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册全册教案(五四制)

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册全册教案(五四制)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五四制)

1.草原

【教学目标】

1.识记、掌握文中生字词的注音与释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3.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

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

【教学难点】

1.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

2.通过学习此文,引起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轻松愉快的寒假过去了,让我们带着全新的心情开始本学期的学习。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课文向我们展现的学习内容和提出的学习要求。

2.同学们,见过草原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图片,想不想看看?出示图片,欣赏着草原风景,你想说什么?

学生交流:(景色美丽、草原辽阔)

作家老舍先生笔下所描绘的草原又是什么样呢?让我们一起进入学习,板书《草原》。

二、知识点学习

1.作者介绍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

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2017年9月,中国现代文学长篇小说经典《四世同堂》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上市。这是该作自发表以来第一次以完整版形式出版。

2.重点生词读写与释义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先带领学生过一遍本课重点字词。

(1)读写下列字词

勾勒境界洒脱鞭子疾驰彩虹马蹄豆腐拘束羞涩摔跤

(2)字词释义

渲染: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色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勾勒:用线条画出轮廓。

鄂温克: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之一,“鄂温克”的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段,了解草原的美景,学习文章的写法。

1.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当作者看到草原的时候,感受是怎样的?用直线画出描写作者感受的句子。

出示: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2.比较第一二两句,你能否找到两句中的一对反义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个问题。

(1)高歌一曲:看到这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十分明朗。空气清鲜。所以作者想高歌一曲,内心充满愉快的心情。

(2)低吟奇丽的小诗。

作者的情感为什么产生如此大的落差?是什么使作者想高歌一曲,又是怎样的景象,使作者想要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呢?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师:一碧千里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并不茫茫?

生:一碧千里是说在天底下目之所及全是绿色,可以说“放眼处处皆绿色”。但因为草原

的天空是那么明朗,所有的景物看起来都十分清晰,所以并没有给人以茫茫一片的感觉。

师:我们来读一读下面作者描写草原景色的内容,草原上的景色有哪些特点?

课件出示: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预设

草原是绿色的:

生:四面都是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到处翠色欲流。

而后,紧紧抓住“翠色欲流”体会草原的绿色是那么富有生机,本是静止的草原仿佛就要动起来,整个草原仿佛是绿色的海洋,小丘仿佛是绿色的波浪。轻轻流入天地相接的地方。

草原是柔美的:

生:因为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此时,老师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渲染,什么是墨线勾勒,从而体会出绿色渲染就好比使用绿色的颜料在绿色的宣纸上着色,产生的效果就是小丘于平地融为一体,写出了小丘线条的柔美,也写出了草原上绿的纯粹——“一碧”。

草原的美是动态的:

生:作者不仅看到了小丘,还看到了羊群。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师:作者写羊群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老师马上追问学生,这大花是印在绿毯上的吗?作者为什么用绣这个词?

想象羊群在草原上还可以比作是什么?

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自由读)——个别读

在这样的景物描写中,你能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看到这样的草原又怎么忍心打破它的宁静呢?所以作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3.总结第一段的写作方法。

情景交融、抓住特点、按顺序

四、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了解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体会民族团结之美。

过渡:老舍先生来草原的目的可不是来旅游的,而是访问陈巴尔虎旗。这一路乘车驰骋,

让老舍先生有了一种新的体验,对草原有了更多的认识。到底那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又看到了草原上怎样的景色呢?

1.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思考:到底那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又看到了草原上怎样的景色呢?

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联系三个一百五十里,草原的广阔)

有感情地读一读。

静寂: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看到了河。”、“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比较:“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1)了解标点不同表达的情感的不同。感叹号表达了作者的惊喜之情,而句号却不能把这样的情感表达出来。

(2)通过体会作者的心情,了解了看到了河,离目的地也就不远了,因为河岸两侧水草丰美,是最好的牧场,牧民通常会把牛羊赶到这里放牧。

有感情地读一读。

2.感受蒙族同胞的热情好客和蒙汉两族同胞之间的深厚情谊。

过渡:草原的景色太独特了,人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么广阔美丽的草原又会使生活在这里的人形成怎样的性格?

读课文的第二部分,感受蒙族同胞的热情好客。

反馈自学习题:

(1)课文描写了()()()()()等十几种风俗习惯,都是为了表现蒙古族同胞的(),表现()的主题。

(2)“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段中()和()两个词最能表现出蒙族同胞想要见到我们的急切心情。

(3)“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这段话描写了()的景象,表达了()的情感。

(4)“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中的“天涯”指的是:“碧草”指的又是,这句话的意思是:,其中和两个词最能表现蒙汉两族同胞之间的情谊。

五、课堂小结

辽阔的草原上,铺展着如画的美景;此时此刻更洋溢着蒙族与汉族人民之间深厚的情谊。

无论哪个民族,都是我们中华儿女中的一员,都深深的爱着我们美丽、伟大的祖国。播放歌曲《爱我中华》结束本课。

2.丁香结

【教学目标】

1.品味文章优美、生动的语言,欣赏文章的语言美。

2.理解古诗句,领悟文章的意境美。

3.理解句子的含义,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

如何理解古诗句,领悟文章的意境美,品味精美的语言,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播放《雨巷》朗诵录音。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是戴望舒的《雨巷》。戴望舒在这首诗里选择了丁香这个意象,用来表达自己无尽的忧虑和迷茫。作家宗璞窗外的三棵白丁香与她朝夕相伴,它诱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思?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人生启示呢?今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同走进宗璞的《丁香结》去寻找答案。(板书课题)

◆配乐朗读(师生范读),感知文意。

◆指名朗读课文,再次感知文意。(各组的5号读,一人一段,不要掉字、添字或错字)二、预习检测:

1.自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优美的语句,并写出它美在何处。

2.作者把“丁香花”比喻为“丁香结”,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3.如何理解作者引用的古人诗句?引用它有何作用?

4.“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这句话给了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

三、知识点学习

1.作者介绍

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当代作家,常用笔名宗璞,笔名另有丰华、任小哲等。中共党员,原籍河南省唐河县,生于北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

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有著作:《三生石》《我是谁》。

2.重点生词注音与释义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先带领学生过一遍本课重点字词。

(1)读写下列字词

缀窥幽雅浑浊笨拙单薄遮掩照耀花蕾愁怨断断续续

(2)字词释义

朦胧:不清楚,模糊。

斗室:指极小的屋子。

毫:指毛笔。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等不一致。

四、精读课文:(小组合作)

问题1:读出你认为优美的语句,并加以分析(有修辞手法的句子,主旨句,富有哲理的句子等)美在何处?以此感受散文的语言美。

问题2:作者把“丁香花”比喻为“丁香结”原因有二:

①丁香花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②丁香花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

问题3:自由回答,通过对古诗句的理解,体味文章就意境美。

示例:“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丁香花蕾丛生,喻人愁心不解,作者用自然界的植物用以喻指自己的愁思。

作用:丁香就是惆怅的代表,作者引用古诗句有利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是文章意境更加优美。

问题4:启示:每个人的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因此,生命既需要细雨中连接的丁香结,愁肠挂肚,百转千回。我们既有赏花的情调,又有解结的心志。生命给你芬芳的丁香的同时,也给你幽怨的丁香结。

五、拓展提升

人生的道路上,布满了荆棘。读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应当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

六、课堂小结

丁香的脉脉香气驰骋了作者的想象,也给了我们尺幅千里的功效,让我们感受到了因丁香而带来的欢愉。多少年来,作者心里一直装着丁香,装着“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然而,一次雨中的偶然发现,给了作者新的感悟: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

题也是解不完的,然而,就因为有了这永远解不完的结,我们的生活才有乐趣,我们的明天才更加灿烂!这就是我们要找到的答案。

【作业布置】

体会和学习本文的写法,选择你喜欢的一种花,写一个小片段。150字左右。

3.花之歌

【教学目标】

1.在朗读中品味优美的语言,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

2.整体把握这首散文诗独特精巧的构思。

3.体会以物喻人,寄托诗人心中美好情感的写法,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品味优美的语言,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整体把握这首散文诗独特精巧的构思。

【教学过程】

一、体验隐趣,导入新课。

1.读诗谜,猜猜我是谁。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2.作者简介:

有一位诗人,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称他“是东方刮起的第一次风暴,席卷了西方,给我们西海岸带来了鲜花”。而他带有强烈东方意识的作品被称为“东方赠给西方的最好礼物”。这位诗人是谁?

纪伯伦,是美籍黎巴嫩阿拉伯诗人、画家、作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其主要作品有《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

情感。与印度诗人泰戈尔齐名,被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两位巨人”。纪伯伦、鲁迅和泰戈尔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者。

二、新课学习

(一)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重点生词注音与释义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先带领学生过一遍本课重点字词。

(1)读写下列字词

苍穹坠落绿茵祭献旖旎馥郁琼浆领悟

硕大无朋心驰神往顾影自怜孤芳自赏

(2)字词释义

苍穹:天空。

孕育:怀胎生育,比喻已经存在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冠冕: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这里指婚礼的礼帽。

摇曳:摇荡。

旖旎:柔和美好。

馥郁:形容香气浓厚。

硕大无朋:形容无比巨大。

琼浆:指美酒。

啭:鸟婉转地叫。

婆娑:盘旋舞动的样子。

2.朗读诗歌,理清文章思路。

课文共7段,从内容及语言表达上来看,可分为两部分。

第1至4段为第一部分。这部分以“我是……”的句式对花的形象展开描画。第1段写“我是大自然的话语”,第2段写“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以星喻花,突出花的高洁夺目。第3段写“我是诸元素之女”,诸元素指春夏秋冬,写出了花孕育、生长的过程。第4段写“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写出了花对人类无私的奉献。

第5至7段为第二部分。这部分主要围绕“我在做什么”,继续描写花的形象。分别写了“我”的一天如何度过,我怎样和周遭世界和谐相处,以及我在享受世界无私给予是同时,坚持追求光明的决心与行动。

(二)读想结合,发现隐喻。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花?

这是一篇借物抒怀之作,全诗都是“花”的隐喻,前四段尤其可以看出花的特征。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是说在自然界中循环往复的花开花落。“大自然说出来”喻指花开,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又收回去”喻指花落,“然后又说一遍”喻指这个过程的循环往复。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这是交代花的整体形貌和生长环境,远观犹如草坪中亮丽的星星点点。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是说花的四季变化。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是说花的功用,可以作为表达情意的礼物,可以作为婚礼的装饰,可以作为葬礼的祭献。

三、拓展延伸:

联系背景,读懂诗情。

阅读最后三段,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花的形象,说说哪一个形象最能打动你,为什么?【作业布置】

拓展阅读《浪之歌》《雨之歌》。

4.古代诗歌三首

宿建德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古诗词文化的魅力。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理解诗意,领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通过文本细读,准确地还原诗歌画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古诗,揭示课题

同学们,喜欢古诗吗?想必大家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谁来背首古诗给大家听听?(配古筝曲)

一段优美的古筝曲配合着同学们的诵读让我们感受到古朴的美。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诗《宿建德江》,让我们通过学习再次感受诗的美好意境吧!(板书:宿建德江)我们一起读一读。(齐读)

“宿”是住宿、留宿的意思。谁留宿建德江?孟浩然留宿建德江。(板书:孟浩然)这首诗就是孟浩然仕途受挫后,南下经过建德江时写下的一首诗。

(二)自读古诗、初步感知

1.自读古诗

现在请大家自由地把这首诗多读几遍,借助课后的拼音把生字读准。(学生自由读古诗,按自己的节奏和速度读。)

2.教学重点字词与释义

课件出示古诗,指名读诗,读准生字,强调字音。

烟渚:指笼罩在烟雾下的江中陆地。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暮:傍晚,太阳落的时候。

客:诗人自指。

旷:空旷。

3.再读古诗

请同学们再自己读一读诗,这次请注意把诗读流利,读出诗里的节奏。

(三)入境悟情,体验升华

1.同学们的朗读也激起了老师读诗的欲望,下面我也给大家读一遍这首诗。

教师泛读,同学闭目想象你看到了什么?(夜幕降临,江中小舟,烟雾迷蒙,孤身夜宿,身处异乡,旷野无边,天比树低,月与人亲。)

刚才同学们描述的画面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孤独、沧桑、凄凉)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把这种感觉读到诗的字里行间。(齐读)

2.读着读着,诗中哪个字眼最触动你的心?(“愁”)找得真准,看来你已经走进诗人心中了。(板书)来,一起把这行诗来读一读。

3.“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作者的新愁是什么呢?(思乡之愁)你怎么知道他是思乡之愁呢?从诗中哪一个字看出来的?(“客”)客是指谁?(诗人)诗人把自己说成是客,

是因为此时他身处异乡。同学们,你们还记得王维的那首诗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思亲我们都能够理解,而此时是什么勾起了孟浩然的思乡之情呢?(“日暮”)4.“日暮”是日落黄昏、夕阳西下时分,这个时候你在干什么呢?(背着书包回家去)还有人在干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图片。你看到了什么?(温馨的画面让我们感觉无比幸福。)

现在我们再回到诗人所处的建德江,你又看到了什么?(空旷的原野和江面上只有诗人一个人),如果这时候你是诗人,你会想到什么呢?(如果我能和家人在一起多好啊)思念亲人了;(如果这时候有人陪我说说话多好啊)感到寂寞了;(如果这时候我在家乡多好啊)怀念家乡了。

诗人孑然独身途经建德江,面对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想到自己“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那一时间,诗人满怀的愁绪涌上心头。来,谁来读一读这满怀的愁绪?(指名读)读出了思亲之愁(寂寞之愁、思乡之愁)。

5.满怀的愁绪向谁诉说呢?(月亮)诗人对月是何等的苍凉、孤寂,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课文,如果你是诗人,你会向月亮诉说什么呢?月亮又会怎样劝慰他呢?

请同学们拿出笔来把它写下来吧!

6.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此时的诗人虽置身于孤舟之上,思绪却早已随月飞远。他的心飞到(家乡去了。)他想到了往日与亲人朋友相聚的情景,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呢?

预设1:在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和朋友围坐炉边,把酒言欢。

预设2: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诗人和朋友在桃花林中吟诗作对,流连忘返。

预设3:在一个秋风送爽的日子里,诗人和家人相聚树下,其乐融融。

回忆故乡点点滴滴都是幸福,丝丝缕缕都是甜蜜,然而,这里却只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看不到熟悉的家乡山水,听不到亲切的乡里乡音,这里只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忆故乡甜如蜜,思故乡愁满怀,此时此刻作者有的只是(愁。)“是呀!这又是怎一个愁字了得”,还是看这里,有的只是——“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7.正所谓明月千里寄相思,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来寄托情感是很常见的,月亮已成了古人抒发情感的凭借。

(生齐读。)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四)全诗回读、情感共和。

不知不觉中,我们走近了一轮明月,这是孟浩然、李白、杜甫曾经守望过的月也是我们的月,是古往今来唯一不变的月。学习了本首古诗我们已然成为了孟浩然的知己,朋友,我们已然体会到了他在日暮时分“人在江中、心随月去”的满怀愁绪。让我们这份愁情托付江中的月儿,通过我们的背诵,以解他愁肠百转的孤独与寂寞。(背诵全诗。指名背,小组背,比赛背。)在月亮的光影里,我们看到诗的背影如此美丽;在月亮的光影里,每一个诗人都曾经陶醉,每一次陶醉都是一幅美的画面,它以如此的凄凉带我们到那诗人的编织的清幽淡雅的诗的境界之中。只要我们用心体会,一定可以跨越时空,体会古诗的无限境界。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

【教学目标】

1.体会古诗的文字美、音韵美、意境美,“方寸之地意味无穷”,进而熟读成诵。

2.淡化理解,熟读成诵。

【教学重难点】

感悟、默诵这首古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正题,学习古诗。

师:我们今天要学习苏轼写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请大家快速默读一遍。

(二)读题,解题,了解作者。

1.师:谁来把题目读一读,注意节奏。

2.师:这是谁写的?(苏轼)谁来介绍一下。(简介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今天我们就跨越900年和苏老先生相会。对于题目,你是如何理解的?这个“醉”该如何解释?学习后,我们就能知道,再来齐读题目。

(三)初学古诗,掌握理解重点字词。

教师出示学习要求:自读古诗,对照插图,自主感悟,可以小组合作学习,也可以利用好手中的工具书,待会儿我们来交流。(学生自学,初步理解诗意。)

翻墨:比喻像打翻的墨水一样。

(四)师生交流,理解诗意。

1.师:我已读了许多遍,对诗意有较深的理解,下面我就把这首诗吟诵一遍,你能从我的吟诵中听出什么?眼前浮现出怎样一幅画面?稍后我们来说一说。(师吟诵)2.学生交流对这首诗的理解,说出大概意思即可。

(五)咬文嚼字,感悟诗的意境美、文字美。

1.师:这首诗写出了西湖夏季一场雨的特点,猜猜这场雨下了多长时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就这么风雨兼程”,这个特点能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来(未遮山、跳、乱、忽吹散、水如天等。)

2.师:你认为哪些地方写得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特点?

(六)激发兴趣,吟读成诵。

1.师:你会读这首诗吗?你能把这首诗的节奏标出来吗?(学生标节奏。)

2.学生根据节奏读诗。

3.师:这首诗写出了西湖夏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特点,在诗中有几个字词表现出这个特点,如“未”,所以在读的时候要强调一下。(学生练习读。)

4.教师范读一遍,然后指名学生读。

5.利用分组读,齐读,站立读等形式,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以至熟读成诵。

6.指名诵读这首诗。

(七)引入“诗歌”概念,感情得到升华。

1.师:古人写诗是用来吟唱的,“诗言志,歌咏情”,比如苏轼写的《水调歌头》,邓丽君、王菲唱得非常好听。现在我们就来练习一下,把这首诗谱上曲子,比如套用《天地之间的歌》的曲子就很贴切。(学生练习)

2.师生吟唱。

3.师:你如果真正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之美,你就能现场为它谱曲,唱出你心中的歌,谁来试一试。

4.学生自我谱曲吟唱,师生评价。

(八)对“对子”练习

1.师:这首诗很有意思。我们来做个对“对子”练习。“黑云”对(白雨),“翻墨”对(跳珠),“未遮山”对(乱入船)。

2.迁移:以前还见过这样的诗句吗?谁来说两句。

(九)课堂练笔

1.师:这是一首神奇的小诗。通过学习,你对这首诗有什么感悟,请写几句话,我们来交流一下。

2.师生交流。

(十)师生总结,扩展延伸。

1.师:再回头看题目,这个“醉”字作何解释?

2.苏轼一生写下了大量的诗词,性格豪放,文笔豪放。同学们以后会学习他的许多诗词。苏轼六月二十七日在望湖楼共写下了五首诗,今天学习的是其中一首,同学们课后可以去查一查另外四首。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通过语言文字,融入自己丰富的想象,感悟这首词所描绘的意境。

3.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感受词中所表现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诗人遣词造句的妙处,领略诗歌意境。

【教学过程】

一、课前铺垫

(一)介绍宋词:宋词是继唐诗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叫做“词牌名”,依调填词叫“依声”。词别名“长短句”(在宋代以后,可以说长短句是词的别名,但是在北宋时期,长短句却是词的本名;在唐代,长短句还是一个诗体名词)。

宋词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戏剧小说输送了养分。直到今天,它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人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宋词也叫词,著名的关于宋词的书有:《宋词三百首》等等。

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豪放派)、柳永(婉约派)、陆游、李清照,人们说的“苏辛”

指的是苏轼和辛弃疾。

(二)介绍作者: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著名词作《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满江红(家住江南)》、《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著有《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公元1207年秋季,辛弃疾逝世,年68岁。

二、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积累的宋词中,你最喜欢哪一首,能背给大家听听吗?学生自由背诵。

(一)语言导入:课前,同学们已经背诵了不少诗词。唐诗宋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广为传诵。今天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近宋词,领略它独特的魅力。(板书课题)(二)谁来读读题目?从这首词的题目中,你有什么发现?(如这首词的词牌名,黄沙道是哪里,整个题目的意思等。)相机介绍黄沙岭及作者:黄沙,地名,就是黄沙岭,在江西省上饶县西面,那儿风景优美,农田水利条件好。本文作者辛弃疾遭贬职后那儿多年闲居,对那一带非常熟悉。

三、新授

过渡:读通词是学好古词的序幕,读懂词,读出词里所包含的意思,这才是学习词的正式开始。词就像一杯浓浓的咖啡,需要细心品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仔细品味一下吧!

(一)品读上阕

出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自读自悟,走到辛弃疾的身边去,做他的同行者,调动起你所有的感觉器官,欣赏这美丽的夜景。

2.交流:

(1)看到的:明月、别枝、惊鹊、鸣蝉、稻子。

别枝,现主要有三种解释:a.离开枝头;b.斜枝、树枝;c.另外一枝。本文指的是横斜突兀的树枝。

在作者的笔下,它们是静止不动的吗?让我们再读,用心去体会。指名描绘自己的所见。“明月惊鹊”可以联系“月落乌啼”来理解。学生可能受插图的误导,认为稻子是金黄色的。引导学生思考:在夏天,稻子才扬花灌浆,会是金黄色的吗?

(2)闻到的:稻花香。体会丰收的景象。

(3)听到的:蝉鸣、鹊啼、蛙声、说丰年。同学们,词中说伴随着清风吹拂,传来阵阵稻花香和蛙声,仿佛是青蛙们在争说丰年,那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同桌试着演说,指名演说(丰收、老百姓的生活、多捉虫子之类)。

小结:同学们演得真是太好了,说得真是太好了!这儿的“说”字,是青蛙在说吗?那是谁在说?(青蛙、农人、作者自己,都可以,重在体会作者的喜悦之情。)对呀,作者闻着飘于黄沙岭的稻花香,多么盼望有一个丰收年呀!因为这样,老百姓就能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了。齐读这两句,体会词人企盼之情。

(4)感受到的:夏夜的清幽,静谧。联系学过的诗句,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体会以动写静的表现手法。

3.你的脑海里呈现出怎样的一幅画面?(学生自由描述,大致内容是:月光十分明亮,把沉睡的鹊儿都惊醒了,扑棱棱地离开枝头,飞起来了,引起树枝摇曳,半夜里,清风徐徐地吹来,让人感到真凉爽、舒服,风儿还送来一声声蝉的鸣叫,似乎在唱歌呢!田野里,稻花开了,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让人感到神清气爽。词人辛弃疾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路上碰到许多纳凉的老农,都在说着“今年真是一个丰收年”,池塘里,传来一片青蛙的叫声,似乎也在争说丰年。教师相机评价并指点:在古诗词的学习中融入自己丰富的想象,才会感受得真真切切。)

4.感情朗读,前一句读出“幽”,后一句读出“喜”。

5.明亮的月光,惊醒的鹊儿,微微的凉风,鸣叫的蝉儿,清新的稻花香,这一切多么的美好,让我们一起置身于这么美好宁静的夜晚,感受着清风明月,轻轻地吟一吟吧。

6.在如此美好的夏夜,词人的心情怎样?(兴奋、愉悦、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二)品读下阕

过渡:这么充满诗情画意的月夜,真让人走进了画卷一般,词人走着走着,天气突然发生了变化。自己读读下阕,在脑海中勾勒画面,也可以和同伴交流感受,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相互讨论。如果讨论还不能理解的,请准备质疑。

1.出示: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2.学生自主感悟,自主交流。

茅店:用茅草盖的小客舍。

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见:同“现”。

3.学生交流画面,相机指导朗读。词人完全沉浸在展望丰收的巨大喜悦之中,浑然不觉天气的悄然变化,他猛一抬头,看到了——“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此刻他的心情怎样?就是这个时候,引读——“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提出质疑:词人疾步向前走,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过去熟悉的茅店就在社林的旁边,词人为什么找不到了呢?

出示选择:

(1)道路非常的弯曲、林木茂盛;

(2)更是因为词人沉浸在“稻花香里说丰人,听取哇声一片”的愉悦心境之中。体会词人可能因为天黑、心急、树茂而没发现,而后来路转溪桥后忽然看见的喜出望外之情。陆游有一句诗,写的也是这种峰回路转的惊喜,你知道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想象作者在看到旧时茅店后的神态、动作、语言,感受作者的喜悦。指名读,比赛读。

5.这就是生活的乐趣。在山野中遇雨而又能找到避雨的地方,这种乐趣不是身历其境的人是很难体会得到的。让我们再一起来体会——齐读下阕。

6.大家知道辛弃疾的号是什么吗?(稼轩)“稼”就是种植庄稼的意思,他一直很看重农事,关心农民忧乐,这首词就很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让我们再来读全词,体会作者夜行黄沙道中时的眼中之景,心中之情,读出词独有的韵味。

(三)读透——与时空对话

1.同学们,学词的最高境界是读透它。读透就是要求我们在读词时,一边读一边想象词中所描绘的景象,做到词图合一,身临其境。

2.这首词为我们展示了两个美好的画面,让我们再一起来感受,愿这美好的境界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齐读全文。师:《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描写的既不是出奇的名山胜水,也不是引人注目的奇观壮景,但是这支醉人的乡间夜行曲却让我们得到了一种美的享受,唤起了我们对农村田野风光的热爱,这源于词人自然清新的语言,真挚朴实的情感,精湛的创作技法。我们学习古诗词就是要从诗词美妙的语言中领会作者细腻、真切的情感,学习他独特的创作技法。

3.师总结:让我们再次带着欣赏的目光,有感情地读读这首词,感受词人的真挚感情和匠心独运。

【作业布置】

1.请把这首词中你最欣赏的诗句写下来。

2.如果你想画,拿起你的画笔,画一幅简单的夜行黄沙道图。

3.课外收集感兴趣的宋词、元曲,并背上几首。

4.学完这首词,如果你也想写诗,那就大胆地行动吧!

5.七律·长征

【教学目标】

1.学习红军长征中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理解关键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

3.理解诗歌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1.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极度夸张的手法。

2.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

【教学方法】

教师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来源于生活而远远高于生活,是毛泽东《七律?长征》的真实体现。我们曾经拜读过他的《沁园春·雪》,领略了他的雄韬伟略。而这首二万五千里长征现实生活的概括,提炼而来的《七律·长征》又有怎样的气魄呢?让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它。根据题目,我们了解到这是一首写于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谁能说得更好,更具体呢?交流、总结。

(二)背景介绍

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汉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三)文体介绍

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一首八句,每句七个字。格律较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偶,字的平仄有规定。“长征”是这首诗的题目。

(四)检查预习

1.读写下列字词

逶迤()泥丸()云崖()铁索()岷山()

2.解释词语。

逶迤:形容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磅礴:(气势)盛大。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三军:这里指红军队伍。

(五)指导朗读

1.要求:节奏、重音、韵脚、感情几方面读出诗中表现出来的红军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学生齐读课文。

(六)整体感知

要求:结合书下注释及个人理解,自主质疑,合作释疑,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讨论交流后,明确: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小小泥丸在滚动。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雾气蒸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七)文本赏析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纲,写得极有气势。它高度概括了红军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统率下于整个长征过程中所表示出来的亘古未有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远征难”三个字总括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远征”是写长征行程之远,时月之长;“难”是写长征牺牲之大,经历之苦。面对一切艰难困苦,红军的回答是“不怕”“只等闲”,这充分显示出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也给全诗定下了轻快豪迈、气度不凡的基调。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两句紧承上句的“万水千山”,先具体写山。

这样有意缩小人的视觉比例,正是为了反衬红军,突出表现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伟力。

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写水,既实写红军长征途中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两次战斗,又虚写红军长征途中跋涉的无数道急流险滩。

4.“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结尾这两句写长征的最后路程,是全诗的高潮。“更喜”两字,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对美好的革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这里的“三军”,专指“红军第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在写这首诗时,红军二、四方面军正在行军途中,还未越过岷山。但毛泽东希望并想念他们定能战胜天险,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克服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完成长征的任务,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所以,“三军”一词,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对红军二、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信任。

(八)合作探究

1.这首诗用艺术手法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一幅图?说说理由。

明确: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谈自己最欣赏的一幅图,可以结合具体的诗句,从对典型场景和事例的描述,对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不畏艰险、藐视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感悟等方面来谈自己的体会。

2.面对这长征途中的困难,红军的态度如何?通过哪些字词反应出来?

明确:“更喜”“尽开颜”从这几个字上体现了红军一种乐观主义精神。

体会重点字句。

3.首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你了解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过程应该用什么字来概括?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红军有没有退却,从哪里可以断定?体现出了红军战士怎样的精神和意志?

明确:“难”、“不怕”“只等闲”、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4.其实当时红军二、四方面军正在行军途中,还未越过岷山,可毛泽东却说:“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为什么?

明确:因为毛泽东希望并相信他们定能战胜天险,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克服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完成长征的任务,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从而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同志对红二、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无比信任。

5.从最初的“不怕”“只等闲”到最后的“更喜”“尽开颜”我们可以体会到全诗怎样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