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试题与标准答案

最新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试题与标准答案

最新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试题与标准答案
最新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试题与标准答案

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试题与标准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根据工艺特点,冷作模具分为、、

和四类。

2. 热作模具可分为、、、

和五类。

3. 模具钢可细分为模具钢、模具钢、模具钢。

4. 冷作模具材料必须具备适宜的工艺性能。主要包

括、、、和等。

5. 低淬透性冷作模具钢中,使用最多的是和两种。

σ或屈6.评价冷作模具材料塑性变形抗力的指标主要是下的屈服点s

σ;评价热作模具材料塑性变形抗力的指标则应为屈服服强度2.0

点或屈服强度。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用于冷作模具的碳素工具钢主要有T7A 、T8A 、T10A 和T12A等,其中()

应用最为普遍。

A、T7A

B、T8A

C、T10A

D、T12A

2. 拉深模常见的失效形式是()。

A、断裂

B、粘附

C、磨损

D、过量变形

3. 3Cr2W8V钢是制造()的典型钢种。

A、冲裁模

B、冷挤压模

C、压铸模

D、塑料模

4. 适于制造要求高耐磨性的大型、复杂和精密的塑料模的材料是()。

A、T10A

B、CrWMn

C、9SiCr

D、SM3Cr2Ni1Mo

5. 以下各项表面强化技术中属于机械强化的是()。

A、高频加热淬火

B、渗碳

C、镀金属

D、喷丸

6. 一般情况下哪一类模具的工作温度最高()。

A、热挤压模

B、热锻模

C、压铸模

D、塑料模

7.当塑料中加工云母粉、石英粉、玻璃纤维等各种无机物作填充剂时,要特别

注意模具型腔的()问题。

A、断裂

B、粘附

C、磨损

D、腐蚀

8.对聚氯乙烯或氟塑料及阻燃ABS塑料制品的模具,应特别注意模具型腔的

()问题。

A、断裂

B、粘附

C、磨损

D、腐蚀

9.热作模具钢的成分与合金调质钢相似,一般碳的质量分数()。

A、小于0.5%

B、小于0.8%

C、0.5%~0.8%

D、大于0.8% 10.属于高耐磨微变形冷作模具钢的是()。

A、T8A

B、9Mn2V

C、Cr12

D、9SiCr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钢的基本组织中,铁素体耐磨性最差,下贝氏体耐磨性较好,马氏体耐磨性最好。

2.( )对于形状复杂,机械加工量很大的模块,在粗加工以后应进行中间去应力退火,以消除机械加工应力。

3.( )GCr15轴承钢属于低变形冷作模具钢。

4.( )所谓预硬钢就是供应时已预先进行了热处理,并使之达到模具使用态硬度。

5.( )含碳量是影响冷作模具钢性能的决定性因素。

6. ( )热硬性是指模具在受热火高温条件下保持高硬度的能力。

7. ( )钢的硬度和热硬性主要取决于钢的化学成分、热处理工艺以及钢的表面

处理工艺。

8. ( )模具的主要失效形式是断裂、过量变形、表面损伤和冷热疲劳。

9. ( )合金钢中铬元素会显著增加钢的淬透性,有效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

10. ( )模具主要依靠其表面进行工作。因此,模具的失效80%以上为表面损伤,

如磨损、疲劳、腐蚀等。

四、术语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电镀

2、喷丸表面强化

五、综合题(30分)

1.模具的主要失效形式包括哪几种?模具失效分析的意义是什么?2.冷作模具的强韧化处理工艺有哪些?并简单说明各工艺特点。3.各类塑料模的工作条件如何?塑料模的失效形式主要有哪些?

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

1、冷冲模冷挤压模冷镦模拉丝模

2、热锻模热精锻模热挤压模压铸模热冲裁模

3、冷作热作塑料

4、可锻性可加工性可磨削性热处理工艺性

5、碳素工具钢GCr15

6、常温高温

二、选择题

1C; 2B; 3C 4D 5D 6C 7C 8D 9A 10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术语解释

1、电镀:电镀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表面处理技术。它是应用电化学的基本

原理,在电解质溶液中,将具有导电表面的制品作为阴极,以金属作

为阳极,通过直流电,在制品表面沉积出牢固覆层的工艺过程。

2、喷丸表面强化: 是利用大量的珠丸(直径一般在Ф0.4~Ф2㎜)以高速打击

已加工完毕的工件表面,使表面产生冷硬层和残留压应力,

可以显著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

五、综合题

1.模具的主要失效形式包括哪几种?模具失效分析的意义是什么?

答:①模具的主要失效形式是断裂、过量变形、表面损伤和冷热疲劳。

②模具的失效分析是对已经失效的模具进行失效过程的分析,以探索并解释模具的失效原因。其分析结果可以为正确选择模具材料,合理制定模具制造工艺,优化模具结构设计以及模具新材料的研制和新工艺的开发等提供有指导意义的数据。并且可预测模具在特定使用条件下的寿命,因而,这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2.冷作模具的强韧化处理工艺有哪些?并简单说明各工艺特点。

答:①冷作模具钢的强韧化处理工艺主要包括:低淬低回、高淬高回、微细化处理、等温和分级淬火等。

②低温淬火工艺:适当降低淬火温度,降低了硬度,提高了韧性,可以不

同程度提高材料的韧性和冲击疲劳抗力,降低冷作模具脆断、脆裂的倾向性。

高温淬火工艺:对于一些低淬透性的冷作模具钢为了提高淬硬层的厚度,常常采用提高淬火温度的方法。一些抗冲击冷作模具钢,采用高温淬火,具有较高断裂韧度、冲击韧度和优良的耐磨性,模具寿命都有较大幅度提高。

微细化处理:微细化处理包括钢中基体组织的细化和碳化物的细化两个方面。基体组织的细化可以提高钢的强韧性,碳化物的细化不仅有利于增强钢的韧性,而且可增强钢的耐磨性。

分级淬火和等温淬火:不仅可以减少模具的变形和开裂,而且是提高冷作模具强韧性的重要方法。

3.各类塑料模的工作条件如何?塑料模的失效形式主要有哪些?

答:①热固性塑料压缩模工作条件:这类塑料模的工作温度一般在160~250℃,工作时模腔承受单位压力大,一般为160~200MPa,个别的要达到

600MPa。工作中型腔面易磨损、易腐蚀,脱模、合模时受到较大的冲击

负载。

热塑性塑料注射模工作条件:这类塑料模的工作温度在150℃以下,承受的工作压力和磨损没有压缩模那样严重。有部分塑料在加热后的熔融状

态下能分解出氯化氢或氟化氢气体,对模具型腔有较大的腐蚀性。

②塑料模具主要失效形式:磨损及腐蚀、塑性变形、断裂等。

机械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二

机械工程材料试卷二一、名词解释:(10分) 1、固溶强化; 2、加工硬化; 2、合金强化; 4、热处理; 5、细晶强化; 二、选择适宜材料并说明常用的热处理方法(30分)

三、分析(20分) 车床主轴要求轴颈部位硬度为HRC54—58,其余地方为HRC20—25,其加工路线为: 下料锻造正火机加工调质机加工(精) 轴颈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磨加工 指出:1、主轴应用的材料 2、正火的目的和大致热处理工艺 3、调质目的和大致热处理工艺 4、表面淬火目的 5.低温回火目的和轴颈表面和心部组织。 四、选择(20分) 1.合金元素对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影响是(d) (a)均强烈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b)均强烈促进奥氏体晶粒长大 (c)无影响(d)上述说法都不全面 2.适合制造渗碳零件的钢有(c)。 (a)16Mn、15、20Cr、1Cr13、12Cr2Ni4A (b)45、40Cr、65Mn、T12 (c)15、20Cr、18Cr2Ni4WA、20CrMnTi 3.要制造直径16mm的螺栓,要求整个截面上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应选用(c )(a)45钢经正火处理(b)60Si2Mn经淬火和中温回火(c)40Cr钢经调质处理 4.制造手用锯条应当选用(a ) (a)T12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b)Cr12Mo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c)65钢淬火后中温回火 5.高速钢的红硬性取决于(b ) (a)马氏体的多少(b)淬火加热时溶入奥氏体中的合金元素的量(c)钢中的碳含量6.汽车、拖拉机的齿轮要求表面高耐磨性,中心有良好的强韧性,应选用(c )(a)60钢渗碳淬火后低温回火(b)40Cr淬火后高温回火(c)20CrMnTi渗碳淬火后低温回火 7.65、65Mn、50CrV等属于哪类钢,其热处理特点是(c ) (a)工具钢,淬火+低温回火(b)轴承钢,渗碳+淬火+低温回火(c)弹簧钢,淬火+中温回火 8. 二次硬化属于(d) (a)固溶强化(b)细晶强化(c)位错强化(d)第二相强化 9. 1Cr18Ni9Ti奥氏体型不锈钢,进行固溶处理的目的是(b) (a)获得单一的马氏体组织,提高硬度和耐磨性 (b)获得单一的奥氏体组织,提高抗腐蚀性,防止晶间腐蚀(c)降低硬度,便于切削加工 10.推土机铲和坦克履带板受到严重的磨损及强烈冲击,应选择用(b ) (a)20Cr渗碳淬火后低温回火(b)ZGMn13—3经水韧处理(c)W18Cr4V淬火后低温回火

常用模具材料牌号对照表

常用模具材料牌号对照表 类别中国钢号通用钢号钢材特性塑胶模具钢3Cr2Mo P20(美国)618(瑞典)预硬塑胶模具钢 3Cr2NiMo718(瑞典)P20+Ni(美国) 超预硬塑胶模具钢 4Cr13S136(瑞典)抗腐蚀塑胶模具钢 1CrNi3 NAK80(日本)镜面塑胶模具钢 3Cr17Mo M300(奥地利)耐腐蚀塑胶模具钢 五金模具钢CrWMn SKS3(日本)不变形油钢 Cr12 Cr12MoVSKD11(日本) D3(美国) 耐磨韧性铬钢 Cr12Mo1V1 D2(美国) 热作模具钢4Cr5MoSiV1SKD61(日本)通用热作模具钢 H13(美国) 8407(瑞典) 冷作模具钢?CrWMn/SKS31/105W/Cr6高硬度,中等淬透性,价格低廉。 207—255820-840 下料模、冲头、成型模、搓丝板顶出杆及小型塑料压模等。?9Mn2V/O2/DF—2 具有良好冲载能力,热处理变形小。≤229780-800 厚度小于6mm以下得小型冲压模具及切纸机、刀具等。 9CrWMn/O1/SKS3/DF—3/100Mn/CrW4 淬火变形小,具有良好得刃口保持能力,热处理变形小。197-241 820—840薄片冲压模、手饰压花模等。 9SiCr/X100Cr/MoV51具有高硬度良好得韧性与较好得抗回火稳定性。197—241860-880下料模、冲头、搓丝板、压印模、顶出杆等?Cr5Mo1V/A2/SKD12/X W—10/210/Cr12空冷淬硬性铬钢,韧性极佳,高耐磨损性与抗腐蚀能力。≤255950-1000拉伸模、压花模、下料模、冲压模、及耐磨塑料模等. Cr12/D3/SKD1/X165Cr/MoV12高碳铬钢,具有高耐磨性与抗腐蚀能力。217—269 950-980 应用于小动载条件下要求高耐磨形状简单得拉伸模及冲载模。?Cr12MoV/X155Cr/VMo121具有良好得淬透性,高耐磨性,韧性高。 207—255 1000—1020下料模、冲头、滚丝轮、剪刀片、冷镦模、陶土模及热固塑料成型模等. Cr12Mo1V1/D2/SKD11/W-42具有良好得淬透性,高韧性,高耐磨损性,强韧性极佳,并具有良好得抗回火稳定性,热处理变形小. ≤255 1000—1020重型落料模、冷挤压模、深拉伸模、滚丝模、剪刀片、冷镦模、陶土模等。?7Cr7Mo2V2Si具有高韧性,高耐磨损性,热处理变形小。 241—2691100—1150

机械加工常用材料与表面处理资料

机械加工中常用材料与表面处理 本人虽是机械专业本科毕业,但是对于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仅仅是知道点,而机械加工的很多基本知识连知道点都不敢说。其主要原因还是自己上课时没有好好学习,加之在学校的时候用得少,就造成一无所知了。直到工作后,才陆陆续续的画了一些的图纸,但是碰到加工方面的问题总是使自己很窘迫,因为没搞清楚或不知道而做出来废品给企业和社会造成的损失和浪费就更加惭愧了。因此查找了一些互联网上的资料,结合自己少许的经验,归纳了一些常用的机械加工中常用材料和表面处理的基本知识。一是更进一步了解这些知识点的同时加深印象;二是今后方便查看(书本早已卖掉换钱了);三来如有需要者看到了,或者帮到了他们,就甚是欣慰了。 1.材料 材料大类上可以分为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一般都是合金,分类和命名也是根据合金中某种成分的含量进行划分的;非金属材料多为塑料,做结构时相对金属用得少,但是某些特殊的地方用起来优点很多。 1.1 钢和铸铁 钢和铸铁可以说都是铁碳合金,以含碳量2.11%为分界。钢又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为了获得某些特殊性能而加入一些合金元素),下面的表是一个关于钢的大概分类 表格1 钢 钢(含碳量 <2.11%) 名称与牌号用途说明 碳素钢(碳钢):含碳量小于2.11%并含有少量硅、锰、硫、磷杂质的铁碳合金含碳量越高,钢的硬度越大,韧性越小碳素结构钢:Q195, Q215,Q235,Q255, Q275,Q345。这些牌号 表示屈服强度 Q235、Q255可用于螺栓、螺 母、拉杆、连杆及建筑、桥梁结 构件; Q275用于强度较高转轴、心轴、 齿轮等; Q345用于船舶、桥梁、车辆、大 型钢结构。 Q235(以前叫A3钢) 属工程用钢,主要用作结 构件,如角钢,槽钢、工 字钢和钢板等,高压输电 线路的杆塔很多都是 Q235镀锌的,而埃菲尔 铁塔是锻铁组成的。 优质碳素结构钢:08、 10、20、35、40、45、 50。这些牌号的表示含碳 量(万分之几) 08钢,含碳量低,塑性好,主要 用于制造冷冲压零件; 10、20钢,常用于制造冲压件和 焊接件; 35、40、45、50钢属中碳钢,经 热处理后可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 性能,主要用制造齿轮、套筒、 轴类零件等。 45钢属机械用钢,塑性 较高,强度低,易加工, 一般都是表面处理提高强 度硬度后用作机械零件

常用材料热处理表面处理

代号 工艺规范 HB HRC Z 840~860℃ 空冷≤229—组织均匀化消除应力 T215820~840℃ 水冷200~230—T235550~630℃ 回火220~250—T265820~840℃ 水冷—T265530~570℃ 回火—C42820~840℃ 水冷—C42 350~400℃ 回火—C48820~840℃ 水冷—C48240~280℃ 回火—G42860~900℃高频、水冷—G42340~370℃ 回火—G48860~900℃高频、水冷—G48220~250℃ 回火—G54860~900℃高频水冷—G54100~200℃ 回火—H48860~900℃高频水冷—H48250~300℃ 回火—Y62 950~980℃ 油冷——H62160~180℃ 回火——Y58950~980℃ 油冷——H58200~270℃ 回火—— Th 850~870℃ 保温—Th 720~750℃ 等温炉冷—C48 1030~1050℃ 油冷——C48570~590℃ 回火——Y62980~1030℃ 油冷——H62160~180℃ 回火——Y58980~1030℃ 油冷——H58200~270℃ 回火—— Th 700~790℃ 保温—Th 680~700℃等温炉冷—冷处理在淬火后 1小时内冷却到70℃——提高硬度(HRC+1)稳定尺寸C56 840~860℃ 油冷 — 常 用 金 属 材 料 热 处 理 提高硬度和耐磨性 表面耐磨,芯部韧性好,变形小 表面耐磨,芯部韧性好 降低硬度,细化组织 57~59细化组织,降低硬度热处理目的 钢号 54~59 CrWMn 207~255 Cr12CrMoV 207~255 46~5161~6346~5157~5946~5161~6346~5152~5740~45提高性能,改善组织 45 热 处 理 硬 度250~280 40~45 Cr12

金属材料无污染表面处理新技术(3)

一种新型高质效钢材漆前表面处理设备 全自动钢材清洁防锈工作站 金属涂装前处理指金属喷漆喷塑或电泳前的除油、除锈和防锈。目前国内钢铁材料表面前处理分为三种:喷砂和抛丸等机械除油除锈;化学品除油除锈防锈;机械处理+化学品防锈。 三种处理方法各有优缺点:1、效率方面。化学处理效率最高;机械方法效率最低;机械+化学法效率适中,但人的劳动强度大。2、污染方面。抛丸有噪音和粉尘污染;化学法有废水污染;机械+化学法污染很低。3、质量效果方面。机械法表面粗糙度高,清理不彻底,没有防锈功能,涂装附着力差;化学方法易出现过腐蚀氢脆危害,防锈和附着力没有问题;机械+化学方法质量有保障。4、成本方面。机械法因效率低、涂装成本高等因素最终成本高;化学法因为污水处理、带出损失等成本稍高;机械+化学法因劳动强度大成本也高。 为解决金属表面处理的缺点,我们研发出高效高质、运行成本低的钢材漆前高质效表面处理新型设备——钢材高质效清洁防锈一体机(简称钢材清洁防锈工作站)。该设备优化了机械+化学的处理工艺,生产效率高,运行中没有粉尘污染,整套系统为封闭循环系统,药剂和水系统采用全循环处理,不外排。 钢材清洁防锈工作站优点: 1、充分考虑了系统的环保性、资源循环能力。 2、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和很好的防锈蚀能力。

3、全自动化操作。 4、可快速拆卸,方便搬运和组装。可实现施工现场即时处理,避免材料在装卸、运输和储存过程出现的二次污染和锈蚀。 5、没有危废产生,没有废气产生,没有废水产生。 设备图片:

净化处理过程: 1、上料。 2、无粉尘预处理。机械方法除去部分锈蚀、氧化层和油污。 3、无粉尘处理。机械方法除去绝大部分油污和氧化层。 4、无气味深度净化处理。进一步除去表面和孔内残留的少量油污和氧化层。该阶段使用我们专用的无污染环保剥离新材料。 5、蒸汽清理。清除残留的颗粒物和其他化学物质。 6、防锈处理。一层高性能防锈膜层保证1个月不产生锈蚀,同时提高油漆附着力、抗冲击和综合防腐蚀性能。该阶段使用高效环 保偶链剂。 7、风干。保证产品表面干燥,便于马上包装和储存。 8、下料。 生产效率和产量: 生产效率:0.8-1.5m/min。 产量:3.0-10.0t/h。 运行成本和占地面积: 1、运行成本

工程材料期末试题及解答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工程材料按成分特点可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金属材料又可分为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两类;非金属材料主要有无机非金属、有机非金属;复合材料是指。 2.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等;强度的主要判据有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强度和塑性可以用拉伸试验来测定;洛氏硬度测量方法简便、不破坏试样,并且能综合反映其它性能,在生产中最常用。 3.理解静拉伸试验过程和应力-应变曲线图。 二、判断题材料所受的应力小于屈服点σs时,是不可能发生断裂的。(×) 第二章 1 名词解释 晶体:指其原子(原子团或离子)按一定的几何形状作有规律的重复排列的物体 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与理论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 变质处理:有意地向液态金属中加入某些变质剂以细化晶粒和改善组织达到提高材料性能的目的。 各向异性:在晶体中,由于各晶面和各晶向上的原子排列密度不同,因而导致在同一晶体的不同晶面和晶向上的各种性能的不同形核率: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所产生的晶核 2 填空 三种常见的金属晶格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排六方。 晶体缺陷的形式包括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 3 问答 1 简述形过冷度和难熔杂质对晶体的影响。

答:过冷度影响:金属结晶石,形核率和长大速度决定于过冷度。在一般的液态金属的过冷范围内,过冷度愈大,形核率愈高,则长大速度相对较小,金属凝固后得到的晶粒就愈细;当缓慢冷却时,过冷度小,晶粒就粗大。 难熔杂质的影响:金属结晶过程中非自发形核的作用王伟是主要的。所以某些高熔点的杂质,特别是当杂质的晶体结构与经书的晶体结构有某些相似时将强烈的促使非自发形核,大大提高形核率。 2 简述铸锭的组织结构特点。 答:铸锭是由柱状晶粒和等轴晶粒组成的,组织部均匀,不同形状的晶粒对性能由不同的影响。3.凝固过程中晶粒度大小的控制。 答:主要有两种方法:1增大过冷度,2变质处理 第三章 1.金属塑性变形是在什么应力作用下产生的?金属的塑性变形有哪几种基本方式?它们之间有何区别金属的塑性形变是在切应力的作用下产生的。金属的塑性形变有滑移和孪生两种形式。它们之间的区别是:1滑移是金属键一个个断裂,而孪生是孪生面上的键同时发生断裂;2孪生之后,虽然晶体结构为改变,但孪生的晶体的晶格位向已经发生改变。 2.塑性变形对金属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有哪些影响? 组织结构影响:当工件的外形被拉长或者压扁时其内部的晶粒的形状也被拉长或压扁。 性能影响:强硬度提高,塑韧性降低,电阻增加,耐腐蚀性降低 3.什么叫再结晶?再结晶前、后组织和性能有何变化? 当变形金属加热至较高温度,原子具有较大扩散能力时,会在变形最激烈的区域自发的形成新的细小等轴晶粒称为再结晶。再结晶前后组织上的变化是,在形变激烈能量高的地方形核。性能上的变化是:1加工应力消失,2强度、硬度下降,3塑性、韧性提高 4.何谓临界变形度?为什么生产上应尽量避免在临界变形度这一范围内加工变形? 当变形度稍有增加时,增至大约2%~10%范围内,经再结晶退火后,晶粒急剧长大的形变度叫做临界

紧固件表面处理标准新技术要求

ISO、ASTM紧固件表面处理标准新技术要求 所有的碳钢紧固件中约有90%的表面需经过镀或涂履处理,或者带有某些其它添加的表面(密封剂、面涂和润滑),主要是为了提高表面抗腐蚀能力、外观装饰、耐磨性或控制扭矩轴力K因子等要求。 一、紧固件表面处理新标准 近几年在紧固件的贸易接单中,客户对紧固件表面涂覆质量、无铬钝化、抗腐蚀能力和装饰色泽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及减少氢脆危险的技术措施,尤其是对有涂履高强度紧固件的装配扭矩轴力关系等提出更加严谨的规范要求。 随着金属表面处理的环保、节能及产品品质的提升,不同的涂层上需带有或附加密封剂、面涂和集成或附加润滑的表面涂履处理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在不断涌现和攀升,表面涂履的技术规范和质量要求在不断在提升和完善,表面处理标准也在不断地将表面处理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规范充实到标准中去,这对紧固件企业交货产品的表面处理质量也提出更高要求。 因此,我国紧固件生产企业要尽快去收集和理解紧固件表面处理新标准,加强紧固件表面处理新工艺和新技术的研发进度,提高紧固件表面处理质量,以适应市场和用户的新需求。 从2011年后ISO/TC2/ SC14国际紧固件(表面涂层)分技术委员会和ASTM F16.03美国紧固件涂层分技术委员等国家的标准化组织,对紧固件电镀、非电解锌片涂层(达克罗)和热浸镀锌三个主要的表面处理标准也加快了修订进度,2014年和2015 年ISO 和ASTM都相继推出了紧固件的涂层新标准。 1.1 紧固件电镀标准 ISO/TC2/SC14国际紧固件涂层分技术委员推出ISO/PWI 4042-2017《紧固件 电镀层》标准,彻底修改现行ISO 4042-1999版标准(GB/T5267.1-2002《紧固件 电镀层》);该标准修订考虑到相关国家和地区环保法规要求,六价铬Cr+6和无铬Cr+3钝化的技术发展,增添涂层密封剂、面漆和附加润滑新技术条款,以满足涂层紧固件防腐蚀、外观装饰及装配功能要求,及最大限度地减少氢脆危险及相关去氢技术措施。 2015年美国推出ASTMF1941/F1941M -2015《英制和米制机械紧固件——电镀层规范》标准。该规范涵盖了美制“UNC/UNF”统一英制螺纹和米制“M”螺纹的机械紧固件电镀涂层,建立的涂层系统与ISO国际标准同步。紧固件涂层螺纹应符合ASME B1.1美制和ISO 965-1、ISO

机械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有体心立方晶格、_面心立方晶格_____________和__密排六方晶格____________。 2.空位属于____点______缺陷,晶界和亚晶界分别_面_________ 缺陷,位错属于_____________线__缺陷。 3.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总是低于理论结晶温度,这种现象称为_过冷______________。 4.原子在溶剂晶格中的分布不同,可将固溶体分为_间隙______________固溶体和_____________置换__ 固溶体。 5.室温下Fe-Fe3C合金中的4种基本组织是________铁素体______、_________珠光体______、___莱式体____________和_渗碳体______________。 6.常见的金属的塑性变形方式有______孪生_________和_____滑移__________两种类型。7.钢的热处理工艺是由______加热_________、__保温_____________和_______冷却________三个步骤组成的。 8.铁碳合金为双重相图,即___铁渗碳体____________相图和____铁石墨___________相图。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 分) ( b)1.两种元素组成固溶体,则固溶体的晶体结构。 A.与溶质的相同 B.与溶剂的相同 C.与溶剂、溶质的都不相同 D.是两种元素各自结构的混合体 ( d)2.铸造条件下,冷却速度越大,则。 A.过冷度越小,晶粒越细 B.过冷度越小,晶粒越粗 C.过冷度越大,晶粒越粗 D.过冷度越大,晶粒越细 ( a)3.金属多晶体的晶粒越细,则其。 A.强度越高,塑性越好 B.强度越高,塑性越差 C.强度越低,塑性越好 D.强度越低,塑性越差 ( b)4. 钢的淬透性主要取决于。 A.冷却介质 B.碳含量 C.钢的临界冷却速度 D.其它合金元素 ( d)5.汽车、拖拉机的齿轮要求表面具有高耐磨性,心部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应选用。 A.45钢表面淬火+低温回火 B.45Cr调质 C.20钢渗碳、淬火+低温回火 D.20CrMnTi渗碳、淬火+低温回火 ( a)6.完全退火主要适用于。

常用模具材料牌对照表

常用模具材料牌对照表 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常用模具材料牌号对照表 类别中国钢号通用钢号钢材特性 塑胶模具钢 3Cr2Mo P20(美国) 618(瑞典) 预硬塑胶模具钢 3Cr2NiMo 718(瑞典) P20+Ni(美国) 超预硬塑胶模具钢 4Cr13 S136(瑞典)抗腐蚀塑胶模具钢 1CrNi3 NAK80(日本)镜面塑胶模具钢 3Cr17Mo M300(奥地利)耐腐蚀塑胶模具钢 五金模具钢 CrWMn SKS3(日本)不变形油钢 Cr12 Cr12MoV SKD11(日本) D3(美国) 耐磨韧性铬钢 Cr12Mo1V1 D2(美国) 热作模具钢 4Cr5MoSiV1 SKD61(日本)通用热作模具钢 H13(美国)

8407(瑞典) 冷作模具钢 CrWMn/SKS31/105W/Cr6高硬度,中等淬透性,价格低廉。 207-255 820-840 下料模、冲头、成型模、搓丝板顶出杆及小型塑料压模等。 9Mn2V/O2/DF-2?具有良好冲载能力,热处理变形小。≤229 780-800 厚度小于6mm 以下的小型热作模具钢 5CrMnMo淬透性一般,价格较低,淬火后硬度和5CrNiMo相近,而塑性韧性相对低一些。 197-241 820-850 用于制造形状简单,厚度小于250毫米的小型热锤锻 模。 5CrNiMo/L6/56Cr/NiMoV7淬火后综合力学性能较好,热强性和淬透性一般197-241 830-860 用于制造形状简单,工作温度一般,厚度在250~350毫米之间的 中型热锤锻模块。 5CrNiMoV/SKT4?淬透性,淬硬性较5CrNiMo、5CrMnMo显着改善。≤240 830-880 用于制造厚度>350毫米,型腔复杂,受力载荷较大的大型锤锻模或锻造压力 机热锻模。 4Cr5MoSiV1/SWG8407/H13/H13ESR/SKD61/X40Cr/MoV51具有良好耐热性,抗热疲劳性能及耐液态金属冲蚀性能,高淬透性,优良综合力学性能,较高的抗回火稳定性。≤235 1020-1050 用于制造冲击载荷较大,型腔复杂的长寿命锤锻模或锻造

紧固件表面处理标准新技术要求

ISO 、AST 嘛固件表面处理标准新技术要求 所有的碳钢紧固件中约有 90 %的表面需经过镀或涂履处理,或者带有某些其它添加的 表面(密封剂、面涂和润滑),主要是为了提高表面抗腐蚀能力、外观装饰、耐磨性或控 制扭矩轴力K 因子等要求。 一、紧固件表面处理新标准 1.2紧固件达克罗处理标准 ISO 10683:2014 版《紧固件 非电解锌片涂层》新标准,修订了 (GB/T5267.2-2002《紧固件非电解锌片涂层》)标准明确指出对紧固件非电解锌片涂层 (达克罗)的相关产业或流通领域化学品供应商、涂履加工者、紧固件制造商,分销商和 ______________ 最终用户必须在合同中注明锌片涂层有与否 (带六价铬 Cr+6或无铬Cr+3 )。标准覆盖了所- 有类型紧固件,即ISO 公制螺纹紧固件与非ISO 公制螺纹紧固件(美制英寸60°螺纹UNC/UNF 等)和非螺纹紧固件(包括垫圈,销,夹等),为提高防腐蚀和装配功能或减少螺纹咬死, 件的装配扭矩轴力关系等提出更加严谨的规范要求。 随着金属表面处理的环保、节能及产品品质的提升,不冋的涂层上需带有或附加密封 剂、面涂和集成或附加润滑的表面涂履处理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在不断涌现和攀升,表面涂 履的技术规范和质量要求在不断在提升和完善,表面处理标准也在不断地将表面处理的新 工艺、新技术和新规范充实到标准中去,这对紧固件企业交货产品的表面处理质量也提出 更咼要求。 因此,我国紧固件生产企业要尽快去收集和理解紧固件表面处理新标准,加强紧固件 表面处理新工艺和新技术的研发进度,提高紧固件表面处理质量,以适应市场和用户的新 需求。 从2011年后ISO/TC2/ SC14国际紧固件(表面涂层)分技术委员会和 ASTM F16.03美 国紧固件涂层分技术委员等国家的标准化组织,对紧固件电镀、非电解锌片涂层(达克罗) 和热浸镀锌三个主要的表面处理标准也加快了修订进度, 2014年和2015年ISO 和ASTM 都相继推出了紧固件的涂层新标准。 1.1紧固件电镀标准 ISO/TC2/SC14国际紧固件涂层分技术委员推出 ISO/PWI 4042-2017《紧固件 电镀层》 标准,彻底修改现行 ISO 4042-1999版标准(GB/T5267.1-2002《紧固件 电镀层》);该 标准修订考虑到相关国家和地区环保法规要求,六价铬 Cr+6和无铬Cr+3钝化的技术发展, 增添涂层密封剂、面漆和附加润滑新技术条款,以满足涂层紧固件防腐蚀、外观装饰及装 配功能要求,及最大限度地减少氢脆危险及相关去氢技术措施。 2015年美国推出ASTMF1941/F1941M -2015《英制和米制机械紧固件一一电镀层规范》 标准。该规范涵盖了美制“ UNC/UNF 统一英制螺纹和米制“ M 螺纹的机械紧固件电镀涂 层,建立的涂层系统与 ISO 国际标准同步。紧固件涂层螺纹应符合 ASME B1.1美制和IsO 965-1、ISO 965-2和ISO965-3公制螺纹标准,涂层厚度值是基于外螺纹公差和偏差值,涂 后螺纹不应 超过螺纹基本中径,而影响螺纹的互换性。 对于表面硬化和硬度大于 39HRC 高强度紧固件,按水溶液沉积金属电镀的工艺过程, 有因氢脆而导致失效的风险,尽管这个风险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适当的表面处理工 艺方法以及后期烘烤等来进行控制,但氢脆的风险是不能完全排除。因此,本标准不推荐 12.9级(》39HRC 的紧固件采用电镀处理。申明本标准发布即替代 ASTMB633《铁和钢电 解沉积镀锌》标准在紧固件电镀表面处理中的应用。 近几年在紧固件的贸易接单中,客户对紧固件表面涂覆质量、无铬钝化、抗腐蚀能力 和装饰 色泽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及减少氢脆危险的技术措施,尤其是对有涂履高强度紧固 ISO 10683:2000 标准

工程材料试题B答案

工程材料(B) 一、填空题 1.屈服强度指的是材料的。2.晶体结构主要分为个晶系和种晶格。 3 4.常温下,钢与铸铁的晶粒越,其机械性能越,在结晶过程中若加快冷却速度可达到晶粒的目的。 5.下列铸铁中石墨的存在状态及获取方法是:孕育铸铁、;球墨铸铁、;可锻铸铁、。 6.写出下列力学指标的符号:抗拉强度;布氏硬度;断裂韧性。7.钢的室温组织有、、。 8.平衡状态下,含碳量为0.60%的铁碳合金由液态冷至室温的组织转变过程为:液态、、、及。 9.晶核形成有和两种方式。 10.共析钢的室温组织是,它是和的机械混合物。 二、判断题 1.普通碳素结构钢一般都在供货状态下使用,不做热处理。()2.硅在钢中可以起到强化的作用,所以碳钢中不限制其含量的多少。()3.硬度不是金属材料的独立的性能指标。()4.黄铜是铜锡合金。()5.Q235-A是A型球墨铸铁。()6.高分子材料是由相对分子质量104以上的化合物构成的材料。()7.环氧树脂是一种热塑性树脂。()8.陶瓷材料的主要结合键是金属键和离子键。()9.树脂基复合材料是应用最广的一类复合材料。()10.在冷或热状态下的压力作用下,材料产生塑性变形的能力叫压力加工性能。() 三、解词 1.过冷度 2.固溶体 3.贝氏体 4.玻璃钢

四、问答题 1.何谓同素异构转变?给出铁的同素异构转变过程 3.分析并举例(比如轴类)说明如何选择零部件用钢。 3.分析下列牌号钢铁材料的种类、含碳量及主要合金元素含量、用途及常用的最终热处理工艺。(15分) Q235-AF、20CrMnTi、45、40Cr、GCr15、60Si2Mn、65 4.什么是锡青铜?为什么工业用锡青铜的含锡量为3~14%?

常用材料表面处理

材料的表面处理 第一节概述 材料的种类很多,它们的组成、结构、性质及表面状态更是千差万别。由于不同产品对于其表面处理的效果和功能的要求不同,因此,材料表面处理所涉及的技术问题、工艺问题等也是十分广泛的,并与多种学科相关。本章仅从工业设计的特点出发,介绍几种表面处理工艺。 一、表面处理的功效 造型材料的种类很多,其中金属材料、木质材料和塑料则是最为常用的基本设计材料。从工业设计的特点出发,金属材料的强度高,加工性能较好,其加工表面具有金属光泽,表面较平滑;木材质轻,较易加工,其表面具有天然的木质纹理;塑料的来源丰富,品种很多,成型较方便,且价廉,质轻,透明性和着色性较好,是一种新颖的优良材料。这些材料,以及用它们制造成的产品,若不给以一定的表面处理,则在各种使用环境下,材料或制件的表面会受到空气、水分、日光、盐雾、霉菌和其他腐蚀性介质等的侵蚀,由于腐蚀、腐朽和老化作用,会引起材料或制件失光、变色、粉化及开裂等,从而出现破坏的后果。表面处理的功效就在于一方面保护产品,即保护材质本身赋予产品表面的光泽、色彩和肌理等而呈现出的外观美,并提高产品的耐用性,确保产品的安全性,由此有效地利用了材料资源;另一方面是根据设计的意图,给产品表面附加上更丰富的色彩、光泽和肌理等变化,使产品表面更有节奏感。此外,随着表面处理技术的发展,还可实现提高材料表面的硬度,并可赋予材料表面导电、憎水和润滑等特殊功效。 二、表面处理和加饰 从工业设计出发,表面处理的目的首先是美化产品的外观,也即按产品设计的要求调整其表面的色彩、亮度和肌理等。因此,材料本身具有的外观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必须采用适当的表面处理方法进行调整,以达到满足产品设计的要求。 三、表面加工 使金属材料加工成平滑、光亮、美观和具有凹凸模样的表面状态的过程称为表面加工,也即使金属材料表面恢复其本身具有的色泽、亮度和表面肌理特征而进行的处理,表面加工作为电镀和涂装的前处理也是重要的。 1.切削 切削是利用刀具对金属表面层进行加工的方法与铸造、锻造、压力加工等相比较,虽有切屑产生和材料废弃,但一般可迅速加工出高精度表面的产品。 2.研磨

机械工程材料试题(答案)

《机械工程材料》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3分) 1. 奥氏体(A)3.固溶体4.自然时效5.加工硬化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 分) 1.石墨为片状的灰口铸铁称为铸铁,石墨为团絮状的灰口铸铁称为__ 铸铁,石墨为球状的灰口铸铁称为铸铁。其中铸铁的韧性最高,因而可以锻造。 2. 陶瓷材料中的气相是指,在程中形成的,它了陶瓷的强度。 3.根据采用的渗碳剂的不同,将渗碳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 4.工程中常用的特殊性能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金属的断裂形式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 6.金属元素在钢中形成的碳化物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两类。 7.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 三、选择题(共25分,每小题1分) 钢钢锭在1000℃左右轧制,有时会发生开裂,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温度过低; B.温度过高; C.钢锭含磷量过高; D.钢锭含硫量过高 2.下列碳钢中,淬透性最高的是( ) 钢;钢;钢;钢 在1Cr18Ni9Ti钢中的主要作用是( ) A.提高淬透性; B.固溶强化; C.扩大Fe-Fe3C相图中的γ相区; D.细化晶粒; 钢锻造后,在机械加工之前应进行( ) A.完全退火; B.球化退火; C.去应力退火; D.再结晶退火 5.下列材料中,最适合制造机床床身的是( ) 钢;钢;; 6.下列材料中,最适合制造气轮机叶片的是 钢;钢;钢;钢 7.下列材料中,最适合制造飞机蒙皮的是( ) ;(旧牌号LD5);;(旧牌号LY12) 8.下列材料中,最适合制造盛放氢氟酸容器的是( ) ;; C.聚四氟乙烯; 9.下列材料中,最适合制造汽车板弹簧的是( ) ;;; 10.下列材料中,最适合制造汽车火花塞绝缘体的是( ) ; B.聚苯乙烯;C.聚丙烯;D.饱和聚酯 11.铜只有通过冷加工并经随后加热才能使晶粒细化,而铁则不需冷加工,只 需加热到一定温度即使晶粒细化,其原因是( ) A.铁总是存在加工硬化,而铜没有; B.铜有加工硬化现象,而铁没有; C.铁在固态下有同素异构转变;而铜没有 D.铁和铜的再结晶温度不同 12.常用不锈钢有铁素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和( ) A.铁素体-奥氏体不锈钢; B.马氏体-奥氏体不锈钢; C.莱氏体不锈钢; D.贝氏体不锈钢 13.以下哪种铸铁的断口呈灰黑色( ) A.马口铁; B.白口铸铁; C.麻口铸铁; D.灰铸铁

材料表面处理技术

材料表面处理技术 摘要:介绍了表面处理技术的内容,现代材料表面处理技术与传统表面处理技术的区别,重点介绍了表面处理技术在模具上的应用和发展,最后针对材料表面处理技术研究和应用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表面处理技术区别模具问题。 一、表面处理技术的内容 材料表面处理技术与工程,是80年代以来世界十大关键之一的新兴技术,现已迅速发展成跨学科的、综合性强的新兴的先进工程技术,涉及到材料、物理、化学、真空技术及微电子学等许多学科,应用领域非常广。 表面处理技术包括:表面覆盖技术、表面改性技术和复合表面处理技术。1)表面覆盖技术 这项技术的种类很多,目前主要有下列24类:1电镀;2电刷镀;3化学镀;4涂装;5粘结;6堆焊;7熔结;8热喷涂;9塑料粉末涂敷;10电火花涂敷;11热浸镀;12搪瓷涂敷;13陶瓷涂敷;14真空蒸镀;5溅射镀;16离子镀;17普通化学气相沉积;18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19金属有机物气相沉积;20分子束外延;21离子束合成薄膜技术;22化学转化膜;23热烫印;24暂时性覆盖处理。上述每类表面覆盖技术又可分为许多种技术。例如电镀按镀层可分为单金属电镀和合金电镀。单金属镀层有锌、镉、铜、镍等数10种,合金镀层有锌铜、镍铁、锌-镍-铁等100多种。按电镀方式,可分为挂镀、吊镀、滚镀和刷镀等。某些分类有重叠情况,例如塑料粉末涂敷可归入涂装一类,但由于其特殊性,故单独列为一类。又如陶瓷涂敷,其中不少内容可归入热喷涂一类,但考虑其完整性,也单独列为一类。有些技术,尤其是一些新技术,根据其特点和发展情况,在需要时可单独列为一类。例如片状锌基铬盐防护涂层(又称达克罗等),是由细小片状锌、片状铝、铬酸盐、水和有机溶剂构成涂料,经涂敷和300℃左右加热保温除去水和有机溶剂后形成涂层,因具有涂层薄、防蚀性能优良、无氢脆、耐热性好、附着性高以及无环境污染等优点,所以发展迅速,可考虑从涂装中单独列出。 2)表面改性技术 目前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喷丸强化;表面热处理;化学热处理;等离子扩渗处理;激光表面处理;电子束表面处理;高密度太阳能表面处理;离子注入表面改性。 实际上“表面改性”是一个具有较为广泛涵义的技术名词,它可泛指“经过特殊表面处理以得到某种特殊性能的技术”。因此,有许多表面覆盖技术也可看作表面改性技术。为了使这些覆盖技术归类完整起见,我们说的表面改性技术是指“表面覆盖”以外的,通过用机械、物理、化学等方法,改变材料表面的形貌、化学成分、相组成、微观结构、缺陷状态或应力状态,来获得某种特殊性能的表面处理技术。 3)复合表面处理技术 表面技术种类繁杂,今后还会有一系列新技术涌现出来。表面技术的另一个重要趋向是综合运用两种或更多种表面技术的复合表面处理将获得迅速发展。随着材料使用要求的不断提高,单一的表面技术因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往往不能满足需要。目前已开发的一些复合表面处理如等离子喷涂与激光辐照复合、热喷涂与

机械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内蒙古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材料 (10分)一、名词解释:固溶体溶入溶质后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现象。1、固溶强化: 金属塑性变形后,强度硬度提高的现象。2、加工硬化: 在钢液中有选择地加入合金元素,提高材料强度和硬度2、合金强化: 4、热处理:钢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冷却改变钢的组织结构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工艺。 5、细晶强化:晶粒尺寸通过细化处理,使得金属强度提高的方法。 二、选择适宜材料并说明常用的热处理方法(30分) 名称候选材料选用材料热处理方法最终组织 —25,其加工路线:58三、(20分)车床主轴要求轴颈部位硬度为HRC54—,其余地方为HRC20 锻造正火机加工调质下料机加工(精)轴颈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磨加工 指出:1、主轴应用的材料:45钢 2、正火的目的和大致热处理工艺细化晶粒,消除应力;加热到Ac+50℃保温一段时间空冷3 3、调质目的和大致热处理工艺强度硬度塑性韧性达到良好配合淬火+高温回火 4、表面淬火目的提高轴颈表面硬度

5.低温回火目的和轴颈表面和心部组织。去除表面淬火热应力,表面M+A'心部S回 分)20四、选择填空(. 1.合金元素对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影响是(d) (a)均强烈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b)均强烈促进奥氏体晶粒长大 (c)无影响(d)上述说法都不全面 2.适合制造渗碳零件的钢有(c)。 (a)16Mn、15、20Cr、1Cr13、12Cr2Ni4A (b)45、40Cr、65Mn、T12 (c)15、20Cr、18Cr2Ni4WA、20CrMnTi 3.要制造直径16mm的螺栓,要求整个截面上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应选用(c )(a)45钢经正火处理(b)60Si2Mn经淬火和中温回火(c)40Cr钢经调处理4.制造手用锯条应当选用(a )(a)T12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b)Cr12Mo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c)65钢淬火后中温回火 5.高速钢的红硬性取决于(b ) (a)马氏体的多少(b)淬火加热时溶入奥氏体中的合金元素的量(c)钢中的碳含量6.汽车、拖拉机的齿轮要求表面高耐磨性,中心有良好的强韧性,应选用(c ) (a)60钢渗碳淬火后低温回火(b)40Cr淬火后高温回火(c)20CrMnTi渗碳淬火后低温回火7.65、65Mn、50CrV等属于哪类钢,其热处理特点是(c ) (a)工具钢,淬火+低温回火(b)轴承钢,渗碳+淬火+低温回火(c)弹簧钢,淬火+中温回火 8. 二次硬化属于(d) (a)固溶强化(b)细晶强化(c)位错强化(d)第二相强化 9. 1Cr18Ni9Ti奥氏体型不锈钢,进行固溶处理的目的是(b) (a)获得单一的马氏体组织,提高硬度和耐磨性 (b)获得单一的奥氏体组织提高抗腐蚀性,防止晶间腐蚀(c)降低硬度,便于切削加工 10.推土机铲和坦克履带板受到严重的磨损及强烈冲击,应选择用(b ) (a)20Cr渗碳淬火后低温回火(b)ZGMn13—3经水韧处理(c)W18Cr4V淬火后低温回火 五、填空题(20分) 1、马氏体是碳在a-相中的过饱和固溶体,其形态主要有板条马氏体、片状马氏体。 其中,片状马氏体硬度高、塑性差 2、W18Cr4V钢的淬火加热温度为1270-1280℃,回火加热温度为560℃,回火次数3次。 3、材料选择的三原则一般原则,工艺性原则,经济性原则。 4、合金结构钢与碳素结构钢相比,其突出优点是强度高,淬透性好。 5. 共析钢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三个转变区的转变产物是P B M。 6. 共析钢淬火形成M+A'后,在低温、中温、高温回火后的产物分别为M回+A' T回S回。 7. 45钢正火后渗碳体呈片状,调质处理后渗碳体呈球状。 一、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3分) 1. 奥氏体(A) 2.回复 3.固溶体 4.自然时效 5.加工硬化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 分)

机械加工常见的表面处理种类和作用

机械加工常见表面处理的种类基本原理和用途 表面处理工艺:静电喷涂、烤漆、镀锌、镀铬、镀镍、镀钛、镀金、镀银、铝阳极、浸渗、喷油、喷砂、DLC处理、铁氟龙处理、染黑、冷电镀 静电喷涂:静电喷涂是利用高压静电电场使带负电的涂料微粒沿着电场相反的方向定向运动,并将涂料微粒吸附在工件表面的一种喷涂方法。静电喷涂设备由喷枪、喷杯以及静电喷涂高压电源等组成。 静电喷涂的作用 1、一次涂装可以得到较厚的涂层,例如涂覆100~300μm的涂层,用一般普通的溶剂涂料,约需涂覆4~6次,而用粉末涂料则一次就可以达到该厚度。涂层的耐腐性能很好。 2、粉末涂料不含溶剂,无三废公害,改善了劳动卫生条件。 3、采用粉末静电喷涂等新工艺,效率高,适用于自动流水线涂装,粉末利用率高,可回收使用。 4、除热固性的环氧、聚酯、丙烯酸外,尚有大量的热塑性耐脂可作为粉末涂料,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氟化聚醚、尼龙、聚碳酸脂以及各类含氟树脂等。 粉末涂料开始用于防护和电气缘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已广泛使用于汽车工业、电气绝缘、耐腐蚀化学泵、阀门、汽缸、管道、屋外钢制构件、钢制家具、铸件等表面的涂装。我国自六十年代开始粉末涂装的实验研究,并在生产上得到应用。发展到目前已广泛得到使用。 烤漆:在基材上打上底漆、面漆,每上一遍漆,都送入无尘衡温烤房,烘烤。 镀锌:是指在金属、合金或者其它材料的表面镀一层锌以起美观、防锈等作用的表面处理技术。颜色有很多种,一般常见的有蓝白色、银白色等。 镀铬:在金属制品表面镀上一层致密的氧化铬薄膜,可以使得金属制品更加坚固耐用。镀铬有两种的,一种是装饰铬,一种是硬铬。镀硬铬一般采用比较多的是常在高温条件下使用的机械,如:模具等,镀装饰铬顾名思义,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表面光亮、外形美观、防锈等等。

工程材料试卷及答案

课程名称: 工程材料学(A卷, 闭卷) 适用专业年级: 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2 页,试卷如有缺页或破损,请立即举手报告以便更换。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答案请写在试卷纸密封线内和试卷纸正面,否则不记分) 一、填空题(10分,每空1分) 1、共晶转变和共析转变的产物都属于相混合物。 2、塑性变形后的金属经加热将发生回复、、晶粒长大的变化。 3、共析钢的含碳量为。 4.共晶白口铸铁的含碳量为。 5、Q235钢的含义是为。 5、三种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是: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 和。 7、根据钢的成分、退火的工艺与目的不同,退火常分为、球化退火、去应力退火等几种。 8、钢在奥氏体化后,冷却的方式通常有和连续冷却两种。 9、工具钢按用途可分为、模具钢、量具钢。 10、常用测定硬度的方法有、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等测试法。 二、判断题(15分,每小题1分) (在括号里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单晶体具有各向同性,多晶体具有各向异性。() 2、铁素体是碳溶解在γ-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3、热处理的加热,其目的是使钢件获得表层和心部温度均匀一致。() 4、熔点为232℃的锡在室温下的塑性变形是冷加工。() 5、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愈大,则结晶后金属的晶粒愈粗大。() 6、铸铁经过热处理,改变了基体和石墨形态,从而提高了性能。() 7、物质从液体状态转变为固体状态的过程称为结晶。 () 8、共晶转变是在恒温下进行的。 () 9、机械零件选材的一般原则是:使用性能足够原则、工艺性能良好原则和经济行 合理原则。() 10、对于弹簧钢的要求是具有高的弹性极限和高的屈强比,以保证承受大的弹性变形和较高的载荷;具有高的疲劳强度以承受交变载荷的作用。() 11、热处理的基本工艺过程是加热、保温和冷却。() 12、马氏体是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溶解。()

金属件常用表面处理方法

金属件常用表面处理方法 自行车常用的表面处理方式分类 1.涂装,包含电泳涂装、静电涂装、手工涂装、静电粉末涂装及流化床粉末涂装等; 2.电镀,常用的有普通镀锌(台资企业叫UCP,有蓝锌与白锌)、彩色镀锌、镀铬(又叫CP,有亮面与雾面之分); 3. 化学镀,主要用于塑料件,先在工件表面化学镀一层铜或镍,然后再进行后续的电镀,最后一层大多为镀铬; 4. 阳极氧化、电解着色或染色,主要是针对有色金属之铝合金,以及现在新兴起的镁合金,处理后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以是金属本色,也可以染成不同的颜色,由于具有坚硬耐磨,耐腐蚀性优良的特点,一般外边不在涂装油漆或粉末; 5. 抛光、磨花、拉丝,也是针对铝合金的一种处理方式,通过机械(手工或震动抛光)或化学的(三酸或两酸化学抛光或电化学抛光)处理方式,使得铝合金表面微观变得平整,达到不同级别的平滑光亮效果,然后喷透明漆,或继续在抛光的工件表面磨花或拉丝等处理后改变外观效果再进行涂装; 6. 防锈磷化与发黑处理,不具有装饰性,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工件的防锈性能,主要用在花鼓、轴承的处理; 7. 达克罗处理,又叫达克锈处理或锌铬膜,即片状锌基铬盐防护涂层,是国际上金属表面处理的一种高新技术,一种防锈性能很好的涂装方式,达克罗不用电沉积方法而将工件直接浸入达克罗处理液中,或用刷涂、静电喷涂法使处理液粘附于工件表面,然后经烧结而成的含锌、铝及铬元素的无机转化膜。主要用在小零件的防锈处理上,如螺丝螺帽等,也可应用在链条、支撑、泥除脚、车首竖杆、货架、停车架 ED电著处理意思金属表面电着色 一般来说,电镀的成膜物质是金属,电泳的成膜物质是树脂. 非金属(如塑料)可以电泳,但要求先电镀,再电泳,因为塑料的耐温较低,对电泳漆的选择就要多注意了 BED电泳, -----电泳的成膜物质是树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