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次函数解题方法指导

一次函数解题方法指导

一次函数解题方法指导
一次函数解题方法指导

【解题方法指导】

例1. (1)y与x成正比例函数,当时,y=5.求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1,2)和B(3,-5)两点,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解:(1)设所求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把,y=5代入上式

得,解之,得

∴所求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2)设所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此图象经过A(-1,2)、B(3,-5)两点,此两点的坐标必满足,将、y=2和x=3、分别代入上式,得

解得

∴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点评:(1)不能化成带分数.(2)所设定的解析式中有几个待定系数,就需根据已知条件列几个方程.

例2. 拖拉机开始工作时,油箱中有油20升,如果每小时耗油5升,求油箱中的剩余油量Q(升)与工作时间t(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指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并且画出图象. 分析:拖拉机一小时耗油5升,t小时耗油5t升,以20升减去5t升就是余下的油量.

解:

图象如下图所示

点评:注意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该图象要根据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而定,它是一条线段,而不是一条直线.

例3. 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P(-2,0),且与两坐标轴截得的三角形面积为3,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过点P作一次函数的图象,和y轴的交点可能在y轴正半轴上,也可能在y轴负半轴上,因此应分两种情况进行研究,这就是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

解:设所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为

∵点P的坐标为(-2,0)

∴|OP|=2

设函数图象与y轴交于点B(0,m)

根据题意,SΔPOB=3

∴|m|=3

∴一次函数的图象与y轴交于B1(0,3)或B2(0,-3)

将P(-2,0)及B1(0,3)或P(-2,0)及B2(0,-3)的坐标代入y=kx+b中,得

解得

∴所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点评:(1)本题用到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涉及过定点作直线和两条坐标轴相交的问题,一定要考虑到方向,是向哪个方向作.可结合图形直观地进行思考,防止丢掉一条直线.(2)涉及面积问题,选择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乘积的一半,结果一定要得正值.

【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

1. 若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一、三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2. 一根蜡烛长20cm,点燃后每小时燃烧5cm,燃烧时剩下的高度y(cm)与燃烧时间x (小时)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为()

3. (北京市)一次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4. (陕西省课改实验区)直线与x轴、y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A. 3

B. 6

C.

D.

5. (海南省)一次函数的大致图象是()

二、填空题:

1. 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0,1)和(-1,3)两点,则此函数的解析式为

_____________.

2. (20XX年北京市中考题)若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点(1,2),则此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

三、

一次函数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为(0,-3),且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6,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四、(芜湖市课改实验区)

某种内燃动力机车在青藏铁路试验运行前,测得该种机车机械效率η和海拔高度h(,单位km)的函数关系式如图所示.

(1)请你根据图象写出机车的机械效率η和海拔高度h(km)的函数关系;

(2)求在海拔3km的高度运行时,该机车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五、(浙江省丽水市)

如图建立羽毛球比赛场景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图中球网高OD为1.55米,双方场地的长OA=OB=6.7(米).羽毛球运动员在离球网5米的点C处起跳直线扣杀,球从球网上端的点E直线飞过,且DE为0.05米,刚好落在对方场地点B处.

(1)求羽毛球飞行轨迹所在直线的解析式;

(2)在这次直线扣杀中,羽毛球拍击球点离地面的高度FC为多少米?(结果精确到0.1米)

【综合测试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B

3. D

4. A

5. B

二、填空题:

1. 2.

三、分析:一次函数的解析式y=kx+b有两个待定系数,需要利用两个条件建立两个方程.题目中一个条件比较明显,即图象和y轴的交点的纵坐标是-3,另一个条件比较隐蔽,需从“和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为6”确定.

解: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函数图象和y轴的交点的纵坐标是-3,

∴函数的解析式为 .

求这个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即解方程组:

即交点坐标为(,0)

由于一次函数图象与两条坐标轴围成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6,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得

∴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四、解:(1)由图象可知,与h的函数关系为一次函数

∵此函数图象经过(0,40%),(5,20%)两点

∴解得

(2)当h=3km时,

∴当机车运行在海拔高度为3km的时候,该机车的机械效率为28%

五、解:(1)依题意,设直线BF为y=kx+b

∵OD=1.55,DE=0.05

即点E的坐标为(0,1.6)

又∵OA=OB=6.7

∴点B的坐标为(-6.7,0)

由于直线经过点E(0,1.6)和点B(-6.7,0),得

解得,即

(2)设点F的坐标为(5,),则当x=5时,

则FC=2.8

∴在这次直线扣杀中,羽毛球拍击球点离地面的高度是2.8米

高中物理16种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模板

高中物理16种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模板,一定要收藏! 高中状元计划今天 高中物理考试常见的类型无非包括以下16种,今天为同学们总结整理了这16种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模板,同时介绍给大家高考物理各类试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提供各类试题的答题模版,飞速提升你的解题能力,力求做到让你一看就会,一想就通,一 题型1:直线运动问题 题型概述:直线运动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单独考查若出现在选择题中,则重在考查基本概念,且常与图像结合;在计算题中常出现在第一个小题,难度为中等,常见形式为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 思维模板:解图像类问题关键在于将图像与物理过程对应起来,通过图像的坐标轴、关键点、斜率、面积等信息,对运动过程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对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应按顺序逐步分析,再根据前后过程之间、两个物体之间的联系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分析求解,前后过程的联系主要是速度关系,两个物体间的联系主要是位移关系. 题型2: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

题型概述: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是指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但受力不断发生变化的问题.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一般是三个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但有时也可将分析三力平衡的方法推广到四个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 思维模板:常用的思维方法有两种. (1)解析法:解决此类问题可以根据平衡条件列出方程,由所列方程分析受力变化; (2)图解法:根据平衡条件画出力的合成或分解图,根据图像分析力的变化. 题型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 题型概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常见的模型有两类.一是绳(杆)末端速度分解的问题,二是小船过河的问题,两类问题的关键都在于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思维模板: (1)在绳(杆)末端速度分解问题中,要注意物体的实际速度一定是合速度,分解时两个分速度的方向应取绳(杆)的方向和垂直绳(杆)的方向;如果有两个物体通过绳(杆)相连,则两个物体沿绳(杆)方向速度相等. (2)小船过河时,同时参与两个运动,一是小船相对于水的运动,二是小船随着水一起运动,分析时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也可以用正交分解法,有些问题可以用解析法分析,有些问题则需要用图解法分析。 题型4:抛体运动问题 题型概述:抛体运动包括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不管是平抛运动还是斜抛运动,研究方法都是采用正交分解法,一般是将速度分解到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

八年级数学 一次函数解析式求法 专题指导

例谈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的常见题型 一次函数及其图像是初中代数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考的重点考查内容。其中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就是一类常见题型。现以部分中考题为例介绍几种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的常见题型。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 定义型 例1. 已知函数是一次函数,求其解析式。 解:由一次函数定义知 ,故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注意:利用定义求一次函数解析式时,要保证。如本例中应保证 二. 点斜型 例2. 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过点(2,-1),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解:一次函数的图像过点(2,-1) ,即 故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变式问法:已知一次函数,当时,y=-1,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三. 两点型 已知某个一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y轴的交点坐标分别是(-2,0)、(0,4),则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

解: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 由题意得 故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四. 图像型 例4. 已知某个一次函数的图像如图所示,则该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 解: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 由图可知一次函数的图像过点(1,0)、(0,2) 有 故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五. 斜截型

例5. 已知直线与直线平行,且在y轴上的截距为2,则直线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 解析:两条直线:;:。当,时, 直线与直线平行,。 又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2, 故直线的解析式为 六. 平移型 例6. 把直线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图像解析式为___________。 解析:设函数解析式为,直线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直线与直线平行 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故图像解析式为 七. 实际应用型 例7. 某油箱中存油20升,油从管道中匀速流出,流速为0.2升/分钟,则油箱中剩油量Q(升)与流出时间t(分钟)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 解:由题意得,即 故所求函数的解析式为() 注意:求实际应用型问题的函数关系式要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八. 面积型 例8. 已知直线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等于4,则直线解析式为 __________。

高中数学函数解题技巧方法总结(高考)

高中数学函数知识点总结 1. 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比较两个函数是否相同? (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 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①表达式相同;②定义域一致 (两点必须同时具备) 2. 求函数的定义域有哪些常见类型? ()() 例:函数的定义域是 y x x x = --432 lg ()()()(答:,,,)022334Y Y 函数定义域求法: ● 分式中的分母不为零; ● 偶次方根下的数(或式)大于或等于零; ● 指数式的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一; 对数式的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一,真数大于零。 ● 正切函数x y tan = ??? ??∈+≠∈Z ππk k x R x ,2,且 ● 余切函数x y cot = ()Z π∈≠∈k k x R x ,,且 ● 反三角函数的定义域 函数y =arcsinx 的定义域是 [-1, 1] ,值域是 ,函数y =arccosx 的定义域是 [-1, 1] , 值域是 [0, π] ,函数y =arctgx 的定义域是 R ,值域是.,函数y =arcctgx 的定义域是 R , 值域是 (0, π) . 当以上几个方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出现时,先分别求出满足每一个条件的自变量的范围,再取他们的交集,就得到函数的定义域。 3. 如何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 的定,则函数,,的定义域是如:函数)()()(0)(x f x f x F a b b a x f -+=>-> 义域是_____________。 [] (答:,)a a - 复合函数定义域的求法:已知)(x f y =的定义域为[]n m ,,求[])(x g f y =的定义域,可由n x g m ≤≤)(解出x 的范围,即为[])(x g f y =的定义域。 例 若函数)(x f y =的定义域为?? ? ???2,21,则)(log 2x f 的定义域为 。 分析:由函数)(x f y =的定义域为?? ? ???2,21可知:221≤≤x ;所以)(log 2x f y =中有2log 212≤≤x 。 解:依题意知: 2log 2 1 2≤≤x 解之,得 42≤≤x ∴ )(log 2x f 的定义域为{} 42|≤≤x x

解题技巧之------一次函数解析式的常见题型

解题技巧之------一次函数解析式的常见题型 一. 定义型 例1. 已知函数是一次函数,求其解析式。 解:由一次函数定义知 ,故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注意:利用定义求一次函数解析式时,要保证。如本例中应保证 二. 点斜型 例2. 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过点(2,-1),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解:一次函数的图像过点(2,-1) ,即 故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变式问法:已知一次函数,当时,y=-1,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三. 两点型 已知某个一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y轴的交点坐标分别是(-2,0)、(0,4),则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 解: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 由题意得 故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四. 图像型 例4. 已知某个一次函数的图像如图所示,则该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 解: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 由图可知一次函数的图像过点(1,0)、(0,2) 有 故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五. 斜截型 例5. 已知直线与直线平行,且在y轴上的截距为2,则直线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 解析:两条直线:;:。当,时, 直线与直线平行,。 又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2, 故直线的解析式为 六. 平移型 例6. 把直线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图像解析式为___________。 解析:设函数解析式为,直线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直线 与直线平行

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故图像解析式为 七. 实际应用型 例7. 某油箱中存油20升,油从管道中匀速流出,流速为0.2升/分钟,则油箱中剩油量Q (升)与流出时间t(分钟)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 解:由题意得,即 故所求函数的解析式为() 注意:求实际应用型问题的函数关系式要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八. 面积型 例8. 已知直线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等于4,则直线解析式为 __________。 解:易求得直线与x轴交点为(,0),所以,所以,即 故直线解析式为或 九. 对称型 若直线与直线关于 (1)x轴对称,则直线l的解析式为 (2)y轴对称,则直线l的解析式为 (3)直线y=x对称,则直线l的解析式为 (4)直线对称,则直线l的解析式为 (5)原点对称,则直线l的解析式为 例9. 若直线l与直线关于y轴对称,则直线l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

一次函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一次函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核心提示:一次函数应用题语言叙述较多,数据量较大,给同学们的审题、解题带来很多不便,造成的解题失误较多。但是只要掌握了以下3种解题方法,任何与一次函数应用题有关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一.使用直译法求解一次函数应用题 所谓直译法就是将题中的关键语句“译”成代数式,然后找出函数关系、列出一次函数解析式,从而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题1.东风商场文具部的某种毛笔每支售价25元,书法练习本每本售价5元。该商场为促销制定了甲、乙两种优惠办法。 甲:买1支毛笔就赠送1本书法练习本; 乙:按购买金额打9折付款。 某校书法兴趣小组打算购买这种毛笔10支,这种书法练习本x(x>=10)本。 (1)分别写出按甲、乙两种优惠办法实际付款金额y甲(元)、y乙(元)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比较购买不同数量的书法练习本时,按哪种优惠办法付款最省钱。 (3)如果商场允许既可以选择一种优惠办法购买,也可以用两种优惠办法购买,请你就购买这种毛笔10支和这种书法练习本60本设计一种最省钱的购买方案。 分析:只需根据题意,按要求将文字语言翻译成符号语言,再列出一次函数关系式即可。 解:(1)y甲=10×25+5(x-10)=5x+200(x>=10) y乙=10×25×+5××x=+225(x>=10) (2)由(1)有:y甲-y乙= 若y甲-y乙=0 解得x=50 若y甲-y乙>0 解得x>50

若y甲-y乙<0 解得x<50 当购买50本书法练习本时,按两种优惠办法购买实际付款一样多, 即可任选一种优惠办法付款;当购买本数不小于10且小于50时,选 择甲种优惠办法付款省钱;当购买本数大于50时,选择乙种优惠办 法付款省钱。 (3)设按甲种优惠办法购买a(0<=a<=10)支毛笔,则获赠a本书法练习本。 则需要按乙种优惠办法购买10-a支毛笔和(60-a)支书法练习本。总费 用为y=25a+25××(10-a)+5××(60-a)=495-2a。故当a最大(为10) 时,y最小。所以先按甲种优惠办法购买10支毛笔得到10本书法练 习本,再按乙种优惠办法购买50本书法练习本,这样的购买方案最 省钱。 说明:本题属于“计算、比较、择优”型,它运用了一次函数、方程、不等式等知识,解决了最优方案的设计问题。 二.使用列表法求解一次函数应用题 列表法就是将题目中的各个量列成一个表格,从而理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以便于从中找到函数关系的解题方法。 例题2.某工厂现有甲种原料360kg,乙种原料290kg,计划利用这两种原料生产A、B两种产品,共50件。已知:生产一件A种产品需用甲种原料9kg、乙种原料3kg,可获利润700元;生产一件B种产品需用甲种原料4kg、乙种原料10kg,可获利润1200元。 (1)若安排A、B两种产品的生产,共有哪几种方案请你设计出来。 (2)设生产A、B两种产品获得的总利润是y元,其中一种产品的生产件数是x,试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利用函数的性质说明(1)中的哪种生产方案可以获得最大总利润。最大的总利润是多少 分析:本题中共出现了9个数据,其中涉及甲、乙两种原料的质量,生产A、B 两种产品的总件数及两种产品所获得的利润等。为了清楚地整理题目所涉及的各种信息,我们可采用列表法。 解:(1)设安排生产A种产品x件,则生产B种产品是(50-x)件 产品每件产品需要甲种原料(kg)每件产品需要乙种原料(kg)每件产品利润(元)件数 A93700x B410120050-x

高中数学函数解题技巧及方法

专题1 函数 (理科) 一、考点回顾 1.理解函数的概念,了解映射的概念. 2.了解函数的单调性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的方法. 3.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及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 4.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5.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6.能够运用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经典例题剖析 考点一:函数的性质与图象 函数的性质是研究初等函数的基石,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在复习中要肯于在对定义的深入理解上下功夫. 复习函数的性质,可以从“数”和“形”两个方面,从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的定义入手,在判断和证明函数的性质的问题中得以巩固,在求复合函数的单调区间、函数的最值及应用问题的过程中得以深化.具体要求是: 1.正确理解函数单调性和奇偶性的定义,能准确判断函数的奇偶性,以及函数在某一区间的单调性,能熟练运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 2.从数形结合的角度认识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深化对函数性质几何特征的理解和运用,归纳总结求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常用方法. 3.培养学生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用换元、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对函数单调性和奇偶性定义的深入理解. 函数的单调性只能在函数的定义域内来讨论.函数y=f(x)在给定区间上的单调性,反映了函数在区间上函数值的变化趋势,是函数在区间上的整体性质,但不一定是函数在定义域上的整体性质.函数的单调性是对某个区间而言的,所以要受到区间的限制. 对函数奇偶性定义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f(-x)=f(x)和f(-x)=-f(x)这两个等式上,要明确对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f(-x)=-f(x)的实质是: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这是函数具备奇偶性的必要条件.稍加推广,可得函数f(x)的图象关于直线x=a对称的充要条件是对定义域内的任意x,都有f(x+a)=f(a-x)成立.函数的奇偶性是其相应图象的特殊的对称性的反映.这部分的难点是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的综合运用.根据已知条件,调动相关知识,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对学生能力的较高要求. 函数的图象是函数性质的直观载体,函数的性质可以通过函数的图像直观地表现出来。

高一物理解题方法技巧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和应试技巧 一、解答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 方法一 隔离法和整体法 1.所谓隔离法,就是将物理问题的某些研究对象或某些过程、状态从系统或全过程中隔离出来进行研究的方法.隔离法的两种类型: (1)对象隔离:即为寻求与某物体有关的所求量与已知量之间的关系,将某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 (2)过程隔离:物体往往参与几个运动过程,为求解涉及某个过程中的物理量,就必须将这个过程从全过程中隔离出来. 2.所谓整体法,是指对物理问题的整个系统或过程进行研究的方法,也包括两种情况: (1)整体研究物体体系:当所求的物理量不涉及系统中某个物体的力和运动时常用. (2)整体研究运动全过程:当所求的物理量只涉及运动的全过程时常用. 例:如下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球,重力大小均为G ,两球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一根轻绳两端固定在 两个球上,在绳的中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当绳被拉直后,两绳间的夹角为α.问当F 至少为多大时,两球会发生滑动? 【解析】 设绳子的拉力为F T ,水平面对球的支持力为F N ,选其中某一个球为研究对象,发生滑动的临界条件是 F T sin α2=μF N ① 又F T cos α2=12 F ② 再取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得F +2F N =2G ③ 联立①②③式得F =2μG tan α2 +μ. 方法二 等效法 等效法是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思维方法,其实质是在效果相同的条件下,将复杂的情景或过程变换为简单的情景或过程. 1.力的等效:合力与分力具有等效性,将物体所受的多个恒力等效为一个力,就把复杂的物理模型转化为相对简单的物理模型,大大降低解题难度. 2.运动的等效 :由于合运动和分运动具有等效性,所以平抛运动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小船过河”中小船的运动可以看作是沿水流的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垂直于河岸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 在计算大小不变方向变化的阻力做功时,如空气阻力做功的时候,可以应用公式W=fS,只是式中的S是路程而不是位移,不管物体的运动方向如何变,均可等效为恒力f作用下的单向直线运动。

八年级一次函数解题方法

八年级一次函数解题方法 1、已知正比例函数y等于(1-2a)x (1)a为何值时,函数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 (2)a为何值时,y 随x的增大而减小?(3)若函数图像经过点(—1,2),求此函数的解析式,并作出图像 2、一次函数y=(m-2)x+m2-1图象经过点A(0,3).(1)求m的值,并写出函数解析式. (2)若(1)中的函数图象与x轴交于B,直线y=(m+2)x+m2-1也经过A(0,3)与x 轴交于C,求线段BC的长. 3、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x、y轴分别交于点A(2,0),B(0,4). (1)求该函数的解析式,并说明点(1,2)是否在函数图象上; (2)O为坐标原点,设OA、AB的中点分别为C、D,P为OB上一动点,求PC+PD的最小值,并求取得最小值时P点的坐标. 4.一次函数y=mx+|m-1|的图象过点(0,2),且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m=______. 5、如图,直线AB与x轴交于点A(1,0),与y轴交于点B(0,-2). (1)求直线AB的解析式(2)若直线AB上的点C在第一象限,且S△BOC=2,求点C的坐标.5、夏都花卉基地出售两种花卉,其中马蹄莲每株3.5元,康乃馨每株5元.如果同一客户所购 的马蹄莲数量多于1000株,那么所有的马蹄莲每株还可优惠0.5元.现某鲜花店向夏都花卉基地采购马蹄莲800~1200株、康乃馨若干株,本次采购共用了7000元.然后再以马蹄莲每株4.5元、康乃馨每株7元的价格卖出,问:该鲜花店应如何采购这两种鲜花才能使获得的利润最大?(注:800~1200株表示采购株数大于或等于800株,且小于或等于1200 株;利润=销售所得金额-进货所需金额) 6、(2014?门头沟区二模)如图,直线AB与y轴交于点A,与x轴交于点B,点A的纵坐标、 点B的横坐标如图所示.(1)求直线AB的解析式;(2)点P在直线AB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AOP的面积为1,如果有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 7、如图是本地区一种产品30天的销售图象,图①是产品日销售量y(单位:件)与时间t(单位:天)的函数关系,图②是一件产品的销售利润z(单位:元)与时间t (单位:天)的函数关系.已知日销售利润=日销售量×每件产品的销售利润.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第24天的销售量为200件 B.第10天销售一件产品的利润是15元 C.第12天与第30天这两天的日销售利润相等 D.第30天的日销售利润是750元 8、甲骑摩托车从A地去B地,乙开汽车从B地去A地,同时出发,匀速行驶,各自到达终点后停止,设甲、乙两人间距离为s(单位:千米),甲行驶的时间为t(单位:小时),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有下列结论: ①出发1小时时,甲、乙在途中相遇; ②出发1.5小时时,乙比甲多行驶了60千米;

高中数学函数解题技巧与方法

专题1 函数(理科) 一、考点回顾 1.理解函数的概念,了解映射的概念. 2.了解函数的单调性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的方法. 3.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及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 4.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5.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6.能够运用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经典例题剖析 考点一:函数的性质与图象 函数的性质是研究初等函数的基石,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在复习中要肯于在对定义的深入理解上下功夫. 复习函数的性质,可以从“数”和“形”两个方面,从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的定义入手,在判断和证明函数的性质的问题中得以巩固,在求复合函数的单调区间、函数的最值及应用问题的过程中得以深化.具体要求是: 1.正确理解函数单调性和奇偶性的定义,能准确判断函数的奇偶性,以及函数在某一区间的单调性,能熟练运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 2.从数形结合的角度认识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深化对函数性质几何特征的理解和运用,归纳总结求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常用方法. 3.培养学生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用换元、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对函数单调性和奇偶性定义的深入理解. 函数的单调性只能在函数的定义域内来讨论.函数y=f(x)在给定区间上的单调性,反映了函数在区间上函数值的变化趋势,是函数在区间上的整体性质,但不一定是函数在定义域上的整体性质.函数的单调性是对某个区间而言的,所以要受到区间的限制. 对函数奇偶性定义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f(-x)=f(x)和f(-x)=-f(x)这两个等式上,要明确对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f(-x)=-f(x)的实质是: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这是函数具备奇偶性的必要条件.稍加推广,可得函数f(x)的图象关于直线x=a对称的充要条件是对定义域内的任意x,都有f(x+a)=f(a-x)成立.函数的奇偶性是其相应图象的特殊的对称性的反映.这部分的难点是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的综合运用.根据已知条件,调动相关知识,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对学生能力的较高要求.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大全(完整版)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指导 (完整版) 物理题解常用的两种方法: 分析法的特点是从待求量出发,追寻待求量公式中每一个量的表达式,(当然结合题目所给的已知量追寻),直至求出未知量。这样一种思维方式“目标明确”,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应当熟练掌握。 综合法,就是“集零为整”的思维方法,它是将各个局部(简单的部分)的关系明确以后,将各局部综合在一起,以得整体的解决。 综合法的特点是从已知量入手,将各已知量联系到的量(据题目所给条件寻找)综合在一起。 实际上“分析法”和“综合法”是密不可分的,分析的目的是综合,综合应以分析为基础,二者相辅相成。 正确解答物理题应遵循一定的步骤 第一步:看懂题。所谓看懂题是指该题中所叙述的现象是否明白不可能都不明白,不懂之处是哪哪个关键之处不懂这就要集中思考“难点”,注意挖掘“隐含条件。”要养成这样一个习惯:不懂题,就不要动手解题。 若习题涉及的现象复杂,对象很多,须用的规律较多,关系复杂且隐蔽,这时就应当将习题“化整为零”,将习题化成几个过程,就每一过程进行分析。 第二步:在看懂题的基础上,就每一过程写出该过程应遵循的规律,而后对各个过程组成的方程组求解。 第三步:对习题的答案进行讨论.讨论不仅可以检验答案是否合理,还能使读者获得进一步的认识,扩大知识面。 一、静力学问题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1.确定研究对象:并将“对象”隔离出来-。必要时应转换研究对象。这种转换,一种情况是换为另一物体,一种情况是包括原“对象”只是扩大范围,将另一物体包括进来。

2.分析“对象”受到的外力,而且分析“原始力”,不要边分析,边处理力。以受力图表示。 3.根据情况处理力,或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用三角形法则,或用正交分解法则,提高力合成、分解的目的性,减少盲目性。 4.对于平衡问题,应用平衡条件∑F=0,∑M=0,列方程求解,而后讨论。 5.对于平衡态变化时,各力变化问题,可采用解析法或图解法进行研究。 静力学习题可以分为三类: ①力的合成和分解规律的运用。 ②共点力的平衡及变化。 ③固定转动轴的物体平衡及变化。 认识物体的平衡及平衡条件 对于质点而言,若该质点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即加速度α为零,则称为平衡,欲使质点平衡须有∑F=0。若将各力正交分解则有:∑F X=0,∑F Y=0 。 对于刚体而言,平衡意味着,没有平动加速度即α=0,也没有转动加速度即β=0(静止或匀逮转动),此时应有:∑F=0,∑M=0。 这里应该指出的是物体在三个力(非平行力)作用下平衡时,据∑F=0可以引伸得出以下结论: ①三个力必共点。 ②这三个力矢量组成封闭三角形。 ③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必定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 对物体受力的分析及步骤 (一)、受力分析要点: 1、明确研究对象 2、分析物体或结点受力的个数和方向,如果是连结体或重叠体,则用“隔离法” 3、作图时力较大的力线亦相应长些

初二第三讲 “一次函数”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精锐教育名师大讲堂讲义 初二第三讲 “一次函数”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 学习要求 1.理解一次函数的意义,会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 2.会画一次函数的图像,根据一次函数的图像和解析式(0)y kx b k =+≠,理解其性质(k >0或k <0时图 像的变化情况); 3.能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 方法点拨 考点1: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 1.已知一次函数y ax b =+的图象过(02), 点,它与坐标轴围成的图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a 的值为( ) A.1± B.1 C.1- D.不确定 2.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测得一弹簧的长度y (cm )与所挂物体的质量x (kg )有下面的关系: 那么弹簧总长y (cm )与所挂物体质量x (kg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 3.经过点()20,且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2的直线解析式是___________. 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是(4,0),点P 在直线y =x -+m 上, 且AP =OP =4.求m 的值. 考点2: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1.已知一次函数y kx k =-,若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则该函数的图像经过( ) A.第一、二、三象限 B.第一、二、四象限 C.第二、三、四象限 D.第一、三、四象限 2.如图:三个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分别对应的解析式是①y ax =,② y bx =,③y cx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b c >> B .c b a >> C .b a c >> D .b c a >> 3.点111()P x y ,,点222()P x y ,是一次函数43y x =-+图像上的两个点,且12x x <,则1y 与2y 的大小关系是( ) A.12y y >; B.120y y >>; C.12y y <; D.12y y =. 4.直线l 1是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将l 1沿y 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直线l 2经过点P (1,1),那么( ) A .l 1过第一、三象限; B .l 2过第二、三、四象限; C .对于l 1,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D .对于l 2,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5.函数11y x =+与2y ax b =+(0a ≠)的图像如图所示,这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在y 轴上,那么使1y ,2y 的值都大于零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6.如图,有一种动画程序,屏幕上正方形ABCD 是黑色区域(含正方形边界),其中(11) (21)(22)(12)A B C D ,,,,,,,,用信号枪沿直线2y x b =-+发射信号,当信号遇到黑色区域时,区域便由黑变白,则能够使黑色区域变白的b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 考点3: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 1.已知一次函数y ax b =+(a 、b 是常数),x 与y 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 那么方程0ax b +=的解是___________;不等式0ax b +>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_. x x (第5题) (第6题)

常见物理快速解题技巧

常见的快速解题技巧(下) 方法八:巧用等效法解题 【典例8】 如图2-2-13所示,已知回旋加速器中,D 形盒内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1.5 T ,盒的半径R =60 cm ,两盒间隙d =1.0 cm ,盒间电压U =2.0×104 V ,今将α粒子从近于间隙中心某点向D 形盒内以近似于零的初速度垂直B 的方向射入,求粒子在加速器内运行的总时间. 解析:带电粒子在回旋加速器转第一周,经两次加速,速度为v 1,则根据动能定理得:2qU = 21mv 12 设运转n 周后,速度为v ,则:n 2qU =2 1 mv 2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qvB =m R v 2 粒子在磁场中的总时间:t B =nT =n ·qB m π2=qmU R q B 4222·qB m π2 =U B R 22π 粒子在电场中运动就可视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公式: t E =a v v t 0-,且v 0=0,v t =m qBR ,a =dm qU 得:t E = U BRd 故:t =t B +t E =U BR (2R π+d )=4.5×10-5×(0.94+0.01) s =4.3×10-5 s. 【技巧点拨】 粒子在间隙处电场中每次运动时间不相等,且粒子多次经过间隙处电场,如果分段计算,每一次粒子经过间隙处电场的时间,很显然将十分繁琐.我们注意到粒子离开间隙处电场进入匀强磁场区域到再次进入电场的速率不变,且粒子每在电场中加速度大小相等,所以可将各段间隙等效“衔接”起来,把粒子断断续续在电场中的加速运动等效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技巧九:巧用对称法解题 【典例9】 一根自由长度为10 cm 的轻弹簧,下端固定,上端连一个质量为m 的物块P ,在P 上放一个质量也是m 的物块Q.系统静止后,弹簧长度为6 cm ,如图2-2-14所示.如果迅速向上移去Q ,物块P 将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此后弹簧的最大长度为 A .8 cm B .9 cm C .10 cm D .11 cm 解析:移去Q 后,P 做简谐运动的平衡位置处弹簧长度8 cm ,由题意可知刚移去Q 时P 物体所处的位置为P 做简谐运动的最大位移处.即P 做简谐运动的振幅为2 cm.当物体P 向 上再次运动到速度为零时弹簧有最大长度,此时P 所处的位置为另一最大位移处,根据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可知此时弹簧的长度 为10 cm ,C 正确. 【方法链接】在高中物理模型中,有很多运动模型有对称性,如(类)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简谐运动中的对称性,电路中的对称性,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匀速圆周运动中几何关系的对称性. 方法十:巧用假设法解题 假设法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常见方法,其基本思路为假设结论正确,经过正确的逻辑推理,看最终的推理结果是否与已知条件相矛盾或是否与物理实际情境相矛盾来判断假设是否成立. 图2-2-14 图2-2-13

三角函数解题技巧和公式(已整理)

浅论关于三角函数的几种解题技巧 本人在十多年的职中数学教学实践中,面对三角函数内容的相关教学时,积累了一些解题方面的处理技巧以及心得、体会。下面尝试进行探讨一下: 一、关于)2sin (cos sin cos sin ααααα或与±的关系的推广应用: 1、由于α αααααααcos sin 21cos sin 2cos sin )cos (sin 222±=±+=±故知道 )cos (sin αα±,必可推出)2sin (cos sin ααα或,例如: 例1 已知θθθθ33cos sin ,3 3cos sin -=-求。 分析:由于)cos cos sin )(sin cos (sin cos sin 2233θθθθθθθθ++-=- ]cos sin 3)cos )[(sin cos (sin 2θθθθθθ+--= 其中,θθcos sin -已知,只要求出θθcos sin 即可,此题是典型的知sin θ-cos θ,求sin θcos θ的题型。 解:∵θθθθcos sin 21)cos (sin 2-=- 故:3 1cos sin 31)33(cos sin 212=?==-θθθθ ]cos sin 3)cos )[(sin cos (sin cos sin 233θθθθθθθθ+--=- 39 43133]313)33[(332=?=?+= 2、关于tg θ+ctg θ与sin θ±cos θ,sin θcos θ的关系应用: 由于tg θ+ctg θ=θ θθθθθθθθθcos sin 1cos sin cos sin sin cos cos sin 22=+=+ 故:tg θ+ctg θ,θθcos sin ±,sin θcos θ三者中知其一可推出其余式子的值。 例2 若sin θ+cos θ=m 2,且tg θ+ctg θ=n ,则m 2 n 的关系为( )。 A .m 2=n B .m 2=12+n C .n m 22= D .22m n = 分析:观察sin θ+cos θ与sin θcos θ的关系: sin θcos θ=2 121)cos (sin 22-=-+m θθ

[部编】八年级下数学解题技巧专题: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解题技巧专题: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明确不同类型的图象的端点、折点、交点等的意义 ◆类型一费用类问题 一、建立一次函数模型解决问题 1.(2016·攀枝花中考)某市为了鼓励居民节约用水,决定实行两级收费制度.若每月用水量不超过14吨(含14吨),则每吨按政府补贴优惠价m元收费;若每月用水量超过14吨,则超过部分每吨按市场价n元收费.小明家3月份用水20吨,交水费49元;4月份用水18吨,交水费42元. (1)求每吨水的政府补贴优惠价和市场价; (2)设每月用水量为x吨,应交水费为y元,请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3)小明家5月份用水26吨,则他家应交水费多少元? 二、分段函数问题 2.(2016·荆州中考)为更新果树品种,某果园计划新购进A,B两个品种的果树苗栽植培育,若计划购进这两种果树苗共45棵,其中A种树苗的单价为7元/棵,购买B种树苗所需费用y(元)与购买数量x(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函数关系. (1)求y与x的函数解析式; (2)若在购买计划中,B种树苗的数量不超过35棵,但不少于A种树苗的数量,请设计购买方案,使总费用最低,并求出最低费用. 三、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结合的问题

3.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消费逐渐深入人们生活,如图是“滴滴顺风车”与“滴滴快车”的行驶里程x(公里)与计费y(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下列说法:①“快车”行驶里程不超过5公里计费8元;②“顺风车”行驶里程超过2公里的部分,每公里计费1.2元; ③A点的坐标为(6.5,10.4);④从哈尔滨西站到会展中心的里程是15公里,则“顺风车”要比“快车”少用3.4元.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四、分类讨论思想 4.(2017·天门中考)江汉平原享有“中国小龙虾之乡”的美称,甲、乙两家农贸商店,平时以同样的价格出售品质相同的小龙虾,“龙虾节”期间,甲、乙两家商店都让利酬宾,付款金额y甲,y乙(单位:元)与原价x(单位: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1)直接写出y甲,y乙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2)“龙虾节”期间,如何选择甲、乙两家商店购买小龙虾更省钱?

高中物理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 1.为了研究过山车的原理,某物理小组提出了下列设想:取一个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60°、长为L 1=23m 的倾斜轨道AB ,通过微小圆弧与长为L 2= 3 2 m 的水平轨道BC 相连,然后在C 处设计一个竖直完整的光滑圆轨道,出口为水平轨道上D 处,如图所示.现将一个小球从距A 点高为h =0.9m 的水平台面上以一定的初速度v 0水平弹出,到A 点时小球的速度方向恰沿AB 方向,并沿倾斜轨道滑下.已知小球与AB 和BC 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3 ,g 取10m/s 2. (1)求小球初速度v 0的大小; (2)求小球滑过C 点时的速率v C ; (3)要使小球不离开轨道,则竖直圆弧轨道的半径R 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答案】(16m/s (2)6m/s (3)0

高考函数解题技巧方法总结(经典)

高中数学函数知识点总结 9. 求函数的定义域有哪些常见类型? ()() 例:函数的定义域是 y x x x = --432 lg ()()()(答:,,,)022334 函数定义域求法: ● 分式中的分母不为零; ● 偶次方根下的数(或式)大于或等于零; ● 指数式的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一; 对数式的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一,真数大于零。 ● 正切函数x y tan = ?? ? ? ?∈+≠∈Z π πk k x R x ,2 ,且 ● 余切函数x y cot = ()Z π∈≠∈k k x R x ,,且 ● 反三角函数的定义域 函数y =arcsinx 的定义域是 [-1, 1] ,值域是 ,函数y =arccosx 的定义域是 [-1, 1] ,值域是 [0, π] ,函数y =arctgx 的定义域是 R ,值域是.,函数y =arcctgx 的定义 域是 R ,值域是 (0, π) . 当以上几个方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出现时,先分别求出满足每

一个条件的自变量的范围,再取他们的交集,就得到函数的定义域。 10. 如何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复合函数定义域的求法:已知)(x f y =的定义域为[]n m ,,求[])(x g f y =的定义域,可由n x g m ≤≤)(解出x 的范围,即为[])(x g f y =的定义域。 11、函数值域的求法 1、直接观察法 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函数,其值域可通过观察得到。 例 求函数y=x 1 的值域 2、配方法 配方法是求二次函数值域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例、求函数y=2x -2x+5,x ∈[-1,2]的值域。 3、判别式法 对二次函数或者分式函数(分子或分母中有一个是二次)都可通用,但这类题型有时也可以用其他方法进行化简,不必拘泥在判别式上面 下面,我把这一类型的详细写出来,希望大家能够看懂

高一物理实验题解题方法归纳

高一物理实验题解题方法归纳 实验,是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之一,高中物理实验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途径,学好高中物理实验的复就至关重要。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一物理实验题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一物理实验题方法1 常用的高中物理实验方法之控制变量法 在高中物理实验中,常有多个因素在变化,造成规律不易表现出来,这时可以先控制一些物理量不变,依次研究某一个因素的影响和利用。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 常用的高中物理实验方法之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实验问题和物理实验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等效替代法是物理方法既是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也是高中学生在学习物理中常用的方法。 常用的高中物理实验方法之累积法

爱高中物理实验中把某些难以用常规仪器直接准确测量的物理量用累积的方法,将小量变大量,不仅可以便于测量,而且还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减小误差。 常用的高中物理实验方法之放大法 对于高中物理实验中微小量或小变化的观察,可采用放大的方法。例如游标卡尺、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都是按放大原理制成的。 高一物理实验题方法2 解题技巧1.对于多体问题,要正确选取研究对象,善于寻找相互联系 选取研究对象和寻找相互联系是求解多体问题的两个关键。选取研究对象需根据不同的条件,或采用隔离法,即把研究对象从其所在的系统中抽取出来进行研究;或采用整体法,即把几个研究对象组成的系统作为整体来进行研究;或将隔离法与整体法交叉使用。 解题技巧2.对于多过程问题,要仔细观察过程特征,妥善运用物理规律 观察每一个过程特征和寻找过程之间的联系是求解多过程问题的两个关键。分析过程特征需仔细分析每个过程的约束条件,如物体的受力情况、状态参量等,以便运用相应的物理规律

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的五种方法

五种类型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一次函数学习的重要内容。下面就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题型作如下的归纳,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一、根据直线的解析式和图像上一个点的坐标,确定函数的解析式 例1、若函数y=3x+b经过点(2,-6),求函数的解析式。 分析:因为,函数y=3x+b经过点(2,-6), 所以,点的坐标一定满足函数的关系式,所以,只需把x=2,y=-6代入解析式中,就可以求出b的值。函数的解析式就确定出来了。 解: 因为,函数y=3x+b经过点(2,-6), 所以,把x=2,y=-6代入解析式中, 得:-6=3×2+b, 解得:b=-12, 所以,函数的解析式是:y=3x-12. 二、根据直线经过两个点的坐标,确定函数的解析式 例2、直线y=kx+b的图像经过A(3,4)和点B(2,7), 求函数的表达式。 分析:把点的坐标分别代入函数的表达式,用含k的代数式分别表示b, 因为b是同一个,这样建立起一个关于k的一元一次方程,这样就可以把k的值求出来,然后,就转化成例1的问题了。 解: 因为,直线y=kx+b的图像经过A(3,4)和点B(2,7), 所以,4=3k+b,7=2k+b, 所以,b=4-3k,b=7-2k, 所以,4-3k=7-2k, 解得:k=-3, 所以,函数变为:y=-3x+b, 把x=3,y=4代入上式中,得:4=-3×3+b, 解得:b=13, 所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3x+13。 三、根据函数的图像,确定函数的解析式 例3、如图1表示一辆汽车油箱里剩余油量y(升)与行驶时间x(小时)之间的关系.

求油箱里所剩油y(升)与行驶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且确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分析:根据图形是线段,是直线上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可以确定油箱里所剩油y(升)是行驶时间x(小时)的一次函数,明白这些后,就可以利用设函数解析式的方法去求函数的解析式。 解: 因为,函数的图像是直线, 所以,油箱里所剩油y(升)是行驶时间x(小时)的一次函数, 设: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kx+b, 因为,图像经过点A(0,40),B(8,0), 所以,把x=0,y=40,x=8,y=0,分别代入y=kx+b中, 得:40=k×0+b,0=8k+b 解得:k=-5,b=40, 所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5x+40。 当汽车没有行驶时,油箱里的油是40升,此时,行驶的时间是0小时; 当汽车油箱里的油是0升,此时,行驶的时间是8小时, 所以,自变量x的范围是:0≤x≤8. 四、根据平移规律,确定函数的解析式 例4、如图2,将直线O A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一个一次函数的图像,那么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08年上海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