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资源 初中 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试用课本 化 学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 沿海地区 编

教育资源 初中 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试用课本 化 学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 沿海地区 编

教育资源 初中 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试用课本 化 学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 沿海地区 编
教育资源 初中 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试用课本 化 学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 沿海地区 编

本套教材是受国家教委的委托,依据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试用稿)”编写的。教材编写立足于当代我国,特别是沿海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的实际,着眼于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基本素质,在编排体系和内容结构上力求创新。经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本套教材已被确认为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推荐全国选用。

初中化学教材分《化学》和《化学实验》两册。此外,编有《化学课外自学训练》、《化学教学参考书》。本书初版于1995 年,这次再版时,按“量和单位”的国家标准作了修订。

初中化学教材编委会由江琳才任主编,龚行三任副主编,刘立寿、吴琦、陈章盛、高永裕、曾灼先任编委。《化学》第一版的执笔人是:刘立寿、江琳才、陈章盛、龚行三;第二版修订由江琳才完成。

本教材初稿编出后,承梁英豪、梁远明、郭素文、蔡传哲等同志评审,并有许多同志提供了图片或意见,特此致谢。我们要特别感谢广大的积极使用和支持本教材的中学老师们,他们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为本版修订提供了十分宝贵的意见。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沿海地区)

编写委员会

当同学们翻开这本书,开始学习化学这门课程的时候,大家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譬如,化学是什么?化学有什么用?怎样学好化学?

[实验0-1]

(1)“喷雾显字”事先用毛笔蘸酚酞溶液在白纸上写字,待干后,用装有稀氢氧化钠溶液的喷雾器向纸上喷雾,观察发生的现象。

(2)“钠珠戏水”切取一小块金属钠①,用滤纸揩干表面的煤油,投入盛有水的烧杯里,观察发生的现象。

以上两个有趣的实验现象,实际上都是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这些变化和大家在物理课中学习过的碘的升华、酒精蒸发等变化不同。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呢?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

[实验0-2]

取冰一块,放在烧杯里,加热使冰熔化。继续加热到水沸腾,把一块干净的玻璃片放在烧杯口上方,观察发生的现象。

大家知道,冰变成水,水变成水蒸气,仍然是水,见图 0-1。铁熔化成铁水,或铸成铁锅,仍然是铁。固态石蜡熔化成液态蜡油,仍然是蜡。在这些过程中,物质的形状和状态发生了变化,但它们的本质没有变化,即没有生成其它新物质。物质发生变化时没有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如衣服由湿变干、云层化雨、玻璃由整块碎成小块、花香四溢等。

2.化学变化

[实验0-3]

取一段镁条,经砂纸擦亮后,用坩锅钳夹住,点燃。观察镁条的燃烧现象(见图0-2)

〈观察〉

(1)镁条燃烧前是______色的______。

(2)镁条燃烧时,发出______光,并且______热。

(3)镁条燃烧后生成的是______色的______状物质。

镁条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大量放热,并生成白色粉末状物质——氧化镁,这是一种不同于镁的新物质。这个变化可用文字表示如下:

镁+氧气氧化镁

(Mg)(O2)(MgO)

式中括号里给出的是相应物质的化学符号。

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在镁条燃烧的实验中,哪种现象最能说明镁条发生了化学变化?

(A)发出耀眼白光(B)大量放热

(C)生成新物质氧化镁(D)形状改变

铁器生锈、蜡烛燃烧、燃放烟花和照相底片感光等都是化学变化。一切化学变化的共同特征是:物质的本质发生根本变化,产生出性质完全不同的

新物质。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伴随发生某些现象,如发光、发热、颜色变化、放出气体或生成沉淀等。这些现象可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化学变化过程中总是伴随发生某些物理变化,如蜡烛点燃时,固态石蜡受热会熔化成液态石蜡。另一方面,物理变化虽不一定引起化学变化(如水的三态变化),然而,在一定条件下,物理变化也有可能引起化学变化,如镁条加热至一定温度时,会引起燃烧。

用“有或无”和“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分别填写下表第三栏和第四栏的空格。

过程变化结果有无新物

质生成

变化

类型

铁生锈光亮的金属转化为红棕色的铁锈

水沸腾液态水变成气态水

汽油燃烧汽油转化为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锯木大块木料变成小木块和木屑

木板燃烧木板转化为二氧化碳、水蒸气和灰烬

煤燃烧煤炭转化为二氧化碳、煤灰等

蜡烛燃烧石蜡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碳、镁、汽油等在氧气中都能燃烧,这种性质必须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才

能表现出来。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不通过化学

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物质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和密度等。

表0-1 物质的某些物理性质

物质颜色嗅觉味觉状态熔点/℃沸点/℃水无色无臭无味液态0.0 100.0 醋酸无色醋味酸味液态16.6 118 铁银白无臭无味固态1535 2750 氧气无色无臭无味气态-218.4 -182.96 氮气无色无臭无味气态-209.86 -195.8 镁银白无臭无味固态648.8 1090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物质的重要属性。我们要正确有效地使用物质,

就必须了解和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通常,物质的物理性质可用

感官观察或用物理方法去测量确定,而化学性质则要通过化学实验去观察和

确定。

图0-3 中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为什么?指出其中化学变

化所伴随发生的现象。

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一门极其有趣而又十分重要的学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提出千万个要用化学知识才能解答的问题。例如,空气由哪些物质组成?人为什么要有空气才能生存?水是什么物质?钢铁怎样炼成?为什么铁会生锈?我们吃的食物,如油、盐、米、糖、醋等含有什么成分?百货大楼中琳琅满目的商品,如各种塑料、纤维、五金制品、中西成药、化妆用品等是怎样制造的?这些问题,有的涉及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有的涉及物质的性质,有的涉及物质的变化规律,它们都是化学研究的内容。化学就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化学有什么用?

人类的文明离不开化学。化学科学和化工技术在满足人类社会生活需要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类的食物主要靠农业生产提供,而农业需要化学工业制造的肥料和农药,才能保证高产和稳产。我们穿的衣服,越来越多地采用化学合成纤维织物去缝制。人们建造着各种式样的楼房,需要使用化学工业制造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现代交通工具,如飞机、火车、轮船、汽车、摩托车等,全都需要化学工业提供的材料和燃料。保障健康,防治疾病,保护环境,需要化学工业提供的药物和方法。国家在世界市场上的经济竞争能力,需要化学工业制造的商品。国防建设需要化学工业的参与,才能提供钢铁、炸药,制造坦克、飞机、原子弹、氢弹、导弹等。化学科学和化工技术极大地满足了衣、食、住、行、能源、通讯、国防、外贸、卫生、环保、服务等各方面的社会需要(见图 0-4)。所以说,化学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门重要学科。

我们的祖国是历史悠久的伟大文明古国。我们勤劳勇敢的祖先,在化学化工技术方面有许多发明创造,如造纸、黑色火药、陶瓷、冶铜、炼铁等,对世界的文明和进步作出过重大贡献。但是,在近代,由于帝国主义和反动政府的压迫、剥削,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缓慢,乃至落后了。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许多重要的化学工业,包括钢铁、石油化工、化学肥料、无机化工、有机合成、高能燃料等工业才逐步全面建立起来,我国才有了自己的独立而完整的化学工业体系。自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化学工业取得了更加辉煌的成就,许多化工原料和产品的年产量跃居世界前列。然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故按人均拥有量计,我国化学工业仍然落后于世界先进工业国的水平。所以,我们要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继续努力发展我国化学工业。

表0-2 我国某些重要原料和化工产品的发展情况(单位:亿吨)

年份

名称1949 1980 1990 1995 原煤0.32 6.2 10.8 12.98

原油0.0012 1.06 1.38 1.49

钢0.00158 0.3712 0.6604 0.94

水泥0.0066 0.8 2.03

化肥6× 10-5 0.1232 0.1912 0.245

怎样学好化学?

学好化学,掌握必要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可以增强我们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才干和本领。那么,怎样才能学好化学呢?

化学有自己独特的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学好化学必须首先记住和会使用这些化学用语。化学中有许多化学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反应现象等,学好化学需要熟悉和掌握这些化学知识,了解这些知识在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化学科学中有许多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认识化学现象的本质,指导我们进行科学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学好化学,必须学习实验技能,做好化学实验。做实验要规范操作,细心观察,准确记录,认真思考,全面分析,总结规律,写好报告。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并从中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等。

做一做

点燃一支蜡烛,仔细观察蜡烛的燃烧,画出火焰的形状和结构(参看封面图)。用一根细玻璃管伸进火焰内层,把从玻璃管中导出的气体点燃。蜡烛燃烧时,可以观察到哪些物理变化的现象?哪些现象表明蜡烛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

习题

1.下述说法中,哪些指的是物质的化学变化?哪些指的是物质的物理变化?

(1)点燃煤气。(2)云变成雨。

(3)铁锅生锈。(4)晒干湿衣服。

(5)水在0℃结冰。(6)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2.填空: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的基础自然科学。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表0-2 所列数据,计算1995 年我国原煤、原油和钢的产量为1949 年产量的多少倍。

第一章空气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

想一想

你知道空气在哪里存在吗?怎样证明它的存在?

我们的周围充满着空气,它是人类和动植物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在小学《自然》课中,大家已经学习过空气的一些性质。在这里,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它的成分。

空气的成分

[实验1-1]空气成分的测定

取一集气瓶,用记号把它的容积分为五等分。按照图1-1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燃烧匙里盛有适量红磷,在酒精灯上点燃后,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观察红磷的燃烧。待燃烧停止后,松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观察与思考>

(1)红磷燃烧时,有______生成。

(2)红磷燃烧停止后,松开弹簧夹,可以看见______,直到集气瓶容积的______标线为止。

(3)烧杯里的水倒流的现象,说明______。

红磷燃烧时,发生了磷和氧气之间的化学反应。反应的结果消耗掉集气瓶里空气中的几乎全部氧气,生成易溶于水的五氧化二磷白烟。倒流的水升到集气瓶1/5 容积的标线处停止。这一事实表明:空气里含有约1/5 体积的氧气(O2)。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空气中其余4/5 体积的成分主要是氮气(N2),还有少量稀有气体,它们是氦(音hài)、氖(音nǎi)、氩(yà)、氪(音kè)和氙(音xiān)。此外,空气中还含有少量二氧化碳(CO2)、水蒸气(H2O)等。

空气就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成分混合组成的气体。各成分所占的体积分数①如图1-2 所示。这一组成在一般情况下是比较固定的。

已知空气的总质量为5× 1015吨,如果全世界人口以50 亿计,则平均每人拥有多少吨空气?又知在标准状况(0℃,1 标准气压)下,空气密度为1.293 克/升,则空气的总体积为多少升?平均每人拥有多少升?(提示:体积 V、质量m 和密度ρ之间的关系式是V=m/ρ;1 吨=106克。)

拉瓦锡对空气成分的研究

早在18 世纪70 年代,许多科学家就曾研究过空气的成分。在这些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法国化学家拉瓦锡(https://www.doczj.com/doc/202335213.html,voisier,1743~1794)完成了最

有说服力的实验,阐明了空气的主要成分(见图1-3)。

拉瓦锡把银白色的液态汞(水银)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连续加热12 天后,发现部分汞变成红色粉末,而容器里的空气体积则差不多减少了1/5。他研究了容器中剩余的气体,发现这部分气体不能供给呼吸以维持动物的生命,也不能支持燃烧。这部分气体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氮气(拉丁文原意是“不能维持生命”)。

拉瓦锡还把该实验所生成的红色粉末(后来证明是氧化汞)取出来,放在另一容器中加强热。它便转变成汞和氧气,而且产生的氧气体积,恰好等于原来密闭容器中所减少的空气体积。他把这份氧气加到前一容器的剩余气体中去,结果得到跟空气的性质完全一样的气体。根据以上实验事实,拉瓦锡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氮气和氧气的发现,以及据此对空气主要成分的阐明,是科学家们尊重事实、勇于创新的一次历史性的胜利。

氮气

在组成空气的各种成分中,氮气是含量最大的一种气体,它有哪些主要特性和用途呢?

氮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液化后得到的液氮是无色、无臭的液体。

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通常很难跟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且不能支持呼吸和燃烧。

氮气的用途很广。化学工业中用它来合成氨,进而生产化肥、硝酸、炸药、染料等。食品工业用它来储藏或保鲜食物。在科学研究和医疗上液氮还用作致冷剂。

混合物和纯净物

事实证明,空气是由多种物质混合组成的物质,这类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组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组成混合物的各物质,基本保持着各自原有的特性。如在硫粉和铁粉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和铁都保持着各自原有的特性。用磁铁可把其中的铁粉吸引分离出来(见彩图 1-4)。糖水、盐水、汽水、牛奶、泥沙等都是混合物。与此相反,纯净物只含有一种物质。如氧气、氮气、蔗糖、硫、氯酸钾等。当然,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最纯净的物质也会含有微量杂质。

[实验1-2]

取少量硫粉和铁粉,观察它们的颜色和状态。用磁铁分别接近这两种物质,观察现象。把这两种粉末均匀混合,再观察它的颜色和状态。用磁铁在混合物上方缓慢移动,观察现象。

〈观察与思考〉

混合前,硫粉显______色,铁粉显______色;其中______粉可被磁铁吸引。混合后,磁铁可从混合物中吸引______粉,说明______。

空气的液化和分离

空气是混合物,怎样将其中各种成分分离开来,得到有着重要用途的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呢?

工业上先将空气中的尘埃、水和二氧化碳除去,然后用空气液化装置,使空气的压强增大,温度降低,直到转变成液态,得到液态空气。液态空气是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混合物。将液态空气蒸发,可把沸点不同的各种成分分离开来。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所以,氮气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是液态氧。工业上采用这种方法大量制取氧气和氮气。

空气经液化和分离所得的各种气体,用涂有不同颜色的耐高压钢瓶盛装着,供应用户。例如盛氧气的钢瓶为蓝色,盛氮气的钢瓶为深绿色。

图1-5 空气的液化和分离

(1)空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_,各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 和_______,此外,还有少量____________等。

(2)混合物由______种以上物质组成,纯净物由______种物质组成。

选学

稀有气体的用途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稀有气体的用途已经越来越广了。氦气是仅次于氢气的轻气体,不可燃,用它来充填飞艇和气球,要比使用氢气安全可靠得多。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会发出有色的光。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就是利用这种性质制成的。例如,灯管里充入氩气,通电时发出紫蓝色光;充入氦气,通电时发出粉红色光;充入氖气,通电时发出红光。

氖灯射出的红光,在空气中的透射力很强,可以穿透浓雾,用作航空、航海的指示灯等。氙灯通电时能发出比荧光灯强上万倍的强光,可用于广场、体育场、飞机场的照明。此外,在科学实验、焊接和产生激光的装置中,也广泛使用稀有气体。

习题1-1

1.填空:

(1)空气的组成按体积分数计算,大致是_______占 21%,_______占78%,_______占0.94%,_______占0.03%以及_______占0.03%。空气的成分以_______、______为主,其中_______约占空气体积的1/5,_______约占空气体积的4/5。

(2)稀有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气体的总称。

2.指出下列物质里,哪些属于混合物,哪些属于纯净物?

(1)氧化镁,(2)液态氧,

(3)人呼出的气体,(4)二氧化碳,

(5)蔗糖,(6)牛奶,

(7)浑浊的池塘水,(8)液态空气。

3.从课文中查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填进空格内。

氧气_______,氮气_______,二氧化碳_______,水_______,镁_______,氧化镁_______。

第二节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自然界清新、洁净的空气,使人心旷神怡、精神振奋。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球上许多地区的空气,已含有人为排放的废气和烟尘,并达到有害的程度,从而使空气受到污染。

污染源和污染物

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来源有:生活污染源,如家庭、商业服务部门燃煤排放的烟尘和废气;交通污染源,如汽车、火车、飞机、船舶排放的废气;工业污染源,如发电厂、钢铁厂、水泥厂、氮肥厂、烧碱厂及其它各类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粉尘。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工业和交通事业都较发达,因而由生活、交通、工业等污染源造成的空气污染也比较严重(见图1-6)。

会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有:

ì

?

?

?污染物í

?

?

?

含硫化合物二氧化硫、硫化氢等

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

含氮化合物二氧化氮、氨等

含氯化合物氟里昂致冷剂(氟氯烃)等

?

?

气态污染物í

?

?

?

颗粒态污染物:烟、雾、粉尘

空气污染的危害

空气污染物会损害人体健康,引发多种疾病,会影响植物生长,会损坏地面设施,破坏文物古迹,破坏臭氧层①,导致地球的生态平衡失调,危害很大。

表1-1 几种空气污染物的危害

污染物对人的危害对植物的危害其它

二氧化硫引发慢性支气管炎叶面出现点状或块造成酸雨,损坏等状斑点地面设施二氧化氮引起眼睛和呼吸系灼伤植物,使植物枯损坏地面设施

统的各种炎症死

粉尘引发咳嗽、喉病、“尘堵塞叶孔,影响植物生云雾增多,能见度肺”、呕吐等长低

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起因空气污染而造成重大伤亡的事故。例如,1952 年12 月5 日至8 日,英国伦敦发生过一起伦敦烟雾事件。由于工业和生活燃烧烟煤所产生的二氧化硫在空气中的积聚和变化,使伦敦上空的空气严重污

①在离地面10 至50 千米高处的大气层中,分布着少量臭氧(O3),它们形成臭氧层,吸收掉太阳光中的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命免受紫外线伤害。

染,呼吸道疾病患者死亡率迅速增加,几天内有约4000 人丧生。事件后两个月内,还有约8000 人死亡。

1982 年12 月3 日,在印度博帕尔市,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办的一家农药厂,发生了一起泄漏剧毒原料(异氰酸甲酯)的事件,2500 人当天死亡,3000 人濒临死亡,12.5 万人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报刊摘读]据《科技日报》1992 年12 月报道:

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环境组织本月发表的一份报告说:“空气污染已成为全世界城市居民生活中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

这份报告是对全世界20 个大城市进行了15 年调查的结果。这些城市是曼谷、北京、孟买、洛杉矶、马尼拉、墨西哥城、新德里、雅加达、卡拉奇、伦敦、开罗、布宜诺斯艾利斯、加尔各答、莫斯科、纽约、里约热内卢、汉城、圣保罗、上海和东京。

调查表明,汽车是最大的单一污染源。在6 种主要空气污染成分中,有四种几乎完全来自汽车,即铅、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臭氧。另外两种污染成分来自工业废气的二氧化硫和浮尘。这些污染正严重毒害城市居民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并影响儿童智力发育。报告指出,控制空气污染的最好方法是开发并采用“干净”的技术,以减少向大气中排放工业废气,“但这种技术的成本却远远超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承受能力”。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本世纪末世界人口的47%将居住在城市。报告指出,解决空气污染,保证世界近一半人口健康与居住环境问题已刻不容缓。

防治空气污染

防治空气污染,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一项十分迫切而重大的课题。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宪法中明确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国家制订和颁布了一系列有关防治空气污染的法规,例如《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等。我们一定要严格执行政府的有关法规,采取措施,防治空气污染。工厂的废气,必须经过除尘、除污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才能向空气中排放。实行煤炭的综合利用,减少直接以煤为燃料,改用气体燃料。要大力发展水电、核电,改变能源结构。要植树种草,增加绿化面积,大力改善周围环境,等等。

空气清新,使人心旷神怡,精神振奋,身体健康;但如图1-8 中所示的滚滚浓烟,严重污染空气,破坏生态,危害健康。因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对环境污染问题加以治理。

调查本地区和学校附近有哪些造成空气污染的因素?如有条件,可组织访问环境保护部门,了解本地区空气污染及防治情况。讨论并提出治理本地区空气污染的建议。

第三节分子

[实验1-3]

(1)把香水洒在一块小手巾上,在课室内绕行一周,闻闻香味。

(2)用一支玻璃棒,蘸少量浓氨水,用另一支玻璃棒,蘸少量浓盐酸。在空中,让两支玻璃棒逐渐靠近,观察现象。

〈观察〉

分别蘸有盐酸和氨水的玻璃棒互相靠近时,在空中生成________状物质。

大家在生物课中已经学习过分子的概念。以上实验现象就可以用分子的存在来解释。香水是由酒精和香料分子构成的。当那些分子通过运动扩散出来以后,空气中便有香料分子独立存在着。所以,课室内可以闻到芳香气味。

氨水中扩散出来的氨分子和浓盐酸中扩散出来的氯化氢分子,在空气中相遇,化合生成氯化铵。氯化铵是固体微粒,因而出现“空中生烟”的奇景。

氨+氯化氢→氯化铵

(NH3)(HCl)(NH4Cl)

自然界的许多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例如,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氮气由氮分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等等。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例如,水发生“三态”变化时,水分子没有变化,因此,水的化学性质也没有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起了根本性变化,变成其它物质,物质的化学性质也就跟着改变。例如,氯化氢分子和氨分子化合成氯化铵后,分子本身根本改变了,反应所生成的氯化铵的化学性质,完全不同于氯化氢或氨的化学性质。所以,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同种物质的分子,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构成物质的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着,永远不会静止停息,例如,香水分子在课室空间作扩散运动。分子与分子间存在空隙。因此,气体可以压缩。一般说来,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最大,液体、固体分子之间的距离要小得多(图1-9)。

分子是_______。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________。在物理变化中,分子______。同种物质的分子,具有_______化学性质;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具有______化学性质。分子______运动。分子间有_______。

1.从分子的观点来看,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是什么?

2.举例说明:(1)一种分子变成另外一种分子。(2)分子间的距离减小了。

3.为什么温度计能指示出温度的变化?

4.“经过净化的不含任何尘粒的空气是纯净物。”这一说法对吗?

习题1-2

1.用分子的观点,解释:

(1)衣橱里用来防虫蛀的樟脑片,经一段时间后消失了。

(2)气体容易压缩,固体不容易压缩。

(3)在空气流通的地方晾的湿衣服,比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晾的湿衣服容易干。

(4)汽油燃烧。

(5)空气的液化和分离。

2.通常情况下,18 厘米 3 水大约有6× 1023 个水分子。1 滴水约为0.05 厘米3,那末,这一滴水中含有多少个水分子?

第四节原子

什么是原子?

[实验1-4]

把少量氧化汞放在试管中加热,仔细观察试管内有什么现象发生,再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试管内,观察现象①(见彩图1-10 氧化汞的分解)。

〈观察与思考〉

加热前,氧化汞是色______的物质。加热后,试管内壁有______色的物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后______,这说明有氧气产生,表明氧化汞发生了______。

氧化汞分子是由汞的微粒和氧的微粒构成的。氧化汞受热时,分子分解为汞微粒和氧微粒。许多汞微粒形成金属汞,每两个氧微粒结合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氧分子形成氧气。以上过程可用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为:

或用文字表示为:氧化汞汞+氧气

(HgO)(Hg)(O2)

反应物分子的各种微粒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进行重新组合,生成新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根本性改变,但构成分子的各种微粒本身却没有根本改变,它们是参与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科学上,把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叫做原子。

原子很小,小到在1 厘米的长度上,可以并排约1 亿个原子。人们用现代科学技术拍到某些原子的照片,从而证实了原子的真实存在。彩图 1-12 是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石墨中碳原子的照片。

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物质。如氧原子构成氧分子、氧分子构成氧气。另外,有些物质也可由原子构成,如金属汞由汞原子构成、石墨由碳原子构成、氦气由氦原子构成。和分子一样,原子也是不断运动的。

原子的构成

1897 年,英国科学家汤姆森(J.J.Thomson,1856~1940)发现电子,并认为一切原子中都含有电子。这一事实表明:作为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的原子,也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

现代科学实验表明,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每1 个电子带1 个单位负电荷。由于核外所有电子的电量与原子核所带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核也具有复杂的结构,它由质子和中子两种微粒构成。1 个质子带1 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因此,原子核带正电荷。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目叫做核电荷数,它在数值上等于原子核所含的质子数目。

ì

?

í

?

?原子ì

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

原子核(带正电)í

?

核外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例如,氢原子的原子核含1 个质子,核外有1 个电子。氧原子的原子核含8 个质子和8 个中子,核外有8 个电子。

表1-2 几种原子的构成

原子原子核核外原子原子核核外电

种类质子数中子数电子种类质子中子子数

数数数

氢 1 0 1 钠11 12 11

氦 2 2 2 硫16 16 16

碳 6 6 6 氯17 18 17

氧8 8 8 铁26 30 26

氖10 10 10

原子很小,原子核更小。一个半径为10-8厘米的原子,它的原子核半径只有10-13厘米,可见原子核的半径只有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假如把原子核放大到半径为1 厘米的小球,则电子在约1000 米远处运动。原子核的体积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万亿分之一。可见,相对于原子核的大小来说,原子里面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在那宽阔的原子天地里,进行着高速度运动。

对原子质量是什么意思?

虽然原子是很小的微粒,但仍具有一定的质量。各种原子的质量是不同

的。例如,1个氢原子的质量是1.674× 10-27千克,1 个氧原子的质量是2.657 × 10-26千克。可见,如果以千克作为标准去衡量1 个原子的质量,则它们的数值都是很小的。这样小的数字,书写、记忆和使用都很不方便。于是,科学家选用另一种标准去衡量原子的质量。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 作为标准,把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定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①(前称原子量)。这里所说的碳原子,指的是碳-12 原子(符

号为12C),它的原子核中有6 个质子和6 个中子,原

子质量是1.993×10千克。因此,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数值等于

-261 12

×1.993× 10-26千克,即1.661× 10-27千克。按照这一标准,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个该原子的质量

(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1/12)

例如:

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2.657×10千克

-26

1.66110-27

×千克

1.66110-27

=16.00

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67410-27

×千克

1.67410-27

1.66110-27

×千克

1.66110-27

=1.008

可见,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它的单位规定为 1,一般不写出。

相对原子质量表见书末附录。

质子和中子的质量,都约等于1 个氢原子的质量。电子的质量更小,约等于质子质量的1/1836,可见,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1.原子是________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本身____________ 。原子由_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核电荷数=_________=_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以前称为________,它是以碳-12 原子质量的_________为标准,把________ 所得到的________。单位规定为__________。

2.填写下表空格:

原子种类 1 个原子的质量/千克相对原子质量

选学

原子-分子论是怎样提出的?

人类对于物质内部结构的认识可以追溯到古代。远在公元前5 世纪,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公元前约460~370)等人,认为万物都是由大量不可分割的微粒构成的。并把这种微粒叫做原子(希腊文原意是“不可分割”)。古代的原子观念是人们根据对自然的观察、想象和推测提出来的,没有经过实践的验证。到了19 世纪前半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积累了大量事实,证实原子和分子的存在。一种假设经过科学实验证明它是正确的,就可作为科学理论而被肯定。英国科学家道尔顿(J.Dalton,1766~1844)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这些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同种原子的性质和质量相同,等等。道尔顿的近代原子学说对化学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他没有把原子和分子区别开来。后来,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A.Avogadro,1776~1856)提出分子的概念,指出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人们把物质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学说叫做原子-分子论。

自从用原子-分子论来研究化学反应后,化学才开始成为一门科学。现在,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早已远远地超过原子-分子论的水平。例如,认识到原子也是可分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等等。

道尔顿出生在英国坎伯兰(Cumberland)的一个贫苦纺织工人家庭。由于他从小勤奋学习,成绩优异,12 岁时便当上乡村学校的教师,19 岁出任校长。1793 年,他赴曼彻斯特一所学校任教,先后教过数学、物理和化学。

道尔顿毕生过着简朴的生活,把自己的全部精力贡献给教育和科学事业。除提出原子论对化学作出重大贡献外,他对气象学也很有研究,坚持逐日记录气温、气压和降雨量。

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哪些是错误的?把错误的叙述加以改正。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2)分子和原子在物理变化中都会发生根本变化。

(3)分子本身在化学反应中发生根本变化,而原子本身在化学反应中不发生根本变化。

(4)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而原子则不是。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北京小学试用课本语文第四册(修订版)讲解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北京小学试用课本语文第四册(修订版) 4*滴水穿石 进步小学潘鑫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默读课文。 2,通过阅读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做什么事只要有恒心,不断的努力,就一定能成功”的道理。 3、学会掌握默读方法,做到不出声、不指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 教学难点: 通过默读课文,理解妈妈说的话. 教具: 小黑板,练习卷子 课时;一课时 过程: 一、引入: 1、启发谈话,引入课题.我国古代有一位有名的气象学家叫竺可桢.今天我们要学的第四课讲的就是他小时候的事. 2,出示课题“滴水穿石”,齐读。 二,新授: 1、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同学们要用以前学习课文的方法自己来学习.我们先来看一下35 页上的阅读提示. ①指名读阅读提示1:默读课文。问:默读有什么要求? (不出声,不指读) ②指名读阅读提示2:讨论“竺可桢听了妈妈的话知道了什么?”(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2、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完后标好自然段的序号。(学生自由读,检查标段:3段) 3、课题是“滴水穿石”,那末第几自然段讲了“滴水穿石”? 什么是“滴水穿石”?请你读课文找一找.(第二段) 4,看图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出示默读思考题) ①竺可桢发现了什么?妈妈告诉他这叫什么? ②接着妈妈说了什么话?想想是什么意思. ⑧用“一一”线画出妈妈又说的话,想想是什么意思. 5,学生默读课文,思考画批. 6,学生读文,回答问题。 7、讨论:竺可桢听了妈妈的话知道了什么? 8、听了妈妈的话,竺可桢是怎样做的?他成了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请你阅读第三段后说 一说. 9,学生读文回答问题。 三,巩固: 1,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小卷子,先想一想再填空。 2,学生回忆课文填空。 3、订正。 四、结束语:今天这节课,同学们用默读、讨论的方法学懂了这篇课文,阅读能力有了很大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 一、教学目的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教学的总要求 (二)各年段的要求 1.低年级2.中年级3.高年级 (三)课文 (四)语文实践活动 三、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四、教学评估 五、教学设备 附录: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目的 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教学的总要求 1.学会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够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学会其中2500个左右,做到会写,并了解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3.学会用汉语拼音等两种查字典的方法,能根据读写的需要比较熟练地查字典词典。能独立识字。 4.用硬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用毛笔临帖,字写得匀称,纸面干净。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以及教学、评价、课程管理、教师培养与培训、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策略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比如,课程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标准取代了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倡导自主、探究、体验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倡导面向未来的、以发展为目的的评价观等。这都给我们实施“有效教学”的理念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而“有效教学”的理念的贯彻实行则可以更好的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构建民主与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新课程把教学定位为师生交互、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即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在课堂上教师只有与学生真正地进行了思想和情感交流,教学才能切入学生的经验系统,课堂生活才成为师生共存的生活,才能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教学中这样一个反面例子值得大家深思。一位教师在教学《桃花源记》,当时课堂气氛很活跃,老师问道:“同学们,渔人出桃花源时‘处处志之’,重回桃花源时‘寻向所志’,结果却‘遂迷,不复得路’,这说明什么?”话音刚落,一个男生几乎是大喊似的叫到:“老师,这说明渔人是一个言而无信的小人。”学生们立刻哄堂大笑,议论纷纷。而那个老师马上找出那个男生厉声训斥了一番。然而当老师继续回到课文讲解时,却发现学生的反应明显冷淡了许多。课后,老师找了几个学生询问,他们战战兢兢的说:“老师,您可别生气,我们感到您很严厉,都不敢说,怕说错了。”这样的教学中,老师很严厉的剥夺了学生的安全感和自由表达的机会,对他们有出入的回答本可以借题发挥趁机引导的。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中非常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从而有效实施有效教学。 二、注重对教材的准确把握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教材内容的“案例”作用决定了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例子的作用还是要发挥好其语言的典范作用。然而,许多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不准确,对教材理解得不深刻、不透彻,缺乏对课文的独特的体验和独特的见解,课堂教学更多的是对教参解读的照本宣科。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面面俱到而不能抓住文章最重要、最适合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内容。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种教师只教教材,不用教材的情况是不能有效利用或开发教学资源的。那么,也就无法实现有效教学了。

九年义务教育一年级上册小学语文

九年义务教育一年级上册小学语文 综合训练(一) (60分钟) 亲爱的同学们,在秋天的阳光里,让我们一起走进期中语文乐园吧,只要你认真、细心,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拼音与识字 一、找一找,写一写。 yi ou f j iu yue zh er yu ɑn zhi en c 声母 韵母 整体音节 二、看图写音节 三、照样子,连一连。 弯弯的 星星 像小船。 闪闪的 天空 像宝石。 蓝蓝的 月儿 像大海。 白白的 云朵 像棉花

四、数数字的笔画,再填空。 朵中江冬火无去爷伞禾四月 其中,“四”的第4笔是();“冬”的第2笔是()。 五、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一、儿歌时间 chì bǎnɡɡē 翅膀歌 yàn zi shì chūn tiān de chì bǎnɡ qīnɡ tínɡ shì xià tiān de chì b ǎnɡ 燕子是春天的翅膀。蜻蜓是夏天的翅膀。 dà yàn shì qiū tiān de chì bǎnɡ xuě huā shì dōnɡ tiān de chì bǎnɡ 大雁是秋天的翅膀。雪花是冬天的翅膀。 lǐ xiǎnɡ shì wǒ men de chì bǎnɡ zhǎn chì xiànɡ wèi lái fēi xiánɡ理想是我们的翅膀,展翅向未来飞翔。 1、根据儿歌内容连一连。 燕子冬天 雪花春天 大雁夏天 蜻蜓秋天 2、照样子,写词语。 冬——夏上——()有——() 黑——()多——()远——() 3、我们的翅膀是。 二、我们也来试着看图写一句话吧。

(选做题) 上了一年级你一定交到一些新朋友吧,把他们的名字用拼音写下来吧。 谁大谁小 地球大,月亮(liang)小,月亮绕(rào)着地球跑。 太(tài)阳(yáng)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 你来按(àn)照(zhào)从大到小的顺(shùn)序(xù)给地球、太阳、月亮排排队(duì)吧。

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修订最新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宏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国家教学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初中语文,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 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目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教学内容 (一)、阅读 1、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养成默读的习惯,并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500字左右)。初步掌握精读和略读的方法。 3、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 4、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5、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6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学会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 8、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学会运用其他工具书和多种媒体。 (二)、写作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三年级第二学期(试用本)语文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三年级第二学期(试用本)语文 第二单元作业指导建议 一、单元知识要点与能力要求: 1、在阅读中学习汉字38个,积累词语43个。掌握偏旁是“草字头”的字的写法。 *2、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积累背诵课文相关段落及名言。 3、在语言环境中读准多音字。能用组词的方法区别形近字。 4、能照样子把词语补充完整,并试着再写几个带有两组近义词的四字词语。积累描写雨下得很大的词语。 *5、能根据提示语的不同位置,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6、能仿照例句,把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子(因果倒装句)补充完整。 *7、继续学习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能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方法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 *8、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9、结合课文进行说话训练,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运用课内外积累的词句写好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活动,做到通顺、连贯,意思基本清楚。 10、能在朗诵会上有感情地朗诵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通过语言实践活动提高朗读能力。 11、在游戏活动时学习观察,能把“画鼻子”的过程分几步写清楚。 (注:加*的是本单元重点知识要点或训练目标) 二、作业呈现形式及项目举例 (一)基础 以下作业,必须要结合课文语言环境,结合内容的理解来完成,避免机械性、单独的训练。 1、形近字组词 诚()督()誊()墨()

成()叔()言()黑()——《新年的礼物》说明: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字形的细微差别是生字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可以有效地减少学生的错别字。 三年级和一二年级相比,识字教学的比重大大减少,但是对于生字中比较难写的字,还是应该予以关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试着发现这几组字的特点,即第二行的字是第一行的组成部分,加上部首后,字义发生了变化,让学生体会到部首与字义之间的关系。然后让学生说说,第二行的字加上部首后可组成什么新字。最后再组词。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也教会了他们区别形近字的方法。 2、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试着写几个。 例:(良)师(益)友 ()情()谊()言()语()风()雨 ——《小读者》说明: 教学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试着填写,然后想想有什么发现。在课堂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构词规律:“良”和“益”、“师”和“友”是近义词,这些四字词语是由两组近义词构成的。要注意的是,括号中填写的是形容词,修饰后面的字。如()风()雨,可以填”暴风骤雨”、”狂风暴雨”、”和风细雨”等,如果填”刮风下雨”就错了。然后让学生试着在书本里找找这样的词语,积累下来,还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有意识地积累这类词语,扩大词汇量,为提高表达能力打下基础。 3、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你找谁我诧异地问 小姑娘见我不说话脸上显出不安的神情小声地问我叔叔我提得对吗 对对谢谢我望着小姑娘红扑扑的脸蛋笑着问你叫什么名字 ——《小读者》说明: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五年级语文(第一学期)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五年级语文(第一学期) 古诗词解析与训练 1.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参考译文】 山坡、原野间草木茂盛,一片葱茏,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起了农活,闲着的人很少。他们刚忙完了采桑养蚕的事又要开始插秧了。 【学习提示】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南宋诗人,有“乡村诗人”之名,作品以精致优美的七言绝句见长。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四月特有的景象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平实的用词,充分地衬托出“乡村四月”农民劳动的紧张、繁忙。全诗动静结合,绘声绘色,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心和赞美之情也体现无遗。

2.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参考译文】 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纺线织布,农家男女各司其事,各管一行。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学习提示】 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他的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 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细致的描绘,热情地赞颂了农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前两句写乡村男耕女织,日夜辛劳,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后两句通过细节描绘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烂漫,既生动又富有生活情趣。 3.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理解测试题 一、填空题:(40分) 1.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学生是学习的()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 3.3.课程目标()年一贯整体设计。按()()()()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4.学段目标与内容从()()()()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5.口语交际是()与()双方互动的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中进行。 6.语文课程标准给出了教学建议:(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和();(二)教学中努力体现语言课程的()和()(三)重视()、()、()的正确导向;(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和()。 7.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和()。 8.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和()的重要方式,()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9.综合性学习应贴近(),应突出学生的(),应强调()。 10.写作的评价,应按照不同学段的目标要求,综合考察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状况。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的();第二学段是习作的起始阶段,要鼓励学生();第三、四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地表达。各学段对作文的评价还须关注学生()的情况。 二、单项选择题(20分)

1.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 A.语文实践 B.知识传授 C.积累感悟 D.语感训练 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A.思想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B.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C.情感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D.言语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3.教材是师生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凭借,教材是最重要的()A.教学材料B. 学习工具C.课程资源D.教学内容 4.语文教材的编写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A.母语情感 B.审美意识 C.创新精神 D.爱国热情 5.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 A.实施者 B.促进者 C.参与者 D.引导者 6.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7.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 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 8.阅读教学过程是:()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C教师与教科书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D、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9.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目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阅读 1.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默读的习惯,并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500字左右)。初步掌握精读和略读的方法。 3.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 4.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5.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6.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学会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作品2-3部)。 8.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学会利用其他工具书和多种媒体。

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 一 前言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教好这门学科,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各门学科,获取新的知识;对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对于提高民族素质,都有着重要意义。 小学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必须切实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加强思想教育,发展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全面完成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 小学语文教学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教师要不断端正教学思想,正确处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学习语文和认识事物的关系,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关系,教和学的关系,课内和课外的关系,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注意因材施教,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 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是: 教学生学会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学会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掌握常用词语,学会查字典,养成查字典的习惯;会写铅笔字和钢笔字,学习写毛笔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听人说话,能理解内容;学会说普通话,能清楚明白地表达意思;阅读程度适合的书报,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中心思想,有一定的速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做到有中心,有条理,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思想健康;能写常用的应用文;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教育;逐步加深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陶冶爱美的情趣;锻炼观察、思维、想象、记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和学习习惯。 三 教学内容和教学提示 (一)语言文字训练方面

2017年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编写说明

2017年统编语文教材编写说明 一、关于教材 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至九年级)是在教育部的直接领导下组织编写的,聘请北京大学中文系温儒敏教授担任总主编,由国内著名专家和教授、语文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以及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语室全体编辑共同组成了近40人的教材编写队伍。 统编语文教材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基本精神,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特别是吸收语文课程改革的经验,大胆创新,努力建设符合语文教育规律和时代特点的高质量、有特色、让广大师生满意的新的教材体系。 (一)教材编写的总体思路 1.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有机融合,自然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 党的十八大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新教材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育人方面的獨特优势,把对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的学习与母语教育结合起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革命传统、法制教育、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等内容融合在整套教材之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自尊自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美好品德,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学生的人格培养与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了避免贴标签、喊口号式的思想教育,新编教材按照“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的基本思路,采用的是集中编排与分散渗透相结合的方式。教材以选文为主要载体,集中编排相关人文教育的内容,同时又辅以精心设计的语文实践活动,分散渗透,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逐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等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为,从而更好地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2.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坚持课改的方向,守正创新,建设符合语文教育基本规律的语文教材体系。 新教材努力遵循《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尊重语文教育基本规律,继承多年以来语文教材编写的优良传统,合理有序地安排学习内容,切实做到“守正”。同时,新教材又是对课改的总结与支持,注意吸收课改的经验,如“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基本能力培养,等等,并尽可能多地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思想,力求达到“创新”。 具体做法是: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多思考,勤练笔,注重语文积累和语感培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意在语文课与学生语文生活之间建立一条通道,积极拓展课外阅读,构建由教读、自读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并努力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获得解决实际生活需要的语文问题的能力。 3.坚持以人为本,突出“语文核心素养”的理念,培养学生应该具备的未来社会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新教材特别注重课程标准倡导的“语文素养”,更多吸纳了近年来教育界重点研究的“核心素养”理念,力求站在更新的高度和更开阔的视野审视当前的语文教育。“语文核心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三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语文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三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语文 第八单元作业指导建议 一、作业设计依据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仍旧是默读。在第七单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边读边思的习惯,不断提高默读能力。在默读的同时,也要继续加强朗读的训练,继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同时,巩固预习课文的训练,总结学习过的理解词语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理解不理解的新词。另外,还安排了一些词语、句子训练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积累、运用。 一个单元的教学时间一般为两周。 二、单元知识要点与能力要求 1、在阅读中学习汉字41个,积累词语40个。学习写好笔画较少的字。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边读边思,不断提高默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继续巩固课前预习,圈划词句、边读边思,质疑问难等良好的阅读习惯。 3、背诵《看月食》第3节和第5节;背诵《瑞雪》第3节。诵读古诗1首,熟记名言2句。 4、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读准多音字。能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带点的字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能根据要求写词语(或成语)。 5、能展开想象把句子写完整。能照样子改写句子。能用带点的词语造句。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能根据所给的关联词语把句子补充完整。 6、结合课文进行的4次说话训练,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联系生活,扩展阅读,发挥想象,主动将积累的语言材料加以运用,表达时做到通顺、连贯,意思基本清楚。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练习写话。 7、回忆自己从本单元的课文中所了解的科学知识,填写资料卡,在小组内用“因果”句式将资料卡中的内容介绍给大家听。 8、本单元文章的主题是介绍一些生活中的科学常识,介绍一些从小热爱科学的科学家。通过本单元课文的教学,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留心观察、勤于动脑,了解掌握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科学知识,增长智慧,培养热爱科学的生活态度。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语文四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上海教育出版社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语文四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上海教育出版社 第一课: wěi wěi d?ng tīng shēn lín qíjìng jiárán ?r zhǐyǐn r?n rùshang gōng gōng jìng jìng 第二课: jiājìng bāo lu?yīn cái shījiào yuǎn jìn chímíng h?yán yuasaqiān h?u jǐn shan 第三课: sùmiáo xiūyǎng lún ku?shěn shìbùzhīhǎo dǎi miàn miàn xiāng qù 第四课: kuan shu cao za wei bu zhu dao ling ting suo sui xuan nao cha jue 第五课﹡: fùyǔrúyuàn yǐcháng máfán jiāo lǜquán yùzhìài pái chìxīn wai 第六课: zhùlìshān ào xiào yín yín xùrìdōng shēng jiāo zào bēi qī 第七课: kūxiào bùde chōu chōu yēyējīng huāng shīcu?tān tái shīlùlùqīng cuì 第八课: zhìt?ng dào h?zhang zh?ng bài jiàn ch?ng f?ng měi jiǔjiāyáo fēng ch?n pǔpǔhuān chàng gǎn kǎi

xūru?xiǎng sh?u xiàn mùmáng máng lùlùyìběn zhang jīng zhǎn dīng ji?tiěgùzhì 第十课﹡: wai lán búsùzhīkamang huàn zǔdǎng píng wěn xiān fān 第十一课: qìshìxiōng xiōng jīlialùxùzhan jìng mǐn ji?cōng cōng zhēng fēn du?miǎo lián xù 第十二课: yíhu?shuài lǐng w?i zhuīdǔji?xiāo hào yān yān yìxīyán jùn básha qǔzhībújìn 第十三课: zhuǎn yíyǎn hùqíqūpān dēng jùgāo lín xiàfěn shēn suìgǔháo mài qìzhuàng shān h? 第十四课﹡: qīng xiāng zhǒng lai yán shuāng líng lu?mùchūn shang xià 第十五课: m?ng l?ng jīng aguǐmìxīng xǔjīng zhíqīn pai shíyǐn shīxiàn 第十六课: chuàng jǔchōng huǐji?shěng jiān gùměi guān diāo kachán rào yíchǎn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古诗135首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古诗135首 新入学的中小学生已经开始使用"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该版本语文课本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我们特为同学们整理了新版语文书里的135首必背诗文,同学们赶紧收藏起来预习朗读吧。此外还有其中大部分的朗读或唱读版本哦。有点长,但收藏好这个帖子,够用好几年啦! 1~6年级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间,一片冰心在玉壶。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

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需要在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改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1.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