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单元名称:加与减(一)

教材分析: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第二册第一单元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本册的重难点之一。它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最基础的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学会计算并运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单元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能够正确地、比较迅速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能力目标:应用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

1.通过数学学习,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2.通过操作,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计算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加法的口算。

教学难点

1.理解十几减9和十几减几的算理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2.能解答求另一个加数以及相差数的应用题。

买铅笔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会“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能力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探索、交流活动,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情感目标: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

性。

教学重点:熟练准确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探讨“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小棒、铅笔、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谈话:爱学习的同学们一定经常购买文具吧,小动物们非常喜欢学习,它们也经常买一些学习用品。下面老师带同学们到动物文具店去看一看,看看小动物们在做什么?

(出示书中的情境图,学生独立观察,先在小组说说自己对图意的理解,然后让学生个别汇报自己对图意的理解。)

2.请学生上台表演,师口述内容,生表演,袋鼠妈妈开了一家文具店,小老鼠和袋鼠也在文具店里,这时来了一只小兔,它对袋鼠妈妈说:“我买9支铅笔”。袋鼠妈妈把铅笔都拿出来了:一捆(10支)和散的5支。你知道总共有几支笔吗?

生:有15支铅笔。10+5=15

袋鼠妈妈想出个问题考考小兔,同学们,你们觉得袋鼠妈妈会用什么数学问题来考小兔呢?问题:总的有15支笔,卖出了9支,还剩几支铅笔?(生说不完整教师加以引导)

二、想一想,列算式

1.想一想,猜一猜,还剩多少支铅笔呢?

2.列出算式,15—9

三、讨论15—9的算法。

1.让学生独立思考,用小棒摆一摆,尝试解题。

2.小组交流:你是怎样算的?把自己的算法和小组学生说一说

3.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1:一根一根地减。算式:15-1-1-1-1-1-1-1-1-1=6

生2:倒着数:从15根小棒中一根一根地拿,14、13、12 (6)

生3:15分成10和5, 10-9=1 1+5=6

生4:把9分成5和4, 15-5=10 10-4=6

生5:根据加法。因为9+6=15,所以15-9=6

(多媒体课件演示计算方法。)

联系情境图师总结:小兔遇到了困难,大家积极动脑,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真了不起,那以后遇到此类问题,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

4.做一做、说一说(书2页)

(1)让学生拿出计数器摆一摆,想一想应该怎样拨珠子。

(2)交流,你是怎么算的?学生边拨珠子边说计算过程。

5.算一算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12—9 17—9

四、巩固练习(3页练一练)

1.用小棒或计数器做一做,算一算

(1)让学生充分地动手操作。

(2)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2.圈一圈,算一算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说算法和得数。

3.看图列算式

学生体会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4.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任选2题跟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5.说一说,算一算。

(1)看图说图意

(2)列算式

(3)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出得数的。

五、拓展练习(投影出示图片)

(1)让学生自由看图描述故事,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交流,归纳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算式。

六、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学会了计算15-9=6的几种方法。

生2:我学会了十几减9的多种方法。

七、作业:制作口算卡

板书:买铅笔

(1)15-9=6 (2)15-9=6

10-9=1 15-5=10

1+5=6 10-4=6 ……

(3)15-9=6

因为9+6=15所以15-9=6

教学反思:

捉迷藏

教学目标:

认知能力:通过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计算减数是8的退位减法;并通过交流和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能正确地计算减数是8的退位减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习惯,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熟练准确计算“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探讨“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小棒、铅笔、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捉迷藏吗?你们都是怎样玩捉迷藏的?今天小红家来了好多小朋友,他们正在玩捉迷藏,我们一起去看看。

2.投影出示教材P4的主题图,认真观察,说一说图意:13个小朋友一起玩捉迷藏,现在草地上有8个小朋友。

师:你能根据刚才的描述,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藏起来的小朋友有多少个?(学生说不出来,教师可以以参与者的身份说出。)

二、列算式

1.想一想,猜一猜,藏起来的小朋友有多少个?

2.列出算式,13—8

三、讨论13—8的算法

1.让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2.小组交流:你是怎样算的?把自己的算法和小组学生说一说

3.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小组展示。

生1:一个一个地减,13-1-1-1-1-1-1-1-1=5

生2:倒着数13,12,11,……,5

生3:13分成10和3,先用10-8=2,再用2+3=5

生4:把8分成5和3,先用13-3=10,再用10-5=5

生5:根据加法。因为8+5=13,所以13-8=5

(板书学生的算法。)

师:这么多的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四、巩固练习(5页练一练)

1.用小棒或计数器做一做,算一算

11—8 14—8

(1)让学生充分地动手操作,建立实物和算式的联系。

(2)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理解运算的道理。

2.画一画,填一填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说画法和算法,合理教师就予以肯定。

3.看图列算式

(2)看图说明图的意思,尝试提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1)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计算。

(2)指名说算法,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4.算一算。

(1)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任选2题跟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3)认真观察说一说每组算式的规律。

5、摘苹果

(1)看图说图意

(2)独立计算得数

(3)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出得数怎样连线的。

五、拓展练习(投影出示图片)

(1)让学生自由看图描述故事,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2)交流、归纳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算式。

六、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生1:我学会了计算13-8=5的几种方法。

生2:我学会了十几减8的多种方法。

七、作业:制作口算卡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捉迷藏

(1)13-8=5 (2)13-8=5

10-8=2 13-3=10

2+3=5 10-5=5 ……

(3)13-8=5

因为8+5=13所以13-8=5

教学反思:

快乐的小鸭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在具体的活动中,能正确计算十几减7、减6等数的减法,并能简单应用。

能力目标:让学生在探索相关的退位减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识。

情感目标:学生善于思考、倾听的学习习惯,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

学习重点:学会正确的计算十几减7、减6的减法。

学习难点:对退位减法的理解,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学具准备:课件、圆片。

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8—8= 15—9=

13—8= 17—9=

7+()=11 7+()=13

7+()=15 7+()=16

指名回答15—9是怎么计算的,集体交流,说说计算方法。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了十几减9、8,找到了好多方法,那么这些方法还能解决其他问题吗?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十几减7、6。

二、师生互动,激发学习热情

1.教学例题。

主题图:在青青的草地上有一圈可爱的小鸭,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给我们到来了什么样的数学知识?

出示两幅图,在图中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总的有12只小鸭。

生2:有7只小鸭在河里游泳。

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草地上还有多少只小鸭?

师:我们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 12-7=5(板书)

三、探究解题策略

1. 12-7=5的5要怎么算出来的。

(1)教师示范

先摆了12个圆片,然后拿走7个,剩下5个

(2)学生说说教师刚才做的过程。

(3)学生说说为什么要拿走7。

(4)启发回忆:十几减9、十几减8是怎么计算的?

(5)学生尝试其他方法来算一算,小组内互相分享方法,比比看哪一组的方法多又对。

(小组交流,探讨多种算法)

(6)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生1:因为7+5=12,所以12-7=5。(师表扬:你真聪明,看到减法,就马上联想到加法。)生2:因为12=10+2,可以先算10-7=3,再算3+2=5所以12-7=5

生3:因为7=2+5,可以先算12-2=10,再算10--5=5所以12-7=5

……

(6)请几名学生上台讲述以上方法。

2.小练习

11-6= 14-6=

(1)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说明计算方法。

四、试一试,完成练一练第1题

出示幻灯片:14-7=,12-6=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本子上试一试。

(2)学生做完后反馈,并说说方法。

五、巩固练习

1.画一画。

课本P7,第2题。

生独立完成后,全班反馈。

2.比比谁算得快。

课本P7第4题,用最快的速度写出答案。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请个别学生说一说。

五、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要提醒小伙伴的吗?

六、作业:制作口算卡

板书设计:

快乐的小鸭

有12只小鸭,7只到河里游泳了,草地上还有多少只?

12-7=5

①7+5=12 12-7=5

②12=10+2 10-7=3 3+2=5

③7=2+5 12-2=10 10--5=5

教学反思:

开会啦

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等操作活动,初步体会“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丰富对减法意义的认识。

能力目标: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情感目标: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理解减法的实际意义。

学习难点: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老师发现大家都是善于观察的孩子,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结合图片,大家能发现什么信息?

生:有11个人要开会,但是才7把椅子。

师:根据你看到的信息,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根据主题图编一个小故事)

师:下面老师带大家去看看班干部开会的情景。引入新课----开会啦

二、新课讲授

1.你能根据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有11个人在开会,有7把椅子,如果每人坐一把椅子,够吗?

师:你们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同桌互相说说你的方法。

2.动手操作。

请你用准备好的图形来摆一摆。用○表示开会的人数,用△表示椅子的把数。

一一对应,仔细观察一下所摆的图形够吗?

(学生动手摆。)

师:现在你能看出缺了多少吗?(还缺4把椅子)

3.谁能列出算式?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1-7=4

指名说一说11、7、4各表示什么

生:“11”表示有11个人开会,每人坐一把椅子,需要11把;“7”表示只有7把椅子;“4”表示还缺少4把椅子。

师小结:是的,把11看成总数,拿走和7相同的一部分,剩下的就是椅子缺少的部分。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9页第1、2题。

(考查孩子发现信息的能力,先让孩子们观察说一说,然后再列算式。)

2.课本第9页第3、4、5题。(让孩子们更进一步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加深印象,并提

高孩子们的计算水平。)

3.小活动

同伴互相说一说,有关20以内的退位减法。小组比赛。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们学习了什么?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五、作业:与家长一起口头完成计算题

板书设计:

开会啦

有11人开会,才7把椅子,每人坐一把椅子,够吗?

○○○○○○○○○○○

△△△△△△△

11-7=4

教学反思:

跳伞表演

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能力目标:初步学习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情感目标:培养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重点:初步学习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学习重、难点:

1.初步学习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加减法的含义。

学具准备:课件、小棒和圆片。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谈话:今天,蓝天白云,天气清凉,在美丽的大森林里,小蜗牛举行了一场精彩的表演。你们想看吗?(生答)现在老师就带小朋友一起来欣赏小蜗牛的“跳伞表演”(指向黑板课题:跳伞表演)。请看大屏幕。

(出示:从美丽的大森林伸展到蓝蓝的天空,再到陆续飞落的降落伞)

二、探究解题策略

1.学生仔细观察图,提取数学信息。

2.学生汇报:

生1:我看到了大森林里在举行跳伞表演;天上有红色降落伞、黄色降落伞和蓝色的降落伞在比赛;

生2:红色降落伞有14个,黄色降落伞有6个,蓝色降落伞有7个。

(师板书:蜗牛的数目)

3.学生根据刚才说到的数学信息跟同桌提个不一样的数学问题。

4.学生汇报所提问题并尝试解答。

生1:红色降落伞和蓝色降落伞一共有多少个?

生2:蓝色降落伞和黄色降落伞一共有多少个?

生3:红色降落伞比蓝色降落伞多几个?

生4:红色降落伞比黄色降落伞多几个?

生5:蓝色降落伞比红色降落伞少几个?

……

同学们观察得真认真,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

5.刚才同学提出了“红色降落伞比黄色降落伞多几个?”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类问题。

三、学生操作,探索新知。

1.用什么方法才能让我们清楚地看出,哪一种降落伞多几个呢?

2.请同学们拿出小棒和圆片,先摆14个红色的圆表示红色降落伞的个数,再摆6个黄色圆片表示黄色降落伞的个数。注意两种颜色一一对应后,多出的部分就是红色降落伞比黄色降落伞多的个数。

讨论:怎样求红色降落伞比黄色降落伞多几个?(着重引导学生体会:要求红色降落伞比黄色降落伞多几个,只要把红伞和黄伞相同的部分拿走,剩下的就是多出来的部分。就是要求14比6多几个,也就是从14里去掉6个。)

3.点名汇报。(红色降落伞比黄色降落伞多8个。那么黄色降落伞比红色降落伞少几个?)根据所摆学具列出算式。板书:14-6=8 让学生说出14、6、8表示的意思。

4.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10,把一些信息填上。

5.学生试完成的“蓝色降落伞比红色降落伞少几个?”,教师评价学生。

师小结:这节课通过学习“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知道用减法计算。

四、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完成试一试第1、2题,点名回答,学生评价。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得怎么样,有什么收获?

学生A:对于多少的题目我会做了。

学生B:我学会了“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可以用减法计算。

学生C: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有密切关系。

学生D:两数相差用减法计算。

六、作业:与家长一起口头完成计算题

板书设计:

跳伞表演

(解决减法问题)

红色:14个黄色:6个蓝色:7个

14-6=8(个) 14-7=7(个)

教学反思:

美丽的田园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初步发展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的能力。

能力目标:

1.巩固20以内数的加减法,并达到计算正确熟练。

2.初步发展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情感目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后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巩固20以内数的加减法,并达到计算正确熟练。

教学难点:

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

教学准备:投影仪、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13页主题图,指导学生观察,描述图中景色:在碧绿的田野上有一条清清的小河,小河里有许多鹅在嬉戏,河难上有一些片茂密的树林,有一片青青草地,草地上有许多小羊在吃草,几只鹅在草地上休息休息,在一棵大树上停着许多小鸟,天空中飞来了一些小鸟,春天的田野真美丽!

2.看一看,说一说,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同桌合作,把发现的数学信息填在书中的方框内。

2.指名汇报,看看有没有漏掉。

生1:空中有11只鸟,树上有5只鸟。

生2:地上有7只绵羊和5只山羊。

生3:岸上有6只鹅,河里有8只鹅。

3.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1)根据找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生1:一共有几只鸟?

生2:绵羊比山羊多几只?

生3:岸上的鹅比河里的少几只?

……

(2)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同学提出的问题。

4.解答问题

(1)树上的小鸟比空中的少几只?11—5=6(只)

(2)淘气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8+6=

引导学生根据算式中的数字找到相应的动物,再根据加法算式想一想求的是什么。(3)交流:在提出几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三、实践应用(14页练一练)

1.指导完成练一练第1题。

(1)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说说你能题出什么问题?

(2)解决问题。(同桌讨论)

(3)完成书上的填空题集体订正。

2.完成第2题。

(1)指导学生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五、作业:与家长一起口头完成计算题

板书设计:

美丽的田园

树上的小鸟比空中的少几只?11—5=6 (只)

小鹿比松鼠多几只? 14—9=5 (只)

教学反思:

练习一

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能正确计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

能力目标:在运算过程中提高口算速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目标: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和数学综合素养。

学习重点:巩固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具准备:教材情境图(课件)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把20以内的加减法都学完了,想想你有哪些收获?有哪些疑问呢? 学生可能回答:我知道了在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时,可以画图形,可以摆小棒、摆花片。

我知道了可以用算式记隶我们分物体的过程。

对于看图列式有什么窍门吗?

怎样才能算得又对又快呢?

师:同学们是既有收获又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这很好,知道自己的不足才知道学习,知道学习才会有进步。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些问题,相信只要你好好学就会有收获的。

二、探究新知:

1.看图列式。(课件出示:教材第15、16页第1、5、7、8题)

(1)学生观察图找出数学信息及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2.口算练习。

师:要想算得又快又准,就要平时多加练习,形成技能技巧才行。我们看教材第15页第3、4、6题,同学们自己算一算,比一比,看谁是冠军。

学生做题比赛,教师观察学生计算方法,适时指导。

结果交流。

三、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经过今天的练习,相信你们掌握了看图的技巧。今后要更加努力哟!

四、作业:用之前制作的卡片跟同桌玩“比一比谁最快”的游戏

板书设计:

练习一

15—7= 16—7= 12—6= 17—4=

15—8= 16—4= 16—4= 14—7=

做个减法表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初步感知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则,引导学生找规律。

能力目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排出一个减法表。

情感目标: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整理大量的算式并从中找到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口算卡

学生:每组一套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快要学完了,你会算这些算式吗?

出示口算卡片,教师任选题目,学生口算。

这么多的算式,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一起来整理一下这些算式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做个减法表。

2.出示书本17页的主题图。

像上图中小朋友那样找一找,排一排。

3.把下面的减法表填完整。见书上P 17

说一说,你发现什么规律?

二、探究新课

1.整理口算卡。

(1)分小组拿出准备好的口算卡,分类整理。

学生分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

各小组基本整理好了,请整理好的小组上台展示,说出这样整理的理由。

说说你们小组是怎么样整理的?

出示卡片让学生介绍整理。

生1:我们把10减几的按顺序排成一排,11减几的排一排……

生2:我们把得数都是9的排一排,把得数都是8的排一排……

生3:我们把十几减2的都排在一起,把十几减3的排在一起……

师: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在这么多算式中找到得数都是8的算式吗?

找到得数是8的算式有:10-2 11-3 12-4 13-5 14-6 15-7 16-8 17-9

找到14减几的算式有:14-5 14-6 14-7 14-8 14-9

减8的算式有:10-8 11-8 12-8 13-8 14-8 16-8 17-8

2.出示不完整的减法表

(1)师:刚才我们整理了口算卡片,你能把学过的这些口算卡片整理到这张表格上吗?再次出示书本17页的,表格。

认真观察,表格是怎么排列的?横行的都是几减几的?(第1行都是10减几,第2行都是11减几……)

竖着看:你会发现什么?怎么样排列?(被减数下一个比上一个多1,减数也是)第七个应该填什么?(16-7)

(2)师:按照十减几的排列方法,你会把11减几,12减几的算式补充完整吗?你能把表格填写完整吗?

分小组,填写减法表。

学生试着填写,并把得数填在算式的下方。

(3)仔细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得什么规律。和同桌互相交流说一说。

汇报交流:

(1)横着看,你发现了什么?(第一行都是10减几,第二行都是11减几,第三行都是12减

几,……)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他们的得数有什么规律?(越来越小)

为什么差会从大到小依次减少1?(每一列的被减数都相同,减数从左至右一个比一个大1,所以差也依次减少1。)

看看其他的横行有没有这样的规律?

读一读15减几,读一读17减几。

(2)竖着看,表中你还发现什么规律?(得数相同,第一竖行得数都是9,第二竖行得数都是8,第第三竖得数都是7……)

如:10-1 11-2 12-3 13-4 14-5 15-6 16-7 17-8 18-9 ,它们得数都是几?(9)

为什么第一列的得数都相同?被减数下一个比上一个多1,减数也是下一个数比上一个数多1,所以得数相同。)

看一看,其他的竖行有没有这样的规律。

(3)斜着看呢?

①从左往右斜行,师点出一部分:10-1 11-3 12-5 13-7 14-9。

想一想为什么差会从小到大依次减小1,从而让学生发现每一列的减数少2,被减数上至下一个比一个大1,所以差也依次减少1.

检验其他斜行是不是也是这样。

②从左往右的斜行,师点出一部分:14-5 13-5 12-5 11-5 10-5。

它们的得数越来越小,为什么?(被减数依次越来越小,减数不变,差也越来越小)

读读其他斜行的算式。

三、巩固练习

1.从减法表中任选算式,很快说出得数,教师选,学生算。

2.利用退位减法表复习:把差是算式一组一组的说出来,说一说差是6算式有哪几道?

这么算式是怎么找的?为什么这样我?

3.练一练:

请你把得数是5的算式很快找出来;把得数7的算式找出来。

小结:找得数相同的算式只要斜着找就行了。

四、课堂小结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了这一单元所学的知识内容。

五、作业:做个减法表。

板书设计:

做个减法表

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单元名称:观察物体

教材分析:

教材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安排了观察小兔储钱罐、玩具老虎、玩具车等物体的活动,以使学生经历“观察实物—初步感知—形成表象”的过程,从而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单元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能根据具体实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实物,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会进行辨认。

情感目标:积极参与观察活动,了解观察方法,体会观察物体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实物—直接感知—形成视觉表象”的过程,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单元课时安排:

看一看(一)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观察物体的乐趣,激发学习的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

2.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1.(学生)玩具老虎

2.(老师)PPT ,实物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为大家讲一个寓言故事,你们愿意听吗?那好,下面老师和你们一起听这个故事。

2. 播放故事“盲人摸象”。

故事:从前,印度有一位国王,他养了许多大象.有一天,他正坐在大象身上游玩,忽然看见一群瞎子在路旁歇息,便命令他们走过来,问他们:"你们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吗?"瞎子们同声否认道:"陛下,我们不知道."国王笑道:"你们亲自用手摸一摸吧,然后向我报告."

瞎子们赶紧围着大象摸起来.过了一会儿,他们开始向国王报告.

摸到象耳朵的瞎子说:"大象同簸箕一样."

摸到象腿的瞎子说:"大象和柱子一样."

摸到象背的瞎子说:"大象好似一张床."

摸到象尾的瞎子说:"大象好似绳子."

国王听了哈哈大笑起来.原来他们把自己摸到的某一个部分误认为是全体。

后来人们便用"盲人摸象"来形容那些观察事物片面,只见局部不见整体的人。

(1)提问:这几个盲人摸到大象之后,他们对大象的描述为什么不一样呢?

(2)小结:因为他们都是盲人,看不到大象的全部,所以用手摸到哪个部位,就把大象想象成什么样。

(3)接下来我们再看看,这个故事又告诉我们什么样?

导入新课:通过看故事我们了解到:从不同的方向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就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这样才能物体的全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

二、创设情境

1.用电脑出示课本第全景图,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交流,同桌说一说。

全班汇报。

小霞看到了小兔头上有漂亮的小花

小宇看到了小兔的一只耳朵

2.师:为什么都是同样的小兔,他们看到的形状不一样呢?学生思考,和同桌进行讨论。

(小女孩坐在小兔的正面,小男孩坐在小兔的侧面)

教师肯定评价并小结:观察物体时,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3.思考、交流与讨论

(1)PPT出示18页例题

提问:小霞看到的是哪幅图?

(小霞坐在小兔后面,看到的是小兔的背面,选第二幅图)

(2)拿出玩具老虎,同桌一起看一看,说一说

同桌面对面观察老虎,说说看到的形状。,交换位置,再说自己看到的形状。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一练”的1~3题。

1.第1题。

学生自主观察,得出结论。

2.第2题。

小猴子、小松鼠看大象。那一幅图是小猴子看到的,哪一幅图是小松鼠看到的。

学生根据实际观察回答。

3.第3题。

指名学生接龙口算,得出正确答案。

4.第4题。

教师:黑猫警长正在安全岛上练习指挥呢,请你当裁判,说说哪幅图分别是小动物们看到的?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合作完成此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过得开心吗?你们学到了什么新本领?你们认为怎样观察物体才更加全面?

五、作业:下课后在教室里找一个自己喜欢的物品,并进行观察。

板书设计:

看一看(一)

前后左右

教学反思:

看一看(二)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实物,能辨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观察物体的乐趣,激发学习的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2.从上面观察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1.(学生)玩具车

2.(老师)PPT ,实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还记得上节课我们讲的《盲人摸象》的故事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因为这些盲人都是、只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所以说不出大象的全貌。真正要准确地描述大象的样子,还必须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观察物体。(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观察警车模型。

(1)教师出示警车模型

师:同学们,这是一辆警车的模型,今天我们就从它入手一起来观察,谁愿意上来观察一下?

指定四个同学上台观察。注意提醒学生注意是从哪个角度观察,且不可变换角度。

师:现在你们能看到这个警车模型的几个面?是哪几个面?

生1:我看到的是前面。

师:“前面”是人为指定的,有时人们又把它叫做正面,它是面向观察者的这个面(随机出是一个警车模型图片,并在上面板书:正面)。你能说说这个面是什么形状的吗?

师:和他一样只看到一个面的同学请举手。(板书:可看到一个面)你看到的是哪个面?

生2:我看到的是左面

生3:我看到的是右面。

师:左面,右面也可以说是侧面(在图片上板书:侧面)。

师:有看到其他面的吗?他们分别是什么颜色?

生4:我看到的是红色的警灯。

师:他是从哪里看到的?(警车模型的上面)

师:想一想,如果把他们的座位调换一下,再看看一下这个警车模型,看到的结果还和现在的一样吗?验证一下。

(学生活动,调位观察后,组内交流两次看到的情况,再集体汇报)

(2)猜一猜,出示主题图。

说一说,这三个同学分别从哪个面进行观察,下面这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学生交流,第一幅是小亮看到的,他从警车的后面看到的是警车的尾灯。

第二幅是小华看到的,他从侧面看,看到警车的侧面。

第三幅是小明看到的,他站在警车的上面往下俯视,看到警灯。

2.观察书包

⑴师:淘气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棒,有些不服气,想考考你们的眼力,愿意接受挑战吗?师:(出事教材第20页挂图)请你们看图。

①谁站在书包的前面?主要能看到书包的什么?

②谁站在书包的背面?主要能看到书包的什么?

③谁站在书包的侧面?主要能看到书包的什么?

⑵思考下面的三幅图分别是从书包的哪个面看到的?你能指出来吗?

① 从书包的背面看,会看到哪幅图?(画“√”)

②从书包的侧面看,会看到哪幅图?(画“⊙”)

学生交流并反馈。

生1:第一幅图是从书包的正面看到的

生2:第二幅图是从书包的背面看到的。

生3:第三幅图是从书包的侧面看到的。

师:这位同学想象力真丰富,说得真好,老师奖你一颗智慧星,祝你在今后学习中开动脑筋,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一练的第1~3题

1.第一题

出示题目。

说一说,他们分别在什么位置看到的房子?(学生活动,调位观察,组内交流两次看到的情况,再集体汇报。)

2.第二题

出示练一练第二题,请同学们看图,思考下面的三幅图,你能指出哪幅图是笑笑看到的吗?哪一幅图是淘气看到的?

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得出结论。

3.第三题

师:笑笑和淘气在路上遇到了智慧爷爷。他们分别站在智慧爷爷的什么方向?

哪一幅图是笑笑看到的?哪一幅图是淘气看到的?

学生回答,试着连线,教师评讲。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是怎么样观察物体的?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观察了警车模型认识了他的上面,正面,侧面,背面等,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五、作业:回家后找一个自己喜欢的物品,并进行观察。

板书设计:

看一看(二)

正面侧面上面背面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内容是100以内数的数数、读数、写数和数的大小比较。教科书的编排以学生的原认知为基础层层递进,前一节内容都是后一节内容的基础。数数活动是学生形成数的概念、理解数的意义的基础。通过数数,学生可以了解自然数能表示“几个”和“第几个”,感受自然数所表示的两个意义(基数和序数),体会自然数列的变化规律,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在学习读书和写数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体验数的位置概念,这是进一步理解自然数的必要环节;通过比较数的大小,学生可以进一步复习数位、计数单位、数的读写等知识;而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估计等又是上述学习内容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发展学生数感的载体。因此,100以内数的认识的核心是理解数的意义、发展数感。

单元学习目标:

1.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初步理解计数单位“十”“百”的意义。

2.通过操作活动,初步理解100以内的组成,知道100以内数的数位和数位顺序,会读、写100以内的数,会用学具表示这些数,体会100以内各数的意义。

3.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初步发张数感。

4.学习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发展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单元教学重点:

结合生活实际,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在次基础上,初步体会基数,序数和位值制度。

单元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在次基础上,初步体会基数,序数和位值制度。

数花生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

2.会用不同的方法来数数。

3.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在表达和交流中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数感。

4.在数数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认1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数数方法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教学准备:花生粒100颗,盒子两个,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出示装有花生的盒子),知道里面是什么吗?引导学生猜一猜,使学生明确盒子里装的是花生。

那么,我们怎么知道盒子里到底有多少个花生呢?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左右教学设计

《左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左右》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树立自信心。 2、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理解左右的相对性,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学具准备:投影仪、文具、文具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小朋友们,你们好!欢迎来到数学课堂。 (播放《解放路小学校歌》)好听吗喜欢听的请举手,同学们你们看看自己举得是哪只手想想哪只手是左手,哪只手是右手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两个新朋友:左、右。 1、认识右 现在请你伸出右手,能说一说,你常常用右手做哪些事 2、认识左 下面请伸出你的左手,说一说你常常用左手做哪些事

同学们,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在我们身上还有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呢。就像左耳朵、右耳朵,左眼、右眼,还有左腿、右腿(师边说边摸)。 3、位置不同时的左右 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咱们坐在同桌的两位同学也是好朋友,请同桌两位同学伸出你们的右手,相互握个手吧,同学们看一看你们是不是都伸的右手(教师板书:站的位置不同,左右也不同)请同学们看一看图片,这些同学是不是都是靠右走的 二、理解左边、右边 1、从左数、从右数 下面你能根据我们学到的新知识告诉我,从左数橡皮是第()个,从右数橡皮是第()个。(学生先独立做,再集体订正)怎么样,只要你认真、细心,小朋友们都是最棒的。 2、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下面老师要提的这个问题可是有难度的,请看,尺子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有一位同学说了,尺子的左边有橡皮,尺子的右边有文具盒,你们同意吗乐乐有不同意见,听听乐乐怎么说吧。 乐乐的方法很好,你们会了吗 三、闯关练习 本来今天老师想请熊大和熊二来我们的课堂上做客,可是光头强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买铅笔》教案设计 复备人: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加与减(一)】———《买铅笔》(十几减9),课本第2—3页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探索、交流活动,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2、学会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并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3、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4、能发现和提出用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解决问题,并尝试解决。 5、感受退位减法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减法的实际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学会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并能比较熟练的口算;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四、教学准备: 1、小棒、计数器 2、实物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老师谈话:小动物们非常喜欢学习,它们也经常买一些学习用品。下面老师带同学们到动物文具店去看一看,看看小动物们在做什么? (出示书中的情境图,学生独立观察,先在小组说说自己对图意的理解,然后让学生个别汇报自己对图意的理解。) (2)请学生上台表演,老师口述内容,学生表演:袋鼠老板娘开了一家文具店,小老鼠和袋鼠都在文具店里,这时来了一只小兔,它对袋鼠老板娘说:“我买9支铅笔”。袋鼠老板娘把铅笔都拿出来了:一捆(10支)和散的5支,这时袋鼠老板娘提出了一个问题:有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多少支?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2、想一想,列算式 (1)想一想,猜一猜,还剩多少支铅笔呢? (2)列出算式:15—9 (设计意图:想一想,猜一猜,培养数感。) 3、探究15—9的计算方法: (1)让学生独立思考,用小棒摆一摆,尝试解题。 师:怎样计算15-9?下面请你们独立思考,想办法计算,也可以用小棒摆一摆,看谁的方法算得又对又快。 (2)小组交流:你是怎样算的?把自己的算法和小组学生说一说 (3)全班汇报交流.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小学电子教案学科:数学 年级:三年级 姓名: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两年的小学生活,孩子们基本懂得了学习的习惯和常规。但孩子们由于存在着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达到该册的目标要求。但仍有少数同学学习态度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积极引导,让他们达到学段目标。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三个领域,八个单元。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能根据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第三单元“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边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乘与除”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第六单元“乘法”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5.第七单元“年、月、日”本单元主要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能判断平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第八单元“认识小数”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一单元里学生学会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第五单元“周长”本单元主要学习周长的概念,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数学好玩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方程教案

《方程》教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方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在丰富的问题情境中感受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等量关系,学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养成认真观察、思考、分析、归纳的习惯,感悟代数思想,体会方程的概念;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代数思想,获得数学是可以运用他们自己的经验去发现和再创造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找出题目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来玩一个猜谜语的游戏,好不好?(课件出示:一个小矮个,身上挑副担,如果挑不平,头偏心不甘。)你猜到了是什么? 生:天平。 课件出示一架天平。 师:你真厉害。对,天平我们在科学课上经常要用到它。关于天平你都知道些什么?

生1:天平用来称物体的重量。 师:说得真好,还有吗? 生2:天平的左面放物体,右面放砝码。 生3:当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一样时,天平就平衡了。 师:对。当天平指针指向中间时,表示两边物体质量相等,天平就平衡了。 1、课件出示:两个苹果和一个菠萝。 师:那我们试试看。假如我要把两个苹果和一个菠萝分别放在天平的左盘和右盘,天平怎么了? 生:天平平衡了。 师:对,天平平衡了。这说明什么呀? 生:两个苹果的质量=一个菠萝的质量。 师:两个苹果的质与和一个菠萝的质量是(相等的),可以用一个什么符号来连接(等号) 师:这时候天平平衡,可以用等号来连接。 2、师:如果现在告诉你左盘每个苹果重300克,右盘的一个菠萝重600克(课件出示)这样的两个苹果和一个菠萝,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左盘和右盘这种相等的关系吗? 生:300+300=600;300×2=600(师:写成300+300=600可以吗?) 师两个式子都准备好,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在黑板上。 师:说得不错!300+300表示什么?(天平左边两个苹果的质量),600表示什么?(天平右边一个菠萝的质量),为什么可以用等号来连接?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数学 学科( 五 年级)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所需课时 8课时 教 学 目 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标》或 《 大 纲 》 要 求 教 材 分 析 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探索和理解分数运算的意义,教材安 排了大量的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把图形语言作为理解的基础。实际上,本套教材非常重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结合,三者相辅相成,从多种角度为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可能。其中,图形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通过直观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为文字语言或符号语言提供了直观表象,还可以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灵感,同时它也往往成为创造的源泉。 根据课程标准和整套教材的整体编写思路,本单元仍然没有将分数应用题单列,而是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分数乘法运算学习的自然组成部分。本单元内容的引入与展开,从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应用都力求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 学 情 分 析 1、在探索和理解分数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时,要结合教科书上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操作活动,注意帮助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 2、学习时,学生往往会忽略分数乘法的意义,只注重计算的方法和结果。因此,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要让学生结合 分数乘法的意义去理解题意,才能正确解决问题。

主要教学策略1.结合操作活动和图形语言,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及 计算方法。 2. 将应用与计算紧密结合,体会分数乘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内 容(课 题) 教科书第2—4页《分数乘法(一)》 教学目标和要 求 1、结合具体情境, ,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重 点 1、结合具体情境, ,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 点 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准 备 教学时 数 2课时 教学过程备注栏 一、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出示情境:剪一个这样的图案要用一张彩纸的 1/5,剪3个这样的图案需要多少张彩纸? 2、请大家想办法解决问题,先自己想一想,没有思 路的同学可以同桌交流,也可以看一看书上是怎么 解决的。 3、组织全班交流。 师生一起来分享交流过程。对学生提出的想法,师 可以这样提问:你列的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义呢? 对这个算法,你是怎么理解的,别的同学还有什么 问题吗?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把加法的板书和乘法的

(新)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除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2页~第3页“分苹果”“分橘子” 1.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 系。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除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 要比除数小,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3.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难点, 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教学准备:, ppt,学生准备小圆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问题引入:显示18个苹果画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每盘放6个苹果,18个可以 放几盘? 二、探索新知 1.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 (2)接着进行全班集体交流。学生可能有很多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如: a.通过乘法口诀“三六十八”得出结论:可以放3盘; b.用除法算式算:18÷6=3,所以可以放3盘。 (3)同桌同学合作用18个圆片摆一摆,验证推算结果是否正确,教师用实物ppt 显示学生摆放的圆片图,进一步进行验证、交流。 (4)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师指出:18÷6=3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边写边说明: 横式:18÷6=3 竖式: 3 6丿1 8 1 8 讨论:结合刚才分苹果的情况,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竖式中的各个数表示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口答板书: 3 ……商:“3”表示分3盘。 除数……6丿18 ……被除数:“18”表示有18个苹果。 “6”表示每盘18 ……商和除数的乘积:“18”表示需18个苹果。 放6个苹果。0 ……余数:“0”表示20个苹果全部放完,没有剩余。 说明:“丿”表示横式中的“÷”。 (5)练习:第2页“填一填,说一说”的习题。 学生独立练习完毕,指名学生板书,进行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第3页“练一练”第1、2、3题。 四、总结(除法竖式的写法。)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6人,其中男生35人,女生21人,学生的听课习惯已初步养成,并班上同学思想比较要求上进,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能力强,学习有方法,学习兴趣浓厚;另一部分学生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经常拖拉甚至不做。从去年的学习表现看,学生的计算的方法与质量有待进一步训练与提高。故在新学期里,我们在此方面要多下苦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的四化建设的新型人才而奋斗。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四单元“比的认识”。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一单元“圆”。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

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圆周率发展历史的阅读,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2.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3.第六单元“观察物体”。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三)统计与概率 第七单元“统计”。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通过投球游戏、两城市降水量等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 (四)综合应用

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数学第一册全册总备课 一、本册教材与以往教材不同之处: 本册教材以“情境+问题串”为基本呈现形式,力图实现课程内容的展开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和课程目标的达成过程四位一体,从而促进学生不断经历“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过程,获得与其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发展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本册教材以“情境+问题串”为基本呈现形式,为自然而然地展开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学过程提供基础环境和主要脉络。 本册教材强化了“情境+问题串”的呈现形式,每一个单元每一个重要内容的呈现,都力图从学生喜闻乐见的一个或一组与课程内容有内在联系的特定情境出发,展开一组数学问题,引领师生进行数学学习,而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理解情境、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习数学、发展数学、实现数学课程目标的过程。同时,这样一种稳定的、具有较强包容性的呈现形式,无疑也为教师准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特点、学与教的要求、创造性开展数学活动提供了便利。 2、在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下,更加重视学习目标的整体体现。 (1)注重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 对于基本活动经验,教材主要通过两种形式体现。第一:设计了专门的积累活动经验的课,在这些课中不以学习某个具体的经验、公式为目标,而是通过设计活动帮助学生积累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和数学思考的经验。第二:在一节课学习的“问题串“中,设计积累活动经验的活动和问题。 对于基本数学思想,教材力求通过设计活动和问题,体现抽象、推理和模型

思想。 (2)注重体现“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过程。 部分内容问题串的设计,体现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教材还设计了专门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活动,并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不同的设计要求。同时,在每学期期中的“整理与复习”中,专门设立了“我提出的问题”的栏目,鼓励学生整理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以及在回顾整理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 第一阶段,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可能是基于表面信息直接提出的;第二阶段,鼓励学生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 (3)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对重要数学概念的掌握和基本运算技能的形成。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教材采取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多角度理解、将知识和技能加以应用等形式。第四版教材基本改变了“依靠记忆理解概念”“依靠简单重复训练形成技能”的做法。 (4)注重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新世纪教材的不懈追求。修订后的新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设计挑战性的问题、呈现方式的多样性、体现数学的价值,以及自始至终伴随学习全过程的4个典型人物各具特色的活动与对话等,以求达到不断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兴趣的目的。 教材始终贯穿对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3、情境设计更加注重题材的多样与丰富 教材一直关注设计有趣的、现实的、蕴涵数学意义和富有挑战性的情境。同时,在情境的设计上,更加注重题材的多样与丰富,并使情境的素材来源尽可能

2012年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整册教案及教学设计

2012年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整册教案及教学 设计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淇滨小学司萍萍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有趣的图形》中的内容,教材从描(画、印)出简单几何体的面入手,引入平面图形,使学生直观认识一些平面图形,体会平面图形与简单几何体的头系。这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之后进行教学的,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三、教学设想 本次教学活动以“三勤四环节教学法”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

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引入新课时主要用到谈话法进行教学通过谈话的形式把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联系起来,教学例题时则主要用到操作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面在体上”,在操作实验过程中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通过“摸、看、描”,在获得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辨别三角形、圆、长方形和正方形,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小棒等。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定向诱导)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几个老朋友,他们是谁呢?请看:(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 师:小朋友们的桌面上都有一个这样的物体,请你拿出桌面上的物体,跟着老师这样摸摸你手中物体其中的一个面,说说你有什么感觉?(感知面在体上) 生:平平的、滑滑的。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自主探究) 1、说一说 师:那我们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请到纸上呢? 同桌讨论,说一说:你是准备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搬到纸上?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张树安 西华园小学 2010年9月1日

目录 备课分工计划 教学进度计划表 全册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教学简析 第1课时第2课时第3课时第4课时第5课时 第二单元教学简析 第1课时第2课时第3课时第4课时第5课时第6课时 第三单元教学简析 第1课时第2课时第3课时第4课时第5课时第6课时第7课时 第四单元教学简析 第1课时第2课时第3课时第4课时第5课时第6课时 第五单元教学简析 第1课时第2课时第3课时第4课时 第六单元教学简析 第1课时第2课时第3课时 第七单元教学简析 第1课时第2课时第3课时 第八单元教学简析 第1课时第2课时第3课时第4课时

目录 教学进度计划表 周次时间教学内容课时 1 9月1-3 认识更大的数 4 2 6-10 认识更大的数 4 3 13-17 线与角 4 4 20-24 线与角 4 5 27-30 乘法 4 6 10月6-8 乘法 4 7 11-15 图形的变换 4 8 18-22 除法 4 9 25-29 除法 4 10 11月1-5 除法 4 11 8-12 方向与位置 4 12 15-19 方向与位置 4 13 22-26 生活中的负数 4 14 29-12月3 统计 4 15 6-10 练习课 4 16 13-17 期末复习 4 17 20-24 期末复习 4 18 27-31 期末复习 4 19 1月3-7 考试 4 目录 全册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复习大全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复习大全 第一部分:概念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O 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什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乘除法 一、教学内容:P2-P14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迅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2、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迅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3、使学生能够应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4、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 1、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2、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3、能正确迅速计算的同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 1、口算乘法中的进位口算 2、口算除法中的一位数除两位数及几百几十 3、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五、课时安排:7课时 六、教学进度:第1-2周 小树有多少棵 教学内容:P2-P3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用具: 挂图、数字卡片。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大家一进校园就会看到花坛里盛开着美丽的鲜花,它在装点着我们美丽的校园,这么美的环境大家喜不喜欢。(喜欢)要有美丽的环境,就需要花草树木。 二、探索新知:出示挂图,大家看一看,这里有什么? 1、仔细观察并说出图意。

2、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出问题? 3、试着解决所提问题。 引出:20×3= 4、讨论算法。 20+20+20=60 2×3=6, 20×3=60····· 5、将学生的方法板书到黑板上,并让学生说说20×3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学生互相交流20×3的计算方法:2×3=6所以20×3=60 6、教师再提出问题:4捆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自己完成,最后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 三、拓展应用: 1、 3×2 5 × 4 6×7 30×2 50×4 6×70 300×2 500×4 6×700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做完后在全班交流自己发现的计算规律,说法可以不一致,只要意思正确,教师都给予肯定。 2、完成P2第3题,做完说说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3、完成练一练第1-3题 (1)1-2 学生独立完成。 第一题先认真看图,明白图意,然后再解答。 第二题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第三题前两问可让学生先讨论怎样算,然后再做。最后一问有开放性,学生要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解答。 四、数学游戏 教师先向学生说明游戏的规则,并演示几次,让学生明白玩法后,再互相进行游戏。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学得怎样? 教学反思: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本教案为最新北师大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 第二单元比例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第四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 数学好玩 整理与复习 总复习

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 11课时 第二单元比例…………………………………………… 8课时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6课时 第四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 7课时 数学好玩………………………………………………… 4课时 整理与复习………………………………………………… 2课时 总复习………………………………………………… 28课时 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 单元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等活动,认识圆柱与圆锥。了解圆柱与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与圆锥各部分的名称。经历由面旋转成圆柱与圆锥的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在参与教学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圆柱侧面展开等活动,认识圆柱展开图,探索并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圆柱表面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3.经历“类比猜想-验证”的活动,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体验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体会圆柱、圆锥体积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重点: 1.能正确描述圆柱与圆锥的特征,认识圆柱和圆锥及其各部分名称。

2.能正确描述圆柱表面积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3.能正确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4.能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正确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难点: 1.能正确描述圆柱与圆锥的特征,认识圆柱和圆锥及其各部分名称。 2.能正确描述圆柱表面积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3.能正确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4.能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正确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探索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圆等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的特征,已经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并直观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础上编排的。此前对圆面积公式的探索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和表面积、体积计算方法的探索,为进一步学习本单元知识奠定了知识基础,同时也积累了探索的经验,准备了研究的方法。圆柱和圆锥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圆柱与圆锥是基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这些都是本单元知识学习的重要基础。学习圆柱和圆锥的知识扩大了学生认识形体的范围,增加了形体的知识,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从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样由几个平面图形围成的几何体,到认识圆柱和圆锥这样含有曲面的几何体,在图形的认识上又深入了一步。不仅能拓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三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三 册全册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三册 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 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 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 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第七单元“乘法口诀 (二)”。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 —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 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 问题。 3、第四单元“分一分与乘法”,第五单元“除法”。学生通过 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 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 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 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4、第六单元“时、分、秒”。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 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情景中,认识 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 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的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 出经过的时间。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 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 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 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 2、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 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 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发 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 将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根据图表中的一些 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统 计意识。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感受不确定现象,体验有 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四)实践活动: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节日活动” “地球旅行”“人类的好朋友”,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同时,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小调查”活动 和贴进生活多样化的应用性问题,旨在对某一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二、教学重点

最新新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全册精品版

2020年新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全册精品版

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材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小数意义的认识,后一部分是小数的加减法。 教材分析: 小数的认识是在三年级下册学习“元、角、分和小数”及“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小数的意义(一)”、“小数的意义(二)”、“小数的意义(三)”、“比大小”、“买菜”、“比身高”、“歌手大赛”等内容。“小数的意义”把小数的认识范围扩大,不仅元、角、分以元为单位可以用小数表示,生活中很多事物都可以用小数表示。扩展对小数意义的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结合具体情景,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买菜”、“比身高”、“歌手大赛”等内容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小数的理解,学习如何比较小数的大小以及学会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3、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对小数大小进行比较。 4、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能进行两位小数的加减及其加减混合运算。 5、能运用小数加减预算的知识,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对小数大小进行比较。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能进行两位小数的加减及其加减混合运算。 难点: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能运用小数加减运算的知识,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课时: 小数的意义(一) 1课时 小数的意义(二) 1课时 小数的意义(三) 1课时 小数的意义练习 1课时 比大小 2课时 买菜 1课时 比身高 2课时 歌手大赛 2课时 练习一 2课时 单元检测及小结 2课时

最新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精打细算》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精打细算》优秀 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1精打细算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教学要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基于上述原因,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突出了下面两点: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导入时用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出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怀着愉快的心情走进学习活动,然后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考交流的积极性与求知欲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体会迁移的学习方法。 迁移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模式之一,本课的开始,设计与例题数量关系相一致的整数除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解答,明确数量关系,使学生轻松地由整数除法过渡到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减轻了学习难度,便于理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注: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见前面的“备课解决方案”。 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你们每天喝牛奶吗?价钱怎么样?我这里有一个关于牛奶价钱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两家商店同一种牛奶的报价图片) 2.观察情境图,获取信息。 师:从图上你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 3.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如果你去买牛奶,你会去哪家买呢?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要比较单价,哪家便宜,就去哪家买) 4.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来确定哪家的牛奶便宜。 设计意图:借助生活情境引入学习内容,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探究新知 1.提问:要想知道哪家牛奶便宜,应该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算式:11.5÷5,12.6÷6)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全册教案1

买文具 教学内容: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2.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元、角、分”以小数来表示的过程,建立起初步的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用小数来表示商品价格,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学难点:1.小数意义的理解。 2.小数的写法。 教具:电脑课件 学具:钱币模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笑笑要到文具店去买文具,可是文具店里的标价牌上的标价是笑笑第一次看到的,她不会读了,想请同学们帮帮忙。 二、玩中学 1.创设情境,激活先前的生活经验,感受理解小数的意义, 体会小数的特征。 (1)出示文具标价牌,学生仔细观察,并将文具标价中的数分成 两类。 铅笔0.50元尺子1.06元笔记本3.50元 书包45元水彩笔16.85元钢笔8.00元文具盒12元 (2)同桌互相说一说小数那一类中每一种文具的单价表示几元几角几分。 (3)动笔填写各种文具的价格,同桌互相检查核对。 2.观察对比,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1)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小数与以前学过的数, 并进行比较,说说这组数有什么特点。 (2)说明像3.50,1.06,16.85,……这样的数叫 做小数,认识小数点。 (3)简单介绍小数的来历。了解小数的读法, 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

(4)用小数的形式写一写文具的单价,再读一 读。(可以写书上的,也可以写生活中自己熟悉的单 价。) (5)小讨论:小数点重要吗?(小明把笔记本 的单价3.50元写成0.35元,会造成什么后果?让学 生议一议,交流后汇报。) 3.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过的小数,如有的学生说不出来,可留作业,让学生去生活中找一找,下次课前再交流。 4.试一试。 独立完成“试一试”中的习题,同桌互相反馈。 三、学中做 1.写一写,读一读。完成“练一练”第1题。 学生自己理解题意,独立完成。注意指导“一张20元的人民币与一枚5分硬币一共是多少钱”这一小题的写法、读法。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四、做中得 数学游戏。完成“练一练”第3题。 五、总结。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班共有5名学生,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由于这是我刚刚接手的班级,对于学生在各方面不是很了解,但是我觉得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赢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 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简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加与减、购物、数一数与乘法、图形的变化、2-5的乘法口诀、测量、分一分 与除法、6-9的乘法口诀、数学好玩、除法等。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 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 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