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庄子.外篇.知北游》新解

《庄子.外篇.知北游》新解

《庄子.外篇.知北游》新解
《庄子.外篇.知北游》新解

《庄子.外篇.知北游》新解《庄子.外篇.知北游》: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而睹狂屈焉。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狂屈曰:“唉!予知之,将语若。”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知不得问,反于帝宫,见黄帝而问焉。黄帝曰:“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知问黄帝曰:“我与若知之,彼与彼不知也,其孰是邪?”黄帝曰:“彼无为谓真是也,狂屈似之,我与汝终不近也。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圣人行不言之教。

这一段记载了知的行走路线。首先游与玄水之上,这玄水就是昆仑四水中的黑水,在昆仑之北。继而返回白水之南,这白水就是河的上源,是东西走向,和“白水之南”完全吻合。继而返回帝宫,这帝宫当然就是黄帝之宫,因为据记载,昆仑之上有黄帝之宫,丰隆之葬,位于昆仑之上。和发源于昆仑的大河之源不会很远。因此庄子的这一段记载,准确的反映了鲁文佐里山的地形地貌。

如图,中间的是昆仑(鲁文佐里山),昆仑之北是黑水,也就是玄水,昆仑之东始河水,也就是白水,昆仑之南是帝宫,也就是黄帝之宫。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复习题纲 张丽梅 指定教材: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其他参考教材: [美]纽曼:《社会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郝大海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基础》,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2。 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四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水延凯:《社会调查教程》(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考试题型与分值分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20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15分)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20 分)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5 分,共20 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 小题,每小题5 分,共15 分)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10 分) 第1章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与过程 一、社会研究及其特点 社会研究则是指以一种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二、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

1. 方法论 主要探讨社会研究的基本假设、逻辑、原则、规则、程序等问题,是指导研究的一般思想方法或哲学。 学科方法论与基本假设;社会研究中两种基本的、相互对立的方法论倾向: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文主义方法论 2. 研究方式 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是社会研究方法体系的中间层次。它是贯穿于社会研究全过程的程序和方式,表明社会研究的主要手段和步骤。 3. 具体方法与技术 处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体系的最低层次,具有专业性,技术性,可操作性的特点。 1)资料收集方法: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量表法,实验法和文献法。 2)资料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法,数理分析和模型法;理论分析法(功能分析,阶级分析,历史分析,结构分析),比较法,类型构造法 3)具体技术:包括问卷与观察表格的制作技术,调查指标的设计方法,观测仪器,实验设备,计算机的操作技术,资料审核与整理的方法技术等。 4. 社会研究方法体系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三个层次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关联性。不同的方法论观点影响着研究者对研究方式的选择;不同的方法论倾向及与之相适应的研究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研究者对研究领域和研究问题的选择;一定的研究方式通常也规定了一套与其相应的具体方法和技术。

野渡无人

野渡无人 时间:2016-08-31 09:17:04 | 作者:陶蕾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 一场雨后,春波荡漾,水涨船高。沿岸的风景,即使是夹岸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也无人摆渡。 面对未知的远方,向往难测的彼岸,在无人的渡口,是否需要这样小心翼翼的思忖和这般犹豫不决的漫等?守得住孤独,耐得了宁静,这是智者或者勇往者的心声吗?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有的是庸俗,有的是落寞,有的是凋零。既然拥有舵手的本领,驾驭风浪的技能;既然拥有追求者的信念,永不言弃的决心;既然拥有一只渡船,能载你去那向往中的彼岸……惊险又有何惧?无人又有何惧?当真正到达梦想的天堂,以一个成功者的姿态来欣赏眼前的风景时,沿岸即使是枯松朽木,即使是落红哀野,也是一幅画,一首诗,一曲歌,画里有追寻梦的足迹的丹青,诗里有一路逍遥而来的号子的韵律,歌里有来往时痛苦艰难但不曾放弃的旋律。 在某个傍晚,我停泊下船靠在栖息的渡口。然而,我望着远方连天的江水,看着这遥遥无期的旅程,遥想没有尽头的彼岸。幸福离我还有多远?雨落风骤,我伫足,连登船的勇气也没有了,又何谈摆渡?我害怕惊涛骇浪会打湿吹翻我全部的梦想,我害怕这无人的渡口会毁灭我所有坚强的意志,我害怕那遥远的距离会消亡我所有坚韧的努力,我犹豫,我徘徊,在一场雨后的无人的渡口。 就像处在十字街头,这边是诱惑,那边是理想;这边是荒凉的孤冢,那边是常春的希望。选择是人生最艰难的事,做出选择是人生更艰难的选择。或许错误,或许成功,然而,只要开始就意味着不能说结束,可是,人生没有弃权。不知该往哪儿走?不知该怎么走?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告诉我,我该摆渡,而不是停留和妥协。迎着风雨,在“沉舟侧畔千帆过”的江流中摆出我的风彩,在激流和热流里划出我生命绝美的弧度。那么多的人都曾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事业殒命,我为何不放手一搏,在劲流中叹一声逍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告诉我,既然生活是如此美妙,我又何必自寻苦恼。十字街口不过是一“重山”或一“水复”,只当是艰难和挫折大海里的一片涟漪罢?“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主宰未来方向的是

现代英语的词义变化与外部原因

第28卷 第2期V o l.28 N o.2 河 南 职 技 师 院 学 报 Jou rnal of H enan V ocati on2T echn ical T eachers Co llege 2000年 6月 Jun.2000现代英语的词义变化与外部原因 α 吴秀芳 (河南职技师院,河南新乡453003) 摘要:从一词多义现象出发,论述了现代英语 词义变化的四种形式:扩展、狭缩、褒升与贬 降,并对造成这些变化的社会、历史及心理等 外部原因进行了初步探析。 关键词:现代英语;词义变化;扩展 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482X(2000)022******* 1 引言 英语的词义变化指的是英语词汇的语义变化,即历史发展、社会变革、科技进步以及语言自身的发展等原因,使一个词的语义在该词的使用过程中逐渐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最为突出的表现即是一词多义现象。本文拟从一词多义现象出发,对现代英语词义变化的几种形式加以描述,并对引起这些变化的外部原因进行初步探讨。 2 英语词义的变化 语义学(Sem an tics)的成分分析理论指出,一种语言的词义不是单一的概念,而是由若干意义成分组成的复合体;构成词义的成分称为语义特征(Sem an tic featu res),一个词的语义特征的总和即是该词的全部意义。我们可以用语义成分对英语词汇中所有单词的意义进行描述,英语的词汇不是一个互不相关的单词集合体;相反,英语词汇中所有词与词之间存在着各种语义关系。英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即是这“各种语义关系”中的一种。因此,通过对英语中一词多义现象进行剖析,追根求源,可以寻出英语词义变化的大致脉络,理出英语词义变化的四种表现形式,即:词义的扩展、狭缩、褒升和贬降。 2.1 词义的扩展(Ex ten si on M ean ing) 词义的扩展是指词义从表达比较具体或专门化的个别意义扩展成表示一般或普遍的意义,或由专门术语扩展成日常用语。如cafeteria一词, 源出西班牙语,意为“咖啡壶”,后扩展为“咖啡馆”,现用来指“餐馆、饭店”。又如galaxy,原意为天文学术语“星系”,现扩展成“明星、要人的大荟集”;n igger(黑鬼),原意为污蔑黑人的用语,现指任何“被歧视者”等。词义的扩展中最为典型的要算in stan t(紧近的、立即的)的泛用了。1916年一位美国人发明了一种可用开水冲喝的咖啡,取名为in stan t coffee(速溶咖啡)。自此以后,in stan t 一词在饮食业迅速泛滥,以致出现了“in stan t tea ;in stan t soup;in stan t b read”等一系列词语。现在甚至还有in stan t star(一举成名的明星); in stan t m ail(通过电话线来传真的业务)等用法。英语词义的扩展由此可见一般。 2.2 词义的狭缩(N arrow ing of M ean ing) 与词义的扩展相反,词义的狭缩是指词义从原来表达较为宽广的概念缩小到表示较为狭窄的概念,或由日常用语的一般意义缩小为专门术语。如p ap er一词,本义为一般纸张,现在可以用来特指许多与纸有关的东西,如官方文件、报纸、试卷、论文等;其复数形式p ap ers还可特指身份证件、辞呈、船证等。co lo r2b lind原义为“色盲的”,现特指“没有各族偏见的,一视同仁的”;knocker(敲门者)现在英国特指“上门推销员”;happ y hou r(快乐时刻),现在美国英语中特指“酒巴或餐厅中饮品减价出售、餐前小吃免费供应的那段时间”。sp lash一般意义为“溅起水”,现可特指太空船的“溅落”;recovery一般意义为“康复”,现可特指“卫星的回收”等。 2.3 词义的褒升(Am eli o rati on of M ean ing) 词义的褒升又称词义升格,是指原来表现贬义或中性意义的词,转升为表示褒义的词。词义褒升有两种类型,一是否定成分逐渐减少,使反面词逐渐变成中性词。如aw fu lly,terrib ly,dread2 α收稿日期:2000201207. 作者简介:吴秀芳(19632),女,河南扶沟人,讲师。

飞花令-含人字的诗词

F o r p e s n a u s e o n y s u d y a n d r e s a c h n o f r c m me r c a u s e F o r p e s n a u s e o n y s u d y a n d r e s a c h n o f r c m me r c a u s e 飞花令是古时候人们经常玩一种“行酒令”的游戏。是中国古代酒令之一,属雅令。“飞花”一词则出自唐代诗人韩翃(hóng)《寒食》中“春城无处不飞花”一句。行飞花令时选用诗和词,也可用曲,但选择的句子一般不超过7个字。可以第一个字是花,还可以从第一个到第七个分别带花,或者只要带花就好。 飞花令:含“人”字的诗句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唐·王维《鹿柴(zhài)》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水调歌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唐·杜牧《山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知君。——唐·高适《别董大》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唐·李白《将进酒》, 人生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唐·王维《竹里馆》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唐·王维《画》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完整版)(新课标)小学必背古诗75首【完美版】

小学古诗词75首

1.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敕勒歌(北朝乐 府)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长歌行(北宋)青 青园中葵,阳春布德泽,常恐秋 节至,百川东 到海,少壮不 努力, 4.咏鹅(唐)骆 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唐)李峤解 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6.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 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0.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1.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2.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郭茂倩 朝露待日晞。万物生光辉。焜黄华叶衰。何时复西归?

13.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 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19.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遥 看瀑布飞流 直下疑是银 河 20.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2.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3.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8.古朗月行(节选)(唐)李 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24.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北 风吹雁莫愁 前路天下谁 人 日曛, 纷纷 知己, 生紫 烟,挂 前川。 三千 尺,落 2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运用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运用 ——以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为例【内容摘要】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两种相对立的范式。尽管他们之间在哲学层面和技术层面都存在着区别,但是这两种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增加研究过程和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所以,在社会工作研究和工作中,只有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方法并用才是科学的做法。 【关键词】定量研究定性研究社会工作方法论 社会工作是是助人自助的专业行为,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社工经常会遇到各种复杂的案例,需要解决各种社会问题,而在解决问题之前,对于社工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全面的分析案主,帮助案主挖掘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即隐藏在某些表面现象后面的本质问题。在寻找问题根源,最求真理的过程中,社工的认识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地建立一打破一重新建立的循环中逐渐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真理。这个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社工往往会走很多弯路,甚至失败,走入“绝境”。因此,作为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就必须使用科学合理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有很多,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是其中的两种方法,在本文中,笔者将围绕这两种方法谈谈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运用。 一、概念的界定 定性研究也称质化研究,是指通过发掘问题、理解事件现象、分析人类的行为与观点以及回答提问来获取敏锐的洞察力1。定性研究起源于西方的启蒙运动,“理性”思想的出现,让大部分学者认识到“思维”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定性研究的主旨是掌握并设法理解当事人对事件的主观意义及建构,为把握个人的主观意义及经验,就需要展现、了解并理解当事人生活的背景,从这个意义讲,定性研究可以称之为脉络、描述或解释性研究2。也就是说定性研究是依靠研究者的经验、敏感以及有关的技术,有效地洞察被研究者的行为和动机,以及行为所带来的硬性。定性研究希望透过被研究者的眼光去看待问1百度百科,https://www.doczj.com/doc/2014041274.html,/view/446672.htm#5 2梁丽萍,《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歧义与整合》,《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一期

野渡无人舟自横——读《滁州西涧》有感(1500字).docx

野渡无人舟自横——读《滁州西涧》有感第一次读《滁州西涧》,便单单被那句“野渡无人舟自横”而牵挂了内心,那是一幅多么寂寞而又渺茫的画面:傍晚时分,渡口寂寥无人,孤舟独隐幽谧,伴随着深林中一声接着一声的鹂鸣,紧锁着落尘的心事。涧下流水时而波涛滚滚,时而轻回散慢,乱愁如缀的野草渲染了沧桑的意绪。 这一叶横至千年的孤舟,引发出我的无限遐想…… 那苍凉的水色中,我看见系舟的绳索锈色斑斑,这里经历了多少风雨的小舟,曾载着什么人驶去那飘渺的远方?又或许是什么人驾着它来到这里停泊?他们为什么一去不回,又千百次的出发?一派来来往往的脚印,涧水的上游,定还是清澈的吧。 两千多年前寻觅伊人的身影还在《诗经》里摇晃,男子动人的颂歌还飘荡在水面腾起的烟波之间。当李白大笑着,饮着美酒吟着好诗驶过万重山时,而“人比黄花瘦”的李清照依旧没能找回对岸春天涧里的蚱蜢舟。英雄豪杰也好,才子佳人也罢,小舟载着一个又一个行客而去,记不清有多少个,送走的是谁,下一个又是谁,它平静的铺展开无言的承诺。 淡忘的淡忘,铭记的铭记,所有的东西都在这里被梳理干净,不留痕迹。没有任何喜怒哀乐的情绪,像一个参透天地玄机的占卜老人,神秘冷漠。 冷漠的渡口,破旧的横舟,是英雄美人的无奈,也是落魄困境的出口。当年雄心壮志的启程,满心热烈的希望,饱腹诗书,胸怀大志的韦应物踏上了京城寻前程的行舟,官场如战场,抑或是他真的不适应在这个环境里,满腹经纶却无用武之地。他埋怨命运的不公,却又无可奈何,又因为一些事被贬谪到那荒远的滁州。

在那个远离故土,贫瘠落后的地方,他的才华只能深深地压在心底。在益发黯淡的夜色中,韦应物听见了“春潮带雨晚来急”,他是发现了“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意味吗?书生们一去不返,商贾们渺无音讯,发达的踪迹全无,落魄的愧见父老,一齐蒸发在人间。好一个“野渡横舟”啊!这是他对自己现实处境最真实的写照。解索启航,只为到达更远的彼岸,舟行千里,却终究回到最终的渡口。有些小舟永远离开了渡口,渡口成为了藕断丝连的记忆,连接着历史所创造和毁灭的事物,即使他们已经不断流逝;有些小舟过早的归来,渡口成了又一个理智抉择的出发点,痴迷在选择在中。他企盼着那场“春潮带雨”能逆转他的命运,为了生命中的某些承诺,如小舟般等待在这无人的渡口,盼望某个偶遇的过客带他离开这荒芜的渡口,揭开沉寂以久狂野的内心,扬帆踏遍千山万水,如若生命中少了这位过客,那么小舟会继续横在这幽寂的野渡。 也许,千百年来人类就在那幽深的涧水中翘首以盼,期待也就成了人类存活下去的所有理由,所以人类是如此的害怕希望破灭。正如这小舟无穷无尽的苦等,哪怕期待成空。或许,这就是小舟要告诉我们的呢? 韦应物的才华横溢,但因时代的压迫而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如若他生活在当下,定会有更精彩的表现。或许,这就是命运吧,我们生活在这个安乐和平的时代,享受着平等的待遇,虽没有韦应物的饱读诗书,却也在这个美好时代的影响下日臻进步。我望向历史那片无边无际的水域,汹涌的波浪不停地拍打着岸边的礁石。谁会发现,小舟依然以它那静止的姿态横陈在激流当中。这是一次悲壮的“横陈”,是一场震撼人心的驻守,是一种锲而不舍的执著,暗蓄待发的生机,涵盖着履波横浪的决心,隐藏着劈开沧海的勇气,它阅尽了人间的沧

浅析英语词义演变的主要原因-杨景侠

浅析英语词义演变的主要因素 2012英语成本杨景侠 201255040201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忠实地反应文化。而各种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因而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失败很大部分不是来自语言,而是因为交际者对两种不同的文化差异性没有完全的理解。了解词汇变化的现象十分必要,而更加重要的是要试图理解变化背后的机制。 影响词义演变的相关因素(Factors of change) 英语经古英语时期(450-115-)、中古英语时期(1150-1500)及现代英语时期(1500 up to the present)三个阶段的发展,随着法语词、拉丁语词、希腊语词和斯堪的纳维亚语词等的大量涌入,英语的词汇越来越丰富。可以说,词汇的变化最快,也最显著。这一方面表现在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词义的不断演变。所谓词义的演变是指词的内在结构形式不变,而意义发生变化的现象。这种变化现象也是英语咋表达运用上具有的丰富性、灵活性的重要原因。纵观语言文字发展的历程、社会原因和外来影响等;以及内部原因,即心理原因和语言原因等。导致词义演变的原因非常复杂,但是概括说来可以大致分为语言学外因素(Extra-linguistic factors)及语言学因素(Linguistic factors)。 一语言学外因素(Extra-linguistic Factors) (一)历史原因(Historical cause) 英语的历史起源于公元五世纪上半叶盎格鲁、撒克逊和裘德人所使用的语言,后经历了漫长的社会发展和变化,特别是英国历史上两次外来入侵者的统治,加剧了词义的变化。 (二)社会原因(Social cause) 1.社会发展与词义变化

古诗30首带翻译

古诗(带翻译) 背诵(不会读的查字典和资料) 三(2 )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作者背景 韦应物( 737-792),唐 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 西安)人。贵族出身,曾为 唐玄宗侍卫,后来发奋读书, 成为有名的诗人。其诗多写 田园风物,以古风和五律最 受人推崇,风格古淡隽永, 后人将他与柳 宗元 并 称为 “韦柳”。 古诗今译 涧边丛生的幽草特别让 人喜爱,密林中还有黄鹂鸟 在婉转啼鸣。带雨的春潮在 傍晚来势更湍急,荒郊野渡 寂无人影只有船空横。 名句赏析 ——“野渡无人舟 自横。” 2 塞下曲——卢 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作者背景 卢纶( 748-800),唐 代 诗人。字允言,河中蒲 州(今 山西永济)人。 “大历十才子 ” 古诗今译 黑暗的林中风吹草动, 将 军深夜拉动了强弓。黎明 时寻找射出的箭,发现它深 陷在巨石中。 名句赏析 ——“林暗草惊 风, 将军夜引弓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作者背景 王之涣( 668-742),唐 代诗人。字季陵,晋阳(今 山西太原)人。豪放不羁, 常击剑悲歌。他的诗以描写 边疆风光著称,并多被当时 乐工传唱。代表作有《凉州 词》、《登鹳鹊楼》等。 古诗今译 奔腾的黄河就来 自云 端,一座孤城外是万仞高山。 吹 羌笛 的就不 要怨杨 柳不 绿,春风从来未到过玉门关。 名句赏析 ——“羌笛何须 怨 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古诗今译 太阳依傍山峦渐 渐下 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 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 景,请 再登上一层高楼。 名句赏析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作者背景 刘禹锡( 772-842),唐 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 河南洛阳)人。是柳宗元的 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 贞革新而被流放, 性格豪迈, 决不向恶势力低头。他的诗 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 而称他 “诗豪”。他的七律和 七绝都有许多名篇,而用民 歌体裁来写七绝更是他引人 注目的特点,为唐诗中别开 生面之作。 之一,他的送别诗、写景诗 很有特色。 4 登鹳 雀楼——王 之涣

新中国成立初期革命电影改编

论新中国初期革命电影对原著的再创造 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2016级 指导老师: 摘要: 红色经典作品不仅见证共产党带领之下新中国成立的不易,更是对于我国历史的一种重要的传承。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有以《苦菜花》、《青春之歌》、《林海雪原》以及《小兵张嘎》等在内的诸多作品涌现。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对于文化追求的不断提升,这些经典的革命小说开始登上大荧幕。可以说,质量高的电影的制作从画面、情景以及背景音乐等诸多处理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的饱满,同时,由于电影的特殊性,在情节方面,电影较小说也具有删减与增补等环节。本文对比研究电影与小说在情节、细节、人物塑造、叙事视角等方面的差异,最后分析新中国初期的革命电影是如何对原著进行再创造分析。 关键词:革命电影;红色经典;改编;创作分析 A bstract:The Red revolutionary novel not only witness the difficulty of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but also are an important heritage of Chinese histor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founding of China, there were many classics, including Cauliflower, The Song of Youth, The forest, etc. It i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lm industry and the upgrading of people's entertainment consumption that a batch of revolutionary novels are adapted and become world-famous revolutionary films.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film, in terms of plot, the film also has cut and supplement links compared with the novel. This paper,which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hanges between film and novel in plot, details, characterization, narrative perspective and so on. Finally, it analyzes how the revolutionary film in the early New China Recreated the original works. Key words:Revolutionary film; Red revolutionary novel; adaptation; creation analysis 品质一流的革命题材作品之所以被称为红色经典,一方面是由于英雄先烈用自己的鲜血与生命换回新中国的安宁与繁荣,另外一方面,红色象征着共产党,这个令世界惊艳的政党,借助其先进的精神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全国各族人民带来繁荣富强的生活。这个红色所衍生出的一系列关于红军的小说就是:“红色经典”,而根据这些小说改编的电影,就是“革命电影”。未来的社会是需要靠媒介与平台传播精神的,影视作品是一种最为普遍、也最能打动人的一种。结合习总书记的讲话以及我国对于文化自信的宣传力度,本文将基于“革命电影对小说的再创造分析”,围绕具体的革命电影进行比较详细的探讨与论述。 一、红色经典再创作概述 对于经典的红色电影的改编由来已久,时至今日,不论是电视剧、动漫或是电影,关于革命历史的描述从未停止,笔者基于已有的理论研究以及文献阅读法将从红色经典的改编情况、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论述。

浅谈英语词义演变的原因和主要方式

浅谈英语词义演变的原因和主要方式 摘要:词语的意义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但历经千百年后,则会发生一定的甚至是重大的变化。英语经历古英语时期、中古英语时期及现代英语时期三个阶段的发展,法语词、拉丁语词、希腊语词和斯堪的纳维亚语词等的大量涌入,英语的词汇越来越丰富。可以说,词汇的变化最快,也最显著。这一方面表现在新词汇的产生和旧词汇的消亡,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词义的不断演变。本文将讨论词义演变的诸多起源以及其主要方式。 关键字:词义的扩大,缩小,升格,降格等 班级:07外国语学院教育3班 学号:072725030 姓名:黄滢 作为语言的载体,人们日常生活交流的工具,词和词义都会随着时间不断地变化。根据语言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一个词常常会被赋予一些新的含义,或发生一些意义上的变化。因此,词义的变化就是原有词义的改变和新词义的产生。由于有的事物之间在功能、形状、动作等特征方面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那么命名该事物的词就可以从一种事物、现象、行为的名称转指成为另一种事物、现象、行为的名称,这是词义的改变和新词义产生的基础。 一词义演变的主要原因 引起词义变化的原因很多,一位早期的语义学家把词义变化的原因归纳为三十一条。词义变化的复杂性由此可见一斑。尽管引起词义变化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有: 1.历史因素。英语的历史起源于公元五世纪上半叶盎格鲁、撒克逊和裘德人所使用的语 言,后经历了漫长的社会发展和变化,特别是英国历史上两次外来入侵者的统治,加剧了词 义的变化。 2.社会因素。社会是在不断发展中进步的,语言是社会发展变化的晴雨表,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会给词赋予新的含义,原本是普通含义的词可能会变成专业术语,反之亦然。 3.语言因素。词义的变化常常是由于语言的发展而造成的,语言的发展总是朝着一定的规律而动的,如词的省略(ellipsis),使得原本需要几个词表达的含义转到一个词上,使词义发 生了变化。 4.心理因素。这点主要是通过委婉语,夸张语及讽刺语的使用而改变着某些词的含义。 如~S]OW learners或underachievers取代j-retarded children(弱智儿童),i0wer inco~ne brackets(穷人)取代了pOOl"people等,这些都是委婉语起作用的结果。 二词义演变的方式 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新中国成立到人民公社前期

新中国成立到人民公社前期(1949-1958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旨在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村土地归农民私有,由农民自主经营。到1952年底,全国范围内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其后,广大农民又自发发展了农业生产互助组、初级合作社等互助组织。——这是农户土地私有、个体经营、合作生产的过程。适合当时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后期推进农业合作向高级社发展中,由于过急,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农业生产受到不利影响。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旨在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村土地归农民私有,由农民自主经营。到1952年底,全国范围内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建立在个体私有制基础上的小农经济是当时中国农村土地经营的基本形式, 而私人所有、小农经营方式的局限性和生产技术的落后,很快就显示出了与迅速工业化战略及农业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要求格格不入了,因此,农业合作化被提了出来, 加上,一些农民也在生产中切实认识到个体的薄弱,自觉组成了合作组形式也得到了中央的认可。 其后,在农村开展了互助合作运动,并在实践中创造了从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以实现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农户土地私有、个体经营、合作生产的过程。适合当时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后期推进农业合作向高级社发展中,由于过急,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农业生产受到不利影响。 人民公社时期(1958-1978年) 1958年,中央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到10月底,全国农村普遍实行了人民公社化。后经多次调整,1962年以后,绝大多数人民公社实行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其基本特征是计划生产、统购统销,全国形式了7万多个人民公社、60多万个生产大队、500多万个生产队。人民公社体制使国家对农村社会的动员和控制更容易实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的发展。但这一集中统一,彻底否定了农民家庭作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的地位,大大超越了当时农业生产力水平,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农业生产受到严重束缚。 人民公社主要是通过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合并建立起来。生产队的规模相当于初级合作社,大队则相当于高级合作社。生产队对土地实行集中劳动,集体经营,“产品按需分配”,取消按劳分配原则。这些政策内容以法律的形式对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体经济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体制加以确定,使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关系最终由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又过渡到全民所有制。人民公社体制使国家对农村社会的动员和控制更容易实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的发展。这一时期,土地政策的发展表现出强劲的合作化、集体化、国有化的巨大浪潮,“一大二公”成为土地政策内容的主流观。但这一集中统一,彻底否定了农民家庭作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的地位,大大超越了当时农业生产力水平,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农业生产受到严重束缚。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考题答案

窗体顶端 单项选择题 1、假设是由什么构成的?() 1. A. 命题 2.概念?? 3.关系 4.指标 2、研究对象外显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活动是指() 1.状态特征 2.行为特征?? 3.年龄特征 4.意向特征 3、重点访谈法所指的重点是() 1. B. 访问对象的代表性 2.访问对象的重点 3.访问所侧重的内容?? 4.访问内容在总体中的比重 4、社会调查研究中,当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因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大致均 等的变动,这种相关关系是() 1.曲线相关 2.正相关?? 3.直线相关 4.负相关 5、使用两种以上的测量手段度量同一客体,以便相互验证,这种方式也称为() 1.比较测量 2.三角测量?? 3.准则测量 4.复本测量 6、文字资料可靠性审核是指()

1. F. 效度审核 2.资料校正 3.资料分类 4.信度审核?? 7、不属于思维加工的主要任务的是() 1.揭示有关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2.做出理性判断或结论 3.确保调查对象的真实情况?? 4.提出对实际工作的对策性建议 8、访问调查法的优点不包括() 1.随机应变的能力强 2.收集的资料客观公正?? 3.适用调查对象范围广 4.能深入探究各类社会问题 9、下列选项不符合实验调查原则的是() 1.自愿原则 2.知情原则 3.全面原则?? 4.法律原则 10、关于典型调查的表述错误的是() 1.典型调查要求调查者正确选择典型 2.典型调查有利于直接获取比较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3.典型调查无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4.典型的选择难以避免主观随意性 11、有关分析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1.分析法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 2.分析和综合互相依赖、互为前提 3.分析法一般包括分解和思考两个重要步骤?? 4.分析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

野渡无人舟自横打一谜语的答案.doc

野渡无人舟自横打一谜语的答案 猜谜语,是广大人民群众非常喜爱的一种益智、休闲、娱乐活动。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野渡无人舟自横(打一常言俗语) 谜底:划不来 拓展一 1. 倩 (法律名词一) 成年人 2. 抢时间 (法律用语一) 劫机 3. 擒贼先擒王 (法律名词三) 逮捕、盗窃、首犯 4. 青年参考 (法律名词一) 报复 5. 请木匠上门做八仙桌 (法律术语一) 入室作案 6. 泅 (法律名词一) 水牢 7. 人格侵害 (法制名词一) 囚犯 8. 人人都是评论家 (法律名词一) 合议庭 9. 人人接连得罪 (法律名词一) 从犯 10. 商会 (法律名词一) 集中营 拓展二 1. 商品搭配 (四字法律名词一) 买卖婚姻 2. 设计室 (法律名词一) 法庭

3. 生意做到了巴黎 (法律名词一) 商法 4. 生子当如孙仲谋 (法律名词一) 肖像权 5. 时不再来 (法律名词一) 过失 6. 似曾相识,但又叫不出来 (法律称谓一) 无记名 7. 势 (法律名词一) 执行力 8. 试问住宅可坚固 (法制名词二) 审讯室、牢房 9. 守卫边疆 (法制名词一) 环境保护 10. 虽然我们已内心相爱 (法律名词一) 知情不报 11. 孙文 (法律名词一) 著作权 12. 索贿 (四字法律名词一) 要物行为 13. 太平方 (法制机构一) 安全部 14. 桃李压枝弯 (四字法律名词一) 结果加重 15. 剃头店 (秋千格)(法律名词一) 处理 16. 剃头学徒 (法律称谓一) 助理员 17. 天庭 (法制名词一) 高院 18. 田亩制度 (法律名词一) 土地法 19. 偷袭计划 (国际法名词一) 冲突法 20.图书装订技术 (法律名词一) 成本法 拓展三 1. 围棋胜负已定 (四字法律名词一) 终局裁决 2. 文件泄密 (法制称谓二) 秘书、被告人 3. 文学生涯 (法制名词一) 章程

浅析英语词汇意义变化的方式和原因

浅析英语词汇意义变化的方式和原因 唐梅 2012级英语(一)班21号 摘要:语言作为人类主要的交流方式,承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而哲学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的,因此语言也是变化的。而词汇又是语言中最活跃最不稳定的部分,也是一直处于变化发展中的。(张维友,华先发,1988(6):124-131)但词义变化的原因和方式也是各种各样的。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对词汇意义变化的方式及原因的归纳及分析,帮助读者更好的掌握词汇的准确含义。 关键词:英语词义变化;方式;原因 一、英语词汇意义变化的七种方式 (一)词义扩大 词义扩展也叫做泛化,也就是说一个词语由原来的特殊意义扩大而成为了一种泛指意义。如companion过去专指分享面包的人,但现在却指伙伴,同伴。又如street,以前指用石头铺成的路,但今天主要指街道或马路。再如lady一词,它以前仅仅指“女主人”。到了今天,lady可以适用于任何女人,成为了一种礼貌的用法,或许以后还会经历变化。 (二)、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缩小,也叫做特殊化,就是一个拥有广泛意思的单词转为了专业的特指的词汇。例如,“妻子”现在由wife表示,但在过去wife却泛指“女人”。又如barbarian原本模糊的指“任何外国人”,后来专指“野蛮人”。 (三)、词义转移 所有的语义变化都涉及词义的转移,这里的词义转移(meaning shift)从狭义来解释,究其原因是由于其原意由于隐喻用法而离开了原来的语义领域。(胡壮麟,2007:76)它又可以细分为联想转移,有主观意义和客观意义的转移,抽象意义与具体意义之间的转移以及通感(杨春慧,张璇,2010:186)。例如,pitiful 原意是:“充满同情心的”,现在为“值得可怜的”。这个词就由主观意义转变为了客观意义。而联想转移主要是用人体器官的比喻意义去描述语言。如:the tongue of fire(火舌),the eye of a target(靶心),the teeth of a saw(锯齿)等。 (四)、词性转化 词性转化(class shift)会改变词义,从指某种具体的实体或概念变为指某种方法或属性。(胡壮麟,2007:76)比如,pig这个词,本来是“猪”的意思,但是通过它的词性的变化,它又有了“占有,据有”的意思。 (五)、俗词源 俗词源(folk etymology)是指词或短语的形式由于对词源的错误理解而又

千家诗(七言绝句)

七言绝句 春日偶成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春日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宵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沈沈城东早春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春夜王安石 金炉香尽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初春小雨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上元侍宴苏轼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立春偶成张栻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打球图晁说之

阊阖千门万户开三郎沈醉打球回九龄已老韩休死无复明朝谏疏来宫词王建 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元日五色云车驾六龙宫词林洪 殿上衮衣明日月砚中旗影动龙蛇纵横礼乐三千字独对丹墀日未斜咏华清官杜常 行尽江南数十程晓风残月入华清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清平调词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题邸间壁郑谷 酴醾香梦怯春寒翠掩重门燕子闲敲断玉钗红烛冷计程应说到常山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海棠苏轼 东风嫋嫋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清明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社日张演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对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寒食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上高侍郎高蟾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绝句僧志安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游小园不值叶绍翁 应嫌屐齿印苍苔十扣柴扉九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客中行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题屏刘季孙 呢喃燕子语梁间底事来惊梦里闲说与旁人浑不解杖藜携酒看芝山 漫兴杜甫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庆全庵桃花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玄都观桃花刘禹锡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小学必背古诗75首原文(36)

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新课标) 1 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2 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 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4 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 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7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8 凉州词(唐)王之焕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9 登鹳雀楼(唐)王之焕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 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1 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12 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13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14 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