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_边缘建筑文化_影响下的传统建筑保护策略探析_以昆明正义坊商业街改造为例

_边缘建筑文化_影响下的传统建筑保护策略探析_以昆明正义坊商业街改造为例

摘要 边缘建筑文化所具有的领域扩张,建筑文化转换及创新功能是现代城市更新和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文化表现,本文对昆明近代建筑发展中的边缘建筑文化进行分析,并结合昆明文明街历史街区改造探讨昆明历史建筑、历史街区更新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边缘;边缘建筑文化;文明街; 更新发展

ABSTRACT The expansion of marginal architecture culture,the conversion and innovation of architecture is the expression of the social cul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rginal architecture culture in the Modern history in kunming, and discusses the effective methods for the renewal of the historic streets in kunming, together with kunming civilization street.

K E Y W O R D S m a r g i n a l;m a r g i n a l architecture culture; civilization street; urban renewal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50868008;昆明理工大学校人才培养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0-01113;研究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课题。

中图分类号 TU-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232(2011)02-0026-06

作者简介 1江苏省淮阴工学院讲师(淮阴,223003)2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昆明,650051)引言

边缘一词大致包含两个含义:一是,周边

的部分;二是,临界,即不同系统相互交叉的

部分1)。在文化学研究领域,可从第二种含义

对边缘一词进行理解,从而形成边缘文化概

念。边缘文化,即特指两个以上文化体系相互

交叉而形成的特殊的文化现象,是多元文化或

复合文化中新的研究领域2)。边缘文化不是多

种文化简单的机械相加,而是一种新的文化的

组合方式或新的文化体系。是一种具有内在的

文化一体性和整体性的文化现象。

边缘文化是跨国民族区域所具有的特殊的

文化形态,其内涵极为广泛,可包含人类在历

史过程和现实中获得的一切物化财富成果。其

中,建筑就是这些成果中最强有力的表现。建

筑作为一种物化文化形态,行使着传导和延续

历史文化的基本职能,同时表现出在特定时

空、特定社会背景下的选择与创造的结果,正

如阿莫斯·拉卜普特的观点 “建筑形态是环境

和文化适应与选择结果”。建筑得以不断发展

的根本推手,就是其所处的环境资源及文化体

系的不断更新发展。在我国一些跨境少数民族

地区,边缘文化对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的演变

和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保护和发展这些

地区的边缘文化体系,对保护历史建筑、历史

街区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 昆明近代建筑中的边缘文化展现

昆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地处西南边

陲,其近代建筑形成于中国社会的巨变之时,

复杂多样的背景空间与多元并存的文化观念,

造就了昆明边缘文化影响下的近代建筑发展。

1.1 昆明近代建筑发展

昆明近代建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

时期:

(1)1840年鸦片战争后,受法国的殖民

地越南、英国的殖民地缅甸的影响,昆明也随

之出现了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建筑及一些西式

教堂建筑。如1876年建立的平政街天主教堂;

(2)1899年和1902年,法、英两国昆明

领事馆的建立,以及1910年滇越铁路的开通,

标志着西方建筑文化正式进入昆明,在建筑风

格上体现出欧洲复古主义的建筑思潮。如东陆

大学的会泽院;

(3)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作为抗日

后方重镇,昆明的建设主要体现在现代主义建

筑思潮的发展。如昆明大戏院、南屏电影院、

人民胜利堂等。

1.2 昆明近代建筑的多元化特征

因受所处地理位置及多元文化的影响,昆

明近代建筑的形成及发展表现出较强的特殊性

与典型性。通过对昆明近代建筑发展过程的分

析,可以得出昆明近代建筑边缘建筑文化特

质,主要由以下四种文化形态的共同作用而形

成:

(1)传统建筑的破旧立新。昆明近代社

会的发展上承清代晚期,下接新中国的建立,

在思想观念上接纳了民主开放的新思想及西方

文化意识观念,摆脱了封建传统思想。在建筑

上最为直接的体现就是,传统建筑原貌得以延

续,但其内部新功能区别于原有建筑功能。如

始建于元至元11年(公元1247年)的昆明文明

街文庙片区,文庙由先前祭孔和讲修儒学的地

方,由于种种原因其功能在近代逐步演变为演

“边缘建筑文化”影响下的传统建筑保护策略探析*——以昆明正义坊商业街改造为例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Protection Strategy Influenced by Marginal Architecture Culture :

A Case Study of the Alteration of Kunming ZhengyiFang Shopping Street

蒋雪峰1 杨大禹2

Jiang Xuefeng Yang Dayu

出场所、文物展览馆、图书馆、民众教育馆等昆明市民文化娱乐的场所。虽然在现代城市发展的进程中文庙原有建筑逐步被拆毁、改建,但其在昆明近代建筑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2)现代建筑文化引入。主要是留学国外的建筑师、工程师们带来的现代主义建筑文化。抗日战争爆发后,一大批工厂、学校、金融机构由内地迁入昆明,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师赵琛和陈植在这一时期带来了他们先进的建筑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昆明近代城市建设出现了一个新的建设高潮。昆明南屏大戏院(图1),建筑平面非对称设计、大面积弧形玻璃、底层的虚化处理等设计手法带有强烈的现代建筑风格。新的建筑思想,新的建筑形态,为昆明的城市建设输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3)民族建筑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融;云南共有26个民族,在漫长的生存与发展实践中,各民族都形成了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建筑文化。云南民族建筑具有多元性、丰富性、原生性及景观独特性等文化特征,反映了各民族的文化类型、文化差异、审美心理、宗教信仰以及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融。昆明的民族建筑是各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象征,是一份厚重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4)殖民势力和宗教带来的西洋建筑文化。来自殖民势力的强制作用于意识文化的侵入,是昆明近代建筑形成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宗教的介入也成为西洋建筑文化的传导方式,昆明的建筑很多都体现出欧洲复古主义思潮,在外形上有典型的西洋风格,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昆明近代建筑的形态。有代表性的建筑是由我国早期留法学人张邦翰设计的东陆大学(今云南大学)的会泽楼(图2),1924年落成,由雄伟壮观的主楼和95级青石台阶组成,

主楼大量使用法式建筑元素,如主入口的四根希腊柱式,砖石砌成的券窗,系典型的法式建筑设计常用手法。会泽楼设计考究,做工精良,是昆明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西式建筑,对昆明近代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昆明近代文化的一个阶段性沉淀,近代昆明的边缘建筑文化包含了诸多因素的内涵,对昆明近代建筑文化的形成及其形态表达具有极大的控制性作用。

2 边缘建筑文化的功能

2.1 边缘建筑文化的领域扩张功能

边缘建筑文化是在两个以上文化特质的文化体系影响下形成的建筑行为,换言之,边缘建筑文化具有两种以上的文化特质。上述分析总结了昆明受四种文化体系影响下的独特建筑文化。与单一建筑文化体系相比,边缘建筑文化的功能,内在地具备了适应更为广阔文化领域的能力,特别在其建筑领域的扩张上,体现更为明显。

建筑的活动领域是由其所处的环境及文化结构所决定的。只受某一种文化影响的建筑活动不会超出其所属的文化圈,进而形成建筑活动领域的界限,缺少与其他建筑文化交流的有效手段。任何建筑文化都内在地具有与其他建筑文化相区别的文化特质,从其消极的影响看,这种文化特质是阻止各文化体系之间交流的障碍。而边缘建筑文化则由拥有两个以上文化特质的文化体系,并在相互影响下形成新的建筑文化体系,这种文化体系具有更大的文化兼容性,在区域上对相关的建筑文化活动有一定的异化传导性,并对周边区域的建筑文化发展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因此,边缘建筑文化具备适应更为广阔的建筑活动的能力。

在昆明近代建筑发展的过程中,先后接受

了以法式建筑为主流特征的西式建筑、抗战期

1 昆明南屏大戏院(建筑师赵琛设计)

1

2 东陆大学会泽院

3 边缘文化地区历史建筑改造借鉴

上海、澳门两个城市的近代发展同昆明有

着相近的边缘建筑文化特质表现。两个城市在

间现代主义建筑等诸多外来建筑文化的影响,这期间昆明边缘建筑文化的领域扩张功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表现出相当的宽容和大度,始终是勇于吸纳外来的强势文化,并将其与昆明原有的建筑特色相结合,形成了“无派之派”的“滇派”建筑。

2.2 边缘建筑文化的创新功能

任何一个建筑文化体系都有其特定的建筑价值取向、建筑行为的思维方式、建筑形式的审美经验等内在特质,建筑的文化功能会将这些特质整合、转换并向外传递,不同建筑体系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传递过程中会出现文化误读现象,即以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以及自己所熟悉的一切来解读别的文化的现象,如我国某些地区的建筑及城市发展中出现的“KPF 风格”和“拉斯维加斯模式”,即是内在特质对其他建筑文化的误读。

边缘建筑文化从其结构上融合了多个文化特质,能够对组成自身结构的多个建筑文化特质进行客观、准确的解读,并能够较准确的把握多种文化体系及其流向,将其转化为可接受的建筑文化形态,为各个文化体系提供新整合的建筑的文化要素,从而加速不同建筑文化体系间的交流,整合多种建筑文化优秀成果。边缘建筑文化“有能力选择和吸收异文化的特点,而不失去本文化的核心或本质特征,发展出带有本文化特色的新文化特征。……能在某些方面推进本文化的发展。”3)表现出的是边缘建筑文化的创新功能。

在昆明的近代建筑发展中,其边缘建筑文化的创新功能表现得非常活跃,做出了众多大胆的尝试,形成了众多风格迥异的近代建筑。具带表性的是1948年以“致公堂”的名义集资建设的昆明市人民胜利堂(图3、4),是一座以大礼堂为主的多功能大型建筑,平面为抽象的“战斗机”形态,中式歇山屋顶,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传统歇山式琉璃瓦大屋顶、清式斗栱、白石勾栏、彩画梁枋,以凸显浓郁的民族风格,再配以西式风格的弧形山墙体及门窗设置,表现出昆明近代边缘建筑文化的创新功能。昆明市委3号楼又称盘龙阁(图5),建于20世纪30年代,建筑风格表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有代表传统的中式建筑形态风貌,有欧式的门窗装饰情调,突破了中国传统的建筑体量和形体轮廓,形成了一种折中的“混合式”做法。另外,昆明陆军讲武堂(图6、7)、昆明大戏院等建筑也都是边缘

建筑文化创新功能的典型代表。

现代建筑和现代城市建设的突飞猛进,为昆明的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的改造带来了先进的经验。

3.1 上海新天地改造

上海新天地位于思南路历史风貌保护区,项目用地内有很多保存完整的老建筑,如一大会址(图8、9)。上海新天地改造的方法是对历史街区的再开发,即:保留建筑物外皮,改变内部结构与使用功能,将其内部的居住功能置换为商业功能。使其成为整个卢湾区城市再发展规划的一个有机部分,使该地区的自然和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历史文化得以保存和延续。再生了上海新的城市生活形态,实现了边缘建筑文化的文化转化和创新功能。3.2 澳门大三巴与炮台整体改造

澳门大三巴与大炮台的改造,通过整体考虑和细腻的改建,既整合了两个分开的古迹,同时也创造出一个带有历史沉积的新博物

馆,从而形成一个整体性极高的文化遗产展示区。而新材料和新空

3 昆明人民胜利堂

4 人民胜利堂总平面图

5 昆明市委3号楼6、7 陆军讲武堂

8 上海新天地9 中共一大会址

华街向正义路方向的视廊空间,表现出了清代木构民居建筑、新建的边缘建筑文化引导下的正义坊商业建筑及正义路东侧的现代主义建筑金融大厦三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文化形态。改造后的正义坊商业街在其间充当协调者角色,在建筑体量、空间形态上成为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之间联系的纽带,使整个片区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形成极具有生命力的城市视廊空间,新旧肌理在此融合交织,形成历史与现代之间的对话,不但衬托了历史遗存, 也体现了其是历史的传承,历史的延续。充分反映出边缘建筑文化强烈的领域扩张功能。4.2 边缘建筑文化引导下的建筑形态改造 边缘建筑文化是一种不同建筑文化的模式语言、空间形态、价值体系的新的组合。新建的正义坊商业街正是边缘建筑文化的集中体现。文明街历史街区位于正义坊商业街西面,现存的传统建筑多为清末至民国时期重建, 沿街商铺为土木结构、2~3层, 单檐垂柱、重楼

相连,之间有封火山墙相隔,构成连续的临街铺

间的介入,满足了新城市的需求,符合新旧融合文化空间的发展的趋势。这也是边缘建筑文化领域扩张及文化转换创新功能的集中体现(图10、11)。

4 昆明文明街的保护与更新

文明街历史街区是昆明仅存的、具有成片规模的、集中反映昆明历史和地区文化特色的传统商业、生活风貌区,是昆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见证了王朝的更替、商业的兴衰,是昆明城市发展演变的缩影。 在文明街历史街区内,有人民胜利堂、福林堂、文庙棂星门、马家大院、聂耳故居等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12个,主要是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建筑。如象征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文庙直街、象征市井文化的民族民居及受“西式”及现代建筑影响的人民胜利堂。

2004年,昆明市政府确立了文明街历史

街区保护与改造的总体方案(图12)。目前,位于正义路西侧的1号和2号地块的改造现已基

本完成,这两个地块内的原有建筑多为20世纪60~70年代所建,建筑质量较差,部分位于街坊内部与传统民居杂处, 对片区内的传统空间已构成破坏。改造过程中将此类拆除重建,现已建成正义坊商行街。

4.1 边缘建筑文化引导下的空间形态改造 1号、2号地块位于文明街历史街区的最东侧,与正义路西侧的现代建筑相接。改造后的正义坊商业街将文明街历史街区的市井空间延续下来,形成沿街商铺、内部院落的商业形态。表现出中国传统的前店后宅、商住结合的街区组合模式。院落布置上,将具有典型云南地方民居色彩的“一颗印”、“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三间六耳下花厅” 等空间组合形式进行提炼,融入设计之中,形成对传统商业街街巷肌理、空间格局的延续和发展(图13)。使文明街片区所承载的精神文化内涵得以继承,使最富有活力、最为典型的特征的文明街市井文化重获新生。

图14为由文物保护建筑“福林堂”,沿光

10 澳门大三巴11 澳门博物馆

12 文明街历史街区改造总体规划

13 正义坊商业街

14 沿福林堂向正义路方向的建筑空间形态过渡

面,表现出强烈的传统建筑文化形态。与之相对的,位于正义路东面的华夏银行、金融大厦等建筑表现出的则是现代建筑文化形态。正义坊商业街恰恰是上述两种文化融合而形成的边缘建筑文化区域,它在本质上具备传统和现代两种文化的特质,因此,它可以准确、迅速的传递两种文化的信息,成为两种文化最为有效的交流途径,形成中介性文化区域。

正义坊商业街提取、借鉴了大量传统建筑文化的中式传统的门窗花格、民族特征强烈的不等坡屋顶、封火墙及“西式”的门头处理等特质,移植重构到新建建筑的不同部位上,使其形式、功能与旧的街区、旧的建筑相协调。采用当代的材料、构成方式、美学特征等与现代建筑文化相呼应,创造出新的、带有本文化特色的、极富创意性的建筑文化形态(图15)。表现出极强的边缘建筑文化创新功能。

5 结语

边缘建筑文化在现代城市发展及历史建筑、历史街区保护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边缘建筑文化的文化转换功能能够有

效的减少文化交流时的文化误读现象,通过对

其他文化特质的吸收,整合自身有效的文化资

源,完成其对建筑文化的创新,这对城市的有

机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在边缘建

筑文化区域,边缘建筑文化正在持续不断的受

到不同文化体系的作用,这使边缘建筑文化自

身的文化特质得到不断的更新和发展,其建筑

领域扩张功能也能得到很好的体现。时代在进

步,城市在更新,城市特色与历史遗产也要不

断提升文化。在对象上海、澳门、昆明等这样

的边缘建筑文化区域的历史建筑、历史街区进

行改造和更新发展的时候,应当对其边缘建筑

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利从更深层次有效的

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

图片来源

图1:来自https://www.doczj.com/doc/1e19218686.html,/subject/content/2009-08/04/

content_1936562.htm.

图2:来自https://www.doczj.com/doc/1e19218686.html,/index/content/2009-07/01/

content_1909461.htm.

图5:来自h t t p://w w w.y n x x b.c o m/c o n t e n t/2009-6/4/

N88851398109.aspx.

图6:来自https://www.doczj.com/doc/1e19218686.html,/viewarticle.php?id=38258.

图7:来自https://www.doczj.com/doc/1e19218686.html,/pdf/2006815/A17.pdf.

图10、11:来自https://www.doczj.com/doc/1e19218686.html,/b2448.html.

图3、4、8、9、13、14:由作者拍摄.

图12、15:由作者拍摄整理.

注释

1)边缘词条对边缘一词的基本解释.

2)延边大学东北亚研究所院长金强一对边缘文化概念的界定.

3)关世杰. 跨文化交流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350 .

参考文献

[1] 蒋高宸,张复合, 村松伸,伊藤聪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揽·昆

明篇.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2] 金强一.边缘文化:一种多元文化融合的文化资源[J].东疆学

刊,2009(10).

[3] 刘学.春城昆明·历史现代未来.云南美术出版社,2003.

[4] 彭飞,何俊萍,杨秀琴. 昆明近代建筑的价值与保护利用[J].小

城镇建设, 2008(10) .

[5] 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

[6] 杨健.西方建筑思潮对昆明近代建筑的影响(1899-1999).昆

明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3 .

15 边缘建筑文化创新功能理论模型

1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