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法律、法规重要知识点汇总

安全法律、法规重要知识点汇总

安全法律、法规重要知识点汇总
安全法律、法规重要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法律规范由假定、处理和制裁3个要素构成。假定是指适用法律规范的基本条件,处理是指行为规范本身的基本要求,制裁是指对违反法律将导致的法律后果的规定。

我国社会主义法对人的效力,采用属人主义和属地主义相结合的原则。

我国社会主义法属于成文法范畴

法律效力层级划分: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

从法的不同层级上,上位法大于下位法。从法的同一层级上,特殊法优于普通法。从法的内容上,单行法大于综合法。

法律所谓的生产经营单位,是指所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基本生产经营单元(公司、企业、社会组织、个体工商户、公民)

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权责统一、诚实守信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中心是依法办事。

有法必依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心环节。

按照法的创立和表现形式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按照效力范围分为特殊法和一般法。

安全生产法的基本原则:人身安全第一的原则、预防为主的原则、权责一致的原则、社会监督综合治理的原则、依法从重处罚的原则。

第二章

安全生产法确定了综合监管与专项监管相结合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必须是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决策人。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职责: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职责: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安全生产隐患。5、组织并制定本单位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6、及时如实报告安全生产事故。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基本方针

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开除、降级、降职、撤职

安全警示标志:图形、符号、文字、色彩

重大危险源管理:1.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2.定期进行检测检验、评估、监控。3.制定应急预案和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4.备案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从业人员的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办理工伤社会保险

安全生产工作近期目标是:遏制重大特大事故,预防和减少一般事故。

事故调查处理的原则应当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不按照安全生产法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须投入的资金,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有前款违法行为造成安全生产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撤职处分,对个人经营投资者处2-20万罚款。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未按照安全生产法规定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给予撤职处于或者2-20万元罚款。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依照前款规定受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5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责任的,该协议无效。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2-10万罚款。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

擅离职守或逃匿的,给予降职、撤职的处分,对逃匿的处15日以下的居留。

工会参加安全管理和监督的权利:工会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

安全生产中介服务的性质及特征:独立性、服务性、客观性、有偿性、专业性。

各类生产经营单位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和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各类生产经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公民、其他生产经营单位)

安全投入的决策和保障:1.按照公司法成立的公司制生产经营单位,由其决策机构董事会决定安全生产投入的资金。2.非公司制生产经营单位,由其主要负责人决定安全投入的资金。3.个人投资并由他人管理的生产经营单位,由其投资人即股东决定安全投入的资金。

必须配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专职管理人员的行业:建筑施工、矿山开采、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单位。除危险行业生产经营单位以外的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置专职管理人员。300人以下的可以不设专门机构,但应当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委托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建筑施工单位、矿山开采单位的主要单位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有关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必须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

爆破、吊装等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的规定:1.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2.确保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交叉作业的安全管理: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的安全管理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个人。生产经营项目、场所有多个承包、承租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从业人员的人身保障权利:1.获得安全保障、工伤保险和民事赔偿的权利。2.得知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的权利。3.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的批评、检举和控高权利。4.拒绝强令冒险作业和违章指挥。5.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的权利。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主体包括:各级人民政府、安监部门、有关部门、公民、工会。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依法监督检查时性使的职权:

1.现场检查权

2.当场处理权(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

3.紧急处置权(停业整顿)

4.查封扣押权(对不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予以查封或者扣押,并应该15日内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将检查的时间、地点、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作出书面记录,并由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签字。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拒绝签字的,检查人员应当将情况记录在案,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

安全生产条件经过停业整顿仍不达标的生产经营单位,规定有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决定予以关闭。

安全生产法有关规定需要予以拘留的,只有公安机关可以实施。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分为作为和不作为。

安全生产中介机关的违法行为:中介机构出具虚假证明的,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撤销执业资格的行政处罚。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生产经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个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承包方、承租方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第三章

矿山建设、建筑施工工程的安全设施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投入生产和使用。

每个矿井必须有2个以上能行人的安全出口,出口之间的直线水平距离必须符合矿山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

矿山企业必须对作业场所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和井下空气含氧量进行检测。

矿山企业发生死亡、重伤事故后,应当在24小时内如实向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内容纳入城乡规划。

消防产品实行强制论证和技术鉴定制度

建设单位未依法将消防设计文件备案或竣工后未备案,责令限期改正,处5000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5000-50000元罚款:

1.占用、挪用或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的。

2.占用、堵塞、封闭消防疏散通道的。

3.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的。

事故灾难包括:工矿商贸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

国家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是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各地方、各部门按照分级管理、分级响应原则。国家级应急预案包括:突发事件总体预案、专项预案、部门预案

矿山企业必须从矿产品销售额中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费用。

建设单位应当自依法取得施工许可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将消防设计文件报公安消防机构备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进行抽查。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大型的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将消防设计文件报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对审核结果负责。

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承办方应当依法向公安机关申请安全许可,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演练,明确消防安全责任分工,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保持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配置齐全、完好有效。

一般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每1年至少对建筑消防设施一次全面检测。

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明确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建立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对职工进行岗位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

需要建立单位专职消防队的:1.大型核设施单位、大型发电厂、民用机场、主要港口

2.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大型企业。

3.储备可燃的重要物质的大型仓库、基地

4.前三项规定以外的火灾危险性较大,距离公安消防机构距离较远的其他大型企业。

5.距离公安消防队较远,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发生火灾时,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统一组织和指挥火灾现场扑救。

发生火灾的一个企业得到另外企业给予救火支援,在消防队带领下扑灭大火,发生的器材损耗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补偿。

医疗机构对交通事故中受伤人员应当及时抢救,不得因抢救费用未及时支付而拖延救治,费用不够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

机动车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及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应当经公安机关批准后,按照指定的时间、指定的路线、指定的速度行驶,悬挂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残疾人机动轮椅、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km/h。

行人、非机动车、铰接式客车、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全挂拖斗车及其他设计最高时速低于70km/h 的机动车不得进入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20km/h。

突发事件包括:事故灾难、社会事件、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

突发事件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行业特点、事件性质、可控性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较大和一般突发事件由发生地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和协调。重大和特大突发事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和协调。跨省级行政区域和影响全国的特别重大事件由国务院统一领导和协调。

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和报告:政府及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应当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突发事件信息,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聚美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有关单位建立专职或者兼职信息报告制度。

三四级警报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该采取以下五种措施:1.启动应急预案。2.责令有关部门、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和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收集、报告有关信息,向社会公布反映突发事件信息的渠道,加强监测、预报和预警。3.组织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预测事件的可能性与影响范围和强度,及级别。4.向社会公布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5.及时发布警告、宣传减灾尝试和公布咨询电话。

第四章

重大责任事故罪:在生产作业中违法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不报、谎报事故罪: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事情,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强令位置冒险作业罪: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严重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重大劳动安全和重大责任罪量刑)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

情节特别恶劣:1.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0人以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以上的。

不报谎报罪量刑(情节严重):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3.决定不报谎报事故或者指使串通有关人员不报谎报事故的。4.在事故抢救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5.伪造、破坏事故现场,转移藏匿毁灭遇难人员尸体,或者转移藏匿受伤人员的。

不报谎报罪量刑(情节特别严重):1.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0人以上。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以上的。3.采用暴力、胁迫、命令等方式阻止他人报告事故情况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

行政相对人的权利:陈述权、申辩权、诉讼权、复议权、索赔权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

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人生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部门规章可以设定警告和一定数量罚款,罚款数量在3万元以下。地方性规章只能设定警告和一定数量罚款,罚款限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

减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处罚幅度的最低限以下给予的处罚。

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适用以下情况:1.已满14岁不满18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2.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3.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4.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违法行为在2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期限为从违法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行政处罚程序有两种: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听证程序是一般程序中的特殊程序,不是独立程序。

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自立案之日起,一般在30日办理完毕。

处罚的简易程序:对公民处5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当事人不再场的,行政机关应当在7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营业许可证、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3日内提出。

行政机关应当在听证的7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

当事人可以亲自参加听证,也可以委托1-2人代理。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的,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

行政许可分为:一般许可、特许、认可、核准、登记。

特许范围:稀缺资源、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要通过招标、拍卖公开方式作出许可决定。核准范围:公共安全等重要设备、建造安装和使用的物品进行检验检疫。

行政许可的设定权限:

法律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任何一种形式的许可。

行政法规除有权对法律设定的许可作具体规定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在不违反法律、不侵害公民合法权利情况下设定其他许可。

地方性法规除对法律法规设定的许可作具体规定外,有权在本辖区结合地方特色和需要设定许可,但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不得妨碍国家统一的管理权限和公民人身自由和财产权利。

劳动法中用人单位的义务: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职业病的分类由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安监部门规定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职责:1.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2.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

3.提高对职业病防治的水平。

4.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承担责任。

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要求: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2.生产布局合理,有毒作业和无毒作业分开原则。3.有配套的洗浴间、更衣室、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4.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应的设施。5.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里健康的要求。6.法律法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作出评价,确定危害类别及防护措施。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女工保护:1.禁止用人单位安排女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2.禁止用人单位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3.禁止用人单位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第三级体力劳动。4.对怀孕7个

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4.禁止用人单位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劳动,不得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未成年工保护:禁止用人单位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用人单位应当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安监管理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安监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监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

产生职业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醒目位置设置精神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职业健康检查应当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承担。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资料。

职业病诊断应当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承担。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居住地、户籍所在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卫生医疗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职业病诊断应当综合分析:职业史、职业病危害解除史、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临床表现。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卫生部门的职业:1.负责会同有关部门拟定职业病防治法法律法规、职业卫生标准。

2.组织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职业:1.组织查处职业危害事故和违法违规行为。

2.负责“三同时”审查监督检查,监督管理用人单位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工作。

3.负责依法管理职业安全许可证的颁发工作。负责职业卫生监测、评价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认定和监督管理工作,组织指导并监督检查有关职业卫生培训工作。

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保护、劳动条件、职业危害防护。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工资。

第五章

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物品生产企业必须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危险物品生产企业分为:烟花爆炸生产企业、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

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查:形式审查、实质性审查。

自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收到申请人提交的资料之日起,应当在45日内完成审查发证工作。

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不设年检。

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企业应当于期满3个月内向原安全生产许可颁发管理机关办理延期手续。

安全生产许可证发证:国务院与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为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发证机关。

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由国务院与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人民政府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负责颁发和管理。

国务院安监部门负责中央管理的非煤矿山企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和条件进行验收,应当自收到申请验收文件之日起30日内验收完毕。

必须排除的煤矿重大生产隐患有15种。

煤矿未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和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的,煤矿不得从事生产。

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违法行为一经发现,必须立即停止生产,排除隐患。

被责令停产整顿的煤矿应当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和安全技术规定。整改结束后要求恢复生产的,应当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煤矿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自收到恢复生产之日起60日内组织验收完毕。经组织验收的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签字,并经有关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主要负责人审核同意,报请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签字批准,煤矿方可恢复生产。

煤矿停产整顿后经过验收不合格的,由有关人民政府予以关闭。

煤矿关闭条件:3个月内2次或者2次以上发现有重大安全生产隐患、仍然进行生产的煤矿,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提请有关人民政府关闭该煤矿,吊销矿长资格和矿长安全资格,法定代表人和矿长5年内不得再担任任何煤矿的法定代表人或者矿长。

有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接到关闭煤矿建议后,应当在7日内作出关闭或者不关闭决定。关闭煤矿具体要求:吊销相应证照、停止供应并处理火工用品、停止供电,拆除矿井生产设备、供电通信线路。封闭、填实矿井井筒,妥善遣散从业人员。

建设单位应当如实向施工单位提供有关施工资料

依法批准开工报告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自开工报告批准之日起15日内,将保证安全施工的措施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包括:1.负责对安全生产进行现场监督检查。2.发生安全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向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报告。3.对于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的,应当立即制止。

劳务分包单位施工人员在5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1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50-200人的应当配备2名。200人以上的,应当配备3名以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根据所承担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危险实际情况增加,不得少于工程施工人员总人数的5‰(千分之)。总成本单位和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承担连带责任,分包单位不服从管理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由分包单位承担主要责任。

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安装拆卸工、爆破作业人员、起重信号工、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施工单位应当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费用由施工单位支付。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支付意外伤害保险费。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

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当委托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的机构,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每3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提出安全评价报告。

制造爆炸物品的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如实记录其生产、储存的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

险化学品的数量、流向,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发现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丢失或者被盗的,应当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危险化学品单位停产、停业、解散安全处置方案: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监部门、工业信息化部门、环保部门和公安备案。

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并使用数量达到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不需要取得)需要取得安全使用许可证。

申请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应当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监部门申请,安监部门自收到证明材料之日起45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

从事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化学品经营的企业,应当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监部门申请。从事其他化学品经营企业,应当向所在地县级安监部门申请。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将其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监部门备案。

申请取得剧毒化学品购买许可证,申请人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提交资料。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销售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应当如实记录购买单位的名称、地址、经办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以及所购买的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品种、数量、用途。销售记录以及经办人的身份证明复印件、相关许可证件复印件或者证明文件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1年。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水路运输企业应当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从事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水路运输的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安全员)应当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从业资格。

通过道路运输剧毒化学品的,托运人应当向运输始发地或者目的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申请剧毒化学品道路运输通行证。

禁止通过内河封闭水域运输剧毒化学品。

禁止通过内河封闭水域运输剧毒化学品及其他危险化学品的范围由国务院交通部会同环保部、工业信息化部、安监部规定并公布。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进口企业,应当向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登记的机构办理危险化学品登记。

对从事烟花爆竹行业中:药物混合、造粒、筛选、切引、压药、装药、筑药、搬运等危险工序的作业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从事危险工序的作业人员经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申请烟花爆竹批发的企业,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营安全许可证。申请烟花爆竹零售的企业,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受理道路运输烟花爆竹申请公安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日内对托运人的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核发(烟花爆竹道路运输许可证)。向运达地县级公安部门申请。

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45日审查,符合条件的核发(民用爆竹物品生产许可证)。生产民用爆破企业在办理工商登记后3日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备案。

申请从事民用爆破物品销售的企业,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提交申请书,省、自治区、直辖市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进行审查。销售民用爆破企业在办理工商登记后3日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备案。

销售购买民用爆破物品,应当通过银行账户交易,不得使用现金或者实物进行交易。销售民用爆破物品的企业,应当将购买单位的许可证、银行账户转账凭证、经办人的身份证明复印件保存2年备查。民用爆破买卖成交之日起3日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备案。

申请从事爆破作业的单位,向公安机关申请,受理申请的公安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核发(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爆破作业单位应当在办理工商登记后3日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备案。

爆破作业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爆破作业人员、仓库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爆破作业人员应当经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考核合格,取得(爆破作业人员许可证)。民用爆破物品销毁前应当登记造册,提出销毁方案,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组织监督销毁。

特种设备:

1.锅炉:容积大于等于30L

2.压力容器: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等于2.5MPa·L

3.压力管道: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管道。

4.起重量大于等于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1t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2米

的起重机

5.大型游乐设施:设计最大允许线速度大于或者等于2M/S,或者运行高度距地面高于或

者等于2米。

锅炉、压力容器中的气瓶、氧舱和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以及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鉴定,方可用于制造。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大型游乐设施的安装、改造、维修竣工后,安装、改造、维修的施工单位应当在验收后30日内将有关技术资料移交使用单位。

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没有进行一次自行检查。

特种设备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电梯应当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

高毒作业场所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应当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高毒作业场所应当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并设置通讯报警设备。

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至少每1月对高毒作业场所进行1次职业中毒危害因素检测,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职业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事故种类:特大火灾、特大交通安全、特大建筑质量、民用爆破物品和化学危险品、煤矿和其他矿山特大安全事故。

禁止以任何形式名义组织中小学学生从事接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的劳动或者其他危险性劳动,严禁将学校场地出租作为从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的生产、经营场所。违反此规定的,对校长给予撤职的行政处分,对直接组织者给予开除公职的处分。发生特大安全事故的,对政府主要领导人,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

特大事故:死亡30人以上,重伤100人以上(包括中毒),或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重大事故:死亡10-30人,重伤50-100人,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1亿元。

较大事故:死亡3-10人,重伤10-50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5000万。

一般事故:死亡3人以下,重伤10人以下,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以下。

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紫日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下经过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准,提交事故报告可以延长60日。

工伤保险补偿实行“无责任补偿”以支定收、收支平衡。

认定工伤范围: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2.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3.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

视同工伤:1.在工作时间、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站、因工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在,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被诊断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在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在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提出工伤申请的,职工个人或其近亲属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在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对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职工或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或单位。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10个伤残等级,最重要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3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单数)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鉴定组的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劳动能力鉴定只能由市级以上(含市级)进行鉴定)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

申请鉴定的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间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大部分不能自理、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30%。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需要具备条件: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有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2.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3.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4.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理。5.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6.为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合格。7.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8.有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为从业人员配备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劳动防护用品。9.依法进行安全评价。10.有重大危险源监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11.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12.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个人不得购买剧毒化学品和易制爆危险化学品

民用爆破购买许可受理申请的公安机关应当自受理之日起5日内对材料进行审查。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包括:

1.特种设备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及安装技术资料

2.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自行检查记录

3.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4.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5.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6.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以及节能改造技术资料

有毒作业场所的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应当报当地的公安机关、安监部门、卫生部门备案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医师和护士。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中毒危害接触史

相应作业场所职业中毒危害因素监测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职业病诊疗等劳动者健康资料

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一级伤残至四级伤残补助金:27 25 23 21

五级至六级伤残补助金:18、16

七级至十级伤残补助金:13、11、9、7

职工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或因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从事故发生当月起3个月内照发工资,第4个月停发工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第六章

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有效期一般为3年,有效期满前30日,持证者应到原注册管理机构办理再次注册持续。

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收到申请注册材料后10个工作日内,应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并提交初审意见。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自收到部门、省级注册机构以及中央企业总公司报送的材料之日起20日内完成复审并作出书面决定。准予注册的,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0日内,颁发执业证。

注册安全工程师初始注册有效期为3年,自准予注册之日起计算。需要延续注册的,提前30天申请。

注册安全工程师的义务:1.维护国家、公众的利益和受聘单位的合法权益

2.严格保守在执业中知悉的单位、个人技术和商业秘密

3.定期接受业务培训,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4.遵守职业道德,客观、公正执业,不弄虚作假,承担在相应报告上签署意见的法律责任。从业人员300人以上的煤矿、非煤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不少于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5%的比例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7人以下的,至少配备1名。

安全生产中介机构应当按照不少于30%的比例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

注册安全工程师在3年内,必须参加累计不少于48学时的继续教育。

申请人、聘用单位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注册的,应当不予受理或者不予注册,申请人1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注册。

未经注册擅自以注册安全工程师名义执业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其停止违法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注册安全工程师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执业证的,处3万元以下罚款,且当事人在3年不得再次申请注册。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

得少于16学时。

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从业人员调整工作岗位,或者离岗1年以上的重新上岗,必须进行相应的安全培训。

特种作业人员范围:电工、焊接与热切割作业、高处作业(2米以上)、制冷与空调作业、煤矿安全作业、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作业、石油天然气安全作业、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烟花爆竹安全作业。

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为6年,在全国范围内有效。特种作业操作证每3年复审1次。特种作业人员在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内,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经原考核机关同意,复审时间可以延长至每6年1次。

特种作业操作证需要复审的,应当在期满前60日内,由申请人或者申请人的用人单位向原考核发证机关或者从业所在地考核发证机关申请,考证发证机关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复审工作。复审安全培训不少于8学时。

离开特种作业岗位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从业人员,重新回到原工作过的岗位上岗前,必须到考核发证机关或者委托的单位进行实际操作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购买有安全标志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购买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须经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技术部门或者管理人员检查验收。

职业危害申报: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其所在地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中央企业向其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安监部门申报。

职业危害申报时限及变更:

1.进行新建、扩建、改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的,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

内进行申报。

2.因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

化的,在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变化之日起15日进行申报。

3.生产经营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在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

内进行申报。

需要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的:

1.建筑总面积大于2万平方米的体育场馆、公堂、公共展览馆、博物馆。

2.建筑总面积大于1.5万平方米的民用机场航站楼、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候船厅。

3.建筑总面积大于1万平方米的宾馆、饭店、商城、市场。

4.建筑总面积大于2500平方米的影剧院、图书馆、健身休闲场馆、医院门诊楼、大学教

学楼、食堂、劳动密集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寺庙、教堂。

5.建筑总面积大于1000平方米的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养老院、福利院、医院、

疗养院的病房楼、中小学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学校集体宿舍,劳动密集型宿舍。

6.建筑总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歌舞厅、录像厅、放映厅、卡拉OK厅、夜总会、游艺厅、

桑拿浴室、网吧、酒吧,餐馆、茶馆、咖啡厅。

7.单体建筑面积大于4万平方米或者高度超过50米的其他公共建筑。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自受理消防设计审核申请之日起20日内出具书面审核意见。

建设单位应当在取得施工许可、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7日内,通过省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网站的消防设计和竣工验收备案。被抽查到的建设单位应当在收到备案凭证之日起5日内按照备案项目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提供规定有关申请消防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的材料。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

的事故隐患。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一季度15日前和下一年1月31日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书面统计分析表。重大事故隐患报告: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隐患的治理方案。

重大隐患治理方案: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重大隐患消除后,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收到生产经营单位恢复生产的申请报告后,应当在10日内进行现场审查。

对于某一种类的风险,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

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重点工作岗位的现场处置方案。

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单位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评审应当形成书面纪要并附有专家名单。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1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较大涉险事故:1.涉险10人以上的事故2.造成3人以上被困或者下落不明的事故3.紧急疏散人员500人以上的事故4.因生产安全事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事故。

发生较大涉险事故、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1小时内报告县级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同时报告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涉及煤矿事故,同时报给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对发生较大涉险事故的,下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依照规定对事故消息查证核实后,按照规定在2个月内向上一次安监部门、煤监部门报告核实结果。

必须由甲级资质评价的项目:

1.国务院及其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备案的建设项目

2.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设项目

3.生产剧毒化学品的建设项目

4.生产剧毒化学品的企业和其他大型生产企业。

甲级资质条件:1.具有法人资格,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400万元以上。

2.取得安全评价机构乙级资质3年以上,且没有违法行为记录。

3.有25名以上专职安全评价师,其中一级安全评价师20%以上,二级安全评价师30%以上。按照不少于专职安全评价师30%的比例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

4.法定代表人通过一级资质培训机构组织的相关安全生产和安全评价知识培训,并考试合格。

5.专职技术负责人有二级以上安全评价师和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

乙级资质条件:1.具有法人资格,注册资金在3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在200万元以上。

2.有16名以上专职安全评价师,其中一级安全评价师20%以上,二级安全评价师30%以上。按照不少于专职安全评价师30%的比例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

3.法定代表人通过二级资质以上培训机构组织的相关安全生产和安全评价知识培训,并考试合格。

4. 专职技术负责人有二级以上安全评价师和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

甲级乙级资质证书的有效期为3年。资质证书有效期满需要延续的,安全评价机构应当于期满前3个月向月资质审批机关提出申请。

建设项目的安全预评价和安全验收评价不得委托同一个安全评价机构。

“三同”时中的安全设施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用于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设

备、设施、装置、构建筑物和其他技术措施的总称。

需要对安全生产条件进行论证和安全预评价的:

1.非煤矿山建设项目

2.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

3.生产、储存烟花爆竹的建设项目

4.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

安全条件论证报告包括:

1.建设项目内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2.建设项目与周边设施生产、经营活动和居民生活在安全方面的相互影响。

3.当地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影响。

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内容:

1.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2.安全管理、安全技术、职业卫生知识

3.事故伤亡统计、报告及职业危害调查处理方案

4.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

5.国内外先进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6.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7.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未对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或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单位,责令限期改正,处10-50万元罚款。

劳动防护用品生产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

1.有满足生产需要的生产场所和技术人员

2.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3.有产品标准和相关技术文件

生产经营单位申报职业危害提交资料:1.生产经营单位的基本情况

2.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工艺、技术和材料情况

3.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强度的情况

4.作业场所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人员数量及分布情况

5.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配备情况

6.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从业人员管理情况

公安消防抽查:对设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的抽查比例不低于50%

地方人民政府或安全监察部门及有关部门挂牌督办并责令全部或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有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本单位技术人员和专家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

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每3年修订一次。

生产经营单位未将应急预案备案的,处3万元以下罚款。

涉险事故电话信息快报的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的名称、地址、性质。2.事故发生时间、地点。3.事故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人数)

一般涉险事故、较大涉险事故每日至少续报1次,重大、特大涉险事故应当每次至少续报2次。

国家、省级重点项目违反“三同时”给予警告,并处1-3万元罚款:

1.没有安全设施设计或安全设施设计未向安监部门备案的

2.施工单位未按照安全设施设计施工的

3.投入生产或使用前,安全设施设计验收情况未向安监部门备案的。

高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提交资料:

1.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文件

2.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申请

3.设计单位的设计资质证明文件

4.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及安全专篇

5.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及相关文件资料

高危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提交资料:

1.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申请

2.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意见书

3.施工单位资质证明文件

4.建设单位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及其存在问题的整改确认材料

5.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或者安全生产人员配备情况

6.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及资格情况

安全生产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方法标准

管理标准:教育、培训、考核、重大事故隐患评价方法及分等级标准、事故统计分析标准技术标准:各种规范

方法标准:一类是试验、分析等,另一类是在生产、作业、试验、业务处理等方面为提高效率而制定的标准。

行业标准有一个备案阶段。

标准会议审查时,必须有不少于出席会议代表人数四分之三同意方为通过。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点汇总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点汇总 1、法的最基本属性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不是共同意志; 2、社会主义法以国家意志形式体现了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的意志; 3、居住在我国的外国人,在某些问题上适用于他本国的法律; 4、《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公布,2002年11月1日起生效; 5、法具有国家强制性; 6、安全生产执法基本原则:合法、公正、公开,联合执法,惩戒与教育相结合,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7、在同一类问题上,特殊法优于一般法; 8、部门规章由国务院有关部委制定; 9、地方性法规由省人大及常委会制定; 10、《安全生产法》基本原则:人身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社会监督、综合治理; 11、《安全生产法》立法目的:加强管理、防止事故、保障安全、促进发展; 12、《安全生产法》调整范围:除香港、澳门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 13、《安全生产法》排除适用:已发现的,特殊法中未做出规定的问题; 14、“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 15、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16、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主要领导责任的决策人; 17、工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8、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19、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依照执业标准; 20、安全资金投入应以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 21、高危行业(无论有多少从业人员)应当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22、300人以上的非高危行业应当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23、300人以下的非高危行业应当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或委

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汇总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第三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第四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第四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 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第四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第五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04年) 第二十四条宪法第三十三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第三款相应地改为第四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九十九条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享有名称权。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有权使用、依法转让自己的名称。 第一百条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第一百零一条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第一百零二条公民、法人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公民、法人的荣誉称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05修正) 主席令[2005]第40号 第四十二条妇女的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肖像权等人格权受法律保护。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常识(标准版)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常识(标准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640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常识(标准版) 第一节我国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有明确规定。 一、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 新中国建国之初,我国就明确提出实行劳动保护政策。即在实施增产节约的同时,必 须注意职工的安全、健康和必不可少的福利事业。 1987年1月26日我国制定的第一部《劳动法(草案)》规定我国劳动保护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002年颁布施行的《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在长期工作实践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既是党和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总要求,也是安全生产工作应遵循的最高准则。 二、在工作中正确理解安全生产方针的含义 安全生产方针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方针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人的生命是最可宝贵的,人的生命权是人的其它一切权利的基础。只有劳动者的安全得到充分的保障,生产才可能顺利进行。 (2)“安全第一”,是相对于生产而言的,即当生产和安全发生矛盾时,必须先解决安全问题,使生产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生产必须安全,不安全不得生产”。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劳动者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要冒险作业。 (3)在生产活动中,必须用辩证统一的观点去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越是生产任务忙,越要重视安全,把安全工作搞好。否则就会引发事故,生产也无法正常进行,这是多年来生产实践证明了的一条重要经验。

医疗器械法律法规练习题

医疗器械法律法规练习资料 (20141208版) 1、国家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A) A、对 B、错 2、《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是医疗器械监管的最高法律。(A ) A、对 B、错 3、第一类医疗器械实行产品( B )管理,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实行产品( A )管理。 A、注册 B、备案 4、从事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批发业务以及第三类医疗器械零售业务的经营企业,还应当建立销售记录制度。( A ) A、对 B、错 5、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计生主管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C ) ①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未按照要求提交质量管理体系自查报告的; ②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使用单位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建立并执行医疗器械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的; ③从事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批发业务以及第三类医疗器械零售业务的经营企业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建立并执行销售记录制度的; ④对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医疗器械使用单位未按照消毒和管理的规定进行处理的; ⑤医疗器械使用单位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或者未按照规定销毁使用过的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的;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E、①②④⑤ 6、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C ) ①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生产条件发生变化、不再符合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未依照本条例规定整改、停止生产、报告的; ②生产、经营说明书、标签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医疗器械的;

③未按照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标示要求运输、贮存医疗器械的; ④转让过期、失效、淘汰或者检验不合格的在用医疗器械的。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E、①②④ 7、第三类医疗器械进行临床试验对人体具有较高风险的,应当经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A ) A、对 B、错 8、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需要进行临床试验。(B ) A、对 B、错 9、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由(C )制定。 A、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B、国家食品药品认证中心 C、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10、开办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向(B )申请生产许可。 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B、所在地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C、所在地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11、开办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给( C )。 A、生产许可证 B、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 C、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备案凭证 12、《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有效期( B )年。 A、4年 B、5年 C、6年 13、《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不载明许可证编号,但附生产产品登记表( B )。 A、对 B、错 14、《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在有效期届满前( C )向原发证部门提出延续申请。 A、3个月 B、5个月 C、6个月 15、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委托生产医疗器械的应办理委托生产备案( A )。 A、对 B、错 16、医疗器械受委托生产企业生产产品只应当注明“受托生产”( B ) A、对 B、错

法律法规清单汇编

适用的法律、法规 及其他要求清单 识别渠道:“中国环境网”、“中国环保网”、“国家安全识别日期:2014.1.22 生产监督管理局”等网站及安徽、合肥政府网站等。

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编号:34 法律法规类别:环境法律法规安全健康法律法规□质量法律法规□其他要求□ 序号法律法规/其他要求名称立法机构/颁布机构实施日期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2015年1月1日施行 (2014年4月24日修 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2008年6月1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2002年10月1日 4.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安徽省人大常委会2004年7月1日 5.合肥市水资源管理办法合肥市人大常委会2006年10月21日 (2006年10月21日修 订) 6.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2005年4月1日 7.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 法》办法 省人大会常务委员会1998年12月1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2000年9月1日 9.合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安徽省人大常委会2004年12月1日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1997年3月1日 11.合肥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省人大常委会2009年1月1日(2008 年12月20日修订)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2003年9月1日 13.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2008年4月1日 14.安徽省节约能源条例安徽省人大常委会2006年7月1日 15.合肥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合肥市人大常委会1999年5月1日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2003年1月1日 1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国务院1998年11月29日 18.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国务院2003年7月1日 19.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2002年3月15日 20.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1992年8月1日 21.合肥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安徽省人大常委会2014年1月1日(2013 年10月31日) 22.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国家环保部、国家发改委2008年8月1日(2008 年6月6日) 23.合肥市危险废物管理办法合肥市政府2003年8月1日 24.工业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暂行)国家环保局1991年2月22日 25.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国家环保局2011年5月1日 26.全国机动车尾气排放监测管理制度国家环保局1991年2月22日 27.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年2月1日 2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国务院环保委员会等1986年3月26日 29.合肥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合肥市人大1998年1月1日 30.循环经济促进法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2009年1月1日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常识

补充一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常识 教学要求:1、掌握我全生产方针。 2、了解安全生产主要法律法规。 3、了解安全生产主要法律制度。 4、理解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 5、掌握特种作业人员岗位职责。 教学重点:1、掌握我全生产方针。 2、掌握特种作业人员岗位职责 教学难点:1、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强调预防为主。 2、从业人员的权利。 3、正确贯彻事故追究制度。 课时分配:本章共用2课时,第一、二节用1课时,第三节用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根据上级要求,我们在学习专业知识以前,首先学习一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新授: 第一节我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这在《中华人民全生产法》中有明确规定。 一、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 新中国建国之初,我国就明确提出实行劳动保护政策。即在实施增产节约的同时,必 须注意职工的安全、健康和必不可少的福利事业。 1987年1月26日我国制定的第一部《劳动法(草案)》规定我国劳动保护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002年颁布施行的《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在长期工作实践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既是党和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总要求,也是安全生产工作应遵循的最高准则。 二、在工作中正确理解安全生产方针的含义 安全生产方针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的容: (1) 方针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人的生命是最可宝贵的,人的生命权是人的其它一切权利的基础。只有劳动者的安全得到充分的保障,生产才可能顺利进行。 (2) “安全第一”,是相对于生产而言的,即当生产和安全发生矛盾时,必须先解决安全问题,使生产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生产必须安全,不安全不得生

学前教育法律法规练习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法律法规》练习测试题库本科 一、单选题 1.幼儿教育行政法规的专门的法规是()。这部行政法规,对幼儿园的管理做出了全面规范,包括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幼儿园的管理体制,幼儿园的设置和审批规范,幼儿园的保育教育工作规范,幼儿园的行政事务规范等。 A《幼儿园工作规程》 B《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 C《幼儿园管理条例》 D《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下列不属于教育法律规范的组成要素的是()A法定条件B法律关系C行为准则D法律后果 3.狭义的理解,保育就是( ) A成人给予幼儿精心的照顾和保护,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B成人促进幼儿身体健康成长、增进幼儿生活自理的能力的教育C对幼儿身体的保护,对幼儿各种心理过程发展的促进和培养D对幼儿身体的保护和养育 4.广义的理解,保育是() A成人给予幼儿精心的照顾和保护,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B成人促进幼儿身体健康成长、增进幼儿生活自理的能力的教育 C对幼儿身体的保护,对幼儿各种心理过程发展的促进和培养 D对幼儿身体的保护和养育 5.保育员是在幼儿园里主要负责幼儿的卫生保健、生活管理的人员。国家要求保育员具备()以上的学历,受过幼儿保育职业培训 A小学毕业B初中毕业C高中毕业D大学毕业 11国办幼儿园的经费以()为主。A财政拨款B家长交纳保育、教育费C社会组织和个人筹措D社会捐助 6.幼儿园的固定资产() A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2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4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资产。B 是指能在一年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存款、应收款、暂付款、借出款、存货(即教育活动中为耗用而储存的资产)等。C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3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6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资产。D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 7.使用危险教育设施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法律责任() A对直接责任人处无期徒刑B对直接责任人,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C对直接责任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D对直接责任人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8.教师违反《教师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况不包括() A教育方法不当导致幼儿心理出现异常情况的。B故意不完成保育教育任务给保育教育工作造成损失的。C体罚幼儿,经教育不改的。D品行不良,影响恶劣的违法行为。 9.下列不属于幼儿园事故的是() A幼儿园设施、设备不安全、建筑物倒塌、火灾等原因造成的幼儿人身伤害。B教职员工作责任心差,擅离岗位期间(出去办事、聊天等)发生的伤害C参观、游览、庆祝活动中管理组织不善,造成幼儿伤害。D幼儿和家长在入园途中所遇到的突发情况如车祸等。 10.教育法律规范通常由三个要素组成,这三个要素不包括() A法定条件B法律关系C行为准则D法律后果 11下列有关教育法和教育政策的区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制定机关和约束力相同B实施方式相同C规范和稳定程度不同D表现形式相同 12下列不能体现教育法具有法律后果的特殊性这个特点的是( ) A注重保护受教育者,尤其是少年儿童学生B对特殊个体不追究其法律责任C注重保护教师的特殊职业权利D注重维护学校、幼儿园的正当权益 13我国的教育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已在哪年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 ) A1991 B1995 C1992 D1998

2020年法律法规汇编参照模板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1984年9月20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2001年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修订)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药品生产企业管理 第三章药品经营企业管理 第四章医疗机构的药剂管理 第五章药品管理 第六章药品包装的管理 第七章药品价格和广告的管理 第八章药品监督 第九章法律责任 第十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药品监督管理,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体用药安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用药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药品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的单位或者个人,必须遵守本法。 第三条国家发展现代药和传统药,充分发挥其在预防、医疗和保健中的作用。 国家保护野生药材资源,鼓励培育中药材。 第四条国家鼓励研究和创制新药,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研究、开发新药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主管全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药品有关的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药品有关的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配合国务院经济综合主管部门,执行国家制定的药品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 第六条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设置或者确定的药品检验机构,承担依法实施药品审批和药品质量监督检查所需的药品检验工作。 第二章药品生产企业管理 第七条开办药品生产企业,须经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药品生产许可证》,凭《药品生产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无《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不得生产药品。 《药品生产许可证》应当标明有效期和生产范围,到期重新审查发证。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开办药品生产企业,除依据本法第八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符合国家制定的药品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防止重复建设。

安全生产试题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

第一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 复习题 ―、单项选择题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C)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十二字方针。 A、共同治理 B、协同治理 C、综合治理 2、”综合治理”是指要综合运用科技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必要的A。 A、行政手段 B、司法手段 C、强制手段 3、坚持安全发展,在生产中获得安全保障,是劳动者的(A),也是保持社会和 谐稳定的必然有求。 A、基本权利 B、根本利益 C、理想要求 4、”以人为本、安全发展”重点包括(B),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以安全 为基础、前提和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安全生产问题这三层含义。 A、安全第一 B、必须以人的生命为本 C、以人的生命和健康为本 5、2014年修订的安全生产法第三条规定,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A)、政府 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A、职工参与 B、领导参与 C、全员参与 6、《安全生产法》规定安全工作由生产经营单位负责,是指(B)对本单位的安 全生产负责。 A、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B、生产经营单位 C、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工作负责人 7、安全生产的社会监督机制是指(A)和个人有权对违反安全生产的行为进行检 举和控告。 A、任何单位 B、相关单位 C、有关单位 8、我国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包括基础法律、专门法律、(A)。 A、相关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法规 9、《矿山安全法》《消防法》等是属于安全生产法律中的(B)。 A、基础法 B、专门法 C、相关法

10、《劳动法》《煤炭法》等是属于安全生产法律中的(B)。 A、基础法 B、专门法 C、相关法 11、安全生产行政法规是由(A)组织制定并批准公布的。 A、国务院 B、地方政府 C、国务院相关部委: 12、《煤矿安全规程》是安全生产法体系中的(C)。 A、行政法规 B、地方法规 C、安全生产规章 13、根据《标准化法》的规定,标准的层次依次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 标准、(C) A、国际标准 B、协会标准 C、企业标准 14、根据《标准化法》的要求,安全生产方面的标准是为了保障人体健康,人身、 财产安全的标准属于(C),必须贯彻执行。 A、国家标准 B、行业标准 C、强制性标准 15、安全生产法律不得同(A)相抵触。 A、宪法 B、行政法规 C、地方法规 16、《安全生产法》规定,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 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由(C)负责组织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 A、设计单位 B、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C、建设单位 17、《刑法修正案(六)》规定,对于强令他人违章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 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情节特别恶劣的,将处以(C)有期徒刑。 A、3年以上7年以下 B、3年以上 C、5年以上 18、《刑法修正案(六)》规定,安全生产设施或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 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应该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该类人员包含了直接对事故负有责任的(A)和法定代表人。 A、雇主 B、安全生产负责人 C、安全生产责任人 19、《刑法修正案(六)》规定,对于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的人员,情节严重 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A)有期徒刑。 A、3年以上7年以下 B、3年以上 C、5年以上 20、《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B)。 A、2日 B、1日 C、半日 21、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C)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 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判断题及答案70题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试题判断题及答案 1.在安全生产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要以《安全生产法》为依据,尊重科学,处罚要准确、合理,并按照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给出正确的整改意见,协助企业做好整改工作。 () 2?《安全生产法》是安全生产法律体系框架的最高层级。() 3?《安全生产法》是综合规范安全生产法律制度的法律,它适用于所有生产经营单位,是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核心。() 4. 安全生产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组织制定并批准公布的,是为实施安全生产法律或规范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而制定并颁布的一系列具体规定,是我们实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监察工作的重要依据。() 5.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应当及时予以协调、解决。() 6. 我国安全生产立法的主要趋势是安全生产标准法律化。() 7. 法可以分为普通法与特殊法,是从法的不同层级上来划分的。() 8. 我国社会主义法对人的效力,采取属地主义和属人主义相结合的原则。() 9.第一次明确规定了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法定义务和责任的是《劳动法》。() 10.安全生产法规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制度,以使举报监督制度化、法定化。() 11. 监督检查可以要求停止被检查生产经营单位的活动的正常进行。() 12. 当前在采矿业、建筑业中,一些生产经营单位强迫劳动者与其订立“生死合同”,此合同无效。() 13.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委托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的,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由工程技术人员负责。() 14.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项目有多个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生产经 营单位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15.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将检查的时间、地点、内容、 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作出书面记录,并由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签字。()16.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 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者举报。() 17.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 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受到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7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18. 《安全生产法》第一次在安全生产立法中设定了民事赔偿责任,这是安全生产立法的一 大突破。() 19. 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 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整理中国所有法律法规大全_法律法规一览表

法律法规一览表 填表人:填表单位:

注:每个依据一张表,如涉及多个法条的需要逐一列出法条名称和法条详情附件3

(一)必读的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同日公布施行)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五百二十八次会议讨论通过)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1981年12月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于同日公布)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若干问题的意见》(法(经)发[1991]35号)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01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九百九十五次会议通过) 6、《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1994年8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 7、《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1982年4月13日国务院公布) 9、《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1989年6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 (二)参考书目 1、《民事诉讼法学教程》刘家兴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3月重排本 2、《民事诉讼法原理》江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民事诉讼法学新编》柴发邦主编法律出版社 1992年版 4、《中国民事诉讼法学》柴发邦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2年版 5、《体制改革与完善诉讼制度》柴发邦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1年版 6、《新中国民事程序理论与适用》刘家兴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 1997年版 7、《比较民事诉讼法学初论》沈达明编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物业相关法律法规汇总

二、前期物业管理 (一)选聘物业服务企业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2、《前期物业管理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 (二)签订合同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物业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三)接管验收 1、《城市住宅小区竣工综合验收管理办法》 2、《房屋接管验收标准》 (四)质量保修 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2、《公有住宅售后维修养护管理暂行办法》 3、《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 4、《商品住宅实行质量保修保证书和住宅说明书制度的规定》 (五)装修 《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 三、物业管理的日常运作 (一)物业服务企业 1、《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办法》 2、《物业服务企业财务管理规定》

3、《全国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岗位证书管理办法》(二)业主 1、《物权法》 2、《管理规约》(即《业主公约》) 3、《业主大会规程》 4、《业主大会议事规则》 (三)物业管理服务 1、《城市异产毗连房屋管理规定》 2、《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即33号令) 3、《普通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等级标准》 4、《全国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标准及评分细则》(四)物业服务收费 1、《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 2、《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 3、《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 4、《物业服务收费明码标价规定》 (五)公共事业收费 1、《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 2、《城市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 3、《城市燃气管理办法》 (六)维修基金 《住宅共用部分共用设备设施维修基金管理办法》

(七)法律责任 1、《物业管理条例》 2、《民法》 3、《刑法》 4、《民事诉讼法》

最新2019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考点精华总结(新教材)

第一章安全生产相关国家政策(低频考点) 1、实行安全生产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风险“一票否决”。要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做到“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要采用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暗查暗访,特别是要深查地下油气管网这样的隐蔽致灾隐患。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工作责任制,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做到“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一地有隐患、全国受警示”。 2、重特大突发事件,不论是自然灾害还是责任事故,其中都不同程度存在主体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法规标准不健全、安全监管执法不严格、监管体制机制不完善、安全基础薄弱、应急救援能力不强等问题。 3、要加快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强化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责任,严格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地方党委和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实现事故总量、较大事故、重特大事故“三个继续下降”。 4、五项制度性改革 (1)加快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做到安全责任、管理、投入、培训和应急救援“五到位”。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企业职代会“双报告”制度,实行自查自改自报闭环管理。 (2)着力完善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体制 (3)大力推进安全生产依法治理 (4)建立安全生产预防控制体系 (5)加强安全生产基础保障能力建设 第二章安全生产法律基础知识 一、法的概念、特征、分类(重要考点) (一)法的概念 1、广义的法: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制定或者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和总和 2、狭义的法:指具体的法律规范,包括宪法、法令、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判例、习惯法等各种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成文法是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一定程序制定的、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法,这些法具有直接的法律效力。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形式以成文法为主。) (二)法律规范 1、规范一般分为技术规范和社会规范。法律规范是社会规范的一种。 2、法律规范由假定、处理和制裁 3 个要素构成。 (三)法的本质 法的最本质的属性是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不是任何个人的意志,更不是超阶级的共同意志。具有一般性、客观性、统一性。 (四)法的效力 1.对人的效力 属人原则(国籍)、属地原则(地域) 我国采用属人原则与属地原则相结合 2.空间效力 法律、行政法规(全国)、地方性法规(局部)、国际性法律 3.时间效力 法律一般只适用于生效后发生的事实和关系,通常不具有溯及力。但是法不溯及既往并不是绝对的,如《刑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五)法的特征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介绍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介绍 (一)基本概念: 1、安全生产法 2、矿山安全法及配套法规 3、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5、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6、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 8、江西省安全生产条例 9、江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 1、安全生产法 2002年6月29日经第九届全国人大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颁布,2002年11月1日正式实施。。安全生产法》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二是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三是安全生产设施“三同时”制度。 五是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六是员工的权利和义务制度。 七是损害赔偿制度。 八是行政责任追究及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处罚制度。 2、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2001年4月28日以国务院302号令的形式发布关于《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主要内容: (1)明确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安全生产中的责任。 (2)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明确了审批部门及人员对所涉及的安全生产行政审批事项的审批责任、监督检查责任和查处责任。 (3)明确了发生特大安全事故后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及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3、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于2004年1月13日以国务院令第397号公布实施。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1)实行安全生产行政许可的范围: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该条例规定的行政许可属于特许许可,而不是前置许可。 (3)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的条件:共13条。国家局对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应具备的条件进行了具体化。 (4)安全生产许可的程序。 1、“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指工程项目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在抓生产的同时抓好安全工作。他实现了安全与生产的统一,生产和安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两者不能分割更不能对立起来应将安全寓于生产之中。 4、“五同时”原则企业的生产组织及领导者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5、“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当事人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没有制订切实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考试重点

一、单项选择题 1.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该协议无效;对生产经营单位的(D)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A.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 B.直接责任人、相关负责人 C.法定代表人、直接责任人 D.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 2.《安全生产法》中所规定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是指(B )的统称。 A.县级以上各级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各有关部门、 C.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省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包括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3.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同一项目的多个承包单位或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B )。 A.统一指挥、管理 B.统一协调、管理 C.统一考评、管理 D.统一规划、管理 4.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D)的原则,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 A.及时、准确、合法 B.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C.公开、公正、公平 D.实事求是、尊重科学 5.依据《安全生产法》对从业人员权利和义务的有关规定,当发现直接危及自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从业人员(D) A.要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报告 B.要采取一切技术手段抢险救灾 C.在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后,在现场静观事态变化 D.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现场 6.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拒不承担或者其负责人逃匿的,由(D)依法强制执行。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关 B.公安机关 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关提请公安机关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法律的概念 1、法律概念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总和。 2、基本特征 ①、规范性和一般性(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②、权威性、普通性 和统一性(国家认可) ③、现实性(规定主体的权利、义务) ④、强制性(最终由国家强制 力保障)⑤、公平公正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法律的职能 ①政治职能②经济职能③社会职能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职能表现在: ★通过规范政府、部门、单位、社会以及有关人员的职责,确立安全生产关系。 ★规定相关主体权利、义务。 ★明确主体法律责任、惩戒违法行为、维护安全生产秩序。 ★保障生产经营活动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4、我国法律五大领域 ①、宪法和国家机构方面:《宪法》《选举法》 ②、民事方面:《民法通则》 ③、经济方面:《工业企业法》《公司法》《劳动法》 ④、行政方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电力法》《矿山 安全法》 ⑤、刑事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5、法律关系中权利与义务概念 ▲权利:享有者按法律规定具有自己这样行为或不这样的行为,或要求他人这样行为或不这样行为的能力或资格。 ▲义务:表示承担者应履行法律规定的责任。 6、违法与犯罪行为 ◆违法(广义违法):指违反法律的行为,含犯罪和狭义违法。 ◆狭义违法:包括民事和行政侵权行为,指除犯罪外所有非法侵犯他人人 身权、财产权、政治权利、精神权利、知识产权的行为。 ◆犯罪:由刑法明文规定,是一种危害社会已经达到触犯刑法的程 度,并且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社会危害性:一看行为侵犯的客体,二看行为手段、后果、时间地点,三看行为人情况及主观因素。 ②、刑事违法性:只有当危害社会的行为触犯了刑法才构成犯罪。 ③.刑罚惩罚性:犯罪是适用刑法的前提,刑罚是犯罪的法律后果 ●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 ▲违法行为的客观方面 ▲违法行为的客体 ▲违法行为的主体 ▲违法行为的主观方面 7、违法行为的分类 ⑴.行政违法行为:指违反行政管理法规行为。 ⑵.民事违法行为:如侵权行为、违约行为。 ⑶.刑事违法行为:指触犯刑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⑷.违宪行为:指违反宪法的行为。 8、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⑴民事责任:主要表现为财产责任,补偿性的。 ⑵行政责任:主要指触犯行政法或不履行行政义务,应承担的责任。 ⑶刑事责任:是指犯罪主体违反刑事法律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二节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和法律效力 一、《宪法》中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第42、 43、 48条 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 *《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劳动法》*《消防法》*《质量法》 三、有关安全生产的行政法规 *《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保护条例》*《安全生产许可条例》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工伤保险条例》四、有关安全生产的地方性法规 *《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广东省社会工伤保险条例》 五、有关安全生产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第三节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一、安全第一的涵义 (一)“安全第一”的涵义内容: (1)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第一(2)危险识别第一(3)生产条件安全化第一

招标法律法规汇总

招标法律法规汇总 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实施细则》 3.《山西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条例》 4.《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5.《工程建设项目货物招投标办法》 6.《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投标办法》 7.《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办法》 8.《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活动投诉处理办法》 9.《工程项目施工招标办法》 10.《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办法》 11.《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12.《公路工程施工监理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13.《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14.《国家技术创新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15.《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监督暂行办法》 16.《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投标实施办法》 17.《建筑工程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18.《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 19.《评标专家和评标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 20.《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

21.《水运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22.《铁路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实施办法》 23.《通信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暂行规定》 24.《违反规定插手干预工程建设领域行为处分规定》 25.《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26.《中央投资项目招标代理资格管理办法》 27.《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机构资格管理办法》 司法解释 28.《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政策 29.《关于铁路工程项目进入地方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招投标工作的指导意见》 30.《关于交通运输工程建设项目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市场集中交易的通知》 31.《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32.《关于做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贯彻实施工作的意见》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讲义

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讲义) 主讲人:煤业公司安监部郭军 第一部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本概论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是法的组成部分,是保护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等法律文件的总称。 一、法律体系基本框架: (一)法律: 基本法律—安全生产法 相关法律—劳动法、消防法、工会法、刑法、职业病防治法等;单行(行业)法律—消防、道路、矿山、建筑、电力、铁路、民航、港口法等专项法律。 (二)法规:行政法规:法律效力低于法律、高于地方法规。一般指国务院出台的《条例》。 地方法规:法律效力低于行政规章,高于地方政府规章。一般指省市级人大出台的《条例》。 (三)规章:部门规章: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法发布或授权发布;地方政府规章:一般以省市政府令形式出台 (四)法定标准: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制定,全国适用;行业标准: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直属机构制定。对同一事项的技术要求,可以高于国家标准,但不得相抵触。

二、立法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突出人身安全为核心;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所有安全法规的立法宗旨。 (二)预防为主:强化事前事中管理,防范于未然;重在预防性、主动性监督。 (三)权责一致:有权就有责,权利越大、责任越重; (四)社会监督、综合治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各界舆论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 (五)依法从重处罚:严查重处,依法问责。 三、法治活动基本准则: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合法行政:依法、依规、依章行政,行政不扰民,不侵害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 2、合理行政:公开公平行政,不偏私、不歧视,行使裁量权符合法律目的,采取措施必要、适当。 3、程序正当:依法保守相对人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保障相对人知情权、参与权、救济权。 4、高效便民:遵守法定时限、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率、 提供优质服务。 5、诚实守信:公开信息真实准确、变更决定依法依规,造成损失依法补偿。 6、权责统一: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