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汉科技大学《结构抗震设计》复习资料答案

武汉科技大学《结构抗震设计》复习资料答案

武汉科技大学《结构抗震设计》复习资料答案
武汉科技大学《结构抗震设计》复习资料答案

1.横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 √ )

2.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距。( × )

3.抗震结构在设计时,应保证有一定的强度、足够的刚度和良好的延性。( × )

4.设防烈度小于8度时,可不考虑结构物场地范围内发震断裂的影响。( √ )

5.当饱和粉土中粘粒含量百分率达到一定数值后,可初步判为不液化土。( √ )

6.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只能适用于弹性体系。( √ )

7.地震作用下,绝对刚性结构的绝对加速度反应应趋于零。( × )

8.若结构体系按某一振型振动,体系的所有质点将按同一频率作简谐振动。( √ )

9.地震基本烈度是指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 × )

10.结构的刚度中心就是地震惯性力合力作用点的位置。( × )

11.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 )

12.受压构件的位移延性将随轴压比的增加而减小。( √ )

13.砌体房屋中,满足一定高宽比要求的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 √ )

14.多层砌体房屋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可直接取max 165.0αα=。( × )

15.对多层砌体房屋,楼层的纵向地震剪力皆可按各纵墙抗侧移刚度大小的比例进行分配。( √ )

16.建筑场地类别主要是根据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厚度来确定的。(√ )

17.为防止地基失效,提高安全度,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应在地基土静承载力的基础上乘以小于1的调整系数。(

× ) 18.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 √ )

19.限制梁柱的剪压比,主要是为了防止梁柱混凝土过早发生斜压破坏。( √ )

20.在截面抗震验算时,其采用的承载力调整系数一般均小于1。( √ )

21.质量和刚度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 √ )

22.在计算地震作用时,多质点体系的高阶振型发挥的贡献比低阶振型小。( √ )

23.坚实地基上的房屋震害重于软弱地基和非均匀地基上的房屋震害。( × )

24.多层砌体房屋应优先采用纵墙承重体系。( × )

25.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轴压比越大,抗震性能越好。( × )

26.一般体系阻尼比越小,体系地震反应谱值越大。( √ )

27.地基的抗震承载力一定大于静承载力。( √ )

28.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以横波最快,面波次之,纵波最慢。( × )

29.框架-抗震墙结构中抗震第一道防线是剪力墙。( √ )

30.在同等场地、烈度条件下,钢结构房屋的震害较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震害要大。( × )

31.建筑场地类别有四类,其中四类场地较一类场地好。( × )

32.场地的液化指数越小,地震时地面喷砂冒水现象就越严重。( × )

33.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和剪力墙的抗震等级相同。( × )

34.多层砌体房屋横墙越少,破坏越重。( √ )

35.刚性楼盖砌体结构房屋,上层破坏重、下层破坏轻。( × )

36.强柱弱梁型框架屈服时产生塑性变形而耗能的构件比强梁弱柱型框架少。( × )

37.楼盖应优先选用装配式楼盖,其次是装配整体式楼盖,最后才是现浇楼盖。( × )

38.水池侧壁的平面形状,方形的比圆形的抗震性能好。( × )

39.《规范》规定7度时,一般情况下可不进行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的液化判别和地基处理。( × )

40.钢结构房屋当采用不规则建筑方案时,应设抗震缝,且缝宽应不小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1.5倍。( √

) 41.多层砌体房屋中的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 √ )

二、填空题(每空1分)

1.工程结构抗震设防的目标是: 小震不坏 、 中震可修 、 大震不倒 。

2.建筑物在平面布置时,应尽量使 刚度 中心和 质量 中心尽量接近或重合。

3.框架按破坏机制可分为 柱铰 机制和 梁铰 机制。

4.为了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延性,通过内力组合得到框架结构的设计内力,还需进行调整以满足 强柱弱梁 、 强剪弱弯 、 强节点弱杆件 的原则。

5.多层砌体房屋可采用 底部剪力法 进行抗震计算。

6.完整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包括三个方向的内容与要求,分别是 概念设计 、 抗震计算 、 构造措施 。

7.楼梯间不宜设在房屋的 尽端 与 转角 处。

8.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抗震第一道防线是剪力墙,第二道防线是框架。

9.地震动三要素是指地震动的振幅、频谱、持时。

10.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采用的是 三 水准、 两 阶段设计法。

11.地基土液化判别过程分为 初步判别 和 标准贯入试验 两大步骤。

12.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区的大跨度屋盖结构、长悬臂结构、烟囱及类似高耸结构和设防烈度为9度区的高层建筑,应考虑 竖向 地震作用。

13.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构造柱 与 圈梁 的设置。

14.在框架—剪力墙的内力计算时,总抗震墙和总框架之间用 连梁 连接。

15.多高层钢结构在地震中的破坏形式有 节点连接破坏 、构件破坏 和 结构倒塌 。

16.地震反应谱的定义是在给定的地震作用期间,单质点体系的最大位移反应、最大速度反应、最大加速度反应随质点自振周期变化的曲线。

17.构造地震的定义是由于地壳构造运动使岩层发生断裂、错动而引起的地面运动。

18.《抗震规范》将50年内超越概率为10%的烈度值称为基本地震烈度,超越概率为63.2%的烈度值称为多遇地震烈度。

19.柱的轴压比n 定义是柱组合后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即n=N/fcAc 。

20.建筑平面形状复杂将加重建筑物震害的原因为扭转效应和应力集中。

21.多层砌体房屋楼层地震剪力在同一层各墙体间的分配主要取决于:楼盖的水平刚度(楼盖类型)、各墙体的侧移刚度以及负荷面积。

22.建筑的场地类别,可根据 土层等效剪切波速 和 场地覆盖层厚度 划分为四类。

23.丙类建筑房屋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 结构类型 和 房屋高度 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

24.震源在地表的投影位置称为 震中 ,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 震源深度 。

25.某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相等G1=G2=1200kN,第一振型φ12/φ11=1.618/1;第二振型φ22/φ21=-0.618/1。则第一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1γ= 0.724 。

26.在多层砌体房屋计算简图中,当基础埋置较深且无地下室时,结构底层层高一般取至 室外地面以下500mm 处。

27.某一场地土的覆盖层厚度为80米,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为200m/s,则该场地的场地土类别为Ⅲ类场地(中软土)。

28.单质点弹性体系在受迫振动任一瞬时,作用在质点上的力有阻尼力、弹性恢复力和惯性力。

29.建筑结构进行第一阶段截面抗震验算时,结构构件内力组合设计值为k w w w vk Ev Ev hk Eh Eh E G G w C E C E C G C S γψγγγ+++=。

30.楼层屈服强度系数为第i 层根据第一阶段设计所得到的截面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楼层受剪承载力与第i 层按罕遇地震作用下楼层弹性地震剪力的比值即)(/)()(i V i V i e y y =ξ。

31.某一高层建筑总高为50米,丙类建筑,设防烈度为8度,结构类型为框架-抗震墙结构,则其框架的抗震等级为 二级 ,抗震墙的抗震等级为 一级 。

32.框架结构的侧移曲线为 剪切 型,剪力墙结构的侧移曲线为 弯曲 型。

33.框架结构防震缝的宽度不小于 70 mm 。

34.7度区一多层砌体房屋,采用普通粘土砖砌筑,则其房屋的总高度不宜超过 21 米,层数不宜超过7 层。

35.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的抗震重点工程,其抗震为一级 ,设计基准期为 80年 。

36.桥梁结构动力分析方法,一般情况下桥墩应采用反应谱 理论计算,桥台应采用 静力法 计算。

37.位于常水位水深超过 5m 的实体墩桥,抗震设计时应计入地震动水压力。

38.粉土的粘粒含量百分率,7度和8度分别不小于 10% 和 13% 时,可判别为不液化土。

39.当判定台址地表以下 10米 内有液化土层或软土层时,桥台应穿过液化土层或软土层。

武汉科技大学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 / 10

40.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时,前第四纪基岩隐伏断裂的土层覆盖层厚度大于 60 米,可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结构的影响。

41.框架结构设计时(不考虑填充墙的作用), 框架梁 是第一道防线,框架柱 是第二道防线。

42.建筑结构扭转不规则时,应考虑扭转影响,楼层竖向构件最大的层间位移不宜大于楼层层间位移平均值的 1.5 倍。

43.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体系应优先采用 横墙承重 或 纵、横墙共同承重 的结构体系。

44.为了避免发生剪切破坏,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 4 。

45.按抗震等级为一、二级设计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

1.25 ;钢筋屈服强度实测值与钢筋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 1.30 。

46.地震波包括体波和面波。体波分为 纵波 和 横波 ,面波分为 瑞利波和 勒夫波,其中波速最快的波为 纵波 。

47.在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层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时,对于T1>1.4Tg 时,在结构顶部附加ΔFn ,其目的是考虑 高振型的影响。

48.对于塔架构筑物,地震作用与结构体型无关,仅与 结构重量 有关;而结构体型和 挡风面积 是决定风荷载作用的关键因素之一。

49.为保证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框架柱具有较好的延性,不超过12层的钢框架柱的长细比,6~8度时不应大于ay f /235120。

50.一般情况下,高烟囱采用钢筋混凝土烟囱造价比较经济,矮烟囱采用砖烟囱造价比较经济。

51.动力系数是单质点弹性体系的最大绝对加速度反应与地震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的比值;地震系数是地震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是单质点弹性体系的最大绝对加速度反应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是地震系数与动力系数的乘积。

52.地震作用下突出建筑物屋面的附属小建筑物,由于质量和刚度的突然变小,受高振型影响较大,震害较为严重,这种现象称为鞭梢效应。

53.在多层砌体房屋中,横向楼层地震剪力在各道墙之间的分配:对于刚性楼盖是按照各抗震横墙的侧移刚度比例分配给各墙体;对于柔性楼盖是按各横墙的所承担的上部重力荷载比例分配给各墙体;对于中等刚度楼盖是采用刚性楼盖和柔性楼盖分配方法的平均值计算地震剪力。

三、单选题(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入题中括号内,每小题2分)

1.《抗震规范》给出的设计反应谱中,当结构自振周期在0.1s~Tg 之间时,谱曲线为( A )

A .水平直线 B.斜直线 C.抛物线 D.指数曲线

2.实际地震烈度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B )

A.建筑物类型

B.离震中的距离

C.行政区划

D.城市大小

3.规范规定不考虑扭转影响时,用什么方法进行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的计算?( B )

A.完全二次项组合法(CQC 法)

B. 平方和开平方法(SRSS 法 )

C.杜哈米积分

D.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4.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可用于下列何种建筑? ( C )

A.4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

B.自振周期T1很长(T1>4s)的高层建筑

C.垂直方向质量、刚度分布均匀的多层建筑

D.平面上质量、刚度有较大偏心的多高层建筑

5.地震系数k 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A )

A.地震基本烈度

B.场地卓越周期

C.场地土类别

D.结构基本周期

6.9度区的高层住宅竖向地震作用计算时,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Geq 为( C )注:GK :恒载标准值;QK :活载标准值

A.0.85(1.2GK+1.4QK)

B.0.85(GK+Qk)

C.0.75(GK+0.5QK)

D.0.85(GK+0.5QK)

7.框架结构考虑填充墙刚度时,T1与水平弹性地震作用Fe 有何变化?( A )

A.T1↓,Fe ↑

B.T1↑,Fe ↑

C.T1↑,Fe ↓

D.T1↓,Fe ↓

8.抗震设防区框架结构布置时,梁中线与柱中线之间的偏心距不宜大于( A )

A .柱宽的1/4

B .柱宽的1/8

C .梁宽的1/4

D .梁宽的1/8

9.土质条件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很大,土质越松软,加速度谱曲线表现为( A )

A.谱曲线峰值右移B.谱曲线峰值左移C.谱曲线峰值增大D.谱曲线峰值降低

10.震中距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很大,在烈度相同的条件下,震中距越远,加速度谱曲线表现为(A )

A.谱曲线峰值右移B.谱曲线峰值左移C.谱曲线峰值增大D.谱曲线峰值降低

11.为保证结构“大震不倒”,要求结构具有( C )

A.较大的初始刚度

B.较高的截面承载能力

C.较好的延性

D.较小的自振周期T1

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薄弱层的位置为( D )

12.楼层屈服强度系数

A.最顶层

B.中间楼层

C.第二层

D.底层

13.多层砖房抗侧力墙体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分配( B )

A.与楼盖刚度无关

B.与楼盖刚度有关

C.仅与墙体刚度有关

D.仅与墙体质量有关

14.关于多层砌体房屋设置构造柱的作用,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D )

A.可增强房屋整体性,避免开裂墙体倒塌

B.可提高砌体抗变形能力

C.可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

D.可抵抗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破坏

15.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可对框架结构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梁端塑性调幅应对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B.梁端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C.梁端塑性调幅应对内力组合后的负弯矩进行

D.梁端塑性调幅应只对竖向恒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16.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的大小除了与质量,地震烈度,结构自振周期有关外,还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 B )

A.场地平面尺寸

B.场地特征周期

C.荷载分项系数

D.抗震等级

17.震级大的远震与震级小的近震对某地区产生相同的宏观烈度,则对该地区产生的地震影响是( B )

A.震级大的远震对刚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B.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C.震级小的近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D.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小

18.地震烈度主要根据下列哪些指标来评定?( C )

A.地震震源释放出的能量的大小

B.地震时地面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

C.地震时大多数房屋的震害程度、人的感觉以及其他现象

D.地震时震级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该地区的土质条件和地形地貌

19.一般情况下,工程场地覆盖层的厚度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多少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D )

A.200m/s B.300m/s C.400m/s D.500m/s

20.关于地基土的液化,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A)

A.饱和的砂土比饱和的粉土更不容易液化

B.地震持续时间长,即使烈度低,也可能出现液化

C.土的相对密度越大,越不容易液化

D.地下水位越深,越不容易液化

21.某地区设防烈度为7度,乙类建筑抗震设计应按下列哪些要求进行设计?( D )

A.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8度考虑

B.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7度考虑

C.地震作用按8度确定,抗震措施按7度采用

D.地震作用按7度确定,抗震措施按8度采用

22.框架柱轴压比过高会使柱产生( B )

A.大偏心受压构件

B.小偏心受压构件

C.剪切破坏

D.扭转破坏

23.钢筋混凝土丙类建筑房屋的抗震等级应根据哪些因素查表确定?( B )

A.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层数

B.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

C.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层数

D.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高度

24.位于软弱场地上,震害较重的建筑物是: ( A )

A.木楼盖等柔性建筑

B.单层框架结构

C.单层厂房结构

D.多层剪力墙结构

25.强剪弱弯是指( B )

A.抗剪承载力Vu大于抗弯承载力Mu

B.剪切破坏发生在弯曲破坏之后

C.设计剪力大于设计弯矩

D.柱剪切破坏发生在梁剪切破坏之后

26.下列结构延性哪个延性在抗震设计时要求最高?( D )

A.结构总体延性

B.结构楼层的延性

C.构件的延性

D.关键杆件的延性

27.强柱弱梁是指( B )

武汉科技大学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柱线刚度大于梁线刚度

B.柱抗弯承载力大于梁抗弯承载力

C.柱抗剪承载力大于梁抗剪承载力 C.柱配筋大于梁配筋

28.一级公路上的一般工程,其重要性修正系数为( B )

A.1.0

B.1.3

C. 1.5

D. 1.7

29.《抗震规范》给出的设计反应谱中,当结构自振周期在0~0.1s之间时,谱曲线为( B )A.水平直线 B.斜直线 C.抛物线 D.指数曲线

30.下列不属于地震破环作用的表现形式的是( B )。

A.地表破坏

B.人员伤亡

C.次生灾害

D.建筑物的破坏

31.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将超过( C )层的建筑归为高层钢结构建筑。

A.10

B.11

C.12

D.13

32.多层砌体结构中当墙体的高宽比大于4时,墙体的变形情况是( B )。

A.以剪切变形为主

B.以弯曲变形为主

C.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在总变形中均占相当比例

D.视具体内力值而定

33.多遇地震烈度所对应的超越概率为( C )。

A.10%

B.2%—3%

C.63.2%

D.50%

34.当建筑物有局部突出屋面的小建筑(如屋顶间、女儿墙、烟囱)等时,由于该部分结构的重量和刚度突然变小,将产生( B )。

A.扭转效应

B.鞭梢效应

C.共振

D.主体结构破坏

35.地基的抗震承载力( A )静承载力。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视具体情况而定

36.为了防止烟囱破坏危害人身安全和使邻近建筑物遭到次生灾害,自烟囱边缘筒壁外边缘到邻近建筑物边缘不宜小于( A )。

A.8~10m

B.20~25m

C.10~20m

D.30~35m

37.一般的工业民用建筑避开发震断裂带的避让距离应大于( C )

A.50~100m

B.100~200m

C.200~300m

D.300~400m

38.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柱承式贮仓的单层仓上建筑,可不进行抗震验算,但应满足抗震措施要求。但(D )项除外。

A.7度及8度硬、中硬场地时,钢结构仓上建筑

B.7度时,钢筋混凝土结构仓上建筑

C.7度硬、中硬场地时,砖混结构仓上建筑

D.8度时,钢筋混凝土结构仓上建筑

39.关于建筑结构平面不规则的处理途径,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D )

A.应采用空间结构计算模型进行详细计算分析

B.采用结构隔震方案

C.适当设置防震缝,把不规则的结构分隔为多个平面较规则的结构单元

D.在薄弱层或抗侧力构件不连续处,增设抗侧力消能构件

40.下列关于框架结构中梁的尺寸说法错误的是( B )

A.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

B.截面高度不宜小于500mm

C.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4

D.净跨与截面高度不宜小于4

简答题(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必要时绘图加以说明。每小题10分)

1.工程结构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是什么?如何通过两阶段设计方法来实现?

答: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

第一水准: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第二水

准: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第三水准: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两阶段设计方法:

第一阶段设计:验算工程结构在多遇地震影响下的承载力和弹性变形,并通过合理的抗震构造措施来实现三水准

5 / 10

的设防目标;第二阶段设计:验算工程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变形,以满足第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

2.抗震设计中为什么要限制各类结构体系的最大高度和高宽比?

答:随着多层和高层房屋高度的增加,结构在地震作用以及其他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水平位移迅速增大,要求结构的抗侧移刚度必须随之增大。不同类型的结构体系具有不同的抗侧移刚度。因此具有各自不同的合理使用高度。

房屋的高宽比是对结构刚度、整体稳定、承载能力和经济合理性的宏观控制。震害表明,房屋高宽比大,地震作用产生的倾覆力矩会造成基础转动,引起上部结构产生较大侧移,影响结构整体稳定。同时倾覆力矩会在混凝土框架结构两侧柱中引起较大轴力,使构件产生压曲破坏;会在多层砌体房屋墙体的水平截面产生较大的弯曲应力,使其易出现水平裂缝,发生明显的整体弯曲破坏。

3.什么是地基液化现象?影响地基液化的因素?

答:饱和砂土或粉土的颗粒在强烈地震下土的颗粒结构趋于密实,土本身的渗透系数较小,孔隙水在短时间内排泄不走而受到挤压,孔隙水压力急剧上升。当孔隙水压力增加到与剪切面上的法向压应力接近或相等时,砂土或粉土受到的有效压应力下降乃至完全消失,土体颗粒局部或全部处于悬浮状态,土体丧失抗剪强度,形成犹如液体的现象。 影响因素:土层的地质年代:地质年代越古老,越不易液化;土的组成:级配良好的砂土不易液化,粉土中粘粒含量超过一定限值时,不易液化;土层的相对密度:土层的相对密度越大,越不易液化;土层的埋深:埋深越大,越不易液化;地下水位的深度:地下水位越深,越不易液化;地震烈度和地震持续时间:烈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越易液化。

4.在软弱土层、液化土层和严重不均匀土层上建桥时,可采取那些措施来增大基础强度和稳定性?

答:(1)换土或采用砂桩。(2)减轻结构自重、加大基底面积、减少基底偏心。(3)增加基础埋置深度、穿过液化土层。

(4)采用桩基础或沉井基础。以增大基础强度与稳定性,减小地震力,避免扭转破坏。

5.地基抗震承载力比地基静承载力提高的原因?

答:(1)建筑物静荷载在地基上所引起的压力,作用时间很长,地基土由此所产生的压缩变形包括弹性变形和残余变形两部分,而地震持续时间很短,对于一般粘性土,建筑物因地面运动而作用于地基上的压力,只能使土层产生弹性变形,而土的弹性变形比土的残余变形小得多,所以,要使地基产生相同的压缩变形,所需的由地震作用引起的压应力将大于所需的静荷载压应力;(2)土的动强度和静强度有所不同;(3)考虑地震作用的偶然性、短时性以及工程的经济性,抗震设计安全度略有降低。

6.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房屋建筑地震作用的适用范围?在计算中,如何考虑长周期结构高振型的影响?

答:底部剪力法的适用条件:

(1)房屋结构的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2)房屋的总高度不超过40m ;(3)房屋结构在地震运动作用下 的变形以剪切变形为主;(4)房屋结构在地震运动作用下的扭转效应可忽略不计。

为考虑长周期高振型的影响,《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当房屋建筑结构的基本周期

g T T 4.11>时,在顶部附加水 平地震作用,取Ek n n F F δ=?,再将余下的水平地震作用Ek n F )1(δ-分配给各质点:Ek n n j j j

i

i i F H G H G F )1(1δ-=∑=,结构顶部

的水平地震作用为n F 和n F ?之和。

7.钢筋混凝土房屋因结构布置不当产生的震害有哪些表现?引起震害的原因是什么?

答:表现:(1)结构平面不对称,包括结构平面形状不对称和结构平面形状对称但结构刚度分布不对称;(2)竖向刚 度突变;(3)防震缝宽度不足。

引起震害的原因:(1)结构平面不对称会使结构的质量中心刚度中心不重合,导致结构在水平地震下产生扭转和

局部应力集中;(2)结构刚度沿竖向分布突然变化时,在刚度突变处形成地震中的薄弱部位,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或塑性变形集中;(3)由于预留的防震缝宽度不足,出现房屋相互碰撞而引起损坏。

8.简述确定水平地震作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主要步骤?

答:(1)计算多自由度结构的自振周期及相应振型;(2)求出对应于每一振型的最大地震作用(同一振型中各质点地震作用将同时达到最大值);(3)求出每一振型相应的地震作用效应;(4)将这些效应进行组合,以求得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

9.简述框架节点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

答:(1)节点的承载力不应低于其连接构件的承载力;(2)多遇地震时节点应在弹性范围内工作;(3)罕遇地震时节

武汉科技大学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7 / 10

点承载力的降低不得危及竖向荷载的传递;(4)梁柱纵筋在节点区内应有可靠的锚固;(5)节点配筋不应使施工过分困难。

10.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的实质是什么?如何通过截面抗震验算来实现?

答:强柱弱梁的实质是使梁端先于柱端产生塑性铰,控制构件破坏的先后顺序,形成合理的破坏机制;强剪弱弯的实 质是使构件的受剪承载力大于构件弯曲屈服时实际达到的剪力值,防止梁、柱端先发生脆性的剪切破坏,以保证塑性 铰有足够的变形能力。

在截面抗震验算中,为保证强柱弱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对一、二、三级框架的梁柱节点处,(除框架顶层和柱轴压比小于0.15及框支梁与框支柱的节点外),柱端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符合:

∑∑=b c c M M η,其中c η为柱端弯矩增大系数。 为保证强剪弱弯,对一、二、三级框架梁,梁端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调整为:Gb n r b l b vb V l M M V ++=η,其中vb η为梁端剪力增大系数;对一、二、三级框架柱,柱端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调整为:n t c b c vc H M M V +=η ,其中vc η为柱端

剪力增大系数。

11.什么叫隔震?隔震方法主要有哪些类型? 结构隔震为什么能非常有效的减少结构地震反应? 什么叫减震?减震方法主要有哪些类型?

答:隔震,是通过某种隔震装置将地震动与结构隔开,以达到减小结构振动的目的。隔震方法主要有基底隔震和悬挂隔震。结构隔震通过设置隔震层,延长结构周期,增加结构阻尼,大大减少结构加速度反应,同时使结构位移集中于隔震层,上部结构相对位移很小,地震中基本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大大减小结构地震反应。

减震,是通过一定的耗能装置或附加子结构吸收或消耗地震传递给主体结构的能量,从而减小结构振动。减震方法主要有耗能减震、吸振减震、冲击减震。

12.为什么要限制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横墙间距?

答:(1)横墙间距过大,会使横墙抗震能力减弱,横墙间距应能满足抗震承载力的要求。

(2)横墙间距过大,会使纵墙侧向支撑减少,房屋整体性降低。

(3)横墙间距过大,会使楼盖水平刚度不足而发生过大的平面内变形,从而不能有效地将水平地震作用均匀传递 给各抗侧力构件,这将使纵墙先发生出平面的过大弯曲变形而导致破坏,即横墙间距应能保证楼盖传递水平地震作用 所需的刚度要求。

1.某两层钢筋砼框架如图1所示,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相等kN 120021==G G ,每层层高皆为4.0m ,框架的自振周期s 028.11=T ;各层的层间刚度相同m /kN 863021=∑=∑D D ;Ⅱ类场地,7度第二组()08.0 s,40.0max ==αg T ,结构的阻尼比为05.0=ζ,试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框架的楼层地震剪力,并验算弹性层间位移是否满足要求([]450/1=e θ)。 解:(1)求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

0.1,02.0,9.0,05.021===∴=ηηγζ

s T s T s T g g 0.24.055028.14.01=?=?=?=

034.008.00.1028.140.09

.0max 211=????? ??=???? ??=∴αηαγT T g kN 36.69)12001200(85.0034.0eq 1Ek =+?==G F α

(2)求作用在各质点上的水平地震作用

s T s T g 56.04.04.14.1028.11=?=>=且s s T s g 55.040.035.0?=? 图1 框架示意图

092.001.0028.108.001.008.01=+?=+=T n δ,kN 4.636.69092.0Ek n n =?==?F F δ

kN 99.20)092.01(36.698

12004120041200)1(n Ek 11

11=-???+??=-=∑=δF H G H G F n j j j kN 99.41)092.01(36.698

12004120081200)1(n Ek 12

22=-???+??=-=∑=δF H G H G F n j j j

(3)求层间剪力

kN 38.694.699.4199.20211=++=?++=n F F F V ,

kN 39.484.699.4122=+=?+=n F F V

(4)验算层间弹性位移 图2 水平地震作用简图 8.9mm 80001/450]H [mm 8m 008.08630/38.69e 1=?=?===?θ (满足)

2.根据表1计算场地的等效剪切波速。

表1

3.根据表2计算场地的等效剪切波速。

表2

4.二质点体系如图3所示,各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别为G 1=600KN ,G 2=500KN ,层

高均为4m 。该结构建造在设防烈度为8度、场地土特征周期T g =0.25s 的场地上,其

武汉科技大学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9 / 10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αmax =0.16(多遇地震)。已知结构的阻尼比为0.05,主振型和自振周期分别为

??????=??????=000.1488.02111)1(X X X ,=1T 0.358s ; ?

?????-=??????=000.1710.12212)2(X X X , =2T 0.156s 。求: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各层的层间地震剪力i V 。

解:0.1,02.0,9.0,05.021===∴=ηηγζ 且s T g 25.0,16.0max ==α

得:116.016.00.1358.025.09

.0max 211=????? ??=???? ??=αηαγT T g 16.016.00.1max 22=?==αηα

第一振型参与系数:

[]{}

[]233.150000

000.160000488.050000000.160000488.0)()(22)1()1()1(1=?+??+?==X M X R M X T T γ 图3 框架示意图

第二振型参与系数:

[]{}

[]233.050000000.160000710.150000000.160000710.1)()(22)2()2()2(2-=?+?-?+?-==X M X R M X T T γ 注:{}?

?????=11R KN X G F 88.41488.0233.1600116.01111111=???==γα

KN X G F 51.71000.1233.1500116.02112121=???==γα

KN X G F 25.38)710.1()233.0(60016.01221212=-?-??==γα

KN X G F 64.18000.1)233.0(50016.02222222-=?-??==γα

各振型地震剪力如图4所示。

组合地震剪力 ∑==n j j S S 1

2

第二层层间剪力: ()KN F F V 90.73)64.18(51.71222222212=-+=+=

第一振型 第二振型 第一层层间剪力: 图 4 地震剪力图(单位:KN ) ()()()KN F F F F V 08.115)]64.18(25.38[)51.7188.41(2222212221111=-+++

=+++=

附:

max a

245.0a ηa 图5 地震影响系数曲线 注:当ξ=0.05时,η1=0.02,η2=1.0,γ=0.9 表3 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n δ)

武汉科技大学电工作业标准答案

第1章第1次 专业 班 学号 200 姓名 一、填空题 1.在电路分析计算中,必须先指定电流与电压的 参考方向 ,电压的参考方向与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以独立地 指定 。 2.若电流的计算值为负,则说明其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 相反 。 3.线性电阻上电压u 与电流i 关系满足 欧姆 定律,当两者取关联参考方向时其表达式为 u=iR 。 4.基尔霍夫定律与电路的 结构 有关,而与 元件性质 无关。 5.KCL 实际上是体现了 电荷守恒定律 或 电流连续性 的性质。 6. KVL 实际上是体现了电压与 路径 无关的性质。 二、选择题 1.电路如图1所示,已知 1 1A i =-,3 2V u =, 131R R ==Ω , 22R =Ω ,则电压源电压 = S u ( B )。 A .7 V B .9V C . 7V - D . 9V - 2.电路如图2所示,已知 1 2A i =-,5 2V u =-, 341Ω R R ==, 52ΩR =,则电流源电流= S i (B )。 A .3 A B .6 A C . 212A R i +() D . 122A R R +() 3.电路如图3所示,电流源功率如何?( B )。 A .发出 B .吸收 C .为零 D .不确定 4.电路如图4所示,10V =-u ,2A i =-,则网络N 的功率为( B ) 。 A .吸收20 W B .发出20W C .发出10W D .发出10W - 三、计算题 1.电路如图5所示,试校核所得解答是否满足功率平衡。(提示:求解电路以后,校核所得结果的方法之一是核对电路中所有元件的功率平衡,即元件发出的总 功率应等于其他元件吸收的总功率)。

武科大外文翻译封面

外文翻译格式要求 一、封面 外文翻译封面格式,见附件7:《外文翻译封面格式》(可在教务处网上下载)。 二、内容 外文翻译要求内容完整,格式规范。版面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5cm;页眉距边界 2cm;页脚距边界1.75cm;页眉加“武汉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外文翻译”或“武汉科 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外文翻译”,字体为三号隶书,居中,单倍行距。每页首行文字的 段前间距为0.5行。一律左侧装订。页码用阿拉伯数字,小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底端居中。 (一)首页 首页第一项:外文论文题目,作者.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起~止页(如果是著作则为:外文著作书名,翻译部分的章节序号,章节名,作者.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起~止页)(原文书写)。 首页第二项:外文论文题目,作者.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起~止页(如果是著作则为:外文著作书名,翻译部分的章节序号,章节名,作者.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起~止页)(中文翻译)。 首页格式见附件8:《外文翻译首页格式(参考)》。 (二)翻译后的中文正文 翻译后的中文正文按原文的章节结构顺序进行翻译,正文用小四号宋体字(西文及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体),行间距1.25倍。 一级标题:标题号1,用小三号黑体字,单倍行距,左对齐,段前段后空0.5行。 二级标题:标题号1.1,用四号黑体字,单倍行距,左对齐,段前段后空0.5行。 三级标题:标题号1.1.1,用小四号黑体字,单倍行距,左对齐,段前段后空0.5行。 四级标题:标题号1.1.1.1,用小四号宋体字加粗,单倍行距,左对齐,段前段后空0.5行。 (三)外文原文附件的格式要求 外文原文作为附件,放在翻译后的中文正文之后,另起一页。 外文原文应为刊物电子版原版的打印件或刊物复印件,A4纸型,要清晰、整洁。 三、打印及装订要求 封面用普通A3纸型白纸打印,对折装订;内容用A4 纸打印。一律左侧装订。装 订顺序为:①封面;②首页;③翻译后的中文正文;④待翻译前的外文原文;⑤封底。

武汉科技大学819机械原理考研真题答案

第 1 页 共 8 页姓名: 报考专业: 准考证号码: 密封线内不要写题2019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试题科目名称:机械原理(□A 卷 ■B 卷)科目代码:819 (参考答案)考试时间: 3小时 满分150分可使用的常用工具:□无 √计算器 √直尺 √圆规(请在使用工具前打√)注意:所有答题内容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考完后试题随答题纸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错选、多选均无分)1. 以下关于机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 .一个机构中有且仅有一个机架 B .平面机构中,移动副引入了2个约束,齿轮副引入了1个约束C .任何机构都可以看成是由若干个基本杆组依次联接于原动件和机架上而构成的D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时所必须给定的运动参数的数目,称为机构的自由度2.以下关于速度瞬心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 .一个平面机构有6个构件,则共有12个瞬心 B .机构中某个构件和机架构成的瞬心一定是绝对瞬心 C .两个互相啮合传动的齿轮的瞬心在过接触点的齿廓公法线上D .一个平面四杆机构中,绝对瞬心和相对瞬心的数目是一样的3.铰链四杆机构的最小传动角出现在 A 的两个位置之一。A .曲柄和机架共线 B .曲柄和连杆共线 C .曲柄和摇杆共线 D .曲柄与机架垂直4. 对心曲柄滑块机构有曲柄的条件是 B 。A .曲柄大于连杆长度 B .曲柄小于连杆长度 C .曲柄等于连杆长度 D .曲柄等于连杆长度的二分之一5.在凸轮机构中,当从动件采用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时, B 。 A . 存在速度突变点而不存在加速度突变点 B . 存在加速度突变点而不存在速度突变点 C . 不存在速度突变点也不存在加速度突变点 D . 不会产生柔性冲击也不会产生刚性冲击6.一对互相啮合的齿轮由于装配误差,使得实际中心距相比标准中心距略有增大,则此时该对齿轮的 A 。A .传动比不变,啮合角变大 B .传动比不变,啮合角不变 C .传动比增大,啮合角变大 D .传动比增大,啮合角不变 7.与标准齿轮相比,正变位齿轮的齿顶高 B 标准值。分度圆齿槽宽 标准值。 A .大于;大于 B .大于;小于 C .小于;大于 D .小于;小于 8.在设计蜗杆蜗轮机构时,若已经确定了蜗杆的模数m 和齿数z 1,蜗杆直径系数q ,蜗轮的齿数 z 2,则其中心距为 A 。 A .m (q +z 2)/2 B .m (z 1+z 2)/2 C .m (z 1+z 2)/2q D .m (q z 1+z 2)/2精都考研h t t p ://w w w .j i n g d u k a o y a n .c o m /武汉科技大学2019年考研专业课真题答案

武汉科技大学“第二课堂”文件及评分细则

武汉科技大学“第二课堂学分”评定和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形式、新途径,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与之相匹配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我校学分制改革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课堂学分是在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进行的旨在加深基础知识,拓宽知识领域,发展科技、文体、艺术等方面的兴趣和才能,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的实践创新活动,经相关部门评审认定后授予相应学分。 第二章第二课堂学分认定范围及认定办法 第三条学生可通过参加各类学术科技活动、学生社团活动、文体活动、投身社会实践及公益工作等获得第二课堂学分。本科学生在校期间除修读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课内学分外,必须取得至少3个第二课堂学分方能毕业。 第四条各类可认定第二课堂学分的项目包括: 1、学院举办的各类学术、科技活动(由国际、国家、省、学校举办的学术、科技竞赛、学科竞赛、科研成果等获奖按照《武汉科技大学“创新学分”评定和管理办法(试行)》规定认定创新学分,第二课堂学分不重复认定); 2、国际级、国家级、省级、校级和院级文化、体育、艺术活动; 3、国家级、省级、校级和院级社会实践活动(不包括教学计划所要求的专业实习、实践教学等环节); 4、国家级、省级、校级和院级志愿服务活动; 5、在各级学生组织中承担社会工作; 6、公开发表的正面宣传学校的新闻通讯作品(在媒体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文学作品、美术及艺术设计作品等按照《武汉科技大学“创新学分”评定和管理办法(试行)》规定认定创新学分,第二课堂学分不重复认定); 7、经学校认定的其他第二课堂活动。

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设计期末考试试题

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设计期末考试试题 专业:机电一体化队别:卷型:A 卷课程名称:机械设计考试日期:考试方式:闭卷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一般工作条件下,齿面硬度HB≤350的闭式齿轮传动,通常的主要失效形式为【】A.轮齿疲劳折断 B. 齿面疲劳点蚀 C.齿面胶合 D. 齿面塑性变形 2.带传动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A.包角α太小 B. 初拉力F0太小 C.紧边与松边拉力不等 D. 传动过载 3.在下列四种型号的滚动轴承中,只能承受径向载荷的是【】A.6208 B. N208 C. 3208 D. 5208 4.下列四种螺纹中,自锁性能最好的是【】A.粗牙普通螺纹 B.细牙普通螺纹 C.梯形螺纹 D.锯齿形螺纹 5.在润滑良好的条件下,为提高蜗杆传动的啮合效率,可采用的方法为【】A.减小齿面滑动速度υs B. 减少蜗杆头数Z1 C.增加蜗杆头数Z1 D. 增大蜗杆直径系数q 6.在圆柱形螺旋拉伸(压缩)弹簧中,弹簧指数C是指【】A.弹簧外径与簧丝直径之比值 B.弹簧内径与簧丝直径之比值 C.弹簧自由高度与簧丝直径之比值 D.弹簧中径与簧丝直径之比值 7.普通平键接联采用两个键时,一般两键间的布置角度为【】A.90° B. 120° C.135° D.180° 8.V带在减速传动过程中,带的最大应力发生在【】A.V带离开大带轮处 B. V带绕上大带轮处 C. V带离开小带轮处 D. V带绕上小带轮处 9.对于普通螺栓联接,在拧紧螺母时,螺栓所受的载荷是【】A.拉力 B.扭矩 C.压力 D.拉力和扭矩

武科大机械设计考试试卷及答案

武汉科技大学年机械设计考试资料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当所受轴向载荷通过(螺栓组形心)时,螺栓组中各螺栓承受的(轴向工作拉力)相等。2.从结构上看,带轮由(轮毂)、轮辐和(轮缘)三部分组成。 3.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接触疲劳强度计算中,以(节点)为计算点,把一对轮齿的啮合简化为两个(圆柱体)相接触的模型。 4.键是标准件,主要分为平键、半圆键、楔键和切向键等。 5.请写出两种螺纹联接中常用的防松方法:(双螺母)和(防松垫圈)。 6.疲劳曲线是在(应力比)一定时,表示疲劳极限 与(循环次数)之间关系的曲线。 γN 7.滚动轴承一般是由外圈、内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组成。按照承受载荷的方向或公称接触角的不同,滚动轴承可分为向心轴承和推力轴承。 8.理论上为(点)接触或(线)接触的零件,在载荷作用下,接触处局部产生的应力称为接触应力。 9.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齿面的磨粒磨损)和(断齿),固通常只进行弯曲强度计算。一般情况下,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点蚀。10.润滑油在某些方面的性能,在润滑油中加入的各种具有独特性能的化学合成物即为(添加剂)。 11.由于(弹性滑动)现象,使带传动的传动比不准确。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为(打滑)和(带的疲劳破坏)。 12.蜗杆传动的主要缺点是齿面间的(相对滑动速度)很大,因此导致传动的(效率)较低、温升较高。 13.传动水平布置时,最好(紧边)边在上,(松边)在下。 N、72308,其中承受径向载荷最大的是 N2308 ;承受轴向载荷最14.轴承6308、2308 大的是 72308 。 15.中轮齿的齿面点蚀,通常首先发生在节线附近靠近齿根处。 16.动压润滑条件不具备,且边界膜遭破坏时,就会出现流体摩擦、 边界摩擦和干摩擦同时存在的现象,这种摩擦状态称为混合摩擦。 17.导向平键连接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工作面的磨损,设计时通过限制工作面间的压强来进行耐磨性计算;半圆键的缺点是键槽对轴强度削弱较大,所以主要适用于轴端。 18. 按国家标准GB/292-93规定,型号7212 C/DB轴承的类型为角接触球轴承,宽度类型为窄 系列,精度等级为 P0 ,公称接触角α = 15 o。 19.稳定磨损阶段长短代表了零件使用寿命的长短 20.螺栓螺柱螺钉性能等级中小数点前的数字代表材料的抗拉强度极限的1/100,小数点后的数字代表材料的屈服极限与抗拉极限之比的10倍 二、选择题 1.下列磨损中,不属于磨损基本类型的是( 3 );只在齿轮、滚动轴承等高副零件上经常出现的是( 2 )。 (1)粘着磨损;(2)表面疲劳磨损; (3)磨合磨损;(4)磨粒磨损。 2.对于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其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主要取决于( 4 );其表面接触疲劳强度主要取决于( 1 )。 (1)中心距和齿宽;(2)中心距和模数; (3)中心距和齿数;(4)模数和齿宽。 3.性高且对轴的削弱又不大的键联接是( 1 )联接。 (1)普通平键;(2)半圆键;(3)楔键;(4)切向键。

武汉科技大学普通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武汉科技大学普通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武科大教〔2012〕40号 为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章入学与注册 第一条按照国家招生规定,经我校正式录取的新生,由本人持录取通知书和有关证件,按学校要求和规定期限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报到者,应事先向学校请假。请假时间不得超过两周。未经准假或请假逾期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二条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复查合格并办理缴费手续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经复查不符合录取条件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学籍者,一经查实,取消学籍。 第三条对患有疾病的新生,经校医院或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下同)诊断不宜在学校学习的,经学校批准,可允许保留入学资格一年。 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不具有学籍,不享受在校学生和休学学生待遇,并应当在批准后的十个工作日内办理离校手续,学校退还其已交的有关费用。不按期离校者,取消入学资格。 因身体原因保留入学资格期满的学生,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校医院或学校指定的医院复查合格后,可重新办理入学手续;复查不合格或逾期不办理申请入学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四条学生在校期间,应在每学期开学报到注册日期内,按《武汉科技大学普通本科生注册管理办法》,持学生证到所在学院办理注册手续。 第二章学制与学习年限 第五条基本学制按专业不同分为四年制或五年制。 第六条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学生可申请提前毕业或延长学习年限。基本学制为四年的专业,学生在校学习年限为3~6年(含休学);基本学制为五年的专业,学生在校学习年限为4~7年(含休学)。学生应征入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或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可保留学籍至退役后一年,服役期间不计入最长学习年限。退役后应按规定及时办理入学手续,否则作自动退学处理。 第七条提前达到毕业要求的学生,可申请提前毕业;不能在基本学制年限内达到毕业要求者,可申请延长学习年限。学生提前毕业或延长学习年限一次以一个学期为单位,并按照学校有关规定缴纳专业学费和其它相关费用,办理注册及有关手续。 第三章纪律与考勤 第八条学生应自觉遵守学习纪律。因病或其它原因不能参加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活动者,必须办理请、销假手续。

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助教管理办法

附件6 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助教管理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提高研究生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能力,推进学校学分制改革,规范研究生助教管理,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基本原则 研究生助教工作遵循“按需设岗,择优聘用,严格考核,按劳付酬”的原则,按照“个人申请、导师同意、学院审核、学校批准”的程序进行,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家庭困难的研究生。每个研究生每学期只能申请一个助教岗位,且不能同时兼任助管工作。 二、岗位设置 1、各学院根据教学实际,可在32学时及以上的本科生必修课程中设置研究生助教岗位。 2、设置助教岗位的课程,其主讲教师原则上要求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 三、申请条件 申请助教岗位的研究生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全日制在校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原则上三年级的硕士研究生不担任研究生助教工作; 2、必须修读过所承担助教工作的课程且能胜任助教工作; 3、课程学习成绩良好,在读期间无违反校纪校规行为。 四、岗位职责 研究生助教要接受主讲教师的指导,服从主讲教师的工作安排,主动与主讲老师沟通,及时了解教学进度和内容,积极开展助教工作,主要包括: 1、承担理论课程辅导工作,协助做好组织讨论、答疑、批改作业等工作,其中:组织讨论、答疑每周不少于1次,每次时间不少于2小时;每次批改作业比例不低于主讲教师要求。

2、承担实践课程辅导工作,按照主讲老师要求,全程参与协助完成指导实验、批改实验报告、组织实习和社会调查等工作。 3、其他与教学课程建设相关的工作,但不允许替代主讲教师授课。 五、岗位考核 1、研究生助教要服从各设岗学院的工作安排,虚心向主讲教师学习,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努力完成工作任务。 2、各设岗学院要对上岗研究生助教加强培训和管理,严格考核。研究生助教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各设岗学院可以解除其聘用关系,并报研究生院备案:(1)无故未完成授课老师布置的工作任务2次以上; (2)不能履行岗位职责; (3)受到学校纪律处分。 3、课程结束后,研究生助教应向主讲教师递交工作小结和《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助教岗位考核表》,由主讲教师对研究生助教提出考核意见,各设岗学院组织考核,考核结果汇总上报研究生院。 六、岗位酬金 学校按规定核算研究生助教工作量,助教工作考核合格者,按照工作量核发助教酬金。 1、工作量计算方法 研究生助教工作量=计划学时×学时系数K1×授课课堂人数系数K2×40% (1)学时系数K1计算方法为: K1=1 (X=1);K1=0.85(X=1.5);K1=0.7(X=2);K1=0.65(X=2.5) K1=0.6(X≥3) 其中:X=计划学时数/32 (2)授课课堂人数系数K2计算方法为: K2=1 (X≤1) K2=X×(1.3-0.3X) (13)

武汉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1)

武汉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和《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函…2012?2号)以及《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鄂教高函…2012?29号)精神,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地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特制定本管理办法。第二章立项原则第二条注重过程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应注重实践创新研究过程。引导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实验实训、组建实验实训设备、实施实验实训、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组织实

施能力。第三条注重实践创新。鼓励学生结合学科专业,从自身所长与兴趣出发,积极参与实验实践活动,在探索、研究、创新的实践训练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第四条注重切实可行。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重点资助思路新颖、目标 明确、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实施条件可靠的项目。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不得与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重复;项目负责人每次只能牵头一个项目,一般不能同时在不同项目之间交叉申报;承担上年度项目尚未验收或验收未通过的学生和指导教师,不得继续申报。第五条注重兴趣驱动。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不限学科专业,在导师指导下根据学生兴趣选题。第三章选题范围第七条以实验室建设、开放实验室、实训或实习基地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与训练项目开发、研究等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为主要来源。第八条教师科研与技术开发(服务)课题中的子项目,发明、创作、设计等制作项目,专业性研究及创新项目,创业计划与职业规划创新项目,社会

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课后答案教材

第2章习题 2-5计算题2-5图所示各机构的自由度。并指出图中的复合铰、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 n=7; P i=10; P h=O,n=7; P i=10; P h=O, F=3 7-2 10 = 1 F=3 7-2 10 = 1 c)n=3; P i =3; P h=2,F=3 3 -2 3-2 = 1 d)n=4; P i=5; P h=1,F=3 4 -2 5-1 = 1 f) n=9; P=12; F h=2,F=3 9 -2 12-2 = 1 B处存在局部自由度,G或G'处存在虚约束, 解答:a) b)

C处存在局部自由度,I处存在复合铰链

第3章习题 3- 3题3-3图所示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 BC=100mm , CD=70mm , AD=60mm , AD 为机架。试问: (1) 若此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且 AB 为曲柄,求AB 的最大值; (2) 若此机构为双曲柄机构,求 AB 最小值; (3) 若此机构为双摇杆机构,求 AB 的取值范围。 解:(1)根据题意:AB 为最短杆,且满足杆长之和条件,即: AB+ BC < CD+ AD ,得:AB < 30mm , AB 杆最大值为 30 mm 。 (2) 若此机构为双曲柄机构,那么 AD 一定为最短杆,即: AD+ BC 90mm ,AB 杆最小值为 90 mm 。 (3) 若此机构为双摇杆机构,则可判定该机构不满足杆长之和条件, 分三种情况讨论: 其一:AB 是最短杆,则有:AB+ BC >CD+ AD , 得:60 > AB > 30; 其二:AB 不是最短杆也不是最长杆,则 AD 为最短杆,有:AD+ BC > AB+ CD ,得: 90>AB >60; 其三:AB 是最长杆,则有:AD+ AB > BC+ CD ,得:AB > 110, 又为了满足该机构能成为一个四杆机构,需保证: AB v BC+ CD+ AD=230, 即 230 > AB > 110。 综上所述,AB 的取值范围为:AB € (30,90) U (110,230)。 D 题3-3图

武汉科技大学电路2005—2010年考研真题试题(含标准答案)

武汉科技大学 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 一、电路如图1所示,列出结点电压方程,并求出受控源的功率。(15分) 二、电路如图2所示,N为无源线性电阻网络,A I V U2 , 12 S S = =。当'1 1-端口开路时,网络获得功率W 16;当'2 2-端口短路时,网络获得功率W 16,且A I5.0 2 - =;当 S S ,I U共同作用时,它们各自发出多少功率。(15分)三、正弦交流电路如图3所示,已知, 150 1 V U=设R R R R= = = 3 2 1 ,且三个电 阻的功率250 3 2 1 W P P P= = =,试求: (1)电阻 3 2 1 , ,R R R;(5分) (2)电压 2 U;(5分) 课程名称:电路理论 说明:1.适用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控制与应用 2.可使用的工具:计算器、绘图工具 3.答题必须另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3) 电感器、电容器的复阻抗C L X X , 各为多少。(5分) 四、已知电路如图4所示,试求电流2 I 。(15分) 五、正弦稳态电路如图5所示, 已知同相与 i u S ,且V t u S )10cos(1003=,, 2 , 8 , 5 , 2021H M H L H L R ===Ω= 试求电容C 和电流 i 。(15分) 六、电路如图6所示, Ω=++=90 , ] 50cos2 cos 180100[)( 1111L V t t t u S ωωω, Ω=Ω=1201 ,30121C L ωω,试求)( )( ),( ),(21t i t i t u t u R 和。(15分) 七、 电路如图7所示,设 ,0)0( ,0)0(==C L u i 试求电路中的响应0),(≥t t u C (15 分) 八、电路如图8(a )所示,H L 5.0=,N 为无源线性电阻网络,当V t t u S )()(ε=

新版《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组编 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

第2章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 2-1画运动简图。 2-2 图2-38所示为一简易冲床的初拟设计方案。设计者的思路是:动力由齿轮1输入,使轴A 连续回转;而固装在轴A 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将使冲头4上下运动以达到冲压的目的。 4 3 5 1 2 解答:原机构自由度F=3?3- 2 ?4-1 = 0,不合理 ,

2-3 试计算图2-42所示凸轮—连杆组合机构的自由度。 b) a) A E M D F E L K J I F B C C D B A 解答:a) n=7; P l=9; P h=2,F=3?7-2 ?9-2 =1 L处存在局部自由度,D处存在虚约束 b) n=5; P l=6; P h=2,F=3?5-2 ?6-2 =1 E、B处存在局部自由度,F、C处存在虚约束2-4 试计算图2-43所示齿轮—连杆组合机构的自由度。 B D C A (a) C D B A (b) 解答:a) n=4; P l=5; P h=1,F=3?4-2 ?5-1=1 A处存在复合铰链 b) n=6; P l=7; P h=3,F=3?6-2 ?7-3=1 B、C、D处存在复合铰链 2-5 先计算如图所示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并指出图中的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

A B C D E 解答: a) n=7; P l =10; P h =0,F=3?7-2 ?10 = 1 C 处存在复合铰链。 b) n=7; P l =10; P h =0,F=3?7-2 ?10 = 1 B D E C A c) n=3; P l =3; P h =2,F=3?3 -2 ?3-2 = 1 D 处存在局部自由度。 d) n=4; P l =5; P h =1,F=3?4 -2 ?5-1 = 1 A B C D E F G G' H A B D C E F G H I J e) n=6; P l =8; P h =1,F=3?6 -2 ?8-1 = 1 B 处存在局部自由度,G 、G'处存在虚约束。 f) n=9; P l =12; P h =2,F=3?9 -2 ?12-2 = 1 C 处存在局部自由度,I 处存在复合铰链。

武汉科技大学通信电子电路期末试卷+答案教学总结

试题纸A -1 - 课程名称:通信电子线路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07级 考生学号:考生姓名: 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无需使用计算器 一、单项选择(2' *12=24分) 1、根据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由于RL减小,当高频功率放大器从临界状态向欠压区 变化时。 (A)输出功率和集电极效率均减小(B)输出功率减小,集电极效率增大 (C)输出功率增大,集电极效率减小(D)输出功率和集电极效率均增大 2、作为集电极调幅用的高频功率放大器,其工作状态应选用。 (A)甲类状态(B)临界状态(0 过压状态(D)欠压状态 3、对于三端式振荡器,三极管各电极间接电抗元件X(电容或电感),C、E电极间接电抗 元件X1,B、E电极间接X2,C B电极间接X3,满足振荡的原则是。 (A)X1与X2性质相同,X1、X2与X3性质相反 (B)X1与X3性质相同,X1、X3与X2性质相反 (C)X2与X3性质相同,X2、X3与X1性质相反 (D)X1与X2、X3性质均相同 4、在常用的反馈型LC振荡器中,振荡波形好且最稳定的电路是。 (A)变压器耦合反馈型振荡电路(B)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C)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D)西勒振荡电路 5、为使振荡器输出稳幅正弦信号,环路增益KF(j oo)应为。 (A)KF(j o )= 1 (B)KF(j o )> 1 (C)KF(j o)v 1 (D)KF(j o )= 0 6、单音正弦调制的AM?幅波有个边频,其调制指数ma的取值范围是 (A) 1、(0,1) (B) 1、(-1,1) (C) 2、(0,1) (D) 2、(-1,1) 7、某已调波的数学表达式为u( t) = 2(1 + Sin(2 nX 103t))Sin2 nX 106t,这是一个(A)AM 波(B)FM 波(C)DSB 波(D)SSB 波 8、在各种调制电路中,最节省频带和功率的是。 (A)AM电路(B)DSB电路(C)SSB电路(D)FM电路

C++作业 武汉科技大学机械学院研究生

姓名: 班级: 学号: 完成日期:2014.02 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

任务一开发一个计算器程序 一软件功能 开发一个计算器软件,要求是基于对话框的应用程序,至少具有加、减、乘、除四个基本功能。在此基础上扩展平方、开方、三角函数等功能。对话框是最重要的用户界面元素之一,是与用户交互的重要手段,可用于捕捉用户的输入信息或数据。通过计算器软件开发,主要培养学生熟悉使用C++编写基于对话框的应用程序,同时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计算器界面的实际案例中,增进对C++认识和运用。 二软件设计 设计基于对话框的计算器软件,该计算器软件可以实现加、减、乘、除、平方、开方、正弦、余弦、正切、对数函数的功能。基本操作流程如下: (1) 用MFC AppWizard 创建一个基于对话框的应用程序。 (2) 再根据“计算器”的要求设计对话框的相关属性。 (3) 添加和布局所需类型的控件,如组框、按钮、编辑框、静态文本等,并对各种控件进行属性设置(如ID号等)和布局安排。 (4) 在创建基本对话框时,一个基于对话框资源模板的对话框类CCalculatorDlg 就创建好了。 (5) 添加对话框映射函数和代码,添加成员变量m_first,m_second,m_result, m_operator (6) 编译,运行计算器软件程序,实现各种功能。 三软件实现过程 1. 用MFC AppWizard 创建一个基于对话框的应用程序,如图1.1 所示

图 1.1 基于对话框的应用程序 2. 添加对话框,并布局对话框上的控件,设置各个控件的属性,如图1.2所示 图1.2 基于对话框的计算器界面

武汉科技大学机械学院毕业实习报告

毕业实习报告 学院机械自动化学院 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学号_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____日期_

毕业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对于机械专业的学习,在实际生产中,要求要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所以在平时的理论学习环节中,穿插现场的实习,这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显得弥足珍贵,珍惜这来自不易的机会,初步了解实际生产中的工艺等相关知识。毕业实习的目的是结合毕业设计课题内容,通过深入到企业的生产实际当中,通过观察生产工艺、走访工人师傅和专业技术人员、记录加工工序、测绘产品结构、收集产品资料等手段,了解与毕业设计有关的设计知识和生产知识,学习机械工艺、控制技术及管理知识,特别是现场进行模具的拆装,了解普通模具的种类及工作原理,进而巩固所学理论知识,获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实际知识,增强感性认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培养初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收集毕业设计所需要的设计资料,为毕业设计的顺利进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安排 2月20日武汉市第轻工业学校 2月24日武汉市第二轻工业学校

2月25日湖北鄂丰模具有限公司 三、实习内容简介 从最基本的模具拆装以及简绘模具草图,然后到模具的安装与调试,最后深入到企业了解机械企业生产的基本方法,认识机械零配件生产的相关过程、工艺流程、检验、装配。认识塑料模具的生产方法和基本知识,模具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它们各自的作用。通过现场的生产实践,查阅图纸,读懂图纸,进而掌握模具的工作原理,以为随之而来的毕业设计积累素材。更加进一步了解机械学科的基本知识,提升自身的技能和知识储备,为今后从事的行业积累知识。 (一)、2月20日武汉市第轻工业学校进行模具的拆装与测绘 学校模具中心介绍:数控实训基地和模具技术中心,现已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建成实训场所8000 M2、拥有数控加工中心、线切割机床、电火花成型机床、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快速成型机床、真空注型机和数控系统综合实验台等各类教学实训设备140余台套以及先进的CAD/CAM专用机房、车、铣、刨、磨设备齐全的金工实习车间,是西门子、华中数控培训系统应用合作伙伴单位,成为集教学、实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首先学校的指导老师进行模具的讲解,主要包括简单模具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然后着重讲了模具拆装的一般方法,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首先最基本的原则:先拆后装,后拆先装。即遵循此拆装的顺序,先拆的部件在装配的时候,放在后面转。还有在拆定位的原件时,要充分了解模具的基本结构,要做到先拆的定位原件解除定位作用,不要影响后续的拆卸。如模具上的定位销和定位螺钉,在实际拆卸中,先拆定位销,之后才不影响后续的作业。 再者就是在拆装的具体操作问题,如拆装工具的使用。在拆装模具时可一手将模具

武科大机械设计考试试卷与答案

科技大学年机械设计考试资料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当所受轴向载荷通过(螺栓组形心)时,螺栓组中各螺栓承受的(轴向工作拉力)相等。2.从结构上看,带轮由(轮毂)、轮辐和(轮缘)三部分组成。 3.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接触疲劳强度计算中,以(节点)为计算点,把一对轮齿的啮合简化为两个(圆柱体)相接触的模型。 4.键是标准件,主要分为平键、半圆键、楔键和切向键等。 5.请写出两种螺纹联接中常用的防松方法:(双螺母)和(防松垫圈)。 6.疲劳曲线是在(应力比)一定时,表示疲劳极限 与(循环次数)之间关系的曲线。 γN 7.滚动轴承一般是由外圈、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组成。按照承受载荷的方向或公称接触角的不同,滚动轴承可分为向心轴承和推力轴承。 8.理论上为(点)接触或(线)接触的零件,在载荷作用下,接触处局部产生的应力称为接触应力。 9.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齿面的磨粒磨损)和(断齿),固通常只进行弯曲强度计算。一般情况下,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点蚀。10.润滑油在某些方面的性能,在润滑油中加入的各种具有独特性能的化学合成物即为(添加剂)。 11.由于(弹性滑动)现象,使带传动的传动比不准确。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为(打滑)和(带的疲劳破坏)。 12.蜗杆传动的主要缺点是齿面间的(相对滑动速度)很大,因此导致传动的(效率)较低、温升较高。 13.传动水平布置时,最好(紧边)边在上,(松边)在下。 N、72308,其中承受径向载荷最大的是 N2308 ;承受轴向载荷最14.轴承6308、2308 大的是 72308 。 15.中轮齿的齿面点蚀,通常首先发生在节线附近靠近齿根处。 16.动压润滑条件不具备,且边界膜遭破坏时,就会出现流体摩擦、 边界摩擦和干摩擦同时存在的现象,这种摩擦状态称为混合摩擦。 17.导向平键连接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工作面的磨损,设计时通过限制工作面间的压强来进行耐磨性计算;半圆键的缺点是键槽对轴强度削弱较大,所以主要适用于轴端。 18. 按国家标准GB/292-93规定,型号7212 C/DB轴承的类型为角接触球轴承,宽度类型为窄 系列,精度等级为 P0 ,公称接触角α = 15 o。 19.稳定磨损阶段长短代表了零件使用寿命的长短 20.螺栓螺柱螺钉性能等级中小数点前的数字代表材料的抗拉强度极限的1/100,小数点后的数字代表材料的屈服极限与抗拉极限之比的10倍 二、选择题 1.下列磨损中,不属于磨损基本类型的是( 3 );只在齿轮、滚动轴承等高副零件上经常出现的是( 2 )。 (1)粘着磨损;(2)表面疲劳磨损; (3)磨合磨损;(4)磨粒磨损。 2.对于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其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主要取决于( 4 );其表面接触疲劳强度主要取决于( 1 )。 (1)中心距和齿宽;(2)中心距和模数; (3)中心距和齿数;(4)模数和齿宽。 3.性高且对轴的削弱又不大的键联接是( 1 )联接。 (1)普通平键;(2)半圆键;(3)楔键;(4)切向键。 4.轮传动中,轮齿的齿面疲劳点蚀,通常首先发生在【 D 】A.齿顶部分 B. 靠近节线的齿顶部分

08030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08030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320) B+等 (96个):中北大学、南京工程学院、上海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辽宁工业大学、长春工业大学、沈阳化工学院、西安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济南大学、河海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三峡大学、华东交通大学、西华大学、南昌大学、北京工商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大连工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扬州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江西理工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汕头大学、淮海工学院、烟台大学、重庆工学院、沈阳航空工业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天津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学院、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沈阳建筑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江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青岛大学、武汉工业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五邑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广西大学、西安石油大学、湖南工程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新疆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北方工业大学、盐城工学院、郑州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徐州工程学院、佳木斯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通大学、长春工程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北华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河北工程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苏州大学、河北理工大学、湖南理工学院、西安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机械工业学院、中原工学院、北京物资学院、四川理工学院、深圳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春大学、大庆石油学院、河北农业大学 B等 (96个):吉林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延边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西工学院、常州工学院、吉林化工学院、石家庄铁道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黑龙江科技学院、宁夏大学、江汉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沈阳农业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湖南科技大学、长沙学院、安徽工程科技学院、西南林学院、浙江海洋学院、成都学院、山西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淮阴工学院、厦门大学、湖南工业大学、齐齐哈尔大学、宝鸡文理学院、湖北师范学院、徐州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大连大学、东北电力大学、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浙江科技学院、茂名学院、广东海洋大学、温州大学、厦门理工学院、集美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上海海事大学、襄樊学院、大连民族学院、大连水产学院、贵州师范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西安工程大学、江苏科技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江苏

武汉科技大学普通本科学生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

武汉科技大学普通本科学生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 武科大教〔2012〕41号 第一条为做好我校普通本科学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以及湖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学士学位授予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批准的有权授予学士学位的专业和授予类别办理。 第三条我校普通本科毕业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学习成绩优良,并符合本细则规定的条件,可授予学士学位。 第四条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应做到坚持标准,严格要求,保证质量。 第五条凡符合第三条的普通本科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达到下列条件者,可授予相应专业的学士学位: (一)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三)修完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含实践教学环节),考核全部合格,取得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达到毕业要求; (四)本专业培养方案要求的课程学分的平均学分绩点达到2.0及以上; (五)外语等级考试成绩达到以下标准: 1.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达到425分(外语类、艺术类学生和高水平运动员除外); 2.英语专业的学生,专业英语四级(TEM4)达到合格,或全国大学生英语考试六级(CET6)达到425分; 3.非英语的其他外语专业的学生,本专业外语等级考试四级(如专业德语四级PGG)达到合格,或本专业的全国大学生外语考试六级(如全国大学生德语考试六级CGT6)达到合格; 4.艺术类专业学生、高水平运动员,湖北省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PRETCO-A)成绩达到60分,或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成绩达到425分; 5.非英语语种(即小语种)的学生参照以上要求执行; 6.外语等级考试成绩必须为在校期间取得,在其他高校或校外机构参加考试取得的成绩或所取得的合格证书不予认可。从其他高校考入我校的“专升本”学生的外语等级考试成绩,须出具原就读学校的证明材料。 第六条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不能授予学士学位: (一)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受到刑事处罚者; (二)在校期间因考试舞弊受到留校察看处分者;

武汉科技大学机械的培养计划

武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表 课程性质课 程 类 别 课程名称课程编码 学 分 学时数课 外 实 践 周 数 /学 时 开课学期 操 作 总 学 时 数 讲 课 学 时 实 验 学 时 08-09学 年 09-10学 年 10-11学年11-12学年 1 2 3 4 5 6 7 8 必修公 共 基 础 课 思想道德修 养与法律基 础 0601009 3 54 44 0 10 54* 毛泽东思想 与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概论 0603016 6 108 72 0 36 108*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0605009 3 54 44 0 10 54* 中国近现代 史纲要 0606007 2 36 28 0 8 36* 大学计算机 基础 1303072 3.5 64 36 0 64 计算机程序 设计基础 1303073 3.5 64 40 0 64 大学英语听 说(一) 1401832 2 32 32 0 32* 大学英语读 写(一) 1401833 2 32 32 0 32* 大学英语听 说(二) 1401834 2 32 32 0 32* 大学英语读1401835 2 32 32 0 32*

写(二) 大学英语听 说(三) 1401836 2 32 32 0 32* 大学英语读 写(三) 1401837 2 32 32 0 32* 大学英语听 说(四) 1401838 2 32 32 0 32* 大学英语读 写(四) 1401839 2 32 32 0 32* 体育(一) 1501882 1.5 32 32 0 32* 体育(二) 1501883 1.5 34 34 0 34* 体育(三) 1501884 1.5 32 32 0 32* 体育(四) 1501885 1.5 34 34 0 34* 军事理论9901011 2 36 36 0 36* 专业基础课工程材料学0202014 1.5 28 24 4 28* 机械设计0304003 3.5 64 58 6 64* 机械原理0304007 3 54 54 0 54* 机械制造基 础 0304009 2 36 36 0 36* 机制工艺学0304012 3.5 64 58 6 64* 专业英语 (一) 0304030 1 18 18 0 18 机械原理实 验 0304040 1 18 0 18 18 控制原理0305005 2.5 46 40 6 46* 流体力学0305007 1.5 28 24 0 28* 液压传动0305013 3 54 44 12 54* 机械工程测 试技术 0307002 2.5 46 36 10 4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