解释 一多重耐药菌定义 1多重耐药细菌: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每类中一种或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2泛耐药细菌:细菌对大多抗菌药物不敏感,只有一两种药敏感,临床很少药可选用的细菌。 3全耐药细菌:对所有抗菌药物耐药的细菌。 临床常见多重耐药菌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ESBLS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阴性杆菌(大肠埃希氏菌、克雷伯氏菌、奇异变形杆菌) VRE 耐万古酶素肠球菌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 二各类多重耐药菌知识简介 (一)MRS多重耐药葡萄球菌 1、葡萄球菌耐药机制 (1).MRS对甲氧西林等耐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称为甲氧西林耐药的葡萄球菌(MRS),其耐药机制为葡萄球菌细胞内含有mecA基因,介导产生新的青霉素结合蛋白2a(PBP2a),致使与β-内酰胺类药物亲和力减低所致。 (2).MSS相应不含有mecA基因的葡萄球菌因对甲氧西林等β-内酰胺类药物敏感,称为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 2、检测方法(略) 3.结果解释 苯唑西林敏感:提示对青霉素酶稳定的青霉素(氯唑西林,双氯西林,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头霉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 苯唑西林耐药:提示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即使体外敏感,也不能报告敏感。 MRS对全部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对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常常同时耐药,糖肽类抗菌药物仍为治疗MRSA、MRSE、MRCNS的最佳选择。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E: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 MRCNS: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二)ESBLS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氏菌, 奇异变形杆菌) 1耐药机制质粒介导的β-内酰胺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1).灭活(水解)超广谱β-内酰胺药物 -通过TEM-1、TEM-2、SHV-1的突变产生 -ESBLs有很多种不同敏感谱的酶型(TEM≈150种;SHV≈100种;CTX-M≈50种) (2.)不水解头霉素类 (3.)可被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抑制(如克拉维酸)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预防措施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防护措施 1、隔离患者标识明确收治科室应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细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细菌感染或定植者安置在同一病室,隔离病室不足时可考虑进行床边隔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不能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的患者住同一病室。 按照医院隔离技术规范(2009年4月1日颁布)的要求,设置隔离病室时,应在门上粘贴隔离标识,多重耐药菌感染为接触隔离,应为蓝色标识。隔离病室须限制、减少人员出入。进行床旁隔离时,接触隔离标识可贴在床尾床号牌上。医务人员从事医疗护理的各项操作,应遵循先非感染患者后感染患者的原则,避免因医护操作造成交叉感染。 患者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连续两次细菌培养阴性(每次间隔>24 小时)方可解除隔离。 2、医务人员着装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交叉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在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如吸痰或雾化治疗等)时,应戴标准外科口罩和护目镜。 3、医务人员手卫生医务人员实施诊疗护理时,须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手部皮肤如有明显污染(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应当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手部皮肤无明显污染,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快速手消毒剂做手消毒。 4、常规消毒措施隔离病室患者接触过的一切物品,如被单、衣物、各类医疗器械等应先行消毒处理,然后再清洁(洗)、消毒、灭菌。 进行床旁检查(如便携式照片、心电图、B超)的仪器在检查完成后须用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 如患者离开隔离病室到医技科室做检查,主管医师应电话通知该诊疗科室或在检查单上标注患者感染情况,便于检查科室作好相关准备,防止感染的传播。患者检查完毕后,其接触过的物体表面要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如感染患者转送至其他科室时,须向转诊科室说明针对患者采用的接触传播预防措施。 隔离病室须固定专用的保洁工具(抹布、拖布)进行室内清洁和消毒,避免与其他病室的保洁工具交叉使用。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每日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使用过的抹布、拖布用专用的水池或桶清洗、消毒处理。 5、严格医疗废物管理患者用过的所有敷料、一次性医疗器械等医疗废物须放入专用黄色医疗废物袋内,锐利器具用后及时放入专用利器盒内,由专业的环卫公司统一收集,进行无害化处理。 一、患者隔离 1、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种多重耐药菌感染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减少、限制人员出入。 2、隔离病房不足时才考虑进行床边隔离,但不能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深静脉置管、留置导尿、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3、隔离时,在病历上标贴接触隔离标识,以提醒医务人员。 4、如病人需离开隔离室进行诊断、治疗,都应先电话通知相关科室,以便其作好准备,防止感染的扩散。 5、在患者转科时,须向接收科室说明该病人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交待接触传播的预防措施。 6、在患者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培养阴性后,方可解除隔离。解除隔离时应对房间进行彻

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多重耐药菌(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MRSA VRE,CRE,CRABA,CRPAE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一)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二)加强重点环节管理。 (三)加大人员培训力度。 二、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 1.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入性 操作前,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 消毒剂进行手消毒。2.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措施,预防多重耐药菌传播。A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隔离房间应当有隔离标识。B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C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 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诊疗护理操作后,要及时 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并进行手卫生。3.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避免污染,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4.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5.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2. 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医疗机构应当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基本原则,切实落实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正确、合理地实施个体化抗菌药物给药方案,根据临床微生物检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严格执行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相关规定,避免因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细菌耐药的发生。 医疗机构要建立和完善临床抗菌药物处方审核制度,定期向临床医师提供最新的抗菌药物敏感性总结报告和趋势分析,正确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抗菌药物处方水平。 四、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工作。医疗机构应当重视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建设,积极开展常见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高危患者要进行监测,及时采集有关标本送检,必要时开展主动筛查,以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 (二)提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能力建设,提高其对多重耐药菌检测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水平。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后,应当及时反馈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以及相关临床科室,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感染控制措施。患者隔离期间要定期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直至临床感染症状好转或治愈方可解除隔离。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当至少每半年向全院公布一次临床常见分离细菌菌株及其药敏情况,包括全院和重点部门多重耐药菌的检出变化情况和感染趋势等。

多重耐药菌知识培训

多重耐药菌知识培训(2015一季度) 一、什么是多重耐药菌 多重耐药菌(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 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2、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3、产超广谱β-酰胺酶(ESBLs)细菌 4、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 5、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 6、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指对下列5类抗生素中的3类及3类以上抗生素耐药,为多重耐药(MRD) 5类抗生素都耐药称为泛耐药(PDR) 1、抗假単胞菌的头孢菌素类、 2、碳青酶烯类、 3、B-酰胺酶复合制剂、 4、喹诺酮类、 5、氨基糖苷类、 卫生部要求加强监测的多重耐药菌株包括: 1)MRSA(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2) VRE(耐万古肠球菌)

3)产超广谱β-酰胺酶(ESBLs)的肠杆菌科细菌 4)耐碳青霉烯的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肠杆菌科细菌. 二、为什么多重耐药菌受到关注 MRSA=超级细菌? 2007年11月:JAMA刊登美国政府调查报告,被称为“超级病菌”MRSA正在美国国蔓延,每年预计有超过9万人感染这一病菌,被列为世界三大最难解决感染性疾患第1位,年致死的人数可能超过艾滋病 2007年11月:新华社记者参报告,上海发现“超级细菌”感染患者 2007年11月:北京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病例监测与控制方案》的通知 2007年12月:卫生部组织召开专家研讨会…… 中国MRSA的流行和危害可能超过美国 2008年卫生部办公厅 《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 自2010年8月11日《柳叶刀-感染》杂志披露英国、印度,巴基斯坦存在“超级细菌”以来,在不足三个月的时间,“超级耐药菌”疫情已经在世界围流行:8月11日,加拿大发现2例病例;8月13日,法国出现病例。10月4日发现1例病例;截止到10月8日,日本的感染患者激增到53人,并且出现4例死亡病例。“超级细菌”疫情已经波及十余个。感染“超级

多重耐药菌的预防控制措施

多重耐药菌的预防控制措施 一、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 二、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应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医疗设施表面,须由保洁员每天进行清洁或擦拭消毒。使用过的抹布、拖布必须消毒处理。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 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制度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依据病原学药敏结果用药,避免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而导致耐药菌的产生。 四、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在直接接触多重耐药菌患者前后,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实施手卫生。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五、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 (一)、必须实施隔离措施,在床尾和病历卡上粘贴隔

离标识。 (二)、首选单间隔离(如VRE、MRSA),也可同种病原同室隔离,隔离病房不足时可床边隔离,当感染较多时,应保护未感染者。 (三)、尽量限制、减少人员出入,如VRE、MRSA应严格限制,医护人员相对固定,有条件时尽量专人诊疗、护理。 (四)、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应戴手套,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如吸痰或雾化治疗等)时,应戴标准外科口罩和防护眼镜。 (五)、完成诊疗、护理操作,离开房间前必须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至黄色垃圾袋中。 (六)、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医疗、护理前后、脱去手套后及接触病人前后必须洗手或手消毒。 (七)、对于非急诊用仪器如血压计、听诊器等不能共用。其他不能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等,在每次使用后必须经过清洗及消毒处理。 (八)、进行床旁诊断加拍片、心电图的仪器必须在检查完成后消毒剂进行擦轼。 (九)、离开隔离室进行诊疗时,作好感染控制措施。转科时必须由医务人员陪同,向接收方说明对该病人应使用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进一步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做好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工作,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我部组织制定了《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O一一年一月十七日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试行)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由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呈现复杂性、难治性等特点,主要感染类型包括泌尿道感染、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近年来,多重耐药菌已经成为医院感染重要的病原菌。为进一步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做好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技术指南。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一)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医疗机构应当高度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针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诊断、监测、预防和控制等各个环节,结合本机构实际工作,制订并落实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防控措施。

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

一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有哪些?如何实施? 1、临床科室根据耐药菌检出结果,必须执行标准预防和接触隔离防控措施,由病区护士长负责监督多重耐药菌患者隔离措施的落实。 2、应对多重耐药菌感染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MDRO感染者或定植者安置在同一房间。隔离病房不足时可考虑进行床边隔离,但要注意不能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当感染者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 3、接触隔离标识为蓝色标识,可在病房、床旁或病人腕带等处使用隔离标识。当实施床边隔离时,应先治疗护理其他患者,MDRO感染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 4、应尽量减少与MDRO感染或定植患者接触的医务人员数量;最好限制每班诊疗患者为医生、护士各一人,所有诊疗尽可能由他们完成,包括标本的采集。 5、在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应当严格执行手卫生;有可能接触患者的伤口、溃烂面、黏膜、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有可能与患者大面积接触或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应当穿隔离衣及佩戴防护面罩。 6、对于非急诊用仪器(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输液架)等尽量专用。其他不能专人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在每次使用后应用消毒湿巾或选用其他消毒剂进行消毒。 7、接触患者后的仪器设备(如拍片、心电图)检查完成后应进行消毒。 8、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的病室,其清洁、消毒用品(抹布、拖布等)应当专室专用;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设施设备表面,每天清洁消毒不少于2次,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即消毒。使用过的抹布、拖布必须消毒处理(500mg/L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 9、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基本原则,切实落实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正确、合理地实施个体化抗菌药物给药方案,根据临床微生物检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严格执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相关规定。 10、感染者或携带者应隔离至症状好转、治愈或连续两次标本(每次间隔>24小时)培养均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二、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的餐具、被服、垃圾等如何处置? 1、餐具:不必丢弃餐具,应做到个人专用、不使用他人的餐具或与人共用餐具。 2、被服:所有用过的被服应该在原地打包,不能在病区进行分类或洗涤;污染严重的被服应该使用防渗漏包装袋;收集被服的人员应该使用个人防护用具,如手套等;污染的被服应先消毒再清洗。 3、垃圾:在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治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都应当按照医疗废物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管理;生活垃圾虽未证实一定具有传染性,但是也要求按医疗垃圾来处理。

多重耐药菌及细菌耐药相关知识汇总 必查

多重耐药菌及细菌耐药相关知识汇总 (必查) 一、抗感染治疗的基本原则: (1)在患者出现感染状况时,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及时从感染部位特别是无菌部位采集合格的样本做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 (2)临床微生物标本病原菌学结果未出来之前,各科室可以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参考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并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可能的感染部位及致病菌、抗菌药物使用史、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可能合理经验选用抗菌药物。在病原学结果出来后要及时根据药敏情况调整抗菌药物。 (3)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避免抗菌药物滥用,尤其是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我院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需请药学等相关部门会诊,对于复杂的多重耐药菌感染,必要时组织多学科会诊。 二、多重耐药菌相关知识 1.定义:对临床使用的3类或3类以上的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2.重点菌:(1)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AS;(2)耐万古霉素肠球VRE;(3)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4)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 的细菌;(5)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6)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3. 医务人员知晓本科室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途径? 通过危急值或院感实时监控系统。 4..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措施: (1)患者床头挂蓝色“接触隔离”标识,病历及床头卡贴“MDRO”标识; (2)首选单间隔离,如无单间选择床边隔离; (3)应先诊断护理其他病人,最后诊断护理多重耐药菌患者; (4)手卫生; (5)个人防护:可能要污染到工作服(如吸痰)时需要加穿隔离衣。有可能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时,戴手套: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带防护目镜或防护面罩。(可在床旁备医疗废物袋放置使用后的隔离衣及手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