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析阿尔班《威尼斯狂欢节幻想变奏曲》

简析阿尔班《威尼斯狂欢节幻想变奏曲》

简析阿尔班《威尼斯狂欢节幻想变奏曲》
简析阿尔班《威尼斯狂欢节幻想变奏曲》

简析阿尔班《威尼斯狂欢节幻想变奏曲》

摘要:《威尼斯狂欢节》是十九世纪意大利威尼斯地区一首广为流行的民歌。曾被

许多著名作曲家如帕格尼尼、舒尔霍夫、赫尔兹及贝尔迪克特等采用。贝尔迪克特是英国的男爵,他为花腔女高音写的一组声乐变奏曲《威尼斯狂欢节》颇为流行。李斯特也曾将这个曲调用作狂想曲第九首《布达佩斯狂欢节》中的主题。其中,由法国作曲家阿尔班改编的小号版本《威尼斯狂欢节》中的高难的技巧举世公认,成了每个小号高手必须经过的考验,也因此成为现代小号演奏家们必演的曲目之一。

本文通过对《威尼斯狂欢节》的背景介绍,曲式分析,技巧分析,等等方面的介绍,希望对以后的演奏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阿尔班小号分析演奏

1作者简介

1.1阿尔班生平介绍

威尼斯狂欢节的作者约瑟夫·让·巴蒂斯特·洛朗·阿尔班,是以为声名卓著的音乐家,是法国著名的小号演奏家,指挥家,当代小号学派的奠基人。

于1825年2月28日生于法国里昂,16岁进入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师从多维涅学习小号,五年后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以后便开始了他辉煌的演奏家的生涯,32岁开始从事小号教学工作,先后任陆军学校和巴黎音乐学院教授,与此同时,他还但仍乐队以及歌剧的指挥,1837年,他去俄国圣彼得堡担任指挥并以出色的工作获得俄国十字勋章爵士的头衔,1880年,他重新回到巴黎执教。

阿尔班具有卓越的演奏才能,他那优美的音色,娴熟的技巧以及深厚的音

乐修养,使得他在欧洲各国的演出大获成功,他的演奏赋予了小号神奇的生命力,使小号成为了一件极富表现力的独奏乐器,并为越来越多得人所喜爱,在小号艺术的发展史上阿尔班的贡献是划时代的。

1.2对小号演奏法的规范和总结

19 世纪的欧洲,小号技术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小号演奏技术的进步,很多小号演奏家凭借着高超的演奏技术被人们所认识并获肯定。在演奏技巧方面有些人舌头灵敏吐音清楚、速度极快。有的演奏者嘴部肌肉的耐力极佳,有的人高音很高,可以吹出小号音域以外的音高,但是却极少有各种技术都具备的演奏家。在阿尔班著的《小号- 短号教程》中我们能了解到,教材从乐器构造、音域、初学者的发音、气息等基础知识以外,教程中吹奏技术的练习被分成八个章节,每个章节知识点的文字解说都简明扼要,内容涵盖了小号演奏技巧的各个方面。教材由浅入深地对各种小号的演奏技术从理论化、系统化,对各种技术要点、难点逐一的做了详细的说明和讲解,并附以许多针对性的练习曲,根据学习者在练习中自己的需要来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注重了教学的实用性和普及性,充分地表述了自己在小号教学上的理念和构想。

以现在的眼光历史的看待阿尔班提出的方法,在小号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阿尔班先生所提出的一些方法被后来的方法所代替,比如:在阿尔班先生所写的教程中,对于小号好嘴的位置,阿尔班先生主张上少下多,但是这种号嘴的位置已经不被大多数人所使用,况且人种不同,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的嘴唇结构以及肌肉弹性都有较大差异,现在的小号演奏要比当时所需要的力量更大,所以具体什么样的号嘴位置很难要求一致。

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天的小号演奏艺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回头看这本教材,仍旧有很高的价值,目前阿尔班先生所著的教程仍被公认为小号演奏者的必读之物,我们应当历史的看待不同时期音乐家门的作品,阿尔班先生为我们留下的教程对于今天的演奏者的演奏打下良好的演奏基础任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1.3小号独奏作品的创作

在阿尔班教学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的小号曲目和在教学中以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技术方面的要求,有针对的从音乐风格、技术、体裁等方面创作出了如《幻想变奏曲》、《威尼斯狂欢节变奏》、《灿烂的幻想曲》、等作品,这些作品在阿尔班随后的音乐生涯中声名远播,让世界上许多小号演奏者受益匪浅,作品中都有对演奏技术要求甚高的困难乐段,对现在的

小号学习者来说演奏这些作品依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其中一首《威尼斯狂欢节变奏》更是被许多小号演奏家演绎出不同的版本,对小号日后的演奏发展和风格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乐曲背景

威尼斯(Venicn)是意大利著名的的旅游胜地,亚得利亚海西北部重要贸易港口,世界著名的艺术城。艺术家们都喜欢到美丽的威尼斯城游览、作画、开音乐会,参加狂欢节活动。威尼斯一年一度的狂欢节以圣马可广场为中心辐射全城,男女老少身着各色民族服装,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威尼斯狂欢节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狂欢节之一欧洲的狂欢

节据说都起源于古代的神农节。每年的冬去春来之际,人们自动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欢庆新的一年的农事活动开始。而威尼斯狂欢节的起源则还有一

说:公元12世纪,古老的威尼斯城邦共和国日渐强盛,1162年的初春,它战胜附近的阿奎莱亚封建城邦国,称霸一方。为庆祝这一胜利,威尼斯人走上街头高歌欢舞,时到1296年,这个尊崇天主教的城邦国根据宗教节日的安排,正式把一年一度的欢庆活动时间固定下来,即从2月初到3月初之间到来的四旬斋的前一天开始,延续大约两周时间。

《威尼斯狂欢节》是十九世纪意大利威尼斯的一首极为流行的曲调。曾被许多著名作曲家如帕格尼尼、舒尔霍夫、赫尔兹及贝尔迪克特等采用。贝尔迪克特是英国的男爵,他为花腔女高音写的一组声乐变奏曲《威尼斯狂欢节》颇为流行。李斯特也曾将这个曲调用作狂想曲第九首《布达佩斯狂欢节》中的主题。

但是阿尔班先生所写的《威尼斯狂欢节幻想变奏曲》不同于赞美大自然的温情和抒发感伤情绪的浪漫派乐曲,而是以热烈而奔放的音乐形象,反映了意大利人民热爱和平、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精神,表现出作曲家乐观自信、热情豪迈的思想品格。

3曲式分析

《威尼斯狂欢节变奏曲》全曲为,F 大调,6/8 拍,是一首典型的主题变奏曲。引子、主题、四个变奏及结尾七段音乐组成。

1.1前奏

前奏(1——17 小节)在大乐队的演奏下旋律富有幻想性和浪漫主义色彩,强烈的力度使整个前奏显得气势宏伟壮观。

1.2引子

引子(18——49 小节)小快板(allegretto),由小号演奏第一主题旋

律,这个旋律应用的是威尼斯民歌《哦,妈妈》的主题旋律,主题由A、A1、B、B1、四句,带弱起小节,旋律优美动人,色彩明亮、生动活泼。表现出威尼斯人载歌载舞,欢庆热烈,激动不已的节日心情。

1.3主题

主题(58——90 小节)主题节律活泼跳跃、生动活力。音色明亮、情绪激昂,描写明媚透亮、华丽庄严的景色。浪漫主义时期是旋律、音色、和声节奏、表现形式并重的时期,尤其是在乐曲的旋律性上比古典主义时期优美许多。使人听后犹如心中流淌着火一般的感情。第一句、第二句节奏型相同,第三句、第四句稍加变化。采取了吐奏跳进、吐连结合、连奏级进、保持住火热的态势从节奏上讲,第一、二句相同,三、四句再变又增加了新意。为下面的变奏部分最好铺垫的准备。

1.4 Var I

Var I(98——130 小节)(98——105 小节)十六分音符三连和八度大跳音型造成鲜明对比,突出重拍加深三拍子印象,(106——111小节)以快速的三十二分音符半音音阶下行进行,充分地体现了小号的双吐技巧的灵活和轻盈的特性,(112——130 小节)变奏采取三十二分音符分解和弦上琶音,和下行分解和弦形成呼应,加以力度上的对比强烈,音色华丽,描写舞步轻盈、旋转如飞的场景。这也是小号演奏技巧方面是有一定的难度性的乐段。

1.5Var II

Var II(148——170 小节)Var II 与 Var I 的音型上基本相同,只是Var I 的演奏技巧是双吐、Var II 全段为三吐的音阶式音型,在部分音符上加以重音要求,突出力度上变化和情绪上不同。

1.6Var III

Var III(179——211 小节)(179——194 小节)曲调优美舒展,乐曲缓慢中带有点自由的节奏,和前面两段快速的变奏乐段形成强烈的对比,它好像威尼斯城里弯弯曲曲的小河,

静静地围绕全城汇入地中海一样,源远流长,叙说许多动人的故事。(194——211 小节)递进式的速度是由慢到快,最后以音阶式的上、下行音型结束这段变奏,为下段的快速变奏做好准备。

1.7VarIV

7VarIV(229——249 小节)每一组音符作八度跳进处理,低处上跳、高处行走,有种谐谑的曲风,乐观而幽默,轮流交错产生一种新奇、神秘的艺术效果。全段采取快速连奏的变奏手法,每拍的第一个作为重音,以强调主题的框架音,使得旋律更加连贯、情绪更加的欢快热烈,在尾声处以一个短小的华彩段结束全曲。

4演奏提示

1.1 Var I

Var I的演奏主要是以双吐为主、吐连编排与颤指等技巧。在演奏中因注意变化音的变化,刚开始练习双吐时要有意思地将后面的“卡”字发音重一点,强一点,这样练熟后加快速度两音的力度才能均匀,要使人听起来非常清晰,轻巧灵活。

在本乐段的前两乐句中出现了多次八度大跳,如谱例中出现的那样,在演奏是要特别注意气息和嘴唇的配合,要把大跳的两个音演奏的准确,如果没有把握,可以先练习阿尔班先生所编写的《教程》

中的音程部分,本人认为那是小号基本功中最难的部分,同时我也很感谢阿尔班先生在一百多年前就将他作为一项单独的技术单独编写练习曲。

在本乐段第十小节处出现了连续快速的双吐下行半音阶

在演奏时要注意气息的连贯,要注意手指和舌头的配合,在练习的初期,一定要慢速练习,用慢速的练习,让舌头.手指.气息充分的配合,然后再慢慢加速,然后在快速演奏时,一定要注意气息的饱满,要吹奏时,要把口腔有意识的张开,让气息更加顺畅的通过。

1.2 Var II

Var II主要技巧是三吐的演奏上,要求在三吐的练习中用舌头把三个音的力度摆均匀。速度连贯,同度的三吐音好练习,最难的和双吐一样还是跳跃音乐段就需要演奏多加练习。这里是全曲技法重点练习的地方。

在本乐段中出现的节奏中,有许多“三四转换”

在练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节奏的变化。

在本乐段中的主要技巧是三吐,有同音反复的

还有以音阶或者半音阶形式出现的三吐

这两种三吐要区别对待,后者要比前者相对困难一些,

1.3 Var III

Var III是一种吐、连结合的三吐演奏技法,是纯属古典技法,要求特别严格,节奏非常平均,手指指和舌头协调一致吐奏要短促。这里是全曲技法第二处难点。

在本乐段中,有大量类似于上例中的连音和吐音交替出现的情况,在演奏中,要注意演奏清晰,在规整节奏中,要注意音头和重音的处理。

1.4 VarIV

VarIV 是全曲中最难得一段,高音要求轻巧准确到位,低音要求用重音演奏,清晰突出,连奏要活泼欢动。对手指的灵活性、和嘴部肌肉的松紧调解一致性要求非常高,除了要求慢

练以外,还要增加练习时间来巩固练习。

在练习时,可以先吹低音,将低音旋律记熟,然后在加上上声部的装饰旋律,也可以将阿尔班先生所编写的《教程》中的《回音的准备练习》章节作为准备练习,在演奏的过程中,尽量追求上下两声部独立,清晰。

《威尼斯狂欢节变奏曲》,那威尼斯的神韵,狂欢节的热烈气氛,高尚的艺术情趣,给人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我们从中获得高质量的审美享受的同时,它以丰富的音乐内涵和对小号技艺发展的贡献载入史册,成为浪漫乐派小号曲的经典之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