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7.7《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教案2(北师大八年级上)

物理:7.7《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教案2(北师大八年级上)

物理:7.7《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教案2(北师大八年级上)
物理:7.7《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教案2(北师大八年级上)

第七节探究运动和力关系第二课时

进行探究实验: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它的摩擦阻力的作用.小车从运动状态变为静止状态.

【制定计划】 并思考以下问题: 1.每次实验小车都要从同一高度滑下,为什么? 2.三种不同的材料,目的

是为什么? 3.实验中是否要用同一辆小车?

【收集证据】 【分析与结论】

先向学生介绍实验装置,并演示实验.并说明实验的条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指导学生按照教材图7-32安装实验器材,

按上述计划,进行实验操作,并将实验的结果填在下表中. 接触面

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 毛巾 棉布 木板

教师介绍:300多年前,著名的物理学家伽利略就是通过这样的实验推理得出运动物体不受阻力时的运动状态的.后来笛卡尔又推出,运动的运动物体不受阻力时不仅速度的大小不变,并将沿原来的方向匀速运动下去.

学生讨论. 这样就保证了小车到达B 处开始水平运动时的速度相同; 便于比较. 用同一辆小车. 同学们安装好器材后;开始做实验.

小车三次都在斜面上的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到水平面上;每

次水平面的表面不同,第一次在水平面上铺毛巾,第二次换成铺棉布,第三次就是木板.比较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情况在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分析: ①三次实验,小车最终都

静止,为什么? ②三次实验小车运动的距离不同,这说明什么问题?

③小车运动的长短与它受到的阻力有什么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