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世纪之初的中国人口变化

新世纪之初的中国人口变化

新世纪之初的中国人口变化
新世纪之初的中国人口变化

第30卷第3期2006年5月人口研究

Vol 30,No 3May200616Population Research 人口与发展论坛

新世纪之初的中国人口变化

人口研究 编辑部

主持人:段成荣

背景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战略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我国人口发展和管理中,存在着人口数量继续保持增长、地区之间人口发展不平衡、人口总体受教育素质偏低、出生性别比居高不下、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流动人口不断增多、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等一系列问题。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些人口问题也处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之中。为了摸清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数量、结构以及人民居住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国家于2005年11月进行了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开展的第一次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对于了解和掌握新世纪之初我国人口的变化有重要作用。

今年3月中以来,国家统计局和各省(市、区)统计局陆续发布了这次抽样调查的主要数据公报。这些数据的发布,又一次在公众中引发了关注人口现象、讨论人口问题的热潮;人口学家更是跃跃欲试,有话要说。在此,我们邀请了5位专门从事人口问题研究的专家来谈谈他们从这些数据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000~2005年中国总人口变动透视

王金营(河北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1总人口比预想的要少,增长的速度要慢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抽样调查结果,2005年11月1日我国总人口为130628万人,比2000年11月1日的126583万人增加404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810万人左右(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人口,下同)。2005年1月6日是中国的13亿人口日,据此推算,2005年年底的总人口为130744万左右(公报数据为130756万)。这一数据比任何一家研究单位的人口预测所显示的数据都少许多。据联合国对中国人口发展的预测,到2005年底,中国总人口将达13 26亿,比调查数据多出近2000万;根据于学军等对中国人口发展的预测,到2005年底,中国总人口将达13 22亿,比调查数据也多出1600万;国家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推算2005年底人口为13 28亿,比调查数据多2100万;即使按王金营等的低方案人口预测结果,2005年年底人口也达到13 125万,也要比调查数据多出500多万。如此看来,我们已经完成了到2005年全国人口总数控制在13 3亿以内,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不超过9!的人口计划目标。

根据公报数据,2000~2005年期间人口年平均增长为0 63%,人口已经进入低速增长的阶段。从我国人口近30年的增长趋势看,由于自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执行了卓有成效的以?控制人口增长、提

3期 人口研究 编辑部新世纪之初的中国人口变化17

高人口素质#为战略国策的计划生育工作,并且伴随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由1970年代的2%以上的高速度降低到1980年代的1 5%中速,再到1990年代降低到1 07%的低速度。进入21世纪,在头5年里人口的增长速度就又进一步降低到0 63%这样一个接近0增长的超低速。年平均净增加人口规模也由1800万左右逐步降低到810万左右。按着这样一个趋势,在本世纪初的20~30年里中国人口就会由正增长转变为负增长,人口峰值不会超过14亿。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进入21世纪人口的增长速度会比人们预料的要慢得多。

2人口向东部聚集强度增大,但西部自然增长依然较高

各地区之间存在着地理、区域面积、自然资源与环境等因素的差异,造成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这是我国人口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这一特征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的人口发展态势,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现时期中国人口问题的性质和特点。本文以大陆31个省级单位作为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单元,对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区域人口数据进行透视,通过比较分析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各地区人口变动和分布的特征,以了解我国目前人口发展中的特殊性和非均衡性。

(1)各地区人口总量分布格局有所变革、人口更加稠密

根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公报,到2005年11月1日,超过6000万人口的省级区域为9个,而1990年7月1日时为7个,新增安徽和湖北两个省。这其中广东省增加幅度最大,15年间增加2900万人。目前,河南、山东、广东为3个超过9000万的特大人口省。从东中西分布看,东部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超过中部,由1990年的37 67%增大到39 47%,而中部却由1990年的43 33%降低到2005年的39 05%。从这一点可见,我国人口向东聚集的趋势明显,特别是中部地区人口向东部聚集;由于西部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快于其他地区,因此西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也有所增加。

众所周知,我国属于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国家之一。2005年全国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136人,大约是世界平均密度的3倍,比1990年时的密度增加18人。另外,我国区域间人口密度相差悬殊,沪、京、津分别高达每平方公里2868人、914人、923人,江苏省高达745人,山东省也高达604;而最少的西藏自治区每平方公里刚刚超过2人,青海、新疆、内蒙古3个西部地区人口密度近些年有所增加,但每平方公里也没有超过20人。人口密度地区分布的极不平衡,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人口主要偏集在东部各省,西部特别是西北广大地区则人烟稀少,人口密度由东向西逐渐递减。

(2)各地区人口增长差异较大,东部人口聚集明显,西部人口自然增长快

从全国来看,1990~2005年期间人口增长趋向缓慢,但从分地区来看,东部经济较发达的省市保持了较高的人口增长速度。如北京保持在2 14%为全国增速最快地区,此后依次为海南、广东、上海、浙江、天津均在0 8%以上。而这些地区除海南、广东外都已经是超低生育率地区,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省际迁入流动的增加,这又表明了我国人口向东聚集的强度依然很大。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的地区还有西部经济较落后的地区,如宁夏、贵州、西藏、青海、新疆等地人口增长速度依然较高,其主要的因素是生育率水平高,自然增长快。

从人口密度分布的变化也可见一斑:东部地区人口密度由1990年的399人/平方公里增加到2005年的476人/平方公里,增加77人;而中部从1990年的226人/平方公里增加到2005年的232人/平方公里,仅仅增加6人;西部有34人/平方公里增加到40人/平方公里,也仅增加6人。人口密度增加幅度最大的地区为上海,其后依次北京、广东、江苏、浙江等东部地区。从这一点上看,人口分布的东部聚集流动是过去15年的特征,仍延续着中国人口分布变动的历史趋势。

3生育率水平进一步下降

根据公报中的人口总量和增长速度,我们可以通过人口模拟方法得到2000~2005年期间的人口

18人口研究30卷

出生率和生育水平。根据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的变动规律,可以估算得到2000~2005年各年的年龄别死亡概率,由此我们比较准确的估计得到5年里我国死亡人口大约为3940万~3950万之间,由此可以计算得到5年间出生人口为7960万左右。因此5年期间平均出生率为12 37!,死亡率为6 13!。如果我们假设生育模式没有发生变化的话,可以大体估计得到这一时期的总和生育率水平平均为1 59以下。这比1995~2000年期间的平均1 7~1 8之间的水平有了进一步下降,这也与专家们对实施双独生子女家庭可以生育二孩的调整政策所带来生育水平会有所提高的判断有所差距。

红利期还在继续,老龄化已然加深

???亦喜亦忧的2005中国人口年龄结构

宋健(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

1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现状与变动

近些年,对于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一个基本判断是:中国正处于?人口红利期#。这一概念最初由经济学家提出%,指由于迅速的人口转变,导致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其他人口的增长,总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上升,而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还相对较轻,因而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人口年龄结构黄金时期。

年龄结构是最重要的人口自然结构之一。对于人口?红利#与否的判断,需要借助于总人口中15 ~64岁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以及少儿和老年人口抚养比指标。

2005年中国大陆0~14岁、15~64岁和65岁及以上3个年龄段的人口分别为26478万、94105万和10045万。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少儿人口减少了2501万,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了2 62个百分点(从22 89%降至20 27%);劳动年龄人口增加了5312万,比重上升了1 89个百分点(从70 15%增至72 04%);老年人口增加了1234万人,比重上升了0 73个百分点(从6 96%增至7 69%)。

中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自1964年以来持续上升,2000年时比重超过70%,2005年继续上升到72 04%。与此同时,总人口抚养比持续下降,2005年更是低于0 4,即每5个劳动年龄人口只需负担不到2个少儿和老年人口。中国历次普查的抚养比数据(见表1)显示,2005年中国的总抚养比可以说是达到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低时期。1953~1964年两次普查期间,由于少儿抚养比由0 61上升到了0 73,尽管同期的老年抚养比略有下降,但总抚养比还是从0 69增加到了0 79。1964年之后,中国的抚养比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尽管这期间老年抚养比在逐渐提升,由1964年的0 06增加到1982年和1990年的0 08,到2000年时更是突破0 1,但由于同期中国人口生育水平的大幅度下降,使得少儿抚养比迅速减少,从1964年的0 73下降到1982年的0 55,1990年的0 41,2000年的0 33,直至2005年的0 28,几乎每次都下降了一个梯度。

2中国与世界人口年龄结构的比较

与世界各国相比较,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是否具有特殊性?

图1是2005年世界人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含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与之相比较,中国人口年龄结构最为明显的特点是其比重庞大的劳动年龄人口,远远超出了发展中国家63%的平均水平,也高于发达国家68%的平均水平。与此同时,中国的少儿人口比例却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相差12个百分点;而老年人口比例虽然已经超过了发展中国家,却还低于发达国家15%的一般水平。与2000

%可参见David E.Bloom&Jeffrey G.Williamson,1998.Demographic Transitions and Economic Miracles in Emerging Asia.

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Vol.12,No. 3.419-55.以及蔡.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人口研究,2004;2

年相比,世界少儿人口比例的平均水平从31%下降到了29%,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少儿人口比例均有2个百分点的下降,分别从19%和34%降至17%和32%,中国少儿人口比例下降幅度则为3个百分点。

表1 中国历次普查人口年龄结构及抚养比

%

年份

各年龄组比重

0~14

15~6465+抚养比少儿老年总1953

36.2859.31 4.410.610.070.691964

40.7055.74 3.560.730.060.791982

33.5961.50 4.910.550.080.631990

27.6966.74 5.570.410.080.502000

22.8970.15 6.960.330.100.43200520.2772.047.690.280.110.39 资料来源:1953~1990年数据来自查瑞传等主编, 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上) ,第112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2000年和2005年数据分别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中数据计算得到。

图1 2005年世界不同类型国家人口年龄结构 数据来源:中国数据来自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其它数据来自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2005World Population Data Sheet.2003年全世界人口总抚养比为0 6,意味着每5

个劳动年龄人口需要负担3个被赡养人口,其中少

儿抚养比远远高于老年抚养比,其比例为5:1(见表

2)。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是,当把全世界所有国家

按照收入水平划分为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

高收入国家时,少儿抚养比与国家的收入水平似乎

呈现负相关关系,即低收入国家的少儿抚养比最高,

为0 6;高收入国家的少儿抚养比最低,为0 3。前者

是后者的2倍。低收入国家的总抚养比也是最高

的,而由于在高收入国家中老年抚养比的提升,使得

中等收入国家与高收入国家的总抚养比表现出一致

的态势。

表2 2003年世界人口抚养比形势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总抚养比全世界0 50 10 6低收入国家0 60 10 7中等收入国家0 40 10 5高收入国家0 30 20 5 数据来源:The World Bank Group,05World Development Indica tors,T able 2 1。

到2003年为止,世界各国老年人口对于

总抚养比的压力还是比较有限的,各国老年

人口抚养比多是在0 1~0 2间波动。对总抚

养比起关键影响作用的是少儿抚养比,而人

口的高出生率和高生育率无疑是造成低收入

国家少儿抚养比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见表

3)。越是收入较高的国家,其人口的出生率和生育率越低;而在低收入国家,情况则刚好相反。2000年世界低收入国家人口总和生育率为3 6,与高收入国家1 7的生育水平相比,低收入国家的妇女一生平均要多生育近2个孩子;世界范围内生育水平最高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与生育水平最低的欧盟国家相比较,总和生育率差距达到3 7。在低收入国家中这些多出生的孩子,都需要劳动年龄人口承担起抚养的责任,不仅加重了成年人口的负担,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3期 人口研究 编辑部 新世纪之初的中国人口变化19

表3 2003年世界人口年龄结构与出生和生育水平国家或地区分类

人口年龄结构(%)

出生和生育水平0~14岁

15~64岁65+CBR(!)TFR*全世界

28 964 07 1212 7低收入国家

36 959 04 2303 6中等收入国家

26 266 87 0172 2高收入国家18 2

67 314 5121 7低收入和中等东亚和太平洋地区25 8

67 66 6172 1收入国家欧洲和中亚20 4

68 211 4131 6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30 5

63 95 6212 6中东和北非34 6

61 44 0223 4南亚33 8

61 54 7263 3撒哈拉以南非洲43 7

53 32 9395 2高收入国家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

15 867 416 8101 5 *注:TFR 指标为2000年数据,来自世界银行, 2002年世界发展指标 ,48~50页。

数据来源:The World Bank Group,05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Table 2 1。

比较结果显示,中国目前的人口总抚养比远远低于世界一般水平,比高收入国家还要低的少儿抚养比,与接近于发展中国家的老年抚养比一起,为总抚养比的低水平做出了贡献。人口年龄结构的发展趋势表明,中国正处于劳动年龄人口充足,少儿抚养比由于出生人数减少已经下降,老年抚养比虽然在上升但还较缓慢,因而总人口抚养比反而下降的人口年龄结构黄金时期,而且?人口红利期#还在继续。

3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喜与忧

然而,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是否越高越好?总抚养比是否越低越好??人口红利期#是否真的能够带来?人口红利#呢?

从不同时期着眼,对于前两个问题的回答是有差异的。就目前来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越高,总抚养比越低,每一个劳动年龄人口所需要负担的人口数就越少,似乎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然而从长远来看,目前过高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和过低的抚养比意味着未来短缺的劳动力或庞大的老年人口负担,并不是最优的年龄结构。

要使?人口红利期#真正带来?人口红利#,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数量庞大的劳动年龄人口能否得到充分利用?抚养比仅仅是从年龄结构上将总人口划分为若干群体,作为分母的也仅仅是劳动年龄人口,低抚养比固然说明与劳动年龄人口相比,被抚养人口较少,因而更有可能减轻劳动年龄人口的负担,对社会的经济发展更有利。但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质是劳动年龄人口能够做出怎样的贡献,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劳动年龄人口都会参加到经济活动中来。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3年我国99,889万16岁以上人口中,经济活动人口&仅占76 2%,为76,075万人,其中就业人口为74,432万人,说明在经济活动人口中,还有2 2%是失业人口。2003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总数为800万人,失业率4 3%;失业人数是1990年的2 1倍,失业率比1990年高1 8个百分点。

庞大的劳动年龄人口孕育了使中国经济发展和腾飞的巨大潜力,未来30年,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发挥这些劳动年龄人口的作用,就有可能享受到所谓的?人口红利#。毫无疑问,解决劳动年龄人口的就业将是中国目前以及未来几十年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

&经济活动人口针对的是16岁以上人口,上不封顶,包含了仍然在从事经济活动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的统计口径略有不同。

国家统计局.2004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0 人口研究

30卷

3期 人口研究 编辑部新世纪之初的中国人口变化21

使?人口红利期#持续,一个前提条件是保证目前较低的少儿抚养比的相对稳定。与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能够获得较低的总抚养比主要原因在于其较低的少儿抚养比,但能否维持低少儿抚养比的优势,与中国生育政策的持续性和生育水平能否稳定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生育水平的下降,关于生育政策的一些不同声音也时有耳闻,鉴于部分地区群众生育意愿与政策要求的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中国人口的生育率能否在较低的水平上持续稳定下来,还是一个未知数。一旦政策出现调整或者群众生育行为发生反弹,届时出现的较高的生育率必将导致较高的少儿抚养比,从而提升总抚养比。

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尽管中国目前的老年人口抚养比还处在与其他发展中地区相当的较低的水平,但是过去高生育水平下出生的人口正随着时间的推移陆续进入老年时期,庞大的劳动年龄人口或早或迟将转化为庞大的老年人口。仅从2000年到2005年中国不同年龄人口的增长来看,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增长是最快的,5年增加了14 01%,相应的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了5 98%,少儿人口则是减少了8 63%。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还在保持上升态势,但老年人口的增速已经超过了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速。?人口红利期#还能保持多久?在老年人口大军到来之前能否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养老保障制度?数量庞大、且增长速度快的老龄人口,在未富先老,经济底子薄的基础上,还要面对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超过城镇、老年人口中高龄化趋势明显等即使发达国家也不曾遇到的很多严峻挑战。如何应对以上挑战是中国在21世纪面临的重大人口问题之一。

?红利期#还在继续,老龄化已然加深,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喜与忧充分展示了我们将在21世纪面临的人口机遇与挑战,清醒抓住机遇,勇敢面对挑战,中国才能再次创造亚洲经济奇迹,为全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

新世纪之初的中国城镇化

王放(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与管理系教授)

市、镇人口的统计口径直接影响到城镇人口的数量和城镇化水平。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所采用的城乡人口的划分口径是统一的,都是按国家统计局1999年发布的 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试行) 来计算的,因此,2000年?五普#的城镇人口数据与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城镇人口数据之间的变化,没有城镇人口统计口径的影响。

12000~2005年中国城镇化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城镇人口和城镇化水平仍然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从2000年11月1日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到2005年11月1日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国城镇人口从45844万增加到56157万,增加了10313万人,增长了22 50%。与此同时,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也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从36 22%增长到42 99%,增长了6 77个百分点。

城镇化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它要求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大于农村人口、从而大于总人口的增长速度。由于目前中国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比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低得多,所以,导致中国城镇化的原因是从农村向城镇的人口迁移和农村地区变为城镇地区,即城乡地域的重新划分。据笔者估计,在2000~2005年期间,在所增加的10313万城镇人口中,将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量减去以后,因人口从农村向城镇的迁移和城乡地域的重新划分而增加的城镇人口大约为85009000万左右;而根据国家统计局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2005年全国流动人口为14735万人,只比2000年?五普#时的流动人口增加了296万人,比1995~2000年期间流动人口的增长量要小得多。据此可以推断,在这5年间,导致中国城镇化的主要因素与20世纪90年代一样,仍然是城乡地域的重新划分。

根据国家统计局1999年发布的 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试行) ,城市和镇建成区面积的扩大、城市行政区划的变动等,都会导致城镇地域的变化,从而直接影响到中国城镇人口数量和城镇化水平的变化。根据 中国统计年鉴 公布的数据,在2000~2004年期间,中国城市建成区面积从22439 28平方公里增长到30406 2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增长7 89%,城市征用土地面积由447 25平方公里增长到1612 60平方公里,年平均增长37 80%。同时期,中国行政区划建制中设区的市(地级市)由259个增加到283个,许多县级市被撤销和设立为地级市市辖区,使得中国的市辖区由780个增加到852个,而县级市则由400个减少到374个。城市和镇建设用地扩大和市辖区数量增长的直接结果就是:一部分本来属于农村人口的镇辖村委会人口和乡辖村委会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并伴随着大量的村委会被撤销。在2000~2004年期间,中国的村委会由734715个减少到652718个,减少了81997个。由于在这4年间中国的城市数目由663个减少到661个,建制镇数目由19692个减少到19171个,所以可以认为在2000~2005年期间,市镇设置对中国城镇化的贡献并不大。

城镇化速度是指城镇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和同时期总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之间的差额,也就是城镇人口比重的年平均增长率,它反映了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和总人口的增长速度的相对快慢。如表1所示,在1990~2005年这15年间,中国城镇化速度最快的时期是20世纪90年代的后半期;与此相比,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城镇化速度有所降低。

表1 1990~2005年中国城镇化指标1990~19951995~20002000~2005城镇人口年平均增长率(%)3 105 444 14城镇化速度(%)1 944 553 51 资料来源:(1)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1).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根据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

调查资料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

口普查资料,在1995~2000年期间,

中国流动人口增长了8000多万,而

在2000~2005年期间,流动人口则

只增加了296万。虽然由于抽样调

查的误差,可能会使流动人口有所低估,但是在2000~2005年期间中国流动人口增长速度减慢,却是不争的事实。在这5年间流动人口增长速度下降的原因主要是:(1)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是中国流动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然而,随着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加,城镇对流动人口的吸纳量也会有所降低;(2)由于政策、制度、社会观念以及农民工本身素质的原因,农民工在城镇里的工资待遇、社会保障、社会融合、子女读书等问题均没有很好地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流动;(3)为了解决?三农#问题,2004年年初中央出台了?一号文件#,使当年农民收入水平和收入增幅均创历史新高,同时农民的税费负担显著下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向城镇盲目流动的农村劳动力数量;(4)由于在城镇里工作难找、收入不稳定、拖欠工资情况严重,有相当比例的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返乡务农。根据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公布的资料,中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2002年比2001年增加约1090万,2003年比2002年增加约830万,2004年则只比2003年增加不到500万,呈现增势逐年减缓的趋向。在2000~2005年期间从农村迁移到城镇的人口增长速度下降,这是新世纪之初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减慢的原因之一。

此外,当城镇人口比重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城镇化速度便不可能一直保持上升的趋势,反而会降低。在1990年和1995年时,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分别只有26 41%和29 04%,属于较低水平;而到2000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已上升到36 22%。城镇化速度随着基期城镇化水平的上升而下降,这也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城镇化速度放慢的原因。

2 2000~2005年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省际差异

从表2可以看出,在2005年有15个省、市、自治区的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国42 99%的平均水平。这15个省、市、自治区按照城镇化水平从高到低排列依次是上海、北京、天津、广东、辽宁、浙江、黑龙江、吉林、江苏、福建、内蒙古、重庆、海南、山东、湖北,其中除了吉林、黑龙江、湖北属于中部地区以及22 人口研究30卷

内蒙古、重庆属于西部地区以外,其余10个省、市全部位于东部沿海地区,这反映出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这15个省、市、自治区中除了重庆以外,其余14个在2000年时的城镇化水平本来就居于各省、市、自治区的前14位,只是由于在2000~2005年期间各地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幅度不一样,所以到2005年时有的省、自治区的位次发生了变化。

在2000~2005年期间,各省、市、自治区的城镇化水平平均有所提高,但提高的幅度又各不相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幅度既与基期的城镇化水平有关,也与比较时期内城镇化的发展速度有关。从表2可以看出,2005年有12个省、市、自治区的城镇化水平提高幅度高于全国6 77%的平均水平,按照提高幅度从大到小排列它们依次是重庆、宁夏、湖南、江西、安徽、江苏、西藏、浙江、河南、青海、山西、山东。其中除了江苏、浙江、山东以外,

表22000~2005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城镇化指标

省、市、自治区

城镇化水平(%)

2005比2000年增长

城镇化

速度(%)

北京83 596 041 55天津75 113 120 87山西42 116 903 67内蒙古47 204 502 03辽宁58 703 791 34吉林52 522 861 13黑龙江53 101 570 61上海89 090 780 18江苏50 117 863 49浙江56 037 362 89安徽35 498 775 88福建47 315 352 44江西37 009 316 04山东45 006 853 38河南30 657 215 54省、市、

自治区

城镇化水平(%)

2005比2000年增长

城镇化

速度(%)湖北43 202 721 30湖南36 999 496 11广东60 685 021 77广西33 625 463 65海南45 204 522 17重庆45 2412 156 35四川33 005 914 03贵州26 872 912 35云南29 506 124 80西藏26 817 386 73陕西37 225 073 00甘肃30 026 074 65青海39 246 914 04宁夏42 359 915 56新疆37 153 311 91

注:到本文定稿时,河北省尚未公布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

资料来源:(1)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上册).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其余9个省、市、自治区在2000年时城镇化水平平均比较低,再加上在这5年间城镇化发展速度比较快,所以导致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幅度比较大。重庆城镇化水平提高幅度在全国名列榜首,达12 15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为重庆自1997年被设立为直辖市以来,经济快速增长,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小城镇的建设,再加上行政区划的调整和变化,从而使得城镇化进程加快。

在这5年间,城镇化水平提高幅度最小的依次是上海、黑龙江、湖北、吉林、贵州。这5个省、市的城镇化水平提高幅度均不到3%,尤其是上海,只有0 78%,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位居最后。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浦东新区的开发,上海的城镇人口比重迅速增长,在1990~2000年期间从66 23%提高到88 31%,提高了22 08个百分点,成为城镇人口比重提高幅度最大的省级单位。进入21世纪以后,由于上海城镇人口比重已经达到比较高的水平,继续提高的空间比较小,加之随着浦东新区的建成,城镇化速度也大大降低,所以上海城镇人口比重的提高幅度非常小。

在2000~2005年期间,城镇化速度高于全国3 51%平均水平的省、市、自治区按照城镇化速度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西藏、重庆、湖南、江西、安徽、宁夏、河南、云南、甘肃、青海、四川、山西、广西。这13 3期 人口研究 编辑部新世纪之初的中国人口变化23

个省、市、自治区在2000年时的城镇化水平均比较低或很低,低于当时全国36 22%的平均水平,而且除了山西、重庆、宁夏、青海的城镇化水平高于30%以外,其余的省、自治区均在30%以下,西藏甚至不到20%。在这5年间,城镇化速度最慢的省、市、自治区依次是上海、黑龙江、天津、吉林、湖北、辽宁、北京、广东、新疆。这9个省、市、自治区的城镇化速度均在2%以下,上海的城镇化速度仍然是各省、市、自治区中最低的,只有0 18%。这9个省、市、自治区中除了湖北和新疆以外,其余7个在2000年时的城镇化水平均比较高,处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前7位。因此,各省、市、自治区在2000~2005年期间的城镇化速度依然反映出了城镇化速度与基期城镇化水平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3 对未来中国城镇化问题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表明,当今中国的城镇化已经不同于过去西方国家工业革命以后的传统意义上的城镇化。工业革命以后,伴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西方国家大量的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就业,形成了快速的城镇化。因此,在发达国家城镇化的早期和中期,从农村向城镇的人口迁移是城镇化的主要因素。在中国,虽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镇化快速发展,而且人口从农村到城镇的迁移也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城乡地域的重新划分一直在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贡献因素。城乡地域的重新划分主要是由行政区划变动、城市和镇建成区面积扩大和农用地转出造成的。在中国,由于行政区划变动而增加的城镇人口中含有大量的农业人口;而农村征地虽然使许多农业人口转变成为非农业人口和城镇居民,但是他们中相当大一部分人却并没有解决好在城镇中的就业和生活问题。因此,单凭表面上的城镇人口增长数量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幅度,是很难对中国城镇化的实际发展状况进行判断的。只有当这些新增加的城镇人口不仅身份发生了变化,其就业部门也从农业部门转向非农业部门以后,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才实现了。

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时,中国仍然有农村人口74471万,占全国总人口的57 01%,而且中国目前只是刚进入城镇化的中期阶段,因此,城镇化依然是未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在今后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应当避免急功近利、追风攀高的倾向,切实解决城镇化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保证城镇化健康、有序的发展。一方面要严格保护耕地,严格控制农业用地转出;另一方面则要建立完善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他们在非农产业就业。此外,应当努力提高人口迁移对中国城镇化的贡献。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切实保障进城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认真解决他们在工资待遇、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巩固和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迁移。

少数民族人口又将出现增长高峰吗?

黄荣清(首都经贸大学人口经济研究所教授)

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2005年11月1日零时,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0628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总人口相比,增长3 2%,这5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6 29!。全国人口中,汉族人口由115940万人增加到118295万人,5年增加了2 03%,年平均增长率为4 02!,少数民族人口&由10643万人增加到12333万人,5年增加了15 88%,年平均增长率为29 48!?,由%

&?

这里的年平均增长率为指数函数增长,设期初期末的时间间隔为n 年,年平均增长率为r,期初人口为P 0,期末人口为P n ,则r =log(P n /P 0)/n 。关于少数民族人口,通常有两种不同的定义。一种是全国人口中,除了汉族人口以外的人口;另一种是已经由国

家认可的汉族以外民族的人口。这里用的是第一种定义。

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4 人口研究30卷

3期 人口研究 编辑部新世纪之初的中国人口变化25

于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速远远高于汉族,所以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8 41%提高到9 44%,5年内提高了1个百分点以上。而从1990~2000年的10年间,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只提高了0 5个百分点。

从少数民族人口的数量和变动看,1953年,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为3503万人,1964年为3992万人,这一时期年平均人口增长率为11 88!(同期全国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6 28!,汉族为16 56!) 1982年普查时为6724万人,1964~1982年平均人口增长率为28 96!(同期全国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0 73!,汉族为20 19!),1990年少数民族人口为9132万人。1982~1990年平均人口增长率为38 27!(同期全国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4 85!,汉族为12 98!),第四次(1990年)人口普查至第五次(2000年)人口普查期间少数民族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3 72!,而全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9 15!,汉族为8 74!。可见,除了在1953~1964年期间少数民族的人口增长率低于全国和汉族,在其他期间少数民族的人口增长率都高于汉族,所以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也逐渐上升,从1953年的6 06%提高到现在的9 44%%。

这里特别引人注意的是2000~2005年期间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一般来说,按照人口的自然增长规律,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0!,已经是相当高的增长率了。因为我们知道,人口年平均增长保持20!,则人口倍增只要35年,若按30!,则人口倍增只要23年。少数民族的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在1982~1990年虽然曾一度达到38 27!,但在1990~2000年期间已经降到13 72!。按照这一次1%人口抽样调查的结果,少数民族人口近5年的年平均增长率又高达29 48!,甚至超过了1964~ 1982年计划生育以前的增长率。这是否意味着少数民族人口又将会出现一个增长高峰呢?

下面,我们根据影响民族人口的变动因素来作分析判断。

人口增长或人口变动,可分为两个方面:人口的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自然变动由死亡率和出生率决定,死亡力和生育力作用在一定的人口年龄结构下表现出大小不同,人口增加的快慢与出生率大小同向,与死亡率反向。由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计算得知,2000年少数民族人口的年龄结构与1990年全国人口的年龄结构相近,预期寿命为69岁,略低于1990年全国人口的预期寿命,2000年少数民族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已在更替水平以下,已经低于1990年全国人口的水平。由此可见,2000年的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出少数民族人口自然增长的作用力已经不强,甚至略低于全国1990年代初的水平。并且,根据笔者对实际情况的了解,由于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特别是国家在西部地区实行的?少生快富工程#卓有成效,深得少数民族群众的拥护,许多少数民族家庭放弃了政策规定下的二胎和多胎指标,一对夫妇终生只生一孩。这样,少数民族人口的生育水平只会下降,不会提高,所以少数民族人口的自然增加率应该在较低水平,参照全国人口在20世纪90年代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水平,少数民族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应该不会超过15!。

民族人口的社会变动可分以下几个方面:人口迁移,民族成份的改变,以及属于不同民族的男女通婚所生的子女申报民族的有意选择。对于一个民族,国际迁移可能会对人口有很大的影响。如在我国的俄罗斯族,在1953年普查时有22656人,到1964年仅剩1326人,就是由于居住在我国的俄罗斯族人大批移居国外的原因。20世纪90年代,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出现人口减少,朝鲜族人口增长停滞,都和人口的国际迁移有关。但对已有1亿多人口的少数民族全体来说,人口的国际迁移对总量的影响是很小的。第二种因素是民族成份的改动,即这次普查登记时报告为一个民族(如汉族),而到下次调查时却报告为另一个民族(如满族),更改民族的人多,统计上就会表现为民族人口的变动很大。土家族在1964年普查登记时为52 48万人,2000年普查时为802 81万人,每隔一次普查人口规模都会来一个?飞跃#,她的人口增加的主要成份不是自然增加,而是民族成份的改动。在上世纪70年代

%根据历次人口普查的结果计算。

26人口研究30卷

末80年代初期,少数民族人口曾出现过一段时期的快速增长,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大量人口改变了民族成份所致。但这种大规模地改变民族成份,只是在特定条件下(一定的政策导向)才出现的(个别、少量地改变民族成份随时都在发生)。1986年后,国家对个人民族成份的改变,已经作了比较明确和严格的限制规定,至今没有改变。所以,到1987年以后,大规模改变民族成份的现象已经停滞,在1990年代也没有再出现。在最近5年内,不存在大规模改变民族成份的社会条件,也没有听说大规模改变民族成份现象的发生,所以这也不会成为少数民族人口高速增长的原因。社会增加的第三种因素是通婚所生的子女的民族成份的选择。由于国家在就业、干部培养、升学、计划生育政策等方面对少数民族实行倾斜,汉族和少数民族通婚所生的子女,在现实生活中大多申报为少数民族。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口的流动加剧,汉族人口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移居到内地的数量增加,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接触和联系增加,肯定会导致民族通婚数量的增加。这样也导致了少数民族人口的增加。但我们应该注意到,新生儿童只占总人口的一小部分,且通婚人口始终只是少数民族中的部分人口(在一些民族中可能会占大部分)。所以,这也不应该是导致少数民族人口高速增长的原因。

无论是自然增长还是社会增长,我们似乎找不出导致当前少数民族人口高速增长的原因。我们只能从1%人口抽样调查本身来看。这次调查是以全国为总体,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次总体,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的抽样方法。调查的样本量为170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 31%。这对推算全国总人口或者其他指标,如城乡人口,性别比可以有足够的精确度。但对推算少数民族人口,误差就可能较大。这是因为抽样调查在各省(区、市)的抽样比率并不相同。一般来说,人口多的地区,抽样比率低一些(例如,河南调查人口只占河南省总人口的0 66%),人口少的地区,抽样比率会高一些。而人口多的地区,往往就是少数民族人口占当地人口比例较少的地区,这样,对少数民族人口的估计,误差就可能较大。另一个就是调查时民族成份的报告上,人口调查的内容一般以被调查人自报为主,由于少数民族在各项政策上的优惠,在调查时,更多的人愿意把自己报告为少数民族(虽然并不被正式认可),如果调查工作人员工作不细,掌握不严,就可能出现登记时少数民族人口多报的发生。

根据以上分析,作者判断由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的少数民族人口,大于实际少数民族人口数。少数民族人口增加速度虽然会高于汉族,但应该是稳中有降,不会出现类似20世纪80年代初的增长?高峰#现象。

21世纪初的中国家庭变迁:现状、暗含及走向

陆杰华(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带动城乡经济的快速、全面与持续增长,同时也由此引发了我国城乡社会各个方面的巨大变迁,家庭变迁便是这个社会变革过程中的一个典型例证。事实上,在20世纪后20年中,处于社会变革过程中的中国城乡家庭无论是在家庭规模、家庭结构,还是在家庭功能或者家庭伦理等方面都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化,其中最显著的一个变迁是家庭规模的不断减少。例如,我国平均家庭人口数从1982年的4 43下降到2000年的3 44,18年间平均家庭规模减少了接近1人。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全球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家庭变迁也在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最新公布的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伴随着我国家庭户总量的稳定增加,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减少为3 13,5年间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减少了0 31人,家庭规模减少的幅度在21世纪呈现不断加快的趋势。为此,我们有必要依据最新的1%人口抽样调查公布的家庭规模变化数据资料来分析新世纪初我国家庭规模变化的现状与特点,然后重点探讨家庭变

迁的内在暗含究竟有哪些,并在最后就我国未来家庭变迁的走向作一简单的展望。

1 家庭变迁的现状以及特点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风俗习惯等方面变革速度的加快,社会分化、阶层分层、公民多样性等特点突出地反映在变迁过程中的中国社会,当然这些变革无疑地影响着我国城乡家庭的变迁,因为毕竟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社会的细胞,它作为一种社会组织从一个维度反映整个社会的变化与发展,承担着社会变迁晴雨表的功能。家庭变迁的显性标志便是家庭规模的变化。我们从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新世纪初我国家庭变迁的主要特点有3个方面:

第一,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21世纪平均家庭规模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目前,我国平均家庭规模为3 13人,已经接近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水平,上述3个国家平均家庭规模分别为2 57人、2 77人和2 85人%,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我国30多年来家庭规模正处在巨变的阶段。而对比发展中国家,我国平均家庭规模明显低于20世纪90年代的韩国水平(3 7人),也远远低于诸如巴基斯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二者上个世纪90年代前后平均家庭规模分别为6 7人和4 4

人。

图1 2005年全国部分省、市、区平均家庭规模以及2000~2005年减少幅度

第二,新世纪我国平均家庭规模变化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从省际对比上看,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表明,生育水平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多数沿海省、市平均家庭规模已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北京、天津、上海、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广东、海南等省除外),其中上海最低,仅为2 66人;而中部和西部的多数省、区的平均家庭规模则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西藏最高,为4 7人。值得注意的是,少数经济欠发达的内陆省、区平均家庭规模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安徽、内蒙古(分别为3 03人和2 91人),其家庭规模变化的内涵需要深入的研究(见图1)。不过,与2000年五普数据相比,平均家庭规模下降速度较快的地区大多是经济不发达的省、区。例如,5年来,每个家庭户的人口数减少在0 4人以上的省、区包括广西、内蒙古、安徽、江西等。

%各国对平均家庭规模的统计口径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别。一些发展中国家通常使用以血缘为主的家庭(family)概念,而一些发达国家则一般使用以居住为主的住户(household)概念。

3期 人口研究 编辑部 新世纪之初的中国人口变化27

28人口研究30卷

第三,城乡平均家庭规模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在一些社会经济发达的省、市开始逐步缩小。就全国而言,2005年城乡平均家庭规模分别为2 97人和3 27人,二者相差0 3人,表明尽管城乡平均家庭规模在新世纪初出现日益缩小的趋势,但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就省际而言,多数地区的城乡平均家庭规模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省、区,如新疆和海南的城乡平均家庭规模差异分别为0 96人和0 68人。不过,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城乡平均家庭规模差距则明显缩小,个别省的差异已经微乎其微,如浙江城乡平均家庭规模的差异仅为0 01人,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些地区在21世纪初城乡家庭变迁的趋同性。

2家庭变迁的内在暗含透视

社会变革和家庭变迁是互动的,社会变革为家庭变迁提供了变化的舞台,而家庭变迁则是社会变革的一个缩影。由于最新公布的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有关家庭变迁的数据十分有限,我们从前面的分析不难看出,我们目前所能得到有关家庭变迁的信息仅是家庭规模的变化。但是,透过前面对家庭规模变化的数据资料分析,21世纪初我国家庭变迁还孕育着许多深刻的暗含,其中主要包括:首先,从总体上讲,城乡家庭老化呈现逐步加快的态势。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反映在家庭变迁上是家庭老化速度的加快,即每个家庭成员平均年龄在大幅度的提高。以往学界过多关注家庭成员的个体老化,忽视了对家庭老化的研究。事实上,社会变革过程中的我国家庭成员年龄构成变化同样具有着重要深刻的社会内涵。

其次,伴随着家庭规模的不断缩小,我国城乡家庭居住安排变化值得特别的关注。更加小型化的城乡家庭结构预示着家庭居住安排的巨大变化。预计当前的城市家庭主要以核心家庭为主,而农村家庭类型变化趋向复杂化,核心家庭、留守家庭、空巢家庭等将会长期并存下去。所有这些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家庭功能、家庭习俗、家庭关系等方方面面的变迁。

再者,我国城乡家庭代际关系模式有可能发生重大的变化。家庭规模的减少预示着我国城乡家庭代际互动关系模式将出现新的变化,传统家庭代际交换相对平衡的局面将有可能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家庭代际矛盾和冲突的加剧,家庭成员的角色可能发生重大的换位。一方面,家庭代际关系模式的变迁有利于新观念、新知识的传播;但是,另一面,这种变迁也有可能降低原有的家庭价值,由此引发一些负面的影响。

最后,小型化的家庭结构也暗示着城乡家庭消费模式的巨大变化。在现实社会中,多数消费品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消费的,尤其是耐用消费品。日趋小型化的家庭结构对商家来说孕育着巨大的商机,不同家庭的消费模式特点以及走向将是市场营销者必须关注的重大议题。

3未来家庭变迁走向展望

不难预料,未来中国的社会变革将更为剧烈,家庭正承载这个变革社会的方方面面信息,社会变革和家庭变迁的互动关系也将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我们预计,未来我国家庭变迁的主要走向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受限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以及人口发展规律性的作用,未来城市平均家庭规模减少速度有可能减缓,但是由于城乡迁移和流动的频率加快,未来农村平均家庭规模下降幅度有可能快于城市,由此引发的农村家庭社会问题尤其值得关注。

二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公民价值观念的变化,未来城乡家庭功能面临着重大的变迁,比如生育功能、养老功能可能弱化,经济功能、教育功能可能呈现多样性,而情感功能、政治功能也许得到强化,所有这些预示我国城乡家庭功能处在面临重组的转折时期。

三是在未来相对长的时期内,家庭结构变化走向将以多样化的特点出现,尽管核心家庭仍然是我国城乡家庭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单亲家庭、丁克家庭、单身家庭、空巢家庭、非婚同居家庭以及

3期 人口研究 编辑部新世纪之初的中国人口变化29

一些其他变异家庭的比例将显著提高,这些无疑对传统家庭的内涵带来巨大的挑战。

四是由于家庭内部养老资源的逐步减少,未来我国城乡家庭养老问题将更加突出,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将面临着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双重压力。

主持人评论

迄今,国家统计局和各省(市、区)统计局只发布了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有关总人口、人口城乡结构、性别年龄结构、民族结构、家庭户人口等?主要#结果。尽管这些数据言简意赅,但是,参与本次论坛的5位专家还是从中捕捉到了大量有关我国人口近期变动趋势的宝贵信息。

王金营教授透视了2000~2005年我国人口的数量变动,他发现,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并已进入低速增长阶段。但各地区人口增长差异较大,东部地区通过人口迁移和流动而进一步聚集人口,西部地区的自然增长率还比较高。

宋健副教授通过纵向和横向细致缜密的对比分析,得出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红利期还在继续,老龄化已然加深#的结论。

王放教授依据自己多年研究的积累和对最新数据的深入考察,她不仅得出了?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城镇人口和城镇化水平仍然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的结论,更为重要的是,她剖析出导致最近5年内我国城镇化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仍然是城乡地域的重新划分#。

陆杰华教授总结出我国?家庭规模减少的幅度在21世纪呈现不断加快的趋势#和?21世纪初(我国)城乡家庭变迁的趋同性#特点。

黄荣清教授注意到了这次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所反映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速度远远快于汉族人口、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例大幅度提高的现象。因此,他明确提出了?少数民族人口又将出现增长高峰吗#的问题。他对这一问题的答案是:由这次调查推算的少数民族人口数大于实际的少数民族人口数。

透过有限的数据,参与讨论的专家还提出了很多需要进一步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宋健认为我国目前的人口年龄结构是一个亦喜亦忧的结构,因此,如何才能清醒地抓住机遇、有效地应对挑战就成为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王放在深入剖析我国人口城镇化的机制之后指出,在我国今后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当避免急功近利、追风攀高的倾向,以保证城镇化健康、有序地发展。这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如何才能很好地落实这个原则,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陆杰华透视出我国家庭变迁的种种?暗含#:家庭老化、家庭功能的重组、消费模式的巨大变化等,这些?暗含#,从表面看是小事,但它们却会从根本上影响我国社会的运行,因而值得从多个角度去进一步研究。

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去研究专家们提出的上述问题,以及与中国人口发展有关的各种问题。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收集了十分丰富的人口数据。但已发布的主要数据公报所提供的信息十分有限。依据这些有限的信息,本次论坛尚不能全面、完整地考察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变动的过程和趋势,专家们的初步研究结论也有待更多数据资料的验证。或许,本次论坛只是一份开胃点心,随着更多相关数据的发布,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开发的盛宴才会开席,到那时,将有更多的人围绕中国人口发展问题烹制出更多的各式大菜。

(责任编辑:宋严收稿时间:2006-04)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史概述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史概述 人口政策,从其狭义的角度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资源的、生态环境的综合战略利益出发,同时考虑到大多数群众的接受程度,对其人口的生育行为所采取的政府态度。这种态度,或者鼓励生育,以促进人口增长,或者限制生育,以减缓人口增长。在限制生育中,政府还要规定具体的限制要求,这种要求,往往与我们所追求的人口总量目标相联系。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生育政策的演变历史,大体上可划分为3大阶段为鼓励生育阶段、生育政策酝酿转变(含反复)阶段和推行限制生育政策阶段。 一、阶段时期 ㈠、鼓励生育政策阶段:1949-1953,鼓励生育政策 ㈡、政策转变酝酿阶段:1954~1959年:政策转变酝酿,上层思想反复。 ㈢、实施限制生育政策阶段: 1960~1970年:实施限制生育政策,但没有全面开展。 1971~1979年:全面推行“晚、稀、少”政策(相当于“二胎化”)。 1980~1984年:生育政策紧缩,全面推行“一胎化”政策。 1984~1991年:在农村实行“一孩半”政策,但在城市继续实行“一胎化” 政策。 1991年至今: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 揭示生育政策演变的历程,是为了运用科学历史主义的方法进行梳理和评价过去,以史为鉴,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免蹈覆辙,指导未来。一句话,就是为未来中国生育政策的继续完善与发展服务。 1、“晚、稀、少”政策创造了生育率下降奇迹的第一个十年。 从1970年到1979年的整个70年代,全国城乡推行的“晚、稀、少”政策,允许有计划地生育子女数是最多两个。1971年,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商业部、燃化部《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指出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一般城市人口增长率要降到千分之十以下,农村要降到千分之十五以下。1973年12月,全国第一次计划生育汇报会上,提出计划生育要实行“晚、稀、少”。“晚”是指男25周岁、女23周岁才结婚;“稀”指两胎要间隔4年左右;“少”是指只生两个孩子。此后在各地的宣传中出现了“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的口号。可以说,七十年代的计划生育相当于“二胎化”。由于其“从紧”,紧的合情,“从严”,严的有理有度,所以经过宣传教育与热忱服务,易受到大多数群众的普遍理解与拥护。加之,适宜的奖罚措施,使“早、密、多”传统落后的生育模式,时过不久便初步形成了“晚、稀、少”式的生育控制模式,最终跻身到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2、紧缩政策导致生育率大幅反弹与完善政策抑制反弹的第二个十年。1981~1982年,全国总和生育率回升为2.63和2.86,第一、二孩出生间隔超常地缩短为2.2年,出生率回升为20.91‰和22.61‰,1980年至1984年初推行的紧缩政策,不仅导致了生育水平急剧回升,而且还使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提前一年多于1986年到来。可见,80年代是紧缩政策酿成欲速则不达之果,是导致人口控制能力大幅滑坡,与完善政策尽最大努力抑制滑坡的十年。 (背景原因:1980年9月召开的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确立了20世纪末将

人口与国情教育教案

人口与国情教育教案一 (一)教学内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问题 (二)教学课时:一课时 (三)授课教师:王显刚 (四)教学过程: 一、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板书) 提问:上述材料中反映了我国人口现状的什么特点? 上述材料中反映出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是我国人口现状的第一个基本特点,也是最基本的特点。除此之外,我国人口现状还有如下特点: 1)农村人口多 据1992年我国人口统计,全国农村人口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8%,占世界农村人口的1/4强。 1980年、世界平均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41%,发达国家占30%,发展中国家为70%。我国农村人口比例不仅大大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据全国计划生育抽样调查统计,1998年出生的婴儿中,城市街道一孩比率为89.3%,而乡镇一孩比率为48.4%9,农村的多孩率明显高于城市。因此,人口增长过快在农村更为突出。 2)年龄结构老龄化的速度快 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1990年就超过了人亿,估计2000年达到1.28 1.2亿,占同年总人口的10.4%左右。204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3亿,相当于2025年所有发达国家同龄人口的总和。 3)人口分布不平衡 4)人口素质偏低材料一:1980年全国人口平均接受教育的年限只有4.6年,不足小学毕业程度。1990年7月,这一指标提高到6.6年,这说明全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也只有实践一年级文化程度。我国人口的文化结构仍然属于以低层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的类型。 材料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中,正式公布的文盲半文盲达1.8亿之多。而这个数字是以自己申报为准,这并不表明其的人都已脱盲。国务院1998年颁的关于扫除文盲的工作条例,规定个人的脱盲标准是,农民需识1500个汉字(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城镇居民只需2000 个汉字,)能够看懂得浅显、通俗的报刊,能够记简单财目,能写简单应用文。按照这样的脱盲标准,有关部门在一些地区的农村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男性成年中只有20.8%,女性成年中只有13.3%达到了脱盲标准。如果以这一调查结果推断全国,则结果是我国总人

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分析

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分析 内容摘要:对人口转变理论的研究始于近代,目前在社会学和人口学关于人口转变的理论存在着死亡率和流行病转变理论、生育率转变理论、人口迁移转变理论和人口转变的现代化理论。但当加入民族国家的概念考察某一时段某一国家的人口变化时,我们必须考虑到四个因素:一、这个时期开始时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二死亡率下降的速度三、出生率下降的速度四、移民的数量。本文回顾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重大转变,详细阐述我国人口变化的种种特征以及探讨深层次原因,预测我国未来可能面临的人口问题如:老龄化、人口红利等等。 关键词:人口转变、死亡率、出生率、人口寿命、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 中国作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8年末中国大陆人口13.28亿,占世界人口的20%、亚洲人口的33%。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人口发展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期:一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人口发展处于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时期;二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人口发展逐步走向有计划、可控制的平稳增长时期。 一、自建国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翻开我国人口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它经历了复杂的发展过程。西汉时人口为5959万多人,到1949年全国人口已达5.42亿的规模,占当时世界人口总数24.36亿的22.25%。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生

活条件有了基本保障,加上城乡医疗卫生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历史上曾经制约人口增长的战乱、饥饿、疾病等因素的作用大为削弱,导致人口死亡率急剧下降而人口自然增长率则大幅度上升。1949年全国人口死亡率为20.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6.0‰,到1957年这两项指标则分别为10.8‰和23.23‰。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人口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转变。到1957年时,全国的人口已增至6.47亿,建国后的8年间人口净增了10,486万人,平均每年净增1311万,形成了建国以来的第一个人口增长高峰。随着人口迅猛增长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的越来越大的压力,当时的中国知识界有关人士已开始觉察领悟到其后面所隐含的问题。1957年3月,吴景超先生发表了《中国人口新论》,提出了我国的人口增长应有节制,陈长蘅、陈达、顾孟余等也都提出了同样问题,孙本文先生亦明确提出我国的总人口应控制在8亿之内。马寅初先生也指出:“中国人口如继续这样无限制发展下去,就一定要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他在1957年7月的《新人口论》一书中,侧重分析了我国人口增长过快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各种矛盾,提出应大力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修改婚姻法,实行晚婚晚育等。但是当时这些意见未能引起应有的重视。结果随着1962年我国三年自然灾害的结束和国民经济的开始回升,加上“文化大革命”的开始使全国陷入无政府状态,造成我国人口又进入建国以来的第二个高速增长期。在1962至1973年的12年间,全国人口从6.73亿猛增到8.92亿,年平均净增1992.4万,人口年均自

中国历代人口数量及变化的因素

中国历代人口数量及变化的因素 中国的人口数量,现存最早的一项全国性和分政区户口统计数为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6000万,此前只留下零星的地区性数字。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实施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民国期间也做过多次人口调查,但直到1953年全国人口普查,中国才通过科学的普查,获得了除台湾、港澳地区以外的准确人口数字。 下面根据有限的原始资料和目前的研究水平,对中国人口历史的发展作一简单概述。 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人口数量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时,秦朝的人口估计有3000万或更多,但到西汉初大约只剩下1500万至1800万,至西汉末的公元2年增加到6000万。王莽时到东汉初,总人口下降到3500万。到东汉后期的永寿三年(157年)稍后,才重新突破6000万。 从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到220年三国鼎立形成这个期间,人口损失估计达60%,仅存约2300万。4世纪初的西晋约有3500万。此后南北分裂,北方进入十六国时代,人口多次出现大幅度下降,直到隋朝重新统一后的大业五年(609年),才恢复到6000万左右。 隋末的战乱,造成人口降幅超过50%,到唐初仅有2500万。至安史之乱前夕的755年,又增至约9000万,达到新高峰。唐后期和五代的战乱导致人口锐减,到960年宋朝初建时估计只有4000万,其境内仅3000万左右。 北宋时期人口持续增长,大观四年(1100年)境内人口超过1亿,辽(金)、西夏、大理等政权的人口合计也在1000万以上。两宋之际的战乱使人口大幅度下降,但此后南宋和金的人口都有增长,至13世纪初,宋、金、西夏、大理及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合计已超过1.2亿。蒙古灭金和西夏造成空前浩劫,北方人口损失高达80%,仅剩1000余万。元统一时实际人口约7000万。到14世纪中期增加到8500万左右。 明初的人口不足6000万。但到17世纪初,全国人口已突破2亿。但明末的天灾人祸和清初的残酷战争,又使人口降幅达40%,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估计已降至1.2亿。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恢复至1.5亿,以后很快破2亿大关,到道光三十年(1850年),全国人口创造了4.3亿的新纪录。太平天国起义和清朝的镇压,导致南方人口稠密地区的巨大损失,人口下降超过1亿(最保守估计也有五六千万),以至到1912年尚未恢复到1850年的水平。1953年新中国人口普查结果为5.8亿(不含台湾、港澳)。 中国的人口数量在世界人口总数中一直占有很高的百分比。除了东汉末年处于人口低谷、所占比例可能略低于10%以外,其余历史阶段占世界人口比例基本都在20%以上,一般在30%左右。 中国历代人口变迁的特点 两千多年来中国的人口数量的衍变,具有以下一些明显特点。 1、增长缓慢。从公元2年的6000万增加到1850年的4.3亿,总数仅增长了7倍,年平均增长率仅约1‰。

论中国人口国情

论中国人口国情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基本国情直接影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的人口占了全世界人口很大一部分的比重。我国是世界最多的一个国家。庞大的13亿人口,一方面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人口多也确实给我国的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持久的压力,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中国的人口问题呢?到底人多是好事还是坏事? 毛泽东认为:“中国人口众多是一件极大的好事。”他主张“世界上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创造出来”。这既是毛泽东人口观的哲学依据,也是后来毛泽东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哲学基础。 改革开放后,采取措施限制人口增长。邓小平指出,这些年来一直在采取措施,节制生育。我们力求每年的人口增长速度小一些,但总还要增长。人多有人多的好处,但人多也有人多的麻烦。 我国人口的不断扩张,虽然为社会提供了不少劳动力,但是世界的资源也在不断的消耗,逐渐短缺。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人均占有资源相对不足。虽然有一些有利的一面,但弊端也在不断的显现出来。 人口的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国后,我国平均每年净增一千多万人口,致使每年新增国民收入的1/4以上要被新增加的人口消费掉。90年代以来,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支出的总额中,消费率一直保持在60%左右,这意味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大部分,不得不用来养活13亿人口,国家用于建设资金积累非常有限。 人口的过多和过快增长,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虽然我国人口多,基数大,但人口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人口素质偏低。我国大部分人口是农民,很少一部分是城镇,因此城乡差距非常严重。我国是世界上文盲最多的国家;具有高中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11%,具有高等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3.6%;我国每100万人口中,科学家、工程师的人数是美国的1/15日本的1/60。我国要加强人口素质的提高。 人口问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国特有的人口与发展的三大问题:中国的人口国情也给我们带来了严峻挑战。人口多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这一国情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人口与发展的三大矛盾和三大问题:第一是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第二是十亿人左右的就业问题;第三是几亿人的养老问题。中国人口问题是跨世纪的难题。我国实际劳动力供给量愈来愈大,形成若干个相互叠加、相互冲突的迅速增大的就业压力高峰,而我国创造就

历史时期人口变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参考文献:《——年中国人口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 《汉书?地理志》 《史记》 金承禧 经济学 一,历史时期地人口数量 人是生产者,它创造了巨大地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人又是巨大地消费者,它所创造地巨大地财富就是为了供人消费.人又具有自身再生产地特性,因此,人口增长状况对地理环境影响很大.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国家,在历史长河中,人口数量地增减变化很大,但从总地趋势来看是增加地.关于秦汉时期以前地人口数字,由于资料不足,因此难于说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从秦汉时期开始,各个王朝都对人口地统计十分重视,千方百计要弄清自己控制地劳动者地数量.因为劳动者是基本地社会生产力,能够创造物质财富,是统治者剥削地主要对象,兵役、徭役地多少都与人口有密切地关系.因此秦汉以后地人口记载就颇为丰富.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历史时期影响人口数量地增减和地区分布地因素,除自然增值、死亡和天灾外,则主要是政治动乱和战争.同时人口地迁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西晋以后,由于北方地战乱及其自然环境等方面地影响,人口大量南迁,从而使北方人口减少,而南方人口则增加.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先秦时期 中国第一次全国性地人口调查是在秦代完成地,这些统计材料没有留下来.但在秦亡时被刘邦接管.当刘邦入关进入咸阳后,萧何则“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从而使刘邦“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后来当刘邦路过曲逆县(今河北省定县东南)时,问御史:“曲逆户口几何?”御史回答:“始皇时三万余户,间者兵数起,多亡匿,今见五千户”.可以想见当时地各县户口数是清楚地.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秦时地人口和战国时期差不多,也就是两千万人口左右. 公元二年西汉户口数是现存最早地全国性人口数 这个人口数见于《汉书·地理志》,记载地是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二年)地户口数,户,口.比秦时增加了近四千万人口.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经过西汉初年吸取秦亡地教训,与民休息,出现了“文景之治”地局面.汉武帝时又大肆扩张土地,社会发展.因此才出现了西汉地盛世,一般来讲,人口地增加是经济发展地表现,因为人口地增加,必然要带来生产粮食及其它供应品地增加.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这个统计数字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地人口、地理、历史、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军事等都具有重大地意义. 从西汉地人口统计情况来看.当时北方地人口数多于南方,南方相当于北方地四分之一,反映出当时南北方经济发展地一般情况,说明北方经济发展好于南方.当时边郡地人口是稀少地,无法与内地相比,这和秦时地情况一样.秦时为了改变边地地广人稀地情况,采取“徙民实边”地办法.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到了东汉时期,由于西汉末年地战乱,促使北方人向南方迁徙,说明西汉时期北方人认为南方地气候不适宜于汉居住地观念已经发生变化.总之来说,东汉时期北方各郡县地人口一般都有所减少,个别有增加,而南方一般都有所增加,有些郡甚至超过几倍,这除过一般

中国人口国情教育教案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中国人口国情教育(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2.使学生了解有关华侨及华人的知识。 3.培养学生使用“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增长曲线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 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人口问题及对策。 教学难点 人口发展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量相协调的科学人口观的树立。 教学方法 谈话法,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教学媒体 挂图“中国人口分布图”、“中国人口增长曲线”投影片、课本插图、有关图表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书】第二章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第一节中国的人口 【引入新课】世界上有多少亿人口,我国有多少亿人口(1996年底)?中国人口占世界的百分比是多少?(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1996年底世界人口已达57.7亿,我国人口总数为12.2亿,我国占【板书】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中“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比较图”(见下表),提出问题:将四国面积、人口相比较,能得 出什么结论。 【结论】中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垃,但人口超过其它三个国家人口总数的2倍,与面积相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7倍,是美国的4.7倍,可见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 【过渡】人口大国的人口又是如何分布的呢?首先介绍一下人口密度的知识。 【学生活动】12.2亿人/960亿平方千米=120人/平方千米。这一数字大约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0倍。 【板书】二、人口分布不均 观察课本中的“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量”图,找到江苏、山东、新疆、西藏的人口总数,参考课本“做一做”提供的上述省区的面积,计算四省区的人口密度并比较东部沿海两省与西部内陆两自治区人口密度的差异。 仔细观察课本中的“中国人口密度图,思考以下问题: ”

中国国情社情简介

我国国情社情 1、我国的地势。地形和气候 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平原。 我国的主要地形有:山岭、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中国有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中国有四大盆地(按面积大小依次为):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吐鲁番盆地是中国地势最底的盆地。中国有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为我国最长的、年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我国的气象灾害最主要有:干旱、暴雨、热带气旋(台风)、低温冷冻、雪灾、冻雨 我国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灾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IV级(一般)III级(较重)II级(严重)I级(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2、我国的能源资源 土地资源:我国的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3位。但是我国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3,世界排名第120位 水资源: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害灾害频繁的国家水资源总量排在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之后,居世界第6位。但我国的人口众多,人均年占有量约为世界均水量的1/4,排在世界第110位,已经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矿产资源:世界上已知的矿产在我国均能找到,且储量丰富。目前,我国已发现171种矿产,总储量居世界第3位。 能源以地热、水能、太阳辐射能、煤、石油、天然气为主。我国的地热资源很丰富,已经发现的温泉有2000多处。我国东南沿海和西藏、云南一带,有许多温泉和热泉是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我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其次为俄罗斯、巴西、美国、加拿大、刚果(金)。青藏高原日照时间及辐射量均居全国之冠。 我国幅员辽阔,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太阳高度角比较大,各地每年太阳总辐射量大约在80~220千卡/平方厘米。其中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这一条线以西、以北广大地区,太阳能源资源特别丰富。地壳中地热资源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从已发现的高温地热区看,绝大多数分布在板块构造的边缘地带—环太平洋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带。我国东南沿海和西藏、云南一带,有许多温泉和热泉,是地热资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史概述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史概述人口政策,从其狭义的角度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资源的、生态环境的综合战略利益出发,同时考虑到大多数群众的接受程度,对其人口的生育行为所采取的政府态度。这种态度,或者鼓励生育,以促进人口增长,或者限制生育,以减缓人口增长。在限制生育中,政府还要规定具体的限制要求,这种要求,往往与我们所追求的人口总量目标相联系。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生育政策的演变历史,大体上可划分为3大阶段为鼓励生育阶段、生育政策酝酿转变(含反复)阶段和推行限制生育政策阶段。 一、阶段时期 ㈠、鼓励生育政策阶段:1949-1953,鼓励生育政策 ㈡、政策转变酝酿阶段:1954~1959年:政策转变酝酿,上层思想反复。 ㈢、实施限制生育政策阶段: 1960~1970年:实施限制生育政策,但没有全面开展。 1971~1979年:全面推行“晚、稀、少”政策(相当于“二胎化”)。 1980~1984年:生育政策紧缩,全面推行“一胎化”政策。 1984~1991年:在农村实行“一孩半”政策,但在城市继续实行“一胎化” 政策。 1991年至今: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 揭示生育政策演变的历程,是为了运用科学历史主义的方法进行梳理和评价过去,以史为鉴,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免蹈覆辙,指导未来。一句话,就是为未来中国生育政策的继续完善与发展服务。

1、“晚、稀、少”政策创造了生育率下降奇迹的第一个十年。 从1970年到1979年的整个70年代,全国城乡推行的“晚、稀、少”政策,允许有计划地生育子女数是最多两个。1971年,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商业部、燃化部《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指出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一般城市人口增长率要降到千分之十以下,农村要降到千分之十五以下。1973年12月,全国第一次计划生育汇报会上,提出计划生育要实行“晚、稀、少”。“晚”是指男25周岁、女23周岁才结婚;“稀”指两胎要间隔4年左右;“少”是指只生两个孩子。此后在各地的宣传中出现了“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的口号。可以说,七十年代的计划生育相当于“二胎化”。由于其“从紧”,紧的合情,“从严”,严的有理有度,所以经过宣传教育与热忱服务,易受到大多数群众的普遍理解与拥护。加之,适宜的奖罚措施,使“早、密、多”传统落后的生育模式,时过不久便初步形成了“晚、稀、少”式的生育控制模式,最终跻身到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2、紧缩政策导致生育率大幅反弹与完善政策抑制反弹的第二个十年。1981~1982年,全国总和生育率回升为2.63和2.86,第一、二孩出生间隔超常地缩短为2.2年,出生率回升为20.91‰和22.61‰,1980年至1984年初推行的紧缩政策,不仅导致了生育水平急剧回升,而且还使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提前一年多于1986年到来。可见,80年代是紧缩政策酿成欲速则不达之果,是导致人口控制能力大幅滑坡,与完善政策尽最大努力抑制滑坡的十年。 (背景原因:1980年9月召开的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确立了20世纪末将中国人口控制在12亿以内的奋斗目标,而这样的奋斗目标又是同人均1000美元的追求相联系的。1980年9月, 《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

人口理论与中国国情

中国人口与国情 一.什么叫人口转变,人口转变的三个阶段各有什么特征?试论述中国实现人口转变的原因。 人口转变是指随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各种人口现象处于同一相互联系的体系中,呈有规律地阶段性递进、转变的现象。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 第一阶段:原始阶段,明显呈现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征。 第二阶段:过渡阶段,出现高出生率,死亡率急剧下降,两者差距逐渐增大,自然增长率增大,人口增长明显加快。该阶段人口增长快,劳动力充足,对资源、就业、教育压力大;环境破坏严重;影响社会治安。 第三阶段:现代阶段,呈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征。该阶段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对环境破坏小。但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社会保障体系压力大 中国实现人口转变的原因:1.社会生产方式等经济因素,人口转变过程既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又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人口进行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关键在于国家和人民深刻认识到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及资源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2.计划生育政策因素, 中国生育率下降的主导因素是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促进我国人口迅速转变的重要原因。计划生育政策加速人口转变的作用机制在于政策的执行改变了家庭内孩子成本效用的对比关系, 从而影响了家庭生育政策。3.现代化约束因素,中国人口转变和现代化进程是分不开的,中国人口转变的直接原因是计划生育政策, 间接原因是现代化推动, 特别是社会发展的作用, 如交易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等。4.社会文化因素,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对现代化进程有很大的影响, 并影响到生育。 二.简述并评价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马尔萨斯人口论是马尔萨斯创立的关于人口增加与食物增加速度相对比的一种人口理论。其主要论点和结论为:认为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增加,而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的,因此生活资料的增加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是自然的、永恒的规律,只有通过饥饿、繁重的劳动、限制结婚以及战争等手段来消灭社会‘下层’,才能削弱这个规律的作用。把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一切问题和灾难归结为人口过剩的结果。 1、两个公理。二个公理指第一, 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第二, 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两个公理是马尔萨斯由一般生物推及人类的, 马氏把人类最普遍的欲望概括为人类的两个公理, 并因此推断出人口增加力, 比土地生产人类生活资料力, 是无限地较为巨大。 2、两个级数。马尔萨斯由二个公理得出两个级数的结论。两个级数指人口在无妨碍时, 以几何率增加,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增加。马尔萨斯认为人口增长是劳动者实际收入水平的函数, 实际工资的提高必然会刺激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增长具有加速度的趋势, 而食物的增长却表现出另一趋势, 即粮食的增加只会体现出递减的趋势。 三.你对今天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有何看法?请你设计中国社会未来的收入分配模式。 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现状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蓬勃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由于政府集中力量首先发展城市建设,对城市建设投入了大量的物资和人力,对农村的投资长期明显少于城市,造成农民享受不到与市民同等国民待遇和机会,这既导致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又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减少了农民的收入,加剧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 (二)除了城乡之间,我国各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也在明显加大。由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新中国人口发展历程及现状

新中国人口发展历程及现状 一、新中国人口发展历程 中国人口的发展同中国社会的发展一样经过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人口发展已经结束了高增长的历史,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人口发展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期:一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人口发展处于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时期;二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人口发展逐步走向有计划、可控制的平稳增长时期。这两个不同发展时期的区别,不仅表现在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上,而且还表现在人口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及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上。 (一)人口总量的发展 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状况,可以把中国人口总量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第一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49—1957年) 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得不到发展,人口发展缓慢,明显呈现出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的特征。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及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人口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特征,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出生率维持在高水平,从而出现了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人口高增长状况。1949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36‰,死亡率为20‰,自然增长率为16‰,年底全国总人口为5.42亿。到1957年,死亡率下降到了10.8‰,而自然增长率上升为23.2‰,总人口达到6.47亿。1949—1957年的八年间,人口净增1.05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 2、人口低增长阶段(1958—1961年) 1959至1961年,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使经济发展出现了波折,人民生活水平受到影响,致使人口死亡率突增,出生率锐减。1959年人口死亡率上升到了14.6‰,1960年进一步上升到25.4‰,而人口出生率只有20.9‰,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其中1960年、1961年连续两年人口出现负增长。 3、第二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62—1970年) 三年自然灾害过后,经济发展状况逐渐好转,人口发展的不正常状态也迅速得到改变,人口死亡率开始大幅度下降,强烈的补偿性生育使人口出生率迅速回升,人口增长进入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峰期,并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初。这一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达到43.6‰,平均水平在36.8‰;人口死亡率重新下降到10‰以下,并逐年稳步下降,1970年降到7.6‰。出生率的上升和死亡率的下降,使这一阶段的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达到27.5‰,年平均出生人口达到2688万人,8年净增人口1.57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史概述说课讲解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 史概述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史概述人口政策,从其狭义的角度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资源的、生态环境的综合战略利益出发,同时考虑到大多数群众的接受程度,对其人口的生育行为所采取的政府态度。这种态度,或者鼓励生育,以促进人口增长,或者限制生育,以减缓人口增长。在限制生育中,政府还要规定具体的限制要求,这种要求,往往与我们所追求的人口总量目标相联系。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生育政策的演变历史,大体上可划分为3大阶段为鼓励生育阶段、生育政策酝酿转变(含反复)阶段和推行限制生育政策阶段。 一、阶段时期 ㈠、鼓励生育政策阶段:1949-1953,鼓励生育政策 ㈡、政策转变酝酿阶段:1954~1959年:政策转变酝酿,上层思想反复。 ㈢、实施限制生育政策阶段: 1960~1970年:实施限制生育政策,但没有全面开展。 1971~1979年:全面推行“晚、稀、少”政策(相当于“二胎化”)。 1980~1984年:生育政策紧缩,全面推行“一胎化”政策。 1984~1991年:在农村实行“一孩半”政策,但在城市继续实行“一胎化”政策。 1991年至今: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

揭示生育政策演变的历程,是为了运用科学历史主义的方法进行梳理和评价过去,以史为鉴,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免蹈覆辙,指导未来。一句话,就是为未来中国生育政策的继续完善与发展服务。 1、“晚、稀、少”政策创造了生育率下降奇迹的第一个十年。 从1970年到1979年的整个70年代,全国城乡推行的“晚、稀、少”政策,允许有计划地生育子女数是最多两个。1971年,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商业部、燃化部《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指出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一般城市人口增长率要降到千分之十以下,农村要降到千分之十五以下。1973年12月,全国第一次计划生育汇报会上,提出计划生育要实行“晚、稀、少”。“晚”是指男25周岁、女23周岁才结婚;“稀”指两胎要间隔4年左右;“少”是指只生两个孩子。此后在各地的宣传中出现了“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的口号。可以说,七十年代的计划生育相当于“二胎化”。由于其“从紧”,紧的合情,“从严”,严的有理有度,所以经过宣传教育与热忱服务,易受到大多数群众的普遍理解与拥护。加之,适宜的奖罚措施,使“早、密、多”传统落后的生育模式,时过不久便初步形成了“晚、稀、少”式的生育控制模式,最终跻身到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2、紧缩政策导致生育率大幅反弹与完善政策抑制反弹的第二个十年。 1981~1982年,全国总和生育率回升为2.63和2.86,第一、二孩出生间隔超常地缩短为2.2年,出生率回升为20.91‰和22.61‰, 1980年至1984年初推行的紧缩政策,不仅导致了生育水平急剧回升,而且还使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提前一年多于1986年到来。可见,80年代是紧缩政策酿成欲速则不达之果,是导致人口控制能力大幅滑坡,与完善政策尽最大努力抑制滑坡的十年。

中国人口转变理论

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分析 专业: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摘要:中国人口转变发生在中国经济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中国人口转变是社会经济和计划生育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初的死亡率下降得益于新中国的建立,公有制的分配制度和医疗卫生体系有效地降低了农村婴儿死亡率。计划生育政策使生育率迅速下降,总和生育率迅速下降。中国人口转变是在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基础,国家人口政策控制之下发生的。中国人口转变经历了不同的阶段,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关键词:中国人口转变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一、概念: 人口转变理论是指人口再生产模式由高水平的人口均衡向低水平的人口均衡的转变,人口再生产经历了一个由高死亡率、高生育率和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经过低死亡率、高生育率和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转变为低死亡率、低生育率和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的全过程。它描述的是人口再生产类型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过渡的趋势,反映社会经济现代化过程与人口在生产的内在联系。二、分析方法: 当加入民族国家的概念考察某一阶段一国人口的增减时,有四个最基本的要素需要考察:一是这个时期开始时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二是死亡率下降的速度;三是出生率下降的速度;四是移民的数量。 具体到中国,中国人口转变的制约因素及研究方法有:1.社会生产方式等经济因素,人口转变过程既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又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及相应的经济制度转变是影响人口转变的决定因素。2.计划生育政策因素,我国在短时间内实

现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除社会经济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这就是人口政策影响。中外学者一致认为中国生育率下降的主导因素是计划生育政策,大致占60%~70%。我国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促进我国人口迅速转变的重要原因。3.社会文化因素,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对现代化进程有很大的影响,并影响到生育。在现代文明已经比较发达的条件下,传统文化还有很大影响,中国人口控制工作的巨大成就,实际上已经利用了社会文化中的有利因素。4.其它因素,技术因素和制度因素、流行疾病模式因素、人口质量因素等。 三、具体分析: 中国人口转变是社会经济和计划生育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初的死亡率下降得益于新中国的建立,公有制的分配制度和医疗卫生体系有效地降低了农村婴儿死亡率。计划生育政策使生育率迅速下降,总和生育率由1969年的5.7下降到1979年的2.7,下降了50%以上。人均收入、教育水平是对生育率影响最大的两项社会经济参数。中国人口转变是在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基础,国家人口政策控制之下发生的。 中国人口伴随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经过了50年代和60年代无计划的高速增长、70年代生育水平的大幅下降、80年代的徘徊波动,终于在世纪之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完成了人口的“两个转变”。 中国人口发展经历的两个不同时期: 一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人口发展处于无计划、自发的高增

我国生育政策的发展变迁

主题:政策变迁和政策调整 结合下文新中国不同时期的生育政策,回答文后问题。 我国生育政策的发展变迁 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政策始终是关系到国家富强、民族昌盛和人民幸福的基本国策。而如何结合国情制定适宜的生育政策,无疑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关键。 1.新中国早期的生育政策 1949年末,全国(不包括台湾省和港澳地区)总人口为54167万人,出生率为16‰,死亡率为20‰,自然增长率为16‰,总和生育率为6.14。1953年中国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至1953年6月30日24时,中国总人口为60193.8万余人。 1956年9月15—17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周恩来总理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中指出:“适当地提倡节制生育。” 1957年7月,马寅初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发表《新人口论》,强调为了经济的发展控制人口增长的必要性。 2.我国六十年代的生育政策 1960年4月10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制定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纲要》第二十九条规定:“除了少数民族的地区以外,在一切人口稠密的地方,宣传和推广节制生育,提倡有计划地生育子女,使家庭避免过重的负担,使子女受到较好的教育,并且得到充分就业的机会。” 1962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指出:在城市和人口稠密的农村提倡节制生育,适当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使生育问题由毫无计划的状态逐渐走向有计划的状态,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既定的政策。 1968年,国务院成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1973年12月11—27日,国务院计划生育

浅论中国人口的现状及解决办法

浅谈中国人口的现状及解决办法 记得我上小学时,学校开了一门课《社会》,就是让我们了解我们国家的人口,民族,语言,省份等常识。当初对数字还没什么印象,当老师提及中国有数十亿人口时,我们在老师的惊呼中在脑海中留下了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的浅浅的印象。至于这个“大”所折射的含义,当初根本没有概念,随着中国人口的发展,现在也只能对这个“大”做浅浅的分析和理解。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人口问题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问题,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人口问题的重要性毋庸赘言,既然如此我们必须理性的认清中国到底存在哪些人口问题,也即中国人口的现状是怎样的。 现就从数量、素质、结构、分布来一窥中国人口的现状。 一、人口数量。庞大的人口数量一直是中国国情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虽然中国已经进入了低生育率国家行列,但由于我国热口基数大和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当前和今后十几年,中国人口净增数仍很大。按照目前总和生育率1.8预测,2020年,中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4.6亿;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2033年前后,达15亿左右。受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的影响,在2005年-2020年期间,20岁-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将形成一个高峰。同时,由于独生子女陆续进入生育年龄,按照现行生育政策,政策内生育水平将有所提高。上述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中国将迎来第四次出生人口高峰。庞大的人口数量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多方面影响,在给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同时,也给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带来沉重的压力。二、人口素质。中国政府加大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力度,不断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平均预期寿命已经得到很大提高,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明显下降。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大幅度减少。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得到有效的监测和控制,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从总体上讲,中国人口健康素质仍然不高。数以千万计的地方病患者和残疾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防治艾滋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中国政府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中国普及九年义务制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口粗文盲率等数据均显示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受高层次教育的人数大幅度增加,受小学教育人口比重逐步下降。但是中国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粗文盲率大大高于发达国家2%以下的水平;二是大学粗入学率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三是平均受教育年限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受教育水平,而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三、人口结构。从人口年龄结构看,第一,当前中国人口社会抚养比较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未来一、二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红利期。但庞大的劳动年龄人口也给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目前,中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近千万,农村剩余劳动力2亿多。并且,劳动年龄人口将保持增长态势。这对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事业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二,根据国际标准,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中国老龄化呈现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对未来社会抚养比、储蓄率、消费结构及社会保障等产生重大影响。第三,从人口性别结构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四、人口分布。从城乡分布来看,全国城镇人口低于下面缓存人口比重。近年来,由于积极推进人口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实施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战略,人口城镇化率以每年超过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采取多种措施和合理规划,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努力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同时也改善了农村的经济状况。与此同时,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体系却严重滞后,亟待完善。庞大的流动迁移人口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构成巨大压力。流动人口就业、子女受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严重制约着人口的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面临困难。

中国人口转变阶段及特征

中国人口转变阶段及特征 图一.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Form:Internet 图二:人口自然增长率折线图Form:Internet Part one:Imformation from Internet: (l )1949年至1969年为生育率转变的第一个阶段。不妨称之为“前转变阶段”。从全国的情形来看,除了大跃进和三年灾害期间非正常的生育减少和生育回升以外,其它年份生育率居高不下,这一点与出生率的变动几乎完全一致。生育率维持在平均6个孩子的水平上。(2)1969年到1977年为生育率转变的第2个阶段,为生育率快速下降的阶段,可简称为“快速转变的初始阶段”。生育率从接近6急速降到3以下。和出生率一样,几乎下降一半。

(3)1977年到1991年为生育率转变的第三个阶段,可称之为“波动中转变的中期阶段”。生育水平在2-3之间波动。由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计划生育本身的手段也十分有限,所以生育率下降在接近极限的时候外部的控制力和内部的反控制力就构成了持久的冲突,形成了“拉锯战”的局面。在本阶段,我们多年的努力已经使“生育率”接近更替水平。但由于超越了特定的生育率转变的文化边界,所以出现波动也在所难免。 (4)1991年到1999年为生育率转变的第四个阶段,由于这段时期的生育率变动出现了相对稳定的下降趋势并稳定在更替水平以下,所以不妨称之为“持续的低生育率阶段”。与前一阶段比较,它的特点一是曲线下延比较平滑,二是持续地低于更替水平。这一阶段的成绩可以说是既梦寐以求。又来之不易。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大致达到了而且多年来维持了一个1.8左右的低水平。 Part two:information by my understood: 1、从数据中可以看出,1949—1970年是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死亡率逐年下降,而 出生率在本质上是居高不下的,这个阶段完成了高死亡率、高出生率和低人口增长率阶段到低死亡率、高出生率和高人口增长率阶段的前半截转变。 2、第二阶段是出生率主导型的人口转变阶段(1970年至今)。这一阶段的特征是死亡率已 经降到较低的水平上并保持着相对稳定的态势,由于出生率不同的变化态势,又可以分出若干发展阶段:其一是粗出生率直线式急剧下降的阶段(1971-1980年),在整个70年代,出生率大幅下降。其二是出生率波动中缓慢下降的阶段(1981-1990年)。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是多年年份的出生率在略高于2O%。的水平上波动,而死亡率则稳定在 6.6‰上下的水平上。其三是出生率在一个低水平上继续缓慢下降的阶段(1991-1999)。出生率开始了拾级而下的下降趋势。这样,整个第二阶段经过70年代的快速下降。80年代的波动和90年代的缓慢下降,中国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之间的缺口开始逐渐收拢,人口转变逐渐趋向完成,即中国从1980年到2000年大致完成了人口转变的后半截,即转变到低死亡率、低出生率和低人口增长率的阶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