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一数学上册复习资料大全

初一数学上册复习资料大全

初一数学上册复习资料大全
初一数学上册复习资料大全

初一数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有理数

知识要求:

1、有具体情境中,理解有理数及其运算的意义;

2、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3、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

4、经历探索有理数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及能运用有理数及其运算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知识重点:

绝对值的概念和有理数的运算(包括法则、运算律、运算顺序、混合运算)是本章的重点。 知识难点:

绝对值的概念及有关计算,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及有理数的运算是本章的难点。 考点:

绝对值的有关概念和计算,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混合运算是考试的重点对象。 知识点:

一、有理数的基础知识 1、三个重要的定义:

(1)正数:像1、2.5、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2)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号,表示比0小的数叫做负数;(3)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有理数的分类:

(1)按定义分类: (2)按性质符号分类:

??????????????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正整数整数有理数0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0 3、数轴

数轴有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叫做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在数轴上的所表示的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所以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4、相反数

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其中一个数就叫另一个数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互为相反的两上数,在数轴上位于原点的两则,并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 5、绝对值

(1)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该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2)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可用字母a 表示如下:

??

???<-=>=)0()0(0)0(a a a a a a

(3)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二、有理数的运算 1、有理数的加法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加法的交换律 :a+b=b+a ;加法的结合律:( a+b ) +c = a + (b +c) 用加法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的基本思路是:先把互为相反数的数相加;把同分母的分数先相加;把符号相同的数先相加;把相加得整数的数先相加。 2、有理数的减法

(1)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有理数减法常见的错误:顾此失彼,没有顾到结果的符号;仍用小学计算的习惯,不把减法变加法;只改变运算符号,不改变减数的符号,没有把减数变成相反数。

(3)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步骤:先把减法变成加法,再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运算; 3、有理数的乘法

(1)有理数乘法的法则:两个有理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2)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交换律:a(b+c)=ab+ac 。 (3)倒数的定义:乘积是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即ab=1,那么a 和b 互为倒数;倒数也可以看成是把分子分母的位置颠倒过来。 4、有理数的除法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0不能做除数。这个法则可以把除法转化为乘法;除法法则也可以看成是:两个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等于0。 5、有理数的乘法

(1)有理数的乘法的定义:求几个相同因数a 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是一种运算,是几个相同的因数的特殊乘法运算,记做“n

a ”其中a 叫做底数,表示相同的因数,n 叫做指数,表示相同因数的个数,它所表示的意义是n 个a 相乘,不是n 乘以a ,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2)正数的任何次方都是正数,负数的偶数次方是正数,负数的奇数次方是负数 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1)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关建是熟练掌握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法则、运算律及运算顺序。比较复杂的混合运算,一般可先根据题中的加减运算,把算式分成几段,计算时,先从每段的乘方开始,按顺序运算,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同时要注意灵活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2)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一是要注意运算顺序,先算高一级的运算,再算低一级的运算;二是要注意观察,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以提高运算速度及运算能力。

7、科学记数法:一般地,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表示成 n

a 10?的形式,其中a 是只有一位

整数位的数,n 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a 相当于是把小数点移到第一位即最高位数的后面得到的一个大于等于1小于10的数,n 等于这个原数的整数位减去1,也可以看成是小数点移动的位数。) 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非负有理数即是正有理数

B 、0表示不存在,无实际意义

C 、正整数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D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一定不相等

B 、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一定不相等

C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D 、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3、绝对值最小的数是( )

A 、1

B 、0

C 、– 1

D 、不存在

4、计算())2(24

4

-+-所得的结果是( )

A 、0

B 、32

C 、32-

D 、16

5、有理数中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一定是( ) A 、1 B 、0 C 、-1 D 、±1

6、(– 3)–(– 4)+7的计算结果是( ) A 、0 B 、8 C 、– 14 D 、– 8

7、(– 2)的相反数的倒数是( ) A 、

21 B 、2

1

- C 、2 D 、– 2 8、化简:42

=a ,则a 是( )

A 、2

B 、– 2

C 、2或– 2

D 、以上都不对 9、若21-++y x ,则y x +=( )

A 、– 1

B 、1

C 、0

D 、3

10、有理数a ,b 如图所示位置,则正确的是( )

A 、a+b>0

B 、ab>0

C 、b -a<0

D 、|a|>|b| 二、填空题 11、(– 5)+(– 6)=________;(– 5)–(– 6)=_________。 12、(– 5)×(– 6)=_______;(– 5)÷6=___________。

13、()=??

? ???-2122

_________;2124

4?-=________。

14、()=?

-27132

__________;=÷-9

1

32________。 15、=-+-20032002

)1(1

_________;

16、平方等于64的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立方等于– 64

17、7

5

-

与它的倒数的积为__________。 18、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m 的绝对值是2,则a+b=_______;cd=______;m=__________。

19、如果a 的相反数是– 5,则a=_____,|a|=______,|– a– 3|=________。 20、若|a|=4,|b|=6,且ab<0,则|a -b|=__________。 三、计算:

(1)2

2

)5()25(848-÷--÷- (2)14

5)2(535213

?-÷+- (3))2(3)3(32

2-?+-÷- (4))3

2()4(824-?-÷-

(5))3()6()2(16323

-?---÷+- (6)??

???

?÷-?+-9

5)31(53.1

四、某工厂计划每天生产彩电100台,但实际上一星期的产量如下所示:

比计划的100台多的记为正数,比计划中的100台少的记为负数;请算出本星期的总产量是多少台?本星期那天的产量最多,那一天的产量最少?

的产量是多少?本星期的总产量是多少?那一天的产量最多?那一天的产量最少?

第二章:代数式

知识要求:

1、经历探索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用字母与代数式表示,初步建立符号感,发展抽像思维;

2、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含义,能分析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

3、理解代数式的含义,能解释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4、理解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并会进行计算;

5、会求代数式的值,能解释值的实际意义,能根据代数式的值推断代数式反映的规律。

知识重点:代数式的概念和意义,用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同类项的定义及去括号的方法都是本章的重点。

知识难点:会列代数式,正确阐述代数式的意义,熟练掌握同类项合并是本章的难点。

考点:列代数式、代数式的意义,准确地去括号、合并同类项是考试的重点。

知识点:

一、代数式的概念

1、用字母表示数之后,可能用字母表示的有:

(1)具有一定数量的数;(2)一些变化的规律;(3)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定律;(4)数量关系;(5)数学公式。

2、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用字母表示数是代数的一个重要特点,它的优点在于能简明、扼要、准确地把数和数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化特殊为一般,深刻地揭示数量之间的联系,为我们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带来方便。

3、用字母表示数学公式:

(1)加法、乘法的运算律;(2)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3)平面图形的周长公式;(4)立体图形的体积公式。

4、代数式的概念:

用字母表示数之后,出现了一些用运算符号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起来的式子,我们把它们叫做代数式。单个的数字和字母也可以看成是代数式。运算符号指的是加、减、乘、除、乘方、绝对值,大中小括号以及以后要学到的开方符号,但不包括大于、小于号、等号等表示数量关系的关系符号。

5、代数式的书写:

(1)数字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省略不写或用“·”代替,省略乘号时,数字因数应写在字母因数的前面,数字是带分数时要改写成假分数,数字与数字相乘时仍要写“×”号。

(2)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要写成分数的形式。

(3)用代数式表示某一个量时,代数式后面带有单位,如果代数式是和、差形式,要用括号把代数式括起来。

6、代数式的意义:

用语言把一个代数式的数学意义表示出来时,要正确表达式中所含有代数运算以及它们运算顺序,还要注意语言的简练准确。 二、代数式的计算 1、同类项:

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判断同类项的标准有两条:(1)所含字母相同;(2)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 2、合并同类项:

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 合并同类项法则:(1)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2)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3、去括号: 去括号法则:(1)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符号都不改变;(2)括号前是“ – ”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 – ”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 4、代数式的值:

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指明的运算,计算出的结果,叫代数式的值。 求代数式的值要注意的问题:(1)字母的数值必须确保代数式有意义;(2)在代入数值计算之前要把代数式化到最简;(3)字母的取值保证它本身表示的数量有意义;(4)字母的取值不同,代数式的值也不同。 三、探索规律

1、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运算验证规律

2、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运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法则验证所探索的规律。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式中不是代数式的是( ) A 、π B 、0 C 、

y

x +1

D 、a+b=b+a 2、用代数式表示比y 的2倍少1的数,正确的是( ) A 、2( y – 1 ) B 、2y + 1 C 、2y – 1 D 、1 – 2y

3、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电脑价格不断降低,某品牌电脑按原售价降低m 元后,又降价20%,现售价为n 元,那么该电脑的原售价为( )

A 、元)54(m n +

B 、元)4

5(m n + C 、元)5(n m + D 、元)5(m n +

4、当61

,31==b a 时,代数式2)(b a -的值是( ) A 、121 B 、61 C 、41 D 、36

1

5、已知公式

n

m p 1

11+=,若m=5,n=3,则p 的值是( ) A 、8 B 、

81 C 、158 D 、8

15 6、下列各式中,是同类项的是( )

A 、2233xy y x -与

B 、yx xy 23-与

C 、x x 222

与 D 、yz xy 55与 二、填空题:

7、某商品利润是a 元,利润率是20%,此商品进价是______________。

8、代数式()c

b a 2

+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当m=2,n= –5时,n m -2

2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__。 10、化简(

)()=--+2

2

11m 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1、已知当1,2

1

==

y x 时,代数式z x xyz 282+的值是3,求代数式z z +22的值。 12、一个塑料三角板,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1)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2)当a=5cm ,b=4cm ,r=1cm 时,计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13、已知A=x – 2y + 2xy ,B= 3x – 6y + 4xy 求3A – B 。

14、代数式242

-+x x 的值为3,求代数式5822

-+x x 的值是多少

15、观察下面一组式子: (1)211211-=?

(2)31213121-=?;(3)41314131-=?(4)5

1

415141-=?……

写出这组式子中的第(10)组式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n )组式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上面的规建计算:

12

111

1091?+?=__________________ 16、代简求值:)32(3)462(22

3

3

--+---x x x x x ,其中3

2-

=x 。

第三章图形欣赏与操作

知识要求:

1、了解“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的有关概念,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发展几何直觉。

2、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物感悟和欣赏物体的对称性,能利用轴对称进行平面图案设计。

3、掌握中国古代发明的“七巧板几何”。并能利用七巧板拼出各种各样的图形。

知识重点:

从不同角度去欣赏认识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有空间想象能力是本章的重点。

知识难点:

简单几何图形的作法、形状,割补思想的应用是本章的难点。

考点:

对图形进行观察探究,从而探索图形的有关性质是考试的重点对象。

知识点:

一、有理数的基础知识

1、图形关于某直线成轴对称;

2、立方体:

(1)三棱锥是由四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三棱锥是立体图形。

(2)正方体可以看作是由六个正方形围成的,也可以看作是由许多正方形叠在一起而形成,正方形是平面图形,正方体是立体图形。

(3)圆柱的底面是圆,侧面是曲面,所以圆柱可以看作是由许多圆叠在一起而形成,也可以看作是由一个圆上下移动而形成的,圆是平面图形,圆柱是立体图形。

(4)球可以看作是一个圆旋转一周而成的,圆是平面图形,球是立体图形。

3、有关圆的知识:

?AB,

(1)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弧”,如弧AB记作

(2)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作扇形。

是圆心角。

(3)顶点在圆心的角称为圆心角,如图AOB Array

4、欧拉公式:顶点数+面数-棱数=2。

5、视角:视角是在观察物体时,观察物体顶部和观察底部的两条视线所形成的夹角;

离物体越近,视角越大,物体越清楚;离物体越远,视角越小,物体越模糊。

6、点光源与投影:

二、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下列几何体中,是圆柱的是()

2.如图1所示的蛇螺是由下列哪两个几何体组合而成的?()

A.长方体和圆锥B.长方形和三角形

C .圆和三角形

D .圆柱和圆锥

3.有一个几何体,形状如图2所示,这个几何体的棱的条数为()

A.8B.9C.10D.5

4.在如图3所示的几何体中,由三个面围成的几何体有()

A.1 个B.2 个C.3 个D.4 个

5.在下列所给的物体中形状与长方体相似的是()

A.笔B.集装箱C.热光灯管D.西瓜

6.在下列所给的几何图形中,属于平面图形的是()

A.三棱柱B.圆C.圆锥D.长方体

7.如下图,是四棱锥的是()

8.一个棱柱,其中一个面是五边形,则围成这个棱柱的面共有()

A.5个B.6个C.7个D.8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圆柱是由个面围成的.它们是平面还是曲面?答:.

2.经过正方体的一个顶点有个面,条棱.

3.一个三棱柱,它的侧棱长是6cm,它的底面为各边都是3cm的三角形,则此三棱柱的侧面积是cm2.

4.如图4所示,图中共有个长方形.

5.在n边形的某一边上任取一点(此点不与顶点重合),再连接这点和与其不相邻各个顶点,则可以把n边形分割成个三角形.

6.下列说法中:①圆柱体的上、下两个圆一样大;①圆柱、圆锥的底面都是圆;①圆柱是由两个面围成的;①长方体的面不可能是正方形.其中正确的有个.

图1图2

7.四棱柱有个顶点,有个面,有条棱;五棱锥有个顶点,有个面,有条棱.

三、解答题(共60分)

1.(12分)观察图5中的圆柱和棱柱.

(1)棱柱、圆柱各由几个面组成,它们都是平的吗?

(2)棱柱有几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几条棱.

2.(12分)如图6,27 个小方块堆成一个正方体,如果将它的表面涂成黄色.

求:(1)有3 个面涂成黄色的小方块有几块?

(2)有1 个面涂成黄色的小方块有几块?

(3)有2 个面涂成黄色的小方块有几块?

3.(12分)如图7是用一副七巧板拼成的小房子图,那么第2块的面积等

于整幅图面积的几分之几?第4块板与第7块板的面积和等于整幅图面

积的几分之几?

4.(12分)如图8所示,小正方形的棱长为1cm.

(1)图8(1)所示的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它的体积是多少?

(2)如图8(2)所示,由这些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体积是多

少?

(3)如果在图8(2)的基础上搭成一个正方体,至少还需要多少

个这样的小正方体?

5.(12分)请你用几何图形“①①、○○、= =”(两个三角形,两个圆,两组平行线段)构成一幅优美的图画,再配上一句贴切、诙谐的解说词.

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

知识要求: 1、能根据具体问题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建立模型、解方程和运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 2、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有关概念,会解一元一次方程(数字系数)。

3、能一元一次方程为工具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包括列方程、求解方程和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及合理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重点:

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方程的概念、会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应用题。 知识难点:

灵活运用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应用题。 考点:解方程和运用方程解应用题是考试的重点内容。 知识点:

一、方程的有关概念 1、方程的概念: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2)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系数不为0,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2、等式的基本性质:

(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若a=b ,则a+c=b+c 或a – c = b – c 。

(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所得结果仍是等式。若a=b ,则ac=bc 或

c

b

c a (3)对称性:等式的左右两边交换位置,结果仍是等式。若a=b ,则b=a 。 (4)传递性:如果a=b ,且b=c ,那么a=c ,这一性质叫等量代换。 二、解方程

1、移项的有关概念:

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这个法则是根据等式的性质1推出来的,是解方程的依据。要明白移项就是根据解方程变形的需要,把某一项从方程的左边移到右边或从右边移到左边,移动的项一定要变号。

二、列方程解应用题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

(2)分析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等量关系; (3)设未知数,列出方程; (4)解方程; (5)检验并作答。

2、一些实际问题中的规律和等量关系:

(1)日历上数字排列的规律是:横行每整行排列7个连续的数,竖列中,下面的数比上面的数大7。日历上的数字范围是在1到31之间,不能超出这个范围。 (2)几种常用的面积公式:

长方形面积公式:S=ab ,a 为长,b 为宽,S 为面积;正方形面积公式:S = a 2,a 为边长,S 为面积;

梯形面积公式:S =

h b a )(2

1

+,a ,b 为上下底边长,h 为梯形的高,S 为梯形面积; 圆形的面积公式:2

r S π=,r 为圆的半径,S 为圆的面积; 三角形面积公式:ah S 2

1

=

,a 为三角形的一边长,h 为这一边上的高,S 为三角形的面积。 (3)几种常用的周长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L=2(a+b ),a ,b 为长方形的长和宽,L 为周长。 正方形的周长:L=4a ,a 为正方形的边长,L 为周长。 圆:L=2πr ,r 为半径,L 为周长。

(4)柱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当休积不变时,底面越大,高度就越低。所以等积变化的相等关系一般为:变形前的体积=变形后的体积。 (5)打折销售这类题型的等量关系是:利润=售价–成本。

(6)行程问题中关建的等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以及由此导出的其化关系。

(7)在一些复杂问题中,可以借助表格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若干个较直接的等量关系,借此列出方程,列表可帮助我们分析各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8)在行程问题中,可将题目中的数字语言用“线段图”表达出来,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9)关于储蓄中的一些概念:

本金:顾客存入银行的钱;利息:银行给顾客的酬金;本息:本金与利息的和;期数:存入的时间;利率:每个期数内利息与本金的比;利息=本金×利率×期数;本息=本金+利息。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请写出一个一元一次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单项式

2

23

2z xy m +与213z xy m --是同类项,则m=____________。 3、如果2是方程1)(4=--a x ax 的解,求a=_____________。 4、代数式16354--x x 和的值是互为相反数,求x=_______________。 5、如果|m|=4,那么方程m x =+2的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梯形面积公式S =

h b a )(2

1

+中,已知S=10,b=2,h=4求a=_________。 7、方程413)12(2

=++-x x a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a ______________。

8、15、如右图是2003年12月份的日历,现用一长方形在日历中任意框出4个数

,这四个数字的和为55,设a 为x ,则可列出方程: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三个连续的自然数的和是15,则它们的积是( ) A 、125 B 、210 C 、64 D 、120

2、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342

=-x x (B );0=x (C );12=+y x (D ).1

1x

x =- 3、方程2

1

2=-x 的解是( ) (A );41-

=x (B );4-=x (C );4

1

=x (D ).4-=x 4、已知等式523+=b a ,则下列等式中不一定...

成立的是( ) (A );253b a =- (B );6213+=+b a (C );523+=bc ac (D ).3

5

32+=b a 5、解方程2

631x

x =+-

,去分母,得( ) (A );331x x =-- (B );336x x =-- (C );336x x =+- (D ).331x x =+-

6、下列方程变形中,正确的是( )

(A )方程1223+=-x x ,移项,得;2123+-=-x x (B )方程()1523--=-x x ,去括号,得;1523--=-x x

(C )方程

23

32=t ,未知数系数化为1,得;1=x (D )方程15

.02.01=--x

x 化成.63=x

7、重庆力帆新感觉足球队训练用的足球是由32块黑白相间的牛皮缝制而成的,其中黑皮可看作正五边形,白皮可看作正六边形,黑、白皮块的数目比为3:5,要求出黑皮、白皮的块数,若设黑皮的块数为x ,则列出的方程正确的是( )

(A );323x x -= (B )();3253x x -= (C )();3235x x -= (D ).326x x -= 8、珊瑚中学修建综合楼后,剩有一块长比宽多5m 、周长为50m 的长方形空地. 为了美化环境,学校决定将它种植成草皮,已知每平方米草皮的种植成本最低是a 元,那么种植草皮至少需用( )

(A )a 25元; (B )a 50元; (C )a 150元; (D )a 250元. 三、解方程:

1、()()x x 2152831--=--

2、)2(572x x --=-

3、143263+-=+x x

4、)1(3

2

)]1(21[21-=---x x x x

5、103

.002.003.039.02.0=+-+x

x

四、应用题:

1、在日历上,小明的爷爷生日那天的上、下、左、右4个期之和为80,你能说出小明的爷爷是几岁吗?

2、把一段铁丝围成长方形时,发现长比宽多2cm ,围成一个正方形时,边长正好为4cm ,求当围成一个长方形时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3、用一个底面半径为4cm ,高为12cm 的圆柱形杯子向一个底面半径为10cm 的大圆柱形杯子倒水,倒了满满10杯水后,大杯里的水离杯口还有10cm ,大杯子的高底是多少?

第五章:一元一次不等式

知识要求:

1、能根据具体问题的数量关系,列出不等式、建立模型、解不等式方程和运用不等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2、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有关概念,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数字系数)。

3、能一元一次不等式为工具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包括列不等式、求解不等式和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及合理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重点:

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概念、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来解应用题。 知识难点:

灵活运用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来解应用题。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应用题是考试的重点内容。 知识点:

一、方程的有关概念 1、用符号“<”(或“≤”),“>”(或“≥”),“≠”连成的数学式子,叫不等式。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若a <b , b <c ,则a <c ,这个性质也叫做不等式的传递性。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不等式仍成立。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都除以)同一个正数,所得的不等式仍成立;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都除以)同一个负 数, 必须把不等号的方向改变,所得的不等式成立。 3、比较等式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4、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未知数的次数是1 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5、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和根据:

步骤 根据 1 去分母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 2 去括号 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 3 移项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 4 合并同类项,得ax>b,或ax

两边同除以a(或乘1/a)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

等式 不等式 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是0),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6列不等式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审:审题,分析题目中已知什么,求什么,明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 (2)设:设适当的未知数

(3)找:找出题目中的所有不等关系 (4)列:列不等式组

(5)解: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 (6)答:写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通过计算,用“<、>、=“完成下列填空:

2 3 2×(-1) 3×(-1) 2×5 3×5 2×(-5) 3 × (-5)

2×1/2 3×1/2 2×(-1/2) 3 ×(-1/2)

2、a,b 两个实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用“>”或“<”号填空:

(1)a b; (2) |a | |b |; (3)a+b 0 (4)a -b 0 (5)a+b a -b (6)ab a

3、 用不等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

(1)x 的3倍大于x 的2倍与5的差; (2)y 的一半与4的和是负数; (3)5与a 的4倍的差不是正数; (4)3与x 的2倍的和是正数. 二、解下列方程,并用数轴表示它的解: 1、(1)3x<18 ; (2)5x -3≥7x+1 ; (3)--2

1

x ≤1; (4)6x -1< 9x -4

2、解不等式2.5x -4<

2

1

x-1,把解表示在数轴上,并求出适合不等式的正整数解。

三、应用:

1、在一次“爱我中华”知识竞赛中,竞赛题共有25道,每道题都给出4个答案,其中有一个答案是对的,要求学生把正确地答案选出来,每道题选对得4分,不选或选错扣2分,如果要使得分不低于60分,那么至少应选对多少道题?

2、某公园售出一次性使用门票,每张10元.为吸引更多游客,新近推出购买“个人年票”的售票方法(从购买日起,可供持票者使用一年).年票分A、B两类:A类年票每张100元,持票者每次进入公园无需再购买门票;B类年票每张50元,持票者进入公园时需再购买每次2元的门票.你能知道某游客一年中进入该公园至少超过多少次时,购买A类年票最合算吗?

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

知识要求:

1、通过对统计图的学习,会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解决实际问题。

4、认识到统计在社会生活及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比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交流能力。

知识重点:

科学记数法及感受大数的含义;认识并制作扇形统计图,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并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

知识难点:

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学会制作扇形统计图,会使用三种统计图。

考点:

本章在考试只的主要考查点是:科学记数法、统计图的制作及读取

知识点:

1、扇形统计图表明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数量,用圆代表的是总体1,圆的大小与具体数量大小没有关系。

2、会计算圆心角大小,扇形圆心角=该部分百分比×360°。

3、画扇形统计图的步骤:先调查收集数据,根据数据计算百分比,圆心角,画出扇形,标出百分比。

4、三种统计图的各自特点:

(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2)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3)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全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常见的统计图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2、折线统计图能反映事物的__________,条形统计图能表示每个项目的_________,扇形统计图能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的________________。

3、要反映某厂的年产值增长情况应选用_______________统计图

4、某校师生员工共有1800人,学生占总人数

的85%,教师占总人数的12%,则学生人数为

___________;教师的人数为___________,后

勤人员人数为___________,选择_______统计

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师生员工的数量。

5、根据统计图填空:

(1)__________类人数最多,__________类人数最少。

(2)这里工人共有_______人。

(3)技术人员相当于工人的_______%,管理人员占总人数的_______%,管理人员比勤务人员少________人。

二、选择题

6、记录一个病人体温变化情况应选用的统计图是()

A、扇形统计图

B、条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都可以

7、某汽车厂1—6月份汽车产量如图,平均每月制造的汽车的辆数是()

A、423

B、446

C、475

D、453

三、解答题

8、如图是某造纸厂一年中各季度纸的产量统计图:

(1)看图写出每季度生产纸的吨数;

(2)从图上看出,哪一季度的产量增长最快?这一季度比

前一季度增长了百分之几?

(3)求该厂平均每月生产纸的吨数。

9、根据扇形统计图回答问题:

(1)哪项球类活动最受欢迎?

(2)哪两项球类活动的人数受欢迎的程度差不多?

(3)爱好哪项球类活动的人约占总人数的四分之一?

(4)求表示爱好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篮球、其他球的人

的圆心角度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 (一)正负数 1.正数:大于0的数。 2.负数:小于0的数。 3.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二)有理数 1.有理数: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可以写成两个整之比的形式。(无理数是不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形式,它写成小数形式,小数点后的数字是无限不循环的。如:π) 2.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 3.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三)数轴 1.数轴: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表示数0,这个零点叫做原点,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向上为正方向;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以便在数轴上取点。) 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4.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四)有理数的加减法 1.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2.加法运算法则:同号相加,到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相加,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相加减,仍得这个数。 3.加法交换律:a+b= b+ a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加法结合律:(a+b)+ c = a +(b+ c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5. a?b = a +(?b)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五)有理数乘法(先定积的符号,再定积的大小) 1.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乘法交换律:ab= b a 4.乘法结合律:(ab)c = a (b c) 5.乘法分配律:a(b +c)= a b+ ac (六)有理数除法 1.先将除法化成乘法,然后定符号,最后求结果。 2.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七)乘方 1.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写作a n 。(乘方的结果叫幂,a 叫底数,n叫指数) 2.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

完整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汇

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最新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汇 一、数与代数A:数与式: 1:有理数 有理数:①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②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数轴:①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 ②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③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 ④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绝对值:①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②正数的绝对值是他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的运算:加法:①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把绝对值相加。②异号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③一个数与0相加不变。 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②任何数与0相乘得0。③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除法:①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一个数的倒数。②0不能作除数。 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底数,N叫次数。混合顺序: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2:实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 平方根:①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②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③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④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立方根:①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②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③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开立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实数:①实数分有理数和无理数。②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③每一个实数都可以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必备版)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必备版)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必备版) 篇一 篇二 篇三 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 (k∈Z) cos(2kπ+α)=cosα (k∈Z) tan(2kπ+α)=tanα (k∈Z) cot(2kπ+α)=cotα (k∈Z) 公式二: 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三: 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五: 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公式六: π/2±α及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以上k∈Z) 注意:在做题时,将a看成锐角来做会比较好做。 诱导公式记忆口诀 ※规律总结※ 上面这些诱导公式可以概括为: 对于π/2*k ±α(k∈Z)的三角函数值, ①当k是偶数时,得到α的同名函数值,即函数名不改变; ②当k是奇数时,得到α相应的余函数值,即sin→cos;cos→sin;tan→cot;cot→tan(奇变偶不变),然后在前面加上把α看成锐

初一数学知识点汇总全册

初一数学知识点归纳 代数初步知识 1. 代数式:用运算符号“+ - × ÷ …… ”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注意:用字母表示数有一定的限制,首先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使实际生活或生产有意义;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 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 (1)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使用“· ” 乘,或省略不写; (2)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乘,不用“· ”乘,也不能省略乘号; (3)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 ×5应写成5a ; (4)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要把带分数改成假分数形式,如a ×211应写成2 3 a ; (5)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3÷a 写成a 3 的形式; (6)a 与b 的差写作a-b ,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a 、b 时,则应分类,写做a-b 和 b-a . 3. 几个重要的代数式:(m 、n 表示整数) (1)a 与b 的平方差是: a 2 -b 2 ; a 与b 差的平方是:(a-b )2 ; (2)若a 、b 、c 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 10a+b ,则三位整数是:100a+10b+c ; (3)若m 、n 是整数,则被5除商m 余n 的数是: 5m+n ;偶数是:2n ,奇数是:2n+1;三个连续整数是: n-1、 n 、n+1 ; (4)若b >0,则正数是:a 2 +b ,负数是: -a 2 -b ,非负数是: a 2 ,非正数是:-a 2 . 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 )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初一数学知识点整理

2017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第一章有理数 (一)正负数 1.正数:大于0的数。 2.负数:小于0的数。 3.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二)有理数 1.有理数: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可以写成两个整之比的形式。(无理数是不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形式,它写成小数形式,小数点后的数字是无限不循环的。如:π) 2.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 3.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三)数轴 1.数轴: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表示数0,这个零点叫做原点,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向上为正方向;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以便在数轴上取点。) 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4.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四)有理数的加减法 1.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2.加法运算法则:同号相加,到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相加,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相加减,仍得这个数。 3.加法交换律:a+b=b+a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加法结合律:(a+b)+c=a+(b+c)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5.a-b=a+(-b)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五)有理数乘法(先定积的符号,再定积的大小) 1.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乘法交换律:ab=ba 4.乘法结合律:(ab)c=a(bc) 5.乘法分配律:a(b+c)=ab+ac (六)有理数除法 1.先将除法化成乘法,然后定符号,最后求结果。 2.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七)乘方 1.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写作an。(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底数,n叫指数) 2.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3.同底数幂相乘,底不变,指数相加。 4.同底数幂相除,底不变,指数相减。 (八)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法则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九)科学记数法、近似数、有效数字。 第二章整式(一)整式 1.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的统称叫整式。 2.单项式: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式子叫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经典版)

初中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知识 ㈠、数与代数 A、数与式: 1、有理数 有理数: ①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 ②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数轴: ①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 ②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③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 个数互为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 ④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 负数。 绝对值: ①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②正数的绝对值是他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 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的运算: 加法: ①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把绝对值相加。 ②异号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与0相加不变。 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

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②任何数与0相乘得0。 ③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除法: ①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一个数的倒数。 ②0不能作除数。 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底数,N叫次数。混合顺序: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2、实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 平方根: ①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②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 ③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 ④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立方根: ①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 ②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③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开立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实数: ②实数分有理数和无理数。 ②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 ③每一个实数都可以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3、代数式 代数式:单独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合并同类项:

高三数学必背公式总结

高三数学必背公式总结 高三数学必背公式总结汇总 一、对数函数 log.a(MN)=logaM+logN loga(M/N)=logaM-logaN logaM^n=nlogaM(n=R) logbN=logaN/logab(a>0,b>0,N>0 a、b均不等于1) 二、简单几何体的面积与体积 S直棱柱侧=c*h(底面周长乘以高) S正棱椎侧=1/2*c*h′(底面的周长和斜高的一半) 设正棱台上、下底面的周长分别为c′,c,斜高为h′,S=1/2*(c+c′)*h S圆柱侧=c*l S圆台侧=1/2*(c+c′)*l=兀*(r+r′)*l S圆锥侧=1/2*c*l=兀*r*l S球=4*兀*R^3 V柱体=S*h V锥体=(1/3)*S*h V球=(4/3)*兀*R^3 三、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及距离公式 (1)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AB|=|x2-x1| (2) 平面上两点A(x1,y1),(x2,y2)间的距离公式 |AB|=sqr[(x2-x1)^2+(y2-y1)^2] (3) 点P(x0,y0)到直线l:Ax+By+C=0的距离公式 d=|Ax0+By0+C|/sqr (A^2+B^2) (4) 两平行直线l1:=Ax+By+C=0,l2=Ax+By+C2=0之间的距离d=|C1- C2|/sqr(A^2+B^2)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及诱导公式 sin(2*k*兀+a)=sin(a)

tan(2*兀+a)=tana sin(-a)=-sina,cos(-a)=cosa,tan(-a)=-tana sin(2*兀-a)=-sina,cos(2*兀-a)=cosa,tan(2*兀-a)=-tana sin(兀+a)=-sina sin(兀-a)=sina cos(兀+a)=-cosa cos(兀-a)=-cosa tan(兀+a)=tana 四、二倍角公式及其变形使用 1、二倍角公式 sin2a=2*sina*cosa cos2a=(cosa)^2-(sina)^2=2*(cosa)^2-1=1-2*(sina)^2 tan2a=(2*tana)/[1-(tana)^2] 2、二倍角公式的变形 (cosa)^2=(1+cos2a)/2 (sina)^2=(1-cos2a)/2 tan(a/2)=sina/(1+cosa)=(1-cosa)/sina 五、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 余弦定理: a^2=b^2+c^2-2bccosA b^2=a^2+c^2-2accosB c^2=a^2+b^2-2abcosC cosA=(b^2+c^2-a^2)/2bc cosB=(a^2+c^2-b^2)/2ac cosC=(a^2+b^2-c^2)/2ab tan(兀-a)=-tana sin(兀/2+a)=cosa sin(兀/2-a)=cosa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书叫做负数. 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 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1.2有理数 1.2.1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1.2.2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的作用: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达. 注意事项:⑴数轴的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要素,缺一不可. ⑵同一根数轴,单位长度不能改变. 一般地,设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a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 1.2.3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 在任意一个数前面添上“-”号,新的数就表示原数的相反数. 1.2.4绝对值 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 比较有理数的大小:⑴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⑵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1.3.1有理数的加法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⑴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⑵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⑶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交换律:a+b=b+a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面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a+b)+c=a+(b+c) 1.3.2有理数的减法 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来进行. 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a-b=a+(-b)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1.4.1有理数的乘法 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由于高中数学公式很多,同学们复习的时候不方便查阅,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必背数学公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考必背数学公式1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tan(a-b)=(tana-tanb)/(1+tanatanb ) ctg(a+b)=(ctgactgb-1)/(ctgb+ctga)ctg(a-b)=(ctgactgb+1)/(ctgb-ctga )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sin(a/2)=-√((1-cosa)/2) cos(a/2)=√((1+cosa)/2)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 高考必背数学公式2 和差化积

1、2sinacosb=sin(a+b)+sin(a-b)2cosasinb=sin(a+b)-sin(a-b) 2、2cosacosb=cos(a+b)-sin(a-b)-2sinasinb=cos(a+b)-cos(a-b) 3、sina+sinb=2sin((a+b)/2)cos((a-b)/2cosa+cosb=2cos((a+b)/2)sin((a-b)/2) 4、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tanb=sin(a-b)/cosacosb 5、ctga+ctgbsin(a+b)/sinasinb-ctga+ctgbsin(a+b)/sinasinb 等差数列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a1+(n-1)d(1) 2、前n项和公式为: Sn=na1+n(n-1)d/2或Sn=n(a1+an)/2(2) 从(1)式可以看出,an是n的一次数函(d≠0)或常数函数(d=0),(n,an)排在一条直线上,由(2)式知,Sn是n的二次函数(d≠0)或一次函数(d=0,a1≠0),且常数项为0. 在等差数列中,等差中项:一般设为Ar,Am+An=2Ar,所以Ar为Am,An的等差中项. , 且任意两项am,an的关系为: an=am+(n-m)d 它可以看作等差数列广义的通项公式. 3、从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还可推出: a1+an=a2+an-1=a3+an-2=…=ak+an-k+1,k∈{1,2,…,n}

最新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最新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作者:————————————————————————————————日期: 1

初一数学(下)应知应会的知识点 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项的次数是1,这样的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注意:一般说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 2.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联立在一起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注意:一般说二元一次方程组只有唯一解(即公共解). 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代入消元法;(2)加减消元法; (3)注意:判断如何解简单是关键. ※5.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1)对于一个应用题设出的未知数越多,列方程组可能容易一些,但解方程组可能比较麻烦,反之 则“难列易解”; (2)对于方程组,若方程个数与未知数个数相等时,一般可求出未知数的值; (3)对于方程组,若方程个数比未知数个数少一个时,一般求不出未知数的值,但总可以求出任何两个未知数的关系.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不等式:用不等号“>”“<”“≤”“≥”“≠”,把两个代数式连接起来的式子叫不等式.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 3.不等式的解集: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不等式所有解的集合,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4.一元一次不等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零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它的标准形式是ax+b >0或ax+b <0 ,(a ≠0). 5.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类似,但一定要注意不 等式性质3的应用;注意: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注意空圈和实点. 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含有相同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所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 等式组;注意:ab >0 ? 0b a >? ???>>0b 0a 或???<<0b 0 a ; ab <0 ? 0b a < ? ?? ?<>0b 0a 或???><0b 0a ; ab=0 ? a=0或b=0; ???≤≥m a m a ? a=m . 7.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与解法:所有这些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 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应分别求出这个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再利用数轴确定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 8.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四种类型:设 a >b a x b x a x >∴???>>是不等式组的解集 b x b x a x <∴???<<不等式的组解集是 a b > a b >

初一数学知识点全总结

初一数学知识点全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与负数 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negative number。 与负数具有相反意义,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positive number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1.2 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integer,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fraction。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rational number。 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number axis。 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opposite number。例:2的相反数是-2;0的 相反数是0 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 value,记作|a|。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 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 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mì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power。在a的n次方中,a 叫做底数base number,n叫做指数exponent。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的n次方的形式,用的就是科学计数法。 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significant digit。 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 2.1 从算式到方程 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未知数x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linear equation with one unknown。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solution。 等式的性质: 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2.2 从古老的代数书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1 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第三章图形认识初步 3.1 多姿多彩的图形 几何体也简称体solid。包围着体的是面surface。

初一数学知识点汇总

初一数学知识点汇总 ?1.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x是未知数,a、b是数,且a≠0)。 3.条件:一元一次方程必须同时满足4个条件: (1)它是等式; (2)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 (3)未知数最高次项为1; (4)含未知数的项的系数不为0. 4.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一个数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质二:等式两边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质三:等式两边同时乘方(或开方),等式仍然成立。解方程都是依据等式的这三个性质等式的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一个数或减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5.合并同类项 (1)依据:乘法分配律 (2)把未知数相同且其次数也相同的相合并成一项;常数计

算后合并成一项 (3)合并时次数不变,只是系数相加减。 6.移项 (1)含有未知数的项变号后都移到方程左边,把不含未知数的项移到右边。 (2)依据:等式的性质 (3)把方程一边某项移到另一边时,一定要变号。 7.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一般解法: (1)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括号: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记住如括号外有减号的话一定要变号) (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要变号 (4)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 (5)系数化成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x=b/a. 8.同解方程 如果两个方程的解相同,那么这两个方程叫做同解方程。 9.方程的同解原理: (1)方程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等式所得的方程

高中数学必背公式

高中数学必背公式、常用结论 一.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 1. 二次函数 y ax 2 bx c 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是 x b b 4a c b 2 ,顶点坐标是 2a , 。 2a 4a 2. 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 ax 2 bx c 0的解: ①若 b 2 4ac 0, 则 x 1,2 b b 2 4a c ; 2a ②若 b 2 4ac 0, 则 x 1 x 2 b ; 2a ③ 若 b 2 4a c 0,它在实数集 R 内没有实数根;在复数集 C 内有且仅有两个共轭复数根 x b(b 2 4ac)i (b 2 4ac 0) . 2a 3. 一元二次不等式 ax 2 bx c 0(a 0) 解的讨论 : 二次函数 y ax 2 bx c ( a 0 )的图象 一元二次方程 有两相异实根 有两相等实根 ax 2 bx c 0 x 1, x 2 ( x 1 x 2 ) x 1 x 2 b 无实根 a 0 的根 2a ax 2 bx c 0 x x 1 x 2 x x b (a 的解集 x 或x 2a R 0) ax 2 bx c 0 x x 1 x x 2 (a 0)的解集 二、指数、对数函数 1.运算公式 m n m m 1 ⑴分数指数幂: a n ; a n (以上 a 0, m,n N ,且 n 1 ) . a m a n ⑵ . 指数计算公式: a m a n a m n ; (a m )n a mn ;( a b)m a m b m ⑶对数公式:① a b N log a N b ; ② log a MN log a M log a N ; ③ log a M log a M log a N ; ④ log a m b n n log a b . N m

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超全、超好用)

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 1、一元一次方程根的情况 △=b2-4ac 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相同的实数根; 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②平行四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连成的线段叫他的对角线。 ③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对角相等。 ④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菱形:①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②领心的四条边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③判定条件:定义/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 矩形与正方形: ①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②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③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④ 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 ⑤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多边形: ①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度 ②多边心内角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外角,在每个顶点处取这个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他们的和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都等于360度) 平均数:对于N 个数X 1,X 2…X N ,我们把(X 1+X 2+…+X N )/N 叫做这个N 个数的算 术平均数,记为X 加权平均数:一组数据里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而,在计算这组数据 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加一个权,这就是加权平均数。 二、基本定理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知识点汇总 一、整式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1、单项式 a)由数与字母的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b)单项式的系数是这个单项式的数字因数,作为单项式的系数,必须连同数字前 面的性质符号,如果一个单项式只是字母的积,并非没有系数,系数为1或-1。 c)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注意:常数项的单 项式次数为0) 2、多项式 a)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 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 式的次数. b)单项式和多项式都有次数,含有字母的单项式有系数,多项式没有系数。多项 式的每一项都是单项式,一个多项式的项数就是这个多项式作为加数的单项式 的个数。多项式中每一项都有它们各自的次数,但是它们的次数不可能都作是 为这个多项式的次数,一个多项式的次数只有一个,它是所含各项的次数中最 高的那一项次数. 二、整式的加减 a)整式的加减实质上就是去括号后,合并同类项,运算结果是一个多项式或是单 项式. b)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要变号,一个数与多项式相乘时, 这个数与括号内各项都要相乘。 三、同底数幂的乘法 1、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m a n m n ?(m,n都是整数)是幂的运算中最基本的法则,在应用法则运算时,要= a a+ 注意以下几点: a)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幂的底数相同而且是相乘时,底数a可以是一个具体 的数字式字母,也可以是一个单项或多项式; b)指数是1时,不要误以为没有指数;

c) 不要将同底数幂的乘法与整式的加法相混淆,对乘法,只要底数相同指数就可 以相加;而对于加法,不仅底数相同,还要求指数相同才能相加; d) 当三个或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法则可推广为p n m p n m a a a a ++=??(其中m 、 n 、p 均为整数); e) 公式还可以逆用:n m n m a a a ?=+(m 、n 均为整数) 四、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a) 幂的乘方法则:mn n m a a =)((m ,n 都是整数数)是幂的乘法法则为基础推导出来 的,但两者不能混淆。 b) ),()()(都为整数n m a a a mn m n n m ==。 c) 底数有负号时,运算时要注意,底数是a 与(-a)时不是同底,但可以利用乘方法 则化成同底,如将(-a )3化成-a 3 ???-=-).(),()(,为奇数时当为偶数时当一般地n a n a a n n n d) 底数有时形式不同,但可以化成相同。 e) 要注意区别(ab )n 与(a+b )n 意义是不同的,不要误以为(a+b )n =a n +b n (a 、 b 均不为零)。 f) 积的乘方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即n n n b a ab =)((n 为正整数)。 g) 幂的乘方与积乘方法则均可逆向运用。 五、同底数幂的除法 a) 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n m n m a a a -=÷ (a ≠0). b) 在应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同底数幂相除”而且0不能做除数,所以法则 中a ≠0。 2) 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等于1,即)0(10≠=a a ,如1100=,(-2.50=1), 则00无意义。 c) 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p 次幂(p 是正整数),等于这个数的p 的次幂的倒数,即 p p a a 1=-( a ≠0,p 是正整数),而0-1,0-3都是无意义的;当a>0时,a -p 的值一定是正的,当a<0时,a -p 的值可能是正也可能是负的,如41(-2)2-=,8 1)2(3-=-- d) 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

高中数学必修2公式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 一、直线与方程 (1)直线的倾斜角 定义:x 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 (2)直线的斜率 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常用k 当[) 90,0∈α时,0≥k ; 当() 180,90∈α时,0

初一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一上学期) 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 a b (a 、b 都是整数且a ≠0)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p 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3)自然数是指0和正整数;a >0,则a 是正数;a <0,则a 是负数;a ≥0 ,则a 是正数或0(即a 是非负数);a ≤0,则a 是负数或0(即a 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 的相反数是b-a ;a+b 的相反数是-a-b ; (3)相反数的和为0时,则a+b=0;即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绝对值可表示为|a|。 (3)|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注意:|a|·|b|=|a ·b|)。 5、有理数比大小: (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 (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 (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6)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0. 6、互为倒数: 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注意:0没有倒数;若 a 、b ≠0,那么a b 的倒数是b a ;倒数是本身的数是±1;若ab=1,则a 、b 互为倒数;若ab=-1, 则a 、b 互为负倒数。 7、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