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国时期蜀国战略分析

三国时期蜀国战略分析

三国时期蜀国战略分析
三国时期蜀国战略分析

三国时期蜀国战略分析原作者:? 引自天涯论坛,此为原作者观点,与本文库作者无关

历史上对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思想有过不少质疑,而最有名的当数老毛的“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说。那么下面,我们通过地缘分析,来看一看这种战略究竟是怎样的。

荆州,大概由南阳盆地和江汉平原组成(广义的看,江汉平原也包括了湘江流域)这是一个地缘潜力非常大的地理板块。首先是广袤的粮仓,其次有很好的地理封闭性,第三能够对多个方向施加地缘影响力。但它也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居于四战之地。从蜀地(四川盆地)、汉中、长江下游和中原地区都可以对这一地缘版块采取军事行动。因此地缘压力是很大的。这也是诸葛亮所说用武之地的原因。曹操起事的中原也是四战之地,但在他向东、向北发展的过程中,却无人在其背后捅刀子,一方面是其他诸侯的愚昧,另一方面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手腕还是发挥了相当的作用。

对于蜀国来说,仅据有荆州,而希望自己用兵时无人在背后捅刀子纯属碰运气。事实证明,正是由于吴在蜀北进时乘虚而入,导致了三国局势的根本变化。因此,蜀国必须在荆州之外减少自己的受力面,拥有自己的大后方。将荆州变为三战或二战之地,并且拥有广阔的纵深。这是蜀国必须拿下益州(四川盆地)和汉中的根本原因。

拥有南阳盆地、江汉平原、四川盆地和汉中之后,北面的秦岭可以成为天然屏障(保其岩阻),南方的云贵高原只要做好安抚工作,不足为虑(南抚夷越)。西域各国可与呼应(西和诸戎,这个属于锦上添花型)。而最关键的一点是要与吴国形成统一战线(外结好孙权)。

这样,荆州就变成了进攻魏国的桥头堡。外部条件已准备充分。而对内,则要充分开发这四个地缘版块的生产潜力(内修政理),可以说这四个地缘版块加起来,农业实力相当惊人。

比吴、魏皆不逊色。

然而诸葛亮很清楚,即使这样,蜀国的实力也不可能超过魏国,因此并不具备对魏国的战略优势。因此必须等“天下有变”,即魏国内部出现问题的时候,再一出秦川、二出河洛形成钳形攻势,改变地缘实力的天平。如果能够再有吴国出江淮作为呼应,则大事可成。蜀据有秦川和河洛之后,汉中和西蜀将彻底成为大后方,战斗部队可悉数调往秦川、宛洛两处,近距离呼应。彻底解决“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的困局。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有时被认为是其最弱的一项,但至少在北伐的几条进军路线的选择上,诸葛亮还是有能力使魏国发生误判的。只可惜几条道路距离太近,即使误判也能很快将兵力重新调回。但这种误判如果发生在出秦川为主还是出宛洛为主时恐怕就是致命的了。荆州和益州的关系,特别是在拿下秦川以前,是决定隆中对成败的关键。

就我个人来看,出宛洛可以直指魏都许昌,问鼎中原;因此魏国必不敢冒险将重兵派往秦川。而正因如此,出宛洛的虚招可能性更大,利用魏国的误判,脚踏实地的拿下秦川(包

括秦川更西的凉州之地),一样可以使蜀、汉成为大后方。而从秦川向东攻击,又比蜀地北伐条件要好得多。更拿到一个非常据有农业潜力的地缘版块(关中平原的农业体量是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之和),这时再与荆州军互为正奇,则前途不可限量。

此后的发展,蜀国若不发生误判,当继续坚持孙刘联盟的外交政策,北进山西、华北。形成与吴国东西二分天下之格局。若顺淮河而下与东吴争江淮、山东之地则谬。吴魏会随即联合,形成对蜀国的夹击之势。甚至华北之地,也非势在必得。蜀国即使退到太行山一线,也仍然对吴国保有绝对的地缘优势。一方面因为中国的地形西高东低,高低对低地往往可以施加更大的地缘压力。而河、济、淮、江四渎,蜀国又皆处上水,顺流而下其势无匹。尽管二分天下,吴、蜀之优劣已决。再者,占据中原河洛之地,则黄河竟在掌握之中,黄河之水岂不更胜过千军万马

从吴国的角度来看,与蜀国二分天下不如和魏国二分天下。因为东西向的地缘劣势,吴国一样是清楚的。而南北平分,则更容易达成地缘平衡,进可攻退可守,不会如此被动。但吴魏二分天下最大的阻力不是来自吴,而是来自魏。对魏国来说,四川盆地、江汉平原、江东平原三大地缘版块皆为吴国所得,而自己能得到的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汉中,这无论如何是无法接受的。要么魏国拿下西蜀,要么在吴国拉长战线西征时乘虚而入,直捣江东。总之魏国不可能任吴国坐大。从地缘上看,吴魏结盟则必然面临西蜀的归属问题。而无论谁得到西蜀,另一方都是不可接受的。因此这种联盟的矛盾是结构性的,况且魏国还是强势的一方。相比之下,吴蜀联盟,各取所需的战略则风险更低。以孙权的性格,作这种选择的概率相当高。

荆州的城池和地理单元大致关系的示意图:

关羽失荆州,可以说是整个三国时代最关键的转折点。下面再来分析一下当时的地缘形势:

刘备夺取汉中后,刘备集团虽然未能如愿得到整个江汉平原、南阳盆地、汉中盆地、四川盆地的全部,但已经四具其三。而唯一落在曹操手中的南阳盆地,正是关羽准备进攻的目标。从这个角度来看,关羽在地缘战略的取向上是不糊涂的。整个刘备集团的意见是统一的。

关羽的问题,主要出在和东吴的关系上。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四川盆地和江汉平原的距离很远,这两个地缘版块只能在军事行动上相互呼应而不能相互支援。这正是老毛所谓“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的最大软肋。而诸葛亮“隆中对”战略中,之所以如此重视“外结好孙权”,正是看到了这一战略中所存在的危机。这两个地缘版块的体量都有着可以独当一面的能力,因此在防守时并不一定需要相互驰援。但在进攻时情况就不一样了。四川盆地由于有江汉平原把守东大门,又占据了汉中盆地可以保护侧翼,因此在进攻时是没有后顾之忧的。但江汉平原却处在二战之地,一旦向一个方向发起进攻则必然面临另一个方向的军事威胁。

因此在和东吴之间没有牢靠的同盟时,去进攻南阳盆地无疑是自寻死路。其实孙权把女儿送上的时候本是双方结盟的绝佳机会,甚至可以认为是蜀国获得了吴国的重要人质。相比

之下,巩固统一战线才是荆州最重要的战略选择。夺取南阳盆地倒还在其次。象我在前面曾说过的。荆州虽然是用武之地,但却恰恰最适合作为虚招。真正能够捞到可靠的地缘利益,改变蜀魏实力对比的,还是“出秦川”。巩固吴蜀联盟形成对魏国的战略威慑,才是荆州之地最重要的战略价值。

尽管如此,我还是要为关羽的政治和军事行动作一些辩解。

首先,在政治上,正是因为荆州是“借”来的,而孙权又有讨还之心,所以关羽有时候必须采取一定的强硬措施。因为这里存在结构性的矛盾。当年如果刘备早些遇到诸葛亮,早些运作合情合理合法的篡夺荆州之事,使荆州理所当然的归蜀国所有,则吴蜀之间的关系要好处理得多。关羽也未必会在外交上搞得这么僵。可惜历史总是无法假设的。

其次,益州和荆州的这种千里之遥二分兵力,在地缘战略上的确不是长久之计。而如果能够占据南阳盆地,并成功出秦川。则益州将彻底成为战略大后方。秦川之兵和南阳盆地之兵可以通过“丹江通道”相互支援,而从根本上解决兵力分散的问题。一旦南阳为蜀国所有,则吴国更不敢轻易扰袭江汉平原。因为这时江汉平原会面临来自南阳盆地和长江上游两个方面地缘压力。这比陆逊只需要担心刘备顺长江而下的攻击形势要严峻得多。

虽然关羽的行动有其原因,但也不是说就没问题了。在处理和东吴的关系时,该硬的要硬,该软的还得软。政治人物一定要有政治意识和外交手腕。只有想方设法稳住孙权,并将其注意力引向江淮方向,才能从根本上化解吴蜀联盟的危机,必要时关羽甚至可以在军事上给予配合。例如可以和孙权约定,由关羽虚攻樊城,刘备取秦川而孙权取合肥。这样,既然是虚攻,则荆州不空,孙权不敢贸然袭取,而有关羽在中路吸引曹操,孙权的右路和刘备的左路又没有战略冲突,那么对于孙权来说,成功的可能就很大。能将国界从长江推进到淮河一线,无疑是吴国巨大的战略收获。而在刘备取得秦川之后,则可以以秦川为虚,江汉平原为实,再进击南阳盆地。在秦川兵的夹攻和策应之下,夺取南阳盆地的概率就更高了。而这时吴国如果在江淮一线有所斩获,也必然会承担曹军的压力。不会有动力去破坏吴蜀联盟。

诸葛亮在出山之后,有过两次大的战略部署:

一次是《隆中对》未出茅庐而天下三分。这在前面已经结合地缘图详细分析过。

第二次是失荆州及刘备驾崩以后。这次战略部署又分为两个层面:

其一是采取战略攻势还是守势的选择。我们知道,历史上四川盆地从来是心无大志偏安一隅的战略版块,由于有高山大川的险阻,蜀人很难有积极进取之心,大都采取了守势,而最后无一例外被中原政权所剿灭。在并不知道后世历史的前提下,诸葛亮作出采取战略攻势的决策需要有巨大的决心和勇气。这是诸葛亮以战略家的眼光清楚的认识到偏安只有灭亡的命运后作出的选择。首先是以攻为守,蜀国多年的北伐虽然收效甚微,但国内始终免遭战祸。衣食丰足而政治清明。其次,在进攻中总有可能找到机会,一旦抓住战机则蜀魏双方的实力天平就会发生倾斜。蜀汉北伐总是保持谨慎,不是什么性格问题,而是战略问题。采取攻势

本身,已经完成了以攻为守的战略目的。而地缘斩获则属于次要目的(当然也不是无所谓的)。蜀军的地缘实力决定了其精锐一共就是十万,如果有大的损失,必将全面摧毁蜀国存在的根基。因此诸葛亮每次出兵最讲究的就是“全身而退”。在蜀国的客观条件下,为了攻城略地铤而走险是一种战略幼稚的表现。

其二是在取关中还是取陇右的问题上。诸葛亮力排众议,坚持先取陇右而不是关中也体现了其无人能及的战略眼光。秦川由陇右和关中两个地理单元组成,陇右在西、关中在东,中间隔着六盘山。从地缘潜力上来说,关中平原无疑比陇右有价值得多,中国有相当多的朝代是从关中平原起家的。而且几乎是蜀国东进中原的唯一通道。但饭必须一口一口的吃。蜀国伐魏,最大的困难是横亘在蜀魏之间的秦岭所造成的粮草运输补给问题。几乎每次进攻都必须在15天之内解决问题,否则就会面临无米下锅的危险。之所以要发明木牛流马之类的运输工具,都是让交通运输给逼的。因此最重要的,是能够在秦岭以北建立根据地。将粮草运输转移到非战时期。况且陇右本身还有一定的自给自足能力。而且凉州的马也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据有凉州之后,不但粮草运输的问题可以很好解决,战术变化也会变得很丰富。六盘山对陇右、关中的阻隔能力比起秦岭来说就差多了。汉中之兵和陇右之兵互为正奇,攻取关中的机会就可大增。

魏延子午谷奇谋,有两个版本:

《魏略》的记载:“夏侯茂为安西将军,镇长安。亮于南郑与群下计议,延曰:‘闻夏侯茂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茂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腥聚合,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亮以为此县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

《三国志魏延传》记载:“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从《魏略》来看,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实在不值一驳。因其前提条件太多。首先是“十日可到长安”,曹真伐蜀,同样出子午谷,似乎走了30多天楞没走出来。其次“茂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这个,这个……实在是太搞了。万一夏侯茂不乘船逃走而是坚壁清野,以数万之众与魏延5000人决战呢然后是估摸着城内粮食可以长久供给魏延的军队(万一敌人逃走的时候烧城呢),然后是魏国援军二十几日才到,并且一定是比诸葛亮的主力部队后到。这还不包括魏军预先察觉后设伏以及气候影响进军速度等因素。这一切的假设都没有必然性,纯粹是在“赌”。任何真正的赌徒都不会去做概率小于50%的事。

倒是《三国志》中的记载,字数虽少,却值得探讨。因“韩信故事”几个字的分量是很足的。下面我们就再看一下“韩信故事”是怎样的:

先来看看刘邦定三秦之战:

刘邦在关中不敢称王,而项羽将其封在汉中,刘邦受封后从关中入汉中,正是走的子午谷,并将子午谷栈道烧毁以示毫无北还之意。随后由汉中定西蜀,积蓄力量以图关中。项羽和齐国开战,主力被全部束缚在山东战场。关中由项羽分封的三秦王章邯、董翳、司马欣把守,兵力上和刘邦大概在1:1左右。刘邦进击关中时,三王基本上要靠自己对付,没有任何援兵。随后,刘邦采用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着名计策,假意从子午谷进攻,却率主力从散关故道绕袭陈仓。攻入关中平原。此后除了一步步向东推进,摧城拔寨。刘邦还分兵几路绕过坚城,长途奔袭,东击山东的项羽主力,却在彭城(今徐州)大败。随后返回关中平原,守住中原进出关中的要道,与留在关中的军队一起彻底剿灭三秦势力。最终据有关中,奠定争霸天下的基础。

刘邦能夺取关中,有几个先决条件,一是项羽在东,无力回援。在定三秦的整个过程中刘邦都无兵力上的劣势。二是三秦王缺乏统一调度。不但互相之间无统属关系,就是和项羽之间在名义上也是互不统属的。三是三秦王向项羽投降时几十万大军皆被坑杀。虽被封在故地为王,却已民心全失。四是刘邦奇袭成功的是他的主力部队而不是一支偏军。只有主力部队突入成功才有可能实现对整个关中平原的扫荡。

《魏略》版子午谷奇谋是“很傻很天真”的,占有一个地缘版块,最关键的是找到地缘平衡线,在地缘平衡线上布置防守力量,然后通过开发地缘版块之内的生产力来增强国力。改变敌我力量的对比,占有长安,不过是占有了一座孤城,对于据有关中毫无帮助。

相比之下,《三国志》版的子午谷奇谋则要高明得多,也还基本上算是能够配得上魏延的智商。

看下图:

魏延子午谷计划的关键,不在于拿下长安,而是直扑中原西进关中的咽喉要道“武关”、“潼关”、“蒲坂”,阻隔魏国援军西进。再由诸葛亮主力出斜谷,扫荡关中,最后与魏延“异道会于潼关”。实现对整个关中平原“关门打狗”的战术目标。子午谷奇谋的佳处在此。

魏延作为一名大将和高参,能想到这样的计划已经相当了不起了。但他终究是战术家而不是战略家,子午谷计划从战略上来说存在不足之处。

关中平原在曹魏的治理下是比较安定的,内部并没有大的矛盾,并且中原对关中的支持力度也非常大。对关中人民来说,蜀汉是以“侵略者”的姿态出现的。诸葛亮之军没有刘邦之军对关中“传檄而定”的政治基础。而陇右地区曹魏的统治力量相对薄弱,又有马超、马岱的的影响力存续。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消化为可供蜀国使用的地缘力量。诸葛亮一出祁山,三郡立刻归附便是例证。

先取陇右,再取关中,除了粮草运输、获得足够的战马等重要原因外,改变原来从汉中向关中的仰攻为从陇右向关中俯攻的战略态势也是重要的原因。历史已经证明了,高地对低地总是有更大的地缘压力。

从蜀、魏的实力对比来看,在拿下陇右之前,蜀国并不具备一举平定关中的能力。即使通过奇袭侥幸获得一二孤城也无法在关中立足。而实现“关门打狗”同样需要实力,魏延一支万人奇兵要据守三大要隘而不担心内外夹击,诸葛亮能轻松出斜谷,一路顺利扫荡,这些都显得过于理想。只要蜀汉不能一次性实现对整个关中的完全占有,只要魏军援军主力能出现在关中平原的土地上,缺乏支持的蜀军就最终只能退回汉中而难有尺寸之功。

从战术上说,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要成功,就不可能是一支五千至万人的小分队。而至少应该是蜀国一半的兵力。即使这样,能否挡住驰援而来的数十万中原魏军与关中军的夹击也还要打个问号。而出斜谷的另一半蜀军能否顺利进入关中平原也是一个问号(刘邦当年只奇袭成功了陈仓一处,蜀汉的魏延、诸葛亮都要奇袭成功是不堪想象的。所以子午谷奇谋要真的成功,需要的甚至不是一半蜀军而是全部蜀军。当全部蜀军在子午谷奇袭成功,并占据三关后,再从外东向西扫荡。如果关中军胆敢出兵夹击,正好在平原上歼灭有生力量,避免了攻坚战的损失。另外也可以和守关之军相互支援。但这又存在一个战略上重大的问题。

那就是将所有兵力投入关中平原大决战,完全没有退路。是不成功则成仁的战法。这种希望毕其功于一役的思想是相当大的战略冒险。这直接和“以攻为守,蚕食雍凉”的战略目标相背离。即使是刘邦当年定三秦也不是这么玩命的打法。

既然一战而取关中在战略上不现实,那为什么诸葛亮的五次北伐,有两次是针对关中平原的呢

再来看图:

诸葛亮两次进击关中一次是出散关道击陈仓(刘邦定三秦故道),一次是出褒斜道(斜谷)屯兵五丈原。

陈仓大概在今天的宝鸡市附近,由千河与渭水构成的三角洲曾经是秦人为周天子牧马之处。这个地方是沟通陇右与关中的咽喉要道,占领此处可以完全切断关陇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对陇右地区“关门打狗”的战术目标。而这一带三角洲和平原地区从五丈原往北有一个相对狭小的防守面,又具有一定的自给能力。可以作为进一步窥视关中的桥头堡。即使受到魏军疯狂进攻而最终不能立足,也可以顺利从散关道和褒斜道退回汉中。但仍可依陇山一线雄踞陇右,保有胜利果实。

司马懿说诸葛亮如果依山向东进击武功则危,如果向西入五丈原则安然无事。实际上是没有看透诸葛亮的战略意图。要不是郭淮提醒司马懿并带兵据守北原,诸葛亮早就北上扼住“关陇咽喉”。郭淮与诸葛亮隔渭水南北相望,而司马懿与诸葛亮之间只隔着一条斜水东西相望,而且司马懿的军队是主力,所以诸葛亮选择了和魏军主力决战而不是强攻北原。司马懿兵败则北原不攻自破。

总的来说。诸葛亮五次北伐,都严格按照“以攻为守,蚕食雍凉”的战略进行军事部署,将陇右视为第一战略目标。之所以在两次关键的战术决策上,诸葛亮没有选择子午道和武功,

正是因为这两处的战略取向是向东,而诸葛亮的战略取向是向西。南辕北辙的事,军事家们是不会做的。

诸葛亮北伐战略的分析,还有一个问题必须解决——为什么蜀军没有顺汗水而东,出兵上庸,进击南阳盆地。

从汉中走上庸路线进军,其地缘目标必然是南阳盆地。一般很容易想到的是顺汉水而下,走水路依上水之利。不过汉水和附近山脉的走向,给这一常规进军路线出了难题。可以看到,在秦岭和大巴山之间有象珍珠一样串在一起的三个盆地——汉中盆地、安康盆地、上庸盆地。按常规,汉水应该从这三个盆地中间穿过。如果是这样的话,顺流而下,进击南阳是比较畅通的。汉水本身会成为进攻的主要通道和依托。山西的汾河谷地大抵就是这样的结构。

可问题是,汉水流域并不是这样的地理结构。汉水在流出汉中盆地之后,首先是向南绕过了安康盆地然后又转了90度的弯向北绕过了上庸盆地,最终流入南阳盆地和江汉平原。这一地理特点在军事上的影响就是,顺汉水而下,无法完成对安康盆地和上庸盆地的军事占领。不占领这两个盆地却顺流而下进击南阳,必然会在沿岸受到军事打击,甚至被截断后路。这是不可想象的。这种情况甚至比从长江三峡出四川盆地的情况还要糟糕。

因此走上庸路线出汉水,就必须逐一突破汉中盆地和安康盆地的地缘平衡线,占领魏国设于安康盆地的魏兴郡,然后突破安康盆地和上庸盆地的地缘平衡线,占领设于上庸盆地的上庸郡。在这种情况下,才有可能使汉中水军顺汉水而下与上庸的陆军水陆并进,突破上庸盆地和南阳盆地的地缘平衡线攻入南阳盆地。这种进攻路线,我称之为“三级跳”。可以看出,这种攻击方式是相当艰难的。甚至比突入关中还难。突入关中只需要突破一条战略平衡线即可。那么和“蚕食雍凉”相比,“蚕食康庸”又是否可以考虑呢也就是说,一次拿不下来,我就慢慢弄,每次只求突破一条地缘平衡线。条件成熟了,再突破下一条。

相比之下,汉中盆地和安康盆地间的地缘平衡线要容易突破一些。这一方面因为安康盆地离蜀军的支援地更近而离魏军更远,另一方面这条地缘平衡线的主要阻隔是山脉,汉水多少还是能起到一点帮助进攻的作用。而安康盆地和上庸盆地之间,除了有山脉阻挡外,汉水也从顺流变成了横流,成为了康庸两地之间的又一道屏障,所以突破这条地缘平衡线的难度非常大。不但如此,从南阳盆地进入上庸盆地,有堵河、南河两条汉水支流沟通,这个方向攻易守难。并且上庸离蜀国的支援中心比魏国要远得多。因此,对蜀国来说,安康盆地是易攻易守,而上庸盆地是难攻难守,对魏国来说却相反,是安康盆地难攻难守而上庸盆地易攻易守。因此,历史上康庸之间山川天险往往是汉中盆地和南阳盆地达成地缘均势的地方。战国时,秦国从长江流域,关中平原和汉中盆地三个方向俯视楚国,甚至已经从关中方向突入南阳盆地的前提下,也没能打下上庸,最终还是用黔中郡和楚国交换才得到了上庸之地。如果蜀国占有上庸,必然会投入大量的兵力在这个方向进行防守,而且是孤军深入,且还是从高向低的态势,一旦防线被魏军突破,退兵极难。只能破釜沉舟在上庸与魏国背水一战了。

以上是从战术上谈出上庸的路线。现在从战略上再来看一看:

在吴、蜀、魏三家的关系上来看,吴蜀同盟是实现南北对抗的基础。吴、蜀在战略方向上需要作好协调,才有可能长期合作。蜀国的出陇右或关中、吴国出江淮在战略方向上并无矛盾。不会对彼此的发展造成影响。而如果蜀国出上庸而吴国出江汉则战略指向都是南阳盆地,这将立刻对吴蜀联盟造成根本的影响。从地缘上来看,吴国出江汉还算理所当然(这也是当年关羽伐魏的路线),而蜀国出上庸则显得勉强(见我们前面的战术分析)。就算蜀国能够突入成功,进占南阳盆地,但缺乏支持又腹背受敌的南阳将立刻变成又一个荆州,只是不知道这次谁将成为下一个关羽。而且由于南阳盆地离魏国的心脏已经非常近,南阳盆地自身的防御条件和地缘潜力都比江汉平原更差,这样一支孤军,在魏国举国之力的进攻下,再加上东吴的酸葡萄心理作用下,存活率实在是不堪想象。

除了吴蜀协调的问题,还有个远近问题。魏国的主力部队主要驻军在南阳盆地和中原地带。如果蜀、吴分别从关陇、江淮进攻的话,会调动魏国中央军在两个完全不同的战略方向上千里奔袭,捉襟见肘。要不是吴国攻击力实在太弱,这种钳形攻势将给魏国造成巨大的麻烦。但若吴、蜀都将南阳选为主攻方向,则不但存在两国的战略冲突,而且对魏国来说完全是以逸待劳,近距离截击。这无异于帮了魏国的大忙。我们可以看到,终三国之世,赤壁大战和关羽伐魏后,吴、魏、蜀三国再未用兵南阳,邓艾灭蜀,宁愿披荆斩棘的飞越悬崖绝壁,也不走汉水北上,不得不说在这个方向用兵之弊已经成为三国战略家的共识。

从以上分析来看,三国时期蜀国的战略还是相当有针对性,而且是符合自身客观条件的。只不过决定历史的除了地缘,还有机缘和其他的很多东西。

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特点

一、诸葛亮的人物特征: 1、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有着胸怀坦荡的大智慧。 2、忠贞不渝、为国为民的道德力量的代表。 3、高尚人格、超凡意志力量的表率。 二、刘备的人物特征: 1、刘备有着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 2、刘备性格的核心是“忠义”。 3、还是一个善于招揽人才,有胆识、胸襟和谋略的人。 三、关羽的人物特征: 1、关羽性格的核心特征是忠义,称为“义绝”。 2、关羽是一个武艺超群、有崇高道德修养的济世之才。 3、关羽身上也有着生性骄傲、听不进劝谏的弱点。 四、张飞的人物特征 1、张飞是生性耿地、精犷;也有粗鲁、莽撞的一面。 2、张飞敢爱敢恨、爱憎分明;勇猛更是性格最为突出 的一面。 3、张飞虽是一员武将,却粗中带细,有时也有一定的。 五、赵云的人物特征: 1、赵云首先是一员武艺超群、骁勇善战的大将。 2、他还有着极高的操守和天下百姓为重的德行。 3、他是一个有独立思考和见解,有才智、胆识的将领。 六、孙权的人物特征: 1、孙权称得上是一位有才智、谋略的统帅。 2、他十分善于招揽和任用人才,能做到知人善任, 从谏如流。 3、孙权还具有忍辱负重、能屈能伸的坚韧品格。 七、周瑜的人物特征: 1、周瑜首先是一个足智多谋、才智过人的统帅。 2、他性格中也有着嫉贤妒能、气量狭小的致命弱点。 3、周瑜也是个忠心不二,在一定程度上能举贤任能。 八、吕布的人物特征: 1、吕布是三国时一员武艺超群的在将。 2、他更是见利忘义、反复无常的势利小人。 3、吕布还是一个有勇无谋、鼠目寸光、刚愎自用之 人,兵败被杀是他的必然下场。 九、曹操的人物特征: 1、他阴险、奸诈、好弄权术又暴戾、狡诈、野心勃 勃。 2、但他有着过人的胆识才干,谋略超群。 3、求才若渴、用人惟才又自负猜忌。 十、马谡的人物特征:1、马谡熟读兵书,有一定谋略和才识。 2、马谡死书,不懂实践;而且骄傲自满,狂妄轻敌、 刚愎自用,听不进他人意见 十一、司马懿的人物特征:1、司马懿是一个雄才大略、才智过人的将领。 2、他又是一个善用权谋、阴险毒辣的封建政治家。 他的生性多疑、冷酷、残忍。 十二、陆逊的人物特征: 1、陆逊是一位足智多谋、有着高超军事才能的统帅。 2、陆逊还治国安有方,深得百姓信任。 十三、姜维的人物特征: 1、姜维忠心耿耿,矢志不移地忠诚于蜀政权。 2、他是一位足智多谋、能征惯战的杰出统帅。 3、他还继承了诸葛亮“和夷”的政策,十分重视与少 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三国演义人物分析

三国演义人物分析 —一诸曷亮: 1、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有着胸怀坦荡的大智慧。 2、忠贞不渝、为国为民的道德力量的代表。 3、高尚人格、超凡意志力量的表率。 二刘备: 1、刘备有着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在当时十分难能可贵。 2、刘备性格的核心是“忠义”。 3、刘备还、是一个善于招揽人才,有着胆识、胸襟和谋略的人杰。 三、孙权: 1、孙权称得上是一位有才智、谋略的统帅。 2、他还十分善于招揽和任用人才,能做到知人善任,从谏如流. 3、孙权还具有忍辱负重、能屈能伸的坚韧品格。 四周瑜:

1、周瑜首先是一个足智多谋、才智过人的统帅。 2、但是他性格中也有着嫉贤妒能、气量狭小的致命弱点。 3、周瑜也是个忠心不二,在一定程度上能举贤任能的人。 五、曹操: 1、首先他阴险、奸诈、好弄权术而又暴戾、狡诈、野心勃勃。 2、他还有着过人的胆识才干,谋略超群。 3、求才若渴、用人惟才又自负猜忌。一直是后人评说不尽的话题。 六、司马懿: 1、司马懿是一个雄才大略、才智过人的将领。 2、他又是一个善用权谋、阴险毒辣的封建政治家的典型形象。而他的生性多疑、冷酷、残忍也给我们留下了深记得的印象。 七、曹丕: 1、作为一个统治者,曹丕是个有一定的但识、谋略,又工于心计的人。 2、他更是一个为了争权夺利可以不择手段,残害手足的凶残狠毒之人。

八、鲁肃: 1、目光长元、有雄才大略的统帅。 2、他的性格中又有忠厚诚恳近乎愚钝、优柔寡断的一面,也常常被人加以利用。 3、此外鲁肃还是一个胸襟广阔、举贤任能、爱情人才、处处以国家为重的社稷之臣。 《三国演义》——故事梗概 【故事脉络】群雄蜂起,汉亡的前因后果一一刘曹孙的起家一一中原争霸的两家对决一一曹孟德气吞天下,孙刘联手抗敌的赤壁之战――刘备取蜀确立天下三分一一蜀吴矛盾激烈化,关羽败亡导致夷陵之战,强蜀开始衰落——诸葛亮内外攻略,定蜀联吴——吴蜀北伐――孔明病逝一一蒋费执政,三国各自出现内部危机一一姜维北伐,司马专政,吴内乱不止一一二士争功,蜀国灭亡一一晋八路灭吴,天下一统。 (一)第一至第十四回 这是整个故事的序幕和大背景。首先交代汉末朝纲松弛,人心思乱, 黄巾起义爆发,由此引起群雄登场。董卓进入洛阳,专政乱国,各路诸侯起兵讨伐。王允巧使连环计除掉董卓。随后,各路军阀展开了混战。在这一部分里,《三国演义》里的许多主要人物纷纷出场,如曹操、刘备、关羽、张

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特点

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特点 1、诸葛亮的人物特征:1、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有着胸怀坦荡的大智慧。 2、忠贞不渝、为国为民的道德力量的代表。 3、高尚人格、超凡意志力量的表率。 2、刘备的人物特征:1、刘备有着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在当时十分难能可贵。2、刘备性格的核心是“忠义”。 3、刘备还是一个善于招揽人才,有着胆识、胸襟和谋略的人杰。 3、关羽的人物特征:1、关羽性格的核心特征是忠义,称为“义绝”。2、关羽更是一个武艺超群、有着崇高道德修养的济世之才。3、关羽身上也有着生性骄傲、听不进劝谏的弱点。 4、张飞的人物特征:1、张飞性格的突出特征是生性耿地、精犷;也有粗鲁、莽撞的一面。2、张面敢爱敢恨、爱憎分明。3、勇猛更是长飞性格最为突出的一面。4、张飞虽是一员武将,却粗中带细,有时也有一定的计谋。 5、赵云的人物特征:1、赵云首先是一员武艺超群、骁勇善战的大将。2、他还有着极高的操守和天下百姓为重的德行。3、他还是一个有着独立思考和见解,有才智、胆识的将领。 6、孙权的人物特征:(10、孙权称得上是一位有才智、谋略的统帅。(2)、他还十分善于招揽和任用人才,能做到知人善任,从谏如流。(3)、孙权还具有忍辱负重、能屈能伸的坚韧品格。 7、周瑜的人物特征:1、周瑜首先是一个足智多谋、才智过人的统帅。2、但是他性格中也有着嫉贤妒能、气量狭小的致命弱点。3、周瑜也是个忠心不二,在一定程度上能举贤任能的人。 8、吕布的人物特征:1、吕布是三国时一员武艺超群的在将。2、他更是见利忘义、反复无常的势利小人。 3、吕布还是一个有勇无谋、鼠目寸光、刚愎自用之人,兵败被杀是他的必然下场。 9、曹操的人物特征:1、首先他阴险、奸诈、好弄权术而又暴戾、狡诈、野心勃勃。2、他还有着过人的胆识才干,谋略超群。3、求才若渴、用人惟才又自负猜忌。一直是后人评说不尽的话题。 10、马谡的人物特征:1、马谡熟读兵书,有一定谋略和才识。2、马谡只读死书,根本不懂实践;而且骄傲自满,狂妄轻敌、刚愎自用,听不进任何意见,最终只能是酿成大祸,兵败被斩。 11、司马懿的人物特征:1、司马懿是一个雄才大略、才智过人的将领。2、他又是一个善用权谋、阴险毒辣的封建政治家的典型形象。而他的生性多疑、冷酷、残忍也给我们留下了深记得的印象。 12、陆逊的人物特征:1、陆逊是一位足智多谋、有着高超军事才能的统帅。2、陆逊还治国安帮有方,深得百姓信任。 13、姜维的人物特征:1、姜维忠心耿耿,矢志不移地忠诚于蜀政权。2、他是一位足智多谋、能征惯战的杰出统帅。3、他还继承了诸葛亮“和夷”的政策,十分重视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14、魏延的人物特征:1、魏延称得上是一员武功高强的大将,但是他轻敌狂妄,行事卤莽。2、他还居功自傲,听不进劝阻,追逐名利。3、不服从调遣,擅自做主,常有反心。 15、貂蝉、糜夫人、孙夫人的人物特征:1、貂蝉是一个聪慧机敏、知恩图报、忠义、勇敢的奇女子。2、糜夫人的果敢坚决、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真的是许多男子都不及其万一的。3、孙夫人也是一位忠贞、坚毅、刚烈、聪慧的女中豪杰。 16、董卓的人物特征:1、董卓是一个凶狠残暴、荼毒百姓的乱世奸臣。2、他独揽大权、篡汉自立、贪欲无度、飞扬跋扈。3、董卓还是一个气量狭小、性情暴戾之人。此外,董卓贪得无厌、贪恋女色之徒。17、王允的人物特征:1、王允是一个东汉末年少有的忠贞节烈之士。2、他还是一个胆识智慧过人,有勇有谋的贤臣。 18、杨修的人物特征:1、杨修为人聪慧过人、才思敏捷、博闻强记。2、他恃才放旷,好卖弄学问,藐视他人.最终被曹操所杀。 19、袁绍的人物特征:1、袁绍是一个娇纵自负、遇事武断又缺少谋略的人。2、他还生性多疑、遇事不决,根本听不进忠臣之言。他最后彻底失败也是难免的下场。 20、刘禅的人物特征:1、后主刘禅是一个无才无德、昏庸孱弱的庸人。2、他还只知道放纵享乐,不思进取,无所作为。3、刘禅不辩是非,听信谗言,任用奸臣,猜忌忠良,最终落得束手称臣,被天下耻笑的下场。 21、曹丕的人物特征:1、作为一个统治者,曹丕是个有一定的但识、谋略,又工于心计的人。2、他更是一个为了争权夺利可以不择手段,残害手足的凶残狠毒之人。

三国演义人物分析

《三国演义》第一~二十四回人物分析 刘备(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 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 孝顺(玄德幼孤,事母至孝);自幼便有大志;深谋远虑,不冲动,淡定从容(在张飞多次冲动时观大局及时拦住了他);好结交天下豪杰(桃园三结义)有勇谋有谋略; 仗义(见朋友有难必营救);仁慈,但有时易信他人(多次相信吕布与他为善);谦逊(陶谦欲与之徐州却自以为无资格数次推让 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雷厉风行,做事果断(至刘备同有除黄巾之志便立即招募乡勇与之同举大事)正义,仗义但冲动,常因仗义抱不平而做出冲动之事(见卢植被冤,就要斩护送军人以救卢植;刘关张救了董卓以后,董卓态度仍然无礼,张飞就要提刀杀之;张翼德怒鞭督邮因为刘备被督邮侮辱)好结交天下豪杰(桃园三结义)心直口快,逞强好胜,性格暴躁,盲目自信,刚愎自用(玄德留张飞管理徐州,特吩咐他少酒,可他仍设宴逞一时酒醉,使吕布有机可乘,酿成大祸) 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好结交天下豪杰(桃园三结义)抱不平,正义(因家乡有人倚势凌人,便杀之)武艺超群,雷厉风行(在多次战争中都披荆斩棘,温酒斩华雄)也有谋略,不像张飞那样冲动 曹操欺君罔上,窃国谋逆(曹操在奉迎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而令诸侯”之后,个人野心和权势欲望不断膨胀,最终完全把持了朝堂,控制了汉末中央政权) 玩弄权术,残暴不仁。“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杀吉平”,无比残暴,先是将吉平打得体无完肤,然后截去吉平的九个手指,割掉吉平的舌头,吉平撞阶而死后,曹操仍不解恨,还要“分其肢体号令”;用毫无过错的王故之头来稳住军心,平息众怒;出于恐惧和猜忌杀恩人吕伯奢一家) 雄才大略,敢做敢为,善于引纳人才,以大局为重(文有孔融、杨修、王粲、陈琳等大文人;武有徐晃、张辽、许诸、典韦、夏侯渊等一代武将;并且身边有一群卓尔不群的智囊团,如郭嘉,荀彧,荀攸,程昱等一流谋士;在人才面前不惜承认自己的过错,低下自己的身份) 吕布武艺超群,轻于去就,目光短浅,见利忘义(投奔各处背叛各处),但也不是有勇无谋之辈(吕奉先射戟辕门,巧妙地化解了一场对他两不利的战争),目光短浅,好面子,但无大过 董卓骄傲自满,目中无人,飞扬跋扈,忘恩负义(被刘关张营救却仍高傲无礼),贪恋美色(奸淫宫女;因此中了王允的美人计反间计与吕布反目后被吕布杀死);常有不臣之心(何进死后董卓独揽大权,废汉帝陈留践位)贪得无厌,凶狠残暴,荼毒百姓(村民社赛时,命军士围住,尽皆杀之且挂人头焚烧人头为乐) 袁绍(字本初)本来是想当一名汉室忠臣,率先杀了十常待,胸怀天下;文武双全;优柔寡断,没有主见,不听忠言 王允东汉末年少有的忠贞节烈之士,忧国忧民,胆识智慧过人,有勇有谋(用貂蝉以美人计反间计让董卓和吕布反目,从而自相残杀;临死不畏死亡) 孙策孝顺;武艺超群,作战勇猛,人称“江州小霸王”(一次战路夹死一人叫喝死一人); 招贤纳士,屈己待人,礼贤下士 赵云字子龙(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第七回出现,武力超群,骁

三国演义人物分析

三国演义人物分析 一诸葛亮: 1、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有着胸怀坦荡的大智慧。 2、忠贞不渝、为国为民的道德力量的代表。 3、高尚人格、超凡意志力量的表率。 二刘备: 1、刘备有着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在当时十分难能可贵。 2、刘备性格的核心是“忠义”。 3、刘备还、是一个善于招揽人才,有着胆识、胸襟和谋略的人杰。 三、孙权: 1、孙权称得上是一位有才智、谋略的统帅。 2、他还十分善于招揽和任用人才,能做到知人善任,从谏如流. 3、孙权还具有忍辱负重、能屈能伸的坚韧品格。 四周瑜: 1、周瑜首先是一个足智多谋、才智过人的统帅。 2、但是他性格中也有着嫉贤妒能、气量狭小的致命弱点。 3、周瑜也是个忠心不二,在一定程度上能举贤任能的人。 五、曹操: 1、首先他阴险、奸诈、好弄权术而又暴戾、狡诈、野心勃勃。 2、他还有着过人的胆识才干,谋略超群。 3、求才若渴、用人惟才又自负猜忌。一直是后人评说不尽的话题。 六、司马懿: 1、司马懿是一个雄才大略、才智过人的将领。 2、他又是一个善用权谋、阴险毒辣的封建政治家的典型形象。而他的生性多疑、冷酷、残忍也给我们留下了深记得的印象。 七、曹丕: 1、作为一个统治者,曹丕是个有一定的但识、谋略,又工于心计的人。 2、他更是一个为了争权夺利可以不择手段,残害手足的凶残狠毒之人。 八、鲁肃: 1、目光长元、有雄才大略的统帅。 2、他的性格中又有忠厚诚恳近乎愚钝、优柔寡断的一面,也常常被人加以利用。 3、此外鲁肃还是一个胸襟广阔、举贤任能、爱情人才、处处以国家为重的社稷之臣。

《三国演义》——故事梗概 【故事脉络】群雄蜂起,汉亡的前因后果——刘曹孙的起家——中原争霸的两家对决——曹孟德气吞天下,孙刘联手抗敌的赤壁之战——刘备取蜀确立天下三分——蜀吴矛盾激烈化,关羽败亡导致夷陵之战,强蜀开始衰落——诸葛亮内外攻略,定蜀联吴——吴蜀北伐——孔明病逝——蒋费执政,三国各自出现内部危机——姜维北伐,司马专政,吴内乱不止——二士争功,蜀国灭亡——晋八路灭吴,天下一统。 (一)第一至第十四回 这是整个故事的序幕和大背景。首先交代汉末朝纲松弛,人心思乱,黄巾起义爆发,由此引起群雄登场。董卓进入洛阳,专政乱国,各路诸侯起兵讨伐。王允巧使连环计除掉董卓。随后,各路军阀展开了混战。在这一部分里,《三国演义》里的许多主要人物纷纷出场,如曹操、刘备、关羽、张飞、吕布、袁绍等,这就好比一台戏,大幕一拉开,主要角色纷纷登台亮相。 (二)第十五至第三十三回 这一部分主要写曹操与袁绍的斗争,故事的高潮是官渡之战,这也是全书极为重要的部分,很多著名故事都发生在这一段落中,如许田打围等,曹操的奸雄形象进一步得到了表现。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等更是全书最精彩的故事,它成功地塑造了关羽的形象。 (三)第三十四至五十回 这一部分的中心赤壁之战,也是全书的关键。刘备三顾茅庐,得到了诸葛亮的辅佐。曹操挥师南下到了长江,孙权、刘备结盟,与曹操展开了赤壁大战。在这一一部分中,最精彩的是写出了孙吴政权内部主战和主和的矛盾,以及孙权、周喻与刘备、诸葛亮之间又联合又斗争的关系。在这场斗争中,诸葛亮一直是最重要的人物,是他舌战东吴群儒,批判了主和派的观点,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是他以高超的智慧,破除了周喻忌贤妒能而制造的障碍;是他帮助周喻制定了用火攻曹军的决策;是他妥善安排了对曹军的追击,并乘机扩大了刘备的势力。在这一战争中,许多人物都充分表现出了其特有的忠勇和才智,构成了一幅人才济济的错综复杂的历史画面,成为全书的情节高潮。 (四)第五十一至第七十四回 这一部分以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扩展地盘为主要故事。首先是与孙权争荆州。赤壁之战后,刘备乘机占领了荆州,为了孙权、周瑜设下,刘备到江东娶亲,诸葛亮三气周瑜,结果周瑜美人计赔了夫人又折兵。接着刘备又与刘璋争夺与曹操争,都取得了胜利。在人才方面,刘备得到黄忠、马超名将。最后,刘备“进位汉中士”。 (五)第七十五至第八十五回 这一部分主要是吴蜀之间的斗争。吕蒙白衣渡江,夺回了荆州,杀了关羽,吴蜀绝交;曹操病死,曹丕称帝;刘备称帝,张飞遇害;刘备为关羽、张飞二人报仇,陆逊,刘备惨败病死。这部分的情节线索是刘备称王后,曹操用司马熬之计,挑起吴蜀战争。关羽被害后,刘备放弃了方针。 (六)第八十六至第一百零四回 这一部分主要写诸葛亮南征北战。诸葛亮渡沪水,取得了“攻心”的胜利,解除了后顾之忧。然后北伐曹魏,鞠躬尽瘁,病死于五丈原。这一段主要有一些以诸葛亮为主要角色的烩炙人口的故事,使诸葛亮的形象得到了更加完美、更加充分的表现。 (七)第一百零五至第一百二十回 这一部分是三国故事的大结局。姜维继承诸葛亮的遗愿,九伐中原,与邓艾斗智斗勇,但由于蜀帝刘禅昏庸,徒劳无功。最后,司马炎夺了曹魏政权,建立了晋朝。随后,蜀吴均告灭亡,三国归晋。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 刘备 一、人物简介 他身长七尺五寸,字玄德,手拿双股剑,是皇室后代,还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他的手下文武双全,个个都各显神威,他的言行举止与宽宏大量成就了他的伟业,让他成为了三国时期一国的霸王,就是因为人和与民心才成就了他,是个仁义的英雄豪杰。 二、 1.性格特点一:仁义善良 1).之所以说他仁义善良,是因为在刘表快死的时候,他再三要把荆州托付给他,刘表认为他的两个儿子没有宏大的前途,可刘备却再三推辞,不肯收下荆州,当他请得诸葛亮出山相助时,诸葛亮也再三说服刘备接纳荆州,可他却再三不要荆州,还说:“我宁愿死,也决不做出违背仁义的事情,违背仁义的事情我是永远不会做的。”从此可见,刘备他非常的仁义。 2).之所以说他仁义善良,是因为在他当上徐州牧的时候,他出城了,留张飞看守徐州,因刘备走了,所以张飞喝的大醉,不料被吕布领兵来偷袭,很快吕布占领了徐州,当刘备回来时,他并没有再夺回徐州,而是对吕布说:“这徐州就给你吧,我暂时驻扎小沛。”这等善良的人在世界上还有几个呢?别人夺走了自己的城池,自己不断不发怒,还愿另外寻找地方来住,这主以表示他的善良。 2.性格特点二:爱民如子 1).之所以说他爱民如子,是因为在他再次当徐州牧其间,曹操要带刘备回许昌,不料当地的人民的代表带着几个人民前来拜访,曹操以为他刚来徐州没几天,那么多人民就想挽留他,可他们说道:“请丞相留下刘备吧,在他当徐州牧的这几天,我们是丰衣足食,他还为我们修了十几座桥,让我们行动也方便了许多,求求您了,留下刘备吧。”这件事足以证明刘备爱民如子。 2).之所以说他爱民如子,是因为当他驻扎在新野的时候,曹操五六十万大军来犯,诸葛亮从容不迫,说要等他们进城后再放火烧他们,再趁机逃往江夏,可那样民房就没了,刘备强忍着答应了,在去江夏的途中,刘备带着全部新野人民一起走,可这样会导致速度减慢,很快会让曹操追上,诸葛亮再三劝阻他抛弃人民,可他说道:“我宁愿人民抛弃我,我也决不抛弃人民。”这句话说得好,更加体现了刘备爱民如子的精神,关羽这时候说道:“世界上我最敬佩三物,天、地与我大哥! 总结:从上面两个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出刘备是一个善良仁义的三国人物,我最喜欢这个人物,喜欢他的精神,喜欢他的品质,我认为三国因为有他而精彩!

三国演义与经营谋略战略篇

三国演义与经营谋略战略篇 郭济兴安李世俊著 不谋万世,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不足谋一域 ——高度重视战略经营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段极为动乱纷争的年代。当时东汉政权没落,农民起义蜂起,政权迭相更替,群雄逐鹿天下,专门是逐步强大的曹操、孙权和刘备之间,展开了尖锐复杂的政治较量,进行了此起彼伏的军事斗争。这些政治、军事集团之间,时或朋比勾结,时或互相攻讦;时或刀戎相见,时或杯酒言欢;彼此存在着多方面、多层次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和矛盾。在惊心动魄的政治风云和你死我活的战争中,任何不求进取、因循守旧、优柔寡断、模棱两可,都会坐失良机;任何心中许多、粗枝大叶、考虑欠周、仓促决断,都会招致惨重缺失。能够讲,举手投足之间,决定荣辱成败,关系着身家性命。因此,重视决策,善于决策,是“三国”中许多人的共同特点。《三国演义》中,明确地提出了“决策”的概念。这要比“决策”概念在西方正式提出,早了数百年之久。专门是“三国”中的一些杰出人物,胸怀全局,目光远大,能够从全局上、长远上摸索咨询题,善于处理大的方面的关系,能够在变动中把握局势进展的大方向,争取战略上的主动和优势,因而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做成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一部《三国演义》,描写了许多战略决策成功的壮举。 刘备在没有得到诸葛亮之前,落魄不遇,屡遭挫折,不得已投奔荆州刘表,后经水镜先生司马徽和徐庶的举荐,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诸葛亮在与刘备首次会面时。第一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大势,指出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接着,简明扼要地讲明了荆州和益州的重要战略地位,最后告诉刘备,欲成霸业,应该“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

课题:《想北平》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 刘备 一、人物简介 他身长七尺五寸,字玄德,手拿双股剑,是皇室后代,还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他的手下文武双全,个个都各显神威,他的言行举止与宽宏大量成就了他的伟业,让他成为了三国时期一国的霸王,就是因为人和与民心才成就了他,是个仁义的英雄豪杰。 二、 1.性格特点一:仁义善良 1).之所以说他仁义善良,是因为在刘表快死的时候,他再三要把荆州托付给他,刘表认为他的两个儿子没有宏大的前途,可刘备却再三推辞,不肯收下荆州,当他请得诸葛亮出山相助时,诸葛亮也再三说服刘备接纳荆州,可他却再三不要荆州,还说:“我宁愿死,也决不做出违背仁义的事情,违背仁义的事情我是永远不会做的。”从此可见,刘备他非常的仁义。 2).之所以说他仁义善良,是因为在他当上徐州牧的时候,他出城了,留张飞看守徐州,因刘备走了,所以张飞喝的大醉,不料被吕布领兵来偷袭,很快吕布占领了徐州,当刘备回来时,他并没有再夺回徐州,而是对吕布说:“这徐州就给你吧,我暂时驻扎小沛。”这等善良的人在世界上还有几个呢?别人夺走了自己的城池,自己不断不发怒,还愿另外寻找地方来住,这主以表示他的善良。 2.性格特点二:爱民如子 1).之所以说他爱民如子,是因为在他再次当徐州牧其间,曹操要带刘备回许昌,不料当地的人民的代表带着几个人民前来拜访,曹操以为他刚来徐州没几天,那么多人民就想挽留他,可他们说道:“请丞相留下刘备吧,在他当徐州牧的这几天,我们是丰衣足食,他还为我们修了十几座桥,让我们行动也方便了许多,求求您了,留下刘备吧。”这件事足以证明刘备爱民如子。 2).之所以说他爱民如子,是因为当他驻扎在新野的时候,曹操五六十万大军来犯,诸葛亮从容不迫,说要等他们进城后再放火烧他们,再趁机逃往江夏,可那样民房就没了,刘备强忍着答应了,在去江夏的途中,刘备带着全部新野人民一起走,可这样会导致速度减慢,很快会让曹操追上,诸葛亮再三劝阻他抛弃人民,可他说道:“我宁愿人民抛弃我,我也决不抛弃人民。”这句话说得好,更加体现了刘备爱民如子的精神,关羽这时候说道:“世界上我最敬佩三物,天、地与我大哥! 总结:从上面两个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出刘备是一个善良仁义的三国人物,我最喜欢这个人物,喜欢他的精神,喜欢他的品质,我认为三国因为有他而精彩! 页脚内容

三国演义与经营谋略 精修订

三国演义与经营谋略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三国演义与经营谋略 内容简介] 《三国演义与经营谋略》一书的成功,和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市场化进程紧密相联。《三国演义》是中华民族智慧的集大成者,包含了丰富的文韬武略,这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事情。同时,《三国演义》所描写的是具有社会结合形态的各种人类活动,诸如政治的、军事的、外交的,这正是管理产生的组织土壤。因此《三国演义》中蕴涵了普适于其他共同活动的管理原理、管理思想、管理智慧等,具有永久的管理学理论价值。 一、战略篇 1、不谋万世,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不足谋一域 ——高度重视战略经营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段极为动乱纷争的年代。当时东汉政权没落,农民起义蜂起,政权迭相更替,群雄逐鹿天下,特别是逐渐强大的曹操、孙权和刘备之间,展开了尖锐复杂的政治较量,进行了此起彼伏的军事斗争。这些政治、军事集团之间,时或朋比勾结,时或互相攻讦;时或刀戎相见,时或杯酒言欢;彼此存在着多方面、多层次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和矛盾。在惊心动魄的政治风云和你死我活的战争中,任何不求进取、因循守旧、优柔寡断、模棱两可,都会坐失良机;任何心中无数、粗枝大叶、考虑欠周、仓促决断,都会招致惨重损失。可以说,举手投足之间,决定荣辱成败,关系着身家性命。因此,重视决策,善于决策,是“三国”中许多人的共同特点。《三国演义》中,明确地提出了“决策”的概念。这要比“决策”概念在西方正式提出,早了数百年之久。尤其是“三国”中的一些杰出人物,胸怀全局,目光远大,能够从全局上、长远上思考问题,善于处理大的方面的关系,能够在变动中把握局势发展的大方向,争取战略上的主动和优势,因而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做成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明德中学 K202班邓雅芝 曹操(155-220):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本姓夏侯,字孟德,沛国谯郡人。曹操身长七尺,细眼长须。自幼放任荡不羁,但很有才华,又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享年六十六岁。 曹操性格非常复杂,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在人才任用方面向来都是求才若渴,知人善用。用人唯才,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曹操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 就人物思想性格的复杂性而言,他时而奸诈到了极点,时而坦率得惊人。奸诈时深不可测,坦率时却犹如赤子。他有时隐而不露,忍而不发,有时却感情外露,激情奔放。他可以残忍得令人发指,也可以体贴入微,富有人情。他有刚怫自用,骄横专制的一面,也有虚怀若谷,从善如流的一面。他猜忌极深,不信任任何人,可有时候又推心置腹,,无话不谈。他是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军事家,可同时又是无耻自私的庸人。在曹操这一形象的身上,凝结着人民对统治者深刻而丰富的认识。 刘备:公元二二一年至二二三年在位。蜀汉昭烈皇帝,字玄德,涿郡涿县人。与关羽、张飞于桃园结义为异姓兄弟。先后投靠过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建安十二年,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为军师,率军攻占了荆州、益州、汉中。于公元二二一年正式称帝。在替关羽、张飞报仇时,大举进攻吴国,被东吴陆逊用火攻打败,不久病死于白帝城,享年六十三。世人也称他刘先主。 曹操是以文才和胸襟吸引了其优秀的谋士和猛将;但是刘备则是重武将而轻谋臣,以其不羁更吸引了草莽英雄的心。但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贬曹扬刘,以曹衬刘。当然,这也是封建时代广大百姓的封建意识的反映。 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人。兄孙策,为讨逆将军,封吴侯。公元229年,曹丕死,孙权即正式建立吴国,称帝,都建业。公元252年病逝。孙权是三国时期一个重要的政治人物,智勇兼备的英雄,但优柔寡断。 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汉末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人。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为志向所屈,故结庐于襄阳城西隆中山中隐居待时。公元207年,思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请计于诸葛亮,公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诸葛亮尽忠蜀汉的阶段。无论先主、后主都非常信任他。 他没有恪守儒家教条,他尊王而不攘夷,进兵南中,和抚夷越,在三国中执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吴、治军,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演义》人物赏析(优选.)

《三国演义》人物赏析 诸葛亮 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鲁迅评论说:“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因此,《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 他聪明、狡猾、善于分析。 赤壁之战反映了他的能言,冷静,祁山之战表明了他的机智,执着,忠心. 一、不贪权势他位极人臣,却不追求个人权势,不弄权也不为权所努役。以他的才能智慧和崇高威望,拿掉昏聩无能缺德无才的阿斗,自己称王称帝,可以说上合天理,下顺民心。但是,他对后主坚持执君臣之礼,决不摆相父架子。在一系列问题上都是以礼规劝、得后主同意才进行的。 二、不谋私利他只靠俸禄为生,不以权势谋私利。在《诫子书》中,他提出了自己严格的要求,“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以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处世。他对后主说:“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他死时确实如其所言。他择妇摆脱了郎才女貌的陋习,选择了黄承彦的丑女。黄承彦说:“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关于这桩婚事和黄氏的才美,《三国演义》在描述诸葛瞻战死绵竹时曾有简要的介绍,其敬仰之情溢于言表,对这位丑女黄月英给予了热情的赞美。 赵云 赵云:赵云戎马一生,骁勇善战,胆略过人,刘备称其一身是胆,军士呼其虎威将军。赵云原效力公孙瓒,因见其无远大志向,改投刘备。赵云见识卓远,清楚认识到吴蜀关系为唇齿相依,力主维护孙、刘联盟;为人刚毅谨细,刘备军曾俘获夏侯敦部下夏侯兰,兰乃赵云同乡,云知其明于律法,推荐他为军正,但不安排为自己属下,其慎虑如此。蜀军街亭失利后,各处皆损兵折将,唯有赵云亲自断后,所属兵将及军资什物都无甚损失,丞相诸葛亮要把军队剩余物资奖赐赵云将士,赵云不受,认为蜀军兵败,不应反而受赏,诸葛亮对其德行十分赞赏。昔日平定桂阳后,赵云任桂阳太守,原太守赵范之寡嫂有天资之色,范欲将寡嫂配赵云,赵云认为范被迫而降,未知其心,因而婉拒,后来赵范果然逃走。巴蜀初定时,刘备欲将巴蜀田宅分赐诸将,赵云以霍去病“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之例劝阻刘备分田宅赐将,认为田地应交与百姓耕种,房宅也应归还百姓,刘备从其言。赵云为国,不被天姿国色所迷,为民,不为良田豪宅所动,时人与后人皆敬其德。 关羽 关羽的最大毛病就是傲,除了不服入川、取汉中皆有上佳表现的老将黄忠外,再举一例:孙权请求迎娶他的女儿,不嫁也就算了,还以当时南方人最忌讳的北人

《三国演义》内涵分析

《三国演义》内涵 一、关于“七实三虚” (一)、《三国演义》与前代史书之关系:参照《三国志》和《三国志注》两部史书,《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言行大多可找到依据,可以说,《三国演义》对原有素材进行了移换变形。 (二)、《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平话》关系:继承与超越 (三)、小说叙述历史的态度:打破天道正义观念 二、“拥刘反曹”倾向的源起及发展 (一)、晋到六朝:以曹魏为正统 (二)、东晋习凿齿:尊汉抑魏(见于《汉晋春秋》) (三)、北宋代说书:流露“拥刘反曹”倾向(见于《东坡志林》) (四)、元代《三国志平话》: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 (五)、《三国演义》直接继承并加强这一倾向 (六)、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批点《三国演义》时进一步强化巩固了“拥刘反曹”的观点 三、《三国演义》的思想文化内涵 百科全书式的作品,杰出的战争和谋略描写,中国文化智慧的集合,融合儒、道、纵横、兵家等等诸多思想的荟萃。 其主要文化思想内涵则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对国家统一的向往:元末社会动荡,百姓渴望安定统一,这也是成书年代及作者所处时代要求的体现。 (二)、对儒家仁政理想的向往及道德的追求: 1、拥刘反曹倾向。 2、对蜀汉集团的着力刻画:刘备仁君形象、诸葛亮能臣贤相的典范、关张的忠义勇猛、桃园结义的讴歌等。 (三)、总结历史经验:民心、人才、谋略。 四、人物塑造手法: (一)、类型化与个性化的完美结合(以三个人物形象为例) 1、曹操形象: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以儒家理想为评判标准,突出其奸诈残忍一面,又真实描写出其丰富多元性格—“古今来英雄中第一奇人”(毛宗岗) (1)、奸诈 ①、陷害叔父②、杀吕伯奢一家③、许攸问粮④、借人头⑤、借刀杀祢衡⑥、梦中杀人⑦、杀杨修⑧、死后疑冢(“生而为伪,至死仍诈”) (2)、残暴狠毒 ①、杀吕伯奢全家②、为报父仇屠城③、杀伏完董承及伏皇后董贵妃④、杀耿纪韦晃等五人及其宗族和大臣 (3)、英雄之气 ①、不畏权贵:重责蹇硕之叔②、胆识过人:孤身刺杀董卓③、惟才是举,爱才如命,敬重忠义之士,宽待人才、厚待人才(如哭郭嘉典韦、对关云长、赵子龙的爱惜、收张辽庞德许褚、招请荀彧荀攸贾诩等、中庞统之计、痛杀陈宫沮授等等)④、诚心待士,从谏如流(如对郭嘉言听计从,得以平定北方)⑤、多谋善战,善于以少胜多(如战袁绍、打吕布、张绣、马超等)⑥、宽仁待民,法纪严明(如征讨董卓等军事集团、割发代首)⑦、旷世豪情,乐观自信、永

三国人物性格分析

三国人物性格分析 一:诸葛亮 诸葛亮,一个传奇般的名字,他,是正义的化身,是智慧的化身,亦是忠诚的化身。他,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的事迹,从古至今广为传颂。 他原本只是个隐士,他念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躬耕于南阳,一心只想过着“俭以养德,静以修身”的生活。可是,他这样的智者,历史是不会让他如蜉蝣一般消失,于是演绎了“三顾茅庐”的佳话。 他足智多谋。初出茅庐就火烧新野,即使是曹操手下“八虎骑”之首的夏侯敦也落得狼狈而逃。他巧借大雾,草船借箭,不费吹灰之力,就让周瑜陷害他的美梦破灭,同时还大大挫伤了曹军的锐气。他六出歧山,屡战屡胜,使魏军中首出一指的司马懿也闻风丧胆。 他大智大勇。面对兵临城下的15万大军,依然笑容满面地在一座空城上悠闲地弹琴。为了孙刘联盟,他泰然入吴,虽然他知道那里有周瑜的百般刁难,甚至是生命危险。萌葭关下,为了刘备的事业,他毅然决定冒刀光剑影,前去说服马超投降。虽然最后去的不是他,但我仍然不得不佩服他勇气可嘉。 他,忠心耿耿,知恩图报。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许是天妒英才,刘备死后,他偏偏遇上了一位扶不起的阿斗,给后人留下无尽的慨叹和唏嘘。 他,舌战群儒,火烧赤壁,七纵七擒,空城退雄兵......这些看似不容易做到的,却在他的手中信手拈来。这些计谋都令人意想不到,在危难时刻帮了蜀国大忙,解救了一次次的危机。 但他毕竟是人,而不是神,他也有犯错的时候。一个马谡,一个魏延。前者言过其实,他却委以重用,只因为马谡读了一肚子的兵书,谈论起来滔滔不绝;后者是难得的将才,他却固执地认为“延脑后有反骨”,总是不能用人不疑。恐怕在这一点上,比起刘备和曹操,他要稍逊了一筹。他太谨慎,偏偏他又遇到了那位“安乐公”,纵然他是“两朝开济老臣心”,仍不免使天下英雄常有“泪满襟”的慨叹。 诸葛亮,灵与肉虽然已经化作清风明月,但诸葛精神永存,在历史的天幕上镶嵌起耀眼的恒星,永远展现出圣洁的光辉。 二:刘备 刘备作为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其性格极其复杂。他重义爱民,但心存诡诈,是一个两面性突出的悲剧人物。这种仁义与诡诈并存的二元对立性格,是他成为一方之主的前提,也是他最终失败的原因。 刘备的形象在历史发展中也在不断变化。随着“帝蜀寇魏”“颂刘非曹”的议论,曹操的形象江河日下,成为“奸雄”的代表,而刘备则声誉渐长,成为“仁义”的化身,博得后人的广泛同情和爱戴。但是一个人的性格决不是单一化的,远非“仁义”二字可概括形容的。他的总体性格可用“折而不挠”概括,细分就是仁义与诡诈的二元对立。同时,其性格中的悲剧因素也是他政治悲剧的重要原因。 1、折而不挠,败而不馁说他有政治远见,比别的统治者更懂得“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而且也非常机智,能屈能伸,并能竭力隐蔽自己的英雄本色,体现出他“折而不挠”的总体性格特征。刘备的性格形成与他的出身背景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三国志·先主传》说:“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完整版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 象分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形象分析 【摘要】:一提起《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人们首先想到他是一个大奸臣,狡 诈、多疑、假仁假义、十分奸险;但他的宽宏世无其俦,他的诚挚更能令人叹息弥襟。他在分裂混乱的三国时期,对统一我国北方,起过相当大的作用。因此,下面本人就《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奸”与“雄”的形象进行进行分析研究,以抛砖引玉、求教于名家指点。 【关键词】:曹操奸雄人物形象 前言 曹操,人言“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是一个真正的英雄,青梅煮酒时,他敢于吐露真言,以龙自比,可见其胸怀大志。再者收降关羽时,关羽说只降汉不降曹,曹操丝毫不在意,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百般殷勤。关羽走后,他非但没有下杀手,还赠送盘缠,明知放走关羽是一件错误的是,但曹操识英雄惜英雄。五关斩六将,曹操也没有怪罪,可见其胸襟之开阔。 一、曹操之“奸”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奸”主要体现在狡诈、多疑、狠毒上。 (一)狡诈 曹操是一个阴险狡诈的人,作品开始就写他用权术。曹操年少时比较贪玩,“游荡无度”,他的叔父经常向他父亲反映,曹操很头疼。一天,操在路上偶遇叔父,立刻做出面目扭曲的样子,叔父向他父亲汇报,于是曹嵩找到儿子询问病情,不料操安然无恙,答道:“儿自来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1]曹嵩就此起了疑心,再也不相信弟弟的小报告了,曹操从此之后就更加的放肆了。 第十七回,曹操攻打袁术时,军粮短缺,操命管粮官王垕:“可将小斛散之,权且救一时之急。”[2]士兵皆言丞相欺众。操欲借垕人头示众。垕大惊曰:“某实无罪!”[3]操曰:“吾亦知汝无罪,但不杀汝,军必变矣。汝死后,汝妻子吾自养之,汝勿虑也。”[4]垕再欲言时,操早已呼刀斧手杀之,悬头高竿,出榜晓示曰:“王垕故行小斛,盗窃官粮,谨按军法。”[5]于是众怨始解。为了平息士兵对自己的怨恨,稳定军心,曹操竟然去杀死一个没有任何过失的人,他的奸诈狠毒教人心寒。 曹操此人性格复杂多变,这在表情、脾性的多变上得到体现。当俘虏张辽后,张辽不但不肯投降,还破口大骂,曹操被惹火了,亲自拔剑想杀张辽,被刘备与关羽劝

剖析三国演义

剖析三国演义 【投稿邮箱:1316006025@https://www.doczj.com/doc/1f7757532.html,联系人:孟编辑】 【概述】 《三国演义》,原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本长篇历史小说,可以说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齐名。作者一般被认为是明朝的罗贯中。 小说以东汉末年为历史背景,以刘关张三兄弟、诸葛亮、东汉、曹魏、蜀汉及东吴六大路线为中心,讲述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至魏、蜀、吴三国鼎立,到西晋统一为终结。小说通篇精巧叙述谋略,虽与史实多有出入,仍誉之“中国谋略全书”;努尔哈赤、毛泽东等亦嗜好阅读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的特色 《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志》写的。章学诚在《丙辰杂记》提到演义时说“七分实三分虚”,演义里许多精彩的情节是千古传说,受地方野史传奇、逸史传闻影响极深。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以及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在对三国态度上,尊刘反曹鄙吴是民间的主要倾向,而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和皇室正统思想。清人毛氏父子批改三国演义时,把明代流传下来的版本中不实讥望、怪力乱神之处删除勘正。 而书中亦刻画了近二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经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则被塑造成一位“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奸雄,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和阴谋家。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但主要以个人恩怨为前提。刘备则被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而当中的战争,手法多样,读者往往感到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被认为是波澜起伏、跌宕跳跃,使人读来惊心动魄,将史书上所没有的情节描写得十分细致。不过,前33回写了从桃园结义到曹操统一北方的24年,71回半写了刘备三顾茅庐到诸葛亮死于五丈原的27年,而以后的46年只用了15回半就草草收场 文化影响 《三国演义》和三国时期故事传说对东亚文化形成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有关三国的诗词歌赋就不胜枚举,以三国故事为内容的评书、戏剧和其他口头文学作品层出不穷。而且这些作品和《三国演义》的相互借鉴,传承形成了独特的类文化群。直到今日的各类三国故事剧集、漫画、书籍还是经久不衰。《三国演义》及三国故事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至今仍随处可见,在人们处于竞争环境或奋斗阶段,可能会以三国的场景,人物关系作为考量。其间的褒贬争论也一直没有停止过,但无论褒贬的结论如何,人们对三国中人文精神的认可已经根深蒂固,难说会有较大改观。

名著《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作者:__张仙荣__ ___ ___ 指导教师:____ ___ __ 所在学习中心:华中师范大学网络学院郑州分院 所学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号:102051050676 年级:2005秋 完成日期:

题目:名著《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 摘要:《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它成功的塑造了若干类型形象系列,如以诸葛亮为基型的智多星军师形象系列、以张飞为基型的鲁莽英雄形象系列、以刘备为基型的仁君忠臣形象系列,以及以曹操为基型的奸雄形象系列。这些形象同中求异,极大的丰富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形象画廊。 足智多谋——诸葛亮:艺术手段、忠贞品格、创作方法;明君与枭雄——刘备:明君形象、对刘备形象的批评意见;豪气冲天——关羽:刚愎自用、因小失大、总论关羽形象;忠贞神勇——张飞:“忠勇”的内容及其表现?“鲁莽、暴戾”的内容及其表现、“粗中有细”的内容及其表现。 关键词:人物形象分析

论文目录 一、足智多谋——诸葛亮 (1) ⒈艺术手段 (2) ⒉忠贞品格 (4) ⒊创作方法 (5) 二、明君与枭雄——刘备 (6) ⒈明君形象 (6) ⒉对刘备形象的批评意见 (8) 三、豪气冲天——关羽 (9) ⒈豪气冲天——关羽 (9) ⒉刚愎自用,因小失大 (11) ⒊总论关羽形象 (12) 四、忠贞神勇——张飞 (13) ⒈“忠勇”的内容及其表现 (13) ⒉“粗中有细”的内容及其表现 (14) ⒊“鲁莽、暴戾”的内容及其表现 (14)

论文正文 名著《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 诸葛亮是可以说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角,和武将赵云是书中塑造的两个近乎完人的形象,而诸葛亮更是神化了。不管从智慧方面还是道德方面。在智慧方面,自三国演义问世来,诸葛亮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中智慧的象征。从一出场的隆中对这一名段,就体现了诸葛亮与众不同的学识。及后的火烧新野、借东风、智取三城、三气周瑜、汉中之战、七擒七纵、空城计等,无一不体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至于用八阵图阻止陆逊、死诸葛吓走活仲达、劝告邓艾的石刻等,更是神乎其神。在道德方面,《出师表》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更是诸葛亮一生的写照。至于诸葛亮所犯的一些错误,经过书中描写,反更显出他的人格伟大。失街亭后要求自降三级,对军中事物管理过于细致,在军事上谨小慎微等,都是通过缺点来映衬他的优点的。总之,诸葛亮不管在能力还是人格上都是近乎完美的形象 足智多谋——诸葛亮 在《三国演义》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诸葛亮无疑是塑造得最为成功,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可以说,他是全书的真正主角,是维系全书的灵魂。我们简直无法想像,如果没有诸葛亮这个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三国演义》还有什么看头,还怎么能成为世代相传的古典文学名著!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作者耗费笔墨最多的艺术形象。从“水镜先生”司马徽第一次提到他的道号“伏龙”(即“卧龙”),为他的出场预作铺垫(嘉靖元年本第六十九回《刘玄德遇司马徽》,毛本第三十五回),到他去世后被安葬于汉中定军山(嘉靖元年本第二百九回《武》侯遗计斩魏延》,毛本第一百五回),他一直处于作品情节的中心,当之无愧地成为全书的第一号主角。罗贯中满怀挚爱之情,倾注全部心血,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将他塑造为一个光彩照人的艺术典型。 一、历史上的诸葛亮(181~234),本来就是汉末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生于东汉末年的乱世之中,十四岁便随叔父诸葛玄离开家乡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辗转来到刘表控制的荆州。十七岁时,诸葛玄病卒。尽管此时诸葛亮年未弱冠,又与荆州牧刘表及其大将蔡瑁都有亲戚关系,但他胸有大志,襟怀高迈,不愿托庇于权门,于是带着弟弟诸葛均,毅然隐居于隆中(汉代属荆州南阳郡邓县,今属湖北襄樊市),一面躬耕陇亩,一面关注天下大事,研究治国用兵之道,长达十年之久。建安十二年(207),奋斗半生而屡遭挫折,当时依附刘表、屯兵新野、势单力薄的刘备三顾茅庐,向年仅二十七岁的诸葛亮请教。诸葛亮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大势,为刘备制定了先占荆、益二州,形成三分鼎立之势,外结孙权,内修政治,待时机成熟,再分兵两路北伐,攻取中原,以成霸业的战略方针。在刘备的恳切敦促下,诸葛亮出山辅佐,从此成为刘蜀集团的栋梁,在历史的舞台上大展宏图,创造出非凡的业绩。 诸葛亮的崇高品格,不仅深受蜀汉民众的尊崇,甚至还得到敌方的敬重。在他的诸多优秀品格中,最突出的有两点:一是智慧,集中体现于《隆中对》;二是忠贞,集中体现于《出师表》。总之,他确实不愧为一代贤相,名垂千古。 二、诸葛亮逝世以后的一千余年间,历代胸怀壮志、关心国事的知识分子深情地缅怀和颂扬着他,广大民众一代又一代地传颂着他的业绩,各种通俗文艺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