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科学下册2_1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教案新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下册2_1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教案新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下册2_1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教案新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下册2_1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教案新版浙教版

《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一)教材分析

《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位于浙教版八年级下第一章第二节,本课题可以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研究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和原子以及分子与原子的区别。本课题是学生对微观世界的首次了解,也是金瓯学习化学不可或缺的基础理论。对本课题的学习不仅可以把前面的教学内容从微观角度得到更深的认识,同时也为学生接下来学习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和物质的结构等内容奠定了基础。同时,本节课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也有重要作用。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八年级学生。八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好胜心强,善于表现自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创设情景让学生来表现自己,发挥自己的长处。同时,八年级的学生的思维方式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而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微观世界的首次接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结构特征,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将抽象事物形象化,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的教材分析和科学课程的内容标准,我为本节课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②通过探究实验和学生活动,让学生知道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在与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可以再分;同

时知道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②通过探究实验和学生活动,让学生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或图片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介绍道尔顿的原子论对化学科学的贡献,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本着新课程标准,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我为本节课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活动让学生知道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

教学难点

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知道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五)教法学法

在分析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本堂课主要采用分组合作,师生互动的形式,本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如下:

教法

①直观教学法:利用图片,动画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②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充

分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活动能力。

③分组讨论法:针对有关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集体交流,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我们常说:“现代文盲不是不懂文字,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法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本节课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学法指导

①小组合作法:上课之前先分组,进行探究活动;

②课堂交流法:师生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相关知识点;

③自主学习法:课后收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六)教学程序设计

综合考虑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心理结构特征,为了更好地讲清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环节一:引入新课

道尔顿小传(图文并茂)

1766年9月6日道尔顿出生在英国坎伯兰的一个贫困的乡村,他的父亲是一个纺织工人。当时正值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初期,很多破产的农民沦为雇用工人。道尔顿一家的生活十分困顿,道尔顿的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都因为饥饿和疾病而夭折。道尔顿在童年根本没有读书的条件,只是勉强接受了一点点初等教育,十岁时,他就去给一个富有的教士当仆役。也许这也算是命运赐予他的一次机会吧,在教士家里他有读了一些书,增长了很多知识。于是两年后,他被推举为本村小学的教师。

道尔顿既具有敏锐的理论思维头脑,又具有卓越的实验才能,尤其是在对原子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果,因而被称为“近代化学之父”,成为近代化学的奠基人。

1803年9月6日,道尔顿在他笔记中写下了原子论的要点:

(一)原子是组成化学元素的、非常微小的、不可在分割的物质微粒。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保持其本来的性质。

(二)同一种元素的所有原子的质量以及其他性质完全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具有不同的质量以及其他性质。原子的质量是每一种元素的原子的最根本特征。

(三)有简单数值比的元素的原子结合时,原子之间就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化合物。化合物的原子称为复杂原子。

(四)一种元素的原子与另一种元素的原子化合时,他们之间成简单的数值比。

道尔顿的原子论中提到的复杂原子指的是什么?(通过阅读道尔顿小传可激励学生对科学的探索。)【讲述过程中重点强调道尔顿原子论的要点,并设疑道尔顿原子论中的复杂原子到底是什么呢?带这此问题引入新课,展开新知】

环节二:展开新知

【首先将学生分组,四人一组,每组确定以组长,小组合作是本节课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

1 巩固旧知识

教师:展示一杯水给学生

教师提问:这杯水是由什么构成的?

学生:由水分子构成(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学生可以回答出此问题)

教师演示:演示水的汽化过程

教师提问:水的汽化过程是什么变化,体现了水的什么性质?

请同学分组设计出水的汽化过程的变化模型。

展示:展示学生设计的模型,讲解水的汽化过程只是由液态水变成了气态水,水分子之间的间距变大了,而水分子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过程的设计让学生对前一节符号,模型的建立与作用有了更好的巩固,因为本节课的教课教学依赖与模型与符号,因此本过程也为本节课的新课教学做了铺垫,

2 探究实验

教师:水的汽化过程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只是水分子之间的间距变大了而已,那么水分子是由什么构成的呢?-----提出问题

(请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大胆想象,猜测,建立假设)

建立假设:

假设一:水分子可能是最小的微粒,它不能再分

假设二:水分子可能由更小的微粒构成,而这些微粒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

教师:根据以上假设请同学们分组设计出相关实验来验证假设。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交流各自的设计思路)

(教师对各组的实验思路进行评析,进行优化)

设计实验:

(教师最终采用水电解实验来验证以上假设)

教师演示:教师演示水电解实验

(在演示过程中让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请同学来说说看到的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电解水实验中当直流电通过液态水时液态水变成了两种气体,氢气和氧气,体积之比为2:1

【思考】在电解水的反应中说明了什么?

(水分子可能由更小的微粒构成)

教师:展示水分子结构模型

教师讲解:分子由更小的微粒构成,我们把这种微粒叫做原子。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思考】在电解水的反应中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变化?

(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出水电解过程的变化模型)

(展示学生设计的模型)

教师:课件展示水电解模型

教师提问:从上述水分解过程的模型你能说出多少相关的信息?

(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相关信息)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一些点评)

归纳得出:

1、分子由原子构成。

2、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

3、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4、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分成更小的原子。

5、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提问:从上述水的两种变化的模型中你能归纳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吗?还能说出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吗?

讲述: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变,可以是分子间地距离变化。

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变成更小的微粒——原子。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教师设疑:通过以上实验我们知道了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而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那么是否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呢?

教师展示:多媒体展示水,金刚石,食盐三种物质并分析各种物质的的构成微粒。

得出结论: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离子也可以构成物质。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实验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学会提问,敢于提问,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问题提出后通过小组活动来解决问题,充分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问题的一个个提出和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发展学生能力的同时也讲清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3 学生活动

发给每组学生三种颜色的橡皮泥,分别是黑色(碳原子),红色(氧原子)和白色(氢原子)。并发给学生若干根塑料棒。

教师布置任务:让每组设计出CO2分子模型,H2分子模型,O2分子模型,CO分子模型。

(学生活动)

展示:让每组学生展示各自的设计成果,并让学生说明设计理由。

学生讨论分析,教师引导得出结论:分子可以由同种原子构成,也可以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通过手中器材设计出更多的模型。

(学生活动)

展示:让每组学生展示各自的设计成果,并让学生说明设计理由。

学生讨论对比分析,教师引导得出结论:不同数量,不同种类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让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同时通过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归纳得出相关结论,能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以辨证的观点来看待事物。

5 问题教学

教师设疑:一种分子能够成几种物质?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讨论分析,教师引导得出结论:一种分子只能构成一种物质。

教师设疑:一种原子能构成几种物质?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稀等结构,并拓展相关知识点。

学生讨论分析,教师引导得出结论:一种原子通过不同的排列方式和不同的结构可以构成不同的物质,他们的化学性质相似,而物理性质相差很大。

【设计意图】从问题的情景始课,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切入口,从问题情景开始,互动过程容易建立。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学会提问,敢于提问,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问题提出后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对问题进行猜测性的解答,充分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问题的一个个提出和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三:归纳小结

阅读课本、师总结:

【小结】:

1、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即原子是化学反应中最小的微粒)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3、有些物质是直接由原子构成的。

环节四:巩固练习

典型例题分析:

下列有关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粒子

C.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D.分子受热体积变大,遇冷体积变小

分析: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故A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分解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分子不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B错。物体受热或遇冷时,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或缩小,而分子本身的体积一般不会变,故D错。答案为C。

环节五:作业布置

通过网上和多种方式查找更多关于道尔顿原子论的相关知识,并深层地去领会。

(七)板书设计

第二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变,可以是分子间地距离变化。

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变成更小的微粒——原子。

化学变化的本质——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二、分子和原子的区别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即原子是化学反应中最小的微粒)三、分子,原子,物质的三者关系

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不同数量,不同种类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一种分子只能构成一种物质。

种原子通过不同的排列方式和不同的结构可以构成不同的物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